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79161A - 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179161A CN116179161A CN202210653298.0A CN202210653298A CN116179161A CN 116179161 A CN116179161 A CN 116179161A CN 202210653298 A CN202210653298 A CN 202210653298A CN 116179161 A CN116179161 A CN 1161791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xed refrigerant
- trifluoroethylene
- difluoromethane
- component
- environ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5/00—Heat-transfer, heat-exchange or heat-storage materials, e.g. refrigerants;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eat or cold by chemical reactions other than by combustion
- C09K5/02—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 C09K5/04—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vapour or vice versa
- C09K5/041—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vapour or vice versa for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 C09K5/044—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vapour or vice versa for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comprising halogenated compounds
- C09K5/045—Materials undergoing a change of physical state when used the change of state being from liquid to vapour or vice versa for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comprising halogenated compounds containing only fluorine as haloge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05/00—Aspects relating to compounds used in compression 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 C09K2205/10—Components
- C09K2205/12—Hydrocarb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05/00—Aspects relating to compounds used in compression 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 C09K2205/10—Components
- C09K2205/12—Hydrocarbons
- C09K2205/122—Halogenated hydrocarb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05/00—Aspects relating to compounds used in compression 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 C09K2205/10—Components
- C09K2205/12—Hydrocarbons
- C09K2205/126—Unsaturated fluorinated hydrocarb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05/00—Aspects relating to compounds used in compression 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 C09K2205/34—The mixture being non-azeotropic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05/00—Aspects relating to compounds used in compression type refrigeration systems
- C09K2205/40—Replacement mixtur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混合制冷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第一组分为1,1,2‑三氟乙烯,第二组分为二氟甲烷,第三组分为丙烯、丙烷、2,3,3,3‑四氟丙烯、二甲基乙醚、反式1,3,3,3‑四氟丙烯、异丁烷、丁烷或1,1,1,3,3‑五氟丙烷。本发明基于非共沸制冷剂的温度滑移特性,通过权衡不同制冷剂各自的特点,提出一种低GWP且系统能效高的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该混合制冷剂具有良好的环境性能,GWP低于140,且绝大部分混合制冷剂的GWP低于120,同时该混合制冷剂可以显著提高制冷设备的运行能效,达到节能的目的。
Description
本申请为申请日为2021年11月29日,申请号为202111437306.X,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及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的问题,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加速淘汰HCFCs制冷剂并逐步削减HFCs的使用量,以限制高GWP制冷剂的使用。根据蒙特利尔协议和京都协议书,下一代制冷剂应该具有零ODP、低GWP的特点。
目前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行业的HFCs类制冷剂R134a、R410A、R404A及R407C等制冷剂的变暖潜能值(GWP≥1300)均很高,因此急需寻找环保性能优良的替代工质。制冷剂在满足环保性的同时,也需满足制冷系统节能性,使系统能效或能力得到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兼具低GWP与高系统能效的制冷剂来替代使用的高GWP制冷剂。
目前在纯工质中未能找到可同时满足环保性与节能性要求的替代方案。鉴于此,可以均衡各纯工质物性特点的混合制冷剂成为环保制冷剂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使得所述混合制冷剂同时具有低GWP和高系统能效;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使得所述混合制冷剂能够降低制冷装置中压缩机的压缩比,并具有较高的相对容积制冷量;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在制备制冷装置中的应用,以及提供一种以该混合制冷剂为热传递流体的制冷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上述目的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其中,第一组分为1,1,2-三氟乙烯(R1123),第二组分为二氟甲烷(R32),第三组分为丙烯(R1270)、丙烷(R290)、2,3,3,3-四氟丙烯(R1234yf)、二甲基乙醚(DME)、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异丁烷(R600a)、丁烷(R600)或1,1,1,3,3-五氟丙烷(R245fa)。
本发明基于非共沸制冷剂的温度滑移特性,通过权衡不同制冷剂各自的特点,提供了一种低GWP且系统能效高的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第一组分10-85%、第二组分5-15%、第三组分10-85%。
更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制冷剂选自如下任意一种组成:
(1)10-45%的1,1,2三氟乙烯、5-15%的二氟甲烷和50-85%的丙烯;
(2)15-55%的1,1,2三氟乙烯、5-15%的二氟甲烷和40-70%的丙烷;
(3)10-50%的1,1,2三氟乙烯、5-15%的二氟甲烷和40-75%的2,3,3,3-四氟丙烯;
(4)25-80%的1,1,2三氟乙烯、5-15%的二氟甲烷和15-60%的二甲基乙醚;
(5)10-70%的1,1,2三氟乙烯、5-15%的二氟甲烷和20-75%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
(6)65-75%的1,1,2三氟乙烯、10-15%的二氟甲烷和15%-25%的异丁烷;
(7)75-85%的1,1,2三氟乙烯、5-15%的二氟甲烷和10%-15%的丁烷;
(8)85%的1,1,2三氟乙烯、5%的二氟甲烷和10%的1,1,1,3,3-五氟丙烷。
更进一步地,在第(1)种组成中,所述1,1,2三氟乙烯质量百分比可选择为10%或40%,所述二氟甲烷质量百分比可选择为5%、10%或15%,所述丙烯可选择为50%、75%或85%;
在第(2)种组成中,所述1,1,2三氟乙烯质量百分比可选择为15%、20%或55%,所述二氟甲烷质量百分比可选择为5%或15%,所述丙烷可选择为40%、65%或70%;
在第(3)种组成中,所述1,1,2三氟乙烯质量百分比可选择为10%、30%或50%,所述二氟甲烷质量百分比可选择为10%或15%,所述2,3,3,3-四氟丙烯可选择为40%、55%或75%;
在第(4)种组成中,所述1,1,2三氟乙烯质量百分比可选择为25%、40%或80%,所述二氟甲烷质量百分比可选择为5%或15%,所述二甲基乙醚可选择为15%、45%或60%;
在第(5)种组成中,所述1,1,2三氟乙烯质量百分比可选择为10%、40%或70%,所述二氟甲烷质量百分比可选择为10%或15%,所述反式1,3,3,3-四氟丙烯可选择为20%、45%或75%;
在第(6)种组成中,所述1,1,2三氟乙烯质量百分比可选择为65%、70%、或75%,所述二氟甲烷质量百分比可选择为10%,所述异丁烷可选择为15%、20%或25%;
在第(7)种组成中,所述1,1,2三氟乙烯质量百分比可选择为75%或85%,所述二氟甲烷质量百分比可选择为5%或10%,所述丁烷可选择为10%或15%。
将现有R134a制冷剂和本发明混合制冷剂应用于制冷装置中进行对比,本发明的混合制冷剂的GWP均小于140,多数混合制冷剂的GWP处于120以下,而R314a制冷剂的GWP高达1530;同时,各组分质量比例不同于本发明以及各组分制冷剂类型不同于本发明的对比例,其温度滑移相比本发明混合制冷剂偏大或偏小,无法高效的减少换热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达到提高能效的目的。
本发明还通过模拟计算比较了R134a、R410A及各对比例的制冷剂,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制冷剂的热力性能优于R134a,容积制冷量高于R134a,而且可显著降低压缩机的压缩比。采用本发明的混合制冷剂为冷媒,可使制冷装置的能效相比R134a提升10%-17%,相比R410A提升8.7%-15.7%,其他对比例EER提升幅度均低于本发明的混合制冷剂。
基于上述优异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提出了所述混合制冷剂在制备制冷装置中的应用。作为优选,所述制冷装置为空调。
依据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其以本发明所述的混合制冷剂为热传递流体。同时,所述制冷装置还可以包括压缩机、热交换器和膨胀装置等主要部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其中,所述热交换器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在本发明中可使用任何类型的热交换器,优选有逆流趋势的逆流式热交换器。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混合制冷剂的制备方法,将第一组份、第二组份以及第三组份按照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在室温液相状态下物理混合均匀,获得所述混合制冷剂。通常情况下,所述室温介于20-30℃,所述混合均匀通过搅拌装置实现,时间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1-5h。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基于非共沸制冷剂的温度滑移特性,通过权衡不同制冷剂各自的特点,提出一种低GWP且系统能效高的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该混合制冷剂具有良好的环境性能,GWP低于140,且绝大部分混合制冷剂的GWP低于120,同时该混合制冷剂可以显著提高制冷设备的运行能效,达到节能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所述产品、工艺和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产品、工艺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步骤1”和“步骤2”以及“(1)”和“(2)”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发明基于非共沸制冷剂的温度滑移特性,通过权衡不同制冷剂各自的特点,在实现了低GWP前提下提高了混合制冷剂的能效(增加EER提升幅度等指标);采用非共沸工质,环保只是其中一个考虑方面,更主要的是如何能按照或使系统循环接近洛仑兹(Lorenz)循环特点工作,可以降低冷凝器、蒸发器和高温热源、低温热源的传热温差,使不可逆损失减小,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相比前者其需要付出更多的创造性劳动。
为了平衡各组分的制冷剂物性,实现在降低GWP的环保要求前提下,提高而不是达到目前制冷剂相当的能效目的,本发明提出了包括三个组分的混合制冷剂,其中第一组分为1,1,2-三氟乙烯(R1123),第二组分为二氟甲烷(R32),而第三组分可选择如下组分之一:
丙烯(R1270)、丙烷(R290)、2,3,3,3-四氟丙烯(R1234yf)、二甲基乙醚(DME)、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异丁烷(R600a)、丁烷(R600)及1,1,1,3,3-五氟丙烷(R245fa)。
在和现有R134a制冷剂的比较中,本发明所述的混合制冷剂表现出各方面优异的性能;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出符合预期目标的混合制冷剂,本发明还设置了不在本发明范围内的工质组分、质量比的对比例,从而确定了上述能够同时达到两方面效果的混合制冷剂的组成。在一个较优的实施过程中,所述混合制冷剂具有如下之一的组成:
(1)10-45%的1,1,2三氟乙烯、5-15%的二氟甲烷和50-85%的丙烯;
(2)15-55%的1,1,2三氟乙烯、5-15%的二氟甲烷和40-70%的丙烷;
(3)10-50%的1,1,2三氟乙烯、5-15%的二氟甲烷和40-75%的2,3,3,3-四氟丙烯;
(4)25-80%的1,1,2三氟乙烯、5-15%的二氟甲烷和15-60%的二甲基乙醚;
(5)10-70%的1,1,2三氟乙烯、5-15%的二氟甲烷和20-75%的反式1,3,3,3-四氟丙烯;
(6)65-75%的1,1,2三氟乙烯、10-15%的二氟甲烷和15%-25%的异丁烷;
(7)75-85%的1,1,2三氟乙烯、5-15%的二氟甲烷和10%-15%的丁烷;
(8)85%的1,1,2三氟乙烯、5%的二氟甲烷和10%的1,1,1,3,3-五氟丙烷。
在更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本发明提供了如下表1的各详细混合制冷剂:
表1
本发明混合制冷剂中各工质物质的基本参数见表2:
表2
注:不同版本的GWP存在差异,本发明所示的GWP主要引自IPCC AR6(2021年),其他参数由REFPROP10.0给出;
本发明比较了表1中混合制冷剂、各对比例和当前常用的单一制冷剂的各项性能,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制冷剂的环保能优于R134a,所有混合制冷剂的GWP均小于140,且绝大部分实施例的GWP均小于120;利用混合制冷剂的滑移温度可以减少换热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达到提高能效的目的。对比例中各组分及其质量占比不在发明提供的范围,得到的制冷剂的温度滑移相比相同组分下的实施例偏大或者偏小。
通过模拟计算比较了R134a、R410A及上述混合制冷剂与对比例中的混合制冷剂,结果显示,本发明混合制冷剂在能效上均有所提升,而非与各对照相当的程度。
在本发明提供的各组对比实验中,如未特别说明,除各组指出的区别外,其他实验条件、材料等均保持一致,以便具有可对比性。
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就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做进一步说明,其中各工质组分的比例均为质量百分比,每种混合制冷剂的各工质物质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实施例1:本发明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丙烯(R1270)三种组分按40:10:5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
实施例2:本发明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丙烯(R1270)三种组分按10:15:7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
实施例3:本发明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丙烯(R1270)三种组分按10:5:8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
实施例4:本发明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丙烷(R290)三种组分按55:5:4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
实施例5:本发明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丙烷(R290)三种组分按20:15:6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
实施例6:本发明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丙烷(R290)三种组分按15:15:7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
实施例7:本发明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三种组分按50:10:4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
实施例8:本发明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三种组分按30:15:5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
实施例9:本发明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三种组分按10:15:7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
实施例10:本发明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二甲基乙醚(RE170)三种组分按80:5:1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
实施例11:本发明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二甲基乙醚(RE170)三种组分按40:15:4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
实施例12:本发明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二甲基乙醚(RE170)三种组分按25:15:6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
实施例13:本发明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三种组分按70:10:2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
实施例14:本发明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三种组分按40:15:4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
实施例15:本发明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反式1,3,3,3-四氟丙烯(R1234ze(E))三种组分按10:15:7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
实施例16:本发明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异丁烷(R600a)三种组分按75:10:1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
实施例17:本发明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异丁烷(R600a)三种组分按70:10:2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
实施例18:本发明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异丁烷(R600a)三种组分按65:10:2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
实施例19:本发明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丁烷(R600)三种组分按85:5:1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
实施例20:本发明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丁烷(R600)三种组分按75:10:1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
实施例21:本发明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1,1,1,3,3-五氟丙烷(R245fa)三种组分按85:5:1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
对比例1:对照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丙烷(R290)三种组分按60:20:2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对照混合制冷剂。
对比例2:对照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2,3,3,3-四氟丙烯(R1234yf)三种组分按5:5:9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对照混合制冷剂。
对比例3:对照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二氟甲烷(R32)及三氟碘甲烷(CF3I)三种组分按10:10:8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对照混合制冷剂。
对比例4:对照混合制冷剂
将1,1,2-三氟乙烯(R1123)、五氟乙烷(R125)及丙烯(R1270)三种组分按10:5:85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对照混合制冷剂。
对比例5:对照混合制冷剂
将丁烷(R600)、五氟乙烷(R125)及丙烯(R1270)三种组分按70:10:20的质量百分比,在常温液相下进行物理均匀混合,得到一种对照混合制冷剂。
实施例22:制冷剂基本性能对比
以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及膨胀装置等为主要部件组成制冷装置,系统中的热传递流体为本发明实施例或对比例中含的冷媒。蒸发器和冷凝器是热交换器,为有逆流趋势的热交换器。
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混合制冷剂应用于相同制冷系统,并与现有使用的R134a制冷剂进行对比。表3比较了上述实施例、对比例与R134a的分子量、标准沸点及环境性能等基本参数。
表3
注:滑移温度为工作压力下的露点温度与泡点温度之差;
由表3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制冷剂的环境性能优于R134a,所有实施例的GWP均小于或等于140;混合制冷剂的滑移温度在7.4-18.2℃之间,利用滑移温度和换热介质进出口温差的匹配可以实现换热器各处的小温差换热,减少换热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达到提高能效的目的。对比例1-3中各组分质量占比不在发明提供的范围,得到的制冷剂的温度滑移偏大或者偏小。对比例4-5中更换混合制冷剂中工质类型,GWP值偏高,且系统的能效提升幅度较本发明的提升幅度降低(见后续表格)。
通过模拟计算比较了R134a、R410A及上述实施例与对比例中的混合制冷剂,模拟计算工况为:蒸发器侧换热流体的进口和出口温度分别为27℃和14.5℃,冷凝器侧换热流体的进口和出口温度分别为14.5℃和41℃,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对数平均温差分别是11℃和10℃,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为过热状态,过热度为1℃,冷凝器出口的制冷剂为过冷状态,出口温度为18℃,压缩机的绝热效率为0.7。
在上述除湿机名义工况下,进行系统模拟计算,对比结果见表4。
表4
由表4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工质的热力性能优于R134a,容积制冷量远高于R134a,因此在相同要求下可选排量较小的压缩机,达到减小压缩机体积的效果。R410A的容积制冷量为R134a的2.28倍,因制冷剂组合物中各组份的物性差别,本发明中实施例的溶剂制冷量具有较高水平,虽然部分实施例的容积制冷量高于R410A,部分实施例的容积制冷量低于或接近于R410A,但所有实施例的EER均显著高于R410,这是本发明所期望达到的预期技术效果之一。该混合工质可显著降低压缩机的压缩比,实施例中压缩比为2.10-2.32,相比R134a显著下降,相比R410仅实施例15略高0.01,其余实施例均明显下降。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混合制冷剂可使制冷系统的能效相比R134a提升10.2%-16.2%,相比R410A提升8.9%-14.9%。对比例1-5的EER提升幅度均不及实施例。上述各项结果说明只有在本发明中物质的质量占比和物质组成时,各物质之间的特性与换热器内外侧流体的传热情况得到很好地均衡,既可以保证制冷剂具有良好的环境特性,又可以有效提高系统能效,成为高GWP制冷剂的良好替代方案。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由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组成;其中,第一组分为1,1,2-三氟乙烯,质量百分比为10-85%;第二组分为二氟甲烷,质量百分比为5-15%;第三组分为异丁烷、丁烷或1,1,1,3,3-五氟丙烷,质量百分比为10-8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制冷剂选自如下任意一种组成:
(1)65-75%的1,1,2三氟乙烯、10-15%的二氟甲烷和15%-25%的异丁烷;
(2)75-85%的1,1,2三氟乙烯、5-15%的二氟甲烷和10%-15%的丁烷;
(3)85%的1,1,2三氟乙烯、5%的二氟甲烷和10%的1,1,1,3,3-五氟丙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制冷剂选自如下任意一种组成:
(1)75%的1,1,2三氟乙烯、10%的二氟甲烷和15%的异丁烷;
(2)70%的1,1,2三氟乙烯、10%的二氟甲烷和20%的异丁烷;
(3)65%的1,1,2三氟乙烯、10%的二氟甲烷和25%的异丁烷;
(4)85%的1,1,2三氟乙烯、5%的二氟甲烷和10%的丁烷;
(5)75%的1,1,2三氟乙烯、10%的二氟甲烷和15%的丁烷;
(6)85%的1,1,2三氟乙烯、5%的二氟甲烷和10%的1,1,1,3,3-五氟丙烷。
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合制冷剂在制备制冷装置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为空调。
6.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合制冷剂为热传递流体。
7.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混合制冷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组份、第二组份以及第三组份按照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在室温液相状态下物理混合均匀,获得所述混合制冷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53298.0A CN116179161A (zh) | 2021-11-29 | 2021-11-29 | 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437306.XA CN114106778B (zh) | 2021-11-29 | 2021-11-29 | 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210653298.0A CN116179161A (zh) | 2021-11-29 | 2021-11-29 | 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37306.XA Division CN114106778B (zh) | 2021-11-29 | 2021-11-29 | 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179161A true CN116179161A (zh) | 2023-05-30 |
Family
ID=8036765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37306.XA Active CN114106778B (zh) | 2021-11-29 | 2021-11-29 | 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202210653298.0A Pending CN116179161A (zh) | 2021-11-29 | 2021-11-29 | 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437306.XA Active CN114106778B (zh) | 2021-11-29 | 2021-11-29 | 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141067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3060949A (ja) * | 2021-10-19 | 2023-05-01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冷媒組成物、冷凍サイクル作動媒体、及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60988B (zh) * | 2013-04-30 | 2024-05-14 | Agc株式会社 | 包含三氟乙烯的组合物 |
WO2015125883A1 (ja) * | 2014-02-20 | 2015-08-27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熱サイクルシステム用組成物および熱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JP6520915B2 (ja) * | 2014-02-20 | 2019-05-29 | Agc株式会社 | 熱サイクルシステム用組成物および熱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JPWO2015125877A1 (ja) * | 2014-02-20 | 2017-03-30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トリフルオロエチレンを含む流体の精製方法、およびトリフルオロエチレンの製造方法 |
JP6624047B2 (ja) * | 2014-02-20 | 2019-12-25 | Agc株式会社 | 熱サイクルシステム用組成物および熱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JP6409865B2 (ja) * | 2014-03-18 | 2018-10-24 | Agc株式会社 | 熱サイクル用作動媒体、熱サイクルシステム用組成物および熱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CN114591716B (zh) * | 2016-09-07 | 2023-09-29 | Agc株式会社 | 热循环用工作介质、热循环系统用组合物以及热循环系统 |
FR3067035B1 (fr) * | 2017-06-02 | 2020-10-30 | Arkema France | Compositions a base de trifluoroethylene, et leurs utilisations |
JP6418284B1 (ja) * | 2017-06-12 | 2018-11-07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冷媒を含有する組成物、その使用、それを用いた冷凍方法、及びそれを含む冷凍機 |
JP6899529B2 (ja) * | 2017-08-10 | 2021-07-0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冷凍サイクル用作動媒体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
WO2019123805A1 (ja) * | 2017-12-18 | 2019-06-27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冷媒を含む組成物、その使用、並びにそれを有する冷凍機及びその冷凍機の運転方法 |
US20190203093A1 (en) * | 2017-12-29 | 2019-07-04 |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 Lower gwp refrigerant compositions |
EP3842708A4 (en) * | 2018-08-20 | 2022-06-01 | Daikin Industries, Ltd. | REFRIGERATING CYCLE DEVICE |
CN110591651B (zh) * | 2019-09-12 | 2020-09-2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制冷剂组合物其可用于家用空调 |
CN113150745B (zh) * | 2021-04-13 | 2022-10-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三元环保混合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及制冷系统 |
CN113604201A (zh) * | 2021-09-15 | 2021-11-0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
-
2021
- 2021-11-29 CN CN202111437306.XA patent/CN114106778B/zh active Active
- 2021-11-29 CN CN202210653298.0A patent/CN116179161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06778A (zh) | 2022-03-01 |
CN114106778B (zh) | 2022-07-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045155B (zh) | 一种环保节能型制冷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0257014A (zh) | 一种混合制冷工质 | |
CN110317575B (zh) | 制冷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878195B (zh) | 一种含三氟碘甲烷的冷媒和含有其的混合物和换热系统 | |
CN109852348A (zh) | 环保混合工质 | |
CN110843457B (zh) | 一种采用环保制冷剂的汽车空调热泵系统 | |
CN110628389B (zh) | 一种含cf3i的低可燃或不可燃混合制冷剂 | |
CN113845882B (zh) | 三元环保混合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及制冷系统 | |
CN110845997B (zh) | 一种热传递介质及适用于冷却器的组合物 | |
CN114106778B (zh) | 一种环保节能型混合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5141605B (zh) | 环保型混合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制冷系统 | |
CN112300761B (zh) | 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空调系统 | |
CN115160989B (zh) | 环保型混合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制冷系统 | |
CN110845995B (zh) | 一种环保混合工质及组合物和换热系统 | |
CN102229793A (zh) | 一种低gwp值的制冷剂 | |
CN110317576B (zh) | 混合制冷剂及包含其的制冷装置 | |
CN110257015B (zh) | 混合工质及包含其的制冷装置 | |
CN115537183A (zh) | 环保型混合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应用及制冷系统 | |
CN111253912A (zh) | 一种替换r290的环保混合制冷剂 | |
CN106543965A (zh) | 一种三元混合制冷剂 | |
CN113563847A (zh) | 四元环保混合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及制冷系统 | |
CN114940888B (zh) | 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5612452B (zh) | 制冷剂及其用途 | |
CN114891483B (zh) | 一种混合制冷剂和空调系统 | |
CN116855230A (zh) | 环保型混合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