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6622014A - 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22014A
CN116622014A CN202210126989.5A CN202210126989A CN116622014A CN 116622014 A CN116622014 A CN 116622014A CN 202210126989 A CN202210126989 A CN 202210126989A CN 116622014 A CN116622014 A CN 116622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tor
feeding
valve
line
ke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269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晓玲
郭成军
贾文
王明杰
周红燕
安晓通
高大鹏
吴海朋
赵信刚
张新辉
张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hezi Tianyu Xinshi Chemical Co ltd
Xinjiang Tiany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hezi Tianyu Xinshi Chemical Co ltd
Xinjiang Tiany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hezi Tianyu Xinshi Chemical Co ltd, Xinjiang Tiany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hezi Tianyu Xinsh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2698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220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22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220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114/00Hom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 C08F114/02Monomers containing chlorine
    • C08F114/04Monomers containing two carbon atoms
    • C08F114/06Vinyl chlor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38Polymerisation using regulators, e.g. chain terminating agents, e.g. telomerisation
    • C08F2/42Polymerisation using regulators, e.g. chain terminating agents, e.g. telomerisation using short-stopping ag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由聚合入料工序、聚合反应工序、聚合出料工序组成,所述聚合工序加料程序为:设定聚合反应控制温度为第一反应温度,压力设定第一反应压力。氯乙烯单体与软水按照一定比例入料,再加入一定纯度一定剂量的分散剂与引发剂,通过密闭入料系统加入聚合釜,在加入上述各种物料时同时不断搅拌,反应至设定时间,釜压力降达到预定值时分两批次两组不同剂量的不同终止剂加入聚合釜内: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分别加入乳液终止剂和油溶性终止剂,控制聚合搅拌低速匀速转动,控制反应温度及出料压力,采用复合加入终止剂,稳定聚氯乙烯树脂性能,提高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特别是对老化白度指标的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氯乙烯生产精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的聚氯乙烯生产技术已经很成熟,聚合工序主要由助剂生产、配制、聚合、汽提、干燥、包装等工序组成,主要任务是将氯乙烯工序送来的单体,通过聚合釜添加各种助剂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浆料,由汽提岗位脱除浆料中未参与聚合反应的VCM,再经干燥岗位将其水份脱出控制在小于0.5%,由包装岗位进行成品包装出售。热稳定性是聚氯乙烯(PVC)树脂的重要性能指标,直接影响PVC制品的应用范围和使用寿命,因此PVC树脂生产企业及加工企业对PVC的热稳定性非常重视。
一般的聚氯乙烯专用聚合设备聚合釜以70m³、108 m³聚合釜较多,搅拌为两层三叶后掠式;其生产工艺及流程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等温水入料,另一部分为常规入料后升温至聚合釜设定反应温度。以等温水入料方式说明如下工艺方式,入料前聚合釜涂壁,加入原辅料后设定反应温度,达到设定压力降后聚合釜达到出料条件,加入终止剂终止聚合反应,目前聚氯乙烯生产行业加入的终止剂有三种形式,水溶性、油溶性、乳液性状终止剂。在聚合反应至一定出料条件,一般地,加入其中一种终止剂,达到终止反应的目的,特别是在生产异常时,终止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安全终止反应的作用。当结合终止剂使用经验中的特性,复合加入工艺同时加入两种终止剂,通过实验综合油溶和乳液终止剂的特性,采用复合加入终止剂,可以稳定聚氯乙烯树脂性能,提高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特别是对老化白度指标有益,提高后加工产品热性能及老化白度。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1、单线加入两种性质不相同物质对安全生产存在隐患,物料密度不同加料管线内容易分层,加料时控制人员手动操作频繁,长期频繁操作,容易疲劳产生错误。
2、终止剂加入量不全,氯乙烯自由基未完全终止或剪切,氯乙烯聚合反应放热,对安全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通过此套精制生产工艺,解决两种性质不相同物质对安全生产存在隐患,以及解决了因物料密度不同加料管线内容易分层,同时加料时控制人员手动操作频繁、终止剂加入量不全的问题,大大提高聚氯乙烯树脂的热稳定性,特别是对老化白度指标的提升,尤其是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
本发明由聚合入料工序、聚合反应工序、聚合出料工序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工序的加料程序为:通用SG-5型PVC树脂70m³聚合釜,设定聚合反应控制温度为第一反应温度,压力设定第一反应压力。氯乙烯单体与软水按照一定比例入料,再加入一定纯度一定剂量的分散剂与引发剂,通过密闭入料系统加入聚合釜,在加入上述各种物料时同时不断搅拌,反应至设定时间,釜压力降达到预定值时分两批次两组不同剂量的不同终止剂加入聚合釜内:第一批次加入一定量的乳液终止剂,加入后延时一定时间,加入一定量的油溶性终止剂,控制聚合搅拌低速匀速转动,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转变设定第二反应温度,压力设定第二反应压力;第二批次加入一定量的乳液终止剂,加入后延时一定时间,加入一定量油溶性终止剂,控制聚合搅拌低速匀速转动,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转变设定第三反应温度,压力设定第三反应压力;持续搅拌一定时间后出料。
上述工序中由DCS控制系统精准控制入料及入料启动程序,当选择其中一定量的终止剂加入流程,提前设置加入提前量,当接近加入量时,调整终止剂调节阀加入小阀位,达到进入量时,提前在进入完成98%质量剂量时,关闭终止阀切断阀、终止剂调节阀、终止剂加料泵,采用两次添加冲洗水,此冲洗剂量应从入料软水总量给料剂量中减去。
上述工序中任一终止剂入料生产线异常,系统提示报警提示信息,如果终止剂A线入釜异常,则自动开启终止剂B线入料程序,以A累计数据及加入总量做差值,作为终止剂B线入料量;同理,如果终止剂B线入釜异常,则自动开启终止剂A线入料程序,以B线累计数据及加入总量做差值,作为终止剂A线入料量。
上述工序中正常生产时终止剂储罐有足够液位,选定加料釜号,启动终止剂加料泵打开加料总切断阀,打开分支切断阀,流量计计量,达到目标之后关闭分支切断阀、关闭总切断阀、停止泵启动。
本发明的终止剂最为优选经以下工艺方法处理而制成:
通用SG-5型PVC树脂70m³聚合釜,预计加入氯乙烯单体25.00t;软水31.00t吨,设定反应温度控制为57.5℃,反应压力控制在饱和蒸气压0.80MPa,加入预先衡量好的分散剂,分子式: [C2H4O]n 纯度为86-90mom/mol%,加入量为以氯乙烯单体总量比例:200ppm;加入预先衡量好的引发剂,含量为1过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含量≤52%; 4过氧新癸酸枯酯含量≤52%按照比例2:1以氯乙烯单体总量比例加入,分别为:400ppm;200ppm;反应240分钟,釜压力降达到预定值0.05 Mpa。
上述工序中分两批次两组不同剂量的不同终止剂加入聚合釜内:第一批次加入一定量的乳液终止剂,加入后延时一定时间,加入一定量的油溶性终止剂,控制聚合搅拌低速匀速转动,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转变设定第二反应温度,压力设定第二反应压力;第二批次加入一定量的乳液终止剂,加入后延时一定时间,加入一定量油溶性终止剂,控制聚合搅拌低速匀速转动,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转变设定第三反应温度,压力设定第三反应压力;持续搅拌一定时间后出料。乳液终止剂要成分为抗氧化剂,浓度为40%,油溶性终止剂主要成分:环氧大豆油、高效终止剂,浓度为40%,第一批次加入185 ppm乳液终止剂,加入后延时2~3分钟,再加入175ppm油溶性终止剂,加入后延时3~5分钟;在搅拌低速下100~110转/分,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温度57.5±0.2℃,压力设定为0.68-0.75MPa;第二批次加入215ppm乳液终止剂,加入后延时2~3分钟,再加入225 ppm油溶性终止剂;在搅拌低速下90~100转/分,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温度57.3±0.2℃,压力设定为0.68-0.73MPa;持续搅拌5分钟后出料。
上述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实现的一种生产装置,包括终止剂A线、终止剂B线及入釜线路:终止剂A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终止剂储罐A、终止剂加料泵A、终止剂流量计A、终止剂调节阀A;终止剂切断阀A;终止剂B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终止剂储罐B、终止剂加料泵B、终止剂流量计B、终止剂调节阀B;终止剂切断阀B;入釜线路:包括入釜加料管线、加料总调节阀、加料总切断阀及各釜入釜加料切断阀组成。
上述终止剂A线与终止剂B线根据生产需要加入不同类型助剂,依据生产需要可以分批次、分剂量分别加入不同助剂。
上述加料总调节阀、加料切断阀的依次设置及开启,关闭时,反向由加料切断阀、加料总调节阀关闭,并设置程序异常时,终止剂A线与终止剂B线累计总量与加料总调节阀、加料总切断阀进行连锁,并由DCS控制系统设置自动启动与停止程序。
所述各釜入釜加料切断阀均布各釜上,主要是用来控制入釜终止剂加入量及操作安全性。
所述终止剂流量计A与终止剂流量计B瞬时计量值、累计计量值均由信号线引入DCS控制系统。
所述各类部件的停止与开启、反馈信号由信号线引入DCS控制系统,增加控制系统操作便捷与精准性。
所述各类终止剂按一定温度配置好打入终止剂储罐A和终止剂储罐B中,由入管管线通过依次相连的终止剂储罐A、终止剂加料泵A、终止剂流量计A、终止剂调节阀A;终止剂切断阀A;通过依次相连的终止剂储罐B、终止剂加料泵B、终止剂流量计B、终止剂调节阀B;终止剂切断阀B;通过入釜加料管线、加料总调节阀、加料总切断阀及对应入料量,精确控制终止剂的加入量,利于终止剂的各种性质不相同物质、各种不同终止反应性质均匀且适宜化控制,入料完毕后,启动高压水冲洗所有入料管至釜入料管线,以保证终止剂入料更为完全、更为精确,并在入料过程中,以慢速均匀搅拌,有效提高树脂热稳定性,特别是老化白度性能。
入料程序描述如下述步骤:
步骤1、选择釜号,设置自动流程进料,设置添加批次及添加任一种终止剂入料剂量,设置入料提前量、设置提前关闭各阀门量、设置入釜冲洗水量,设置程序中间任一时刻,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适时暂停或者停止;
步骤2、终止剂A线启动,依次判断终止剂储罐A液位是否大于最低限,开启程序A线、开启终止剂加料泵A、终止剂流量计A清零,开始累计,开启终止剂调节阀A;开启终止剂切断阀A,至各釜入釜加料切断阀,判断入料量接近总入料量的85%,调整终止剂调节阀A阀位90%,判断入料量接近总入料量的95%,调整程序中关闭终止剂切断阀A、关闭终止剂调节阀A,加入后延时2~3分钟;
步骤3、终止剂B线启动,依次判断终止剂储罐B液位是否大于最低限,开启程序B线、开启终止剂加料泵B、终止剂流量计B清零,开始累计,开启终止剂调节阀B;开启终止剂切断阀B,至各釜入釜加料切断阀,判断入料量接近总入料量的85%,调整终止剂调节阀B阀位90%,判断入料量接近总入料量的95%,调整程序中关闭终止剂切断阀B、关闭终止剂调节阀B,加入后延时3~5分钟;
步骤5、终止剂A线启动第二批次入料剂量及相应程序,加入后延时2~3分钟;
步骤5、终止剂B线启动第二批次入料剂量及相应程序;延时5分钟。
步骤6、在入料至加终止剂过程,设定反应温度57.2℃,第一批次终止剂添加完毕,搅拌低速下100~110转/分,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温度57.5±0.2℃,压力设定为0.68-0.75MPa;第二批次添加完毕,搅拌低速下90~100转/分,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温度57.3±0.2℃,压力设定为0.68-0.73MPa;持续搅拌5分钟后出料。
步骤7、结束上述步骤,恢复所有开关复位至原位,以备下一次启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终止剂加料工序上采取了终止剂加料系统增加冗余加料系统,提高聚氯乙烯生产加料系统自动化,提高产品品质,避免终止剂加料系统故障对安全生产造成影响,并且多批次多组合式终止剂加入方式,控制加入时间及反应温度和压力,使得经过有机处理后的聚合反应能够将软水与氯乙烯单体在分散剂、引发剂及一定助剂体系下相容,并借助搅拌过程使、延时逐步加入过程,促使聚合反应更加完善地发生共聚反应,解决了两种性质不相同物质对安全生产存在隐患,以及解决了因物料密度不同加料管线内容易分层,同时加料时控制人员手动操作频繁、终止剂加入量不全的问题,大大提高聚氯乙烯树脂的热稳定性,特别是对老化白度指标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及配套装置示意图。
图1中:10为终止剂储罐A;11为终止剂加料泵A;12为终止剂流量计A;13为终止剂调节阀A;14为终止剂切断阀A;
20为终止剂储罐B;21为终止剂加料泵B;22为终止剂流量计B;23为终止剂调节阀B;24为终止剂切断阀B;
30为入釜加料管线;31为加料总调节阀;32为加料总切断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详细地叙述本发明,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具体如下:
图1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由聚合入料工序、聚合反应工序、聚合出料工序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工序的加料程序为:通用SG-5型PVC树脂70m³聚合釜,设定聚合反应控制温度为第一反应温度,压力设定第一反应压力。氯乙烯单体与软水按照一定比例入料,再加入一定纯度一定剂量的分散剂与引发剂,通过密闭入料系统加入聚合釜,在加入上述各种物料时同时不断搅拌,反应至设定时间,釜压力降达到预定值时分两批次两组不同剂量的不同终止剂加入聚合釜内:第一批次加入一定量的乳液终止剂,加入后延时一定时间,加入一定量的油溶性终止剂,控制聚合搅拌低速匀速转动,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转变设定第二反应温度,压力设定第二反应压力;第二批次加入一定量的乳液终止剂,加入后延时一定时间,加入一定量油溶性终止剂,控制聚合搅拌低速匀速转动,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转变设定第三反应温度,压力设定第三反应压力;持续搅拌一定时间后出料。
上述工序中由DCS控制系统精准控制入料及入料启动程序,当选择其中一定量的终止剂加入流程,提前设置加入提前量,当接近加入量时,调整终止剂调节阀加入小阀位,达到进入量时,提前在进入完成98%质量剂量时,关闭终止阀切断阀、终止剂调节阀、终止剂加料泵,采用两次添加冲洗水,此冲洗剂量应从入料软水总量给料剂量中减去。
上述工序中任一终止剂入料生产线异常,系统提示报警提示信息,如果终止剂A线入釜异常,则自动开启终止剂B线入料程序,以A累计数据及加入总量做差值,作为终止剂B线入料量;同理,如果终止剂B线入釜异常,则自动开启终止剂A线入料程序,以B线累计数据及加入总量做差值,作为终止剂A线入料量。
上述工序中正常生产时终止剂储罐有足够液位,选定加料釜号,启动终止剂加料泵打开加料总切断阀,打开分支切断阀,流量计计量,达到目标之后关闭分支切断阀、关闭总切断阀、停止泵启动。
本发明的终止剂最为优选经以下工艺方法处理而制成:
通用SG-5型PVC树脂70m³聚合釜,预计加入氯乙烯单体25.00t;软水31.00t吨,设定反应温度控制为57.5℃,反应压力控制在饱和蒸气压0.80MPa,加入预先衡量好的分散剂,分子式: [C2H4O]n 纯度为86-90mom/mol%,加入量为以氯乙烯单体总量比例:200ppm;加入预先衡量好的引发剂,含量为1过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含量≤52%; 4过氧新癸酸枯酯含量≤52%按照比例2:1以氯乙烯单体总量比例加入,分别为:400ppm;200ppm;反应240分钟,釜压力降达到预定值0.05 Mpa。
上述工序中分两批次两组不同剂量的不同终止剂加入聚合釜内:第一批次加入一定量的乳液终止剂,加入后延时一定时间,加入一定量的油溶性终止剂,控制聚合搅拌低速匀速转动,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转变设定第二反应温度,压力设定第二反应压力;第二批次加入一定量的乳液终止剂,加入后延时一定时间,加入一定量油溶性终止剂,控制聚合搅拌低速匀速转动,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转变设定第三反应温度,压力设定第三反应压力;持续搅拌一定时间后出料。乳液终止剂要成分为抗氧化剂,浓度为40%,油溶性终止剂主要成分:环氧大豆油、高效终止剂,浓度为40%,第一批次加入185 ppm乳液终止剂,加入后延时2~3分钟,再加入175ppm油溶性终止剂,加入后延时3~5分钟;在搅拌低速下100~110转/分,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温度57.5±0.2℃,压力设定为0.68-0.75MPa;第二批次加入215ppm乳液终止剂,加入后延时2~3分钟,再加入225 ppm油溶性终止剂;在搅拌低速下90~100转/分,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温度57.3±0.2℃,压力设定为0.68-0.73MPa;持续搅拌5分钟后出料。
上述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实现的一种生产装置,包括终止剂A线、终止剂B线及入釜线路:终止剂A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终止剂储罐A10、终止剂加料泵A11、终止剂流量计A12、终止剂调节阀A13;终止剂切断阀A14;终止剂B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终止剂储罐B20、终止剂加料泵B21、终止剂流量计B22、终止剂调节阀B23;终止剂切断阀B24;入釜线路:包括入釜加料管线30、加料总调节阀31、加料总切断阀32及各釜入釜加料切断阀组成。
上述终止剂A线与终止剂B线根据生产需要加入不同类型助剂,依据生产需要可以分批次、分剂量分别加入不同助剂。
上述加料总调节阀、加料切断阀的依次设置及开启,关闭时,反向由加料切断阀、加料总调节阀关闭,并设置程序异常时,终止剂A线与终止剂B线累计总量与加料总调节阀31、加料总切断阀32进行连锁,并由DCS控制系统设置自动启动与停止程序。
所述各釜入釜加料切断阀均布各釜上,主要是用来控制入釜终止剂加入量及操作安全性。
所述终止剂流量计A12与终止剂流量计B22瞬时计量值、累计计量值均由信号线引入DCS控制系统。
所述各类部件的停止与开启、反馈信号由信号线引入DCS控制系统,增加控制系统操作便捷与精准性。
所述各类终止剂按一定温度配置好打入终止剂储罐A和终止剂储罐B中,由入管管线通过依次相连的终止剂储罐A10、终止剂加料泵A11、终止剂流量计A12、终止剂调节阀A13;终止剂切断阀A14;通过依次相连的终止剂储罐B20、终止剂加料泵B21、终止剂流量计B22、终止剂调节阀B23;终止剂切断阀B24;通过入釜加料管线30、加料总调节阀31、加料总切断阀32及对应入料量,精确控制终止剂的加入量,利于终止剂的各种性质不相同物质、各种不同终止反应性质均匀且适宜化控制,入料完毕后,启动高压水冲洗所有入料管至釜入料管线,以保证终止剂入料更为完全、更为精确,并在入料过程中,以慢速均匀搅拌,有效提高树脂热稳定性,特别是老化白度性能。
入料程序描述如下述步骤:
步骤1、选择釜号,设置自动流程进料,设置添加批次及添加任一种终止剂入料剂量,设置入料提前量、设置提前关闭各阀门量、设置入釜冲洗水量,设置程序中间任一时刻,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适时暂停或者停止;
步骤2、终止剂A线启动,依次判断终止剂储罐A10液位是否大于最低限,开启程序A线、开启终止剂加料泵A11、终止剂流量计A12清零,开始累计,开启终止剂调节阀A13;开启终止剂切断阀A14,至各釜入釜加料切断阀,判断入料量接近总入料量的85%,调整终止剂调节阀A13阀位90%,判断入料量接近总入料量的95%,调整程序中关闭终止剂切断阀A14、关闭终止剂调节阀A13,加入后延时2~3分钟;
步骤3、终止剂B线启动,依次判断终止剂储罐B20液位是否大于最低限,开启程序B线、开启终止剂加料泵B21、终止剂流量计B22清零,开始累计,开启终止剂调节阀B23;开启终止剂切断阀B24,至各釜入釜加料切断阀,判断入料量接近总入料量的85%,调整终止剂调节阀B13阀位90%,判断入料量接近总入料量的95%,调整程序中关闭终止剂切断阀B24、关闭终止剂调节阀B23,加入后延时3~5分钟;
步骤4、终止剂A线启动第二批次入料剂量及相应程序,加入后延时2~3分钟;
步骤5、终止剂B线启动第二批次入料剂量及相应程序;延时5分钟。
步骤6、在入料至加终止剂过程,设定反应温度57.2℃,第一批次终止剂添加完毕,搅拌低速下100~110转/分,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温度57.5±0.2℃,压力设定为0.68-0.75MPa;第二批次添加完毕,搅拌低速下90~100转/分,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温度57.3±0.2℃,压力设定为0.68-0.73MPa;持续搅拌5分钟后出料。
步骤7、结束上述步骤,恢复所有开关复位至原位,以备下一次启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终止剂加料工序上采取了终止剂加料A系统添加冗余加料系统B系统,提高聚氯乙烯生产加料系统自动化,提高产品品质,避免终止剂加料系统故障对安全生产造成影响,并且多批次多组合式终止剂加入方式,控制加入时间及反应温度和压力,终止剂A线启动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入料剂量及相应程序,加入后延时时间不同,终止剂B线启动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入料剂量及相应程序,加入后延时时间不同,在入料至加终止剂过程,设定反应温度57.2℃,第一批次终止剂添加完毕,搅拌低速下100~110转/分,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温度57.5±0.2℃,压力设定为0.68-0.75MPa;第二批次添加完毕,搅拌低速下90~100转/分,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温度57.3±0.2℃,压力设定为0.68-0.73MPa;持续搅拌5分钟后出料,结束程序后恢复所有开关复位至原位,以备下一次启动。使得经过有机处理后的聚合反应能够将软水与氯乙烯单体在分散剂、引发剂及一定助剂体系下相容,并借助搅拌过程使、延时逐步加入过程,促使聚合反应更加完善地发生共聚反应,解决了两种性质不相同物质对安全生产存在隐患,以及解决了因物料密度不同加料管线内容易分层,同时加料时控制人员手动操作频繁、终止剂加入量不全的问题,大大提高聚氯乙烯树脂的热稳定性,特别是对老化白度指标的提升。
结合上述工艺及装置结构特性,以实施例作如下说明:
实施例1,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通用SG-5型PVC树脂70m³聚合釜,搅拌为两层三叶后掠式;预计加入氯乙烯单体25.00t;软水31.00t,设定反应温度控制为57.5℃,反应压力控制在饱和蒸气压0.80MPa,加入预先衡量好的分散剂(分子式:[C2H4O]n 纯度为86-90mom/mol%,加入量为200ppm。
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纯度为74-83mom/mol%,加入量为200ppm。
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纯度为38-45mom/mol%;加入量为320ppm。
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再加入预先衡量好的引发剂(1过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含量≤52%; 4过氧新癸酸枯酯[含量≤52%按照比例为2:1比例加入,分别为:400ppm;200ppm)。
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反应240分钟,釜压力降达到预定值0.05 MPa,加入乳液终止剂成分为抗氧化剂,浓度为40%,油溶性终止剂主要成分:环氧大豆油、高效终止剂,浓度为40%。
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上述工序中由DCS控制系统精准控制入料及入料启动程序,当选择其中一定量的终止剂加入流程,提前设置加入提前量,如设定加入总量为15.00Kg,当接近加入量85%,即12.75 Kg时,调整终止剂调节阀B23阀位15%,判断入料量接近总入料量的95%即14.25 Kg时,调整程序中关闭终止剂切断阀B24、关闭终止剂调节阀B23,加入后延时3~5分钟;达到进入量时,提前在进入完成98%14.70Kg质量剂量时,关闭终止阀切断阀24、终止剂调节阀23、终止剂加料泵22,采用两次添加冲洗水分别为10Kg,此冲洗剂量应从入料软水总量31.00t中将给料剂量20 Kg减去即为30.98t。
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上述工序中任一终止剂入料生产线异常,系统提示报警提示信息,如果终止剂A线入釜异常,则自动开启终止剂B线入料程序,以A累计数据14.00Kg及加入总量15.00Kg做差值为1.00Kg,作为终止剂B线入料量1.00Kg,同理,如果终止剂B线入釜异常,则自动开启终止剂A线入料程序,以B线累计数据及加入总量做差值,作为终止剂A线入料量。
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批次加入185 ppm乳液终止剂,加入后延时2~3分钟,再加入175ppm油溶性终止剂,加入后延时3~5分钟;在搅拌低速下100~110转/分,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温度57.5±0.2℃,压力设定为0.68-0.75MPa。
另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批次加入215ppm乳液终止剂,加入后延时2~3分钟,再加入225 ppm油溶性终止剂;在搅拌低速下90~100转/分,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温度57.3±0.2℃,压力设定为0.68-0.73MPa;持续搅拌5分钟后出料。
应用效果说明,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大大提高聚氯乙烯树脂的热稳定性,特别是对老化白度指标的提升,在原有一种终止剂加入情况下,老化白度性能指标79-81,改进后老化白度性能指标88-90。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凡未涉到的说明属于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可参考公知技术加以实施。本发明经反复试验验证,取得了满意的试用效果。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及实施例是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实现方法技术思想的具体支持,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本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等同变化或等效的改动,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方法由聚合入料工序、聚合反应工序、聚合出料工序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工序的加料程序为:设定聚合反应控制温度为第一反应温度,压力设定第一反应压力,氯乙烯单体与软水按照一定比例入料,再加入一定纯度一定剂量的分散剂与引发剂,通过密闭入料系统加入聚合釜,在加入上述各种物料时同时不断搅拌,反应至设定时间,釜压力降达到预定值时分两批次两组不同剂量的不同终止剂加入聚合釜内:第一批次加入一定量的乳液终止剂,加入后延时一定时间,加入一定量的油溶性终止剂,控制聚合搅拌低速匀速转动,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转变设定第二反应温度,压力设定第二反应压力;第二批次加入一定量的乳液终止剂,加入后延时一定时间,加入一定量油溶性终止剂,控制聚合搅拌低速匀速转动,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转变设定第三反应温度,压力设定第三反应压力;持续搅拌一定时间后出料;
上述工序中由DCS控制系统精准控制入料及入料启动程序,当选择其中一定量的终止剂加入流程,提前设置加入提前量,当接近加入量时,调整终止剂调节阀加入小阀位,达到进入量时,提前在进入完成98%质量剂量时,关闭终止阀切断阀、终止剂调节阀、终止剂加料泵,采用两次添加冲洗水,此冲洗剂量应从入料软水总量给料剂量中减去;
上述工序中任一终止剂入料生产线异常,系统提示报警提示信息,如果终止剂A线入釜异常,则自动开启终止剂B线入料程序,以终止剂A线累计数据及加入总量做差值,作为终止剂B线入料量;同理,如果终止剂B线入釜异常,则自动开启终止剂A线入料程序,以B线累计数据及加入总量做差值,作为终止剂A线入料量;
上述工序中正常生产时终止剂储罐有足够液位,选定加料釜号,启动终止剂加料泵打开加料总切断阀,打开分支切断阀,流量计计量,达到目标之后关闭分支切断阀、关闭总切断阀、停止泵启动;
上述各类终止剂按一定温度配置好打入终止剂储罐A和终止剂储罐B中,由入管管线通过依次相连的终止剂储罐A、终止剂加料泵A、终止剂流量计A、终止剂调节阀A;终止剂切断阀A;通过依次相连的终止剂储罐B、终止剂加料泵B、终止剂流量计B、终止剂调节阀B;终止剂切断阀B;通过入釜加料管线、加料总调节阀、加料总切断阀及对应入料量,精确控制终止剂的加入量,利于终止剂的各种性质不相同物质、各种不同终止反应性质均匀且适宜化控制,入料完毕后,启动高压水冲洗所有入料管至釜入料管线,以保证终止剂入料更为完全、更为精确,并在入料过程中,以慢速均匀搅拌;
上述入料程序描述如下述步骤:
步骤1、选择釜号,设置自动流程进料,设置添加批次及添加任一种终止剂入料剂量,设置入料提前量、设置提前关闭各阀门量、设置入釜冲洗水量,设置程序中间任一时刻,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适时暂停或者停止;
步骤2、终止剂A线启动,依次判断终止剂储罐A液位是否大于最低限,开启程序A线、开启终止剂加料泵A、终止剂流量计A清零,开始累计,开启终止剂调节阀A;开启终止剂切断阀A,至各釜入釜加料切断阀,判断入料量接近总入料量的85%,调整终止剂调节阀A阀位90%,判断入料量接近总入料量的95%,调整程序中关闭终止剂切断阀A、关闭终止剂调节阀A,加入后延时2~3分钟;
步骤3、终止剂B线启动,依次判断终止剂储罐B液位是否大于最低限,开启程序B线、开启终止剂加料泵B、终止剂流量计B清零,开始累计,开启终止剂调节阀B;开启终止剂切断阀B,至各釜入釜加料切断阀,判断入料量接近总入料量的85%,调整终止剂调节阀B阀位90%,判断入料量接近总入料量的95%,调整程序中关闭终止剂切断阀B、关闭终止剂调节阀B,加入后延时3~5分钟;
步骤4、终止剂A线启动第二批次入料剂量及相应程序,加入后延时2~3分钟;
步骤5、终止剂B线启动第二批次入料剂量及相应程序,延时5分钟;
步骤6、在入料至加终止剂过程,设定反应温度57.2℃,第一批次终止剂添加完毕,搅拌低速下100~110转/分,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温度57.5±0.2℃,压力设定为0.68-0.75MPa;第二批次添加完毕,搅拌低速下90~100转/分,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温度57.3±0.2℃,压力设定为0.68-0.73MPa,持续搅拌5分钟后出料;
步骤7、结束上述步骤,恢复所有开关复位至原位,以备下一次启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方法由以下步骤处理而制成:通用SG-5型PVC树脂70m³聚合釜,预计加入氯乙烯单体25.00t;软水31.00t吨,设定反应温度控制为57.5℃,反应压力控制在饱和蒸气压0.80MPa,加入预先衡量好的分散剂,分子式: [C2H4O]n 纯度为86-90mom/mol%,加入量为以氯乙烯单体总量比例:200ppm;加入预先衡量好的引发剂,含量为1过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含量≤52%; 4过氧新癸酸枯酯含量≤52%按照比例2:1以氯乙烯单体总量比例加入,分别为:400ppm;200ppm;反应240分钟,釜压力降达到预定值0.05 Mpa。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序中分两批次两组不同剂量的不同终止剂加入聚合釜内:乳液终止剂要成分为抗氧化剂,浓度为40%,油溶性终止剂主要成分:环氧大豆油、高效终止剂,浓度为40%,第一批次加入185 ppm乳液终止剂,加入后延时2~3分钟,再加入175ppm油溶性终止剂,加入后延时3~5分钟;在搅拌低速下100~110转/分,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温度57.5±0.2℃,压力设定为0.68-0.75MPa;第二批次加入215ppm乳液终止剂,加入后延时2~3分钟,再加入225 ppm油溶性终止剂;在搅拌低速下90~100转/分,此时反应温度为设定温度57.3±0.2℃,压力设定为0.68-0.73MPa;持续搅拌5分钟后出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实现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装置,包括终止剂A线、终止剂B线及入釜线路:终止剂A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终止剂储罐A、终止剂加料泵A、终止剂流量计A、终止剂调节阀A;终止剂切断阀A;终止剂B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终止剂储罐B、终止剂加料泵B、终止剂流量计B、终止剂调节阀B;终止剂切断阀B;入釜线路:包括入釜加料管线、加料总调节阀、加料总切断阀及各釜入釜加料切断阀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实现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止剂A线与终止剂B线根据生产需要加入不同类型助剂,依据生产需要可以分批次、分剂量分别加入不同助剂。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实现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总调节阀、加料切断阀的依次设置及开启,关闭时,反向由加料切断阀、加料总调节阀关闭,并设置程序异常时,终止剂A线与终止剂B线累计总量与加料总调节阀、加料总切断阀进行连锁,并由DCS控制系统设置自动启动与停止程序。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实现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釜入釜加料切断阀均布各釜上。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实现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类部件的停止与开启、反馈信号由信号线引入DCS控制系统,增加控制系统操作便捷与精准性。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实现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终止剂流量计A与终止剂流量计B瞬时计量值、累计计量值均由信号线引入DCS控制系统。
CN202210126989.5A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 Pending CN1166220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6989.5A CN116622014A (zh)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6989.5A CN116622014A (zh)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22014A true CN116622014A (zh) 2023-08-22

Family

ID=87612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26989.5A Pending CN116622014A (zh) 2022-02-11 2022-02-11 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2201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130412A (ko) * 2011-05-23 2012-12-0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중합 생산성이 우수한 염화비닐계 중합체의 제조방법
CN106893011A (zh) * 2017-03-20 2017-06-27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白度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24480A (zh) * 2018-03-28 2018-08-21 鄂尔多斯市瀚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氯乙烯聚合高效终止剂及其应用
CN217189556U (zh) * 2022-02-11 2022-08-16 石河子天域新实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130412A (ko) * 2011-05-23 2012-12-0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중합 생산성이 우수한 염화비닐계 중합체의 제조방법
CN106893011A (zh) * 2017-03-20 2017-06-27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白度聚氯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24480A (zh) * 2018-03-28 2018-08-21 鄂尔多斯市瀚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氯乙烯聚合高效终止剂及其应用
CN217189556U (zh) * 2022-02-11 2022-08-16 石河子天域新实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4676B (zh) 小型聚合釜dcs生产聚氯乙烯反应温度的控制方法
CN113694804B (zh) 一种自动控制物料投料配比的方法
CN217189556U (zh) 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装置
CN104014293A (zh) 用于苯丙乳液聚合的自动化生产装置及其自动化控制方法
CN108300852B (zh) 一种球团混合料水分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6622014A (zh) 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热稳定性精制生产工艺方法
CN111877090A (zh) 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粉料给料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181799A (zh) 一种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和控制方法
US3787187A (en) Conversion-controlled apparatus for polymerization of monomeric materials in liquid media
CN103224582A (zh) 偏二氯乙烯类共聚物及其膜或片材
CN111690085A (zh) 氯丁二烯胶乳聚合过程自动化控制方法
CN108410280B (zh) 一种涂布用pvdc水性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3408681B (zh) 一种大幅度提高聚氯乙烯产能的方法
CN113144966A (zh) 一种石灰石浆液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6246A (zh) 一种丁苯吡胶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23873B (zh) 一种反应釜进料的精确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471246B (zh) 一种环保增韧型pvc电工套管加工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97095B (zh) 一种含醋酸的丙烯酸酯胶乳的制备方法
CN204746282U (zh) 一种新型树脂反应釜自动配料系统
CN103087249B (zh) 食品包装用胶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679623A (zh) 一种聚氯乙烯生产助剂入料生产工艺控制方法
CN219879877U (zh) 一种高计量精度易安装易搬迁的减水剂自动复配系统
CN114082325A (zh) 一种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2058200A (zh) 一种控温聚合釜,以及换热管用ppve改性ptfe树脂的方法
CN211837854U (zh) 一种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合成反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