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386246A - 一种隐藏式铰链、包含其的门以及铰链的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隐藏式铰链、包含其的门以及铰链的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86246A
CN117386246A CN202311473129.XA CN202311473129A CN117386246A CN 117386246 A CN117386246 A CN 117386246A CN 202311473129 A CN202311473129 A CN 202311473129A CN 117386246 A CN117386246 A CN 1173862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shaft
end plate
movable hing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4731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86246B (zh
Inventor
邓建财
程群旭
邓建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eyi Door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eyi Doo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eyi Door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eyi Door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47312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862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86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862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862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862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5/00Construction of single parts, e.g. the parts for attachment
    • E05D5/02Parts for attachment, e.g. flaps
    • E05D5/04Flat fla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11/00Additional features or accessories of hin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DHINGES OR SUSPENSION DEVICES FOR DOORS, WINDOWS OR WINGS
    • E05D5/00Construction of single parts, e.g. the parts for attachment
    • E05D5/10Pins, sockets or sleeves; Removable pins
    • E05D5/14Construction of sockets or slee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5/00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 E06B5/10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ir-raid or other war-like action; for other protective purposes
    • E06B5/11Doors, windows, or like closures for special purposes; Border constructions therefor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ir-raid or other war-like action; for other protective purposes against burgla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in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铰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藏式铰链、包含其的门以及铰链的加工工艺。其中铰链,包括:定合页,定合页包括第一安装端板和轴套;动合页,动合页包括第二安装端板和轴;定合页有两组;动合页上的轴的两端分别能够转动的嵌入到两定合页上的轴套内;定合页还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分为第一连接部分、第二连接部分、以及弧形部分,弧形部分与轴套之间形成有容纳腔;动合页还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设置于第二安装端板上,轴设置于第二连接部的内壁上,且轴的上下两端伸出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上下两端还设置有延伸遮挡部,延伸遮挡部一端与第二安装端板相连,另一端在动合页转动时,其能够嵌入到容纳腔内。

Description

一种隐藏式铰链、包含其的门以及铰链的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铰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藏式铰链、包含其的门以及铰链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防盗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安全设施,其设计需要兼顾防盗和安全性能。通常,防盗门上使用的铰链为双页片骨节式铰链,这种铰链能够实现门板与门框之间的灵活连接。然而,这种铰链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这种铰链通常需要固定在门板和门框的侧面,而固定铰链的焊点通常裸露在外。这样一来,无论是在门板打开还是闭合状态下,人们都能直观地看到裸露在外的铰链,这无疑影响了防盗门的美观度。
其次,由于铰链通常与门框和门板一体连接,在需要对防盗门进行更换或维修时,拆装过程非常麻烦。这不仅增加了维修的难度和成本,也可能导致部分用户因为难以操作而放弃维修,从而影响了防盗门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固定在防盗门门板和门框一侧的铰链不美观,且对防盗门的拆装不方便的问题,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申请人于2022年07月06日,申请了公开号为CN115263111A,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门扇合页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式的发明专利,通过新型的安装方式使门扇的安装更加方便省力,有效的提高了门扇安装的效率和便捷性,且这样的安装方式在门扇安装完成后,可以实现门扇合页不外漏,提高门的美观度,解决门扇与门框连接技术,在门的使用上达到隐形效果,同时不会影响到门扇的开启,使门扇能够达到较大的开启角度,使其能够适用于更多情况下的使用需求。然而该合页还需要进行优化,例如结构的改进,使得安装方式更加简单,以及加工工艺的改进,减少次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铰链、包含其的门以及铰链的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隐藏式铰链,包括:
定合页,所述定合页包括第一安装端板和轴套,所述轴套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端板的侧边;
动合页,所述动合页包括第二安装端板和轴;
其中,所述定合页有两组,为对称结构,且上下间隔设置;所述动合页上的轴的两端分别能够转动的嵌入到两所述定合页上的轴套内;
所述定合页还包括: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为第一连接部分,与所述第一安装端板相连;第二连接部分,与所述轴套的相连;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弧形部分,所述弧形部分与所述轴套之间形成有容纳腔;
所述动合页还包括: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端板上,所述轴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壁上,且所述轴的上下两端伸出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下两端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端板的上下两端齐平的延伸遮挡部,所述延伸遮挡部呈L型结构,所述延伸遮挡部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端板相连,另一端在所述动合页转动时,其能够嵌入到所述容纳腔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弧形部分正对于所述轴套的一端面分为依次连接的第一平面、第一弧面以及第二平面;
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一安装端板的宽度方向的端面平行,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安装端板的宽度方向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安装端板的宽度方向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4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端板、轴套以及第一连接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轴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具有三个连接端,且分别与所述轴、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安装端板相连。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门,包括门本体、门框,还包括:如上述的隐藏式铰链;
其中,两所述定合页上的第一安装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门框侧壁的上下端部上;
所述第二安装端板设置于所述门本体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二安装端板的上下两端与所述门本体的上下两端齐平。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的隐藏式铰链的加工工艺,所述动合页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使用冲床制作第二安装端板、第二连接筋;使用车床将方形的板材进行车削,使其形成轴以及延伸遮挡部,然后再通过弯折使得板材形成第二连接部的连接端;
S2、将连接筋的其中一端与轴进行焊接,另外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部的端部以及第二安装端板进行焊接,最后将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端板进行焊接,即可加工出一体结构的动合页;
S3、对加工成型的动合页进行检测,查看其是否合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采用专用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工作台;
第一立柱,竖直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下安装座,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下侧;
上安装座,沿竖直方向上下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上;所述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上均安装有定合页模具;
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上安装座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第二立柱,竖直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环形滑轨,水平设置,且位于于所述第二立柱上;
配重部,用于安装在待检测的动合页上,用于增加其重量,所述配重部的一端还滑动设置于所述环形滑轨上;
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配重部沿着所述环形滑轨移动,以带动待检测的动合页在定合页上转动;
以及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
永磁铁块,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环形滑轨的上内壁上;
动子线圈组,设置于所述配重部的端部,且与所述永磁铁块相对;
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动子线圈组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动子线圈组上所经过的电流大小及方向,使所述配重部沿着所述永磁铁块布设的方向滑动;
根据经过所述动子线圈组上的电流大小,以判断动合页在定合页上转动的阻力是否合格;若经过的电流大于预设预制,则表明定合页上的轴不合格,反之合格。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立柱有两组,且前后分布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
滑轨,具有两组,并沿水平方向分别设置于两所述第二立柱上;所述环形滑轨的两端均伸入至两所述滑轨上,并能够沿着滑轨方向移动;
第三驱动部,设置于其中一滑轨上,用于驱动所述环形滑轨沿着滑轨的长度方向滑动;
安装平台,沿竖直方向上下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第四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平台上下移动;
滑动座,沿靠近或远离第一立柱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
第五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座滑动;
真空吸板,竖直设置于所述滑动座上,所述真空洗板上具有若干个吸孔;
以及抽真空装置,与所述真空吸板相连,用于使各所述吸孔产生负压,并将配重部吸紧,或者是将配重部松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动合页的检测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一、将待检测的动合页的下端安装于下安装座上的定合页上,且使动合页的轴的上端成竖直状态,然后启动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第一驱动部工作,使上安装座向下移动,直至上安装座上的定合页套设在动合页上的轴上,后停止;
步骤二、控制单元控制第五驱动部工作,第五驱动部带动滑动座移动,使得真空吸板上的配重部向动合页靠近,在达到预设的位移值后,由操作人员手动的推动动合页转动,并使动合页上的第二安装端板紧靠于配重部,然后第四驱动部工作,带动安装平台下移,使得配重部上的勾挂在第二安装端板上;随后抽真空装置停止工作,使得真空吸板停止吸附配重部,紧接着,第五驱动部再次工作,以带动滑动座复位;
步骤三、控制单元控制第三驱动部工作,使得弧形滑轨向配重部方向移动,直至配重部的侧端部嵌入到弧形滑轨内;
步骤四、控制单元控制动子线圈组经过的电流,使动子线圈组在弧形滑轨上做往复运动,这其中,控制单元根据所经过的动子线圈组的电流大小以及根据动子线圈组转动一个周期所经过的时间来判断动合页是否合格;若电流大小及转动一个周期所经过的时间均在预设的范围内,则动合页是合格的,反之不合格,需要重新加工或者是报废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的容纳腔以及延伸遮挡部,从而实现定合页的隐藏。通过通轴结构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整个动合页的安装效率,以及方便门的拆装。
2、由于本铰链是安装于防盗门上的,而防盗门较大、以及较重,为能够对整个铰链的承重进行检测以及对动合页的精度进行检测,为此设置有配重部,配重部可充当门本体的重量,其用于模拟门本体,先在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上分别安装一个定合页模具,定合页模具实质上就是合格的定合页,然后由工作人员将动合页套在上下两个定合页模具上,紧接着,将配重部上的钩部勾在动合页的第二安装端板上;通过推动配重部转动,从而使得动合页在定合页上转动,进而实现对动合页的检测,当然了,若检测动合页的承重,则通过更换不同重量的配重部来实现。
3、对于动合页与定合页之间的阻力大小,传统的方式并不好检测,难以通过数据展示,为此,申请人在直线电机的启示下,以直线电机的原理,设置有第二驱动部,通过控制单元对动子线圈组施加不同方向的电流,从而实现对配重部的驱动,这其中,若配重部在转动过程中,电流大小发生明显变化,则表明动子线圈组上的负载增大,即表明动合页与定合页之间的转动的阻力有变化,也就是是说,动合页上的轴有问题,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轴的精度是否合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定合页和动合页装配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定合页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定合页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动合页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定合页、动合页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及门本体被关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定合页、动合页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及门本体被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检测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检测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控制单元的控制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1、定合页;11、第一安装端板;12、轴套;13、第一连接部分;14、第二连接部分;15、弧形部分;16、容纳腔;17、第一平面;18、第一弧面;19、第三平面;2、动合页;21、第二安装端板;22、轴;23、第二连接部;24、延伸遮挡部;25、连接筋;3、门本体;31、门板;4、门框;100、工作台;200、第一立柱;210、下安装座;220、上安装座;230、第一驱动部;300、第二立柱;310、环形滑轨;320、第二驱动部;321、永磁铁块;322、动子线圈组;330、滑轨;340、第三驱动部;400、配重部;410、钩部;430、第一压力传感模块;440、距离传感模块;450、第二压力传感模块;500、控制单元;600、安装平台;610、第四驱动部;620、滑动座;630、第五驱动部;700、真空吸板;800、抽真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隐藏式铰链,包括:
定合页1,定合页1包括第一安装端板11和轴套12,轴套12连接于第一安装端板11的侧边;
动合页2,动合页2包括第二安装端板21和轴22;
其中,定合页1有两组,为对称结构,且上下间隔设置;动合页2上的轴22的两端分别能够转动的嵌入到两定合页1上的轴套12内;
定合页1还包括:
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分为第一连接部分13,与第一安装端板11相连;第二连接部分14,与轴套12的相连;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弧形部分15,弧形部分15与轴套12之间形成有容纳腔16;
动合页2还包括:
第二连接部23,第二连接部23为方形框架结构,第二连接部23设置于第二安装端板21上,轴22设置于第二连接部23的内壁上,且轴22的上下两端伸出第二连接部23;第二连接部23的上下两端还设置有与第二安装端板21的上下两端齐平的延伸遮挡部24,延伸遮挡部24呈L型结构,延伸遮挡部24一端与第二安装端板21相连,另一端在动合页2转动时,其能够嵌入到容纳腔16内。
在本技术方案中,针对现有的合页的结构的不足,现对定合页1和动合页2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具体的,定合页1为一体的结构,其由第一安装端板11、第一连接部和轴套12组成;第一安装端板11上开设有孔,通过螺钉可将第一安装端板11固定在门框4上;
动合页2也为一体的结构,其由第二安装端板21、第二连接部23以及轴22组成,第二安装端板21用于安装在门的厚度边上,并且第二安装端板21的高度与门的高度一致,使得门与第二安装端板21呈现出一体的样式;第二安装端板21的两侧还具有弯折部,弯折部用于对门进行包边,以提高第二安装端板21与门之间的连接强度;动合页2上的轴22为通轴结构,具体表现为,其上下两端用于连接上下设置的两个定合页1的轴套12,为提高轴22的安装强度,为此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3,为实现定合页1的轴套12的隐藏,为此设置还设置有延伸遮挡部24,延伸遮挡部24实质上是与第二连接部23一起成型的,通过对第二连接部23的上下两端进行车削,从而形成延伸遮挡部24,延伸遮挡部24沿水平面的截面为L型,其一端与第二安装端板21相连,另一端用来遮挡定合页1的轴套12,在门关闭时,动合页2上的延伸遮挡部24对定合页1上的轴套12进行遮挡,在门开启时,动合页2沿着定合页1转动,动合页2上的延伸遮挡部24逐渐嵌入到容纳腔16内。
通过设置的容纳腔16以及延伸遮挡部24,从而实现定合页1的隐藏。通过通轴22结构的设置,有效的提高了整个动合页2的安装效率,以及方便门的拆装。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弧形部分15正对于轴套12的一端面分为依次连接的第一平面17、第一弧面18以及第二平面19;
其中,第一平面17与第一安装端板11的宽度方向的端面平行,第二平面19与第一安装端板11的宽度方向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具体为,第二平面19与第一安装端板11的宽度方向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40°。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动合页2转动时,其所经过的轨迹为弧线轨迹,为此,将弧形部分15,设置为第一平面17、第一弧面18以及第二平面19,在动合页2转动时,延伸遮挡部24的另一端从第一平面17经过,然后在第一弧面18上滑动,最后在第二平面19上滑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隐藏式铰链,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轴22与第二连接部23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筋25,连接筋25具有三个连接端,且分别与轴22、第二连接部23以及第二安装端板21相连。
在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连接筋25,以进一步提高轴22与第二连接部23以及第二安装端板21之间的连接强度。关于连接筋25,其上有延竖直方向开设的槽,通过在该槽内安装密封条,以提高密封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门,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门还包括:门本体3、门框4;
其中,两定合页1上的第一安装端板11分别设置于门框4侧壁的上下端部上;
第二安装端板21设置于门本体3的侧壁上,且第二安装端板21的上下两端与门本体3的上下两端齐平。
在本实施例中,在定合页1安装于门框4上,动合页2安装于门本体3上后,虽然动合页2将定合页1进行了遮挡,但动合页2的第二连接部23处于外露的状态,为此在门本体3的外壁上,还设置一整块门板31,门板31连接在门本体3以及定合页1的第二连接部23上,并覆盖,此设置后,不仅能够提高动合页2的安装强度,而且动合页2也被隐藏在门板31内侧,进而实现整个铰链的隐藏。
当然了,对于门本体3的拆装也非常方便,先安装门框4下侧的定合页1,然后将门本体3上的动合页2套在下方的定合页1上,随后,再将门扶正,将门框4上侧的定合页1进行安装,即可;拆卸时,只需将门框4上方的定合页1拆卸下来,然后将门本体3向上抬起,即可将整个门拆卸下来,非常方便。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隐藏式铰链的加工工艺,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7-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动合页2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使用冲床制作第二安装端板21、第二连接筋25;使用车床将方形的合金板材进行车削,使其形成轴22以及延伸遮挡部24,然后再通过弯折使得合金板材形成第二连接部23的连接端;
S2、将连接筋25的其中一端与轴22进行焊接,另外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部23的端部以及第二安装端板21进行焊接,最后将第二连接部23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端板21进行焊接,即可加工出一体结构的动合页2;
S3、对加工成型的动合页2进行检测,查看其是否合格。
具体的,在步骤S3中,采用专用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检测装置包括:
工作台100,其底部四周安装有滚轮,以方便移动;
第一立柱200,竖直设置于工作台100上;
下安装座210,设置于第一立柱200的下侧;
上安装座220,沿竖直方向上下滑动的设置于第一立柱200上;上安装座220和下安装座210上均安装有定合页1模具;
第一驱动部230,用于驱动上安装座220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第二立柱300,竖直设置于工作台100上;
环形滑轨330310,水平设置,且位于于第二立柱300上;
配重部400,用于安装在待检测的动合页2上,用于增加其重量,配重部400的一端还滑动设置于环形滑轨330310上;
第二驱动部320,用于驱动配重部400沿着环形滑轨330310移动,以带动待检测的动合页2在定合页1上转动;
以及控制单元500;
其中,第二驱动部320包括:
永磁铁块321,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于环形滑轨330310的上内壁上;
动子线圈组322,设置于配重部400的端部,且与永磁铁块321相对;
控制单元500与动子线圈组322电连接,用于控制动子线圈组322上所经过的电流大小及方向,使配重部400沿着永磁铁块321布设的方向滑动;
根据经过动子线圈组322上的电流大小,以判断动合页2在定合页1上转动的阻力是否合格;若经过的电流大于预设预制,则表明定合页1上的轴22不合格,反之合格。
在本技术方案中,对于整个铰链而言,其中动合页2的加工是最为繁琐的,而且其精度决定了整个铰链是否能正常转动,传统的铰链上的轴22,因其与动合页2不是整体的结构,因此其检测方式较为简单,先对其做跳动检测,然后再将其套在动合页2和定合页1上,查看是否能够套接。
然而本实施例中的轴22与动合页2为一体结构,而且动合页2高度与门的高度一致,约2m左右(一般防盗门的高度),因此,针对该铰链,专门设计了一款检测装置,以降低出售后的次品率。
具体的,由于本铰链是安装于防盗门上的,而防盗门较大、以及较重,为能够对整个铰链的承重进行检测以及对动合页2的精度进行检测,为此设置有配重部400,配重部400可充当门本体3的重量,其用于模拟门本体3,先在上安装座220和下安装座210上分别安装一个定合页1模具,定合页1模具实质上就是合格的定合页1,然后由工作人员将动合页2套在上下两个定合页1模具上,紧接着,将配重部400上的钩部410勾在动合页2的第二安装端板21上;通过推动配重部400转动,从而使得动合页2在定合页1上转动,进而实现对动合页2的检测,当然了,若检测动合页2的承重,则通过更换不同重量的配重部400来实现。
对于动合页2与定合页1之间的阻力大小,传统的方式并不好检测,难以通过数据展示,为此,申请人在直线电机的启示下,以直线电机的原理,设置有第二驱动部320,通过控制单元500对动子线圈组322施加不同方向的电流,从而实现对配重部400的驱动,这其中,若配重部400在转动过程中,电流大小发生明显变化,则表明动子线圈组322上的负载增大,即表明动合页2与定合页1之间的转动的阻力有变化,也就是是说,动合页2上的轴22有问题,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轴22的精度是否合格。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隐藏式铰链的加工工艺,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如图7-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立柱300有两组,且前后分布于工作台100上;检测装置还包括:
滑轨330,具有两组,并沿水平方向分别设置于两第二立柱300上;环形滑轨330310的两端均伸入至两滑轨330上,并能够沿着滑轨330方向移动;
第三驱动部340,设置于其中一滑轨330上,用于驱动环形滑轨330310沿着滑轨330的长度方向滑动;
安装平台600,沿竖直方向上下设置于工作台100上;
第四驱动部610,用于驱动安装平台600上下移动;
滑动座620,沿靠近或远离第一立柱200方向滑动设置于工作台100上;
第五驱动部630,用于驱动滑动座620滑动;
真空吸板700,竖直设置于滑动座620上,真空洗板上具有若干个吸孔;
以及抽真空装置800,与真空吸板700相连,用于使各吸孔产生负压,并将配重部400吸紧,或者是将配重部400松开。
在本技术方案中,对于配重部400而言,其重量是显而易见的,通过人工对其上下安装,不仅效率低,而且还增加了人力成本,为此设置有真空吸板700以及抽真空装置800,抽真空装置800可为真空泵,通过真空吸板700,以负压的方式来吸紧配重部400,不仅方便,而且有效的降低了人力劳动,对于安装平台600、滑动座620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在检测时,工作人员对动合页2的上下料,避免空间较小,影响装配。
对于上述的第一驱动部230、第三驱动部340、第四驱动部610以及第五驱动部630均为伺服丝杆模组结构。
优化的,由于配重部400是挂在动合页2的第二安装端板21上的,虽然配重部400重量较大,在动子线圈组322带动配重部400移动时,配重部400与第二安装端板21之间发生位移的几率比较小,但为了保险起见,可在配重部400的钩部410内壁上设置防滑垫,通过防滑垫来提高二者之间的摩擦力。
优化的,由于配重部400是通过真空吸盘吸紧的,为避免配重部400在未挂在动合页2上时,由于操作人员的误操作,导致按到了抽真空装置800的开关按钮,使得配重部400向下掉落,为此在可在配重部400的钩部410内壁上设置距离传感模块440以及第一压力传感模块430,在距离传感模块440未检测到信号时,抽真空装置800的开关按钮无法启动,无法使其关闭,在距离传感模块440检测到信号时,表明动合页2已经移动至配重部400的钩部410下方,此时抽真空装置800可关闭。具体的,在距离传感模块440检测到信号后,控制单元500控制第四驱动部610工作,第四驱动部610为气缸,通过第四驱动部610来驱动安装平台600下移,使得配重部400的钩部410逐渐勾在动合页2上,在第一压力传感单元检测到压力信号后,控制单元500控制抽真空装置800,使真空吸盘松开配重部400,最后使得整个配重部400挂在动合页2上。
然后,控制单元500控制第五驱动部630,使滑动座620复位,紧接着,控制单元500控制第三驱动部340,使得弧形滑轨330向配重部400靠近,在其达到预设位置后,配重部400上的动子线圈模组嵌入到弧形滑轨330内,通过控制动子线圈模组上的电流,从而使得动子线圈模组带动配重部400以及动合页2转动,进而实现对动合页2的检测。
优化的,由于动合页2的位置并不固定,而真空吸板700一直处于中间位置,为能够使工作人员在移动动合页2时,使其准确的位于配重部400的钩部410下方,为此可在配重部400的钩部410侧端设置第二压力传感模块450,在动合页2转动至预设的位置后,其会抵紧在配重部400的钩部410的侧端,当第二压力传感模块450感测到压力值后,可通过提醒音来提示工作人员,动合页2已转动至预设的位置。当然了对于整个第二驱动部320,其动子线圈模组的位置需要定位,为此还包括光栅尺等结构,由于直线电机结构较为成熟,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就不在对第二驱动部320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隐藏式铰链的加工工艺,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在本实施例中,动合页2的检测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一、将待检测的动合页2的下端安装于下安装座210上的定合页1上,且使动合页2的轴22的上端成竖直状态,然后启动控制单元500,控制单元500控制第一驱动部230工作,使上安装座220向下移动,直至上安装座220上的定合页1套设在动合页2上的轴22上,后停止;
步骤二、控制单元500控制第五驱动部630工作,第五驱动部630带动滑动座620移动,使得真空吸板700上的配重部400向动合页2靠近,在达到预设的位移值后,由操作人员手动的推动动合页2转动,在第二压力传感模块450检测到压力信号,以及距离传感模块440检测到信号后,控制单元500再控制第四驱动部610工作,带动安装平台600下移,使得配重部400上的勾挂在第二安装端板21上,在第一压力传感模块430检测到压力信号后,控制抽真空装置800停止工作,使得真空吸板700停止吸附配重部400,紧接着,第五驱动部630再次工作,以带动滑动座620复位;
步骤三、控制单元500控制第三驱动部340工作,使得弧形滑轨330向配重部400方向移动,直至配重部400的侧端部嵌入到弧形滑轨330内;
步骤四、控制单元500控制动子线圈组322经过的电流,使动子线圈组322在弧形滑轨330上做往复运动,这其中,控制单元500根据所经过的动子线圈组322的电流大小以及根据动子线圈组322转动一个周期所经过的时间来判断动合页2是否合格;若电流大小及转动一个周期所经过的时间均在预设的范围内,则动合页2是合格的,反之不合格,需要重新加工或者是报废处理。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是可以相互组合的,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隐藏式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合页(1),所述定合页(1)包括第一安装端板(11)和轴套(12),所述轴套(12)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端板(11)的侧边;
动合页(2),所述动合页(2)包括第二安装端板(21)和轴(22);
其中,所述定合页(1)有两组,为对称结构,并上下间隔设置;所述动合页(2)上的轴(22)的两端分别能够转动的嵌入到两所述定合页(1)上的轴套(12)内;
所述定合页(1)还包括: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为第一连接部分(13),与所述第一安装端板(11)相连;第二连接部分(14),与所述轴套(12)的相连;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弧形部分(15),所述弧形部分(15)与所述轴套(12)之间形成有容纳腔(16);
所述动合页(2)还包括:
第二连接部(23),所述第二连接部(23)为方形框架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23)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端板(21)上,所述轴(22)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3)的内壁上,且所述轴(22)的上下两端伸出所述第二连接部(23);所述第二连接部(23)的上下两端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端板(21)的上下两端齐平的延伸遮挡部(24),所述延伸遮挡部(24)呈L型结构,所述延伸遮挡部(24)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端板(21)相连,另一端在所述动合页(2)转动时,其能够嵌入到所述容纳腔(1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部分(15)正对于所述轴套(12)的一端面分为依次连接的第一平面(17)、第一弧面(18)以及第二平面(19);
其中,所述第一平面(17)与所述第一安装端板(11)的宽度方向的端面平行,所述第二平面(19)与所述第一安装端板(11)的宽度方向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隐藏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面(19)与所述第一安装端板(11)的宽度方向的端面之间的夹角为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端板(11)、轴套(12)以及第一连接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轴(2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3)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筋(25),所述连接筋(25)具有三个连接端,且分别与所述轴(22)、所述第二连接部(23)以及所述第二安装端板(21)相连。
6.一种门,包括门本体(3)、门框(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隐藏式铰链;
其中,两所述定合页(1)上的第一安装端板(11)分别设置于所述门框(4)侧壁的上下端部上;
所述第二安装端板(21)设置于所述门本体(3)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二安装端板(21)的上下两端与所述门本体(3)的上下两端齐平。
7.一种用于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藏式铰链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合页(2)的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使用冲床制作第二安装端板(21)、第二连接筋(25);使用车床将方形的板材进行车削,使其形成轴(22)以及延伸遮挡部(24),然后再通过弯折使得板材形成第二连接部(23)的连接端;
S2、将连接筋(25)的其中一端与轴(22)进行焊接,另外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部(23)的端部以及第二安装端板(21)进行焊接,最后将第二连接部(23)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端板(21)进行焊接,即可加工出一体结构的动合页(2);
S3、对加工成型的动合页(2)进行检测,查看其是否合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隐藏式铰链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采用专用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工作台(100);
第一立柱(200),竖直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0)上;
下安装座(210),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200)的下侧;
上安装座(220),沿竖直方向上下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200)上;所述上安装座(220)和下安装座(210)上均安装有定合页(1)模具;
第一驱动部(230),用于驱动所述上安装座(220)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第二立柱(300),竖直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0)上;
环形滑轨(310),水平设置,且位于于所述第二立柱(300)上;
配重部(400),用于安装在待检测的动合页(2)上,用于增加其重量,所述配重部(400)的一端还滑动设置于所述环形滑轨(310)上;
第二驱动部(320),用于驱动所述配重部(400)沿着所述环形滑轨(310)移动,以带动待检测的动合页(2)在定合页(1)上转动;
以及控制单元(500);
其中,所述第二驱动部(320)包括:
永磁铁块(321),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于所述环形滑轨(310)的上内壁上;
动子线圈组(322),设置于所述配重部(400)的端部,且与所述永磁铁块(321)相对;
所述控制单元(500)与所述动子线圈组(322)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动子线圈组(322)上所经过的电流大小及方向,使所述配重部(400)沿着所述永磁铁块(321)布设的方向滑动;
根据经过所述动子线圈组(322)上的电流大小,以判断动合页(2)在定合页(1)上转动的阻力是否合格;若经过的电流大于预设预制,则表明定合页(1)上的轴(22)不合格,反之合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隐藏式铰链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柱(300)有两组,且前后分布于所述工作台(100)上;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
滑轨(330),具有两组,并沿水平方向分别设置于两所述第二立柱(300)上;所述环形滑轨(310)的两端均伸入至两所述滑轨(330)上,并能够沿着滑轨(330)方向移动;
第三驱动部(340),设置于其中一滑轨(330)上,用于驱动所述环形滑轨(310)沿着滑轨(330)的长度方向滑动;
安装平台(600),沿竖直方向上下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0)上;
第四驱动部(610),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平台(600)上下移动;
滑动座(620),沿靠近或远离第一立柱(200)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0)上;
第五驱动部(630),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座(620)滑动;
真空吸板(700),竖直设置于所述滑动座(620)上,所述真空洗板上具有若干个吸孔;
以及抽真空装置(800),与所述真空吸板(700)相连,用于使各所述吸孔产生负压,并将配重部(400)吸紧,或者是将配重部(400)松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隐藏式铰链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动合页(2)的检测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一、将待检测的动合页(2)的下端安装于下安装座(210)上的定合页(1)上,且使动合页(2)的轴(22)的上端成竖直状态,然后启动控制单元(500),控制单元(500)控制第一驱动部(230)工作,使上安装座(220)向下移动,直至上安装座(220)上的定合页(1)套设在动合页(2)上的轴(22)上,后停止;
步骤二、控制单元(500)控制第五驱动部(630)工作,第五驱动部(630)带动滑动座(620)移动,使得真空吸板(700)上的配重部(400)向动合页(2)靠近,在达到预设的位移值后,由操作人员手动的推动动合页(2)转动,并使动合页(2)上的第二安装端板(21)紧靠于配重部(400),然后第四驱动部(610)工作,带动安装平台(600)下移,使得配重部(400)上的勾挂在第二安装端板(21)上;随后抽真空装置(800)停止工作,使得真空吸板(700)停止吸附配重部(400),紧接着,第五驱动部(630)再次工作,以带动滑动座(620)复位;
步骤三、控制单元(500)控制第三驱动部(340)工作,使得弧形滑轨(330)向配重部(400)方向移动,直至配重部(400)的侧端部嵌入到弧形滑轨(330)内;
步骤四、控制单元(500)控制动子线圈组(322)经过的电流,使动子线圈组(322)在弧形滑轨(330)上做往复运动,这其中,控制单元(500)根据所经过的动子线圈组(322)的电流大小以及根据动子线圈组(322)转动一个周期所经过的时间来判断动合页(2)是否合格;若电流大小及转动一个周期所经过的时间均在预设的范围内,则动合页(2)是合格的,反之不合格,需要重新加工或者是报废处理。
CN202311473129.XA 2023-11-08 2023-11-08 一种隐藏式铰链、包含其的门以及铰链的加工工艺 Active CN1173862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73129.XA CN117386246B (zh) 2023-11-08 2023-11-08 一种隐藏式铰链、包含其的门以及铰链的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473129.XA CN117386246B (zh) 2023-11-08 2023-11-08 一种隐藏式铰链、包含其的门以及铰链的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86246A true CN117386246A (zh) 2024-01-12
CN117386246B CN117386246B (zh) 2024-08-27

Family

ID=89468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473129.XA Active CN117386246B (zh) 2023-11-08 2023-11-08 一种隐藏式铰链、包含其的门以及铰链的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8624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41537A (ja) * 1997-11-04 1999-05-25 Mitsutoyo Corp 弾性ヒンジ機構およびその弾性ヒンジ機構を用いた計測装置
KR200376958Y1 (ko) * 2004-12-06 2005-03-11 인태남 외부은폐형 도어힌지장치
CN204728857U (zh) * 2015-05-20 2015-10-28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装置面板开合的隐藏式铰链
CN214170265U (zh) * 2020-08-10 2021-09-10 万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合页及门
CN217084160U (zh) * 2022-01-18 2022-07-29 重庆嘉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笔记本铰链生产用成品检测装置
CN221194694U (zh) * 2023-11-08 2024-06-21 浙江德艺门业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通轴铰链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41537A (ja) * 1997-11-04 1999-05-25 Mitsutoyo Corp 弾性ヒンジ機構およびその弾性ヒンジ機構を用いた計測装置
KR200376958Y1 (ko) * 2004-12-06 2005-03-11 인태남 외부은폐형 도어힌지장치
CN204728857U (zh) * 2015-05-20 2015-10-28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装置面板开合的隐藏式铰链
CN214170265U (zh) * 2020-08-10 2021-09-10 万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合页及门
CN217084160U (zh) * 2022-01-18 2022-07-29 重庆嘉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笔记本铰链生产用成品检测装置
CN221194694U (zh) * 2023-11-08 2024-06-21 浙江德艺门业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通轴铰链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元龙: "《工业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 30 September 2007,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pages: 58 - 6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86246B (zh) 2024-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0513167A (ja) 保守用窓付きリフト籠
CN117386246B (zh) 一种隐藏式铰链、包含其的门以及铰链的加工工艺
CN209737534U (zh) 一种防盗门加工用支撑翻转装置
CN216524860U (zh) 一种电梯门关闭受异物遮挡的反应检测实验装置
CN117405372A (zh) 多功能耐久性试验台
CN214118033U (zh) 一种人脸识别安检门
CN216714145U (zh) 一种门磁固定结构
CN210402400U (zh) 一种便于调节高度的人脸识别设备
CN2585216Y (zh) 旋转门窗试验机
CN211414630U (zh) 一种金属门窗边角打磨装置
CN212687291U (zh) 一种辅助定位起步式电梯轿厢
CN218413666U (zh) 一种扩大检测范围的烟感检测报警器
CN217084165U (zh) 一种垂直启闭卷门耐久试验仪
CN222326755U (zh) 一种卷帘门加工用取孔装置
CN219711329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电动门
CN222754133U (zh) 一种折弯旋转辅助机构及设备
CN215296856U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空气采样器
CN216990000U (zh) 一种液压泵配件生产的防护装置
CN111366272A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应力检测方法
CN222559725U (zh) 一种工程监理辅助机
CN212507879U (zh) 一种人防门的移动支撑结构
CN215169304U (zh) 一种单薄三门联动推拉平开一体门
CN217558149U (zh) 旋转门
CN218299254U (zh) 一种洞口坠落体验间
CN217668660U (zh) 一种家具生产制造用板面抛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