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751B - 计算机汉字十笔字拼写输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计算机汉字十笔字拼写输入方法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751B CN1015751B CN 88102009 CN88102009A CN1015751B CN 1015751 B CN1015751 B CN 1015751B CN 88102009 CN88102009 CN 88102009 CN 88102009 A CN88102009 A CN 88102009A CN 1015751 B CN1015751 B CN 10157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inese character
- chinese
- tone
- character
- phone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18 transcri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97 transcri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446467 Mam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可以唯一准确地输入汉字,它可由以下公式表示:
汉字=拼写=拼音+声调+部首
由于本发明的方法来自于心理语言学研究,因此记忆方便,简单易行,而且对表意文字进行了全面的表征,从而不受地区、语音的限制。
总而言之,拼写是汉字的线行化的书法,是方块字在电脑世界里的脱胎,也是现代化必不可少的语言工具。
Description
本发明为一种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又是一种在电脑上可读的“自然语言”,它将汉字的发音和字形特征结合为一体,可唯一准确地识别汉字。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逐渐步入社会的各个角落,广泛地使用计算机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由于计算机的发明和主要应用都是在西方,因此,在中国推广使用计算机必然会产生一些障碍,而其中最主要的为语言文字的障碍。由于计算机一般都以英文字母进行显示和操作,所以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用英文熟练的操作计算机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计算机在中国的使用和普及受到了方块字这一瓶颈口的限制。
为了排除这一障碍,许多人都在研究如何对汉字进行处理,使之能够适应计算机操作的需要。迄今为止,也有许多方案问世,这些方案分别涉及到了对汉字的读音、字型、含义等诸多方面的研究。
就现在所有的多种汉字处理方案而言,可以基本归结为以下几类具有代表性的方案:
方案名称 平均键长 处理要素 键长/要素 无重码率
1. 汉字 1.0 YDBXL 0.2 100%
2. 三角 5.0 BX 2.5 85%
3. 仓颉 5.0 BXL 1.7 85%
4. 拼音+词 4.2 Y B 2.1 88%
5. 形声 6.2 Y BX 2.1 95%
6. 双拼+ 4.0 Y B 2.0 95%
7. 电报码 4.0 X 4.0 100%
8. 五笔 4.0 BX 2.0 99%
9. 金奖智能 4.0 YDB 1.3 99%
其中,Y表示音,D表示声调,B表示部首,X表示字形,L表示历史联系,例如YDBXL就表示该方案采用了音、声调、部首、字形和历史联系(如简体字,繁体字和古体字)一起来表征一个汉字,这就是汉字本身含有的历史意义和作用,可惜它不是完全有规则的拼音字母书写法,不能用标准键盘,产生了现代机械化的键长/要素问题。键长/要素的意思是击键长度与处理的要素之比,也就是输入一个汉字时敲击键钮的次数和表征该汉字采用的处理要素的数量(信息量)之比。由上表可知,各类方案都有缺陷,与之相比,以下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输入汉字时的情况:
10. 拼写TM4.5 YDBXL 0.9 100%
由此可知,根据本发明的方案的键长/要素只高于汉字方案而大大优于其他方案,但由于汉字直接输入方案采用的是大键盘(2500-5000键还不完满),要求死记硬背,从而大大加重了操作员的劳动强度,不易普及并且很易出错;而根据本发明的语言技术采用国际小键盘(50键左右已完满)却简单易行,且重码率为零(0)。
为了克服先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因此而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唯一地确定一个汉字从而彻底解决了重码率的问题,而且对于不懂汉语拼音的人来说,仍然可以得心应手的使用本发明的方法输入方块字,同时可辅助学习汉语拼音及推广普通话,并按照汉字形式,保护优越的文化和中华历史连续性。
根据本发明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的优点在于彻底解决了重码率的问题,并且由于采用标准的输入键盘,且每个键钮代表的符号无需改变,从而大大方便了操作人员的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一组分别表明汉字拼音、声调和部首的字符,可以唯一地确定一个汉字。
根据本发明的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汉字分解为由十个基本笔画构件。
进而,根据本发明的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十个基本笔画分别与
键盘的键钮相对应(图1)。
根据本发明的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将汉语拼音字母分为元音(A、E、I、O、U)和辅音(图2),并且利用汉语拼音本身表征一个汉字的阴平声调,利用双写位于标有声调的元音字母之后的那个字母表征一个汉字的阳平声调,利用双写标有声调的元音字母和位于其后的那个辅音字母来表征一个汉字的上声的调,利用双写标有声调的元音表征汉字的去声的调。
根据本发明的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对单元音发声的汉字,在其后加一辅音字母。
根据本发明的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将有声调的元音处于拼音最后位置时,将位于其前面的那个辅音作为与其配合拼音声调的字母进行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拼音为复合元音时,将标有声调的元音作为主元音,另一元音作为辅元音以表征拼音声调的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区分同拼音、同声调和同部首汉字,应在表征其拼音、声调和部首的字符之后插入一个特征别字符。
根据本发明的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输入的汉字为繁体字时,应在表征其拼音和声调的字符之后,在表征其部首的字符之前插入一特定的繁字符。
根据本发明的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汉字的部首与表征其特性的字符之间的对应关系见表1。
说明书附图说明:
1.图1表示拼写的十个笔画与键盘的对应关系;
2.图2表示汉语拼写与元音和辅音的对应关系;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汉字部首与键盘键码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在心理学科中认为,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或生活经验,将同一图画视为一个、两个或更多形式,以汉字“妈”为例而言,可以看出其由偏旁“女”和“马”组成。现在仔细看“女”,你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由两个字符XX组合而成。即:
这就是心理图形原理,据此,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在的26个汉字拼音字母是来自于古老的表意文字字根。
根据心理图形原理,每个汉字都可以分解成为一定数量的基本笔划,而每个笔划又可被视为一个字母。例如,“女”字可分解为三个基本的字母笔划;即:
女→
丿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十个基本笔划中有六个与下列字母非常相象,即:
丶=V;一=H;丨=L;丿=J;乛=N;乚=C。
进而,可以发现有十个字母与表意文字的十个基本笔划非常相似,它们如下表所示:
在十笔划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发明人对汉字进行了大量研究,进而又提出一种新的汉字输入和构成方法,它可由下式表示:
PX=PY+T+R=HZ
即:拼写=拼音+声调+部首=汉字
其意为一个汉字可由代表拼音、声调和部首特征的字符所构成。
然而,在使用该方式进行操作时,必须遵循以下规则:
1.拼音规则:
即当要对计算机输入一个汉字时,必须首先输入该字的拼音。
2.声调规则:
对于阴平声调,拼音音节保持不变;
对于阳平声调,将标有声调的元音字母之后的字母双写。
对于上声声调,将标有声调的元音字母和其后的辅音字母双写:
对于去声声调,只须双写标有声调的元音字母即可。
其中,所谓元音字母即为“A、E、I、O、U”这五个字母,其它字母均为辅音字母。
以下举例予以说明上述声调规则:
妈(=)mā (=)ma
麻(=)má (=)mma
马(=)mǎ (=)mmaa
骂(=)mà (=)maa
这样,便表明了同声调的汉字。
对于单元音来说,应在其后加一辅音字母“h”并按照上述规则来表明声调的变化,例如:
阿(=)ā (=)ah
啊(=)á (=)ahh
啊(=)ǎ (=)aahh
啊(=)à (=)aah
而对于以复合元音发声的字来说,是将标有声调符号(这是国家规定的)的元音作为元音,而另一元音作为辅音处理的,例如:
熬(=)āo (=)ao
敖(=)áo (=)aoo
拗(=)ǎo (=)aaoo
坳(=)ào (=)aao
对于标有声调的元音后面无辅音字母发声的汉字而言,将其前面的一个辅音按照上述规则进行变化以表明声调的变化,例如:
叉(=)chā (=)cha
茬(=)chá (=)chha
衩(=)chǎ (=)chhaa
汊(=)chà (=)chaa
3.偏旁规则
根据心理图形理论,可将表意文字的偏旁改形分解为与之相象的字母,例如,可将“走”“女”手”分别分解为:
如此等等,将表示这些语义偏旁的字母加到拼音音节之后,便可区分同音字。根据心理学分析得到表示一组250个偏旁的字符(组),将其加到拼音音节后,便可区分所有的繁体字和简体字。而且,对于常用的汉字来说,只有50个常用的偏旁,因此,通过训练和经常使用,用户可以很方便地、无重码率地输入汉字。在输入一个汉字时,只要将其拼音输入,再按规则限定声调,其后输入偏旁即可,由于偏旁和代表其特征的字母(组)之间有着一定联系,因此非常便于记忆。例如,当要输入一个汉字“妈”时,根据公式1可知,其为:
ma+xx=妈
这里,MA为其拼音,且其声调为阴平,xx表示其偏旁为“女”。
又如:妹=MEEI+XX
这里,MEI应为拼音,但由于其为去声声调,因此变为MEEI,其偏旁表示为XX。
4.同拼写字(同声同调又同部首)的K规则
然而,对于拼音相同,声调相同且偏旁相同的表意文字,为了无重码率地输入它们,应在表征其部首的字符(组)之后插入一个特征识别字符K+第二部首的第一笔画(v,h,l,j,t,q,g,z,n,或c)例如:
议=yi+i+yn→yiiyn+kj=yiiynkj=议
译=yi+i+yn→yiiyn+kn=yiiynkn=译
到底是用yiiyn代表“议”或是“译”,由哪个字汉字的笔画简易或出现频度的高低而定。一般来说,是在出现笔画简易的汉字来用减短的拼写字,例:yiiyn也来代替“议”。
5.繁体字规则
此外,对同拼音,同声调和同部首的繁体字和简体字,(参照上面所述),是在繁体字的偏旁字符(组)之前加入字母“f”以示区分。例如:
泽=ze+z+ s=zzes
澤=ze+z+f+s=zzefs
6.双音节词的规则
根据拼写理论,当在造双音节词时,可将那两个单音节的后缀部首删除,例如:
a.maxx+maxx→mama,(妈+妈→妈妈)
b.meeixx+meeixx→meeimeei,(妹+妹→妹妹)
c.mmeeivvhth+gguoq→mmeeigguo(美+国→美国)
照此语言技术,拼写双音词有声,也有字母表调。
现在参见图1,它表明了汉字部首与键盘键钮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表1是
以笔画顺序排列的,表2是以字母次序排列的偏旁部首字符(组)。当在电脑输入时,使用者还能缩短任何长部首后缀。例:繁体-VHVHJHHJZHHCHHH可缩短到→-VHV或-VH或-V,如设有同样拼字的话。其它长部首缩写可以类推。这也就是拼写语言技术能合理地缩写的优点。
最后,表3将拼写系统与其它汉字计算机处理方法进行了多方面比较,充分显示其语言技术的优越性为总结。
根据本发明设计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可以用于一般计算机。
表3
大型 代码 双击 拼音 拼写
评判标准 键盘 方式 键法 转换 系统
1.键盘是否给人以恐惧感 是 +/- 否 否 否
2.每次击键是否有含意 有 +/- 否 有 有
3.能否立即打字 困难 否 否 能 能
4.经短期培训能否学会 +/- 否 否 能 能
5.两至四周后,可达到每分钟50字 否 否 否 能 能
6.能否进行按键式打字 否 +/- 能 能 能
7.打字时有无身体疲劳现象 有 无 无 无 无
8.打字时有无精神紧张现象 有 有 长期有 无 无
9.能否打出标准英文或其他外文 困难 ? 能 能 能
10.能否将英文打字技巧用于打汉字 否 否 否 能 能
11.是否需要掌握很多规则 否 是 是 否 否
12.打字系统能否随意更变 否 否 否 能 能
13.最高竞赛速度:字数/分钟 40 60 * 150 400+
14.全天平均速度:字数/分钟 10+ 30+ * 50+ 60+
15.是否便于专业打字员使用 否 否 是 是 是
16.是否便于一般普通人使用 否 否 否 是 是
17.每一汉字是否有独特拼法 是 是 是 否 是
18.每一独特拼法是否易读易懂 否 否 否 否 是
19.打名字和罕见字是否容易 否 是 +/- 否 是
20.能否同时打出繁体字和简体字 ? +/- ? ? 能
21.是否具有超高速功能 否 否 否 有 有
22.能否与IBM或任何电脑系统兼容 否 否 否 能 能
23.是否是真正可读的自然语言 是 否 否 ? 是
*只限于2000汉字,如超出此范围,将需要繁琐费时的技术。
(此表系根据1985年IEEE计算机杂志的复印机研究)
Claims (8)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汉语拼音字母分为元音(A、E、I、O、U)和辅音,并且利用汉语拼写本身表征一个汉字的阴平声调,利用双写位于标有声调的元音字母和位于其后的辅音字母来表征一个汉字的上声声调,利用双写标有声调的元音表征汉字的去声声调。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单元音发音的汉字,在其后加一辅音字母。
4、根据权利要求2的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标有声调的元音处于拼音最后位置时,将位于其前面的那个辅音作为与其配合一起表征拼音声调的字母进行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2的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拼音为复合元音时,将标有声调的元音作为元音,另一元音作为辅音以表征拼音声调的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区分拼音、声调和部首都相同的汉字,应在表示其拼音、声调和部首的字符之后插入一个特征字符。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输入的汉字为繁体字时,应在表示拼音和声调的字符之后,在表示其部首的字符之前插入一特定的繁字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88102009 CN1015751B (zh) | 1988-04-19 | 1988-04-19 | 计算机汉字十笔字拼写输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88102009 CN1015751B (zh) | 1988-04-19 | 1988-04-19 | 计算机汉字十笔字拼写输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043A CN1037043A (zh) | 1989-11-08 |
CN1015751B true CN1015751B (zh) | 1992-03-04 |
Family
ID=4831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88102009 Expired CN1015751B (zh) | 1988-04-19 | 1988-04-19 | 计算机汉字十笔字拼写输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5751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62455C (zh) * | 2003-08-20 | 2008-01-16 | 刘向东 | 以词为单位的数字化汉字计算机输入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896C (zh) * | 1994-03-14 | 2001-12-05 | 刘向东 | 以词为单位的音形意汉字计算机输入法 |
CN111596770A (zh) * | 2020-05-13 | 2020-08-28 | 田顺选 | 一种新型拼音输入法以及对应的数字输入法 |
-
1988
- 1988-04-19 CN CN 88102009 patent/CN1015751B/zh not_active Expir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62455C (zh) * | 2003-08-20 | 2008-01-16 | 刘向东 | 以词为单位的数字化汉字计算机输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043A (zh) | 1989-1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916C (zh) | 简繁五笔字根汉字输入系统 | |
CN1648828A (zh) | 去多义性语音输入系统和方法 | |
CN1066133A (zh) | 智能五笔双拼汉字码方案 | |
CN101038508A (zh) | Gb拼音输入法 | |
CN1015751B (zh) | 计算机汉字十笔字拼写输入方法 | |
CN1387109A (zh) | 盲文数码(小键盘)输入法 | |
CN100337232C (zh) | 盲汉对照编辑排版方法 | |
CN1110738C (zh) | 笔记本电脑文字输入方法 | |
CN1103181A (zh) | 多键并击式高速汉字输入方法及键盘装置 | |
CN1052200A (zh) | 音形义字词兼容编码系列及键盘 | |
CN1023843C (zh) | 双位中文电脑键盘的中文输入技术 | |
CN85100087A (zh) | 《中文声数编码》方案及其实现方法 | |
CN1056007C (zh) | 一种以汉字音角特征为信息元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
CN1125394C (zh) | 笔韵码汉字输入法 | |
CN1123818C (zh) | 电拼汉字计算机输入法、所用键盘及其中文内码 | |
CN1038888A (zh) | 音形义兼容与汉拼字联词编码系列及键盘 | |
CN1114146C (zh) | 一种汉语语素编码计算机键盘输入法 | |
CN1080748A (zh) | 简繁体声形特征码汉字输入法及其键盘 | |
CN1026829C (zh) | 中文头尾码输入法及其键盘装置 | |
CN1648826A (zh) | 外国人汉字输入法及其键盘设计 | |
CN1196989C (zh) | 汉字形体示意输入法及其键盘 | |
CN1223398A (zh) | 计算机汉字键位码输入方法 | |
CN1108776A (zh) | 乾坤音轨汉字输入法(QKy) | |
CN1081773A (zh) | “多声递推联想”汉语词字编码 | |
CN1088210C (zh) | 六区五位汉语音节和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3 | Decision | ||
GR02 | 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5 |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 ||
OR01 | Other related matters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