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7330202B - 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及其温度监测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及其温度监测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330202B
CN117330202B CN202311546610.7A CN202311546610A CN117330202B CN 117330202 B CN117330202 B CN 117330202B CN 202311546610 A CN202311546610 A CN 202311546610A CN 117330202 B CN117330202 B CN 1173302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hermistor
heating plate
heating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466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330202A (zh
Inventor
陈华清
韦科宏
韦杰森
揭雅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fu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fu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fu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fu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4661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3302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7330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30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330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3302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01K7/16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 G01K7/2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the element being a non-linear resistance, e.g. thermist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2Time-controlled igniting mechanisms or alarm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14Supports; Fasten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thermometers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14Supports; Fasten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thermometers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G01K1/143Supports; Fasten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thermometers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for measuring surface tempera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锅温度监测领域,公开了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包括金属盖、导热片、第一热敏电阻、第二热敏电阻、热熔断器和固定架,金属盖固定连接在固定架上,导热片和金属盖的顶部内侧壁抵接,第一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均和导热片导热连接;固定架通过绝缘材料制成,固定架将第一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的接线端子包围在内,第二热敏电阻连接在固定架的底部或外侧壁上,第二热敏电阻用于检测电锅发热盘的温度。本申请通过锅体的温度、电锅发热盘的温度对电锅进行控制,进一步地提高电锅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及其温度监测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锅温度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及其温度监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锅包括电饭煲、电汤锅、电火锅、电压力锅和电炒菜锅等。温度是电锅烹饪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物理量,智能电锅的温度监控中,可以判断可能出现的加热缺陷,进而能及时发现处理,预防粘锅现象的发生,并按照事先温度设定运行,从而保证烹饪的质量。而实现这一过程必须通过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结合先进行温度采集,然后进行数字温度转换和输出才能得以实现。当前用于电饭煲、电压力煲或电炒菜锅等的温度传感器装置是由轴向玻封的热敏电阻加绝缘套管组成,由于绝缘套管绝热且热敏电阻装在套管内也有空隙间隙,轴向玻封热敏电阻不能有效紧贴装到金属面,因此当前产品热反应慢和热反应一致性差。
专利CN113475941B(申请号:CN202110908093.8)提供了一种快速、精准检测温度的电锅温度传感器,包括铝感温盖、元件安装组件、热熔断体组件、热敏电阻组件和五金底座,热熔断体组件、热敏电阻组件安装在塑胶固定支架内,且与导热硅胶垫片的另一面紧贴,导热陶瓷片中间设计有凹陷的半圆形结构,热敏电阻组件紧贴凹陷的半圆形结构,使热敏电阻组件的受热面积更大,使得热敏电阻组件检测温度的速度更快,同时,导热硅胶垫片对热敏电阻底部进行支撑,使得热阻紧贴陶瓷片进行温度检测,也能够防止热敏电阻被压破。专利CN113475941B中的电锅温度传感器能够解决温度传感器热反应慢、热反应一致性差且检测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热熔断体组件或热敏电阻组件在使用中如果发生故障,将会导致对电锅的温度检测失灵,进而导致粘锅、烧锅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中,热熔断体组件或热敏电阻组件在使用中如果发生故障,将会导致对电锅的温度检测失灵,进而导致粘锅、烧锅现象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通过锅体的温度、电锅发热盘的温度对电锅进行控制,提高电锅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包括金属盖、导热片、第一热敏电阻、第二热敏电阻、热熔断器和固定架,金属盖固定连接在固定架上,导热片和金属盖的顶部内侧壁抵接,第一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均和导热片导热连接;固定架通过绝缘材料制成,固定架将第一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的接线端子包围在内,第二热敏电阻连接在固定架的底部或外侧壁上,第二热敏电阻用于检测电锅发热盘的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导热硅胶片,导热片上设有定位槽,第一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均嵌设在定位槽上,导热硅胶片将第一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粘贴固定连接在定位槽上,导热硅胶片固定连接在固定架内。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架的侧壁设有形成开口的开口部,导热硅胶片延伸至开口部内,第二热敏电阻设于开口部内并和导热硅胶片抵接,第二热敏电阻外部套接连接有和电锅发热盘相配合的弓形的导热体。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固定架固定连接在金属支架上,金属支架上连接有地线,第二热敏电阻固定连接在金属支架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监测控制方法,应用如上的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对电锅进行温度监测,电锅的控制器分别和第一热敏电阻、第二热敏电阻分别电连接,电锅的控制器上还电连接有发热盘,方法包括:当在煮饭模式下工作时,获取第一热敏电阻检测的第一温度值,并获取第二热敏电阻检测的第二温度值;在从发热盘通电开始加热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确定第一热敏电阻检测的第一升温速率,并确定第二热敏电阻检测的第二升温速率;当第一升温速率和第二升温速率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速率差值时,控制器控制发热盘通电继续在煮饭模式下工作。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当在煮饭模式下工作时,获取第一热敏电阻检测的第一温度值,并获取第二热敏电阻检测的第二温度值;在从发热盘通电开始加热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确定第一热敏电阻检测的第一升温速率,并确定第二热敏电阻检测的第二升温速率;当第一升温速率和第二升温速率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速率差值时,控制器控制发热盘断电停止工作第一时间段;在第一时间段后,控制器控制发热盘通电开始在煮饭模式下工作第二时间段。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当第二升温速率小于第一预设速率时,控制器提示检修发热盘并控制发热盘断电停止工作。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当在保温模式下工作时,获取第一热敏电阻检测的第一温度值,并获取第二热敏电阻检测的第二温度值;从发热盘断电停止加热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确定第一热敏电阻检测的第一降温速率,并确定第二热敏电阻检测的第二降温速率;当的第二降温速率和第一降温速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速率差值时,控制发热盘继续在保温模式下工作。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当在煮饭模式下工作时,当第一温度值达到第一目标温度值时,当第二温度值和第一温度值之间的温度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差值时,控制发热盘停止工作第三时间段,直至第二温度值和第一温度值之间的温度差值小于预设温度差值时,重新启动发热盘重新在煮饭模式下工作。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当第一温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并且第二温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发热盘停止工作并提示检修发热盘或发热盘的驱动电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热敏电阻为多个,多个第二热敏电阻均匀地分布在固定架的底部或外侧壁上,通过如下方法确定第二温度值:当从煮饭模式进入保温模式时,确定多个第二热敏电阻中温度检测值和第一热敏电阻的温度检测值的差值最小的目标第二热敏电阻,将目标第二热敏电阻检测的温度值作为第二温度值。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当从煮饭模式进入保温模式时,当所有第二热敏电阻的温度检测值和第一热敏电阻的温度检测值的差值均大于预设温度差值时,提示对所有第二热敏电阻进行检修并控制发热盘停止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包括金属盖、导热片、第一热敏电阻、第二热敏电阻、热熔断器和固定架,金属盖固定连接在固定架上,导热片和金属盖的顶部内侧壁抵接,第一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均和导热片导热连接;固定架通过绝缘材料制成,固定架将第一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的接线端子包围在内,第二热敏电阻连接在固定架的底部或外侧壁上,第二热敏电阻用于检测电锅发热盘的温度。本申请实施例的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能够通过对锅体的温度、电锅发热盘的温度对电锅进行控制,提高电锅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的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的A-A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的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的B-B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感温铝盖;102、陶瓷片;103、热敏电阻;104、保险;105、连接端子;106、陶瓷支架;107、硅胶压板;108、接地金属支架;1、金属盖;2、导热片;21、定位槽;31、第一热敏电阻;32、第二热敏电阻;321、导热体;4、热熔断器;5、固定架;51、开口部;6、导热硅胶片;7、金属支架;8、控制器;9、发热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部件或结构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或结构,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或结构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或结构上。当一个部件或结构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或结构,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结构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或结构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一个部件或结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专利CN113475941B(申请号:CN202110908093.8)提供了一种快速、精准检测温度的电锅温度传感器,包括铝感温盖、元件安装组件、热熔断体组件、热敏电阻组件和五金底座,热熔断体组件、热敏电阻组件安装在塑胶固定支架内,且与导热硅胶垫片的另一面紧贴,导热陶瓷片中间设计有凹陷的半圆形结构,热敏电阻组件紧贴凹陷的半圆形结构,使热敏电阻组件的受热面积更大,使得热敏电阻组件检测温度的速度更快。专利CN113475941B中的电锅温度传感器能够解决温度传感器热反应慢、热反应一致性差且检测准确度低的技术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热熔断体组件或热敏电阻组件在使用中如果发生故障,将会导致对电锅的温度检测失灵,进而导致粘锅、烧锅现象。
图1为现有的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的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的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的,现有的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包括感温铝盖101、陶瓷片102、热敏电阻103、保险104、连接端子105、陶瓷支架106、硅胶压板107和接地金属支架108,陶瓷片102起到导热作用,热敏电阻103用于感应感温铝盖101的温度,保险104作为保险丝使用,连接端子105用于连接热敏电阻103、保险104和控制电路,陶瓷支架106用于对热敏电阻103、保险104进行固定安装,硅胶压板107用于对热敏电阻103进行固定支撑,接地金属支架108用于对陶瓷支架106进行固定安装。在实际使用中,热敏电阻103和/或保险104在使用中如果发生故障,将会导致对电锅的温度检测失灵,进而导致粘锅、烧锅现象。
基于以上原因,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包括金属盖、导热片、第一热敏电阻、第二热敏电阻、热熔断器和固定架,金属盖固定连接在固定架上,导热片和金属盖的顶部内侧壁抵接,第一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均和导热片导热连接;固定架通过绝缘材料制成,固定架将第一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的接线端子包围在内,第二热敏电阻连接在固定架的底部或外侧壁上,第二热敏电阻用于检测电锅发热盘的温度。本申请实施例的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能够通过对锅体的温度、电锅发热盘的温度对电锅进行控制,提高电锅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场景中,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可以应用于电锅等厨具的温度监测中,能够通过本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提高对电锅的温度检测效果和安全保护效果。
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及其温度监测控制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的A-A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包括金属盖1、导热片2、第一热敏电阻31、第二热敏电阻32、热熔断器4和固定架5,金属盖1固定连接在固定架5上,导热片2和金属盖1的顶部内侧壁抵接,第一热敏电阻31和热熔断器4均和导热片2导热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在结构上,金属盖1用于对导热片2、第一热敏电阻31、第二热敏电阻32、热熔断器4进行包围保护,金属盖1直接和电锅的锅体接触,使得电锅的锅体在使用中将热量传递到金属盖1上。
在使用时,导热片22用于将热量传递到第一热敏电阻31上,第一热敏电阻31用于对电锅的锅体的温度进行检测。第一热敏电阻31在使用的过程中,在电锅的锅体的温度变化时,第一热敏电阻31在电锅的锅体温度的影响下阻值发生变化,进而可以通过第一热敏电阻31的电阻值的变化检测电锅的锅体的温度的变化。
在使用时,热熔断器4用于在电锅的锅体的温度过高时熔断,对电路进行保护。其中,热熔断器4和电锅的供电电路电连接,在热熔断器4发生熔断时,电锅的供电电路相应的断电,使得电锅的温度相应的发生变化。
固定架5用于对导热片2、第一热敏电阻31、第二热敏电阻32和热熔断器4进行安装固定,进而能够将导热片2、第一热敏电阻31、第二热敏电阻32和热熔断器4安装在金属盖1内。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固定架5通过导热绝缘材料制成,固定架5将第一热敏电阻31和热熔断器4的接线端子包围在内,第二热敏电阻32连接在固定架5的底部或外侧壁上,第二热敏电阻32用于检测电锅发热盘的温度。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在结构上,固定架5通过导热绝缘材料(例如电木)制成,固定架5对热敏电阻31和热熔断器4的接线端子分别固定,并将热敏电阻31和热熔断器4的接线端子分别包围在内,实现了对第一热敏电阻31和热熔断器4的接线端子的包围保护。
示例性地,第二热敏电阻32连接在固定架5的底部或外侧壁上,进而可以通过第二热敏电阻32检测电锅发热盘的温度,通过第二热敏电阻32检测的发热盘的温度能够对电锅的发热盘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的,第二热敏电阻32固定连接在固定架5的外侧壁上,在本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发热盘的中部时,第二热敏电阻32能够直接和发热盘抵接,使得第二热敏电阻32能够直接检测电锅发热盘的温度,保证对电锅发热盘的温度的检测效果。
示例性地,固定架5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固定架5一般采用电木制成,电木的导热系数为0.3-0.4W/m·K之间,电木的导热系数和塑料材料的导热系数相当,使得对电锅的温度进行检测时,第一热敏电阻31相当于直接检测导热率优良的导热片的温度,第二热敏电阻32用于检测电锅发热盘的温度,第一热敏电阻31和第二热敏电阻32的检测位置和检测温度不同,使得第一热敏电阻31和第二热敏电阻32能够相互配合对电锅进行更准确的温度检测和控制。
上述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第一热敏电阻测定电锅内的烹饪温度,并通过第二热敏电阻测定电锅发热盘的温度,能够通过对电锅的锅体和电锅发热盘的温度进行监测,提高对电锅的控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的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还包括导热硅胶片6,导热片2上设有定位槽21,第一热敏电阻31和热熔断器4均嵌设在定位槽21上,导热硅胶片6将第一热敏电阻31和热熔断器4粘贴固定连接在定位槽21上,导热硅胶片6固定连接在固定架5内。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在结构上,导热片2上设有用于对第一热敏电阻31和热熔断器4进行固定的定位槽21,第一热敏电阻31和热熔断器4均嵌设在定位槽21上,并且定位槽21和第一热敏电阻31、热熔断器4的结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热敏电阻31和热熔断器4能够更准确、全面地感应定位槽21内的温度,提高了对第一热敏电阻31和热熔断器4通过导热片2对电锅的锅体的温度检测效果。
如图1所示的,导热硅胶片6用于对第一热敏电阻31、热熔断器4进行支撑,通过导热硅胶片6对第一热敏电阻31和热熔断器4进行支撑,能够将第一热敏电阻31和热熔断器4粘贴并压紧贴合在导热片2上,提高了第一热敏电阻31和热熔断器4在导热片2上固定的效果,保证了第一热敏电阻31和热熔断器4对电锅的锅体进行温度感应的效果。
上述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第一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包围在定位槽内,并且第一热敏电阻、热熔断器和导热硅胶片贴合,便于通过导热硅胶片对第一热敏电阻、热熔断器的接线进行固定,并能够对第一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的接线进行保护,同时能够将第一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紧密压合在导热片上,提高了第一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对电锅温度进行感应的灵敏度。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固定架5的侧壁设有形成开口的开口部51,导热硅胶片6延伸至开口部51内,第二热敏电阻32设于开口部51内并和导热硅胶片6抵接,第二热敏电阻32外部套接连接有和电锅发热盘相配合的弓形的导热体321。
图3为图1中的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的B-B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的,在结构上,固定架5的侧壁设有的开口部51用于对第二热敏电阻32进行容纳和定位。
在结构上,第二热敏电阻32在安装时,通过开口部51进行限位,同时,导热硅胶片6延伸至开口部51内并和第二热敏电阻32抵接,使得第二热敏电阻32能够在导热硅胶片6提供的弹性支撑下和电锅发热盘抵接,使得第二热敏电阻32能够直接检测电锅发热盘的温度。
在结构上,如图3所示的,第二热敏电阻32外部套接连接有和电锅发热盘相配合的弓形的导热体321,导热体321在和电锅发热盘中部的通孔内侧壁相互配合时,能够通过导热体321和导热体321内部的第二热敏电阻32对发热盘的温度进行准确的检测,并且通过导热体321能够对第二热敏电阻32进行固定。
示例性地,导热体321可以通过金属制成,导热体321可以通过螺丝安装在固定架5上。
上述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固定架5上的开口部51便于对第二热敏电阻32进行固定,使得第二热敏电阻32能够保持稳定,便于检测电锅发热盘的温度。
上述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也在于,导热硅胶片6能够同时对第一热敏电阻31、热熔断器4和第二热敏电阻32进行支撑,使得导热硅胶片6能够对第一热敏电阻31、热熔断器4抵紧固定,并能够将第二热敏电阻32抵紧固定在电锅发热盘上,提高了本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的紧凑度,并且简化了本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的结构。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固定架5固定连接在金属支架7上,金属支架7上连接有地线,第二热敏电阻32固定连接在金属支架7上。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的,在结构上,固定架5固定连接在金属支架7上,通过金属支架7能够对固定架5进行安装固定。
在结构上,第二热敏电阻32固定连接在金属支架7上,金属支架7通过金属制成,金属支架7的结构更易塑形,使得通过金属支架7能够更方便地对第二热敏电阻32进行固定。
在结构上,金属支架7上连接有地线,便于对电锅导热盘和第二热敏电阻32进行接地。
上述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第二热敏电阻安装在金属支架上,便于通过金属支架上的第二热敏电阻检测发热盘的温度。
上述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也在于,金属材质的金属支架的可塑性强,通过便于生产加工的金属支架更加方便地对第二热敏电阻进行安装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温度监测控制方法,应用如上的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对电锅进行温度监测,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的控制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的,电锅的控制器8分别和第一热敏电阻31、第二热敏电阻32分别电连接,电锅的控制器8上还电连接有发热盘9,在使用时通过控制器8根据第一热敏电阻31、第二热敏电阻32的检测结果对发热盘9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温度监测控制方法包括S110至S130,下面对S110至S130进行具体说明。
S110、当在煮饭模式下工作时,获取第一热敏电阻31检测的第一温度值,并获取第二热敏电阻32检测的第二温度值。
在使用时,通过电锅进行煮饭时,可以根据电锅的发热盘9的温度和电锅内的水和米的温度对发热盘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如果使用的是温度较高的热水煮饭时,此时电锅内的水和米的升温速度过快,往往会导致电锅的锅体内的饭还未煮熟时就导致发热盘对电锅的锅体的加热速度过快而导致电锅跳闸,此时会造成电锅煮饭最终未煮熟,影响电锅的使用效果。
另外地,现有的电锅往往有温度控制的功能,例如申请号为CN202210262524.2的专利中公开的一种烹饪器具的煮饭控制方法,公开了“升温阶段,控制单元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功率加热至设定温度T1;沸腾阶段,控制单元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二功率加热设定时间t1;焖饭阶段,控制单元控制加热装置间歇加热,至焖饭时间结束;煮饭结束阶段,控制单元提示煮饭结束”,实现了通过对煮饭的温度进行控制达到对煮饭温度分阶段控制的目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可以应用于煮饭过程对煮饭温度进行分阶段的控制的过程中,根据第一热敏电阻31检测的第一升温速率,并根据第二热敏电阻32检测的第二升温速率确定煮饭过程中锅体内水和米的温度变化,提高对煮饭时使用的水温的控制效果。
因此,可以通过第一热敏电阻31检测的第一温度值,并获取第二热敏电阻32检测的第二温度值确定电锅的工作状态,提高对电锅内的水和米的温度的监控效果,避免对煮饭过程中水和米的温度的控制不佳。
S120、在从发热盘9通电开始加热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确定第一热敏电阻31检测的第一升温速率,并确定第二热敏电阻32检测的第二升温速率。
示例性地,可以从发热盘9通电开始加热的第一预设时间段5min内,确定第一热敏电阻31检测的第一升温速率为20℃/min,并确定第二热敏电阻32检测的第二升温速率为200℃/min,发热盘的温度在0.5min内达到103℃左右即保持稳定不变。
S130、当第一升温速率和第二升温速率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速率差值时,控制器8控制发热盘9通电继续在煮饭模式下工作。
示例性地,在按照分阶段升温的目的控制煮饭的过程中,第一预设速率差值可以为90℃/min,上述的第一升温速率20℃/min和第二升温速率200℃/min之间的差值为180℃/min,此时说明电锅内的水温由于初始温度较低使得第一升温速率和第二升温速率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速率差值,此时电锅内的温度控制过程为正常状态,可以通过控制器8控制发热盘9通电继续在煮饭模式下工作。
上述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电锅的锅体内的水和米的温度速率和发热盘的升温速率的差距较大时,此时说明电锅的锅体内的水温在按照预定的升温速率范围内升高温度,此时控制发热盘在煮饭模式下继续工作,能够保证煮饭过程按照预定的温度控制过程进行,提高了对煮饭温度的控制效果。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S210至S240,下面对S210至S240进行具体说明。
S210、当在煮饭模式下工作时,获取第一热敏电阻31检测的第一温度值,并获取第二热敏电阻32检测的第二温度值。
当在煮饭模式下工作时,在煮饭过程中控制锅体内的温度时,获取第一热敏电阻31检测的第一温度值,并获取第二热敏电阻32检测的第二温度值,进而能够对电锅的锅体内的温度和发热盘9的温度进行检测。
S220、在从发热盘9通电开始加热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确定第一热敏电阻31检测的第一升温速率,并确定第二热敏电阻32检测的第二升温速率。
示例性地,可以从发热盘9通电开始加热的第一预设时间段3min内,确定第一热敏电阻31检测的第一升温速率为30℃/min,并确定第二热敏电阻32检测的第二升温速率为200℃/min,发热盘的温度在0.5min内达到103℃左右即保持稳定不变。
S230、当第一升温速率和第二升温速率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速率差值时,控制器8控制发热盘9断电停止工作第一时间段。
在煮饭时,一些用户可能使用高温水进行煮饭或者煮饭的水和米的量较小,因此对水和米进行加热时可能导致锅体内的温度升高过快影响煮饭的效果,此时如果需要按照预定的温度控制模式对电锅的锅体内的温度进行控制时,可以对第一升温速率和第二升温速率的差值进行检测,并据此控制锅体内的温度,提高煮饭的效果。
示例性地,在第一预设速率差值为150℃/min时,如果检测到第一升温速率为60℃/min、第二升温速率为200℃/min时,此时第一升温速率60℃/min、第二升温速率200℃/min之间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速率差值150℃/min,说明检测到的电锅的锅体内的温度升高速率过高,此时可以通过控制器8控制发热盘9断电停止工作第一时间段,以对锅体内的米进行浸泡,以实现对米的浸泡和软化,保证后续煮饭过程的温度控制的顺利进行,也能够保证饭能够煮熟。
示例性地,第一时间段可以为5min。
S240、在第一时间段后,控制器8控制发热盘9通电开始在煮饭模式下工作第二时间段。
在第一时间段5min后,可以通过控制器8控制发热盘9通电开始在煮饭模式下工作第二时间段,进而进行后续的加热过程,使得电锅的锅体内的温度能够按照预定的工作模式进行控制,进而顺利地将米饭煮熟。
示例性地,第二时间段可以为15min。
上述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第一热敏电阻和第二热敏电阻检测的温度升高速率的差距小于第一预设速率差值时,说明用语煮饭的水温过高,容易发生米饭煮不熟或者对煮饭的温度控制不能按照预定模式进行温度控制的情况,为了消除锅体内的米和水的初始温度较高影响,在煮饭的过程中控制发热盘停止工作第一时间段后继续煮饭,对水和米进行浸泡,进而能够正常将米饭煮熟,或者控制煮饭的温度按照预定模式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当第二升温速率小于第一预设速率时,控制器8提示检修发热盘9并控制发热盘9断电停止工作。
在使用时,第二升温速率表示发热盘9的工作状态,进而可以根据发热盘9的工作状态检测发热盘9是否正常,能够提高对发热盘9的状态的检测效果。
示例性地,第一预设速率可以为150℃/min,检测的第二升温速率可以为120℃/min,此时通过控制器8提示检修发热盘9并控制发热盘9断电停止工作。
示例性地,控制器8提示检修发热盘9时,可以通过控制器8上的提示灯实现提示功能。
上述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果发热盘的升温速度太慢,此时说明发热盘9不能达到预设的升温效果,说明发热盘没有正常工作,此时可以控制发热盘断电并检修发热盘。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S310至S330,下面对S310至S330进行具体说明。
S310、当在保温模式下工作时,获取第一热敏电阻31检测的第一温度值,并获取第二热敏电阻32检测的第二温度值。
在保温模式下工作时,需要满足的要求是发热盘9和电锅的温度基本相同,此时才能达到对锅体内的食物保温的目的。因此,可以通过第一热敏电阻31检测的第一温度值,并获取第二热敏电阻32检测的第二温度值,实现对食物的优良的保温效果的目的。
S320、从发热盘9断电停止加热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确定第一热敏电阻31检测的第一降温速率,并确定第二热敏电阻32检测的第二降温速率。
示例性地,第二预设时间段的时长可以为2min,为了检测发热盘9是否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工作,可以检测第二热敏电阻32检测的第二降温速率,进而确定发热盘9的降温速率,提高对发热盘9的发热过程的控制。
示例性地,在第二预设时间段2min内,检测的第一热敏电阻31的第一降温速率可以为8℃/min,检测的第二热敏电阻32检测的第二降温速率可以为12℃/min,进而可以通过第一降温速率、第二降温速率判断对锅体的温度控制效果。
S330、当第二降温速率和第一降温速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速率差值时,控制发热盘9继续在保温模式下工作。
示例性地,当第二降温速率和第一降温速率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速率差值时,此时说明发热盘9的降温过大,不能对锅体进行有效的保温,此时可以通过控制器8控制提高发热盘9的工作功率。
示例性地,当第二预设速率差值为5℃/min时,并且第二降温速率和第一降温速率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速率差值5℃/min时,此时可以通过控制器8控制提高发热盘9的工作功率。
示例性地,当第二降温速率和第一降温速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速率差值时,此时说明发热盘9的降温速度在合适的范围内,能够对锅体进行有效的保温,此时可以通过控制发热盘9继续在保温模式下工作,以保持发热盘9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对锅体进行保温。
示例性地,当第二预设速率差值为5℃/min时,并且第二降温速率和第一降温速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速率差值5℃/min时,此时可以通过控制器8控制保持发热盘9的工作功率,即控制发热盘9继续在保温模式下工作,实现对锅体的保温。
需要说明的是,在检测第二降温速率和第一降温速率的相对差值时,可以对第一降温速率检测,并判断第一降温速率是否在预定的降温速率范围内,以对锅体内食物的保温过程的绝对温度进行控制,提高对锅体内食物的保温控制效果。
上述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二降温速率和第一降温速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速率差值,发热盘和电锅的温度保持基本同步,说明发热盘的温度维持在保温的范围内,此时可以控制发热盘持续在保温模式下工作,实现对食物的保温。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当在煮饭模式下工作时,当第一温度值达到第一目标温度值时,当第二温度值和第一温度值之间的温度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差值时,控制发热盘9停止工作第三时间段,直至第二温度值和第一温度值之间的温度差值小于预设温度差值时,重新启动发热盘9重新在煮饭模式下工作。
在煮饭模式下工作时,如果发热盘9的温度过高,此时可以控制发热盘9停止工作一段时间,以实现对发热盘9的温度的控制,避免煮饭时烧锅。
示例性地,当第一温度值达到第一目标温度值后,可以检测第二温度值和第一温度值之间的温度差值,并据此判断发热盘9的温度是否过高。
示例性地,第一目标温度值可以为100℃,预设温度差值可以为8℃,在第一温度值达到第一目标温度值100℃之后,检测的第二温度值为110℃时,此时第二温度值和第一温度值之间的差值为10℃大于预设温度差值8℃,此时控制发热盘9停止工作第三时间段,实现对发热盘9的温度的降温,直至第二温度值和第一温度值之间的温度差值小于预设温度差值10℃时,重新启动发热盘9重新在煮饭模式下工作,进而能够避免米饭发生糊锅。
示例性地,第三时间段可以为30s。
可选地,也可以将控制发热盘9停止工作第三时间段替换为控制发热盘9的功率降低,以降低发热盘9的发热温度。
上述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当第二温度值和第一温度值之间的温度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差值时,说明此时发热盘的温度过高,控制发热盘停止工作第三时间段,看可以保护发热盘,能够避免发热盘的温度过高产生损坏;也能够起到控制火力大小的目的,也能够避免糊锅。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当第一温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并且第二温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发热盘9停止工作并提示检修发热盘9或发热盘9的驱动电路。
在使用时,可以对第一温度值和第二温度值的绝对温度进行检测,以实现对锅体和发热盘的绝对温度的检测,进而对发热盘9进行检修和更换。
示例性地,第一预设温度值可以为97℃,第二预设温度值可以为108℃,如果第一温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97℃,并且第二温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108℃时,此时可以控制发热盘9停止工作并提示检修发热盘9或发热盘9的驱动电路,以避免发热盘9温度过高产生烧锅现象。
可选地,可以将控制发热盘9停止工作替换为控制发热盘9的功率降低,以降低发热盘9的发热温度。
上述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检测锅体和发热盘的绝对温度值,在锅体和发热盘的温度值均过高时,检修发热盘,能够有效地避免烧糊。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如图1所示的,在结构上,第二热敏电阻32也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热敏电阻32均匀地分布在固定架5的底部或外侧壁上。
示例性地,图1中的固定架5上设有2个第二热敏电阻32,通过第二热敏电阻32能够对发热盘9的温度进行有更精准的检测。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确定第二温度值可以通过如下流程进行:当从煮饭模式进入保温模式时,确定多个第二热敏电阻32中温度检测值和第一热敏电阻31的温度检测值的差值最小的目标第二热敏电阻,将目标第二热敏电阻检测的温度值作为第二温度值。
在使用时,当从煮饭模式进入保温模式时,确定多个第二热敏电阻32中温度检测值和第一热敏电阻31的温度检测值的差值最小的目标第二热敏电阻,将目标第二热敏电阻检测的温度值作为第二温度值。
示例性地,当电锅从煮饭模式切换进入保温模式时,此时电锅的实际温度和发热盘的实际温度最相近,进而可以将第一热敏电阻31的温度检测值和多个第二热敏电阻32的温度检测值进行比较,将多个第二热敏电阻32中温度检测值和第一热敏电阻31的温度检测值最接近的第二热敏电阻32作为后续在温度控制中检测发热盘9的温度来源,实现对发热盘9的温度的高效检测。
示例性地,当确定多个第二热敏电阻32中温度检测值和第一热敏电阻31的温度检测值的差值最小的目标第二热敏电阻之后,可以将目标第二热敏电阻检测的温度值作为上述的第二温度值,提高对发热盘9的温度控制效果。
上述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多个第二热敏电阻,通过确定检测温度最准确的第二热敏电阻,提高了对发热盘的温度控制效果。
上述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也在于,在多个第二热敏电阻中有一个损坏时,可以继续在多个第二热敏电阻中确定温度检测值和第一热敏电阻的温度检测值的差值最小的目标第二热敏电阻,实现对发热盘9的温度的有效检测,提高了本温度传感器在使用时的鲁棒性。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上述的方法还包括:当从煮饭模式进入保温模式时,当所有第二热敏电阻32的温度检测值和第一热敏电阻31的温度检测值的差值均大于温度差阈值时,提示对所有第二热敏电阻32进行检修并控制发热盘9停止工作。
在有多个第二热敏电阻32时,通过判断所有第二热敏电阻32和第一热敏电阻31的温度检测值的差值,可以对所有第二热敏电阻32的温度检测的准确度进行判断,如果所有第二热敏电阻32的温度检测均不准确时,可以提示对所有第二热敏电阻32进行检修并控制发热盘9停止工作。
示例性地,温度差阈值可以为10℃,当从煮饭模式切换进入保温模式时,当所有第二热敏电阻32的温度检测值和第一热敏电阻31的温度检测值的差值均大于温度差阈值10℃时,提示对所有第二热敏电阻32进行检修并控制发热盘9停止工作。
上述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通过判断所有第二热敏电阻的检测值的准确度,在所有第二热敏电阻和第一热敏电阻的温度检测值差距过大时,可以对所有第二热敏电阻进行检修,进而提高对发热品的温度控制的效果。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温度监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对电锅进行温度监测,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包括金属盖(1)、导热片(2)、第一热敏电阻(31)、第二热敏电阻(32)、热熔断器(4)和固定架(5),金属盖(1)固定连接在固定架(5)上,导热片(2)和金属盖(1)的顶部内侧壁抵接,第一热敏电阻(31)和热熔断器(4)均和导热片(2)导热连接;固定架(5)通过绝缘材料制成,固定架(5)将第一热敏电阻(31)和热熔断器(4)的接线端子包围在内,第二热敏电阻(32)连接在固定架(5)的底部或外侧壁上,第一热敏电阻(31)用于检测电锅的锅体的温度,第二热敏电阻(32)用于检测电锅发热盘的温度;
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还包括导热硅胶片(6),导热片(2)上设有定位槽(21),第一热敏电阻(31)和热熔断器(4)均嵌设在定位槽(21)上,导热硅胶片(6)将第一热敏电阻(31)和热熔断器(4)粘贴固定连接在定位槽(21)上,导热硅胶片(6)固定连接在固定架(5)内;固定架(5)的侧壁设有形成开口的开口部(51),导热硅胶片(6)延伸至开口部(51)内,第二热敏电阻(32)设于开口部(51)内并和导热硅胶片(6)抵接,第二热敏电阻(32)外部套接连接有和电锅发热盘相配合的弓形的导热体(321);固定架(5)固定连接在金属支架(7)上,金属支架(7)上连接有地线,第二热敏电阻(32)固定连接在金属支架(7)上;
电锅的控制器(8)分别和第一热敏电阻(31)、第二热敏电阻(32)电连接,电锅的控制器(8)上还电连接有发热盘(9),方法包括:
当在煮饭模式下工作时,获取第一热敏电阻(31)的第一温度值,并获取第二热敏电阻(32)的第二温度值;
在从发热盘(9)通电开始加热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确定第一热敏电阻(31)检测的第一升温速率,并确定第二热敏电阻(32)检测的第二升温速率;
当第一升温速率和第二升温速率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速率差值时,控制器(8)控制发热盘(9)通电继续在煮饭模式下工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监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在煮饭模式下工作时,获取第一热敏电阻(31)检测的第一温度值,并获取第二热敏电阻(32)检测的第二温度值;
在从发热盘(9)通电开始加热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确定第一热敏电阻(31)检测的第一升温速率,并确定第二热敏电阻(32)检测的第二升温速率;
当第一升温速率和第二升温速率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速率差值时,控制器(8)控制发热盘(9)断电停止工作第一时间段;
在第一时间段后,控制器(8)控制发热盘(9)通电开始在煮饭模式下工作第二时间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监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第二升温速率小于第一预设速率时,控制器(8)提示检修发热盘(9)并控制发热盘(9)断电停止工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监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在保温模式下工作时,获取第一热敏电阻(31)检测的第一温度值,并获取第二热敏电阻(32)检测的第二温度值;
从发热盘(9)断电停止加热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确定第一热敏电阻(31)检测的第一降温速率,并确定第二热敏电阻(32)检测的第二降温速率;
当第二降温速率和第一降温速率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速率差值时,控制发热盘(9)继续在保温模式下工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度监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在煮饭模式下工作时,当第一温度值达到第一目标温度值时,当第二温度值和第一温度值之间的温度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差值时,控制发热盘(9)停止工作第三时间段,直至第二温度值和第一温度值之间的温度差值小于预设温度差值时,重新启动发热盘(9)重新在煮饭模式下工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监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第一温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并且第二温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控制发热盘(9)停止工作并提示检修发热盘(9)或发热盘(9)的驱动电路。
CN202311546610.7A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及其温度监测控制方法 Active CN1173302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46610.7A CN117330202B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及其温度监测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46610.7A CN117330202B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及其温度监测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30202A CN117330202A (zh) 2024-01-02
CN117330202B true CN117330202B (zh) 2024-06-18

Family

ID=89279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46610.7A Active CN117330202B (zh) 2023-11-20 2023-11-20 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及其温度监测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330202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309141U (zh) * 2020-07-08 2021-06-0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炒菜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30403A1 (de) * 1985-04-06 1986-10-16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Verfahren zum automatischen regeln des ankochheizvorganges einer kochvorrichtung
JP5396800B2 (ja) * 2008-10-01 2014-01-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ジャー炊飯器
CN103645758B (zh) * 2013-12-20 2015-10-21 方春友 加热锅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660991B (zh) * 2016-07-28 2020-02-0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锅的控温系统及方法和电锅
CN211128219U (zh) * 2019-11-26 2020-07-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炊具
CN113324263A (zh) * 2020-02-28 2021-08-31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用于灶具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灶具
CN111904290B (zh) * 2020-07-23 2023-06-0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盘式炒菜机的烹饪控制方法及炒菜机
CN113017401A (zh) * 2021-03-26 2021-06-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饭煲、米饭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568951B (zh) * 2022-01-12 2023-07-2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控制器及烹饪器具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3309141U (zh) * 2020-07-08 2021-06-0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炒菜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30202A (zh) 2024-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18850A (en) Electric cooker having temperature warning means
CA2051861C (en) Domestic cooking apparatus
EP0037638B1 (en) Cooking apparatus
JP3351849B2 (ja) 調理用レンジのための電気加熱装置
CN109744899B (zh)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食品加工机
GB0206738D0 (en) Electrical heating assembly
CN117330202B (zh) 一种电锅温度监测用温度传感器及其温度监测控制方法
CN108309039A (zh) 电烹饪器及其防溢出加热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8192971U (zh) 一种安全的膜加热食品加工机
CN217928891U (zh) 一种用于发热体的控温结构
CN108309020A (zh) 电烹饪器及其防溢出加热控制方法和装置
CA3010966C (en) A glass-ceramic cooking apparatus and a method relating to temperature limiting control for preventing cooking oil ignition
CN213309141U (zh) 一种炒菜机
EP1345473A3 (en) Electrical heating assembly for a cooking appliance with temperature sensing means
EP3386268B1 (en) A glass-ceramic cooking apparatus and a method relating to temperature limiting control for preventing cooking oil ignition
CN101273835B (zh) 安全节能电热锅
CN201197596Y (zh) 安全节能电热锅
CN218009296U (zh) 分体式烹饪器具及其烹饪装置
CN113545652A (zh) 用热电偶测温的烹饪器具
CN222656794U (zh) 烧水壶
CN220339533U (zh)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JP3539341B2 (ja) 電気調理器
JPH03280384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864807B2 (ja) 調理器
JPH03241236A (ja) 電気こん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