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79738A - 车架及婴儿推车 - Google Patents
车架及婴儿推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279738A CN116279738A CN202111561530.XA CN202111561530A CN116279738A CN 116279738 A CN116279738 A CN 116279738A CN 202111561530 A CN202111561530 A CN 202111561530A CN 116279738 A CN116279738 A CN 1162797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joint
- frame
- rear foot
- handle
- fo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10000003108 foot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10000002683 foo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10000004744 fore-foo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10000000548 hind-foo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B62B7/0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B7/06—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B62B7/0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B7/06—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 B62B7/08—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in the direction of, or at right angles to, the wheel axi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架及婴儿推车。车架包括:前脚组,包括前脚杆、设置在前脚杆下端的前轮组和设置在前脚杆上端的前脚关节;后脚组,包括两个后脚杆、分别设置两个后脚杆的下端的两个后轮组和分别设置在两个后脚杆的上端的两个后脚盖;和手把组,包括手把杆、设置在手把杆上端的扶手和设置在手把杆下端的手把关节,其中,前脚关节、两个后脚盖和手把关节通过关节轴同轴连接,后脚杆的上端通过铰轴与同侧的后脚盖铰接,在车架的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下,前脚关节与后脚盖的相对转动角度不同,以使前脚关节的不同部分外轮廓表面与后脚杆的上端接触,且后脚杆相对于后脚盖摆动到不同角度。本公开能够实现较小的收合尺寸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结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童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架及婴儿推车。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婴儿推车的收纳,现有的婴儿推车多数能实现前脚组、后脚组和手把组在前后方向上的折叠。为了进一步缩小婴儿推车收合后的尺寸,在一些相关技术通过在前脚组上设置滑动座,并通过联动杆连接后脚组和滑动座。这样在折叠前脚组时通过滑动座的滑动带动联动杆,由联动杆将后脚组中的两个后脚杆在左右方向上向内收拢,从而减小左右方向上的收合尺寸。
发明内容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相关技术中的婴儿推车虽然能够在左右方向上实现后脚杆的向内收拢,但滑动座和联动杆的配合结构可靠性较差,长时间使用时容易损坏。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架及婴儿推车,能够实现较小的收合尺寸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结构可靠性。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架,包括:
前脚组,包括前脚杆、设置在所述前脚杆下端的前轮组和设置在所述前脚杆上端的前脚关节;
后脚组,包括两个后脚杆、分别设置所述两个后脚杆的下端的两个后轮组和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后脚杆的上端的两个后脚盖;和
手把组,包括手把杆、设置在所述手把杆上端的扶手和设置在所述手把杆下端的手把关节,
其中,所述前脚关节、所述两个后脚盖和所述手把关节通过关节轴同轴连接,所述后脚杆的上端通过铰轴与同侧的后脚盖铰接,在所述车架的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下,所述前脚关节与所述后脚盖的相对转动角度不同,以使所述前脚关节的不同部分外轮廓表面与所述后脚杆的上端接触,且所述后脚杆相对于所述后脚盖摆动到不同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脚关节的外轮廓表面包括第一外轮廓表面和第二外轮廓表面,所述第一外轮廓表面到所述前脚关节的转动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外轮廓表面到所述前脚关节的转动轴线的距离;
在所述车架的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外轮廓表面与所述后脚杆的上端抵靠,以使所述后脚杆在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上向外摆动,所述两个后轮组在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上的整体宽度大于所述前轮组在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
在所述车架的收合状态下,所述第二外轮廓表面与所述后脚杆的上端抵靠,以使所述后脚杆在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上向内摆动,所述两个后轮组在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上的整体宽度小于所述前轮组在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脚杆与所述后脚盖之间的铰轴的轴线与所述关节轴的轴线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轮廓表面与所述第二外轮廓表面平滑过渡,所述第一外轮廓表面为圆弧形凸起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脚盖的内侧具有第一阻挡块和第二阻挡块,所述前脚关节具有第三阻挡块,所述手把组还包括关节盖,所述关节盖与所述手把关节固定连接,所述关节盖具有阻挡槽,所述第二阻挡块插设在所述阻挡槽内,并在所述阻挡槽内可滑动;
在所述车架的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阻挡块与所述第三阻挡块抵靠,以限制所述后脚盖相对所述前脚关节在第一方向上转动,所述第二阻挡块与所述阻挡槽的一侧周向槽壁抵靠,以限制所述后脚盖相对于所述关节盖在第二方向上转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
在所述车架从展开状态收合到收合状态的过程中,所述关节盖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后脚盖转动,使所述阻挡槽相对于所述第二阻挡块滑动,并解除所述后脚盖相对于所述关节盖在第二方向上转动的限制;
在所述车架的收合状态下,所述第一阻挡块与所述第三阻挡块抵靠,以限制所述后脚盖相对所述前脚关节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转动,所述第二阻挡块与所述阻挡槽的另一侧周向槽壁抵靠,以限制所述后脚盖相对于所述关节盖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把组还包括:
转动块,与所述手把关节通过所述关节轴转动连接;和
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手把关节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把关节伸出和缩回,
其中,在所述车架的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滑块从所述手把关节伸出,并抵顶在所述前脚关节上,以限制所述前脚关节和所述手把关节之间的相对转动;
在所述车架从展开状态收合到收合状态的过程中,通过使所述转动块转动来带动所述第一滑块缩回到所述手把关节内,以解除所述前脚关节和所述手把关节之间的相对转动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把组还包括:
锁定块,可锁定地设置在所述手把杆内;
拨块,设置在所述手把关节内,且所述拨块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块抵靠,第二端与所述锁定块抵靠;和
解锁键,设置在所述手把杆上,且通过锁定元件与所述锁定块连接,被配置为在受到外力后,使所述锁定元件脱离使所述锁定块相对于所述手把杆锁定的位置,从而使所述锁定块推动所述拨块朝向所述转动块的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块具有位于所述关节轴远离所述拨块的一侧的第一导向滑槽,所述第一滑块具有销孔和第二导向滑槽,所述手把组还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滑槽和所述销孔的销杆,所述销杆与所述第一导向滑槽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对滑动,所述关节轴穿过所述第二导向滑槽,且能够沿所述第二导向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转动块在转动过程中,通过所述销杆带动所述第一滑块相对于所述手把关节伸出或缩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把组还包括:
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手把关节之间,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滑块相对于所述手把关节向外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架还包括:
旋转座,一端与所述前脚关节铰接,被配置为支撑童车座椅,并与所述童车座椅的底部可转动地连接;
滑套,可滑动地套在所述前脚杆上;和
支撑杆,两端分别与所述旋转座的另一端和所述滑套铰接,被配置为在车架的展开状态下与所述旋转座和所述前脚杆之间形成支撑三角形,并在车架的收合状态下与所述旋转座完全展开并贴合在所述前脚杆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脚组还包括:
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前脚杆内;
第二滑块,设置在所述前脚杆内,并与所述固定座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具有与所述手把组接触的第一端和具有驱动斜面的第二端;和
第三滑块,设置在所述前脚杆内,并与所述固定座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三滑块具有插销部和与所述第二滑块的驱动斜面接触的楔形表面,
其中,在车架的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三滑块的插销部伸出所述固定座并插入所述前脚杆和所述滑套上的通孔,以锁定所述滑套在所述前脚杆的位置;
在所述车架从展开状态收合到收合状态的过程中,通过所述手把组的转动来推动所述第二滑块运动,以便通过所述第二滑块的驱动斜面与所述第三滑块的楔形表面的楔形配合,使所述第三滑块的插销部从所述前脚杆和所述滑套上的通孔中缩回,从而解锁所述滑套在所述前脚杆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脚组还包括:
第二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第二滑块之间,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二滑块的第一端维持与所述手把组的接触。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婴儿推车,包括:前述车架。
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通过铰轴实现后脚杆的上端与后脚盖的铰接,并在车架的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下使前脚关节与后脚盖的相对转动角度不同,以使前脚关节的不同部分外轮廓表面与后脚杆的上端接触,从而使后脚杆相对于后脚盖摆动到不同角度,这样就可以在收展车架的同时实现后脚杆相对于后脚盖的摆动角度的变化,允许通过摆动后脚杆来实现更小的收合尺寸。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滑动座和联动杆的配合结构,本公开实施例具有更优的结构可靠性,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是本公开婴儿推车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车架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婴儿推车的一些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车架的一些实施例在关节轴附近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车架的一些实施例中后脚杆相对于后脚盖摆动到不同角度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车架的一些实施例收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车架的一些实施例中后脚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车架的一些实施例中后脚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的(a)和(b)分别为本公开车架的一些实施例中后脚盖相对于前脚关节和关节盖转动到不同角度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车架的一些实施例中手把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车架的一些实施例中前脚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车架的一些实施例在关节轴附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手把组朝向后脚组转动一定角度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的(a)-(l)分别是本公开车架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一些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应当明白,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此外,相同或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本公开中,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当描述到特定器件连接其它器件时,该特定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器件。
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本公开婴儿推车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车架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2,并结合图3-图1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架及婴儿推车。该车架可用于婴儿推车,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手推车。车架包括:前脚组10、后脚组20和手把组30。为了实现婴儿或儿童乘坐,在前脚组10上方还可以安装童车座椅50。
前脚组10包括前脚杆11、设置在所述前脚杆11下端的前轮组12和设置在所述前脚杆11上端的前脚关节13。后脚组20包括两个后脚杆21、分别设置所述两个后脚杆21的下端的两个后轮组22和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后脚杆21的上端的两个后脚盖23。手把组30包括手把杆31、设置在所述手把杆31上端的扶手32和设置在所述手把杆31下端的手把关节33。
所述前脚关节13、所述两个后脚盖23和所述手把关节33通过关节轴40同轴连接,所述后脚杆21的上端通过铰轴24与同侧的后脚盖23铰接。在所述车架的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下,所述前脚关节13与所述后脚盖23的相对转动角度不同,以使所述前脚关节13的不同部分外轮廓表面与所述后脚杆21的上端接触,且所述后脚杆21相对于所述后脚盖23摆动到不同角度。
本实施例通过铰轴实现后脚杆的上端与后脚盖的铰接,并在车架的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下使前脚关节与后脚盖的相对转动角度不同,以使前脚关节的不同部分外轮廓表面与后脚杆的上端接触,从而使后脚杆相对于后脚盖摆动到不同角度,这样就可以在收展车架的同时实现后脚杆相对于后脚盖的摆动角度的变化,允许通过摆动后脚杆来实现更小的收合尺寸。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滑动座和联动杆的配合结构,本公开实施例具有更优的结构可靠性,使用寿命更长。
参考图4-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脚关节13的外轮廓表面包括第一外轮廓表面131和第二外轮廓表面132,所述第一外轮廓表面131到所述前脚关节13的转动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外轮廓表面132到所述前脚关节13的转动轴线的距离。这就呈现了第一外轮廓表面131相比于第二外轮廓表面132更向外凸起的状态。第一外轮廓表面131和第二外轮廓表面132可以沿前脚关节13的周向相邻设置,以便后脚杆21与前脚关节13相对转动时实现后脚杆21的上端与第一外轮廓表面131或第二外轮廓表面132接触位置的变化。
在所述车架的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外轮廓表面131与所述后脚杆21的上端抵靠,以使所述后脚杆21在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上向外摆动,所述两个后轮组22在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上的整体宽度大于所述前轮组12在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在图7中,可以看到后脚杆21的上端能够与前脚关节接触的部位212位于铰轴24的下侧,当部位212受到更向外凸起的第一外轮廓表面131向下或向右的挤压力时,可使得整个后脚杆21绕铰轴2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后脚杆21向外展开。此时,后脚杆21上端的部位214则可以扣入后脚盖23上设置的凹槽内,确保展开状态下的稳定性。
在所述车架的收合状态下,所述第二外轮廓表面132与所述后脚杆21的上端抵靠,以使所述后脚杆21在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上向内摆动,所述两个后轮组22在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上的整体宽度小于所述前轮组12在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当用户收合车架时,前脚杆11和后脚杆21相对转动,从而使后脚杆21上端的部位212从与第一外轮廓表面131转动到与第二外轮廓表面132的接触位置,由于第二外轮廓表面132不向外凸出或凸出程度较小,使得后脚杆21获得了一定的摆动余量,成为可向内转动的自由状态,从而在车架的收合状态下,通过向内摆动而获得两个后轮组22在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上更小的整体宽度。
通过上述后脚杆21相对于后脚盖23的摆动,可以实现两个后轮组在车架展开状态下更宽更稳定的支撑作用以及在车架收合状态下更窄空间占用更少的收合效果。相比于相关技术,这种配合结构简单可靠,第一外轮廓表面和第二外轮廓表面可以一体成形于前脚关节,因此成本也比较低。
参考图4-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脚杆21与所述后脚盖23之间的铰轴24的轴线与所述关节轴40的轴线垂直,并与所述后脚杆21的长度方向垂直。整个车架既能够在垂直于关节轴40的轴线的平面范围内收合,也能够在垂直于铰轴24的轴线的平面范围内收合,铰轴24的轴线与关节轴40的轴线相垂直则可使得收合后的整体尺寸更紧凑。另外,铰轴24的轴线还可以与后脚杆21的长度方向垂直。
为了使后脚杆21的上端与第一外轮廓表面131和所述第二外轮廓表面132的接触位置的切换更加平滑,参考图4和图11-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轮廓表面131与所述第二外轮廓表面132平滑过渡,所述第一外轮廓表面131为圆弧形凸起表面。第二外轮廓表面132可以设计为凸起表面,也可以不凸起。
参考图4、图8、图9和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脚盖23的内侧具有第一阻挡块231和第二阻挡块232,所述前脚关节13具有第三阻挡块133,所述手把组30还包括关节盖34,所述关节盖34与所述手把关节33固定连接,所述关节盖34具有阻挡槽341,所述第二阻挡块232插设在所述阻挡槽341内,并在所述阻挡槽341内可滑动。阻挡槽341在周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二阻挡块232在周向上的长度,因此当后脚盖23与手把关节13相对转动时,第二阻挡块232在阻挡槽341内滑动。
在所述车架的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阻挡块231与所述第三阻挡块133抵靠,以限制所述后脚盖23相对所述前脚关节13在第一方向上转动,所述第二阻挡块232与所述阻挡槽341的一侧周向槽壁抵靠,以限制所述后脚盖23相对于所述关节盖34在第二方向上转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这样后脚盖23和前脚关节13在车架展开状态下不能发生相对转动,确保了展开状态下车架的稳定性。这里的第一方向可以为后脚组20朝向手把组30转动的方向,而第二方向相应为后脚组20朝向前脚组10转动的方向。
在所述车架从展开状态收合到收合状态的过程中,所述关节盖34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后脚盖23转动,使所述阻挡槽341相对于所述第二阻挡块232滑动,并解除所述后脚盖23相对于所述关节盖34在第二方向上转动的限制。此时,后脚组20可以朝向前脚组10转动,实现后脚组20与前脚组10之间的收合。
在所述车架的收合状态下,所述第一阻挡块231与所述第三阻挡块133抵靠,以限制所述后脚盖23相对所述前脚关节13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转动,所述第二阻挡块232与所述阻挡槽341的另一侧周向槽壁抵靠,以限制所述后脚盖23相对于所述关节盖34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转动。此时后脚组20在垂直于关节轴40的轴线的平面内受到限制而不能转动,只允许后脚杆21相对于后脚盖23向内摆动,实现后脚杆21的向内收合。而且,参考图5,在整个车架被提起时,铰轴24与地面基本平行,后脚杆21和后轮组22在重力作用下从位置B向内摆动到位置A,从而自动地实现后脚杆的向内收合。
参考图10和图12-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把组30还包括:转动块35和第一滑块36。转动块35与所述手把关节33通过所述关节轴40转动连接。第一滑块36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手把关节33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把关节33伸出和缩回。
参考图12,在所述车架的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滑块36从所述手把关节33伸出,并抵顶在所述前脚关节13上,以限制所述前脚关节13和所述手把关节33之间的相对转动。参考图13,在所述车架从展开状态收合到收合状态的过程中,通过使所述转动块35转动来带动所述第一滑块36缩回到所述手把关节33内,以解除所述前脚关节13和所述手把关节33之间的相对转动的限制。
为了对转动块35的转动进行控制,以调整第一滑块36相对于手把关节33的位置,参考图3、图10和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把组30还包括:锁定块37、拨块38和解锁键39。锁定块37可锁定地设置在所述手把杆31内。拨块38设置在所述手把关节33内,且所述拨块38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块35抵靠,第二端与所述锁定块37抵靠。解锁键39设置在所述手把杆31上,且通过锁定元件391与所述锁定块37连接。解锁键39在受到外力后,能够使所述锁定元件391脱离使所述锁定块37相对于所述手把杆31锁定的位置,从而使所述锁定块37推动所述拨块38朝向所述转动块35的运动。
解锁键39可以设置在手把杆31最上侧的手把32上,例如位于手把32的下侧表面,以方便用户抓握。手把杆31可设置为伸缩杆结构,例如图3中的伸缩外杆312和伸缩内杆311,伸缩内杆311与手把32固定连接,伸缩外杆312的下端与手把关节33固定连接,锁定块37可以与伸缩内杆31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车架的展开状态下,锁定元件391能够对锁定块37或伸缩内杆311相对于伸缩外杆312的位置进行锁定。
当用户按下解锁键39时,解锁键39通过钢丝绳等柔性件使锁定元件39脱离锁定位置,以使锁定块37和伸缩内杆311能够相对于伸缩外杆312运动。用户推动手把32可以使锁定块37朝向手把关节33运动,而锁定块37则推动所述拨块38朝向所述转动块35运动。相应地,转动块35在拨块38的推动作用下转动,带动第一滑块36向内缩回,脱离限制前脚关节13和手把关节33之间相对转动的位置。这样就实现了按下解锁键之后前脚关节13和手把关节33之间的转动限制的解除。
为了使转动块35更有效地驱动第一滑块36相对于手把关节33的滑动,参考图10和图12-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块35具有位于所述关节轴40远离所述拨块38的一侧的第一导向滑槽351,所述第一滑块36具有销孔361和第二导向滑槽362。所述手把组30还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滑槽351和所述销孔361的销杆392,所述销杆392与所述第一导向滑槽351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滑槽351的长度方向相对滑动,所述关节轴40穿过所述第二导向滑槽362,且能够沿所述第二导向滑槽362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转动块35在转动过程中,通过所述销杆392带动所述第一滑块36相对于所述手把关节33伸出或缩回。
在图14的(h)和(i)中,第一导向滑槽351位于用于穿设关节轴40的轴孔352的一侧,销杆392穿过第一滑块36的销孔361和转动块35的第一导向滑槽351,关节轴40穿过转动块35的轴孔352和第一滑块36的第二导向滑槽362。当转动块35转动时,通过第一导向滑槽351的槽壁推动销杆392,而销杆392在只能够相对于手把关节13滑动的第一滑块36的销孔361的限定下在第一导向滑槽351内滑动,从而带动第一滑块36滑动。
参考图12,手把组3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36和所述手把关节33之间的第一弹性件393,例如弹簧等,以使得第一滑块36在转动块35逆时针转动时,能够自动地使所述第一滑块36相对于所述手把关节33向外伸出,以到达限制前脚关节13和手把关节33之间相对转动的位置。
参考图2-图4和图11-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车架还包括:旋转座51、滑套52和支撑杆53。旋转座51的一端与所述前脚关节13铰接。旋转座51能够支撑童车座椅50,并与所述童车座椅50的底部可转动地连接。通过旋转座51,童车座椅50能够调整成向前、向后或侧向乘坐的状态。在旋转座51上还可以设置用于支撑儿童腿部的脚踏杆54。在后脚杆21上可设置用于支撑后向乘坐的儿童腿部的脚踏板211。
滑套52可滑动地套在所述前脚杆11上。支撑杆5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旋转座51的另一端和所述滑套52铰接。支撑杆53能够在车架的展开状态下与所述旋转座51和所述前脚杆11之间形成支撑三角形,并在车架的收合状态下与所述旋转座51完全展开并贴合在所述前脚杆11上。这种旋转座51、滑套52和支撑杆53的配合结构既能够在车架展开状态下稳定可靠地支撑童车座椅50,又能够在车架收合状态下与前脚杆11贴合,减少收合后的空间占用。
参考图11-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脚组10还包括:固定座14、第二滑块15和第三滑块16。固定座14固定设置在所述前脚杆11内,第二滑块15设置在所述前脚杆11内,并与所述固定座14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5具有与所述手把组30接触的第一端和具有驱动斜面151的第二端。第三滑块16设置在所述前脚杆11内,并与所述固定座14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三滑块16具有插销部161和与所述第二滑块15的驱动斜面151接触的楔形表面162。
在车架的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三滑块16的插销部161伸出所述固定座14并插入所述前脚杆11和所述滑套52上的通孔,以锁定所述滑套52在所述前脚杆11的位置。
在所述车架从展开状态收合到收合状态的过程中,通过所述手把组30的转动来推动所述第二滑块15运动,以便通过所述第二滑块15的驱动斜面151与所述第三滑块16的楔形表面162的楔形配合,使所述第三滑块16的插销部161从所述前脚杆11和所述滑套52上的通孔中缩回,从而解锁所述滑套52在所述前脚杆11的位置。这样就通过手把组30的转动实现了滑套52的解锁,而旋转座51和支撑杆5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地展平并贴合到前脚杆11上。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需要分别收合旋转座和车架的手把组、前脚组和后脚组的方式,本实施例使收合过程更加简化,在提起手把组来收合车架的手把组、前脚组和后脚组时同步地解锁滑套,使旋转座及支撑杆也自动地收合。
为了使手把组30的转动更可靠地实现滑套52解锁,参考图11和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脚组1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7。第二弹性件17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4和所述第二滑块15之间,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二滑块15的第一端维持与所述手把组30的接触。
本公开上述车架的各个实施例可应用于婴儿推车,因此本公开还提供了包括前述任一种车架实施例的婴儿推车实施例。
参考图1-图14,下面对一个车架实例从展开状态到收合状态的过程中各个部件间的配合进行说明。
在车架展开状态下,用户用手按下手把32上的解锁键39,解锁键39通过钢丝绳带动锁定元件39从锁定位置脱离,此时用户向下推动手把32可以使得伸缩内杆311向伸缩外杆312内缩入,带动锁定块37朝向手把关节33运动。
锁定块37推动拨块37朝向手把关节33运动,拨块37则推动转动块35转动,而转动块35的转动则带动第一滑块36向内缩回,脱离限制前脚关节13和手把关节33之间相对转动的位置。
然后,用户通过提起车架,使得手把组和前脚组在重力的作用下朝向后脚组转动而靠拢。在这个过程中,手把关节33或第一滑块36能够顶靠第二滑块15,使第二滑块15朝向前轮组13运动,压缩第二弹性件17,并通过驱动斜面151带动第三滑块16的插销部161从前脚杆11和滑套52上的通孔中缩回,从而实现滑套52在前脚杆11上解锁。而滑套52的解锁则使得旋转座51及支撑杆53在重力下展平,滑套52则沿前脚杆11向下滑动,从而实现童车座椅的支撑结构的收合。
当手把组和前脚组均已靠拢到邻近后脚组的位置后,后脚组中的后脚杆和后轮组则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后脚盖向内摆动,进一步减小了两个后轮组之间的间距,从而形成图6所示的收合状态。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3)
1.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脚组(10),包括前脚杆(11)、设置在所述前脚杆(11)下端的前轮组(12)和设置在所述前脚杆(11)上端的前脚关节(13);
后脚组(20),包括两个后脚杆(21)、分别设置所述两个后脚杆(21)的下端的两个后轮组(22)和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后脚杆(21)的上端的两个后脚盖(23);和
手把组(30),包括手把杆(31)、设置在所述手把杆(31)上端的扶手(32)和设置在所述手把杆(31)下端的手把关节(33),
其中,所述前脚关节(13)、所述两个后脚盖(23)和所述手把关节(33)通过关节轴(40)同轴连接,所述后脚杆(21)的上端通过铰轴(24)与同侧的后脚盖(23)铰接,在所述车架的展开状态和收合状态下,所述前脚关节(13)与所述后脚盖(23)的相对转动角度不同,以使所述前脚关节(13)的不同部分外轮廓表面与所述后脚杆(21)的上端接触,且所述后脚杆(21)相对于所述后脚盖(23)摆动到不同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关节(13)的外轮廓表面包括第一外轮廓表面(131)和第二外轮廓表面(132),所述第一外轮廓表面(131)到所述前脚关节(13)的转动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外轮廓表面(132)到所述前脚关节(13)的转动轴线的距离;
在所述车架的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外轮廓表面(131)与所述后脚杆(21)的上端抵靠,以使所述后脚杆(21)在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上向外摆动,所述两个后轮组(22)在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上的整体宽度大于所述前轮组(12)在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
在所述车架的收合状态下,所述第二外轮廓表面(132)与所述后脚杆(21)的上端抵靠,以使所述后脚杆(21)在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上向内摆动,所述两个后轮组(22)在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上的整体宽度小于所述前轮组(12)在所述车架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脚杆(21)与所述后脚盖(23)之间的铰轴(24)的轴线与所述关节轴(40)的轴线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轮廓表面(131)与所述第二外轮廓表面(132)平滑过渡,所述第一外轮廓表面(131)为圆弧形凸起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脚盖(23)的内侧具有第一阻挡块(231)和第二阻挡块(232),所述前脚关节(13)具有第三阻挡块(133),所述手把组(30)还包括关节盖(34),所述关节盖(34)与所述手把关节(33)固定连接,所述关节盖(34)具有阻挡槽(341),所述第二阻挡块(232)插设在所述阻挡槽(341)内,并在所述阻挡槽(341)内可滑动;
在所述车架的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阻挡块(231)与所述第三阻挡块(133)抵靠,以限制所述后脚盖(23)相对所述前脚关节(13)在第一方向上转动,所述第二阻挡块(232)与所述阻挡槽(341)的一侧周向槽壁抵靠,以限制所述后脚盖(23)相对于所述关节盖(34)在第二方向上转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第一方向的反方向;
在所述车架从展开状态收合到收合状态的过程中,所述关节盖(34)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后脚盖(23)转动,使所述阻挡槽(341)相对于所述第二阻挡块(232)滑动,并解除所述后脚盖(23)相对于所述关节盖(34)在第二方向上转动的限制;
在所述车架的收合状态下,所述第一阻挡块(231)与所述第三阻挡块(133)抵靠,以限制所述后脚盖(23)相对所述前脚关节(13)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转动,所述第二阻挡块(232)与所述阻挡槽(341)的另一侧周向槽壁抵靠,以限制所述后脚盖(23)相对于所述关节盖(34)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组(30)还包括:
转动块(35),与所述手把关节(33)通过所述关节轴(40)转动连接;和
第一滑块(36),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手把关节(33)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手把关节(33)伸出和缩回,
其中,在所述车架的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一滑块(36)从所述手把关节(33)伸出,并抵顶在所述前脚关节(13)上,以限制所述前脚关节(13)和所述手把关节(33)之间的相对转动;
在所述车架从展开状态收合到收合状态的过程中,通过使所述转动块(35)转动来带动所述第一滑块(36)缩回到所述手把关节(33)内,以解除所述前脚关节(13)和所述手把关节(33)之间的相对转动的限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组(30)还包括:
锁定块(37),可锁定地设置在所述手把杆(31)内;
拨块(38),设置在所述手把关节(33)内,且所述拨块(38)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块(35)抵靠,第二端与所述锁定块(37)抵靠;和
解锁键(39),设置在所述手把杆(31)上,且通过锁定元件(391)与所述锁定块(37)连接,被配置为在受到外力后,使所述锁定元件(391)脱离使所述锁定块(37)相对于所述手把杆(31)锁定的位置,从而使所述锁定块(37)推动所述拨块(38)朝向所述转动块(35)的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块(35)具有位于所述关节轴(40)远离所述拨块(38)的一侧的第一导向滑槽(351),所述第一滑块(36)具有销孔(361)和第二导向滑槽(362),所述手把组(30)还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滑槽(351)和所述销孔(361)的销杆(392),所述销杆(392)与所述第一导向滑槽(351)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滑槽(351)的长度方向相对滑动,所述关节轴(40)穿过所述第二导向滑槽(362),且能够沿所述第二导向滑槽(362)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转动块(35)在转动过程中,通过所述销杆(392)带动所述第一滑块(36)相对于所述手把关节(33)伸出或缩回。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组(30)还包括:
第一弹性件(393),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36)和所述手把关节(33)之间,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滑块(36)相对于所述手把关节(33)向外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旋转座(51),一端与所述前脚关节(13)铰接,被配置为支撑童车座椅,并与所述童车座椅的底部可转动地连接;
滑套(52),可滑动地套在所述前脚杆(11)上;和
支撑杆(53),两端分别与所述旋转座(51)的另一端和所述滑套(52)铰接,被配置为在车架的展开状态下与所述旋转座(51)和所述前脚杆(11)之间形成支撑三角形,并在车架的收合状态下与所述旋转座(51)完全展开并贴合在所述前脚杆(11)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组(10)还包括:
固定座(14),固定设置在所述前脚杆(11)内;
第二滑块(15),设置在所述前脚杆(11)内,并与所述固定座(14)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5)具有与所述手把组(30)接触的第一端和具有驱动斜面(151)的第二端;和
第三滑块(16),设置在所述前脚杆(11)内,并与所述固定座(14)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三滑块(16)具有插销部(161)和与所述第二滑块(15)的驱动斜面(151)接触的楔形表面(162),
其中,在车架的展开状态下,所述第三滑块(16)的插销部(161)伸出所述固定座(14)并插入所述前脚杆(11)和所述滑套(52)上的通孔,以锁定所述滑套(52)在所述前脚杆(11)的位置;
在所述车架从展开状态收合到收合状态的过程中,通过所述手把组(30)的转动来推动所述第二滑块(15)运动,以便通过所述第二滑块(15)的驱动斜面(151)与所述第三滑块(16)的楔形表面(162)的楔形配合,使所述第三滑块(16)的插销部(161)从所述前脚杆(11)和所述滑套(52)上的通孔中缩回,从而解锁所述滑套(52)在所述前脚杆(11)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组(10)还包括:
第二弹性件(17),设置在所述固定座(14)和所述第二滑块(15)之间,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二滑块(15)的第一端维持与所述手把组(30)的接触。
13.一种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车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61530.XA CN116279738A (zh) | 2021-12-20 | 2021-12-20 | 车架及婴儿推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61530.XA CN116279738A (zh) | 2021-12-20 | 2021-12-20 | 车架及婴儿推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279738A true CN116279738A (zh) | 2023-06-23 |
Family
ID=86829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61530.XA Pending CN116279738A (zh) | 2021-12-20 | 2021-12-20 | 车架及婴儿推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279738A (zh) |
-
2021
- 2021-12-20 CN CN202111561530.XA patent/CN116279738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065186B2 (en) | Child stroller apparatus and child seat suitable for use on the same | |
CN109131517B (zh) | 婴儿车 | |
CN109835405B (zh) | 一种推车车架 | |
US7766366B2 (en) | Foldable baby stroller frame | |
EP3263420B1 (en) | Child stroller apparatus | |
US20220297737A1 (en) | Child stroller apparatus | |
US6422587B1 (en) | Baby carriage folding mechanism for a folding baby carriage | |
US8141895B2 (en) | Collapsible strolle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 |
US10286940B2 (en) | Child stroller apparatus | |
JP7457155B2 (ja) | 折畳式ロック機構 | |
CN104828120B (zh) | 具有连动收车功能的婴幼儿车架 | |
EP1900599B1 (en) | Foldable baby stroller frame | |
CN111483503B (zh) | 枢转座机构及包含该枢转座机构的儿童推车 | |
US20080073879A1 (en) | Foldable stroller | |
CN110588758B (zh) | 一种婴幼儿车架 | |
CN107985379B (zh) | 儿童推车 | |
CN111204369A (zh) | 一种婴幼儿推车 | |
CN114312960B (zh) | 载具及其婴儿承载机构 | |
CN111619646B (zh) | 儿童推车 | |
CN116279738A (zh) | 车架及婴儿推车 | |
CN216580664U (zh) | 车架及婴儿推车 | |
CN111717267A (zh) | 一种折叠婴儿车的车架和婴儿车 | |
CN101767600A (zh) | 可换向推行的折叠式童车 | |
GB2442127A (en) | Foldable stroller | |
CN222022747U (zh) | 一种婴儿车背靠扶手收合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