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9066A - 一种电机曲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曲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789066A CN115789066A CN202310060562.4A CN202310060562A CN115789066A CN 115789066 A CN115789066 A CN 115789066A CN 202310060562 A CN202310060562 A CN 202310060562A CN 115789066 A CN115789066 A CN 1157890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arc
- shaft
- connecting rod
- balance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机曲轴,包括曲轴本体,所述曲轴本体包括平衡块,所述平衡块的一端为小端,且平衡块的小端设置有连杆轴,且连杆轴垂直固定连接在平衡块的侧面,所述平衡块的另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有主轴。在曲轴运转的过程中,随着平衡块内部的密封装置的运动,当密封装置与平衡块上的进油孔相对时,壳体内的润滑油能够通过平衡块上的进油孔进入到储油腔内,随后进入到储油腔内的润滑油能够在推送装置的作用下通过连接孔、通孔进入到连杆轴中的油道内,并最终通过出油孔流到连杆轴与连接杆的连接点,进而保证在曲轴本体运转的过程中也有足够的润滑油对连杆轴与连接杆的连接点进行润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曲轴。
背景技术
曲轴是电机中最重要的传动部件。在一些大型的起重电机中也会使用到曲轴,它主要是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从而将电机产生的动力进行输出。
现有的曲轴主要包括主轴、连杆轴以及平衡块等结构,在使用时,主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进行连接,而连杆轴上则转动套接有同于带动物体进行圆周运动的连接杆。由于连接杆是转动套接在连杆轴上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连杆轴与连接杆之间会存在较大的摩擦力,为了减小连杆轴与连接杆之间的摩擦力,一般是将平衡块封装在一个装有润滑油的壳体中,同时在连杆轴以及平衡块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油道,当平衡块在电机的带动下开始转动时,位于壳体体内的润滑油能够通过油道输送到连接杆与连杆轴的连接处,从而对二者的连接处起到润滑的作用的。但是由于曲轴在运转时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因此在曲轴运转的过程中,进入到油道内的润滑油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出油道,从而导致通过油道输送至连接杆与连杆轴连接处的润滑油有限,进而导致润滑油对二者连接处的润滑效果欠佳。
因此,发明一种电机曲轴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曲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曲轴,包括曲轴本体,所述曲轴本体包括平衡块,所述平衡块的一端为小端,且平衡块的小端设置有连杆轴,且连杆轴垂直固定连接在平衡块的侧面,所述平衡块的另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有主轴,且主轴与平衡块较大的一端相靠近,所述平衡块较大的一端内部开设有储油腔,且储油腔内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储油腔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包括竖直段以及竖直段底部的锥形段,且锥形段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变小,所述连接孔内设有推送润滑油的推送装置,所述连杆轴的内部开设有油道,所述连杆轴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出油孔,且出油孔与油道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油道与连接孔的竖直段之间连接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扇形板,所述扇形板为四分之一圆,且扇形板的圆心处垂直贯穿插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与储油腔的侧面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扇形板弧形边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弧形板,弧形板底部对应的所述储油腔底部内壁上贯穿开设有多个进油孔,所述弧形板上贯穿开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与多个进油孔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第一条形孔初始状态下与多个进油孔错开,所述弧形板朝下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远离扇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杆,所述弧形杆的自由端滑动套接有弧形套,所述弧形套远离弧形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储油腔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杆位于弧形套内的一端与弧形套内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推送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底部转动插接有立柱,立柱底部对应的所述弧形板上开设有第二条形孔,且立柱的底端穿过第二条形孔与储油腔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靠近底端的位置套接有单向齿轮,单向齿轮对应位置的所述扇形板上设有四份之一圆的齿牙,且齿牙与单向齿轮啮合,所述转轴靠近顶端的位置转动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前后侧均与储油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转轴的顶部滑动插接有方形的插杆,所述插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连接有与连接孔锥形段相匹配的绞龙叶片,所述传动轴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竖直段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且伸缩杆上套接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套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直径与竖直段的直径相匹配,且初始状态下活塞位于竖直段和锥形段的交界处,所述传动轴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套接有半球体,且半球体的球面朝下,所述半球体的底部倾斜设有拨杆,所述拨杆的底端与固定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板初始状态下与平衡块转动方向的一侧相靠近,且扇形板上的弧形板与储油腔底部内壁贴合。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进油孔远离储油腔的一端之间开设有同一个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绞龙叶片与锥形段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绞龙叶片的高度小于锥形段的高度,且初始状态下,绞龙叶片位于锥形段的中间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拨杆的顶端能够与半球体的底部球面接触,且半球体沿竖直方向的最大位移大于活塞靠近半球体的一侧到竖直段与锥形段交界位置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大于传动轴与活塞的重力之和,且第二弹簧的最大伸缩量大于活塞沿竖直方向的最大运动距离。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在曲轴运转的过程中,随着平衡块内部的密封装置的运动,当密封装置与平衡块上的进油孔相对时,壳体内的润滑油能够通过平衡块上的进油孔进入到储油腔内,随后进入到储油腔内的润滑油能够在推送装置的作用下通过连接孔、通孔进入到连杆轴中的油道内,并最终通过出油孔流到连杆轴与连接杆的连接点,进而保证在曲轴本体运转的过程中也有足够的润滑油对连杆轴与连接杆的连接点进行润滑;
2、在扇形板运动的过程中,当平衡块的转速较高时,扇形板的偏转角度相对较大,从而使得拨杆的顶部能够与半球体的球面接触,而随着拨杆对半球体的顶动,传动轴能够推动活塞进入到连接孔的竖直段中,而随着活塞向竖直段内运动,伸缩杆和第二弹簧逐渐被压缩,进而使得活塞能够配合连接孔的竖直段对进入到竖直段内的润滑油进行挤压,从而加速润滑油流至出油孔处,进而提高润滑油对连杆轴与连接杆连接点处的润滑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和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中曲轴本体的部分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中曲轴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平衡块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图4的B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中密封装置和推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扇形板、固定轴、挡板、弧形板以及拨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曲轴本体;101、平衡块;102、连杆轴;2、主轴;3、密封装置;31、扇形板;32、固定轴;33、弧形板;34、进油孔;35、第一条形孔;36、挡板;37、弧形杆;38、弧形套;39、第一弹簧;4、连接孔;5、推送装置;501、转轴;502、立柱;503、第二条形孔;504、单向齿轮;505、齿牙;506、固定环;507、固定杆;508、插杆;509、传动轴;510、绞龙叶片;511、伸缩杆;512、第二弹簧;6、油道;7、出油孔;8、通孔;9、活塞;10、半球体;11、拨杆;12、过滤网。
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图7所示的一种电机曲轴,包括曲轴本体1,所述曲轴本体1包括平衡块101,所述平衡块101的一端为小端,且平衡块101的小端设置有连杆轴102,且连杆轴102垂直固定连接在平衡块的侧面,所述平衡块101的另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有主轴2,且主轴2与平衡块101较大的一端相靠近,所述平衡块101较大的一端内部开设有储油腔,且储油腔内设有密封装置3,所述储油腔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4,所述连接孔4包括竖直段以及竖直段底部的锥形段,且锥形段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变小,所述连接孔4内设有推送润滑油的推送装置5,所述连杆轴102的内部开设有油道6,所述连杆轴10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出油孔7,且出油孔7与油道6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油道6与连接孔4的竖直段之间连接有通孔8;
当曲轴本体1在使用时,将连接杆转动套接在连杆轴102上,在曲轴本体1使用的过程中,当曲轴本体1围绕着主轴2转动时,随着平衡块101内部的密封装置3的运动,当密封装置3与平衡块101上的进油孔34相对时,壳体内的润滑油能够通过平衡块101上的进油孔34进入到储油腔内,随后进入到储油腔内的润滑油能够在推送装置5的作用下通过连接孔4、通孔8进入到连杆轴102中的油道6内,并最终通过出油孔7流到连杆轴102与连接杆的连接点,进而保证在曲轴本体1运转的过程中也有足够的润滑油对连杆轴102与连接杆的连接点进行润滑;
此外,由于密封装置3的存在,当曲轴本体1停止运转后,密封装置3能够对进油孔34进行密封,从而将进入到储油腔内的润滑油进行封存,进而便于当曲轴本体1下次运转时,储油腔内的润滑油能够快速通过出油孔7对连杆轴102与连接杆的连接点进行润滑。
如图4-图7所示,密封装置3包括扇形板31,扇形板31为四分之一圆,且扇形板31的圆心处垂直贯穿插接有固定轴32,固定轴32与储油腔的侧面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扇形板31弧形边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弧形板33,弧形板33底部对应的储油腔底部内壁上贯穿开设有多个进油孔34,弧形板33上贯穿开设有第一条形孔35,第一条形孔35与多个进油孔34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第一条形孔35初始状态下与多个进油孔34错开,弧形板33朝下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36,挡板36远离扇形板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杆37,弧形杆37的自由端滑动套接有弧形套38,弧形套38远离弧形杆3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与储油腔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弧形杆37位于弧形套38内的一端与弧形套38内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9,扇形板31初始状态下与平衡块101转动方向的一侧相靠近,且扇形板31上的弧形板33与储油腔底部内壁贴合,多个进油孔34远离储油腔的一端之间开设有同一个条形槽,条形槽内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2;
当曲轴本体1在主轴2的带动下做圆周运动时,平衡块101内部的扇形板31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带动弧形板33一起围绕着固定轴32向弧形杆37的方向做弧线运动,而随着扇形板31的运动,挡板36推动弧形杆37逐渐向弧形套38内运动,而随着弧形杆37的运动,第一弹簧39在弧形杆37的挤压下逐渐收缩,与此同时,随着扇形板31的运动,第一条形孔35逐渐与进油孔34相对,此时位于壳体内的润滑油能够通过进油孔34处的过滤网12过滤后进入到储油腔内,从而避免润滑油中的杂质进入到连杆轴102与连接杆的连接点,进而避免润滑油中的杂质对该连接点产生磨损;
当曲轴本体1停止运转后,扇形板31和弧形板33能够在第一弹簧39对弧形杆37推力的作用下恢复到原位,而随着扇形板31的复位,弧形板33上的第一条形孔35与进油孔34再次错开,从而使得进油孔34能够被弧形板33所密闭,从而将进入到储油腔内的润滑油进行封存,进而便于当曲轴本体1下次运转时,储油腔内的润滑油能够快速通过出油孔7对连杆轴102与连接杆的连接点进行润滑。
如图3-图7所示,推送装置5包括转轴501,转轴501的底部转动插接有立柱502,立柱502底部对应的弧形板33上开设有第二条形孔503,且立柱502的底端穿过第二条形孔503与储油腔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转轴501靠近底端的位置套接有单向齿轮504,单向齿轮504对应位置的扇形板31上设有四份之一圆的齿牙505,且齿牙505与单向齿轮504啮合,转轴501靠近顶端的位置转动套接有固定环506,固定环506的前后侧均与储油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07,转轴501的顶部滑动插接有方形的插杆508,插杆50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509,传动轴509上连接有与连接孔4锥形段相匹配的绞龙叶片510,传动轴509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伸缩杆511,伸缩杆511的顶端与竖直段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且伸缩杆511上套接有第二弹簧512,绞龙叶片510与锥形段的内壁紧密贴合,绞龙叶片510的高度小于锥形段的高度,且初始状态下,绞龙叶片510位于锥形段的中间部分;
在曲轴本体1运转的过程中,当弧形板33上的第一条形孔35与进油孔34相对时,位于壳体内的润滑油能够通过进油孔34进入到储油腔内,此外,在曲轴本体1运转的过程中,由于曲轴本体1的转速不是恒定的,因此随着曲轴本体1转速的改变,平衡块101中的扇形板31所受到的离心力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从而使得扇形板31能够随着曲轴本体1转速的改变而绕着固定轴32来回偏转,而随着扇形板31的来回偏转,扇形板31上的齿牙505能够配合单向齿轮504带动传动轴509以及绞龙叶片510进行单向转动,而随着绞龙叶片510的转动,绞龙叶片510能够将进入到储油腔内的润滑油旋转着通过连接孔4的锥形段输送至连接孔4的竖直段,而进入到竖直段内的润滑油则能够最终沿着通孔8进入到连杆轴102中的油道6内,并最终通过出油孔7流至连杆轴102与连接杆的连接点,进而对该连接点起到润滑作用;
此外,通过设有第二弹簧512和伸缩杆511,在绞龙叶片510转动的过程中,绞龙叶片510能够在第二弹簧512对传动轴509的推力作用下与连接孔4锥形段的内壁保持紧密贴合,从而保证润滑油能够在绞龙叶片510与锥形段的配合作用下被顺利输送至油道6内;
另外,当曲轴本体1停止运转后,绞龙叶片510还能够对进入到连接孔4内的润滑油起到密封作用,从而将润滑油封存在连接孔4内,进而当曲轴本体1下次运转时,润滑油能够快速进入到油道6以及出油孔7处。
如图3-图7所示,传动轴509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套接有活塞9,活塞9的直径与竖直段的直径相匹配,且初始状态下活塞9位于竖直段和锥形段的交界处,传动轴509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套接有半球体10,且半球体10的球面朝下,半球体10的底部倾斜设有拨杆11,拨杆11的底端与固定轴32固定连接,第二弹簧512的弹力大于传动轴509与活塞9的重力之和,且第二弹簧512的最大伸缩量大于活塞9沿竖直方向的最大运动距离,拨杆11的顶端能够与半球体10的底部球面接触,且半球体10沿竖直方向的最大位移大于活塞9靠近半球体10的一侧到竖直段与锥形段交界位置的距离;
通过设有活塞9,当扇形板31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围绕着固定轴32做弧线运动的过程中,拨杆11的顶端在固定轴32的带动下逐渐向半球体10靠近,在此过程中,当平衡块101围绕主轴2转动的转速较低时,扇形板31所受离心力较小,此时扇形板31的偏转角度也相对较小,从而导致拨杆11暂时无法与半球体10接触;
而当平衡块101的转速较高时,扇形板31所受离心力较大,此时扇形板31的偏转角度也相对较大,从而使得拨杆11的顶部能够与半球体10的球面接触,而随着拨杆11对半球体10的顶动,传动轴509能够推动活塞9进入到连接孔4的竖直段中,而随着活塞9向竖直段内运动,伸缩杆511和第二弹簧512逐渐被压缩,进而使得活塞9能够配合连接孔4的竖直段对进入到竖直段内的润滑油进行挤压,使润滑油在活塞9的挤压下通过通孔8进入到连杆轴102的油道6内,从而加速润滑油流至出油孔7处,进而提高润滑油对连杆轴102与连接杆连接点处的润滑效果。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机曲轴,包括曲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本体(1)包括平衡块(101),所述平衡块(101)的一端为小端,且平衡块(101)小端设置有连杆轴(102),且连杆轴(102)垂直固定连接在平衡块的侧面,所述平衡块(101)的另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有主轴(2),且主轴(2)与平衡块(101)较大的一端相靠近,所述平衡块(101)较大的一端内部开设有储油腔,且储油腔内设有密封装置(3),所述储油腔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4),所述连接孔(4)包括竖直段以及竖直段底部的锥形段,且锥形段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变小,所述连接孔(4)内设有推送润滑油的推送装置(5),所述连杆轴(102)的内部开设有油道(6),所述连杆轴(10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出油孔(7),且出油孔(7)与油道(6)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油道(6)与连接孔(4)的竖直段之间连接有通孔(8);
所述密封装置(3)包括扇形板(31),所述扇形板(31)为四分之一圆,且扇形板(31)的圆心处垂直贯穿插接有固定轴(32),所述固定轴(32)与储油腔的侧面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扇形板(31)弧形边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弧形板(33),弧形板(33)底部对应的所述储油腔底部内壁上贯穿开设有多个进油孔(34),所述弧形板(33)上贯穿开设有第一条形孔(35),所述第一条形孔(35)与多个进油孔(34)位于同一平面内,且第一条形孔(35)初始状态下与多个进油孔(34)错开,所述弧形板(33)朝下一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36),所述挡板(36)远离扇形板(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杆(37),所述弧形杆(37)的自由端滑动套接有弧形套(38),所述弧形套(38)远离弧形杆(3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储油腔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杆(37)位于弧形套(38)内的一端与弧形套(38)内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9);
所述推送装置(5)包括转轴(501),所述转轴(501)的底部转动插接有立柱(502),立柱(502)底部对应的所述弧形板(33)上开设有第二条形孔(503),且立柱(502)的底端穿过第二条形孔(503)与储油腔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501)靠近底端的位置套接有单向齿轮(504),单向齿轮(504)对应位置的所述扇形板(31)上设有四份之一圆的齿牙(505),且齿牙(505)与单向齿轮(504)啮合,所述转轴(501)靠近顶端的位置转动套接有固定环(506),所述固定环(506)的前后侧均与储油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507),所述转轴(501)的顶部滑动插接有方形的插杆(508),所述插杆(50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轴(509),所述传动轴(509)上连接有与连接孔(4)锥形段相匹配的绞龙叶片(510),所述传动轴(509)的顶端转动连接有伸缩杆(511),所述伸缩杆(511)的顶端与竖直段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且伸缩杆(511)上套接有第二弹簧(5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509)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套接有活塞(9),所述活塞(9)的直径与竖直段的直径相匹配,且初始状态下活塞(9)位于竖直段和锥形段的交界处,所述传动轴(509)靠近底部的位置固定套接有半球体(10),且半球体(10)的球面朝下,所述半球体(10)的底部倾斜设有拨杆(11),所述拨杆(11)的底端与固定轴(3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板(31)初始状态下与平衡块(101)转动方向的一侧相靠近,且扇形板(31)上的弧形板(33)与储油腔底部内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曲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进油孔(34)远离储油腔的一端之间开设有同一个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内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绞龙叶片(510)与锥形段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绞龙叶片(510)的高度小于锥形段的高度,且初始状态下,绞龙叶片(510)位于锥形段的中间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11)的顶端能够与半球体(10)的底部球面接触,且半球体(10)沿竖直方向的最大位移大于活塞(9)靠近半球体(10)的一侧到竖直段与锥形段交界位置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机曲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512)的弹力大于传动轴(509)与活塞(9)的重力之和,且第二弹簧(512)的最大伸缩量大于活塞(9)沿竖直方向的最大运动距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060562.4A CN115789066A (zh) | 2023-01-18 | 2023-01-18 | 一种电机曲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060562.4A CN115789066A (zh) | 2023-01-18 | 2023-01-18 | 一种电机曲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89066A true CN115789066A (zh) | 2023-03-14 |
Family
ID=85429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060562.4A Pending CN115789066A (zh) | 2023-01-18 | 2023-01-18 | 一种电机曲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789066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93953A (ja) * | 2002-04-04 | 2003-10-15 | Toshiba Kyaria Kk | レシプロ式密閉型電動圧縮機 |
CN201125933Y (zh) * | 2007-11-14 | 2008-10-01 | 青年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汽车发动机曲轴 |
CN215487171U (zh) * | 2021-06-09 | 2022-01-11 | 新昌县日月机械有限公司 | 半封闭制冷压缩机曲轴 |
CN217539304U (zh) * | 2022-05-23 | 2022-10-04 | 宁波静驰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曲轴 |
-
2023
- 2023-01-18 CN CN202310060562.4A patent/CN11578906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93953A (ja) * | 2002-04-04 | 2003-10-15 | Toshiba Kyaria Kk | レシプロ式密閉型電動圧縮機 |
CN201125933Y (zh) * | 2007-11-14 | 2008-10-01 | 青年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汽车发动机曲轴 |
CN215487171U (zh) * | 2021-06-09 | 2022-01-11 | 新昌县日月机械有限公司 | 半封闭制冷压缩机曲轴 |
CN217539304U (zh) * | 2022-05-23 | 2022-10-04 | 宁波静驰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曲轴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476851A (en) | Windmill energy system | |
US3976037A (en) | Rotary engine | |
CN110500397A (zh) | 一种便于控制添加量的减速器用润滑油自动添加机构 | |
CN109654362A (zh) | 一种稀土永磁同步电机 | |
CN115789066A (zh) | 一种电机曲轴 | |
CN103835947A (zh) | 微型封闭式三角转子压缩机 | |
CN109098955A (zh) | 一种车用双缸空压机 | |
CN210033835U (zh) | 回转式压缩机 | |
CN218626374U (zh) | 一种自带润滑结构的直流电机驱动 | |
CN109372953A (zh) | 一种双向输出的行星减速电机 | |
CN205401117U (zh) | 一种新型高效回转式压缩机 | |
CN212690320U (zh) | 一种活塞装置 | |
CN109067066A (zh) | 一种电机轴伸密封结构和电机 | |
CN215170347U (zh) | 一种分体滑动式可调节涡轮增压器 | |
CN209539933U (zh) | 一种双向输出的行星减速电机 | |
CN107165828A (zh) | 压缩机 | |
CN102705194B (zh) | 一种立轴风力空气压力机 | |
CN208019856U (zh) | 一种多轴双向运动的动力头 | |
CN208474109U (zh) | 一种成对转子转轴独立的直排大气的多级罗茨干式真空泵 | |
CN209145850U (zh) | 一种新型浮动侧板和双旋向齿轮泵 | |
CN218119174U (zh) | 一种全景vr视频采集装置 | |
JPH0257237B2 (zh) | ||
CN203770132U (zh) | 微型封闭式三角转子压缩机 | |
CN219159113U (zh) | 一种斜盘配流的柱塞泵 | |
CN212959130U (zh) | 一种齿轮传动式皮托管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