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76524B - 制动踏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制动踏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176524B CN116176524B CN202310282358.7A CN202310282358A CN116176524B CN 116176524 B CN116176524 B CN 116176524B CN 202310282358 A CN202310282358 A CN 202310282358A CN 116176524 B CN116176524 B CN 11617652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ke pedal
- limiting
- piece
- pedal assembly
- lim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0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 B60T7/04—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foot actuated
- B60T7/06—Disposition of pedal
- B60T7/065—Disposition of pedal with means to prevent injuries in case of collis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踏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制动踏板组件,包括:制动踏板结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抵压件和连接件,制动踏板结构和抵压件通过连接件相连,连接件具有预定折断直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与车体相连,限位结构与连接件在沿车体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限位结构与连接件具有预定距离。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在发生碰撞时,制动踏板组件会侵入驾驶舱,对驾驶员腿部造成很大伤害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动踏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在现在的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汽车制动组件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制动踏板是汽车制动组件的执行机构,通常状态下,制动踏板固定在车身前围板和仪表横梁上,踏板臂通过较接轴固定于踏板支架上,踏板臂能够绕轴旋转,踏板臂中间与助力器推杆较接当踩下踏板或松开踏板时,踏板臂绕较接轴旋转,带动助力器推杆运动,通过助力器推杆运动将制动力传递到各个车轮上,实现车辆减速或停止。
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快,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制动踏板机构会侵入驾驶舱,对驾驶员腿部造成很大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制动踏板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在发生碰撞时,制动踏板组件会侵入驾驶舱,对驾驶员腿部造成很大伤害的问题;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动踏板组件,包括:制动踏板结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抵压件和连接件,制动踏板结构和抵压件通过连接件相连,连接件具有预定折断直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与车体相连,限位结构与连接件在沿车体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限位结构与连接件具有预定距离。
进一步地,连接件为溃缩销,抵压件的第一端和制动踏板结构均设置有连接孔,溃缩销穿设在抵压件的连接孔和制动踏板结构的连接孔内。
进一步地,溃缩销的直径在5.5mm至7mm之间。
进一步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件,限位件具有限位凹槽,抵压件的第二端位于限位凹槽内。
进一步地,限位凹槽的底壁与抵压件的第二端的预定距离在3.5mm至7mm之间。
进一步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支架,限位支架的第一端与车体相连,限位支架的第二端与限位件相连,限位支架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限位支架包括第一限位支架和第二限位支架,第一限位支架具有避空凹槽,避空凹槽在靠近限位件至远离限位件的方向上延伸,避空凹槽的两侧均具有向外的侧翻边,第一限位支架远离限位件的一端具有向外延伸的抵顶翻边,第二限位支架搭设在第一限位支架的侧翻边。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支架靠近限位件的一侧具有均力板,均力板与限位凹槽的底壁相连,均力板的宽度与第一限位支架的宽度相同,均力板高于避空凹槽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支架包括板体、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均与板体的两端相连,第一翻边与车体相连,第二翻边与均力板相连,板体的宽度与第一限位支架的宽度相同。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制动踏板组件,制动踏板组件为上述的制动踏板组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结构和限位结构,当车辆发生碰撞,制动踏板结构侵入驾驶室的时候,连接结构和限位结构会发生碰撞,当连接结构和限位结构之间的作用力达到可以破坏连接件的时候,连接件就会出现断裂,即制动踏板结构脱落,这样不会伤害驾驶员的腿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动踏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制动踏板组件限位结构与转向支撑大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限位结构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制动踏板组件的第一限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的第一限位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的第二限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的第二限位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制动踏板结构;20、连接结构;21、抵压件;22、连接件;30、限位结构;31、限位件;311、焊接避让孔;312、防滑面;32、限位支架;321、第一限位支架;3211、避空凹槽;3212、侧翻边;3213、抵顶翻边;3214、均力板;322、第二限位支架;3221、板体;3222、第一翻边;3223、第二翻边;100、转向支撑大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中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制动踏板组件包括:制动踏板结构10、连接结构20和限位结构30。连接结构20包括抵压件21和连接件22,制动踏板结构10和抵压件21通过连接件22相连,连接件22具有预定折断直径。限位结构30与车体相连,限位结构30与连接件22在沿车体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限位结构30与连接件22具有预定距离。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连接结构20和限位结构30,当车辆发生碰撞,制动踏板结构10侵入驾驶室的时候,连接结构20和限位结构30会发生碰撞,当连接结构20和限位结构30之间的作用力达到可以破坏连接件的时候,连接件22就会出现断裂,连接件22出现断裂时,制动踏板结构10脱落,这样不会伤害驾驶员的腿部。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连接件22为溃缩销,抵压件21的第一端和制动踏板结构10均设置有连接孔,溃缩销穿设在抵压件21的连接孔和制动踏板结构10的连接孔内。连接件22为溃缩销,即连接件22为销的结构(杆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安装方便,结构紧凑,使用方便。通过溃缩销可以实现抵压件21和制动踏板结构10与车体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制动踏板结构10包括制动踏板,制动踏板的第一端即脚踩的一端,制动踏板的第二端具有半个孔(制动踏板的连接孔为半个孔),该半个孔远离抵压件21的一侧为避让缺口,这样制动踏板在自身的枢转轴和连接件22的共同作用下比较稳定,当车辆受到撞击时,抵压件21带动连接件22向车后方移动,连接件22就会和制动踏板的半个孔具有相互的作用力,当作用力大到一定程度,连接件22就会断裂。制动踏板在自然状态下,制动踏板的第二端的半个孔搭在溃缩销上。上述的半个孔也可以为整个的孔,但是该整个的孔需要根据制动踏板的第二端的运行轨迹进行避让,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溃缩销的直径在5.5mm至7mm之间。通过应力应变的计算得出溃缩销的上述直径范围,保证了制动踏板组件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出现断裂,当撞击到危险的作用力的时候,溃缩销会断裂,保护驾驶员的腿部。本实施例的溃缩销的直径为6mm。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限位结构30包括限位件31,限位件31具有限位凹槽,抵压件21的第二端位于限位凹槽内。限位件31的凹槽设置保证了抵压件21不会脱出限位件31的凹槽,这样的制动踏板组件的使用更加安全、平稳、可靠。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限位凹槽的底壁与抵压件21的第二端的预定距离在3.5mm至7mm之间。上述的预定距离避免了制动踏板结构10与限位件31不会出现干涉的现象。上述预定距离的范围,能够保证车辆受到撞击后,限位件31和抵压件21在很短的距离就会撞击,进而对驾驶员进行保护。具体预定距离为5mm。需要说明的是,抵压件21的轴线方向可以不是沿着车体的长度方向的水平,抵压件21的轴线方向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限位件31的底壁的平面与抵压件21的第二端的平面相平行,抵压件21的第二端的平面的面积在100平方毫米至10000平方毫米之间,这样保证了限位件31和抵压件21之间具有一定的作用面积,进而保证了上述部件的受力稳定,上述的面积可以为300平方毫米,400平方毫米或者500平方毫米。限位凹槽的底壁具有焊接避让孔311,焊接避让孔311是两个长条孔,焊接避让孔311的设置便于焊接而且尽大的保证了限位件31能够承受较大的作用力,四周设置的防滑面312的高度大于抵压件21的第二端距离限位凹槽的底面的距离。
如图2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限位结构30包括限位支架32,限位支架32的第一端与车体相连,限位支架32的第二端与限位件31相连,限位支架32为中空结构。限位支架32为中空结构保证了限位支架32可以承受较大的作用力的情况下,而且质量较轻。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支架32的第一端与车体的转向支撑大管100相连。
如图4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限位支架32包括第一限位支架321和第二限位支架322,第一限位支架321具有避空凹槽3211,避空凹槽3211在靠近限位件31至远离限位件31的方向上延伸,避空凹槽3211的两侧均具有向外的侧翻边3212,第一限位支架321远离限位件31的一端具有向外延伸的抵顶翻边3213,第二限位支架322搭设在第一限位支架321的侧翻边3212。侧翻边3212的设置保证了第一限位支架321与第二限位支架322的配合面积较大,另外,侧翻边3212还能保证限位支架32能够承受较大的作用力。抵顶翻边3213与转向支撑大管100通过焊接相连,这样第一限位支架321与车体之间的连接和作用的面积较大。需要说明的是,抵顶翻边3213的弧度需要与转向支撑大管100的外表面的轮廓相适配。
如图4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限位支架321靠近限位件31的一侧具有均力板3214,均力板3214与限位凹槽的底壁相连,均力板3214的宽度与第一限位支架321的宽度相同,均力板3214高于避空凹槽3211的上表面。均力板3214可以提高限位件31和限位支架32之间的作用面积,上述结构保证了车辆收到撞击时,作用力比较平稳,作用面积较大时,单位面积承受的作用力较小。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二限位支架322包括板体3221、第一翻边3222和第二翻边3223,第一翻边3222和第二翻边3223均与板体3221的两端相连,第一翻边3222与车体相连,第二翻边3223与均力板3214相连,板体3221的宽度与第一限位支架321的宽度相同。第一翻边3222和第二翻边3223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了限位支架32能够承受的作用力。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翻边3222和第二翻边3223均向外翻。
连接结构20和限位结构30布置在制动踏板结构10与转向支撑大管100之间,与转向支撑大管100焊接,该限位结构30包括限位件31、第一限位支架321和第二限位支架322。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抵压件21撞击在限位件31的底面上,制动踏板结构10不能再继续后退而完全从其固定点脱落。其中,限位件31的防滑面312可以防止抵压件21向四周滑出而导致的溃缩失效。
通过第一限位支架321的焊接主定位孔和第一限位支架321的焊接次定位孔固定第一限位支架321的位置,在第一限位支架321和第二限位支架322的焊接使用二氧化碳保护焊,将第一限位支架321和第二限位支架322焊接在一起。
通过限位件31的焊接主定位孔和限位件31的焊接次定位孔固定限位件31的位置,在限位件31的塞焊孔和第一限位支架321与限位件31的焊接面(均力板3214)处使用二氧化碳保护焊,将限位件31焊接在第一限位支架321上,形成溃缩式制动踏板支架总成(限位结构30)。
通过第二限位支架322的焊接次定位孔和第二限位支架322的焊接主定位孔固定溃缩式制动踏板支架总成的位置,在第一限位支架321与转向支撑大管100的焊接面处和第二限位支架322与转向支撑大管100的焊接面处,使用二氧化碳保护焊,将溃缩式制动踏板支架总成焊接在转向支撑大管100上。
将转向支撑大管100和制动踏板组件装配到整车上,使得抵压件21的第二端位于限位件31的四个防滑面312之间,制动踏板组件的装配完成。
本申请中的第一限位支架321和第二限位支架322形成一个稳定的腔体结构,使得限位结构具有很高的强度与刚度,限位件31上的防滑面312能够很好的阻止抵压件21在溃缩过程中滑出。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制动踏板组件,制动踏板组件为上述的制动踏板组件。本申请的车辆在受到撞击时,驾驶员的腿部不容易受到伤害。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制动踏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动踏板结构(10);
连接结构(20),所述连接结构(20)包括抵压件(21)和连接件(22),所述制动踏板结构(10)和所述抵压件(21)通过所述连接件(22)相连,所述连接件(22)具有预定折断直径;
限位结构(30),所述限位结构(30)与车体相连,所述限位结构(30)与所述连接件(22)在沿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限位结构(30)与所述连接件(22)具有预定距离;所述限位结构(30)包括限位件(31),所述限位件(31)具有限位凹槽,所述抵压件(21)的第二端位于所述限位凹槽内,所述限位凹槽的四周设置有防滑面(312),所述防滑面(312)的高度大于所述抵压件(21)的第二端距离所述限位凹槽的底面的距离;在车辆受到撞击后,所述抵压件(21)带动所述连接件(22)移动一定距离后,所述抵压件(21)和所述限位件(31)发生撞击,以使得所述连接件(22)和所述制动踏板结构(10)产生相互作用而断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踏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2)为溃缩销,所述抵压件(21)的第一端和所述制动踏板结构(10)均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溃缩销穿设在所述抵压件(21)的连接孔和所述制动踏板结构(10)的连接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踏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销的直径在5.5mm至7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踏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凹槽的底壁与所述抵压件(21)的第二端的预定距离在3.5mm至7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踏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30)包括限位支架(32),所述限位支架(32)的第一端与所述车体相连,所述限位支架(32)的第二端与所述限位件(31)相连,所述限位支架(32)为中空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动踏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支架(32)包括第一限位支架(321)和第二限位支架(322),所述第一限位支架(321)具有避空凹槽(3211),所述避空凹槽(3211)在靠近所述限位件(31)至远离所述限位件(31)的方向上延伸,所述避空凹槽(3211)的两侧均具有向外的侧翻边(3212),所述第一限位支架(321)远离所述限位件(31)的一端具有向外延伸的抵顶翻边(3213),所述第二限位支架(322)搭设在所述第一限位支架(321)的侧翻边(32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动踏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支架(321)靠近所述限位件(31)的一侧具有均力板(3214),所述均力板(3214)与所述限位凹槽的底壁相连,所述均力板(3214)的宽度与所述第一限位支架(321)的宽度相同,所述均力板(3214)高于所述避空凹槽(3211)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动踏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支架(322)包括板体(3221)、第一翻边(3222)和第二翻边(3223),所述第一翻边(3222)和所述第二翻边(3223)均与所述板体(3221)的两端相连,所述第一翻边(3222)与所述车体相连,所述第二翻边(3223)与所述均力板(3214)相连,所述板体(3221)的宽度与所述第一限位支架(321)的宽度相同。
9.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制动踏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踏板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踏板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282358.7A CN116176524B (zh) | 2023-03-21 | 2023-03-21 | 制动踏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282358.7A CN116176524B (zh) | 2023-03-21 | 2023-03-21 | 制动踏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176524A CN116176524A (zh) | 2023-05-30 |
CN116176524B true CN116176524B (zh) | 2024-05-14 |
Family
ID=86436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282358.7A Active CN116176524B (zh) | 2023-03-21 | 2023-03-21 | 制动踏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176524B (zh)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200673A1 (en) * | 1996-03-25 | 1997-09-25 | Yoshihisa Kato | Pedal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a vehicle for providing a large foot space when a pedal bracket is moved |
EP0928726A2 (en) * | 1998-01-13 | 1999-07-14 | Nissan Motor Co., Ltd. | Brake pedal structure for vehicle |
KR20000003378A (ko) * | 1998-06-27 | 2000-01-15 | 홍종만 | 자동차의 추돌 방지 장치 및 그 방법 |
US6286388B1 (en) * | 2000-04-11 | 2001-09-1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 Vehicle pedal assembly |
DE10017794A1 (de) * | 2000-04-10 | 2001-10-18 | Fico Cables Sa | Pedalsicherheitssystem |
JP2005280661A (ja) * | 2004-03-31 | 2005-10-13 | Mazda Motor Corp | 車両のペダル支持構造 |
EP1876076A2 (en) * | 2006-07-07 | 2008-01-09 | Auto Technica Corporation | Support Structure for Control Pedal of Vehicle |
DE202008007916U1 (de) * | 2008-06-16 | 2008-10-09 | Cimos D.D. | Pedalwerk für Landkraftfahrzeuge |
KR20100006252A (ko) * | 2008-07-09 | 2010-01-19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의 브레이크 페달 밀림방지장치 |
KR20150071376A (ko) * | 2013-12-18 | 2015-06-26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역회전 구조가 적용된 차량용 조작페달 |
JP2018200516A (ja) * | 2017-05-26 | 2018-12-20 | 豊田鉄工株式会社 | 車両用操作ペダル装置 |
CN109094537A (zh) * | 2018-08-24 | 2018-12-28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侵入制动踏板结构 |
-
2023
- 2023-03-21 CN CN202310282358.7A patent/CN11617652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200673A1 (en) * | 1996-03-25 | 1997-09-25 | Yoshihisa Kato | Pedal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a vehicle for providing a large foot space when a pedal bracket is moved |
EP0928726A2 (en) * | 1998-01-13 | 1999-07-14 | Nissan Motor Co., Ltd. | Brake pedal structure for vehicle |
KR20000003378A (ko) * | 1998-06-27 | 2000-01-15 | 홍종만 | 자동차의 추돌 방지 장치 및 그 방법 |
DE10017794A1 (de) * | 2000-04-10 | 2001-10-18 | Fico Cables Sa | Pedalsicherheitssystem |
US6286388B1 (en) * | 2000-04-11 | 2001-09-1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 Vehicle pedal assembly |
JP2005280661A (ja) * | 2004-03-31 | 2005-10-13 | Mazda Motor Corp | 車両のペダル支持構造 |
EP1876076A2 (en) * | 2006-07-07 | 2008-01-09 | Auto Technica Corporation | Support Structure for Control Pedal of Vehicle |
DE202008007916U1 (de) * | 2008-06-16 | 2008-10-09 | Cimos D.D. | Pedalwerk für Landkraftfahrzeuge |
KR20100006252A (ko) * | 2008-07-09 | 2010-01-19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의 브레이크 페달 밀림방지장치 |
KR20150071376A (ko) * | 2013-12-18 | 2015-06-26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역회전 구조가 적용된 차량용 조작페달 |
JP2018200516A (ja) * | 2017-05-26 | 2018-12-20 | 豊田鉄工株式会社 | 車両用操作ペダル装置 |
CN109094537A (zh) * | 2018-08-24 | 2018-12-28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侵入制动踏板结构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Mazda 6轿车底盘结构设计分析;吕景华, 井绪文;汽车技术;20030924(第09期);1-5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176524A (zh) | 2023-05-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70307A (zh) | 用于在偏置正面碰撞期间定向车辆的前轮的系统 | |
CN104245432B (zh) | 具有踏板臂释放件的踏板组件 | |
CN204688218U (zh) | 用于车辆的底盘组件和用于车辆的副车架 | |
US20150000995A1 (en) | Wheel turn initiator | |
JPS6120445B2 (zh) | ||
JP2007326566A (ja) | 車両の衝突安全ブレーキアセンブリ | |
CN105916709B (zh) | 悬架臂与发动机支架之间的可断链接轭 | |
US9266564B1 (en) | Rear rail adapted to induce spare tire rotation in a rear-end collision | |
CN116176524B (zh) | 制动踏板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5835845A (zh) | 一种带支撑装置的拖车 | |
CN111098653A (zh) | 包括可释放连接件的悬架系统 | |
CN101708714A (zh) | 防止脚部受伤的制动踏板 | |
JP2006023117A (ja) | 車両衝突試験用台車 | |
JPH1111359A (ja) |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 |
US10723340B2 (en) | Actuator for moving a brake booster during a collision | |
CN214010893U (zh) | 一种防撞梁静压试验夹具 | |
CN111196303B (zh) | 一种客车方向盘安全翻转装置及方法 | |
JP6397356B2 (ja) | 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 |
JP2018188039A (ja) | 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 | |
JP2008207673A (ja) | 車両の前部構造 | |
CN219830777U (zh) | 汽车仪表板气囊区域拉拔力测试装置 | |
CN115923943A (zh) | 一种有利于前部碰撞性能的仪表板支架结构及汽车 | |
CN215244538U (zh) | 一种防止轮胎脱圈的清障车 | |
CN221826479U (zh) | 一种碰撞模拟台车用波形发生器 | |
CN208248177U (zh) | 制动踏板组件、制动系统及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