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6605153A - 盖板组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盖板组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05153A
CN116605153A CN202310575744.5A CN202310575744A CN116605153A CN 116605153 A CN116605153 A CN 116605153A CN 202310575744 A CN202310575744 A CN 202310575744A CN 116605153 A CN116605153 A CN 1166051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assembly
cover
piece
fun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757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臻
王思敏
孙崇岭
张方方
牛锐
孟凡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757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6051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6051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051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2013/0287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integrating other functions or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盖板组件及车辆。盖板组件包括本体、功能件、盖板和动力组件,本体上设有盖板孔,功能件设于本体的一侧并与盖板孔相对设置,盖板设于本体和功能件之间,动力组件与盖板连接,动力组件被配置为能够驱动盖板沿第一方向相对本体移动,以使盖板挡设于盖板孔和功能件之间,或使盖板从盖板孔处移开,其中,第一方向与本体指向功能件的方向呈角度设置。上述盖板组件,通过将盖板设置于本体和功能件之间,并设置动力组件与盖板连接以驱动盖板移动,使盖板从盖板孔处移开时盖板隐藏于本体内,从而无需外翻盖板以将其开启,因此在盖板开启时不影响车辆内饰的美观性。

Description

盖板组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内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盖板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驾乘者在车辆内部对使用功能的需要,汽车内饰包括对应的功能件,例如全息投影、抬头显示系统(Head up Display,HUD)等。为避免功能件长期暴露在外积灰积尘,相关技术中提供了一种盖板组件,该盖板组件包括用于遮挡于功能件上的盖板,当需要使用功能件时,将盖板外翻打开,当无需使用功能件时,将盖板关上从而避免灰尘。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盖板组件,需要将盖板外翻打开。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相关技术中盖板组件需要外翻盖板以开启的问题,提供一种无需外翻盖板即能开启的盖板组件及车辆。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盖板组件,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盖板孔;
功能件,设于所述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盖板孔相对设置;
盖板,设于所述本体和所述功能件之间;以及
动力组件,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动力组件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盖板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本体移动,以使所述盖板挡设于所述盖板孔和所述功能件之间,或使所述盖板从所述盖板孔处移开;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本体指向所述功能件的方向呈角度设置。
上述盖板组件,通过将盖板设置于本体和功能件之间,并设置动力组件与盖板连接以驱动盖板移动,使盖板从盖板孔处移开时盖板隐藏于本体内,从而无需外翻盖板以将其开启,因此在盖板开启时不影响车辆内饰的美观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本体靠近所述功能件的一侧的导轨,所述导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盖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端与所述导轨连接,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导轨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端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滚动连接于所述导轨;
所述盖板借助于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导轨连接,且所述盖板能够绕所述导向轮的轴线相对所述本体转动,以使所述盖板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能够与所述本体连接或分离;
其中,所述导向轮的轴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本体指向所述功能件的方向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嵌设于所述盖板孔内的凸起,所述凸起被构造为与所述盖板孔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端连接的移动件,以及与所述移动件相连的动力件;
所述动力件被配置为用于驱动所述移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本体移动,以借助于所述移动件带动所述盖板绕所述导向轮的轴线相对所述本体转动,或借助于所述移动件带动所述盖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本体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移动件连接的限位组件;
所述盖板组件分别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限位组件被配置为允许所述盖板能够绕所述导向轮的轴线相对所述本体转动,并阻止所述盖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本体移动;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限位组件被配置为允许所述盖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本体移动,并阻止所述盖板绕所述导向轮的轴线相对所述本体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本体指向所述功能件的方向,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移动件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且沿所述本体指向所述功能件的方向,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限位部远离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端的一侧和所述第二限位部远离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端的一侧之间界定出转动空间;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弹性件和限位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移动件连接,所述弹性件被配置为能够使所述盖板具有绕所述导向轮的轴线朝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转动的趋势;所述限位件的两端分别绕与所述导向轮的轴线平行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移动件转动连接,且所述限位件上设有限位于转动空间内的凸出部;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导向轮被配置为抵接于所述导轨远离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端的一端,且所述凸出部被配置为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端的一侧,或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凸出部被配置为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端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的一端与本体连接并位于所述功能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端的一侧,所述滑轨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朝远离所述功能件的一侧延伸,所述移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当所述导向轮抵接于所述导轨远离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端的一端,且所述凸出部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端的一侧时,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滑轨与所述功能件相连的一端;当所述导向轮抵接于所述导轨靠近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端的一端时,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滑轨远离所述功能件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并位于所述功能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端的一侧,所述丝杆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朝远离所述功能件的一侧延伸,所述移动件套设于所述丝杆上并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
所述动力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远离所述功能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被配置为用于驱动所述丝杆绕所述丝杆的轴线转动,以驱动所述移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丝杆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电机通信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输出。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盖板组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盖板组件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板组件在第一位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盖板组件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板组件在第二位置的俯视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盖板组件的B-B剖视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板组件在关闭位置的俯视图。
图9为图8所示实施例中盖板组件的C-C剖视图。
图10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动力组件的爆炸图。
图1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板组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实施例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板组件在关闭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板、功能件、限位组件和动力组件在关闭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板组件在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板、功能件、限位组件和动力组件在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板组件在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板、功能件、限位组件和动力组件在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功能件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盖板组件;
10、本体;11、盖板孔;12、导轨固定结构;121、第一导轨安装孔;
20、功能件;
30、盖板;30a、第一端;30b、第二端;31、凸起;32、导向轮安装孔;33、第二弹性件安装孔;
40、动力组件;41、移动件;41a、转动空间;411、第一限位部;412、第二限位部;413、螺母固定座;413a、丝杆过孔;413b、第一弹性件安装孔;414、螺母;42、动力件;421、电机;43、滑轨;44、丝杆;45、滑块;46、座体;
50、导轨;51、第二导轨安装孔;52、凹槽;
60、导向轮;
70、限位组件;71、弹性件;72、限位件;721、凸出部;
80、功能件固定座;81、功能件过孔;82、功能件固定座安装孔;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盖板组件的爆炸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板组件在第一位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盖板组件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板组件在第二位置的俯视图;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盖板组件的B-B剖视图。
参阅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盖板组件100,包括本体10、功能件20、盖板30和动力组件40。
本体10上设有盖板孔11,功能件20设于本体10的一侧并与盖板孔11相对设置,盖板30设于本体10和功能件20之间。动力组件40与盖板30连接,动力组件40被配置为能够驱动盖板30沿第一方向X相对本体10移动,以使盖板30挡设于盖板孔11和功能件20之间(参见图2-3),或使盖板30从盖板孔11处移开(参见图4-5)。其中,第一方向X与本体10指向功能件20的方向呈角度设置。
上述盖板组件100,通过在本体10上设置盖板孔11,并设置功能件20位于本体10的一侧且与盖板孔11相对设置,以在需要使用功能件20时,可通过盖板孔11使功能件20从本体10中露出。通过在本体10和盖板30之间设置盖板30,以通过使盖板30挡设于盖板孔11和功能件20之间,使盖板30遮挡于功能件20朝向本体10的一侧,以减少从盖板孔11中落于功能件20上的灰尘。并且由于设置动力组件40与盖板30连接,以驱动盖板30沿第一方向X相对本体10移动,从而使盖板30能够从盖板孔11处移开,即将盖板30开启以便功能件20的使用,且使盖板30开启时隐藏于本体10内,无需外翻盖板30,因此,在盖板30开启时不影响车辆内饰的美观性。
需要说明的是,功能件20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功能件20可以为全息投影或抬头显示系统等,对功能件20的种类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盖板组件100分别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如图4-5所示,在第二位置下,盖板30从盖板孔11处移开,如图2-3所示,盖板30从第二位置沿第一方向X朝靠近功能件20的一侧移动后位于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下,盖板30挡设于盖板孔11和功能件20之间。
可选地,功能件20靠近本体10的一侧具有屏幕。当盖板组件100在第二位置时,功能件20的屏幕通过盖板孔11露出。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7所示,盖板组件100还包括设于本体10靠近功能件20的一侧的导轨50,导轨50沿第一方向X延伸。盖板30沿第一方向X的第一端30a与导轨50连接,并能沿第一方向X相对导轨50移动。如此,通过设置导轨50,以当盖板30沿第一方向X相对本体10移动时为盖板30提供导向作用,从而提高盖板30的移动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6所示,本体10靠近功能件20的一侧设有导轨固定结构12,导轨50借助于导轨固定结构12与本体10连接。
具体地,如图6-7所示,导轨固定结构12上设有多个第一导轨安装孔121,导轨50上设有与第一导轨安装孔121一一对应的第二导轨安装孔51,通过将紧固件穿设于第一导轨安装孔121和对应的第二导轨安装孔51内,使导轨50相对导轨固定结构12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导轨5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导轨50分别设置于盖板30沿第二方向Y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二方向Y分别与第一方向X和本体10指向导向件的方向垂直。
具体地,导轨固定结构12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与两个导轨50对应,每个导轨50借助于对应的导轨50固定机构与盖板30连接。
图8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板组件在关闭位置的俯视图;图9为图8所示实施例中盖板组件的C-C剖视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盖板组件100还包括设于盖板30的第一端30a的导向轮60,导向轮60滚动连接于导轨50。盖板30借助于导向轮60与导轨50连接,且盖板30能够绕导向轮60的轴线相对本体10转动,以使盖板30沿第一方向X与第一端30a相对的第二端30b能够与本体10连接或分离(参见图8-9和图2-3)。其中,导向轮60的轴线分别与第一方向X和本体10指向功能件20的方向垂直。如此,通过设置导向轮60,使盖板30借助于导向轮60与导轨50滚动连接,从而减小摩擦。并且使盖板30能够绕导向轮60的轴线相对本体10转动,从而使盖板30的第二端30b能够与本体10连接或分离,因此,当需要关闭盖板30时,可以通过使盖板30的第二端30b与本体10连接,进一步减少从盖板孔11中落入的灰尘,当需要开启盖板30时,可以先通过转动盖板30使盖板30的第二端30b与本体10分离,再通过动力组件40驱动盖板30沿第一方向X相对本体10移动,从而降低本体10对盖板30的移动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8-9所示,盖板组件100还具有关闭位置,在关闭位置下,盖板30沿第一方向X的第一端30a和第二端30b分别与本体10连接。由于盖板30能够绕导向轮60的轴线相对本体10转动,使盖板30能够在关闭位置和第一位置之间切换。
具体地,如图7所示,导轨50上设有供导向轮60滚动连接的凹槽52,凹槽52沿第一方向X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轨5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轨50的凹槽52沿第二方向Y彼此相对设置。
图10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盖板30上设有导向轮安装孔32,盖板组件100还包括导向轮安装轴,导向轮安装轴的一端穿设于导向轮60内,导向轮安装轴的另一端穿设于导向轮安装孔3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盖板30上设有用于嵌设于盖板孔11内的凸起31,凸起31被构造为与盖板孔11适配。如此,使盖板组件100在关闭位置时,盖板30能够与盖板孔11配合,从而进一步减少通过盖板孔11落到功能件20上的灰尘,并且进一步提高盖板30关闭时车辆内饰的美观性。
可选地,盖板30的凸起31与本体10的材质相同,以实现盖板30关闭时盖板组件100的外观一致性。
图11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动力组件的爆炸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11所示,动力组件40包括与盖板30的第二端30b连接的移动件41,以及与移动件41相连的动力件42。动力件42被配置为用于驱动移动件41沿第一方向X相对本体10移动,以借助于移动件41带动盖板30绕导向轮60的轴线相对本体10转动,或借助于移动件41带动盖板30沿第一方向X相对本体10移动。如此,使移动件41在动力件42的驱动下带动盖板30在关闭位置和第一位置之间切换,或带动盖板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11所示,动力组件40还包括丝杆44,丝杆44的一端与本体10连接并位于功能件20沿第一方向X靠近盖板30的第二端30b的一侧,丝杆44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X朝远离功能件20的一侧延伸,移动件41套设于丝杆44上并与丝杆44螺纹连接。动力件42包括电机421,电机421的输出端与丝杆44远离功能件20的一端连接,电机421被配置为用于驱动丝杆44绕丝杆44的轴线转动,以驱动移动件41沿第一方向X相对丝杆44移动。如此,通过丝杆44与移动件41之间的传动连接,使电机421驱动丝杆44转动时,移动件41沿丝杆44移动,从而实现移动件41沿第一方向X相对本体10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组件100还包括与电机421通信连接的控制模块(图中未示出),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机421的输出。如此,可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电机421驱动移动件41沿第一方向X移动,从而控制盖板30的转动和移动,使盖板30在关闭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进而实现盖板30的关闭和开启,使盖板30将功能件20隐藏,或使功能件20露出。
可选地,控制模块可以采用外置应用程序。
图1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板组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所示实施例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13所示,盖板组件100还包括分别与盖板30的第二端30b和移动件41连接的限位组件70。盖板组件100分别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限位组件70被配置为允许盖板30能够绕导向轮60的轴线相对本体10转动,并阻止盖板30沿第一方向X相对本体10移动,在第二状态下,限位组件70被配置为允许盖板30沿第一方向X相对本体10移动,并阻止盖板30绕导向轮60的轴线相对本体10转动。如此,通过设置限位组件70,以通过限位组件70对盖板组件10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分别提供限位作用,从而使移动件41沿第一方向X相对本体10移动的过程中,盖板组件100分别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因此,可以使移动件41沿第一方向X从靠近功能件20的一侧朝另一侧移动时,盖板30依次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从而使盖板30先绕导向轮60的轴线相对本体10转动,使盖板30的第二侧与本体10分离,再使盖板30沿第一方向X相对本体10移动,使功能件20露出,从而使避免盖板30的移动受到本体10的影响。并且可以使移动件41沿第一方向X从远离功能件20的一侧朝另一侧移动时,盖板30依次处于第二状态和第一状态,从而使盖板30先沿第一方向X相对本体10移动至与功能件20相对的位置,再使盖板30绕导向轮60的轴线相对本体10转动,从而使盖板30的第二端30b与本体10连接,进一步减少落灰落尘并提高内饰美观性。
图1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板组件在关闭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板、功能件、限位组件和动力组件在关闭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板组件在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板、功能件、限位组件和动力组件在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板组件在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盖板、功能件、限位组件和动力组件在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沿本体10指向功能件20的方向,移动件41位于盖板30远离本体10的一侧,如图14所示,移动件41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411和第二限位部412,且沿本体10指向功能件20的方向,第二限位部412位于盖板30和第一限位部411之间,沿第一方向X,第一限位部411远离盖板30的第一端30a的一侧和第二限位部412远离盖板30的第一端30a的一侧之间界定出转动空间41a。
如图13和图15所示,限位组件70包括弹性件71和限位件72,弹性件71的两端分别与盖板30的第二端30b和移动件41连接,弹性件71被配置为能够使盖板30具有绕导向轮60的轴线朝远离本体10的一侧转动的趋势,限位件72的两端分别绕与导向轮60的轴线平行的转动轴线与盖板30的第二端30b和移动件41转动连接,且限位件72上设有限位于转动空间41a内的凸出部721。
在第一状态下,导向轮60被配置为抵接于导轨50远离盖板30的第二端30b的一端,且凸出部721被配置为抵接于第一限位部411沿第一方向X远离盖板30的第一端30a的一侧,或位于第一限位部411和第二限位部412之间,在第二状态下,凸出部721被配置为抵接于第二限位部412沿第一方向X远离盖板30的第一端30a的一侧。
如此,当盖板组件100处于关闭位置时(参见图16-17),在弹性件71对盖板30的第二端30b的拉力作用下,盖板30具有绕导向轮60的轴线朝远离本体10的一侧转动的趋势,此时凸出部721与第一限位部411沿第一方向X远离盖板30的第一端30a的一侧相抵,使盖板30相对本体10固定。当动力件42驱动移动件41沿第一方向X朝远离盖板30的第一端30a的一侧移动,在弹性件71的拉力作用下,盖板30绕导向轮60的轴线朝远离本体10的一侧转动,直至凸出部721与第二限位部412沿第一方向X远离盖板30的第一端30a的一侧相抵,阻止盖板30绕导向轮60的轴线朝远离本体10的一侧继续转动,此时盖板组件100处于第一位置(参见图18-19),且盖板30的第二端30b与本体10彼此间隔。当动力件42驱动移动件41沿第一方向X朝远离盖板30的第一端30a的一侧继续移动,在弹性件71的拉力作用下,凸出部721保持与第二限位部412抵接,移动件41拉动盖板30沿第一方向X移动直至第二位置(参见图20-21),此时盖板30从盖板孔11处移出,盖板30开启,且盖板30相对本体10倾斜。
当盖板组件100处于第二位置时,通过动力件42驱动移动件41沿第一方向X朝靠近盖板30的第一侧的一侧移动,在弹性件71的拉力作用下,凸出部721与第二限位部412沿第一方向X远离盖板30的第一端30a的一侧抵接,使限位件72和盖板30均相对于移动件41固定,从而在移动件41的推动下,使盖板30沿第一方向X相对本体10移动,直至盖板组件100处于第一位置,此时导向轮60抵接于导轨50远离盖板30的第二端30b的一端,即盖板30的第一端30a无法再相对本体10移动。因此,当移动件41继续朝靠近盖板30的第一侧的一侧移动时,移动件41推动盖板30绕导向轮60的轴线朝靠近本体10的一侧转动,同时限位件72相对盖板30朝靠近本体10的一侧转动,直至凸出部721与第二限位部412相抵,即盖板组件100处于关闭位置,此时盖板30的第二端30b与本体10连接,将功能件20隐藏于盖板30内并防止灰尘。且由于凸出部721与第二限位部412的相互作用以及弹簧的拉力作用,使关闭位置下盖板30的凸起31牢牢地嵌设于盖板孔11内。
可以理解的是,当盖板组件100处于关闭位置,以及盖板组件100处于关闭位置和第一位置之间的过渡过程中,盖板组件100均处于允许盖板30绕导向件的轴线相对本体10转动的第一状态,当盖板组件100处于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过渡过程中,盖板组件100均处于允许盖板30沿第一方向X相对本体10的移动的第二状态。
可选地,如图15所示,第一限位部411远离盖板30的第一端30a的一侧被配置为能够与凸出部721面接触,第二限位部412远离盖板30的第一端30a的一侧被配置为能够与凸出部721面接触。
具体地,如图15所示,第一限位部411背离转动空间41a的一侧和第二限位部412背离转动空间41a的一侧朝彼此靠近的方向延伸直至彼此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13所示,动力组件40还包括滑轨43,滑轨43的一端与本体10连接并位于功能件20沿第一方向X靠近盖板30的第二端30b的一侧,滑轨43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X朝远离功能件20的一侧延伸,移动件41沿第一方向X与滑轨43滑动连接。如图16-17所示,当导向轮60抵接于导轨50远离盖板30的第二端30b的一端,且凸出部721抵接于第一限位部411沿第一方向X远离盖板30的第一端30a的一侧时,移动件41位于滑轨43与功能件20相连的一端。如图20-21所示,当导向轮60抵接于导轨50靠近盖板30的第二端30b的一端时,移动件41位于滑轨43远离功能件20的一端。如此,当移动件41位于滑轨43与功能件20相连的一端时,盖板30处于关闭位置,功能件20隐藏于盖板30内,当移动件41位于滑轨43远离功能件20的一端时,盖板30处于第二位置,此时盖板30从盖板孔11处移开,功能件20从盖板孔11露出。
可选地,如图11所示,动力组件40还包括与滑轨43滑动连接的滑块45,移动件41借助于滑块45与滑轨43连接。
具体地,如图11所示,移动件41包括与滑块45连接的螺母414固定座413,以及与螺母414固定座413相连的螺母414,螺母414套设于丝杆44上并与丝杆44螺纹连接。弹性件71的一端与螺母414固定座413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螺母414固定座413上分别设有供丝杆44穿过的丝杆过孔413a,以及用于安装弹性件71的一端的第一弹性件安装孔413b。如图10所示,盖板30的第二端30b设有用于安装弹性件71的另一端的第二弹性件安装孔3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动力组件40还包括座体46,座体46的一端与本体10连接并位于功能件20沿第一方向X靠近盖板30的第二端30b的一侧,座体46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X朝远离功能件20的一侧延伸,丝杆44和滑轨43设于座体46上,且丝杆44靠近功能件20的一端借助于座体46与本体10连接,滑轨43靠近功能件20的一端借助于座体46与本体10连接。电机421设于座体46远离功能件20的一端。
可选地,如图12所示,座体46远离功能件20的一端与本体10连接。
图2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功能件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盖板组件100还包括设于功能件20和盖板30之间的功能件固定座80,功能件固定座80与本体10连接,且沿本体10指向功能件20的方向,功能件固定座80与盖板30彼此间隔设置,功能件20连接于功能件固定座80背离盖板30的一侧。如此,使功能件20借助于功能件固定座80与盖板30连接,并且由于沿本体10指向功能件20的方向,功能件固定座80与盖板30彼此间隔设置,以提供用于容纳盖板30的空间,以避免功能件20阻碍盖板30绕导向轮60的轴线相对本体10的转动,并避免功能件20阻碍盖板30沿第一方向X相对本体10的移动。
具体地,如图22所示,功能件固定座80上设有沿本体10指向功能件20的方向贯穿功能件固定座80的功能件过孔81,以使功能件20的屏幕能够通过功能件过孔81露出。
可选地,如图22所示,功能件固定座80上设有用于安装于本体10(图1)的功能件固定座安装孔8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座体46靠近功能件20的一端借助于功能件固定座80与本体10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盖板组件100,结构简单,通过控制电机421驱动盖板30运动实现功能件20的外露和隐藏,盖板30开启时,功能件20从盖板孔11露出,此时盖板30隐藏于本体10内,不影响车辆内饰美观性,盖板30关闭后,功能件20隐藏,盖板30的凸起31与盖板孔11配合且材质一致,实现了外观一致性。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盖板组件10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盖板孔;
功能件,设于所述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盖板孔相对设置;
盖板,设于所述本体和所述功能件之间;以及
动力组件,与所述盖板连接,所述动力组件被配置为能够驱动所述盖板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本体移动,以使所述盖板挡设于所述盖板孔和所述功能件之间,或使所述盖板从所述盖板孔处移开;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本体指向所述功能件的方向呈角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本体靠近所述功能件的一侧的导轨,所述导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盖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端与所述导轨连接,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导轨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端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滚动连接于所述导轨;
所述盖板借助于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导轨连接,且所述盖板能够绕所述导向轮的轴线相对所述本体转动,以使所述盖板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能够与所述本体连接或分离;
其中,所述导向轮的轴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本体指向所述功能件的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嵌设于所述盖板孔内的凸起,所述凸起被构造为与所述盖板孔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端连接的移动件,以及与所述移动件相连的动力件;
所述动力件被配置为用于驱动所述移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本体移动,以借助于所述移动件带动所述盖板绕所述导向轮的轴线相对所述本体转动,或借助于所述移动件带动所述盖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本体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移动件连接的限位组件;
所述盖板组件分别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限位组件被配置为允许所述盖板能够绕所述导向轮的轴线相对所述本体转动,并阻止所述盖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本体移动;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限位组件被配置为允许所述盖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本体移动,并阻止所述盖板绕所述导向轮的轴线相对所述本体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本体指向所述功能件的方向,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移动件上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且沿所述本体指向所述功能件的方向,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盖板和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限位部远离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端的一侧和所述第二限位部远离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端的一侧之间界定出转动空间;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弹性件和限位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移动件连接,所述弹性件被配置为能够使所述盖板具有绕所述导向轮的轴线朝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转动的趋势;所述限位件的两端分别绕与所述导向轮的轴线平行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移动件转动连接,且所述限位件上设有限位于转动空间内的凸出部;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导向轮被配置为抵接于所述导轨远离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端的一端,且所述凸出部被配置为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端的一侧,或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凸出部被配置为抵接于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端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的一端与本体连接并位于所述功能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端的一侧,所述滑轨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朝远离所述功能件的一侧延伸,所述移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当所述导向轮抵接于所述导轨远离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端的一端,且所述凸出部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远离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一端的一侧时,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滑轨与所述功能件相连的一端;当所述导向轮抵接于所述导轨靠近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端的一端时,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滑轨远离所述功能件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本体连接并位于所述功能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靠近所述盖板的所述第二端的一侧,所述丝杆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朝远离所述功能件的一侧延伸,所述移动件套设于所述丝杆上并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
所述动力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远离所述功能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机被配置为用于驱动所述丝杆绕所述丝杆的轴线转动,以驱动所述移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丝杆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盖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电机通信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输出。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盖板组件。
CN202310575744.5A 2023-05-22 2023-05-22 盖板组件及车辆 Pending CN1166051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75744.5A CN116605153A (zh) 2023-05-22 2023-05-22 盖板组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75744.5A CN116605153A (zh) 2023-05-22 2023-05-22 盖板组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05153A true CN116605153A (zh) 2023-08-18

Family

ID=87679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75744.5A Pending CN116605153A (zh) 2023-05-22 2023-05-22 盖板组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60515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71051B2 (ja) 引き込み機構
US8807626B2 (en) Linear type center rail link structure of sliding door for vehicle
US10023088B2 (en)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US10773652B2 (en) Vehicle interior component
US20080189908A1 (en) Sliding and Rotating Hinge Module
US6834919B1 (en) Drive bay cover and eject bracket
US8430440B1 (en) Console door that pivots and stows
CN1882230B (zh) 电子设备
US20140237901A1 (en) Linear center rail link structure of sliding door for vehicle
JP2016205128A (ja) 摺動ドアのためのガイドデバイス
JP2006045803A (ja) 引戸の戸閉装置。
JPH10196252A (ja) ブラインド装置
RU2693189C2 (ru) Узел консоли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варианты)
CN106437433B (zh) 用于动轴舱门的轨道覆盖件
CN116605153A (zh) 盖板组件及车辆
US5782510A (en) Glove box latch
US10208518B2 (en) Moving axis compartment door
CN213740713U (zh) 一种摆闸
JP2006142892A (ja) オーバーヘッドコンソール
JP3562721B2 (ja) 電子装置
CN111379490B (zh) 门体的开闭机构
CN110792351B (zh) 弧形导轨组件、导向机构和平趟门装置
JPH1120552A (ja) 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CN218343340U (zh) 汽车及化妆镜调节结构
CN114096181A (zh) 家具组成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