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41534U - 一种嫩豆腐加工用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嫩豆腐加工用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41534U CN219441534U CN202320497287.8U CN202320497287U CN219441534U CN 219441534 U CN219441534 U CN 219441534U CN 202320497287 U CN202320497287 U CN 202320497287U CN 219441534 U CN219441534 U CN 2194415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material box
- mixing container
- fixing frame
- material mix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5000013527 bean curd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4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1068 load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5000010469 Glycine max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4
- 244000068988 Glycine max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5000013336 milk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8267 mil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10000004080 mil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3
- 229910052602 gyps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0440 gyps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701 coagu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13322 soy milk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267 bri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HPALAKNZSZLMCH-UHFFFAOYSA-M sodium;chloride;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Na+].[Cl-] HPALAKNZSZLMCH-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0627 Phaseolus vulgar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046052 Phaseolus vulgar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6092 Stevia rebaudian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228451 Stevia rebaudian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055 Talinum crassifoli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271 coa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45 coag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08 confectionery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1389 fruit/vegetable ju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4 liqu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59 mixed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0 nutr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52 prim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000004169 proteins and gene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90000623 proteins and gen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37 pul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08 quality contro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91 soa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44 sputte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eans For Foods Or Fodd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嫩豆腐加工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固定装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若干个原料容器,所述原料容器分别向下设置有带有相应电磁阀的下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翻滚输料机构,所述翻滚输料机构包括:物料混合容器,可横向移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物料混合容器内设置有开口正对所述下料管的物料混合腔;所述物料混合容器由所述物料盒固定框进行驱动,完成充分混合,并且单次混合时间较短,在混合完成后即时输出至冲浆框,通过采用物料混合容器自混合的方式替代搅拌桶,并配置混合完成后,可通过物料框转移的过程中,即时承接混合液的转移,进而降低输出效率所受到约束,将加工效率进行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嫩豆腐加工用上料装置,属于豆腐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嫩豆腐又称石膏豆腐,它使用的成型剂是石膏液,与北豆腐相比,质地比较软嫩、细腻。用石膏做豆腐,农村是比较常见的,主要程序跟做卤水、酸水、“甜树叶子”豆腐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用石膏代替卤水、酸水、甜叶汁而已。石膏豆腐色泽洁白,质地细腻、软嫩,富含蛋白质,营养价值高。
嫩豆腐在制作流程如下:大豆→泡豆→磨浆→过滤→烧煮→点浆→上包→成品,其中的点浆环节非常关键,现有技术中的点浆环节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一,采用手动添加石膏凝固剂,手动添加石膏凝固剂存在凝固剂的量和添加凝固剂时间不一致,会造成成品的品质不一致,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其二,依靠控制气动阀打开时间,来控制石膏凝固剂的添加量;这种方法使用气动阀打开计时添加凝固剂,对凝固剂添加时间上已经可以保持一致,石膏凝固剂与豆浆需要充分混合才使整板豆腐嫩度均匀。
现有的嫩豆腐冲浆方式,在石膏凝固剂与豆浆配比后,需要额外的搅拌桶进行充分混合,再进一步将其排放置冲浆框中,由于搅拌混合液进行充分混合的过程,由于要尽可能减少气泡,搅拌时间若是速度不能过快,因此混合的过程一段时间,导致输出效率受到约束,其加工效率难以提升的问题。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替代原先用于搅拌的混合设备,并通过利用豆浆冲击时的冲击动能,在混合容器中形成旋流,实现自高效率的自混合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嫩豆腐加工用上料装置,以解决的现有的嫩豆腐冲浆方式,在石膏凝固剂与豆浆配比后,需要额外的搅拌桶进行充分混合,再进一步将其排放置冲浆框中,由于搅拌混合液进行充分混合的过程,由于要尽可能减少气泡,搅拌时间若是速度不能过快,因此混合的过程一段时间,导致输出效率受到约束,其加工效率难以提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嫩豆腐加工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固定装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若干个原料容器,所述原料容器分别向下设置有带有相应电磁阀的下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翻滚输料机构,所述翻滚输料机构包括:
物料混合容器,可横向移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物料混合容器内设置有开口正对所述下料管的物料混合腔;
物料盒固定框,可升降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物料盒固定框内装置有相应的物料盒,所述物料盒的进料端设置于所述物料混合容器的开口处下侧,所述物料混合容器由所述物料盒固定框进行驱动,所述物料盒固定框下行,所述物料混合容器的开口向下翻转并正对所述物料盒的进料端。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物料混合腔的底部、以及远离开口一端的后侧面均设置成向外凸的弧面状。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物料盒固定框由相应的驱动气缸进行驱动,所述物料盒固定框中部固装有一横杆,所述驱动气缸固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气缸输出端固装有稳定架,所述稳定架下端固接在所述物料盒固定框中部横杆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物料混合容器包括上盖以及固装在所述上盖下方的下盖,所述下盖下方转动安装有活动轮,所述活动轮设置在远离所述物料混合容器开口一端的所述下盖下方,且所述活动轮滚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稳定架包括焊接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撑板以及位于所述支撑板正上方的连接板,所述驱动气缸固接在支撑板上方,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固接在连接板中部,所述连接板下方垂直安装有两个升降杆,所述升降杆贯穿支撑板,且与所述物料盒固定框中部横杆相焊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升降杆外部套装有管套,所述管套顶部固装在支撑板下方。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物料盒固定框一侧设有可供所述物料盒滑入的无遮挡开口,所述物料盒固定框与无遮挡开口对应一侧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转动安装在所述物料混合容器的开口下端。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还包括固定装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驱动气缸以及下料管上的电磁阀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物料混合容器,通过物料混合容器中半开放的上盖与圆弧形的下盖结合,形成一种无搅拌件的物料混合容器,替代现有搅拌混合方式,能够加强了石膏凝固剂与豆浆的混合度的同时,不会令豆浆液中形成过多的气泡,可降低嫩豆腐成型后内部的细密孔,增加其嫩滑度。
为确保混合效果,将物料混合容器中的物料混合腔的底部、以及远离开口一端的后侧面均设置成向外凸的弧面状,令通过物料混合腔开口处进入的具有冲击势能的豆浆,能够通过弧面内腔形成自动翻卷,进一步混合石膏液,从而加强混合效果。
为加强混合效果,将物料盒固定框与无遮挡开口对应一侧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转动安装在物料混合容器的开口下端,当物料盒固定框下行时,令物料混合容器开口端受到向下牵引,开口向下翻转并正对物料盒的进料端,进而混合完成的物料倾倒在物料盒中,借助翻转动能进一步完成混合。
为稳定控制物料盒固定框下行设置了驱动气缸,通过驱动气缸通过稳定架控制物料盒固定框进行升降。
通过设置物料混合容器并借助豆浆的冲击动能完成初步混合后,再倾倒的过程中再次进行混合操作,能够在无搅拌杆的配合下,完成充分混合,并且单次混合时间较短,在混合完成后即时输出至冲浆框,通过无搅拌的方式进行自动力混合,实现快速混合的同时,在混合液转移过程中,还可再次进行混合,在上料过程中,充分确保了石膏凝固剂与豆浆的混合度的同时极大程度缩短混合时间,进而降低输出效率所受到约束,将加工效率进行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嫩豆腐加工用上料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物料混合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物料盒固定框立体结构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拦阻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管套的底部仰视。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物料盒固定框初始位置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物料盒固定框下行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物料盒固定框上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照图1-9所示,一种嫩豆腐加工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固定装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若干个原料容器2,所述原料容器2分别向下设置有带有相应电磁阀的下料管21,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翻滚输料机构3,所述翻滚输料机构3包括:
物料混合容器31,可横向移动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物料混合容器31内设置有开口正对所述下料管21的物料混合腔311;所述物料混合容器31开口端外侧设置有连接环31a。
物料盒固定框32,可升降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内装置有相应的物料盒33,所述物料盒33的进料端设置于所述物料混合容器31的开口处下侧,所述物料混合容器31由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进行驱动,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下行,所述物料混合容器31的开口向下翻转并正对所述物料盒33的进料端。
上述提到现有的搅拌方式通常采用搅拌桶,而搅拌混合虽然加强了石膏凝固剂与豆浆的混合度,但同时也会造成豆浆液存在较多气泡,导致嫩豆腐成型后内部具有较多细密孔,影响其嫩滑度,如图3所示,故设置物料混合容器31,通过物料混合容器31中半开放的上盖312与圆弧形的下盖313结合,形成一种无搅拌件的物料混合容器3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原料容器2包括固装在机架1内部一侧的豆浆桶21以及包括固装在机架1内部另一侧的添加剂筒22。
并且,在豆浆桶21下方还固装有第一输出管211,所述第一输出管211套设有一双出口套212,双出口套212其中一出口a1口径与第一输出管211相当,且双出口套212与之对应的出口安装有控制输出状态的第一电磁阀213,为提高其输出效率,故而,具体为8-12cm,由于其口径小于8cm时,豆浆在等量输出时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而当其口径大于12cm时,其占据的空间较大会挤压到其他输出口的设置空间,并且瞬间冲出的豆浆液,具有一定冲击力,超出12cm冲击力过大容易溅射出去,故而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化为10cm。
其中,另一出口a2口径为3-5cm,由于其口径小于3cm时,豆浆在等量输出时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而当其口径大于5cm时,其冲击力不够,不足以充分搅动存于的混合液,难以形成充分的旋动力,会影响最终的混合效果,故而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化为5cm,且双出口套212与之对应的出口安装有控制输出状态的第二电磁阀214。其用于向物料混合容器31中输出豆浆。
另外,添加剂筒22下方还固装有第二输出管221,所述第二输出管221下方安装有控制输出状态的第三电磁阀222,其用于向物料混合容器31中输出添加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添加剂为用于豆腐制作的石膏液。
为控制诸多电磁阀,并且为其供给电源,故在机架1内部还安装有电控箱4,电控箱4与第一电磁阀213、第二电磁阀214、第三电磁阀222电连接。
其使用过程中,首先,通过开启第一电磁阀213通过第一输出管211向物料混合容器31中输入豆浆,用作打底,尔后,通过开启第三电磁阀222向物料混合容器31中输入石膏液,令其与物料混合容器31中固定第一批豆浆混合,随后开启第二电磁阀214朝向物料混合容器31中输入豆浆,由于输入口较小,二次输入的豆浆冲击力大于第一次输入的豆浆,冲击力能够冲击内部液体,加快其进行混合。
为能够加强翻滚混合效果,并令混合液在受到冲击时,翻滚的混合液不容易溅射出物料混合容器31外部,故所述物料混合腔311的底部、以及远离开口一端的后侧面均设置成向外凸的弧面状,令通过物料混合腔311开口处进入的具有冲击势能的豆浆,能够通过弧面内腔形成自动翻卷,进一步混合石膏液。
为更进一步优化物料混合容器31对势能的充分利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物料混合容器31的所述上盖312上端开口处与所述下盖313自左向右横向长度的5/9-2/3处对齐。其中,所述上盖312与下盖313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并且其内部焊缝进行磨平,所述上盖312上端开口处的对其位置,若小于与5/9的长度,其上部用于阻挡混合液的长度就会偏短,旋绕的混合状态下的混合液就容易溅射出去,而当大于2/3的长度,会导致用于进料的开口缩小,进而影响用于输入液体的管道的放置,故而在本实施例中,其对齐处优选在所述下盖313自左向右横向长度的5/9处对齐一方面可节省材料,另一方面可符合使用需求。
另外,物料混合容器31内侧面均进行抛光,呈现光滑状态,能够有效避免内层被附着,进而当混合液反应凝结的过程中,不容易沾附在其内侧面。
为令物料混合容器31倾倒混合液进入物料盒33内时能够更顺畅,故在所述下盖313下方转动安装有活动轮314,所述活动轮314设置在远离所述物料混合容器31开口一端的所述下盖313下方,并且为能够在物料混合容器31中在容纳足量的混合液前不会出现倾倒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对活动轮314安装位置的对齐点小于自左向右横向长度2/9处时,容易出现物料混合容器31中在未容纳足量的混合液前就出现倾倒,而若活动轮314安装位置的对齐点大于自左向右横向长度3/9处时,容易出现在倾倒完成后,物料混合容器31内部还残存较多的混合液,故在所述活动轮314安装位置与下盖313自左向右横向长度2/9-3/9处对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轮314安装位置与下盖313自左向右横向长度3/9对齐。
并且,通过所述下盖313接近容置腔开口端的翘起高度与上盖312与下盖313的分界线对齐,通过搭配活动轮314的安装,进一步确保了混合液在旋搅过程中的稳定性,并提高了豆浆的容量,不容易在豆浆未全部加入时,从开口处溅射出或溢出。
需要强调的是,定量筒2与外部加料管相通,故而,始终保持其内部处于8分满的状态,因此可提供稳定的内部压强。
当物料混合容器31完成混合后,需要物料盒33稳固放置在物料盒固定框32中,通过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一侧设有可供所述物料盒33滑入的无遮挡开口,物料盒33能够通过无遮挡开口输送进入物料盒固定框32中,并对物料盒33进行固定,进而完成物料盒33的放置,并且每次当物料盒固定框32空框置于上方时,即通过无遮拦开口朝向物料盒固定框32中滑动输入物料盒33。
为更好的承接物料盒33,并对物料盒33进行转移,故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由相应的驱动气缸34进行驱动,可通过气缸控制物料盒固定框32进行升降,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中部固装有一横杆321,所述驱动气缸34固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驱动气缸34输出端固装有稳定架35,所述稳定架35下端固接在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中部横杆321上。
由于需要在物料盒33下降过程中,将物料混合容器31中的物料倾倒在物料盒33中,故在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与无遮挡开口对应一侧设置有连接件322,所述连接件322转动安装在所述物料混合容器31的开口下端,进而当物料盒固定框32下移时,可通过转动安装在所述物料混合容器31的开口下端的连接件322,连接件322用于牵引物料混合容器31,令其开口端受到向下牵引时,开口向下翻转并正对所述物料盒33的进料端,进而混合完成的物料倾倒在物料盒33中。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22为一直杆,与物料混合容器31开口下端的连接环31a相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两个环勾,或连接环扣,即保持连接的同时具有一定活动空间即可。
其中,驱动气缸34输入端与电控箱4输出端电连接,通过电控箱4控制驱动气缸34的启停,进而通过驱动气缸34输出端控制稳定架35下降,进而通过稳定架35牵引物料盒固定框32带动装满混合液的物料盒33进行向下升降,在释放装满混合液的物料盒33后,再次通过驱动气缸34的控制,令物料盒固定框32向上提升。
为令相邻的物料盒33不会在物料盒固定框32下降的过程中,出现提前送出的情况,故设置拦阻机构5,所述拦阻机构5包括一组平行设置摆杆51,两个所述摆杆51一端通过轴杆横向连接,并通过所述轴杆转动安装于机架1上,所述摆杆51远离轴杆一端倾斜固装有插片52,所述插片52靠近摆杆51一侧的中部设有贯穿部,所述贯穿部内转动安装滚筒53。当物料盒固定框32位于上方时,摆杆51下方与物料盒固定框32顶部抵接,进而通过物料盒固定框32将摆杆51顶起,令物料盒33能够顺畅进入物料盒固定框32中;而当物料盒固定框32下行时,失去支撑的摆杆51向下旋转,并通过插片52下方锥形形态插入未进入但抵接在物料盒固定框32上的物料盒33,并通过滚通53将物料盒33推开,对其形成阻挡。
在物料盒固定框32向上提升前,需要对装满混合液物料的物料盒33进行释放。
而为满足能够循环卡接物料盒33并带动其装载混合液,故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a邻近无遮挡开口的内侧面对称安装有一组卡条32b1,为在物料盒固定框32下行后,将物料盒33释放在第二传送架7上,故,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一侧设有可供所述物料盒33滑入的无遮挡开口,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邻近无遮拦开口的两内侧面对称固装有一组卡条32b1,两个所述卡条32b1卡接物料盒33两侧,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与无遮挡开口对应一侧设置有连接件322,所述连接件322转动安装在所述混合容器31的开口下端,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远离无遮挡开口一侧固装有一横板322,所述横板322底部高于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底部平面。其中,物料盒固定框32安装卡条32b1两侧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传送架7上传送带的宽度,故而,在物料盒固定框32下行置于第二传送架7上传送带时,可通过超位下行,进而令物料盒33直接与传送带接触,并令传动带将物料盒33抬起,脱离卡条32b1的约束,进而当传送带运动时,可将物料盒33转移。
为令驱动气缸34位于较高的安装面,故所述稳定架35包括焊接在所述机架1上的支撑板351以及位于所述支撑板351正上方的连接板352,所述驱动气缸34固接在支撑板351上方,所述驱动气缸34的输出端固接在连接板352中部,所述连接板352下方垂直安装有两个升降杆353,所述升降杆353贯穿支撑板351,且与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中部横杆321相焊接,支撑板351形成较高的安装面,可令驱动气缸34远离下方湿热环境,进一步有助于防止机台在清洗过程中,出现水流溅射,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并且为增加驱动气缸34的使用寿命,所述驱动气缸34的输出端朝向正上方,故而当驱动气缸34充压时,输出端的轴杆341向上升起,可通过稳定架35带动物料盒固定框32向上移动;此时,驱动气缸34充压完成的后处于保压状态,同时也受到稳定架35与物料固定框32以及物料盒33的自重压力,在双压力作用下,反而能够提高驱动气缸34内部压力,提高稳定35的稳定性。
而驱动气缸34释压的过程中,稳定架35带动物料固定框32逐渐下降,同时随着物料盒33中混合液的逐渐增加,驱动气缸34所受压力增大,从而使内部在泄压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压力平衡,能够令泄压的过程更稳定,从而令物料盒33内部的混合液能够更平稳的下降,不容易外溢。
而若将驱动气缸34的输出端设置在正下方,会变成当驱动气缸34泄压的过程中,稳定架35带动物料盒固定框32上升,当驱动气缸34冲压时,物料盒固定框32下降,期间,稳定架35与物料固定框32以及物料盒33的自重压力始终对驱动气缸34施加向下的拉力,在不仅在物料盒33下降的过程中,容易由于自重的增加,导致下降速度过快,出现外溢,长此以往,长期的拉力施加,容易导致驱动气缸34过载,进而影响驱动气缸34的使用寿命,故而本实施例将驱动气缸34的输出端朝向正上方。
由于物料混合容器31在朝向物料盒33中倾倒物料混合液时,难免会有部分飞溅到升降杆353,其在短时间内会固化,为对其进行清理,故在所述升降杆353外部套装有管套354,所述管套354顶部固装在支撑板351下方。在升降杆353上升的过程中,通过管套55内部的刮拭套551可对升降杆353外表面的附着液进行刮拭,刮拭套551橡胶材料制成,进而能够有效保持升降杆353外表的整洁度。
为对物料盒33实现自动化输入以及自动化输出,故还包括第一传送架6,位于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一侧的第一传送架6以及架设在所述机架1内部且位于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下方的第二传送架7,所述第一传送架6、第二传送架7上方放置有若干个物料盒33,所述物料盒33卡接在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内,其中,第一传送架6与二传送架7均与电控箱4电连接,当物料盒固定框32位于上升位置后,可通过第一传送架6启动推动上方的物料盒33输入至物料盒固定框32内部;当物料盒固定框32位于下升位置后,可通过第二传送架7启动推动放置在上端传送带上的的物料盒33传送到加工完成区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嫩豆腐加工用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固定装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若干个原料容器(2),所述原料容器(2)分别向下设置有带有相应电磁阀的下料管(2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翻滚输料机构(3),所述翻滚输料机构(3)包括:
物料混合容器(31),可横向移动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物料混合容器(31)内设置有开口正对所述下料管(21)的物料混合腔(311);
物料盒固定框(32),可升降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内装置有相应的物料盒(33),所述物料盒(33)的进料端设置于所述物料混合容器(31)的开口处下侧,所述物料混合容器(31)由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进行驱动,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下行,所述物料混合容器(31)的开口向下翻转并正对所述物料盒(33)的进料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嫩豆腐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混合腔(311)的底部、以及远离开口一端的后侧面均设置成向外凸的弧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嫩豆腐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由相应的驱动气缸(34)进行驱动,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中部固装有一横杆(321),所述驱动气缸(34)装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驱动气缸(34)输出端固装有稳定架(35),所述稳定架(35)下端固接在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中部横杆(3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嫩豆腐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混合容器(31)包括上盖(312)以及固装在所述上盖(312)下方的下盖(313),所述下盖(313)下方转动安装有活动轮(314),所述活动轮(314)设置在远离所述物料混合容器(31)开口一端的所述下盖(313)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嫩豆腐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架(35)包括焊接在所述机架(1)上的支撑板(351)以及位于所述支撑板(351)正上方的连接板(352),所述驱动气缸(34)固接在支撑板(351)上方,所述驱动气缸(34)的输出端固接在连接板(352)中部,所述连接板(352)下方垂直安装有两个升降杆(353),所述升降杆(353)贯穿支撑板(351),且与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中部横杆(321)相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嫩豆腐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353)外部套装有管套(354),所述管套(354)顶部固装在支撑板(351)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嫩豆腐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一侧设有可供所述物料盒(33)滑入的无遮挡开口,所述物料盒固定框(32)与无遮挡开口对应一侧设置有连接件(322),所述连接件(322)转动安装在所述物料混合容器(31)的开口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嫩豆腐加工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控制箱(4),所述控制箱(4)与驱动气缸(34)以及下料管(21)上的电磁阀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97287.8U CN219441534U (zh) | 2023-03-15 | 2023-03-15 | 一种嫩豆腐加工用上料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97287.8U CN219441534U (zh) | 2023-03-15 | 2023-03-15 | 一种嫩豆腐加工用上料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41534U true CN219441534U (zh) | 2023-08-01 |
Family
ID=87413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497287.8U Active CN219441534U (zh) | 2023-03-15 | 2023-03-15 | 一种嫩豆腐加工用上料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4153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51493A (zh) * | 2023-03-15 | 2023-06-13 | 厦门银祥豆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嫩豆腐冲浆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
-
2023
- 2023-03-15 CN CN202320497287.8U patent/CN21944153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51493A (zh) * | 2023-03-15 | 2023-06-13 | 厦门银祥豆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嫩豆腐冲浆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85820B (zh) | 一种自动奶茶机 | |
WO2018112729A1 (zh) | 曲块连续生产系统及曲块制作方法 | |
CN219441534U (zh) | 一种嫩豆腐加工用上料装置 | |
CN101330994B (zh) | 向金属铸型空腔中充填发泡混合物的方法及铸型造型装置 | |
CN109967697B (zh) | 砂型3d打印机 | |
CN107467860A (zh) | 一种实验室全硅胶模口红打样机器及打样方法 | |
CN108330003A (zh) | 一种发泡蜡烛生产线 | |
CN219849390U (zh) | 一种嫩豆腐加工用物料传送装置 | |
CN206659685U (zh) | 一种意式咖啡机 | |
CN207040521U (zh) | 一种饲料投料机 | |
CN113831160A (zh) | 一种临期牛奶制备液体肥料的工艺方法 | |
CN112206155A (zh) | 一种用于中药药液制备的浸泡装置 | |
CN213290933U (zh) | 一种pa6多层过滤材料的制备装置 | |
CN116251493A (zh) | 一种嫩豆腐冲浆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 |
CN216498972U (zh) | 一种食品级粉体的混合装置 | |
CN214136698U (zh) | 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排料槽的液压举升装置 | |
CN213008859U (zh) | 一种用于液体染料的灌装设备 | |
CN208972518U (zh) | 一种全自动压茶机 | |
CN211998762U (zh) | 一种灌装机的灌装机构 | |
CN207329816U (zh) | 一种奶牛投料装置 | |
CN207329836U (zh) | 一种高效率的松香自动上料装置 | |
CN217364537U (zh) | 鲜奶茶茶汤萃取装置 | |
CN112276043A (zh) | 薄壁铸件用调压铸造装置 | |
CN219108592U (zh) | 一种笋丁油榨装置 | |
CN220739407U (zh) | 一种射芯机的注砂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