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62022C -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传递多个至少部分交叠的广播消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传递多个至少部分交叠的广播消息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022C
CN1162022C CNB008023794A CN00802379A CN1162022C CN 1162022 C CN1162022 C CN 1162022C CN B008023794 A CNB008023794 A CN B008023794A CN 00802379 A CN00802379 A CN 00802379A CN 1162022 C CN1162022 C CN 116202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oadcast
message
channel
terminal
portab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8023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7691A (zh
Inventor
F
F·敦尼
B·J·福尔德
P·C·温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Publication of CN1327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7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02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02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电信系统(1)中传送多个同时的广播消息的广播系统,其中所述电信系统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与一个或多个便携式终端(6)通信的固定终端(2)。所述广播系统包括用于从所述或每一个固定终端发送用于由所述固定终端接收区域中的便携式终端(6)接收的第一消息的装置,每个第一消息包括指定为那个固定终端选择的信道的信息,所述信道将用以传送相关的广播消息。提供一种控制装置,用于使所述或每一个便携式终端在指定的广播消息信道上进行接收。然后,在所述指定广播信道上,发射机装置从固定终端(2)发送广播消息,用于由所述或每一个便携式终端(6)实际上同时接收和再现诸如音频广播消息的广播消息。不同的便携式终端可接收不同的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信道是无连接的。所述便携式终端还可漫游到其它固定终端服务的区域,并仍能够接收广播消息。所述系统很大程度上但不是根本上基于数字增强电信(DECT)标准的修改形式。

Description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传递多个至少部分交叠的广播消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电信系统把多广播消息发送给多个用户终端的系统和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能够向多个无线便携式终端广播多信息流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很大程度上但不是根本上基于数字增强电信(DECT)标准。
背景技术
已知根据特定系统要求和容量来使电信系统具有某类音频广播设备。然后,多个系统用户可以接收广播的消息。在日本专利申请JP-A-5-48684的英文摘要中提到了一个基本系统。该摘要涉及带有电话主装置的无绳电话装置,电话主装置带有语音记录部分、无线电(发送)部分和天线。多个从装置带有天线、无线电部分、放大器和扬声器。然后,可从主装置向从装置发送记录的语音消息。
对于这样的布置,如果每个从装置仅具有简单的接收机部分(无线电部分),则可能要求接收机部分不但要支持广播的接收还要支持与主装置的正常话务交换。如果从装置已经在进行电话对话,则可能产生问题。试图向特定的从装置发送广播则会有另外的问题。更不用说任何用于广播多消息的设备。
为电信系统中多个终端提供音频广播设备的另一种方法是用于基站或某个其它类型的控制单元的,以便按照所述系统的传统方式与多个终端中的每一个建立电信链路,即用来传送语音或数据文件业务的链路类型。然后,在每个链路上以与传送正常电话通话的语音信号相同的方式同时发送音频消息来广播音频消息。因为需要同时与每个终端建立各个点对点链路,如果有可能,这也会给仅够在给定时间内为有限数量的终端建立呼叫的资源系统提出很高的要求。通过一个接一个地对多个终端中的各个终端建立呼叫,或者顺序地对终端总数中的部分建立呼叫,可以一定程度地缓解所述问题,尽管这会在向每个预定被广播的终端(或终端总数的部分)进行广播时产生时延。这在特定情况和应用中可能是不可接受的,特别是如果使用所述终端个人的福利有点取决于及时接收广播时。
在对便携式终端采用无线链路的电信系统中,试图通过同时为多个便携式终端建立这样的业务呼叫来提供广播(诸如音频广播)甚至更加困难。这是部分地因为可由单个基站处理的信道的有限数量和由这样的电信系统分配使用的无线电频谱数量引起的。DECT顺应电信系统(DECT是数字增强无绳电信的缩写)就是一个这样的系统的示例。在标准ETS 300 175中描述了DECT系统,其中有几个部分。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公布了该标准并在此引用结合。
在DECT顺应电信系统中,便携式终端被称为便携部分(PP),而固定终端被称为固定部分(FP)。固定部分包括至少一个无线电固定部分(RFP),后者是用于与便携部分通信的无线电终端(或无线电端点)。在此情况下,通过对每个便携部分(PP)建立普通的语音或数据传送信道(在DECT中称为业务承载)来对多个便携部分进行广播,会很快耗尽系统容量并使系统资源过载。这将导致只能向少数PP广播,甚至在进行广播时不能保持或建立对PP的正常语音或数据通信。如果要求这样的系统传送多广播消息,则系统容量会以同样的方式耗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电信系统广播诸如音频消息或数据文件的多个同时存在的消息的系统,该系统允许多个便携式终端接收至少一个广播的消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电信系统广播诸如音频消息或的数据文件的多个同时存在的消息的系统,该系统允许多个便携式终端接收至少一个广播的消息,并同时有效地利用系统资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在电信系统中传递多个至少部分交叠的广播消息的方法,所述电信系统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与一个或一个以上便携式终端进行通信的固定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上述固定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每个第一消息包括指定了由所述固定终端使用的各个广播消息信道的信息,以传送所述广播消息中相应的消息;分别使得一个便携式终端在所述指定的广播消息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上进行接收;和在所述指定广播消息信道上从所述固定终端发送广播消息,用于由所述便携式终端再现所述广播消息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可以在基于数字增强电信物理信道上建立每一个广播消息信道。
每一个广播消息信道支持基于数字增强电信单工承载。
每一个广播消息信道支持无连接下行链路承载。
每一个所述第一消息作为短寻呼消息发送。
其中,使用可以多个便携式终端,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给每个便携式终端分配广播分组身份;把广播分组身份包含在每一个第一消息中;仅当所述便携式终端具有分配的广播分组身份时,使得所述或每一个便携式终端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所述指定广播消息信道上进行接收,其中的广播分组身份对应于用于所述指定广播消息信道的所述第一消息中发送的所述广播分组身份。
所述广播分组身份表示为基于数字增强电信分组临时便携用户身份码。
所述多个广播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广播消息被启动于并始发于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进行通信的便携式终端中。
所述多个广播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广播消息被启动于并始发于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进行通信的便携式终端中;和与所述至少一个广播消息相关联的所述第一消息中的广播分组身份信息被选择并始发于所述便携式终端。
所述还包括如下的步骤:在每一个第一消息相关的广播消息期间周期地发送所述每一个第一消息,以允许便携式终端漫游到由不同固定终端覆盖的地理区域,并接收来自所述不同固定终端的广播,即使这要求所述漫游的便携式终端在不同的指定广播消息信道上接收广播消息并改变其接收的所述指定广播消息信道。
通过广播像无连接消息那样的消息,有可能不用为每个便携式终端建立单独的呼叫而把每一个消息发送到多个便携式终端,并因此不超过系统限制。因为每一个广播消息可以独立于其它广播消息传送,因此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同时广播。
在保安人员或医务人员携带便携式终端的情况下,在快速大体同时的消息广播对人们重要的情况下,这样的广播设备特别有用。
通过提供修改的DECT系统形式的广播系统,如申请者已认识到的那样,将得到特别的益处,因为DECT标准顾及将建立的从固定终端的无线电固定部分到便携部分的无连接通信,尽管这些无连接通信通常只用来传送系统信息和其它控制信息。尽管基本的、已知的、未修改的DECT便携部分将不能接收广播消息,然而它们在电信系统中的正常操作将不受影响。
而且,如果电信系统基于DECT顺应电信系统的修改形式,则第一消息可以作为短寻呼消息发送。
这仅允许选择特定的便携式终端接收特定的广播消息。这可有利于只呼叫便携式终端的某些分组,例如属于特定组织部门或属于特定管理层的人员携带的便携式终端。
所述广播方法还可包括用于下述目的的装置:在每一个第一消息相关的广播消息期间周期地发送所述每一个第一消息,以允许便携式终端漫游到由不同固定终端覆盖的地理区域,并接收来自所述不同固定终端的广播,即使这要求所述漫游的便携式终端在不同的指定信道上接收广播消息并改变其接收的所述指定信道。这提供了显著的优点:不将移动终端的用户限制在某个特定固定终端的无线电覆盖区域内,以便继续接收广播消息。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任选的特征出现在后附的权利要求书中,现在对其进行引用,并通过引用在此结合其公开。
现将仅参考附图1,利用示例来描述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结合本发明的电信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所示的特定通信系统以DECT顺应蜂窝式通信系统1为基础,其中固定终端表现为DECT固定部分(FP)2的形式,它包括多个DECT无线电固定部分(RFP)3形式的无线电端点。图中示出了三个这样的RFP,即3a、3b、3c。
尽管本系统基于DECT顺应系统,但本系统具有超出现行DECT基本标准的各种特征。在适当的地方将强调这些特征,但为了理解本发明,除非另外说明,在讨论特定的特征时,对“DECT顺应”或“DECT”的引用应被认为表示一般DECT功能。
RFP 3一道成网状,FP 2通过接口可连接到诸如公共交换电话网4的外部电信网,尽管这是任选的。FP还包括控制单元5,它用来控制整个系统的一般操作,包括RFP 3相互之间的互操作性。控制单元5还可以具有专用自动小交换机(PABX)功能。尽管使用许多RFP 3来形成多小区系统,也有可能提供只使用一个RFP 3的单小区系统。在DECT顺应系统中,便携式终端表现为便携部分(PP)6的形式,它能通过建立与RFP 3a、3b、3c的无线链路来建立与固定部分的通信。这允许诸如语音或数据的业务交换,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到的那样。尽管示出12个PP,然而可以为其它数量。由建立在一个或多个DECT物理信道(信道)上的所谓承载提供RFP和PP之间的无线链路通信。通过在连续的时分多址(TDMA)帧中一个特定射频(RF)的一个特定时隙进行发送来产生每个信道。
如上所述,DECT通信系统可以具有一个RFP 3或多个RFP 3。显然,如果系统只有一个RFP 3,则这个RFP必须为与PP 6建立的所有连接提供必要条件。然而,在为增加系统容量和/或覆盖面积而具有多个RFP 3的系统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的系统的情况),根据可用的链路质量在RFP3和PP 6之间建立连接,这通常导致在PP 6与最近的RFP 3之间建立的链路,尽管并非总是如此。
在PP 6能够与固定系统进行业务通信之前,它需要达到与FP 2的RFP3同步的条件。这在DECT系统中是有可能的,因为每个RFP 3都保持载有与其它系统信息一道的某种信息的传输,这种信息涉及特定RFP 3的身份以及与RFP 3连接的FP 2。因为每个RFP 3总是发送这种信息,所以PP 6能在每个DECT系统信道依次进行接收并监视这些信道上的活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知道,所发送的信息称为N-信道和Q-信道信息。为了清楚起见,应该指出,DECT N-信道和DECT Q-信道是逻辑信道而不是DECT物理信道。
因为PP 6负责检测任何附近的RFP 3的出现,所以当PP 6启动后,它便开始在每个DECT信道上监听由RFP 3广播的N-信道和Q-信道信息。如果指定的RFP 3没有参与支持与PP的业务连接,则由自己在所谓的伪承载上广播该信息。如果指定的RFP 3参与了支持与一个或多个PP 6的一个或多个业务连接,则RFP 3在每个承载上广播该信息。尽管如果所有与RFP 3的业务连接都停止的话必须恢复在伪承载上广播N-信道和Q-信道信息,然而支持至少一个业务连接的RFP 3可能中断伪承载。在任何情况下,RFP 3将总是在至少一个DECT信道上发送N信道和Q信道信息。伪承载并不用于特定的PP 6的接收,而仅仅是为了使RFP 3的身份和系统信息在任何时候被任何刚好在附近的射程内的PP 6得到。
在PP 6最初接通时,它通过扫描所有的有效DECT信道来留心监听射程内的RFP 3的出现,直到发现具有某种活动的信道。如果该RFP 3实际上已经支持对一个或多个其它PP的语音或数据呼叫,则在RFP 3与那些PP之间已经建立起了所谓的业务承载,且在其中将发现系统信息。用该系统信息,足以为需要与RFP 3同步以及处于准备进行呼叫或接收对其呼叫状态的PP 6服务。但是如果RFP 3不支持任何语音或数据呼叫,则将没有业务承载,因此在RFP 3附近的PP 6依赖由RFP 3在一个有效DECT信道上每隔一定间隔发送的所谓伪承载,以便PP可与之同步。
PP 6在许多DECT信道上建立所谓同步承载,以确定附近的RFP是否确实在该信道上发送。如果确定情况并非如此,则在不同的DECT信道上建立同步承载,直到发现正在传送N-信道和Q-信道信息的信道。建立同步承载使得DECT信道上的任何N-信道和Q-信道信息都可读取。PP 6利用该信息来确定它是否具有对固定部分的接入权,如果有,则PP 6进入准备进行呼叫和接收呼叫的状态。
通常用于语音或数据通信的话务承载(traffic bearer)以在面向连接的方式进行工作,因为它包括三个阶段:建立从一个信源到一个或多个目的的连接,传送数据,最后释放连接。相反,伪承载工作在无连接方式下,因为它包括从一个信源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发送独立数据单元。还存在另一类承载并称为无连接承载。除了伪承载仅能传送系统信息而无连接承载可传送其它类型的信息外,无连接承载与伪承载相类似。上述DECT标准中给出了关于这些不同承载性质的另外的信息,除非涉及到对本发明的理解,在此将不再重复。
因为所有类型的承载都包括RFP和N-信道及Q-信道信息形式的系统信息,所有RFP射程内的并与RFP同步的PP,无论其当前的状态如何(例如,进行语音呼叫或在闲置状态),都接收并存取该信息。另一种DECT逻辑信道称为P-信道,它包括从RFP到PP的寻呼信息。寻呼信息被发送时也出现在所有承载上。因此任何能接收N-信道和Q-信道信息的PP也可以接收任何发送的P-信道信息。因为所有同步的PP总能听到任何发送的P-信道信息,因此在这个信道上传送信息以指导特定的PP在哪个信道接收。
为了对特定的PP广播诸如音频消息或数据文件的消息,首先要求该PP在将用作传送广播信息的广播信道的特定DECT信道上进行接收。一旦所述PP正在该信道上进行接收,则在所述信道上发送消息以便PP接收。通过要求多个DECT PP在该信道上进行接收,则所有那些PP将都能接收广播消息。
每个RFP都在广播信道上建立无连接下行链路承载,但每个RFP建立的承载都可能不同。如果所有在RFP射程内的PP都监听所述RFP中选择的用于支持无连接下行链路承载的信道,则它们现在能同时接收广播消息。如上所述,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知道的那样,无连接承载类似于伪承载,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无连接承载本身使其B字段填有有关广播消息的信息。尽管这个消息可能包含语音或数据文件信息,同样可以广播诸如表示报警信号的信息的其它类型信息。应该指出,这与对每个射程内的PP建立用于广播消息的业务承载并通过这些业务承载转播消息的概念相反。无论如何,在频率重复使用变得必要之前,DECT RFP簇仅能支持有限数量的业务承载并有绝对数量的业务承载。因此,通过使用无连接承载来传送广播消息,多个PP可以接收所述消息,而没有过度加载所述电信系统。
为了给定的PP实际接收并再现广播消息,由每个RFP将第一消息作为短寻呼消息在所有承载上发送,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含了告知PP哪个DECT信道正用于所述广播消息的信息。在P信道上发送的短寻呼消息用以标识将要传送广播消息的DECT信道。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知道的那样,通常在A字段传送短寻呼消息。
实际上,如果伪承载在由特定的RFP使用,最好将伪承载转换成无连接下行链路承载,用于传送广播消息,因此要求DECT信道预先用作发送伪承载,而不是在不同的DECT信道上建立无连接下行链路承载。这种优先选择的一个理由是:因为如果给定的RFP仅发送伪承载,则任何与所述RFP同步的PP将在支持伪承载的DECT信道上进行接收。通常,这避免了指示PP在不同的DECT信道上进行接收的需要。
以正在发送第一广播消息时提供第二广播消息为例,通过从每个RFP建立第二无连接下行链路承载提供第二广播消息。对于给定的RFP,第二无连接下行链路承载将是在与第一无连接下行链路承载不同的DECT信道上。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知道的那样,第二无连接下行链路承载的B字段填有与第二广播消息自身有关的信息。
为了使给定的PP实际上接收并再现第二广播消息,产生第一消息的另外请求,该请求包括告知PP哪个DECT信道正用于第二广播消息的信息。由每个RFP把第一消息的所述另外请求作为短寻呼消息在所有现有的承载上发送。如上所述,因为短寻呼消息在P-信道上传送,所以它们可出现并通常包含在所有的承载中,且通常在A字段传送。这使得所有PP都听到提醒它们出现了广播的短寻呼消息。然后,PP可以在支持第二无连接承载的DECT信道上进行接收,并因此接收第二广播消息,以再现第二广播消息。由于每个广播消息都具有相关的第一消息,有可能以提供第二广播消息相同的方式来提供广播消息的另外请求。因为可以独立于其它广播消息执行每个广播消息,因此有可能在系统中提供多个交叠的同时广播的消息。应该指出,因为伪承载通常将已经转换成第一无连接下行链路承载,因而第二和另外的无连接下行链路承载不太可能通过将伪承载转换成这些第二和另外的无连接下行链路承载之一来建立。
“同时”的意思是可以在同一时间提供一个以上的广播消息。由于每个广播消息与任何其它广播消息无关并独立于任何其它广播消息,所以不要求广播消息互相同步或需要在同一时间执行。
上述在DECT电信系统中提供单个广播消息的机制似乎与现行DECT标准一致。然而,目前所述的通过分别增加第二和另外的无连接下行链路承载来提供第二和另外的同时广播消息请求的机制需要偏离DECT基本标准的现行版本。根据该标准,对每个小区簇,只可能存在一个无连接消息控制下行链路服务的请求(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知道的那样,无连接消息控制(CMC)涉及把所有无连接服务的信息控制和分配到一个或多个无连接承载控制的功能)。尽管每个CMC允许最多两个无连接承载,第二个仅用于信道跳跃目的,而且每个承载上的数据恰好相同。因此,在第二和另外的无连接下行链路承载上传输的第二和另外的广播呼叫分别要求第二和另外的CMC请求。
出现第二和另外CMC请求不影响基于DECT的系统的正常操作。这意味着在所述电信系统中,有可能使用未修改的PP,尽管这样的PP会不能接收广播呼叫。
并不总是要求所有的PP接收广播消息,并且有可能使给定的广播消息仅被一个PP或选择的某些PP接收。可为PP分配身份或组身份,并且只能选择有那些具有那个特定身份的PP接收给定的广播。这可以通过把分组I临时便携用户身份码(TPUI)分配给便携部分或一组便携部分来完成,以便只有那些具有特定TPUI的PP被要求接收广播消息。可在所述系统中使用多个TPUI,因此允许产生不同的PP分组并独立地选择不同的PP分组来接收广播。TPUI相关信息也出现在P-信道中,并在短寻呼消息中传送该信息,因此,所有的PP都能接收该信息。身份和寻址的使用将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周知,而另外的信息包含在DECT标准中。贯穿本描述,除非文中另外指出,对TPUI的引用应该称为对无连接组TPUI的应用。非本情形的示例是对单独的TPUI的引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将理解这点。
短寻呼消息中的MAC层信息包含无连接承载的位置,即关于时隙和频率。对于每个RFP,这可以是不同的。短寻呼消息可能发自RFP的某个应用。具体地说,短寻呼消息包含在P-信道中出现的信息;即应该接收广播消息的PP的身份和发送广播的DECT信道。
广播消息可能发自系统的任何地方,例如可发自PSTN或另一个PP。在后一种情况下,消息通过正常业务载电路从PP发送到射程内的RFP,在此之后,通过上述机制将消息广播到其它PP。广播消息的始发者可通过发送合适的TPUI信息来指定预定对其广播的分组。在一个示例中,这可以由用户通过从PP的键盘输入信息指定预定的收信者来产生。
每个RFP确保保持目前正在使用中的每个无连接下行链路承载的质量。如果信道质量差,可以使用无连接承载跳跃以转换到另一DECT信道。可使用短寻呼消息来把支持无连接承载的新信道通知给与RFP同步的PP。当无连接承载转移到不同信道时,定期发出新寻呼来把这通知给所有射程内的PP。而且,对给定的广播消息,其相关的无连接下行链路承载将不必对每个RFP而言都在同一DECT信道上,因此将在整个广播消息期间由每个RFP定期地发出指定无连接下行链路承载位置的短寻呼消息和广播呼叫TPUI信息。这将允许PP漫游到由不同的RFP服务的小区,所述RFP可能正在另一DECT信道上适当地发送无连接下行链路用于给定的广播消息,并且必要的话,还通过在该信道进行接收来接收广播消息。它还允许仅在广播时才启动的PP开始接收广播。也可用其它方式完成无连接承载的转移,尽管这可能违反DECT标准。
可随意使用多个TPUI,它们每个都分配有优先值。在使用优先值的情况下,可根据与该广播相关的优先值来设定PP是接收还是拒绝广播呼叫。
某一给定的PP可有许多分配给自己的身份。而且,如果指示某一给定的PP同时接收一个以上的广播消息,则便携部分可产生某一信号,提醒用户转换到一个不同广播。例如可以通过音频声调或显示信息提醒用户。另一方面,如果广播消息是数据,便携部分的应用可自动地转换到不同的一个广播呼叫。可以给每个广播消息分配一个优先值,使PP根据消息的优先值提醒PP的用户。而且,PP可以自动地进行转换以接收具有高优先值的广播消息。可保留用于表示紧急情况的优先值,在这种情况下,便携部分将接收并再现任何具有这种分配的优先值的广播,不管它们正在支持广播还是正在支持正常的基于连接的呼叫。
给定的PP可以同时接收一个以上的广播消息。例如,这使得可以再现某个音频广播,同时存储其它的音频广播。接收广播的其它组合包括音频和数据以及音频和视频广播。
如果PP正用于正常的基于连接的呼叫,则对那个终端提供广播将产生多种结果。例如,便携部分可产生某个信号提醒广播的用户以允许用户转换到所述广播或忽略所述广播。例如可通过音频声调或显示信息提醒用户。如果用户选择接收广播,则可保持正常的基于连接的呼叫。另一方面,便携部分可自动转换以再现广播,或许还保持正常呼叫。可以实现自动转换,以便广播已经指定了相关的优先值时才出现。PP可具有用来以较正常的基于连接的呼叫期间使用的音量更大的音量来再现音频广播呼叫的装置。为此,在便携部分提供可自动启动的扬声器。如上所述,所述广播可以代表警告信号。通过PP的用户启动PP上的报警功能可以启动这样的广播。
控制单元向所有包含分组TPUI的RFP发送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待由RFP发送。
在预定了PP后,或者是在分配各个TPUI时的位置登记时,可以把广播分组身份(在特殊例子中是分组TPUI)分配给PP。另外,可在任何时候分配身份,因为准许在任何时候将PP重新安排到不同分组。PP可以是多分组的的成员。
本申请涉及到我们的题为“广播设备”的共同未决的英国专利申请GB9920325.9。
虽然参考具有修改的DECT顺应电信系统较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应该指出,可以在能够建立无连接消息传递的多请求的其它系统中实现本发明。在此情况下,指示便携式终端利用不同于DECT TPUI寻址的寻址方式来接收消息。即,由分组身份来定义呼叫的目标听众,对每个便携式终端来说这是可编程的。
通过阅读本公开,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它修改将是明显的。这样的修改可能包括其它特征,在设计、制造以及使用系统和装置及其部件中已知这些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可以用来替代或附加到在此描述过的特征中。

Claims (9)

1.一种用于在电信系统(1)中传递多个至少部分交叠的广播消息的方法,所述电信系统(1)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与一个或一个以上便携式终端(6)进行通信的固定终端(2),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从上述固定终端发送第一消息,每个第一消息包括指定了由所述固定终端使用的各个广播消息信道的信息,以传送所述广播消息中相应的消息;
分别使得一个便携式终端(6)在所述指定的广播消息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上进行接收;和
在所述指定广播消息信道上从所述固定终端(2)发送广播消息,用于由所述便携式终端(6)再现所述广播消息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数字增强电信物理信道上建立每一个广播消息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广播消息信道支持无连接下行链路承载。
4.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第一消息作为短寻呼消息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了多个便携式终端,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给每个便携式终端分配广播分组身份;
把广播分组身份包含在每一个第一消息中;
仅当所述便携式终端具有分配的广播分组身份时,使得所述每一个便携式终端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所述指定广播消息信道上进行接收,其中的广播分组身份对应于用于所述指定广播消息信道的所述第一消息中发送的所述广播分组身份。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分组身份表示为基于数字增强电信分组临时便携用户身份码。
7.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广播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广播消息被启动并始发于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进行通信的便携式终端(6)中;和
与所述至少一个广播消息相关联的所述第一消息中的广播分组身份信息被选择并始发于所述便携式终端(6)。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广播消息中的至少一个广播消息被启动并始发于与所述至少一个固定终端进行通信的便携式终端(6)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的步骤:在每一个与第一消息相关的广播消息的发送期间周期地发送每一个第一消息,以允许便携式终端(6)漫游到由不同的固定终端覆盖的地理区域中,并接收来自所述不同的固定终端的广播,同时所述漫游的便携式终端(6)在其它的指定广播消息信道上接收广播消息并导通所述指定广播消息信道。
CNB008023794A 1999-08-28 2000-08-10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传递多个至少部分交叠的广播消息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202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9920324.2 1999-08-28
GBGB9920324.2A GB9920324D0 (en) 1999-08-28 1999-08-28 Multiple broadcast facilit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7691A CN1327691A (zh) 2001-12-19
CN1162022C true CN1162022C (zh) 2004-08-11

Family

ID=10859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0237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2022C (zh) 1999-08-28 2000-08-10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传递多个至少部分交叠的广播消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690943B1 (zh)
EP (1) EP1192818A1 (zh)
JP (1) JP4588955B2 (zh)
KR (1) KR100691393B1 (zh)
CN (1) CN1162022C (zh)
GB (1) GB9920324D0 (zh)
TW (1) TW503635B (zh)
WO (1) WO20010172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920325D0 (en) * 1999-08-28 1999-11-03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Broadcast facility
TW518842B (en) * 2001-07-17 2003-01-21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 Method for providing voice/data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in a DECT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459420B1 (ko) * 2002-02-20 2004-1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멀티미디어 스트리밍 데이터 수신 방법
US20030206532A1 (en) * 2002-05-06 2003-11-06 Extricom Ltd. Collaboration between wireless lan access points
US20060209771A1 (en) * 2005-03-03 2006-09-21 Extricom Ltd. Wireless LAN with contention avoidance
US20050195786A1 (en) * 2002-08-07 2005-09-08 Extricom Ltd. Spatial reuse of frequency channels in a WLAN
US7697549B2 (en) * 2002-08-07 2010-04-13 Extricom Ltd. Wireless LAN control over a wired network
EP1411686A3 (en) * 2002-10-18 2006-10-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apable of connectionless broadcast
US7096025B2 (en) * 2003-12-11 2006-08-22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fore
US9426530B2 (en) 2006-02-18 2016-08-23 Ol Security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reating, combining, distributing and reproducing program content for groups of participating users
US20080112373A1 (en) * 2006-11-14 2008-05-15 Extricom Ltd. Dynamic BSS allocation
JP5072422B2 (ja) * 2007-04-27 2012-11-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移動端末、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送信方法
CN101655681B (zh) * 2008-08-18 2012-06-13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设备
KR101013160B1 (ko) * 2008-10-22 2011-02-10 최재관 철도차량의 탈선복구장치
US8588844B2 (en) 2010-11-04 2013-11-19 Extricom Ltd. MIMO search over multiple access points
FR2975560B1 (fr) * 2011-05-17 2013-06-14 Sagem Defense Securite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et procede, programme d'ordinateur et moyens de stockage correspondants
KR101242516B1 (ko) * 2011-10-25 2013-03-12 아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오디오 신호 방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338780B2 (en) * 2012-06-01 2016-05-10 Dsp Group Ltd.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DECT ULE paging and broadcast
DE102018002104A1 (de) * 2018-03-15 2019-09-19 Ulrich Berger Anordnung mit mehreren mobilen DECT-Geräten und Verfahren für solch eine Anordnung
CN111464997B (zh) * 2020-02-27 2022-08-16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dect漫游系统的多信道分析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9984A (en) 1987-10-20 1991-08-13 Telefind Corporation Paging receiver with programmable areas of reception
JP2806591B2 (ja) * 1990-02-08 1998-09-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電話システムの着信方式
US5450474A (en) 1992-03-11 1995-09-12 U.S. Philips Corporation Network in which cordless phones are paged from a plurality of base stations that receive paging codes for the cordless phones via subscriber lines
JPH07283782A (ja) * 1994-04-08 1995-10-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3043958B2 (ja) * 1994-09-29 2000-05-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無線通信によるネットワーク通信方式
US6253089B1 (en) * 1995-12-04 2001-06-26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information from a base station to portable phones
JPH09200118A (ja) * 1996-01-12 1997-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H09247083A (ja) * 1996-03-05 1997-09-19 Tamura Electric Works Ltd デジタル無線電話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同報通信方法
JPH1079700A (ja) * 1996-09-02 1998-03-24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6201974B1 (en) * 1996-09-06 2001-03-13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Mobile station and network having hierarchical index for cell broadcast service
JPH10173785A (ja) * 1996-12-11 1998-06-26 Ricoh Co Ltd Phs放送装置
SE510850C2 (sv) * 1996-12-23 1999-06-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od och arrangemang för flexibel administrering av lokaliseringsområden
JPH10285108A (ja) * 1997-04-03 1998-10-23 Nippon Denki Ido Tsushin Kk 同報データ通信方式
JP3180753B2 (ja) * 1998-01-30 2001-06-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ホスト,移動ホストサポートノード,移動ホストのマルチキャストグループ参加制御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03635B (en) 2002-09-21
EP1192818A1 (en) 2002-04-03
JP2003508986A (ja) 2003-03-04
US6690943B1 (en) 2004-02-10
GB9920324D0 (en) 1999-11-03
JP4588955B2 (ja) 2010-12-01
WO2001017290A1 (en) 2001-03-08
KR100691393B1 (ko) 2007-03-09
KR20010082256A (ko) 2001-08-29
CN1327691A (zh) 2001-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022C (zh)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传递多个至少部分交叠的广播消息的方法
KR100959421B1 (ko) 사용자 데이터 메시지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가입자 장치 및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CN1572094B (zh) 用于广播通信系统中信令的方法和系统
CN100380847C (zh) 适用于发送无线移动通讯系统中的mbms数据的控制信号的方法
RU2357369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пакетных данных и информации управления mbms
RU2414098C2 (ru)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сообщений с управляющей информацией при многоточечном обслуживании
EP1252778A2 (en)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messages
EP1330138A2 (en) Dynamic group calling mechanism
JP4382819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伝送方法、基地局、加入者局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8325731B2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call rapidly in CDMA clust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020731A1 (en) Device and Control Procedure for FDD and Non-FDD Bandwidth
CN1301476A (zh) 在预定的随机接入信道时隙上接入请求传送附加信息
CN100508664C (zh) 用于把有用信息作为业务传输给多个用户站的方法和无线通信系统
EP1125447B1 (en) Broadcast facility
CN1329444A (zh) 具有同时传输功能的移动无线终端系统
US11838832B2 (en) Method for adjusting multicast broadcast service area and network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KR100295397B1 (ko) 양방향무선호출시스템용역방향무선링크의타임슬롯지정방법
JPH11308674A (ja) 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EP1566978A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methods and terminals for handling group calls related informations
EA008051B1 (ru)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в системе радиосвязи
KR20050107066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용자의 설정에 따른mbms서비스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811

Termination date: 201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