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080987B - 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080987B CN116080987B CN202310221201.3A CN202310221201A CN116080987B CN 116080987 B CN116080987 B CN 116080987B CN 202310221201 A CN202310221201 A CN 202310221201A CN 116080987 B CN116080987 B CN 11608098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ckaging
- raw materials
- tank
- material storage
- cab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1/00—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der special atmospheric or gaseous conditions; Adding propellants to aerosol containers
- B65B31/02—Filling, closing, or filling and closing, containers or wrappers in chambers maintained under vacuum or superatmospheric pressure or containing a special atmosphere, e.g. of inert gas
- B65B31/025—Filling, closing, or filling and closing, containers or wrappers in chambers maintained under vacuum or superatmospheric pressure or containing a special atmosphere, e.g. of inert g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1/00—Packaging fluent solid material, e.g. powders, granular or loose fibrous material, loose masses of small articles, in individual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or jars
- B65B1/30—Devices or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or determining the quantity or quality or the material fed or filled
- B65B1/32—Devices or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or determining the quantity or quality or the material fed or filled by weigh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1/00—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der special atmospheric or gaseous conditions; Adding propellants to aerosol containers
- B65B31/04—Evacuating, pressurising or gasifying filled containers or wrappers by means of nozzles through which air or other gas, e.g. an inert gas, is withdrawn or supplie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W90/10—Bio-packaging, e.g. packing containers made from renewable resources or bio-plast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Vacuum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制备工艺及设备。本发明通过设置了封装舱、中转罐,在封装舱外侧对原料进行分类后分成包装罐的最小包装单元份量,再放入中转罐内进行抽真空、充氮处理,通过内门和外门交替打开,以减少进入封装舱内的氧量,提高去氧效果,有效的解决了吸纳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茶作为我国的传统饮品大类,其形态多种多样,尤其是一些传统的康养调理补充元气的茶饮,例如,花茶(菊花具有清火功效)、块茎茶(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功效)、硬质果(赤小豆具有补血功效)、蓬松果(枸杞具有滋补功效)。人们往往会将不同的茶饮混合泡煮,因此,市面上常见将不同的茶品原料混合后独立包装,以方便泡煮。
其中,对于茶品制备过程中,保鲜防止氧化是其中重要环节,针对于此现有技术中主要有包装充氮的方式。如专利CN202011428065.8公开了一种用于茶叶充氮包装的氮气舱,其通过在氮气舱内对茶品原料称重灌装,并在灌装后通过单独的罩盖将茶叶罐封闭后定量注氮气,再将注氮后的茶叶罐通过贴膜机贴膜封口。该现有技术虽然可以实现较为纯净环境下充氮封口,但是其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其称茶装料机需要频繁进料出料,在其进出料时容易混杂外界空气进入氮气舱内,影响氮气舱内的含氧量;其二,其充氮采用单个茶叶罐充氮的方式,在含有花茶、蓬松果等多孔原料时,短时间抽真空、低压充氮对孔隙内含氧降低有限,对单罐增加抽真空充氮时间、充氮压力,对于抽真空设备、充氮设备的损耗提高。因此,为了兼顾茶品的充氮包装品质和效率,急需对现有的茶品制备工艺及设备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制备工艺及设备,通过设置了封装舱和中转罐,可以有效的提高对原料的去氧效果,有利于保持包装后包装罐内的低氧量,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制备工艺,包括:
S1、提供一个封装舱;
S2、提供至少两个中转罐,所述中转罐能够安装在所述封装舱,且所述中转罐具有内门和外门,所述内门能够连通封装舱内侧,所述外门能够连通封装舱的外侧;
S3、提供包装罐,所述包装罐具有能够封闭的开口;
S4、根据原料的形态,将原料划分为至少两个物料类,将各物料类分别按照所述包装罐的最小包装单元份量分别分成小份;
S5、将内门关闭,将所划分的物料类分别由外门放入中转罐,其中,各个中转罐内的原料的类别不同;
S6、将中转罐的外门关闭,并对中转罐抽真空、充氮处理;
S7、将中转罐的内门打开,在封装舱内将小份的各物料类分别装入包装罐;
S8、将包装罐封口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S4还包括:
提供托板,将小份的物料类放置于所述托板;
所述S7还包括:
将所述托板连同对应的小份的物料类分别装入所述包装罐;所述托板在所述包装罐内能够分隔对应的物料类。
进一步的,所述S4中,根据所述原料形态将原料划分为三个物料类,包括:
其中一个所述物料类括花态原料、叶态原料、蓬松果原料;
其中一个所述物料类包括根茎原料;
其中一个所述物料类包括硬果原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包装设备 ,包括输送封口机构,输送封口机构包括能够存放包装罐的存罐件、设置于所述存罐件下侧的输送件、封口件,所述存罐件具有释放包装罐的放罐工位,所述封口件具有能够封闭包装罐口部的封口工位,所述输送件能够将包装罐由放罐工位依次移动至罐料工位、封口工位、卸罐工位;
所述包装设备还包括:
封装舱,所述封装舱具有内腔,所述输送封口机构设置于所述封装舱内;
至少两个中转罐,所述中转罐安装在所述封装舱,且所述中转罐具有能够开闭的外门和内门,所述内门能够连通所述内腔,所述外门能够连通所述封装舱外侧;
存料支架,安装在所述中转罐,所述存料支架具有多个能够存放原料的存料件,且所述存料支架能够由所述内门移动至所述封装舱内;
罐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封装舱内,具有能够将所述存料件内原料移动至所述罐料工位处包装罐内的罐料组件;
抽真空机构,与所述封装舱和所述中转罐相连;
供氮机构,与所述封装舱和所述中转罐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存料件包括存料环,所述设备还包括可开闭的安装在所述存料环底部的托板,所述托板和所述存料环围成所述存料件的存料空间,其中,所述托板受到竖向力大于设定阈值时打开所述存料环;
所述罐料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罐料工位上侧的推杆、带动所述推杆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件、将所述存料件移动至所述罐料工位上侧的移动件,所述推杆能够向下推动所述托板以使得所述存料环底部打开后内部原料落入所述罐料工位的包装罐。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卡接在所述存料环底部,以使得所述托板与所述存料环分离后能够进入所述包装罐。
进一步的,所述托板包括芯板、包绕在所述芯板外缘的弹性圈,所述弹性圈能够分别过盈卡接在所述存料环、所述包装罐。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的底部呈环形,且所述推杆底部的环壁上设有吸孔,所述吸孔与所述抽真空机构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内门设置在所述中转罐的底部;
所述存料支架包括:
存盘框,可竖向移动的安装在所述中转罐内,所述存盘框沿竖向间隔设有多个存盘位;
托盘,可水平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存盘位,所述托盘具有所述存料环;
第二驱动件,带动所述存盘框竖向移动;
其中,所述托盘向下移动出所述中转罐的外侧时,所述移动件能够将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罐料工位的上侧。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还包括支撑轨,所述支撑轨设置在所述罐料工位的上侧,且所述托盘能够与所述支撑轨水平滑动配合;
所述移动件包括牵引块、带动所述牵引块水平移动的第三驱动件;
其中,所述牵引块设有电磁铁,所述托盘具有能够与所述电磁铁磁吸的磁吸部,和/或,所述牵引块具有能够抓取所述托盘的机械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了封装舱和中转罐,可以有效的提高对原料的去氧效果,有利于保持包装后包装罐内的低氧量,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包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去掉封装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包装设备去掉一个中转罐后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在罐料工位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存料环处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位图6中推杆向下推动托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位图6中推杆将托板推动至包装罐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制备工艺的流程图。
图中,1、封装舱;2、中转罐;201、内门;202、外门;3、包装罐;4、托板;401、芯板;402、弹性圈;5、输送封口机构;501、存罐件;502、输送件;503、封口件;6、放罐工位;7、封口工位;8、罐料工位;9、卸罐工位;10、存料支架;1001、存料环;1002、存盘框;1003、托盘;1004、第二驱动件;11、罐料机构;1101、推杆;1102、第一驱动件;12、吸孔;13、存盘位;14、支撑轨;15、移动件;1501、牵引块;1502、第三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制备工艺,包括:
S1、提供一个封装舱1;
S2、提供至少两个中转罐2,所述中转罐2能够安装在所述封装舱1,且所述中转罐2具有内门201和外门202,所述内门201能够连通封装舱1内侧,所述外门202能够连通封装舱1的外侧;通过设置了内门201和外门202,可以在将原料放入封装舱1过程中,始终保持封装舱1与外界之间的阻隔。
S3、提供包装罐3,所述包装罐3具有能够封闭的开口;
S4、根据原料的形态,将原料划分为至少两个物料类,将各物料类分别按照所述包装罐3的最小包装单元份量分别分成小份;通过在封装舱1外界将各物料类最小包装单元分开,相较于现有在氮气舱内称重计量灌装的方式,在封装舱1外侧分装时具有更大的操作空间,还可方便人工控制调整,可以便于精准的控制物料类的重量和品质。
S5、将内门201关闭,将所划分的物料类分别由外门202放入中转罐2,其中,各个中转罐2内的原料的类别不同;
S6、将中转罐2的外门202关闭,并对中转罐2抽真空、充氮处理;通过对中转罐2内抽真空,可以将含有氧气的空气抽出,以批量的降低原料处吸附的氧气含量,而且,通过负压,可以使得一些多孔隙原料中微孔内吸附的空气释放出来,进一步的降低原料灌装后的氧含量,更进一步的,通过充氮加压,可以将微孔中残留的空气进一步压缩释放并稀释,进一步的降低原料孔隙中氧残留量。
而且,通过原料形态划分物料类,可以将多孔原料划分至一个物料类,以将该物料类单独放入一个高强中转罐2内,在抽真空以及充氮处理时,通过增加抽真空的次数、时间以及充氮的压力和次数,以进一步的降低孔隙中的氧残留量。相应的,对于孔隙较少的原料可以放入一个低强中转罐2,原料含氧主要为其表侧残留氧,因此可以采用相对较少的抽真空的次数、时间以及充氮的压力和次数,即可完成对该类原料的预处理。
通过原料划分及中转罐2的分开使用,可以对不同的中转罐2进行不同的操作控制,其可如本段介绍的抽真空充氮差异化处理,以在操作时可以先对高强中转罐2操作,在对低强中转罐2进行操作,以保证高强中转罐2的处理时间,或者对高强中转罐2结构加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需要加入烘烤的原料(如硬果实类,荞麦),在对应中转罐2内设置烘烤机构(如电热管),同步实现烘烤和加热去氧。
通过采用中转罐2以及物料类划分小份的方式,可以一次对多个包装罐3的原料进行吸附氧的去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单罐抽真空充氮的方式,降低了反复抽真空和充氮的频次,降低了抽真空设备和充氮设备的负荷;划分成独立小份的方式,在抽真空或加压时可以减少原料之间的堆叠,增加原料释放残氧的表面积,有利于提高去氧效率;而且中转罐2相较于包装罐3具有更好的强度,能够耐高压,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去氧效果。而且,通过中转罐2设置内门201和外门202的方式,在将原料隔绝放入封装舱1内的过程中,即可完成原料的去氧,一举两得。
S7、将中转罐2的内门201打开,在封装舱1内将小份的各物料类分别装入包装罐3;
S8、将包装罐3封口处理。
对于本发明提供的操作方法,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优化之处在于:所述S4还包括:
提供托板4,将小份的物料类放置于所述托板4;
所述S7还包括:
将所述托板4连同对应的小份的物料类分别装入所述包装罐3;所述托板4在所述包装罐3内能够分隔对应的物料类。通过设置了托板4,可以使得在封装舱1内灌装如包装罐3内时,可以通过托板4将各物料类分开,以方便使用者泡煮使用。例如,将酸枣仁、赤小豆、红豆、莲子、薏苡仁等硬果原料放在一个耐煮托板4,将玫瑰花、百合、桑葚、麦芽等原料放在一个轻煮托板4,通过托板4分隔,在泡煮时,可以将耐煮托板4的原料先行泡煮,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轻煮原料放入泡煮,以防止一些不耐煮的原料泡煮过渡,进一步的提升了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原料的划分,进一步的具体的说:所述S4中,根据所述原料形态将原料划分为三个物料类,包括:
其中一个所述物料类括花态原料、叶态原料、蓬松果原料,其中,花态原料指的是以植物花制成的原料,如玫瑰花、代代花、菊花,叶态原料指的是植物叶制成的原料,如蒲公英叶、桑叶,蓬松果原料指的是一些孔隙较多的果实原料,如红枣、枸杞、桑葚、山楂、橘皮。
其中一个所述物料类包括根茎原料,根茎原料指的是植物根茎制成的原料,如山药、甘草、人参;
其中一个所述物料类包括硬果原料,指的是一些密度和硬度大的植物果实原料,如红小豆、赤小豆、酸枣仁。
在图1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中转罐2,可以将头两个物料类在一个中转罐2内的同一个存料件内同时放置,将硬果原料单独放置一个中转罐2内的存料件内。
为了更好的展示本申请方案的方法,先结合申请人的一个具体产品举例如下,在图1示的实施例中,共设置了两个中转罐。康养茶单罐包括:红参0.3-0.4份,重瓣玫瑰0.28-37份,桑葚0.26-0.33份,玉竹0.22-0.29份,酸枣仁0.17-0.24份,山楂0.17-0.24份,大枣1.1-1.8分,桂圆肉0.5-1份,莲子0.5-0.8份,芡实0.1-0.4份,薏米3.1-3.7份,赤小豆4.2-5.2份,红豆0.3-0.6份克,枸杞0.2-0.4份,甘草0.2-0.4份,山药0.2-0.4份,茯苓0.2-0.4份,橘皮1.2-1.5份,薄荷0.05-0.15份,代代花0.05-0.15份,黑枸杞0.05-0.15份,百合0.05-0.15份,佛手0.05-0.15份,麦芽0.05-0.15份。上述物料共计24味。
根据物料形态,将上述物料划分物料类:
花态原料:重瓣玫瑰、代代花。
叶态原料:薄荷、麦芽。
根茎态原料:红参、玉竹、甘草、山药、茯苓、百合。
硬果态原料:酸枣仁、莲子、芡实、薏米、赤小豆、红豆。
蓬松果原料:桑葚、山楂、大枣、桂圆肉、枸杞、橘皮、黑枸杞、佛手。
再根据上述物料类进行划分,并将所划分的物料类分为三个,分别为第一物料类:花态原料、叶态原料、蓬松果原料;第二物料类:根茎原料;第三物料列:硬果原料。
在制备时,首先将上述物料进行干燥、杀菌处理。具体的,可以采用烘干、炒干、晒干等方式干燥。
杀菌处理可以还采用干热杀菌、气体杀菌等方式进行。
再将各个物料类中原料的单罐重量份取出,将第一物料类放入其中一个中转罐内,将第二物料类放入第二个中转罐内,以进行下一步的包装。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包装设备,如图1至图8所示 ,包括:封装舱1,所述封装舱1具有内腔;
输送封口机构5,设置于所述封装舱1内,包括能够存放包装罐3的存罐件501、设置于所述存罐件501下侧的输送件502、封口件503,所述存罐件501具有释放包装罐3的放罐工位6,所述封口件503具有能够封闭包装罐3口部的封口工位7,所述输送件502能够将包装罐3由放罐工位6依次移动至罐料工位8、封口工位7、卸罐工位9;
至少两个中转罐2,所述中转罐2安装在所述封装舱1,且所述中转罐2具有能够开闭的外门202和内门201,所述内门201能够连通所述内腔,所述外门202能够连通所述封装舱1外侧;
存料支架10,安装在所述中转罐2,所述存料支架10具有多个能够存放原料的存料件,且所述存料支架10能够由所述内门201移动至所述封装舱1内;
罐料机构11,设置于所述封装舱1内,具有能够将所述存料件内原料移动至所述罐料工位8处包装罐3内的罐料组件;
抽真空机构,与所述封装舱1和所述中转罐2相连;
供氮机构,与所述封装舱1和所述中转罐2相连。
本发明的包装设备在使用时,通过充氮机构对封装舱1内充氮,使得封装舱1内氮气的浓度,以保证低氧甚至无氧的包装环境。在进行包装时,根据原料的形态,将原料划分为多个物料类,具体的划分方法参照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工艺执行。依据物料类原料的孔隙发育情况,将孔隙发育情况相近的物料类按照包装罐3的最小包装单元分成小份并放入存料件,然后再将外门202关闭,再对中转罐2内进行抽真空去氧、充氮处理,处理完后,在中转罐2内氮气压力与封装舱1内一致后,打开内门201,并将存料支架10移动至封装舱1内。同步的,存罐件501释放包装罐3后,输送将包装罐3移动至罐料工位8,此时通过罐料机构11将存料件内的原料移动至罐料工位8的包装罐3内,在将各中转罐2内的原料均放置于包装罐3后完成罐装工作,输送件502将罐料后的包装罐3移动至封口工位7,封口件503对包装罐3封口作业,然后输送件502将封口后的包装罐3移动至卸罐工位9进行卸罐。
通过上述操作过程不难看出,通过对中转罐2内抽真空,可以将含有氧气的空气抽出,以批量的降低原料处吸附的氧气含量,而且,通过负压,可以使得一些多孔隙原料中微孔内吸附的空气释放出来,进一步的降低原料灌装后的氧含量,更进一步的,通过充氮加压,可以将微孔中残留的空气进一步压缩释放并稀释,进一步的降低原料孔隙中氧残留量。
而且,通过设置至少两个中转罐2,可以将中转罐2差异化设置或控制,具体的,通过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提供的原料划分方法,以将多孔隙物料类单独放入一个高强中转罐2内,在抽真空以及充氮处理时,通过增加抽真空的次数、时间以及充氮的压力和次数,以进一步的降低孔隙中的氧残留量。相应的,对于孔隙较少的原料可以放入一个低强中转罐2,原料含氧主要为其表侧残留氧,因此可以采用相对较少的抽真空的次数、时间以及充氮的压力和次数,即可完成对该类原料的预处理。
通过原料划分及中转罐2的分开使用,可以对不同的中转罐2进行不同的操作控制,其可如本段介绍的抽真空充氮差异化处理,以在操作时可以先对高强中转罐2操作,在对低强中转罐2进行操作,以保证高强中转罐2的处理时间,或者对高强中转罐2结构加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需要加入烘烤的原料(如硬果实类,荞麦),在对应中转罐2内设置烘烤机构(如电热管),同步实现烘烤和加热去氧。
存料支架10具有多个存料件,可以分开存放单个包装罐3所对应原料的最小份量单元,通过在封装舱1外界将各物料类最小包装单元分开,相较于现有在氮气舱内称重计量灌装的方式,在封装舱1外侧分装时具有更大的操作空间,还可方便人工控制调整,可以便于精准的控制物料类的重量和品质。还可以一次对多个包装罐3的原料进行吸附氧的去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单罐抽真空充氮的方式,降低了反复抽真空和充氮的频次,降低了抽真空设备和充氮设备的负荷;而且中转罐2相较于包装罐3具有更好的强度,能够耐高压,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去氧效果。而且,通过中转罐2设置内门201和外门202的方式,在将原料隔绝放入封装舱1内的过程中,即可完成原料的去氧,一举两得。
对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具体的说,所述存料件包括存料环1001,所述设备还包括可开闭的安装在所述存料环1001底部的托板4,所述托板4和所述存料环1001围成所述存料件的存料空间,其中,所述托板4受到竖向力大于设定阈值时打开所述存料环1001;所述罐料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罐料工位8上侧的推杆1101、带动所述推杆1101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件1102、将所述存料件移动至所述罐料工位8上侧的移动件15,所述推杆1101能够向下推动所述托板4以使得所述存料环1001底部打开后内部原料落入所述罐料工位8的包装罐3。
如图1所示,存料件通过设置了存料环1001,可以在将原料按照包装罐3包装的最小单元份量分成小份,进而在存料环1001内形成了单个包装罐3的待注入物料。再通过移动件15将存料件移动至罐料工位8上侧后,使得托板4底部对应罐料工位8的包装罐3,此时,通过驱第一驱动件1102带动推杆1101向下移动,以将托板4向下推开后打开存料环1001底部,进而使得存料环1001内的原料进入包装罐3,完成罐装。
通过采用存料环1001和托板4组合存料的方式,在通过移动件15将存料件移动至罐料工位8时,能够使得托板4与包装罐3位置对应,推杆1101向下移动的动作简单,还可保证在释放原料时能够保证原料落入包装罐3。
其中,对于第一驱动件1102,在图1示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第一驱动件1102设置成多个伸缩杆,其可采用电动伸缩杆、气动伸缩杆、液压伸缩杆中的一种,或者第一驱动件1102也可设置成现有的齿轮齿条升降机构、蜗轮蜗杆升降机构。
对于托板4与存料环1001之间的连接,在图1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具体的说,如图6、图7、图8所示,所述托板4卡接在所述存料环1001底部,以使得所述托板4与所述存料环1001分离后能够进入所述包装罐3。通过将托板4与存料环1001设置成可分离,可以使得在封装舱1内灌装如包装罐3内时,可以通过托板4将各物料类分开,以方便使用者泡煮使用。例如,将酸枣仁、赤小豆、红豆、莲子、薏苡仁等硬果原料放在一个耐煮托板4,将玫瑰花、百合、桑葚、麦芽等原料放在一个轻煮托板4,通过托板4分隔,在泡煮时,可以将耐煮托板4的原料先行泡煮,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轻煮原料放入泡煮,以防止一些不耐煮的原料泡煮过渡,进一步的提升了使用体验。而且,托板4与存料环1001之间卡接的方式,在将原料放入存料件之前,可以将托板4预先卡接在存料环1001底部,以提高原料放入存料环1001后存放的稳定性。
对于托板4的设置,并不限于图6中所示托板4与存料环1001之前分离的形式,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还可将托板4设置成与存料环1001底部铰接的形式,具体的,托板4的一侧与存料环1001底部铰接,另一侧与存料环1001底部卡接、磁吸连接等形式连接。
对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具体的说,所述托板4包括芯板401、包绕在所述芯板401外缘的弹性圈402,所述弹性圈402能够分别过盈卡接在所述存料环1001、所述包装罐3。通过设置了弹性圈402,利用弹性圈402的弹性变性能力,可以保证托板4与存料环1001之间连接稳定。在托板4置于包装罐3内后,弹圈与包装罐3的内壁过盈抵接,以此可以提高托板4对于原料的分隔效果,还可在运输转运时,使得托板4的位置较为固定,减少包装罐3内的原料晃动,有利于保持原料的完整性。
在图1示的实施例中,如图6、图7、图8所示,弹性圈402的顶部凸出芯板401,可以使得原料更多的集中在芯板401位置,进而降低推杆1101推动托板4时原料对推杆1101的干涉。
在图1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具体的说,所述推杆1101的底部呈环形,且所述推杆1101底部的环壁上设有吸孔12,所述吸孔12与所述抽真空机构相连。通过设置了吸孔12,可以在推杆1101向下推动托板4时,吸孔12产生负压将托板4吸住,以使得托板4能够均匀下落至包装罐3,进而防止托板4在落入包装罐3过程中发生倾斜。在将托板4放入包装罐3后,吸孔12产生正压释放托板4,此时将推杆1101移出包装罐3即可。
对于图1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具体的说,如图2所示,所述内门201设置在所述中转罐2的底部;所述存料支架10包括:存盘框1002,可竖向移动的安装在所述中转罐2内,所述存盘框1002沿竖向间隔设有多个存盘位13;托盘1003,可水平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存盘位13,所述托盘1003具有所述存料环1001;托盘1003形成存料件;
第二驱动件1004,带动所述存盘框1002竖向移动;
其中,所述托盘1003向下移动出所述中转罐2的外侧时,所述移动件15能够将所述托盘1003移动至所述罐料工位8的上侧。在图1示的实施例中,对于第二驱动件1004的设置形式,如图2、图3所示,在中转罐2的侧壁安装有减速电机和齿轮,存盘框1002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以此实现存盘框1002的上下移动。第二驱动件1004还可采用其他的形式,例如,第二驱动件1004采用与中转罐和存盘框相连的涡轮蜗杆升降机、气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液压伸缩杆中的一种。
通过如此的设置,可以使得存盘框1002能够放置多个托盘1003,通过第二驱动件1004带动托盘1003向下移动时,可以将托盘1003移动出内门201位置后,使得托盘1003正好位于罐料工位8的包装罐3上侧,此时可以水平拖动托盘1003至罐料工位8包装罐3的正上方,即可进行下一步的罐料操作。在完成罐料后,可以将托盘1003在水平移动至存盘位13即可。
在需要将中转罐2内的空托盘1003取出时,如图1和图2所示,将位于中转罐2外侧方的外门202打开,此时可以向外拉动托盘1003,将托盘1003取出,以方便在托盘1003放入原料。
其中,存盘框1002在存盘位13的两侧分别设置存盘导轨,托盘1003具有与存盘导轨滑动配合的托盘1003滑块。存盘框1002包括分别设置在存盘位13两侧的多个竖向延伸的导向筋,导向筋连接其对应侧的各个存盘导轨,中转罐2内设有与导向筋配合的导轨。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示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托盘1003上呈矩形阵列设置多个存料环1001,以此可以在托盘1003一次移动对多排包装罐3进行罐料操作。在图1示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罐料工位8上侧设有机架,沿朝向中转罐2的反向间隔设置一排推杆1101,各推杆1101分别连接在一个横梁上,横梁沿包装罐3移动方向可滑动的设置在机架上,横梁通过齿轮齿条行走机构带动推杆1101沿包装罐3移动方向行走,以此使得推杆1101可以在多点实现罐料作用。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也可对应托盘1003上存料环1001的布局设置,逐个设置推杆1101。
在图1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具体的说,如图3、图4、图5:所述设备还包括支撑轨14,所述支撑轨14设置在所述罐料工位8的上侧,且所述托盘1003能够与所述支撑轨14水平滑动配合;
所述移动件15包括牵引块1501、带动所述牵引块1501水平移动的第三驱动件1502;
其中,所述牵引块1501设有电磁铁,所述托盘1003具有能够与所述电磁铁磁吸的磁吸部,和/或,所述牵引块1501具有能够抓取所述托盘1003的机械手。以此在移动件15将托盘1003由中转罐2下侧移动至罐料工位8上侧时,可以通过牵引块1501与托盘1003之间连接,再通过第三驱动件1502带动牵引块1501移动。支撑轨14的设置,可以维持托盘1003的水平高度,以方便将托盘1003由中转罐2下侧拖动至罐料工位8上侧的设定位置,在罐料结束后,可以通过牵引块1501再将托盘1003推回至存盘框1002的存盘位13。以此使用更加的方便。
其中,对于第三驱动件1502的设置方式,在图1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具体的说,在罐料工位8上侧设有机架,机架设有朝向中转罐2延伸的牵引导轨,第三驱动件1502包括滑动设置于牵引导轨的牵引滑块、安装在牵引滑块的牵引电机、设置在牵引导轨的牵引齿条,牵引电机具有与牵引齿条啮合的牵引齿轮,其中,牵引滑块与牵引块1501相连。对于第三驱动件1502的设置,也可采用气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等伸缩杆。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图1示实施例中的输送封口机构5,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时可以选用现有的结构部件,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存罐件501可以选用现有的自动落杯机,输送件502可以采用现有的孔板输送机,封口件503可以选用现有的铝膜封口机。在此不再赘述。对于抽真空机构可以采用现有的真空泵,供氮机构可以选用吸纳有的制氮机。对于卸料工位,在图1示的实施例中,卸料工位值得是孔板输送机尾端,包装罐3倒置后自然掉落的工位,在图1示的实施例中,在卸罐工位9设置存罐框。
本发明基于所提供的设备执行如下多味康养茶的制备方法,在图1示的实施例中,具体执行方法在于,步骤1、根据原料的形态,将原料划分为至少两个物料类,将各物料类分别按照所述包装罐3的最小包装单元份量分别分成小份;划分办法可以参照本发明实施方案前述提供的制备工艺。
步骤2,将内门201关闭,将所划分的物料类分别由外门202放入各中转罐2的存料环1001内,其中,各个中转罐2内的原料的类别不同;
步骤3,将中转罐2的外门202关闭,并对中转罐2抽真空、充氮处理,再将内门201打开;
步骤4,通过第二驱动件1004将存盘框1002向下移动,以使得最下侧的托盘1003移动出内门201后与支撑轨14位于同一高度;
步骤5,通过移动件15将托盘1003移动至支撑轨14,使得存料环1001位于罐料工位8处包装罐3的上方;
步骤6,通过第一驱动件1102带动推杆1101向下移动,将托板4打开后,使得存料环1001内的原料落入包装罐3;
步骤7,移动件15将托盘1003移动回存盘框1002的存盘位13;
步骤8,反复执行步骤4至步骤7,依次将中转罐2的各个托盘1003内存料环1001的原料灌装后,通过第二驱动件1004将存盘框1002整体移动至中转罐2内,将内门201关闭,外门202打开,再次返回步骤2继续顺序执行。
其中,在步骤5执行后,输送件502对包装罐3移动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5.1,输送件502将存罐件501释放的包装罐3移动至罐料工位8对应第一个中转罐2位置,在执行步骤6后完成包装罐3的罐料;
步骤5.2,输送件502带动罐料后的包装罐3移动至罐料工位8在下一个中转罐2对应位置,执行步骤6,直至包装罐3移动至最后一个中转罐2位置执行步骤6后,再将包装罐3移动至封口工位7,通过封口件503进行封口,输送件502将封口后的保证罐移动至卸罐工位9进行卸罐。
图示说明。在图1中,为了更好的展示内部结构,将封装舱的顶板以及其中一个中转罐的顶板去除;在图3中去除了一个中转罐,在图4中保留了一个存料支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提供一个封装舱;
S2、提供至少两个中转罐,所述中转罐能够安装在所述封装舱,且所述中转罐具有内门和外门,所述内门能够连通封装舱内侧,所述外门能够连通封装舱的外侧;
S3、提供包装罐,所述包装罐具有能够封闭的开口;
S4、根据原料的形态,将原料划分为至少两个物料类,将各物料类分别按照所述包装罐的最小包装单元份量分别分成小份,提供安装在所述中转罐的存料支架,所述存料支架具有多个能够存放原料的存料件,所述存料支架能够由所述内门移动至所述封装舱内,所述存料件包括存料环,所述存料支架包括托盘,所述托盘具有所述存料环,所述存料环底部可开闭的安装有托板,将小份的物料类放置于所述托板;
S5、将内门关闭,将所划分的物料类分别由外门放入中转罐,其中,各个中转罐内的原料的类别不同;
S6、将中转罐的外门关闭,并对中转罐抽真空、充氮处理;
S7、将中转罐的内门打开,在封装舱内将小份的各物料类分别装入包装罐;
S8、将包装罐封口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制备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S7还包括:
将所述托板连同对应的小份的物料类分别装入所述包装罐;所述托板在所述包装罐内能够分隔对应的物料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制备工艺 ,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根据所述原料形态将原料划分为三个物料类,包括:
其中一个所述物料类括花态原料、叶态原料、蓬松果原料;
其中一个所述物料类包括根茎原料;
其中一个所述物料类包括硬果原料。
4.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包装设备 ,包括输送封口机构,输送封口机构包括能够存放包装罐的存罐件、设置于所述存罐件下侧的输送件、封口件,所述存罐件具有释放包装罐的放罐工位,所述封口件具有能够封闭包装罐口部的封口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件能够将包装罐由放罐工位依次移动至罐料工位、封口工位、卸罐工位;
所述包装设备还包括:
封装舱,所述封装舱具有内腔,所述输送封口机构设置于所述封装舱内;
至少两个中转罐,所述中转罐安装在所述封装舱,且所述中转罐具有能够开闭的外门和内门,所述内门能够连通所述内腔,所述外门能够连通所述封装舱外侧;
存料支架,安装在所述中转罐,所述存料支架具有多个能够存放原料的存料件,且所述存料支架能够由所述内门移动至所述封装舱内,所述存料件包括存料环,所述设备还包括可开闭的安装在所述存料环底部的托板,所述托板和所述存料环围成所述存料件的存料空间,所述存料支架包括托盘,所述托盘具有所述存料环;
罐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封装舱内,具有能够将所述存料件内原料移动至所述罐料工位处包装罐内的罐料组件;
抽真空机构,与所述封装舱和所述中转罐相连;
供氮机构,与所述封装舱和所述中转罐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受到竖向力大于设定阈值时打开所述存料环;
所述罐料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罐料工位上侧的推杆、带动所述推杆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件、将所述存料件移动至所述罐料工位上侧的移动件,所述推杆能够向下推动所述托板以使得所述存料环底部打开后内部原料落入所述罐料工位的包装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卡接在所述存料环底部,以使得所述托板与所述存料环分离后能够进入所述包装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包括芯板、包绕在所述芯板外缘的弹性圈,所述弹性圈能够分别过盈卡接在所述存料环、所述包装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底部呈环形,且所述推杆底部的环壁上设有吸孔,所述吸孔与所述抽真空机构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设置在所述中转罐的底部;
所述存料支架包括:
存盘框,可竖向移动的安装在所述中转罐内,所述存盘框沿竖向间隔设有多个存盘位,托盘可水平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存盘位;
第二驱动件,带动所述存盘框竖向移动;
其中,所述托盘向下移动出所述中转罐的外侧时,所述移动件能够将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罐料工位的上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包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支撑轨,所述支撑轨设置在所述罐料工位的上侧,且所述托盘能够与所述支撑轨水平滑动配合;
所述移动件包括牵引块、带动所述牵引块水平移动的第三驱动件;
其中,所述牵引块设有电磁铁,所述托盘具有能够与所述电磁铁磁吸的磁吸部,和/或,所述牵引块具有能够抓取所述托盘的机械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221201.3A CN116080987B (zh) | 2023-03-09 | 2023-03-09 | 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221201.3A CN116080987B (zh) | 2023-03-09 | 2023-03-09 | 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80987A CN116080987A (zh) | 2023-05-09 |
CN116080987B true CN116080987B (zh) | 2023-06-20 |
Family
ID=86187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221201.3A Active CN116080987B (zh) | 2023-03-09 | 2023-03-09 | 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080987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09756A (zh) * | 2006-12-28 | 2008-07-02 | 徐志明 | 真空充氮包装机 |
EP2939936A1 (fr) * | 2012-05-04 | 2015-11-04 | Tpresso AG | Emballage de feuilles séchées dans des capsules étanches |
CN103253395B (zh) * | 2012-12-25 | 2015-07-01 | 开县人人有余科技有限公司 | 批量生产真空制品的抽气系统 |
CN205327462U (zh) * | 2016-01-05 | 2016-06-22 | 北京小罐茶业有限公司 | 茶叶封装设备 |
CN106347767B (zh) * | 2016-10-25 | 2018-08-24 | 温州市途麦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咖啡双列灌装机 |
EP3686114B1 (en) * | 2017-12-08 | 2025-03-26 | Plf International Limited | Vacuum extraction and sealing of containers |
CN109398799B (zh) * | 2018-11-08 | 2024-05-07 | 广州市方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无间歇真空封罐机及其封罐方法 |
TWM593366U (zh) * | 2019-12-31 | 2020-04-11 | 廣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茶葉自動包裝器 |
CN111793740A (zh) * | 2020-07-01 | 2020-10-20 | 苏州东子云工业技术科技有限公司 | 预抽真空连续式辊道炉 |
CN214931286U (zh) * | 2020-11-24 | 2021-11-30 | 广东瑞丰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真空干燥功能的包装机 |
CN112623340B (zh) * | 2020-12-09 | 2022-07-22 | 黄山小罐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茶叶充氮包装的氮气舱 |
CN115465686A (zh) * | 2022-09-16 | 2022-12-13 | 南华大学 | 放射性粉末物料汇集方法 |
-
2023
- 2023-03-09 CN CN202310221201.3A patent/CN11608098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80987A (zh) | 2023-05-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254152A (en) | Preserving food products | |
CN116080987B (zh) | 一种多味康养茶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 |
CN107539541A (zh) | 一种豆类零食装盒机 | |
CN204560326U (zh) | 一种全自动菌袋窝口装置 | |
CN207129698U (zh) | 一种蔬果装车设备 | |
CN111084720A (zh) | 一种自动化煎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554602B (zh) | 一种托盘装载芯片的翻转倒料装置 | |
CN220369460U (zh) | 一种原料自动浸泡设备 | |
CN107399619A (zh) | 一种蔬果装车设备 | |
KR102140907B1 (ko) | 가공식품의 공급 및 포장 자동화 시스템 | |
CN208278403U (zh) | 一种蔬菜输送用的包装箱装置 | |
CN113650818A (zh) | 一种黄桃罐头制作设备 | |
CN217295113U (zh) | 一种茶粉灌装设备 | |
CN205906274U (zh) | 一种方形袋的全自动真空包装机 | |
CN219441534U (zh) | 一种嫩豆腐加工用上料装置 | |
CN220076931U (zh) | 钕铁硼磁体毛坯剥袋箱及用于剥袋箱的推车 | |
CN112390027A (zh) | 一种茶籽油加工用茶籽的运输装置 | |
CN220518761U (zh) | 一种火锅底料包装给料系统 | |
CN213387777U (zh) | 一种食用菌罐头生产用灌装设备 | |
CN204682440U (zh) | 一种用于腌制胡萝卜的腌菜机中的出料装置 | |
CN214935947U (zh) | 灵芝紧致提拉霜生产线上用于包装瓶的上瓶装置 | |
CN214566399U (zh) | 一种软糖独立包装设备 | |
CN213246058U (zh) | 一种食用菌生产用营养基装瓶装置 | |
CN219849390U (zh) | 一种嫩豆腐加工用物料传送装置 | |
CN218662467U (zh) | 一种绿茶无氧包装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