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629772B - 一种热爆破检测方法、设备、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爆破检测方法、设备、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29772B
CN117629772B CN202311633959.4A CN202311633959A CN117629772B CN 117629772 B CN117629772 B CN 117629772B CN 202311633959 A CN202311633959 A CN 202311633959A CN 117629772 B CN117629772 B CN 1176297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ed
data
test
packaging bag
environmen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63395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29772A (zh
Inventor
王彪
宣琦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uanshe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anshe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anshe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anshe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63395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6297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629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29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629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297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01N3/18Performing tests at high or low tempera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01N3/06Special adaptations of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202Control of the tes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6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Sensing means
    • G01N2203/0641Indicating or recording means; Sensing means using optical, X-ray, ultraviolet, infrared or similar detectors
    • G01N2203/0647Image analy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热爆破检测方法、设备、系统以及存储介质,其包括获取待测包装袋的应用环境数据,并基于应用环境数据获取检测数据,基于检测数据对待测包装袋进行热爆破检测,并获取待测包装袋对应的测试结果,并判断测试结果是否为合格;若判定测试结果为合格,则生成检验合格信号并将检验合格信号发送至工作人员;若判定测试结果为不合格,则生成工艺生产信号并依据工艺生产信号且基于测试结果重新设定工艺数据。本申请具有基于应用环境数据获取相对应的检测数据,通过检测数据对待测包装袋进行热爆破检测,进而能够快速判断该批包装袋是否适用与同等应用环境数据的用户,进而能够合理控制包装袋的生产工艺。

Description

一种热爆破检测方法、设备、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包装袋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爆破检测方法、设备、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袋装液体灌装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袋装液体灌装机直接将生产好的液体产品装入软包装袋中,但是生成的液体产品的温度会很高,直接将高温的液体装入软包装袋之后,在软包装袋内会产生蒸汽或气体而使软包装袋膨胀,导致包装袋爆破,从而会导致液体产品变质,因此软包装袋需要能够抗高压耐高温。
相关技术中在软包装袋出厂之前,会对软包装袋进行高温测试以获取软包装袋能承受的高温值,具体操作为,将气体缓慢充入测试包装袋中,使测试包装袋发送膨胀直至包装袋破裂或者漏气,并对出现爆破或者漏气的位置进行记录。
但是软包装袋应用环境的温度是不同的,因此会导致软包装袋需要承受的温度值也是不同的,如果直接将软包装袋按照出厂合格温度进行抗温抗压测试,但是对于有些环境温度高于该出厂合格温度的厂家,软包装袋就不能适用了,如果统一制作成能够承受高于出厂合格温度的温度,对于仅仅只是使用出厂合格温度的厂家来说,就会使制作的软包装袋需要耗费过多的工艺以及耐高温材料,进而会使整个软包装袋的生产过程不能灵活可控。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软包装袋的生产工艺,且能够使软包装袋能够适应不同用户,本申请提供一种热爆破检测方法、设备、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热爆破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热爆破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测包装袋的应用环境数据,并基于所述应用环境数据获取检测数据,所述检测数据表征待测包装袋的热爆破检测的数据;
基于所述检测数据对待测包装袋进行热爆破检测,并获取待测包装袋对应的测试结果,并判断所述测试结果是否为合格;
若判定所述测试结果为合格,则生成检验合格信号并将所述检验合格信号发送至工作人员;
若判定所述测试结果为不合格,则生成工艺生产信号并依据所述工艺生产信号且基于所述测试结果重新设定工艺数据,以及依据所述工艺数据重新生产包装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于应用环境数据获取相对应的检测数据,通过检测数据对待测包装袋进行热爆破检测,进而能够快速判断该批包装袋是否适用与同等应用环境数据的用户,进而能够合理控制包装袋的生产工艺。
优选的,所述检测数据包括测试温度和测试压强,所述获取待测包装袋对应的测试结果,包括以下步骤:
依次依据所述待测包装袋获取对应的测试时长,所述测试时长表征所述待测包装袋保持在相同的所述测试温度和测试压强下的时长;
将所述测试时长与预设时长进行大小比较;
若所述测试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获取表征为合格的测试结果;
若所述测试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获取表征为不合格的测试结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获取各个待测包装袋的测试时长,进而依次将测试时长与预设时长进行比较,进而判断对应的待测包装袋是否合格,从而能够获取所有待测包装袋的测试结果。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应用环境数据获取检测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应用环境数据在预设数据库中进行筛选;
判断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是否筛选出与所述应用环境数据对应的对照环境数据,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存储着若干组对照环境数据与所述对照环境数据对应的对照检测数据;
若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筛选出与所述应用环境数据对应的对照环境数据,则将所述对照检测数据作为检测数据;
若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未筛选出与所述应用环境数据对应的对照环境数据,则获取预设检测数据并将所述预设检测数据作为检测数据,以及更新预设数据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应用环境数据在预设数据库中进行筛选,获取相应的对照环境数据,进而得到检测数据,不需要在检测过程中通过检测结果而逐步调整检测数据,进而实现对待测包装袋的热爆破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待测包装袋的检测效率,直接依据预设数据库中储存的对照检测数据,进而完成对待测包装袋的热爆破检测,提高对包装袋的出厂效率。
优选的,所述生成工艺生产信号并依据所述工艺生产信号且基于所述测试结果重新设定工艺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依据工艺生产信号获取若干个爆破位置信息,所述爆破位置信息表征所述待测包装袋出现爆破的位置,且所述爆破位置信息与所述待测包装袋是对应的;
依据所述爆破位置信息获取相同位置数量,所述相同位置数量表征若干个待测包装袋中同一处位置出现爆破的数量;
依次判断所述相同位置数量是否大于预设个数;
若是,则依据所述应用环境数据对相同位置数量对应的位置生成工艺数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据工艺生产信号获取若干个爆破位置信息,通过对若干个爆破位置信息的分析,进而获取相同位置对应的相同位置数量,判断相同位置数量是否大于预设个数,若是大于,则说明该待测包装袋的生产工艺出现问题,因此对相同位置数量对应的相同位置进行工艺加强,能够使包装袋能够更适用该应用数据对应的适用温度和适用压强。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应用环境数据在预设数据库中进行筛选,其中,所述预设数据库的更新生成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依据所述待测包装袋获取若干组试验包装袋;
对所述试验包装袋设定相应的试验参数,并依据所述试验参数进行热爆破检测;
获取所述试验包装袋对应的爆破数据,并将所述试验包装对应的工艺参数、爆破参数记录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以更新所述预设数据库。
优选的,在所述获取待测包装袋的应用环境数据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应用环境数据在预设数据库中进行筛选;
判断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是否筛选出与所述应用环境数据对应的对照环境数据,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存储着若干组对照环境数据与所述对照环境数据对应的生产工艺数据;
依据所述生产工艺数据对所述应用环境数据对应的包装产品进行工艺制作。
优选的,在所述基于所述检测数据对待测包装袋进行热爆破检测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待包装袋进行气密性检查,并获取检查结果,依据所述检查结果获取漏气个数;
若所述漏气个数大于预设数量,则生成重新监测信号,并将所述重新监测信号发送至工作人员以提醒工作人员所述待测包装袋不合格;
若所述漏气个数小于预设数量,则对漏气的待测包装袋进行标记,将未标记的待测包装袋作为高位抗压监测。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热爆破检测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热爆破检测设备,包括摄像头以及与所述摄像头网络连接的服务器,所述摄像头用于对待测包装袋的爆破位置进行拍照,获取图片信息,所述服务器用于获取图片信息并依据所述图片信息获取待测包装袋对应的爆破位置信息,并对所述爆破位置信息进行处理;
所述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热爆破检测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热爆破检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热爆破检测系统,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热爆破检测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热爆破检测方法。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爆破检测方法、设备、系统以及存储介质,基于应用环境数据获取相对应的检测数据,通过检测数据对待测包装袋进行热爆破检测,进而能够快速判断该批包装袋是否适用与同等应用环境数据的用户,进而能够合理控制包装袋的生产工艺;通过获取各个待测包装袋的测试时长,进而依次将测试时长与预设时长进行比较,进而判断对应的待测包装袋是否合格,从而能够获取所有待测包装袋的测试结果;通过将应用环境数据在预设数据库中进行筛选,获取相应的对照环境数据,进而得到检测数据,不需要在检测过程中通过检测结果而逐步调整检测数据,进而实现对待测包装袋的热爆破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待测包装袋的检测效率,直接依据预设数据库中储存的对照检测数据,进而完成对待测包装袋的热爆破检测,提高对包装袋的出厂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爆破检测方法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应用环境数据获取检测数据的步骤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待测包装袋对应的测试结果的步骤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艺数据的获取步骤框图;
图5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热爆破检测设备结构框图;
图6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服务器;11、处理器;12、存储器;121、计算机程序;20、摄像头;30、待测包装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和说明。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本申请。在一些情形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描述使本申请的各方面变得晦涩难懂,对已经在较高的层次上描述了众所周知的方法、过程、系统、组件和/或电路将不作过多赘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以对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例作出各种改变,并且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原则和范围的情况下,本申请中所定义的普遍原则可以适用于其他实施例和应用场景。因此,本申请不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符合与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一致的最广泛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热爆破检测方法,应用于热爆破检测设备,包括摄像头以及与摄像头网络连接的服务器,摄像头用于获取待测包装袋的爆破位置信息,服务器用于获取摄像头拍摄的爆破位置信息,并依据爆破位置信息进行处理。
如图1所示,热爆破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获取待测包装袋的应用环境数据,并基于应用环境数据获取检测数据。
其中,应用环境数据表征用户使用包装袋的具体环境,应用环境数据包括包装袋的使用温度。检测数据表征待测包装袋的热爆破检测的数据,检测数据包括检测温度和检测压强。
上述步骤S100中提到的应用环境数据的获取方式,服务器主要依据其内部设有的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到的数据,数据存储模块主要用来存储各个用户的订单数据,订单数据包括订单数量以及应用环境数据。服务器接收到待测包装袋的检测信号之后,该检测信号至少包括待测包装袋类型、生产数量以及生产工艺等,服务器依据检测信号获取待测包装袋类型,并将待测包装袋类型在数据存储模块中进行筛选,由于待测包装袋类型是依据用户所下的订单数据获取的,因此服务器将待测包装袋类型在数据存储模块中一定能匹配出对应的对照类型,且对照类型与订单数据以及应用环境数据都是对应的,因此将对照类型对应的应用环境数据作为与待测包装袋的应用环境数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热爆破检测其实就是对待测包装袋进行高温抗压检测,即使待测包装袋在检测温度和检测压强下,检测待测包装袋是否能完好无损,若是完好无损,则说明待测包装袋生产合格,若是出现爆破,则说明待测包装袋生产不合格。
检测数据主要是对待测包装袋进行热爆破检测的数据,对于不同的用户对包装袋的抗温抗压的能力需求是不同的,有些用户可能只需要包装袋能够适应30度温度,且100kpa压强的,而有些用户则需要包装袋能够适应在40度且50kpa的工作环境中,因此,为了能够合理的获取相应的检测数据,直接依据应用环境数据进行获取。但是用户发送的应用环境数据并不包括检测温度和检测压强,此时可以在预设数据库中进行获取,预设数据库中存储着以往包装袋的生产历史数据。
结合图2,基于应用环境数据获取检测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S110,将应用环境数据在预设数据库中进行筛选。
S120,判断在预设数据库中是否筛选出与应用环境数据对应的对照环境数据。
S130,若在预设数据库中筛选出与应用环境数据对应的对照环境数据,则将对照检测数据作为检测数据。
S140,若在预设数据库中未筛选出与应用环境数据对应的对照环境数据,则获取预设检测数据并将预设检测数据作为检测数据,以及更新预设数据库。
其中,预设数据库中存储着若干组对照环境数据与对照环境数据对应的对照检测数据。对照环境数据表征在预设数据库中与应用环境数据匹配的数据。预设检测数据表征包装袋的生产标准数据,该数据满足包装袋的出厂要求。上述步骤S140中描述的更新预设数据库具体步骤是将应用环境数据存入预设数据库。预设检测数据可根据包装袋实际出厂的适应温度以及压强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可优选的将适应温度设定为30度,适应压强设定为100kpd。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应用环境数据以及对照检测数据均包括包装袋使用温度和使用压强,而不是检测温度和检测压强。包装袋的使用温度是用户使用该包装袋的应用最大温度,因此在对该对应的包装袋进行热爆破检测时,需要将检测温度设定为高于包装袋的使用温度。这里具体高于多少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检测温度设定为高于使用温度的20度,但不局限于此。
S200,基于检测数据对待测包装袋进行热爆破检测,并获取待测包装袋对应的测试结果,并判断测试结果是否为合格。
其中,测试结果表征对待测包装袋进行热爆破检测而得到的结果,测试结果主要用来判断这批待测包装袋是否合格。热爆破检测主要对待测包装袋保持特定温度和特定压强,检测待测包装袋是否能够在特定温度和特定压强下,保持完好无损的状态,若是待测包装袋的大多数保持完好无损的状态,则判定待测包装袋对应的一批生产包装袋是合格的,若是待测包装袋的部分都存在爆破的现象,则说明这批包装袋不能够应用在该特定温度和特定压强下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待测包装袋的大多数保持完好无损的状态,主要是指对包装袋进行高温抗压的合格检测,只要超过待测包装袋总数的百分之90的包装袋能够保持完好无损的状态,就说明这批生成包装袋生产是合格的。待测包装袋的大部分都存在爆破的现象,这个主要是指超过待测包装袋总数的百分之几,本实施例优选设定为10%,则说明这批包装袋不能够应用在该特定温度和特定压强下的。
此外,待测包装袋主要是从同一批生产包装袋中随机筛选的,这一批生产包装袋适用于同一应用环境数据下的包装袋,可以是同一用户也可以是不同用户,主要是应用于同一应用环境数据下即可。
结合图3,上述步骤S200中,获取待测包装袋对应的测试结果,包括以下步骤:
S210,依次依据待测包装袋获取对应的测试时长。
S220,将测试时长与预设时长进行大小比较。
S230,若测试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获取表征为合格的测试结果。
S240,若测试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获取表征为不合格的测试结果。
其中,测试时长表征待测包装袋保持在相同的测试温度和测试压强下的时长,预设时长表征待测包装袋能够在特定温度和特定压强下合格而保持的最低时长,可根据应用环境数据进行设定,主要根据该待测包装袋需要应用的环境中的时间进行设定,当待测包装袋需要长时间在高温高压下,预设时长可设定较长时间,当待测包装袋需要较短时间在高温高压下,可将预设时长设定较短一点。本实施例,将预设时长优选设定在10分钟。
示例性的,假设待测包装袋的测试时长为5分钟,待测包装袋在特定温度和特定压强下坚持5分钟就爆破了,则说明该待测包装袋不合格。假设待测包装袋的测试时长为15分钟,待测包装袋在特定温度和特定压强下坚持15分钟才爆破了,则说明该待测包装袋是合格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使包装袋的热爆破检测效果更好,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区间,检测区间用于放置待测包装袋,当待测包装袋充满一定量的气体后,会使待测包装袋的上层抵着检测区间的上层,且待测包装袋的下层抵着检测区间的下层。此时,待测包装袋并没有受到压力,只有继续对待测包装袋充相应气体,待测包装袋会继续膨胀,检测区间会对待测包装袋形成一定压强,随着待测包装袋充气量的增加,待测包装袋受到的压强会越大。直到待测包装袋所受到的压强达到特定压强,关闭对待测包装袋的充气阀,使待测包装袋在特定压强下,记录待测包装袋在特定温度和特定压强下的测试时长,并将测试时长与预设时长进行比对,若测试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判定测试结果为合格。若测试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判定测试结果为不合格。
S300,若判定测试结果为合格,则生成检验合格信号并将检验合格信号发送至工作人员。
其中,检验合格信号表征该批生产包装袋生产合格的信号,主要用来告知工作人员,该批生产包装袋是合格的。检验合格信号至少包括待测包装袋的批次以及待测包装袋的测试结果。
具体来说,服务器判定测试结果为合格,就会生成检验合格信号,并将检验合格信号发送给工作人员的显示屏,以使工作人员能够知晓,并将该批生产包装袋进行后续操作。
S400,若判定测试结果为不合格,则生成工艺生产信号并依据工艺生产信号且基于测试结果重新设定工艺数据,以及依据工艺数据重新生产包装袋。
其中,工艺生产信号表征该批生产包装袋生产不合格的信号,主要用来告知工作人员,该批生产包装袋是不合格的。工艺生产信号至少包括待测包装袋的批次、生产工艺参数以及待测包装袋的测试结果。工艺数据表征对不合格的包装袋重新生产的加固工艺。主要是依据测试结果获取需要加固的数据以及对应的位置。
结合图4,生成工艺生产信号并依据工艺生产信号且基于测试结果重新设定工艺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S410,依据工艺生产信号获取若干个爆破位置信息。
S420,依据爆破位置信息获取相同位置数量。
S430,依次判断相同位置数量是否大于预设个数。
S440,若是,则依据应用环境数据对相同位置数量对应的位置生成工艺数据。
其中,爆破位置信息表征待测包装袋出现爆破的位置,且爆破位置信息与待测包装袋是对应的。相同位置数量表征若干个待测包装袋中同一处位置出现爆破的数量。预设个数表征待测包装袋同一位置出现爆破的最高次数,预设个数可以根据待测包装袋的总数进行设定,当待测包装袋的总数较多,可将预设个数设定的较多一些,若是待测包装袋的总数较少,则将预设个数的设定较少一些。本实施例可将预设个数设定为待测包装袋总数的指定比例即可。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指定比例的设定可以根据待测包装袋的数量进行设定,当待测包装袋的总数大于30时,可以将指定比例设定为十分之一,当待测包装袋的总数不大于30时,可以将指定比例设定为5分之一。即待测包装袋的总数为50个,可以允许同一个爆破点位置出现的爆破次数为5次,假设待测包装袋的总数为10个,则同一个爆破点位置出现的爆破次数为2次。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进行热爆破检测时,对需要检测的待测包装袋来说,如果待测包装袋的爆破位置都是同一个位置,说明该位置需要进行加强,因此,需要对该位置的生产工艺进行调整,进而重新设定新的工艺数据,生产能够合格的包装袋。
上述步骤S410中提到的依据工艺生产信号获取爆破位置信息,主要是依据摄像头依次对所有待测包装袋进行扫描而获取的,服务器将摄像头拍摄到的位置进行记录,对相同位置的进行累加计算。爆破位置信息包括爆破位置以及每个爆破位置对应的爆破次数。上述步骤S420中提到的待加强个数可能存在多组,因此依次判断待加强位置个数是否大于预设个数,若大于预设个数,则说明该爆破位置需要加强,因此依据应用环境数据调整包装袋的工艺参数,进行形成工艺数据。
此外,对于包装袋的生产来说,可能存在一个爆破位置需要加强,因此,获取到的爆破位置全是同一个位置,此时只需要对该位置进行加强调整即可。也有可能存在多个爆破位置的爆破次数均高于预设个数,此时,需要对多个爆破位置进行工艺加强,因此,需要对多个位置进行工艺数据的调整。
这需要说明的是,在待测包装袋需要进行热爆破检测试验之前,需要对待测包装袋进行编号,方便服务器获取对应的爆破位置信息,具体编号可以按照顺序数字进行编号,该编号可以直接标记在包装袋上,也可以在服务器获取摄像头拍摄的照片,对照片进行分割区域,然后对分割区域进行编号,并记录编号,当然,这个编号标准是针对所有待测包装袋的。
具体编号区域的划分,可以依据历史爆破数据进行大致划分,设定相应的指定区域,并在待测包装袋中的指定区域作为同一数字对应的区域,而对于拍摄照片进行划分时,可以将指定区域采用一定比例,对应到拍摄照片中的区域作为同一数字对应的区域。本实施例优选采用数字对待测包装袋进行编号,但是不局限于此,还可以采用顺序的字母,只要能够区分同一待测包装袋上各个位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待测包装袋在充气过程中,待测包装袋的受到检测区间而形成的压强是慢慢变大的,因此待测包装袋在受到特定压强之前,可能存在爆破可能,说明,这批包装袋的整体生成工艺不符合标准,无法承受要求的特定高温高压,因此,需要记录每个爆破位置对应的爆破温度以及爆破压强,并依据爆破温度以及爆破压强获取调整工艺参数,以及依据调整工艺参数以及应用环境数据获取生产工艺参数。这里的调整工艺参数可以依据预设数据库进行获取,加强包装袋的抗压抗温强度。但是,当包装袋的爆破温度以及爆破压强等于特定温度以及特定压强时,说明这批包装袋,无法在特定温度以及特定压强之下保持测试时长,说明这批包装袋无法投入应用,此时,需要对这批包装袋的爆破位置进行加强处理,进而生成相应的工艺参数,进而依据工艺参数调整生成工艺数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提高包装袋的生产效率,在获取到应用环境数据之后,能快速获取相应的生产工艺,所以在对包装袋进行生产、以及生产之后的高温抗压测试时,需要对数据进行记录,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取应用环境数据、生产工艺、高温抗压测试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而在获取到应用环境数据之后,就能通过应用环境数据在预设数据库中进行匹配,能够获取到相应的生产工艺,提高待测包装袋的热爆破检测的合格率。
上述步骤S110中将应用环境数据在预设数据库中进行筛选,其中,预设数据库的更新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S510,依据待测包装袋获取若干组试验包装袋。
S520,对试验包装袋设定相应的试验参数,并依据试验参数进行热爆破检测。
S530,获取试验包装袋对应的爆破数据,并将试验包装对应的工艺参数、爆破参数记录在预设数据库,以更新预设数据库。
其中,试验包装袋表征从不同的待测包装袋中获取的试验包装袋,且试验包装袋属于爆破温度以及爆破压强不等于与待测包装袋对应的特定温度以及特定压强一致。主要用于记录试验包装袋的爆破数据,爆破数据包括爆破温度以及爆破压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试验包装袋进行热爆破检测主要分两种方式进行测试,一种是控制检测过程中的压强,然后升高环境温度,进而记录试验包装袋的爆破温度,另一种是保持环境温度不变,然后不断升高试验包装袋的压强,记录试验包装袋的爆破压强。这两种方式均对同一批试验包装袋进行测试的,将试样包装袋进行平分以分成两组,两组采用不同方式的检测。对于不同待测包装袋选取的试验包装袋采用的生产工艺参数以及对试验包装袋进行热爆破检测的检测结果均记录在预设数据库中,以更新预设数据库。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到的数据能够更准确,因此,需要对同一生产工艺数据生成的包装袋进行多次测试,需要获取采用第一工艺数据生成的包装袋,进行高温抗压测试,若是包装袋不合格,爆破个数过多,将第一工艺数据调整为第二工艺数据,若是包装袋合格,将第一工艺数据以及热爆破检测数据记录在预设数据库中。
接着采用第二工艺数据生产相应的包装袋,并随机筛选若干个包装袋作为试验包装袋,重复进行热爆破检测,判断第二批试验包装袋是否出现爆破,若是,则判断爆破位置是否相同,若是相同,则说明该位置需要加强处理,若不相同,则说明第二批试验包装袋的生产工艺需要调整。若不发送爆破,则说明第二批试验包装袋生成合格,并将生产工艺、检测温度以及检测高压作为标准温度和标准压强,即为该生产工艺对应的适用于温度和压强,并记录在预设数据库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取到应用环境数据之后,就能通过应用环境数据在预设数据库中进行匹配,能够获取到相应的生产工艺,提高待测包装袋的热爆破检测的合格率。
在获取待测包装袋的应用环境数据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S610,将应用环境数据在预设数据库中进行筛选。
S620,判断在预设数据库中是否筛选出与应用环境数据对应的对照环境数据,预设数据库中存储着若干组对照环境数据与对照环境数据对应的生产工艺数据。
S630,依据生产工艺数据对应用环境数据对应的包装产品进行工艺制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对待测包装袋进行充气时,如果该包装袋有漏气情况,且在充气过程中,充气速度较低,因此,计算待测包装袋达到特定压强之后,就算待测包装袋不合格,但是也不会出现爆破现象,因此,为了待测包装袋的热爆破检测的准确性,需要对待测包装袋进行气密性检测,只有在待测包装袋的气密性好的情况下,得到的热爆破检测结果,准确性才较高。
在基于检测数据对待测包装袋进行热爆破检测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710,对待测包装袋进行气密性检查,并获取检查结果,依据检查结果获取漏气个数。
S720,若漏气个数大于预设数量,则生成重新监测信号,并将重新监测信号发送至工作人员以提醒工作人员待测包装袋不合格。
S730,若漏气个数小于预设数量,则对漏气的待测包装袋进行标记,将未标记的待测包装袋作为高位抗压监测。
其中,检查结果包括漏气或者不漏气两种结果,漏气个数表征待测包装袋存在漏气的个数。预设数量表征一批待测包装袋中允许出现漏气的最高个数,预设个数为生产的容错率。重新监测信号表征服务器向工作人员发送的信号,主要用于表征该批待测包装袋因漏气生成不合格的信号。
上述步骤S710中,对待测包装袋进行气密性检测主要采用气压检测法或者真空检测法,但不局限于此,本实施例采用气压检测法,通过将气袋充气到一定压力,然后观察一段时间内压力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气袋是否存在漏气现象。具体是通过使用压力传感器或压力表进行压力测量。
实施原理为:
服务器依据其内部设有的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到待测包装袋的应用环境数据,并将应用环境数据在预设数据库中进行筛选,判断在预设数据库中是否筛选出与应用环境数据对应的对照环境数据,若在预设数据库中筛选出与应用环境数据对应的对照环境数据,则将对照检测数据作为检测数据,若在预设数据库中未筛选出与应用环境数据对应的对照环境数据,则获取预设检测数据并将预设检测数据作为检测数据。基于检测数据对待测包装袋进行热爆破检测,并获取待测包装袋对应的测试结果,并判断测试结果是否为合格。若判定测试结果为合格,则生成检验合格信号并将检验合格信号发送至工作人员。若判定测试结果为不合格,则生成工艺生产信号并依据工艺生产信号且基于测试结果重新设定工艺数据,以依据工艺数据重新生产包装袋。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热爆破检测设备。
如图5所示,热爆破检测设备,包括摄像头20以及与摄像头20网络连接的服务器10,包括摄像头20以及与所述摄像头20网络连接的服务器10,所述摄像头20用于对待测包装袋的爆破位置进行拍照,获取图片信息,所述服务器10用于获取图片信息并依据所述图片信息获取待测包装袋对应的爆破位置信息,并对所述爆破位置信息进行处理。
参照图6,服务器10包括:处理器11和存储器12,存储器12上存储有能在处理器1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121,计算机程序121被处理器11执行时实现热爆破检测方法。
其中,图片信息主要是指摄像头20对爆破的待测包装袋拍摄而成的图片,这里摄像头可优选设定为高速摄像机拍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爆破位置信息进行处理,主要是服务器依据所述爆破位置信息获取相同位置数量,所述相同位置数量表征若干个待测包装袋中同一处位置出现爆破的数量;依次判断所述相同位置数量是否大于预设个数;若是,则依据所述应用环境数据对相同位置数量对应的位置生成工艺数据。
此外,存储器12可以是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内部存储单元。
处理器1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据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用于运行存储器1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处理数据。
处理器11和存储器12通过总线连接。总线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图6仅示出了具有存储器12、处理器11、总线的服务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6所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服务器的限定,既可以是总线型结构,也可以是星形结构,服务器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者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部署。其它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电子设备如可适用,也应包含在保护范围内,并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热爆破检测系统,执行一种热爆破检测方法。
热爆破检测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数据判断模块、第一处理模块以及第二处理模块。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测包装袋的应用环境数据,并基于应用环境数据获取检测数据,检测数据表征待测包装袋的热爆破检测的数据。数据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检测数据对待测包装袋进行热爆破检测,并获取待测包装袋对应的测试结果,并判断测试结果是否为合格。若判定测试结果为合格,则第一处理模块生成检验合格信号并将检验合格信号发送至工作人员。若判定测试结果为不合格,则第二处理模块生成工艺生产信号并依据工艺生产信号且基于测试结果重新设定工艺数据,以依据工艺数据重新生产包装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获取待测包装袋的应用环境数据、基于应用环境数据获取检测数据、基于检测数据对待测包装袋进行热爆破检测、获取待测包装袋对应的测试结果以及判断测试结果是否为合格的具体操作均与热爆破检测方法中描述的一致,这里不过多赘述。此外,检验合格信号以及工艺生产信号均与热爆破检测方法中描述的相同或相似,这里不过多描述。
上述数据获取模块、数据判断模块、第一处理模块以及第二处理模块中所执行的其他功能以及各个功能的技术细节均与前面描述的热爆破检测方法中对应的特征相同或相似,故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热爆破检测方法。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热爆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待测包装袋的应用环境数据,并基于所述应用环境数据获取检测数据,所述检测数据表征待测包装袋的热爆破检测的数据;
基于所述检测数据对待测包装袋进行热爆破检测,并获取待测包装袋对应的测试结果,并判断所述测试结果是否为合格;
若判定所述测试结果为合格,则生成检验合格信号并将所述检验合格信号发送至工作人员;
若判定所述测试结果为不合格,则生成工艺生产信号并依据所述工艺生产信号且基于所述测试结果重新设定工艺数据,以及依据所述工艺数据重新生产包装袋;
其中,所述检测数据包括测试温度和测试压强,所述获取待测包装袋对应的测试结果,包括以下步骤:
依次依据所述待测包装袋获取对应的测试时长,所述测试时长表征所述待测包装袋保持在相同的所述测试温度和测试压强下的时长;
将所述测试时长与预设时长进行大小比较;
若所述测试时长大于预设时长,则获取表征为合格的测试结果;
若所述测试时长小于预设时长,则获取表征为不合格的测试结果;
所述基于所述应用环境数据获取检测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应用环境数据在预设数据库中进行筛选;
判断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是否筛选出与所述应用环境数据对应的对照环境数据,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存储着若干组对照环境数据与所述对照环境数据对应的对照检测数据;
若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筛选出与所述应用环境数据对应的对照环境数据,则将所述对照检测数据作为检测数据;
若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未筛选出与所述应用环境数据对应的对照环境数据,则获取预设检测数据并将所述预设检测数据作为检测数据,以及更新预设数据库;
所述生成工艺生产信号并依据所述工艺生产信号且基于所述测试结果重新设定工艺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依据工艺生产信号获取若干个爆破位置信息,所述爆破位置信息表征所述待测包装袋出现爆破的位置,且所述爆破位置信息与所述待测包装袋是对应的;
依据所述爆破位置信息获取相同位置数量,所述相同位置数量表征若干个待测包装袋中同一处位置出现爆破的数量;
依次判断所述相同位置数量是否大于预设个数;
若是,则依据所述应用环境数据对相同位置数量对应的位置生成工艺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爆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应用环境数据在预设数据库中进行筛选,其中,所述预设数据库的更新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依据所述待测包装袋获取若干组试验包装袋;
对所述试验包装袋设定相应的试验参数,并依据所述试验参数进行热爆破检测;
获取所述试验包装袋对应的爆破数据,并将所述试验包装对应的工艺参数、爆破参数记录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以更新所述预设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爆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待测包装袋的应用环境数据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应用环境数据在预设数据库中进行筛选;
判断在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是否筛选出与所述应用环境数据对应的对照环境数据,所述预设数据库中存储着若干组对照环境数据与所述对照环境数据对应的生产工艺数据;
依据所述生产工艺数据对所述应用环境数据对应的包装产品进行工艺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爆破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检测数据对待测包装袋进行热爆破检测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待测包装袋进行气密性检查,并获取检查结果,依据所述检查结果获取漏气个数;
若所述漏气个数大于预设数量,则生成重新监测信号,并将所述重新监测信号发送至工作人员以提醒工作人员所述待测包装袋不合格;
若所述漏气个数小于预设数量,则对漏气的待测包装袋进行标记,将未标记的待测包装袋作为高位抗压监测。
5.一种热爆破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头(20)以及与所述摄像头(20)网络连接的服务器(10),所述摄像头(20)用于对待测包装袋的爆破位置进行拍照,获取图片信息,所述服务器(10)用于获取图片信息并依据所述图片信息获取待测包装袋对应的,并对所述爆破位置信息进行处理;
所述服务器(10)包括:处理器(11)和存储器(12),所述存储器(12)上存储有能在所述处理器(1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121),所述计算机程序(121)被所述处理器(11)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爆破检测方法。
6.一种热爆破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执行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热爆破检测方法。
7.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热爆破检测方法。
CN202311633959.4A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热爆破检测方法、设备、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6297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33959.4A CN117629772B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热爆破检测方法、设备、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633959.4A CN117629772B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热爆破检测方法、设备、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29772A CN117629772A (zh) 2024-03-01
CN117629772B true CN117629772B (zh) 2024-06-04

Family

ID=90026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633959.4A Active CN117629772B (zh) 2023-11-30 2023-11-30 一种热爆破检测方法、设备、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6297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774085B (zh) * 2025-03-07 2025-06-13 湖南追一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位自动包装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91428A (ja) * 1999-09-24 2001-04-06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材料試験装置におけるデータサンプル方法および材料試験装置
WO2007064599A1 (en) * 2005-11-29 2007-06-07 Nestec S.A.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suitability of packaging for production process
CN102183407A (zh) * 2011-03-16 2011-09-14 浙江大学 基于设计寿命的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管的检验方法
CN107687972A (zh) * 2017-08-17 2018-02-1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管失效分析方法
CN110562590A (zh) * 2019-09-22 2019-12-13 浙江横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活性包装材料
CN212780311U (zh) * 2020-07-30 2021-03-23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耐压低压爆破试验台
WO2021258550A1 (zh) * 2020-06-23 2021-12-30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控压式内压蠕变爆破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4720165A (zh) * 2022-03-01 2022-07-08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光纤水听器封装检测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
WO2022267073A1 (zh) * 2021-06-25 2022-12-29 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高温爆破试验设备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91428A (ja) * 1999-09-24 2001-04-06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材料試験装置におけるデータサンプル方法および材料試験装置
WO2007064599A1 (en) * 2005-11-29 2007-06-07 Nestec S.A.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suitability of packaging for production process
CN102183407A (zh) * 2011-03-16 2011-09-14 浙江大学 基于设计寿命的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管的检验方法
CN107687972A (zh) * 2017-08-17 2018-02-1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复合管失效分析方法
CN110562590A (zh) * 2019-09-22 2019-12-13 浙江横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活性包装材料
WO2021258550A1 (zh) * 2020-06-23 2021-12-30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控压式内压蠕变爆破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12780311U (zh) * 2020-07-30 2021-03-23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耐压低压爆破试验台
WO2022267073A1 (zh) * 2021-06-25 2022-12-29 临海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高温爆破试验设备及方法
CN114720165A (zh) * 2022-03-01 2022-07-08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光纤水听器封装检测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29772A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629772B (zh) 一种热爆破检测方法、设备、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JPH04232480A (ja) テストパターンビットシーケンス生成回路及びディジタル回路デバイスのテスト方法
US7454671B2 (en) Memory device testing system and method having real time redundancy repair analysis
JPH09127206A (ja) 選択した障害に関する障害情報を捕捉する集積回路試験用の方法および組込み型自己試験装置
US200301209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mory self testing
EP0556826A2 (en) Microprocessor with self-diagnostic test function
CN106951297B (zh) 嵌入式多媒体卡的生产方法及其系统
CN104091616A (zh) 机顶盒内置flash芯片数据一致性检测方法
JP2021068831A (ja) 故障検知システム及び故障検知方法
CN113157504A (zh) 一种触摸屏设备测试方法和一种触摸屏设备测试系统
EP1089293B1 (en) Memory test method and nonvolatile memory with low error masking probability
CN108167172B (zh) 气泵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JP2002504255A (ja) メモリセルを有する装置およびメモリセルの機能検査のための方法
TWI397966B (zh) 探測器之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式
CN115602238A (zh) 半导体器件的测试方法与半导体器件的测试装置
US7760541B2 (en) Functional float mode screen to test for leakage defects on SRAM bitlines
JP2005332492A (ja) 故障診断回路及び故障診断方法
CN105975370A (zh) 测试方法与装置
CN115713962A (zh) 内存测试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90391A (zh) 烧机实时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16955040A (zh) 一种芯片读写性能测试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JPH0277860A (ja) 記憶装置自己試験方法及び線形フィードバック桁送りレジスタ
CN113889176A (zh) Ddr芯片的存储单元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5014033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memory
US6717870B2 (en)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a memory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ethod, equipment,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for thermal explosion detection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40604

Pledgee: Kunlun Trust Co.,Ltd.

Pledgor: Hangzhou huanshe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5980013310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