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05396A - 一种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及四联供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及四联供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105396A CN116105396A CN202310182418.8A CN202310182418A CN116105396A CN 116105396 A CN116105396 A CN 116105396A CN 202310182418 A CN202310182418 A CN 202310182418A CN 116105396 A CN116105396 A CN 1161053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tube
- interface
- heat exchange
- way rever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25B41/26—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of fluid flow reversing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 F25B41/34—Expansion valves with the valve member being actuated by electric means, e.g. by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及四联供设备,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该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中,四通换向阀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压缩机、电磁阀、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依次连接,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与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连接,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与压缩机连接,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与蒸发器连接,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与蒸发器连接,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可在缺少辅助换热器时平衡因用户侧需冷和需热量的变化导致的制冷系统的冷热冗余。该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可以实现简化制冷管路和降低故障率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及四联供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是一种用利用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用作换热器,实现制冷同时制热,能满足市场上四管制机组同时制冷制热的要求。现有的四管制机组,在实现制冷同时制热时,需要用到辅助换热器来平衡因用户侧需冷和需热量的变化导致的制冷系统的冷热冗余;增加了四通换向阀或电磁阀来实现管路的切换。具有零部件多、制冷管路复杂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及四联供设备,可以实现简化制冷管路和降低故障率的技术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包括压缩机、电磁阀、四通换向阀、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机构;
所述四通换向阀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
所述压缩机、所述电磁阀、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依次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与所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与所述蒸发器连接,所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所述节流机构、所述蒸发器依次连接;
所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包括至少一片换热单元,每个所述换热单元包括水侧的第一换热管、冷媒侧的第二换热管和传热板片,所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可在缺少辅助换热器时平衡因用户侧需冷和需热量的变化导致的制冷系统的冷热冗余。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该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通过四通换向阀分别连接压缩机、电磁阀、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和蒸发器,通过四通换向阀的各个接口的导通控制,就能实现热回收和冷回收出水温度精准调节控制,不需要用到辅助换热器来平衡因用户侧需冷和需热量的变化导致的制冷系统的冷热冗余;从而,该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制冷系统管路简单,阀门切换少,可以实现简化制冷管路和降低故障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用户侧回水机构,所述用户侧回水机构与所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匹配安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用户侧回水机构与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蒸发器实现热交换,从而实现用户侧热回收和冷回收出水。
进一步地,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导通,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第四接口导通,所述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的冷媒流向为:所述压缩机、所述电磁阀、所述四通换向阀、所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的第二换热管、所述节流机构、所述蒸发器、所述四通换向阀、所述冷媒回到压缩机完成冷媒循环;
所述冷媒经过所述蒸发器、并将所述用户侧回水机构的冷冻水回水冷却至第一预设温度。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冷媒经压缩机压缩变为高温高压气体,经由电磁阀旁通,经四通换向阀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冷却为中温中压的液态冷媒;经过蒸发器蒸发,将用户侧的冷冻水回水流经蒸发器降温至第一预设温度冷冻水出水,从而实现制冷;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冷媒回流到压缩机,实现制冷模式的冷媒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热回收器,所述热回收器分别与所述压缩机、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热回收器与所述用户侧回水机构匹配安装;
所述电磁阀关闭,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导通,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第四接口导通,所述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的冷媒流向为:所述压缩机、所述热回收器、所述四通换向阀、所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的第二换热管、所述节流机构、所述蒸发器、所述四通换向阀、所述冷媒回到压缩机完成冷媒循环;
所述冷媒经过所述蒸发器、并将所述用户侧回水机构的冷冻水回水冷却至第一预设温度;所述冷媒经过所述热回收器、并将所述用户侧回水机构的热水回水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冷媒经压缩机压缩变为高温高压气体,经由热回收器和用户侧回水机构的热水回水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热水出水,从而实现热回收;冷媒经四通换向阀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冷却为中温中压的液态冷媒,经过蒸发器蒸发,用户侧回水机构的冷冻水回水流经蒸发器降温至第一预设温度冷冻水出水,从而实现制冷;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冷媒回流到压缩机,实现制冷同时制热模式的冷媒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第四接口导通,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导通,所述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的冷媒流向为:所述压缩机、所述电磁阀、所述四通换向阀、所述蒸发器、所述节流机构、所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的第二换热管、所述四通换向阀、所述冷媒回到压缩机完成冷媒循环;
所述冷媒经过所述蒸发器、并将所述用户侧回水机构的热水回水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冷媒经压缩机压缩变为高温高压气体,经电磁阀旁通后,经过四通换向阀到蒸发器与用户侧回水机构的热水回水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热水出水,从而实现制热;冷却后的中温中压冷媒流过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蒸发,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冷媒回流到压缩机,实现制热模式的冷媒循环。
进一步地,用户侧回水机构的冷冻水回水流经所述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的第一换热管,由所述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的第二换热管将所述用户侧回水机构的冷冻水回水冷却至第一预设温度。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冷媒经压缩机压缩变为高温高压气体,经电磁阀旁通后,经过四通换向阀到蒸发器与用户侧回水机构的热水回水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热水出水,从而实现制热;冷却后的中温中压冷媒流过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蒸发,此时用户侧回水机构的冷冻水回水流经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降温至第一预设温度冷冻水出水,从而实现制冷;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冷媒回流到压缩机,实现制热同时制冷模式的冷媒循环。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冷却风机,所述冷却风机与所述用户侧回水机构匹配安装。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调节冷却风机,使得用户侧回水机构的热回收、冷回收出水温度控制在目标值。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为壳管蒸发器。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单元还设置有传热板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四联供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
本申请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公开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模式下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模式下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模式下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模式下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压缩机100;电磁阀200;热回收器300;四通换向阀400;第一接口401;第二接口402;第三接口403;第四接口404;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第一换热管510;第二换热管520;蒸发器600;节流机构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点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联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及四联供设备,可以应用于四联供系统种;该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通过四通换向阀分别连接压缩机、电磁阀、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和蒸发器,通过四通换向阀的各个接口的导通控制,就能实现热回收和冷回收出水温度精准调节控制,不需要用到辅助换热器来平衡因用户侧需冷和需热量的变化导致的制冷系统的冷热冗余;从而,该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制冷系统管路简单,阀门切换少,可以实现简化制冷管路和降低故障率的技术效果。
请参见图1至图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模式下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模式下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模式下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模式下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示例性地,该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包括压缩机100、电磁阀200、四通换向阀400、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蒸发器600和节流机构700;其中,四通换向阀400包括第一接口401、第二接口402、第三接口403和第四接口404。
示例性地,压缩机100、电磁阀200、四通换向阀400的第一接口401依次连接,四通换向阀400的第三接口403与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连接,四通换向阀400的第三接口403与压缩机100连接,四通换向阀400的第四接口404与蒸发器600连接,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节流机构700、蒸发器600依次连接;
示例性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包括至少一片换热单元,每个换热单元包括水侧的第一换热管510和冷媒侧的第二换热管520,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可在缺少辅助换热器时平衡因用户侧需冷和需热量的变化导致的制冷系统的冷热冗余。
示例性地,通过四通换向阀400中第一接口401、第二接口402、第三接口403和第四接口404的导通控制,可以控制整个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中制冷剂冷媒的流向,从而控制实现热回收和冷回收出水温度精准调节控制,不需要用到辅助换热器来平衡因用户侧需冷和需热量的变化导致的制冷系统的冷热冗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通过四通换向阀400分别连接压缩机100、电磁阀200、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和蒸发器600,通过四通换向阀400的各个接口的导通控制,就能实现热回收和冷回收出水温度精准调节控制,不需要用到辅助换热器来平衡因用户侧需冷和需热量的变化导致的制冷系统的冷热冗余;从而,该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制冷系统管路简单,阀门切换少,可以实现简化制冷管路和降低故障率的技术效果。
示例性地,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还包括用户侧回水机构,用户侧回水机构与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蒸发器600匹配安装。
示例性地,通过用户侧回水机构与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蒸发器600实现热交换,从而实现用户侧热回收和冷回收出水。
示例性地,请参见图1,第一模式为制冷模式:四通换向阀400的第一接口401、第二接口402导通,四通换向阀400的第三接口403、第四接口404导通,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的冷媒流向为:压缩机100、电磁阀200、四通换向阀400、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的第二换热管520、节流机构700、蒸发器600、四通换向阀400、冷媒回到压缩机100完成冷媒循环;冷媒经过蒸发器600、并将用户侧回水机构的冷冻水回水冷却至第一预设温度。
示例性地,冷媒经压缩机100压缩变为高温高压气体,经由电磁阀200旁通,经四通换向阀400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的第二换热管520冷却为中温中压的液态冷媒;流经节流机构700后、经过蒸发器600蒸发,将用户侧的冷冻水回水流经蒸发器600降温至第一预设温度冷冻水出水,从而实现制冷;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冷媒回流到压缩机100,实现制冷模式的冷媒循环。
示例性地,该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还包括热回收器300,热回收器300分别与压缩机100、四通换向阀400的第一接口401连接,热回收器300与用户侧回水机构匹配安装。
示例性地,请参见图2,第二模式为制冷同时制热模式:电磁阀200关闭,四通换向阀400的第一接口401、第二接口导通402,四通换向阀400的第三接口403、第四接口404导通,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的冷媒流向为:压缩机100、热回收器300、四通换向阀400、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的第二换热管520、节流机构700、蒸发器600、四通换向阀400、冷媒回到压缩机100完成冷媒循环;冷媒经过蒸发器600、并将用户侧回水机构的冷冻水回水冷却至第一预设温度;冷媒经过热回收器300、并将用户侧回水机构的热水回水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
示例性地,冷媒经压缩机100压缩变为高温高压气体,经由热回收器300和用户侧回水机构的热水回水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热水出水,从而实现热回收;冷媒经四通换向阀400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的第二换热管520冷却为中温中压的液态冷媒,流经节流机构700后、经过蒸发器600蒸发,用户侧回水机构的冷冻水回水流经蒸发器600降温至第一预设温度冷冻水出水,从而实现制冷;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冷媒回流到压缩机100,实现制冷同时制热模式的冷媒循环。
示例性地,请参见图3,第三模式为制热模式:四通换向阀400的第一接口401、第四接口404导通,四通换向阀400的第三接口403、第四接口404导通,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的冷媒流向为:压缩机100、电磁阀200、四通换向阀400、蒸发器600、节流机构700、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的第二换热管520、四通换向阀400、冷媒回到压缩机100完成冷媒循环;冷媒经过蒸发器600、并将用户侧回水机构的热水回水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
示例性地,冷媒经压缩机100压缩变为高温高压气体,经电磁阀200旁通后,经过四通换向阀400到蒸发器600与用户侧回水机构的热水回水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热水出水,从而实现制热;冷却后的中温中压冷媒流经节流机构700后、流过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的第二换热管520蒸发,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冷媒回流到压缩机100,实现制热模式的冷媒循环。
示例性地,请参见图4,第四模式为制热同时制冷模式:用户侧回水机构的冷冻水回水流经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的第一换热管510,由所述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的第二换热管510用户侧回水机构的冷冻水回水冷却至第一预设温度。
示例性地,冷媒经压缩机100压缩变为高温高压气体,经电磁阀200旁通后,经过四通换向阀400到蒸发器600与用户侧回水机构的热水回水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热水出水,从而实现制热;冷却后的中温中压冷媒流经节流机构700后、流过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的第二换热管520蒸发,此时用户侧回水机构的冷冻水回水流经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的第一换热管510降温至第一预设温度冷冻水出水,从而实现制冷;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冷媒回流到压缩机100,实现制热同时制冷模式的冷媒循环。
示例性地,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还包括冷却风机,冷却风机与用户侧回水机构匹配安装。
示例性地,通过调节冷却风机,使得用户侧回水机构的热回收、冷回收出水温度控制在目标值。
示例性地,蒸发器600为壳管蒸发器。
示例性地,换热单元还设置有传热板片530。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四联供设备,包括如图1至图5所示的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
在一些实施场景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及四联供设备,共有四种运行模式,分别为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制冷同时制热模式,制热同时制冷模式:
1、制冷模式:冷媒经压缩机100压缩变为高温高压气体,经由电磁阀200旁通,经四通换向阀400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的第二换热管520冷却为中温中压的液态冷媒。流经节流机构700后、经过蒸发器600蒸发,用户侧12℃冷冻水回水流经蒸发器600降温制7℃冷冻水出水,从而实现制冷。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冷媒回流到压缩机;
2、制冷同时制热模式:冷媒经压缩机100压缩变为高温高压气体,经由热回收期300和用户侧的40℃热水回水加热至45℃热水出水,从而实现热回收。冷媒经四通换向阀400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的第二换热管520冷却为中温中压的液态冷媒。流经节流机构700后、经过蒸发器600蒸发,用户侧12℃冷冻水回水流经蒸发器600降温制7℃冷冻水出水,从而实现制冷。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冷媒回流到压缩机。通过调节冷却风机使得用户侧热回收出水温度控制在目标值;
3、制热模式:冷媒经压缩机100压缩变为高温高压气体,经电磁阀200旁通后,经过四通换向阀400到蒸发器600与用户侧的40℃热水回水加热至45℃热水出水,从而实现制热。冷却后的中温中压冷媒流经节流机构700后、流过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的第二换热管520蒸发。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冷媒回流到压缩机;
4、制热同时制冷模式:冷媒经压缩机100压缩变为高温高压气体,经电磁阀200旁通后,经过四通换向阀400到蒸发器600与用户侧的40℃热水回水加热至45℃热水出水,从而实现制热。冷却后的中温中压冷媒流经节流机构700后、流过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的第二换热管520蒸发。此时用户侧12℃冷冻水回水流经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500的第一换热管510、被第二换热管520的冷媒降温制7℃冷冻水出水,从而实现制冷。蒸发后的低温低压冷媒回流到压缩机。通过调节冷却风机使得用户侧冷冻水出水温度控制在目标值。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及四联供设备,不需要用到辅助换热器来平衡因用户侧需冷和需热量的变化导致的制冷系统的冷热冗余,制冷系统管路简单,阀门切换少,故障率低。仅通过冷却系统的控制就能实现热回收和冷回收出水温度精准调节控制。
在本申请所有实施例中,“大”、“小”是相对而言的,“多”、“少”是相对而言的,“上”、“下”是相对而言的,对此类相对用语的表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再多加赘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或“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或“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必然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电磁阀、四通换向阀、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机构;
所述四通换向阀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
所述压缩机、所述电磁阀、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依次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与所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四接口与所述蒸发器连接,所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所述节流机构、所述蒸发器依次连接;
所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包括至少一片换热单元,每个所述换热单元包括水侧的第一换热管和冷媒侧的第二换热管,所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可在缺少辅助换热器时平衡因用户侧需冷和需热量的变化导致的制冷系统的冷热冗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用户侧回水机构,所述用户侧回水机构与所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所述蒸发器匹配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导通,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第四接口导通,所述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的冷媒流向为:所述压缩机、所述电磁阀、所述四通换向阀、所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的第二换热管、所述节流机构、所述蒸发器、所述四通换向阀、所述冷媒回到压缩机完成冷媒循环;
所述冷媒经过所述蒸发器、并将所述用户侧回水机构的冷冻水回水冷却至第一预设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热回收器,所述热回收器分别与所述压缩机、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热回收器与所述用户侧回水机构匹配安装;
所述电磁阀关闭,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导通,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三接口、第四接口导通,所述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的冷媒流向为:所述压缩机、所述热回收器、所述四通换向阀、所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的第二换热管、所述节流机构、所述蒸发器、所述四通换向阀、所述冷媒回到压缩机完成冷媒循环;
所述冷媒经过所述蒸发器、并将所述用户侧回水机构的冷冻水回水冷却至第一预设温度;所述冷媒经过所述热回收器、并将所述用户侧回水机构的热水回水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一接口、第四接口导通,所述四通换向阀的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导通,所述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的冷媒流向为:所述压缩机、所述电磁阀、所述四通换向阀、所述蒸发器、所述节流机构、所述板管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的第二换热管、所述四通换向阀、所述冷媒回到压缩机完成冷媒循环;
所述冷媒经过所述蒸发器、并将所述用户侧回水机构的热水回水加热至第二预设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户侧回水机构的冷冻水回水流经所述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的第一换热管,由所述复合换热型蒸发式冷凝器的第二换热管将所述用户侧回水机构的冷冻水回水冷却至第一预设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冷却风机,所述冷却风机与所述用户侧回水机构匹配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为壳管蒸发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还设置有传热板片。
10.一种四联供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182418.8A CN116105396A (zh) | 2023-02-27 | 2023-02-27 | 一种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及四联供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182418.8A CN116105396A (zh) | 2023-02-27 | 2023-02-27 | 一种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及四联供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105396A true CN116105396A (zh) | 2023-05-12 |
Family
ID=86256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182418.8A Pending CN116105396A (zh) | 2023-02-27 | 2023-02-27 | 一种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及四联供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105396A (zh) |
-
2023
- 2023-02-27 CN CN202310182418.8A patent/CN116105396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890000352B1 (ko) | 에어콘 장치 또는 급수장치 등에 이용이 가능한 히이트 펌프 시스템 | |
CN106642416B (zh) | 空调系统、复合冷凝器、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 | |
US8539789B2 (en) | Heat-pump chiller with improved heat recovery features | |
US4055963A (en) | Heating system | |
CN107178833B (zh) | 热回收外机系统和空调系统 | |
JPH04110574A (ja) | 冷媒ガスを用いた加熱冷却方法及び装置 | |
CN210832604U (zh) | 空调器 | |
CN111023606A (zh) | 一种大流量小温差精密温控热交换系统 | |
CN111412687B (zh) | 一种制冷制热一体化换热系统 | |
EP3715736A1 (en) |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KR101325887B1 (ko) | 이원냉동 사이클 히트펌프 온수 시스템 | |
CN113739238A (zh) | 一种单水侧换热器的热泵三联供系统 | |
CN220119600U (zh) | 一种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及四联供设备 | |
EP3734199B1 (en) | Air-conditioner system | |
CN116105396A (zh) | 一种板管蒸发冷却式四联供机组装置及四联供设备 | |
CN117781514A (zh) | 一种油冷却系统及油冷却控制方法 | |
CN214371045U (zh) | 一种双水温出水的变频空气源热泵系统 | |
CN214249789U (zh) | 一种多联机空调 | |
KR20190087200A (ko) | 모듈형 하이브리드 실외기 장치 | |
CN110726196B (zh) | 一种空调冷液一体系统 | |
CN216744976U (zh) | 可切换模式的换热系统 | |
CN216844963U (zh) | 制冷系统 | |
CN222257095U (zh) | 热泵系统 | |
KR100215038B1 (ko) | 멀티에어컨용 실내기의 연결구조 | |
CN222578534U (zh) | 空气源热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