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17357A - 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617357A CN116617357A CN202310126616.2A CN202310126616A CN116617357A CN 116617357 A CN116617357 A CN 116617357A CN 202310126616 A CN202310126616 A CN 202310126616A CN 116617357 A CN116617357 A CN 1166173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lorelin
- sustained
- mixture
- release
- inj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04—Peptides having up to 20 amino acids in a fully defined sequence;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08—Peptides having 5 to 11 amino acids
- A61K38/09—Luteinising hormone-releasing hormone [LHRH], i.e.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GnRH]; Related peptid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esters, polyamino acids, polysiloxanes, polyphosphazines, copolymers of polyalkylene glycol or poloxam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6—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gums, starch, alginate, dextrin, hyaluronic acid, chitosan, inulin, agar or pectin
- A61K47/38—Cellulose; Derivative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9—Injectable compositions; Intramuscular, intravenous, arterial,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Compositions to be administered through the skin in an invasive mann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0—Dispersions; Emuls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4—Particulate form, e.g. powders, Processes for size reducing of pure drugs or the resulting products, Pure drug nanoparticles
- A61K9/16—Agglomerates; Granulates; Microbeadlets ; Microspheres; Pellets; Solid products obtained by spray drying, spray freeze drying, spray congealing,(multiple)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or extraction
- A61K9/1605—Excipients; Inactive ingredients
- A61K9/1629—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61K9/1641—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ethylene glycol, poloxamers
- A61K9/1647—Polyesters, e.g. poly(lactide-co-glycolid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 A61P13/0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urinary system of the prostat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5/00—Drugs for genital or sexual disorders; Contraceptiv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5/00—Drugs for genital or sexual disorders; Contraceptives
- A61P15/16—Masculine contraceptiv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endocrine system
- A61P5/02—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endocrine system of the hypothalamic hormones, e.g. TRH, GnRH, CRH, GRH, somatostati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Diabet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其中,通过控制地洛瑞林在靶部位的释放速度,从而防止初期过度释放,并且通过暴露足以表现出地洛瑞林的效果的量,从而可以表现出1个月以上的基于所述地洛瑞林的效果。此外,可以制备粒子的大小均匀,并且可以长时间持续表现出地洛瑞林的释放效果的微粒。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含均匀分布地洛瑞林的微粒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
背景技术
出于多种原因,有必要对雄性反刍动物进行睾丸切除术(去除睾丸)或去势,其中,主要是为了减少攻击性、降低对人及其他动物造成伤害的风险以及便于驯服。
并且,当进行用于增重的更专用的饲养时,为了避免低遗传潜力雄性的不必要的杂交风险,或者,为相比于完整动物而增加最佳肉质的比率以及增加脂肪蓄积来提供相对更好的胴体的质量,其也是必要的。
作为去势方法,有挫切式、精索结扎式、捻转式、被睾结扎式、捊断式、部分去势、无血去势式等外科手术,此外,还有一种是对性腺照射一定量的敏感的辐射,使其丧失能力的方法。
但是,物理去势对动物造成非常严重的痛苦及压力,因此从动物福利角度来说是一个问题,瑞士、挪威、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国家在2009年左右决定禁止对动物进行物理去势,而韩国也在考虑采取类似措施(图恩R等人,公猪去势:技术和动物福利问题。生理药理学杂志,57,第189-194页,2006年(Thun R et al.,Castration in male pigs:Techniquesand animal welfare issues.Journal of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57,pp.189-194,2006))。
适合于性绝育和性欲消除的另一种方法是化学方法。在1960年代,以促进睾丸或精索的功能(产生精子和雄激素)的整体损失为目的,开始研究直接注入到睾丸或精索的硬化物质。
以在睾丸内施用激动剂的方式,对于猴子、仓鼠、兔子、鼠及狗尝试进行化学性绝育,所述激动剂有氯化亚铁(Kar等人,1965年)、达那唑(Dixit等人,1975年)、卡介苗(BCG)(Das等人,1982年)、单宁酸锌(Fahim等人,1982年)、甘油(Weinbauer等人,1985年,Immegart 2000)、葡萄糖、NaCl(Heath等人,1987年,Russell等人,1987年)、二溴氯丙烷(DBCP)(Shemi等人,1988年)、乳酸(Fordyce等人,1989年)、精氨酸锌(Fahimd等人,1993年)、氟化钠(Sprando等人,1996年)、福尔马林(Balar等人,2002年)和氯化钙(Samanta1998年,Jana等人,2002年)、高锰酸钾冰醋酸(Giri等人,2002年)。在反刍动物中,使用了将乳酸(Hill等人,1985年)、单宁酸、硫酸锌(Feher等人,1985年)、α-羟基丙酸(Cohen等人,1995年)、福尔马林(Ijaz等人,2000年)和卡斯特奎因14(CastrateQuin 14)(Soerensen等人,2001年)注入雄性睾丸内的方法。
近年来,作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合成类似物的地洛瑞林(Deslorelin),已被用于雄性动物的化学去势和狗的良性前列腺肥大症的治疗。
但是,所述地洛瑞林以植入的形式被注入到动物体内,因此给药时给动物带来巨大的疼痛。
为此,需要开发将地洛瑞林用作化学去势剂时,不给动物带来巨大的疼痛并作为暂时性的性绝育剂可长时间保持效果的产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KR10-2012-0052355A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均匀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其中,通过控制地洛瑞林在靶部位的释放速度,从而防止初期过度释放,并且通过暴露足以表现出地洛瑞林的效果的量,从而可以表现出1个月以上的基于所述地洛瑞林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通过所述制备方法可以制备粒子的大小均匀,并且可以长时间持续表现出地洛瑞林的释放效果的微粒。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就为了实现所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作为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而言,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微粒,所述微粒包括地洛瑞林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根据下述公式1的值可以是1至10:
[公式1]
Cmax 1d-28d/Cmax 0-1d
其中,将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作为注射剂施用于比格犬,测定地洛瑞林的血药浓度,Cmax 1d-28d为施用注射剂后,1日至28日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 0-1d为施用注射剂后,1日之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
对于所述微粒而言,下述公式2的值可以是1至2:
[公式2]
其中,D10为相当于粒子的累积分布的最大值的10%的粒径值,D50为相当于粒子的累积分布的最大值的50%的粒径值,D90为相当于粒子的累积分布的最大值的90%的粒径值。
所述可生物降解性高分子可选自由聚乳酸、聚丙交酯、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聚磷腈、聚亚氨基碳酸酯、聚磷酸酯、聚酸酐、聚原酸酯、聚己内酯、聚羟基戊酸酯、聚羟基丁酸酯、聚氨基酸及其组合构成的组。
所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粘度可以是0.1dl/g至1.0dl/g。
所述地洛瑞林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重量比可以是1:4至1:10。
当作为注射剂给药时,地洛瑞林在靶部位的释放速度可被控制,基于所述地洛瑞林的睪丸酮的抑制效果可持续1个月以上。
施用注射剂10日之后,睪丸酮可以保持在0.4ng/mL以下。
所述注射用组合物可以包含悬浮溶剂。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1)通过混合地洛瑞林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制备第一混合物的步骤;2)通过将表面活性剂溶解在溶剂中制备第二混合物的步骤;3)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分别注入形成交叉点的第一微通道和第二微通道中,使其流动,并在所述交叉点处形成微粒的步骤;4)将所述微粒收集到装有所述第二混合物的水槽内的步骤;5)去除所述收集的微粒中存在的有机溶剂的步骤;6)用纯净水洗涤已去除所述有机溶剂的微粒,并进行干燥的步骤;以及7)将所述已干燥的微粒与悬浮溶剂进行混合的步骤。
根据下述公式1的值可以是1至10:
[公式1]
Cmax 1d-28d/Cmax 0-1d
其中,将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作为注射剂施用于比格犬,测定地洛瑞林的血药浓度,Cmax 1d-28d为施用注射剂后,1日至28日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 0-1d为施用注射剂后,1日之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
当将所述第一混合物注入第一微通道时,以700mbar至1500mbar的压力条件注入后,以10mbar/min至30mbar/min的第一条件使压力上升,当所述注入压力条件达到900mbar至1700mbar时,以2mbar/min至8mbar/min的第二条件使压力上升。
所述第二混合物可以以相对于当将所述第一混合物注入第一微通道时的压力条件的2至4倍的压力条件注入第二微通道。
所述5)步骤可以包括:5-1)在15℃至20℃条件下,以100rpm至300rpm的速度第一次搅拌20分钟至40分钟的步骤;5-2)在30℃至40℃条件下,以100rpm至300rpm的速度第二次搅拌60分钟至120分钟的步骤;以及5-3)在40℃至45℃条件下,以100rpm至300rpm的速度第三次搅拌4小时至8小时的步骤。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通过控制地洛瑞林在靶部位的释放速度,从而防止初期过度释放,且通过暴露足以表现出地洛瑞林的效果的量,从而可以表现出1个月以上的基于所述地洛瑞林的效果,并且包括均匀的微粒。
此外,可以制备粒子的大小均匀,并且可以长时间持续表现出地洛瑞林的释放效果的微粒。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实施例1的pK和PD值测定结果。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比较例1的pK和PD值测定结果。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实施例1和比较例1的pD值比较结果。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实施例2的pK和PD值测定结果。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比较例2的pK和PD值测定结果。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实施例2和比较例2的PD值比较结果。
图7是对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溶出实验的振荡方向。
图8是对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溶出率的实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以使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易于实施。然而,本发明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不限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
本发明中的“地洛瑞林(leuprolide)”可以包含L-焦谷氨酰-L-组氨酰-L-色氨酰-L-丝氨酰-L-酪氨酰-L-酪氨酰-D-色氨酰-L-亮氨酰-L-精氨酰-N-乙基-L-脯氨酰胺(L-pyroglutamyl-L-histidyl-L-tryptophyl-L-seryl-L-tyrosyl-D-tryptophyl-L-leucyl-L-arginyl-L-proline ethylamide)以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本发明中的“药学上可接受的”是指生理学上可接受的,当向人给药时,通常不引发过敏反应或与此类似的反应的情况。
本发明中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指由药学上可接受的游离酸(free acid)形成的酸加成盐。作为所述游离酸,可以使用有机酸和无机酸。所述有机酸包括柠檬酸、乙酸、乳酸、酒石酸、马来酸、富马酸、甲酸、丙酸、草酸、三氟乙酸、苯甲酸、葡萄糖酸、甲磺酸、乙醇酸、琥珀酸、4-甲苯磺酸、谷氨酸以及天冬氨酸,但不限于此。此外,所述无机酸包括盐酸、溴酸、硫酸及磷酸,但不限于此。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包含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包含微粒,其中,所述微粒包括地洛瑞林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根据下述公式1的值可以是1至10:
[公式1]
Cmax 1d-28d/Cmax 0-1d
其中,将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作为注射剂施用于比格犬,测定地洛瑞林的血药浓度,Cmax 1d-28d为施用注射剂后,1日至28日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 0-1d为施用注射剂后,1日之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
所述地洛瑞林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激动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由下丘脑产生的天然激素,其中,所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在脑下垂体中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来刺激促黄体生成素(LH)的产生。
为了减少LH的产生,已经开发了亮丙瑞林和戈舍瑞林等的GnRH受体(GnRH-R)的激动剂。所述GnRH激动剂通常是GnRH的激动剂、十肽pyroGlu-His-Trp-SerTyr-Gly-Leu-Arg-Pro-Gly-NH2。例如,在第6位具有D-异构体而不是Gly的GnRH激动剂比天然激素具有优异的生物学功效和更高的受体结合亲和力/强度。
所述GnRH激动剂可作为化学去势剂使用,并且不限于所述用途,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所有可基于GnRH激动剂的效果来使用的用途。
如上所述,所述地洛瑞林作为用于动物的化学去势的用途来使用。为了表现出基于所述地洛瑞林的化学去势效果,睪丸酮的数值应保持在0.4ng/mL以下。即地洛瑞林作为一种GnGH激动剂,表现出睪丸酮的抑制效果。
然而,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效果,已知当以注射剂等的方式将地洛瑞林注入体内时,在注射之后要立即过量暴露于地洛瑞林才可以表现出相应效果。
具体而言,如地洛瑞林的GnRH激动剂在初期作用于脑下垂体来促进性腺激素的分泌,但当持续给药时,GnRH受体会发生变形而抑制性腺激素的分泌并最终抑制睾丸酮的产生,故经1周至3周后才减少至基于地洛瑞林的去势水平(血浆睾丸酮<0.4ng/mL)。
由于如上所述的特征,人们认识到在注射初期需要过量释放药物,以更快地表现出基于地洛瑞林的去势效果。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可以表现出长达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或24个月的化学去势效果,并且与已知的内容不同,在注射初期,防止地洛瑞林的过度释放去势,也可以表现出优异的去势效果。
所述公式1利用了当施用包含本发明的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之后,比格犬的地洛瑞林血药浓度(pK)的测定结果。
基于所述公式1的值可以是1至10、3至10、6至10、7至10、7.5至9.5、7.5至9。在所述范围内,可以防止初期过度释放,并且可以在期望的时间段内持续实现基于地洛瑞林的化学去势效果。
具体而言,公式1如下:
[公式1]
Cmax 1d-28d/Cmax 0-1d
其中,将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作为注射剂施用于比格犬,测定地洛瑞林的血药浓度,Cmax 1d-28d为施用注射剂后,1日至28日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 0-1d为施用注射剂后,1日之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
所述Cmax 1d-28d为施用本发明的注射剂后,1日至28日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 0-1d为施用注射剂后,1日之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
基于所述公式1的值示出大于1的值,是指将本发明的注射用组合物施用于比格犬之后,地洛瑞林的血药浓度在1日之后示出更高的数值。
初期过度释放是指通过注射剂等将药物注入体内后,24小时之内表现出最大血药浓度。
常规注射剂由于施用药物本身,故注射后立即表现出最大血药浓度。
此外,对于包含微粒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而言,由于在制备工序时所述微粒的表面粘附药物、粒子的大小不均匀、粒子的表面不平整、或因药物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组合的差异,故也可在注射后立即表现出最大血药浓度。
与此不同地,本发明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包含包括地洛瑞林的微粒,但由于注射后1日之内未表现出最大血药浓度,故抑制了初期过度释放。
具体而言,在现有技术中,要在初期过量暴露地洛瑞林,以使GnRH受体引起变形而抑制性腺激素的分泌并最终也抑制睾丸酮的产生。
然而,如下所述,根据利用当前市售中的产品来确认睪丸酮的抑制效果的结果确认了,即使在注射初期过量暴露地洛瑞林,也未出现优异的睪丸酮的抑制效果。
这将意味着,不需要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要在初期过度释放地洛瑞林,以抑制睪丸酮。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可抑制初期过度释放并在4周内表现出最大血药浓度的微粒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其通过在初期抑制地洛瑞林的过度释放,并且在期望的时间段内持续释放地洛瑞林,从而持续表现出睪丸酮的抑制效果。
满足基于所述公式1的范围值的情况,是指防止地洛瑞林的初期过度释放的同时,可以持续表现出睪丸酮的抑制效果。基于所述公式1的值大于1,是指1日至28日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表现出大于1日之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的值。
基于如上所述的实验结果,为了有效抑制睪丸酮,并不需要注射初期地洛瑞林的过度释放。此外,为了表现出长时间持续的睪丸酮抑制效果,在注射后,1日至28日期间,需以一定水平以上暴露于地洛瑞林。这是由于GnRH受体的变形而表现出睪丸酮的抑制效果,为了GnRH受体的变形和保持,需要在一定期间内持续释放地洛瑞林。
对于本发明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而言,在注射于所述比格犬之后的1周内测定AUC,其结果可以是500天*pg/mL(day*pg/mL)至1500天*pg/mL、700天*pg/mL至1300天*pg/mL、750天*pg/mL至1100天*pg/mL。相比于传统产品,其约为12.9%的水平,由此可以更加明确确认不存在初期过度释放。
因此,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公式1的值为1至10,并且在所述范围内,可以在1个月期间内、3个月期间内、6个月期间内、12个月期间内或者24个月期间内表现出睪丸酮的抑制效果。
对于所述微粒而言,下述公式2的值可以是1至2:
[公式2]
其中,D10为相当于粒子的累积分布的最大值的10%的粒径值,D50为相当于粒子的累积分布的最大值的50%的粒径值,D90为相当于粒子的累积分布的最大值的90%的粒径值。所述D10、D50和D90是指测定微粒的直径时相当于粒子的累积分布的最大值的10%、50%和90%的值。
所述公式2限定(D90-D50)和(D50-D10)的比率,即在平均粒子分布中,以相对于粒子的累积分布的最大值,确认了相当于90%的粒子的直径和相当于50%的粒子的直径之差与相当于50%的粒子的直径和相当于10%的粒子的直径之差的比率,由此确认粒子的均匀分布程度,其值越接近1,分布宽度就越均匀。
本发明的公式2是为了更清楚地确认微粒的大小分布,基于公式2的值可以是1至2、1.1至1.9、1.2至1.8、1.3至1.7。在满足基于所述公式2的值的同时,当微粒的平均直径为65μm至100μm时,表示微粒以接近平均直径值的大小分布。由此,可注射均匀大小的微粒注入体内,具有均匀大小的微粒可以以相似程度生物降解,且可以通过所述微粒的生物降解表现出地洛瑞林的释放效果。
即对于含有地洛瑞林的微粒,地洛瑞林在体内的释放程度与粒子的大小及比表面积的相关性高,而为了增大比表面积,必须使用具有均匀直径的微粒。如上所述,通过使用粒子大小非常均匀的微粒,当注入体内时,可以防止初期过度释放,并且可以长时间持续地表现出地洛瑞林的释放效果,可以发挥1个月以上的基于地洛瑞林的效果。
所述地洛瑞林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重量比可以是1:4至1:10、1:5至1:8、1:6至1:7、或1:6.6667。当在所述范围内混合使用时,地洛瑞林可以通过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分解而长时间持续地表现出释放效果。
所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选自由聚乳酸、聚丙交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聚磷腈、聚亚氨基碳酸酯、聚磷酸酯、聚酸酐、聚原酸酯、聚己内酯、聚羟基戊酸酯、聚羟基丁酸酯、聚氨基酸及其组合组成的组,优选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或聚丙交酯(PLA),但不限于所述示例。
所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粘度可以是0.1dl/g至1.0dl/g。如上所述,地洛瑞林的持续释放受微粒的平均直径、大小分布、表面状态的影响,但除了所述要素之外,基于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和药物的组合也表现出较大差异。
所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是可注入体内的产品,粘度范围可以是0.1dl/g至1.0dl/g、0.1dl/g至0.9dl/g、0.15dl/g至0.8dl/g、0.15dl/g至0.7dl/g、0.2dl/g至0.65dl/g。当在所述范围内使用时,基于与地洛瑞林的组合而能够抑制过度释放,但在注射初期也表现出适当程度的地洛瑞林的释放,并且在1个月期间内、3个月期间内、6个月期间内、12个月期间内或者24个月期间内持续表现出地洛瑞林的释放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微粒可以利用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或者利用两种以上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来制备。
具体而言,包含于本发明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中的微粒可以仅包含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或者可以包含两种以上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在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中包含多个所述微粒,所述微粒可以单独地包含额外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
即包含一种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微粒可以包含于注射用组合物中,也可以将包含互不相同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微粒包含于注射用组合物中。
所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可以包含表现出0.1dl/g至0.3dl/g或0.3dl/g至0.7dl/g的粘度范围的高分子。
具体而言,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中可以包含选自由包含粘度为0.1dl/g至0.3dl/g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微粒、包含粘度为0.3dl/g至0.7dl/g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微粒及其混合组成的组中的微粒。
所述粘度为0.1dl/g至0.3dl/g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具体可以是0.13dl/g至0.28dl/g、0.15dl/g至0.25dl/g、或0.22dl/g。当在所述范围内使用时,基于与地洛瑞林的组合而抑制过度释放,但在注射初期也表现出适当程度的地洛瑞林的释放,并且在1个月期间内、3个月期间内、6个月期间内、12个月期间内或者24个月期间内持续表现出地洛瑞林的释放效果。
所述粘度为0.3dl/g至0.7dl/g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具体可以是0.45dl/g至0.65dl/g、0.5dl/g至0.6dl/g、或0.57dl/g。当在所述范围内使用时,基于与地洛瑞林的组合而抑制过度释放,但在注射初期也表现出适当程度的地洛瑞林的释放,并且在1个月期间内、3个月期间内、6个月期间内、12个月期间内或者24个月期间内持续表现出地洛瑞林的释放效果。
此外,包含所述粘度较小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微粒在体内相对更快地分解而导致地洛瑞林的释放会终止,而包含所述粘度较大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微粒在体内的分解速度相对更慢,故不表现出初期地洛瑞林的释放。例如,作为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可使用以5:15至1:19的重量比例包括PLGA以及PLA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
因此,分别制备包含两种以上不同粘度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微粒,且同时包含两种微粒,从而在初期可以表现出地洛瑞林的释放,且还可以表现出长时间持续的地洛瑞林释放效果。
根据如下所述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将包含互不相同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微粒包含于注射用组合物内。即传统包含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微粒的制备方法,由于无法控制粒子的大小,故无法制备大小均匀的粒子,并且无法使用不同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来制备微粒,并通过将其混合来提供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
然而,如下所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控制粒子的大小,且制备的粒子大小非常均匀且能够以表面平整的形状制备。本发明中通过这种制备方法可以利用两种以上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来分别制备包含地洛瑞林的微粒,并将其混合来提供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1)通过混合地洛瑞林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制备第一混合物的步骤;2)通过将表面活性剂溶解在溶剂中制备第二混合物的步骤;3)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分别注入形成交叉点的第一微通道和第二微通道中,使其流动,并在所述交叉点处形成微粒的步骤;4)将所述微粒收集到装有所述第二混合物的水槽内的步骤;5)去除所述收集的微粒中存在的有机溶剂的步骤;6)用纯净水洗涤已去除所述有机溶剂的微粒,并干燥的步骤;以及7)将所述已干燥的微粒与悬浮溶剂进行混合的步骤。
所述1)步骤为制备第一混合物的步骤,其为通过将地洛瑞林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来制备第一混合物的步骤,其中,所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选自由聚乳酸、聚丙交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聚磷腈、聚亚氨基碳酸酯、聚磷酸酯、聚酸酐、聚原酸酯、聚己内酯、聚羟基戊酸酯、聚羟基丁酸酯、聚氨基酸及其组合组成的组,优选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或聚丙交酯(PLA),但不限于所述示例。
另外,所述有机溶剂不与水混合,例如,是选自由氯仿、氯乙烷、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及其混合物构成的组中的任意一种以上,优选为二氯甲烷,但不局限于示例,只要是能够溶解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及药物的有机溶剂,则不限于所述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选择的有机溶剂均可使用。
所述1)步骤为制备溶解有地洛瑞林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第一混合物的步骤,作为溶剂可以以如上所述的方式使用有机溶剂。这是利用药物及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溶解特性,使用有机溶剂并完全溶解。
更具体地,将醋酸地洛瑞林溶解在第一溶剂中,将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溶解在第二溶剂中。之后,将溶解在所述第一溶剂中的醋酸地洛瑞林混合物和溶解在第二溶剂中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混合物进行混合,从而制成第一混合物。
对于所述第一混合物而言,所述地洛瑞林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重量比可以是1:4至1:10、1:5至1:8、1:6至1:7、或1:6.6667。当在所述范围内混合使用时,可以通过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分解而长时间持续地表现出地洛瑞林释放效果。
相比于生物可降解高分子以及地洛瑞林的重量比为1:4情况,如包括更少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重量相比地洛瑞林的重量少,难以制备以地洛瑞林均匀分布在球状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粒子的方式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粒子。并且,相比于生物可降解高分子以及地洛瑞林的重量比为1:10的情况,如包括更多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缓释型粒子内地洛瑞林的含量少,因此为实现所需浓度的药物给药,可能出现需施用大量的缓释型粒子的问题。
更具体地,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包含15重量%至25重量%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优选20重量%,但是不限于所述示例。
所述2)步骤为制备第二混合物的步骤,其中,通过将表面活性剂溶解在水中来制备第二混合物。作为所述表面活性剂,只要可以帮助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溶液形成稳定的乳液,则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具体地,所述表面活性剂是选自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中的一种以上,更具体地,选自由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卵磷脂、明胶、聚乙烯醇、聚氧乙烯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蓖麻油衍生物、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钠、酯胺、直链二胺、脂肪胺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的一个以上,优选为聚乙烯醇,但不限于示例。
包含于所述第二混合物中的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可以是0.1重量%至1.0重量%、0.3重量%至0.7重量%或0.5重量%。其余均是水。
所述3)步骤为将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注入到形成在晶片(wafer)上的微通道以使其流动的步骤。
更具体地,微通道可以形成在选自由硅晶片或聚合物膜组成的组中的材料上,但是所述材料并不限于所述示例,可以形成微通道的材料都可以使用。
所述高分子膜可以选自由聚酰亚胺(Polyimide)、聚乙烯(Polyethylene)、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聚丙烯(Polypropylen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naphthalate)、聚砜(Polysulfone)及其混合组成的组,但不限于所述示例。
作为一示例,使用电子束蒸发蒸镀机(e-beam evaporator)将铝蒸镀在硅晶片上,并使用光刻(photolithography)技术在铝上进行光刻胶(photoresist)构图。之后,将光刻胶作为掩膜来蚀刻(etching)铝,去除光刻胶后,以铝为掩膜,用深反应离子蚀刻工艺(deepion reactive etching,DRIE)蚀刻硅,去除铝后,将晶片上阳极接合玻璃并密封,以制造所述微通道。
所述微通道的平均直径为80μm至120μm,优选为100μm,但不限于示例。当微通道的平均直径为80μm以下时,有可能制造出缓释粒子的直径小于40μm的较小的缓释粒子,从而影响有效药物的释放及生物体内吸收。另外,当所制备的缓释型粒子的尺寸超过100μm时,当作为注射剂给药时,异物感和疼痛感会增加,并且所制备的粒子的粒径分布会增大,使得难以制备粒度均匀的缓释型粒子。
然而,所述微通道的平均直径可以根据注入压力的范围而改变。此外,粒子的平均直径与所述微通道的平均直径密切相关,但也与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的注入压力密切相关。
另外,所述微通道的截面宽(w)和截面的高(d)与所制备的缓释型粒子的平均直径(d’)有着密切地关系。所述微通道的截面宽度(w)相对于微粒的平均直径(d’)的比例范围为0.7至1.3,微通道的截面高度(d)相对于粒子的平均直径(d’)的比例范围为0.7至1.3。
即当确定所要制备的缓释型粒子的平均直径(d’)时,只有将微通道截面宽(w)和高(d)的长度设为平均直径(d’)的0.7至1.3比例范围,才能够制备所需尺寸的缓释型粒子。
所述3)步骤是在所述注入压力条件下,使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在形成交叉点的第一微通道和第二微通道流动。
即第一混合物沿着第一微通道流动,第二混合物沿着形成为与所述第一微通道形成交叉点的第二微通道流动,并与第一混合物的流动交汇。
更具体地,当将所述第一混合物注入第一微通道时,以700mbar至1500mbar的压力条件注入后,以10mbar/min至30mbar/min的第一条件使压力上升,当所述注入压力条件达到900mbar至1700mbar时,以2mbar/min至8mbar/min的第二条件使压力上升。
此外,所述第二混合物可以以相对于将所述第一混合物注入第一微通道时的压力条件的2至4倍的压力条件注入至第二微通道。
具体地,在使用所述微通道的制备方法中,当使用流量计将在微通道内部流动的第一混合物、第二混合物的流速设置为规定值,并通过反馈控制测定压力时,确认了为了使第一混合物在微通道中以规定流速流动而所需的压力随着时间逐渐上升。
因此,通过使用以规定幅度增加施加到所述第一混合物的压力的方法,可以将流速的变化性最小化,防止由于所述第一混合物在微通道内部逐渐固化而导致微粒分布的不均匀或通道关闭的问题,并提高目标微粒的制造收率。
此外,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注入微通道时的压力条件是为控制所制造的微粒的平均直径,如果不能具体满足所述范围,可能会发生所制造的粒子大小不均匀、或不能满足所述本发明的微粒的平均直径范围、或不能满足根据所述公式1的值的问题。
即为了使与第一混合物的流动形成交叉点的第二混合物的流动相比于第一混合物(注入到直线方向的微通道)以更快的速度流动,使第二混合物在更高的压力条件下流动。
如上所述,使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的流速不同,并使第二混合物的流速快于第一混合物的流速,在第一混合物流和第二混合物流交汇的地点,具有相对更快的流速的第二混合物会压缩第一混合物,此时,由于第一混合物及第二混合物的排斥力,第一混合物内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和地洛瑞林生成球状的微粒,更具体地,形成地洛瑞林均匀分布在球形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中的形式的微粒。
所述4)步骤是收集微粒的步骤,在装有第二混合物的水槽中收集微粒,以防止初期生成的微粒之间的聚集现象(aggregation)。
所述4)步骤是利用在所述2)步骤制造的第二混合物(即利用表面活性剂和水的混合溶液)。在所述2)步骤中制造第二混合物后,一部分注入微通道,另一部分转移到4)步骤的水槽中,从而用于防止已收集的微粒之间的聚集现象。
所述5)步骤是去除水槽内收集的微粒中存在的有机溶剂的步骤,以规定的温度条件和搅拌速度进行搅拌,使存在于缓释粒子表面的有机溶剂蒸发而将其去除。所述5)步骤可以包括:5-1)在15℃至20℃条件下,以100rpm至300rpm的速度第一次搅拌20分钟至40分钟的步骤;5-2)在30℃至40℃条件下,以100rpm至300rpm的速度第二次搅拌60分钟至120分钟的步骤;以及5-3)在40℃至45℃条件下,以100rpm至300rpm的速度第三次搅拌4小时至8小时的步骤。
对于所述搅拌速度而言,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搅拌步骤中,以不同的温度条件和搅拌时间来进行搅拌工艺。
如上所述,其特征在于,与第一次搅拌工艺相比,在第二次搅拌工艺中以使温度条件上升的方式搅拌,并且通过使温度分阶段上升,可以调节存在于微粒表面的有机溶剂的蒸发速度。即可以通过缓慢蒸发存在于微粒的表面的有机溶剂来制备微粒。
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在微通道流动时的温度也为15℃至20℃,优选为17℃。即在微通道流动、形成交叉点来生成微粒之后、以及直至对收集到的微粒进行第一次搅拌,维持规定地15至20℃的低温。只有在微粒的制备过程中保持低温,才能制造和保持球形的粒子。也就是说,如果不是低温条件,就会出现难以制造规定的球形状粒子的问题。
之后,第二次搅拌工艺和第三次搅拌工艺中,使温度逐渐升高,延长搅拌时间,以使存在于微粒表面的有机溶剂缓慢蒸发,随着有机溶剂从表面蒸发,可以使对微粒表面的影响最小化。即当有机溶剂急剧蒸发时,因有机溶剂的蒸发,会发生微粒的表面不光滑、变粗糙的问题。为了防止这些问题,如上所述,可通过使温度条件逐渐上升,延长搅拌工艺的进行时间来调节有机溶剂的蒸发速度,并且可通过对这些有机溶剂的蒸发速度的调节,控制所制造的微粒表面的粗糙度。
最后,所述6)步骤是对微粒进行洗涤和干燥的步骤,对通过搅拌去掉表面所有的有机溶剂的微粒,用除菌过滤的纯净水洗涤数次,去掉微粒中残留的表面活性剂,之后冷冻干燥。
最终生成的微粒是地洛瑞林均匀分布于球形的由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形成的微粒的形态,以1:4至1:10的重量比包含亮丙瑞林和生物降解高分子。
所述微粒中包含的地洛瑞林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重量比与第一混合物中的重量比相同,即制造微粒并蒸发和去除所有有机溶剂后,可以制备以与第一混合物中的重量比相同的比率含有地洛瑞林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微粒。
可以通过将所述已制备的微粒与悬浮溶剂混合来制备注射用组合物。
所述混悬溶剂包含等渗剂、混悬剂(Suspending agents)和溶剂。
更具体地,所述等渗剂可选自由D-甘露醇(D-Mannitol)、麦芽糖醇(Maltitol)、山梨醇(Sorbitol)、乳糖醇(Lactitol)、木糖醇(Xylitol)、氯化钠(Sodium chloride)及其混合组成的组,优选为D-甘露醇,但不限于所述示例。
所述混悬剂可选自由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methylcellulose)、聚山梨醇酯80(Polysorbate 80)、淀粉(starch)、淀粉衍生物、多元醇类、壳聚糖(chitosan)、壳聚糖衍生物、纤维素(cellulose)、纤维素衍生物、胶原(collagen)、明胶(gelatin)、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海藻酸(alginic acid)、藻胶(algin)、果胶(pectin)、卡拉胶(carrageenan)、软骨素(chondroitin)、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葡聚糖(dextran)、硫酸葡聚糖(dextran sulfate)、聚赖氨酸(polylysine)、肌联蛋白(titin)、血纤维蛋白(fibrin)、琼脂糖(agares)、氟醚(fluran)、黄原胶(xanthan gum)以及其混合组成的组,优选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山梨醇酯80,但不限于所述示例。
所述溶剂可使用注射用水(Injection water),但可以无限制地使用可以用作注射用水的溶剂。
制备例1
包含地洛瑞林的微粒的制备
将醋酸地洛瑞林溶解于甲醇(Methanol)中,从而制备了API混合物。将粘度为0.22dl/g的PLGA和PLA溶解于二氯甲烷(Dichloromethane)中,从而制备了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混合物。所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混合物中PLGA和PLA的重量比为1.7比18.3。
通过将所述API混合物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混合物进行混合来制备第一混合物。此时,第一混合物中的醋酸地洛瑞林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重量比为1:6.6667。
将作为表面活性剂的聚乙烯醇混合于水中,从而制备了包含0.5重量%的聚乙烯醇的第二混合物。
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注入到形成在硅晶片上的微通道中,使其流动。
此时,为了使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以规定的流速流动,第一混合物以1000mbar的压力条件开始,在以规定上升速率提升压力的条件(每分钟20mbar的上升速率)下使其流动,达到1200mbar时,在以变更的上升速率提升压力的条件(每分钟7mbar的上升速率)下使其流动,第二混合物以3000mbar的压力条件流动。并且,保持温度条件为17℃,搅拌速度为300rpm。
在装有第二混合物的水槽中收集在所述第一混合物的流动和第二混合物的流动交汇的交叉点处生成的微粒。将在所述水槽中收集的微粒,在17℃以300rpm的速度第一次搅拌30分钟,将温度上升至38℃,以400rpm的速度第二次搅拌1小时,之后将温度上升至45℃,以500rpm的速度第三次搅拌3小时。
用除菌过滤的纯净水将完成搅拌的微粒洗涤数次,冷冻干燥,以制备微粒。
制备例2
除了作为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将粘度为0.37dl/g的PLA溶解于甲醇中来制备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混合物之外,以与制备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了微粒。
制备例3
除了作为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将粘度为0.57dl/g的PLA溶解于二氯甲烷中来制备生物降解高分子混合物之外,以与制备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了微粒。
制备例4
除了将粘度为0.22dl/g的PLGA和粘度为0.41dl/g的PLA溶解于甲醇中来制备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混合物,且使得所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混合物中的PLGA和PLA的重量比为1.7比18.3之外,与制备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了微粒。
实施例1
将所述制备例1的微粒以1小瓶(vial)为基准,加入2.0mL的悬浮溶剂中,混悬均匀,从而制备了皮下注射用组合物。所述皮下注射用组合物中的醋酸地洛瑞林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重量比为1:6.6667。
所述悬浮溶剂由下述表2所示的组份组成。
[表1]
实施例2
除了将混合制备例1的微粒和制备例2的微粒以1:0.92的重量比进行混合来使用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了皮下注射用组合物。
实施例3
除了将混合制备例1的微粒和制备例3的微粒以1:0.92的重量比进行混合来使用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了皮下注射用组合物。
实施例4
除了混合制备例4的微粒替代制备例1的微粒来使用之外,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备了皮下注射用组合物。
比较例1
作为比较例,利用了市售中的速抑情4.7mg植入剂(Suprelorin 4.7mg Implant)(包含4.7mg地洛瑞林)。
比较例2
作为比较例,利用了市售中的速抑情9.4mg植入剂(Suprelorin 9.4mg Implant)(包含9.4mg地洛瑞林)。
实验例1
微粒的性状的研究
为了具体确认微粒的直径,利用麦奇可(Microtrac)粒度分析仪进行了分析。
[表2]
(单位:μm)
如所述表2所示,作为对于制备例的粒度分析结果,确认了平均直径(D50)为80.09μm、95.45μm、68.62μm和83.38μm。基于公式2的值为1.11、1.06、1.30和1.67,均包括在1至2的范围内,由此确认了所包含的粒子具有D10至D95的非常均匀的直径。
实验例2
药代动力学特性评价1
确认了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比较例1的药代动力学评价。
在所述评价中,将实施例1和比较例1施用于比格犬,并进行采血来测定了地洛瑞林的血药浓度(PK)和睪丸酮的血药浓度(PD)。
包含作为持续释放6个月以上的剂型来使用的所述制备例1的微粒的注射剂,包含6.11mg的地洛瑞林。
为了实验,将实施例1和比较例1分别施用于5只比格犬,作为给药途径利用了皮下注射方式。
采血后,计算5只比格犬的PK及PD的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表3、表4以及图1至图3。
[表3]
所述表3是对于实施例1的PK和PD值,涉及能够持续释放6个月的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剂组合物。为了推导出基于所述公式1的值,1日至28日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为605pg/mL,1日之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为68pg/mL。公式的值为8.9,由此可以确认其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此外,PD值为0.4ng/mL以下的表现出睪丸酮的抑制效果的时间点,确认为是经过2周之后的时间点。
[表4]
所述表4是对于比较例1的PK和PD值,涉及能够持续释放6个月的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剂组合物。为了推导出基于所述公式1的值,1日至28日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为697pg/mL,1日之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为17,624pg/mL。公式的值为0.04,由此可以确认其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此外,PD值为0.4ng/mL以下的表现出睪丸酮的抑制效果的时间点,确认为是经过2周之后的时间点,但26周以后睪丸酮的值再次增加,由此确认了相比于实施例1,未表现出持续的睪丸酮的抑制效果。
总结对于所述实施例1和比较例1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具体如下。
[表5]
实施例1 | 比较例1 | |
Cmax(pg/mL) | 605 | 17624 |
AUClast(day*pg/mL) | 42210.905 | 41459.765 |
AUClast(day*pg/mL) | 856.905 | 6666.265 |
根据所述实验结果,在实施例1中确认了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为注射后2周的时间点,而比较例1中则是注射后经过1小时后。即确认了在比较例1中,表现出地洛瑞林的初期过度释放,但与此不同地,在实施例1中则抑制了初期过度释放。
此外,虽然总AUC被确认为是同等水平,但对于1周内AUC而言,相比于比较例1,确认了实施例1中是约12.9%的水平,由此确认了注射后1周内,在暴露于地洛瑞林的量的程度上表现出较大差异。
实验例3
药代动力学特性评价2
确认了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2和比较例2的药代动力学评价。
在所述评价中,将比较例2和制备例2施用于比格犬,并进行采血来测定了地洛瑞林的血药浓度(PK)和睪丸酮的血药浓度(PD)。
包含作为持续释放12个月以上的剂型来使用的所述制备例1和制备例2的微粒的注射剂,包含11.75mg的地洛瑞林。
为了实验,将制备例2和比较例2分别施用于5只比格犬,作为给药途径利用了皮下注射方式。
采血后,计算5只比格犬的PK及PD的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表6、表7以及图4至图6。
[表6]
所述表6是对于实施例2的PK和PD值,涉及能够持续释放12个月的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剂组合物。为了推导出基于所述公式1的值,1日至28日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为1213pg/mL,1日之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为146pg/mL。公式的值为8.31,由此可以确认其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此外,PD值为0.4ng/mL以下的表现出睪丸酮的抑制效果的时间点,确认为是经过1周之后的时间点。
[表7]
所述表7是对于比较例2的pK和pD值,涉及能够持续释放12个月的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剂组合物。为了推导出基于所述公式1的值,1日至28日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为1922pg/mL,1日之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为51975pg/mL。公式的值为0.04,由此可以确认其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此外,PD值为0.4ng/mL以下的表现出睪丸酮的抑制效果的时间点,确认为是经过1周之后的时间点。
通过比较所述实施例2和比较例2,可以确认28周以上表现出相同的睪丸酮的抑制效果。然而,本发明的实施例与作为常规产品的比较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即便没有初期过度释放,但通过控制地洛瑞林的释放,表现出长时间持续的睪丸酮的抑制效果。
总结对于所述实施例2和比较例2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具体如下。
[表8]
实施例1 | 比较例1 | |
Cmax(pg/mL) | 1213 | 51975 |
AUClast(day*pg/mL) | 50105.12 | 90005.34 |
AUClast(day*pg/mL) | 993.12 | 15179.34 |
根据所述实验结果,在实施例2中确认了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为注射后3周的时间点,而比较例2中则是注射后经过1小时后。即确认了在比较例2中,表现出地洛瑞林的初期过度释放,但与此不同地,在实施例2中则抑制了初期过度释放。
此外,对于总AUC而言,相比于比较例2,确认了在实施例2中是约56%的水平。并且,对于1周内AUC而言,相比于比较例2,确认了在实施例2中是约12.9%的水平,由此确认了注射后,在暴露于地洛瑞林的量的程度上表现出较大差异。
实验例4
药物溶出实验
对于实施例1至4、比较例1至比较例2进行了药物溶出实验。
将4g PVA和1g吐温80(tween80)混合于1000mL水中,从而制备溶出试验液。
作为溶出试验仪,利用了摇动水浴(Shaking water bath),对于溶出实验容器而言,使用了内部含量为120mL的玻璃试验容器。操作条件如图7所示,以与垂直于容器底面的方向水平的方式摇晃,在55℃条件下摇晃150回(往复)。
实验结果如图8和表9。
[表9]
所述实施例1和比较例1均是6个月的剂型,实施例2和比较例2是12个月剂型,由此在比较溶出率的结果中,确认了相比于比较例,在实施例中能够以更长时间持续释放地洛瑞林。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不限于此,利用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本发明的基本概念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各种变形及改良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其中,
所述组合物包含微粒,
所述微粒包括地洛瑞林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
根据下述公式1的值是1至10:
[公式1]
Cmax1d-28d/Cmax0-1d
其中,将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作为注射剂施用于比格犬,测定地洛瑞林的血药浓度,Cmax1d-28d为施用注射剂后,1日至28日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0-1d为施用注射剂后,1日之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其中,
对于所述微粒而言,下述公式2的值是1至2:
[公式2]
其中,D10为相当于粒子的累积分布的最大值的10%的粒径值,D50为相当于粒子的累积分布的最大值的50%的粒径值,D90为相当于粒子的累积分布的最大值的90%的粒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其中,
所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选自由聚乳酸、聚丙交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聚磷腈、聚亚氨基碳酸酯、聚磷酸酯、聚酸酐、聚原酸酯、聚己内酯、聚羟基戊酸酯、聚羟基丁酸酯、聚氨基酸及其组合组成的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其中,
所述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粘度是0.1dl/g至1.0dl/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其中,
所述地洛瑞林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的重量比是1:4至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其中,
当作为注射剂给药时,地洛瑞林在靶部位的释放速度被控制,
基于所述地洛瑞林的睪丸酮的抑制效果持续1个月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其中,
施用注射剂10日之后,睪丸酮浓度保持在0.4ng/mL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其中,
所述注射用组合物包含悬浮溶剂。
9.一种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
包括:
1)通过混合地洛瑞林和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制备第一混合物的步骤;
2)通过将表面活性剂溶解在溶剂中制备第二混合物的步骤;
3)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分别注入形成交叉点的第一微通道和第二微通道中,使所述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流动,并在所述交叉点处形成微粒的步骤;
4)将所述微粒收集到装有所述第二混合物的水槽内的步骤;
5)去除所述收集的微粒中存在的有机溶剂的步骤;
6)用纯净水洗涤已去除所述有机溶剂的微粒,并进行干燥的步骤;以及
7)将所述已干燥的微粒与悬浮溶剂进行混合的步骤;
根据下述公式1的值是1至10:
[公式1]
Cmax1d-28d/Cmax0-1d
其中,将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作为注射剂施用于比格犬,测定地洛瑞林的血药浓度,Cmax1d-28d为施用注射剂后,1日至28日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0-1d为施用注射剂后,1日之内地洛瑞林的最大血药浓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
当将所述第一混合物注入第一微通道时,以700mbar至1500mbar的压力条件注入后,以10mbar/min至30mbar/min的第一条件使压力上升,当所述注入压力条件达到900mbar至1700mbar时,以2mbar/min至8mbar/min的第二条件使压力上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混合物以相对于将所述第一混合物注入第一微通道时的压力条件的2至4倍的压力条件注入至第二微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
所述5)步骤包括:
5-1)在15℃至20℃条件下,以100rpm至300rpm的速度第一次搅拌20分钟至40分钟的步骤;
5-2)在30℃至40℃条件下,以100rpm至300rpm的速度第二次搅拌60分钟至120分钟的步骤;以及
5-3)在40℃至45℃条件下,以100rpm至300rpm的速度第三次搅拌4小时至8小时的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2-0021275 | 2022-02-18 | ||
KR1020220021275A KR20230124229A (ko) | 2022-02-18 | 2022-02-18 | 데슬로렐린을 포함하는 서방성 주사용 조성물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617357A true CN116617357A (zh) | 2023-08-22 |
Family
ID=85251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126616.2A Pending CN116617357A (zh) | 2022-02-18 | 2023-02-16 | 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20230263730A1 (zh) |
EP (1) | EP4230194A1 (zh) |
JP (1) | JP7580139B2 (zh) |
KR (2) | KR20230124229A (zh) |
CN (1) | CN116617357A (zh) |
WO (1) | WO2023158228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RPI0902699A2 (pt) | 2009-07-28 | 2011-04-12 | Marcelo Vivacqua | método quìmico para esterilização sexual e eliminação da libido em mamìferos do sexo masculino |
KR101541822B1 (ko) * | 2011-12-29 | 2015-08-05 | 주식회사 삼양바이오팜 | 유기용매를 사용하지 않는 생분해성 폴리락트산 유도체 미립구 제조방법 |
KR101586791B1 (ko) * | 2012-12-28 | 2016-01-19 | 주식회사 종근당 | GnRH 유도체의 서방성 지질 초기제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약제학적 조성물 |
KR101583351B1 (ko) * | 2014-11-28 | 2016-01-07 | 동국제약 주식회사 | 초기 방출 억제 및 잔류용매 제거율을 향상시킨 서방출성 미립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AU2019401868C1 (en) | 2018-12-17 | 2025-01-02 | G2Gbio, Inc. | Sustained-release injection comprising desloreli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
KR102249104B1 (ko) | 2019-04-30 | 2021-05-07 | (주)인벤티지랩 | 데슬로렐린을 포함하는 서방성 마이크로 입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2022
- 2022-02-18 KR KR1020220021275A patent/KR20230124229A/ko not_active Ceased
-
2023
- 2023-02-14 JP JP2023020774A patent/JP7580139B2/ja active Active
- 2023-02-15 EP EP23156810.6A patent/EP4230194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02-16 WO PCT/KR2023/002240 patent/WO2023158228A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3-02-16 CN CN202310126616.2A patent/CN116617357A/zh active Pending
- 2023-02-17 US US18/170,602 patent/US20230263730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05-16 KR KR1020230062924A patent/KR20230124507A/ko not_active Ceased
-
2024
- 2024-07-09 US US18/767,008 patent/US20240358642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580139B2 (ja) | 2024-11-11 |
KR20230124229A (ko) | 2023-08-25 |
US20240358642A1 (en) | 2024-10-31 |
KR20230124507A (ko) | 2023-08-25 |
US20230263730A1 (en) | 2023-08-24 |
WO2023158228A1 (ko) | 2023-08-24 |
JP2023121143A (ja) | 2023-08-30 |
EP4230194A1 (en) | 2023-08-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113044B1 (ko) | 용매교류증발법에 의한 서방출성 미립구의 제조방법 | |
JP2011148812A (ja) | 高分子組成物中の高分子の分子量低下、不純物形成およびゲル化の防止 | |
US20180177785A1 (en) | Method of Making Sustained Release Microparticles | |
JP7437074B2 (ja) | リバスチグミンを含む長期持続型製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AU2020266058B2 (en) | Sustained-release microparticles containing desloreli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 |
TWI835445B (zh) | 含有亮丙瑞林的微粒及其製備方法 | |
KR101663561B1 (ko) | 서방출성 미립구의 제조방법 | |
JP5851518B2 (ja) | 生理活性ペプチドを含む微小粒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らを含む薬剤学的組成物 | |
US11992559B2 (en) | Microsphere formulations comprising lurasidone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 |
CN116617357A (zh) | 包含地洛瑞林的缓释型注射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US20240307381A1 (en) | Microsphere formulations comprising lurasidone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 |
KR20230154222A (ko) | Btk 억제제를 포함하는 마이크로스피어 제제 및 이의 제조 및 사용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