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70430A - 一种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870430A CN116870430A CN202310956576.4A CN202310956576A CN116870430A CN 116870430 A CN116870430 A CN 116870430A CN 202310956576 A CN202310956576 A CN 202310956576A CN 116870430 A CN116870430 A CN 1168704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fixedly connected
- telescopic
- mounting
- d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04—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 A63B23/048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primarily by articulating the hip joints
- A63B23/0488—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primarily by articulating the hip joints by spreading the leg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2—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using resilient force-resisters
- A63B21/055—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using resilient force-resisters extension element typ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04—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 A63B23/0494—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primarily by articulating the knee joi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04—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 A63B23/08—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for ankle join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健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技术问题是:目前的训练设备只能对用户背部的姿态进行矫正,用户在劈叉过程中,由于其发力与姿态的不正确,导致其脚部和膝盖的姿态错误。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包括有底板和第一安装板等;底板上固接有第一安装板。本发明通过第二弹力带将脚部固定在踩踏板上,劈叉前控制对应的第一电磁铁通电,使其具有强磁性吸住第一磁板,让用户在劈叉时前脚的脚尖翘起朝上,脚后跟朝下,而后脚的脚背朝下,以保持前脚处于正确的姿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健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105771184B提出了一种站姿竖劈叉锻炼机,模仿人工压韧带的方式,将竖劈叉的过程变为锻炼者自己控制拉伸程度来防止锻炼者受伤,同时通过固定操作方式,矫正锻炼姿态防止受伤,使用户在没有专业指导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能利用此产品进行正确的韧带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但是其只能对用户背部的姿态进行矫正,用户在劈叉过程中,由于其发力与姿态的不正确,导致其脚部姿态错误,无法做到前腿的脚后跟朝下,脚尖上翘,后脚的脚背朝下,也容易导致其前部的膝盖很容易弯曲凸起,伸不直;另外目前的训练设备无法针对脚踝和膝盖的力量和灵活度进行训练,加强脚踝和膝盖的力量和灵活度均有助于用户劈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的训练设备只能对用户背部的姿态进行矫正,用户在劈叉过程中,由于其发力与姿态的不正确,导致其脚部和膝盖的姿态错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
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包括有底板和第一安装板;底板上固接有第一安装板;还包括有滑动架、直滑块、第一直弹簧伸缩杆、第二安装板、第一阻尼伸缩板、握杆、第二阻尼伸缩板、靠板、第一弹力带和脚部固定单元;底板与第一安装板之间固接有两个,并且两个滑动架呈前后对称设置;两个滑动架内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直滑块;每个滑动架上部和下部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一直弹簧伸缩杆;每个直滑块上侧和下侧分别与一个第一直弹簧伸缩杆的伸缩端接触;两个直滑块相向侧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二安装板;两个第二安装板上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一阻尼伸缩板;两个第一阻尼伸缩板伸缩端上分别固接有一个握杆;两个第二安装板共同固接有第二阻尼伸缩板;第二阻尼伸缩板伸缩端固接有靠板;靠板上安装有若干个第一弹力带;底板上滑动连接有两个脚部固定单元,并且两个脚部固定单元呈前后对称设置,脚部固定单元用于固定用户的脚部。
进一步的是,脚部固定单元包括有第三阻尼伸缩板、第一电磁铁、第一磁板、踩踏板、第二弹力带和第二直弹簧伸缩杆;底板上滑动连接有第三阻尼伸缩板;第三阻尼伸缩板伸缩端通过两个扭力弹簧转轴连接有两个第一电磁铁;两个第一电磁铁上共同接触有第一磁板;第一磁板上侧固接有踩踏板;踩踏板上安装有若干个第二弹力带;底板前部和后部分别固接有两个第二直弹簧伸缩杆。
进一步的是,踩踏板具有弹性。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定位单元;定位单元包括有卡块、卡板和阻尼伸缩杆;每个滑动架上分别等距固接有若干个卡块;每个第二安装板内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卡板;每个卡板左部分别固接有一个阻尼伸缩杆。
进一步的是,卡板右端设置为弧形。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有第四安装板、第一弹性块和第二弹性块;每个第三阻尼伸缩板伸缩端上分别固接有一个第四安装板;每个第四安装板上侧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一弹性块;每个第三阻尼伸缩板伸缩端上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二弹性块。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压膝单元;底板上左部连接有两个压膝单元,并且两个压膝单元呈前后对称设置;压膝单元包括有第一安装架、动力组件、第四阻尼伸缩板、第二安装架、电机、第三安装架、第二气缸、第四安装架、第一气囊、第五安装架、第六安装板和第二气囊;底板上侧左部固接有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上连接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连接有第四阻尼伸缩板,动力组件用于带动第四阻尼伸缩板进行左右移动;第四阻尼伸缩板伸缩端固接有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上固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固接有第三安装架;第三安装架下侧固接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伸缩端固接有第四安装架;第四安装架上通过扭力弹簧转轴连接有两个第一气囊,并且两个第一气囊呈左右对称设置;第四安装架上固接有第五安装架;第五安装架通过转轴连接有第六安装板;第六安装板下侧固接有第二气囊。
进一步的是,压膝单元还包括有电动推杆和压杆;第四安装架上固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伸缩端固接有压杆;压杆下侧与第六安装板接触。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脚踝训练单元;脚踝训练单元包括有弧形弹簧伸缩杆、第二电磁铁和第二磁板;每个第三阻尼伸缩板伸缩端上分别固接有两个弧形弹簧伸缩杆;每个弧形弹簧伸缩杆伸缩端分别通过转轴连接有一个第二电磁铁;每个踩踏板前侧和右侧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二磁板;每个第二电磁铁上侧分别与一个第二磁板接触。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有抬膝训练单元;抬膝训练单元包括有第五安装板、第三直弹簧伸缩杆和第三电磁铁;每个第三阻尼伸缩板伸缩端下侧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五安装板;每个第五安装板上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三直弹簧伸缩杆;每个第三直弹簧伸缩杆伸缩端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三电磁铁;第三电磁铁上侧与第一磁板接触。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第二弹力带将脚部固定在踩踏板上,劈叉前控制对应的第一电磁铁通电,使其具有强磁性吸住第一磁板,让用户在劈叉时前脚的脚尖翘起朝上,脚后跟朝下,而后脚的脚背朝下,以保持前脚处于正确的姿态。
2、本发明通过控制第一气囊下压大腿和小腿,迫使大腿和小腿相背移动,之后第二气囊下降与膝盖接触,然后下压膝盖,如此使得膝盖伸直,先压大小腿然后再压膝盖,力量由轻到重,让用户膝盖慢慢接受下压力度,防止膝盖突然受力造成损伤。
3、本发明通过弧形弹簧伸缩杆使用户脚踝部分得到抗阻训练,提高脚踝的力量和灵活度,还通过第三直弹簧伸缩杆使用户膝盖部分得到抗阻训练,提高膝盖的力量和灵活度,进而有助于用户进行劈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的第一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的第二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的局部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的压膝单元第一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的压膝单元第二种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底板,2-第一安装板,3-滑动架,4-直滑块,5-第一直弹簧伸缩杆,6-第二安装板,7-第一阻尼伸缩板,8-握杆,9-第二阻尼伸缩板,10-靠板,11-第一弹力带,12-第三阻尼伸缩板,13-第一电磁铁,14-第一磁板,15-踩踏板,16-第二弹力带,17-第二直弹簧伸缩杆,21-卡块,22-卡板,23-阻尼伸缩杆,31-第四安装板,32-第一弹性块,33-第二弹性块,41-弧形弹簧伸缩杆,42-第二电磁铁,43-第二磁板,51-第五安装板,52-第三直弹簧伸缩杆,53-第三电磁铁,61-第一安装架,62-电动滑轨,63-电动滑块,64-第四阻尼伸缩板,65-第二安装架,66-电机,67-第三安装架,68-第二气缸,69-第四安装架,610-第一气囊,611-第五安装架,612-第六安装板,613-第二气囊,614-电动推杆,615-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如图1-4所示,包括有底板1和第一安装板2;底板1上侧右部焊接有第一安装板2;
还包括有滑动架3、直滑块4、第一直弹簧伸缩杆5、第二安装板6、第一阻尼伸缩板7、握杆8、第二阻尼伸缩板9、靠板10、第一弹力带11和脚部固定单元;底板1与第一安装板2之间焊接有两个,并且两个滑动架3呈前后对称设置;两个滑动架3内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直滑块4;每个滑动架3上部和下部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一直弹簧伸缩杆5;每个直滑块4上侧和下侧分别与一个第一直弹簧伸缩杆5的伸缩端接触;两个直滑块4相向侧分别焊接有一个第二安装板6;两个第二安装板6上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一阻尼伸缩板7;两个第一阻尼伸缩板7伸缩端上侧左部分别焊接有一个握杆8;两个第二安装板6相向侧共同固接有第二阻尼伸缩板9;第二阻尼伸缩板9伸缩端固接有靠板10;靠板10上安装有两个第一弹力带11;底板1上滑动连接有两个脚部固定单元,并且两个脚部固定单元呈前后对称设置。
脚部固定单元包括有第三阻尼伸缩板12、第一电磁铁13、第一磁板14、踩踏板15、第二弹力带16和第二直弹簧伸缩杆17;底板1上滑动连接有第三阻尼伸缩板12;第三阻尼伸缩板12伸缩端通过两个扭力弹簧转轴连接有两个第一电磁铁13;两个第一电磁铁13上共同接触有第一磁板14;第一磁板14上侧固接有踩踏板15,踩踏板15具有弹性,利于用户踩踏;踩踏板15上安装有两个第二弹力带16;底板1前部和后部分别固接有两个第二直弹簧伸缩杆17。
还包括有定位单元;定位单元包括有卡块21、卡板22和阻尼伸缩杆23;每个滑动架3上分别等距焊接有若干个卡块21;每个第二安装板6内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卡板22,卡板22右端设置为弧形,利于插入卡块21之间的缝隙内;每个卡板22左部分别固接有一个阻尼伸缩杆23。
还包括有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有第四安装板31、第一弹性块32和第二弹性块33;每个第三阻尼伸缩板12伸缩端右侧分别焊接有一个第四安装板31;每个第四安装板31上侧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一弹性块32;每个第三阻尼伸缩板12伸缩端左侧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二弹性块33。
工作时,根据用户的身高调整靠板10与踩踏板15的位置,使得靠板10位于踩踏板15的正上方,并且用户双脚踩在两个踩踏板15上时,其背部刚好靠在靠板10上;调整时用户可先将被靠在靠板10上,然后用两个第一弹力带11将上身固定在靠板10上,然后双手放置在第一阻尼伸缩板7的伸缩端上,双手握住握杆8,可通过调整第一阻尼伸缩板7的伸缩长度以及第二阻尼伸缩板9的伸缩长度,使用户的手臂以舒适的姿态放置在第一阻尼伸缩板7上,并且握住握杆8,同时拉动阻尼伸缩杆23,使得阻尼伸缩杆23端部与握杆8对齐;随后用户可通过背部带动靠板10移动,靠板10通过第二阻尼伸缩板9和第二安装板6带动直滑块4在第一直弹簧伸缩杆5上进行上下滑动,滑动到用户站直身体,然后用户再将两只脚放在两个踩踏板15上,通过第二弹力带16将脚固定在踩踏板15上;做好上述准备工作之后,用户即可进行竖劈叉训练,训练时用户下部用力将双腿叉开,叉开前,只给前脚所在第三阻尼伸缩板12伸缩端的右方的第一电磁铁13通电,使其具有强磁性吸住第一磁板14,如此使得前脚所踏的踩踏板15和第一磁板14只可带动右方的第一电磁铁13绕着与第三阻尼伸缩板12连接的转轴转动,即可使得用户在劈叉时脚尖翘起朝上,脚后跟朝下,以保持前脚处于正确的姿态,脚后跟朝下时,用户前脚跟和前脚踝起会抵在第一弹性块32上,如此第一弹性块32给用户前脚跟和前脚踝起到支撑;同时只给后脚所在第三阻尼伸缩板12伸缩端的左方的第一电磁铁13通电,使其具有强磁性吸住第一磁板14,如此使得后脚所踏的踩踏板15和第一磁板14只可带动左方的第一电磁铁13绕着与第三阻尼伸缩板12连接的转轴转动,转动后用户的后脚背会朝下并抵在第二弹性块33上,以保持后脚处于正确的姿态,如此第二弹性块33给用户后脚背起到支撑;脚部叉开的同时,用户可利用自身的重力带动靠板10向下移动,靠板10通过第二阻尼伸缩板9和第二安装板6带动直滑块4在第一直弹簧伸缩杆5上向下滑动,如此用户腿部劈叉的同时上身可逐渐向下移动,移动过程中保持上身挺直以保持正确的姿态;当用户觉得已劈叉到极限时,用户可用双手拉动两个阻尼伸缩杆23,使得两个阻尼伸缩杆23带动对应的卡板22在对应的第二安装板6内向右移动,使得卡板22卡入卡块21的间隙处,如此将第二安装板6卡住固定,进而防止用户上身由于重力作用再下降,防止腿部被迫再劈叉造成损伤;直滑块4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第一直弹簧伸缩杆5,第一直弹簧伸缩杆5可防止用户用力过猛时导致上身下降过度,即第一直弹簧伸缩杆5会给直滑块4一个缓冲的作用,第三阻尼伸缩板12左方和后方均设置有第二直弹簧伸缩杆17,第二直弹簧伸缩杆17可防止用户用力过猛时导致腿部劈开过度造成损伤,即第二直弹簧伸缩杆17会给第三阻尼伸缩板12一个缓冲的作用;如此实现用户在劈叉的时候其脚部和上身保持一个正确的姿态,并且可防止用户用力过猛时造成身体损伤。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5-6所示,还包括有压膝单元;底板1上侧左部连接有两个压膝单元,并且两个压膝单元呈前后对称设置;压膝单元包括有第一安装架61、动力组件、第四阻尼伸缩板64、第二安装架65、电机66、第三安装架67、第二气缸68、第四安装架69、第一气囊610、第五安装架611、第六安装板612和第二气囊613;底板1上侧左部焊接有第一安装架61;第一安装架61上连接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连接有第四阻尼伸缩板64,动力组件用于带动第四阻尼伸缩板64进行左右移动;第四阻尼伸缩板64伸缩端固接有第二安装架65;第二安装架65上螺栓连接有电机66;电机66输出轴固接有第三安装架67;第三安装架67下侧固接有第二气缸68;第二气缸68伸缩端固接有第四安装架69;第四安装架69下侧通过扭力弹簧转轴连接有两个第一气囊610,并且两个第一气囊610呈左右对称设置;第四安装架69下侧中部焊接有第五安装架611;第五安装架611通过转轴连接有第六安装板612;第六安装板612下侧固接有第二气囊613。
动力组件包括有电动滑轨62和电动滑块63;第一安装架61上侧螺栓连接有电动滑轨62;电动滑轨62上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63;电动滑块63与第四阻尼伸缩板64进行固接。
压膝单元还包括有电动推杆614和压杆615;第四安装架69下侧中部固接有电动推杆614;电动推杆614伸缩端固接有压杆615;压杆615下侧与第六安装板612接触。
用户在劈叉训练初期,由于其发力与姿态的不正确,导致其前部的膝盖很容易弯曲凸起,伸不直;用户可预先调整第四阻尼伸缩板64的伸缩长度,使得与第四阻尼伸缩板64伸缩端相关联的部件移动,移动至两个第一气囊610和第二气囊613位于前腿的正上方,当出现膝盖没伸直的情形时,先控制电机66带动第三安装架67和第二气缸68转动,第二气缸68带动与其关联的部件转动,转动至第四安装架69与前腿大致平行,然后控制电动滑轨62带动电动滑块63和第四阻尼伸缩板64向左移动,移动至第二气囊613位于膝盖的正上方,两个第一气囊610分别位于大腿和小腿的正上方,然后控制第二气缸68带动第四安装架69、第一气囊610、第五安装架611、第六安装板612、第二气囊613、电动推杆614和压杆615向下移动,使得两个第一气囊610分别位于大腿和小腿接触,随即继续下移,两个第一气囊610会下压大腿和小腿,并且迫使大腿和小腿相背移动,之后第二气囊613下降与膝盖接触,然后下压膝盖,如此使得膝盖伸直,先压大小腿然后再压膝盖,力量由轻到重,让用户膝盖慢慢接受下压力度,防止膝盖突然受力造成损伤;有的用户可能存在X型腿,其膝盖就不朝上,而是朝内,若第二气囊613还是直直的下压,下压力并不垂直于膝盖与小腿和大腿的连线方向,容易造成用户膝盖的不适,这时可预先控制电动推杆614带动压杆615下压第六安装板612,使得第六安装板612绕着与第五安装架611相连接的转轴转动,第六安装板612带动第二气囊613转动,转动至第二气囊613倾斜朝向用户膝盖,然后再控制第二气囊613下压时,这时第二气囊613可将下压力分散成垂直于膝盖与小腿和大腿的连线方向,避免造成用户膝盖不适。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3-4所示,还包括有脚踝训练单元;脚踝训练单元包括有弧形弹簧伸缩杆41、第二电磁铁42和第二磁板43;每个第三阻尼伸缩板12伸缩端上分别固接有两个弧形弹簧伸缩杆41;每个弧形弹簧伸缩杆41伸缩端分别通过转轴连接有一个第二电磁铁42;每个踩踏板15前侧和右侧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二磁板43;每个第二电磁铁42上侧分别与一个第二磁板43接触。
还包括有抬膝训练单元;抬膝训练单元包括有第五安装板51、第三直弹簧伸缩杆52和第三电磁铁53;每个第三阻尼伸缩板12伸缩端下侧分别焊接有一个第五安装板51;每个第五安装板51上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三直弹簧伸缩杆52;每个第三直弹簧伸缩杆52伸缩端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三电磁铁53;第三电磁铁53上侧与第一磁板14接触。
当用户踩在踩踏板15上时,还可进行脚踝训练和抬膝训练,以提高脚踝和膝盖的力量和灵活度,有助于劈叉;当要进行脚踝训练时,只给左方的第一电磁铁13通电,使其具有强磁性吸住第一磁板14,如此使踩踏板15和第一磁板14只可带动右方的第一电磁铁13绕着与第三阻尼伸缩板12连接的转轴转动,同时给第二电磁铁42通电,使其具有强磁性吸附住第二磁板43,然后用户即可试着将脚尖抬起,抬起时脚部会带动踩踏板15和第一磁板14绕着右方的第一电磁铁13与第三阻尼伸缩板12连接的转轴转动,第一磁板14会通过第二磁板43和第二电磁铁42拉伸弧形弹簧伸缩杆41,即用户抬起脚尖的时候需要克服弧形弹簧伸缩杆41的阻力,从而让用户脚踝部分得到抗阻训练,提高脚踝的力量和灵活度;当要进行抬膝训练时,给第三电磁铁53通电,使其具有强磁性吸附住第一磁板14,然后用户即可试着将整个脚部抬起,抬起时脚部会带动踩踏板15和第一磁板14上移,踩踏板15和第一磁板14会拉伸第三直弹簧伸缩杆52,即用户抬起整个脚部的时候需要克服第三直弹簧伸缩杆52的阻力,从而让用户膝盖部分得到抗阻训练,提高膝盖的力量和灵活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包括有底板(1)和第一安装板(2);底板(1)上固接有第一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滑动架(3)、直滑块(4)、第一直弹簧伸缩杆(5)、第二安装板(6)、第一阻尼伸缩板(7)、握杆(8)、第二阻尼伸缩板(9)、靠板(10)、第一弹力带(11)和脚部固定单元;底板(1)与第一安装板(2)之间固接有两个,并且两个滑动架(3)呈前后对称设置;两个滑动架(3)内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直滑块(4);每个滑动架(3)上部和下部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一直弹簧伸缩杆(5);每个直滑块(4)上侧和下侧分别与一个第一直弹簧伸缩杆(5)的伸缩端接触;两个直滑块(4)相向侧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二安装板(6);两个第二安装板(6)上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一阻尼伸缩板(7);两个第一阻尼伸缩板(7)伸缩端上分别固接有一个握杆(8);两个第二安装板(6)共同固接有第二阻尼伸缩板(9);第二阻尼伸缩板(9)伸缩端固接有靠板(10);靠板(10)上安装有若干个第一弹力带(11);底板(1)上滑动连接有两个脚部固定单元,并且两个脚部固定单元呈前后对称设置,脚部固定单元用于固定用户的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脚部固定单元包括有第三阻尼伸缩板(12)、第一电磁铁(13)、第一磁板(14)、踩踏板(15)、第二弹力带(16)和第二直弹簧伸缩杆(17);底板(1)上滑动连接有第三阻尼伸缩板(12);第三阻尼伸缩板(12)伸缩端通过两个扭力弹簧转轴连接有两个第一电磁铁(13);两个第一电磁铁(13)上共同接触有第一磁板(14);第一磁板(14)上侧固接有踩踏板(15);踩踏板(15)上安装有若干个第二弹力带(16);底板(1)前部和后部分别固接有两个第二直弹簧伸缩杆(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踩踏板(15)具有弹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定位单元;定位单元包括有卡块(21)、卡板(22)和阻尼伸缩杆(23);每个滑动架(3)上分别等距固接有若干个卡块(21);每个第二安装板(6)内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卡板(22);每个卡板(22)左部分别固接有一个阻尼伸缩杆(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卡板(22)右端设置为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4-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有第四安装板(31)、第一弹性块(32)和第二弹性块(33);每个第三阻尼伸缩板(12)伸缩端上分别固接有一个第四安装板(31);每个第四安装板(31)上侧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一弹性块(32);每个第三阻尼伸缩板(12)伸缩端上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二弹性块(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压膝单元;底板(1)上左部连接有两个压膝单元,并且两个压膝单元呈前后对称设置;压膝单元包括有第一安装架(61)、动力组件、第四阻尼伸缩板(64)、第二安装架(65)、电机(66)、第三安装架(67)、第二气缸(68)、第四安装架(69)、第一气囊(610)、第五安装架(611)、第六安装板(612)和第二气囊(613);底板(1)上侧左部固接有第一安装架(61);第一安装架(61)上连接有动力组件;动力组件连接有第四阻尼伸缩板(64),动力组件用于带动第四阻尼伸缩板(64)进行左右移动;第四阻尼伸缩板(64)伸缩端固接有第二安装架(65);第二安装架(65)上固接有电机(66);电机(66)输出轴固接有第三安装架(67);第三安装架(67)下侧固接有第二气缸(68);第二气缸(68)伸缩端固接有第四安装架(69);第四安装架(69)上通过扭力弹簧转轴连接有两个第一气囊(610),并且两个第一气囊(610)呈左右对称设置;第四安装架(69)上固接有第五安装架(611);第五安装架(611)通过转轴连接有第六安装板(612);第六安装板(612)下侧固接有第二气囊(6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压膝单元还包括有电动推杆(614)和压杆(615);第四安装架(69)上固接有电动推杆(614);电动推杆(614)伸缩端固接有压杆(615);压杆(615)下侧与第六安装板(612)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脚踝训练单元;脚踝训练单元包括有弧形弹簧伸缩杆(41)、第二电磁铁(42)和第二磁板(43);每个第三阻尼伸缩板(12)伸缩端上分别固接有两个弧形弹簧伸缩杆(41);每个弧形弹簧伸缩杆(41)伸缩端分别通过转轴连接有一个第二电磁铁(42);每个踩踏板(15)前侧和右侧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二磁板(43);每个第二电磁铁(42)上侧分别与一个第二磁板(43)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抬膝训练单元;抬膝训练单元包括有第五安装板(51)、第三直弹簧伸缩杆(52)和第三电磁铁(53);每个第三阻尼伸缩板(12)伸缩端下侧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五安装板(51);每个第五安装板(51)上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三直弹簧伸缩杆(52);每个第三直弹簧伸缩杆(52)伸缩端分别固接有一个第三电磁铁(53);第三电磁铁(53)上侧与第一磁板(14)接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56576.4A CN116870430B (zh) | 2023-08-01 | 2023-08-01 | 一种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956576.4A CN116870430B (zh) | 2023-08-01 | 2023-08-01 | 一种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870430A true CN116870430A (zh) | 2023-10-13 |
CN116870430B CN116870430B (zh) | 2025-04-08 |
Family
ID=88260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956576.4A Active CN116870430B (zh) | 2023-08-01 | 2023-08-01 | 一种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870430B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25960A (en) * | 1983-05-11 | 1986-12-02 | William Gvoich | Fluid type abductor-adductor exercise device |
DE4339282C1 (de) * | 1993-11-06 | 1995-06-08 | Franz Dr Ing Kerner | Treteinrichtung |
US20070287615A1 (en) * | 2006-06-09 | 2007-12-13 | Wayde Gilchrist | Ankle Resistance Bands |
CN203291460U (zh) * | 2013-05-28 | 2013-11-20 | 湖南师范大学 | 一种劈叉练习器 |
KR20140024581A (ko) * | 2012-08-20 | 2014-03-03 | 임원석 | 자전거 실내운동 보조장치 |
CN103611271A (zh) * | 2013-11-27 | 2014-03-05 | 浙江长兴前进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 一种带按摩装置的横劈叉锻炼器 |
CN105771184A (zh) * | 2016-03-10 | 2016-07-20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站姿竖劈叉锻炼机 |
CN106075829A (zh) * | 2016-06-23 | 2016-11-09 | 巢湖学院 | 一种横劈叉和竖劈叉锻炼装置 |
CN107320908A (zh) * | 2017-07-25 | 2017-11-07 | 谢长友 | 一种体育训练用劈叉辅助装置 |
CN108176006A (zh) * | 2017-12-20 | 2018-06-19 | 黄跃 | 一种体育舞蹈用劈叉辅助设备 |
CN112933538A (zh) * | 2021-02-04 | 2021-06-11 |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 一种可调式健美操柔韧训练辅助装置 |
-
2023
- 2023-08-01 CN CN202310956576.4A patent/CN11687043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25960A (en) * | 1983-05-11 | 1986-12-02 | William Gvoich | Fluid type abductor-adductor exercise device |
DE4339282C1 (de) * | 1993-11-06 | 1995-06-08 | Franz Dr Ing Kerner | Treteinrichtung |
US20070287615A1 (en) * | 2006-06-09 | 2007-12-13 | Wayde Gilchrist | Ankle Resistance Bands |
KR20140024581A (ko) * | 2012-08-20 | 2014-03-03 | 임원석 | 자전거 실내운동 보조장치 |
CN203291460U (zh) * | 2013-05-28 | 2013-11-20 | 湖南师范大学 | 一种劈叉练习器 |
CN103611271A (zh) * | 2013-11-27 | 2014-03-05 | 浙江长兴前进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 一种带按摩装置的横劈叉锻炼器 |
CN105771184A (zh) * | 2016-03-10 | 2016-07-20 | 中国矿业大学 | 一种站姿竖劈叉锻炼机 |
CN106075829A (zh) * | 2016-06-23 | 2016-11-09 | 巢湖学院 | 一种横劈叉和竖劈叉锻炼装置 |
CN107320908A (zh) * | 2017-07-25 | 2017-11-07 | 谢长友 | 一种体育训练用劈叉辅助装置 |
CN108176006A (zh) * | 2017-12-20 | 2018-06-19 | 黄跃 | 一种体育舞蹈用劈叉辅助设备 |
CN112933538A (zh) * | 2021-02-04 | 2021-06-11 |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 一种可调式健美操柔韧训练辅助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黄力艳;: "高校健美操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no. 02, 15 June 2011 (2011-06-15)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870430B (zh) | 2025-04-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67163B2 (en) | Leg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apparatus | |
US4807874A (en) | Combination plantar flexion/dorsiflexion ankle machine | |
EP1747804A1 (en) | Gymnastic machine | |
CN212548128U (zh) | 踝泵运动训练设备 | |
CN110353644A (zh) | 多功能康复理疗设备 | |
KR101652334B1 (ko) | 상지와 하지 슬라이딩에 의한 전동식 기립형 하지재활 장치 | |
CN116870430A (zh) | 一种智能防损伤的健身器材 | |
CN210844086U (zh) | 一种脑卒中患者用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 |
CN215136590U (zh) | 一种脑病康复科下肢康复托架 | |
JP4259111B2 (ja) | 歩行訓練装置および歩行ユニット | |
CN112891829A (zh) | 一种脚部康复理疗设备 | |
CN205339998U (zh) | 一种和桌体连接的坐姿腿部锻炼器 | |
JP2000342714A (ja) | 椅子に腰掛けて足首、足指を屈伸する運動具 | |
JP2808071B2 (ja) | 骨盤運動装置 | |
CN113663292A (zh) | 一种骨科用下体训练仪 | |
JP2001178847A (ja) | 足関節用運動器具 | |
US5411456A (en) | Foot cradle exercise apparatus | |
CN217593733U (zh) | 一种新型运动训练用舞蹈压腿装置 | |
CN115228047B (zh) | 一种脊柱损伤引起的截瘫用康复装置 | |
US11517787B2 (en) | Exercise device for alternating movement of arms and legs | |
CN219662207U (zh) | 一种上下交互式本体感觉训练装置 | |
CN114733141B (zh) | 一种偏瘫患者步行平衡训练装置 | |
RU2084255C1 (ru) | Ортопедическое трениров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CN222467426U (zh) | 一种临床康复用关节活动仪器 | |
JP4349072B2 (ja) | 歩行訓練装置および歩行ユニ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