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70442A - 空调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670442A CN116670442A CN202180071847.7A CN202180071847A CN116670442A CN 116670442 A CN116670442 A CN 116670442A CN 202180071847 A CN202180071847 A CN 202180071847A CN 116670442 A CN116670442 A CN 11667044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information
- indoor unit
-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 in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9—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ensuring correct operation, e.g. by trial operation or configuration check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 F24F3/06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with a plurality of evaporators or conden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经由通信线连接一台室外机和多台室内机的空调机系统具备:通信部,进行室外机以及多台室内机中的任一台与外部装置的通信;和通信控制部,将对室外机以及多台室内机分别固有地设定的第一识别信息和对通信部固有地设定的第二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并经由通信部向上述外部装置发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空调机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台室外机连接有多台室内机的空调机(以下,称为“空调机”)系统中,存在如下技术:为了使用外部服务器、外部操作终端来进行与对室内机以及室外机的运转操作相关的操作指示、室内机以及室外机的运转状态的监视,而对每个设备设置通信单元(例如,网络适配器),使每个设备经由通信单元与外部服务器、外部终端等进行通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在多台室内机分别与多台室外机连接的空调机系统中,存在如下技术:不对每个室内机设置通信单元,而是对每个室外机连接多台预先决定的一台室内机并经由一个通信单元与外部服务器、外部终端等进行通信,一并管理各设备的信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249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9-020033号公报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由于需要对每个设备设置通信单元,因此通信处理变得复杂并且成本也变高。另外,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虽然不需要对每个室内机设置通信单元,但由于经由一个通信单元发送多台室外机以及多台室内机每一个的信息,所以为了一并管理各设备的信息,而需要用户使用外部终端等来登记各设备。另外,即使登记了各设备,用户也无法容易地了解在哪个室外机连接有哪个室内机。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的情况所做出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在一台室外机连接有多台室内机的空调机系统中,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容易地一并管理各设备的空调机系统。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所做出的,本公开的一个形态所涉及的空调机系统是经由通信线连接一台室外机和多台室内机的空调机系统,具备:通信部,进行上述室外机以及多台上述室内机中的任一台与外部装置的通信;和通信控制部,将对上述室外机以及多台上述室内机分别固有地设定的第一识别信息和对上述通信部固有地设定的第二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并经由上述通信部向上述外部装置发送。
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形态,在一台室外机连接有多台室内机的空调机系统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容易地一并管理各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系统的一个例子的系统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外机、室内机以及天线单元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内机向外部操作终端发送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操作指示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初始化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序列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转状态监视处理流程的序列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转操作指示处理流程的序列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系统的一个例子的系统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转状态的监视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系统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系统的一个例子的系统图。空调机系统1是对一台室外机10连接了多个室内机20的多联型的空调机(空调机)系统。例如,图示的空调机系统1具备:设置于建筑物外的一台室外机10、设置于建筑物内的三台室内机20(20a、20b、20c)、天线单元30、以及与三台室内机20分别对应的遥控器40(40a、40b、40c)。作为一个例子,在多层建筑物中,每层各设置一台室外机10,各层的每一个房间各设置一台室内机20,多台(这里为三台)室内机20与设置在同一层的一台室外机10连接。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在不特别区分各室内机20a、20b、20c的情况下,记载为室内机20。同样,在不特别区分各遥控器40a、40b、40c的情况下,记载为遥控器40。另外,与一台室外机10连接的室内机20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三台,可以为任意的台数。
室外机10是作为室内机20a、室内机20b以及室内机20c各自的室外机而发挥功能的设备。室内机20a、室内机20b以及室内机20c分别经由通信线101而与室外机10通信连接。通信线101是有线的通信线。例如,用于对室外机10与室内机20a进行通信连接的通信线101沿着室外机10和室内机20a的配管路径布线。用于对室外机10与室内机20b进行通信连接的通信线101沿着室外机10和室内机20b的配管路径布线。用于对室外机10与室内机20c进行通信连接的通信线101沿着室外机10和室内机20c的配管路径布线。
遥控器40是与室内机20进行基于红外线的通信的远程控制器。例如,遥控器40通过红外线输出包含对室内机20指示的操作内容在内的操作指示信号。所谓对室内机20指示的操作内容例如是指,运转开始以及运转停止的操作、制冷运转、制热运转以及送风运转等的切换操作、对设定温度进行设定的操作、以及设定风量的操作等。室内机20接收从遥控器40输出的操作指示信号,并基于接收到的操作指示信号所包含的操作内容来控制动作。在图示的例子中,各遥控器40a、40b、40c分别是用于操作各室内机20a、20b、20c的远程控制器。此外,遥控器40和室内机20也可以经由通信线进行通信。
天线单元30与室内机20a连接。天线单元30是用于室内机20a与外部操作终端60经由中继器50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的一个例子。例如,天线单元30是包含用于通过无线通信与设置于建筑物内的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连接的天线在内的通信设备。中继器50例如是将互联网、移动电话通信网等公用线路与建筑物内的LAN通信连接的无线LAN路由器。室内机20a以及外部操作终端60经由中继器50而与无线LAN连接,由此能够相互进行通信。
外部操作终端60例如为智能电话、平板终端等供用户操作的终端。外部操作终端60取得室外机10以及室内机20各自的设备所具有的信息,并进行一并管理。所谓室外机10以及室内机20各自的设备所具有的信息,例如是指与各设备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包含:表示运转中、停止中等动作状态的信息、表示制冷、制热或送风等运转模式的信息、设定温度或风量等设定信息、室温、外部空气温度或者内部温度等检测信息等。外部操作终端60从各设备按一定周期取得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并显示各设备的运转状态。
具体而言,外部操作终端60从与天线单元30连接的室内机20a经由中继器50取得与各设备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这里,对室外机10、室内机20以及天线单元30分别固有地设定有识别信息。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将室外机10的识别信息设定为“ID11”,将室内机20a的识别信息设定为“ID21”,将室内机20b的识别信息设定为“ID22”,将室内机20c的识别信息设定为“ID23”,将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设定为“ID31”。
室内机20a具备控制部230,该控制部230将对室外机10以及室内机20分别固有地设定的识别信息与对天线单元30固有地设定的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并经由天线单元30以及中继器50向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例如,控制部230将与室内机20a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与“ID22”以及“ID31”建立关联并且向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另外,控制部230将与室内机20b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与“ID22”建立关联并经由通信线101以及室外机10取得,并且将所取得的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与“ID22”以及“ID31”建立关联并且向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
另外,控制部230将与室内机20c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与“ID23”建立关联并经由通信线101以及室外机10取得,并且将所取得的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与“ID23”以及“ID31”建立关联并且向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并且,控制部230将与室外机10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与“ID11”建立关联并经由通信线101取得,并且将所取得的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与“ID11”以及“ID31”建立关联并且向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由此,外部操作终端60通过仅与室内机20a进行通信,能够将与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各自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以能够按照每个设备区分的方式取得来监视。
对于各设备中的识别信息的设定,既可以是由设置于各设备的滑动开关来进行的设定那样的硬件设定,也可以是通过使用遥控器40的设定操作等来使设定存储于各设备所具备的存储器(存储部)那样的软件设定。另外,识别信息可以通过上述硬件设定或软件设定来任意变更。
另外,外部操作终端60通过使用对室外机10以及室内机20分别固有地设定的识别信息和对天线单元30固有地设定的识别信息,能够对每个设备一并进行与运转操作相关的操作指示。这样,外部操作终端60通过仅与室内机20a进行通信,能够一并管理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每一个。
此外,外部操作终端60从建筑物外也能够与室内机20a进行通信连接。在该情况下,中继器50除了包含无线LAN路由器以外,还包含公用线路中的通信基站等。即,外部操作终端60并不局限于能够与建筑物内的LAN通信连接的范围,从建筑物外也能够一并管理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每一个。
另外,代替外部操作终端60或在外部操作终端60的基础上,外部管理服务器70也可以经由中继器50与室内机20a通信连接。例如,外部管理服务器70也可以为云服务器。外部管理服务器70通过仅与室内机20a进行通信,能够将与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各自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以能够按照每个设备区分的方式取得来监视。
另外,外部管理服务器70也可以通过使用对室外机10以及室内机20分别固有地设定的识别信息和对天线单元30固有地设定的识别信息,对每个设备进行与运转操作相关的操作指示、自动运转的控制等。另外,外部管理服务器70也可以将空调机系统1以外的电气设备等也包含进来一并进行管理。
接下来,对空调机系统1所具备的各设备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外机10、室内机20以及天线单元30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室外机10的结构)
图2所示的室外机10具备有线通信部110、存储部120、室外机控制部130、压缩机141、热交换器142、室外机风扇143、内部温度传感器144以及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145。
有线通信部110构成为包含用于与各室内机20进行通信的通信器件。有线通信部110经由通信线101与各室内机20连接。在存储部120存储有用于控制室外机10的动作的控制程序等。另外,在存储部120存储室外机10的识别信息(例如,“ID11”)以及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从各室内机20取得的信息等。在从各室内机20取得的信息中包含各室内机20的识别信息以及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等。
室外机控制部130控制室外机10所具备的各部。例如,室外机控制部130构成为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以及存储器等。室外机控制部130作为通过执行存储于存储部120的控制程序而实现的功能结构,具备通信控制部131、动作控制部132以及状态检测部133。
通信控制部131经由有线通信部110以及通信线101控制与各室内机20a、20b、20c之间的通信。例如,通信控制部131从各室内机20a、20b、20c取得与室内机20a、20b、20c各自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例如,通信控制部131取得将与室内机20a、20b、20c各自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与识别信息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并存储于存储部120。具体而言,通信控制部131以一定周期取得将与上述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与识别信息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并存储于存储部120。
另外,通信控制部131向室内机20a发送将存储于存储部120的与各室内机20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与识别信息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另外,通信控制部131向室内机20a发送将与室外机10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与识别信息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
此外,通信控制部131也可以至少取得将与室内机20b、20c各自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与识别信息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并存储于存储部120。而且,通信控制部131也可以向室内机20a发送将存储于存储部120的与室内机20b、20c各自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与识别信息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这是因为在室内机20a中原本保存了将与室内机20a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与识别信息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
动作控制部132控制室外机10的动作。例如,动作控制部132基于从各室内机20a、20b、20c取得的与室内机20a、20b、20c各自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来控制室外机10的运转。具体而言,动作控制部132控制压缩机141以及室外机风扇143等的动作。
状态检测部133检测室外机10的各部的状态。例如,状态检测部133以一定周期检测动作控制部132所控制的室外机10的动作状态(运转中、停止中等)。另外,状态检测部133基于内部温度传感器144以及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145的传感器输出,以一定周期检测内部温度以及外部空气温度。内部温度传感器144是设置于室外机10的内部以检测室外机10的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例如,内部温度传感器144检测热交换器142等的温度。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145是设置于室外机10以检测外部空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状态检测部133将检测到的动作状态、内部温度以及外部空气温度等信息作为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存储于存储部120。
(室内机20的结构)
接下来,对室内机20的结构进行说明。各室内机20a、20b、20c的基本结构相同,不同点在于仅室内机20a与天线单元30连接。在图2中,以室内机20a的结构为例进行了图示,省略了对室内机20b、20c的结构的图示。室内机20(20a)具备有线通信部210、存储部220、室内机控制部230、室内机风扇241、热交换器242、挡板243、内部温度传感器244以及室温传感器245。
有线通信部210构成为包含用于与室外机10进行通信的通信器件。有线通信部210经由通信线101与室外机10连接。室内机20a的有线通信部210还经由通信线102与天线单元30连接,还与天线单元30进行通信。
在存储部220中存储有用于控制室内机20的动作的控制程序等。另外,在存储部220存储室内机20的识别信息以及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
例如,在室内机20a的存储部220中存储室内机20a的识别信息(“ID21”)以及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另外,在室内机20a的存储部220还存储:从室外机10取得的室外机10的识别信息(“ID11”)以及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和经由室外机10取得的其他室内机20b、20c的识别信息(“ID22”,“ID23”)以及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
同样,在室内机20b的存储部220中存储:室内机20b的识别信息(“ID22”)以及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室外机10的识别信息(“ID11”)以及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和其他室内机20a、20c的识别信息(“ID21”,“ID23”)以及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在室内机20c的存储部220存储:室内机20c的识别信息(“ID23”)以及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室外机10的识别信息(“ID11”)以及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和其他室内机20a、20b的识别信息(“ID21”,“ID22”)以及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即,室外机10的识别信息以及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和各室内机20的识别信息以及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存储于室外机10的存储部120以及室内机20的各存储部220而被共享。
室内机控制部230与图1所示的控制部230对应。室内机控制部230控制室内机20的各部。例如,室内机控制部230构成为包含CPU以及存储器等。室内机控制部230作为通过执行存储于存储部220的控制程序而实现的功能结构,具备通信控制部231、动作控制部232以及状态检测部233。
通信控制部231经由有线通信部210以及通信线101控制与室外机10之间的通信。例如,室内机20a的通信控制部231将与室内机20a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与识别信息(“ID21”)建立关联并且向室外机10发送。室内机20b的通信控制部231将与室内机20b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与识别信息(“ID22”)建立关联并且向室外机10发送。室内机20c的通信控制部231将与室内机20c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与识别信息(“ID23”)建立关联并且向室外机10发送。
另外,室内机20a的通信控制部231从室外机10取得将与其他室内机20b、20c各自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与识别信息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另外,通信控制部231从室外机10取得将与室外机10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与识别信息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通信控制部231将从室外机10取得的各信息存储于存储部220。
另外,室内机20a的通信控制部231经由有线通信部210以及通信线102控制与天线单元30之间的通信。室内机20a的通信控制部231从天线单元30取得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ID31”),并将所取得的识别信息存储于存储部220。
另外,室内机20a的通信控制部231将室外机10以及室内机20a、20b、20c所分别具有的信息、与各设备的识别信息以及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并经由天线单元30向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室内机20a向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的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该图所示的向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的信息的一个例子是用于外部操作终端60监视室外机10以及室内机20的运转状态的信息,且是各设备的识别信息和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以下,将各设备的识别信息和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称为“运转状态信息”。
例如,室内机20a的通信控制部231将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ID31”)、室外机10的识别信息(“ID11”)、以及与室外机10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运转中、内部温度、外部空气温度、…)建立关联来作为室外机10的运转状态信息,经由天线单元30向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另外,室内机20a的通信控制部231将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ID31”)、室内机20a的识别信息(“ID21”)、以及与室内机20a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运转中、制冷、设定温度、内部温度、室温、…)建立关联来作为室内机20a的运转状态信息,经由天线单元30向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另外,室内机20a的通信控制部231将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ID31”)、室内机20b的识别信息(“ID22”)、以及与室内机20b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运转中、制冷、设定温度、内部温度、室温、…)建立关联来作为室内机20b的运转状态信息,经由天线单元30向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另外,室内机20a的通信控制部231将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ID31”)、室内机20c的识别信息(“ID23”)、以及与室内机20c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运转中、制冷、设定温度、内部温度、室温、…)建立关联来作为室内机20c的运转状态信息,经由天线单元30向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
另外,通信控制部231从外部操作终端60经由天线单元30取得表示对各室内机20a、20b、20c的操作指示的操作指示信息。在操作指示信息中,成为操作对象的室内机20的识别信息、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以及表示操作内容的信息被建立了关联。操作内容是指运转开始的操作、运转停止的操作、制冷运转、制热运转以及送风运转等的切换操作、对设定温度进行设定的操作、设定风量的操作等之类的对室内机20的运转操作的内容。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操作指示信息的一个例子的图。例如,室内机20a的通信控制部231当在外部操作终端60中进行了对室内机20a的操作指示时,经由天线单元30从外部操作终端60取得将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ID31”)、室内机20a的识别信息(“ID21”)、以及对室内机20a的操作内容建立关联而得的操作指示信息。另外,室内机20a的通信控制部231当在外部操作终端60中进行了对室内机20b的操作指示时,经由天线单元30从外部操作终端60取得将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ID31”)、室内机20b的识别信息(“ID22”)、以及对室内机20b的操作内容建立关联而得的操作指示信息。另外,室内机20a的通信控制部231当在外部操作终端60中进行了对室内机20c的操作指示时,经由天线单元30从外部操作终端60取得将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ID31”)、室内机20c的识别信息(“ID23”)、以及对室内机20c的操作内容建立相关联而得的操作指示信息。室内机20a的通信控制部231将所取得的操作识别信息经由室外机10向各室内机20b、20c发送。
返回到图2,动作控制部232控制室内机20的动作。具体而言,各室内机20的动作控制部132控制各室内机20所具备的室内机风扇241以及挡板243等。例如,室内机20a的动作控制部232当接收到从遥控器40a输出的操作指示信号时,基于接收到的操作指示信号所包含的操作内容来控制室内机20a的动作。室内机20b的动作控制部232当接收到从遥控器40b输出的操作指示信号时,基于接收到的操作指示信号所包含的操作内容来控制室内机20b的动作。室内机20c的动作控制部232当接收到从遥控器40c输出的操作指示信号时,基于接收到的操作指示信号所包含的操作内容来控制室内机20c的动作。
另外,当室内机20a的通信控制部231取得将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ID31”)和室内机20a的识别信息(“ID21”)建立关联而得的操作指示信息时,室内机20a的动作控制部232基于操作指示信息所包含的操作内容来控制室内机20a的动作。当室内机20b的通信控制部231取得将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ID31”)和室内机20b的识别信息(“ID22”)建立关联而得的操作指示信息时,室内机20b的动作控制部232基于操作指示信息所包含的操作内容来室内机20c的通信控制部231控制室内机20b的动作。当取得将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ID31”)和室内机20c的识别信息(“ID23”)建立关联而得的操作指示信息时,室内机20c的动作控制部232基于操作指示信息所包含的操作内容来控制室内机20c的动作。即,各室内机20分别根据通信控制部231所取得的操作指示信息所包含的室内机20的识别信息,在室内机是操作对象的情况下,基于操作指示信息所包含的操作内容来控制动作。
状态检测部233检测室内机20的各部分的状态。状态检测部233以一定周期检测动作控制部232所控制的室内机20的动作状态(运转中、停止中、设定温度等)。另外,状态检测部233基于内部温度传感器244以及室温传感器245的传感器输出,以一定周期检测内部温度以及室温。内部温度传感器244是设置于室内机20的内部以检测室内机20的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例如,内部温度传感器244检测热交换器242等的温度。室温传感器245是设置于室内机20以检测室温的温度传感器。状态检测部233将检测到的动作状态、内部温度以及室温等作为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存储于存储部220。
(天线单元30的结构)
接下来,对天线单元3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所示的天线单元30具备有线通信部310、无线通信部320、存储部330以及通信控制部340。
有线通信部310构成为包含用于与室外机10或室内机20中的任一台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器件。在图示的例子中,有线通信部310与室内机20a经由通信线102连接,并与室内机20a进行通信。
无线通信部320构成为包含与中继器50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器件。例如,中继器50为无线LAN路由器。无线通信部320构成为包含用于通过无线LAN与中继器50连接的天线等通信器件。
存储部330存储有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ID31”)、和用于控制天线单元30的动作的控制程序等。
通信控制部340构成为包含CPU以及存储器等。通信控制部340通过执行存储于存储部330的控制程序,来控制天线单元30的各部。具体而言,通信控制部340控制经由有线通信部310的与室内机20a之间的通信。另外,通信控制部340控制经由无线通信部320的与中继器50之间的通信。
通信控制部340在天线单元30连接到室内机20a时,进行通信速度、通信方法的协商(negotiation),经由有线通信部310向室内机20a发送天线单元30的信息,并且从室内机20a经由有线通信部310接受室内机20a的信息。例如,通信控制部340向室内机20a发送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ID31”)。另外,通信控制部340从室内机20a接受室内机20a的识别信息(“ID21”)。
在通过协商确立通信后,通信控制部340经由有线通信部310取得从室内机20a发送的各种信息,并经由无线通信部320向中继器50发送所取得的各种信息。另外,通信控制部340经由无线通信部320取得从中继器50发送的各种信息,并经由有线通信部310向室内机20a发送所取得的各种信息。
接下来,对空调机系统1中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
(初始化处理)
首先,对将连接到空调机系统1的设备的识别信息分组化而设为可由外部操作终端60识别的状态的初始化处理流程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初始化处理的一个例子的序列图。
(步骤S101)当天线单元30与室内机20a连接时,天线单元30和室内机20a进行通信的协商处理。在协商处理中,天线单元30向室内机20a发送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ID31”)。室内机20a取得并保持从天线单元30发送的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ID31”)。
(步骤S103)室内机20a向室外机10发送室内机20a的识别信息(“ID21”)。室外机10取得从室内机20a发送的室内机20a的识别信息(“ID21”)并将其保存于存储部220。
(步骤S105)室内机20b向室外机10发送室内机20b的识别信息(“ID22”)。室外机10取得从室内机20b发送的室内机20b的识别信息(“ID22”)并将其保存于存储部220。
(步骤S107)室内机20c向室外机10发送室内机20c的识别信息(“ID23”)。室外机10取得从室内机20c发送的室内机20c的识别信息(“ID23”)并将其保存于存储部220。
(步骤S109)室外机10将室外机10的识别信息(“ID11”)与室内机20a的识别信息(“ID21”)、室内机20b的识别信息(“ID22”)以及室内机20c的识别信息(“ID23”)建立关联,并作为该空调机系统1所具备的设备的识别信息组进行分组化。然后,室外机10向室内机20a发送分组化而得的识别信息组。室内机20a取得从室外机10发送的识别信息组并将其保存于室内机20a的存储部220。
(步骤S111)室内机20a将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ID31”)与从室外机10取得的识别信息组(“ID11”、“ID21”、“ID22”、“ID23”)建立关联并且向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通过将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ID31”)建立关联,能够区分该空调机系统1所具备的设备的识别信息组、和其他空调机系统所具备的设备的识别信息组。从室内机20a向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的识别信息组的数据首先从室内机20a向天线单元30发送(步骤S111A),接下来,从天线单元30向中继器50发送(步骤S111B),然后从中继器50向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步骤S111C)。由此,外部操作终端60能够使用各设备的识别信息来确定空调机系统1所具备的设备。
(运转状态监视处理)
接下来,对使用外部操作终端60来监视空调机系统1的各设备的运转状态的处理流程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转状态监视处理流程的序列图。
(步骤S201)室内机20a检测与室内机20a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将检测到的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和室内机20a的识别信息(“ID21”)建立相关联并保存于室内机20a的存储部220。
(步骤S203)室内机20a向室外机10发送将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和识别信息(“ID21”)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室外机10取得从室内机20a发送的将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和识别信息“ID21”)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并将其保存于存储部120。
(步骤S205)室内机20b检测与室内机20b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将检测到的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和室内机20b的识别信息(“ID22”)建立关联并保存于室内机20b的存储部220。
(步骤S207)室内机20b向室外机10发送将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和识别信息(“ID22”)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室外机10取得从室内机20b发送的将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和识别信息“ID22”)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并将其保存于存储部120。
(步骤S209)室外机10向室内机20a发送从室内机20b取得的将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和识别信息“ID22”)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室内机20a将从室外机10发送的将与室内机20b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和识别信息“ID22”)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保存于室内机20a的存储部220。
(步骤S211)室内机20c检测与室内机20c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将检测到的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和室内机20c的识别信息(“ID23”)建立关联并保存于室内机20c的存储部220。
(步骤S213)室内机20c向室外机10发送将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和识别信息(“ID23”)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室外机10取得从室内机20c发送的将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和识别信息“ID23”)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并将其保存于存储部120。
(步骤S215)室外机10向室内机20a发送从室内机20c取得的将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和识别信息“ID23”)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室内机20a将从室外机10发送的将与室内机20c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和识别信息“ID23”)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保存于室内机20a的存储部220。
(步骤S217)室外机10检测与室外机10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将检测到的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和室外机10的识别信息(“ID11”)建立关联并保存于存储部120。
(步骤S219)室外机10向室内机20a发送将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和室外机10的识别信息(“ID11”)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室内机20a将从室外机10发送的将与室外机10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和识别信息“ID11”)建立关联而得的信息保存于室内机20a的存储部220。
(步骤S221)室内机20a生成将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ID31”)和与室外机10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识别信息“ID11”)建立关联而得的室外机10的运转状态信息(参照图3)。室内机20a生成将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ID31”)和与室内机20a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识别信息“ID21”)建立关联而得的室内机20a的运转状态信息(参照图3)。室内机20a生成将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ID31”)和与室内机20b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识别信息“ID22”)建立关联而得的室内机20b的运转状态信息(参照图3)。室内机20a生成将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ID31”)和与室内机20c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以及识别信息“ID23”)建立关联而得的室内机20c的运转状态信息(参照图3)。
(步骤S223)室内机20a向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室外机10的运转状态信息、室内机20a的运转状态信息、室内机20b的运转状态信息以及室内机20c的运转状态信息。从室内机20a向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的各运转状态信息首先从室内机20a向天线单元30发送(步骤S223A),接下来从天线单元30向中继器50发送(步骤S223B),然后从中继器50向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步骤S223C)。由此,外部操作终端60能够监视空调机系统1所具备的各设备的运转状态。
此外,从步骤S201到步骤S223的处理以规定周期反复执行。另外,室外机10以及各室内机20分别检测运转状态并将其发送的处理顺序也可以调换。另外,室外机10以及各室内机20分别检测运转状态并将其发送的处理也可以与特定的周期同步进行。
(运转操作指示处理)
接下来,说明从外部操作终端60对空调机系统1进行运转操作的操作指示时的运转操作指示处理流程。用户能够使用外部操作终端60,一并进行对空调机系统1的各设备的操作指示。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转操作指示处理流程的序列图。
(步骤S301)外部操作终端60接受对空调机系统1的操作对象即室内机20的用户操作。例如,外部操作终端60显示接受室内机20a、室内机20b以及室内机20c的各运转操作的操作画面,并接受用户对该操作画面的操作。在该操作画面中,针对室内机20a、室内机20b以及室内机20c,分别接受运转开始以及运转停止的操作、制冷运转、制热运转以及送风运转等切换操作、对设定温度进行设定的操作、设定风量的操作等操作内容。
(步骤S303)外部操作终端60基于在步骤S301中接受到的用户的操作,来生成操作指示信息。在操作指示信息中,用于确定成为操作对象的空调机系统1的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成为操作对象的室内机20的识别信息、以及操作内容被建立了关联(参照图4)。此外,外部操作终端60也可以按照预先设定了操作对象、操作内容以及时刻的操作计划来生成操作指示信息。
(步骤S305)外部操作终端60对空调机系统1发送操作指示信息。发送的时机是与步骤S301中的用户的操作对应的时机、或者按照预先设定的操作计划的时机。从外部操作终端60向空调机系统1发送的操作指示信息首先从外部操作终端60向中继器50发送(步骤S305A),接下来从中继器50向天线单元30发送(步骤S305B),然后从天线单元30向室内机20a发送(步骤S305C)。
(步骤S307)室内机20a当接受到从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的操作指示信息时,在该操作指示信息中包含天线单元30的式热信息(“ID31”)的情况下,向室外机10发送该操作指示信息。另外,在该情况下,室内机20a进入步骤S313的处理。
(步骤S309、S311)室外机10当接受到从室内机20a发送的操作指示信息时,向室内机20b以及室内机20c发送该操作指示信息。对于向室内机20b以及室内机20c发送的顺序,可以是对任一个先发送,也可以同时发送。
(步骤S313)室内机20a基于从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的操作指示信息所包含的室内机20的识别信息,判定是否是操作对象。室内机20a在操作指示信息所包含的室内机20的识别信息是室内机20a的识别信息(“ID21”)的情况下,判定为是操作对象,进入步骤S315的处理。另一方面,室内机20a在操作指示信息所包含的室内机20的识别信息不是室内机20a的识别信息(“ID21”)的情况下,判定为不是操作对象,不进行步骤S315的处理。
(步骤S315)室内机20a在是从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的操作指示信息的操作对象的情况下,基于操作指示信息来控制动作。具体而言,室内机20a进行与操作指示信息所包含的操作内容对应的控制。
(步骤S317)室内机20b基于从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的操作指示信息所包含的室内机20的识别信息,判定是否是操作对象。室内机20b在操作指示信息所包含的室内机20的识别信息是室内机20b的识别信息(“ID22”)的情况下,判定为是操作对象,进入步骤S319的处理。另一方面,室内机20b在操作指示信息所包含的室内机20的识别信息不是室内机20b的识别信息(“ID22”)的情况下,判定为不是操作对象,不进行步骤S319的处理。
(步骤S319)室内机20b在是从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的操作指示信息的操作对象的情况下,基于操作指示信息来控制动作。具体而言,室内机20b进行与操作指示信息所包含的操作内容对应的控制。
(步骤S321)室内机20c基于从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的操作指示信息所包含的室内机20的识别信息,判定是否是操作对象。室内机20c在操作指示信息所包含的室内机20的识别信息是室内机20c的识别信息(“ID23”)的情况下,判定为是操作对象,进入步骤S323的处理。另一方面,室内机20c在操作指示信息所包含的室内机20的识别信息不是室内机20c的识别信息(“ID23”)的情况下,判定为不是操作对象,不进行步骤S323的处理。
(步骤S323)室内机20c在是从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的操作指示信息的操作对象的情况下,基于操作指示信息来控制动作。具体而言,室内机20c进行与操作指示信息所包含的操作内容对应的控制。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系统1经由通信线101连接一台室外机10和多台室内机20。空调机系统1构成为包含天线单元30(通信部的一个例子)和通信控制部231。天线单元30进行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中的任一台与外部操作终端60(外部装置的一个例子)的通信。通信控制部231将对室外机10多台室内机20分别固有地设定的识别信息(第一识别信息)和对天线单元30固有地设定的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并经由天线单元30向外部操作终端60(外部装置的一个例子)发送。
由此,空调机系统1能够使用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和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的各设备的识别信息,来确定空调机系统1以及各设备,因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从外部装置(例如,外部操作终端60)容易地一并管理各设备。
例如,通信控制部231将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所分别具有的信息、和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各自的识别信息(第一识别信息)以及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并经由天线单元30向外部操作终端60发送。
由此,空调机系统1能够使用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和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的各设备的识别信息,来确定空调机系统1以及各设备的信息,因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从外部装置(例如,外部操作终端60)容易地一并管理各设备的信息。
这里,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所分别具有的信息中包含与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各自的状态相关的信息。
由此,空调机系统1能够以简易的结构从外部装置容易地监视各设备的状态。其中,各设备的状态例如是指与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各自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如上述那样,在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中包含如下信息:表示运转中、停止中等动作状态的信息、表示制冷、制热或送风等运转模式的信息、设定温度或风量等设定信息、室温、外部空气温度或者内部温度等检测信息等。由此,空调机系统1能够以简易的结构从外部装置(例如,外部操作终端60)容易地监视各设备的运转状态。
通信控制部231装备在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中经由天线单元30与外部操作终端60进行通信的设备(例如,室内机20a)。与外部操作终端60进行通信的设备(例如,室内机20a)将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中的其他设备所分别具有的信息从该其他设备取得。而且,与外部操作终端60进行通信的设备(例如,室内机20a)将从其他设备取得的各自的信息和各自的识别信息(第一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并进行保存。
由此,在空调机系统1中,仅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中的一台设备(例如,室内机20a)经由天线单元30与外部操作终端60通信,由此能够从外部装置(例如,外部操作终端60)监视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的每个设备的运转状态。
通信控制部231经由天线单元30从外部操作终端60取得将多台室内机20中的成为操作对象的室内机20的识别信息(第一识别信息)以及操作内容和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第二识别信息)建立关联而得的操作指示信息。多台室内机20分别具备动作控制部232,该动作控制部232根据通信控制部231所取得的操作指示信息所包含的识别信息(第一识别信息),在是操作对象的情况下,基于操作指示信息所包含的操作内容来控制动作。
由此,空调机系统1能够从外部装置(例如,外部操作终端60)对空调机系统1所具备的各室内机20单独进行操作指示。此外,空调机系统1也可以对空调机系统1所具备的各室内机20同时进行操作内容相同的操作指示。
另外,天线单元30经由中继器50(通信中介装置的一个例子)进行与外部操作终端60之间的通信。由此,空调机系统1能够与经由中继器50通信连接的外部装置(例如,外部操作终端60)进行信息的发送以及接收。
例如,在中继器50是无线LAN路由器且天线单元30与无线LAN连接的情况下,在空调机系统1中,一台设备(例如,室内机20a)经由无线LAN与外部装置(例如,外部操作终端60)通信。因此,不需要通过通信线连接多台室内机20和外部装置(例如,外部操作终端60),能够成为简易的结构。另外,由于不需要通过通信线连接多台室内机20和外部装置(例如,外部操作终端60),所以因断线等而无法通信的风险低。
在上述情况下,在基于无线LAN的通信范围内,空调机系统1能够与外部装置(例如,外部操作终端60)进行通信。另一方面,中继器50也可以代替无线LAN路由器或在无线LAN路由器的基础上,还包含移动电话通信网等公用线路的基站。在该情况下,空调机系统1还能够从基于无线LAN的通信范围之外(屋外等)的外部装置(例如,外部操作终端60)进行通信。
此外,上述的通信方式是一个例子,能够应用任意的通信方式。例如,在屋内,在空调机系统1与外部装置(例如,外部操作终端60)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使用中继器50而是使用Bluetooth(注册商标)等进行通信。另外,以天线单元30为例说明的通信部也可以是与有线LAN连接的LAN适配器。即,也可以构成为空调机系统1内的一台设备(例如,室内机20a)与外部装置(例如,外部操作终端60)经由通信线(有线)连接的结构。
另外,在空调机系统1中,天线单元30的数量比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的合计数量少。由此,空调机系统1能够以简易的结构与外部装置(例如,外部操作终端60)进行通信。
此外,在空调机系统1中,与室外机10连接的室内机20也可以在以后追加或删除。在追加或删除了室内机20的情况下,空调机系统1通过进行图5所示的初始化处理,能够更新与室外机10连接的室内机20的信息。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各室内机20不仅通过通信线与室外机10连接,各室内机20彼此也通过通信线连接。由此,各室内机20也可以不经由室外机10而直接取得其他室内机20的信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示出了天线单元30以外置方式连接到室内机20a的例子,但也可以内置于室内机20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示出了天线单元30与室内机20a连接的例子,但与天线单元30连接的设备可以是室内机20中的任一个,也可以是室外机10。与天线单元30连接的设备也可以代替上述的室内机20a,而与外部操作终端60或外部管理服务器70进行上述的通信。另外,除了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中的与天线单元30连接的设备之外,也可以存在与备用的天线单元30连接的设备。例如,在室内机20a连接有天线单元30,在室内机20b连接有备用的天线单元30的情况下,在室内机20a经由天线单元30进行的通信发生障碍的情况下,室内机20b也可以使用备用的天线单元30进行通信。另外,也可以设为在室外机10以及各室内机20全部连接有天线单元30的结构,并且使仅其中的一个天线单元30发挥功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室外机10的识别信息以及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和各室内机20的识别信息以及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存储于室外机10的存储部120以及室内机20的各存储部220而被共享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仅在与天线单元30连接的设备(例如,室内机20a)存储室外机10的识别信息以及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和各室内机20的识别信息以及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外部操作终端60一并管理一个空调机系统1的例子,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一并管理多个空调机系统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系统的一个例子的系统图。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空调机系统1A、1B、…、1G这七个空调机系统经由中继器50与外部操作终端60通信连接。图示了七个空调机系统中的三个,省略了对其他四个的图示。此外,在图8中,对与图1所示的各结构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图8中,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也可以代替外部操作终端60或在外部操作终端60的基础上,外部管理服务器70经由中继器50与七个空调机系统通信连接。
空调机系统1A具备一台室外机10(10A)、三台室内机20(20Aa、20Ab、20Ac)、天线单元30(30A)、以及与三台室内机20分别对应的遥控器40(40Aa、40Ab、40Ac)。空调机系统1A的基本结构与图1所示的空调机系统1的结构相同。室内机20Aa与图1所示的室内机20a同样地与天线单元30A连接。
空调机系统1B具备一台室外机10、两台室内机20(20Ba、20Bb)、天线单元30(30B)、以及与两台室内机20分别对应的遥控器40(40Ba、40Bb)。空调机系统1B的基本结构除了室内机20的数量不同这一点以外,与图1所示的空调机系统1的结构相同。室内机20Ba与图1所示的室内机20a同样地与天线单元30A连接。
空调机系统1G具备一台室外机10(10G)、三台室内机20(20Ga、20Gb、20Gc)、天线单元30(30G)、以及与三台室内机20分别对应的遥控器40(40Ga、40Gb、40Gc)。空调机系统1G的基本结构除了天线单元30G不是与室内机连接而是与室外机连接这一点以外,与图1所示的空调机系统1的结构相同。室外机10G代替图1所示的室内机20a,经由中继器50而与外部操作终端60通信连接。如上述那样,与室外机10以及室内机20各自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由室外机10以及室内机20全部共享。因此,天线单元30也可以连接到室外机10以及室内机20中的任一个。
另外,在空调机系统1A中,将室外机10A的识别信息设定为“ID11”,将各室内机20Aa、20Ab、20Ac的识别信息设定为“ID21”、“ID22”、“ID23”,将天线单元30A的识别信息设定为“ID31”。在空调机系统1B中,将室外机10B的识别信息设定为“ID12”,将各室内机20Ba、20Bb的识别信息设定为“ID24”、“ID25”,将天线单元30B的识别信息设定为“ID32”。在空调机系统1G中,将室外机10G的识别信息设定为“ID11”,将各室内机20Ga、20Gb、20Gc的识别信息设定为“ID21”、“ID22”、“ID23”,将天线单元30G的识别信息设定为“ID33”。
外部操作终端60根据各空调机系统1A、1B、…、1G的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的不同,能够区分处理各空调机系统1A、1B、…、1G。另一方面,室外机10以及室内机20的识别信息在空调机系统1A和空调机系统1B中使用不同的识别信息,但在空调机系统1A和空调机系统1G中使用相同的识别信息。外部操作终端60由于每个空调机系统的天线单元30的识别信息不同,所以即使在空调机系统1A的室外机10以及室内机20和空调机系统1G的室外机10以及室内机20中使用相同的识别信息,也能够区分处理空调机系统1A的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和空调机系统1G的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每一个。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区分多个空调机系统1A、1B、…、1G各自的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每一个并监视运转状态、以及进行运转操作的操作指示都能够在外部操作终端60中进行。
此外,图8所示的空调机系统1A、空调机系统1B以及空调机系统1G所分别具备的室内机20的数量是一个例子,也可以设为任意的台数。另外,室内机20也可以在之后追加或删除。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运转状态的监视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图9所示的运转状态的监视画面是外部操作终端60取得与图8所示的各空调机系统1A、1B、…、1G的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并显示的例子。与各空调机系统1A、1B、…、1G的室外机10以及多台室内机20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能够按照每个空调机系统区分显示。在附图标记601所示的显示区域显示有与空调机系统1A的室外机10以及三台室内机20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在附图标记602所示的显示区域显示有与空调机系统1B的室外机10以及两台室内机20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在附图标记603所示的显示区域显示有与空调机系统1G的室外机10以及三台室内机20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作为与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例如包含运转中、停止中、设定温度、设定风量、内部温度、外部空气温度、室温等中的任一个。
此外,在图8所示的监视画面的例子中,将与空调机系统1A、1B、1G这三个空调机系统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作为代表例示出,但在实际上监视与七个空调机系统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显示与七个空调机系统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在所有的空调机系统的信息的显示无法放在一个画面中的情况下,外部操作终端60也可以滚动显示。或者,外部操作终端60也可以在使显示的空调机系统的选择项显示于画面之后,切换到仅显示与所选择的空调机系统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的画面。
如以上说明那样,能够从外部装置(例如,外部操作终端60)监视多个空调机系统1A、1B、…、1G各自所包含的室外机10以及室内机20的每个设备的运转状态。另外,能够从外部装置(例如,外部操作终端60)对多个空调机系统1A、1B、…、1G各自所包含的室内机20的每个设备进行操作指示。因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从外部装置(例如,外部操作终端60)容易地一并管理多个空调机系统1A、1B、…、1G各自的室外机10以及室内机20的各设备。
此外,也可以将用于实现室外机控制部130、室内机控制部230以及通信控制部340的功能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并使计算机系统读取该记录介质所记录的程序并执行,来进行各控制部的处理。此外,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包含OS、周边设备等的硬件。
另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光磁盘、ROM、CD-ROM等可移动介质、内置于计算机系统中的硬盘等存储装置。并且,“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如在经由互联网等网络、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在短时间内动态保持程序的记录介质、如成为该情况下的服务器、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保持一定时间程序的记录介质。另外,上述程序可以是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还可以是通过与已经记录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另外,也可以将上述的程序预先存储于规定的服务器,根据来自其他装置的要求,经由通信线路分发(下载等)该程序。
另外,也可以将室外机控制部130、室内机控制部230以及通信控制部340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等集成电路来实现。各功能可以单独处理器化,也可以集成一部分或全部并处理器化。另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并不局限于LSI,也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另外,在由于半导体技术的进歩而出现了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以上,参照附图对该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的结构并不局限于该实施方式,还包含不脱离该公开的主旨的范围的设计等。
附图标记说明
1...空调机系统;10...室外机;20...室内机;30...天线单元;40...遥控器;50...中继器;60...外部操作终端;70...外部管理服务器;110...有线通信部;120...存储部;130...室外机控制部;131...通信控制部;132...动作控制部;133...状态检测部;141...压缩机;142...热交换器;143...室外机风扇;144...内部温度传感器;145...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210...有线通信部;220...存储部;230...室内机控制部;231...通信控制部;232...动作控制部;233...状态检测部;241...室内机风扇;242...热交换器;243...挡板;244...内部温度传感器;245...室温传感器;310...有线通信部;320...无线通信部;330...存储部;340...通信控制部。
Claims (7)
1.一种空调机系统,是经由通信线连接一台室外机和多台室内机的空调机系统,
其中,
所述空调机系统具备:
通信部,进行所述室外机以及多台所述室内机中的任一台与外部装置的通信;和
通信控制部,将对所述室外机以及多台所述室内机分别固有地设定的第一识别信息和对所述通信部固有地设定的第二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并经由所述通信部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系统,其中,
所述通信控制部将所述室外机以及多台所述室内机所分别具有的信息和各自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并经由所述通信部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系统,其中,
在所述室外机以及多台所述室内机所分别具有的信息中包含与所述室外机以及多台所述室内机各自的状态相关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系统,其中,
所述通信控制部装备在所述室外机以及多台所述室内机中的经由所述通信部而与所述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设备,
与所述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设备将所述室外机以及多台所述室内机中的其他设备所分别具有的信息从该其他设备取得,并将所取得的各自的信息与各自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建立关联并予以保存。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系统,其中,
所述通信控制部经由所述通信部从所述外部装置取得将多台所述室内机中的成为操作对象的室内机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操作内容和所述第二识别信息建立关联而得的操作指示信息,
多台所述室内机分别具备动作控制部,该动作控制部根据所述通信控制部取得的所述操作指示信息所包含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在所述室内机是操作对象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操作指示信息所包含的所述操作内容来控制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系统,其中,
所述通信部经由通信中介装置而与所述外部装置进行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系统,其中,
所述通信部的数量比所述室外机以及多台所述室内机的合计数量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21/004397 WO2022168278A1 (ja) | 2021-02-05 | 2021-02-05 | 空調機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670442A true CN116670442A (zh) | 2023-08-29 |
Family
ID=82742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71847.7A Pending CN116670442A (zh) | 2021-02-05 | 2021-02-05 | 空调机系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332795A1 (zh) |
JP (1) | JP7493631B2 (zh) |
CN (1) | CN116670442A (zh) |
DE (1) | DE112021007026T5 (zh) |
WO (1) | WO202216827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4049710A (ja) * | 2022-09-29 | 2024-04-10 |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41544A (ja) * | 1993-02-16 | 1994-08-30 | Hitachi Ltd | 空調管理システム |
JP2002333196A (ja) * | 2001-05-10 | 2002-11-22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設備機器監視システム |
JP2008241165A (ja) * | 2007-03-28 | 2008-10-09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遠隔監視システム |
CN101660825A (zh) * | 2008-08-28 | 2010-03-0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机的通信方法 |
CN102365501A (zh) * | 2009-03-26 | 2012-02-2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制冷空调装置的信息传递系统 |
CN104334976A (zh) * | 2012-06-13 | 2015-02-0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系统以及中继装置 |
CN104838212A (zh) * | 2013-01-25 | 2015-08-1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系统 |
CN110173843A (zh) * | 2019-05-21 | 2019-08-27 |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联机空调集中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199159A (zh) * | 2017-01-30 | 2019-09-03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12997A (ja) * | 1995-10-16 | 1997-05-02 | Zexel Corp | 空気調和機 |
JPH1183131A (ja) * | 1997-09-01 | 1999-03-26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JP4389595B2 (ja) * | 2004-01-27 | 2009-12-24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調設備、空調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空調設備の管理方法 |
JP4487098B2 (ja) * | 2005-02-28 | 2010-06-23 |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設備連動制御システム |
JP2009085513A (ja) * | 2007-09-28 | 2009-04-23 | Daikin Ind Ltd | 管理装置、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管理方法 |
JP4835566B2 (ja) * | 2007-09-28 | 2011-12-14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機器管理システム、機器設定装置、機器管理装置、機器管理方法および機器管理プログラム |
JP5036793B2 (ja) * | 2009-11-27 | 2012-09-2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
JPWO2014024443A1 (ja) * | 2012-08-08 | 2016-07-25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家電機器、及び家電システム |
JP6051089B2 (ja) * | 2013-03-29 | 2016-12-27 |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 空調システム |
JP2015124901A (ja) | 2013-12-25 | 2015-07-06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調システム |
JP2017016470A (ja) * | 2015-07-02 | 2017-01-19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利用者管理装置及び利用者管理システム |
JP6982768B2 (ja) | 2017-07-14 | 2021-12-1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機器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
-
2021
- 2021-02-05 JP JP2022579274A patent/JP7493631B2/ja active Active
- 2021-02-05 CN CN202180071847.7A patent/CN116670442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2-05 DE DE112021007026.6T patent/DE112021007026T5/de active Pending
- 2021-02-05 WO PCT/JP2021/004397 patent/WO202216827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02-05 US US18/245,362 patent/US20230332795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41544A (ja) * | 1993-02-16 | 1994-08-30 | Hitachi Ltd | 空調管理システム |
JP2002333196A (ja) * | 2001-05-10 | 2002-11-22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設備機器監視システム |
JP2008241165A (ja) * | 2007-03-28 | 2008-10-09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遠隔監視システム |
CN101660825A (zh) * | 2008-08-28 | 2010-03-0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机的通信方法 |
CN102365501A (zh) * | 2009-03-26 | 2012-02-2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制冷空调装置的信息传递系统 |
CN104334976A (zh) * | 2012-06-13 | 2015-02-0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系统以及中继装置 |
CN104838212A (zh) * | 2013-01-25 | 2015-08-1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气调节系统 |
CN110199159A (zh) * | 2017-01-30 | 2019-09-03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空调系统 |
CN110173843A (zh) * | 2019-05-21 | 2019-08-27 |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联机空调集中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493631B2 (ja) | 2024-05-31 |
DE112021007026T5 (de) | 2023-11-16 |
WO2022168278A1 (ja) | 2022-08-11 |
US20230332795A1 (en) | 2023-10-19 |
JPWO2022168278A1 (zh) | 2022-08-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707433B2 (ja) | プロジェクタの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 |
ES2931050T3 (es) | Sistema de aire acondicionado | |
US20180128509A1 (en) | Methods systems and tools for determining a wiring configuration for an hvac controller | |
WO2020110424A1 (ja) | 漏洩検知装置及び漏洩検知システム | |
CN105588294B (zh) | 一种空调地址的设定方法和装置 | |
US5988852A (en) | Apparatus management system having virtual machines corresponding to apparatuses to be controlled | |
BR112014004346B1 (pt) | Sistema de interface para um prédio, método para controlar dispositivos de campo em um prédio e sistema de controle para um prédio | |
JP2015105799A (ja) | 空調システム | |
JP7499892B2 (ja) | ファームウェア更新システム、ファームウェア送信装置、ファームウェア更新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KR101937203B1 (ko) | 설비 관제 시스템 및 이의 운전 방법 | |
US11499736B2 (en) | HVAC equipment settings | |
JP4079164B2 (ja) | プロジェクタの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プロジェクタ並びにプロジェクタの制御装置 | |
CN116670442A (zh) | 空调机系统 | |
EP1610069A1 (en)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
JP4183433B2 (ja) | 設置場所名伝送方式空調装置、空調装置アドレス設定方法及び空調装置アドレス設定プログラム | |
CN113748415A (zh) | 管理装置、管理方法以及程序 | |
WO2023002590A1 (ja) | 空調管理システム | |
JPWO2019069481A1 (ja) | 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
JP3643629B2 (ja) |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自動運転設定方法及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
JP2022031289A (ja) | 空調管理システム | |
CN112378034A (zh) | 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和方法 | |
JP7716906B2 (ja) | レイアウト情報管理装置、レイアウト情報管理システム、レイアウト情報生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JPWO2020110424A1 (ja) | 漏洩検知装置及び漏洩検知システム | |
JP7286125B1 (ja) | 機器制御サーバ | |
JP7567573B2 (ja) | 空気調和機及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