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6056380B - 电子设备配件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配件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56380B
CN116056380B CN202211598597.5A CN202211598597A CN116056380B CN 116056380 B CN116056380 B CN 116056380B CN 202211598597 A CN202211598597 A CN 202211598597A CN 116056380 B CN116056380 B CN 1160563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value
cover body
electronic device
stat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985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056380A (zh
Inventor
廖品翔
刘崇义
许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9859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0563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056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6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056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56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34Feet; Stands; Pedestals, e.g. wheels for moving casing on floo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配件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配件用于与电子设备配合,电子设备配件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座和盖体,沿第一方向,底座与盖体活动连接;电磁铁组件,设于盖体,用于吸附电子设备;检测组件,检测组件与底座和盖体连接,用于检测盖体的参数值;控制部,与检测组件和电磁铁组件连接,控制部用于根据参数值确定盖体所处的状态,并根据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工作。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配件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配件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设备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用户对于电子设备配件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相关技术中,磁吸式的电子设备配件在壳体的内部布置有一圈永磁铁,可以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永磁铁牢牢地吸附电子设备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支撑,但是,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配件不能根据不同的使用状态来控制永磁铁与电子设备之间的吸附或分离,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配件及其控制方法,至少解决电子设备配件不能根据不同的使用状态来控制永磁铁与电子设备之间的吸附或分离,导致拿取电子设备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配件,用于与电子设备配合,电子设备配件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座和盖体,沿第一方向,底座与盖体活动连接;电磁铁组件,设于盖体,用于吸附电子设备;检测组件,检测组件与底座和盖体连接,用于检测盖体的参数值;控制部,与检测组件和电磁铁组件连接,控制部用于根据参数值确定盖体所处的状态,并根据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工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配件的控制方法,用于如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电子设备配件,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盖体的参数值;根据参数值确定盖体所处的状态,并根据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工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配件的控制装置,用于如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电子设备配件,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获取盖体的参数值;控制单元,根据参数值确定盖体所处的状态,并根据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工作。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配件,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任一项的电子设备配件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第二方面任一项的电子设备配件的控制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二方面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该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二方面的方法。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配件,电子设备配件包括壳体、电磁铁组件、检测组件和控制部,检测组件检测盖体的参数值,盖体能够相对于底座沿第一方向运动,在盖体运动过程中,盖体相对于底座的位置或姿态发生变化,不同的位置或姿态下,检测组件检测到盖体的参数值不同,进而使得控制部能够根据盖体的参数值确定盖体所处的状态,并根据盖体所处的不同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工作,实现不同状态下对电子设备吸附或解除吸附,无需人为控制电磁铁组件的通断电,使用方便。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配件处于待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配件处于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配件处于拿取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配件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配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配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配件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配件的示意框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配件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10底座,12盖体,14复位件,16导柱,18弹簧,19垫块,2电磁铁组件,3检测组件,30第一检测部,302第一永磁体,304第一检测件,32第二检测部,320第二永磁体,322第二检测件,600电子设备配件的控制装置,602,获取单元,604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9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配件及其控制方法。
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配件,用于与电子设备配合,电子设备配件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底座10和盖体12,沿第一方向,底座10与盖体12活动连接;电磁铁组件2,设于盖体12,用于吸附电子设备;检测组件3,检测组件3与底座10和盖体12连接,用于检测盖体12的参数值;控制部,与检测组件3和电磁铁组件2连接,控制部用于根据参数值确定盖体12所处的状态,并根据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2工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电子设备配件,包括壳体1、电磁铁组件2、检测组件3和控制部,检测组件3检测盖体12的参数值,盖体12能够相对于底座10沿第一方向运动,在盖体12运动过程中,盖体12相对于底座10的位置或姿态发生变化,不同的位置或姿态下,检测组件3检测到盖体12的参数值不同,进而使得控制部能够根据盖体12的参数值确定盖体12所处的状态,并根据盖体12所处的不同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2工作,实现不同状态下对电子设备吸附或解除吸附,无需人为控制电磁铁组件2的通断电,使用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盖体12的状态至少包括待使用状态、工作状态和拿取状态,在拿取状态下,控制部控制电磁铁组件2断电,以便于用户拿取电子设备而不带起电子设备配件,使得用户拿取过程操作简单。在工作状态下,控制部控制电磁铁组件2通电,以对电子设备吸附,进而保证电子设备与电子设备配件连接的可靠性。在待工作状态下,控制部控制电磁铁组件2断电,以节省电子设备配件的用电量。
在具体应用中,第一方向为底座10的厚度方向。
如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检测组件3包括:多个检测部,多个检测部至少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检测部30和第二检测部32,其中,状态至少包括拿取状态,控制部根据第一检测部30检测的第一参数值和第二检测部32检测的第二参数值确定盖体12所处的状态,并在拿取状态下控制电磁铁组件2断电。
在该实施例中,检测组件3包括沿第二方向分布的多个检测部,多个检测部至少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检测部30和第二检测部32,这样,在用户拿取电子设备的情况下,按压电子设备沿第二方向的上端时,电子设备沿第二方向的下端翘起,在电磁铁组件2的吸附作用下,盖体12沿第二方向的第一端下压,盖体12沿第二方向的第二端翘起,进而使得第一检测部30的第一参数值和第二检测部32的第二参数值不同,因此根据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能够确定盖体12所处的状态,进而在拿取状态下控制电磁铁组件2断电,以解除电磁铁组件2对电子设备的吸附,便于用户拿取。
具体地,沿第二方向,第一检测部30靠近盖体12的第一端设置,第二检测部32靠近盖体12的第二端设置,这样,在用户拿取电子设备的情况下,按压电子设备的上端(对应盖体12的第一端)时,电子设备的下端(对应盖体12的第二端)翘起,在电磁铁组件2的吸附作用下,盖体12的第一端下压,盖体12的第二端翘起,进而使得第一检测部30的第一参数值和第二检测部32的第二参数值不同。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盖体12的状态还包括待使用状态和工作状态。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拿取状态下,控制部控制电磁铁组件2断电,以使得电子设备和电磁铁组件2之间的吸附作用解除,进而便于电子设备的拿取。如图2所示,在工作状态下,控制部控制电磁铁组件2通电,使得电磁铁组件2与电子设备吸附,保证了电子设备与电子设备配件连接的可靠性。如图1所示,在电子设备处于待使用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电磁铁组件2断电,以降低电子设备配件的用电量。
具体地,第二方向为电子设备配件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检测部30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永磁体302和第一检测件304,第一永磁体302和第一检测件304中的一者设于底座10,另一者设于盖体12;第二检测部32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二永磁体320和第二检测件322,第二永磁体320和第二检测件322中的一者设于底座10,另一者设于盖体12;参数值至少包括磁场强度,第一检测件304用于检测第一永磁体302的磁场强度,第二检测件322用于检测第二永磁体320的磁场强度,其中,如图3所示,在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盖体12处于拿取状态,控制部控制电磁铁组件2断电。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检测部30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永磁体302和第一检测件304,第二检测部32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二永磁体320和第二检测件322,第一永磁体302和第一检测件304对应设置,第二永磁体320和第二检测件322对应设置,这样,在盖体12的两端与底座10的距离不一样的情况下,第一检测件304和第二检测件322检测到的参数值也不一样,在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说明盖体12发生倾斜,用户想要拿取电子设备,因此控制电磁铁组件2断电,使得电子设备便于拿取,操作简单。
具体地,用户拿取电子设备时,抓取电子设备并沿第一方向按压电子设备的单侧,同时翘起另外一端的方式分离电子设备,包括手指抓住电子设备侧面,掌根按压电子设备下侧(对应盖体12的第一端)并抬起电子设备上侧(对应盖体12的第二端);或者,手指抓住电子设备侧面,食指按压电子设备上侧(对应盖体12的第二端)并抬起电子设备下侧(对应盖体12的第一端),使用顺手,无需过多复杂的操作。
这样,在用户拿取电子设备的过程中,盖体12的两端相对于底座10的距离不同,进而第一参数值所示的磁场强度与第二参数值所示的磁场强度不同,因此使得第一参数值与第二参数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进而控制部控制电磁铁组件2断电,以解除电磁铁组件2对电子设备的吸附作用,便于用户拿取。
进一步地,第一参数值与第二参数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盖体12处于拿取状态。
在具体应用中,第一阈值依据实际情况设定。
在具体应用中,第一检测件304和第二检测件322包括霍尔传感器。
进一步地,第一检测件304和第二检测件322设置在底座10上,第一永磁体302和第二永磁体320设置在盖体12上,且第一永磁体302与盖体12之间设置有垫块19,第二永磁体320与盖体12之间设置有垫块19,以增加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进而避免对电子设备产生吸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永磁体302和第一检测件304之间的距离较远的情况下,第一检测件304检测到的磁场强度较小,在第一永磁体302和第一检测件304之间的距离较近的情况下,第一检测件304检测到的磁场强度较大。第二永磁体320和第二检测件322之间的距离较远的情况下,第二检测件322检测到的磁场强度较小,在第二永磁体320和第二检测件322之间的距离较近的情况下,第二检测件322检测到的磁场强度较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电磁铁组件2包括至少一个电磁铁。
在该实施例中,电磁铁组件2包括至少一个电磁铁,通过控制电磁铁的通电或断电,进而在电磁铁通电的情况下吸附电子设备,保证电子设备与电子设备配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在电磁铁断电的情况下解除与电子设备的吸附,进而便于电子设备的拿取。
在具体应用中,电磁铁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电磁铁设置在第一永磁体302和第二永磁体320之间。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壳体1还包括:复位件14,位于底座10和盖体12之间,盖体12通过复位件14与底座10抵接。
在该实施例中,壳体1还包括复位件14,复位件14设置在底座10和盖体12之间,盖体12通过复位件14与底座10抵接,这样,在盖体12被按压,向底座10内部运动时,通过复位件14的缓冲,避免盖体12直接与底座10磕碰,提升了电子设备配件的使用寿命。在电子设备被拿取后,通过复位件14能够实现盖体12的复位。
在具体应用中,盖体12复位后,底座10与盖体12之间的距离增加,进而控制部控制电磁铁组件2断电,以节省电子设备配件的用电量。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复位件14包括:导柱16,设于底座10;弹簧18,弹簧18的一部分套设于导柱16,弹簧18的另一部分与盖体12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复位件14包括导柱16和弹簧18,导柱16设置于底座10,弹簧18的一部分套设在导柱16上,另一部分与盖体12连接,使得盖体12通过弹簧18与底座10接触,进而达到缓冲和复位的效果。
在具体应用中,导柱16设置在底座10的底壁,并沿第一方向向盖体12延伸。
进一步地,盖体12内设置有限位槽,弹簧18与盖体12接触的端部设置在限位槽内,以保证盖体12和弹簧18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沿第一方向,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的投影中,导柱16的投影在限位槽的投影内。具体地,导柱16的一部分伸入限位槽内,通过限位槽和导柱16的配合,保证了盖体12和底座10运动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导柱16朝向盖体12的一端呈球面。
在该实施例中,导柱16朝向盖体12的一端呈球面,以确保弹簧18的上半部分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电子设备配件还包括:充电部,充电部设于底座10或者所述盖体12内,用于对电子设备供电。
在该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配件还包括充电部,充电部设置在底座10内,用于对电子设备供电,当然,充电部也可以设置在盖体12内,进而减小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提升充电效率。
在具体应用中,充电部与电子设备无线传输。电子设备配件能够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支撑和供电,实现了电子设备的无线供电。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检测部30包括第一距离传感器,第二检测部32包括第二距离传感器,参数值包括距离值,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均用于检测盖体12与底座10之间的距离值,在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的距离值与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的距离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距离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控制电磁铁组件2断电。
在该实施例中,检测组件3还可以是距离传感器,具体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均用于检测盖体12与底座10之间的距离值,在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的距离值与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的距离值之差大于距离阈值的情况下,说明盖体12的一端被按压,另一端翘起,符合用户拿取电子设备的动作,进而控制部控制电磁铁组件2断电,以解除对电子设备的吸附,便于电子设备的拿取。
进一步地,在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的距离值和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的距离值之差大于距离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确定盖体12处于拿取状态。
具体地,用户拿取电子设备时,抓取电子设备并沿第一方向按压电子设备的单侧,同时翘起另外一端的方式分离电子设备,包括手指抓住电子设备侧面,掌根按压电子设备下侧(对应盖体12的第一端)并抬起电子设备上侧(对应盖体12的第二端);或者,手指抓住电子设备侧面,食指按压电子设备上侧(对应盖体12的第二端)并抬起电子设备下侧(对应盖体12的第一端),使用顺手,无需过多复杂的操作。
这样,在用户拿取电子设备的过程中,盖体12的两端相对于底座10的距离不同,进而靠近盖体12的第一端的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的距离值与靠近盖体12的第二端的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的距离值不同,使得两者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距离阈值,进而控制部控制电磁铁组件2断电,以解除电磁铁组件2对电子设备的吸附作用,便于用户拿取。
可以理解的是,距离传感器包括红外线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距离阈值依据实际情况设定即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配件,在盖体12中设置有小型永磁体,在底座10中设置有霍尔传感器,盖体12的位置以及姿态的变化会影响永磁体与霍尔传感器之间的距离,进而影响霍尔传感器的测量值。因此,可以通过参数值的变化判断盖体12是处于待使用状态、工作状态或是拿取状态,进而通过相应电路控制电磁铁的开或关,实现电子设备与电子设备配件间吸附、分离状态的切换。在底座10中心设置有弹簧18,在放置电子设备可以起到缓冲作用,提高使用寿命;在拿取电子设备后可以将盖体12顶起,起到复位作用。
具体地,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配件的磁力通过电磁铁控制,整体结构为长方体。当电子设备配件处于待使用状态时,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在底座10内部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检测件304(霍尔传感器)以及第二检测件322(霍尔传感器)。在底座10中间设计有导柱16,在导柱16上安装有弹簧18,导柱16的上端为球形,以确保弹簧18的上半部分有一定活动空间。在盖体12的内部两侧各安装有一块垫块19,在两侧的垫块19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永磁体302以及第二永磁体320,第一永磁体302和第二永磁体320在水平位置上分别与第一检测件304和第二检测件322对应。电磁铁组件2安装在盖体12上,用于在工作时吸附电子设备,确保充电时的稳定性与对位性。底座10与盖体12的两侧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以确保盖体12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具有一定活动空间。
定义第一检测件304与第一永磁体302之间的参数值为第一参数值a,第二检测件322与第二永磁体320之间的参数值为第二参数值b。另设置两个触发阈值,分别为第二阈值α和第一阈值β,第二阈值用于比较第一参数值、第二参数值的大小,第一阈值用于比较第一参数值、第二参数值之间的差值大小。通过判断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是否触发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判断电子设备配件的使用状态,用于控制电磁铁组件2的通断电。
当电子设备配件处于待使用状态时,盖体12在弹簧18的弹力作用下被顶起,第一永磁体302与第一检测件304、第二永磁体320与第二检测件322之间的距离较远,第一参数值a和第二参数值b较小,因此a和b均小于α,且盖体12为水平状态,a≈b,此时电磁铁不通电。
如图2所示,当电子设备放置在电子设备配件上,电子设备配件处于工作状态时,盖体12在电子设备重力的作用下下压,弹簧18压缩,因此永磁体与霍尔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减小,第一参数值a、第二参数值b增大,此时a和b均大于α;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盖体12同样可以为水平状态,因此a≈b,|a-b|<β,此时控制电磁铁通电,电子设备被吸附在盖体12上,确保稳定充电。
当充电完成,需要拿取电子设备时,在此状态下,如图3所示,当按压电子设备一侧时,盖体12的左侧(反之同理)会随电子设备一同下压。由于电子设备与盖体12之间存在磁力,翘起电子设备另一侧同时也会将盖体12右侧带起,最终盖体12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倾斜,此时第一永磁体302与第一检测件304之间距离减小,a值增大;第二永磁体320与第二检测件322之间的距离增大,b值减小,a、b值之间存在差值,|a-b|>β,电子设备与盖体12间的磁力消失,可以轻易拿取电子设备。当电子设备分离后,盖体12在弹簧18的作用下自动复位至待使用状态。
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方便单手拿取的磁吸式电子设备配件结构设计方案,利用霍尔传感器检测永磁体的磁场变化以判断电子设备配件盖体12所处的位置和姿态,进而判断电子设备配件的使用状态并控制电磁铁的通断电,确保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配件时可以牢牢吸附电子设备,而在需要拿取时切断电路消除磁力,实现单手即可将电子设备从电子设备配件上分离的目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根据霍尔传感器测量值的变化自动检测电子设备配件的使用状态,控制电磁铁的通断电,无需人为开关,使用方便。在使用时,用户在需要充电时仅需将电子设备置于电子设备配件上,电磁铁即可自动通电,吸附电子设备开始充电;以特定动作拿取电子设备时电磁铁会自动断电,使用者可以轻易将电子设备拿起而不带起电子设备配件。
本申请所定义的拿取动作符合使用者正常拿取分离电子设备的动作,使用顺手,操作简单,无需过多复杂动作,随放随充、随用随取。
本申请在电子设备拿取后结构会自动复位至待使用状态,且在待使用状态下电磁铁不通电,起到省电作用。
本申请所设计结构间的硬接触较少,因此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机械磨损小,使用寿命高。
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配件不仅可以应用于无线充电座,还可应用于无线充电宝、车载支架、电子设备支架等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配件的控制方法,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的电子设备配件,如图5所示,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402:获取盖体的参数值;
步骤404:根据参数值确定盖体所处的状态,并根据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获取盖体的参数值,盖体相对于底座的位置或姿态不同,则盖体的参数值不同,因此根据盖体的参数值能够确定盖体所处的状态,这样,根据盖体所处的不同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工作,能够实现不同状态下对电子设备吸附或解除吸附,无需人为控制电磁铁组件的通断电,使用方便。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件、第二检测件、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获取盖体的参数值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第一检测件检测的第一参数值和第二检测件检测的第二参数值。
在该实施例中,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件、第二检测件、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获取盖体的参数值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第一检测件检测的第一参数值,以及第二检测件检测的第二参数值,进而根据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控制电磁铁组件的通电和断电。
具体地,第一永磁体靠近盖体的第一端,第二永磁体靠近盖体的第二端,第一永磁体和第一检测件对应设置,第二永磁体和第二检测件对应设置。第一检测件能够检测第一永磁体的磁场强度,第二检测件能够检测第二永磁体的磁场强度。
这样,在盖体的两端与底座的距离不一样的情况下,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检测到的参数值也不一样,因此根据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能够确定盖体所处的状态,进而控制电磁铁组件在不同状态下的工作情况。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盖体至少具有拿取状态,根据参数值确定盖体所处的状态,并根据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工作的步骤,具体包括:在第一参数值与第二参数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盖体处于拿取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断电。
在该实施例中,盖体至少具有拿取状态,根据参数值确定盖体所处的状态具体包括,在第一参数值与第二参数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说明盖体向一端倾斜,进而确定盖体处于拿取状态,进而控制电磁铁组件断电,以便于电子设备的拿取。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拿取电子设备时,抓取电子设备并沿第一方向按压电子设备的单侧,同时翘起另外一端的方式分离电子设备,包括手指抓住电子设备侧面,掌根按压电子设备下侧(对应盖体的第一端)并抬起电子设备上侧(对应盖体的第二端);或者,手指抓住电子设备侧面,食指按压电子设备上侧(对应盖体的第二端)并抬起电子设备下侧(对应盖体的第一端),使用顺手,无需过多复杂的操作。
这样,在用户拿取电子设备的过程中,盖体的两端相对于底座的距离不同,进而第一参数值所示的磁场强度与第二参数值所示的磁场强度不同,因此使得第一参数值与第二参数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进而控制部控制电磁铁组件断电,以解除电磁铁组件对电子设备的吸附作用,便于用户拿取。
其中,第一阈值依据实际情况设定即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盖体还具有待使用状态和工作状态,根据参数值确定盖体所处的状态,并根据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工作的步骤,还包括:在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均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盖体处于待使用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断电;在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均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参数值与第二参数值之差的绝对值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在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盖体处于工作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通电。
具体地,如图6所示,示出了电子设备配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502:获取盖体的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
步骤504:判断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是否均大于第二阈值,若是,则进入步骤508,若否则进入步骤506;
步骤506:电磁铁组件断电;
步骤508:判断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之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若是,则进入步骤510,若否则进入步骤512;
步骤510:电磁铁组件断电;
步骤512:电磁铁组件通电。
在该实施例中,盖体还具有待使用状态和工作状态,在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均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说明盖体与底座距离较远,也即电子设备并未放置在盖体上,进而控制电磁铁组件断电,以降低电子设备配件的用电量。在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均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说明电子设备已经放置在盖体上,那么进一步判断是处于工作状态还是拿取状态,其中,在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说明在电子设备放置在盖体上的情况下,盖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未抬起,也即电子设备配件处于工作状态,进而控制电磁铁组件通电,以吸附电子设备,保证电子设备与电子设备配件连接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一般地,在盖体处于待使用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较大,且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近似相等。在盖体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较小,且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近似相等,因此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之差近似等于0。
如图7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配件的控制装置600,用于如第一方面任一项的电子设备配件,控制装置600包括:获取单元602,获取盖体的参数值;控制单元604,根据参数值确定盖体所处的状态,并根据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工作。
在该实施例中,获取单元602获取盖体的参数值,盖体相对于底座的位置或姿态不同,则盖体的参数值不同,因此根据盖体的参数值能够确定盖体所处的状态,这样,控制单元604根据盖体所处的不同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工作,能够实现不同状态下对电子设备吸附或解除吸附,无需人为控制电磁铁组件的通断电,使用方便。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件、第二检测件、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获取单元602获取盖体的参数值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第一检测件检测的第一参数值和第二检测件检测的第二参数值。
在该实施例中,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件、第二检测件、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获取盖体的参数值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第一检测件检测的第一参数值,以及第二检测件检测的第二参数值,进而根据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控制电磁铁组件的通电和断电。
具体地,第一永磁体靠近盖体的第一端,第二永磁体靠近盖体的第二端,第一永磁体和第一检测件对应设置,第二永磁体和第二检测件对应设置。第一检测件能够检测第一永磁体的磁场强度,第二检测件能够检测第二永磁体的磁场强度。
这样,在盖体的两端与底座的距离不一样的情况下,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检测到的参数值也不一样,因此根据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能够确定盖体所处的状态,进而控制电磁铁组件在不同状态下的工作情况。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盖体至少具有拿取状态,控制单元604根据参数值确定盖体所处的状态,并根据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工作的步骤,具体包括:在第一参数值与第二参数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盖体处于拿取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断电。
在该实施例中,盖体至少具有拿取状态,根据参数值确定盖体所处的状态具体包括,在第一参数值与第二参数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说明盖体向一端倾斜,进而确定盖体处于拿取状态,进而控制电磁铁组件断电,以便于电子设备的拿取。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拿取电子设备时,抓取电子设备并沿第一方向按压电子设备的单侧,同时翘起另外一端的方式分离电子设备,包括手指抓住电子设备侧面,掌根按压电子设备下侧(对应盖体的第一端)并抬起电子设备上侧(对应盖体的第二端);或者,手指抓住电子设备侧面,食指按压电子设备上侧(对应盖体的第二端)并抬起电子设备下侧(对应盖体的第一端),使用顺手,无需过多复杂的操作。
这样,在用户拿取电子设备的过程中,盖体的两端相对于底座的距离不同,进而第一参数值所示的磁场强度与第二参数值所示的磁场强度不同,因此使得第一参数值与第二参数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进而控制部控制电磁铁组件断电,以解除电磁铁组件对电子设备的吸附作用,便于用户拿取。
其中,第一阈值依据实际情况设定即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盖体还具有待使用状态和工作状态,控制单元604根据参数值确定盖体所处的状态,并根据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工作的步骤,还包括:在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均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盖体处于待使用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断电;在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均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参数值与第二参数值之差的绝对值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在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盖体处于工作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通电。
在该实施例中,盖体还具有待使用状态和工作状态,在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均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说明盖体与底座距离较远,也即电子设备并未放置在盖体上,进而控制电磁铁组件断电,以降低电子设备配件的用电量。在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均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说明电子设备已经放置在盖体上,那么进一步判断是处于工作状态还是拿取状态,其中,在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说明在电子设备放置在盖体上的情况下,盖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未抬起,也即电子设备配件处于工作状态,进而控制电磁铁组件通电,以吸附电子设备,保证电子设备与电子设备配件连接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一般地,在盖体处于待使用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较大,且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近似相等。在盖体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较小,且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近似相等,因此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之差近似等于0。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能够实现图6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配件700,包括:包括处理器702和存储器704,存储器704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702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702执行时实现上述电子设备配件700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步骤,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地,电子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
图9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配件8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配件8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801、网络模块802、音5频输出单元803、输入单元804、传感器805、显示单元806、用户输入单元807、接口单元808、存储器809、以及处理器8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子设备配件8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810逻辑相连,
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9中示出的电子设备配件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配件的限定,电子设备配件
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810用于获取盖体的参数值;根据参数值确定盖体所处的状态,并根据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工作。
5在该实施例中,获取盖体的参数值,盖体相对于底座的位置或姿态不同,
则盖体的参数值不同,因此根据盖体的参数值能够确定盖体所处的状态,这样,根据盖体所处的不同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工作,能够实现不同状态下对电子设备吸附或解除吸附,无需人为控制电磁铁组件的通断电,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件、第二检测件、第一永磁体和第二0永磁体,处理器810获取盖体的参数值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第一检测件检测的第一参数值和第二检测件检测的第二参数值。
进一步地,盖体至少具有拿取状态,处理器810根据参数值确定盖体所处的状态,并根据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工作的步骤,具体包括:在第一参数
值与第二参数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盖体处于拿取状5态,控制电磁铁组件断电。
进一步地,盖体还具有待使用状态和工作状态,处理器810根据参数值确定盖体所处的状态,并根据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工作的步骤,还包括:在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均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盖体处于待使用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断电;在第一参数值和第二参数值均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参数值与第二参数值之差的绝对值与第一阈值的大小;在绝对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盖体处于工作状态,控制电磁铁组件通电。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8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8041和麦克风8042,图形处理器8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806可包括显示面板8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8061。用户输入单元807包括触控面板8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8072中的至少一种。触控面板8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8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8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存储器8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8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或指令的第一存储区和存储数据的第二存储区,其中,第一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或指令(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809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存储器809可以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RAM)。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809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处理器8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810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涉及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的操作,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信号,如基带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810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电子设备配件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被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该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电子设备配件,用于与电子设备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配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盖体,沿第一方向,所述底座与所述盖体活动连接;
电磁铁组件,设于所述盖体,用于吸附所述电子设备;
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底座和所述盖体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盖体的参数值;
控制部,与所述检测组件和所述电磁铁组件连接,所述控制部用于根据所述参数值确定所述盖体所处的状态,并根据所述状态控制所述电磁铁组件工作;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多个检测部,所述多个检测部至少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
其中,所述状态至少包括拿取状态,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部检测的第一参数值和所述第二检测部检测的第二参数值确定所述盖体所处的状态,并在所述拿取状态下控制所述电磁铁组件断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配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部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一永磁体和第一检测件,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一检测件中的一者设于所述底座,另一者设于所述盖体;
所述第二检测部包括对应设置的第二永磁体和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二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检测件中的一者设于所述底座,另一者设于所述盖体;
所述参数值至少包括磁场强度,所述第一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永磁体的磁场强度,所述第二检测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永磁体的磁场强度,
其中,在所述第一参数值和所述第二参数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盖体处于所述拿取状态,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磁铁组件断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
复位件,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盖体之间,所述盖体通过所述复位件与所述底座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包括:
导柱,设于所述底座;
弹簧,所述弹簧的一部分套设于所述导柱,所述弹簧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盖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配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充电部,所述充电部设于所述底座或者所述盖体内,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配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部包括第一距离传感器,所述第二检测部包括第二距离传感器;
所述参数值包括距离值,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均用于检测所述盖体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值,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的所述距离值与所述第二距离传感器检测的所述距离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距离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电磁铁组件断电。
7.一种电子设备配件的控制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盖体的参数值;
根据所述参数值确定所述盖体所处的状态,并根据所述状态控制所述电磁铁组件工作;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件、第二检测件、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所述获取所述盖体的参数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检测件检测的第一参数值和所述第二检测件检测的第二参数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配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至少具有拿取状态,所述根据所述参数值确定所述盖体所处的状态,并根据所述状态控制所述电磁铁组件工作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参数值与所述第二参数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盖体处于拿取状态,控制所述电磁铁组件断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配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具有待使用状态和工作状态,所述根据所述参数值确定所述盖体所处的状态,并根据所述状态控制所述电磁铁组件工作的步骤,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参数值和所述第二参数值均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盖体处于所述待使用状态,控制所述电磁铁组件断电;
在所述第一参数值和所述第二参数值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参数值与所述第二参数值之差的绝对值与所述第一阈值的大小;
在所述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盖体处于工作状态,控制所述电磁铁组件通电。
CN202211598597.5A 2022-12-14 2022-12-14 电子设备配件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60563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98597.5A CN116056380B (zh) 2022-12-14 2022-12-14 电子设备配件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98597.5A CN116056380B (zh) 2022-12-14 2022-12-14 电子设备配件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6380A CN116056380A (zh) 2023-05-02
CN116056380B true CN116056380B (zh) 2024-11-15

Family

ID=86122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98597.5A Active CN116056380B (zh) 2022-12-14 2022-12-14 电子设备配件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056380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8014A (zh) * 2022-07-15 2022-10-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10859B2 (ja) * 2007-09-21 2015-04-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9442527B2 (en) * 2014-02-20 2016-09-13 Audi Ag Docking and undocking mechanism for remote devices
CN106526922B (zh) * 2017-01-04 2019-12-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修复方法及装置、按压机构、基板修复设备
CN112953040B (zh) * 2021-02-08 2023-06-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8014A (zh) * 2022-07-15 2022-10-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56380A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82208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操作装置、および、付属機器
US20240399242A1 (en) Accessory device
JP5176005B2 (ja) 種々の電力管理モードを使用するモーションセンサデータ処理
KR102081908B1 (ko) 무선충전 기능을 갖는 차량용 휴대폰 거치대 및 이의 휴대폰 거치 및 탈착 방법
US985177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leep mode using a low power processor in portable terminal
KR101637985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 케이스
CN102298162B (zh) 背光调节系统及方法
KR102141390B1 (ko) 원격 조정 장치
CN103092321A (zh) 用于控制便携式终端中的睡眠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KR101340794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KR20150122362A (ko) 이동 단말기
CN103455257A (zh) 一种电子放大镜的实现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389024A (zh) 电子装置的屏幕控制方法
CN116056380B (zh) 电子设备配件及其控制方法
CN105991903B (zh) 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10032244A (zh) 一种终端设备及其配置方法
CN115208014A (zh) 充电装置、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JP2006246566A (ja) 携帯型情報読取装置
TW200416524A (en) Power saving method of wireless input equipment and mechanism thereof
CN210244316U (zh) 具有触控屏的控制手柄
CN217592702U (zh) 一种清洁器
CN108062524B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08182387B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虹膜识别组件和电子装置
CN110730259B (zh) 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的闪光灯结构及移动设备
JP2014032664A (ja) ドッキングステーショ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