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512C - 多数据译码的译码装置及译码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数据译码的译码装置及译码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3512C CN1173512C CNB011231521A CN01123152A CN1173512C CN 1173512 C CN1173512 C CN 1173512C CN B011231521 A CNB011231521 A CN B011231521A CN 01123152 A CN01123152 A CN 01123152A CN 1173512 C CN1173512 C CN 117351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unit
- decoding
- individual buffer
- individu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8000013075 data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87 sel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4—Disassembling of a multiplex stream, e.g. demultiplexing audio and video streams, extraction of additional data from a video stream; Remultiplex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Extraction or processing of SI; Disassembling of packetised elementary stream
- H04N21/4347—Demultiplexing of several video strea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24—System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us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14—Channel dividing arrangements, i.e. in which a single bit stream is divided between several baseband channels and reassembled at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04N21/42607—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the incoming bitstrea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04N21/42607—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the incoming bitstream
- H04N21/42615—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for processing the incoming bitstream involving specific demultiplex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数据提取部(110)从输入数据提取与设置条件一致的数据。缓存部(120)存储所提取的数据。数据流控制部(130)按照设定条件,将缓存部(120)的数据分类并传送给单独缓存部(14i(i=1~n))。各单独缓存部(14i)存储所传送的数据。译码处理部(15i)对单独缓存部(14i)存储的数据进行译码处理。缓存管理部(160)和单独缓存管理部(170)分别管理缓存部(120)和单独缓存部(14i)。译码控制部(180)控制各译码处理部(15i)进行的译码处理。再现控制部(190)控制选择并再现所希望数据所需要的命令。以此可实现数字广播的多数据译码处理和再现,并且可在发生差错时进行复原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数据译码的译码装置及译码方法,尤其涉及从经编码处理的多个数据所构成的一个MPEG传输流对指定的多个数据进行译码处理并加以再现的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卫星、电缆和地面波电视广播数字化,广播台可分配多个视频、音频数据进行通信。然后,接收机接收该多个视频、音频数据,可有选择地对某一数据进行图像显示和声音输出。即,用户可从广播分配广播的多个图像和数据选择并收视、收听任意一个。
下面参阅图7~图9,说明这种接收机用的已有译码装置。
图7为示出已有译码装置结构的框图。图8为MPEG传输流中多路复接视频、音频数据和其他数据具体例的说明图。图9为说明已有译码装置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众所周知,MPEG传输流是收发iSO/iEC 13818-1规范中所定义数据时的数据格式,用称为数据组的单元构成。发送机侧中,在数据分组的有效负载部分分别容纳多个视频、音频数据和其他数据后,复接多个这种数据组,构成MPEG传输流(图8),并发送到接收机侧。在接收机侧,判断构成MPEG传输流的各数据分组的首标部,可有选择地取得视频、音频数据和其他数据。
这种已有的译码装置将包含经编码的多个视频、音频信号等的数据的MPEG传输流作为输入。关于所输入MPEG传输流的选择方法,由于说明已有技术方面不需要,而且是因卫星、电缆或地面波而异的调制解调控制,这里省略其说明。因此,以已选择相应MPEG传输流为前提,进行以下的说明。
图7中,已有的译码装置具有数据提取部701、缓存部702、译码处理部703、缓存管理部704、译码控制部705和再现控制部706。
首先,再现控制部706命令译码控制部705开始译码处理(步骤S901)。其次,接收到命令的译码控制部705命令译码处理部703开始译码处理(步骤S902),同时命令缓存管理部704开始对缓存部702输入数据(步骤S903)。接着,再现控制部706命令数据提取部701从输入的MPEG传输流(图8)提取具有所希望首标信息的数据组,本例中为提取首标部具有“首标1”的数据组(步骤S904)。
对数据提取部701发布提取命令时,开始从外部对数据提取部701输入MPEG传输流(步骤S905)。数据提取部701从MPEG传输流依次提取具有所提定“首标1”的数据组,并且将数据组内有效负载部容纳的数据存储到缓存部702(步骤S906)。译码处理部703取得缓存部702存储的数据,依次进行译码处理(步骤907)。然后,译码处理部703确认译码处理后的数据是否具备可输出的规定单位的份额(步骤S908)。这里,可输出的规定单位在例如视频数据时为帧。步骤S908的确认中,译码处理部703在数据不具备规定单位的份额时,继续进行后续数据的译码处理(步骤S905~S907),等待数据;在数据具备规定单位的份额时,按该规定单位输出译码处理后的数据(步骤S909)。
然而,上述已有译码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MPEG传输流中具有的视频、音频信号等编码所得数据内,总是只能对一个数据进行译码处理后再现。
已有译码装置中,还存在的问题是广播台广播进或传输线路中发生的任何差错都没有充分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数据译码的译码装置及译码方法,可同时对经编码处理的多个数据进行译码处理,并且在某译码处理中发生差错时,可复原该译码处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以下所述的特征。
本发明的第1方面,针对一种多数据译码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入用经编码处理的多个数据构成的信号,并且同时进行2个以上数据的译码处理,该装置具有:
输出涉及数据译码处理和再现的各种控制信息的再现控制部;
输入信号并且提取所述各种控制信息所指定的2个以上的数据的数据提取部;
存储所述数据提取部所提取的数据的缓存部;
按照所述各种控制信息控制所述缓存部的缓存管理部;
按照所提供的传送条件将缓存部存储的数据分别分为同类的数据并进行传送的数据流控制部;
分别存储由数据流控制部分类传送的各数据的多个单独缓存部;
按照涉及规定所述多个单独缓存部的信息分别控制单独多个缓存部的单独缓存管理部;
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单独缓存部对所述多个单独缓存部存储的数据进行译码处理后输出的多个译码处理部;
按照所述各种控制信息选择译码处理使用的所述多个单独缓存部和所述多个译码处理部,对单独缓存管理部输出该选择的单独缓存部的信息,对数据流控制部输出该选择的单独缓存部传送数据所需的传送条件,并且对该选择的译码处理部输出译码处理开始命令的译码控制部。
根据此第1方面,即使输入用经编码处理的多个数据构成的单一信号(例如一个MPEG传输流)时,也能从该多个数据中同时对所希望的多个数据进行译码处理。
这里,最好缓存管理部在缓存部存储的数据为存满状态时,对再现控制部输出溢出通知;
再现控制部收到溢出通知时,对数据提取部输出数据提取停止命令,同时对译码控制部输出初始化命令;
译码控制部收到再现控制部发来的初始化命令时,对单独缓存管理部输出所有所述多个单独缓存部的初始化命令,对缓存管理部输出缓存部的初始化命令,并且对所述多个译码处理部的全部输出译码处理停止命令;
缓存管理部按照译码控制部发来的初始化命令,使缓存部初始化;
单独缓存管理部按照译码控制部发来的初始分命令,使所述多个单独缓存部全部初始化;
使缓存部和所述多个单独缓存部全部初始化后,重新开始已停止的全部处理。
这样,即使由于发生某些差错而缓存部溢出时,也能实现因发生差错而欠妥的译码处理的复原。
又,最好单独缓存管理部收到规定的单独缓存部所存数据为存满状态时,对译码控制部输出该规定的单独缓存部溢出的通知;
译码控制部收到规定的单独缓存部溢出的通知时,对数据流控制部输出停止对该规定的单独缓存部传送数据的命令,对该规定的单独缓存部所对应的所述多个译码处理部之一输出译码处理停止命令,并且对单独缓存管理部输出该规定的单独缓存部的初始化命令;
单独缓存管理部按照译码控制部发来的初始化命令,使规定的单独缓存部初始化;
规定的单独缓存部初始化后,重新开始已停止的全部处理。
又,最好单独缓存管理部在规定的单独缓存部存储的数据为存满状态时,对译码控制部输出该规定的单独缓存部溢出的通知;
译码控制部收到规定的单独缓存部溢出的通知时,对数据流控制部输出针对该规定的单独缓存部的数据作废的命令,对该规定的单独缓存部所对应的所述多个译码处理部之一输出译码处理停止的命令,并且对所述单独缓存管理部输出该规定的单独缓存部的初始化命令;
单独缓存管理部根据译码控制部发来的初始化命令,使规定的单独缓存部初始化;
规定的单独缓存部初始化后,重新开始已停止的全部处理,并且解除数据的作废。
据此,即使因发生某些差错而1个或2个以上单独缓存部溢出时,也能实现由于产生差错而欠妥的译码处理的复原。
本发明的第2方面针对一种多数据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入经编码的多个数据构成的信号,并且同时进行2个以上数据的译码处理,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输入信号,提取进行译码处理和再现的2个以上的数据;
在缓存部存储提取的数据;
将缓存部存储的数据分别分为同类数据,并且各自存储到多个单独缓存部;
对所述多个单独缓存部存储的数据分别进行译码处理后输出。
根据此第2方面,即使输入用经编码处理的多个数据构成的单一信号时,也能从该多个数据中同时对所希望的多个数据进行译码处理。
这里,最好,在缓存部存储的数据为存满状态时,还包含以下步骤:
停止数据提取和译码处理;
使缓存部和多个单独缓存部全部都初始化;
缓存部和多个单独缓存部全部都初始化后,重新开始已停止的全部处理。
又,最好在规定的单独缓存部存储的数据为存满状态时,还包含以下步骤:
停止将缓存部存储的数据分别分为同类数据和该规定的单独缓存部所存数据的译码处理;
使规定的单独缓存部初始化;
规定单独缓存部初始化后,重新开始已停止的全部处理。
又,最好在规定的单独缓存部存储的数据为存满状态时,还包含以下步骤:
使针对规定的单独缓存部的数据作废;
停止规定的单独缓存部所存数据的译码处理;
使规定的单独缓存部初始化;
规定的单独缓存部被初始化后,重新开始已停止的全部处理,并且解除数据的作废。
据此,即使由于发生某些差错而1个或2个以上单独缓存部溢出时,也能实现因发生差错而欠妥的译码处理的复原。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所涉及多数据译码的译码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和图3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所涉及多数据译码的译码装置进行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4为示出缓存部120中发生溢出时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5和6为示出单独缓存部14i中发生溢出时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7为示出已有译码装置结构的框图。
图8为MPEG传输流的说明图。
图9为示出已有译码装置进行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多数据译码的译码装置。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所涉及多数据译码的译码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2~图6为说明本实施形态所涉及多数据译码的译码装置进行的多数据译码方法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首先,说明本实施形态所涉及多数据译码的译码装置各组成部分的概况。
图1中,本实施形态的多数据译码的译码装置具有数据提取部110、缓存部120、数据流控制部130、n个(n为任一整数)单独缓存部141~14n、n个译码处理部151~15n、译码控制部180和再现控制部190。数据提取部110从输入的数据输出与所设定条件一致的数据。缓存部120暂时存储数据提取部110所提取的数据。数据流控制部130按照所设定的各条件,将缓存部120输入的数据分别传送到单独缓存部141~14n。每一译码处理部151~15n备有单独缓存部141~14n,用于存储数据流控制部130传来的数据。译码处理部151~15n分别进行单独缓存部141~14n所存数据的译码处理。缓存管理部160对缓存部120进行管理。单独缓存管理部170分别对单独缓存部141~14n进行管理。译码控制部180分别控制译码处理部151~15n中进行的译码处理。再现控制部190控制从数据提取部110所输入的数据选择进行译码处理的数据并使其再现用的命令。
下面,利用图2~图6说明本实施形态所涉及多数据译码的译码装置进行的多数据译码方法。
这里,举出分别再现首标部具有“首标1”、“首标2”和“首标3”的3个数据组容纳的数据时的一个例子。即,图2中设n=3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再现控制部190为了再现上述3个数据组容纳的数据,对译码控制部180输出译码处理开始命令(步骤S201)。收到此命令的译码控制部180从译码处理部151~15n中选择这时未使用的任意3个处理部。本例中,设选择译码处理部151~153(步骤S202、203)。由于其他译码处理已在使用而不能选择所需数量的译码处理部时,可以使处理等待到能选择所需数量的译码处理部,也可以先进行能选择数量的译码处理。
译码控制部180分别命令选定的3个译码处理部开始译码处理(步骤S204)。译码控制部180还对单独缓存管理部170输出该含义的命令,以使使其发出对所选择译码处理部151~153连接的单独缓存部141~143开始输入数据的命令(步骤S205)。
接着,译码控制部180对数据流控制部130设定条件,用于传送数据,使“首标1”的数据组容纳的数据传到单独缓存部141,“首标2”的数据组容纳的数据传到单独缓存部142,“首标3”的数据组容纳的数据传到单独缓存部143(步骤S206)。数据流控制部130根据由译码控制部180设定的条件,使缓存部120存储的数据开始传送到各单独缓存部141~143(步骤S207)。接着,译码控制部180又命令缓存管理部160开始对缓存部120输入数据(步骤S208)。然后,再现控制部190命令数据提取部110提取首标部具有“首标1”、“首标2”和“首标3”的数据组(步骤S209)。由此,开始从外部对数据提取部110输入MPEG传输流(步骤S210)。
这里,缓存管理部160在数据提取部110按照由再现控制部190收到的命令,从MPEG传输流依次提取指定的数据组,并且将数据组内有效负载部容纳的数据存放到缓存部120时,校验缓存部120是否溢出(步骤S301)。根据该缓存部120是否溢出,以下执行的译码处理不同。
首先,在缓存部120无溢出时(步骤S302的“否”),数据提取部110将提取的数据存到缓存部120(步骤S303),接着,数据流控制部130从缓存部120依次读出其存储的数据,并且按照设定条件分别规定传送目的处的单独缓存部14i(本例中i=1~3)(步骤S305)。例如,读出的数据为“首标1”的数据时,规定作为数据传送目的处的单独缓存部141。
反之,缓存部120溢出时(步骤S302的“是”),缓存管理部160对再现控制部190通过产生溢出(步骤S401)。收到通知的再现控制部190命令的数据提取部110停止提取数据(步骤S402),接着命令译码控制部180停止全部译码处理(步骤S403)。然后,译码控制部180命令数据流控制部130停止对单独缓存部141~14n的全部数据传送(步骤S404),并且命令缓存管理部160使缓存部120初始化(步骤S405)。收到命令的译码控制部180发出命令,使全部译码处理部151~15n停止译码处理(步骤S406),接着命令单独缓存管理部170使全部单独缓存部141~14n初始化(步骤S407)。
利用上述处理,使多数据译码的译码装置完全初始化时,再度进行从再现控制部190输出译码处理开始命令起(步骤S201),到规定单独缓存部14i(步骤S305)为止的过程。
接着,单独缓存管理部170在数据流控制部130将从缓存部120读出的数据存到规定的单独缓存部14i时,校验该单独缓存部14i是否溢出(步骤S306)。根据该单独缓存部14i是否溢出,译码处理如以下那样各不相同。
首先,在单独缓存部14i无溢出时(步骤S307的“否”),数据流控制部130将读出的数据存到单独缓存部14i(步骤S308)。译码处理部15i在单独缓存部14i存储数据时,执行该数据译码处理(步骤S309)。这里,译码处理部15i校验是否具备可输出的规定单位份额的数据(步骤S310)。然后,译码处理部15i在数据未具备时,处于等待状态,直到后续数据到达。数据具备时,按规定单位输出译码处理后的数据(步骤S311)。
这里说明了经译码处理的数据成为可输出的规定单位前不进行输出的情况,但也可使经译码处理的数据照原样输出。
另一方面,单独缓存部14i产生溢出时(步骤S307的“是”),作为多数据译码的译码装置能采取的处理,可考虑以下2种方法。
(处理方法1)
单独缓存管理部170通知译码控制部180单独缓存部14i产生的溢出(步骤S501)。接到通知的译码控制部180命令数据流控制部130停止从缓存部120对单独缓存部14i传送数据(步骤S502)。该停止期间,进行在缓存部120存储数据提取部110输出的数据。
这里,从数据流控制部130停止传送数据到重新开始的期间,在缓存部120继续存储数据,因而需要预先决定缓存部120的规模S1(二进制位)使其满足以下关系式。
S1>S2+RATE*T
又,将缓存部120从数据提取部110接收的数据的传送速度取为RATE(位/秒),将数据流控制部130传送数据的瞬间缓存部120所存数据的规模取为S2(位),将数据流控制部130从停止数据传送到重新开始的时间取为T(秒)。
接着,译码控制部180命令译码处理部15i停止译码处理(步骤S504)。接到命令的单独缓存管理部170使单独缓存部14i初始化(步骤S506)。该初始化后,译码控制部180再次命令译码处理部15i开始译码处理(步骤S507),同时也命令单独缓存管理部170开始对单独缓存部14i输入数据(步骤S508)。然后,译码控制部180命令数据流控制部130重新开始数据传送(步骤S509),从而重新开始从缓存部120对单独缓存部14i的数据传送。
然后,重新进行步骤S210以后的处理。
(处理方法2)
单独缓存管理部170通知译码控制部180单独缓存部14i产生溢出(步骤S601)。收到通知的译码控制部180命令数据流控制部130将从缓存部120读出到单独缓存部14i的数据作废(步骤S602)。收到该命令的数据流控制部130将相符的数据作废(步骤S603)。
接着,译码控制部180命令译码处理部15i停止译码处理(步骤S604),又命令单独缓存管理部170使单独缓存部14i初始化(步骤S605)。收到命令的单独缓存管理部170使单独缓存部14i初始化(步骤S606)。上述初始化后,译码控制部180命令译码处理部15i重新开始译码处理(步骤S607),同时命令单独缓存管理部170重新开始从缓存部120对单独缓存部14i的数据输入(步骤S608)。接着,译码控制部180对数据流控制部130输出重新开始对相应数据的单独缓存部14i传送数据的命令(步骤S609)。
然后,重复进行步骤S210以后的处理。
上述(处理方法2)的说明中,安排成在数据流控制部130将数据作废后,进行使溢出的单独缓存部14i复原,再转移到下一数据输入处理。然而,也可在将相应数据作废后,与溢出复原处理非同步地进行下一数据输入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多数据译码的译码装置及译码方法,能同时对经编码处理的多个数据进行译码处理。而且,即使由于发生某些差错而缓存部120或单独缓存部141~14n溢出时,也能实现因产生差错而欠妥的译码处理的复原。
上述实施形态中,举出输入信号为MPEG传输流时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但输入信号不受此限制。只要是具有识别多个数据用的识别信息而且多个数据混合的形态(频分多路复用和时分多路复用等),其他信号也可。
Claims (8)
1.一种多数据译码的译码装置,输入用经编码处理的多个数据构成的信号,并且同时进行2个以上数据的译码处理,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
输出涉及数据译码处理和再现的各种控制信息的再现控制部;
输入所述信号并且提取所述各种控制信息所指定的2个以上的数据的数据提取部;
存储所述数据提取部所提取的数据的缓存部;
按照所述各种控制信息控制所述缓存部的缓存管理部;
按照所提供的传送条件将所述缓存部存储的数据分别分为同类的数据并进行传送的数据流控制部;
分别存储由所述数据流控制部分类传送的各数据的多个单独缓存部;
按照涉及规定所述多个单独缓存部的信息分别控制所述多个单独缓存部的单独缓存管理部;
分别对应于所述多个单独缓存部对所述多个单独缓存部存储的数据进行译码处理后输出的多个译码处理部;
按照所述各种控制信息选择译码处理使用的所述多个单独缓存部和所述多个译码处理部,对所述单独缓存管理部输出选择的单独缓存部的信息,对所述数据流控制部输出该选择的单独缓存部传送数据所需的所述传送条件,并且对该选择的译码处理部输出译码处理开始命令的译码控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数据译码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存管理部在所述缓存部存储的数据为存满状态时,对所述再现控制部输出溢出通知;
所述再现控制部收到所述溢出通知时,对所述数据提取部输出数据提取停止命令,同时对所述译码控制部输出初始化命令;
所述译码控制部收到所述再现控制部发来的初始化命令时,对所述单独缓存管理部输出所有所述多个单独缓存部的初始化命令,对所述缓存管理部输出所述缓存部的初始化命令,并且对所述多个译码处理部的全部输出译码处理停止命令;
所述缓存管理部按照所述译码控制部发来的初始化命令,使所述缓存部初始化;
所述单独缓存管理部按照所述译码控制部发来的初始化命令,使所述多个单独缓存部全部初始化;
使所述缓存部和所述多个单独缓存部全部初始化后,重新开始已停止的全部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数据译码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独缓存管理部收到规定的单独缓存部所存数据为存满状态时,对所述译码控制部输出该规定的单独缓存部溢出的通知;
所述译码控制部收到所述规定的单独缓存部溢出的通知时,对所述数据流控制部输出停止对该规定的单独缓存部传送数据的命令,对该规定的单独缓存部所对应的所述多个译码处理部之一输出译码处理停止命令,并且对所述单独缓存管理部输出该规定的单独缓存部的初始化命令;
所述单独缓存管理部按照所述译码控制部发来的初始化命令,使所述规定的单独缓存部初始化;
所述规定的单独缓存部初始化后,重新开始已停止的全部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数据译码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独缓存管理部在规定的单独缓存部存储的数据为存满状态时,对所述译码控制部输出该规定的单独缓存部溢出的通知;
所述译码控制部收到所述规定的单独缓存部溢出的通知时,对所述数据流控制部输出针对该规定的单独缓存部的数据作废的命令,对该规定的单独缓存部所对应的所述多个译码处理部之一输出译码处理停止的命令,并且对所述单独缓存管理部输出该规定的单独缓存部的初始化命令;
所述单独缓存管理部根据所述译码控制部发来的初始化命令,使所述规定的单独缓存部初始化;
所述规定的单独缓存部初始化后,重新开始已停止的全部处理,并且解除所述数据的作废。
5.一种多数据译码方法,输入经编码的多个数据构成的信号,并且同时进行2个以上数据的译码处理,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输入所述信号,提取进行译码处理和再现的2个以上的数据;
在缓存部存储提取的数据;
将所述缓存部存储的数据分别分为同类数据,并且各自存储到多个单独缓存部;
对所述多个单独缓存部存储的数据分别进行译码处理后输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数据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缓存部存储的数据为存满状态时,还包含以下步骤:
停止数据提取和译码处理;
使所述缓存部和所述多个单独缓存部全部都初始化;
所述缓存部和所述多个单独缓存部全部都初始化后,重新开始已停止的全部处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数据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规定的单独缓存部存储的数据为存满状态时,还包含以下步骤:
停止将所述缓存部存储的数据分别分为同类数据和该规定的单独缓存部所存数据的译码处理;
使所述规定的单独缓存部初始化;
所述规定的单独缓存部初始化后,重新开始已停止的全部处理。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数据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规定的单独缓存部存储的数据为存满状态时,还包含以下步骤:
使针对所述规定的单独缓存部的数据作废;
停止所述规定的单独缓存部所存数据的译码处理;
使所述规定的单独缓存部初始化;
所述规定的单独缓存部被初始化后,重新开始已停止的全部处理,并且解除所述数据的作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0208074 | 2000-07-10 | ||
JP208074/2000 | 2000-07-1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33631A CN1333631A (zh) | 2002-01-30 |
CN1173512C true CN1173512C (zh) | 2004-10-27 |
Family
ID=18704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12315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3512C (zh) | 2000-07-10 | 2001-07-10 | 多数据译码的译码装置及译码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433409B2 (zh) |
EP (1) | EP1182887A3 (zh) |
KR (1) | KR100628619B1 (zh) |
CN (1) | CN1173512C (zh) |
AU (1) | AU771855B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65182B2 (ja) * | 2001-05-11 | 2004-09-15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可変長符号の入力が中断されることを防止する方式及びその方法 |
US7462425B2 (en) | 2003-09-26 | 2008-12-09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battery module |
US7707039B2 (en) * | 2004-02-15 | 2010-04-27 | Exbiblio B.V. | Automatic modification of web pages |
TWI237771B (en) * | 2004-03-22 | 2005-08-11 | Via Tech Inc | Media player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used therein |
KR100539886B1 (ko) | 2004-09-10 | 2005-12-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지털 방송 수신 장치 및 그 방법 |
US20070081791A1 (en) * | 2005-10-11 | 2007-04-1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Reproduc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simultaneously reproduce a plurality of pieces of data |
KR100917886B1 (ko) | 2005-10-11 | 2009-09-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재생 장치 및 재생 방법 |
KR100929073B1 (ko) * | 2005-10-14 | 2009-11-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휴대 방송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스트림 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
KR100826192B1 (ko) * | 2006-06-29 | 2008-04-3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및 방송 신호 수신 방법 |
JP2008216472A (ja) * | 2007-03-01 | 2008-09-1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音声復号化装置及び音声復号化システム |
JP2009060444A (ja) * | 2007-08-31 | 2009-03-19 | Canon Inc | 画像復号装置、画像復号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
WO2012073070A1 (en) * | 2010-12-01 | 2012-06-07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ame transfer using virtual buffer |
US20150109413A1 (en) * | 2013-10-21 | 2015-04-23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Video reception apparatus to provide hybrid service based on transport stream system target decoder model |
CN111106897B (zh) * | 2018-10-26 | 2020-12-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译码方法及设备 |
US11210757B2 (en) * | 2019-12-13 | 2021-12-28 |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 GPU packet aggregation system |
US11750706B1 (en) * | 2020-03-26 | 2023-09-05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Data transmission time management |
US12058196B1 (en) | 2020-03-26 | 2024-08-06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Data transfer timeout managemen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59447A (en) * | 1991-05-23 | 1992-10-27 | At&T Bell Laboratories | Buffer control for variable bit-rate channel |
JP3161017B2 (ja) * | 1992-04-16 | 2001-04-2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動画像復号化装置 |
JPH0660206A (ja) * | 1992-08-07 | 1994-03-04 | Sharp Corp | データフロープログラムの実行制御方法 |
US5614952A (en) * | 1994-10-11 | 1997-03-25 | Hitachi America, Ltd. | Digital video decoder for decoding digital high definition and/or digital standard definition television signals |
US6026088A (en) * | 1993-10-20 | 2000-02-15 | Lsi Logic Corporation | Network architecture |
JP2658832B2 (ja) * | 1993-11-12 | 1997-09-3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動画像復号制御装置 |
US5646687A (en) * | 1994-12-29 | 1997-07-08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Temporally-pipelined predictive encoder/decoder circuit and method |
US5974223A (en) * | 1995-04-08 | 1999-10-26 | Sony Corporation |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data recording,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data reproduc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
JPH1023402A (ja) * | 1996-06-28 | 1998-01-2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並列ビデオデコーダシステム |
JPH1023375A (ja) * | 1996-07-04 | 1998-01-2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順次ディジタルビデオ復号化装置 |
JPH10276405A (ja) * | 1997-03-27 | 1998-10-13 | Sony Corp | 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情報再生方法 |
JPH10304311A (ja) | 1997-04-23 | 1998-11-1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映像符号化装置及び映像復号化装置 |
JPH1118078A (ja) | 1997-06-19 | 1999-01-22 | Sony Corp | 映像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
JPH1141563A (ja) * | 1997-07-22 | 1999-02-12 | Toshiba Corp | デジタル映像再生システム |
JP3415398B2 (ja) * | 1997-08-07 | 2003-06-09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音声信号処理装置 |
KR19990075517A (ko) * | 1998-03-20 | 1999-10-15 | 김영환 | 비디오 비동기 복호장치 |
US6263023B1 (en) * | 1998-10-15 | 2001-07-1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 decoder |
JP2000152134A (ja) * | 1998-11-11 | 2000-05-3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映像再生装置 |
US6408436B1 (en) * | 1999-03-18 | 2002-06-18 | Next Level Communications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oss-connection of video signals |
-
2001
- 2001-07-09 KR KR1020010040759A patent/KR100628619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07-09 US US09/900,168 patent/US743340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7-10 CN CNB011231521A patent/CN117351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7-10 EP EP01115759A patent/EP1182887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1-07-10 AU AU54303/01A patent/AU771855B2/en not_active Ceas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182887A3 (en) | 2005-09-14 |
KR100628619B1 (ko) | 2006-09-26 |
KR20020005970A (ko) | 2002-01-18 |
US7433409B2 (en) | 2008-10-07 |
AU5430301A (en) | 2002-01-17 |
EP1182887A2 (en) | 2002-02-27 |
US20020003845A1 (en) | 2002-01-10 |
CN1333631A (zh) | 2002-01-30 |
AU771855B2 (en) | 2004-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3512C (zh) | 多数据译码的译码装置及译码方法 | |
US7796653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multiplexing of transport stream | |
US10638134B2 (en) | Image coding method, image decoding method, image coding apparatus, image deco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coding and decoding apparatus | |
CN101068367B (zh) | 用于改变编解码器的方法和装置 | |
US6008745A (en) | Variable length decoding using lookup tables | |
CN1826809A (zh) | 用于多分辨率信号的多延迟的健壮模式交错播送 | |
CN1863123A (zh) | 网络接口单元 | |
JP2008236667A (ja) |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 |
CN1650560A (zh) | 编码分组传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以及程序 | |
CN1555620A (zh) | 流解码装置 | |
CN1777284A (zh)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其装置 | |
CN1189017C (zh) | 用于信息处理的装置和方法 | |
CN1411656A (zh) | 至少两个传输流和一个对应数字流的多路分解设备及方法 | |
CN1581973A (zh) | 用于对广播/备用内容编码/解码的装置和方法 | |
US871813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processing packet in MPEG-2 transport stream | |
CN1698116A (zh) | 再现设备和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
CN1722775A (zh) | 具有程序升级功能的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 |
US7787624B2 (en) | Method for inserting synchronization markers into a video stream, compatible with a block cipher | |
CN1165175C (zh) | 多路传输设备和方法、图象输出设备和方法 | |
JP4762340B2 (ja) | 信号処理装置及び信号処理方法 | |
JP2006050387A (ja) | データ再生方法、およびデータ再生装置 | |
JP2006074546A (ja) | データ受信装置 | |
TW200616459A (en) | Variable-length deco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image format of a digital video camera | |
CN1897676A (zh) | 存储多种压缩格式数据的视频仪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7176985A (zh) | 一种基于矩阵码传输视频元数据的设备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027 Termination date: 20100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