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304881B - 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304881B CN117304881B CN202311251503.1A CN202311251503A CN117304881B CN 117304881 B CN117304881 B CN 117304881B CN 202311251503 A CN202311251503 A CN 202311251503A CN 117304881 B CN117304881 B CN 11730488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ase
- mixing
- change microcapsule
- preparation
- hou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02—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 C09K5/06—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solid or vice versa
- C09K5/063—Materials absorbing or liberating heat during crystallisation; Heat storage materia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3/00—Colloid chemistry, e.g. the production of colloidal materials or their solu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2—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6—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by phase separation
- B01J13/14—Polymerisation; cross-linking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M—TREATMENT,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LASS D06, OF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FEATHER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 D06M15/00—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 D06M15/19—Treating fibres, threads, yarns, fabrics, or fibrous goods made from such materials, with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Such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treatment with 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D06M15/37—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06M15/53—Polyeth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包括壁材和芯材;所述壁材包括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三聚氰胺或尿素‑甲醛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芯材的制备原料包括聚乙二醇、第二化合物和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所述第二化合物包括聚氨酯和/或环己烷。本发明中,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具有良好的蓄热能力、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形状稳定性,相变循环性和耐久性好;将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用于织物,利用相变材料特有的储放热性能,能够赋予织物调温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相变材料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可通过自身状态的转变从外界吸收或释放能量,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温度进行调节。因相变材料这一特性,使其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相变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相分离、具有腐蚀性和容易损失等问题,因此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基于此,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得以迅速发展,变材料微胶囊是通过壁材将相变材料包覆起来与外界环境隔离,对芯材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相变微胶囊的应用较为广泛,已应用于纺织领域。
目前,相变材料微胶囊的材料、制备方法多样,化学法制备工艺也比较成熟,包括原位聚合法、界面聚合法等;原位聚合法,成本低,所制备的微胶囊致密性和稳定性较好,但不可避免地存在游离甲醛,造成环保问题。界面聚合法避免了游离甲醛的问题,但在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较难控制,导致壁材的致密性和稳定性较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芯材容易损失,因而限制了微胶囊相变材料的使用范围。
因此,开发一种稳定性好,蓄热能力好,相变循环性好和耐久性好的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具有良好的蓄热能力、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形状稳定性,相变循环性和耐久性好;将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用于织物,利用相变材料特有的储放热性能,可以在所整理织物的周围形成一定区域的微气候,使织物具有一定的调温作用,形成蓄热调温纺织品,既改善了织物的热舒适性,又提高了纺织品的附加价值。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包括壁材和芯材;所述壁材包括二氧化硅、二氧化钛、三聚氰胺或尿素-甲醛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芯材的制备原料包括聚乙二醇、第二化合物和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所述第二化合物包括聚氨酯和/或环己烷。
本发明中,以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为乳化剂,通过吸附于颗粒表面降低表面张力,促进颗粒的分散,使得到的微胶囊粒径分布窄而均匀;并且通过选用特定的芯材和壁材复配,使得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具有良好的储放热能力,稳定性好,相变循环性能和耐久性更优,使用寿命长,用于织物,能够使得织物具有调温功能,使用舒适。
优选地,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芯材的制备原料包括聚乙二醇97.5~98.2%(例如可以为97.5%、97.6%、97.7%、97.8%、97.9%、98%、98.1%、98.2%等)、第二化合物1~1.5%(例如可以为1%、1.05%、1.1%、1.15%、1.2%、1.25%、1.3%、1.35%、1.4%、1.45%、1.5%等)和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0.8~1%(例如可以为0.8%、0.81%、0.82%、0.83%、0.84%、0.85%、0.86%、0.87%、0.88%、0.89%、0.9%、0.91%、0.92%、0.93%、0.94%、0.95%、0.96%、0.97%、0.98%、0.99%、1%等)。
优选地,所述聚乙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3000,例如可以为1000、1200、1400、1600、1800、2000、2200、2400、2600、2800、3000等。
优选地,所述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0.2~0.8),其中,(0.2~0.8)中的具体取值例如可以为0.2、0.22、0.24、0.26、0.28、0.3、0.32、0.34、0.36、0.38、0.4、0.42、0.44、0.46、0.48、0.5、0.52、0.54、0.56、0.58、0.6、0.62、0.64、0.66、0.68、0.7、0.72、0.74、0.76、0.78、0.8等。
优选地,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的粒径为400~900nm,例如可以为400nm、450nm、500nm、550nm、600nm、650nm、700nm、750nm、800nm、850nm、900nm等。
本发明中,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的粒径小于400nm,焓值减小;大于900nm,包覆稳定性变差。
优选地,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的包封率≥87%,例如可以为87%、88%、89%、90%、91%、92%、93%、94%、95%、96%、97%、98%等。
优选地,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的相变焓为140~160J/g,例如可以为140J/g、145J/g、150J/g、155J/g、160J/g等。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相变微胶囊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壁材和芯材混合,经乳液缩聚,得到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将聚乙二醇、第二化合物和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混合,得到乳液A;
(2)将步骤(1)得到的乳液A与壁材的前驱体混合,静置,得到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
优选地,步骤(1)所述混合的温度为60~70℃,例如可以为60℃、62℃、64℃、66℃、68℃、70℃等;混合的时间为1~2h,例如可以为1h、1.2h、1.4h、1.6h、1.8h、2h等。
优选地,步骤(1)所述混合的转速为800~1000rpm,例如可以为800rpm、820rpm、850rpm、880rpm、900rpm、920rpm、950rpm、980rpm、1000rpm等。
优选地,步骤(2)所述混合的温度为60~70℃,例如可以为60℃、62℃、64℃、66℃、68℃、70℃等;混合的时间为30~45min,例如可以为30min、32min、34min、36min、38min、40min、42min、44min、45min等。
优选地,步骤(2)所述混合的转速为200~500rpm,例如可以为200rpm、220rpm、250rpm、280rpm、300rpm、320rpm、340rpm、360rpm、380rpm、400rpm、420rpm、440rpm、460rpm、480rpm、500rpm等。
优选地,步骤(2)所述混合后还包括加入酸继续混合的步骤。
本发明中,所述酸包括盐酸。
优选地,所述加入酸继续混合的转速为400~600rpm,例如可以为400rpm、420rpm、440rpm、460rpm、480rpm、500rpm、520rpm、540rpm、560rpm、580rpm、600rpm等;时间为3~4h,例如可以为3h、3.2h、3.4h、3.6h、3.8h、4h等。
优选地,步骤(2)所述静置的温度为60~70℃,例如可以为60℃、62℃、64℃、66℃、68℃、70℃等;静置的时间为5~6h,例如可以为5h、5.2h、5.4h、5.6h、5.8h、6h等。
优选地,所述静置后包括洗涤和/或干燥的步骤。
本发明中,所述静置使产物沉淀完全,然后过滤,洗涤3~4次后在60~70℃条件下烘干12~16h。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乙二醇、第二化合物和0.8~1%的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在温度为60~70℃、转速为800~1000rpm下混合1~2h,得到乳液A;
(2)将步骤(1)得到的乳液A与壁材的前驱体在温度为60~70℃、转速为200~500rpm下混合30~45min后,向其中加入酸继续在转速为400~600rpm下混合3~4h,随后在温度为60~70℃下静置5~6h,得到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得到的相变微胶囊的壁材致密性和稳定性好,包覆率高,且避免了游离甲醛的问题,工艺简单,环保,成本低。
本发明中,以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作为乳化剂,通过吸附于颗粒表面降低表面张力,促进颗粒的分散,得到粒径分布窄而均匀的微胶囊;当乳化剂用量过多时,无法达到油水界面对油相的包裹,使得壁材变薄,包裹率下降。
本发明中,控制制备过程中的搅拌速度,能够得到形态较好和粒径分布均匀的相变微胶囊材料;当搅拌速度过大,内部流体则由平流状态变为湍流状态,引起粒径分布的剧烈变化。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织材料,所述纺织材料包括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相变微胶囊材料。
优选地,所述纺织材料具有调温功能。
本发明所述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上述列举的点值,还包括没有列举出的上述数值范围之间的任意的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相变微胶囊材料,为核-壳结构,具有规则的球形形貌,粒径分布均匀,且其包封效率达到87%以上,相变焓约为140~160J/g;具有良好的蓄热能力、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形状稳定性,相变循环性和耐久性好;经过100次加热-冷却循环,仍具有很好的储热能力;将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用于织物,利用相变材料特有的储放热性能,可以在所整理织物的周围形成一定区域的微气候,使织物具有一定的调温作用,形成蓄热调温纺织品,既改善了织物的热舒适性,又提高了纺织品的附加价值;且成本低、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包括壁材和芯材;所述壁材和芯材的质量比为0.5:1;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70℃的油浴锅中,将97.9%聚乙二醇(PEG2000)、1.2%环己烷和0.9%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加入三口烧瓶进行充分混合,并剧烈搅拌1h,搅拌转速为900rpm,得到均匀的乳液体系;随后向其中加入配方量的硅酸乙酯作为硅源,持续搅拌35min,搅拌转速为400rpm,以保持稳定的乳液体系;最后,再向乳液中加入5%的盐酸水溶液,并持续搅拌4h,搅拌转速为500rpm,反应完成后停止搅拌,在60℃条件下静置6h,使其沉淀完全,将混合液过滤,并经过3次冲洗后在60℃条件下烘干16h,得到粒径为500nm的相变微胶囊材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包括壁材(为二氧化硅)和芯材;所述壁材和芯材的质量比为0.3:1;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65℃的油浴锅中,将98%聚乙二醇(PEG2000)、1.15%环己烷和0.85%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加入三口烧瓶进行充分混合,并剧烈搅拌2h,搅拌转速为820rpm,得到均匀的乳液体系;随后向其中加入配方量的硅酸乙酯作为硅源,持续搅拌45min,搅拌转速为300rpm,以保持稳定的乳液体系;最后,再向乳液中加入5%的盐酸水溶液,并持续搅拌3h,搅拌转速为600rpm,反应完成后停止搅拌,在65℃条件下静置5h,使其沉淀完全,将混合液过滤,并经过3次冲洗后在60℃条件下烘干16h,得到粒径为600nm的相变微胶囊材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包括壁材和芯材;所述壁材和芯材的质量比为0.7:1;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70℃的油浴锅中,将97.7%聚乙二醇(PEG2000)、1.5%聚氨酯和0.8%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加入三口烧瓶进行充分混合,并剧烈搅拌2h,搅拌转速为980rpm,得到均匀的乳液体系;随后向其中加入配方量的硅酸乙酯作为硅源,持续搅拌30min,搅拌转速为480rpm,以保持稳定的乳液体系;最后,再向乳液中加入5%的盐酸水溶液,并持续搅拌3h,搅拌转速为400rpm,反应完成后停止搅拌,在65℃条件下静置5h,使其沉淀完全,将混合液过滤,并经过3次冲洗后在60℃条件下烘干16h,得到粒径为650nm的相变微胶囊材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壁材和芯材的质量比为0.1:1,其它组分、用量及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壁材和芯材的质量比为1:1,其它组分、用量及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的含量为1.5%,调整聚乙二醇与环己烷的用量使得总量为100%(聚乙二醇与环己烷的配比不变),其它组分、用量及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的含量为0.5%,调整聚乙二醇与环己烷的用量使得总量为100%(聚乙二醇与环己烷的配比不变),其它组分、用量及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环己烷的含量为2%,调整聚乙二醇与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的用量使得总量为100%(聚乙二醇与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的配比不变),其它组分、用量及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中,聚乙二醇(PEG2000)、环己烷和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混合的转速为1200rpm;加入配方量的硅酸乙酯作为硅源搅拌转速为100rpm;加入盐酸水溶液搅拌转速为700rpm,其它组分、用量及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采用界面聚合方法制备得到,具体包括:将硅酸乙酯、聚乙二醇与环己烷混合,得到溶液A;然后将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与水混合,得到溶液B;将溶液B加入到溶液A中,使用高速剪切乳化机以10000rpm剪切乳化10min,将所得乳液转移至三口瓶中,在70℃下反应12小时,聚合反应时的单体在芯材表面形成聚合物膜,并逐步形成胶囊壳,经分离、洗涤、干燥,得到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原料用量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所述聚乙二醇替换为十六醇,其它组分、用量及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所述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替换为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其它组分、用量及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性能测试
(1)粒径:纳米粒径电位分析仪Nano-ZS90Malvern(美国);
(2)包覆率=微胶囊相变焓值/微胶囊芯材相变焓值*100%;
(3)相变焓:差示扫描量热法(DSC)Q2000美国TA公司;
(4)耐久性:GBT 8629-2017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4N法水洗测试。
具体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相变微胶囊材料,以聚乙二醇为芯材,并且控制芯材与壁材的含量在特定配比下,同时以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为乳化剂,通过乳液聚合得到的相变微胶囊材料,形态规则,粒径均匀,具有良好的蓄热能力、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形状稳定性,相变循环性和耐久性好;将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用于织物,利用相变材料特有的储放热性能,可以在所整理织物的周围形成一定区域的微气候,能够赋予织物调温功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相变焓为155~160 J/g相变微胶囊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由壁材和芯材组成;
所述壁材为二氧化硅;
所述芯材的制备原料为聚乙二醇、第二化合物和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
所述第二化合物为聚氨酯;
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芯材的制备原料为聚乙二醇97.5~98.2%、第二化合物1~1.5%和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0.8~0.99%;
所述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0.3~0.8);
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的粒径为500~650 nm;
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的包封率≥8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变微胶囊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3000。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相变微胶囊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壁材和芯材混合,经乳液缩聚,得到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将聚乙二醇、第二化合物和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混合,得到乳液A;
(2)将步骤(1)得到的乳液A与壁材的前驱体混合,静置,得到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混合的温度为60~70℃,混合的时间为1~2 h。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混合的转速为800~1000rp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混合的温度为60~70℃,混合的时间为30~45 min。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混合的转速为200~500rpm。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混合后还包括加入酸继续混合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酸继续混合的转速为400~600 rpm,时间为3~4 h。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静置的温度为60~70℃,静置的时间为5~6 h。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后包括洗涤和/或干燥的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乙二醇、第二化合物和0.8~0.99%的苯乙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在温度为60~70℃、转速为800~1000rpm下混合1~2 h,得到乳液A;
(2)将步骤(1)得到的乳液A与壁材的前驱体在温度为60~70℃、转速为200~500rpm下混合30~45 min后,向其中加入酸继续在转速为400~600rpm下混合3~4h,随后在温度为60~70℃下静置5~6h,得到所述相变微胶囊材料。
14.一种纺织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材料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相变微胶囊材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纺织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材料具有调温功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251503.1A CN117304881B (zh) | 2023-09-26 | 2023-09-26 | 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251503.1A CN117304881B (zh) | 2023-09-26 | 2023-09-26 | 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304881A CN117304881A (zh) | 2023-12-29 |
CN117304881B true CN117304881B (zh) | 2024-06-25 |
Family
ID=89241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251503.1A Active CN117304881B (zh) | 2023-09-26 | 2023-09-26 | 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304881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95497A (zh) * | 2006-12-08 | 2007-07-11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具有智能调温功能的调温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 |
CN111534285A (zh) * | 2020-06-01 | 2020-08-14 | 长沙理工大学 | 一种SiO2改性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09151B (zh) * | 2007-08-08 | 2010-09-29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嵌段聚氨酯微胶囊复合整理剂的制备方法 |
CN101555401B (zh) * | 2008-04-10 | 2011-12-21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有机相变储能材料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EP2620211A3 (en) * | 2012-01-24 | 2015-08-19 | Takasago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New microcapsules |
CN103031114A (zh) * | 2012-05-03 | 2013-04-10 | 华东理工大学 | 常温用高导热复合相变蓄能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943392A (zh) * | 2012-11-26 | 2013-02-27 | 天津工业大学 | 一种文胸基材的制备方法 |
KR101478031B1 (ko) * | 2013-06-13 | 2015-01-05 | 한경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상변화 물질을 이용한 마이크로캡슐 형태의 잠열 축열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
CN103638881B (zh) * | 2013-11-25 | 2015-12-09 | 深圳大学 | 一种以聚氨酯为壁材的环氧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CN104449590B (zh) * | 2014-12-05 | 2017-09-15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 一种相变储能材料的纳米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111588B (zh) * | 2015-09-23 | 2017-07-21 | 北京宇田相变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调温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513375B (zh) * | 2017-08-11 | 2021-06-01 | 中科世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二氧化硅包覆的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7829309A (zh) * | 2017-11-30 | 2018-03-23 | 英泰时尚服饰(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羊毛织物防毡缩微胶囊整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559957B (zh) * | 2019-07-24 | 2020-10-27 |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 一种高共混流动性、高相变潜热的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709080A (zh) * | 2020-12-08 | 2021-04-27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面料整理液及在面料制备中的应用 |
CN113663615A (zh) * | 2021-07-23 | 2021-11-19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具有光热转化效应的高潜热值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
2023
- 2023-09-26 CN CN202311251503.1A patent/CN11730488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95497A (zh) * | 2006-12-08 | 2007-07-11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具有智能调温功能的调温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 |
CN111534285A (zh) * | 2020-06-01 | 2020-08-14 | 长沙理工大学 | 一种SiO2改性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相变材料纳米胶囊的制备与性能;樊耀峰等;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0128;第21卷(第1期);288-289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304881A (zh) | 2023-12-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55401B (zh) | 有机相变储能材料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27779B (zh) | 一种相变材料超疏水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376800A (zh) | 一种耐高温型相变材料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06201B (zh) | 一种采用纳米纤维素改性制备聚氨酯整理剂的方法 | |
CN104404647B (zh) | 一种纤维素纳米晶改性的亲水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561900B (zh) | 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881404B (zh) | 一种高包覆率高导热率高热循环稳定性的有机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822962B (zh) | 一种以非异氰酸酯聚氨酯为囊壁的相变储能胶囊制备方法 | |
CN110791971A (zh) | 一种基于相变微胶囊的智能调温纺织品的涂层整理技术 | |
WO2019144567A1 (zh) | 一种抗菌防紫外多功能化学纤维 | |
Jantang et al. | High performance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acrylic acid-divinylbenzene) microcapsule encapsulated heat storage material for thermoregulating textiles | |
CN117304881B (zh) | 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1376705B (zh) | 一种改性ptt聚酯切片的制备方法 | |
CN110479194A (zh) | 一种兼具高力学性能与高导热性能的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343511A (zh) | 一种纳米碳化锆改性石蜡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8109920B (zh) | 再生涤纶纤维长丝制备清凉高弹面料的方法 | |
CN117165102A (zh) | 一种二氧化硅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937781A (zh) | 一种以聚酯和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为粘结树脂的色粉的制备方法 | |
CN117801790A (zh) | 一种由二氧化硅封装的纳米相变微胶囊的快速合成方法 | |
CN102172502A (zh) | 一种功能性纳胶囊浆液的界面聚合制造方法及用途 | |
KR20030068617A (ko) | 폴리에스터 입자 내부에 왁스를 캡슐화시킨 정전 잠상현상용 토너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CN107675551B (zh) | 一种高档铜版纸专用低成本石墨烯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408365A (zh) | 一种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
AU2021105065A4 (en) | Plant-based functional polyester filament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 |
CN104017336A (zh) | 一种纳米硼酸钡溶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聚酯阻燃中的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