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509831A - 含有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的外用制剂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含有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的外用制剂的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509831A CN116509831A CN202310702635.5A CN202310702635A CN116509831A CN 116509831 A CN116509831 A CN 116509831A CN 202310702635 A CN202310702635 A CN 202310702635A CN 116509831 A CN116509831 A CN 1165098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 crocetin
- external preparation
- chemotherapy
- caus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85—Acids; Anhydrides, halides or salts thereof, e.g. sulfur acids, imidic, hydrazonic or hydroximic acids
- A61K31/19—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 A61K31/194—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xyl groups, e.g. succinic, maleic or phthalic aci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21—Esters, e.g. nitroglycerine, selenocyanates
- A61K31/215—Esters, e.g. nitroglycerine, selenocyanates of carboxylic acids
- A61K31/216—Esters, e.g. nitroglycerine, selenocyanates of carboxylic acids of acids having aromatic rings, e.g. benactizyne, clofibrat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4—Skin, i.e. galenical aspects of topical composi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02—Stomatological preparations, e.g. drugs for caries, aphtae, periodontiti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02—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for treating wounds, ulcers, burns, scars, keloids, or the lik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18—Antioxidants, e.g. antiradica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含有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的外用制剂的用途。本申请中开发了针对化疗导致的口角炎的外用制剂,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少,并且有效缓解化疗导致的口角炎嘴唇裂纹、脱屑、糜烂、结痂等症状;本申请还拓展了藏红花酸类药物的应用领域,发现了藏红花酸及其盐的新用途,其可制备成外用制剂用于预防/治疗皮肤炎症或皮肤损伤,尤其是在预防/治疗化疗导致的口角炎和氧化应激导致的皮肤损伤方面效果较好,当与绿原酸联用时,它们产生了更好的治疗效果。藏红花酸及其盐制备成外用制剂稳定性更高,更容易获得高纯度产品,更适于药用开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涉及含有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的外用制剂的用途。
背景技术
化疗导致的口角炎是在肿瘤病人进行化疗时高频发生的疾病,由于高强度的化疗药物的严重副作用,致使化疗期间机体免疫系受到严重损伤,加上化疗药物导致的机体氧自由基、炎症因子等,可导致患者严重且持续性的口角炎。这种口角炎与普通的由感染导致的口角炎不同,后者可通过抗感染药物治疗,但其对化疗导致的口角炎症效果甚微。部分抗炎、抗氧化、激素、免疫抑制剂类口服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它们并不能精准针对口角炎症状,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且存在毒副作用大,药物依赖较重,使用也不方便。目前,外用的针对性治疗化疗导致的口角炎的有效药物比较缺乏,如能开发对症的外用制剂治疗口角炎,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发病部位,避免了口服制剂剂量大、毒副作用相对偏高,患者依从性差的缺点,可显著提升疾病治疗的效果。
综上,本领域亟需开发对化疗导致的口角炎有效的外用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藏红花酸及其可药用盐的外用制剂的用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口角炎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氧化应激导致的皮肤损伤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含有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的外用制剂的用途,用于:
(i)预防和/或治疗化疗导致的口角炎;
(ii)预防和/或治疗氧化应激导致的皮肤损伤;
(iii)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化疗导致的口角炎的药物;
(iv)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氧化应激导致的皮肤衰老的药物;
(v)改善嘴唇开裂、干燥、脱屑、糜烂和/或结痂;和/或
(vi)改善皮肤红肿、起红斑、起水疱和/或糜烂。
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氧化应激导致的皮肤细胞损伤为过氧化氢导致的皮肤损伤。
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外用制剂还包括绿原酸或其可药用盐。
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和绿原酸或其可药用盐的质量百分比为(0.8-1.2):(0.8-1.2)。
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外用制剂中,所述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的质量占所述外用制剂总质量的0.5-2%,例如1.5%。
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外用制剂中,所述绿原酸或其可药用盐的质量占所述外用制剂总质量的0.5-2%%,例如1.5%。
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外用制剂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包括乳化剂、保湿剂、酸碱调节剂和水。
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乳化剂选自硬脂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中至少一种。
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保湿剂选自凡士林和甘油中至少一种。
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酸碱调节剂为氢氧化钠。
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包括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凡士林、甘油、氢氧化钠和水。
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外用制剂用于预防和/或治疗氧化应激导致的皮肤细胞损伤和/或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氧化应激导致的皮肤细胞损伤的药物,可使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水平增加;使丙二醛水平降低;和/或使表皮细胞羟脯氨酸含量增加。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治疗化疗导致的口角炎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向受试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含有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的外用制剂。
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施用的频率为的每日至少1次,连续施用至少1天。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治疗氧化应激导致的皮肤细胞损伤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向受试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含有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的外用制剂。
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氧化应激导致的皮肤细胞损伤为过氧化氢导致的皮肤细胞损伤。
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施用的方式为的每日至少1次,连续施用至少1天。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外用制剂,所述外用制剂包括: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在一些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外用制剂还包括绿原酸或其可药用盐。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至少具有下述优点:
(1)本发明开发了了针对化疗导致的口角炎的外用制剂,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少,并且有效缓解化疗导致的口角炎嘴唇裂纹、脱屑、糜烂、结痂等症状;
(2)本发明克服藏红花苷不适于非注射途径给药的缺陷,发现了藏红花酸及其盐的新用途,其可制备成外用制剂用于预防/治疗放疗导致的口角炎或氧化应激导致的皮肤损伤化疗导致的口角炎效果较好,藏红花酸及其盐制备成外用制剂稳定性更高,更容易获得高纯度产品,更适于药用开发。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藏红花酸及其钠盐对表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示意图,**,p<0.01vs模型组;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藏红花苷Ⅰ高温稳定性试验(60℃8h);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藏红花酸高温稳定性试验(60℃10天);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藏红花酸钠高温稳定性试验(60℃10天)。
具体实施方式
中药藏红花又名西红花、番红花,来源于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的干燥柱头,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效。藏红花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藏红花苷(crocin),在药材中的含量超过10%。现有的文献中,报道了藏红花苷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治疗作用。由于藏红花苷稳定性偏低,难以透过生物膜从而导致其在非注射给药时生物利用度显著偏低,而皮肤类疾病的治疗药物给药途径多为非注射给药,致使藏红花苷在应用于治疗皮肤病方面的研究甚少。由于藏红花苷在非注射给药时生物利用度过低的共识,致使本领域研究人员没有更多的兴趣探究其在依赖涂抹、外敷等非注射途径给药的疾病(例如皮肤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本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藏红花酸则拥有更好的稳定性,在非注射途径生物利用度方面显著较好,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人意外发现,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制备成外用制剂在治疗化疗导致的口角炎方面效果显著。
化合物
本发明的化合物的范畴包括藏红花酸、其可药用盐其前药。
如本发明中所用的,术语“藏红花酸(croceic acid)”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其CAS号为27876-94-4。
如本发明中所用的,术语“可药用盐”指的是由药学可接受的无毒性碱(包括无机碱和有机碱)制备的盐。适用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源自药学上可接受的无机或有机碱与藏红花酸形成的盐。合适的盐包括源自碱金属如钾和钠的盐,碱土金属如钙、镁,和铵盐,以及制药领域中众所周知的众多其他碱。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可药用盐”为钠、钾、铵、镁、钙、亚铁、锌盐。
适应症
本发明中涉及藏红花酸及其可药用盐的用途,用于:
(i)预防和/或治疗化疗导致的口角炎;(ii)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化疗导致的口角炎的药物;(iii)预防和/或治疗氧化应激导致的皮肤细胞损伤;(iv)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氧化应激导致的皮肤细胞损伤的药物;(v)改善嘴唇开裂、干燥、脱屑、糜烂和/或结痂;和/或(vi)改善皮肤红肿、起红斑、起水疱和/或糜烂。
如本发明中所用的,术语“口角炎”指的是由于肿瘤患者在化疗时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炎症因子等成分导致较为严重的机体损伤和炎症反应时,表现在嘴唇和口角部位的开裂、干燥、脱屑、糜烂和/或结痂等症状,口角炎可导致患者口角疼痛,说话、吞咽等功能受到影响,严重时不得不降低患者的化疗剂量,从而影响到肿瘤的治疗的效果。
外用制剂
本发明中还涉及包括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的外用制剂,包括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外用制剂还包括绿原酸(CAS号为327-97-9)或其可药用盐,发明人发现当外用制剂中同时含有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和绿原酸或其可药用盐时,可产生明显的协同作用,对化疗导致的口角炎治疗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的质量占外用制剂总质量的0.5-2%。
作为优选,绿原酸或其可药用盐的质量占外用制剂总质量的0.5-2%。作为优选,m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m绿原酸或其可药用盐为(0.8-1.2):(0.8-1.2)。
如本发明中所用的,术语“外用制剂”指的是应用于皮肤表面,用于保护皮肤、治疗皮肤各部位疾病或治疗某些系统性疾病的制剂,例如散剂、洗剂、贴剂、酊剂、擦剂、软膏剂、凝胶剂、糊剂、气雾剂等。
如本发明中所用的,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互换使用,指的是药学可接受的材料、组合物或溶媒,例如液体或固体填充剂、稀释剂、溶剂或胶囊化材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种成分都是“药学可接受的”,即表示其与药物制剂中的其它成分相容,并适于与人和动物的组织或器官接触而没有过多毒性、刺激、过敏反应、免疫原性或者其它问题或并发症,具有合理的利益/风险比例。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为本领域常用于制备通过涂抹、喷洒、外敷等外用途径给药的制剂中常用的辅料,示例性地如凡士林、石蜡、液体石蜡、硬脂酸或其盐、单硬脂酸甘油酯、羊毛脂、蜂蜡、鲸蜡、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醇、鲸蜡醇、脂肪山山梨醇、聚山梨酯、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硬脂酸甘油酯、海藻酸钠、明胶、苯甲酸苄酯、二甲硅油、甘油、氢氧化钠等。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包括乳化剂、保湿剂、酸碱调节剂和水。乳化剂选自硬脂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中至少一种。保湿剂选自凡士林和甘油中至少一种。酸碱调节剂为氢氧化钠。
在本发明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外用制剂包括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凡士林、甘油、氢氧化钠和水。作为活性成分,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的含量不低于外用制剂总质量的1%。作为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各组分可以合理的配比组合形成液体、凝胶、膏体等,形成这些制剂所用辅料及其合适的比例因为常规技术手段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本发明中作为优选,外用制剂被制备为膏体。
治疗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化疗导致的口角炎的预防和/或治疗方法,包括步骤:向受试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含有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的外用制剂。
如本发明中所用的,术语“预防”指预防疾病或病症,或与该疾病或病症相关的一种或多种症状的发作、复发或扩散。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该种症状与待预防的疾病或病症相关。在特定的实施方式中,该术语指针对具有罹患此处所述的疾病或障碍的风险的患者,在症状发作前联合或不联合其它附加活性剂施用本发明的化合物。该术语包括了特定疾病的症状的抑制和减少。在特定的实施方式中,具有一种疾病的家族史的患者被特别作为候选者。此外,具有复发症状史的患者也是潜在的预防候选者。就此而言,术语“预防”可与术语“预防性处理”互换使用。
如本发明中所用的,术语“治疗”指根除或改善疾病或病症,或者与该疾病或病症相关的一种或多种症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该种症状与待治疗的疾病或病症相关。在特定的实施方式中,该术语指通过向患有该疾病或病症的对象施用一种或多种预防性或治疗性药剂而使疾病或病症的扩散或恶化最小化。在部分实施方式中,该术语指在特定疾病的症状发作后,联合或不联合其它附加活性剂施用本发明的化合物。
如本发明中所用的,术语“受试者”在此定义为包括动物,如哺乳动物,包括但不限于,灵长动物(例如,人)、牛、绵羊、山羊、马、狗、猫、兔、大鼠、小鼠等。在特定的实施方式中,该受试者为人。
如本发明中所用的,术语“治疗有效量”指在疾病或紊乱的治疗或控制中足以提供治疗性效果、或者足以延缓或最小化与该疾病或紊乱相关的一种或多种症状的化合物的数量。化合物的治疗有效量指单用或联合其它疗法使用时可在疾病或紊乱的治疗或控制中提供治疗性效果的治疗性药剂的数量。术语“治疗有效量”可包括改善总体疗法、减少或避免疾病或紊乱的症状或起因、或者增强另一治疗性药剂的治疗效力的数量。用于所有本发明提及状况的活性化合物的优选剂量在约10ng/kg至300mg/kg的范围内,优选地0.1至100mg/kg/天。该化合物方便地以任何合适的单位剂型施用,包括但不限于每单位剂型含有小于1mg、1mg至3000mg,优选5至500mg的活性成分的单位剂型。
如本发明中所用的,术语“施用”指的是通过各种途径将药物给予受试者的手段,例如为经口、局部、肠胃外、肌内、静脉内、皮下、透皮(其可以包括渗透增强剂)、经颊、舌下和栓剂形式以单一剂量或分份剂量施用。在本发明中,外用制剂通过透皮形式施用。
化妆品组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化妆品组合物,包括藏红花酸或其盐,以及化妆品可接受的辅料。
如本发明中所用的,术语“化妆品”指的是以涂搽、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示例性地包括洗发露、护发素、乳液、面霜、身体乳、唇膏、唇釉、唇油、唇膜、面膜、粉底、洗面奶、精油、香水、化妆水等。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化妆品指的是唇油、唇釉、唇膜、口红和唇膏中至少一种。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化妆品指的是乳液、面霜、面膜、身体乳和化妆水中至少一种。
如本发明中所用的,术语“化妆品可接受的辅料”为任何为保护产品、便于存放或便于使用而添加的化学成分,例如增黏剂、保湿剂、防晒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着色剂、香精、螯合剂和薄膜剂等。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是重量百分比和重量份数。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实验材料和试剂如无特别说明均可从市售渠道获得。
除非另有指明,本文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所用的术语仅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实施例1人用软膏剂的处方组成及制备方法
本实施例中制备获得了含有藏红花酸的软膏剂处方A和处方B。
处方A每100g软膏剂处方组成如下:
硬脂酸:15g;
单硬脂酸甘油酯:3g;
凡士林:10g;
氢氧化钠:0.5g;
甘油:10g;
藏红花酸:1g;
水:剩余为水。
硬脂酸:15g;单硬脂酸甘油酯:3g;凡士林:10g;氢氧化钠:0.5g;甘油:10g;藏红花酸:1g混合后不断搅拌的过程中缓慢加入水,加水补足100g的同时继续搅拌成均一的膏状即成。
处方B每100g软膏剂处方组成如下:
硬脂酸:15g;
单硬脂酸甘油酯:3g;
凡士林:10g;
氢氧化钠:0.5g;
甘油:10g;
藏红花酸:1g;
绿原酸:1g;
水:剩余为水。
硬脂酸:15g;单硬脂酸甘油酯:3g;凡士林:10g;氢氧化钠:0.5g;甘油:10g;藏红花酸:1g;绿原酸:1g混合后不断搅拌的过程中缓慢加入水,加水补足100g的同时继续搅拌成均一的膏状即成。
实施例2化疗导致的口角炎模型动物建模方法探索
本实施例中,发明人文献的方法(邹晓龙等,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口腔疾病防治,2020,28卷,322-326),采用化疗药物联合机械损伤法构建化疗导致的口角炎动物模型。试验方法:
选择SD大鼠,经适应性培养后,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5-FU)40mg/kg,连续3天,第4天在麻醉的前提下采用注射针头机械损伤大鼠嘴唇。采用Sonis评分法判定口角炎严重程度,评分标准如下:
0分:嘴唇正常,无充血、糜烂;
1分:嘴唇出现红斑,但无糜烂;
2分:嘴唇出现严重的红斑、充血,形成表浅的糜烂;
3分:嘴唇出现严重的红斑、充血,形成一个或多个溃疡,但范围不超过整个嘴唇的1/4;
4分:形成溃疡面积接近嘴唇的1/2;
5分:嘴唇呈现完全的片状溃疡,嘴唇表面丧失柔软性。
实施例3外用制剂对化疗损伤导致的口角炎的治疗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用药物及安慰剂制备方法如下:
试验用药物:分别称取50、100、200mg藏红花酸(或藏红花酸钠)溶解于2mL二甲基亚砜(DMSO)中,加入凡士林10g,混匀,制备成低、中、高剂量组软膏,待用。
安慰剂:将2mL DMSO加入10g凡士林,混匀,待用。
在本实施例中,我们选择实施例2中所述的模型动物造模方法,研究药物组合物对化疗损伤导致的口角炎的治疗作用,具体的分组情况如下:每组动物10只
健康动物组:试验动物不造模,使用不含药物的安慰剂;
安慰剂组:试验动物造模,使用不含药物的安慰剂;
藏红花酸低(L)、中(M)、高(H)剂量组:实验动物造模,使用含有藏红花酸(50、100、200mg)的药物通过外用的方式给动物用药;
藏红花酸钠低(L)、中(M)、高(H)剂量组:实验动物造模,使用含有藏红花酸钠(50、100、200mg)的药物通过外用的方式给动物用药;
实验方法简单介绍如下:
试验动物适应性培养后,随机选择试验动物分组,开始造模,根据分组情况每天造模处理后嘴唇外用相应的药物或安慰剂(每天2次)。第四天机械性损伤造模完成后,继续用药,至第6、8、10、12天评分,结果记录至表1。
表1药物组合物对化疗药物导致的口角炎的治疗作用(评分)(mean±SD,n=10)
*p<0.05vs模型组,**,p<0.01vs模型组
如上表1可见,相比较健康动物组,模型组动物表现为较为典型的口角炎症状,且造模终止后,模型组动物口角炎症状逐渐改善。相比较模型组,藏红花酸和藏红花酸钠盐组皆表现为较好的治疗作用,尤其其中高剂量组,口角炎症状显著轻于造模组,大部分数据呈现显著性差异。藏红花酸与其钠盐的活性部位为其酸根部分,与成盐的金属离子无关,同等剂量时,产生的治疗效果相似,可以推测其不同比例的混合物仍能产生类似的治疗效果,与同等剂量的藏红花酸效果相近。
实施例4藏红花酸钠与绿原酸复方对化疗导致的口角炎的治疗作用
在研发过程中,我们研究藏红花酸钠和不同单体药物的联合使用效果,结果发现当藏红花酸钠和绿原酸联合施用时对化疗导致的口角炎的治疗作用显著增强。
本实施例中的安慰剂与实施例3相同。
本实施例中制备藏红花酸钠高剂量组(200mg)、绿原酸高剂量组(200mg),藏红花酸钠(100mg)+绿原酸(100mg)组三种药物组,其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3的方法。
本实施例设施如下分组:
健康动物组:试验动物不造模,使用不含药物的安慰剂;
安慰剂组:试验动物造模,使用不含药物的安慰剂;
藏红花酸钠高剂量组、绿原酸高剂量组、藏红花酸钠+绿原酸高剂量组:试验动物造模,分别使用三种药物。
为了进一步研究复方药物组合物对化疗口角炎的治疗效果,本实施例中造模方法在参考实施例2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机械性损伤程度,使模型动物的口角炎症状相对更加严重。本实施例的给药方法与评分方法与标准同实施例3,最终各组处理实验动物的评分及统计结果如下:
表2药物组合物对化疗药物导致的口角炎的治疗作用(评分)(mean±SD,n=10)
*p<0.05vs模型组,**,p<0.01vs模型组,#p<0.05vs藏红花酸H组,##p<0.01vs藏红花酸H组,△p<0.05vs绿原酸H组,△△p<0.01vs绿原酸H组
如上表2所示,当联合用药时,采用相同的浓度的药物替代(藏红花酸或绿原酸)药效不但显著好于模型组,大部分数据也好于藏红花酸H组和绿原酸H组,该结果显示它们联合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协同效果,能更好的对抗化疗药物导致的口角炎症。
实施例5药物组合物对氧化应激导致的皮肤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累积导致的皮肤细胞损伤是引起皮肤炎症和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紫外线、放疗采用的高能电离辐射以及化疗药物都可以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这也是后者主要杀伤癌细胞和引起健康细胞损伤的重要原因),进而引起皮肤炎症、细胞损伤、凋亡。真皮主要由成纤维细胞构成,其在皮肤炎症、衰老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在本实施例中,发明人参考文献的方法(杜先华等,H2O2诱导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卷,644-646),选择人真皮成纤维细胞,采用H2O2诱导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测定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方法:
参考文献的方法培养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待贴壁生长完成后,设置如下分组:
正常细胞组:正常培养的细胞,不加H2O2诱导损伤,加入同等体积的DMSO溶剂处理相同时间;
H2O2处理组:细胞加入100μM H2O2诱导损伤(4h),同事加入相同体积的DMSO溶剂处理相同时间;
藏红花酸低(L)、中(M)、高(H)剂量组:细胞加入100μM H2O2诱导损伤(4h),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藏红花酸DMSO溶液,使培养液中藏红花酸终浓度分别为50、100、200μg/mL;
藏红花酸钠低(L)、中(M)、高(H)剂量组:细胞加入100μM H2O2诱导损伤(4h),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藏红花酸DMSO溶液,使培养液中藏红花酸终浓度分别为50、100、200μg/mL;
上述处理完成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结果显示藏红花酸及其钠盐都具有较好的对抗H2O2导致的氧化损伤的效果,经过其处理的表皮细胞活性显著增加,且呈现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我们推测其产生活性的机理可能与抗氧化、防止细胞凋亡等作用有关。
参考文献的方法,同样的方法制备另一批不同分组处理的细胞,用于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羟脯氨酸(HP,胶原蛋白特征性氨基酸)的活性及含量,结果如下表3所示:
表3药物组合物对H2O2导致的细胞损伤的作用(mean±SD,n=6)
*p<0.05vs模型组,**,p<0.01vs模型组
由上表3可知,藏红花酸及其钠盐能够显著增加抗氧化酶SOD的表达,降低氧化产物MDA的产生,增加表皮细胞HP的含量,在中高剂量时具有显著性差异。
实施例6藏红花酸与藏红花苷的高温稳定性对比研究
藏红花酸在植物体内罕见,可以通过化学法、生物法水解藏红花苷制备得到(如下式II),其水溶性较差,通过形成常见的钠盐、钾盐等形式,可以具备较好的水溶性。
在本实施例中,发明人将比较藏红花苷Ⅰ和藏红花酸、藏红花酸钠盐的稳定性。试验参考《中国药典》(2020版四部)中关于高温影响因素试验的方法,结合产品的稳定性,适时终止试验。
经试验发现,藏红花苷的稳定性非常差,60℃高温试验仅4h即可引起大量降解。相比之下,藏红花酸及其钠盐稳定性非常好,在60℃高温条件下放置10天,仅有少量降解(具体结果见图2-4)。
本实施例的结果表明,相比较藏红花苷,藏红花酸及其钠盐,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非常适合于其作为药品开发,满足药品“质量可控”的要求。而前者由于其稳定性非常差,作为药品开发时在货架期就有可能产生降解,无法作为药品原料使用。植物中存在的藏红花苷种类繁多(如Ⅰ、Ⅱ、Ⅲ等),它们结构类似,都具有较强的水溶性,导致其分离纯化极为困难,也不利于将其开发成药品原料。选择使用其主要活性单元藏红花酸部分,可以显著降低其纯化难度,增加产品的纯度。
综上,发明人的研究发现藏红花酸及其钠盐,它们单独使用或者作为药物组合物使用时,具有显著的对抗放疗、化疗导致的口角炎和日光照射导致的皮炎的作用。另外,其稳定性较强,适合作为一种药物原料药使用。同时,由于藏红花酸具有较差的水溶性和较好的脂溶性,作为一种外用药物或日化产品时,不易被水、唾液、汗液等体液溶解,从而导致色素在流淌至患处外增加清洁难度,使其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从而更适用于作为一种外用制剂使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含有藏红花酸及其可药用盐的外用制剂的用途,用于:
(i)预防和/或治疗化疗导致的口角炎;
(ii)预防和/或治疗氧化应激导致的皮肤损伤;
(iii)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化疗导致的口角炎的药物;
(iv)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氧化应激导致的皮肤衰老的药物;
(v)改善嘴唇开裂、干燥、脱屑、糜烂和/或结痂;和/或
(vi)改善皮肤红肿、起红斑、起水疱和/或糜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制剂还包括绿原酸或其可药用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制剂中,所述藏红花酸及其可药用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制剂中,所述绿原酸及其可药用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制剂中,所述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和绿原酸或其可药用盐的质量百分比为(0.8-1.2):(0.8-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制剂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包括乳化剂、保湿剂、酸碱调节剂和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选自硬脂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中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保湿剂选自凡士林和甘油中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酸碱调节剂为氢氧化钠。
9.一种预防和/治疗化疗导致的口角炎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向受试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含有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的外用制剂。
10.一种预防和/治疗氧化应激导致的皮肤细胞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向受试者施用治疗有效量的含有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的外用制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702635.5A CN116509831A (zh) | 2023-06-13 | 2023-06-13 | 含有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的外用制剂的用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702635.5A CN116509831A (zh) | 2023-06-13 | 2023-06-13 | 含有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的外用制剂的用途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509831A true CN116509831A (zh) | 2023-08-01 |
Family
ID=87392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702635.5A Pending CN116509831A (zh) | 2023-06-13 | 2023-06-13 | 含有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的外用制剂的用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509831A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71038A (zh) * | 2005-05-04 | 2008-04-30 | 科蒂·普雷斯蒂奇·兰嘉斯汀集团有限公司 | 自由基清除剂保护和治疗化疗引起的皮肤和毛发损伤的应用 |
CN104623670A (zh) * | 2013-11-06 | 2015-05-20 | 高松 | 一种含西红花素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
2023
- 2023-06-13 CN CN202310702635.5A patent/CN11650983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71038A (zh) * | 2005-05-04 | 2008-04-30 | 科蒂·普雷斯蒂奇·兰嘉斯汀集团有限公司 | 自由基清除剂保护和治疗化疗引起的皮肤和毛发损伤的应用 |
CN104623670A (zh) * | 2013-11-06 | 2015-05-20 | 高松 | 一种含西红花素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ELISABETTA ESPOSITO等: "Monoolein liquid crystalline phases for topical delivery of crocetin",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vol. 171, 6 July 2018 (2018-07-06), pages 67 - 74, XP085500255, DOI: 10.1016/j.colsurfb.2018.07.011 * |
MANASI VARADKAR 等: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wound healing activity of phytosomes of crocetin from Nyctanthes arbor-tristis in rats", 《JOURNAL OF TRADITIONAL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vol. 12, 11 October 2021 (2021-10-11), pages 354 - 360 * |
TAKUYAOHBA 等: "CrocetinprotectsultravioletA-inducedoxidativestressandcelldeath in skininvitroandinvivo", 《EUROPEANJOURNALOFPHARMACOLOGY》, vol. 789, 21 July 2016 (2016-07-21), pages 244 - 253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524623B1 (en) | Therapeuti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 |
JPH06107542A (ja) | 医薬組成物 | |
RU2381022C2 (ru) | Средство наружного применения для кожи | |
CN107670027B (zh) | 治疗皮肤病况的组合物和方法 | |
KR20110074513A (ko) | 피부 감염의 국소 치료법 | |
RU2199319C1 (ru) | Композиции для лечения кожных заболеваний | |
EP4228614A1 (en) | Improved dermatological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 |
JP2017501232A (ja) | 局所アラントインを使用したケロイド低減 | |
CN116509831A (zh) | 含有藏红花酸或其可药用盐的外用制剂的用途 | |
US11524016B2 (en) |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topical administration of spironolact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cutaneous signs of excess androgen and chronic stress response | |
JPH069363A (ja) | 薬用化粧品 | |
JP2024535972A (ja) | 乾癬を治療するための医薬品の調製におけるマンゴスチン果実殻抽出物の使用 | |
JP2001322990A (ja) | 活性酸素消去剤及びそれを含有する活性酸素消去用の組成物 | |
CN112022868A (zh) | 龙胆苦苷的防脱发和生发用途 | |
JP2020164460A (ja) | 白斑又は白髪の予防又は改善剤 | |
US11052127B2 (en) | HSP for use in treatment for imiquimod related side effects | |
KR101661694B1 (ko) | 히드로퀴논을 포함하는 저자극성 피부 미백용 조성물 | |
RU2426540C1 (ru) | Противовоспалительное и противоаллергическое 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и 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на его основе | |
JPH10265365A (ja) | ニキビ用皮膚外用剤 | |
KR20140119452A (ko) | 멘톨 및 그 유사물질을 함유하는 피부 트러블 개선용 조성물 | |
KR20070000675A (ko) | 녹두 추출물, 백급 추출물 및 승마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조성물 및 이의 용도 | |
TWI869637B (zh) | 山竹果殼提取物用於製備治療乾癬的藥物的用途 | |
KR20240019215A (ko) | 개선된 세포 투과성 핵 수송 억제제를 포함하는 피부 보습 및 피부 진정용 화장료 조성물 | |
KR100292143B1 (ko) | 글리콜산과 비타민c를 함유하는 화장용 조성물 | |
CN115414348A (zh) | 佛司可林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治疗银屑病药物中的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