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6254063A - 聚合物膜 - Google Patents

聚合物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54063A
CN116254063A CN202111504245.4A CN202111504245A CN116254063A CN 116254063 A CN116254063 A CN 116254063A CN 202111504245 A CN202111504245 A CN 202111504245A CN 116254063 A CN116254063 A CN 1162540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olymer film
polyvinyl acetal
present
acetal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042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子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 Chun Petr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 Chun Pet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 Chun Petr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 Chun Petr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0424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54063A/zh
Priority to US17/853,601 priority patent/US20230182448A1/en
Priority to JP2022186321A priority patent/JP2023086683A/ja
Publication of CN116254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540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1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without carri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9/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lcohol, ether, aldehydo, ketonic, acetal, or ketal radical; Adhesives based on hydrolysed 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9/1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etals or ketal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of unsaturated acetals or ketals or by after-treatment of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2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itself
    • C09J2301/208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itself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constituted by at least two or more adjacent or superposed adhesive layers, e.g. multilayer adhesiv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膜,其包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及可塑剂;其中,该聚合物膜包含至少一第一层及一第二层,该第一层与该第二层的损耗因子不同;并且该第一层与该第二层的损耗因子的比值为1.30至3.12。本发明所提供的聚合物膜具有改善的隔音效果。

Description

聚合物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关于一种聚合物膜;本发明尤其是关于一种适用于夹层玻璃的中间膜的聚合物膜。
背景技术
夹层玻璃(或称胶合玻璃、层合玻璃等)是指一种安全玻璃,在破碎时仍得以固定在一起。夹层玻璃由一膜片包含在两层或更多层玻璃之间,通常所述膜片是采用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PVB)或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材料制成。即便玻璃破碎,该膜片仍能保持玻璃层黏合,且其高强度可防止玻璃破碎成大而尖锐的碎片。当撞击力不足以完全穿过玻璃时,将产生特有的“蜘蛛网”裂纹形态。
除了上述安全特性之外,夹层玻璃也适用于隔音。与相同厚度的单片玻璃窗相比,夹层玻璃具备更优异的声波衰减效果。于此用途,夹层玻璃中的膜片可采用具多层结构的PVB膜片,以改善膜片的隔音效果。
具体而言,上述膜片的玻璃转移温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g)被认为可以直接决定膜片的隔音效果;所谓玻璃转移温度是指物质在玻璃态(是指材料处于流动性低的状态)以及高弹性态(是指材料处于流动性高且柔软的状态)之间可逆转化的温度。通常情况下,膜片的玻璃转移温度越低,则本领域技术人员判断其膜片偏向流动性高且柔软的状态,进而具备较佳的隔音效果。
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旨在提供本发明的简化摘要,以令阅读者对本发明具备基本的理解。此发明内容并非本发明的完整概述,且其用意并非指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重要或关键组件或界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仰赖玻璃转移温度作为膜片隔音效果的主要判断标准实有疑虑,并非膜片的玻璃转移温度越低,就必然具备较佳的隔音效果。
本发明人认为,当膜片以多层结构设置时,通过不同层之间的材质差异,使得声音在穿透过程中能够有效减振,进而达到遮音的功效;尤其是不同层之间阻尼特性差异与其隔音效果及整体结构的均一性相关。具体而言,上述膜片的黏弹性质(viscoelasticity)被视为决定隔音效果的重要参数,所谓黏弹性质是指黏性及弹性的组合,也即黏性流体及弹性流体的流动特性组合;透过多层结构中黏弹性质的差异,声音在穿透的过程中,受到介质的干扰,将声波转为材料分子运动的储存能及消耗能,进而达到降低音量的功效。当多层膜的中间层与保护层的损耗因子(tanδ)存在适当差异时,声音在穿透过程中能够更有效被材料运用,进而达到隔音效果提升。
除此之外,所述膜片通常包含可塑剂;而本发明人发现,膜片的可塑剂兼容性的优劣可能与膜片的隔音效果以及成膜性质有关,例如:当树脂无法吸纳更多可塑剂,则多层膜间的黏弹差异无法有效区分,使得声音在穿透过程中无法有效被材料吸收,进而减弱隔音效果;而树脂无法吸纳更多可塑剂更会导致可塑剂渗出,进而造成膜片的成膜性质不佳。更进一步地,本发明人认为,中间层与保护层之间的损耗因子差异太大,也就是两者的损耗因子的比值太大或太小时;抑或是当膜片的羟基含量过低时,皆可能导致膜片的可塑剂兼容性下降。
据此,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聚合物膜,其包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及可塑剂;且该聚合物膜包含至少一第一层及一第二层,该第一层与该第二层的损耗因子(tanδ)不同,且该第一层与该第二层的损耗因子的比值为1.30至3.12。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第一层的该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以100重量份计,该可塑剂为50至90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第一层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其羟基含量比大于16.0mol%且小于30.6mol%。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第一层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其聚合度大于1750且小于3850。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第一层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其乙酰度小于20mol%。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第一层的玻璃转移温度(Tg)为-7至6℃。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第一层的损耗因子为0.70至1.38。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第二层的该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以100重量份计,该可塑剂为30至60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第二层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其羟基含量比介于25mol%至31mol%。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第二层的玻璃转移温度(Tg)为25至35°C。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第二层的损耗因子为0.37至0.94。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聚合物膜为三层结构,且该三层结构中,上下两层为该第二层,中间夹该第一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聚合物膜依据ISO 16940的MIM机械阻抗法(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Impedance)所得的于20℃的阻尼损失系数大于0.25。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聚合物膜是作为夹层玻璃用的中间膜,其厚度为0.5至2mm。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聚合物膜厚度为0.8mm,且该第二层/第一层/第二层的厚度为0.335mm/0.13mm/0.335mm。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聚乙烯醇缩醛为聚乙烯醇缩丁醛(PolyvinylButyral,PVB)。
本发明所提供的聚合物膜的优势在于:该聚合物膜奠基于上述特征的界定可获得良好的隔音效果;且根据较佳的一些实施例,也可同时具备理想的结构及成膜特性。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与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浅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至图3是依据本发明不同实施例所绘示的聚合物膜层迭剖面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聚合物膜制造流程图。
附图标记:
聚合物膜100A~100C、第一层101、第二层102、步骤S100~S106。
根据惯常的作业方式,图中各种特征与组件并未依实际比例绘制,其绘制方式是为了以最佳的方式呈现与本发明相关的具体特征与组件。除此之外,在不同附图间,以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符号指称相似的组件及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下文针对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例提出了说明性的描述,但这并非实施或运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唯一形式。在本说明书及后附的权利要求书中,除非上下文另外载明,否则“一”及“该”也可解释为复数。此外,在本说明书及后附的权利要求书中,除非另外载明,否则“设置于某物之上”可视为直接或间接以贴附或其他形式与某物的表面接触,该表面的界定应视说明书内容的前后/段落语意以及本说明所属领域的公知常识予以判断。
虽然用以界定本发明的数值范围与参数皆是约略的数值,此处已尽可能精确地呈现具体实施例中的相关数值。然而,任何数值本质上不可避免地含有因个别测试方法所致的标准偏差。在此处,“约”通常是指实际数值在一特定数值或一范围的正负10%、5%、1%或0.5%之内。或者是,“约”一词代表实际数值落在平均值的可接受标准误差之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考虑而定。因此,除非另有相反的说明,本说明书与附随权利要求书所揭示的数值参数皆为约略的数值,且可视需求而更动。至少应将这些数值参数理解为所指出的有效位数与套用一般进位法所得到的数值。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膜,其包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以及可塑剂。具体而言,本文所述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是指聚乙烯醇与醛缩合而成的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聚乙烯醇可通过将聚乙烯酯皂化而得,而其聚乙烯醇的皂化度通常为70摩尔(mole)%至99.9摩尔%的范围内,例如:70摩尔%、75摩尔%、80摩尔%、85摩尔%、90摩尔%、95摩尔%、99摩尔%或99.9摩尔%。上述醛通常可采用碳数为1至10的醛,例如:甲醛、乙醛、丙醛、正丁醛、异丁醛、正戊醛、2-乙基丁醛、正己醛、正辛醛、正壬醛、正癸醛及苯甲醛等;较佳地,所述醛为丙醛、正丁醛、异丁醛、正己醛或正戊醛;更佳为丙醛、正丁醛或异丁醛。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该聚乙烯醇缩醛为聚乙烯醇缩丁醛(Polyvinyl Butyral,PVB)
另一方面,所述可塑剂又称塑化剂,其通常与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合并使用而影响材料的黏弹性质。具体而言,所述可塑剂非限制性地选自由一元酸酯、多元酸酯、有机磷酸以及有机亚磷酸所组成的群组;所述可塑剂更具体地选自由三乙二醇双(2-乙基己酸酯)(triethylene glycol bis(2-ethylhexanoate),3GO)、四乙二醇双(2-乙基己酸酯)、三乙二醇双(2-乙基丁酸酯)、四乙二醇双(2-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庚酸酯、四乙二醇二庚酸酯、己二酸二己酯、己二酸二辛酯、己二酸己基环己基酯、己二酸二异壬酯、己二酸庚基壬基酯、癸二酸二丁酯、己二酸双[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聚己二酸酯、丙二醇二苯甲酸酯、二丙二醇二苯甲酸酯、三丙二醇二苯甲酸酯、聚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苯甲酸异癸酯、苯甲酸-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对苯二甲酸二丁氧基乙酯、蓖麻油、蓖麻油酸甲酯、大豆油、以及环氧化大豆油所组成的群组。
接续,上述聚合物膜包含至少一第一层以及一第二层,且该第一层与该第二层的损耗因子不同。本文所述的损耗因子即为tanδ(或称损耗因子、阻尼因子、损耗角正切),用以表达材料黏弹性质中的阻尼特性,并且可对等材料的损耗模量(或称损失模量、黏性模量,loss modulus,G”)与储存模量(或称弹性模量,storage modulus,G’)的比值;进一步地,所述损耗因子对应温度的波峰值即为玻璃转移温度(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Tg)。通常情况下,所述损耗因子与材料的黏性大小呈正相关;而玻璃转移温度越低,则可约略地推知材料较软。
根据至少一较佳实施例,上述聚合物膜的第一层及第二层的损耗因子的比值为1.30至3.12;例如:1.30、1.32、1.46、1.49、1.62、1.75、1.78、1.83、1.87、1.92、1.97、2.31、2.41、3.00或者3.12。本发明所提供的聚合物膜中,该第一层的损耗因子为0.70至1.38,例如:0.70、0.89、0.94、0.96、0.99、1.17、1.18、1.20、1.21、1.24、1.26、1.28、1.31或1.38;另一方面,该第二层的损耗因子为0.37至0.94,例如:0.37、0.42、0.46、0.52、0.54、0.61、0.63、0.65、0.67、0.78或0.94。
除此之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该第一层的玻璃转移温度为-7至6℃;较佳地,其玻璃转移温度为-6.99至5.26℃;而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该第二层的玻璃转移温度为25至35℃;较佳地,该第二层的玻璃转移温度为26.63至33.19℃。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聚合物膜中,该第一层所含的该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以100重量份计,而该可塑剂为50至90重量份。具体而言,该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以100重量份计时,该可塑剂为60至90重量份;较佳地,该可塑剂为60至70重量份,例如:60、61、62、63、64、65、66、67、68、69或70重量份。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该第二层所含的该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以100重量份计,该可塑剂为30至60重量份;较佳地,该可塑剂为37至43重量份,例如:37、38、39、40、41、42或43重量份。
在不为任何特定理论限制的情况下,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含量比被视为与可塑剂兼容性相关。本文所述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含量比是指以百分率表示与羟基键结的次乙基(ethylene)量除以主链的总次乙基量而求出的摩尔分率。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聚合物膜中,该第一层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含量比大于15.0mol%且小于30.6mol%;较佳地,其羟基含量比大于16.0mol%且小于30.6mol%;更佳地,其羟基含量比介于16.4至30.0mol%之间,例如:16.4、19.2、22.6、23.3、23.8、24.7、25.0、25.1、25.7、29.3或30.0mol%。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该第二层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羟基含量比介于25mol%至31mol%之间;较佳地,其羟基含量比介于27.4至30.8mol%之间,例如:27.4、27.5、27.6、27.7、27.9、28.1、28.3、28.4、29.6或30.8mol%。
本文所述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缩醛度(或称缩醛化度)是指以百分率表示与缩醛基键结的次乙基量除以主链的总次乙基量而求出的摩尔分率。
本文所述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度(或称乙酰化度)是以百分率表示的值,其是从主链的总次乙基量减去与羟基键结的次乙基量及与缩醛基键结的次乙基量,再将所得的值除以主链的总次乙基量而求出的摩尔分率。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聚合物膜中,该第一层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乙酰度小于20mol%;较佳地,其乙酰度为8.0至11.8mol%,例如:8.0、8.2、8.5、9.2、9.6、10.1、10.2、10.5、11.5、11.8mol%。
上述羟基含量比、缩醛度及乙酰度是依据JIS K6728的“聚乙烯醇缩丁醛试验方法”测定的结果算出。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聚合物膜中,该第一层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假比重为0.220至0.280,较佳地为0.248至0.258。上述假比重是依据JIS K6720进行测定。
本文所述的聚合度是一衡量聚合物分子大小的指标。以重复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重复单元数目的平均值。在本发明所提供的聚合物膜中,该第一层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聚合度为1600以上且小于3850;较佳地,其聚合度大于1750且小于3850;较佳地,其聚合度为2000至3700,例如:2000、2200、2400、2600、2800、3000、3200、3400、3500、3600或3700。
本文所述的损失系数(loss factor)又称损耗系数,具体而言是指阻尼损失系数;其数值大小被视为与隔音效果呈正相关。本发明所提供的聚合物膜,依据ISO 16940的MIM机械阻抗法于20℃下所测得的阻尼损失系数大于0.25。
图1至3是依据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聚合物膜所呈现的层迭剖面图;其中,不同实施例的聚合物膜之间具有结构上的差异。图1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聚合物膜100A层迭剖面图。请参阅图1,该聚合物膜100A是一三层结构,其上下层皆为第二层102,而该两第二层102之间是一第一层10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该聚合物膜100A可为一夹层玻璃的中间膜,并设置于两玻璃板之间;其中该第一层101是作为一中间层,而该第二层102是作为一保护层。另一方面,就厚度而言,该聚合物膜100A的厚度为0.5至2mm,例如: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mm;较佳地,该聚合物膜100A的厚度为0.8mm;其中,该第一层101的厚度为0.11至0.15mm,较佳地为0.13mm;而该第二层102的厚度为0.320至0.350mm,较佳地为0.335mm。
图2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聚合物膜100B层迭剖面图,其与上述实施例的聚合物膜100A相似;然而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聚合物膜100B是一两层结构,由该第一层101以及该第二层102所迭合而成。
图3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聚合物膜100C层迭剖面图,其与上述聚合物膜100A相似;然而差异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聚合物膜100C增设一该第一层101,其贴合于该上方/下方第二层102中的任一者。除上述实施例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未悖离本发明理念的条件下,依据需求于该聚合物膜100C交错地增设该第一层101或该第二层102,例如:四层结构、五层结构、六层结构或六层以上的结构等。
图4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呈现的聚合物膜制造流程图。请参阅图4,本发明所提供的聚合物膜制造流程至少包含步骤S100至S106。具体而言,在步骤S100之中,将第一PVB树脂以及可塑剂混练形成第一树脂组合物,其中,混练时的操作温度以及转速可依据公知方法及需求所调整,其细部条件不为本案所限制。在步骤S102之中,将第二PVB树脂以及可塑剂混练形成第二树脂组合物,其中,混练时的操作温度以及转速也可依据公知方法及所调整,其细部条件不为本案所限制。在步骤S104之中,将第一树脂组合物及第二树脂组合物分别制成第一层及第二层;其中,制成方法可采用公知薄膜制备方式进行,例如:挤出成型或热压成型等方法。在步骤S106之中,结合第一层及第二层以形成聚合物膜;其中,制成方法可采用公知薄膜制备方式,例如:挤出成型或热压成型等方法。
经由以上流程所制备而成的聚合物膜可作为一待测膜片进行以下各式特性测定。
黏弹性质的测定
本文用以测定黏弹性质的方法至少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将待测膜片裁切为一圆形,其直径为8mm,并将所述待测膜片放置于一恒温恒湿箱中24小时,并调控其温度以及相对湿度分别保持在23℃以及55%;接续,将待测膜片放置于旋转剪切流变仪(DiscoveryHybrid Rheometer II,DHR)(TA Instrument制造)中以振荡法进行黏弹性质的分析,分析条件如下:测试温度由100℃降至-10℃,且其降温速率为3℃/min;振荡频率设定为1Hz;将待测膜片维持在1%的应变;夹具压力设定为1N。通过上述方法自分析结果中获得待测膜片的损耗因子及玻璃转移温度。
膜片中间层渗出情形的测定
膜片中间层渗出情形是呈现一多层膜片(至少三层而得以定义中间层者)结构完整性以及可塑剂兼容性的指标;并可作为决定所述多层膜片隔音效果的因素之一。若一待测膜片经判定具有膜片中间层渗出情形,则可推知其可塑剂兼容性较低,且后续制成的膜片会有均一性较差的问题。具体而言,本文用以测定膜片中间层渗出情形的方法至少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将待测膜片裁切为4cm的圆形后,放置于一恒温恒湿箱中48小时,并调控其温度以及相对湿度分别保持在23℃以及55%;接续,施加8N的正向力于待测膜片上持续10秒,随后立即以肉眼观察中间层是否有渗出的状况。
膜成型情形的测定
膜成型情形是呈现一多层膜片(至少三层而得以定义中间层者)结构完整性以及可塑剂兼容性的指标;并可作为决定所述多层膜片隔音效果的因素之一。若一膜片经热压后有可塑剂由中间层渗出而无法成型的状况,则可推知其可塑剂兼容性较低。本文用以测定膜成型情形的方法是通过热压成型的方法制成本发明所提供的聚合物膜,并随即以肉眼观察是否有无法吸纳的可塑剂由其中间层中渗出。
损失系数的测定
本文用以测定损失系数的方法是参照ISO 16940的MIM机械阻抗法(Measurementof Mechanical Impedance)进行。具体而言,其方法至少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将一待测膜片夹在两片长300mm、宽25mm、厚度为2.3mm的洁净透明浮法玻璃之间,接着进行预压合,再进行正压合,得到夹层玻璃;其中预压合条件为使用热压机在150℃下预压合3分钟,正压合条件为使用高压釜在135℃及压力13bar的条件下压合120分钟。接续,在夹层玻璃制备完成后的第14天将其置于一恒温恒湿箱中2小时,并调控其温度以及相对湿度分别保持在23℃以及55%;进一步地,将夹层玻璃的中央固定于振动机(vibration shaker)上并在2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振荡;更进一步地,以阻抗头(impedance head)量测振荡的力以及频率,并且以分析系统将实验数据转换为损失系数。需要阐明的是,上述损失系数是依据半功率法(half-power method)所计算的第一振动模式;一般情况下认为,值越高代表隔音效果越好,例如:在20℃之下损失系数的数值若大于0.25则代表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
实施例1至15
于此,本发明依据上述内容提供实施例1至15的聚合物膜。不同实施例之间调整以不同参数制成而产生不同特性,并进一步针对聚合物膜(或称中间膜)的膜成型情形、膜片中间层渗出情形以及损失系数的特性进行分析。关于中间膜的膜成型情形,若无可塑剂渗出的情形,则判定为中间膜能够成膜,标示为“O”;若有可塑剂渗出的情形,则判定为中间膜无法成膜,标示为“X”。
需要阐明的是,实施例1至15皆采用三层结构,并且以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二层为设置于上下的保护层,而以本发明所提供的第一层为中间层。
实施例1至15的聚合物膜的制备方法简述如下:
首先,使用混练机将100重量份的第一PVB树脂与60至90重量份的可塑剂(三乙二醇双(2-乙基己酸酯))充分混练,得到中间层用树脂组成物;使用混练机将100重量份的第二PVB树脂与37至43重量份的可塑剂(三乙二醇双(2-乙基己酸酯))充分混练,得到保护层用树脂组成物。
接着,使用热压机在150℃下将保护层用树脂组成物及中间层用树脂组成物分别热压成保护层(厚度:0.335mm)及中间层(厚度:0.13mm)。
最后,将中间层置于两层保护层中形成三层结构,使用热压机先在100℃下预热压1分钟,再升温到150℃热压3分钟,得到具有三层结构的中间膜(厚度:0.8mm)。
实施例1至15的详细参数界定以及特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403503800000121
Figure BDA0003403503800000131
如表1所示,实施例1至15的中间层与保护层的损耗因子之比值皆介于1.30至3.12之间,故该等实施例所制成的膜片皆有良好的损失系数。更进一步地,若中间层PVB树脂的羟基含量比大于16.0mol%且小于30.6mol%,则不会产生中间层渗出或膜成型失败的情形,显示出可塑剂兼容性高,实施例1至12所示。
比较例1至5
于此,以相似于实施例1至15的制备方法提供比较例1至5的聚合物膜,差异之处如下表所示,并进一步针对中间膜的膜成型情形、膜片中间层渗出情形以及损失系数的特性进行分析,分析与评定方法与实施例1至15相同。
需要阐明的是,比较例1至5皆采用三层结构,其上下分别设置保护层,并于保护层之间设置中间层。比较例1至5的详细参数界定以及特性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3403503800000141
如表2所示,比较例1至5的中间层与保护层的损耗因子的比值皆小于1.30,而该等比较例的聚合物膜的损失系数皆较低,故隔音效果皆不佳。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膜,尤其适用于夹层玻璃的中间膜,其中该聚合物膜的第一层与第二层的损耗因子(tanδ)的比值介于1.30至3.12时,该中间膜制成的夹层玻璃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更进一步地,当其羟基含量比大于16.0mol%且小于30.6mol%时得以令膜片具备良好的成膜性质。
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惟以上所述者,仅惟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聚合物膜,其中,其包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及可塑剂;且
所述聚合物膜包含至少一第一层及一第二层,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的损耗因子不同,且
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的损耗因子的比值为1.30至3.12。
2.如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膜,其中,所述第一层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以100重量份计,所述可塑剂为50至90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2的聚合物膜,其中,所述第一层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其羟基含量比大于16.0mol%且小于30.6mol%。
4.如权利要求3的聚合物膜,其中,所述第一层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其聚合度大于1750且小于3850。
5.如权利要求4的聚合物膜,其中,所述第一层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其乙酰度小于20mol%。
6.如权利要求5的聚合物膜,其中,所述第一层的玻璃转移温度为-7至6℃。
7.如权利要求6的聚合物膜,其中,所述第一层的损耗因子为0.70至1.38。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的聚合物膜,其中,所述第二层的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以100重量份计,所述可塑剂为30至60重量份。
9.如权利要求8的聚合物膜,其中,所述第二层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其羟基含量比介于25mol%至31mol%。
10.如权利要求9的聚合物膜,其中,所述第二层的玻璃转移温度为25至35℃。
11.如权利要求10的聚合物膜,其中,所述第二层的损耗因子为0.37至0.94。
12.如权利要求11的聚合物膜,其中,其为三层结构,且所述三层结构中,上下两层为所述第二层,中间夹所述第一层。
13.如权利要求11的聚合物膜,其中,其依据ISO 16940的机械阻抗法所得的于20℃的阻尼损失系数大于0.25。
14.如权利要求11的聚合物膜,其中,其是作为夹层玻璃用的中间膜,其厚度为0.5至2mm。
15.如权利要求14的聚合物膜,其中,其厚度为0.8mm,且所述第二层/第一层/第二层的厚度为0.335mm/0.13mm/0.335mm。
16.如权利要求15的聚合物膜,其中,所述聚乙烯醇缩醛为聚乙烯醇缩丁醛。
CN202111504245.4A 2021-12-10 2021-12-10 聚合物膜 Pending CN1162540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4245.4A CN116254063A (zh) 2021-12-10 2021-12-10 聚合物膜
US17/853,601 US20230182448A1 (en) 2021-12-10 2022-06-29 Polymer film
JP2022186321A JP2023086683A (ja) 2021-12-10 2022-11-22 ポリマー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4245.4A CN116254063A (zh) 2021-12-10 2021-12-10 聚合物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54063A true CN116254063A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77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04245.4A Pending CN116254063A (zh) 2021-12-10 2021-12-10 聚合物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54063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83507A1 (en) * 2010-09-30 2013-07-18 Shota Matsuda Intermediate film for laminated glass and laminated glass
CN106164006A (zh) * 2014-09-30 2016-11-23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KR102005672B1 (ko) * 2018-04-30 2019-07-30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다층차음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접합유리
CN111655647A (zh) * 2018-02-02 2020-09-11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83507A1 (en) * 2010-09-30 2013-07-18 Shota Matsuda Intermediate film for laminated glass and laminated glass
CN106164006A (zh) * 2014-09-30 2016-11-23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US20170157898A1 (en) * 2014-09-30 2017-06-08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Interlayer film for laminated glass, and laminated glass
CN111655647A (zh) * 2018-02-02 2020-09-11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
KR102005672B1 (ko) * 2018-04-30 2019-07-30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다층차음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접합유리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49592B (zh)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CN102686530B (zh)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US10525676B2 (en) Intermediate film for laminated glass, multilayer intermediate film for laminated glass, and laminated glass
JP4961059B1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CA2162243A1 (en) Interlayer film and laminated glass using the same
JP2001206742A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JP2001220183A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JP2001226152A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JP2004067427A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および合わせガラス
CN116254063A (zh) 聚合物膜
TWI785926B (zh) 聚合物膜
JP2001048600A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TWI809598B (zh) 聚合物膜
JP2023086683A (ja) ポリマー膜
JP7489444B2 (ja) ポリマー膜
JP2001192243A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CN116285714A (zh) 聚合物膜
JP2002326844A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JP2001220184A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CN110315820A (zh) 玻璃接合用薄膜及包括其的层合玻璃
JP2002128545A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CN116254064A (zh) 聚合物膜
JP2001206741A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合わせガラス及び合わせ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TW202424077A (zh) 聚合物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