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6919A - 一种水基碱性银高温防变色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基碱性银高温防变色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786919A CN115786919A CN202111057252.4A CN202111057252A CN115786919A CN 115786919 A CN115786919 A CN 115786919A CN 202111057252 A CN202111057252 A CN 202111057252A CN 115786919 A CN115786919 A CN 1157869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silver
- derivatives
- lanolin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Preventing Corrosion Or Incrustation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元器件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镀层耐硫化和高温防变色的水性保护剂。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物,包含羊毛脂或其衍生物、松香胺或其衍生物、表面活性剂。所述水性保护剂可同时提升镀层耐硫化和高温防变色性能,镀层经本发明的水性保护剂处理后,甚至在30℃下耐硫化钾浸泡10分钟不变色;200℃下烘烤20分钟不变色。同时,使用本发明保护剂所形成的膜层不会影响电接触元器件的导电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元器件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显著提升银及其合金镀层耐硫化和高温防变色的水基碱性银保护剂。
背景技术
银具有光亮洁白的外表,是一种可煅可塑的贵金属,具有较高的反光性,焊接性和延展性也极为良好,基于这些优良特性,银在电子、通讯、电工及装饰等行业应用前景广阔。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发展,镀银层越来越多地应于电子仪器设备的导电元件和电接触元件,特别是在电子插接件、半导体、集成电路引线框架以及印刷电路板行业,往往都需要进行镀银处理。但银镀层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银镀层表面在自然环境中很容易发生腐蚀变色。银镀层与环境中的H2S、SO2、Cl2、NOx等气体接触时,甚至在受紫外光照射时,都极易在银镀层表面生成相应的腐蚀产物,使其由闪亮的光泽渐渐地转变为黄色、棕褐色、黑色。变色使银的装饰性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变色使镀银表面电阻增加(约增加20%-80%),电气性能和可焊性下降、耗电量增加,使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下降,甚至发生严重事故。因此,无论作为功能性材料,还是装饰性用途的镀银层,镀后都必须经过防变色处理,以提高其抗腐蚀性能。防银变色一直是国内外多年来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国内外处理银层防变色的方法主要有:
(1)表面钝化
镀银件表面钝化处理通常采用化学钝化、电解钝化以及电泳沉积等。在银层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无机保护膜,从而延缓变色速度。化学钝化通常采用重铬酸盐处理,在表面形成氧化银和铬酸银薄膜,但这种膜抗H2S能力差,抗变色效果不明显;电解钝化处理是在重铬酸盐溶液中以银件作阴极通以电流,使银表面结晶变细而致密并形成一层Cr2(OH)3和Cr2(CrO4)3混合物组成的钝化膜,此钝化膜易受环境变化脱落而减弱防银变色效果。化学钝化与电解钝化需要使用铬酐、重铬酸钾,钝化层含有Cr(VI),不符合欧盟法规RoHS指令和WEEE指令的要求;电泳沉积是第二、三族金属(如铍、钙、铝等)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胶体在电场作用下移向阴极,破坏胶体稳定性,导致胶体核心凝聚沉积在镀银层表面形成一层致密膜,主要缺点是操作时溶液等电点pH值不易控制,电泳时间稍长,镀银件表面易出现黄斑,颜色发暗,另外电泳法会改变银层的电气性能,增大接触电阻。
从防银变色效果来看,表面钝化镀层的致密性较差,不耐高温,不耐紫外线,防腐蚀能力不强,处理后容易改变银的表面光泽,所以在防银变色要求比较高的场合,表面钝化方法已不常使用。
(2)表面涂覆保护膜
通过屏蔽银表面和紫外线、氧化剂、腐蚀介质以及大气中的硫化物的接触,达到延缓银层变色的目的,包括有机类保护膜和高聚物薄膜。
有机类保护膜:①以石蜡和长链季铵盐为基础的油溶性防变色剂,它们的防变色效果较好,但用热的汽油做溶剂,危险性很大,而且表面涂覆一层蜡后,其许多性能,如导电性、反射性、打线(Bonding)功能等会大大降低。②含氮唑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的银高温防变色剂,通过配位基团与银原子或银离子形成银络合物保护膜。目前常见的有十六烷基硫醇、十八烷基硫醇、苯骈三氮唑(BTA)、l-苯基-5-巯基四氮唑(PMTA)。其缺点是膜层尚有孔隙,防变色效果不太理想。另外,含硫、氮原子有机类保护膜在大气环境下容易被氧化,薄膜与银的配位结构被破坏,影响薄膜的防腐蚀变色效果,且不耐高温。
高聚物薄膜:利用浸涂或喷涂的方法,在银层表面涂覆一层高分子薄膜。常用的有硝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聚酸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等。由于这类高聚物材料绝缘性一般都较强,在银层表面涂覆后会大大增加表面接触电阻,膜层电性能及焊接性能都较差,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装饰性银制品的保护,不适合作为镀银电气元件的变色保护膜。
(3)加镀抗变色贵金属或镀银合金
在银表面镀覆薄层贵金属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防止银层变色的方法。如在银上加镀金、铑、钯、铂等。此法会改变镀层外观与性能,而且成本很高,只适用于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少数军用产品上。另外,镀银合金也是防银变色的手段之一,使银层转变为不易变色的锡、铟、镉与银的合金。这种方法会改变镀层的性能与外观,也难以完全不变色。
(4)预镀镍
在镀银前预镀镍,可以防止基体金属和银直接接触,把基体金属中存在的一些硫、氧等与银层隔开,防止银镀层从内部开始氧化的可能。但是,研究发现如果仅以镍镀层或Ni-Co合金镀层作为银镀层或银合金镀层的底镀层(或者中间镀层),不足以防止银镀层内部的氧化或者硫化物对银镀层的腐蚀。
(5)采用脉冲电镀
在镀银时,采用脉冲电流电镀防银变色。由于脉冲电镀中是采用间歇式供电,阴极电位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这样可以提高阴极电流效率,减少针孔,增加银层的密度,但是防变色效果不明显。
电子电镀技术是现代微电子制造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之一,与常规的装饰、防护性电镀相比,在种类、功能、精度、重量和电镀方法等方面均有不同,技术要求非常高,在电子电镀中,镀银工艺也相当广泛。在业界,银镀层作为电镀电子接插件时,常采用硫化试验检验防变色性能。一般标准为3%硫化钾浸泡3分钟不变色。
近年来,随着电子科技的日益发展,对元器件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严苛。例如,应用于5G通讯、汽车等电子部件中的银镀层,除了耐硫化,同时要求满足高温防变色,普遍要求为200℃下烘烤5-10分钟不变色,也有少数要求260℃烘烤3分钟不变色。银和硫在空气中亲合力极高,尤其在高温、高湿和有硫存在的条件下,很少量的硫化氢就能使表面生成硫化银而变色。对于银镀层的高温防变色要求,传统的银镀层防变色保护剂,包括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弱酸性含硫醇系银保护剂,通过率比较低,无法满足。
因此在电子电镀领域中,银的高温防变色是更加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性保护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同时提升镀层耐硫化和高温防变色性能的水性保护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同时提升镀层耐硫化和高温防变色性能的、体系稳定的水基碱性保护剂。
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羊毛脂或其衍生物、松香胺或其衍生物、表面活性剂。本发明羊毛脂或其衍生物、松香胺或其衍生物和表面活性剂三个组分协同,在镀层表面形成保护膜层,提升镀层的耐蚀性和高温防变色性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包括羊毛脂或其衍生物的重量份数为1-10份、松香胺或其衍生物的重量份数为3-18份;所述表面活性剂与松香胺或其衍生的质量比为1.8-3.2:1。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包括羊毛脂或其衍生物的重量份数为2-9份、松香胺或其衍生物的重量份数为5-15份、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与所述的松香胺或其衍生的质量比为1.8-3:1。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羊毛脂或其衍生物5-9份、松香胺或其衍生物10-12份、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与所述的松香胺或其衍生的质量比为1.8-2.2:1。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羊毛脂或其衍生物选自无水羊毛脂、羊毛脂酸、羊毛脂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羊毛脂皂选自羊毛脂钙皂、羊毛脂镁皂、羊毛脂钡皂、羊毛脂铝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羊毛脂皂为羊毛脂钡皂。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松香胺或其衍生物选自歧化松香胺、松香腈、脱氢枞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松香胺或其衍生物为歧化松香胺。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松香胺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选自碳原子数为10~20、环氧乙烷加成数为7~1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选自碳原子数为12~18、环氧乙烷加成数为1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蓖麻油聚氧乙烯醚选自环氧乙烷加成数为20~60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为环氧乙烷加成数为60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与松香胺聚氧乙烯醚二者的组合,所述松香胺聚氧乙烯醚在所述组合中的质量百分比小于等于50%。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与松香胺聚氧乙烯醚二者的组合,所述松香胺聚氧乙烯醚在所述组合中的质量百分比小于等于40%。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合物还含有多元醇醚、有机胺稳定剂、巯基唑类。多元醇醚、有机胺稳定剂、巯基唑类组分作为补充,进一步增加体系稳定性,增强膜层致密度和结合力,耐蚀性和高温防变色性能得到优化。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元醇醚选自丙二醇丁醚(PNB)、二丙二醇甲醚(DPM)、乙二醇丁醚(BCS)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机胺稳定剂选自水合肼和2-氨基-2-甲基-1-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元醇醚、有机胺稳定剂和巯基唑类的重量份数分别为1-12份、0-10份、0-6.5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元醇醚、有机胺稳定剂和巯基唑类的重量份数分别为5-10份、6-9份、0-5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元醇醚、有机胺稳定剂和巯基唑类的重量份数分别为5-9份、8-9份、3-5份。
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所述组合物的水性保护剂,所述水性保护剂的pH值为9~10,为弱碱性体系。而现有的硫醇体系保护剂,多为酸性体系,pH值为4~6。与硫醇体系相比,本发明所形成的膜层的耐高温防变色能力更优异。所述水性保护剂可同时提升镀层耐硫化和高温防变色性能,使用本发明保护剂所形成的膜层,在提升镀层耐硫化性能方面,最高可以实现30℃下耐3%硫化钾浸泡10分钟不变色;在提升镀层高温防变色性能方面,最高可实现200℃下烘烤20分钟不变色;与此同时,还不会影响电接触元器件的导电性。
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水性保护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羊毛脂或其衍生物、松香胺或其衍生物、表面活性剂和多元醇醚加入容器内,得混合溶液;(2)加热所述步骤(1)的混合溶液直至完全熔融,得溶液;(3)向所述步骤(2)的溶液中加入有机胺稳定剂和巯基唑类,搅拌均匀,得到水性保护剂。
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性保护剂在保护银或银合金方面的应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水性保护剂的应用方法包括用纯水按质量比5-10%稀释水性银保护剂,得到水性银保护剂的工作液,将所述银或银合金加入所述水性银保护剂的工作液中进行处理,然后取出并用水洗后烘干。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温度为45~55℃,浸渍时间为10~90秒。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洗次数为2~3次。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干温度为90~1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实施例不代表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其他人根据本发明理念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修改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体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以业界高温烘烤测试,评价被处理银镀层的耐高温变色性能。以业界常用的硫化钾浸泡方法,评价被处理银镀层的耐硫化性能。以微阻计测电阻的方法,评价被处理银镀层的电接触性能。
羊毛脂钡皂为市售商品,购自苏州繁荣生物技术。
歧化松香胺为市售商品,购自湖北成丰化工。
松香腈为市售商品,购自麻城进鑫生物科技。
松香胺聚氧乙烯醚为市售商品,购自桂林润鑫电子。
2-巯基噻唑为市售商品,购自翁江试剂。
水合肼的CAS号为10217-52-4。
实施例1水基碱性银保护剂的配方和制备方法
表1水基碱性银保护剂的配方
水基碱性银保护剂的制备方法:按表1的8个配方分别制备浓缩液,用纯水将浓缩液稀释至5%的浓度,制成工作液。
具体步骤为:按照表1的配方,依次将羊毛脂或其衍生物、松香胺或其衍生物、表面活性剂和多元醇醚加入容器内,得到混合溶液;60℃加热所得混合溶液直至完全熔融,得溶液;继续向溶液中加入有机胺稳定剂和巯基唑类,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水基碱性银保护剂浓缩液。
工作液的制备方法:将上述水基碱性银保护剂浓缩液按纯水:水基碱性银保护剂质量比为19:1的比例稀释,该稀释液即为质量百分比为5%的水基碱性银保护剂工作液。
实施例2水基碱性银保护剂耐高温变色测试
工件材质:镀银工件,若干。
水基碱性银保护剂处理条件:将工件分别浸入实施例1配方1-8的工作液中,在50℃下浸泡处理15秒,取出常温水洗3次,于100℃烘干。
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和市售含硫醇系保护剂对照组。
银镀层的高温防变色测试采用业界高温烘烤测试,200℃分别烘烤10、15、20分钟,观察镀层是否有变色。若镀层未变色,标记为“√”;若镀层出现变色,标记为“×”。具体处理条件及测试结果见表2。
表2耐高温变色测试结果
从上表2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采用市售含硫醇系保护剂进行保护处理后,膜层的耐高温变色能力比较差,镀件一般在200℃下烘烤3-5分钟会发生变色。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水基碱性银保护剂对银进行保护后,镀件最高可以实现在200℃下烘烤20分钟不变色。
实施例3水基碱性银保护剂耐硫化测试
工件材质:镀银工件,若干。
水基碱性银保护剂处理条件:同实施例2。
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和市售含硫醇系保护剂对照组。
市售含硫醇系保护剂同实施例2。
银镀层的耐硫化测试采用业界常用的硫化钾浸泡方法。具体如下:不同环境温度下,将经过水基碱性银保护剂处理后的工件浸入3%硫化钾溶液中,浸泡一定测试时间后,取出工件,观察镀层是否有变色。若镀层未变色,标记为“√”;若镀层出现变色,标记为“×”。具体处理条件及测试结果见表3。
表3耐硫化测试结果
业界对于银镀层的耐硫化测试要求:以前要求25℃环境温度下,3%硫化钾浸泡3分钟不变色。目前基本上要求室温环境,无论夏天或者冬天,都必须通过。需要注意的是,相同测试时间下,环境温度越高,对于样品的耐硫化要求越高。
从上表3的测试结果比较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水基碱性银保护剂对银进行保护后,镀件最高可以实现在30±2℃下,3%硫化钾浸泡10分钟仍不变色。
实施例4水基碱性银保护剂的电接触性能评价
工件材质:镀银工件,若干。
将一组工件浸入实施例1配方8的工作液中,进行水基碱性银保护剂处理,50℃下浸泡20秒,取出常温水洗2次,100℃烘干。随机选取工件的A、B、C、D及E位点,采用微阻计(GOM-801H,苏州固伟电子)进行微阻测试。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未经保护剂处理),所测位点与经保护剂处理的镀银工件相同,结果见表4。
表4电接触性能测试
由表4可知,镀银工件经水基碱性银保护剂处理后,电阻值与空白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本发明的保护剂不会影响电接触元器件的导电性。本发明保护剂与金属镀层成膜,有机膜层厚度仅为10~20nm,引起的电压降可以忽略不计,同时膜层分子间的间隙远大于电子的微粒尺寸。根据电子导电隧道理论,在电场作用下电子较易穿过本发明的有机膜层分子,在金属接触面之间自由移动,形成电流。
对比例1组分不同含量对本发明耐高温变色和耐硫化性能的影响
表5为水基碱性银保护剂的对比配方1-8的具体组成。按表5的8个对比配方分别制备浓缩液,用纯水将浓缩液稀释至5%的浓度,制成工作液。对比配方1-8的浓缩液、工作液的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
表5水基碱性银保护剂的对比配方
根据表5的配方制得银保护剂工作液,采用上述表5的对比配方1-8的银保护剂工作液对银进行处理后,分别测试镀层的耐高温防变色以及耐硫化性能。具体过程如下:
需准备的工件材质:镀银工件,若干。
银保护剂工作液处理条件:将工件分别浸入对比配方1-8的工作液制得的银保护剂工作液中,在50℃下浸泡处理15秒,取出常温水洗3次,于100℃烘干。
其中,银镀层的耐高温变色测试采用的方法为:200℃烘烤15分钟,取出工件,观察镀层是否有变色。若镀层未变色,标记为“√”;若镀层出现变色,标记为“×”。
银镀层的耐硫化测试采用的方法为:在环境温度为25℃下,将处理后的工件浸入3%硫化钾溶液中,浸泡5分钟后,取出工件,观察镀层是否有变色。若镀层未变色,标记为“√”;若镀层出现变色,标记为“×”。具体的测试结果见表6。
表6水基碱性银保护剂对比配方的耐高温变色及耐硫化测试结果
备注:对比配方7虽然没有加入有机胺稳定剂,但它是刚制备好浓缩液,就配制的工作液。对新鲜工作液立即进行镀层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新鲜配置的对比配方7工作液,可以提升镀层的耐高温变色和耐硫化性能。
对比例2
表7碱性稳定剂组分的筛选对比
表7为水基碱性银保护剂的对比配方9-12的具体组成。按表7的4个对比配方分别制备浓缩液,用纯水将浓缩液稀释至5%的浓度,制成工作液。对比配方9-12的浓缩液、工作液的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
将根据表7配方制得的工作液在室温条件下放置10天,每隔12个小时观察工作液的状态。考察不同碱性稳定剂对工作液状态的影响。工作液放置10天后,用上述工作液对银进行处理,然后对镀层进行耐高温防变色和耐硫化的性能测试。具体过程如下:
需准备的工件材质:镀银工件,若干。
水基碱性银保护剂处理条件:同对比例1的银保护剂工作液处理条件。所用工作液为对比配方9-12的工作液。
耐高温防变色测试和耐硫化测试方法:同对比例1。
具体的观察结果和测试结果见表8。
表8不同碱性稳定剂对工作液稳定性以及镀层耐高温变色和耐硫化性能的影响
备注:对比例2中的对比配方11和对比配方12放置12小时后,观察发现析出豆腐渣状物质,松香胺水解。该现象并不是刚配制好工作液后立马就出现的,一般是在放置5-6小时或者12-24小时才出现。
对比例3
表9组分不同质量比对工作液耐硫化性能的影响
表9为水基碱性银保护剂的对比配方13-16的具体组成。按表9的4个对比配方分别制备浓缩液,用纯水将浓缩液稀释至5%的浓度,制成工作液。对比配方13-16的浓缩液、工作液的配制方法同实施例1。
根据表9的配方制得银保护剂工作液,采用上述表9的对比配方13-16的银保护剂工作液对银进行处理后,分别测试镀层的耐高温防变色以及耐硫化性能。具体过程如下:
工件材质:镀银工件,若干。
水基碱性银保护剂处理条件:同对比例1的银保护剂工作液处理条件。所用工作液为对比配方13-16的工作液。
耐硫化测试采用的方法为:在环境温度为25℃下,将处理后的工件浸入3%硫化钾溶液中,浸泡3分钟后,取出工件,观察镀层是否有变色。若镀层未变色,标记为“√”;若镀层出现变色,标记为“×”。具体的测试结果见表10。
表10组分不同质量比对工作液耐硫化性能的影响
Claims (10)
1.一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含有羊毛脂或其衍生物、松香胺或其衍生物、表面活性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羊毛脂或其衍生物的重量份数为1-10份、松香胺或其衍生物的重量份数为3-18份、所述表面活性剂与所述松香胺或其衍生的质量比为1.8-3.2:1;
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包括羊毛脂或其衍生物的重量份数为2-9份、松香胺或其衍生物的重量份数为5-15份、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与所述的松香胺或其衍生的质量比为1.8-3:1;
更为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包括羊毛脂或其衍生物的重量份数为5-9份、松香胺或其衍生物的重量份数为10-12份、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与所述的松香胺或其衍生的质量比为1.8-2.2:1。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羊毛脂或其衍生物选自无水羊毛脂、羊毛脂酸、羊毛脂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更为优选地,所述的羊毛脂皂选自羊毛脂钙皂、羊毛脂镁皂、羊毛脂钡皂、羊毛脂铝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更为优选地,所述的羊毛脂皂为羊毛脂钡皂。
4.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松香胺或其衍生物选自歧化松香胺、松香腈、脱氢枞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的松香胺或其衍生物为歧化松香胺。
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松香胺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选自碳原子数为10~20、环氧乙烷加成数为7~1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更为优选地,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选自碳原子数为12~18、环氧乙烷加成数为1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或优选地,所述蓖麻油聚氧乙烯醚选自环氧乙烷加成数为20~60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更为优选地,所述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为环氧乙烷加成数为60的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或优选地,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与松香胺聚氧乙烯醚二者的组合,所述松香胺聚氧乙烯醚在所述组合中的质量百分比小于等于50%;
更为优选地,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与松香胺聚氧乙烯醚二者的组合,所述松香胺聚氧乙烯醚在所述组合中的质量百分比小于等于40%。
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还含有多元醇醚、有机胺稳定剂、巯基唑类;
优选地,所述多元醇醚选自丙二醇丁醚、二丙二醇甲醚、乙二醇丁醚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或优选地,所述有机胺稳定剂选自水合肼和2-氨基-2-甲基-1-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醚、有机胺稳定剂和巯基唑类的重量份数分别为1-12份、0-10份、0-6.5份;
优选地,所述多元醇醚、有机胺稳定剂和巯基唑类的重量份数分别为5-10份、6-9份、0-5份;
更为优选地,所述多元醇醚、有机胺稳定剂和巯基唑类的重量份数分别为5-9份、8-9份、3-5份。
8.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组合物的水性保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保护剂的pH值为9~10。
9.一种制备权利要求8所述水性保护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将羊毛脂或其衍生物、松香胺或其衍生物、表面活性剂和多元醇醚加入容器内,得混合溶液;
(2)加热所述步骤(1)的混合溶液直至完全熔融,得溶液;
(3)向所述步骤(2)的溶液中加入有机胺稳定剂和巯基唑类,搅拌均匀,得到水性保护剂。
10.权利要求8所述水性保护剂在保护银或银合金方面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的水性保护剂的应用方法包括用纯水按质量比5-10%稀释水性银保护剂,得到水性银保护剂的工作液,将所述银或银合金加入所述水性银保护剂的工作液中进行处理,然后取出并用水洗后烘干;
更为优选地,所述处理温度为45~55℃,浸渍时间为10~90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57252.4A CN115786919A (zh) | 2021-09-09 | 2021-09-09 | 一种水基碱性银高温防变色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57252.4A CN115786919A (zh) | 2021-09-09 | 2021-09-09 | 一种水基碱性银高温防变色剂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86919A true CN115786919A (zh) | 2023-03-14 |
Family
ID=85473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57252.4A Pending CN115786919A (zh) | 2021-09-09 | 2021-09-09 | 一种水基碱性银高温防变色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786919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03798A (zh) * | 2009-01-19 | 2009-08-12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 镀银防变色保护剂组合物 |
JP2010037588A (ja) * | 2008-08-04 | 2010-02-18 | Chiyoda Chemical Kk | 水系樹脂組成物 |
CN104294286A (zh) * | 2014-11-07 | 2015-01-21 | 南京溧水振兴船舶附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船舶螺旋桨的防海水腐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800784A (zh) * | 2016-12-15 | 2017-06-06 | 沈阳帕卡濑精有限总公司 | 一种水基防腐蜡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10230061A (zh) * | 2019-06-26 | 2019-09-13 | 珠海横琴思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金银表面防氧化防变色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1434801A (zh) * | 2019-01-15 | 2020-07-21 | 广州天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水性铜保护剂 |
CN111712549A (zh) * | 2017-12-14 | 2020-09-25 | 汉伯公司 | 通过生物杀灭剂相互作用控释的防污涂料组合物 |
CN112376051A (zh) * | 2020-09-30 | 2021-02-19 | 苏州豪尔特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有色金属缓蚀的复配型镁合金缓蚀剂 |
-
2021
- 2021-09-09 CN CN202111057252.4A patent/CN11578691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037588A (ja) * | 2008-08-04 | 2010-02-18 | Chiyoda Chemical Kk | 水系樹脂組成物 |
CN101503798A (zh) * | 2009-01-19 | 2009-08-12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 镀银防变色保护剂组合物 |
CN104294286A (zh) * | 2014-11-07 | 2015-01-21 | 南京溧水振兴船舶附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船舶螺旋桨的防海水腐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800784A (zh) * | 2016-12-15 | 2017-06-06 | 沈阳帕卡濑精有限总公司 | 一种水基防腐蜡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11712549A (zh) * | 2017-12-14 | 2020-09-25 | 汉伯公司 | 通过生物杀灭剂相互作用控释的防污涂料组合物 |
CN111434801A (zh) * | 2019-01-15 | 2020-07-21 | 广州天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水性铜保护剂 |
CN110230061A (zh) * | 2019-06-26 | 2019-09-13 | 珠海横琴思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金银表面防氧化防变色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2376051A (zh) * | 2020-09-30 | 2021-02-19 | 苏州豪尔特化工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有色金属缓蚀的复配型镁合金缓蚀剂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12232B (zh) | 环保型铜及铜合金表面的钝化处理液及其钝化处理方法 | |
CN102071415A (zh) | 一种稀土改性的用于铜及其合金的表面处理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6222645B (zh) | 黄铜表面化学发黑的方法 | |
CN101705482A (zh) | 一种烷基磺酸化学镀锡液及基于该化学镀锡液的镀锡工艺 | |
CN104388920B (zh) | 一种用于化学镀Ni‑P镀层无铬钝化的方法 | |
CN109536965B (zh) | 用于去除半导体封装件不良镀锡层的剥锡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60207A (zh) | 一种铜线热镀锡用助焊剂 | |
JP2017517626A (ja) | 非導電性プラスチック表面を金属化するための組成物及び方法 | |
CN102797001A (zh) | 基于氯化胆碱的化学镀锡溶液及其使用方法 | |
JP4181888B2 (ja) | 銀及び銀合金の防食処理剤 | |
CN115786919A (zh) | 一种水基碱性银高温防变色剂 | |
CN106222710A (zh) | 一种酸性半光亮镀锡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338343B (zh) | 一种化学镀银液及镀银方法 | |
CN102766871B (zh) | 一种镀银防变色保护剂组合物 | |
CN105525282B (zh) | 一种碱性无铬钝化液及其常温钝化化学镀Ni‑P层的方法 | |
CN103173752B (zh) | 一种镀液配方、镀液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5002488A (zh) | 一种线路板和焊接组件的金属镀层表面防护封孔方法 | |
EP2878702B1 (en) | Organic disulfide-containing surface treatment solution for gold or gold alloy plating and method thereof | |
CN106283027A (zh) | 黄铜表面制备银白色化学转化膜的方法 | |
TWI395832B (zh) | 增強表面可焊性的方法 | |
CN112143348B (zh) | 一种应用于无氰镀银层的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 |
US2445155A (en) | Protection of cupriferous surfaces | |
CN104419921A (zh) | 一种水溶性银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化学镀银方法和表面镀银工件 | |
CN115058751A (zh) | 一种基于聚多巴胺改性的钛基材料电镀方法 | |
CN102797000B (zh) | 基于氯化胆碱的化学镀银溶液及其使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