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1573A - 汉字词综合编码及键盘输入法 - Google Patents
汉字词综合编码及键盘输入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1573A CN1171573A CN 96109150 CN96109150A CN1171573A CN 1171573 A CN1171573 A CN 1171573A CN 96109150 CN96109150 CN 96109150 CN 96109150 A CN96109150 A CN 96109150A CN 1171573 A CN1171573 A CN 11715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de
- characters
- character
- letter
- sign indic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汉字编码及键盘输入法,采用规范的汉字笔画、部首、独体字和字音为码元,以通用键盘3×10共30个键为编码键元,笔画主要以“形托”、部首和独体字主要以“音托”方式安排键位,统一对大字符集、大词库和非汉字字符编码,编码输入以词为主、以音为先,包括形码、音码和音形码等不同类型的编码,可不切换地随机使用各类编码。本发明还可用于辞书检索等编码的其它用途。
Description
本发明属于汉字编码及键盘输入技术领域。
迄今为止,国内外已推出数百种汉字编码及键盘输入方案,流行的也有几十种。但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真正理想的编码还未实现。原因是易学与好用的矛盾尚未解决,要么难学,要么输入速度慢。此外,不少方案还存在不符合文字规范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绝大多数编码方案可归入以下三大类:形码、音码和音形结合码。形码涉及对汉字的拆分,在以字为主的编码输入中占有优势,重码率较低,打字速度快,不认识的字也能输入,但在易学和符合文字规范方面做得不够好。音码的优势在于词编码,符合思维习惯,词输入速度高,而且不需要拆分汉字,缺点是单字重码率太高,且不认识的字无法输入等。音形结合码在不同程度上也涉及对汉字的拆分,大多采用“音托”方式建立汉字部件与键元之间的对应关系,与形码相比降低了记忆难度,与音码相比又减少了单字重码率,但在安排无音部件及简化编码规则等方面还不够理想,并同样面临汉字拆分的规范问题,对不认识的字的输入也不方便。
从键盘输入的角度来说,汉字编码需要解决两个基本矛盾。
其一,常用字与非常用字的矛盾。几千年的汉字发展史,产生了几万个汉字,而现代中国人常用的却只有几千个常用字。据有人统计,3755个一级字占了99.9%左右的使用频度。汉字编码当然首先要重点保证常用字的快速输入。但是,也不能将其它几万个汉字弃之不顾,尽管它们“不常用”。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很好地继承几千年来极其珍贵的汉字文化遗产,一脉相承的汉字文化将在电脑时代出现断层。
其二,字与词的矛盾。汉语以字为最小单位,但人们思考问题、表达意义却是以词为单位。汉字编码输入要符合人的思维习惯并提高输入速度,就要在字编码的基础上“叠加”词编码。词库要存有足够多的词语数量,才能满足方便使用的要求,否则,要么需要“记”词而增加记忆负担,要么容易出错并影响速度。因此,建立一个几万条(例如4~5万条)词语的大词库是必要的。由于汉语词中包含不少单字词,且使用频率较高,字与词在形式上又无法区别,因此人们使用汉语时实际上是字词混用(确切地说是单字词与多字词混用)。这就给汉字编码出了另一道难题:既要满足方便字词混用的要求,又不能让字码与词码发生冲突。否则,几万个词码“混入”字码空间,重码率将不可避免地急剧升高,从而对编码性能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现有技术未能圆满解决上述两个基本矛盾。显然,单一类型的编码,无论是形码、音码还是音形结合码,都不可能同时解决这两个矛盾。有些方案为了避免字、词冲突,采用加引导符或“字三码词四码”的方式,但这类方法“强行”划分字码和词码,用起来不自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思维障碍,特别在高速盲打时会影响大脑的反应速度,此外,“字三码”也显得字码空间不足,导致字重码率过高(尤其当字符集扩大时)。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汉字编码及键盘输入法,将形码、音码和音形结合码组合成一个统一的编码系统,在解决常用字与非常用字、字与词两个基本矛盾的基础上,使之符合下列要求:
1.规范:符合语言文字规范,与中小学语文基础教育相结合;
2.易学:与国民教育背景一致,做到学汉语与学编码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3.高效:输入速度能同时满足专业打字员和普通用户的使用要求;
4.通用:用于键盘输入时,通用于想打、看打和听打,还能方便地输入常用的非汉字字符,并与国际通行的计算机设施兼容;通用于全汉字集;通用于编码的其它应用领域。
本发明按以下方法实现:
以规范的汉字笔画、部件(主要包括部首和独体字)、字音(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为码元,以通用字母数字组合键盘中3×10个键位,即26个英文字母及4个字符“,./;”为编码键元,笔画主要采用“形托”方式分别对应于“,./;oiuv”八键中的键,声调也分别对应于这八键中的键,部件主要采用“音托”方式安排键位,将常规编码分为常用码、通用码和辅助码,其中常用码的编码对象为词语和常用字(其中包括全部一级字),词码的第一码和第三码均为拼音首字母,常用码字码的第一码为拼音首字母而第三码为笔画或声调,通用码第一码为笔画,采用笔画和部件混合编码,以大字符集(直至全汉字集)的汉字为编码对象,辅助码分为笔画码和笔画拼音结合码(以下简称笔音码),前者全部采用笔画编码,后者除最末一位取拼音首字母外,其余为笔画,笔画码以基本集汉字、笔音码以常用字或最常用字为编码对象。
笔画和声调对应于“,./;oiuv”中的键元,这是本发明的必要技术特征的要素之一。由于这八个字符除字母“o”外均不是拼音首字母,而以“o”为拼音首字母的字和词数量都很少,这就为字、词自然分流奠定了基础。将常规编码分为常用码、通用码和辅助码并对它们的取码方法所作的限定是本发明的必要技术特征的要素之二。这两个要素构成了本发明的编码系统框架。在此框架下,形码、音码、音形结合码互不干扰,常用字、非常用字、词语互不冲突,实现了在不影响常用字的前提下扩大字符集以及在不干扰字编码的基础上建立大词库。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在常规五种基本笔画即横、竖、撇、点(捺)和折的基础上,再将横画区分为交横(与其它笔画相交的横画)和非交横(不与其它笔画相交的横画)两种,将折画也分为左折(由左向右折)和右折(由右向左折)两种。一共7种笔画,7种笔画主要以“形托”方式对应于“vui/o,.”七个键元(详见表一“笔画及其键位”)显然,七个笔画键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与“;”键对调而不大影响编码性能。因此,类似改变并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将汉字部件分为部首、独体字和“其它部件”三类。“其它部件”是指除表二“部首、独体字及其键位”中所列部首和独体字之外的所有其它部件。
由于一般辞书都附有部首检字法,因此部首属于大家比较熟知的汉语基础知识,采用部首作为编码部件符合规范性要求。在现行辞书中,部首的数量不尽一致,有《辞源》所采用的214部、《辞海》所采用的250部、《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所采用的200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所采用的189部等。上述不同数量的部首均适用于本发明,对辞书中采用的部首作一些增删当然也能适用于本发明,而且还可能降低重码率,但这样做容易与人们因查字典而形成的习惯不一致。本实施例采用影响最大、应用最广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部首。
一般而言,形码中的不规范问题主要源于汉字的拆分,而拆分的不规范又大多出在对相交笔画结构的拆分。有鉴于此,本发明对相交笔画结构不拆分,将独体字作为编码部件。由于独体字数量偏多,在不影响规范性的前提下,可对独体字作必要的取舍。在实施例中,独体字部件主要依据下列原则取舍:罕用字(即大多数人不认识的字)不取(例如“乜、丌、芈”等);由一个独体字或部首和一个独立笔画(点画除外)组成的独体字须拆去单笔画(例如“旧、礼、乒”等字均不作为编码部件而须拆成一个部件和一个单笔画);由独体字或部首和另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组成的独体字可拆(例如“龟、奂、争、妻”等字须拆成两个部件)。
在下文中,若无特殊说明,独体字或部首均指表二列出的独体字或部首。
码元与键元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影响编码易学性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实施例按下列规则确定部件的键位(详见表二“部首、独体字及其键位”):
成字部首(部首字)和独体字取其拼音首字母,真正出于降低重码率需要而作特殊安排的只有一个“一”字——“一”字安排在“a”键(英文的第“一”个字母),还有极个别字未遵守本条规则是为了更方便记忆(如“豕、豸”和与之相似的“犭”一起安排在“q”键,因为“豕、豸”二字不常用,很多人不熟悉它们的读音);
非成字部首中大部分按习惯名称安排键位(例如刂—d、饣—s、阝—e、攵—w、宀—b等),少部分依“形托”方式安排键位(例如匚—c、凵—u等);另有十几个常用非成字部首作特殊安排(例如氵—;、扌—,、丬—p等);“其它部件”不安排键位,编码时用笔画替代。(以全汉字集为编码字符集时,为降低通用码的重码率,也可选择部分重码比较集中的“其它部件”安排键位。)
下面说明常规编码的取码方法。
1.常用码采用4位等长码(不足4码者以空格键结束),首码一律为拼音首字母(其中“一”字属特例,取字母“a”)。常用码以常用字和词语为编码对象。
字码规则:
独体字及部首字 拼音首字母+首笔+次笔+末笔
合体字 拼音首字母+部首+字身首笔+字身末部件
“字身”是指一个字去掉部首后的剩余部分。当字身末部件不属表二列出的部件时,用该部件的末笔代替。
词码规则:
二字词 拼音首字母+部首(独体字或部首字取首笔)+拼音首字母+部首(或首笔)
三字词 拼音首字母+拼音首字母+拼音首字母+部首(或首笔)
多字词 拼音首字母+拼音首字母+拼音首字母+末字拼音首字母
2.通用码采用不等长码,最大码长为5,不足5码者以空格键结束,首码一律为首笔。通用码以《(CJK统一汉字编码字符集)》中20902个汉字为编码对象。
独体字采用5位等长码,规则如下:
独体字及部首 首笔+次笔+三笔+末笔+键名(指字或部首所对应的键)
其它独体字 首笔+次笔+三笔+四笔+末笔“其它独体字”是指非表二所列又不可拆分的独体字(例如“芈”等)。此外,所有的独体字和部首均统一按“其它独体字”的规则取码(即不取“键名”)当然也未尝不可,只是稍稍增加一点重码而已。
合体字分为两种。一种是含有特定的简化字部件的简化字合体字(以下简称“简化字”),为4位等长码,以空格键结束。另一种是除前一种以外的其它合体字(以下简称“其它字”),为5位等长码。特定的简化字部件有“饣、纟、钅、贝、车、齿、东、风、见、两、鸟、亚、页、鱼”共14种。(对这些特定简化字部件的种类略加增减并不对编码性能产生大的影响。)
“简化字”规则:
二部件字 首笔+首部件+末部件首笔+末部件
多部件字 首笔+首部件+二部件+末部件
“其它字”规则:
二部件字 首笔+首部件+末部件首笔+末部件+末部件末笔
三部件字 首笔+首部件+二部件+末部件+末部件末笔
多部件字 首笔+首部件+二部件+三部件+末部件
合体字中各部件的顺序根据“笔顺”来决定:用规范的笔顺书写汉字,以各部件的首笔的先后为序。“其它部件”用笔画替代,替代规则如下:“其它部件”为“简化字”的首部件时,取首、次二笔,二部件时取部件首笔,末部件时取部件末笔;“其它部件”若为“其它字”的首部件时,取首、次二笔,为中间部件时,若全码不足5码,取部件的首次二笔,足5码则仅取首笔,为末部件时,若全码不足5码,取部件的首末二笔,足5码则仅取末笔。
3.辅助码采用5位等长码,不足5码者以空格键结束,首码一律为首笔。其中笔画码以基本集汉字、笔音码以一级字为编码对象。
笔画码规则:
首笔+次笔+三笔+四笔+末笔
笔音码规则:
首笔+次笔+三笔+末笔+拼音首字母
上面说明了本实施例中常规编码的取码方法。要点如下:
常用码为编码主体,以词为主、以音为先,采用音形结合,4位等长码;通用码是字码,属笔画与部件相结合的形码,主要采用5位等长码,部分简化字采用4位等长码;辅助码也是字码,采用5位等长码,其中笔画码为纯笔画编码的形码,笔音码是以笔画为主、为先的笔画拼音结合码。由于常用码的首码与通用码和辅助码的首码基本不重叠,因此,常用码的4码长可由计算机软件自动识别,无需加打空格键结束,只有以字母“o”为首码的常用码(包括字码和词码)才需要加打空格键,但这样的常用码数量极少。又由于部首和独体字的键位绝大多数不与笔画键重叠,因此,常用码中的字码与词码二者之间,辅助码中的笔画码与笔音码二者之间,以及常用码、通用码和辅助码三者之间基本上不冲突(其中通用码中的独体字的编码空间与辅助码有交叉),可以不切换地混合使用。此外,常用码中的字码的前两码与同一个字在二字词中的取码完全一样(均为“拼音首字母+部首”),字与词又同为4位等长码,可保证思维的自然连贯,不产生思维障碍,真正实现字与词的随意混用。通用码以大字符集为编码对象,简化字与繁体字混合编码,常用码和辅助码则分为简、繁两个版本(辅助码也可实现简、繁混编,但没有必要,也不应提倡,因为一般情况下简化字与繁体字不能混用)。
除30个编码键元外,另设一个万能键“′”,用于替代或查询汉字输入过程中偶然碰到的不能确定的码。
下面再简要说明简码及非汉字字符码的编码方法。
单字一级简码(26个):只取拼音首字母(其中i、u、v等键特殊指定)。
单字二级简码(350多个)采用三种方法取码:
拼音首字母+首笔;
首笔+拼音首字母;
拼音首字母+部首“氵”(只用于部首为“氵”的字)。
二字词一级简码(460多个):拼音首字母+拼音首字母
二字词二级简码:为了避免类似于含有“作”字与含有“做”字的二字词之间的重码,选择一些二字词取二级简码,取码方法是凡是含有指定字(例如“作、生”等等)的二字词只取常规词码的前三码。这种词简码很容易记忆,因为并不需要记忆具体的词,只要记住“指定字”,而每个“指定字”都涉及少则十几、多则几十条二字词。
三字词简码:拼音首字母+拼音首字母+拼音首字母
非汉字字符码:
除汉字输入所用到的31个键外,其余键盘上有的字符,照键盘打即可;
31个键上的第二功能(如符号<和大写字母等)保持不变;
,/;三个符号打本键加空格键(凡不足4码者均加打空格,不再说明);
句号。打.键;
其它非汉字字符以“;”键为前导,然后依次取其名称各字的拼音首字母(英文小写字母取字母本身),最长4码。
例如:±—;zfh(正负号) ℃—;ssd(摄氏度)
∮—;hjf(环积分) ⑤—;qw(圈五)
此外,如有必要,还可设置单字三级简码或四级简码(四级简码可适用于通用码和辅助码),取常规码的前三码或前四码,还可采用编码输入过程中自动显示简码方式,等等,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以基本集为编码字符集。常用码、通用码和辅助码均采用4位等长码。
通用码规则:
独体字及部首 首笔+次笔+末笔+键名(指字或部首所在键)
其它独体字 首笔+次笔+三笔+末笔“其它独体字”是指非表二所列又不可拆分的独体字(例如“芈”等)。同样,也可取消“键名”码,而全部采用笔画编码。
合体字规则与“实施例一”中通用码的“简化字”规则一样,但以基本集汉字为编码对象。
辅助码规则如下:
笔画码 首笔+二笔+三笔+末笔
笔音码 首笔+二笔+末笔+拼音首字母
笔画码以基本集汉字为编码对象,而笔音码则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2500个常用字为编码对象。(笔音码以一级字、笔画码以二级字为编码对象,或者二者重叠一部分,如笔画码以基本集中除2500个常用字外的其它字为编码对象,等等,当然也未尝不可。)
常用码、简码和非汉字字符码等其它编码规则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常用码采用以音为主的双拼码。(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将把“实施例一”中的常用码方案称为“音形码”。)
字音中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可对应于“,./;oiuv”八键中的任意4键,例如“oiuv”4键。
词码规则:
二字词 声+韵+声+韵
三字词 声+声+声+韵
多字词 声+声+声+末字声
字码的前两码为“声+韵”,后两码可用“声调+首笔或部首”,或者“首笔+末笔”。为了避免与通用码发生冲突,ch、sh、zh三个声母的双拼键最好不宜安排在笔画键(尤其是交横、非交横、竖和点捺等四种笔画键),也不要安排在“;”键,而应让它们对应于属于拼音首字母的键,例如,可只取首字母(即c、s、z),或者安排在字词数量较少的字母键,如“a、e、n”等。韵母键不受限制。
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四:
以“实施例二”为基础,其中的常用码方案改用“实施例三”中的双拼码,其余不变。
除上面给出的四个实施例之外,还可将所有已给出的实施例中的“部首”换成“首部件”,从而又得到四个新的实施例,还可多个实施例方案相结合(必要时可切换使用),等等,不再一一罗列。只要符合由本发明的必要技术特征决定的编码系统框架,均可实现本发明。
本发明基本达到“规范、易学、高效、通用”的目标要求,具有下列优点(以实施例为例):
1.采用规范的汉字笔画、部首、独体字和字音实施编码,与国民教育背景一致,与现行中小学语文基础教育相结合。学汉字与学编码并行不悖,相辅相成。使用本发明的编码输入法,不但不干扰学校的语文基础教育,而且还可起到检查、复习和巩固、提高所学知识的作用。语文基础知识越扎实、汉语水平越高,用编码输入汉字就越得心应手,反之,熟练掌握本发明的编码输入法,又能促进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如此,可形成良性循环。
2.本发明将形码(包括笔画码和部件码)、音码(双拼)和音形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集各类编码于一体、优势互补的完整系统,而且各类编码所用到的码元,其定义和键位都是统一的。各类编码既融为一体又互不冲突,使用者可随心所欲地、不切换地混用(其中常用码中的音形码和双拼码只能任选一种,二者不能混用,但每一种都可与通用码和辅助码混用),可同时适合于看打、听打和想打。作为编码主体的常用码以词为主、以音为先,符合思维习惯。常用码的字码并不涉及严格的汉字拆分,音形码方案的字码除首码打拼音首字母外,其余编码过程类似于用部首法查字典,但比查字典简单得多(因为无需数笔画)。可以说,会用部首法查《新华字典》,差不多就能用常用码打字了,所需的主要学习量就是记住十几个特殊安排的非成字部首的键位(结合助记顺口溜很容易记住)。本发明只对少数非成字部首而不对成字部首和独体字(个别如“一”字除外)的键位作特殊安排,以避免或减少对人们原有识字习惯的干扰,这一点也很重要。二字词码只需确定字的部首,比字码更为简单。常用码的音形码方案只取汉语拼音首字母,即使“南方口音”者也不难掌握。辅助码有两个作用,一是可用笔画码“辅助”输入偶然遇到的不认识的字或部首不易确定的字,二是可用于“辅助”汉字的笔顺教学。辅助码可使小学生从入学之初,从开始学习认、写汉字起,就能同时用笔音码或笔画码打字,做到学汉字与学编码同步进行,而随着学习内容的加深,待掌握字的部首后,即可转用常用码。
常用码加上辅助码,可以满足全社会普通用途的使用要求。通用码以大字符集为编码对象,主要用途是为了满足特殊需要。熟悉常用码和辅助码后,掌握通用码已几乎水到渠成,因为所用码元的定义和键位都未变,不同的仅仅是取码的顺序。
3.本发明不但使常用字与非常用字之间、字与词之间互不冲突,而且二字词与多字词之间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自然分流,因此大词库的词编码的重码率很低。“实施例一”对5万多条词语编码,其静态重码率(不考虑词的使用频度)在12%上下(此处借用字重码率的概念,以词条数为计算单位)。一般的成语和词组大多可用一字一键的方式输入。常用码字码中一级字的静态重码率(不考虑字的使用频度,下同)为6.7%。通用码对《CJK统一汉字编码字符集》20902个汉字的编码的静态重码率为10.4%。
综合考虑以词为主、最常用字和最常用词可用简码输入、可同时方便地输入非汉字字符等因素,本发明的键盘输入速度可满足全社会(包括普通用户和专业打字员)的使用要求。
4.本发明将编码的基本问题解决于编码层次,编码的通用性较好。除用于键盘输入外,本发明还可用于其它需要用到汉字编码的领域。若用于汉字排序,采用常用码字码(指音形码,下同)时,汉字首先以拼音首字母排序,同一字母下又大多以部首排序;采用通用码时,汉字首先以首笔排序,(尽管有两种横画的区别,但两横画分别对应于u、v两个相邻字母,因此实际上凡是以横画为首笔的字均连续排序,中间并没有任何以非横画为首笔的字插入。)同一首笔之下,又以第一个部件(大部分是部首)排序。将常用码字码或通用码用于辞书检索,可实现直接翻页检字。例如,对于象《(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这样的辞书,正文排序可用常用码字码,通用码(4位码长即可)则可作为辅助检字法,用于查检不知读音的字。对于收字量大的大型辞书,可采用通用码作正文排序和检索。此外,用于汉字排序和辞书检索时,若将两种折笔的代码改为相应的第二功能键符(即<和>)则更为直观,而且还能避免这两种笔画与同处一键的部首混杂在一起,从而使汉字排列更为有序。这种做法,就如同将拼音字母写成大写字母一样,并不会在进行键盘输入时造成思维混乱。由于词重码率低,本发明还特别适合中外电子词典的检索。
表一是“笔画及其键位”。
表二是“部首、独体字及其键位”。
表一.笔画及其键位键名 笔画名 笔形 备注,(<)左折
乚
ㄑ
由左向右折. (>)右折 乛
由右向左折/ 撇 丿I 竖 丨亅O 点(捺)丶
U 非交 横一
不与其它笔画交叉V 交横 一 与其它笔画交叉
Claims (6)
1.一种以汉字笔画、部件和字音为码元的汉字编码及键盘输入法,采用通用字母数字组合键盘中3×10个键位,即26个英文字母及4个字符“,./;”为编码键元,其中笔画主要采用“形托”、部件主要采用“音托”方式来建立码元与键元之间的对应关系,包括常规编码的字码和词码、字和词的简码、非汉字字符码等,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笔画分别对应于“,./;oiuv”八键中的键,字音的声调也分别对应于这八键中的键,常规编码分为常用码、通用码和辅助码,其中常用码包括词码和字码,词码的第一码和第三码均为拼音首字母,常用码字码的第一码为拼音首字母而第三码为笔画或声调,通用码为字码,第一码为笔画,采用笔画和部件混合编码,辅助码也是字码,包括笔画码和笔音码,前者全部采用笔画编码,后者除最末一位取拼音首字母外,其余为笔画。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编码及键盘输入法,其特征是笔画分为交横、非交横、竖、撇、点捺、左折和右折等七种,分别对应于“vui/o,”七个键元,其中交横和非交横分别定义为与其它笔画相交的横画和不与其它笔画相交的横画。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编码及键盘输入法,其特征是常用码采用4位等长码,其中字码中的独体字和部首字按“拼音首字母、首笔、次笔、末笔”,合体字按“拼音首字母、部首、字身首笔、字身末部件”的方式取码,词码中的二字词按“拼音首字母、部首或首笔、拼音首字母、部首或首笔”,三字词按“拼音首字母、拼音首字母、拼音首字母、部首或首笔”,多字词按“拼音首字母、拼音首字母、拼音首字母、末字拼音首字母”的方式取码,其中词码的取码规则中涉及“部首或首笔”时按如下方式确定,即合体字取部首而独体字和部首字取首笔。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编码及键盘输入法,其特征是常用码采用4位等长码,字码按双拼与字形结合方式取“声、韵、声调、首笔或部首”或者取“声、韵、首笔、末笔”,词码取双拼音码,其中二字词取“声、韵、声、韵”,三字词取“声、声、声、韵”,多字词取“声,声,声,末字声”。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编码及键盘输入法,其特征是汉字部件分为部首、独体字和“其它部件”三类,其中成字部首和独体字,除个别外,按拼音首字母定键位,“其它部件”定义为除已指定键位的部首和独体字外的其它汉字部件,“其它部件”不安排键位,编码时用笔画代替。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汉字编码及键盘输入法,其特征是非汉字字符码,除键盘上可直接打出的以及个别特殊指定键位的之外,均以“;”为首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6109150 CN1171573A (zh) | 1995-10-09 | 1996-07-31 | 汉字词综合编码及键盘输入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5116535 | 1995-10-09 | ||
CN95116535.6 | 1995-10-09 | ||
CN 96109150 CN1171573A (zh) | 1995-10-09 | 1996-07-31 | 汉字词综合编码及键盘输入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1573A true CN1171573A (zh) | 1998-01-28 |
Family
ID=25743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6109150 Pending CN1171573A (zh) | 1995-10-09 | 1996-07-31 | 汉字词综合编码及键盘输入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157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7664A (zh) * | 2010-02-10 | 2011-08-10 | 柯南楠 | 计算机汉字输入法 |
-
1996
- 1996-07-31 CN CN 96109150 patent/CN1171573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47664A (zh) * | 2010-02-10 | 2011-08-10 | 柯南楠 | 计算机汉字输入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1633C (zh) | 计算机二十四部首汉字排序输入法 | |
CN1110738C (zh) | 笔记本电脑文字输入方法 | |
CN1645356A (zh) | 多维汉语学习系统 | |
CN1136496C (zh) | 简化拼音-触摸屏鼠标式汉字输入方法 | |
CN100337232C (zh) | 盲汉对照编辑排版方法 | |
CN1150272A (zh) | 全拼双拼规范码汉字输入方法 | |
CN1171573A (zh) | 汉字词综合编码及键盘输入法 | |
CN1194285C (zh) | 多输入方式的计算机汉字编码输入技术 | |
CN1257445C (zh) | 音义码汉字输入方法 | |
CN1103181A (zh) | 多键并击式高速汉字输入方法及键盘装置 | |
CN1088210C (zh) | 六区五位汉语音节和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 |
CN1118085A (zh) | 可用数字键盘输入的汉字输入系统及其键盘 | |
CN1081773A (zh) | “多声递推联想”汉语词字编码 | |
CN1584809A (zh) | 可做拼音汉字的汉字编码的输入法 | |
CN1023843C (zh) | 双位中文电脑键盘的中文输入技术 | |
CN1114146C (zh) | 一种汉语语素编码计算机键盘输入法 | |
CN101034319A (zh) | 汉字输入方法及其专用键盘 | |
CN1101439A (zh) | 面向词的中文文字处理输入装置 | |
CN85100087A (zh) | 《中文声数编码》方案及其实现方法 | |
CN1058342C (zh) | 汉字编码的计算机输入方法 | |
CN1015751B (zh) | 计算机汉字十笔字拼写输入方法 | |
CN1378127A (zh) | 声形合一单笔汉字输入法 | |
CN1155115A (zh) | 键位中西文输入系统及其设备 | |
CN1416039A (zh) | 电脑速记易捷码汉字输入方法 | |
CN1734404A (zh) | 音码和识别音码、级库技术、笔码和数字笔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1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