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836147A - 用于自着墨印章的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自着墨印章的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836147A CN117836147A CN202280056780.4A CN202280056780A CN117836147A CN 117836147 A CN117836147 A CN 117836147A CN 202280056780 A CN202280056780 A CN 202280056780A CN 117836147 A CN117836147 A CN 1178361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lf
- stamp
- fixing device
- inking stamp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049 embo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416 thermosoftening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30040373 Paraformaldehyde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324 polyoxym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 Polyoxym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76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7 glass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27 ir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K—STAMPS; STAMPING OR NUMBE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41K1/00—Portable hand-operated devices without means for supporting or loca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i.e. hand stamps; Inking devices or othe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41K1/02—Portable hand-operated devices without means for supporting or loca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i.e. hand stamps; Inking devices or othe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one or more flat stamping surfaces having fixed ima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K—STAMPS; STAMPING OR NUMBE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41K1/00—Portable hand-operated devices without means for supporting or loca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i.e. hand stamps; Inking devices or othe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41K1/36—Detai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K—STAMPS; STAMPING OR NUMBE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41K1/00—Portable hand-operated devices without means for supporting or loca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i.e. hand stamps; Inking devices or othe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41K1/36—Details
- B41K1/38—Inking devices; Stamping surfaces
- B41K1/40—Inking devices operated by stamping movement
Landscapes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着墨印章(3)的固定装置(1),所述固定装置(1)具有用于自着墨印章(3)的壳体(14)的置放面(13)的止挡和与该止挡连接的卡锁元件(7),所述卡锁元件(7)的前侧(9)构造用于卡锁在自着墨印章(3)的操作部件(12)的内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锁元件(7)还构造用于以卡锁元件(7)的与操作部件(12)的内侧相对置的后侧(8)贴靠在借助固定装置(1)固定的自着墨印章(3)的壳体(14)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印章装置(22),具有固定装置(1)和包括操作部件(12)、壳体(14)和压印单元(27)的自着墨印章(3),其中,所述自着墨印章(3)借助固定装置(1)固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着墨印章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具有用于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置放面的止挡和与该止挡连接的卡锁元件,所述卡锁元件的前侧构造用于卡锁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内侧上。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该固定装置和自着墨印章的印章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自着墨印章通常包括操作部件、壳体和压印单元。在此压印单元具有设置在印台容器中的印台,用于给印板上墨。通过按压操作部件,印板旋转180°并且因此产生印章印记。
在闭锁位置中自着墨印章借助固定装置固定,从而限制操作部件相对于壳体的移动。设置在操作部件中的复位弹簧在此处于压缩状态。
在静止位置(也是上墨位置)中,不借助固定装置固定自着墨印章并且复位弹簧是卸载的。自着墨印章的壳体在静止位置中在很大程度上设置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之外。在自着墨印章的适合操作的状态中,壳体因此设置在操作部件之下,并且印板的用于印章印记的一侧向上定向。
在压印位置中,不借助固定装置固定自着墨印章并且压力作用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上,从而壳体位于操作部件的内部并且复位弹簧被压缩。在自着墨印章的适合操作的状态中,印板的用于印章印记的一侧朝向下方并在适合的基底上产生印记。
一般而言,固定装置和印章、尤其是借助固定装置固定的自着墨印章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在大多数的公开内容中描述了可以套到印章上并且可取下的固定装置。
WO 2016/197172 A1描述了一种覆盖件,该覆盖件通过窄侧被推到被压缩的印章上,在此覆盖件保持在壳体的保持元件上。
EP 2634005 B1和EP 1796909 B1描述了一种覆盖罩,其通过夹紧装置与手动印章的压印单元的轴或轴端连接。在手动印章的压缩状态中,EP 2634005 B1的覆盖罩在此通过卡锁元件与压印单元卡锁。
EP 0873245 B1公开了一种覆盖件与印章在其外表面上的卡锁。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描述固定装置与印章卡锁的大多数公开内容中,卡锁的释放和固定装置的取下通过施加拉力来实现。这种力作用会导致构件失效,尤其是导致卡锁元件的不可逆的变形或疲劳断裂,从而不能再闭锁印章。
AT 523250A1描述了一种用于印章、尤其是自着墨印章的覆盖件,在该覆盖件上设置有两个对置的操作元件。每个操作元件具有一个卡锁元件、如卡锁钩,该卡锁钩在闭锁位置中与印章的操作部件卡锁。通过将操作元件压向一起,卡锁钩被向内按压。通过施加压力释放覆盖件与印章操作部件的卡锁并且覆盖件可以在没有力的情况下从印章取下。同时,借助覆盖件固定的印章在复位弹簧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变换到其静止位置中。但不利的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卡锁元件相对容易意外地自行释放,例如基于在长时间使用之后的材料疲劳或因为材料基于例如在新印章交货和运输期间的较高温度而变得更软并且因此更易屈服。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固定装置以及自着墨印章的壳体和操作部件通常由最高持续工作温度约为70至90℃的塑料制成。当借助固定装置固定的自着墨印章在升高的温度下、例如在运输期间储存时,构件会在塑料的玻璃化转变或熔化范围内软化。这导致机械性能、尤其是强度和刚度的显著降低。在已知的装置中,固定装置的闭锁能力也会随之大大降低。固定装置与操作部件的卡锁常常不能承受自着墨印章的复位弹簧的反向复位力并且相对容易被压入固定装置与自着墨印章壳体之间所设置的空隙中,从而导致卡锁释放。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自着墨印章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具有改善的闭锁能力并且即使在长期使用时和在印章装置的整个持续工作温度范围中储存时也能以更高的可靠性保持该闭锁能力。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着墨印章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锁元件不仅构造用于以卡锁元件的前侧卡锁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内侧上,而且还构造用于以卡锁元件的与操作部件的内侧对置的后侧贴靠在借助固定装置固定的自着墨印章的壳体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印章装置,其中,所述自着墨印章借助固定装置固定。
本发明基于以下认识:通过设置卡锁元件,该卡锁元件以其后侧贴靠在借助固定装置固定的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外侧上,显著改善了固定装置在印章装置的整个持续工作温度范围内的可靠闭锁能力。
本发明的所有公开的实施方式是相互关联的,并且每种公开的实施方式和/或每个公开的特征性特征可以彼此组合并且也可以作为两种或更多种实施方式和/或实施方式特征的任何组合进行组合。
就本公开而言,表述“上部”、“下部”、“之上”、“之下”等涉及自着墨印章的按规定的操作状态,以便在适合的基底(例如纸)上产生印记,印墨粘附在该基底上。
固定装置具有卡锁元件。该卡锁元件的一个区段例如基于暴露的位置而易于变形。卡锁元件以其前侧卡锁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内侧上,在此可以在操作部件的内侧上设置例如凹槽形式的空隙,卡锁元件容纳在该空隙中。通过在卡锁元件和操作部件之间形成形锁合连接,自着墨印章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闭锁位置中。卡锁元件与固定装置的止挡连接,在使用时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置放面在闭锁位置中平放在该止挡上。在该闭锁位置中,卡锁元件的前侧贴靠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内侧上。此外,卡锁元件的后侧贴靠在壳体的外侧上。因此,卡锁元件与自着墨印章在两侧接触。因此,在卡锁元件的后侧与自着墨印章的壳体之间没有提供空隙,卡锁元件在受到压力加载或通过温度升高而软化时可能会偏移到该空隙中,如果卡锁元件无法再由自身的力承受复位弹簧的复位力。更确切地说,卡锁元件夹紧在操作部件和自着墨印章的壳体之间。因此,为了释放卡锁,不仅使卡锁元件变形,而且也使壳体变形。由此,显著改善了固定装置的闭锁能力。
固定装置可以由塑料制成,例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因为这种热塑性塑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尤其是良好的弹性,这有利于固定装置、尤其是卡锁元件的变形或弯曲。自着墨印章的壳体也由塑料制成,该塑料出于美观的原因可以是透明的。基于其透明度以及高强度和冲击韧性,热塑性聚碳酸酯(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例如适合于此,其中PMMA尤其是基于其优异的抗划伤强度证明是非常适合的。已经发现,通过形成卡锁元件与自着墨印章的双侧接触,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闭锁能力在固定装置和自着墨印章所使用的塑料的整个持续工作温度范围内,即也在升高的温度下,得到显著地改善。
固定装置的卡锁元件可以具有卡锁钩,以便进一步提高固定装置的保持力。卡锁钩可以在卡锁元件的前侧上设置在其暴露区段中,从而卡锁钩在闭锁状态中卡锁在设置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内部的卡锁凸鼻中。基于卡锁钩与操作部件内侧的垂直于复位弹簧的复位力设置的接触面,形成特别稳定的形锁合连接并且固定装置的闭锁能力特别高。
固定装置的卡锁元件的后侧还可以具有支撑元件。在闭锁位置中,支撑元件贴靠在壳体的外侧上。支撑元件可以构造成不同的几何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形状或细长形状,尤其是支撑肋的形式。一方面,固定装置的局部刚度通过设置在卡锁元件上的支撑元件增加。由此可以减小卡锁元件的壁厚以节省材料。如果支撑元件在用于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置放面的止挡与卡锁元件之间的区域上延伸,则该区域也可以通过支撑元件的加固而实施有更薄的壁厚。此外,通过设置支撑元件,减小了卡锁元件与自着墨印章之间的接触面。接触面的减小不会影响固定装置的闭锁能力,但通过因接触面的减小而减小的摩擦力显著简化了固定装置从自着墨印章的取下。
代替在卡锁元件上设置支撑元件或附加于此,可以在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外侧上设置支撑元件。该支撑元件可以构造成不同的几何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形状或细长形状,尤其是支撑肋的形式。一方面,该支撑元件增加了壳体的局部刚度。另一方面,该支撑元件在闭锁位置中贴靠在固定装置的卡锁元件的后侧上并且由此减小了接触面,从而通过减小的摩擦力显著简化了固定装置从自着墨印章的取下。
与在自着色印章的壳体上设置支撑元件相比,在固定装置的卡锁元件上设置支撑元件具有的优点是:不需要调整用于制造壳体的模具,壳体的制造例如通过注塑成型来实现。相反,通过设置在固定装置的卡锁元件上的支撑元件可能在从自着墨印章上取下固定装置时而划伤壳体。取而代之,通过在自着墨印章的壳体上设置支撑元件防止了这种情况,从而该实施方式出于美观原因是有利的。
固定装置的卡锁元件的后侧可以具有滚轮。该滚轮可以代替支撑元件设置。滚轮的旋转轴线在此垂直于固定装置从自着墨印章的取下方向。通过减小的摩擦力(滚动摩擦而不是滑动摩擦),固定装置的取下显著简化并且可以通过滚动运动来完成。因此,减少或完全防止了滑动摩擦的发生,从而可以避免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外侧的划伤。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滚轮设置在卡锁元件的下端部处,即在卡锁元件的暴露区段之下。因此,通过施加压力释放卡锁不会因滚轮的存在而受到影响。此外,在闭锁位置中,通过滚轮减小了固定装置与自着墨印章之间的接触面。也可以仅发生沿圆柱滚轮的高度与自着色印章的壳体的外侧的线接触。这进一步简化了取下。同时,通过滚轮提供足够高的刚度,使得卡锁元件在该实施方式中也不会轻易和意外地自行释放。
固定装置的止挡可以构造为用于覆盖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置放面的覆盖面。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的复位力在固定装置的覆盖面和壳体的置放面之间实现了高的压力,从而实现良好的密封。为了覆盖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置放面,固定装置的覆盖面可以在壳体的整个置放面上延伸。这使得能够防尘地封闭自着墨印章的内部并且能够将在闭锁位置中由复位弹簧的复位力产生的压力均匀地施加到自着墨印章与固定装置的接触面上。此外,通过完全覆盖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置放面避免了印墨不期望地污染例如物体。
自着墨印章的平面图例如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梯形、尤其是矩形。为了例如良好地封闭例如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具有基本上梯形的、尤其是矩形的平面图的置放面,固定装置的覆盖面也可以基本上是梯形、尤其是矩形的,以便完全覆盖壳体的置放面。
此外,固定装置可以具有侧壁。如果固定装置具有覆盖面,则所述侧壁邻接覆盖面并且大致垂直于覆盖面竖立。侧壁不仅改善了用户友好性、尤其是固定装置的操作,而且也改善了固定装置的闭锁能力,因为固定装置的侧壁在闭锁位置中与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侧壁部分地重叠。由此增大了固定装置与自着墨印章之间的接触面并且限制了固定装置的自由度,从而减少了固定装置相对于自着墨印章的旋转和/或移动并由此进一步改善了闭锁能力。在闭锁位置中,固定装置的侧壁可以与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侧壁齐平地终止,从而自着墨印章的壳体在闭锁位置中完全位于印章装置的内部。这不仅赋予印章装置美观的印象,而且还非常好地保护印章装置的内部以免灰尘进入。
如果固定装置具有侧壁,则侧壁的不同区段可以具有不同的高度。例如在基本上矩形设计的情况下,宽侧侧壁可以具有比纵向侧侧壁更小的高度。由此实现了固定装置的纵向侧侧壁与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外侧的相对大的重叠。随之而来的是具有基本上为矩形的横截面的操作部件的侧壁的对应的不同高度,该操作部件在宽侧侧壁的区段上比在纵向侧侧壁的区段上更高,从而在闭锁位置中确保固定装置的侧壁与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侧壁齐平地终止。操作部件的纵向侧侧壁的相对小的高度使得印台容器(印台位于其中)在静止位置中设置在操作部件之外并且能够从自着墨印章的壳体被压出并更换。操作部件的相对高的宽侧侧壁又支承和保护压印单元的轴承,该压印单元例如可借助于销形轴部在导向槽中相对于壳体线性移动,所述导向槽可以设置在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宽侧侧面中。
固定装置可以具有两个相互对置的卡锁元件。在此这两个卡锁元件的后侧彼此面对,所述卡锁元件设置用于卡锁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内侧上。设置两个相互对置的卡锁元件(其后侧彼此平行地设置并且尤其是关于待固定的印章的复位弹簧的中心轴线相互对置)对于固定装置的闭锁能力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复位弹簧的复位力在此均匀地通过这两个卡锁元件导入到固定装置中。在具有基本上为矩形的覆盖面的固定装置中,两个卡锁元件可以设置在覆盖面的两个纵向侧上。如果固定装置具有侧壁,则两个卡锁元件可以设置在两个纵向侧侧壁上。由于固定装置的纵向侧侧壁在中间、即在相应纵向侧的一半处自然能够特别容易变形,因此,在固定装置的纵向侧侧壁的中间设置两个卡锁元件特别适合于封闭基本上为长方体形的自着墨印章。在两个卡锁元件的情况下,每个卡锁元件可以具有一个支撑元件,或者可以在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外侧上设置两个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在闭锁位置中贴靠在卡锁元件的相应后侧上。这使得能够均匀地释放双侧卡锁并从自着墨印章均匀地取下固定装置。
固定装置可以在用于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置放面的止挡与卡锁元件之间具有操作元件,该操作元件可以成形成大致圆形或椭圆形和/或凹陷的形式并且改善了用户友好性,因为由此很容易看出如何能够将固定装置从自着墨印章取下。操作元件也可以设置在用于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置放面的止挡和卡锁元件的暴露区域之间。通过按压操作元件,释放卡锁元件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内侧上的卡锁。操作元件可以具有防滑装置,例如以沟纹或符号的形式,以确保手指的牢固抓握。此外,操作元件可以设有字样(例如“按压”),从而使用者能够立即看出须在固定装置的哪个位置处施加压力以释放卡锁。如果固定装置具有侧壁,则操作元件可以设置在侧壁上。也可以设置两个相互对置的、彼此平行地设置的操作元件,这进一步改善了用户友好性,因为由此很容易看出相应适合的用于按压固定装置的位置。
固定装置的覆盖面可以具有一个支承元件,在闭锁位置中,壳体的置放面平放在该支承元件上。通过设置一个支承元件,在闭锁位置中确保了固定装置的覆盖面和壳体的置放面之间的距离。由于印板的用于印章印记的一侧在闭锁位置中朝向覆盖面,因此通过设置该距离防止覆盖面被粘附在印板上的印墨污染以及印板的划伤。也可以设置四个支承元件,它们例如具有矩形横截面并且以规则的间距分布在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待容纳的覆盖面的周边上。在该实施方式中,壳体的置放面均匀且牢固地平放在支承元件上,从而壳体不能相对于固定装置运动。如果固定装置具有侧壁,则支承元件可以齐平地邻接侧壁,这提高了支承元件的稳定性并简化了注塑过程中的制造。
固定装置的覆盖面在在闭锁位置中朝向自着墨印章的一侧上可以具有一个导向元件。导向元件在此设置在壳体的待由固定装置的止挡容纳的置放面之外,从而不会妨碍借助固定装置固定自着墨印章。导向元件例如具有圆形或矩形的横截面并且在闭锁位置中容纳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对应凹部中。例如在运输期间,外力的作用会导致固定装置相对于自着墨印章的相对移动和/或旋转,这不仅会损害闭锁能力,而且也会降低印章装置的使用寿命并导致构件失效。通过将导向元件容纳在操作部件的对应凹部中,防止或至少减少了固定装置相对于自着墨印章的相对移动和/或旋转并且进一步改善了固定装置的闭锁能力。此外,通过导向元件简化了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置放面在固定装置的止挡上的定位和置放。
在上述变型方案中,操作部件的容纳有导向元件的凹部可以同时设置用于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中引导壳体。因此,在自动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在闭锁位置中朝向固定装置的一侧上的凹部数量保持较少。由此,不仅保持了操作部件的较高刚度和强度,而且基于操作部件和固定装置的覆盖面之间更大可用的接触面也增加了静摩擦力并且因此改善了固定装置的闭锁能力。
如果固定装置具有侧壁,则导向元件当然比侧壁的紧邻导向元件的区段更高,从而导向元件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对应凹部中的容纳不会受到所述侧壁区段的阻碍。导向元件可以齐平地连接到侧壁上。这不仅简化了注塑过程中的制造,而且也有利于导向元件的稳定。
固定装置的覆盖面在在闭锁位置中朝向自着墨印章的一侧上在壳体的待容纳的置放面之外尤其是可以具有两个、三个或四个导向元件,所述导向元件在闭锁位置中容纳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对应凹部中。导向元件在此可以分布在覆盖面的周边上。在四边形的覆盖面中,例如四个导向元件可以设置在覆盖面的四个角部区域中。通过两个、三个或四个导向元件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固定装置的移动和/或旋转。设置多个导向元件也简化了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置放面在固定装置的止挡上的定位和置放。在此也可以设置具有彼此面对的倒角的导向元件,其在此辅助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置放面滑动到固定所需的位置中。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优选实施方式的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应限于这些实施方式。要指出,为了更好的理解,附图或其组成部分地未按比例示出。附图如下:
图1a-1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自着墨印章的固定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在图1a中以正视图、在图1b中以侧视图、在图1c中以横截面图并且在图1d中以平面图示出固定装置;
图2a-2d示出印章装置的剖视图,图2a示出处于闭锁位置的印章装置,图2b放大地示出图2a的局部,并且图2c-2d示出处于静止位置的印章装置;
图3从下方(即从在闭锁位置中朝向固定装置的一侧)示出自着墨印章;
图4示出印章装置的侧视图,其中,自着墨印章借助固定装置固定(闭锁位置);
图5a-5b示出自着墨印章的正视图,其壳体具有支撑元件,其中,在图5a和图5b中示出所述支撑元件的不同实施方式;
图6a-6b示出自着墨印章的剖视图,其壳体具有支撑元件,其中,在图6a和图6b中示出所述支撑元件的不同实施方式;
图7a-7d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自着墨印章的固定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在图7a中以平面图的剖视图、在图7b中以侧视图、在图7c中以横截面剖视图以及在图7d中以平面图示出固定装置;
图8a-8b示出处于闭锁位置(图8a)和静止位置(图8b)的根据本发明的印章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1d示出具有基本上为矩形、板形的覆盖面2的固定装置1,用于覆盖基本上为长方体形的自着墨印章3。在自着墨印章3的其它几何实施方式中,需要相应适配固定装置1的几何尺寸。固定装置1具有在一个方向上突出并邻接覆盖面2的侧壁4,纵向侧侧壁4在此高于宽侧侧壁4。在纵向侧侧壁4的外侧的中间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置的操作元件5,所述操作元件具有操作面6。操作面6构造成凹陷的形式并且具有沟纹,以确保手指的牢固抓握并防止滑动。此外,操作面6设有字样(“按压”),从而立即清楚须在固定装置1的哪个位置处施加压力以释放卡锁。在两个纵向侧侧壁4的外侧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置的卡锁元件7,所述卡锁元件的后侧8彼此平行地设置。卡锁元件7在其前侧9上分别具有一个向外指向的卡锁钩10,用于钩入自着墨印章3的操作部件12的卡锁凸鼻11中。所述两个操作元件5在此在两个纵向侧侧壁4的外侧的上部区域中设置在卡锁元件7的暴露区段和覆盖面2之间。
如从图1a-1d中还可以看到,为了置放自着墨印章3的壳体14的置放面13,在覆盖面2的在闭锁位置中朝向自着墨印章3的一侧上设置有四个支承元件15。这些支承元件15沿固定装置1的侧壁4方向延伸,它们具有比侧壁4低的高度,从而不会妨碍借助固定装置1固定自着墨印章3。通过设置支承元件15确保了覆盖面2与壳体14的置放面13之间的距离,从而防止印板16划伤和覆盖面2被粘附在印板16上的印墨污染。
覆盖面2的在闭锁位置中朝向自着墨印章3的一侧上具有四个导向元件17,这些导向元件设置在自着墨印章3的壳体14的置放面13之外,如从图1a-1d中还可以看到的。导向元件17齐平地连接在固定装置1的侧壁4上,导向元件比分别直接邻接的侧壁4的高度更高,从而不会妨碍借助固定装置1固定自着墨印章3并且导向元件17可以容纳在自着墨印章3的操作部件12的对应的凹部18中,导向元件17的横截面为矩形并且随着与覆盖面2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导向元件17被倒角,两个导向元件17的倒角的表面分别彼此面对。这简化了自着墨印章3的壳体14的置放面13在固定装置1的支承元件15上的定位和放置。
在固定装置1的纵向侧侧壁4上,如图1b所示,在内侧上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置的支撑肋19,所述支撑肋垂直于覆盖面2设置并且基本上在侧壁4的整个高度上延伸。通过设置支撑肋19,减少了卡锁元件7的后侧与自着墨印章3的壳体14的外侧之间的接触面。代替面状的接触面,存在线状的接触面,这减小了摩擦力并使固定装置1更容易从自着墨印章3取下。
从图1a-1d中还可以看出,固定装置1作为注塑件一体地构造,在此通过注射点20填充模腔,该注射点设置在覆盖面2的中心。由此确保模腔的均匀填充。借助设置在覆盖面2的角部区域中的四个顶出销进行顶出。注塑成型的固定装置1是高质量的、无变形的并且无内应力。覆盖面2的下侧在角部区域中具有四个脚部21,这确保了在基底上的稳定定位。
在图2a中示出处于闭锁位置的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1的一种实施方式和自着墨印章3的印章装置22,并且在图2c-d中示出处于静止位置的印章装置。图2b示出图2a的放大局部23。在自着墨印章3的操作部件12的纵向侧侧面的内部形成两个相互对置的空隙24,所述空隙具有卡锁凸鼻11,固定装置1的设有卡锁钩10的卡锁元件7在闭锁位置中卡锁到该卡锁凸鼻中。操作部件12在此在空隙24的区域中略微向外隆起,从而空隙24仅在隆起的区域中形成。由此,固定装置1只能在确定的位置中被推到卸载的自着墨印章3的壳体14上,从而确保最佳的闭锁效果。壳体14通过施加在操作部件12上的压力被压入操作部件12中,而固定装置1朝操作部件12的方向被推到壳体14上。固定装置1的卡锁元件7以其卡锁钩10卡锁到操作部件12的设置在空隙24中的对应的卡锁凸鼻11中。通过形锁合连接,自着墨印章3借助固定装置1固定在闭锁位置中,如从图2a中可见。在闭锁位置中,在固定装置1和自着墨印章3、尤其是壳体14的置放面13之间的压力通过复位弹簧25的作用的复位力而增加,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操作部件12的上部区域中。
如在图2b中放大示出的那样,在闭锁位置中,卡锁元件7的前侧9贴靠在自着墨印章3的操作部件12的内侧上。此外,卡锁元件7的后侧8贴靠在壳体14的外侧上。因此,在卡锁元件7的后侧8和自着墨印章3的壳体14之间没有提供空隙,卡锁元件7在受到压力加载或通过温度升高而软化时可能会偏移到该空隙中,如果卡锁元件无法再承受复位弹簧25的复位力。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1与操作部件12或与自着墨印章3的壳体14的闭锁能力通过形成卡锁元件7的两个接触面、即其前侧9和后侧8被显著改善。
为了释放卡锁,使用者将设置在固定装置1的纵向侧侧壁4上的两个相互对置的操作元件5压向一起。由此,固定装置1的设置有操作元件5和卡锁元件7的侧壁4被向内按压并且卡锁元件7与自着墨印章3的操作部件12的卡锁被释放。这允许随后在没有力的情况下沿移动方向26取下固定装置1,以使印章装置22准备好使用。
如从图2a-2d中还可以看到的,在自着墨印章3的操作部件12中设置有压印单元27,该压印单元由塑料例如聚甲醛(POM)制成,由于该热塑性塑料的特点是高强度、硬度和刚度并且能很好地承受冲击载荷,例如在借助固定装置1固定自着墨印章3时或在压印过程中出现的冲击载荷。在压印单元27上安装有印板16,该印板在自着墨印章3的静止位置中贴靠在印台28上,该印台以印墨浸润并设置在印台容器29中。印板16的用于印章印记的一侧在此向上定向,即在与处于闭锁位置的固定装置1相反的一侧上定向。压印单元27借助销形轴部30可移动地支承在导向槽31中,所述导向槽设置在壳体14的宽侧侧面中,为了产生印章印记,压印单元27与印板16通过翻转机构32移动到压印位置中。印板16通过操作部件12的向下移动而旋转180°,使得印板16的用于印章印记的一侧在压印位置中朝向下方并且可以产生印章印记。
图3从下方(即从在闭锁位置中朝向固定装置1的一侧)示出自着墨印章3。因此,可以看到压印单元27的与印板16相反的一侧。自着墨印章3的壳体14的置放面13部分地设有喷涂的橡胶层33。该橡胶层33设置在壳体14的置放面13的宽侧区段上并且部分地设置在壳体的置放面的纵向侧区段上。橡胶层防止自着墨印章3在产生印章印记时滑动。
此外,由图3可见四个凹部18,它们设置在操作部件12的朝向固定装置1的一侧上。这些凹部18构造成导向条的形式,它们平行于导向槽31设置,以便在自着墨印章3的操作部件12中均匀地引导壳体14。由此确保壳体14在移动期间不会相对于操作部件12旋转,而是仅可沿移动方向26或与之相反的方向线性运动。此外,固定装置1的导向元件17容纳在凹部18中,从而防止或至少减少固定装置1相对于自着墨印章3的移动和/或旋转并且由此进一步改善固定装置1的闭锁能力。
图4以侧视图示出处于闭锁位置的根据图2a-2d的具有固定装置1和自着墨印章3的印章装置22。在操作部件12的宽侧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构造成按键形式的锁止或锁定元件34。通过锁止自着墨印章3可以将其固定在压印位置中,而不需要借助固定装置1来固定。在此锁止元件34的伸入到壳体14内部的突起35(如图2d所示)用于固定壳体14,从而使复位弹簧25保持在压缩位置中。因此,在按规定锁止时避免了压印单元27意外释放,并允许简单地更换印板16。
图5a-5b示出处于卸载位置的两个另外的自着墨印章3的正视图。壳体14的两个纵向侧侧面分别包括一个形式为细长形支撑肋(图5a)或形式为圆形部(图5b)的支撑元件36。这些支撑元件36在此可以代替固定装置1的支撑肋19设置。每个支撑元件36这样定位,使得支撑元件在闭锁位置中贴靠在固定装置1的卡锁元件7的后侧8上。由此,减少了卡锁元件7与壳体14之间的接触面并形成线状或点状的接触面,从而通过减少的摩擦力显著简化了固定装置1从自着墨印章3的取下。
图6a-6b示出图5a-5b中所示的自着墨印章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在此分别以侧视图示出图5a中所示的形式为细长形支撑肋的支撑元件36的实施方式和图5b中所示的形式为圆形部的支撑元件36的实施方式。
图7a-7d示出类似于图1a-1d所示实施方式的固定装置1。区别在于:图7a-7d的固定装置1具有两个相互对置的滚轮37而不是支撑肋19。所述滚轮37分别设置在两个相互对置的卡锁元件7的下端部处,即卡锁元件7的暴露区段之下。滚轮37的旋转轴线垂直于固定装置1从自着墨印章3的取下方向26,从而取下能够通过滚动运动进行并且可以防止自着墨印章3的壳体14的划伤。
图8a-8b示出处于闭锁位置(图8a)和静止位置(图8b)的印章装置22。该印章装置与图2a-2d的印章装置22类似,但在固定装置1的两个卡锁元件7的后侧上具有滚轮37。所述滚轮37设置在两个卡锁元件7的暴露区段之下(也如图7a-7d所示)。固定装置1与自着墨印章3仅进行线状接触,更确切地说,在圆柱形滚轮37的高度和自着墨印章3的壳体14的外侧之间,这简化了取下。因此,在卡锁元件7的后侧的一个区段或固定装置1的纵向侧侧壁4的内侧与壳体14的外侧之间形成空隙38。但基于滚轮37的高刚度,卡锁元件7不会通过压力的施加和随之而来的卡锁元件7的相应暴露区段的变形而轻易和意外地自行释放。
Claims (10)
1.用于自着墨印章(3)的固定装置(1),所述固定装置(1)具有用于自着墨印章(3)的壳体(14)的置放面(13)的止挡和与该止挡连接的卡锁元件(7),所述卡锁元件(7)的前侧(9)构造用于卡锁在自着墨印章(3)的操作部件(12)的内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锁元件(7)还构造用于以卡锁元件(7)的与操作部件(12)的内侧相对置的后侧(8)贴靠在借助固定装置(1)固定的自着墨印章(3)的壳体(1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锁元件(7)具有卡锁钩(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锁元件(7)的后侧(8)具有支撑元件(19)、尤其是支撑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的止挡构造为用于覆盖自着墨印章(3)的壳体(14)的置放面(13)的覆盖面(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面(2)设置用于覆盖自着墨印章(1)的壳体(14)的基本上梯形的、尤其是矩形的置放面(1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具有侧壁(4),这些侧壁构造用于与借助固定装置(1)固定的自着墨印章(3)的操作部件(12)的侧壁齐平地终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具有两个对置的卡锁元件(7),所述卡锁元件具有彼此面对的后侧(8)。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装置的用于自着墨印章(3)的壳体(14)的置放面(13)的止挡和卡锁元件(12)之间设置有操作元件(5)。
9.印章装置(22),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1)和自着墨印章(3),所述自着墨印章包括操作部件(12)、壳体(14)和压印单元(27),其中,所述自着墨印章(3)借助固定装置(1)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章装置(22),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着墨印章(3)的壳体(14)在外侧上具有支撑元件(36)、尤其是支撑肋,所述支撑元件(36)贴靠在固定装置(1)的卡锁元件(7)的后侧(8)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ATA50679/2021 | 2021-08-20 | ||
ATA50679/2021A AT525389B1 (de) | 2021-08-20 | 2021-08-20 | Fixiervorrichtung für Selbstfärbestempel |
PCT/AT2022/060289 WO2023019285A1 (de) | 2021-08-20 | 2022-08-19 | Fixiervorrichtung für einen selbstfärbestempel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836147A true CN117836147A (zh) | 2024-04-05 |
Family
ID=83149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56780.4A Pending CN117836147A (zh) | 2021-08-20 | 2022-08-19 | 用于自着墨印章的固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50121621A1 (zh) |
EP (1) | EP4387846B1 (zh) |
CN (1) | CN117836147A (zh) |
AT (1) | AT525389B1 (zh) |
CL (1) | CL2024000393A1 (zh) |
WO (1) | WO202301928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D1003990S1 (en) * | 2020-01-30 | 2023-11-07 | Colop Stempelerzeugung Skopek Gesellschaft m.b.H. & Co. KG | Stamp printer |
AT527090B1 (de) * | 2023-04-14 | 2025-02-15 | Colop Stempelerzeugung Skopek Gmbh & Co Kg | Wendevorrichtu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PL311908A1 (en) | 1995-12-18 | 1997-06-23 | Lucjan Poplawski | Stamp holder |
US6302022B1 (en) * | 2000-10-20 | 2001-10-16 | Shiny Shih | Ink refillable stamp |
WO2004091923A1 (de) * | 2003-04-16 | 2004-10-28 | Design Shopping Gmbh | Stempel und wendemechanismus für einen stempel |
AT7861U1 (de) | 2004-09-14 | 2005-10-17 | Trodat Gmbh | Handstempel, sowie abdeckung für handstempel |
US7021211B1 (en) * | 2004-10-13 | 2006-04-04 | Shiny Shih | Stamp housing assembly |
US7921772B2 (en) * | 2008-03-12 | 2011-04-12 | Sun Same Enterprises Co., Ltd. | Cover for an automatically re-inked stamp |
AT507833A3 (de) * | 2009-01-30 | 2013-06-15 | Trodat Gmbh | Stempel und stempelkissen für einen selbst färbenden stempel |
AT513900B1 (de) * | 2013-01-24 | 2018-08-15 | Colop Stempelerzeugung Skopek Gmbh & Co Kg | Selbstfärbestempel |
US20140230671A1 (en) * | 2013-02-15 | 2014-08-21 | Shachihata Inc. | Self-inking stamp |
AT517328B1 (de) | 2015-06-10 | 2024-06-15 | Trodat Gmbh | Stempel, ein Stempelkissen und eine Verschlusskappe |
CN207984359U (zh) * | 2018-02-24 | 2018-10-19 | 三胜文具厂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盖合锁定功能的印章 |
US10513134B1 (en) * | 2018-06-14 | 2019-12-24 | Shanghai Jipushen Office Articles Co., Ltd. | Hand stamp with removable die box |
AT523250A1 (de) * | 2019-12-12 | 2021-06-15 | Trodat Gmbh | Verschlusskappe für einen Stempel und Stempel hierfür |
AT525605B1 (de) * | 2021-10-19 | 2023-11-15 | Colop Stempelerzeugung Skopek Gmbh & Co Kg | Selbstfärbestempel mit einem Gehäuse |
AT526963B1 (de) * | 2023-02-10 | 2025-03-15 | Colop Stempelerzeugung Skopek Gmbh & Co Kg | Selbstfärbestempel |
-
2021
- 2021-08-20 AT ATA50679/2021A patent/AT525389B1/de active
-
2022
- 2022-08-19 EP EP22761354.4A patent/EP4387846B1/de active Active
- 2022-08-19 WO PCT/AT2022/060289 patent/WO2023019285A1/de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22-08-19 US US18/580,792 patent/US20250121621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8-19 CN CN202280056780.4A patent/CN117836147A/zh active Pending
-
2024
- 2024-02-08 CL CL2024000393A patent/CL2024000393A1/es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50121621A1 (en) | 2025-04-17 |
AT525389A1 (de) | 2023-03-15 |
EP4387846B1 (de) | 2025-05-14 |
AT525389B1 (de) | 2024-07-15 |
WO2023019285A1 (de) | 2023-02-23 |
CL2024000393A1 (es) | 2024-08-23 |
EP4387846A1 (de) | 2024-06-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836147A (zh) | 用于自着墨印章的固定装置 | |
TWI668128B (zh) | 印章、印臺和封閉罩 | |
KR101472145B1 (ko) | 기판 수납 용기 | |
JP5214013B2 (ja) | 基板収納容器 | |
US7464643B2 (en) | Self-inking hand stamp | |
US8792249B2 (en) | Waterproofing structure of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including the same | |
US20160361934A1 (en) | Stamp and stamping insert, especially as a replacement part for a stamp | |
JP5078042B2 (ja) | 精密基板収納容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7201680B2 (ja) | カードタイプスマートキー | |
US20040055486A1 (en) | Ink pad for self-inking stamp | |
US8789463B2 (en) | Ink storing unit for a hand-operated stamp | |
US20110308925A1 (en) | Push switch | |
CN216001931U (zh) | 用于印章的封闭罩和压印装置 | |
US11717729B2 (en) | Golf ball stamp | |
CN118201778A (zh) | 自着墨印章和用于打开盖的方法 | |
JP3088300B2 (ja) | 電子機器の電池収容部構造 | |
JP5409343B2 (ja) | 基板収納容器 | |
US4291402A (en) | Plastic watch case | |
JP4459403B2 (ja) | 印判 | |
JP2017154347A (ja) | 印判 | |
JP5057830B2 (ja) | ゴム印判 | |
JP4891939B2 (ja) | 基板収納容器 | |
RU2811368C2 (ru) | Замыкающая крышка для штемпеля и штемпель для нее | |
KR100397956B1 (ko) | 다수의 버튼을 갖는 버튼집합체 | |
TWI802066B (zh) | 印章和用於印章的軸元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