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06651A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终端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终端和基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706651A CN115706651A CN202110932885.9A CN202110932885A CN115706651A CN 115706651 A CN115706651 A CN 115706651A CN 202110932885 A CN202110932885 A CN 202110932885A CN 115706651 A CN115706651 A CN 1157066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link
- downlink
- channel
- signal
- time do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layers above the physical layer, e.g. RRC or MAC-CE signa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终端和基站。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执行的方法可以包括:获取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以及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发送和/或接收所述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根据本公开提供的方法,可以提高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在自干扰条件下的接收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终端和基站。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自4G通信系统的部署以来增加的对无线数据通信业务的需求,已经努力开发改进的5G或准5G通信系统。因此,5G或准5G通信系统也被称为“超4G网络”或“后LTE系统”。
5G通信系统是在更高频率(毫米波,mmWave)频带,例如60GHz频带,中实施的,以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为了减少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并增加传输距离,在5G通信系统中讨论波束成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全维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成形、大规模天线技术。
此外,在5G通信系统中,基于先进的小小区、云无线接入网(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作多点(CoMP)、接收端干扰消除等,正在进行对系统网络改进的开发。
在5G系统中,已经开发作为高级编码调制(ACM)的混合FSK和QAM调制(FQAM)和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WSC)、以及作为高级接入技术的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非正交多址(NOMA)和稀疏码多址(SCMA)。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以及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发送和/或接收所述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执行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发送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以及接收和/或发送所述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其中,所述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基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发送和/或接收。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述的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执行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执行的方法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执行的方法。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方法,能够提高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在自干扰条件下的接收性能。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中,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以上以及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显而易见,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无线网络。
图2a和图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无线发送和接收路径。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UE。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gNB。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灵活双工系统的上下行配置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执行的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图样的示例。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行交织映射图样的示例。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下行交织映射图样的示例。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执行的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终端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列参考附图的描述以有助于对通过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定义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全面理解。本描述包括各种具体细节以有助于理解但是仅应当被认为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能够对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与精神。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可以略去对公知功能与结构的描述。
在下面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措词不局限于它们的词典意义,而是仅仅由发明人用于使得能够对于本公开清楚和一致的理解。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应当明显的是,提供以下对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描述仅用于图示的目的而非限制如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所定义的本公开的目的。
应当理解,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该”包括复数指代,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示不是如此。因此,例如,对“部件表面”的指代包括指代一个或多个这样的表面。
术语“包括”或“可以包括”指的是可以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相应公开的功能、操作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是限制一个或多个附加功能、操作或特征的存在。此外,术语“包括”或“具有”可以被解释为表示某些特性、数字、步骤、操作、构成元件、组件或其组合,但是不应被解释为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性、数字、步骤、操作、构成元件、组件或其组合的存在可能性。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或”包括任意所列术语及其所有组合。例如,“A或B”可以包括A、可以包括B、或者可以包括A和B二者。
除非不同地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科学术语)具有本公开所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相同含义。如在词典中定义的通常术语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上下文一致的含义,而且不应理想化地或过分形式化地对其进行解释,除非本公开中明确地如此定义。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以及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发送和/或接收所述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所述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为第一格式的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的第二配置信息,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格式的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映射方式包括:基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生成第一序列;以及将所述第一序列映射在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上。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基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生成第一序列包括:基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确定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所包含的上行可用子载波的总数;以及生成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序列,其中,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上行可用子载波的总数相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基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生成第一序列包括:基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确定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生成具有第二长度的第一序列,其中,所述第二长度为固定长度;以及生成所述具有第二长度的第一序列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副本序列,并且其中,将所述第一序列映射在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上包括:将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副本序列映射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第N个时域符号上的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上,其中,N为小于或等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的数量的正整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将所述第一序列映射在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上包括:生成所述第一序列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副本序列,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副本序列的数量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的数量来确定;以及将所述第一序列及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副本序列中的每一个分别映射到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的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上。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将所述第一序列映射在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上包括:生成第三序列的一个或多个第三副本序列,其中,所述第三序列为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副本序列的组合序列,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副本序列的数量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的数量来确定;以及将所述第三序列及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副本序列中的每一个分别映射到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的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上。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副本序列中的每一个是与所述第一序列相同的序列或基于所述第一序列生成的具有不同循环移位值的序列。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获取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的第二配置信息包括:基于高层信令和/或下行控制信息的指示获取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两项: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的起始物理资源块的索引或相对索引,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的物理资源块数量,和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的结束物理资源块的索引或相对索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信道格式确定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时间单元,其中,当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为特定格式时,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时间单元包括特定下行时间单元,其中,所述特定下行时间单元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配置的时分双工TDD上行下行配置中配置为下行的时间单元;在下行控制信息DCI配置的时隙格式指示SFI中配置为下行的时间单元;在RRC信令配置的TDD上行下行配置中配置为灵活时间单元且该灵活时间单元上被配置公共下行传输的时间单元;和在DCI配置的时隙格式指示SFI中配置为灵活时间单元且该灵活时间单元上被配置公共下行传输的时间单元,其中,所述特定格式包括所述第一格式、上行控制信道格式0和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为用于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推进的第三配置信息,并且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对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执行发送功率推进,其中,执行所述发送功率推进的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为所述第一格式、上行控制信道格式0和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指示开启/关闭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推进的信息;指示开启/关闭特定格式的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推进的信息;指示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推进适用的时域符号的信息;和指示特定格式的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推进适用的时域符号的信息,其中,所述特定格式包括所述第一格式、上行控制信道格式0和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为用于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第四配置信息,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四配置信息,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其中,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的类型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用于发送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的上行交织映射配置信息;用于接收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下行交织映射配置信息;和用于发送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以及接收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配置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获取所述第四配置信息包括获取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指示开启/关闭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信息;用于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交织映射图样;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物理信道类型;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物理信号类型;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和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频率单元。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用于发送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和/或接收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为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并且其中,用于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交织映射图样包括第一交织映射图样,其中,所述第一交织映射图样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将所述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映射在所述时域符号内的第一子载波集合上,以及将所述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映射在所述时域符号内的第二子载波集合上,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集合为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的集合或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的集合中的一个,并且,所述第二子载波集合为所述时域符号内除所述第一子载波集合之外的子载波的集合;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将所述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映射在所述时域符号内的第三子载波集合上,其中,所述第三子载波集合为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的集合或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的集合中的一个;和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将所述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映射在所述时域符号内的第四子载波集合上,其中,所述第四子载波集合为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的集合或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的集合中的一个。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用于发送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和/或接收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为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并且其中,用于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交织映射图样包括第二交织映射图样,其中,所述第二交织映射图样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将所述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映射在所述时域符号内的第五子载波集合上,以及将所述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映射在所述时域符号内的第六子载波集合上,其中,所述第五子载波集合为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的子载波的集合或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2的子载波的集合中的一个,并且,所述第六子载波集合为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的子载波的集合或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2的子载波的集合中的另一个;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将所述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映射在所述时域符号内的第七子载波集合上,其中,所述第七子载波集合为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的子载波的集合或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2的子载波的集合中的一个;和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将所述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映射在所述时域符号内的第八子载波集合上,其中,所述第八子载波集合为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的子载波的集合或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2的子载波的集合中的一个,其中,k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获取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通过高层信令或下行控制信息DCI获取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的索引或相对索引;将配置用于特定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和特定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时间单元确定为应用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将配置用于特定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的时间单元确定为应用上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以及将配置用于特定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时间单元确定为应用下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其中,所述时间单元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时域符号、时隙、子帧、无线电帧和迷你时隙,其中,所述特定上行信道包括上行控制信道格式0、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和第一格式的上行信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特定上行信号包括第一格式的上行信号,所述特定下行信道包括下行控制信道,并且所述特定下行信号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用于发送和/或接收所述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每个时频资源所对应的双工方式,以及根据所述每个时频资源所对应的双工方式确定该时频资源所对应的发送接收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其中,确定用于发送和/或接收所述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每个时频资源所对应的双工方式包括:根据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每个时频资源的上下行配置;以及根据所述上下行配置确定每个时频资源所对应的双工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由终端执行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发送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以及接收和/或发送所述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其中,所述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基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发送和/或接收。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由基站执行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执行的方法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执行的方法。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无线网络100。图1中所示的无线网络100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能够使用无线网络100的其他实施例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无线网络100包括gNodeB(gNB)101、gNB 102和gNB 103。gNB 101与gNB 102和gNB103通信。gNB 101还与至少一个互联网协议(IP)网络130(诸如互联网、专有IP网络或其他数据网络)通信。
取决于网络类型,能够取代“gNodeB”或“gNB”而使用其他众所周知的术语,诸如“基站”或“接入点”。为方便起见,术语“gNodeB”和“gNB”在本专利文件中用来指代为远程终端提供无线接入的网络基础设施组件。并且,取决于网络类型,能够取代“用户设备”或“UE”而使用其他众所周知的术语,诸如“移动台”、“用户台”、“远程终端”、“无线终端”或“用户装置”。为了方便起见,术语“用户设备”和“UE”在本专利文件中用来指代无线接入gNB的远程无线设备,无论UE是移动设备(诸如,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还是通常所认为的固定设备(诸如桌上型计算机或自动售货机)。
gNB 102为gNB 102的覆盖区域120内的第一多个用户设备(UE)提供对网络130的无线宽带接入。第一多个UE包括:UE 111,可以位于小型企业(SB)中;UE 112,可以位于企业(E)中;UE 113,可以位于WiFi热点(HS)中;UE 114,可以位于第一住宅(R)中;UE 115,可以位于第二住宅(R)中;UE 116,可以是移动设备(M),如蜂窝电话、无线膝上型计算机、无线PDA等。gNB 103为gNB 103的覆盖区域125内的第二多个UE提供对网络130的无线宽带接入。第二多个UE包括UE 115和UE 116。在一些实施例中,gNB 101-103中的一个或多个能够使用5G、长期演进(LTE)、LTE-A、WiMAX或其他高级无线通信技术彼此通信以及与UE 111-116通信。
虚线示出覆盖区域120和125的近似范围,所述范围被示出为近似圆形仅仅是出于说明和解释的目的。应该清楚地理解,与gNB相关联的覆盖区域,诸如覆盖区域120和125,能够取决于gNB的配置和与自然障碍物和人造障碍物相关联的无线电环境的变化而具有其他形状,包括不规则形状。
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gNB 101、gNB 102和gNB 103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如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2D天线阵列。在一些实施例中,gNB 101、gNB 102和gNB 103中的一个或多个支持用于具有2D天线阵列的系统的码本设计和结构。
尽管图1示出了无线网络100的一个示例,但是能够对图1进行各种改变。例如,无线网络100能够包括任何合适布置的任何数量的gNB和任何数量的UE。并且,gNB 101能够与任何数量的UE直接通信,并且向那些UE提供对网络130的无线宽带接入。类似地,每个gNB102-103能够与网络130直接通信并且向UE提供对网络130的直接无线宽带接入。此外,gNB101、102和/或103能够提供对其他或附加外部网络(诸如外部电话网络或其他类型的数据网络)的接入。
图2a和图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无线发送和接收路径。在以下描述中,发送路径200能够被描述为在gNB(诸如gNB 102)中实施,而接收路径250能够被描述为在UE(诸如UE 116)中实施。然而,应该理解,接收路径250能够在gNB中实施,并且发送路径200能够在UE中实施。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路径250被配置为支持用于具有如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2D天线阵列的系统的码本设计和结构。
发送路径200包括信道编码和调制块205、串行到并行(S到P)块210、N点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块215、并行到串行(P到S)块220、添加循环前缀块225、和上变频器(UC)230。接收路径250包括下变频器(DC)255、移除循环前缀块260、串行到并行(S到P)块265、N点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块270、并行到串行(P到S)块275、以及信道解码和解调块280。
在发送路径200中,信道编码和调制块205接收一组信息比特,应用编码(诸如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编码),并调制输入比特(诸如利用正交相移键控(QPSK)或正交幅度调制(QAM))以生成频域调制符号的序列。串行到并行(S到P)块210将串行调制符号转换(诸如,解复用)为并行数据,以便生成N个并行符号流,其中N是在gNB 102和UE 116中使用的IFFT/FFT点数。N点IFFT块215对N个并行符号流执行IFFT运算以生成时域输出信号。并行到串行块220转换(诸如复用)来自N点IFFT块215的并行时域输出符号,以便生成串行时域信号。添加循环前缀块225将循环前缀插入时域信号。上变频器230将添加循环前缀块225的输出调制(诸如上变频)为RF频率,以经由无线信道进行传输。在变频到RF频率之前,还能够在基带处对信号进行滤波。
从gNB 102发送的RF信号在经过无线信道之后到达UE 116,并且在UE 116处执行与gNB 102处的操作相反的操作。下变频器255将接收信号下变频为基带频率,并且移除循环前缀块260移除循环前缀以生成串行时域基带信号。串行到并行块265将时域基带信号转换为并行时域信号。N点FFT块270执行FFT算法以生成N个并行频域信号。并行到串行块275将并行频域信号转换为调制数据符号的序列。信道解码和解调块280对调制符号进行解调和解码,以恢复原始输入数据流。
gNB 101-103中的每一个可以实施类似于在下行链路中向UE 111-116进行发送的发送路径200,并且可以实施类似于在上行链路中从UE 111-116进行接收的接收路径250。类似地,UE 111-116中的每一个可以实施用于在上行链路中向gNB 101-103进行发送的发送路径200,并且可以实施用于在下行链路中从gNB 101-103进行接收的接收路径250。
图2a和图2b中的组件中的每一个能够仅使用硬件来实施,或使用硬件和软件/固件的组合来实施。作为特定示例,图2a和图2b中的组件中的至少一些可以用软件实施,而其他组件可以通过可配置硬件或软件和可配置硬件的混合来实施。例如,FFT块270和IFFT块215可以实施为可配置的软件算法,其中可以根据实施方式来修改点数N的值。
此外,尽管描述为使用FFT和IFFT,但这仅是说明性的,并且不应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能够使用其他类型的变换,诸如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DFT)函数。应当理解,对于DFT和IDFT函数而言,变量N的值可以是任何整数(诸如1、2、3、4等),而对于FFT和IFFT函数而言,变量N的值可以是作为2的幂的任何整数(诸如1、2、4、8、16等)。
尽管图2a和图2b示出了无线发送和接收路径的示例,但是可以对图2a和图2b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图2a和图2b中的各种组件能够被组合、进一步细分或省略,并且能够根据特定需要添加附加组件。而且,图2a和图2b旨在示出能够在无线网络中使用的发送和接收路径的类型的示例。任何其他合适的架构能够用于支持无线网络中的无线通信。
图3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UE 116。图3a中示出的UE 116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并且图1的UE 111-115能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配置。然而,UE具有各种各样的配置,并且图3a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UE的任何特定实施方式。
UE 116包括天线305、射频(RF)收发器310、发送(TX)处理电路315、麦克风320和接收(RX)处理电路325。UE 116还包括扬声器330、处理器/控制器340、输入/输出(I/O)接口345、(多个)输入设备350、显示器355和存储器360。存储器360包括操作系统(OS)361和一个或多个应用362。
RF收发器310从天线305接收由无线网络100的gNB发送的传入RF信号。RF收发器310将传入RF信号进行下变频以生成中频(IF)或基带信号。IF或基带信号被发送到RX处理电路325,其中RX处理电路325通过对基带或IF信号进行滤波、解码和/或数字化来生成经处理的基带信号。RX处理电路325将经处理的基带信号发送到扬声器330(诸如对于语音数据)或发送到处理器/控制器340(诸如对于网络浏览数据)以进行进一步处理。
TX处理电路315从麦克风320接收模拟或数字语音数据,或从处理器/控制器340接收其他传出基带数据(诸如网络数据、电子邮件或交互式视频游戏数据)。TX处理电路315编码、复用、和/或数字化传出基带数据以生成经处理的基带或IF信号。RF收发器310从TX处理电路315接收传出的经处理的基带或IF信号,并将所述基带或IF信号上变频为经由天线305发送的RF信号。
处理器/控制器340能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其他处理设备,并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60中的OS 361,以便控制UE 116的总体操作。例如,处理器/控制器340能够根据公知原理通过RF收发器310、RX处理电路325和TX处理电路315来控制正向信道信号的接收和反向信道信号的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控制器340包括至少一个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
处理器/控制器340还能够执行驻留在存储器360中的其他过程和程序,诸如用于具有如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2D天线阵列的系统的信道质量测量和报告的操作。处理器/控制器340能够根据执行过程的需要将数据移入或移出存储器360。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控制器340被配置为基于OS 361或响应于从gNB或运营商接收的信号来执行应用362。处理器/控制器340还耦合到I/O接口345,其中I/O接口345为UE 116提供连接到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和手持计算机的其他设备的能力。I/O接口345是这些附件和处理器/控制器340之间的通信路径。
处理器/控制器340还耦合到(多个)输入设备350和显示器355。UE 116的操作者能够使用(多个)输入设备350将数据输入到UE 116中。显示器35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或能够呈现文本和/或至少(诸如来自网站的)有限图形的其他显示器。存储器360耦合到处理器/控制器340。存储器360的一部分能够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而存储器360的另一部分能够包括闪存或其他只读存储器(ROM)。
尽管图3a示出了UE 116的一个示例,但是能够对图3a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图3a中的各种组件能够被组合、进一步细分或省略,并且能够根据特定需要添加附加组件。作为特定示例,处理器/控制器340能够被划分为多个处理器,诸如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PU)和一个或多个图形处理单元(GPU)。而且,虽然图3a示出了配置为移动电话或智能电话的UE116,但是UE能够被配置为作为其他类型的移动或固定设备进行操作。
图3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gNB 102。图3b中所示的gNB 102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并且图1的其他gNB能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配置。然而,gNB具有各种各样的配置,并且图3b不将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gNB的任何特定实施方式。应注意,gNB 101和gNB 103能够包括与gNB 102相同或相似的结构。
如图3b中所示,gNB 102包括多个天线370a-370n、多个RF收发器372a-372n、发送(TX)处理电路374和接收(RX)处理电路376。在某些实施例中,多个天线370a-370n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2D天线阵列。gNB 102还包括控制器/处理器378、存储器380和回程或网络接口382。
RF收发器372a-372n从天线370a-370n接收传入RF信号,诸如由UE或其他gNB发送的信号。RF收发器372a-372n对传入RF信号进行下变频以生成IF或基带信号。IF或基带信号被发送到RX处理电路376,其中RX处理电路376通过对基带或IF信号进行滤波、解码和/或数字化来生成经处理的基带信号。RX处理电路376将经处理的基带信号发送到控制器/处理器378以进行进一步处理。
TX处理电路374从控制器/处理器378接收模拟或数字数据(诸如语音数据、网络数据、电子邮件或交互式视频游戏数据)。TX处理电路374对传出基带数据进行编码、复用和/或数字化以生成经处理的基带或IF信号。RF收发器372a-372n从TX处理电路374接收传出的经处理的基带或IF信号,并将所述基带或IF信号上变频为经由天线370a-370n发送的RF信号。
控制器/处理器378能够包括控制gNB 102的总体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或其他处理设备。例如,控制器/处理器378能够根据公知原理通过RF收发器372a-372n、RX处理电路376和TX处理电路374来控制前向信道信号的接收和后向信道信号的发送。控制器/处理器378也能够支持附加功能,诸如更高级的无线通信功能。例如,控制器/处理器378能够执行诸如通过盲干扰感测(BIS)算法执行的BIS过程,并且对被减去干扰信号的接收信号进行解码。控制器/处理器378可以在gNB 102中支持各种各样的其他功能中的任何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处理器378包括至少一个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
控制器/处理器378还能够执行驻留在存储器380中的程序和其他过程,诸如基本OS。控制器/处理器378还能够支持用于具有如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2D天线阵列的系统的信道质量测量和报告。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处理器378支持在诸如web RTC的实体之间的通信。控制器/处理器378能够根据执行过程的需要将数据移入或移出存储器380。
控制器/处理器378还耦合到回程或网络接口382。回程或网络接口382允许gNB102通过回程连接或通过网络与其他设备或系统通信。回程或网络接口382能够支持通过任何合适的(多个)有线或无线连接的通信。例如,当gNB 102被实施为蜂窝通信系统(诸如支持5G或新无线电接入技术或NR、LTE或LTE-A的一个蜂窝通信系统)的一部分时,回程或网络接口382能够允许gNB 102通过有线或无线回程连接与其他gNB通信。当gNB 102被实施为接入点时,回程或网络接口382能够允许gNB 102通过有线或无线局域网或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与更大的网络(诸如互联网)通信。回程或网络接口382包括支持通过有线或无线连接的通信的任何合适的结构,诸如以太网或RF收发器。
存储器380耦合到控制器/处理器378。存储器380的一部分能够包括RAM,而存储器380的另一部分能够包括闪存或其他ROM。在某些实施例中,诸如BIS算法的多个指令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多个指令被配置为使得控制器/处理器378执行BIS过程,并在减去由BIS算法确定的至少一个干扰信号之后解码接收的信号。
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使用RF收发器372a-372n、TX处理电路374和/或RX处理电路376实施的)gNB 102的发送和接收路径支持与FDD小区和TDD小区的聚合的通信。
尽管图3b示出了gNB 102的一个示例,但是可以对图3b进行各种改变。例如,gNB102能够包括任何数量的图3a中所示的每个组件。作为特定示例,接入点能够包括许多回程或网络接口382,并且控制器/处理器378能够支持路由功能以在不同网络地址之间路由数据。作为另一特定示例,虽然示出为包括TX处理电路374的单个实例和RX处理电路376的单个实例,但是gNB 102能够包括每一个的多个实例(诸如每个RF收发器对应一个)。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文本和附图仅作为示例提供,以帮助阅读者理解本公开。它们不意图也不应该被解释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已经提供了某些实施例和示例,但是基于本文所公开的内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所示的实施例和示例进行改变。
在现有系统中,例如LTE、NR等,为了避免同一通信节点的发送对接收造成的自干扰,通常会保证上行频带与下行频带之间有足够的频域保护间隔,或避免相邻带宽上有不同的上下行配置。前者的一个实例是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例如NR系统中上行频带与下行频带之间的间隔可达20MHz左右,从而可以保证基站与终端同时进行上行与下行传输时不会由于邻带泄露的自干扰造成接收性能的下降;后者的一个实例是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NR系统中系统带宽内不同带宽部分或带内载波聚合的多个载波(带宽部分之间或载波聚合的多个载波之间的频域间隔较小)上行下行配置需要保持一致,从而避免相邻的带宽部分或载波之间的自干扰。
然而要求系统带宽内的多个带宽部分或载波聚合的多个载波的上下行配置保持一致,可能无法同时满足上下行业务比例不同的用户。实际系统中通常为了保证下行覆盖,下行物理资源的配置比例一般高于上行物理资源的配置比例,因此对于上行业务的用户来说,可能存在上行覆盖受限等问题。为解决上行覆盖受限并提高频谱使用效率,灵活双工是未来移动通信的演进方向之一,即在系统带宽内的不同带宽部分或不同载波上配置不同的上行下行配置,以及在系统带宽内的相同带宽部分或相同载波上同时进行上行与下行传输,如图4所示。与传统的FDD与TDD系统不同,此时相邻带宽部分或载波之间可能存在信号发送对信号接收的自干扰,并且相同带宽部分或载波之内也可能存在信号发送对信号接收的自干扰。从基站侧来看,这种自干扰为下行发送对上行接收的自干扰;从终端侧来看,这种自干扰为上行发送对下行接收的自干扰。无论是对采用灵活双工通信的基站或终端,发送的自干扰信号功率都将远远高于接收期望信号的功率,自干扰的存在会极大影响期望信号的接收性能,因此如何处理自干扰对于灵活双工系统是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执行的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方法500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在步骤S501中,终端可以获取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并且在步骤S502中,终端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如图5所示的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执行的方法500。
通常,自干扰可以通过天线消除、射频消除、数字域消除等方式进行消除。值得注意的是,将自干扰信号消除至完全不影响期望信号接收,例如低于接收机热噪声,往往都具备较大的实现难度并带来相应的成本增加。对于大部分的基站或终端的实现,残留自干扰都难以避免。因此,在灵活双工系统中,可以考虑对干扰鲁棒性较强的物理信道作为灵活双工系统中的接收信号,例如基于序列相关检测的上行控制信道,比如NR中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0与格式1等。考虑到残留自干扰信号过大,现有系统中的上行控制信道设计可能不具备对抗高干扰的能力,因此需要考虑对现有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改进。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的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方法500还可以包括一种新的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映射格式,其可用于提升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在残留自干扰条件下的接收性能。以传输混合自动重传应答信息(HARQ-ACK)和/或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的上行控制信道为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映射格式可用于提升传输HARQ-ACK和/或SR的上行控制信道在残留自干扰条件下的接收性能。应当理解,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映射格式还可以适用于传输其他控制信号的任何上行控制信道,或其他任何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501中获取的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用于发送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的第二配置信息。可选地,终端发送的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可以是具有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格式的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并且该第一格式的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映射方式可以包括:基于第二配置信息生成第一序列;以及将第一序列映射在用于发送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上。可选地,频域资源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物理资源块(PRB)、物理资源块组(RBG)、带宽部分(BWP)、小区系统带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二配置信息生成第一序列可以包括:基于第二配置信息确定用于发送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所包含的上行可用子载波的总数;以及生成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序列。可选地,第一长度可以与上行可用子载波的总数相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序列映射在用于发送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上可以包括:生成第一序列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副本序列,以及将第一序列及一个或多个第二副本序列中的每一个分别映射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的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上。可选地,一个或多个第二副本序列的数量可以基于用于发送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的数量来确定。
下面结合具体示例来描述具有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格式的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映射方式。
例如,以上行控制信道为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格式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可以包括:终端获取用于发送上行控制信道的物理资源块配置,并根据所配置物理资源块所包含的子载波(例如,上行可用子载波)个数生成长度与子载波个数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序列(例如,第一序列(或者,第一序列和一个或多个第二副本序列)),并将一个或多个序列依次映射在用于发送上行控制信道的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上。可选地,一个或多个第二副本序列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与第一序列完全相同的序列或基于第一序列生成的具有不同初始循环移位值的序列。可选地,不同初始循环移位值中的每一个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第二副本序列中的每一个分别映射到的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相对应。例如,每一个时域符号可以具有一个对应的初始循环移位值。可选地,所配置物理资源块所包含的子载波个数可以是配置的物理资源块中上行可用的所有子载波的个数。可选地,第一序列可以与要发送的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相关联。以传输HARQ-ACK和/或SR的上行控制信道为例,第一序列(和/或其副本序列)可以携带HARQ-ACK和/或SR信息。可选地,终端可以根据HARQ-ACK和/或SR信息比特确定上行控制信道所发送序列的循环移位值。进一步地,所确定的循环移位值可以与所配置物理资源块个数有关,例如,当HARQ-ACK信息比特为0时,序列的循环移位值可以为mcs=0;当HARQ-ACK信息比特为1时,序列的循环移位值可以为其中为配置给上行控制信道的物理资源块个数,为单个物理资源块所包含的子载波个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获取用于发送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例如,物理资源块)的第二配置信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终端可以根据高层信令和/或下行控制信息的指示获取用于发送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信息。可选地,物理资源块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起始物理资源块的索引/相对索引、物理资源块个数、以及结束物理资源块的索引/相对索引中的至少两个。可选地,终端获取用于发送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可以为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这种上行信道格式的好处在于,可支持在更大的带宽上发送长序列的上行信道(例如,上行控制信道),所发送序列越长则上行信道基于序列相关检测的接收性能越好,对于残留自干扰的鲁棒性能越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第二配置信息生成第一序列可以包括:基于第二配置信息确定用于发送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生成具有第二长度的第一序列,其中,第二长度为固定长度;以及生成具有第二长度的第一序列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副本序列。可选地,可以确定用于发送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所包含的上行可用子载波的总数,并且一个或多个第一副本序列的数量可以基于上行可用子载波的总数和第二长度来确定。可选地,将第一序列映射在用于发送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上可以包括:将第一序列和一个或多个第一副本序列映射在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第N个时域符号上的用于发送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上,其中,N为小于或等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的数量的正整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序列映射在用于发送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上可以包括:生成第三序列的一个或多个第三副本序列,以及将第三序列及一个或多个第三副本序列中的每一个分别映射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的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上。可选地,第三序列可以为第一序列和一个或多个第一副本序列的组合序列。可选地,一个或多个第三副本序列的数量可以基于用于发送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的数量来确定。
例如,以上行控制信道为例,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格式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映射方式可以包括:终端获取用于发送上行控制信道的物理资源块配置,并生成具有固定长度的一个序列(例如,第一序列),以及将序列重复地依次映射在用于发送该上行控制信道的同一时域符号(例如,用于发送该上行控制信道的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第N个时域符号,其中N为小于或等于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的数量的正整数)内所配置的一个或多个物理资源块上。换句话说,终端可以根据所生成的具有固定长度的第一序列生成一个或多个第一副本序列并依次映射在用于发送该上行控制信道的同一时域符号内所配置的一个或多个物理资源块上。一个或多个第一副本序列可以是与第一序列完全相同的序列,也可以是基于第一序列生成的具有不同循环移位值的序列。
可选地,所生成的第一序列的固定长度可以是单个物理资源块所包含子载波(例如,上行可用的子载波)个数的整数倍。例如,固定长度可以与单个物理资源块所包含子载波个数相同,即,长度为12。可选地,可以基于配置用于发送上行控制信道的物理资源块所包含的上行可用子载波的总数和该固定长度来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一副本序列的数量。例如,假设配置5个物理资源块用于发送该上行控制信道,每个物理资源块中的所有子载波均可用于上行发送,则可以确定上行可用子载波的总数为60。如果固定长度为12,则可以确定在一个时域符号内需要60/12=5个固定长度的序列,因此,除开第一序列之外,可以确定还需要生成4个第一副本序列。
进一步地,类似于上文所述的示例,当用于发送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符号为多个时,还可以生成固定长度的多个序列,例如,第三序列和第三序列的一个或多个第三副本序列。可选地,第三序列可以是固定长度的第一序列及其在同一时域符号内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副本序列的组合序列,并且一个或多个第三副本序列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与第三序列完全相同的序列或基于第三序列生成的具有不同初始循环移位值的序列。第三序列和第三序列的一个或多个第三副本序列中的每一个序列可以与其所映射到的时域符号存在对应关系,例如,映射在不同时域符号上的序列可以具有不同循环移位值/初始相位等。类似地,以传输HARQ-ACK和/或SR的上行控制信道为例,第一序列(和/或其副本序列)可以携带HARQ-ACK和/或SR信息。可选地,终端可以根据HARQ-ACK和/或SR信息比特确定上行控制信道所发送序列及其第一副本序列的循环移位值,例如,根据上文所述的方式。
可选地,终端获取用于发送上行控制信道的物理资源块配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是,终端可以根据高层信令和/或下行控制信息的指示获取用于发送上行控制信道的物理资源块的位置信息。可选地,物理资源块的位置信息可以包括起始物理资源块的索引/相对索引、物理资源块个数、以及结束物理资源块的索引/相对索引中的至少两个。可选地,终端获取用于发送上行控制信道的物理资源块可以为连续的多个物理资源块。这种上行信道设计的好处在于,无需根据所配置的物理资源块数量改变序列长度,即不影响序列的生成,可以一定程度上简化基站的实现。并且,这种上行信道设计同样也可以提升上行信道的接收性能,且当所配置的物理资源块越大,上行控制信道接收对残留自干扰的鲁棒性能越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501中获取的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用于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推进的第三配置信息。并且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执行的方法500还可以包括基于第三配置信息对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执行发送功率推进。
例如,仍以上行控制信道为例,终端可以在用于上行控制信道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上进行上行控制信道发送功率推进(power boosting)。其中,发送功率推进含义可以是进行发送功率推进的上行控制信道每资源粒子能量(Energy per ResourceElement,EPRE)比未进行发送功率推进的上行控制信道每资源粒子能量高X dB,其中X的获取方式可以是以下至少一个:终端通过高层信令获取(例如RRC信令),终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获取(例如DCI),或者为协议固定值。终端可以获取与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功率推进有关的配置信息(例如,第三配置信息),并且确定是否进行上行控制信道发送功率推进。可选地,终端获取与发送功率推进有关的配置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中至少一种:终端通过高层信令获取(例如RRC信令),终端通过下行控制信息(例如DCI)获取,根据协议规定来获取。可选地,终端获取的与发送功率推进有关的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指示开启/关闭该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例如,具有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格式的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推进的信息;指示开启/关闭特定格式的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推进的信息;指示该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推进适用的时间单元的信息;和指示特定格式的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推进适用的时间单元的信息。这里所述的特定格式的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可以包括具有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格式的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上行控制信道格式0、或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中的至少一种。此外,其中,这里所述的时间单元可以是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时域符号、时隙、子帧、无线帧、迷你时隙等。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通过增大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从而可以提升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保证在自干扰条件下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接收性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基于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信道格式确定用于发送该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时间单元,并且当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为特定格式时,用于发送该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时间单元可以包括特定下行时间单元。如上所述,时间单元的含义可以是以下至少一个:时隙、时域符号、子帧、无线帧、迷你时隙等。例如,仍以传输HARQ-ACK和/或SR的上行控制信道为例,终端可以基于上行控制信道的信道格式确定HARQ-ACK和/或SR上报的时间单元。例如,当上行控制信道的信道格式为特定格式时,终端可以在下行时间单元上上报HARQ-ACK和/或SR;否则,终端不被允许在下行时间单元上上报HARQ-ACK和/或SR。可选地,下行时间单元可以至少包括以下之一: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配置的TDD上行下行配置中配置为下行的时间单元、在DCI配置的时隙格式指示(Slot formatindication,SFI)中配置为下行的时间单元、在RRC信令配置的TDD上行下行配置中配置为灵活(flexible)的时间单元且该灵活的时间单元上被配置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或同步信号块(SSB)等公共下行传输的时间单元、以及在DCI配置的时隙格式指示(SFI)中配置为灵活(flexible)的时间单元且该灵活的时间单元上被配置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或同步信号块(SSB)等公共下行传输的时间单元。可选地,这里所述的特定格式可以包括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格式、上行控制信道格式0、或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中的至少一种。这种设计可以保证上行信道(例如,上行控制信道)兼容于现有NR协议并实现灵活双工传输。
如上所述,灵活双工系统中存在严重的自干扰问题,将极大影响采用灵活双工通信的基站或终端的接收性能。如图4所示,自干扰可以分为来自于相同频带的自干扰(以下称同频自干扰)与来自相邻频带的自干扰(以下称邻频自干扰)。同频自干扰主要由自干扰信号的线性部分确定,但干扰强度更大,对接收性能的影响更大;而邻频自干扰则主要由自干扰信号的非线性部分确定,干扰强度稍小,且可以通过增加与邻频间的保护间隔一定程度上抑制干扰强度。由此可见,当同频自干扰与邻频自干扰同时存在时,应优先保证同频自干扰的消除能力。
与传统的在接收端通过天线消除、射频消除、数字域消除的方式消除自干扰不同,本公开的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方法500还包括一种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方式,其通过收发信号的联合设计,保证采用灵活双工通信的基站或终端在接收期望信号时免于接收自干扰信号。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设计需要利用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的数字变换特性与波形特性,往往对自干扰信号的线性部分更为适用。因此,优选地,本公开提出的方法适用于同频自干扰处理。然而,本公开提出的方法同样也可以适用于邻频自干扰处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501中获取的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用于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第四配置信息。并且方法500还可以包括:基于第四配置信息,对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可以获取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有关的配置信息(例如,第四配置信息),并根据该配置信息在特定的时域符号上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具体地,终端获取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有关的配置信息的方式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通过RRC、MAC CE等高层信令获取,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获取,通过协议固定值或固定规则获取。在一些示例中,终端获取的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有关的配置信息的种类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用于发送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的上行交织映射有关的配置信息、用于接收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下行交织映射有关的配置信息、用于发送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以及接收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有关的配置信息。可选地,终端可获取的配置信息种类可以与终端的双工能力上报相关。例如,当终端上报非灵活双工能力(如,TDD、FDD)时,终端可获取的配置信息种类可以为上行交织映射有关的配置信息、和/或下行交织映射有关的配置信息;而当终端上报灵活双工能力(如,全双工等)时,终端可获取的配置信息种类除上述两种外还可包括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有关的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获取的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有关的配置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指示开启/关闭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信息、用于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交织映射图样、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物理信道类型、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物理信号类型、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频率单元。在一些示例中,时间单元可以是以下至少一个:时域符号、时隙、子帧、无线帧、迷你时隙。在一些示例中,频率单元可以是以下至少一个:物理资源块(PRB)、物理资源块组(RBG)、带宽部分(BWP)、小区系统带宽。
在一些示例中,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图样的种类可以至少包括以下之一: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图样、上行交织映射图样、下行交织映射图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发送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和/或接收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时域符号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并且可选地,用于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交织映射图样可以包括第一交织映射图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交织映射图样可以包括第一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图样、第一上行交织映射图样和第一下行交织映射图样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第一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图样可以是:在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将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映射在该时域符号内的第一子载波集合上,以及将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映射在该时域符号内的第二子载波集合上,其中,第一子载波集合为该时域符号内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的集合或该时域符号内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的集合中的一个,并且,第二子载波集合为时域符号内第一子载波集合之外的子载波的集合。
可选地,第一上行交织映射图样可以是:在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将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映射在该时域符号内的第三子载波集合上,其中,第三子载波集合为该时域符号内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的集合或该时域符号内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的集合中的一个。
可选地,第一下行交织映射图样可以是:在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将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映射在该时域符号内的第四子载波集合上,其中,第四子载波集合为该时域符号内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的集合或该时域符号内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的集合中的一个。
例如,第一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图样可以包括:在同一时域符号内,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上,并且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上;或,在同一时域符号内,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上,并且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上。可选地,上行信道可以包括任意上行物理信道(例如,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等),并且上行信号可以包括任意上行物理信号(例如,探测参考信号(SRS)、用于PUCCH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用于PUSCH的DMRS等)。此外,可选地,下行信道可以包括任意下行物理信道(例如,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等),并且下行信号可以包括任意下行物理信号(例如,CSI-RS、用于PDCCH的DMRS、用于PDSCH的DMRS等)。在一些示例中,上行信道可以是上行控制信道(PUCCH),例如,可以是具有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格式的上行控制信道、上行控制信道格式0或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这主要是考虑到采用上行与下行交织映射方式会降低时频资源使用效率,更适合用于占用物理资源不多的上行或下行信号;同时,上行控制信道的某些格式无需信道估计,可以直接基于序列相关检测实现接收,对于残留邻频自干扰信号具有更高的鲁棒特性。
更具体地,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图样的示例。以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为例,在一些示例中,在不同的时域符号内,上行信号与下行信号的交织映射方式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在所有时域符号上,上行信号在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并且下行信号在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上映射;或者,在所有时域符号上,上行信号在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并且下行信号在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如图6图样1(a)和图样1(b)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在奇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上行信号在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并且下行信号在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并且在偶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上行信号在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并且下行信号在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如图6图样2(b)所示(例如,在图6中,假设子载波索引从上到下从0开始)。或者,在奇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上行信号在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并且下行信号在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并且在偶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上行信号在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并且下行信号在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如图6图样2(a)所示。
在以上这种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方式(例如,第一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图样)中,上行与下行信号可以分别以频域1/2密度(即均为每2个资源粒子占用1个)进行映射且通过奇偶映射实现频域分离。当进行灵活双工通信的设备能保证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的时域同步时,根据OFDM波形也即傅里叶变换的性质,这种映射方式可以在灵活双工设备的接收端实现自干扰信号线性部分与期望接收信号的时域分离,即免线性部分自干扰的接收。因此,这种映射方式可以适合于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为自干扰信号,干扰上行信号接收,上行信号被配置提前发送可保证发送接收的时域同步),或小区中心用户终端(发送上行信号为自干扰信号,干扰下行信号接收,小区中心用户终端与基站的距离较近可以使得下行信号的传输时延与上行信号的发送提前忽略不计,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近似时域同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发送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和/或接收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为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并且可选地,用于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交织映射图样可以包括第二交织映射图样。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交织映射图样可以包括第二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图样、第二上行交织映射图样和第二下行交织映射图样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第二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图样可以是:在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将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映射在该时域符号内的第五子载波集合上,以及将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映射在该时域符号内的第六子载波集合上,其中,第五子载波集合为该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的子载波的集合或该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2的子载波的集合中的一个,并且,第六子载波集合为该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的子载波的集合或该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2的子载波的集合中的另一个,其中,k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可选地,第二上行交织映射图样可以是:在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将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映射在该时域符号内的第七子载波集合上,其中,第七子载波集合为该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的子载波的集合或该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2的子载波的集合中的一个,其中,k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可选地,第二下行交织映射图样可以是:在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将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映射在该时域符号内的第八子载波集合上,其中,第八子载波集合为该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的子载波的集合或该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2的子载波的集合中的一个,其中,k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例如,仍以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为例,第二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图样可以包括:在同一时域符号内,上行信号与下行信号均映射在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上且均为每4个子载波(即每隔3个子载波)映射一个子载波,并且上行信号与下行信号映射在不同的子载波上。类似地,可选地,上行信道可以包括任意上行物理信道(例如,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等),并且上行信号可以包括任意上行物理信号(例如,SRS、用于PUCCH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用于PUSCH的DMRS等)。此外,可选地,下行信道可以包括任意下行物理信道(例如,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等),并且下行信号可以包括任意下行物理信号(例如,CSI-RS、用于PDCCH的DMRS、用于PDSCH的DMRS等)。更进一步地,在上述采用上行与下行交织映射的时域符号上,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上无任何上行与下行映射。一个具体的实例为,在同一时域符号内的单个物理资源块上,单个物理资源块包括子载波索引0~11的12个子载波,此时,上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n=0,4,8的子载波上,下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n=2,6,10的子载波上;或者,在同一时域符号内的单个物理资源块上,上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n=2,6,10的子载波上,下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n=0,4,8的子载波上。在一些示例中,上行信道可以是上行控制信道(PUCCH),例如,可以是具有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格式的上行控制信道、上行控制信道格式0或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这主要是考虑到采用上行与下行交织映射方式会降低时频资源使用效率,更适合用于占用物理资源不多的上行或下行信号;同时,上行控制信道的某些格式无需信道估计,可以直接基于序列相关检测实现接收,对于残留邻频自干扰信号具有更高的鲁棒特性。
更具体地,仍以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为例,在一些示例中,在不同的时域符号内,上行信号与下行信号的交织映射方式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在所有时域符号上,单个物理资源块内上行信号均映射在索引为n=2,6,10的子载波上,并且下行信号均映射在索引为n=0,4,8的子载波上;或者,在所有时域符号上,单个物理资源块内上行信号均映射在索引为n=0,4,8的子载波上,并且下行信号均映射在索引为n=2,6,10的子载波上,如图6图样3(b)与图样3(a)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在奇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单个物理资源块内上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n=2,6,10的子载波上并且下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n=0,4,8的子载波上,并且在偶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单个物理资源块内上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n=0,4,8的子载波上并且下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n=2,6,10的子载波上,如图6图样4(b)所示;或者,在偶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单个物理资源块内上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n=2,6,10的子载波上并且下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n=0,4,8的子载波上,并且在奇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单个物理资源块内上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n=0,4,8的子载波上并且下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n=2,6,10的子载波上,如图6图样4(a)所示。
在以上这种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方式(例如,第二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图样)中,上行与下行信号分别以频域1/4密度(即均为每4个资源粒子占用1个)进行映射且频分映射在偶数索引的子载波上。此时,即使灵活双工的设备无法保证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的时域同步,根据傅里叶变换的性质,这种映射方式也可以在灵活双工设备的接收端实现自干扰信号线性部分与期望接收信号的时域分离,即免线性自干扰的接收。因此,这种映射方式可以适合于用户终端,尤其是距离基站较远,上行信号提前发送时间较大的用户终端,此时在终端侧无法保证下行信号接收与上行信号发送的时域同步,采用上述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方式可以保证线性自干扰与期望接收信号的分离。
此外,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行交织映射图样的示例。例如,终端所获取的上行交织映射图样的一个实例可以是如图7中任一图样。例如,以上行信号为例,第一上行交织映射图样可以包括:在所有时域符号上,上行信号在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并且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或者,在所有时域符号上,上行信号在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并且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如图7图样1(a)与图样1(b)所示。或者,在奇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上行信号在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并且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并且在偶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上行信号在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并且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如图7图样2(b)所示。或者,在偶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上行信号在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并且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并且在奇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上行信号在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并且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如图7图样2(a)所示。或者,例如,第二上行交织映射图样可以包括:在所有时域符号上,单个物理资源块内上行信号均映射在索引为n=2,6,10的子载波上并且其余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或者,在所有时域符号上,单个物理资源块内上行信号均映射在索引为n=0,4,8的子载波上并且其余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如图7图样3(b)与图样3(a)所示。或者,在奇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单个物理资源块内上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n=2,6,10的子载波上并且其余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并且在偶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单个物理资源块内上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n=0,4,8的子载波上,其余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如图7图样4(b)所示。或者,在偶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单个物理资源块内上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n=2,6,10的子载波上并且其余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并且在奇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单个物理资源块内上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n=0,4,8的子载波上并且其余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如图7图样4(a)所示。
此外,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下行交织映射图样的示例。例如,终端所获取的下行交织映射图样的一个实例可以是如图8中任一图样。例如,以下行信号为例,第一下行交织映射图样可以包括:在所有时域符号上,下行信号在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并且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或者,在所有时域符号上,下行信号在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并且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如图8图样1(a)与图样1(b)所示。或者,在奇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下行信号在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并且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并且在偶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下行信号在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并且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如图8图样2(b)所示。或者,在奇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下行信号在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并且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并且在偶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下行信号在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上映射并且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如图8图样2(a)所示。或者,例如,第二下行交织映射图样可以包括:在所有时域符号上,单个物理资源块内下行信号均映射在索引为n=0,4,8的子载波上,并且其余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或者,在所有时域符号上,单个物理资源块内下行信号均映射在索引为n=2,6,10的子载波上,并且其余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如图8图样3(b)与图样3(3)所示。或者,在奇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单个物理资源块内下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n=0,4,8的子载波上并且其余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并且在偶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单个物理资源块内下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n=2,6,10的子载波上并且其余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如图8图样4(b)所示。或者,在偶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单个物理资源块内下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n=0,4,8的子载波上并且其余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并且在奇数索引的时域符号上,单个物理资源块内下行信号映射在索引为n=2,6,10的子载波上,其余子载波上无上行与下行映射,如图8图样4(a)所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获取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通过高层信令或下行控制信息DCI获取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的索引或相对索引;将配置用于特定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和特定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时间单元确定为应用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将配置用于特定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的时间单元确定为应用上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以及将配置用于特定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时间单元确定为应用下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在一些示例中,时间单元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时域符号、时隙、子帧、无线电帧和迷你时隙。在一些示例中,特定上行信道可以包括具有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格式的上行信道和/或上行控制信道格式0和/或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等。在一些示例中,特定上行信号可以包括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格式的上行信号,或者任何其它上行信号,例如,SRS、用于PUCCH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用于PUSCH的DMRS等。在一些示例中,特定下行信道可以包括任何下行控制信道或下行共享信道,例如PDCCH或PDSCH等。在一些示例中,特定下行信号可以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用于PDCCH的DMRS、用于PDSCH的DMRS等。
具体地,在一些示例中,终端获取所述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的具体方式可以是终端通过高层信令,或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CI)获取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的索引或相对索引。一个具体的实例为,终端通过用户组DCI,例如指示SFI的DCI格式等,获取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的指示。这种设计可以保证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可应用于更多的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以下行为例,终端通过用户组DCI获取下行符号或灵活符号中需应用下行交织映射时域符号位置的指示信息,并且下行交织映射可以适用于包括PDSCH、PDCCH、CSI-RS等在内的所有下行信道与下行信号,或下行交织映射也可以仅适用于如PDSCH的特定下行信道或特定下行信号。另一个具体的实例为,终端通过承载上行授权的DCI获取应用上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的指示,和/或终端通过承载下行授权的DCI获取应用下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的指示。这种设计可以灵活地触发交织映射,通过调度方式在PDSCH或PUSCH的时域资源中指示应用交织映射的时域资源。另一个具体的实例为,终端通过RRC/MAC CE等高层信令获取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的指示。这种指示方式为半静态的指示,同用户组DCI指示方式类似,也可以使交织映射应用更多的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
在一些示例中,终端获取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的具体方式还可以是终端在特定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和特定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上应用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以上行信号为例,一个具体的实例为,终端可以根据特定上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位置确定是否在特定上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上应用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例如,当特定上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位置满足下述条件时,终端可以在特定上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上应用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该时域符号为配置为下行的时域符号、该时域符号为配置为灵活的时域符号且在该符号上配置了公共搜索空间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同步信号块(SSB)、该时域符号上配置了下行信号的接收。可选地,特定上行信号可以是上行控制信道格式0和/或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和/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格式的上行控制信道。以下行信号为例,另一个具体的实例为,终端可以根据特定下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位置确定是否在特定下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上应用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例如,当特定下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位置满足下述条件时,终端可以在特定下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上应用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该时域符号为配置为上行的时域符号、该时域符号为配置为灵活的时域符号且在该符号上配置了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资源、该时域符号上配置了上行信号的接收。可选地,特定下行信号可以是CSI-RS、下行控制信道等。
在一些示例中,终端获取所述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的具体方式还可以是终端根据特定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位置确定是否在特定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上应用上行交织映射;或终端根据特定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传输的时间单元位置确定是否在特定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上应用下行交织映射。以上行信号为例,一个具体的实例为,终端可以根据特定上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位置确定是否在特定上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上应用上行交织映射。例如,当特定上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位置满足下述条件时,终端可以在特定上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上应用上行交织映射:该时域符号为配置为下行的时域符号、该时域符号为配置为灵活的时域符号且在该符号上配置了公共搜索空间的控制信道资源集合(Coreset)/同步信号块(SSB)。可选地,特定上行信号可以是上行控制信道格式0和/或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和/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格式的上行控制信道。以下行信号为例,另一个具体的实例为,终端可以根据特定下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位置确定是否在特定下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上应用下行交织映射,例如,当特定下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位置满足下述条件时,终端可以在特定下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上应用下行交织映射:该时域符号为配置为上行的时域符号、该时域符号为配置为灵活的时域符号且在该符号上配置了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可选地,特定下行信号可以是CSI-RS、下行控制信道等。
如上所述,灵活双工系统中存在严重的自干扰问题,将极大影响采用灵活双工通信的基站或终端的接收性能,需要采用与传统的双工系统(例如TDD或FDD系统)中不同的发送或接收方法。例如,采用不同的功率,不同的信道/信号结构(例如,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格式和交织映射图样)等。
为了充分发挥传统的双工系统与灵活双工系统的优势,在实际部署中,需要半静态的或者动态的切换双工方式。例如,在部分时间单元(例如,时隙或符号)中,采用灵活双工方式,在其他时间单元(例如,时隙或符号)中,采用TDD。为了实现终端在不同双工方式下及时的调整相应的发送和接收方法,终端可根据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确定各个时频资源对应的双工方式,并根据双工方式与特定的发送和接收方法的对应关系,确定相应的发送和接收方法。或者,可以根据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确定特定的时频资源对应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可选地,终端可根据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确定各个时频资源对应的双工方式,其中,信令可以指示每个时间单元中的双工方式,或者,信令可以指示每个时间和频率资源单元中的双工方式。
可选地,终端可根据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确定各个时频资源对应的双工方式,其中,信令可以指示每个时间单元或者每个时间和频率资源单元中的上下行配置。终端可以根据信令指示的上下行配置,确定双工方式。例如,如果一个时间单元中仅配置了一个传输方向(上行或下行),则双工方式可以被确定为TDD,如果一个时间单元中配置了多个传输方向(上行和下行),则双工方式可以被确定为全双工。
时间单元可以为符号、子时隙、时隙、帧、或者时隙集合中的至少一种。时间和频率资源单元中的频率单元可以为载波、子载波、小区系统带宽、带宽部分(BWP)、资源块集合(RB set)、物理资源块组(RBG group)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终端可以获取基站的各种双工方式的集合,并且获取每个双工方式对应的发送和接收方法。根据一种实现方式,基站配置或协议规定发送和接收方法一,并配置或协议规定该发送和接收方法对应于预定义的双工方式,例如,对应于TDD或FDD。基站配置发送和接收方法二,并配置或协议规定该方法对应的双工方式,例如,全双工。
可选地,通过不同的发送和接收方法所获得的信号不能进行合并。换句话说,在不同双工方式下获得的信号不能进行联合统计。发送和接收方法或双工方式可以是基站侧的发送和接收方法或双工方式。或者,发送和接收方法或双工方式可以是终端侧的发送和接收方法或双工方式。
例如,在终端进行RRM测量或进行CSI测量的场景下,终端生成的RRM测量结果或CSI测量结果,可以不包括在不同双工方式下获得的测量结果的平均。根据一种实现方式,基站分别配置多套RRM或CSI上报,其中一套上报仅包括一种双工方式下的测量结果。基站配置一套上报所对应的双工方式。根据另一种实现方式,基站配置一套RRM或CSI上报,在每一个上报结果中,仅包括一种双工方式下的测量结果,各个上报结果可对应不同的双工方式下的测量结果。可选地,UE可以在上报测量结果时,也上报该测量结果对应的双工方式。
又例如,在终端进行随机接入过程(RACH)的场景下,如果终端在基站处于不同双工方式的资源上发送PRACH,终端可以根据对应的双工方式确定PRACH参数,例如PRACH时频资源、PRACH功率参数、PRACH功率提升步长(power ramping step)等。如果终端在基站处于不同双工方式的资源上发送PRACH,物理层可通知高层挂起功率提升计数器(powerramping counter),或者,物理层可通知高层挂起前导序列发送计数器(preambletransmission counter)。如果终端在基站处于不同双工方式的资源上发送PRACH,对于不同双工方式,终端可以分别维护RACH过程的计数器(counter)/计时器(timer)/时间窗,例如功率提升计数器、前导序列发送计数器、随机接入相应窗(RA response Window)等。
接下来,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执行的方法900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在步骤S901中,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并且在步骤S902中,基站可以接收和/或发送所述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其中,所述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可以是基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发送和/或接收的。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执行的方法900还可以包括与上文参考图5-8所描述的方法相对应的任何方法,例如,方法900可以包括基站对如上所述的第二配置信息、第三配置信息和第四配置信息等进行配置的任何方法。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终端1000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终端1000可以包括收发器1010和处理器1020。收发器1010可以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处理器1020可以被配置为(例如控制收发器1010)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由终端执行的方法。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1100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1100可以包括收发器1110和处理器1120。收发器1110可以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处理器1120可以被配置为(例如控制收发器1110)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由基站执行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该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用于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任何方法。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可以被实现为从特定视角具体实现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代码。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是可以存储计算机系统可读的数据的任何数据存储设备。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示例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磁带、软盘、光学数据存储设备、载波(例如,经由因特网的数据传输)等等。可以通过经由网络所连接的计算机系统来分布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并且因此可以以分布式方式存储和执行计算机可读代码。而且,可以由应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容易地解释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功能程序、代码和代码段。
将理解到,可以以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的形式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软件可以被存储为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处理器上可执行的程序指令或计算机可读代码。非暂态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示例包括磁性存储介质(例如,ROM、软盘、硬盘等等)和光学记录媒体(例如,CD-ROM、数字视频盘(DVD)等等)。非暂态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还可以分布在网络耦合的计算机系统上,使得计算机可读代码以分布式方式存储和执行。该介质可以由计算机读取、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由处理器执行。可以通过计算机或包括控制器和存储器的便携式终端实现各种实施例,并且存储器可以是适于存储具有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指令的(多个)程序的非暂态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示例。可以通过具有用于具体实现权利要求中所描述的装置和方法的代码的程序实现本公开,所述程序存储在机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程序可以电子地携载在任何介质上,诸如经由有线或无线连接所传递的通信信号,并且本公开适合地包括它的等同物。
以上所描述的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发送和/或接收所述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为第一格式的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为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的第二配置信息,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格式的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映射方式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生成第一序列;以及
将所述第一序列映射在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生成第一序列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确定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所包含的上行可用子载波的总数;以及
生成具有第一长度的第一序列,其中,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上行可用子载波的总数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生成第一序列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确定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
生成具有第二长度的第一序列,其中,所述第二长度为固定长度;以及
生成所述具有第二长度的第一序列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副本序列,并且
其中,将所述第一序列映射在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上包括:
将所述第一序列和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副本序列映射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第N个时域符号上的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上,
其中,N为小于或等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的数量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一序列映射在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上包括:
生成所述第一序列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副本序列,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副本序列的数量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的数量来确定;以及
将所述第一序列及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副本序列中的每一个分别映射到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的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副本序列中的每一个是与所述第一序列相同的序列或基于所述第一序列生成的具有不同循环移位值的序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的第二配置信息包括:
基于高层信令和/或下行控制信息的指示获取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的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两项:
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的起始物理资源块的索引或相对索引,
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的物理资源块数量,和
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频域资源的结束物理资源块的索引或相对索引。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信道格式确定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时间单元,
其中,当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为特定格式时,用于发送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时间单元包括特定下行时间单元,其中,所述特定下行时间单元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配置的时分双工TDD上行下行配置中配置为下行的时间单元;
在下行控制信息DCI配置的时隙格式指示SFI中配置为下行的时间单元;
在RRC信令配置的TDD上行下行配置中配置为灵活时间单元且该灵活时间单元上被配置公共下行传输的时间单元;和
在DCI配置的时隙格式指示SFI中配置为灵活时间单元且该灵活时间单元上被配置公共下行传输的时间单元,
其中,所述特定格式包括所述第一格式、上行控制信道格式0和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为用于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的发送功率推进的第三配置信息,并且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三配置信息对所述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执行发送功率推进,
其中,执行所述发送功率推进的上行信道或上行信号为所述第一格式、上行控制信道格式0和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为用于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第四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四配置信息,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
其中,所述第四配置信息的类型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用于发送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的上行交织映射配置信息;
用于接收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下行交织映射配置信息;和
用于发送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以及接收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配置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所述第四配置信息包括获取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指示开启/关闭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信息;
用于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交织映射图样;
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物理信道类型;
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物理信号类型;
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和
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频率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发送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和/或接收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为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并且其中,用于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交织映射图样包括第一交织映射图样,其中,所述第一交织映射图样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将所述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映射在所述时域符号内的第一子载波集合上,以及将所述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映射在所述时域符号内的第二子载波集合上,其中,所述第一子载波集合为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的集合或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的集合中的一个,并且,所述第二子载波集合为所述时域符号内除所述第一子载波集合之外的子载波的集合;
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将所述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映射在所述时域符号内的第三子载波集合上,其中,所述第三子载波集合为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的集合或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的集合中的一个;和
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将所述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映射在所述时域符号内的第四子载波集合上,其中,所述第四子载波集合为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奇数的子载波的集合或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偶数的子载波的集合中的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发送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和/或接收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时域符号为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并且其中,用于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交织映射图样包括第二交织映射图样,其中,所述第二交织映射图样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将所述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映射在所述时域符号内的第五子载波集合上,以及将所述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映射在所述时域符号内的第六子载波集合上,其中,所述第五子载波集合为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的子载波的集合或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2的子载波的集合中的一个,并且,所述第六子载波集合为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的子载波的集合或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2的子载波的集合中的另一个;
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将所述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映射在所述时域符号内的第七子载波集合上,其中,所述第七子载波集合为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的子载波的集合或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2的子载波的集合中的一个;和
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时域符号中的每一个上,将所述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映射在所述时域符号内的第八子载波集合上,其中,所述第八子载波集合为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的子载波的集合或所述时域符号内索引为4k+2的子载波的集合中的一个,
其中,k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通过高层信令或下行控制信息DCI获取应用上行和/或下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的索引或相对索引;
将配置用于特定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和特定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时间单元确定为应用上行和下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
将配置用于特定上行信道和/或上行信号的时间单元确定为应用上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以及
将配置用于特定下行信道和/或下行信号的时间单元确定为应用下行交织映射的时间单元,
其中,所述时间单元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时域符号、时隙、子帧、无线电帧和迷你时隙,
其中,所述特定上行信道包括上行控制信道格式0、上行控制信道格式1和第一格式的上行信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特定上行信号包括第一格式的上行信号,所述特定下行信道包括下行控制信道,并且所述特定下行信号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用于发送和/或接收所述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每个时频资源所对应的双工方式,以及
根据所述每个时频资源所对应的双工方式确定该时频资源所对应的发送接收方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用于发送和/或接收所述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每个时频资源所对应的双工方式包括:
根据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确定所述每个时频资源的上下行配置;以及
根据所述上下行配置确定每个时频资源所对应的双工方式。
17.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
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用于发送和/或接收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第一配置信息;以及
接收和/或发送所述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其中,所述物理信道或物理信号基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发送和/或接收。
19.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
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16或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32885.9A CN115706651A (zh) | 2021-08-13 | 2021-08-13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终端和基站 |
US18/681,349 US20240340894A1 (en) | 2021-08-13 | 2022-08-12 |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PCT/KR2022/012113 WO2023018294A1 (en) | 2021-08-13 | 2022-08-12 |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32885.9A CN115706651A (zh) | 2021-08-13 | 2021-08-13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终端和基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06651A true CN115706651A (zh) | 2023-02-17 |
Family
ID=85180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32885.9A Pending CN115706651A (zh) | 2021-08-13 | 2021-08-13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终端和基站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340894A1 (zh) |
CN (1) | CN115706651A (zh) |
WO (1) | WO202301829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93541A (zh) * | 2023-02-17 | 2023-05-30 |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19189B (zh) * | 2017-04-24 | 2022-04-19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或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KR102778114B1 (ko) * | 2017-08-02 | 2025-03-10 | 애플 인크. | Nr pucch에 대한 시퀀스 설계 및 자원 할당 |
EP3618328B1 (en) * | 2018-02-14 | 2022-09-0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signal between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upporting unlicensed ban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ame |
US11039429B2 (en) * | 2018-04-04 | 2021-06-1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
WO2021150787A2 (en) * | 2020-01-21 | 2021-07-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ifferent reliability levels for 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ack/nack) transmissions |
-
2021
- 2021-08-13 CN CN202110932885.9A patent/CN115706651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8-12 WO PCT/KR2022/012113 patent/WO2023018294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8-12 US US18/681,349 patent/US20240340894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018294A1 (en) | 2023-02-16 |
US20240340894A1 (en) | 2024-10-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05206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US1168995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RM measurement enhancement for NR unlicensed | |
US1164125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w-overhead and low latency multi-beam operation | |
US1091204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reference signal and synchronization | |
US1028517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ame structure for advanc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US2021006797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beam operations | |
CN114531330A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初始接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21023541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bch payload in higher frequency ranges | |
US20230284222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control channe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106364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signaling for multi-stream transmission | |
US20240007242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beam reference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4885416A (zh) | 终端及由终端执行的方法 | |
US20240163682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dexing of ss/pbch block in unlicensed spectrum | |
CN114902617B (zh) | 用于较高频率范围内的ss/pbch块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4071753A (zh) | 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3519145B (zh) | 用于确定免许可频谱中的子载波偏移的方法和装置 | |
US20240340894A1 (en) |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8282597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及由其执行方法 | |
CN115441998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基站及由其执行的方法 | |
CN115087101A (zh) | 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8232943A (zh) | 由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节点执行的方法以及无线通信设备 | |
CN117998401A (zh) | 一种用于定位的信号发送和/或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8785430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节点、用户设备及其执行的方法 | |
CN119497211A (zh) | 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和基站及其执行的方法 | |
CN118785185A (zh) | 一种与定位有关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