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780653B - 一种电池组外壳盖板冲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组外壳盖板冲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0653B
CN115780653B CN202310053768.4A CN202310053768A CN115780653B CN 115780653 B CN115780653 B CN 115780653B CN 202310053768 A CN202310053768 A CN 202310053768A CN 115780653 B CN115780653 B CN 1157806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guide rod
base
f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5376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80653A (zh
Inventor
崔四芳
王峥
杨磊
崔华
张武炳
李德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x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Xinx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x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Xinx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31005376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06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806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06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806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06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外壳盖板冲压模具,涉及金属冲压技术领域,包括支撑组件、下模组件、正交上模组件等。正交上模组件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交替冲压,两个方向上的冲压目标件可以是同一种或两种不同的零件;正交上模组件内设置有气动顶出机构与长度可调节的机械顶出机构,方便冲压目标件的顶出;两个下模组件与竖直面夹角均为45°,方便被顶出的冲压目标件自动下落,便于更进一步分流处理;支撑组件上设置有角度和高度均可调的弧形板,弧形板可将下落的冲压目标件,弹射至预定角度和位置;正交上模组件滑动安装在支撑组件上,方便上凸模和下凹模的成对更换与检修;进料方向和出料方向垂直,实现了物料分流,便于成品与废料的后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组外壳盖板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冲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组外壳盖板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电池组在我们的生活中用的十分广泛,按种类可分为串联电池组和并联电池组两种,并联电池组能提供更强的电流,如新能源汽车中的单个电芯,为并联电池组;串联电池组则没有过多的要求,如电视遥控器、电子玩具、手电筒中都为串联电池组;体积较大的电池组通常需要配备结实的金属外壳,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组,其制造工艺通常采用冲压,制造效率和冲压模具的设计密不可分。
如公告号为CN111036749B的专利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冲压成型装置,包括上凸模、下凹模、卸料驱动机构和顶料机构等,顶料机构上设有顶料凸轮,能够实现冲压后的自动顶出卸料,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但是,该装置不能实现加工成品与废料的分流,且并不具备柔性制造的特点,即上凸模和下凹模不便更换,不能适应迭代的新产品的制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分流的、可自动顶出卸料的、生产效率高的、便于更换上凸模和下凹模的电池组外壳盖板冲压模具。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组外壳盖板冲压模具,包括支撑组件、下模组件、正交上模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底板、出料板、带有第一滑槽的侧板、位姿碰撞调节机构、第一底座、导轨;两个侧板分别固定安装在底板两侧;出料板有两个,且出料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固定连接;第一底座有两个,且第一底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固定连接;位姿碰撞调节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上的第一滑槽滑动配合;位姿碰撞调节机构用于将冲压完的外壳盖板弹射至出料板上;导轨分别与两个侧板固定连接;每个第一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一个下模组件;下模组件包括第二底座、下凹模、第一推板、第一导杆、第二弹簧;第二底座与第一底座固定连接;下凹模固定安装在第二底座上;第一导杆滑动安装在第二底座内;第一推板固定安装在第一导杆第一端;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一导杆上;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杆第二端和第二底座固定连接;下凹模上设置有用于容置第一推板的凹槽;正交上模组件滑动安装在导轨上;正交上模组件包括第二支板、滑块、第三底座、上凸模、第三支板、支座、液压缸、第一叉架、第二叉架、正交立柱、两个气动顶出机构、两个机械顶出机构;滑块和两个第三支板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二支板固定连接;每个第二支板上设置有一个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由两个相互垂直的直线滑轨构成;滑块与导轨滑动配合;每个第三支板上固定安装有一个支座;每个支座上固定安装有一个液压缸;两个液压缸的轴线互相垂直;一个液压缸的推杆端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叉架,另一个液压缸的推杆端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二叉架;两个机械顶出机构分别与第一叉架和第二叉架固定连接;机械顶出机构用于配合第一导杆和第一推板顶出冲压完的下凹模内的外壳盖板;第一叉架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拨叉;第二叉架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拨叉;正交立柱上设置有三个互相垂直的柱体;第一个柱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板上的第二滑槽滑动配合;第一个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叉口和两个第二叉口;第一叉口与第一拨叉滑动配合;第二叉口与第二拨叉滑动配合;第一拨叉与第二拨叉的开口方向垂直;第二个柱体的第一端与第一个柱体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二个柱体的第二端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三底座;第三个柱体的第一端与第一个柱体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三个柱体的第二端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三底座;每个第三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一个上凸模;每个上凸模的中心设置有一个贯穿的气孔;第二个柱体和第三个柱体内各设置有一个贯通的气道;第二个柱体和第三个柱体外各固定安装有一个气动顶出机构;气动顶出机构与气道和气孔连接,通过压缩气体顶出冲压完的上凸模上的外壳盖板。
进一步地,两个出料板互为镜像布置,且两个出料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两个第一底座互为镜像布置,且两个第一底座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45°。
进一步地,支撑组件还包括立板、第一支板、电机、第一齿轮、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立板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固定连接;立板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第一支板两端分别与底板和导轨固定连接;靠近第一支板的侧板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齿轮;远离第一支板的侧板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限位板;靠近第一支板的侧板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用于与第二支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位姿碰撞调节机构包括转轴、弧形板、导架、第二齿轮、第一紧定螺钉、第二紧定螺钉;导架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滑槽滑动配合;两个转轴分别铰接在导架上;每个转轴中部固定安装有一个弧形板;每个转轴的第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二齿轮;两个第二齿轮互相啮合;两个第二齿轮中的一个通过第一紧定螺钉与导架锁紧;导架两端各通过两个第二紧定螺钉与侧板锁紧。
进一步地,下模组件还包括定位板、第一弹簧、第二导杆、定位块;两个定位板分别滑动安装在第二底座两侧;每个定位板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导杆和多个定位块;每个第二导杆与第二底座滑动配合;每个第二导杆上套设有一个第一弹簧;每个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底座和定位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正交上模组件还包括齿条、套筒、第四导杆、第一对接板、第二对接板;齿条固定安装在滑块上;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每个支座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套筒;每个套筒内滑动安装有一个第四导杆;第一个支座上的第四导杆与第一叉架固定连接;第二个支座上的第四导杆与第二叉架固定连接;第二对接板与第一叉架固定连接;第一对接板与第二叉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机械顶出机构包括第三紧定螺钉、第三导杆、支架;第三导杆滑动安装在支架内;第三紧定螺钉装配在支架上,且第三紧定螺钉用于锁紧第三导杆与支架;两个机械顶出机构中的支架分别与第一对接板和第二对接板固定连接;第三导杆用于与第一导杆接触配合。
进一步地,气动顶出机构包括夹块、第二推板、气缸、活塞、导管、单向阀;正交立柱的第二个柱体和第三个柱体各与一个夹块固定连接;两个第三支板各与一个气缸固定连接;活塞滑动安装在气缸内;第二推板第一端与活塞固定连接;第二推板第二端与夹块滑动配合;导管两端分别与气缸和气道连接;单向阀有两个;第一个单向阀固定安装在气缸上,使得气体只能从第一个单向阀进入气缸内;第二个单向阀固定安装在第三底座上,两端分别连通气道和气孔;第二个单向阀使得气缸内的气体只能从气孔排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正交上模组件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交替冲压,两个方向上的冲压目标件可以是同一种零件,也可以是两种不同的零件;(2)正交上模组件设置有气动顶出机构与长度可调节的机械顶出机构,方便冲压目标件的顶出;(3)两个下模组件与竖直面夹角均为45°,方便被顶出的冲压目标件自动下落,便于更进一步的分流处理;(4)支撑组件上设置有角度和高度均可调的弧形板,弧形板可将下落的冲压目标件,弹射至预定的角度和位置;(5)正交上模组件滑动安装在支撑组件上,方便上凸模和下凹模的成对更换与检修;(6)进料方向和出料方向垂直,实现了物料分流,便于加工成品与废料的后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支撑组件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支撑组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下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正交上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正交上模组件的剖视图一。
图9为本发明正交上模组件的局部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正交上模组件的剖视图二。
图11为本发明正交上模组件的剖视图三。
图12为本发明第二支板的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一叉架的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二叉架的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正交立柱的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组件;2-下模组件;3-正交上模组件;101-底板;102-出料板;103-立板;104-侧板;105-第一支板;106-电机;107-第一齿轮;108-第一底座;109-第一限位板;110-导轨;111-第二限位板;112-转轴;113-弧形板;114-导架;115-第二齿轮;116-第一紧定螺钉;117-第二紧定螺钉;10401-第一滑槽;201-第二底座;202-下凹模;203-定位板;204-第一推板;205-第一导杆;206-第一弹簧;207-第二导杆;208-定位块;209-第二弹簧;301-第二支板;302-齿条;303-滑块;304-第三底座;305-上凸模;306-第三紧定螺钉;307-第三导杆;308-支架;309-第三支板;310-支座;311-套筒;312-液压缸;313-第四导杆;314-第一对接板;315-第二对接板;316-第一叉架;317-第二叉架;318-正交立柱;319-夹块;320-第二推板;321-气缸;322-活塞;323-导管;324-单向阀;30101-第二滑槽;30501-气孔;31601-第一拨叉;31701-第二拨叉;31801-第一叉口;31802-第二叉口;31803-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图1至图15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两个下模组件2分别固定安装在支撑组件1两侧;正交上模组件3滑动安装在支撑组件1上。
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支撑组件1中,两个侧板104分别固定安装在底板101两侧;出料板102有两个,且出料板1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104固定连接;第一底座108有两个,且第一底座10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104固定连接;两个出料板102互为镜像布置,且两个出料板102与底板101之间的夹角为30°;两个第一底座108互为镜像布置,且两个第一底座108与底板101之间的夹角为45°;导架1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104上的第一滑槽10401滑动配合;两个转轴112分别铰接在导架114上;每个转轴112中部固定安装有一个弧形板113;每个转轴112的第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二齿轮115;两个第二齿轮115互相啮合;两个第二齿轮115中的一个通过第一紧定螺钉116与导架114锁紧;导架114两端各通过两个第二紧定螺钉117与侧板104锁紧;导轨110分别与两个侧板104固定连接;立板103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104固定连接;立板103底部与底板101固定连接;第一支板105两端分别与底板101和导轨110固定连接;靠近第一支板105的侧板104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电机106;电机106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齿轮107;远离第一支板105的侧板104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限位板109;靠近第一支板105的侧板104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二限位板111;第一限位板109和第二限位板111用于与图7中的第二支板301固定连接;
如图6所示,下模组件2中,第二底座201与第一底座108固定连接;下凹模202固定安装在第二底座201上;第一导杆205滑动安装在第二底座201内;第一推板204固定安装在第一导杆205第一端;第二弹簧209套设在第一导杆205上;第二弹簧20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杆205第二端和第二底座201固定连接;下凹模202上设置有用于容置第一推板204的凹槽;两个定位板203分别滑动安装在第二底座201两侧;每个定位板203上固定安装有三个第二导杆207和三个定位块208;每个第二导杆207与第二底座201滑动配合;每个第二导杆207上套设有一个第一弹簧206;每个第一弹簧20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底座201和定位板203固定连接。
如图7至图15所示,正交上模组件3中,滑块303和两个第三支板309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二支板301固定连接;齿条302固定安装在滑块303上;齿条302与第一齿轮107啮合;每个第二支板301上设置有一个第二滑槽30101;第二滑槽30101由两个相互垂直的直线滑轨构成;滑块303与导轨110滑动配合;每个第三支板309上固定安装有一个支座310;每个支座310上固定安装有一个液压缸312;两个液压缸312的轴线互相垂直;一个液压缸312的推杆端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叉架316,另一个液压缸312的推杆端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二叉架317;每个支座310上还固定安装有两个套筒311;每个套筒311内滑动安装有一个第四导杆313;第一个支座310上的第四导杆313与第一叉架316固定连接;第二个支座310上的第四导杆313与第二叉架317固定连接;第二对接板315与第一叉架316固定连接;第一对接板314与第二叉架317固定连接;两个机械顶出机构分别与第一叉架316和第二叉架317固定连接;机械顶出机构用于配合第一导杆205和第一推板204顶出冲压完的下凹模202内的外壳盖板;机械顶出机构包括第三紧定螺钉306、第三导杆307、支架308;第三导杆307滑动安装在支架308内;第三紧定螺钉306装配在支架308上,且第三紧定螺钉306用于锁紧第三导杆307与支架308;两个机械顶出机构中的支架308分别与第一对接板314和第二对接板315固定连接;第三导杆307用于与第一导杆205接触配合;第一叉架316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拨叉31601;第二叉架317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拨叉31701;正交立柱318上设置有三个互相垂直的柱体;第一个柱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板301上的第二滑槽30101滑动配合;第一个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叉口31801和两个第二叉口31802;第一叉口31801与第一拨叉31601滑动配合;第二叉口31802与第二拨叉31701滑动配合;第一拨叉31601与第二拨叉31701的开口方向垂直;第二个柱体的第一端与第一个柱体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二个柱体的第二端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三底座304;第三个柱体的第一端与第一个柱体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三个柱体的第二端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三底座304;每个第三底座304上固定安装有一个上凸模305;每个上凸模305的中心设置有一个贯穿的气孔30501;第二个柱体和第三个柱体内各设置有一个贯通的气道31803;第二个柱体和第三个柱体外各固定安装有一个气动顶出机构;气动顶出机构与气道31803和气孔30501连接,通过压缩气体顶出冲压完的上凸模305上的外壳盖板;气动顶出机构包括夹块319、第二推板320、气缸321、活塞322、导管323、单向阀324;正交立柱318的第二个柱体和第三个柱体各与一个夹块319固定连接;两个第三支板309各与一个气缸321固定连接;活塞322滑动安装在气缸321内;第二推板320第一端与活塞322固定连接;第二推板320第二端与夹块319滑动配合;导管323两端分别与气缸321和气道31803连接;单向阀324有两个;第一个单向阀324固定安装在气缸321上,使得气体只能从第一个单向阀324进入气缸321内;第二个单向阀324固定安装在第三底座304上,两端分别连通气道31803和气孔30501;第二个单向阀324使得气缸321内的气体只能从气孔30501排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实施例的冲压对象为厚度1.2mm的钢板;钢板通过输送装置进入本实施例的两个下模组件2中,首先,钢板会顶起下模组件2中的两个定位板203,定位板203上设置的定位块208,可使钢板位置对中,第一弹簧206的设置,使得钢板被定位板203压紧在下凹模202的表面上,当钢板完全覆盖住下凹模202,即钢板运动至工作位置后,钢板停止运动,接着,正交上模组件3开始动作。
以图10和图11为基准,假设第一叉架316先在右侧的液压缸312的驱动下向着左下方移动,则正交立柱318向左下方移动、正交立柱318逐渐脱离与第二叉架317的滑动配合、左侧的夹块319拉动左侧的第二推板320、左侧的第二推板320带动活塞322向左侧的气缸321内抽入空气、右侧的夹块319与右侧的第二推板320脱离配合、左侧的第三导杆307在左侧的支架308的驱动下与左侧的第一导杆205脱离接触、左侧的上凸模305逐渐靠近左侧的下凹模202,最终,左侧的钢板被冲压成型,接着,第一叉架316在右侧的液压缸312的驱动下回程运动,左侧的气缸321内的气体经过左侧上凸模305的气孔30501排出,左侧的第三导杆307逐渐与左侧的第一导杆205接触并顶起左侧的第一导杆205,左侧的第一导杆205顶起左侧的第一推板204,如果冲压成型的外壳盖板依附在左侧的下凹模202内,将会被左侧的第一推板204顶出,如果冲压成型的外壳盖板依附在左侧的上凸模305内,将会被左侧的气孔30501排出的气体顶出;进一步的,当第一叉架316回到初始位置时,第二叉架317先在左侧的液压缸312的驱动下向着右下方移动,则正交立柱318向右下方移动、正交立柱318逐渐脱离与第一叉架316的滑动配合、右侧的夹块319拉动右侧的第二推板320、右侧的第二推板320带动活塞322向右侧的气缸321内抽入空气、左侧的夹块319与左侧的第二推板320脱离配合、右侧的第三导杆307在右侧的支架308的驱动下与右侧的第一导杆205脱离接触、右侧的上凸模305逐渐靠近右侧的下凹模202,最终,右侧的钢板被冲压成型,接着,第二叉架317在左侧的液压缸312的驱动下回程运动,右侧的气缸321内的气体经过右侧上凸模305的气孔30501排出,右侧的第三导杆307逐渐与右侧的第一导杆205接触并顶起右侧的第一导杆205,右侧的第一导杆205顶起右侧的第一推板204,如果冲压成型的外壳盖板依附在右侧的下凹模202内,将会被右侧的第一推板204顶出,如果冲压成型的外壳盖板依附在右侧的上凸模305内,将会被右侧的气孔30501排出的气体顶出;如此,左侧钢板被冲压一次、右侧钢板也被冲压依次,完成了一次冲压循环,如此反复,可实现高效、连续地冲压作业。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左侧落下的冲压成型的外壳盖板会撞击在右侧的弧形板113上,然后外壳盖板的左端下摆,搭在左侧的弧形板113上,进一步下滑,最终落在左侧的出料板102上;右侧落下的冲压成型的外壳盖板会撞击在左侧的弧形板113上,然后外壳盖板的右端下摆,搭在右侧的弧形板113上,进一步下滑,最终落在右侧的出料板102上;弧形板113的角度可通过第二齿轮115的转动来调节,调节完成后拧紧第一紧定螺钉116;本实施例中,第二齿轮115中心设置了对接扳手的内六角凹槽;弧形板113的高度,可通过移动导架114来调节,调节完后拧紧第二紧定螺钉117;弧形板113高度和角度的调节,对应不同型号的外壳盖板,因为不同型号的外壳盖板大小、拉伸深度不同,故而,还需要进一步对第三导杆307位置进行调节,确保第三导杆307可通过第一导杆205顶出不同深度的外壳盖板。
如图2和图7所示,当需要更换或检修上凸模305和下凹模202时,首先需解除第一限位板109和第二限位板111与第二支板301的固定连接,接着,启动电机106,带动第一齿轮107转动,第一齿轮107驱动齿条302移动,齿条302带动正交上模组件3在导轨110内平移滑出,当第一底座108和第三底座304完全错开时,电机106停止驱动,此时可进行更换或检修作业。
如图1所示,本装置的原料送入和废料送出,均沿着导轨110方向,而冲压成型的外壳盖板与导轨110的两边排出,成品输出,与原料输入及废料输出的方向互相垂直、互不干扰,有利于高效地进行后续作业。
本发明不局限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池组外壳盖板冲压模具,包括支撑组件(1)、下模组件(2)、正交上模组件(3),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1)包括底板(101)、出料板(102)、带有第一滑槽(10401)的侧板(104)、位姿碰撞调节机构、第一底座(108)、导轨(110);两个侧板(104)分别固定安装在底板(101)两侧;出料板(102)有两个,且出料板(1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104)固定连接;第一底座(108)有两个,且第一底座(108)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104)固定连接;位姿碰撞调节机构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104)上的第一滑槽(10401)滑动配合;位姿碰撞调节机构用于将冲压完的外壳盖板弹射至出料板(102)上;导轨(110)分别与两个侧板(104)固定连接;每个第一底座(108)上固定安装有一个下模组件(2);下模组件(2)包括第二底座(201)、下凹模(202)、第一推板(204)、第一导杆(205)、第二弹簧(209);第二底座(201)与第一底座(108)固定连接;下凹模(202)固定安装在第二底座(201)上;第一导杆(205)滑动安装在第二底座(201)内;第一推板(204)固定安装在第一导杆(205)第一端;第二弹簧(209)套设在第一导杆(205)上;第二弹簧(20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杆(205)第二端和第二底座(201)固定连接;下凹模(202)上设置有用于容置第一推板(204)的凹槽;正交上模组件(3)滑动安装在导轨(110)上;正交上模组件(3)包括第二支板(301)、滑块(303)、第三底座(304)、上凸模(305)、第三支板(309)、支座(310)、液压缸(312)、第一叉架(316)、第二叉架(317)、正交立柱(318)、两个气动顶出机构、两个机械顶出机构;滑块(303)和两个第三支板(309)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二支板(301)固定连接;每个第二支板(301)上设置有一个第二滑槽(30101);第二滑槽(30101)由两个相互垂直的直线滑轨构成;滑块(303)与导轨(110)滑动配合;每个第三支板(309)上固定安装有一个支座(310);每个支座(310)上固定安装有一个液压缸(312);两个液压缸(312)的轴线互相垂直;一个液压缸(312)的推杆端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叉架(316),另一个液压缸(312)的推杆端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二叉架(317);两个机械顶出机构分别与第一叉架(316)和第二叉架(317)固定连接;机械顶出机构用于配合第一导杆(205)和第一推板(204)顶出冲压完的下凹模(202)内的外壳盖板;第一叉架(316)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拨叉(31601);第二叉架(317)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拨叉(31701);正交立柱(318)上设置有三个互相垂直的柱体;第一个柱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板(301)上的第二滑槽(30101)滑动配合;第一个柱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叉口(31801)和两个第二叉口(31802);第一叉口(31801)与第一拨叉(31601)滑动配合;第二叉口(31802)与第二拨叉(31701)滑动配合;第一拨叉(31601)与第二拨叉(31701)的开口方向垂直;第二个柱体的第一端与第一个柱体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二个柱体的第二端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三底座(304);第三个柱体的第一端与第一个柱体的中部固定连接;第三个柱体的第二端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三底座(304);每个第三底座(304)上固定安装有一个上凸模(305);每个上凸模(305)的中心设置有一个贯穿的气孔(30501);第二个柱体和第三个柱体内各设置有一个贯通的气道(31803);第二个柱体和第三个柱体外各固定安装有一个气动顶出机构;气动顶出机构与气道(31803)和气孔(30501)连接,通过压缩气体顶出冲压完的上凸模(305)上的外壳盖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组外壳盖板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出料板(102)互为镜像布置,且两个出料板(102)与底板(101)之间的夹角为30°至60°;两个第一底座(108)互为镜像布置,且两个第一底座(108)与底板(101)之间的夹角为4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组外壳盖板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支撑组件(1)还包括立板(103)、第一支板(105)、电机(106)、第一齿轮(107)、第一限位板(109)、第二限位板(111);立板(103)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104)固定连接;立板(103)底部与底板(101)固定连接;第一支板(105)两端分别与底板(101)和导轨(110)固定连接;靠近第一支板(105)的侧板(104)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电机(106);电机(106)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齿轮(107);远离第一支板(105)的侧板(104)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限位板(109);靠近第一支板(105)的侧板(104)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二限位板(111);第一限位板(109)和第二限位板(111)用于与第二支板(301)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池组外壳盖板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位姿碰撞调节机构包括转轴(112)、弧形板(113)、导架(114)、第二齿轮(115)、第一紧定螺钉(116)、第二紧定螺钉(117);导架(114)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滑槽(10401)滑动配合;两个转轴(112)分别铰接在导架(114)上;每个转轴(112)中部固定安装有一个弧形板(113);每个转轴(112)的第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二齿轮(115);两个第二齿轮(115)互相啮合;两个第二齿轮(115)中的一个通过第一紧定螺钉(116)与导架(114)锁紧;导架(114)两端各通过两个第二紧定螺钉(117)与侧板(104)锁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组外壳盖板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组件(2)还包括定位板(203)、第一弹簧(206)、第二导杆(207)、定位块(208);两个定位板(203)分别滑动安装在第二底座(201)两侧;每个定位板(203)上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导杆(207)和多个定位块(208);每个第二导杆(207)与第二底座(201)滑动配合;每个第二导杆(207)上套设有一个第一弹簧(206);每个第一弹簧(206)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底座(201)和定位板(203)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组外壳盖板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正交上模组件(3)还包括齿条(302)、套筒(311)、第四导杆(313)、第一对接板(314)、第二对接板(315);齿条(302)固定安装在滑块(303)上;齿条(302)与第一齿轮(107)啮合;每个支座(310)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套筒(311);每个套筒(311)内滑动安装有一个第四导杆(313);第一个支座(310)上的第四导杆(313)与第一叉架(316)固定连接;第二个支座(310)上的第四导杆(313)与第二叉架(317)固定连接;第二对接板(315)与第一叉架(316)固定连接;第一对接板(314)与第二叉架(317)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组外壳盖板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机械顶出机构包括第三紧定螺钉(306)、第三导杆(307)、支架(308);第三导杆(307)滑动安装在支架(308)内;第三紧定螺钉(306)装配在支架(308)上,且第三紧定螺钉(306)用于锁紧第三导杆(307)与支架(308);两个机械顶出机构中的支架(308)分别与第一对接板(314)和第二对接板(315)固定连接;第三导杆(307)用于与第一导杆(205)接触配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组外壳盖板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气动顶出机构包括夹块(319)、第二推板(320)、气缸(321)、活塞(322)、导管(323)、单向阀(324);正交立柱(318)的第二个柱体和第三个柱体各与一个夹块(319)固定连接;两个第三支板(309)各与一个气缸(321)固定连接;活塞(322)滑动安装在气缸(321)内;第二推板(320)第一端与活塞(322)固定连接;第二推板(320)第二端与夹块(319)滑动配合;导管(323)两端分别与气缸(321)和气道(31803)连接;单向阀(324)有两个;第一个单向阀(324)固定安装在气缸(321)上,使得气体只能从第一个单向阀(324)进入气缸(321)内;第二个单向阀(324)固定安装在第三底座(304)上,两端分别连通气道(31803)和气孔(30501);第二个单向阀(324)使得气缸(321)内的气体只能从气孔(30501)排出。
CN202310053768.4A 2023-02-03 2023-02-03 一种电池组外壳盖板冲压模具 Active CN1157806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3768.4A CN115780653B (zh) 2023-02-03 2023-02-03 一种电池组外壳盖板冲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3768.4A CN115780653B (zh) 2023-02-03 2023-02-03 一种电池组外壳盖板冲压模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0653A CN115780653A (zh) 2023-03-14
CN115780653B true CN115780653B (zh) 2023-04-18

Family

ID=85429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53768.4A Active CN115780653B (zh) 2023-02-03 2023-02-03 一种电池组外壳盖板冲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806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100128B (zh) * 2024-11-06 2025-01-24 广东希顿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锁盖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94841A (ja) * 1996-09-26 1998-04-14 Nisshinbo Ind Inc エアーブロー金型
CN101673811A (zh) * 2009-05-20 2010-03-17 深圳市科达利实业有限公司 全自动锂电池壳拉伸移料装置
CN108704974A (zh) * 2018-06-06 2018-10-26 济南纽兰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横担生产线用冲孔装置
CN111036749A (zh) * 2019-12-12 2020-04-21 嘉兴晨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冲压成型装置
CN215467477U (zh) * 2021-05-26 2022-01-11 常州市金坛金宏金属炉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外壳冲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41093B2 (ja) * 2007-05-22 2013-02-13 株式会社ワンズ 薄板金属孔明け用のダイス及びこのダイスを具備した薄板金属用孔明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94841A (ja) * 1996-09-26 1998-04-14 Nisshinbo Ind Inc エアーブロー金型
CN101673811A (zh) * 2009-05-20 2010-03-17 深圳市科达利实业有限公司 全自动锂电池壳拉伸移料装置
CN108704974A (zh) * 2018-06-06 2018-10-26 济南纽兰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横担生产线用冲孔装置
CN111036749A (zh) * 2019-12-12 2020-04-21 嘉兴晨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冲压成型装置
CN215467477U (zh) * 2021-05-26 2022-01-11 常州市金坛金宏金属炉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外壳冲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0653A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80653B (zh) 一种电池组外壳盖板冲压模具
CN209867143U (zh) 一种用于加工拱形工件的冲压模具
CN210412818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壳体拆解的夹紧切割设备
CN114407155A (zh) 一种全自动的木板定位打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023401U (zh) 一种冰箱压缩机壳体成型模具
CN117583528B (zh) 一种冷压成型模具
CN111974822A (zh) 一种风机叶片制造的防物料偏移的挤压成型装置
CN118218490A (zh) 一种汽车钣金加工用冲压模具
CN218225468U (zh) 一种金属网篮自动焊接机转移机构
CN116079056A (zh) 一种mim产品多浇口面全自动处理装置
CN111923317A (zh) 一种汽车组件的精密无痕成型流水线
CN113618985A (zh) 一种网格塑料板去毛刺机
CN107962143B (zh) 销轴墩头机
CN215473346U (zh) 一种伺服多工位压力机送料装置
CN221249959U (zh) 一种分体单调式阳模顶出机构
CN221909417U (zh) 一种多工位组装式汽车零部件用冲压模具
CN219899890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冲压模具
CN216544300U (zh) 一种便于收集的塑料瓶冲压成型装置
CN221603170U (zh) 一种挤压成型模具
CN213378685U (zh) 磁轭组件轭片冲压设备
CN219357544U (zh) 一种机械设计的金属压铸成型冲压设备
CN218399184U (zh) 一种抽真空固定五金加工件精密模具
CN217522078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包端板模具
CN219114534U (zh) 一种开模快速的模具
CN221966534U (zh) 一种金属板冲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