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24640B - 一种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124640B CN116124640B CN202310411986.0A CN202310411986A CN116124640B CN 116124640 B CN116124640 B CN 116124640B CN 202310411986 A CN202310411986 A CN 202310411986A CN 116124640 B CN116124640 B CN 1161246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impurity
- wall
- tea
- threaded scre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39
- 241001122767 Theaceae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2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1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4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35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3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9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3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9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9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5/00—Analysing materials by weighing, e.g. weighing small particles separated from a gas or liqui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B—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BY 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BY USING GAS CURRENTS; SEPARATING BY OTHER DRY METHODS APPLICABLE TO BULK MATERIAL, e.g. LOOSE ARTICLES FIT TO BE HANDLED LIKE BULK MATERIAL
- B07B1/00—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sorting solid materials using networks, gratings, grids, or the like
- B07B1/28—Moving scree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swinging, reciprocating, rocking, tilting or wobbling scree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B—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BY 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BY USING GAS CURRENTS; SEPARATING BY OTHER DRY METHODS APPLICABLE TO BULK MATERIAL, e.g. LOOSE ARTICLES FIT TO BE HANDLED LIKE BULK MATERIAL
- B07B1/00—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sorting solid materials using networks, gratings, grids, or the like
- B07B1/42—Drive mechanisms,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devices, or balanc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cree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7—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SORTING
- B07B—SEPARATING SOLIDS FROM SOLIDS BY 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BY USING GAS CURRENTS; SEPARATING BY OTHER DRY METHODS APPLICABLE TO BULK MATERIAL, e.g. LOOSE ARTICLES FIT TO BE HANDLED LIKE BULK MATERIAL
- B07B1/00—Sieving, screening, sifting, or sorting solid materials using networks, gratings, grids, or the like
- B07B1/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creens in general; Cleaning or heating of scree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gearing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H1/00 - F16H35/00
- F16H37/12—Gearings comprising primarily toothed or friction gearing, links or levers, and cams, or members of at least two of these typ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3/00—Weighing apparatus with automatic feed or discharge for weighing-out batches of material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3/00—Weighing apparatus with automatic feed or discharge for weighing-out batches of material
- G01G13/02—Means for automatically loading weigh pans or other receptacles, e.g. disposable containers, under control of the weighing mechanism
- G01G13/022—Material feeding devices
- G01G13/026—Material feeding devices by mechanical conveying means, e.g. belt or vibratory convey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Landscapes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内部的杂质检测装置;所述杂质检测装置包括有漏斗下料机构、模式转换下料机构、杂质分离机构、物料接收机构和同步传动机构,所述杂质分离机构、物料接收机构和同步传动机构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本发明干湿茶叶均能使用,通用性强,本发明能对茶叶间歇加料并分隔输送检测,有效防止茶叶混合,提高了茶叶的杂质检测效果,本发明还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茶叶的加料重量以及加料中杂质所占的比例,提高了茶叶的杂质检测精度,同时还便于收集检测后的茶叶和杂质,为茶叶的检测奠定基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在生产时需要检测茶叶的杂质,以提高茶叶品质,目前的茶叶检测装置只能检测出茶叶和杂质的总重量,不能对部分茶叶进行抽查以此来判断杂质在茶叶中所占比例是否均匀,而且现有茶叶检测装置不能将干湿茶叶在一个装置内进行杂质检测,因为无法有效对混合的杂质进行区分,降低了茶叶杂质的检测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本发明干湿茶叶均能使用,通用性强,本发明能对茶叶间歇加料并分隔输送检测,有效防止茶叶混合,提高了茶叶的杂质检测效果,本发明还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茶叶的加料重量以及加料中杂质所占的比例,提高了茶叶的杂质检测精度,同时还便于收集检测后的茶叶和杂质,为茶叶的检测奠定基础。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包括机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内部的杂质检测装置;
所述杂质检测装置包括有漏斗下料机构、模式转换下料机构、杂质分离机构、物料接收机构和同步传动机构,所述漏斗下料机构、模式转换下料机构、杂质分离机构和物料接收机构均安装在机架内部并由上往下按顺序依次设置,所述漏斗下料机构一端贯穿出机架顶部,所述模式转换下料机构、杂质分离机构和物料接收机构一端均贯穿出机架外部,所述同步传动机构安装在机架表面,所述同步传动机构一端贯穿进机架内部并与模式转换下料机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杂质分离机构和物料接收机构贯穿出机架外部的一端位置相对应并相连接,所述杂质分离机构、物料接收机构和同步传动机构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作为发明一种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漏斗下料机构包括有漏斗、底板架、左排料口和右排料口,所述底板架螺栓紧固在机架内壁,所述模式转换下料机构一端滑动连接在底板架表面并与底板架底面相贴合,所述左排料口和右排料口均开设在底板架表面并左右设置,所述漏斗固定连接在底板架顶部并位于左排料口和右排料口外侧,所述漏斗远离底板架的一端贯穿出机架顶部,所述漏斗内壁滑动连接有分隔板,所述漏斗以分隔板为界限将漏斗内部分隔成左腔和右腔,左腔与所述左排料口位置相对应,右腔与所述右排料口位置相对应。
作为发明一种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模式转换下料机构包括有安装框架、第一螺纹丝杆、横向导向滑杆、下料座、排料辊架、排料齿轮、连接传动组件、第一齿形同步带、第一蜗杆部、限位杆筒、定位传动杆、外齿轮、第二齿形同步带、蜗杆、蜗轮、定位基架、传动齿轮和齿牙杆架,所述安装框架对称螺栓紧固在机架内壁并位于底板架外侧,所述第一螺纹丝杆转动连接在安装框架内壁,所述第一螺纹丝杆一端贯穿出安装框架外部并与同步传动机构一端相连接,所述横向导向滑杆转动连接在安装框架内壁并位于第一螺纹丝杆一侧,所述下料座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丝杆外表面并滑动连接在横向导向滑杆外表面,所述下料座顶部滑动连接在底板架底部并与底板架底面相贴合,所述下料座内部分别与左排料口和右排料口内部位置相对应并相连通,所述排料辊架转动连接在下料座内壁并与下料座内壁外形尺寸相适配,所述排料辊架中心轴一端贯穿出下料座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排料齿轮,所述连接传动组件设置有两组并上下设置在下料座表面,两组所述连接传动组件之间通过第一齿形同步带相连接,所述第一蜗杆部安装在第一组连接传动组件表面并与排料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限位杆筒对称螺栓紧固在安装框架内壁并与连接传动组件一端位置相对应,所述定位传动杆转动连接在限位杆筒内壁,所述定位传动杆一端位于连接传动组件一端内部并相连接,所述第一螺纹丝杆两端和与第一组连接传动组件位置相对应的定位传动杆一端均从贯穿出安装框架外部并固定连接有外齿轮,所述外齿轮之间均通过第二齿形同步带相连接,所述蜗杆对称转动连接在安装框架表面,与第二组所述连接传动组件位置相对应的定位传动杆一端均贯穿出安装框架外部并与蜗杆一端相连接,所述蜗轮转动连接在安装框架表面并位于蜗杆一侧,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所述定位基架对称螺栓紧固在机架内壁并与蜗轮位置相对应,所述蜗轮中心轴一端贯穿进定位基架内侧并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齿牙杆架滑动连接在定位基架内壁并位于传动齿轮一侧,所述传动齿轮与齿牙杆架表面的齿牙啮合连接,所述齿牙杆架一端贯穿出机架外部并滑动连接在机架外表面,所述齿牙杆架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齿牙杆架外表面与机架外表面处同一平面。
作为发明一种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连接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一固定基架、传动轴、第二固定基架、滑动筒轴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固定基架螺栓紧固在下料座表面,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基架内壁,所述第一蜗杆部固定连接在第一组连接传动组件中的传动轴表面并与排料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基架螺栓紧固在下料座表面并位于第一固定基架外侧,所述滑动筒轴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基架内壁,所述滑动筒轴一端滑动连接在传动轴一端内壁,另一端套设在定位传动杆远离安装框架的一端外侧,所述滑动筒轴与传动轴位置相对应处分别设置有十字块端和十字槽端,十字块端滑动连接在十字槽端内壁。
作为发明一种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杂质分离机构包括有茶叶筛送架、杂质输送架、推料装置、排茶管架、排杂管架、转动轴座、振动机构、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齿盘和第三齿形同步带,所述茶叶筛送架和杂质输送架均位于机架内部并上下设置,所述推料装置分别安装在茶叶筛送架和杂质输送架顶部,所述推料装置一端贯穿出机架外部并与同步传动机构一端相连接,所述排茶管架螺栓紧固在茶叶筛送架底部并与开设在茶叶筛送架底部的出料口位置相对应,所述排杂管架螺栓紧固在杂质输送架底部并与开设在杂质输送架底部的出料口位置相对应,所述转动轴座螺栓紧固在机架内壁并分别与茶叶筛送架和杂质输送架远离出料口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振动机构螺栓紧固在机架内壁并分别与茶叶筛送架和杂质输送架靠近出料口的一端相连接,两组所述振动机构一端均贯穿出机架外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螺栓紧固在机架表面,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与两组振动机构贯穿出机架外部的一端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第一齿盘并通过第三齿形同步带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作为发明一种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有左边架、固定边座、第二弹簧、右边架、推杆、连接臂、第二螺纹丝杆、导向轴杆、移座、第二齿盘和第四齿形同步带,所述左边架分别滑动连接在茶叶筛送架和杂质输送架一端表面,所述固定边座分别螺栓紧固在茶叶筛送架和杂质输送架表面并与左边架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左边架表面与固定边座表面之间,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左边架表面与固定边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右边架分别滑动连接在茶叶筛送架和杂质输送架表面并位于左边架一侧,所述推杆螺纹连接在右边架表面并滑动连接在左边架内壁,所述连接臂铰接固定在右边架表面,所述第二螺纹丝杆对称转动连接在机架内壁并位于右边架一侧,所述第二螺纹丝杆一端贯穿出机架外部并与同步传动机构一端相连接,所述导向轴杆对称转动连接在机架内壁并位于第二螺纹丝杆一侧,所述移座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丝杆外表面并滑动连接在导向轴杆外表面,所述连接臂远离右边架表面的一端铰接固定在移座表面,所述第二螺纹丝杆一端均贯穿出机架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盘,所述第二齿盘之间通过第四齿形同步带相连接。
作为发明一种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振动机构包括有振动安装架、偏心杆架、主撑架、滑座、连接架、顶柱、弹性座、中心顶杆、第三弹簧、第四弹簧、摆臂和连接底座,所述振动安装架螺栓紧固在机架内壁,所述偏心杆架转动连接在振动安装架内壁,所述偏心杆架一端贯穿出机架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所述主撑架一体成型设置在振动安装架表面,所述滑座滑动连接在主撑架内壁,所述连接架设置在偏心杆架与滑座之间,所述连接架一端与偏心杆架表面铰接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滑座底部铰接固定,所述顶柱螺纹连接在滑座顶部,所述弹性座套设在顶柱外侧壁并与顶柱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中心顶杆固定连接在弹性座内壁并与顶柱位置相对应,所述中心顶杆一端贯穿进顶柱内部并与顶柱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四弹簧对称设置在主撑架顶部与弹性座底部之间,所述第四弹簧两端分别与主撑架顶部和弹性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摆臂对称转动连接在弹性座表面,所述连接底座分别螺栓紧固在茶叶筛送架和杂质输送架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底部,所述摆臂远离弹性座的一端滑动连接在连接底座内壁。
作为发明一种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物料接收机构包括有安装基座、第三螺纹丝杆、第五齿形同步带、滑块、称重基座、第一料框、第二料框和称重显示器,所述安装基座对称螺栓紧固在机架内壁并分别与排茶管架和排杂管架位置相对应,所述安装基座一端贯穿出机架外部,所述第三螺纹丝杆转动连接在安装基座内壁,所述第三螺纹丝杆一端均贯穿出机架外部并通过第五齿形同步带相连接,所述第三螺纹丝杆通过第五齿形同步带与同步传动机构一端相连接,所述滑块对称螺纹连接在第三螺纹丝杆外表面并滑动在安装基座内壁,所述滑块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称重基座,两组所述称重基座顶部分别卡接固定有第一料框和第二料框并前后设置,所述称重显示器螺栓紧固在机架内壁并位于安装基座一侧,所述称重基座内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基座和称重显示器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作为发明一种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同步传动机构包括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一输出转轴、第二输出转轴、第一齿圈、第六齿形同步带、第一锥齿轮、第二齿圈、第七齿形同步带、第二锥齿轮、第三齿圈、第八齿形同步带和第四齿圈,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第一输出转轴和第二输出转轴由上往下按顺序依次安装在机架表面,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第一输出转轴和第二输出转轴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第一齿圈并通过第六齿形同步带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输出端贯穿进机架内部并与第一螺纹丝杆一端相连接,所述机架表面与第一输出转轴和第二输出转轴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一端与第一输出转轴一端和第二输出转轴一端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第二齿圈并通过第七齿形同步带相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连接在机架表面并与第一锥齿轮数量相等,所述第二锥齿轮均位于第一锥齿轮一侧并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与所述第一输出转轴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锥齿轮一端与其中一组第二螺纹丝杆贯穿出机架外部的一端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第三齿圈并通过第八齿形同步带相连接,与所述第二输出转轴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锥齿轮一端与第三螺纹丝杆贯穿出机架外部的一端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第四齿圈并通过第五齿形同步带相连接。
作为发明一种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模式转换下料机构中的第一螺纹丝杆、第二螺纹丝杆和第三螺纹丝杆表面均设置有除螺牙以外的光滑段,所述第一螺纹丝杆、第二螺纹丝杆和第三螺纹丝杆表面的螺牙距尺寸各不相同,所述模式转换下料机构中的安装框架表面对应于第一螺纹丝杆和横向导向滑杆位置相对应处、机架内壁对应于第二螺纹丝杆和导向轴杆位置相对应处以及安装基座内壁对应于第三螺纹丝杆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分别与安装框架表面、机架内壁和安装基座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螺纹丝杆、第二螺纹丝杆和第三螺纹丝杆中的光滑段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干湿茶叶均能使用,通用性强,本发明能对茶叶间歇加料并分隔输送检测,有效防止茶叶混合,提高了茶叶的杂质检测效果,本发明还便于工作人员观察茶叶的加料重量以及加料中杂质所占的比例,提高了茶叶的杂质检测精度,同时还便于收集检测后的茶叶和杂质,为茶叶的检测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发明,并不构成对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明中的漏斗下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明中的模式转换下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明中的连接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发明中的滑动筒轴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发明中的定位传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发明中的齿牙杆架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发明中的杂质分离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发明中的茶叶筛送架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发明中的推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发明中的振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发明中的中心顶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发明中的物料接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发明中的同步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架;2、杂质检测装置;
21、漏斗下料机构;22、模式转换下料机构;23、杂质分离机构;24、物料接收机构;25、同步传动机构;
211、漏斗;212、底板架;213、左排料口;214、右排料口;100、分隔板;
221、安装框架;222、第一螺纹丝杆;223、横向导向滑杆;224、下料座;225、排料辊架;226、排料齿轮;227、连接传动组件;228、第一齿形同步带;229、第一蜗杆部;2210、限位杆筒;2211、定位传动杆;2212、外齿轮;2213、第二齿形同步带;2214、蜗杆;2215、蜗轮;2216、定位基架;2217、传动齿轮;2218、齿牙杆架;
2271、第一固定基架;2272、传动轴;2273、第二固定基架;2274、滑动筒轴;2275、第一弹簧;
231、茶叶筛送架;232、杂质输送架;233、推料装置;234、排茶管架;235、排杂管架;236、转动轴座;237、振动机构;238、第一驱动电机;239、第一齿盘;2310、第三齿形同步带;
2331、左边架;2332、固定边座;2333、第二弹簧;2334、右边架;2335、推杆;2336、连接臂;2337、第二螺纹丝杆;2338、导向轴杆;2339、移座;23310、第二齿盘;23311、第四齿形同步带;
2371、振动安装架;2372、偏心杆架;2373、主撑架;2374、滑座;2375、连接架;2376、顶柱;2377、弹性座;2378、中心顶杆;2379、第三弹簧;23710、第四弹簧;23711、摆臂;23712、连接底座;
241、安装基座;242、第三螺纹丝杆;243、第五齿形同步带;244、滑块;245、称重基座;246、第一料框;247、第二料框;248、称重显示器;
251、第二驱动电机;252、第一输出转轴;253、第二输出转轴;254、第一齿圈;255、第六齿形同步带;256、第一锥齿轮;257、第二齿圈;258、第七齿形同步带;259、第二锥齿轮;2510、第三齿圈;2511、第八齿形同步带;2512、第四齿圈;
20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14所示;
一种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还包括安装在机架1内部的杂质检测装置2;
杂质检测装置2包括有漏斗下料机构21、模式转换下料机构22、杂质分离机构23、物料接收机构24和同步传动机构25,漏斗下料机构21、模式转换下料机构22、杂质分离机构23和物料接收机构24均安装在机架1内部并由上往下按顺序依次设置,漏斗下料机构21一端贯穿出机架1顶部,模式转换下料机构22、杂质分离机构23和物料接收机构24一端均贯穿出机架1外部,同步传动机构25安装在机架1表面,同步传动机构25一端贯穿进机架1内部并与模式转换下料机构22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杂质分离机构23和物料接收机构24贯穿出机架1外部的一端位置相对应并相连接,杂质分离机构23、物料接收机构24和同步传动机构25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机架1表面和内壁均开设有与杂质检测装置2外形尺寸相适配的孔、洞、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电机238和第二驱动电机251均包括有启闭开关以及可控制转速的速度调节器。
本实施方案中:使用时,在对干或湿茶叶的其中一种进行杂质检测时,除需要知道杂质所占总重量的比重以及茶叶所占总重量的比重外,还需要知道杂质所在茶叶中所占比例是否均匀,以此对茶叶杂质检测有进一步了解和判断,在总重量不停机检测中,茶叶放置到漏斗211内部,漏斗211内部形成统一放料空间且未经分隔板100隔开,漏斗211内部的茶叶只能从左排料口213和右排料口214处排出,初始状态下,下料座224与右排料口214位置相对应并相连通,漏斗211内部的茶叶经右排料口214处落入下料座224内部(此时左排料口213处于封闭状态),并经排料辊架225控制下料速率以及下料总量后落入茶叶筛送架231上,茶叶筛送架231底部一端设置有振动机构237,在振动机构237的振动力作用下(第一驱动电机238通电旋转,第一驱动电机238旋转通过第一齿盘239和第三齿形同步带2310相互配合同步带动两组偏心杆架2372进行旋转,偏心杆架2372旋转同步带动连接架2375一端移动,连接架2375一端移动同步带动滑座2374沿着主撑架2373内壁呈上下往复运动,滑座2374上下往复运动同步带动顶柱2376沿着弹性座2377内壁呈上下往复运动,顶柱2376向上运动时与中心顶杆2378相接触并将中心顶杆2378向上顶起,中心顶杆2378向上顶起同步带动弹性座2377、摆臂23711和连接底座23712向上移动并顶起茶叶筛送架231一端,当顶柱2376向下移动时带动第三弹簧2379下降并挤压中心顶杆2378,同时在第四弹簧23710的弹力作用下也会带动弹性座2377、摆臂23711和连接底座23712向向下移动,通过茶叶筛送架231一端快速上下位移使其产生振动便于输送茶叶和杂质),茶叶中的杂质从茶叶筛送架231表面的筛孔落入杂质输送架232表面,并在与杂质输送架232相连接的振动机构237的振动力作用下,使杂质输送架232表面的杂质向出料口处移动并经排杂管架235输送后落入与排杂管架235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料框246内部,第一料框246内部的杂质则为设定总重量中检测后的所有杂质,而茶叶筛送架231表面的茶叶则在振动机构237的振动力作用下从茶叶筛送架231底部的出料口处落入排茶管架234内部,经排茶管架234导向后落入与排茶管架234位置向对应的第一料框246内部,第一料框246内部的茶叶则为设定总重量中的检测后所有茶叶,漏斗211所排放茶叶杂质总重量数值可通过右侧齿牙杆架2218表面的刻度线得知,而检测后茶叶总重量和杂质总重量经称重基座245称重后将结果显示到称重显示器248上,直接读取相关数据即可,当需要对部分茶叶进行抽查时,通过抽查以此来检查部分茶叶中杂质所占茶叶中的比例是否均匀,首先控制第二驱动电机251正转(在总重量不停机检测中,第二驱动电机251为反转),第二驱动电机251正转同步带动第一螺纹丝杆222正转,第一螺纹丝杆222正转同步带动下料座224沿着第一螺纹丝杆222和横向导向滑杆223表面向左排料口213一侧移动,当下料座224与左排料口213位置相对应并相连通时(此时右排料口214处于封闭状态),下料座224与安装框架221表面相抵接并同步挤压复位弹簧200,此时下料座224也位于第一螺纹丝杆222表面的光滑段处并受限保持位置不变,设置复位弹簧200保证在第一螺纹丝杆222反转时,复位弹簧200能给下料座224一个向螺牙方向移动的力,使其便于与螺牙相连接啮合,后续的与移座2339和滑块244位置相对应的复位弹簧200也是此作用,与此同时,第一螺纹丝杆222正转通过外齿轮2212和第二齿形同步带2213相互配合同步带动与第一组连接传动组件227位置相对应的第一组定位传动杆2211进行旋转,当下料座224与安装框架221表面相抵接时,第一组连接传动组件227中的滑动筒轴2274移至第一组定位传动杆2211一端外侧并与第一组定位传动杆2211表面相接触,当滑动筒轴2274与第一组定位传动杆2211表面相接触时,滑动筒轴2274受到来自第一组定位传动杆2211的挤压力开始向传动轴2272一端内部移动并挤压第一弹簧2275,第一弹簧2275提供给滑动筒轴2274一个反向的力,使其更好的与第一组定位传动杆2211表面相接触,提高摩擦力,便于连接传动,当滑动筒轴2274一端与传动轴2272内壁相抵接时,滑动筒轴2274另一端完全套设在第一组定位传动杆2211一端表面并与其紧密贴合,原理同上,当第一组连接传动组件227中的滑动筒轴2274完全套设在第一组定位传动杆2211一端表面并与其紧密贴合时,第二组连接传动组件227中的滑动筒轴2274也完全套设在第二组定位传动杆2211一端表面并与其紧密贴合,当第一组定位传动杆2211旋转时,与第一组定位传动杆2211相接触的滑动筒轴2274也随之同步旋转,滑动筒轴2274旋转同步带动与其相连接的传动轴2272旋转,传动轴2272旋转同步带动第一蜗杆部229旋转,第一蜗杆部229旋转同步带动排料齿轮226(排料齿轮226结构与蜗轮2215相似)旋转,排料齿轮226同步带动排料辊架225旋转,排料辊架225旋转将茶叶排至茶叶筛送架231表面实现下料操作,与此同时,第一组连接传动组件227中的传动轴2272旋转通过第一齿形同步带228同步带动第二组连接传动组件227中的传动轴2272旋转,第二组连接传动组件227中的传动轴2272旋转同步带动滑动筒轴2274旋转,滑动筒轴2274旋转同步带动第二组定位传动杆2211旋转,第二组定位传动杆2211旋转同步带动与之相连接的蜗杆2214进行旋转,蜗杆2214旋转同步带动蜗轮2215旋转,蜗轮2215旋转同步带动传动齿轮2217旋转,传动齿轮2217旋转同步带动齿牙杆架2218沿着定位基架2216表面和机架1表面向上移动,显露出齿牙杆架2218表面刻度线的数值极为部分检查茶叶以及杂质的总重量,当第二驱动电机251停止旋转时,也就相对应的停止下料,此时齿牙杆架2218表面刻度线的数值即为最终检查部分茶叶总重量数值,与此同时,第二驱动电机251旋转通过第一齿圈254和第六齿形同步带255相互配合同步带动第一输出转轴252和第二输出转轴253同步进行旋转,第一输出转轴252和第二输出转轴253同步进行旋转通过第二齿圈257和第七齿形同步带258相互配合同步带动两组第一锥齿轮256旋转,两组第一锥齿轮256旋转同步带动两组第二锥齿轮259旋转,第一组第二锥齿轮259旋转通过第三齿圈2510和第八齿形同步带2511相互配合同步带动其中一组第二螺纹丝杆2337进行旋转,其中一组第二螺纹丝杆2337通过第二齿盘23310和第四齿形同步带23311同步带动另一组第二螺纹丝杆2337进行旋转,两组第二螺纹丝杆2337旋转同步带动移座2339沿着第二螺纹丝杆2337和导向轴杆2338表面向固定边座2332一侧移动,移座2339移动同步带动连接臂2336移动,连接臂2336移动同步带动右边架2334移动,右边架2334移动并对茶叶筛送架231表面残留还没处理完毕的茶叶(在总重量不停机检测中在茶叶筛送架231表面还没输送完毕的茶叶)向固定边座2332一侧推动,当右边架2334表面的推杆2335与左边架2331接触时将同步带动左边架2331向固定边座2332一侧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同步挤压第二弹簧2333,当移座2339移至第二螺纹丝杆2337表面的光滑段处时,移座2339受限位置保持不变,右边架2334移至左边架2331位置处并保持位置不变,残留在茶叶筛送架231表面的茶叶(在总重量不停机检测中在茶叶筛送架231表面还没输送完毕的茶叶)则在左边架2331与右边架2334之间的空间在茶叶筛送架231表面继续进行杂质检测,防止跟后面下落的部分检测茶叶相混合,从而不便于检测,茶叶下落的区域初始情况下设置在左边架2331与右边架2334之间,且左边架2331和右边架2334均与茶叶筛送架231表面的检测区域两边留有设定距离,当进行总重量不停机检测时,左边架2331与右边架2334位置保持不变,当进行部分茶叶抽查检测时,右边架2334移至左边架2331位置处,左边架2331与茶叶筛送架231表面的检测区域一边相接触,残留在茶叶筛送架231表面的茶叶在左边架2331与右边架2334之间进行输送并检测,而后续下落的茶叶则在右边架2334与茶叶筛送架231另一边之间的空间进行检测,当重新进行总重量不停机检测时,右边架2334复位,残留在茶叶筛送架231表面的茶叶(部分抽查检测)则在右边架2334的推动下移至右边架2334初始位置与茶叶筛送架231检测区域一边之间,总重量不停机检测时下落的茶叶则重新落入初始位置下左边架2331与右边架2334之间,使其不会混合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及质量,与此同时,第二组第二螺纹丝杆2337通过第四齿圈2512和第五齿形同步带243相互配合同步带动两组第三螺纹丝杆242旋转,两组第三螺纹丝杆242旋转同步带动两组滑块244进行移动,滑块244移动同步带动称重基座245移动,称重基座245移动同步带动第一料框246和第二料框247进行移动,第一料框246用于分别放置总重量不停机检测中的茶叶和杂质,第二料框247用于放置部分检测茶叶中的茶叶和杂质,重量通过称重基座245内置的称重传感器检测并将数值传输到称重显示器248上,直接读取称重显示器248上的数据即可,通过以上操作完成部分抽查检测,以此来判断杂质所在茶叶中比例是否均匀,若是需要干湿茶叶混合检测,在漏斗211内部放置分隔板100,干茶叶放置在右腔,湿茶叶放置在左腔,原理同上,干茶叶对应在总重量不停机检测步骤,湿茶叶对应部分抽查检测茶叶步骤。
进一步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漏斗下料机构21包括有漏斗211、底板架212、左排料口213和右排料口214,底板架212螺栓紧固在机架1内壁,模式转换下料机构22一端滑动连接在底板架212表面并与底板架212底面相贴合,左排料口213和右排料口214均开设在底板架212表面并左右设置,漏斗211固定连接在底板架212顶部并位于左排料口213和右排料口214外侧,漏斗211远离底板架212的一端贯穿出机架1顶部,漏斗211内壁滑动连接有分隔板100,漏斗211以分隔板100为界限将漏斗211内部分隔成左腔和右腔,左腔与左排料口213位置相对应,右腔与右排料口214位置相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下料座224只能与一个排料口相连通,当下料座224与左排料口213连通时,右排料口214处于封闭状态,当下料座224与右排料口214连通时,左排料口213处于封闭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漏斗下料机构21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讲解。
进一步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模式转换下料机构22包括有安装框架221、第一螺纹丝杆222、横向导向滑杆223、下料座224、排料辊架225、排料齿轮226、连接传动组件227、第一齿形同步带228、第一蜗杆部229、限位杆筒2210、定位传动杆2211、外齿轮2212、第二齿形同步带2213、蜗杆2214、蜗轮2215、定位基架2216、传动齿轮2217和齿牙杆架2218,安装框架221对称螺栓紧固在机架1内壁并位于底板架212外侧,第一螺纹丝杆222转动连接在安装框架221内壁,第一螺纹丝杆222一端贯穿出安装框架221外部并与同步传动机构25一端相连接,横向导向滑杆223转动连接在安装框架221内壁并位于第一螺纹丝杆222一侧,下料座224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丝杆222外表面并滑动连接在横向导向滑杆223外表面,下料座224顶部滑动连接在底板架212底部并与底板架212底面相贴合,下料座224内部分别与左排料口213和右排料口214内部位置相对应并相连通,排料辊架225转动连接在下料座224内壁并与下料座224内壁外形尺寸相适配,排料辊架225中心轴一端贯穿出下料座224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排料齿轮226,连接传动组件227设置有两组并上下设置在下料座224表面,两组连接传动组件227之间通过第一齿形同步带228相连接,第一蜗杆部229安装在第一组连接传动组件227表面并与排料齿轮226啮合连接,限位杆筒2210对称螺栓紧固在安装框架221内壁并与连接传动组件227一端位置相对应,定位传动杆2211转动连接在限位杆筒2210内壁,定位传动杆2211一端位于连接传动组件227一端内部并相连接,第一螺纹丝杆222两端和与第一组连接传动组件227位置相对应的定位传动杆2211一端均从贯穿出安装框架221外部并固定连接有外齿轮2212,外齿轮2212之间均通过第二齿形同步带2213相连接,蜗杆2214对称转动连接在安装框架221表面,与第二组连接传动组件227位置相对应的定位传动杆2211一端均贯穿出安装框架221外部并与蜗杆2214一端相连接,蜗轮2215转动连接在安装框架221表面并位于蜗杆2214一侧,蜗轮2215与蜗杆2214啮合连接,定位基架2216对称螺栓紧固在机架1内壁并与蜗轮2215位置相对应,蜗轮2215中心轴一端贯穿进定位基架2216内侧并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2217,齿牙杆架2218滑动连接在定位基架2216内壁并位于传动齿轮2217一侧,传动齿轮2217与齿牙杆架2218表面的齿牙啮合连接,齿牙杆架2218一端贯穿出机架1外部并滑动连接在机架1外表面,齿牙杆架2218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齿牙杆架2218外表面与机架1外表面处同一平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模式转换下料机构22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讲解。
进一步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传动组件227包括有第一固定基架2271、传动轴2272、第二固定基架2273、滑动筒轴2274和第一弹簧2275,第一固定基架2271螺栓紧固在下料座224表面,传动轴2272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基架2271内壁,第一蜗杆部229固定连接在第一组连接传动组件227中的传动轴2272表面并与排料齿轮226啮合连接,第二固定基架2273螺栓紧固在下料座224表面并位于第一固定基架2271外侧,滑动筒轴2274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基架2273内壁,滑动筒轴2274一端滑动连接在传动轴2272一端内壁,另一端套设在定位传动杆2211远离安装框架221的一端外侧,滑动筒轴2274与传动轴2272位置相对应处分别设置有十字块端和十字槽端,十字块端滑动连接在十字槽端内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连接传动组件227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讲解。
进一步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杂质分离机构23包括有茶叶筛送架231、杂质输送架232、推料装置233、排茶管架234、排杂管架235、转动轴座236、振动机构237、第一驱动电机238、第一齿盘239和第三齿形同步带2310,茶叶筛送架231和杂质输送架232均位于机架1内部并上下设置,推料装置233分别安装在茶叶筛送架231和杂质输送架232顶部,推料装置233一端贯穿出机架1外部并与同步传动机构25一端相连接,排茶管架234螺栓紧固在茶叶筛送架231底部并与开设在茶叶筛送架231底部的出料口位置相对应,排杂管架235螺栓紧固在杂质输送架232底部并与开设在杂质输送架232底部的出料口位置相对应,转动轴座236螺栓紧固在机架1内壁并分别与茶叶筛送架231和杂质输送架232远离出料口的一端相连接,振动机构237螺栓紧固在机架1内壁并分别与茶叶筛送架231和杂质输送架232靠近出料口的一端相连接,两组振动机构237一端均贯穿出机架1外部,第一驱动电机238螺栓紧固在机架1表面,第一驱动电机238输出端与两组振动机构237贯穿出机架1外部的一端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第一齿盘239并通过第三齿形同步带2310相连接,第一驱动电机238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杂质分离机构23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讲解。
进一步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推料装置233包括有左边架2331、固定边座2332、第二弹簧2333、右边架2334、推杆2335、连接臂2336、第二螺纹丝杆2337、导向轴杆2338、移座2339、第二齿盘23310和第四齿形同步带23311,左边架2331分别滑动连接在茶叶筛送架231和杂质输送架232一端表面,固定边座2332分别螺栓紧固在茶叶筛送架231和杂质输送架232表面并与左边架2331位置相对应,第二弹簧2333设置在左边架2331表面与固定边座2332表面之间,第二弹簧2333两端分别与左边架2331表面与固定边座2332表面固定连接,右边架2334分别滑动连接在茶叶筛送架231和杂质输送架232表面并位于左边架2331一侧,推杆2335螺纹连接在右边架2334表面并滑动连接在左边架2331内壁,连接臂2336铰接固定在右边架2334表面,第二螺纹丝杆2337对称转动连接在机架1内壁并位于右边架2334一侧,第二螺纹丝杆2337一端贯穿出机架1外部并与同步传动机构25一端相连接,导向轴杆2338对称转动连接在机架1内壁并位于第二螺纹丝杆2337一侧,移座2339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丝杆2337外表面并滑动连接在导向轴杆2338外表面,连接臂2336远离右边架2334表面的一端铰接固定在移座2339表面,第二螺纹丝杆2337一端均贯穿出机架1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盘23310,第二齿盘23310之间通过第四齿形同步带23311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推料装置233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讲解。
进一步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振动机构237包括有振动安装架2371、偏心杆架2372、主撑架2373、滑座2374、连接架2375、顶柱2376、弹性座2377、中心顶杆2378、第三弹簧2379、第四弹簧23710、摆臂23711和连接底座23712,振动安装架2371螺栓紧固在机架1内壁,偏心杆架2372转动连接在振动安装架2371内壁,偏心杆架2372一端贯穿出机架1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239,主撑架2373一体成型设置在振动安装架2371表面,滑座2374滑动连接在主撑架2373内壁,连接架2375设置在偏心杆架2372与滑座2374之间,连接架2375一端与偏心杆架2372表面铰接固定,另一端与滑座2374底部铰接固定,顶柱2376螺纹连接在滑座2374顶部,弹性座2377套设在顶柱2376外侧壁并与顶柱2376外表面滑动连接,中心顶杆2378固定连接在弹性座2377内壁并与顶柱2376位置相对应,中心顶杆2378一端贯穿进顶柱2376内部并与顶柱2376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2379,第四弹簧23710对称设置在主撑架2373顶部与弹性座2377底部之间,第四弹簧23710两端分别与主撑架2373顶部和弹性座2377底部固定连接,摆臂23711对称转动连接在弹性座2377表面,连接底座23712分别螺栓紧固在茶叶筛送架231和杂质输送架232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底部,摆臂23711远离弹性座2377的一端滑动连接在连接底座23712内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振动机构237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讲解。
进一步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物料接收机构24包括有安装基座241、第三螺纹丝杆242、第五齿形同步带243、滑块244、称重基座245、第一料框246、第二料框247和称重显示器248,安装基座241对称螺栓紧固在机架1内壁并分别与排茶管架234和排杂管架235位置相对应,安装基座241一端贯穿出机架1外部,第三螺纹丝杆242转动连接在安装基座241内壁,第三螺纹丝杆242一端均贯穿出机架1外部并通过第五齿形同步带243相连接,第三螺纹丝杆242通过第五齿形同步带243与同步传动机构25一端相连接,滑块244对称螺纹连接在第三螺纹丝杆242外表面并滑动在安装基座241内壁,滑块244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称重基座245,两组称重基座245顶部分别卡接固定有第一料框246和第二料框247并前后设置,称重显示器248螺栓紧固在机架1内壁并位于安装基座241一侧,称重基座245内置有称重传感器,称重基座245和称重显示器248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称重显示器248可实时显示称重基座245所分别对第一料框246和第二料框247称重的重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物料接收机构24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讲解。
进一步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同步传动机构25包括有第二驱动电机251、第一输出转轴252、第二输出转轴253、第一齿圈254、第六齿形同步带255、第一锥齿轮256、第二齿圈257、第七齿形同步带258、第二锥齿轮259、第三齿圈2510、第八齿形同步带2511和第四齿圈2512,第二驱动电机251、第一输出转轴252和第二输出转轴253由上往下按顺序依次安装在机架1表面,第二驱动电机251、第一输出转轴252和第二输出转轴253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第一齿圈254并通过第六齿形同步带255相连接,第二驱动电机251输出端贯穿进机架1内部并与第一螺纹丝杆222一端相连接,机架1表面与第一输出转轴252和第二输出转轴253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第一锥齿轮256,第一锥齿轮256一端与第一输出转轴252一端和第二输出转轴253一端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第二齿圈257并通过第七齿形同步带258相连接,第二锥齿轮259转动连接在机架1表面并与第一锥齿轮256数量相等,第二锥齿轮259均位于第一锥齿轮256一侧并与第一锥齿轮256啮合连接,与第一输出转轴252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锥齿轮259一端与其中一组第二螺纹丝杆2337贯穿出机架1外部的一端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第三齿圈2510并通过第八齿形同步带2511相连接,与第二输出转轴253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锥齿轮259一端与第三螺纹丝杆242贯穿出机架1外部的一端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第四齿圈2512并通过第五齿形同步带243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同步传动机构25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讲解。
进一步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模式转换下料机构22中的第一螺纹丝杆222、第二螺纹丝杆2337和第三螺纹丝杆242表面均设置有除螺牙以外的光滑段,第一螺纹丝杆222、第二螺纹丝杆2337和第三螺纹丝杆242表面的螺牙距尺寸各不相同,模式转换下料机构22中的安装框架221表面对应于第一螺纹丝杆222和横向导向滑杆223位置相对应处、机架1内壁对应于第二螺纹丝杆2337和导向轴杆2338位置相对应处以及安装基座241内壁对应于第三螺纹丝杆242位置相对应处设置有复位弹簧200,复位弹簧200一端分别与安装框架221表面、机架1内壁和安装基座241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螺纹丝杆222、第二螺纹丝杆2337和第三螺纹丝杆242中的光滑段外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为保证同步传动效果,螺牙距需计算后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光滑段和螺牙距进行说明,通过对光滑段和螺牙距进行限定便于同步传动使用,设置复位弹簧200用于分别给下料座224、移座2339和滑块244一个向螺牙方向移动的力,使其便于与螺牙相连接啮合,使用效果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机架(1)内部的杂质检测装置(2);
所述杂质检测装置(2)包括有漏斗下料机构(21)、模式转换下料机构(22)、杂质分离机构(23)、物料接收机构(24)和同步传动机构(25),所述漏斗下料机构(21)、模式转换下料机构(22)、杂质分离机构(23)和物料接收机构(24)均安装在机架(1)内部并由上往下按顺序依次设置,所述漏斗下料机构(21)一端贯穿出机架(1)顶部,所述模式转换下料机构(22)、杂质分离机构(23)和物料接收机构(24)一端均贯穿出机架(1)外部,所述同步传动机构(25)安装在机架(1)表面,所述同步传动机构(25)一端贯穿进机架(1)内部并与模式转换下料机构(22)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杂质分离机构(23)和物料接收机构(24)贯穿出机架(1)外部的一端位置相对应并相连接,所述杂质分离机构(23)、物料接收机构(24)和同步传动机构(25)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所述漏斗下料机构(21)包括有漏斗(211)、底板架(212)、左排料口(213)和右排料口(214),所述底板架(212)螺栓紧固在机架(1)内壁,所述模式转换下料机构(22)一端滑动连接在底板架(212)表面并与底板架(212)底面相贴合,所述左排料口(213)和右排料口(214)均开设在底板架(212)表面并左右设置,所述漏斗(211)固定连接在底板架(212)顶部并位于左排料口(213)和右排料口(214)外侧,所述漏斗(211)远离底板架(212)的一端贯穿出机架(1)顶部,所述漏斗(211)内壁滑动连接有分隔板(100),所述漏斗(211)以分隔板(100)为界限将漏斗(211)内部分隔成左腔和右腔,左腔与所述左排料口(213)位置相对应,右腔与所述右排料口(214)位置相对应;
所述模式转换下料机构(22)包括有安装框架(221)、第一螺纹丝杆(222)、横向导向滑杆(223)、下料座(224)、排料辊架(225)、排料齿轮(226)、连接传动组件(227)、第一齿形同步带(228)、第一蜗杆部(229)、限位杆筒(2210)、定位传动杆(2211)、外齿轮(2212)、第二齿形同步带(2213)、蜗杆(2214)、蜗轮(2215)、定位基架(2216)、传动齿轮(2217)和齿牙杆架(2218),所述安装框架(221)对称螺栓紧固在机架(1)内壁并位于底板架(212)外侧,所述第一螺纹丝杆(222)转动连接在安装框架(221)内壁,所述第一螺纹丝杆(222)一端贯穿出安装框架(221)外部并与同步传动机构(25)一端相连接,所述横向导向滑杆(223)转动连接在安装框架(221)内壁并位于第一螺纹丝杆(222)一侧,所述下料座(224)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丝杆(222)外表面并滑动连接在横向导向滑杆(223)外表面,所述下料座(224)顶部滑动连接在底板架(212)底部并与底板架(212)底面相贴合,所述下料座(224)内部分别与左排料口(213)和右排料口(214)内部位置相对应并相连通,所述排料辊架(225)转动连接在下料座(224)内壁并与下料座(224)内壁外形尺寸相适配,所述排料辊架(225)中心轴一端贯穿出下料座(224)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排料齿轮(226),所述连接传动组件(227)设置有两组并上下设置在下料座(224)表面,两组所述连接传动组件(227)之间通过第一齿形同步带(228)相连接,所述第一蜗杆部(229)安装在第一组连接传动组件(227)表面并与排料齿轮(226)啮合连接,所述限位杆筒(2210)对称螺栓紧固在安装框架(221)内壁并与连接传动组件(227)一端位置相对应,所述定位传动杆(2211)转动连接在限位杆筒(2210)内壁,所述定位传动杆(2211)一端位于连接传动组件(227)一端内部并相连接,所述第一螺纹丝杆(222)两端和与第一组连接传动组件(227)位置相对应的定位传动杆(2211)一端均从贯穿出安装框架(221)外部并固定连接有外齿轮(2212),所述外齿轮(2212)之间均通过第二齿形同步带(2213)相连接,所述蜗杆(2214)对称转动连接在安装框架(221)表面,与第二组所述连接传动组件(227)位置相对应的定位传动杆(2211)一端均贯穿出安装框架(221)外部并与蜗杆(2214)一端相连接,所述蜗轮(2215)转动连接在安装框架(221)表面并位于蜗杆(2214)一侧,所述蜗轮(2215)与蜗杆(2214)啮合连接,所述定位基架(2216)对称螺栓紧固在机架(1)内壁并与蜗轮(2215)位置相对应,所述蜗轮(2215)中心轴一端贯穿进定位基架(2216)内侧并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2217),所述齿牙杆架(2218)滑动连接在定位基架(2216)内壁并位于传动齿轮(2217)一侧,所述传动齿轮(2217)与齿牙杆架(2218)表面的齿牙啮合连接,所述齿牙杆架(2218)一端贯穿出机架(1)外部并滑动连接在机架(1)外表面,所述齿牙杆架(2218)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齿牙杆架(2218)外表面与机架(1)外表面处同一平面;
所述连接传动组件(227)包括有第一固定基架(2271)、传动轴(2272)、第二固定基架(2273)、滑动筒轴(2274)和第一弹簧(2275),所述第一固定基架(2271)螺栓紧固在下料座(224)表面,所述传动轴(2272)转动连接在第一固定基架(2271)内壁,所述第一蜗杆部(229)固定连接在第一组连接传动组件(227)中的传动轴(2272)表面并与排料齿轮(226)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基架(2273)螺栓紧固在下料座(224)表面并位于第一固定基架(2271)外侧,所述滑动筒轴(2274)滑动连接在第二固定基架(2273)内壁,所述滑动筒轴(2274)一端滑动连接在传动轴(2272)一端内壁,另一端套设在定位传动杆(2211)远离安装框架(221)的一端外侧,所述滑动筒轴(2274)与传动轴(2272)位置相对应处分别设置有十字块端和十字槽端,十字块端滑动连接在十字槽端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分离机构(23)包括有茶叶筛送架(231)、杂质输送架(232)、推料装置(233)、排茶管架(234)、排杂管架(235)、转动轴座(236)、振动机构(237)、第一驱动电机(238)、第一齿盘(239)和第三齿形同步带(2310),所述茶叶筛送架(231)和杂质输送架(232)均位于机架(1)内部并上下设置,所述推料装置(233)分别安装在茶叶筛送架(231)和杂质输送架(232)顶部,所述推料装置(233)一端贯穿出机架(1)外部并与同步传动机构(25)一端相连接,所述排茶管架(234)螺栓紧固在茶叶筛送架(231)底部并与开设在茶叶筛送架(231)底部的出料口位置相对应,所述排杂管架(235)螺栓紧固在杂质输送架(232)底部并与开设在杂质输送架(232)底部的出料口位置相对应,所述转动轴座(236)螺栓紧固在机架(1)内壁并分别与茶叶筛送架(231)和杂质输送架(232)远离出料口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振动机构(237)螺栓紧固在机架(1)内壁并分别与茶叶筛送架(231)和杂质输送架(232)靠近出料口的一端相连接,两组所述振动机构(237)一端均贯穿出机架(1)外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38)螺栓紧固在机架(1)表面,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38)输出端与两组振动机构(237)贯穿出机架(1)外部的一端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第一齿盘(239)并通过第三齿形同步带(2310)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38)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装置(233)包括有左边架(2331)、固定边座(2332)、第二弹簧(2333)、右边架(2334)、推杆(2335)、连接臂(2336)、第二螺纹丝杆(2337)、导向轴杆(2338)、移座(2339)、第二齿盘(23310)和第四齿形同步带(23311),所述左边架(2331)分别滑动连接在茶叶筛送架(231)和杂质输送架(232)一端表面,所述固定边座(2332)分别螺栓紧固在茶叶筛送架(231)和杂质输送架(232)表面并与左边架(2331)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弹簧(2333)设置在左边架(2331)表面与固定边座(2332)表面之间,所述第二弹簧(2333)两端分别与左边架(2331)表面与固定边座(2332)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右边架(2334)分别滑动连接在茶叶筛送架(231)和杂质输送架(232)表面并位于左边架(2331)一侧,所述推杆(2335)螺纹连接在右边架(2334)表面并滑动连接在左边架(2331)内壁,所述连接臂(2336)铰接固定在右边架(2334)表面,所述第二螺纹丝杆(2337)对称转动连接在机架(1)内壁并位于右边架(2334)一侧,所述第二螺纹丝杆(2337)一端贯穿出机架(1)外部并与同步传动机构(25)一端相连接,所述导向轴杆(2338)对称转动连接在机架(1)内壁并位于第二螺纹丝杆(2337)一侧,所述移座(2339)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丝杆(2337)外表面并滑动连接在导向轴杆(2338)外表面,所述连接臂(2336)远离右边架(2334)表面的一端铰接固定在移座(2339)表面,所述第二螺纹丝杆(2337)一端均贯穿出机架(1)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齿盘(23310),所述第二齿盘(23310)之间通过第四齿形同步带(23311)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机构(237)包括有振动安装架(2371)、偏心杆架(2372)、主撑架(2373)、滑座(2374)、连接架(2375)、顶柱(2376)、弹性座(2377)、中心顶杆(2378)、第三弹簧(2379)、第四弹簧(23710)、摆臂(23711)和连接底座(23712),所述振动安装架(2371)螺栓紧固在机架(1)内壁,所述偏心杆架(2372)转动连接在振动安装架(2371)内壁,所述偏心杆架(2372)一端贯穿出机架(1)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盘(239),所述主撑架(2373)一体成型设置在振动安装架(2371)表面,所述滑座(2374)滑动连接在主撑架(2373)内壁,所述连接架(2375)设置在偏心杆架(2372)与滑座(2374)之间,所述连接架(2375)一端与偏心杆架(2372)表面铰接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滑座(2374)底部铰接固定,所述顶柱(2376)螺纹连接在滑座(2374)顶部,所述弹性座(2377)套设在顶柱(2376)外侧壁并与顶柱(2376)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中心顶杆(2378)固定连接在弹性座(2377)内壁并与顶柱(2376)位置相对应,所述中心顶杆(2378)一端贯穿进顶柱(2376)内部并与顶柱(2376)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2379),所述第四弹簧(23710)对称设置在主撑架(2373)顶部与弹性座(2377)底部之间,所述第四弹簧(23710)两端分别与主撑架(2373)顶部和弹性座(2377)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摆臂(23711)对称转动连接在弹性座(2377)表面,所述连接底座(23712)分别螺栓紧固在茶叶筛送架(231)和杂质输送架(232)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底部,所述摆臂(23711)远离弹性座(2377)的一端滑动连接在连接底座(23712)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接收机构(24)包括有安装基座(241)、第三螺纹丝杆(242)、第五齿形同步带(243)、滑块(244)、称重基座(245)、第一料框(246)、第二料框(247)和称重显示器(248),所述安装基座(241)对称螺栓紧固在机架(1)内壁并分别与排茶管架(234)和排杂管架(235)位置相对应,所述安装基座(241)一端贯穿出机架(1)外部,所述第三螺纹丝杆(242)转动连接在安装基座(241)内壁,所述第三螺纹丝杆(242)一端均贯穿出机架(1)外部并通过第五齿形同步带(243)相连接,所述第三螺纹丝杆(242)通过第五齿形同步带(243)与同步传动机构(25)一端相连接,所述滑块(244)对称螺纹连接在第三螺纹丝杆(242)外表面并滑动在安装基座(241)内壁,所述滑块(244)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称重基座(245),两组所述称重基座(245)顶部分别卡接固定有第一料框(246)和第二料框(247)并前后设置,所述称重显示器(248)螺栓紧固在机架(1)内壁并位于安装基座(241)一侧,所述称重基座(245)内置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基座(245)和称重显示器(248)均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传动机构(25)包括有第二驱动电机(251)、第一输出转轴(252)、第二输出转轴(253)、第一齿圈(254)、第六齿形同步带(255)、第一锥齿轮(256)、第二齿圈(257)、第七齿形同步带(258)、第二锥齿轮(259)、第三齿圈(2510)、第八齿形同步带(2511)和第四齿圈(251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51)、第一输出转轴(252)和第二输出转轴(253)由上往下按顺序依次安装在机架(1)表面,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51)、第一输出转轴(252)和第二输出转轴(253)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第一齿圈(254)并通过第六齿形同步带(255)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51)输出端贯穿进机架(1)内部并与第一螺纹丝杆(222)一端相连接,所述机架(1)表面与第一输出转轴(252)和第二输出转轴(253)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第一锥齿轮(256),所述第一锥齿轮(256)一端与第一输出转轴(252)一端和第二输出转轴(253)一端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第二齿圈(257)并通过第七齿形同步带(258)相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259)转动连接在机架(1)表面并与第一锥齿轮(256)数量相等,所述第二锥齿轮(259)均位于第一锥齿轮(256)一侧并与第一锥齿轮(256)啮合连接,与所述第一输出转轴(252)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锥齿轮(259)一端与其中一组第二螺纹丝杆(2337)贯穿出机架(1)外部的一端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第三齿圈(2510)并通过第八齿形同步带(2511)相连接,与所述第二输出转轴(253)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锥齿轮(259)一端与第三螺纹丝杆(242)贯穿出机架(1)外部的一端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第四齿圈(2512)并通过第五齿形同步带(243)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转换下料机构(22)中的第一螺纹丝杆(222)、第二螺纹丝杆(2337)和第三螺纹丝杆(242)表面均设置有除螺牙以外的光滑段,所述第一螺纹丝杆(222)、第二螺纹丝杆(2337)和第三螺纹丝杆(242)表面的螺牙距尺寸各不相同,所述模式转换下料机构(22)中的安装框架(221)表面对应于第一螺纹丝杆(222)和横向导向滑杆(223)位置相对应处、机架(1)内壁对应于第二螺纹丝杆(2337)和导向轴杆(2338)位置相对应处以及安装基座(241)内壁对应于第三螺纹丝杆(242)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复位弹簧(200),所述复位弹簧(200)一端分别与安装框架(221)表面、机架(1)内壁和安装基座(241)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螺纹丝杆(222)、第二螺纹丝杆(2337)和第三螺纹丝杆(242)中的光滑段外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411986.0A CN116124640B (zh) | 2023-04-18 | 2023-04-18 | 一种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411986.0A CN116124640B (zh) | 2023-04-18 | 2023-04-18 | 一种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124640A CN116124640A (zh) | 2023-05-16 |
CN116124640B true CN116124640B (zh) | 2023-06-27 |
Family
ID=86306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411986.0A Active CN116124640B (zh) | 2023-04-18 | 2023-04-18 | 一种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124640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273349A (ja) * | 2001-03-19 | 2002-09-24 | Terada Seisakusho Co Ltd | 製茶用選別装置 |
JP2002306070A (ja) * | 2001-04-11 | 2002-10-22 | Takamoto Matsutake | 異物選別装置 |
JP2004016826A (ja) * | 2002-06-12 | 2004-01-22 | Kawasaki Kiko Co Ltd | 選別装置 |
CN211160644U (zh) * | 2019-12-12 | 2020-08-04 | 梅州市润起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的加料振动槽结构 |
CN214683290U (zh) * | 2020-11-17 | 2021-11-12 | 北京滤分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用于去除粒料中杂质的装置 |
CN217221884U (zh) * | 2021-12-24 | 2022-08-19 | 湖北圣浩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加工茶叶用的解块机 |
CN114433459A (zh) * | 2022-02-11 | 2022-05-06 | 济南三千茶农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加工高效除尘装置 |
CN114608990B (zh) * | 2022-03-17 | 2025-04-04 | 嘉兴量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不受地域环境限制的干湿两用茶叶检测装置 |
-
2023
- 2023-04-18 CN CN202310411986.0A patent/CN11612464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124640A (zh) | 2023-05-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892663A (zh) | 一种环保工程用的土壤样品研磨装置 | |
CN117168397B (zh) | 一种可快速轮换齿轮轴的同心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 |
CN116124640B (zh) | 一种干湿两用茶叶杂质检测装置 | |
CN112326423A (zh) | 一种建筑材料强度检测装置 | |
CN208305152U (zh) | 无屑定长切割机 | |
CN112975398B (zh) | 介子卡簧与马达牙箱座组装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0375536B (zh) | 一种物料干燥线及投料方法 | |
CN117184868B (zh) | 一种铝制软管灌装封尾机的自动上管装置及方法 | |
CN210399858U (zh) | 一种物料干燥线 | |
CN219090285U (zh) | 全自动硬胶囊充填机 | |
CN219766736U (zh) | 一种基于五金压铸件的冲切收集装置 | |
CN116833121A (zh) | 一种汽车连接传动杆检测设备 | |
CN116086828A (zh) | 一种汽车强度综合性试验设备 | |
CN116690147A (zh) | 一种陶瓷电阻成型组装机的陶瓷供料及装夹装置 | |
CN114193427A (zh) | 一种电气自动化多方位可调式机械臂 | |
CN210618545U (zh) | 一种新型塑料pom棒用包装设备 | |
CN112577837A (zh) | 一种玻璃抗击检测用分级检测装置 | |
CN222310954U (zh) | 一种板栗打包用称重装置 | |
CN220991875U (zh) | 一种品质筛选的检测设备 | |
CN219095592U (zh) | 带筛分进料机构的橡胶开炼机 | |
CN220258805U (zh) | 一种机械零件品质检测设备 | |
CN118025737B (zh) | 含有防堵结构的螺旋输送机 | |
CN221335474U (zh) | 一种五金零件视觉自动筛选机 | |
CN219025043U (zh) | 一种金属棉生产用质量监测装置 | |
CN110346168B (zh) | 一种取样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