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996438A -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96438A
CN115996438A CN202111203937.5A CN202111203937A CN115996438A CN 115996438 A CN115996438 A CN 115996438A CN 202111203937 A CN202111203937 A CN 202111203937A CN 115996438 A CN115996438 A CN 115996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access
sta
access parameter
parameter set
inter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039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泓昊
萧维廷
江龙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0393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9643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3468 priority patent/WO2023061040A1/zh
Priority to EP22879987.0A priority patent/EP4294079A4/en
Publication of CN115996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96438A/zh
Priority to US18/236,865 priority patent/US20230397067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33Signalling gateways
    • H04L65/1036Signalling gateways at the ed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信道的干扰信息,目标信道是STA与当前连接的接入点AP之间的信道;确定干扰信息对应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断开STA与AP之间的连接;根据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接入AP。以在干扰程度一定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网络接入参数组,进而保证云视频应用的画面质量和用户的操作流畅度。

Description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站点(Station,STA)连接至接入点(Access Point,AP)包括:扫描、认证和关联流程。在关联流程中,STA都是使用当前能支持的最高能力,包括: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版本、最大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调制层级、使用频宽、聚合-MAC协议数据单元(Aggregate-Management Protocol DataUnit,A-MPDU)聚合深度,空间流数量等,进一步地,STA和AP可以针对这些参数进行协商,协商目标是尽量使用较高效能的MCS调制层级、较高的带宽、较大的A-MPDU聚合深度和较多的空间流数量,以达到最高上下行双向传输速率。
然而,最高上下行双向传输速率是要付出抗干扰能力下降的代价,从而容易导致传输失败,基于此,STA会尝试重传,从而造成可用带宽的降低和传输时延的增加,对于带宽和时延抖动敏感的云视频应用,已经对用户产生了不良的体验,如画面卡顿,操作不流畅等。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在干扰程度一定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网络接入参数组,进而保证云视频应用的画面质量和用户的操作流畅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信道的干扰信息,目标信道是STA与当前连接的AP之间的信道;确定干扰信息对应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断开STA与AP之间的连接;根据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接入AP。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接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断开模块、接入模块,其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信道的干扰信息,目标信道是STA与当前连接的接入点AP之间的信道;确定干扰信息对应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断开模块用于断开STA与AP之间的连接;接入模块用于根据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接入AP。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第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通过本申请技术方案,STA可以先确定与当前连接的AP之间的目标信道的干扰信息,再确定该干扰信息对应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在断开STA与AP之间的连接后,STA可以根据上述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重新接入AP。换句话讲,STA在干扰程度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合适的网络接入参数组,进而保证云视频应用的画面质量和用户的操作流畅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接入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服务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如上所述,目前,当STA使用当前能支持的最高能力时,可以达到最高上下行双向传输速率。然而,最高上下行双向传输速率是要付出抗干扰能力下降的代价,从而容易导致传输失败,基于此,STA会尝试重传,从而造成可用带宽的降低和传输时延的增加,对于带宽和时延抖动敏感的云视频应用,已经对用户产生了不良的体验,如画面卡顿,操作不流畅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在干扰一定的情况下,STA尽量选择合适的网络接入参数组,以保证云视频应用的画面质量和用户的操作流畅度。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如下场景,但不限于:
示例性地,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图,如图1所示,该应用场景中可以包括STA110、AP120和服务器130。STA110与AP120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通信,AP120与服务器130之间可以通信。
其中,STA和AP之间建立连接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扫描、认证和关联。当STA进入AP信号覆盖范围内时,可以对覆盖范围内的AP进行扫描。具体的,STA可以主动对不同的信道进行扫描;或者,STA也可以通过在其支持的每个信道上侦听AP定期发送的信标帧,来获知周围存在的AP,其中,每个AP都位于一个信道上,而不同的AP可以位于不同的信道上,也可以位于同一个信道上。在扫描完成后,STA需要对扫描到的AP进行认证,例如,STA可以通过开放系统认证、共享密钥认证或者预先身份认证等方式进行认证。认证完成后,STA可以和AP进行关联,与AP协商网络接入参数。具体的,STA可以发送包括网络接入参数、STA自身的各种参数和根据服务配置选择的各种参数等的关联请求帧给AP,AP收到该关联请求帧后,可以判断STA后续是否要进行接入认证并回应STA。关联完成后,表明STA和AP间已经建立好了无线链路。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STA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膝上型、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以及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等,但不限于此。
AP就是传统有线网络中的集线器(HUB),也是组建小型无线局域网时最常用的设备。AP相当于一个连接有线网和无线网的桥梁,其主要作用是将各个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然后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大多数的无线AP都支持多用户接入、数据加密、多速率发送等功能,有些还具有无线网络管理功能。对于家庭、办公室这样的小范围无线局域网而言,一般只需一台AP即可实现所有计算机的无线接入。AP的室内覆盖范围一般是30m~100m。
应理解的是,服务器可以是对STA上的云视频应用提供支持的服务器。该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此外,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STA、一个AP和一个服务器,实际上可以包括其他数量的STA、AP和服务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在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之后,下面将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如图1所示的STA110执行,但不限于此,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201:STA确定目标信道的干扰信息;
S202:STA确定干扰信息对应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
S203:STA断开该STA与AP之间的连接;
S204:STA根据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接入AP。
其中,目标信道是STA与该STA当前连接的AP之间的信道,应理解的是,该目标信道是该AP所处的信道。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STA可以在未开始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时,确定目标信道的干扰信息。例如:STA可以在用户刚启动云视频应用,但还没开始云视频数据传输时,确定目标信道的干扰信息。
在另一些可实现方式中,STA可以在获取到暂停操作时,确定目标信道的干扰信息。其中,暂停操作可以是用户对正在播放云视频的页面的双击操作,也可以是用户对正在播放云视频的页面中的暂停按钮的点击操作,但不限于此。
在再一些可实现方式中,STA可以在获取到刷新操作时,确定目标信道的干扰信息。其中,刷新操作可以是用户对正在浏览的云视频播放列表页面或者正在浏览的网页页面的下拉操作,也可以是用户对正在浏览的云视频播放列表页面或者正在浏览的网页页面中的刷新按钮的点击操作,但不限于此。
在又一些可实现方式中,STA可以在检测到当前网络环境较为卡顿时,确定目标信道的干扰信息。例如:当用户打开一个云视频应用软件或者网页时,STA可以主动检测当前的网络环境,在确定当前连接的WiFi信号强度低于第一阈值后,确定目标信道的干扰信息。或者,STA可以在检测到当前云视频播放页面或者网页页面显示的“正在缓冲”或者“正在加载”等信息时,确定目标信道的干扰信息。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对STA确定目标信道的干扰信息的时间不做限制。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STA可以通过对全频段或者部分频段进行扫描,以得到扫描结果,然后根据扫描结果确定干扰信息。
举例来说,全频段可以是2.4GHz的频段,也可以是5GHz的频段,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举例来说,部分频段可以包括:目标信道所在第一频段和第一频段的邻近频段。例如:目标信道是2.4GHz的频段的信道1,那么STA可以扫描2.4GHz的频段的信道1-13,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STA可以按照预设的扫描顺序进行扫描。例如,STA可以按照预设的信道扫描顺序进行扫描,例如:假设每个信道具有唯一的索引,STA可以按照信道索引由小到大的顺序扫描信道,或者,按照信道索引由大到小的顺序扫描信道,又或者,STA先扫描目标信道,再按照其他信道索引由小到大或者由大到小的顺序扫描信道,总之,本申请对预设的信道扫描顺序不做限制。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上述扫描结果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但不限于此:上述AP的信号强度、目标信道的WiFi干扰强度、目标信道所在频段的邻近频段的WiFi干扰强度、目标信道所在频段,即第一频段的非WiFi干扰强度、AP上接入的除STA之外的其他STA的数量。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目标信道的WiFi干扰强度可以通过该目标信道上的其他AP数量和其他AP各自的信号强度中的至少一者来衡量,但不限于此,例如:该目标信道上的AP数量越多,则目标信道的WiFi干扰强度越大;该目标信道上的其他AP信号强度越大,则目标信道的WiFi干扰强度越大。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该邻近频段的WiFi干扰强度可以通过该邻近频段上的其他AP数量和其他AP各自的信号强度中的至少一者来衡量,但不限于此,例如:该邻近频段上的AP数量越多,则邻近频段的WiFi干扰强度越大;该邻近频段上的其他AP信号强度越大,则邻近频段的WiFi干扰强度越大。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第一频段的非WiFi干扰强度可以包括:第一频段的蓝牙信号和蜂窝信号的干扰强度中的至少一者。
应理解的是,STA可以按照以下任一种可实现方式来确定目标信道的干扰信息,但不限于此:
可实现方式一,STA确定上述扫描结果中各项分别对应的得分,STA可以对这些得分进行加权平均,以得到干扰得分,确定该干扰得分所在的干扰得分区间。
可实现方式二,STA确定上述扫描结果中各项的优先级,选择优先级大于优先级阈值的部分项,进一步地,STA对选择的部分项分别对应的得分,STA可以对这些得分进行加权平均,以得到干扰得分,确定该干扰得分所在的干扰得分区间。
针对可实现方式一和二进行说明: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STA可以预先建立多个AP的信号强度区间与多个得分之间的映射关系、目标信道的WiFi干扰强度区间与多个得分之间的映射关系、目标信道所在频段的邻近频段的WiFi干扰强度区间与多个得分之间的映射关系、第一频段的非WiFi干扰强度区间与多个得分之间的映射关系、AP上接入的除STA之外的其他STA的数量区间与多个得分之间的映射关系。基于此,STA可以根据上述扫描结果和这些映射关系,以得到扫描结果中各项或者部分项分别对应的得分。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扫描结果中的各项或者部分项对应的权重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动态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举例来说,假设扫描结果包括AP的信号强度对应得分是s1、目标信道的WiFi干扰强度对应得分是s2、目标信道所在频段的邻近频段的WiFi干扰强度对应得分是s3、第一频段的非WiFi干扰强度对应得分是s4和AP上接入的除STA之外的其他STA的数量对应得分是s5,设置上述扫描结果中各项的权重分别为0.3、0.15、0.15、0.1和0.3,然后对这些项做加权平均,可以得到干扰得分为(0.3*s1+0.15*s2+0.15*s3+0.1*s4+0.3*s5)/5。
针对可实现方式二进行说明: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上述扫描结果中各项的优先级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也可以动态设置的,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上述优先级阈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也可以动态设置的,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举例来说,STA可以设置AP的信号强度的优先级为5、目标信道的WiFi干扰强度的优先级为4、目标信道所在频段的邻近频段的WiFi干扰强度的优先级为3、第一频段的非WiFi干扰强度的优先级为2和AP上接入的除STA之外的其他STA的数量的优先级为1,STA可以设置优先级阈值为3,这时STA确定优先级高于该优先级阈值的部分项为:AP的信号强度、目标信道的WiFi干扰强度。进一步地,STA可以对这两项按照上述打分规则进行打分,并对打分结果进行加权平均,以得到最终的干扰得分,确定该干扰得分所在的干扰得分区间。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STA可以根据干扰得分区间确定干扰程度。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STA可以对干扰得分总区间进行划分,以得到多个干扰得分区间,每个干扰得分区间可以对应一个干扰程度,基于此,STA可以根据干扰得分确定干扰程度。
举例来说,假设干扰得分总区间是[0,100],STA可以将该区间划分为五个干扰得分区间,分别是区间[80,100]、区间[60,80)、区间[40,60)、区间[20,40)和区间[0,20),它们分别对应的干扰程度是:程度1、程度2、程度3、程度4和程度5。干扰程度和干扰得分区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如表1所示,但不限于此。
表1
干扰得分区间 干扰程度
[80,100] 程度1
[60,80) 程度2
[40,60) 程度3
[20,40) 程度4
[0,20) 程度5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对如何划分干扰得分区间不做限制,对干扰程度和干扰得分区间的对应关系也不做限制。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上述干扰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但不限于:干扰程度、干扰得分区间。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干扰信息对应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可以经过实验得到,例如:在确定该干扰信息的情况下,针对多组网络接入参数组,分别测量应用侧的应用指标,以得到最佳或者合适的网络接入参数组,将该网络接入参数组作为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也就是说,通过实验,STA可以建立干扰信息与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的映射关系。
一些可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何网络接入参数组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但不限于此:支持最大频宽、支持最大MCS调制层级、支持最大A-MPDU聚合度以及其他接入参数等。其中,这里的其他接入参数可以是STA与AP需要协商的相关参数。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何网络接入参数组中的部分参数可以用于关联(Associate Request)帧,部分参数可以用于其他行动(Action)帧,但不限于此。
应理解的是,上述任何网络接入参数组可以用于上行数据传输或者下行数据传输,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在S204之后,STA可以与该AP对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进行协商,可以根据协商后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示例性地,假设STA确定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包括的各项如下:支持最大频宽为40MHz、支持最大MCS为5、支持最大A-MPDU聚合度为16、其他接入参数A为Y、其他接入参数B为ZX。STA可以将该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携带至关联请求帧,并发送给AP。AP收到该关联请求帧后,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做出回应,假设AP可支持的最大频宽为20MHz、支持最大MCS为5、支持最大A-MPDU聚合度为8。那么AP可以将自己所支持的网络接入参数组发送给STA。STA收到这些参数后,选择两个网络接入参数组中较小的网络接入参数作为协商后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即协商后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包括:支持最大频宽为20MHz、支持最大MCS为5、支持最大A-MPDU聚合度为8。然后STA可以根据该协商后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STA在与服务器的数据传输结束后,STA可以断开与AP之间的连接,然后获取原始网络接入参数组,根据原始网络接入参数组重新接入AP,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原始网络接入参数组是STA在按照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重新接入AP之前,接入AP时使用的网络接入参数组。
在另一些可实现方式中,STA在与服务器的数据传输结束后,还可以继续会使用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保持与AP之间的连接,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STA在干扰程度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合适的网络接入参数组,进而保证云视频应用的画面质量和用户的操作流畅度。
此外,由于STA可以基于干扰信息和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的映射关系直接确定该干扰信息对应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使得STA可以较快地确定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进而可以高效地保证云视频应用的画面质量和用户的操作流畅度。
如上所述,干扰信息对应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可以经过实验得到,以建立干扰信息与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的映射关系,下面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立干扰信息与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的映射关系的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301:STA获取多个网络接入参数组;
S302:在干扰信息对应的干扰情况下,STA按照每个网络接入参数组接入AP,与AP对每个所述网络接入参数组进行协商,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测量服务器对应的应用指标;
S303:STA对多个网络接入参数组分别对应的应用指标进行排序,以确定最佳应用指标;
S304:STA建立干扰信息与最佳应用指标对应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的映射关系。
应理解的是,多个网络接入参数组包括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示例性地,多个网络接入参数组可以表2所示的情况:
表2
Figure BDA0003306142560000101
应理解的是,S302可以被理解为按照每个网络接入参数组的实验阶段。其中,在STA针对每个网络接入参数组的实验阶段之前,STA可以先断开与AP的当前连接,然后在上述干扰信息对应的干扰环境下,根据该网络接入参数组接入AP,与AP对该网络接入参数组进行协商,通过协商后的网络接入参数组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以测量服务器对应的应用指标。
举例来说,STA可以发送包括网络接入参数组的关联请求帧给AP。AP接收到该关联请求帧后,可以将包括自己的支持最大频宽、支持最大MCS和支持最大A-MPDU聚合度等网络接入参数组发送给STA。STA收到后,可以结合上述两个网络接入参数组与AP建立连接。例如,STA可以选择上述两个网络接入参数组中较小的支持最大频宽、支持最大MCS和支持最大A-MPDU聚合度等网络接入参数与AP建立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TA可以在如下场景中测量应用指标,但不限于此:STA可以打开云视频应用软件中的一个直播页面,然后测量此时的服务器对应的应用指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应用指标至少包括以下一项,但不限于:带宽抖动、时延抖动和逐帧卡顿率。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干扰信息对应的干扰情况下,STA测量出基于不同的网络接入参数组所测量得到的应用指标之后,针对基于每个网络接入参数组所测量得到的应用指标,对这些应用指标可以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对归一化处理结果可以进行加权平均,以得到这些应用指标对应的加权平均值,STA可以将最小的加权平均值对应的应用指标确定为最佳应用指标。
举例来说,在干扰程度为程度1对应的干扰情况下,STA分别按照五组不同的网络接入参数组:组合A、组合B、组合C、组合D、组合E分别重新接入同一个AP,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最后测量出了的五组应用指标,这五组应用指标都包括:带宽抖动b1、时延抖动t1和逐帧卡顿率s1。可以设置上述应用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0.4和0.3,然后将这五组应用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假设得到的归一化处理结果为带宽抖动b2、时延抖动t2和逐帧卡顿率s2,并对归一化处理结果可以进行加权平均,可以得到结果为(0.3*b2+0.4*t2+0.3*s2)/3。因为计算结果越小,就表明带宽抖动、时延抖动和逐帧卡顿率越小,也即信道的传输效果更稳定,所以可以将计算后结果最小的作为最佳应用指标。
在另一些可实现方式中,在上述干扰信息对应的干扰情况下,STA测量出基于不同的网络接入参数组所测量得到的应用指标之后,针对基于每个网络接入参数组所测量得到的应用指标,STS可以在每个网络接入参数组所测量得到的应用指标中选择优先级大于优先级阈值的应用指标,对选择的这些应用指标可以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对归一化处理结果可以进行加权平均,以得到这些应用指标对应的加权平均值,STA可以将最小的加权平均值对应的应用指标确定为最佳应用指标。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上述优先级阈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也可以动态设置的,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举例来说,STA可以设置带宽抖动的优先级为5、时延抖动的优先级为4、逐帧卡顿率的优先级为3,STA可以设置优先级阈值为3,这时STA确定优先级高于该优先级阈值的应用指标是带宽抖动和时延抖动。进一步地,STA可以对这两项应用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对归一化处理结果可以进行加权平均,以得到这些应用指标对应的加权平均值,STA可以将最小的加权平均值对应的应用指标确定为最佳应用指标。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对根据应用指标确定最佳应用指标的方式不做限制。
应理解的是,在上述干扰信息对应的干扰环境下,最佳应用指标对应的网络接入参数组就是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
应理解的是,上述过程是在同一干扰信息对应的干扰环境下,STA建立该干扰信息与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的映射关系的过程,实际上,STA还可以建立更多的干扰信息与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的映射关系的过程。
示例性地,当干扰信息包括干扰程度时,STA可以建立多个干扰程度与多个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的映射关系,如表3所示。其中,表3仅列举了部分干扰程度和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的映射关系,但不限于此。
表3
干扰程度 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
程度1 组合E
程度2 组合A
程度3 组合B
程度4 组合D
程度5 组合C
举例来说,如表3的第二行所示,在干扰程度为程度1时,STA确定出最佳应用指标是STA根据组合E重新接入AP,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时,该服务器对应的应用指标,则STA可以确定在干扰程度为程度1时,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为组合E。
示例性地,当干扰信息包括干扰得分区间时,STA可得分以建立多个干扰得分区间与多个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的映射关系,如表4。其中,表4仅列举了部分干扰得分区间和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的映射关系,但不限于此。
表4
干扰得分区间 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
[80,100] 组合E
[60,80) 组合A
[40,60) 组合B
[20,40) 组合D
[0,20) 组合C
举例来说,如表4的第二行所示,在干扰得分区间为[80,100]时,STA确定出最佳应用指标是STA根据组合E重新接入AP,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时,该服务器对应的应用指标,则STA可以确定在干扰得分区间为[80,100]时,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为组合E。
在另一些可实现方式中,当干扰信息包括干扰程度和干扰得分区间时,STA可以建立多个干扰信息与多个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的映射关系,如表5所示。其中,表5仅列举了部分干扰信息和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的映射关系,但不限于此。
表5
干扰程度 干扰得分区间 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
程度1 [80,100] 组合E
程度2 [60,80) 组合A
程度3 [40,60) 组合B
程度4 [20,40) 组合D
程度5 [0,20) 组合C
举例来说,如表5的第二行所示,在干扰程度为程度1,且干扰得分区间为[80,100]时,STA确定出最佳应用指标是STA根据组合E重新接入AP,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时,该服务器对应的应用指标,则STA可以确定在该干扰程度为程度1,且干扰得分区间为[80,100]时,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为组合E。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STA可以将上述映射关系记录在本地或者云端数据库中,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STA可以在上述干扰信息和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的映射关系中,根据目标信道的干扰信息查找对应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综上,由上述实验过程可知,STA在干扰程度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最佳应用指标对应的网络接入参数组为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进而保证云视频应用的画面质量和用户的操作流畅度。
此外,由于带宽抖动、时延抖动和逐帧卡顿率等应用指标的测量较为简易,从而可以提高上述映射关系的建立过程。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入装置的示意图,该网络接入装置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STA110,该网络接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401、断开模块402和接入模块403,其中,确定模块401,用于确定目标信道的干扰信息,目标信道是STA与当前连接的接入点AP之间的信道;确定干扰信息对应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断开模块402用于断开与AP之间的连接,接入模块403用于根据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接入AP。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接入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在图4所示的网络接入装置基础上,进一步地,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网络接入装置还包括:建立模块404,用于建立干扰信息与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的映射关系。确定模块401具体用于根据映射关系和干扰信息确定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建立模块404具体用于:获取多个网络接入参数组,多个网络接入参数组包括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在干扰信息对应的干扰情况下,按照每个网络接入参数组接入AP,与AP对每个网络接入参数组进行协商,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测量服务器对应的应用指标;对多个网络接入参数组分别对应的应用指标进行排序,以确定最佳应用指标;建立干扰信息与最佳应用指标对应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的映射关系。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应用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带宽抖动、时延抖动、逐帧卡顿率。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401具体用于:对全频段或者部分频段进行扫描,以得到扫描结果,部分频段包括:目标信道所在第一频段和第一频段的邻近频段;根据扫描结果确定干扰信息。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扫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AP的信号强度;目标信道的WiFi干扰强度;邻近频段的WiFi干扰强度;第一频段的非无线保真WiFi干扰强度;AP上接入的除STA之外的其他STA的数量。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干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干扰程度、干扰得分区间。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网络接入装置还包括:协商模块405、传输模块406、获取模块407。其中,协商模块405用于与AP对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进行协商;传输模块406用于根据协商后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断开模块402还用于在与服务器的数据传输结束后,断开STA与AP之间的连接;获取模块407用于获取原始网络接入参数组;接入模块403还用于根据原始网络接入参数组接入AP。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401具体用于:在未开始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时,确定干扰信息。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401具体用于:在获取到暂停操作时,确定干扰信息;其中,暂停操作用于暂停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应理解的是,装置实施例与方法实施例可以相互对应,类似的描述可以参照方法实施例。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图4和图5所示的网络接入装置可以执行STA侧的方法实施例,并且网络接入装置中的各个模块的前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STA侧的各个方法中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上文中结合附图从功能模块的角度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接入装置。应理解,该功能模块可以通过硬件形式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形式的指令实现,还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模块组合实现。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和/或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可选地,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的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600可包括:
存储器610和处理器620,该存储器61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并将该程序代码传输给该处理器620。换言之,该处理器620可以从存储器61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例如,该处理器620可用于根据该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处理器62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存储器610包括但不限于:
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该一个或者多个模块被存储在该存储器610中,并由该处理器62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提供的方法。该一个或多个模块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该计算机程序在该电子设备中的执行过程。
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还可包括:
收发器630,该收发器630可连接至该处理器620或存储器610。
其中,处理器620可以控制该收发器63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或数据,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收发器63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6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应当理解,该电子设备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相连,其中,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方法。
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该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该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例如,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
以上该,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站点STA,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信道的干扰信息,所述目标信道是所述STA与当前连接的接入点AP之间的信道;
确定所述干扰信息对应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
断开所述STA与所述AP之间的连接;
根据所述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接入所述A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干扰信息对应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之前,还包括:
建立所述干扰信息与所述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的映射关系;
所述确定所述干扰信息对应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包括:
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和所述干扰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干扰信息与所述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的映射关系,包括:
获取多个网络接入参数组,所述多个网络接入参数组包括所述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
在所述干扰信息对应的干扰情况下,按照每个所述网络接入参数组接入所述AP,与所述AP对每个所述网络接入参数组进行协商,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测量所述服务器对应的应用指标;
对所述多个网络接入参数组分别对应的所述应用指标进行排序,以确定最佳应用指标;
建立所述干扰信息与所述最佳应用指标对应的所述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的映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带宽抖动、时延抖动、逐帧卡顿率。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目标信道的干扰信息,包括:
对全频段或者部分频段进行扫描,以得到扫描结果,所述部分频段包括:所述目标信道所在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一频段的邻近频段;
根据所述扫描结果确定所述干扰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结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AP的信号强度;
所述目标信道的无线保真WiFi干扰强度;
所述邻近频段的WiFi干扰强度;
所述第一频段的非WiFi干扰强度;
所述AP上接入的除所述STA之外的其他STA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干扰程度、干扰得分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接入所述AP之后,还包括:
与所述AP对所述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进行协商;
根据协商后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
在与所述服务器的数据传输结束后,断开所述STA与所述AP之间的连接;
获取原始网络接入参数组;
根据所述原始网络接入参数组接入所述AP。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目标信道的干扰信息,包括:
在未开始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时,确定所述干扰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目标信道的干扰信息,包括:
在获取到暂停操作时,确定所述干扰信息;
其中,所述暂停操作用于暂停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11.一种网络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信道的干扰信息,所述目标信道是STA与当前连接的接入点AP之间的信道;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干扰信息对应的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
断开模块,用于断开所述STA与所述AP之间的连接;
接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网络接入参数组接入所述AP。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可执行指令实现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网络接入方法。
1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203937.5A 2021-10-15 2021-10-15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9964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3937.5A CN115996438A (zh) 2021-10-15 2021-10-15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113468 WO2023061040A1 (zh) 2021-10-15 2022-08-19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2879987.0A EP4294079A4 (en) 2021-10-15 2022-08-19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8/236,865 US20230397067A1 (en) 2021-10-15 2023-08-2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network,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3937.5A CN115996438A (zh) 2021-10-15 2021-10-15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96438A true CN115996438A (zh) 2023-04-21

Family

ID=85988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03937.5A Pending CN115996438A (zh) 2021-10-15 2021-10-15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97067A1 (zh)
EP (1) EP4294079A4 (zh)
CN (1) CN115996438A (zh)
WO (1) WO20230610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56444B (zh) * 2023-08-28 2024-04-02 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指挥部 一种wifi与5g融合组网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11822B2 (en) * 2008-07-15 2013-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femto cells
CN104411016B (zh) * 2014-12-17 2018-04-0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路由器的网络接入系统及方法
US9609667B2 (en) * 2015-03-06 2017-03-28 Nokia Technologies Oy Procedure for setting threshold for accessing channel
JP6735845B2 (ja) * 2016-04-05 2020-08-05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方法および端末
CN108834159A (zh) * 2018-05-31 2018-11-16 深圳市零度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抗干扰无线通信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113804A (zh) * 2019-05-05 2019-08-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接入点选择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418976B2 (en) * 2019-06-18 2022-08-16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Wireless adaptation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inpu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94079A1 (en) 2023-12-20
EP4294079A4 (en) 2024-07-24
US20230397067A1 (en) 2023-12-07
WO2023061040A1 (zh) 2023-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44714B2 (en) Method for detec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an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JP5666418B2 (ja) Wan信号伝送およびピアツーピア信号伝送をサポートする混在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電力制御および/または干渉処理に関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8934368B2 (en) WLAN having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access point loading
TWI461075B (zh) 用於在無線頻段中對複數個通道之掃描參數進行最佳化之方法
EP3355622B1 (en) Handoffs between access points in a wi-fi environment
US8254296B1 (en) Peer-to-peer frequency band negotiation
KR101813822B1 (ko) D2d 발견 신호의 송신 방법과 송신 장치
US2012007607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privacy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6062147A1 (zh) 消息发送接收方法、发送接收装置、基站及终端
US10764946B2 (en) Autonomous mesh topology
KR101854191B1 (ko) 와이 파이(wifi)시스템의 공유기 오프로딩 활성화 장치 및 방법
US20150304942A1 (en) Active scan overhead reduction
KR20100090337A (ko) 대역 결합 시스템 및 그의 전송 대역 결정 방법
US2019029751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quality of wireless lan
WO2023061040A1 (zh)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5487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04349462A (zh) 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和用户设备
KR20060113947A (ko) 클라이언트 자동 재관련 장치,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제품
KR20190051351A (ko) 통신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통신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내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TW202224381A (zh) 網狀網路中基於觸發式客戶端的客戶端引導
US20130301493A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US20200008017A1 (en) Transmit multicast frame
US2019038754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Contention Window (ACW)
CN117135738B (zh) 一种wifi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KR101492127B1 (ko) 무선 랜 시스템에서 대역폭 할당을 위한 억세스 포인트 제어기, 억세스 포인트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8428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