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7911C - 在Um和Rm接口上点对点协议的同时建立 - Google Patents

在Um和Rm接口上点对点协议的同时建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911C
CN1157911C CNB008040419A CN00804041A CN1157911C CN 1157911 C CN1157911 C CN 1157911C CN B008040419 A CNB008040419 A CN B008040419A CN 00804041 A CN00804041 A CN 00804041A CN 1157911 C CN1157911 C CN 115791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figuration
request
grouping
interface
described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8040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76353A (zh
Inventor
M
M·利奥意
M·阿布罗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376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63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91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91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4Negot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4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data link layer [OSI layer 2], e.g. HDL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ephalosporin Compound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Shaping Of Tube Ends By Bending Or Straightening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Rm和Um同时协商LCP或IPCP配置选择的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MT2)(104)。当MT2装置(104)通过Rm或Um接口中的一个接收LCP或IPCP配置-请求分组时,MT2装置分析该请求的配置选择(S310,S510),并确定所请求的选择是否得到MT2装置的支持(S320,S520)。如果所请求的选择得到支持,则MT2装置存储包括在配置-请求分组内的一配置-请求ID(S360,S560),并在PPP帧内建立配置-请求分组,用于在Rm或Um接口中的另一个上发送。如果任一个所请求的配置选择未得到MT2装置的支持,则MT2装置产生包括未被支持的选择在内的配置-拒绝分组(S330,S530),并在PPP帧内建立该配置-拒绝分组,用于在接收该配置-请求分组的接口上发送。

Description

在Um和Rm接口上点对点协议的同时建立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数据业务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在终端设备(TE2)和基站/移动交换中心(BS/MSC)互通功能(IWC)之间通过无线通信装置(MT2)建立点对点协议(PPP)链接的新颖的和改进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互通即个别的局域网(LAN)的连接已经非常普及。通常称作“互联网”的基础和有关协议已众所周知并广泛使用。已知的提供进入互联网的协议是点对点协议(PPP),它为在点对点链接上传送多协议数据报提供一种标准方法,并在引入此处作为参考文献的“Request for Comment(RFC)”1661(W.Simpson编,1994年7月)中有进一步的叙述。
PPP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1.封装多协议数据报的方法;
2.建立、配置和测试数据链接的链接控制协议(LCP);以及
3.建立和配置不同的网络-层协议的-族网络控制协议(NCP)。
图1示出无线数据通信系统的高级框图,其中,移动终端(TE2装置)102经由无线通信系统与互通功能(IWF)108进行通信,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无线通信装置(MT2)102和基站/移动交换中心(BS/MSC)106。这里使用的MT2可以提电话或电话与PCM CIA卡的组合。图1中,IWF108作为进入互联网的点。IWF108耦合到经常在一起的BS/MSC106,BS/MSC106可以是本专业所知的传统的无线基站。TE2 102耦合到与BS/MSC106和IWF108进行无线通信的MT2装置104。
允许TE2装置102和IWF108之间数据通信的协议很多。例如,电话工业协会(TIA)/电子工业协会(EIA)暂行标准IS-707.5,题为“宽带扩谱系统的数据业务选择:分组数据业务”,1998年2月出版,引入此处作为参考文献,限定了对在TIA/EIA IS-95宽带扩谱系统上分组数据传输能力的支持的要求,BS/MSC106和IWF108可以是其中一部分。IS-707.5还对TE2装置102和MT2装置104之间(Rm接口)、MT2装置104和BS/MSC106之间(Um接口)、以及BS/MSC106和IWF 108之间(L接口)的链接通信协议的要求。
参看图2,示出IS 707.5中继模型的每个实体中的协议堆栈图。图2粗略地对应IS 707.5的图1.4.2.2-1。图最左边以常规的垂直格式示出的协议堆栈表示在TE2装置102(例如移动终端、膝上型掌上型计算机)上运行的协议层。TE2协议堆栈表示为通过Rm接口逻辑上连接至MT2装置104协议堆栈。MT2装置102为通过Um接口逻辑上被连至BS/MSC106协议堆栈。BS/MSC 106协议堆栈为通过L接口被连至IWF 108协议堆栈。
作为图2的协议的操作的例子,点对点协议(PPPR)对来自上层协议202、204的分组进行编码并用EIA-232协议208通过Rm接口将它们发送到运行EIA协议210的MT2装置上的EIA-232相容端口。MT2装置上EIA-232协议210接收所述分组并将它们传送到PPPR协议205。PPPR协议205拆开封装在PPP帧中的分组,并当出现数据连接时通常将分组传送到PPPU协议215,协议215将该分组建立成PPP帧,以传播到位于IWF(108)中同等的PPP。用业内已知的无线电链接协议(RLP)212和IS-95协议214将以PPP帧形式封装的所述分组通过Um接口发送到BS/MSC106。RLP协议212在IS-707.2中被定义,题为“宽带扩频系统的数据业务选择:无线电链接协议”,1998年2月,引入此处作为参考文献,而IS-95协议在上述IS-95中被定义。BS/MSC106中的互补的RLP协议216和IS-95协议218将所述分组传送至中继层协议220,以通过L接口传输到中继层协议228。然后,PPPU协议226拆开所接收的分组并将它们传送到网络层协议225,网络层协议225将它们或传至上层协议221,或前向传至互联网。
如在RFC 1661中所示,LCP分组包括配置-请求、配置-Ack、配置-Nak以及配置-拒绝。这些格式是熟知的并在RFC1661中描述。
使用配置-请求分组来协商配置选择。所有配置选择是同时协商的。
如果在接收到的配置-请求分组中的每一个配置选择是可识别的并且所有值是可接受的,则发送配置-Ack。
当所请求的配置选择是可识别的,但其中某些值是不可接受的,则响应于配置-请求分组送出配置-Nak。配置-Nak分组的选择区域只用来自配置-请求分组的不可接受的配置选择来填充。注意所有配置选择总是同时被Nak的。
当接收到的配置-请求包括不可识别的或协商不可接受的配置选择时,则送出配置-拒绝分组。配置-拒绝的选择区域只包含来自配置-拒绝的不可接受的配置选择。
下列包含了在RFC 1661中描述的并为PPP LCP协议确定的熟知的配置选择:
1.最大-接收-单元
2.验证-协议
3.质量-协议
4.幻数
5.协议-区域-压缩
6.地址-和-控制-区域-压缩
7.ASYNC-控制字符MRP
互联网协议控制协议(IPCP)是在PPP链接两端负责配置、使能和使不能互联网协议(IP)模块的网络控制协议。在RFC(邀请评注)1332的“PPP互联网协议控制协议(IPCP)”(McGregor Merit 1992年5月,引入此处作为参考)中描述了IPCP。IPCP配置选择包括:
1.IP-地址;
2.IP-压缩-协议;以及
3.IP-地址。
IPCP使用与链接控制协议(LCP)相同的选择协商机制。
对Rm接口和Um接口,LCP和IPCP配置选择协商单独发生。即在Rm和Um接口的一个上的LCP或IPCP配置选择协商是与在Rm和Um接口的另一个上的LCP主IPCP配置选择协商分开的。因此无线通信装置(MT2)必须在Rm和Um接口上各别地协商配置选择。MT2在Rm和Um接口上分离的配置选择协商使得MT2装置的配置选择协商机制不必要地复杂,并使得在两个接口上的配置选择协商不必要地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Rm和Um接口上同时协商LCP或IPCP配置选择的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MT2。
当MT2装置通过Rm或Um接口中的一个接收LCP或IPCP配置-请求分组时,MT2装置就分析该请求的配置选择,并确定所请求的选择是否得到MT2装置的支持。如果所请救济的选择得到支持,到MT2装置存储包括在配置-请求分组内的-配置-请求ID,并在PPP帧内建立配置-请求分组,用于在Rm和Um接口中的另一个上发送。如果任一个所请求的配置选择未得到MT2装置的支持,则MT2装置产生包括未被支持的选择在内的配置-拒绝分组,并在PPP帧内建立该配置-拒绝分组,用于在接收该配置-请求分组的接口上发送,并弃去原来的请求。
因此提供了在Rm和Um接口上同时协商配置选择的简单、快速的机制。
附图说明
从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这些及其他的优点将益发明显。
图1示出无线数据通信装置的高级框图,其中终端装置通过无线通信装置连接至网络如互联网;
图2为每个实体的协议堆栈图;
图3为当MT2装置通过Rm接口接收配置-请求分组时发生的处理流程图;
图4为当MT2装置通过Rm接口接收配置-Ack分组时发生的处理流程图;
图5为当MT2装置通过Um接口接收配置-请求分组时发生的处理流程图;
图6为当MT2装置通过Um接口接收配置-Ack分组时发生的处理流程图。
图7示出LCP配置协商的例子。
较佳实施例的说明
如业内人士所知,为通过点对点链接奖励通信,必须在每个PPP链接即Rm和Um接口上交换用来建立、配置和测试数据链接的链接控制协议(LCP)分组。任何非协商的选择采用预定的缺省值,如RFC 1661所规定。
类似地,用来协商和配置IPCP配置选择时IPCP分组必须在Rm和Um接口上被交换。任何非协商的选择采用预定的缺省值,如RFC 1332所规定。如RFC 1661中所述,LCP分组包括配置-请求、配置-Ack、配置-Nak以及配置-拒绝。这些分组的格式众所周知并在RFC 1611中说明。
因为协商IPCP配置分组的机制等同于协商LCP配置选择的机制,故下面的具体说明可适用于LCP和IPCP。
在传统的系统中,对于Rm接口和Um接口而言,配置选择协商是分开发生的。如RFC 1661和RFC 1332中所述,配置-请求分组包含-被请求的选择的列表,而配置-Ack分组包含一发送者证实的选择的列表。
图3说明当MT2通过Rm接口接收LCP或IPCP配置-请求分组时发生的处理。步骤S310分析配置-请求分组中所请求的配置选择。在步骤S320检查每一选择以确定它们是否得到MT2装置的支持。
如果任何一个选择不被支持,则在步骤S330对不良选择产生配置-拒绝分组。在步骤S340弃去该配置-请求分组。在步骤S350对Rm接口将配置-拒绝分组送到PPP成帧器,,这将接着使被封装在PPP帧内的配置-拒绝分组以通过Rm接口发送。
如果在步骤S320确定所有所请求的选择都得到MT2装置的支持,则在步骤S360保存该配置-请求分组中包含的配置-请求ID。然后在步骤S370将该配置-请求分组传送到PPP成帧器,封装到PPP帧内通过Um接口发送。
图4说明当MT2装置通过Rm接口接收配置-Ack分组时发送的处理。在步骤S410将配置-Ack分组中的ID与配置-请求ID作比较。如果它们匹配,则在步骤S420保存包含在配置-Ack分组中的配置选择。步骤S430将配置-Ack分组传送到Um接口的PPP成帧器。接着使配置-Ack分组封装到PPP帧内并通过Um接口发送。
如果步骤S410确定配置-Ack分组中的ID并不与配置-请求ID匹配,则在步骤S430将配置-Ack分组传送到Um接口的成帧器,接着使配置-Ack分组封装到PPP帧并通过Um接口发送。换言之,当配置-Ack分组中的ID并不与配置-请求ID匹配时,并不保存配置选择。
图5表示当通过Um接口接收配置-请求分组时进行的处理。图5类似于图3,图3表示通过Rm接口接收配置-请求分组时发生的处理。步骤S510分析配置-请求分组中所请求的配置选择。在步骤S520中检查每个选择以确定是否得到MT2装置的支持。
如果任何一个选择不被支持,则步骤S530对该不良选择产生配置-拒绝分组。在步骤S540弃去配置-请求分组。在步骤S550将配置-拒绝分组传送到Rm接口的PPP成帧器,封装到PPP帧通过Rm接口发送。
如果步骤S520确定所有请求的选择都得到MT2装置的支持,由步骤S560保存包含在配置-请求分组中的配置-请求ID。然后在步骤S570将配置-请求分组传送到Um接口的PPP成帧器,将该分组封装到PPP帧内通过Um接口发送。
图6说明当通过Um接口接收配置-Ack分组时发生的处理。图6类似于图4,图4表示通过Rm接口接收配置-Ack分组时发生的处理。步骤S610将配置-Ack分组中的ID与配置-请求ID作比较。如它们匹配,则步骤S620保存配置-Ack分组中包含的配置选择。步骤S630将配置-Ack分组传送到Um接口的PPP成帧器,接着使配置-Ack分组封装到PPP帧内通过Rm接口发送。
如果步骤S610确定配置-Ack分组中的ID并不与配置-请求ID匹配,则步骤S630将配置-Ack分组传送Rm接口的PPP成帧器,接着使配置-Ack分组封装到PPP帧内并通过Rm接口发送。换言之,当配置-Ack分组中的ID并不与配置-请求ID匹配时,并不保存配置选择。
在Rm和Um接口中的一个上接收的任何其它配置协商分组将通过MT2装置并在RM和Um接口的另一个上发送。
图7示出LCP配置协商的例子。在70处,TE2装置通过Rm接口将配置-请求分组传送到MT2装置。在72处,MT2接收该LCP配置-请求分组,确定MT2并不支持该LCP配置-请求分组的所有请求的配置选择,并产生和通过Rm接口传送LCP配置-拒绝分组,表明是不良选择。
在74处,TE2通过Rm接口产生LCP配置-请求分组。在76处MT2装置接收LCP配置-请求分组,分析该配置选择,确定该配置选择由MT2装置所支持,保存来自LCP配置-请求分组的配置-请求ID,建立PPP帧中的LCP配置-请求分组并通过Um接口发送该PPP帧。在78处,IWF分析该LCP配置-请求分组,确定所请求的选择中的一些是不良选择,通过Um接口将包括不良选择的LCP配置-拒绝分组发送到MT2装置。在80处,MT2装置接收LCP配置-拒绝分组,确定所接收的分组既不是LCP配置-请求分组,也不是配置-Ack分组,MT2通过Rm接口将LCP配置-拒绝分组发送到TE2装置。
在82处,TE2产生LCP配置-请求分组并通过Rm接口传送到MT2装置。在84处,MT2装置分析LCP配置-请求分组中的配置选择,确定MT2装置支持所有配置选择,将LCP配置-请求分组封入PPP帧内,通过Um接口发送PPP帧到IWF。在86处,IWF确定它宁愿协商所请求选择的其他值,于是IWF产生并发生LCP配置-Nak分组,表示所要的选择值。在88处。MT2接收LCP配置-Nak,确定所接收的分组既不是LCP配置-请求分组,也不是LCP配置-Ack分组,于是MT2封入PPP帧内通过Rm接口将LCP配置-Nak发送给TE2装置。
上述图7例使用PPP LCP协议,但也可以使用IPCP协议,因为其配置协商机制等同于LCP协议。例如,用IPCP配置-请求代替LCP配置-请求;用IPCP配置-拒绝代替LCP配置-拒绝;用IPCP配置-Nak代替LCP配置-Nak,……等等。
业内人士还将理解,上述LCP或IPCP配置协商分组的任一个既可从Rm接口也可从Um接口发送。
虽然结合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说明的实施例,相反,应该覆盖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所包括的各种修改和等效安排。

Claims (12)

1.一种在无线通信装置和互通功能(IWF)之间通过Um接口和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和TE2装置之间通过Rm接口同时建立PPP链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中通过所述Rm接口接收配置-请求分组;
确定所有包括在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的配置选择是否得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支持;
当所述确定判定包括在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配置选择未得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支持时,产生并发送-配置-拒绝分组;
当所述确定判定所有在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的所述配置选择得到支持时,在PPP帧中建立所述配置-请求分组并通过所述Um接口发送所述PPP帧;
当所述确定判定所有在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的所述配置选择得到支持时,将包括在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的配置-请求ID存入存储器;
通过所述Um接口接收配置-Ack分组;
在所述PPP帧中建立所述配置-Ack分组并通过所述Rm接口发送包括所述配置-Ack分组的所述PPP帧;
通过所述Rm接口接收装置-Ack分组;
在所述PPP帧中建立所述配置-Ack分组;以及
通过所述Um接口发送包括所述配置-Ack分组的所述PPP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配置-Ack分组中包含的ID是否匹配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配置-请求ID;和
当所述确定判定所述配置-Ack分组中的所述ID匹配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配置-请求ID时,保存所述配置-Ack分组中包含的所有选择的值。
3.一种在无线通信装置和互通功能(IWF)之间通过Um接口和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和TE2装置之间通过Rm接口同时建立PPP链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中通过所述Rm接口接收配置-请求分组;
确定所有包括在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的配置选择是否得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支持;
当所述确定判定包括在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配置选择未得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支持时,产生并发送-配置-拒绝分组;
当所述确定判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的所有所述配置选择都得到支持时,将包含在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的配置-请求ID存入存储器;
当所述确定判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的所有所述配置选择都得到支持时,在PPP帧中建立所述配置-请求分组并通过所述Um接口发送所述PPP帧;
通过所述Um接口接收配置-Ack分组;
确定所述配置-Ack分组中包含的ID是否匹配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配置-请求ID;
当所述确定判定所述配置-Ack分组中包含的ID匹配所述存储器中所述配置-请求ID时,保存所述存储-Ack分组中包含的所有选择的值;以及
在所述PPP帧中建立所述配置-Ack分组并通过Rm接口发送包含所述配置-Ack分组的所述PPP帧。
4.一种在无线通信装置和互通功能(IWF)之间通过Um接口和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和TE2装置之间通过Rm接口同时建立PPP链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中通过所述Um接口接收配置-请求分组;
确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包含的所有配置选择是否得到无线通信装置的支持;
当所述确定判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包含的至少一个所述配置选择未得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支持时,产生并发送配置-拒绝分组;
当所述确定判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包含的所有所述配置选择都得到支持时,在PPP帧中建立所述配置-请求分组,并通过Rm接口发送所述PPP帧;
当所述确定判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的所述有所述配置选择都得到支持时,将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包含的配置-请求ID存入存储器;
通过所述Rm接口接收配置-Ack分组;
在所述PPP帧中建立所述配置-Ack分组;以及
通过所述Um接口发送包含所述配置-Ack分组的所述PPP帧。
5.一种在无线通信装置和互通功能(IWF)之间通过Um接口和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和TE2装置之间通过Rm接口同时建立PPP链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中通过所述Um接口接收配置-请求分组;
确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包含的所有配置选择是否得到无线通信装置的支持;
当所述确定判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包含的至少一个所述配置选择未得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支持时,产生并发送配置-拒绝分组;
当所述确定判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包含的所有所述配置选择都得到支持时,在PPP帧中建立所述配置-请求分组,并通过Rm接口发送所述PPP帧;
当所述确定判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的所述有所述配置选择都得到支持时,将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包含的配置-请求ID存入存储器;
通过所述Rm接口接收配置-Ack分组;
在所述PPP帧中建立所述配置-Ack分组;以及
通过所述Um接口发送包含所述配置-Ack分组的所述PPP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配置-Ack分组包含的ID是否匹配所述配置-请求ID;和
当所述确定判定所述配置-Ack分组中的所述ID匹配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配置-请求ID时,保存所述配置-Ack分组中包含的所有选择的值。
7.一种在无线通信装置和互通功能(IWF)之间通过Um接口和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和TE2装置之间通过Rm接口同时建立PPP链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中通过所述Um接口接收配置-请求分组;
确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包含的所有配置选择是否得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支持;
当所述确定判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包含的至少一个所述配置选择未得到所述天线通信装置的支持时,产生并发送配置-拒绝分组;
当所述确定判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所有所述配置选择都得到支持时,将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包含的配置-请求ID存入存储器;
当所述确定判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的所有所述配置选择都得到支持时,在PPP帧中建立所述配置-请求分组,并通过Rm接口发送所述PPP帧;
通过所述Rm接口接收配置-Ack分组;
确定所述配置-Ack分组中包含的ID是否匹配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配置-请求ID:
当所述确定判定所述配置-Ack分组中的所述ID匹配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配置-请求ID时,保存所述配置-Ack分组中包含的所有选择的值;以及
在所述PPP帧中建立所述配置-Ack分组并通过所述Um接口发送包括所述配置-Ack分组的所述PPP帧。
8.一种能够通过Um接口对互通功能(IWF)和通过Rm接口对TE2装置同时建立ppp链接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通过Rm接口接收配置-请求分组的装置;
确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内包含的所有配置选择是否得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支持的装置;
当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包含至少一个所述配置选择未得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支持时,产生并发送配置-拒绝分组的装置;
当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所有所述配置选择都得到支持时,在PPP帧中建立所述配置-请求分组并通过Um接口发送所述PPP帧的装置;
当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所有所述配置选择都得到支持时,将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包含的配置-请求ID存入存储器的装置;
通过所述Um接口接收配置-Ack分组的装置;
在所述PPP帧中建立所述配置-Ack分组并通过所述rm接口发送包括所述配置-Ack分组的所述PPP帧的装置;
通过Um接口接收配置-Ack分组的装置;
在PPP帧中建立所述配置-Ack分组并通过所述Rm接口发送包括所述配置-Ack分组的所述PPP帧的装置;
确定所述配置-Ack分组中包含的ID的否匹配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配置-请求ID的装置;以及
当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配置-Ack分组中的所述ID匹配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配置-请求ID时,保存所述配置-Ack分组中包含的所有选择的值的装置。
9.一种能够通过Um接口对互通功能(IWF)和通过Rm接口对TE2装置同时建立PPP链接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通过所述Rm接口接收配置-请求的装置;
确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包含的所有配置选择是否得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支持的装置;
当所述确定装置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包含至少一个所述配置选择未得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支持时,产生并发送配置-拒绝分组的装置;
当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所有所述配置选择都得到支持时,将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包含的配置-请求ID存入存储器的装置;
当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所有所述配置选择都得到支持时,在PPP帧中建立所述配置-请求分组并通过所述Um接口发送所述PPP帧的装置;
通过所述Um接口接收配置-Ack分组的装置;
确定所述配置-Ack分组中包含的ID是否匹配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配置-请求ID的装置;
当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配置-Ack分组中所述ID匹配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配置-请求ID时,保存所述配置-Ack分组中包含的所有选择的装置;以及
在所述PPP帧中建立所述配置-Ack分组并通过所述Rm接口发送包含所述配置-Ack分组的所述PPP帧的装置。
10.一种能够通过Um接口对互通功能(IWF)和通过Rm接口对TE2装置同时建立PPP链接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通过所述Um接口接收配置-请求分组的装置;
确定所述配置-请求分配中包含的所有配置选择是否得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支持的装置;
当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至少一个配置选择未得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支持时,产生并发送配置-拒绝分组的装置;
当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所有所述配置选择都得到支持时,在PP帧中建立配置-请求分组并通过所述Rm接口发送所述PPP帧的装置;
当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所有所述配置选择都得到支持时,将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包含的配置-请求ID存入存储器的装置;
通过所述Rm接口接收配置-Ack分组的装置;以及
在述PPP帧内建立所述配置-Ack分组并通过所述Um接口发送包括所述配置-Ack分组的所述PPP帧的装置。
11.一种能够通过Um接口对互通功能(IWF)和通过Rm接口对TE2装置同时建立PPP链接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通过所述Um接口接收配置-请求分组的装置;
确定所述配置-请求分配中包含的所有配置选择是否得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支持的装置;
当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至少一个配置选择未得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支持时,产生并发送配置-拒绝分组的装置;
当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所有所述配置选择都得到支持时,在PP帧中建立配置-请求分组并通过所述Rm接口发送所述PPP帧的装置;
当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所有所述配置选择都得到支持时,将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包含的配置-请求ID存入存储器的装置;
通过所述Um接口接收配置-Ack分组的装置;
在所述PPP帧内建立所述配置-Ack分组并通过所述Rm接口发送包括所述配置-Ack分组的所述PPP帧的装置;
确定所述配置-Ack分组中包含的ID是否匹配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配置-请求ID的装置;以及
当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配置-Ack分组的所述ID匹配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配置-请求ID时,保存所述配置-Ack分组中包含的所述选择的值的装置。
12.一种能够通过Um接口对互通功能(IWF)和通过Rm接口的TE2装置同时建立PPP链接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通过所述Um接口接收配置-请求分组的装置;
确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包含的所有配置选择是否得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支持的装置;
当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包含至少一个所述配置选择未得到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支持时,产生并发送配置-拒绝分组的装置;
当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所有所述配置选择都得到支持时,将所述配置请求组分中包含的配置-请求ID存入储存器的装置;
当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配置-请求分组中所有所述配置选择都得到支持时,在PPP帧中建立所述配置-请求分组并通过所述Rm接口发送所述PPP帧的装置;
通过所述Rm接口接收配置-Ack分组的装置;
测量所述配置-Ack分组中包含的ID是否匹配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配置-请求ID的装置;
当所述确定装置确定所述配置-Ack分组中所述ID匹配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配置-请求ID时,保存所述配置-Ack分组中包含的所有选择的值的装置;以及
在所述PPP帧中建立所述配置-Ack分组并通过所述Um接口发送包括所述配置-Ack分组的所述PPP帧的装置。
CNB008040419A 1999-02-24 2000-02-24 在Um和Rm接口上点对点协议的同时建立 Expired - Lifetime CN115791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256,118 US6370118B1 (en) 1999-02-24 1999-02-24 Simultaneous set up of PPP on AUM and a RM interface
US09/256,118 1999-02-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6353A CN1376353A (zh) 2002-10-23
CN1157911C true CN1157911C (zh) 2004-07-14

Family

ID=22971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040419A Expired - Lifetime CN1157911C (zh) 1999-02-24 2000-02-24 在Um和Rm接口上点对点协议的同时建立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6370118B1 (zh)
EP (1) EP1155551B1 (zh)
JP (1) JP4422347B2 (zh)
KR (1) KR100642116B1 (zh)
CN (1) CN1157911C (zh)
AT (1) ATE316314T1 (zh)
AU (1) AU763662B2 (zh)
BR (1) BR0008452A (zh)
CA (1) CA2364269C (zh)
DE (1) DE60025592T2 (zh)
ES (1) ES2254154T3 (zh)
HK (1) HK1047837B (zh)
IL (2) IL144794A0 (zh)
WO (1) WO20000513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3919300A (en) * 1999-03-25 2000-10-09 Motorola, Inc. Point to point protocol multiplexing/demultiplex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6483822B1 (en) * 1999-06-07 2002-11-19 Marcello Lioy Establishing a packet network call between a mobile terminal device and an interworking function
SG114472A1 (en) * 1999-09-21 2005-09-28 Ntt Docomo Inc Data conversion apparatus, signal, data conversion method, dce, gateway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7158516B2 (en) * 2000-06-03 2007-01-02 Utstarco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ulti connections at point-to-point protocol
EP1175063A3 (en) * 2000-07-20 2003-08-27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Network layer protocol aware link layer
JP3534185B2 (ja) 2000-10-27 2004-06-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通信方法
US6909714B2 (en) * 2001-07-03 2005-06-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onfiguration options negotiated for a communications link employing a network model
US7342894B2 (en) * 2002-04-03 2008-03-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arent Mobile IP registration within PPP negotiation
US6973088B2 (en) * 2002-04-03 2005-1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PP link negotiation in mobile IP systems
US7590408B2 (en) * 2002-04-03 2009-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arly determination of network support for mobile IP
KR100463820B1 (ko) * 2002-10-01 2004-12-29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무선데이터 초기접속 지연 개선방법
US7430602B2 (en) 2002-12-20 2008-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ally provisioned mobile station and method therefor
US7877081B2 (en) 2003-07-25 2011-0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xy-encrypted authentication for tethered devices
JP3959402B2 (ja) * 2004-03-19 2007-08-15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通信接続装置及び通信端末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通信方法
US9032065B2 (en) * 2004-07-30 2015-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st link establishment for network access
US8233416B2 (en) * 2004-09-28 2012-07-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off supports for networks having different link establishment protocols
CN101257496B (zh) * 2006-11-13 201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配置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US8787239B2 (en) 2008-04-30 2014-07-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relay-model tethered data calls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1902827B (zh) * 2010-07-03 2015-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分组数据连接的方法及无线通信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98027C (fi) * 1995-01-10 1997-03-25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Pakettiradiojärjestelmä ja päätelaitteisto pakettiradiojärjestelmää varten
US5666362A (en) * 1995-07-25 1997-09-09 3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ynchronous PPP and synchronous PPP conversion
US5708655A (en) * 1996-06-14 1998-01-1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dress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tation with a dynamically-assigned address
US5918019A (en) * 1996-07-29 1999-06-29 Cisco Technology, Inc. Virtual dial-up protocol f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KR100260516B1 (ko) * 1997-04-01 2000-07-01 정선종 코드분할 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망에서의 비동기통신 데이터발신호 및 착신호 서비스 방법
KR19990001580A (ko) * 1997-06-16 1999-01-15 양승택 Cdma 이동통신망을 이용한 g3 팩스 서비스 방법
US6665718B1 (en) * 1997-10-14 2003-12-1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obility management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2538674A (ja) 2002-11-12
BR0008452A (pt) 2002-09-24
AU3380300A (en) 2000-09-14
AU763662B2 (en) 2003-07-31
WO2000051312A1 (en) 2000-08-31
IL144794A0 (en) 2002-06-30
CA2364269C (en) 2009-03-24
ATE316314T1 (de) 2006-02-15
HK1047837B (zh) 2005-04-01
DE60025592D1 (de) 2006-04-06
JP4422347B2 (ja) 2010-02-24
US6370118B1 (en) 2002-04-09
EP1155551A1 (en) 2001-11-21
KR20010110443A (ko) 2001-12-13
IL144794A (en) 2007-02-11
HK1047837A1 (en) 2003-03-07
KR100642116B1 (ko) 2006-11-10
DE60025592T2 (de) 2006-10-26
CN1376353A (zh) 2002-10-23
EP1155551B1 (en) 2006-01-18
CA2364269A1 (en) 2000-08-31
ES2254154T3 (es) 2006-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911C (zh) 在Um和Rm接口上点对点协议的同时建立
US8086748B2 (en) Avoiding PPP time outs during IPCP negotiations
KR101073268B1 (ko) Ipcp 협상중에 ppp 타임아웃을 방지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222145C (zh) 配置链路的方法及设备
US736952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fferentiating point to point protocol session termination points
RU2304854C2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согласованных вариантов конфигурации для линии радиосвязи, использующей сетевую модель
KR100633204B1 (ko) Um 및 Rm 인터페이스에서 PPP 링크의 독립적인동기화
KR100621537B1 (ko) Um 및 Rm 인터페이스 상에서 협상된 옵션들에 따른PPP 패킷들의 선택적 프레이밍 및 언프레이밍
CN1168338C (zh) 在Um接口上的PPP重新协商期间避免数据丢失的方法和装置
JP3927124B2 (ja) 選択的にppp圧縮を維持し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適用する方法
JP2008508813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のための早いリンク確立
CN1934832A (zh) 包数据服务节点以及使用它的通信方法
MXPA01008593A (en) Simultaneous setup of ppp on a um and rm interfa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4783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71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