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00924A - 面铣刀 - Google Patents
面铣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600924A CN116600924A CN202180082276.7A CN202180082276A CN116600924A CN 116600924 A CN116600924 A CN 116600924A CN 202180082276 A CN202180082276 A CN 202180082276A CN 116600924 A CN116600924 A CN 1166009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ert
- finishing
- blade
- tool body
-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290 Sagittaria latifoli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246 common arrowhea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02—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utter
- B23C5/06—Face-milling cutters, i.e. having only or primarily a substantially flat cutting surfa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16—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 B23C5/20—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with removable cutte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 B23C5/22—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 B23C5/2204—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with cutting inserts clamped against the walls of the recess in the cutter body by a clamping member acting upon the wall of a hole in the insert
- B23C5/2226—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with cutting inserts clamped against the walls of the recess in the cutter body by a clamping member acting upon the wall of a hole in the insert for plate-like cutting inserts fitted on an intermediate carrier, e.g. shank fixed in the cutter bod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16—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 B23C5/20—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with removable cutte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 B23C5/22—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 B23C5/24—Securing arrangements fo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adjust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16—Fixation of inserts or cutting bits in the tool
- B23C2210/168—Seats for cutting inserts, supports for replacable cutting bi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28—Arrangement of teeth
- B23C2210/287—Cutting edges arranged at different axial positions or having different lengths in the axial dir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20/00—Details of milling processes
- B23C2220/60—Roughing
- B23C2220/605—Roughing and finis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一种面铣刀,包括:‑刀具主体(2);‑若干个主切削刀片(60),其安装在相应的主刀片座(30)中;以及‑参考刀片(50),其安装在参考刀片座(20)中;‑精整刀片(40),其安装在精整刀片座(10)中。在所述刀具主体的轴向方向上看,所述参考切削刀片和主切削刀片(50、60)构造成能够在固定位置上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它们的刀片座中。所述参考刀片座(20)在所述刀具主体中比所述主刀片座(30)布置得更向前,使得所述参考刀片从所述刀具主体向前突出超过每个主切削刀片的轴向最前点。所述精整刀片(40)的位置能够通过调节机构(70)调节,以允许所述精整刀片定位成使得所述精整刀片的轴向最前点与所述参考刀片(50)的轴向最前点基本上齐平,或者比所述参考刀片(50)的轴向最前点更向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面铣刀。
背景技术
面铣刀是一种用于在工件上执行面铣削操作的旋转切削刀具。在面铣削操作中,与面铣刀的刀具主体的纵向轴线垂直切削出平坦表面。面铣刀可以设有多个切削刀片,这些切削刀片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面铣刀的刀具主体中的相应刀片座中。每个单独的切削刀片可以设有若干个相同的切削刃,从而允许每个切削刀片转动到不同的工作位置。当切削刀片的切削刃已经被磨损掉时,切削刀片可以重新定位在其刀片座中并且安装在新的工作位置上,其中另一个切削刃处于起作用切削位置。
在上述类型的面铣刀中,先前已知使用若干个彼此相同的主切削刀片与一个或多个精整刀片相结合,其中每个主切削刀片被构造用以通过当前位于起作用切削位置的主切削刃执行所谓的粗加工,即进行具有相当大切削深度的切屑去除,并且其中每个精整刀片被构造用以通过当前位于起作用切削位置的表面擦拭切削刃来执行所谓的精整,即对工件上的铣削出来的表面进行浅表面平滑加工。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精整刀片必须在这样的位置上安装在面铣刀的刀具主体中,该位置使得其起作用表面擦拭切削刃从刀具主体的前端向前突出超过每个主切削刀片的轴向最前点一小段距离。为了在考虑到主切削刀片、精整刀片和刀片座的公差的同时使得精整刀片在刀具主体中的这种定位成为可能,先前已知的是提供每个精整刀片在刀具主体的轴向方向上的位置的可调节性。这种可调整性可以例如通过安装在刀具主体中的可调节的刀匣来提供,所述可调节的刀匣被构造用以相对于刀具主体支撑精整刀片。
EP 3375 552A1公开了一种面铣刀,其包括刀具主体,该刀具主体设有若干个相同的刀片座,其中如在刀具主体的轴向方向上看到的那样,多个主切削刀片被构造成在固定位置上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刀片座中的相应一个刀片座中,并且其中至少一个精整刀片被构造成以可拆卸方式在其中一个刀片座中安装在可调节刀匣中,以便允许精整刀片在刀具主体的轴向方向上的位置的调节。
JP 4330709 B2公开了另一种类型的面铣刀,其设有安装在相应刀片座中的若干个主切削刀片和可调节地安装在相关联刀片座中的一个精整刀片,其中在刀具主体的轴向方向上,所述若干个主切削刀片在固定位置上安装在相应刀片座中,从而允许在刀具主体的轴向方向上调节精整刀片的位置。
US 2009/0060662 A1公开了一种面铣刀,其设有固定地安装在刀具主体的相应刀片座中的若干个主切削刀片和可调节地安装在刀具主体的相应刀片座中的三个精整刀片,从而允许每个精整刀片在刀具主体的轴向方向上的位置的调节。
在具有若干个固定的(即不可调节地安装的)主切削刀片和一个或多个可调节的精整刀片的上述类型的面铣刀中,重要的是调节每个精整刀片的位置,使得在刀具主体的纵向方向上看,精整刀片的起作用表面擦拭切削刃从面铣刀的刀具主体向前突出超过每个主切削刀片的轴向最前点一小段距离,例如大约0.03-0.10mm,,从而允许精整刀片以适当方式对铣削出来的工件表面进行预期精整。然而,由于主切削刀片及其刀片座的公差,主切削刀片的轴向最前点的确切位置可能在切削刀片之间稍有变化。为了实现可调节的精整刀片相对于固定的主切削刀片的正确位置调节,因此需要在可以实现精整刀片的位置调节之前,通过合适的测量技术建立每个主切削刀片的轴向最前点的确切位置,这可能是相当耗时和麻烦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新的且有利的设计的上述类型的面铣刀。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限定的特征的面铣刀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面铣刀包括:
-刀具主体,所述刀具主体具有前端和相反的后端,所述后端被构造用于附接到机器,其中所述刀具主体的纵向轴线在所述刀具主体的所述后端和所述前端之间延伸;
-至少两个主切削刀片;
-参考刀片;
-精整刀片;
-若干个刀片座,所述若干个刀片座设置在所述刀具主体中,并且在所述刀具主体的周向方向上均匀地分布或至少基本上均匀地分布,其中这些刀片座包括:
·至少两个主刀片座,所述至少两个主刀片座被构造用以容纳所述至少两个主切削刀片中的相应一个主切削刀片,其中在所述刀具主体的轴向方向上看,每个主切削刀片被构造成在固定位置上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相关联的主刀片座中,
·参考刀片座,所述参考刀片座被构造用以容纳参考刀片,其中在所述刀具主体的所述轴向方向上看,所述参考刀片被构造成在固定位置上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参考刀片座中,以及
·精整刀片座,所述精整刀片座被构造用以容纳精整刀片,其中所述精整刀片被构造成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所述精整刀片座
中;以及
-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精整刀片座相关联,用于调节所述精整刀片在所述刀具主体的所述轴向方向上的位置。
所述若干个刀片座设置在刀具主体中,并且所述若干个刀片座在刀具主体的周向方向上均匀地分布,或者由于制造公差或由于本领域已知的差异节距(其降低自激振荡和颤振的风险),所述若干个刀片座在刀具主体的周向方向上至少基本上均匀地分布。
在平行于所述刀具主体的所述纵向轴线且从所述刀具主体的所述后端朝向所述刀具主体的所述前端的参考方向上看,所述参考刀片座在所述刀具主体中比所述至少两个主刀片座布置得更向前,使得所述参考刀片在所述参考方向上从所述刀具主体向前突出超过每个主切削刀片的轴向最前点。所述精整刀片在所述刀具主体的所述轴向方向上的位置可通过所述调节机构调节,以便允许所述精整刀片被定位在所述刀具主体中,使得在所述参考方向上看,所述精整刀片的轴向最前点与所述参考刀片的轴向最前点基本上齐平或比所述参考刀片的轴向最前点更向前。所述参考刀片座在所述刀具主体中与所述主刀片座相比更向前的上述布置旨在确保:当所述参考刀片正确地安装在所述参考刀片座中时,所述参考刀片总是定位成:其轴向最前点在上述参考方向上比每个主切削刀片的轴向最前点更向前,这继而意味着机器操作者在调节所述精整刀片的轴向位置时仅必须注意所述参考刀片的轴向最前点的位置。因此,机器操作者不需要结合所述精整刀片的轴向位置的调节来建立任何主切削刀片的轴向最前点的位置,这意味着这种调节可以以相对快速的方式执行。
此外,取决于主刀片座的数量,参考刀片座在以下位置中的一个位置上布置在刀具主体中:
-如果刀具主体设有偶数个主刀片座,则参考刀片座与精整刀片座在直径方向上相对或基本在直径方向上相对地布置;以及
-如果刀具主体设有奇数个主刀片座,则参考刀片座被布置成尽可能得靠近刀具主体的周边上的、与精整刀片座在直径方向上相对定位的点。
因此,在后一种情况下,当考虑到所有刀片座在刀具主体的周向方向上的上述均匀或至少基本上均匀的分布时,参考刀片座构成刀具主体中的以下两个刀片座中的一个刀片座,其中所述两个刀片座被布置成最靠近刀具主体的周边上的、与精整刀片座在直径方向上相对定位的那个点。
如果刀具主体设有偶数个主刀片座,则参考刀片座与精整刀片座在直径方向上相对地布置。然而,由于制造公差或存在差异节距,参考刀片也可以布置成与精整刀片座基本在直径方向上相对。
通过使参考刀片座与精整刀片座在直径方向上相对地布置,或至少尽可能得靠近刀具主体的周边上的、与精整刀片座在直径方向上相对地定位的点,当需要时,将可以将参考刀片作为附加的精整刀片与安装在精整刀片座中的可调节的精整刀片一起使用。当要将参考刀片用作这样的附加精整刀片时,机器操作者仅需要调整可调节精整刀片的轴向位置,使得在刀具主体的轴向方向上看,可调节精整刀片定位在刀具主体中,并且其轴向最前点与参考刀片的轴向最前点齐平或与参考刀片的轴向最前点至少基本上齐平。在这种情况下,精整刀片和参考刀片中的每一者有利地是定位在刀具主体中,使得在上述参考方向上看,其轴向最前点比每个主切削刀片的轴向最前点更向前0.03-0.07mm,优选地是0.05mm。在要使用一个单个精整刀片的情况下,对安装在精整刀片座中的可调节精整刀片的轴向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在参考方向上看,可调节精整刀片定位在刀具主体中,并且其轴向最前点比参考刀片的轴向最前点更向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精整刀片座被布置在刀匣中,所述刀匣可安装在所述刀具主体中并且被构造用以支撑所述精整刀片。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调节机构可以被构造用以调节所述刀匣在刀具主体中的位置,其中所述精整刀片在所述刀具主体的轴向方向上的位置能够通过调节所述刀匣在刀具主体中的位置来调节。作为替代方案,精整刀片座可以直接形成在刀具主体中,其中调节机构被构造用以通过直接作用在精整刀片上而调节精整刀片在刀具主体的轴向方向上的位置。
鉴于在面铣刀中常规使用的不同类型的切削刀片的正常公差,在上述参考方向上看,参考刀片座有利地是在刀具主体中比所述至少两个主刀片座布置得更向前0.02-0.10mm,优选0.03-0.07mm,更优选0.05mm。在同一批切削刀片内,磨削过的切削刀片(即通过磨削加工过的切削刀片)的尺寸公差通常为约±0.005mm。通过在参考方向上看,使参考刀片座在刀具主体中比所述至少两个主刀片座布置得更向前至少0.02mm,确保了:当参考刀片和主切削刀片由来自同一批次的磨削过的切削刀片组成时,参考刀片将总是在刀具主体中定位成:在参考方向上,其轴向最前点比每个主切削刀片的轴向最前点更向前。如果在参考方向上看,参考刀片座在刀具主体中比所述至少两个主刀片座布置得更向前0.10mm以上,则存在以下风险:精整刀片将在刀具主体的轴向方向上突出得超过主切削刀片的轴向最前点太多,并且将切削出厚度不期望地大的切屑,这将导致精整刀片的快速磨损。在同一批次的切削刀片内的直接压制而成的切削刀片的尺寸公差可以是约±0.015mm。通过在参考方向上看,使参考刀片座在刀具主体中比所述至少两个主刀片座布置得更向前至少0.03mm,则确保了:当参考刀片和主切削刀片由来自同一批次的直接压制而成的切削刀片组成时,参考刀片将总是在刀具主体中定位成:在参考方向上,其轴向最前点比每个主切削刀片的轴向最前点更向前。在参考方向上看,参考刀片座在刀具主体中比所述至少两个主刀片座布置得更向前0.07mm以上,则当主切削刀片以及可能地是还有参考刀片也由来自同一批次的直接压制而成的切削刀片组成时,上述布置可能导致参考刀片的轴向最前点与主切削刀片的轴向最前点之间的不期望的较长轴向距离,这意味着存在这样的风险,即:精整刀片将在刀具主体的轴向方向上突出得超过主切削刀片的轴向最前点太多,从而精整刀片将经受快速磨损。在参考方向上看,参考刀片座在刀具主体中比所述至少两个主刀片座更向前0.05mm的布置将在良好表面精整度和精整刀片的使用寿命之间提供良好的平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精整刀片的径向最外点被布置成比所述至少两个主切削刀片中的每一个主切削刀片的径向最外点更靠近刀具主体的纵向轴线。精整刀片因此经受比主切削刀片少的磨损,这在精整刀片具有擦拭器刀片的形式时是特别有利的,所述擦拭器刀片能够在仅一个工作位置上或在比所述主切削刀片少的替代性工作位置上安装到所述刀具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参考刀片的径向最外点被布置成比所述至少两个主切削刀片中的每一个主切削刀片的径向最外点更靠近所述刀具主体的所述纵向轴线。所述参考刀片因此经受比所述主切削刀片少的磨损,这在所述参考刀片具有擦拭器刀片的形式时特别有利,所述擦拭器刀片能够在仅一个工作位置上或在比所述主切削刀片少的替代性工作位置上安装到所述刀具主体。
所述至少两个主切削刀片、参考刀片和精整刀片可以在几何构造上彼此基本相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精整刀片座或参考刀片座中不使用特别设计的擦拭器刀片。然而,作为替代方案,精整刀片可以具有特别设计的擦拭器刀片的形式,所述擦拭器刀片的形状不同于所述至少两个主切削刀片的形状。在后一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没有任何表面擦拭切削刃的类型的主切削刀片。擦拭器刀片设有表面擦拭切削刃,所述表面擦拭切削刃比主切削刀片上的可能的表面擦拭切削刃长。当参考刀片也要执行精整时,参考刀片也可以具有特别设计的擦拭器刀片的形式,所述擦拭器刀片的形状不同于所述至少两个主切削刀片的形状。
在所述至少两个主切削刀片和参考刀片在几何构造上基本上彼此相同的面铣刀中,精整刀片在刀具主体的轴向方向上的位置有利地是可以通过调节机构调节,以便允许在上述参考方向上看,精整刀片在刀具主体中定位成:其轴向最前点比参考刀片的轴向最前点更向前0.03-0.07mm,优选地是0.05mm。
主切削刀片优选地是允许每个主切削刀片在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工作位置上安装在相关联的主刀片座中的类型。而且,参考刀片可以是允许其在两个或更多个不同工作位置上安装在参考刀片座中的类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刀具主体设有标记,所述标记示出了参考刀片座在刀具主体上的位置。由此,在要调整所述精整刀片的轴向位置的情况下,机器操作者可以以快速且可靠的方式识别出参考刀片。
根据本发明的面铣刀的其它有利特征将从从属权利要求和下面的描述中显现。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下面是对作为示例引用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
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面铣刀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面铣刀的平面图,
图3和图4是图1的面铣刀的从不同方向观察的部分分解透视图,
图5是图1的面铣刀的侧视图,
图6是包括在图1的面铣刀中的主切削刀片和参考刀片的更大比例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面铣刀的透视图,
图8是图7的面铣刀的平面图,
图9和图10是图7的面铣刀的从不同方向观察的部分分解透视图,
图11是包括在图7的面铣刀中的主切削刀片和参考刀片的更大比例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面铣刀的透视图,
图13是图12的面铣刀的平面图,
图14是包括在图1至图13的面铣刀中的刀匣和调节机构的透视图,
图15是图14所示的刀匣的从另一方向观察的透视图,
图16是图14所示的调节机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17是图14所示的调节机构的前视图,
图18是图14所示的调节机构的侧视图,
图19是根据图5中的线IXX-IXX截取的剖切面,
图20和图21是包括在图1至图13的面铣刀中的切削刀片的从不同方向观察的透视图,
图22是图20和图21的切削刀片的平面图,
图23和图24是包括在图7至图13的面铣刀中的精整刀片的从不同方向观察的透视图,
图25和图26是图23和图24的精整刀片的从不同方向观察的平面图,以及
图27是图23和图24的精整刀片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13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面铣刀1的三个不同实施例。面铣刀1包括伸长的刀具主体2并且被构造成围绕旋转轴线3旋转。刀具主体2具有前端2a和相反的后端2b。刀具主体2的纵向轴线4在刀具主体的后端2b和前端2a之间延伸,其中该纵向轴线4与面铣刀1的旋转轴线3重合。刀具主体2的后部形成连接构件5,刀具主体2可通过该连接构件5直接地或经由中间刀架安装到机器的旋转主轴或类似部件,所述机器例如为铣削机或钻机。刀具主体2的前部设有若干个刀片座10、20、30,这些刀片座在刀具主体2的周向方向上均匀地分布或至少基本上均匀地分布,并且被构造用以接纳相应的切削刀片40、40’、50、50’、60。因此,刀片座10、20、30围绕刀具主体2的纵向轴线4均匀地分布或至少基本上均匀地分布。每个刀片座10、20、30位于刀具主体2的前端2a和周边6之间的过渡处,其中每个刀片座10、20、30朝向刀具主体2的前端2a敞开,以便允许安装在刀片座中的切削刀片40、40’、50、50’、60在刀具主体2的轴向方向上突出超过刀具主体2的前端2a,并且还朝向刀具主体2的周边6敞开,以便允许安装在刀片座中的切削刀片40、40’、50、50’、60在刀具主体2的径向方向上突出超过刀具主体2的周边6。如在刀具主体2的预期旋转方向R上看到的那样,在刀具主体2中、在每个刀片座10、20、30的前方设有切屑槽7。
设置在刀具主体2中的刀片座10、20、30包括:
-一个精整刀片座10,其被构造用以容纳和支撑构成面铣刀1的精整刀片40、40’的切削刀片;
-一个参考刀片座20,其被构造用以容纳和支撑构成面铣刀1的参考刀片50、50’的切削刀片;以及
-两个或更多个主刀片座30,其被构造用以容纳和支撑构成面铣刀1的主切削刀片60的相应的切削刀片。
在图1至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刀具主体2设有在刀具主体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开的六个主刀片座60。在图12至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刀具主体2设有在刀具主体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开的五个主刀片座30。然而,作为替代方案,刀具主体2可以设有任何其它合适数量的主刀片座30,尤其取决于刀具主体的直径,只要它们的数量多于两个即可。较小直径的刀具主体可以例如设有两个主刀片座30,而较大直径的刀具主体可以设有六个以上的主刀片座30。
如图1至图4和图7至图10所示,当刀具主体2设有偶数个主刀片座30时,精整刀片座10和参考刀片座20位于彼此在直径方向上相对的位置。如图12和图13所示,当刀具主体2设有奇数个主刀片座30时,参考刀片座20构成刀具主体2中的以下两个刀片座中的一个刀片座,这两个刀片座被布置成最靠近刀具主体的周边6上的、与精整刀片座10在直径方向上相对的点P。刀具主体2有利地是设有标记8,该标记8示出了参考刀片座20在刀具主体2上的位置。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标记8布置在刀具主体2的前端表面9上,并且具有箭头的形式,其中箭头头部8a指向参考刀片座20。当然,标记8可以以任何其它合适的方式设计,并且替代性地是,可以布置在刀具主体2的周边6上或者布置在与参考刀片座20相关联的切屑槽7中。
精整刀片40、40’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精整刀片座10中。面铣刀1包括调节机构70,该调节机构70与精整刀片座10相关联,并且通过该调节机构70可以调节精整刀片40、40’在刀具主体2的轴向方向上的位置。因此,精整刀片40、40’沿着刀具主体2的纵向轴线4的精确定位可以通过调节机构70来调节。
在刀具主体2的轴向方向上看,参考刀片50、50’被构造成在固定位置上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参考刀片座20中。因此,参考刀片50、50’在刀具主体2的轴向方向上的位置是不可调节的。以对应的方式,在刀具主体2的轴向方向上看,每个主切削刀片60被构造成在固定位置上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其相关联的主刀片座30中。因此,每个主切削刀片60在刀具主体2的轴向方向上的位置是不可调节的。
在刀具主体2的轴向方向上看,主刀片座30彼此齐平地布置,使得当主切削刀片60安装在主刀片座30中时,如在参考方向D1上从刀具主体2的后端2b朝向刀具主体的前端2a平行于刀具主体的纵向轴线4上看到的那样,每个单独的主切削刀片60的轴向最前点61定位成与其它主切削刀片60中的每一个主切削刀片的轴向最前点61齐平。
在参考方向D1上看,参考刀片座20在刀具主体2中比每个主刀片座30布置得更向前,使得参考刀片50、50’在安装在参考刀片座20中时在参考方向D1上从刀具主体2向前突出超过每个主切削刀片60的轴向最前点61一小段距离d,如在图6和图11中示意性地示出的那样。因此,当参考刀片50、50’和主切削刀片60安装在它们的相关联的刀片座20和30中时,参考刀片50、50’的轴向最前点51定位成在参考方向D1上比每个主切削刀片60的轴向最前点61更向前。在参考方向D1上看,参考刀片座50、50’适当地布置在刀具主体2中,比每个主刀片座30更向前0.02-0.10mm,优选地是0.03-0.07mm,更优选地是0.05mm。
精整刀片40、40’在刀具主体2的轴向方向上的位置可以通过调节机构70调节,以便允许精整刀片40、40’定位在刀具主体2中,使得如在参考方向D1上看的精整刀片的轴向最前点41与如在参考方向D1上看的参考刀片50、50’的轴向最前点51齐平或至少基本上齐平,或者精整刀片的轴向最前点41在参考方向D1上比参考刀片50、50’的轴向最前点51更向前。调节机构70优选地是设计成使得该调节机构允许精整刀片40、40’定位在刀具主体2中,使得精整刀片的轴向最前点41在参考方向D1上定位成比参考刀片50、50’的轴向最前点51更向前至少0.03mm,优选地是至少0.05mm。
当需要在刀具主体2的轴向方向上调整精整刀片40、40’的位置时,参考刀片50、50’的轴向最前点51旨在由机器操作者用作参考点。例如,在新的精整刀片40、40’已经安装在精整刀片座10中并且/或者新的参考刀片50、50’已经安装在参考刀片座20中的情况下,或者在精整刀片40、40’和参考刀片50、50’中的任一个刀片已经重新定位在其刀片座10、20中并安装在新的工作位置上的情况下,这种调节可能是需要的。当在利用仅仅一个精整刀片执行精整的面铣削操作中使用面铣刀1时,对安装在精整刀片座10中的精整刀片40、40’的轴向位置进行调节,以便所述精整刀片定位在刀具主体2中,使得其轴向最前点41在参考方向D1上比参考刀片50、50’的轴向最前点51定位得更向前。当在通过两个精整刀片共同执行精整的面铣削操作中使用面铣刀1时,对安装在精整刀片座10中的精整刀片40、40’的轴向位置进行调节,以便所述精整刀片定位在刀具主体2中,使得在参考方向D1上看,精整刀片的轴向最前点41与参考刀片50、50’的轴向最前点51齐平或至少基本上齐平。在后一种情况下,与安装在精整刀片座10中的可调节的第一精整刀片40、40’一起,参考刀片50、50’用作第二精整刀片。
精整刀片40、40’的径向最外点42是精整刀片的位于距刀具主体2的纵向轴线4最远距离处的那个点,精整刀片40、40’的径向最外点42优选地是布置成比每个主切削刀片60的径向最外点62更靠近刀具主体2的纵向轴线4。而且,参考刀片50、50’的径向最外点52是参考刀片的位于距刀具主体2的纵向轴线4最远距离处的那个点,参考刀片50、50’的径向最外点52优选地是布置成比每个主切削刀片60的径向最外点62更靠近刀具主体2的纵向轴线4。
在所示实施例中,精整刀片座10布置在刀匣80中,该刀匣80安装在刀具主体2中并且被构造用以支撑精整刀片40、40’。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借助调节机构70调节刀匣80在刀具主体2中的位置,可以调节精整刀片座10在刀具主体2的轴向方向上的位置,并且由此调节精整刀片40、40’在刀具主体2的轴向方向上的位置。刀具主体2设有凹部90,该凹部90被构造用以容纳刀匣80和调节机构70,其中该凹部90朝向刀具主体2的前端2a并且朝向刀具主体的周边6敞开。在所示的示例中,刀匣80设有通孔81,该通孔81被构造用以接纳螺钉形式的紧固元件82。紧固元件82延伸穿过刀匣80中的通孔81并且接合在凹部90中的切向支撑表面93中的螺纹孔92中。紧固元件82包括伸长轴82a和头部82b,其中该伸长轴82a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被构造用于与所述螺纹孔92中的对应的内螺纹接合,头部82b固定到轴82a。轴82a的外径小于刀匣80中的通孔81的内径,使得轴82a在有游隙的情况下被容纳在通孔81中,从而当通过调节机构对精整刀片40、40’在刀具主体2的轴向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允许刀匣80在调节机构70的作用下在刀具主体2的轴向方向上进行小的移动。切向抵接表面83(参见图14和图15)设置在刀匣80的后侧上,并且被构造成当刀匣安装在凹部中时抵靠凹部90中的切向支撑表面93。刀匣80还设有径向抵接表面84(参见图15和图19),该径向抵接表面84被构造成当刀匣安装在凹部中时抵靠凹部90的径向支撑表面94。精整刀片座10布置在刀匣80的上端处,并且刀匣在相反的下端处设有底表面87。
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调节机构70包括楔形构件71和螺钉72,其中螺钉72延伸穿过楔形构件71中的通孔73。螺钉72包括伸长轴72a和头部72b,其中该伸长轴72a设有外螺纹74,该外螺纹74被构造用于与楔形构件71中的通孔73中的对应的内螺纹75接合,头部72b固定到轴72a。当螺钉72相对于楔形构件旋转时,楔形构件71可沿着螺钉的轴72a移动。楔形构件71和螺钉72被接纳在刀具主体2中的上述凹部90的下端处的容座95中,其中楔形构件71上的外部滑动表面76与容座95中的对应的滑动表面96形成滑动接合,并且螺钉的头部72b抵靠容座中的内壁97,如图19所示。楔形构件71上的楔形表面77与刀匣80的底表面87滑动接合,其中该楔形表面77相对于滑动表面76具有这样的倾斜度,使得当楔形构件71在容座95中沿着螺钉的轴72a径向向外移动时,楔形构件71将迫使刀匣80在参考方向D1上向前。被设计用于与扭矩工具(未示出)以可释放方式接合的插口(socket)78设置在螺钉72的轴72a的外部自由端处,以便当螺钉72将要被旋转时允许扭矩工具连接到轴72a,以便使楔形元件71在对精整刀片40、40’在刀具主体2的轴向方向上的位置的调节上使刀匣80和相关联的精整刀片座10在参考方向D1上向前移动。调节机构70当然也可以以任何其它合适的方式进行设计。
在所示实施例中,精整刀片40、40’通过螺钉形式的紧固元件11以可释放方式固定到相关联的精整刀片座10,该紧固元件11延伸穿过精整刀片40、40’中的通孔63、43,并且接合在精整刀片座10中的切向支撑表面14中的螺纹孔13(参见图3和图9)中。精整刀片座10还设有两个侧支撑表面15a、15b,用于当精整刀片40、40’安装在精整刀片座10中时支撑精整刀片40、40’。
在所示实施例中,参考刀片50、50’通过螺钉形式的紧固元件21以可释放方式固定到相关联的参考刀片座20,该紧固元件21延伸穿过参考刀片50、50’中的通孔63、43,并且接合在参考刀片座20中的切向支撑表面24中的螺纹孔23(参见图4和图10)中。参考刀片座20还设有两个侧支撑表面25a、25b,用于当参考刀片50、50’安装在参考刀片座20中时支撑参考刀片50、50’。
在所示实施例中,每个主切削刀片60通过螺钉形式的紧固元件31以可释放方式固定到相关联的主刀片座30,该紧固元件31延伸穿过主切削刀片60中的通孔63,并且接合在主刀片座30中的切向支撑表面34中的螺纹孔33(参见图4和图10)中。每个主刀片座30还设有两个侧支撑表面35a、35b,用于在主切削刀片60安装在主刀片座30中时支撑主切削刀片60。
作为螺钉形式的紧固元件11、21、31的替代方案,精整刀片40、40’、参考刀片50、50’和主切削刀片60可构造成通过合适的夹紧装置以可释放方式固定到相关联的刀片座10、20、30。
在图1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主切削刀片60、参考刀片50和精整刀片40在几何构造上都彼此相同,或者至少基本上在几何构造上彼此相同。因此,主切削刀片60、参考刀片50和精整刀片40具有相同的形状。图1至图6中所示的切削刀片40、50、60是图20至图22中更详细地示出的类型,但当然也可以以任何其它合适的方式进行设计。图20至图22中所示的切削刀片具有多边形基本形状,并且能够转动到四个不同的工作位置。切削刀片包括第一主面64a和第二主面64b,该第一主面64a和第二主面64b布置在切削刀片的相对两侧上并且用作切削刀片的顶面和底面。切削刀片具有在第一主面64a和第二主面64b之间延伸的中心轴线C。切削刀片设有通孔63,该通孔63在第一主面64a和第二主面64b之间居中地延伸穿过切削刀片。切削刀片的中心轴线C与通孔63的中心轴线重合。周边离隙表面65在第一主面64a和第二主面64b之间围绕切削刀片延伸。周边离隙表面65包括第一主侧面66a、第二主侧面66b、第三主侧面66c和第四主侧面66d。周边离隙表面65还包括:
-位于第一主侧面66a和第二主侧面66b之间的第一角部侧表面67a;
-位于第二主侧面66b和第三主侧面66c之间的第二角部侧表面67b;
-位于第三主侧面66c和第四主侧面66d之间的第三角部侧表面67c;以及
-位于第一主侧面66a和第四主侧面66d之间的第四角部侧表面67d。
第一主切削刃68a沿着第一主侧面66a延伸,并且形成在第一主侧面66a和第一主面64a之间的相交处。第二主切削刃68b沿着第二主侧面66b延伸,并且形成在第二主侧面66b和第一主面64a之间的相交处。第三主切削刃68c沿着第三主侧面66c延伸,并且形成在第三主侧面66c和第一主面64a之间的相交处。第四主切削刃68d沿着第四主侧面66d延伸,并且形成在第四主侧面66d和第一主面64a之间的相交处。
第一表面擦拭切削刃69a沿着第一角部侧表面67a延伸,并且形成在第一角部侧表面67a和第一主面64a之间的相交处。第二表面擦拭切削刃69b沿着第二角部侧表面67b延伸,并且形成在第二角部侧表面67b与第一主面64a之间的相交处。第三表面擦拭切削刃69c沿着第三角部侧表面67c延伸,并且形成在第三角部侧表面67c与第一主面64a之间的相交处。第四表面擦拭切削刃69d沿着第四角部侧表面67d延伸,并且形成在第四角部侧表面67d与第一主面64a之间的相交处。
当安装在刀片座10、20、30中的任一个刀片座中时,图20至图22中所示的切削刀片被布置成使得:第二主面64b或其至少一部分抵靠相关的所述刀片座中的切向支撑表面14、24、34,并且主侧面66a-66d中的两个主侧面或其至少一部分抵靠相关的所述刀片座中的两个侧支撑表面15a、15b、25a、25b、35a、35b中的相应一个侧支撑表面。
在图7至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主切削刀片60在几何构造上彼此相同,或至少基本上在几何构造上彼此相同,而参考刀片50’和精整刀片40’具有擦拭器刀片的形式,其形状不同于主切削刀片的形状。图7至图13中所示的主切削刀片60是图20至图22中更详细地示出的且如上所述的类型,但是当然也可以以任何其它合适的方式进行设计。
图7至图13中所示的精整刀片40’和参考刀片50’在几何构造上彼此相同,或至少基本上在几何构造上彼此相同,并且是图23至图27中更详细地示出的类型,但是当然也可以以任何其它合适的方式进行设计。图23至图27所示的擦拭器刀片具有多边形基本形状。擦拭器刀片包括第一主面44a和第二主面44b,该第一主面44a和第二主面44b布置在擦拭器刀片的相对两侧上并且用作擦拭器刀片的顶面和底面。擦拭器刀片设有通孔43,该通孔43在第一主面44a和第二主面44b之间延伸穿过擦拭器刀片。周边离隙表面45在第一主面44a和第二主面44b之间围绕擦拭器刀片延伸。周边离隙表面45包括第一主侧面46a、第二主侧面46b、第三主侧面46c、第四主侧面46d和第五主侧面46e。第一表面擦拭切削刃49a沿着第一主侧面46a延伸,并且形成在第一主侧面46a和第一主面44a之间的相交处。第二表面擦拭切削刃49b沿着第二主侧面46b延伸,并且形成在第二主侧面46b和第一主面44a之间的相交处。第一主切削刃48a沿着第五主侧面46e延伸,并且形成在第五主侧面46e和第一主面44a之间的相交处。第二主切削刃48b沿着第三主侧面46c延伸,并且形成在第三主侧面46c和第一主面44a之间的相交处。
当安装在精整刀片座10和参考刀片座20中的任一个刀片座中时,擦拭器刀片被布置成使得第二主面44b或其至少一部分抵靠相关的所述刀片座中的切向支撑表面14、24。当图23至图27中所示类型的擦拭器刀片用于图7至图13中所示类型的面铣刀1中(该面铣刀1被构造成在图7至图10、图12和图13中所示的旋转方向R上旋转)时,擦拭器刀片将安装在相关联的刀片座10、20中,使得第一表面擦拭切削刃49a和第一主切削刃48a处于起作用切削位置,并且第三和第四主侧面46c、46d或其至少一部分抵靠相关的所述刀片座中的两个侧支撑表面15a、15b、25a、25b中的相应一个侧支撑表面。然而,图23至图27中所示类型的擦拭器刀片也可用于被构造成沿相反旋转方向旋转的面铣刀中。在后一种情况下,擦拭器刀片将安装在相关联的刀片座中,使得第二表面擦拭切削刃49b和第二主切削刃48b处于起作用切削位置,并且第四和第五主侧面46d、46e或其至少一部分抵靠相关的所述刀片座中的相应侧支撑表面。
在图1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在精整刀片40和参考刀片50上的表面擦拭切削刃69a-69d具有与设置在主切削刀片60上的表面擦拭切削刃69a-69d相同的长度。在图7至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设置在精整刀片40’和参考刀片50’上的表面擦拭切削刃49a比设置在主切削刀片60上的表面擦拭切削刃69a-69d长。
包括在所示的面铣刀1中的切削刀片40、50、60是单面切削刀片,其中切削刃仅沿着第一主面44a、64a的周边布置。然而,作为替代方案,根据本发明的面铣刀可以设有一个或多个双面切削刀片,其中切削刃沿着第一主面的周边并且还沿着第二主面的周边布置。
当然,本发明不以任何方式限于上述的实施例。相反,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发明的基本思想的情况下,对本发明的修改的许多可能性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5)
1.一种面铣刀,包括:
-刀具主体(2),所述刀具主体(2)具有前端(2a)和相反的后端(2b),所述后端(2b)被构造用于附接到机器,其中所述刀具主体(2)的纵向轴线(4)在所述刀具主体的所述后端(2b)和所述前端(2a)之间延伸;
-至少两个主切削刀片(60);
-参考刀片(50、50’);
-精整刀片(40、40’);
-若干个刀片座(10、20、30),所述若干个刀片座(10、20、30)设置在所述刀具主体(2)中,并且在所述刀具主体(2)的周向方向上均匀地或至少基本上均匀地分布,其中这些刀片座包括:
·至少两个主刀片座(30),所述至少两个主刀片座(30)被构造用以容纳所述至少两个主切削刀片(60)中的相应一个主切削刀片,其中在所述刀具主体(2)的轴向方向上看,每个主切削刀片(60)被构造成在固定位置上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相关联的所述主刀片座(30)中,
·参考刀片座(20),所述参考刀片座(20)被构造用以容纳所述参考刀片(50、50’),以及
·精整刀片座(10),所述精整刀片座(10)被构造用以容纳所述精整刀片(40、40’),其中所述精整刀片(40、40’)被构造成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所述精整刀片座(10)中;以及
-调节机构(70),所述调节机构(70)与所述精整刀片座(10)相关联,用于调节所述精整刀片(40、40’)在所述刀具主体(2)的所述轴向方向上的位置,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刀具主体(2)的所述轴向方向上看,所述参考刀片(50、50’)被构造成在固定位置上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所述参考刀片座(20)中,其中在平行于所述刀具主体(2)的所述纵向轴线(4)从所述刀具主体的所述后端(2b)朝向所述刀具主体的所述前端(2a)的参考方向(D1)上看,所述参考刀片座(20)与所述至少两个主刀片座(30)相比在所述刀具主体(2)中被布置得更向前,使得所述参考刀片(50、50’)在所述参考方向(D1)上从所述刀具主体(2)向前突出超过每个主切削刀片(60)的轴向最前点(61),其中所述精整刀片(40、40’)在所述刀具主体(2)的所述轴向方向上的位置能够通过所述调节机构(70)调节,以便允许所述精整刀片(40、40’)被定位在所述刀具主体(2)中,并且在所述参考方向(D1)上看,所述精整刀片(40、40’)的轴向最前点(41)与所述参考刀片(50、50’)的轴向最前点(51)基本上齐平或比所述参考刀片(50、50’)的轴向最前点(51)更向前,其中当所述至少两个主刀片座(30)的数量为偶数时,所述参考刀片座(20)布置在刀具主体(2)中,与所述精整刀片座(10)在直径方向上相对或基本在直径方向上相对,并且其中,当所述至少两个主刀片座(30)的数量为奇数时,所述参考刀片座(20)构成所述刀具主体(2)中的以下两个刀片座中的一个刀片座:所述两个刀片座被布置成最靠近所述刀具主体(2)的周边上的、与所述精整刀片座(10)在直径方向上相对定位的点(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整刀片座(10)被布置在刀匣(80)中,所述刀匣(80)能够安装在所述刀具主体(2)中并且被构造用以支撑所述精整刀片(40、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铣刀,其特征在于,通过借助于所述调节机构(70)调节所述刀匣(80)在所述刀具主体(2)中的位置,能够调节所述精整刀片(40、40’)在所述刀具主体(2)的所述轴向方向上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铣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参考方向(D1)上看,所述参考刀片座(20)在所述刀具主体(2)中比所述至少两个主刀片座(30)布置得更向前0.02-0.10mm,优选地是0.03-0.07mm,更优选地是0.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整刀片(40、40’)的径向最外点(42)布置成比所述至少两个主切削刀片(60)中的每一个主切削刀片的径向最外点(62)更靠近所述刀具主体(2)的所述纵向轴线(4)。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刀片(50、50’)的径向最外点(52)布置成比所述至少两个主切削刀片(60)中的每一个主切削刀片的径向最外点(62)更靠近所述刀具主体(2)的所述纵向轴线(4)。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主切削刀片(60)、所述参考刀片(50)和所述精整刀片(40)在几何构造上基本上彼此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主切削刀片(60)和所述参考刀片(50)在几何构造上基本上彼此相同,并且所述精整刀片(40’)具有擦拭器刀片的形式,所述擦拭器刀片的形状不同于所述至少两个主切削刀片(60)和所述参考刀片(50)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主切削刀片(60)在几何构造上基本上彼此相同,并且所述参考刀片(50’)和所述精整刀片(40’)中的每一者具有擦拭器刀片的形式,所述擦拭器刀片的形状不同于所述至少两个主切削刀片(60)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铣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刀具主体(2)的轴向方向上看,所述精整刀片(40、40’)和所述参考刀片(50、50’)被定位成彼此齐平或彼此基本上齐平。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面铣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参考方向(D1)上看,所述精整刀片(40、40’)和所述参考刀片(50、50’)各自定位在所述刀具主体(2)中,并且所述精整刀片(40、40’)和所述参考刀片(50、50’)各自的轴向最前点(41、51)比每个主切削刀片(60)的所述轴向最前点(61)更向前0.03-0.07mm,优选地是0.05mm。
12.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整刀片(40、40’)在所述刀具主体(2)的所述轴向方向上的位置能够通过所述调节机构(70)调节,以便允许所述精整刀片(40、40’)定位在所述刀具主体(2)中,使得在所述参考方向(D1)上看,所述精整刀片(40、40’)的轴向最前点(41)比所述参考刀片(50、50’)的轴向最前点(51)更向前0.03-0.07mm,优选地是0.05mm。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削刀片(60)中的每一个主切削刀片能够在至少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上安装在相关联的所述主刀片座(30)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刀片(50)能够在至少两个不同的工作位置上安装在所述参考刀片座(20)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主体(2)设有标记(8),所述标记(8)示出所述参考刀片座(20)在所述刀具主体(2)上的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20215956.2 | 2020-12-21 | ||
EP20215956.2A EP4015122B1 (en) | 2020-12-21 | 2020-12-21 | Face milling cutter |
PCT/EP2021/083861 WO2022135859A1 (en) | 2020-12-21 | 2021-12-02 | Face milling cutter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600924A true CN116600924A (zh) | 2023-08-15 |
Family
ID=73856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82276.7A Pending CN116600924A (zh) | 2020-12-21 | 2021-12-02 | 面铣刀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066613A1 (zh) |
EP (1) | EP4015122B1 (zh) |
KR (1) | KR20230118668A (zh) |
CN (1) | CN116600924A (zh) |
WO (1) | WO2022135859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02269A (en) * | 1989-06-20 | 1992-04-07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oration | Insert cutter |
JP4330709B2 (ja) | 1999-07-16 | 2009-09-16 | 株式会社タンガロイ | スローアウェイ式カッタ |
JP3720664B2 (ja) * | 1999-10-15 | 2005-11-30 | 株式会社タンガロイ | スローアウェイ式正面フライス |
DE202007011816U1 (de) | 2007-08-24 | 2007-12-20 | Jakob Lach Gmbh & Co. Kg | Monoblock-Planfräser |
EP3375552B1 (en) | 2017-03-13 | 2022-12-21 |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AB | Milling tool comprising a kit for the milling tool |
-
2020
- 2020-12-21 EP EP20215956.2A patent/EP4015122B1/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12-02 CN CN202180082276.7A patent/CN116600924A/zh active Pending
- 2021-12-02 WO PCT/EP2021/083861 patent/WO2022135859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12-02 KR KR1020237023979A patent/KR20230118668A/ko active Pending
- 2021-12-02 US US18/268,352 patent/US20240066613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135859A1 (en) | 2022-06-30 |
KR20230118668A (ko) | 2023-08-11 |
EP4015122B1 (en) | 2023-08-02 |
EP4015122A1 (en) | 2022-06-22 |
US20240066613A1 (en) | 2024-02-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548094B1 (ko) | 정면밀링커터 | |
CN101032766B (zh) | 切削刀具 | |
US5667343A (en) | Face milling cutter with recesses for adjustable insert holders | |
EP1119430B1 (en) | Milling cutter | |
CA2602834C (en) | Orbital end mill | |
JP5060626B2 (ja) | 刃先交換式ボールエンドミル | |
JP5763331B2 (ja) | 仕上げフライス切削用の正面フライス | |
EP2335853A2 (en) | A device for milling of materials | |
EP1786585B1 (en) | Cutting insert and cutting tool | |
JPH07195220A (ja) | フライスカッタ本体 | |
EP1864738B1 (en) | Hole machining tool | |
CN116600924A (zh) | 面铣刀 | |
JP2006281433A (ja) | インサート及び切削工具 | |
JP5971577B2 (ja) | 刃先調整機構 | |
US7409896B2 (en) | Tool for chip removing maching | |
JP2013202767A (ja) | 切削工具 | |
JP5272693B2 (ja) | インサート着脱式カッタ | |
JPH09192930A (ja) | ねじ切りフライス | |
JP4330709B2 (ja) | スローアウェイ式カッタ | |
JP2008000829A (ja) | インサート着脱式球面カッタ | |
JP2000343316A (ja) | スローアウェイ式球面カッター | |
JP4940864B2 (ja) | スローアウェイ式回転工具及びこれに装着されるチップ | |
JP2004314258A (ja) | スローアウェイ式穴明け工具 | |
JP4428935B2 (ja) | スローアウェイ式切削工具 | |
JP4483200B2 (ja) | スローアウェイ式リーマ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