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种子包衣丸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子包衣及种子丸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验室用种子包衣丸化装置。
背景技术
种子包衣是指在种子上包裹一层能迅速固化的膜,在膜内加入针对作物和土壤的农药、微肥、有益生物或植物生长剂,即种衣剂,种衣剂包衣是最科学、最经济、最有效种子处理方法,是提高种子科技含量的有效措施。
经包衣的种子可解决如作物病虫草害、土传病菌和害虫的问题,故种子包衣是种子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环节。
在实验室中,经包衣的种子为了实现种子包衣后的丸化,通常由实验室的实验人员,采用手搓的方式,将包衣后的种子进行丸化处理,但是,这种人工手搓的处理方式,其效率较低。
因此,为了提高种子包衣以及种子丸化的效率,现有公告号为CN 214316181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种子包衣丸化装置,一种种子包衣丸化装置,包括储料斗、调节装置、蛟龙输送机和喷洒装置,调节装置包含有底座、外壳、旋转轴、分料槽和旋转盘,外壳内转动安装有旋转盘,旋转盘内开设有多个分料槽,外壳通过进料管和蛟龙输送机的内部空间相连通,蛟龙输送机的内部设置有输送蛟龙。
上述专利文件利用调节装置调整种子的输送量,操作简易,使种子的运输量和种衣剂的喷洒量相匹配,减免人工投料的工序,种子在蛟龙机的传送下,在翻转扬起的同时和淋下的种衣剂充分混合,提高了种子包衣的均匀性,提高了成品质量。
因此,发明人发现,如何在输送绞龙螺旋输送种子的过程中,模拟出人工手搓的状态,以更好的实现种子包衣后的丸化,是另一个需要深度改进的技术问题。
但是,上述专利文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有待改进之处,具体分析如下:
如该专利文件中图1-图2所示,调节装置中的旋转盘,其圆周开设有多个分料槽,但是,该分料槽的截面呈矩形,因此,该旋转盘所起的作用,仅仅能够解决:“现有的包衣机时发现种子在下料时由于下料不均匀以及偶发性的堵塞下料口等问题。”
而种子在包衣的初段工序中,发明人发现,若进行种子预先丸化时,其在包衣及丸化的后段工序中,种子包衣以及种子丸化的效果会进一步的提升。
但是,由上述专利文件中说明书的记载可知,该专利文件并没有在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进行提及,也没有在说明书的技术方案中,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度的改进。
因此,发明人认为,进行种子在包衣前的预先丸化,是需要深度改进的一个技术问题。
并且,在上述专利文件中,绞龙输送机内的输送绞龙,在对种子进行螺旋输送时,通过与喷洒装置的配合,仅仅能够使种子在螺旋输送的过程中进行种子包衣,而对于种子的丸化,输送绞龙在螺旋输送种子的过程中,并不能模拟出人工手搓的状态,而人工手搓的工艺虽然效率较低,但是,其同样存在极大的优点,其优点在于:在人工手搓的过程中,种子的丸化效果是极好的。
因此,发明人发现,如何在输送绞龙螺旋输送种子的过程中,模拟出人工手搓的状态,以更好的实现种子包衣后的丸化,是另一个需要深度改进的技术问题。
基于此,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两个技术问题,现需要一种实验室用种子包衣丸化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种子包衣丸化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
一、进行种子在包衣前的预先丸化,是需要深度改进的一个技术问题;
二、如何在输送绞龙螺旋输送种子的过程中,模拟出人工手搓的状态,以更好的实现种子包衣后的丸化,是另一个需要深度改进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验室用种子包衣丸化装置,包括放置在实验室内、将实验室内培养的种子进行包衣以及丸化的螺旋输送机构,所述螺旋输送机构水平设置,所述螺旋输送机构的上方一侧安装有旋转式分料机构,所述旋转式分料机构能够将种子以旋转的形式连续下料,并且种子在进入到旋转式分料机构内时,能够形成球形;
所述螺旋输送机构上且在对应旋转式分料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种衣剂喷洒机构,所述种衣剂喷洒机构的内部装有能够对种子进行包衣的液体种衣剂,所述种衣剂喷洒机构上安装有抽料部件,所述抽料部件的一端延伸至种衣剂喷洒机构内,另一端连接有四通式分流部件,所述四通式分流部件具有三个分流口,所述四通式分流部件的其中两个分流口均安装有雾化喷洒部件,两组所述雾化喷洒部件对称的安装在旋转式分料机构上;
两组所述雾化喷洒部件内喷出的种衣剂能够附着在旋转式分料机构内;
所述螺旋输送机构的上方安装有喷淋部件,所述喷淋部件的一端与四通式分流部件的第三个分流口相连接;
所述喷淋部件内喷出的种衣剂能够进入到螺旋输送机构内,并附着在进入到螺旋输送机构内的种子上,使种子在螺旋输送的过程中进行包衣;
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内安装有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所述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在螺旋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对种子进行搓揉式丸化处理。
优选的,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包括两端均呈开口状的输料筒,所述输料筒内壁光滑,所述输料筒的一端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内封堵盘、另一端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外封堵盘;
所述输料筒在上部靠近内封堵盘处固定安装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输料筒的内腔相连通;
所述旋转式分料机构安装在进料斗上;
所述输料筒的上部在与进料斗相邻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喷洒座,所述喷洒座与输料筒的内腔相连通;
所述喷淋部件安装在喷洒座上;
所述输料筒的下部在靠近外封堵盘处固定安装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与输料筒的内腔相连通;
所述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安装在输料筒上。
优选的,所述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包括电机A,所述电机A固定安装在内封堵盘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电机A的输出轴由内封堵盘的中心部向内贯穿,并延伸至输料筒的内腔中;
所述输料筒的内腔中设置有中心轴杆,所述中心轴杆的一端与电机A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转动安装在外封堵盘的中心部上;
所述中心轴杆上固定安装有螺旋输送叶片,所述螺旋输送叶片上安装有若干个钢珠,若干个所述钢珠在螺旋输送叶片的长度方向上螺旋式的等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螺旋输送叶片上开设有若干个能够与钢珠相对应的嵌装孔,若干个所述嵌装孔在螺旋输送叶片的长度方向上螺旋式的等距分布;
每个所述钢珠均能够嵌装在对应的嵌装孔内,且在所述钢珠嵌装后,所述钢珠与螺旋输送叶片之间焊接固定;
所述螺旋输送叶片的相邻的匝之间形成有螺旋输送通道,包衣后的种子在螺旋输送通道中能够不断的被若干个钢珠进行搓揉,以进行丸化处理。
优选的,所述旋转式分料机构包括两个内卡座,两个所述内卡座对称的固定安装在进料斗的内腔侧壁上;
两个所述内卡座的内侧壁均具有弧形部,两个所述弧形部之间形成了一个圆柱形的容置腔室,所述圆柱形的容置腔室的顶部和底部均呈开口状;
所述圆柱形的容置腔室的底部开口与输料筒的内腔相连通;
所述圆柱形的容置腔室内转动安装有分料轮,所述分料轮的侧壁上圆周式的开设有若干个能够使种子预先丸化的月牙形分料槽;
所述进料斗的一侧侧壁上且在对应分料轮处固定安装有电机B;
所述分料轮的中心部上固定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均贯穿于进料斗;
所述电机B的输出轴端部与驱动轴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进料斗相对的侧壁且在对应分料轮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分别插接安装在对应的通孔内;
所述内卡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槽体,所述进料槽体的内腔形成有进料槽口,所述进料槽口与圆柱形的容置腔室的顶部开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种衣剂喷洒机构包括种衣剂料箱,所述抽料部件安装在种衣剂料箱上;
所述抽料部件包括水泵,所述水泵固定安装在种衣剂料箱的顶部,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通有抽料管,所述抽料管在远离水泵的一端由种衣剂料箱的侧壁上部向内贯穿,并能够延伸至种衣剂料箱的内腔底部中;
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输料管A;
所述四通式分流部件还具有一个进液口,所述输料管A在远离水泵的一端与分流部件的进液口相连接;
所述四通式分流部件安装在进料槽体上;
所述四通式分流部件包括阀体固定座,所述阀体固定座固定安装在进料槽体且朝向水泵一侧的侧壁下部,所述阀体固定座上固定安装有四通阀;
所述四通阀上依次具有进液端口、出液端口A、出液端口B以及出液端口C,其中:
所述出液端口A和出液端口B相对设置,所述进液端口和出液端口C均处于出液端口A和出液端口B之间,所述进液端口与出液端口C相邻,且所述进液端口和出液端口C之间相互垂直;
所述输料管A在远离水泵的一端插接安装在进液端口内;
两组所述雾化喷洒部件的一端分别与出液端口A和出液端口B相连,其中,两组所述雾化喷洒部件的另一端对称的安装在进料槽口内;
所述喷淋部件的一端与出液端口C相连。
优选的,两组所述雾化喷洒部件均包括雾化喷头,两个所述雾化喷头分别嵌装在进料槽体相对的侧壁的中部的下端,两个所述雾化喷头均与进料槽口相对应;
两个所述雾化喷头的喷口均能够延伸至进料槽口内,其中,两个所述雾化喷头的喷口处均开设有若干个喷洒微孔A;
两个所述雾化喷头的进液口均连通有输料管B,两个所述输料管B在远离雾化喷头的一端分别插接安装在出液端口A和出液端口B内。
优选的,所述喷淋部件包括种衣剂喷洒座,所述种衣剂喷洒座呈条状的矩形、内部中空、底部具有若干个喷洒微孔B、顶部固定安装有喷洒座进液口;
其中,所述种衣剂喷洒座固定安装在喷洒座的顶部端面上,所述喷洒座进液口与种衣剂喷洒座的内腔相连通;
所述喷洒座进液口上连通有输料管C,所述输料管C在远离种衣剂喷洒座的一端插接安装在出液端口C内。
优选的,所述输料筒上安装有振动部件;
所述振动部件为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固定安装在输料筒的外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输料筒上对称的安装有两组支撑缓振部件;
两组所述支撑缓振部件均包括底座,两个所述底座对称的固定安装在输料筒的外侧壁的下部两侧;
其中,所述底座呈倒T形;
每个所述底座的底部均粘合安装有橡胶减振垫。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种子包衣丸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中,发明人为了解决种子包衣前的预先丸化的这一技术问题,通过旋转式分料部件和种衣剂喷洒机构的配合作用下,能够使旋转式粉料部件内形成有具有种衣剂的镀膜层,种子进入到旋转式分料部件内之后,不仅能够解决下料拥堵的问题,还能够使进入到旋转式分料部件内的种子,被种衣剂的镀膜层所包覆,通过旋转式分料部件的旋转作用,使种衣剂镀膜层包覆在种子的表面,并形成球形,而这种种子球形化的过程,便是种子包衣预丸化的工艺流程。
二、本发明中,发明人为了解决如何在输送绞龙螺旋输送种子的过程中,模拟出人工手搓的状态,以更好的实现种子包衣后的丸化的这一技术问题,当包衣预丸化的种子进入到螺旋输送机构内时,由于螺旋输送机构上具有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因此,包衣预丸化的种子能够随着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进行螺旋式的前进,而在这个螺旋式的前进过程中,包衣预丸化的种子能够反复的被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中的钢珠进行搓揉,从而在螺旋输送的过程中,模拟出人工搓揉的状态,并且,在被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中的钢珠反复且不断地搓揉的过程中,包衣预丸化的种子能够更深层次的实现丸化处理。
三、本发明中,发明人为了解决种子在工序前段和工序中段以及工序后段均能够更好的实现种子包衣效果,种衣剂喷洒机构通过抽料部件将种衣剂抽出,抽出的种衣剂通过四通式分流部件分别输送至两组对称设置的雾化喷洒部件以及喷淋部件内,两组雾化喷洒部件能够以雾化的形式喷出种衣剂,而喷淋部件同样能够喷淋出种衣剂,并且,雾化喷洒部件和旋转式分料部件相配合之后,能够在工序的前段对种子进行包衣覆膜,喷淋部件覆盖着螺旋输送机构的中段以及后段,因此,在喷淋部件的喷淋作用下,进入到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内的种子,在工序的中段和工序的后段,还能够进行包衣覆膜,且在包衣覆膜的同时,通过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同时进行丸化处理工艺。
四、本发明中,四通式分流部件能够将两组雾化喷洒部件和喷淋部件相结合,使种衣剂喷洒机构在工作时,能够实现两组雾化喷洒部件和喷淋部件的同步联动,使两组雾化喷洒部件和喷淋部件喷出的种衣剂覆盖住工序的前段、中段以及后段,进而提高种子包衣的技术效果。
五、本发明中,螺旋输送叶片的相邻的匝之间形成有螺旋输送通道,包衣后的种子在螺旋输送通道中能够不断的被若干个钢珠进行搓揉,以进行丸化处理,从而进一步的优化了传统的种子丸化工艺过程。
六、本发明中,进料槽体用于种子的填料和下料,种子堆积在进料槽口内,当电机B通过其输出轴驱动驱动轴时,驱动轴能够同步的驱动分料轮,使分料轮在两个内卡座之间形成的圆柱形的容置腔室内进行旋转,当分料轮在旋转时,处于进料槽口内的种子,能够不断的进入到月牙形分料槽内,从而实现了旋转式的下料,也避免了大量下料时造成的堵塞的情形。
七、本发明中,发明人为了实现在月牙形分料槽内的覆膜,使进入到月牙形分料槽内的种子,能够被种衣剂形成的覆膜所包裹,实现预先的丸化工艺流程,两组喷淋部件以对称的形式设置在进料槽口内,在两组喷淋部件进行交叉式的雾化喷洒时,由于分料轮是处于旋转状态的,因此,每一个月牙形分料槽内均能够形成一个种衣剂的覆膜层,而从进料槽口内落入到月牙形分料槽内的种子,能够被种衣剂的覆膜层所包覆,并且,在月牙形分料槽自身的形状的作用下,配合分料轮的旋转作用,每个月牙形分料槽内的种子均能够被种衣剂的覆膜层所包覆,并且能够逐渐球形化(即:丸化)。
八、本发明中,在四通阀的作用下,两组雾化喷洒部件和喷淋部件能够同时实现联动。
九、本发明中,雾化喷头为雾化喷洒部件的主要部件,并且,由于雾化喷头的喷口上开设有若干个喷洒微孔A,因此,在若干个喷洒微孔A的作用下,能够使种衣剂雾化喷洒。
十、本发明中,种衣剂喷洒座为喷淋部件的主要部件,在种衣剂喷洒机构工作时,其内部的液体种衣剂进入到四通阀内后,能够通过出液端口C进入到输料管C内,再经由输料管C进入到喷洒座进液口内,经由喷洒座进液口进入到种衣剂喷洒座的内腔中,当种衣剂喷洒座内迅速充满种衣剂之后,便会通过若干个喷洒微孔B向下喷淋,喷淋的种衣剂便会通过喷洒座不间断地落到输料筒的内腔中。
十一、本发明中,发明人为了能够进一步的避免种子在输料筒内壁上的粘连,同时为了更好的出料,通过振动部件,能够使输料筒持续的产生振动,以避免种子在包衣和丸化过程中的粘连到输料筒的内壁上。
十二、本发明中,为了减少该装置的噪音,两组两组支撑缓振部件能够在支撑该装置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缓振,并减少噪音,具体的,两个底座用于支撑螺旋输送机构,在每个底座底部粘合的橡胶减振垫,能够使该装置和地面之间实现柔性连接,从而减少该装置在工作时的噪音,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操作时的舒适感。
十三、本发明中,通过两个可视窗,能够使实验室的实验人员观察种子的包衣和丸化的过程;
钢化玻璃窗或者亚克力窗是可视窗的两种优选形式。
十四、本发明中,加热部件能够使种子的包衣在加热后硬化。
十五、本发明中,热风机为加热部件的优选形式,热风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风能够通过其出风口进入到风管内,再经由风管进入到输料筒的内腔中,进入到输料筒内腔中的热风,能够对种子的包衣加热硬化。
十六、本发明中,热风机产生的热风的温度≤35℃,其中,热风机产生的热风的温度在35℃为最佳,最高不超过35℃,同时,温度还可以设置在30℃或者2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的三维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面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逆时针旋转90°后的三维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部放大的三维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逆时针旋转180°后的三维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螺旋输送机构以及喷淋部件的剖面的三维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的三维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中螺旋输送叶片的三维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抽料部件、两组雾化喷洒部件以及旋转式分料部件相组合的剖面的三维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抽料部件、四通式分流部件、两组雾化喷洒部件以及进料槽体相组合的三维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分料轮与电机B相组合的三维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分料轮与驱动轴相组合的三维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喷淋部件的剖面的三维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的B部放大的三维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螺旋输送机构的三维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七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可视窗的三维示意图。
图中:1、输料筒;101、内封堵盘;102、外封堵盘;2、进料斗;201、通孔;3、喷洒座;4、出料筒;5、电机A;6、中心轴杆;7、螺旋输送叶片;701、嵌装孔;8、钢珠;9、内卡座;901、弧形部;10、进料槽体;1001、进料槽口;11、分料轮;1101、月牙形分料槽;12、电机B;13、驱动轴;14、种衣剂料箱;15、水泵;16、四通阀;1601、进液端口;1602、出液端口A;1603、出液端口B;1604、出液端口C;17、阀体固定座;18、抽料管;19、输料管A;20、输料管B;21、雾化喷头;2101、喷洒微孔A;22、种衣剂喷洒座;2201、喷洒微孔B;23、喷洒座进液口;24、输料管C;25、底座;26、橡胶减振垫;27、振动电机;28、可视窗;29、种衣剂加料口;30、热风机;31、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在实验室中,经包衣的种子为了实现种子包衣后的丸化,通常由实验室的实验人员,采用手搓的方式,将包衣后的种子进行丸化处理,但是,这种人工手搓的处理方式,其效率较低。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现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如图1-19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实验室用种子包衣丸化装置,包括放置在实验室内、将实验室内培养的种子进行包衣以及丸化的螺旋输送机构,螺旋输送机构水平设置,螺旋输送机构的上方一侧安装有旋转式分料机构,旋转式分料机构能够将种子以旋转的形式连续下料,并且种子在进入到旋转式分料机构内时,能够形成球形;
螺旋输送机构上且在对应旋转式分料机构的一侧安装有种衣剂喷洒机构,种衣剂喷洒机构的内部装有能够对种子进行包衣的液体种衣剂,种衣剂喷洒机构上安装有抽料部件,抽料部件的一端延伸至种衣剂喷洒机构内,另一端连接有四通式分流部件,四通式分流部件具有三个分流口,四通式分流部件的其中两个分流口均安装有雾化喷洒部件,两组雾化喷洒部件对称的安装在旋转式分料机构上;
两组雾化喷洒部件内喷出的种衣剂能够附着在旋转式分料机构内;
螺旋输送机构的上方安装有喷淋部件,喷淋部件的一端与四通式分流部件的第三个分流口相连接;
喷淋部件内喷出的种衣剂能够进入到螺旋输送机构内,并附着在进入到螺旋输送机构内的种子上,使种子在螺旋输送的过程中进行包衣;
螺旋输送机构内安装有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在螺旋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对种子进行搓揉式丸化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主要放置在实验室内,用于将实验室内的实验人员培养出的种子进行机械化的包衣和丸化工艺处理,提高种子包衣和丸化的效率。
发明人为了解决种子包衣前的预先丸化的这一技术问题,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式分料部件和种衣剂喷洒机构的配合作用下,能够使旋转式粉料部件内形成有具有种衣剂的镀膜层,种子进入到旋转式分料部件内之后,不仅能够解决下料拥堵的问题,还能够使进入到旋转式分料部件内的种子,被种衣剂的镀膜层所包覆,通过旋转式分料部件的旋转作用,使种衣剂镀膜层包覆在种子的表面,并形成球形,而这种种子球形化的过程,便是种子包衣预丸化的工艺流程。
发明人为了解决如何在输送绞龙螺旋输送种子的过程中,模拟出人工手搓的状态,以更好的实现种子包衣后的丸化的这一技术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当包衣预丸化的种子进入到螺旋输送机构内时,由于螺旋输送机构上具有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因此,包衣预丸化的种子能够随着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进行螺旋式的前进,而在这个螺旋式的前进过程中,包衣预丸化的种子能够反复的被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中的钢珠进行搓揉,从而在螺旋输送的过程中,模拟出人工搓揉的状态,并且,在被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中的钢珠反复且不断地搓揉的过程中,包衣预丸化的种子能够更深层次的实现丸化处理。
发明人为了解决种子在工序前段和工序中段以及工序后段均能够更好的实现种子包衣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种衣剂喷洒机构通过抽料部件将种衣剂抽出,抽出的种衣剂通过四通式分流部件分别输送至两组对称设置的雾化喷洒部件以及喷淋部件内,两组雾化喷洒部件能够以雾化的形式喷出种衣剂,而喷淋部件同样能够喷淋出种衣剂,并且,雾化喷洒部件和旋转式分料部件相配合之后,能够在工序的前段对种子进行包衣覆膜,喷淋部件覆盖着螺旋输送机构的中段以及后段,因此,在喷淋部件的喷淋作用下,进入到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内的种子,在工序的中段和工序的后段,还能够进行包衣覆膜,且在包衣覆膜的同时,通过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同时进行丸化处理工艺。
同时,四通式分流部件能够将两组雾化喷洒部件和喷淋部件相结合,使种衣剂喷洒机构在工作时,能够实现两组雾化喷洒部件和喷淋部件的同步联动,使两组雾化喷洒部件和喷淋部件喷出的种衣剂覆盖住工序的前段、中段以及后段,进而提高种子包衣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1-19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改进:
进一步的,螺旋输送机构包括两端均呈开口状的输料筒1,输料筒1内壁光滑,输料筒1的一端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内封堵盘101、另一端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外封堵盘102;
其中,输料筒1的内壁光滑,能够避免包衣后的种子的粘连;
输料筒1在上部靠近内封堵盘101处固定安装有进料斗2,进料斗2与输料筒1的内腔相连通,从而方便种子的进料;
旋转式分料机构安装在进料斗2上;
输料筒1的上部在与进料斗2相邻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喷洒座3,喷洒座3与输料筒1的内腔相连通;
其中,喷洒座3由输料筒1的中前段覆盖到输料筒1的中后段;
喷淋部件安装在喷洒座3上;
输料筒1的下部在靠近外封堵盘102处固定安装有出料筒4,出料筒4与输料筒1的内腔相连通,出料筒4用于出料;
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安装在输料筒1上。
在本实施例中,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是螺旋输送机构中的主要部分,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也是种子实现丸化的重要部分。
进一步的,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包括电机A5,电机A5固定安装在内封堵盘101的外侧壁上,且电机A5的输出轴由内封堵盘101的中心部向内贯穿,并延伸至输料筒1的内腔中;
输料筒1的内腔中设置有中心轴杆6,中心轴杆6的一端与电机A5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转动安装在外封堵盘102的中心部上;
中心轴杆6上固定安装有螺旋输送叶片7,螺旋输送叶片7上安装有若干个钢珠8,若干个钢珠8在螺旋输送叶片7的长度方向上螺旋式的等距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A5通过其输出轴能够驱动中心轴杆6的旋转,中心轴杆6在旋转时能够同步的驱动螺旋输送叶片7的旋转,螺旋输送叶片7又能够同步驱动呈螺旋状分布的若干个钢珠8的旋转,并且,螺旋输送叶片7在旋转的同时,能够使种子以螺旋运动的方式前进,直至运动到出料筒4处。
进一步的,螺旋输送叶片7上开设有若干个能够与钢珠8相对应的嵌装孔701,若干个嵌装孔701在螺旋输送叶片7的长度方向上螺旋式的等距分布;
每个钢珠8均能够嵌装在对应的嵌装孔701内,且在钢珠8嵌装后,钢珠8与螺旋输送叶片7之间焊接固定;
具体的,钢珠8能够嵌装在嵌装孔701内,并且,钢珠8在嵌装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螺旋输送叶片7上;
螺旋输送叶片7的相邻的匝之间形成有螺旋输送通道,包衣后的种子在螺旋输送通道中能够不断的被若干个钢珠8进行搓揉,以进行丸化处理,从而进一步的优化了传统的种子丸化工艺过程。
实施例三
如图1-19所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改进:
进一步的,旋转式分料机构包括两个内卡座9,两个内卡座9对称的固定安装在进料斗2的内腔侧壁上;
两个内卡座9的内侧壁均具有弧形部901,两个弧形部901之间形成了一个圆柱形的容置腔室,圆柱形的容置腔室的顶部和底部均呈开口状;
圆柱形的容置腔室的底部开口与输料筒1的内腔相连通;
圆柱形的容置腔室内转动安装有分料轮11,分料轮11的侧壁上圆周式的开设有若干个能够使种子预先丸化的月牙形分料槽1101;
进料斗2的一侧侧壁上且在对应分料轮11处固定安装有电机B12;
分料轮11的中心部上固定安装有驱动轴13,驱动轴13的两端均贯穿于进料斗2;
电机B12的输出轴端部与驱动轴13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
其中,进料斗2相对的侧壁且在对应分料轮11中心处开设有通孔201,驱动轴13的两端分别插接安装在对应的通孔201内;
内卡座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槽体10,进料槽体10的内腔形成有进料槽口1001,进料槽口1001与圆柱形的容置腔室的顶部开口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进料槽体10用于种子的填料和下料,种子堆积在进料槽口1001内,当电机B12通过其输出轴驱动驱动轴13时,驱动轴13能够同步的驱动分料轮11,使分料轮11在两个内卡座9之间形成的圆柱形的容置腔室内进行旋转,当分料轮11在旋转时,处于进料槽口1001内的种子,能够不断的进入到月牙形分料槽1101内,从而实现了旋转式的下料,也避免了大量下料时造成的堵塞的情形。
实施例四
如图1-19所示,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改进:
进一步的,种衣剂喷洒机构包括种衣剂料箱14,抽料部件安装在种衣剂料箱14上;
抽料部件包括水泵15,水泵15固定安装在种衣剂料箱14的顶部,水泵15的进水端连通有抽料管18,抽料管18在远离水泵15的一端由种衣剂料箱14的侧壁上部向内贯穿,并能够延伸至种衣剂料箱14的内腔底部中;
水泵15的出水端连通有输料管A19;
四通式分流部件还具有一个进液口,输料管A19在远离水泵15的一端与分流部件的进液口相连接;
四通式分流部件安装在进料槽体10上;
四通式分流部件包括阀体固定座17,阀体固定座17固定安装在进料槽体10且朝向水泵15一侧的侧壁下部,阀体固定座17上固定安装有四通阀16;
四通阀16上依次具有进液端口1601、出液端口A1602、出液端口B1603以及出液端口C1604,其中:
出液端口A1602和出液端口B1603相对设置,进液端口1601和出液端口C1604均处于出液端口A1602和出液端口B1603之间,进液端口1601与出液端口C1604相邻,且进液端口1601和出液端口C1604之间相互垂直;
输料管A19在远离水泵15的一端插接安装在进液端口1601内;
两组雾化喷洒部件的一端分别与出液端口A1602和出液端口B1603相连,其中,两组雾化喷洒部件的另一端对称的安装在进料槽口1001内;
喷淋部件的一端与出液端口C1604相连。
发明人为了实现在月牙形分料槽1101内的覆膜,使进入到月牙形分料槽1101内的种子,能够被种衣剂形成的覆膜所包裹,实现预先的丸化工艺流程,在本实施例中,两组喷淋部件以对称的形式设置在进料槽口1001内,在两组喷淋部件进行交叉式的雾化喷洒时,由于分料轮11是处于旋转状态的,因此,每一个月牙形分料槽1101内均能够形成一个种衣剂的覆膜层,而从进料槽口1001内落入到月牙形分料槽1101内的种子,能够被种衣剂的覆膜层所包覆,并且,在月牙形分料槽1101自身的形状的作用下,配合分料轮11的旋转作用,每个月牙形分料槽1101内的种子均能够被种衣剂的覆膜层所包覆,并且能够逐渐球形化(即:丸化)。
并且,在四通阀16的作用下,两组雾化喷洒部件和喷淋部件能够同时实现联动。
其中,发明人为了能够及时的向种衣剂料箱14内补充种衣剂,在种衣剂料箱14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种衣剂加料口29,种衣剂加料口29与种衣剂料箱14的内腔相连通。
实施例五
如图1-19所示,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改进:
进一步的,两组雾化喷洒部件均包括雾化喷头21,两个雾化喷头21分别嵌装在进料槽体10相对的侧壁的中部的下端,两个雾化喷头21均与进料槽口1001相对应;
两个雾化喷头21的喷口均能够延伸至进料槽口1001内,其中,两个雾化喷头21的喷口处均开设有若干个喷洒微孔A2101;
两个雾化喷头21的进液口均连通有输料管B20,两个输料管B20在远离雾化喷头21的一端分别插接安装在出液端口A1602和出液端口B1603内。
在本实施例中,雾化喷头21为雾化喷洒部件的主要部件,并且,由于雾化喷头21的喷口上开设有若干个喷洒微孔A2101,因此,在若干个喷洒微孔A2101的作用下,能够使种衣剂雾化喷洒。
实施例六
如图1-19所示,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改进:
进一步的,喷淋部件包括种衣剂喷洒座22,种衣剂喷洒座22呈条状的矩形、内部中空、底部具有若干个喷洒微孔B2201、顶部固定安装有喷洒座进液口23;
其中,种衣剂喷洒座22固定安装在喷洒座3的顶部端面上,喷洒座进液口23与种衣剂喷洒座22的内腔相连通;
喷洒座进液口23上连通有输料管C24,输料管C24在远离种衣剂喷洒座22的一端插接安装在出液端口C1604内。
在本实施例中,种衣剂喷洒座22为喷淋部件的主要部件,在种衣剂喷洒机构工作时,其内部的液体种衣剂进入到四通阀16内后,能够通过出液端口C1604进入到输料管C24内,再经由输料管C24进入到喷洒座进液口23内,经由喷洒座进液口23进入到种衣剂喷洒座22的内腔中,当种衣剂喷洒座22内迅速充满种衣剂之后,便会通过若干个喷洒微孔B2201向下喷淋,喷淋的种衣剂便会通过喷洒座3不间断地落到输料筒1的内腔中。
实施例七
如图1-19所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改进:
进一步的,输料筒1上安装有振动部件;
具体的,振动部件为振动电机27,振动电机27固定安装在输料筒1的外侧壁上。
发明人为了能够进一步的避免种子在输料筒1内壁上的粘连,同时为了更好的出料,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振动部件,能够使输料筒1持续的产生振动,以避免种子在包衣和丸化过程中的粘连到输料筒1的内壁上。
其中,振动电机27是振动部件的优选形式。
实施例八
如图1-19所示,在实施例七的基础上改进:
进一步的,输料筒1上对称的安装有两组支撑缓振部件;
具体的,两组支撑缓振部件均包括底座25,两个底座25对称的固定安装在输料筒1的外侧壁的下部两侧;
其中,底座25呈倒T形;
每个底座25的底部均粘合安装有橡胶减振垫26。
在振动部件工作时,为了减少该装置的噪音,在本实施例中,两组两组支撑缓振部件能够在支撑该装置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缓振,并减少噪音,具体的,两个底座25用于支撑螺旋输送机构,在每个底座25底部粘合的橡胶减振垫26,能够使该装置和地面之间实现柔性连接,从而减少该装置在工作时的噪音,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操作时的舒适感。
实施例九
如图1-19所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改进:
进一步的,输料筒1的一侧外侧壁的两侧均嵌装有可视窗28。
可视窗28呈弧形、曲率能够与输料筒1相匹配;
具体的,可视窗28为钢化玻璃窗或者亚克力窗。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可视窗28,能够使实验室的实验人员观察种子的包衣和丸化的过程。
钢化玻璃窗或者亚克力窗是可视窗28的两种优选形式。
实施例十
如图1-19所示,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改进:
进一步的,喷淋部件上安装有加热部件,加热部件的一端能够延伸至输料筒1的内腔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部件能够使种子的包衣在加热后硬化。
进一步的,加热部件包括热风机30,热风机30固定安装在种衣剂喷洒座22顶部的外侧一端,热风机30的出风口连通有风管31,风管31在远离热风机30的一端向下延伸,贯穿于输料筒1的侧壁,并延伸至输料筒1的内腔上方;
热风机30产生的热风能够经由风管31输向输料筒1的内腔中,并充斥在螺旋输送通道内;
在本实施例中,热风机30为加热部件的优选形式,热风机30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风能够通过其出风口进入到风管31内,再经由风管31进入到输料筒1的内腔中,进入到输料筒1内腔中的热风,能够对种子的包衣加热硬化。
具体的,热风机30产生的热风的温度≤35℃。
在本实施例中,热风机30产生的热风的温度在35℃为最佳,最高不超过35℃,同时,温度还可以设置在30℃或者25℃。
综上可得,本发明的工作流程:
该装置主要放置在实验室内,用于将实验室内的实验人员培养出的种子进行机械化的包衣和丸化工艺处理,提高种子包衣和丸化的效率。
发明人为了解决种子包衣前的预先丸化的这一技术问题,通过旋转式分料部件和种衣剂喷洒机构的配合作用下,能够使旋转式粉料部件内形成有具有种衣剂的镀膜层,种子进入到旋转式分料部件内之后,不仅能够解决下料拥堵的问题,还能够使进入到旋转式分料部件内的种子,被种衣剂的镀膜层所包覆,通过旋转式分料部件的旋转作用,使种衣剂镀膜层包覆在种子的表面,并形成球形,而这种种子球形化的过程,便是种子包衣预丸化的工艺流程。
发明人为了解决如何在输送绞龙螺旋输送种子的过程中,模拟出人工手搓的状态,以更好的实现种子包衣后的丸化的这一技术问题,当包衣预丸化的种子进入到螺旋输送机构内时,由于螺旋输送机构上具有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因此,包衣预丸化的种子能够随着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进行螺旋式的前进,而在这个螺旋式的前进过程中,包衣预丸化的种子能够反复的被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中的钢珠8进行搓揉,从而在螺旋输送的过程中,模拟出人工搓揉的状态,并且,在被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中的钢珠8反复且不断地搓揉的过程中,包衣预丸化的种子能够更深层次的实现丸化处理。
发明人为了解决种子在工序前段和工序中段以及工序后段均能够更好的实现种子包衣效果,种衣剂喷洒机构通过抽料部件将种衣剂抽出,抽出的种衣剂通过四通式分流部件分别输送至两组对称设置的雾化喷洒部件以及喷淋部件内,两组雾化喷洒部件能够以雾化的形式喷出种衣剂,而喷淋部件同样能够喷淋出种衣剂,并且,雾化喷洒部件和旋转式分料部件相配合之后,能够在工序的前段对种子进行包衣覆膜,喷淋部件覆盖着螺旋输送机构的中段以及后段,因此,在喷淋部件的喷淋作用下,进入到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内的种子,在工序的中段和工序的后段,还能够进行包衣覆膜,且在包衣覆膜的同时,通过钢珠式螺旋输送部件,同时进行丸化处理工艺。
同时,四通式分流部件能够将两组雾化喷洒部件和喷淋部件相结合,使种衣剂喷洒机构在工作时,能够实现两组雾化喷洒部件和喷淋部件的同步联动,使两组雾化喷洒部件和喷淋部件喷出的种衣剂覆盖住工序的前段、中段以及后段,进而提高种子包衣的技术效果。
在振动部件工作时,为了减少该装置的噪音,两组两组支撑缓振部件能够在支撑该装置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缓振,并减少噪音,具体的,两个底座25用于支撑螺旋输送机构,在每个底座25底部粘合的橡胶减振垫26,能够使该装置和地面之间实现柔性连接,从而减少该装置在工作时的噪音,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操作时的舒适感;
通过两个可视窗28,能够使实验室的实验人员观察种子的包衣和丸化的过程。
钢化玻璃窗或者亚克力窗是可视窗28的两种优选形式;
加热部件能够使种子的包衣在加热后硬化,具体的:
热风机30为加热部件的优选形式,热风机30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风能够通过其出风口进入到风管31内,再经由风管31进入到输料筒1的内腔中,进入到输料筒1内腔中的热风,能够对种子的包衣加热硬化;
热风机30产生的热风的温度在35℃为最佳,最高不超过35℃,同时,温度还可以设置在30℃或者25℃。
上述不同的实施例之间均可以相互组合、替换、搭配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