[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865355A - 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865355A
CN117865355A CN202310123347.4A CN202310123347A CN117865355A CN 117865355 A CN117865355 A CN 117865355A CN 202310123347 A CN202310123347 A CN 202310123347A CN 117865355 A CN117865355 A CN 117865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vy metal
water
baffle wall
wall
medica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233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蕴芳
文静
任婷艳
易皓
刘跃丹
林健聪
洪伟
崔恺
熊晶晶
王丽
檀笑
蔡彬
吴礼滨
张晓园
曾子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of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Priority to CN20231012334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865355A/zh
Priority to JP2023065724A priority patent/JP7351063B1/ja
Publication of CN117865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8653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8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 B01F27/85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with two or more stirrers on separate shaf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27/0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 B01F27/8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 B01F27/90Mixers with rotary stirring devices in fixed receptacles; Kneaders with stirrers rotating about a substantially vertical axis with paddles or ar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20Heavy metals or heavy metal compou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需要修复的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区域,分别测定湿地沉积物、污染水的重金属含量指标;S2、根据重金属含量指标选择对应湿地沉积物、污染水进行处理的重金属修复药剂;S3、在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区域使用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以及两个绿植浮板构成围挡区域;S4、在绿植浮板上搭配种植多种水生植物。本发明通过使用第一、第二阻隔墙以及绿植浮板对重点修复区域进行围挡,进行持久修复处理,施药剂量可控性强,能够在节省药剂成本的同时,避免出现大量投放造成堆积、聚集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湿地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红树林保护修复取得积极进展,初步扭转了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的趋势,但红树林总面积偏小、生境退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外来生物入侵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区域整体保护协调不够,保护和监管能力还比较薄弱。
随着近些年工业的不断发展,部分红树林湿地受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以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这些环境污染对红树林生长的影响很大,由于海滩湿地水体流动性较强,很难有效将重金属等环境污染进行修复,通常需要进行围挡修复,并对该处区域的湿地进行注入重金属去除剂。
但上述处理方法一方面施药剂量不可控,通常使用较大剂量以确保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的重金属去除,但这不仅造成药剂成本偏大,并且大量残留药剂也可能会出现二次环境污染的问题,并且通常不会对位于该区域的污染水进行修复处理,然而这些污染水也可能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问题,随着沉降等沉积在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致使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修复工作困难重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需要修复的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区域,分别测定湿地沉积物、污染水的重金属含量指标;
S2、根据重金属含量指标选择对应湿地沉积物、污染水进行处理的重金属修复药剂,将重金属修复药剂对应装填至第一阻隔墙的第一药剂仓、第二阻隔墙的第二药剂仓中;
S3、在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区域使用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以及两个绿植浮板构成围挡区域,所述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相对设置,且将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的下端插入至红树林湿地的底泥中;
S4、在绿植浮板上搭配种植水生植物,利用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之间设置的泵水箱以及导流管对围挡区域的污染水进行循环,通过重金属修复药剂、水生植物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修复。
进一步地,所述重金属修复药剂为重金属去除剂,但不仅限于上述重金属去除剂这一种去除剂,可根据检测的重金属种类选择对应性更强的重金属去除试剂。
说明:采用市售的重金属去除试剂,在去除效果符合预期的同时,其成本较低,满足大面积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修复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水生植物为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或浮叶植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例如:沉水植物包括苦草、黑藻、金鱼藻等,挺水植物包括菖蒲、水葱、芦苇等,浮叶植物包括浮萍、睡莲等,但不仅限于以上几种。
说明:通过使用水生植物的种植进行重金属污染的生态修复处理,并且可以起到一定的围挡作用,从而提高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之间的污染水进行循环效率,保障水处理箱的药剂处理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隔墙内部中空且其内外侧壁均设有用于卡接滤网的开口,所述第一阻隔墙外侧壁设有与其密封连接的水处理箱,且所述水处理箱与开口连通;
所述水处理箱内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搅拌杆,水处理箱内上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一载板,所述搅拌杆上端贯穿所述第一载板并与水处理箱顶面转动连接,位于第一载板上方的搅拌杆上设有用于相邻两个搅拌杆传动的齿盘,位于第一载板下方的搅拌杆上设有主锥齿轮,搅拌杆下端设有搅拌叶;
两个所述滤网之间设有多个用于刮扫滤网的刮板,多个所述刮板沿竖直方向上贯穿设有多个与搅拌杆一一对应的拉杆,所述拉杆上端设有凸轮框,所述凸轮框与其所对应的主锥齿轮之间设有传动杆,水处理箱内上部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载板,所述传动杆一端设有与主锥齿轮啮合传动的副锥齿轮,传动杆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载板并设有用于与凸轮框配合传动的凸轮,
所述水处理箱顶面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水处理箱顶面并与任意一个所述搅拌杆上端固定连接。
说明:第一阻隔墙主要起到的是隔离过滤的作用,通过将污染水通过滤网筛滤进入水处理箱,在水处理箱中配合重金属修复药剂进行污染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并配合泵水箱将重金属修复药剂处理后的污染水循环至第二阻隔墙,通过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之间的循环对污染水进行多次重金属去除修复;
与此同时,水处理箱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将驱动电机的驱动力进行了充分利用,如下:
1)用于驱动各个搅拌杆的转动,并且搅拌杆之间采用齿盘传动,因为相邻两个搅拌杆的旋向相反,能够提高污染水与重金属修复药剂的搅拌混合效率,
2)用于驱动各个拉杆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在配合传动杆等构件的作用下,对刮板两侧的滤网进行刮扫清理,从而避免滤网因污染水杂物等发生堵塞的情况而影响水处理箱的处理效率。
更进一步地,所述水处理箱上部内壁设有多个与搅拌杆一一对应的第一药剂仓,所述第一药剂仓底面设有出药口,所述搅拌杆上套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出药口开启闭合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与出药口大小匹配的通孔。
说明:进一步利用搅拌杆的转动驱动,使搅拌杆在转动过程中间歇控制第一药剂仓的下药量,从而起到少量、多次处理的方式进行污染水的重金属处理工作,避免出现大量投放后,造成堆积、聚集或大量扩散的情况,不仅增高了药剂投量成本,而且也易对红树林湿地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更进一步地,所述泵水箱设有两组,且第一阻隔墙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泵水箱的支撑板,泵水箱内部中空且其内部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下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凸轮框上端接触的推板,
所述泵水箱两侧侧壁上部分别设有进水口、出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管道伸入至水处理箱内底部,进水口设有用于向泵水箱内单向流入的单向阀,所述出水口与导流管对接,出水口设有用于向导流管单向流入的单向阀。
说明:通过上述泵水箱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对拉杆上下往复运动的动能加以利用,使泵水箱能够在不采用传统水泵等外加驱动的情况下,利用拉杆上下往复运动的同时,将水处理箱的污染水注入导流管,随之回流至第二阻隔墙形成污染水的循环。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管与水平面夹角呈3~5°夹角设置,位于高处的导流管一端与泵水箱的出水口连通,位于低处的导流管一端设有用于伸入第二阻隔墙的弯头,第二阻隔墙上设有用于固定导流管的卡块。
说明:通过导流管的倾斜设置,能够提高导流管将水处理箱内污染水输送至第二阻隔墙的效率;通过设置弯头可以防止导流管将污染水撒落至第二阻隔墙外,影响循环输送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阻隔墙内部中空且内上部设有与其滑动密封连接的储液盒,第二阻隔墙内侧壁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用于向湿地沉积物注入重金属修复药剂的注药管,所述注药管一端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第二阻隔墙内侧壁设有的凹槽转动连接,注药管侧面设有多个用于插入湿地沉积物的插口,
所述第二阻隔墙内下部设有多个与注药管一一对应的第二药剂仓,所述第二药剂仓的出药口设有用于与注药管内部连通的软管,
所述第二药剂仓顶面上方设有用于与储液盒底部接触的压板,所述压板上设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下端贯穿第二药剂仓并设有第二活塞,位于压板与第二药剂仓顶面之间的第二活塞杆上套设有弹簧,
所述储液盒侧壁下部设有出液条孔,且第二阻隔墙侧壁设有用于配合储液盒向下滑动进行对接的导液条孔。
说明:第二阻隔墙主要起到的是向湿地沉积物中施加重金属修复药剂的作用,通过利用水处理箱输送回流的污染水,在重力沉降的作用下,间歇式的向湿地沉积物中注入,避免单次大量投放后,造成堆积、聚集的情况,不仅增高了药剂投量成本,而且也易对红树林湿地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底面均设有用于插入红树林湿地的底泥中的插杆。
说明:通过在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底部设置插杆,可以有效提高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插入红树林湿地底泥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绿植浮板底部设有若干网孔,绿植浮板侧壁设有用于与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滑动连接的滑块,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上配设有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的滑轨;其中,所述绿植浮板采用泡沫材料或不锈钢材质,当绿植浮板为不锈钢材质时,需在绿植浮板底部设置气囊。
说明:通过绿植浮板的设置,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使绿植浮板在与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围成围挡区域的同时,不影响绿植浮板与湿地水位的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修复方法能够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持久修复处理,对施药剂量可控性强,能够在节省药剂成本的同时,避免出现大量投放造成堆积、聚集等问题,通过对湿地沉积物、污染水的重金属进行同步去除处理,从而稳定修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问题。
(2)本发明的修复方法采用重金属修复药剂、水生植物的组合修复方式,在配合化学药剂修复处理的同时,通过水生植物进行生态协同修复,从而提高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处理的效果。
(3)本发明的修复方法使用第一、第二阻隔墙以及绿植浮板对重点修复区域进行围挡,可以提高对该区域重金属修复处理的效率,并且通过少量多次的修复手段配合第一、第二阻隔墙结构设置进行修复处理,驱动设备使用少,检修维护方便,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以及绿植浮板初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阻隔墙、第二阻隔墙以及绿植浮板布设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阻隔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阻隔墙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水处理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发明水处理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发明搅拌杆及其相关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阻隔墙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储水盒及其相关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绿植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2泵水箱及其相关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2泵水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阻隔墙、11-开口、12-滤网、13-刮板、14-拉杆、15-凸轮框、16-凸轮、2-第二阻隔墙、21-储液盒、22-注药管、23-转动块、24-第二药剂仓、25-压板、26-卡块、3-绿植浮板、4-水处理箱、41-搅拌杆、42-第一载板、43-齿盘、44-主锥齿轮、45-传动杆、46-第二载板、47-副锥齿轮、48-第一药剂仓、49-转盘、5-泵水箱、51-进水口、52-出水口、53-管道、54-推板、6-导流管、61-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更好地体现本发明的优势。
实施例1
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需要修复的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区域,分别测定湿地沉积物、污染水的重金属含量指标;
S2、根据重金属含量指标选择对应湿地沉积物、污染水进行处理的重金属修复药剂,将重金属修复药剂对应装填至第一阻隔墙1的第一药剂仓48、第二阻隔墙2的第二药剂仓24中;所述重金属修复药剂为市售重金属去除剂;
S3、在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区域使用第一阻隔墙1、第二阻隔墙2以及两个绿植浮板3构成围挡区域,所述第一阻隔墙1、第二阻隔墙2相对设置,且将第一阻隔墙1、第二阻隔墙2的下端插入红树林湿地的底泥50cm;第一阻隔墙1、第二阻隔墙2为市售EVA板,绿植浮板3为带有若干网孔的市售硬质泡沫板;第一药剂仓48、第二药剂仓24均设有电控开启电磁阀门的下药口,第二药剂仓24设有插入湿地沉积物5cm的注药口,
S4、在绿植浮板3上搭配种植多种水生植物,利用第一阻隔墙1、第二阻隔墙2之间设置的泵水箱5以及导流管6对围挡区域的污染水进行循环,通过重金属修复药剂、水生植物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修复;所述水生植物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以及浮叶植物,沉水植物为黑藻,挺水植物为水葱,浮叶植物为浮萍,其按照1:1:1的种植量种植于绿植浮板3中;所述泵水箱5内置水泵,水泵进水端通过水管伸入第一阻隔墙1内下部,水泵出水端与导流管6对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2、3所示,所述第一阻隔墙1内部中空且其内外侧壁均设有用于卡接滤网12的开口11,所述第一阻隔墙1外侧壁设有与其密封连接的水处理箱4,且所述水处理箱4与开口11连通;如图5、6所示,所述水处理箱4内设有五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搅拌杆41,水处理箱4内上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一载板42,所述搅拌杆41上端贯穿所述第一载板42并与水处理箱4顶面转动连接,位于第一载板42上方的搅拌杆41上设有用于相邻两个搅拌杆41传动的齿盘43,位于第一载板42下方的搅拌杆41上设有主锥齿轮44,搅拌杆41下端设有搅拌叶;如图4所示,两个所述滤网12之间等间距设有五个用于刮扫滤网12的刮板13,五个所述刮板13沿竖直方向上贯穿设有五个与搅拌杆41一一对应的拉杆14,所述拉杆14上端设有凸轮框15,所述凸轮框15与其所对应的主锥齿轮44之间设有传动杆45,水处理箱4内上部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载板46,所述传动杆45一端设有与主锥齿轮44啮合传动的副锥齿轮47,传动杆45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载板46并设有用于与凸轮框15配合传动的凸轮16,所述水处理箱4顶面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水处理箱4顶面并与任意一个所述搅拌杆上端固定连接,如图6、7所示,水处理箱4上部内壁设有五个与搅拌杆41一一对应的第一药剂仓48,所述第一药剂仓48底面设有出药口,所述搅拌杆41上套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出药口开启闭合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有与出药口大小匹配的通孔;
如图8、9所示,所述第二阻隔墙2内部中空且内上部设有与其滑动密封连接的储液盒21,第二阻隔墙2内侧壁沿竖直方向设有八个用于向湿地沉积物注入重金属修复药剂的注药管22,所述注药管22一端设有转动块23,所述转动块23与第二阻隔墙2内侧壁设有的凹槽转动连接,注药管22侧面设有若干个用于插入湿地沉积物的插口,所述第二阻隔墙2内下部设有八个与注药管22一一对应的第二药剂仓24,所述第二药剂仓24的出药口设有用于与注药管22内部连通的软管,所述第二药剂仓24顶面上方设有用于与储液盒21底部接触的压板25,所述压板25上设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下端贯穿第二药剂仓24并设有第二活塞,位于压板25与第二药剂仓24顶面之间的第二活塞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储液盒21侧壁下部设有出液条孔,且第二阻隔墙2侧壁设有用于配合储液盒21向下滑动进行对接的导液条孔;
如图1、2、10所示,所述第一阻隔墙1、第二阻隔墙2底面均设有用于插入红树林湿地的底泥中的插杆,插杆长50cm,所述绿植浮板3底部设有若干网孔,绿植浮板3侧壁设有用于与第一阻隔墙1、第二阻隔墙2滑动连接的滑块,第一阻隔墙1、第二阻隔墙2上配设有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的滑轨;其中,所述绿植浮板采用市售硬质泡沫;所述泵水箱5内置水泵,水泵进水端通过水管伸入水处理箱4内下部,水泵出水端与导流管6对接,所述导流管6与水平面夹角呈3°夹角设置,位于高处的导流管6一端与泵水箱51的出水口52连通,位于低处的导流管6一端设有用于伸入第二阻隔墙2的弯头61,第二阻隔墙2上设有用于固定导流管6的卡块26。
上述第一阻隔板1、第二阻隔板2的工作原理为:
启动驱动电机,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杆41进行转动,其余各个搅拌杆41在齿盘43的啮合传动作用下进行转动,在搅拌杆41转动期间,
搅拌杆41带动主锥齿轮44进行转动,从而使副锥齿轮47带动传动杆45进行转动,在传动杆45带动凸轮16转动的过程中,配合凸轮框15上下抬升各个拉杆14,从而使各个拉杆14带动刮板13上下往复,通过刮板两侧贴设的刷毛对滤网12进行刮扫,
搅拌杆41带动转盘49进行转动,从而使转盘49的通孔周期性的经过第一药剂仓48的出药口,从而在出药口和通孔对接的期间向水处理箱4施加重金属修复药剂,
启动水泵,水泵将水处理箱4内与重金属修复药剂混合的污染水泵入至导流管6内,导流管6将污染水输送至第二阻隔墙2的储液盒21内,随着污染水的不断蓄积,储液盒21内水位上升、重力增大,储液盒21下降并下压各个压板25,将第二药剂仓24内重金属修复药剂挤压至注药管22,通过注药管22的各个插口将重金属修复药剂导入至湿地沉积物中,与此同时,储液盒21下降后,其出液条孔与第二阻隔墙2的导液条孔进行对接,从而使储液盒21内的污染水流出,当储液盒21内水位下降、重力减小,储液盒21在弹簧弹力回复下上升,如此循环往复。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与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1、12所示,所述泵水箱5设有两组,且第一阻隔墙1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泵水箱5的支撑板,泵水箱5内部中空且其内部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设有两个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下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凸轮框15上端接触的推板51,所述泵水箱51两侧侧壁上部分别设有两个进水口51、一个出水口52,所述进水口51通过管道53伸入至水处理箱4内底部,进水口51设有用于向泵水箱51内单向流入的单向阀,所述出水口52与导流管6对接,出水口52设有用于向导流管6单向流入的单向阀。
上述泵水箱5的工作原理为:
与实施例1工作原理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无需设置水泵,在凸轮框15上下往复运动期间,凸轮框15不断带动推板54进行上下运动,从而使泵水箱5内的第一活塞往复运动,从而在单向阀以及活塞负压的作用下,将水处理箱4内的污染水不断吸入并导入导流管6内,导流管6将污染水输送至第二阻隔墙2的储液盒21内,其他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第二药剂仓24与上述泵水箱5的设置及原理相同。
应用例
现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2的修复方法分别对本市某红树林湿地进行实地修复处理,水体深度约70cm,选择两处相同污染区域(长5m×宽3m),其中,对该红树林湿地沉积物进行检测,所检测的重金属种类和含量如下表1所示:
表1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种类及含量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修复方法,使用市售重金属去除剂(宏森重金属捕捉剂,将其使用去离子水稀释成10%质量浓度的重金属去除药剂)作为第二阻隔墙的使用药剂,用量为5.5L,同时将宏森重金属捕捉剂使用去离子水稀释成2%质量浓度的重金属去除药剂作为第一阻隔墙的使用药剂,用量为7.5L,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修复处理,修复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修复后重金属种类及含量
种类 修复处理后含量mg/kg 去除率%
Ni 419 85.9
Cr 347 81.2
Cu 205 81.7
As 178 83.4
通过表2与表1对比可以看出,在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修复处理后,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的这几项重金属污染去除率在80%以上。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修复方法,使用市售重金属去除剂(宏森重金属捕捉剂,将其使用去离子水稀释成10%质量浓度的重金属去除药剂)作为第二阻隔墙的使用药剂,用量为5.5L,同时将宏森重金属捕捉剂使用去离子水稀释成2%质量浓度的重金属去除药剂作为第一阻隔墙的使用药剂,用量为7.5L,其中,控制驱动电机转速使储液盒每3h下降一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修复处理,修复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修复后重金属种类及含量
通过表3与表1、2对比可以看出,在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修复处理后,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的这几项重金属污染去除率均已达到98%以上,通过使用实施例2的第一、第二阻隔墙进行修复处理,其修复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可见,采用本发明修复方法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起到了有效的修复处理效果。

Claims (10)

1.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需要修复的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区域,分别测定湿地沉积物、污染水的重金属含量指标;
S2、根据重金属含量指标选择对应湿地沉积物、污染水进行处理的重金属修复药剂,将重金属修复药剂对应装填至第一阻隔墙(1)的第一药剂仓(48)、第二阻隔墙(2)的第二药剂仓(24)中;
S3、在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区域使用第一阻隔墙(1)、第二阻隔墙(2)以及两个绿植浮板(3)构成围挡区域,所述第一阻隔墙(1)、第二阻隔墙(2)相对设置,且将第一阻隔墙(1)、第二阻隔墙(2)的下端插入至红树林湿地的底泥中;
S4、在绿植浮板(3)上搭配种植水生植物,利用第一阻隔墙(1)、第二阻隔墙(2)之间设置的泵水箱(5)以及导流管(6)对围挡区域的污染水进行循环,通过重金属修复药剂、水生植物对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金属修复药剂为重金属去除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为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或浮叶植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隔墙(1)内部中空且其内外侧壁均设有用于卡接滤网(12)的开口(11),所述第一阻隔墙(1)外侧壁设有与其密封连接的水处理箱(4),且所述水处理箱(4)与开口(11)连通;
所述水处理箱(4)内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搅拌杆(41),水处理箱(4)内上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一载板(42),所述搅拌杆(41)上端贯穿所述第一载板(42)并与水处理箱(4)顶面转动连接,位于第一载板(42)上方的搅拌杆(41)上设有用于相邻两个搅拌杆(41)传动的齿盘(43),位于第一载板(42)下方的搅拌杆(41)上设有主锥齿轮(44),搅拌杆(41)下端设有搅拌叶;
两个所述滤网(12)之间设有多个用于刮扫滤网(12)的刮板(13),多个所述刮板(13)沿竖直方向上贯穿设有多个与搅拌杆(41)一一对应的拉杆(14),所述拉杆(14)上端设有凸轮框(15),所述凸轮框(15)与其所对应的主锥齿轮(44)之间设有传动杆(45),水处理箱(4)内上部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载板(46),所述传动杆(45)一端设有与主锥齿轮(44)啮合传动的副锥齿轮(47),传动杆(45)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载板(46)并设有用于与凸轮框(15)配合传动的凸轮(16),
所述水处理箱(4)顶面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水处理箱(4)顶面并与任意一个所述搅拌杆上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箱(4)上部内壁设有多个与搅拌杆(41)一一对应的第一药剂仓(48),所述第一药剂仓(48)底面设有出药口,所述搅拌杆(41)上套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出药口开启闭合的转盘(49),所述转盘(49)上设有与出药口大小匹配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水箱(5)设有两组,且第一阻隔墙(1)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泵水箱(5)的支撑板,泵水箱(5)内部中空且其内部设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下端设有用于与所述凸轮框(15)上端接触的推板(54),
所述泵水箱(51)两侧侧壁上部分别设有进水口(51)、出水口(52),所述进水口(51)通过管道(53)伸入至水处理箱(4)内底部,进水口(51)设有用于向泵水箱(51)内单向流入的单向阀,所述出水口(52)与导流管(6)对接,出水口(52)设有用于向导流管(6)单向流入的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6)与水平面夹角呈3~5°夹角设置,位于高处的导流管(6)一端与泵水箱(51)的出水口(52)连通,位于低处的导流管(6)一端设有用于伸入第二阻隔墙(2)的弯头(61),第二阻隔墙(2)上设有用于固定导流管(6)的卡块(2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隔墙(2)内部中空且内上部设有与其滑动密封连接的储液盒(21),第二阻隔墙(2)内侧壁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用于向湿地沉积物注入重金属修复药剂的注药管(22),所述注药管(22)一端设有转动块(23),所述转动块(23)与第二阻隔墙(2)内侧壁设有的凹槽转动连接,注药管(22)侧面设有多个用于插入湿地沉积物的插口,
所述第二阻隔墙(2)内下部设有多个与注药管(22)一一对应的第二药剂仓(24),所述第二药剂仓(24)的出药口设有用于与注药管(22)内部连通的软管,
所述第二药剂仓(24)顶面上方设有用于与储液盒(21)底部接触的压板(25),所述压板(25)上设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下端贯穿第二药剂仓(24)并设有第二活塞,位于压板(25)与第二药剂仓(24)顶面之间的第二活塞杆上套设有弹簧,
所述储液盒(21)侧壁下部设有出液条孔,且第二阻隔墙(2)侧壁设有用于配合储液盒(21)向下滑动进行对接的导液条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隔墙(1)、第二阻隔墙(2)底面均设有用于插入红树林湿地的底泥中的插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植浮板(3)底部设有若干网孔,绿植浮板(3)侧壁设有用于与第一阻隔墙(1)、第二阻隔墙(2)滑动连接的滑块,第一阻隔墙(1)、第二阻隔墙(2)上配设有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的滑轨,第一阻隔墙(1)、第二阻隔墙(2)底面均设有插杆。
CN202310123347.4A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 Pending CN1178653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3347.4A CN117865355A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
JP2023065724A JP7351063B1 (ja) 2023-02-16 2023-04-13 マングローブ湿地堆積物の重金属汚染被害の修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3347.4A CN117865355A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865355A true CN117865355A (zh) 2024-04-12

Family

ID=88099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23347.4A Pending CN117865355A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51063B1 (zh)
CN (1) CN11786535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724288B (zh) * 2024-07-15 2024-11-29 兰州大学 一种流域水环境治理用组合式生态修复设备及方法
CN118851300B (zh) * 2024-08-14 2024-12-27 南京博知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恢复水生态系统的治理修复装置及方法
CN118985195A (zh) * 2024-10-09 2024-11-22 东营市海洋发展研究院 湿地碱蓬种植底质改良用修复粉剂混合均洒设备
CN119056128B (zh) * 2024-11-04 2025-02-11 广东大禹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层围隔的中小河流生态修复系统及修复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52375A (ja) * 2000-08-09 2002-02-19 Kurita Water Ind Ltd 重金属汚染土壌又は廃棄物中の重金属処理剤及び重金属処理方法
JP2003340428A (ja) * 2002-05-29 2003-12-02 Japan Found Eng Co Ltd 汚染地盤の浄化工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水循環装置
CN104150688A (zh) * 2014-07-25 2014-11-19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地下水有机物分类、分区净化装置和净化方法
CN109081445A (zh) * 2018-07-27 2018-12-25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一种速选综合修复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水生植物组合方法
CN110052488A (zh) * 2019-04-16 2019-07-26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
WO2019153519A1 (zh) * 2018-02-11 2019-08-15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一种基于太阳能动力的智控型抗堵塞人工湿地雨污强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9318423U (zh) * 2018-12-27 2019-08-30 深圳市新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园林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
CN215529855U (zh) * 2021-04-23 2022-01-18 铁汉山艺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退化红树林快速恢复生态结构
CN114192569A (zh) * 2021-12-13 2022-03-18 赵晓玉 一种重金属污染湿地土壤修复设备及湿地土壤修复方法
CN114991113A (zh) * 2022-06-29 2022-09-02 煜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暂存场地污泥修复治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48563B2 (ja) * 2009-05-19 2012-06-06 強化土エンジニヤリング株式会社 注入工法および注入装置
CN103999736B (zh) * 2014-05-19 2016-09-07 江苏大学 一种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修复造林方法
CN210632630U (zh) * 2019-05-16 2020-05-29 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电动修复装置
JP6739815B1 (ja) * 2019-09-02 2020-08-12 初雁興業株式会社 浚渫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52375A (ja) * 2000-08-09 2002-02-19 Kurita Water Ind Ltd 重金属汚染土壌又は廃棄物中の重金属処理剤及び重金属処理方法
JP2003340428A (ja) * 2002-05-29 2003-12-02 Japan Found Eng Co Ltd 汚染地盤の浄化工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水循環装置
CN104150688A (zh) * 2014-07-25 2014-11-19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地下水有机物分类、分区净化装置和净化方法
WO2019153519A1 (zh) * 2018-02-11 2019-08-15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一种基于太阳能动力的智控型抗堵塞人工湿地雨污强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9081445A (zh) * 2018-07-27 2018-12-25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一种速选综合修复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水生植物组合方法
CN209318423U (zh) * 2018-12-27 2019-08-30 深圳市新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园林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
CN110052488A (zh) * 2019-04-16 2019-07-26 湖南城市学院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
CN215529855U (zh) * 2021-04-23 2022-01-18 铁汉山艺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退化红树林快速恢复生态结构
CN114192569A (zh) * 2021-12-13 2022-03-18 赵晓玉 一种重金属污染湿地土壤修复设备及湿地土壤修复方法
CN114991113A (zh) * 2022-06-29 2022-09-02 煜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暂存场地污泥修复治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117045A (ja) 2024-08-28
JP7351063B1 (ja) 2023-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865355A (zh) 一种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损害的修复方法
CN208327573U (zh) 一种市政污水处理专用装置
CN104528982A (zh) 工业废水处理装置及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CN117466402A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CN104986885B (zh) 页岩气开采中压裂液的返排液回收处理装置
CN117085399A (zh) 一种过滤网自动清理装置、过滤箱及污水处理系统
CN210495459U (zh) 一种环保废水回收处理设备
CN106745907B (zh) 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及其方法
CN211706157U (zh) 一种便于漆渣剔除的漆室污水处理装置
CN206705901U (zh) 一种具有多重过滤功能的污水处理设备
CN117865398B (zh) 一种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CN212039383U (zh) 一种水污染净化装置
CN111359272A (zh) 一种余水池沉积泥的清理装置
CN106007075A (zh) 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15667433U (zh) 一种废弃钻井泥浆处理用除油装置
CN215249919U (zh) 一种方便清理的市政污水处理装置
KR101738023B1 (ko) 믹서형 조류제거장치
CN208762352U (zh) 一种印染污水的深度处理设备
CN118993282B (zh) 一种工业污水过滤设备及过滤方法
CN107893235B (zh) 一种钢管生产车间的污泥处理方法
CN210855621U (zh) 一种化学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
CN217585497U (zh) 一种mvr蒸发器板片内部逆流式串洗装置
CN211946547U (zh) 一种中水回收预处理装置
CN217340482U (zh) 用于污染防治的立体生态一体化设备
CN222647706U (zh) 一种重金属废水深度净化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