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623764B - 一种基于ai和数据流的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异常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ai和数据流的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异常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23764B
CN115623764B CN202211629489.XA CN202211629489A CN115623764B CN 115623764 B CN115623764 B CN 115623764B CN 202211629489 A CN202211629489 A CN 202211629489A CN 115623764 B CN115623764 B CN 1156237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enter
liquid
center equipment
value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294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23764A (zh
Inventor
谭小敢
肖必龙
夏刚
潘泽江
黄瑞强
苏剑
文明
蔡幸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tct Dat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tct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tct Dat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tct Dat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2948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237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23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37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237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37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836Thermal management, e.g. server temperatur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3/00Devices or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differences of two or more fluid pressure val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5Testing of complete machines, e.g. washing-machines or mobile phon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8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by doing functionality tes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718Forced ventilation of a gaseous coola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8Liquid cooling with phase chan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10Pressure
    • F24F2140/12Heat-exchange fluid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Algebra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AI和数据流的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异常分析方法。分析方法包括:数据中心设备在运行时,检测当前时刻t下液体管道的当前液体压力值F以及气体管道的当前气体压力值F;由当前液体压力值F与前一时刻t‑1的历史液体压力值F液1得到液体压力差值△F;根据液体压力差值△F,判断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第一运行异常条件;若是,则进一步根据当前气体压力值F与前一时刻t‑1的历史气体压力值F气1得到气体压力差值△F;根据气体压力差值△F,判断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第二运行异常条件。本发明能够解决数据中心设备的空调装置出现异常时,影响数据中心设备运行效率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AI和数据流的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异常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机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AI和数据流的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异常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设备一般是冷轧钢板或合金制作的用来存放计算机和相关控制设备的物件,常见的数据中心设备的数据机房中设置有服务器、控制器等一些电气元件结构,且在数据机房中设置有大量线缆;当数据中心设备在运行时,线缆以及电气元件会发热,进而会影响数据机房中的温度等空气环境,若不对数据机房内的空气环境进行调节,则会则会影响电气元件以及数据机房的使用效率。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数据机房内设置空调装置,对数据机房的降温,以保证数据机房的正常运行,空调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冷媒压力若出现异常,则会导致空调装置运行不稳定,因而会对数据中心设备运行环境造成影响,最终影响了数据中心设备的运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能够解决数据中心设备的空调装置中冷媒压力出现异常时,影响数据中心设备运行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AI和数据流的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异常分析方法,数据中心设备包括数据机房以及安装于数据机房内部的空调装置,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调节阀、液体管道、气体管道以及检测装置,其中,液体管道与气体管道连接在压缩机与调节阀之间,检测装置用于实时检测液体管道以及气体管道内冷媒的压力,分析方法包括:数据中心设备在运行时,检测当前时刻t下液体管道的当前液体压力值F以及气体管道的当前气体压力值F;由当前液体压力值F与前一时刻t-1的历史液体压力值F液1得到液体压力差值△F;根据液体压力差值△F,判断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第一运行异常条件;若是,则进一步根据当前气体压力值F与前一时刻t-1的历史气体压力值F气1得到气体压力差值△F;根据气体压力差值△F,判断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第二运行异常条件;若否,则控制调节阀减小开度;若是,则进一步获取数据机房内部的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与前一时刻t-1的历史环境温度值T机房1,判断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数据中心设备停机条件;若是,则控制关闭数据中心设备;若否,则控制数据中心设备继续运行;其中,液体压力差值△F、当前液体压力值F以及历史液体压力值F液1之间满足:△F=|F-F液1|;气体压力差值△F、当前气体压力值F以及历史气体压力值F气1之间满足:△F=|F-F气1|。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在空调装置中设置检测装置后,对空调装置中液体管道以及气体管道中的冷媒压力进行实时检测,能够避免因冷媒压力异常,对空调装置运行产生的影响,进一步的保证了数据机房中运行环境的稳定;而在本发明中,在对空调装置中的冷媒压力进行检测时,检测的是空调装置中液体管道以及气体管道中,相邻两个时刻的冷媒压力差值;可以理解的是,在空调装置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冷媒一直会进行热交换,因而气体管道以及液体管道中的冷媒压力会实时出现变化,因此通过对气体管道以及液体管道中前后两个时刻的压力进行检测后,用户能够根据压力差值判断出空调装置的运行是否稳定,当空调装置运行稳定时,此时说明数据中心设备的数据机房的运行环境稳定,对应的数据中心设备无异常;相反的,当检测到的前后两个时刻中的压力差值相差较大时,此时说明数据中心设备的数据机房的运行环境不稳定,对应的数据中心设备可能会出现异常;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数据中心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数据机房的运行环境还会受到其他条件的影响,举例来说,当数据中心设备在运行时,线缆以及电气元件会发热,其产生的热量也会对数据机房的运行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在本发明中在检测空调装置冷媒压力后,再对数据机房内的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进行检测,同时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与前一时刻中历史环境温度值T机房1的大小,能够更为精确的得到数据机房的运行环境是否稳定的情况;在空调装置中的冷媒压力达到异常条件时,且数据机房内的环境温度值均达到停机条件时,为保证数据中心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此时需要控制关闭数据中心设备,相应的对其进行散热、维修处理,最终使数据机房内的运行环境恢复正常;通过对空调装置中的冷媒压力以及运行环境进行实时检测,为数据机房提供了稳定的运行环境,进一步的保证了数据中心设备的运行效率。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判断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第一运行异常条件包括:在液体压力差值△F≤预设液体压力差值△F′时,数据中心设备不满足第一运行异常条件;和/或,在液体压力差值△F>预设液体压力差值△F′时,数据中心设备满足第一运行异常条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液体压力差值△F≤预设液体压力差值△F液′时,此时说明空调装置中的冷媒压力值变化较小,对应的此时空调装置运行相对稳定,即此时说明数据中心设备不满足运行异常条件,同时在数据中心设备不满足运行异常条件时,可以根据空调装置中冷媒流量的大小对调节阀进行控制,以提升空调装置的换热效率的方式,提升数据中心设备的运行效率;在液体压力差值△F>预设液体压力差值△F液′时,数据中心设备满足第一运行异常条件,此时说明空调装置中液体管道中冷媒压力出现了异常,进一步的可对气体管道内的冷媒压力进行检测,最终达到维持数据中心设备数据机房中运行环境稳定的目的。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预设液体压力差值△F′满足:△F′∈[0.15Mpa,0.2Mpa]。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将液体压力差值△F与预设液体压力差值△F′进行比较能够判断出空调装置中液体管道内的冷媒压力是否稳定,进一步的能够判断出空调装置运行是否稳定;预设液体压力差值△F′范围的设置为空调装置的运行稳定提供了保障。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判断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第一运行异常条件包括:若否,则控制调节阀维持当前开度继续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当判断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第一运行异常条件时,此时说明空调装置中的冷媒压力值变化较小,对应的此时空调装置运行相对稳定,即此时说明数据中心设备不满足运行异常条件,此时可控制调节阀维持当前开度继续运行,以保证了数据中心设备的正常运行效率。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数据中心设备满足第一运行异常条件时,判断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第二运行异常条件包括:在气体压力差值△F≤第一预设差值△F1时,数据中心设备不满足第二运行异常条件;和/或,在气体压力差值△F>第一预设差值△F1时,数据中心设备满足第二运行异常条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在气体压力差值△F>第一预设差值△F1时,此时表明气体压力值F在相邻两个时刻内压力值F变化值相对较大,因而此时需要对调节阀进行调节,以保证气体管道内冷媒压力稳定的目的;而在气体压力差值△F≤第一预设差值△F1,同时由于气体压力差值△F处于安全范围之内,此时可通过控制调节阀减小开度,以提升空调装置的运行效率,达到维持数据中心设备数据机房中运行环境稳定的目的。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调节阀能够在第一开度K1与第二开度K2运行,且调节阀在第一开度K1的开口大于调节阀在第二开度K2的开口,且在数据中心设备不满足第二运行异常条件时,分析方法还包括:在第一预设差值△F1<气体压力差值△F≤第二预设差值△F2,控制调节阀减小开度,并且以第一开度K1运行;和/或,在气体压力差值△F>第二预设差值△F2时,控制调节阀减小开度,并且以第二开度K2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数据中心设备不满足第二运行异常条件时,可进一步的根据气体压力差值△F的大小,对调节阀进行调节,以保证数据中心设备内部运行环境的稳定,其中在第一预设差值△F1<气体压力差值△F≤第二预设差值△F2,说明虽然此时气体管道内部的冷媒压力值变化较大,但是变化的幅度相对较小,此时可减小调节阀的开度,直至以第一开度K1运行,最终达到降低气体管道内冷媒的压力的目的;同时,在在气体压力差值△F>第二预设差值△F2时,表明在当前空调装置运行时,气体管道内部冷媒压力值变化较大,因而此时在调节至调节阀以第二开度K2运行,达到了降低冷媒的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空调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预设差值△F2满足:△F2∈[0.25Mpa,0.35Mpa];第一预设差值△F1满足:△F1∈[0.15Mpa,0.25Mpa)。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将气体压力值F与第二预设差值△F2以及第一预设差值△F1进行比较能够判断出空调装置中气体管道内的冷媒压力是否稳定,进一步的能够判断出空调装置运行是否稳定;第二预设差值△F2以及第一预设差值△F1范围的设置为空调装置的运行稳定提供了保障。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判断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数据中心设备停机条件包括:在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历史环境温度值T机房1≤预设温差值△T′时,数据中心设备不满足数据中心设备停机条件;和/或,在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历史环境温度值T机房1>预设温差值△T′时,数据中心设备满足数据中心设备停机条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以及前一时刻中历史环境温度值T机房1,能够更为精确的得到数据机房的运行环境是否稳定的情况;其中,在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历史环境温度值T机房1≤预设温差值△T′时,此时说明数据中心设备中数据机房内的运行环境相对稳定,数据中心设备不满足数据中心设备停机条件,此时可不需要对数据中心设备进行调节,控制述数据中心设备继续运行;在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历史环境温度值T机房1>预设温差值△T′时,此时说明在空调装置中的冷媒压力以及数据机房内的环境温度值均达到异常条件时,此时说明数据中心设备此时运行出现了异常,为保证数据中心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此时需要控制关闭数据中心设备,相应的对其进行散热、维修处理,最终使数据机房内的运行环境恢复正常;通过对空调装置中的冷媒压力以及运行环境进行实时检测,为数据机房提供了稳定的运行环境,进一步的保证了数据中心设备的运行效率。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预设温差值△T′满足:△T′∈[1.5℃,3.5℃]。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预设温差值△T′范围的设置为空调装置的运行稳定提供了保障,进一步的通过将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以及前一时刻中历史环境温度值T机房1的差值与预设温差值△T′进行比较,能够进一步的得到数据机房中运行环境的情况。
综上,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i)通过在空调装置中设置检测装置后,对空调装置中液体管道以及气体管道中的冷媒压力进行实时检测,能够避免因冷媒压力异常,对空调装置运行产生的影响,进一步的也保证了数据机房中运行环境的稳定;而在本发明中,在对空调装置中的冷媒压力进行检测时,检测的是空调装置中液体管道以及气体管道中,相邻两个时刻的冷媒压力差值;可以理解的是,在空调装置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冷媒一直会进行热交换,因而气体管道以及液体管道中的冷媒压力会实时出现变化,因此通过对气体管道以及液体管道中前后两个时刻的压力进行检测后,用户能够根据压力差值判断出空调装置的运行是否稳定,当空调装置运行稳定时,此时说明数据中心设备的数据机房的运行环境稳定,对应的数据中心设备无异常;相反的,当检测到的前后两个时刻中的压力差值相差较大时,此时说明数据中心设备的数据机房的运行环境不稳定,对应的数据中心设备可能会出现异常;
ii)在检测空调装置冷媒压力后,再对数据机房内的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进行检测,同时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与前一时刻中历史环境温度值T机房1的大小,能够更为精确的得到数据机房的运行环境是否稳定的情况;在空调装置中的冷媒压力达到异常条件时,且数据机房内的环境温度值均达到停机条件时,为保证数据中心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此时需要控制关闭数据中心设备,相应的对其进行散热、维修处理,最终使数据机房内的运行环境恢复正常;通过对空调装置中的冷媒压力以及运行环境进行实时检测,为数据机房提供了稳定的运行环境,进一步的保证了数据中心设备的运行效率;
iii)在数据中心设备不满足第二运行异常条件时,可进一步的根据气体压力差值△F的大小,对调节阀进行调节,以保证数据中心设备内部运行环境的稳定,其中在第一预设差值△F1<气体压力差值△F≤第二预设差值△F2,说明虽然此时气体管道内部的冷媒压力值变化较大,但是变化的幅度相对较小,此时可减小调节阀的开度,直至以第一开度K1运行,最终达到降低气体管道内冷媒的压力的目的;同时,在在气体压力差值△F>第二预设差值△F2时,表明在当前空调装置运行时,气体管道内部冷媒压力值变化较大,因而此时在调节至调节阀以第二开度K2运行,达到了降低冷媒的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空调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待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AI和数据流的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异常分析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异常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与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AI和数据流的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异常分析方法,数据中心设备包括数据机房以及安装于数据机房内部的空调装置,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调节阀、液体管道、气体管道以及检测装置,其中,液体管道与气体管道连接在压缩机与调节阀之间,检测装置用于实时检测液体管道以及气体管道内冷媒的压力,分析方法包括:
S10:数据中心设备在运行时,检测当前时刻t下液体管道的当前液体压力值F以及气体管道的当前气体压力值F
S20:由当前液体压力值F与前一时刻t-1的历史液体压力值F液1得到液体压力差值△F;根据液体压力差值△F,判断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第一运行异常条件;
S30:若是,则进一步根据当前气体压力值F与前一时刻t-1的历史气体压力值F气1得到气体压力差值△F;根据气体压力差值△F,判断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第二运行异常条件;
S40:若否,则控制调节阀减小开度;若是,则进一步获取数据机房内部的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与前一时刻t-1的历史环境温度值T机房1,判断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数据中心设备停机条件;
S50:若是,则控制关闭数据中心设备;若否,则控制数据中心设备继续运行。
优选的,在S10-S50中,通过在空调装置中设置检测装置后,对空调装置中液体管道以及气体管道中的冷媒压力进行实时检测,能够避免因冷媒压力异常,对空调装置运行产生的影响,也进一步的保证了数据机房中运行环境的稳定。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在对空调装置中的冷媒压力进行检测时,检测的是空调装置中液体管道以及气体管道中,相邻两个时刻的冷媒压力差值,即当前液体压力值F以及前一时刻t-1的历史液体压力值F液1,以及当前气体压力值F与前一时刻t-1的历史气体压力值F气1;其中,t满足:t∈[1min,3min],其中,t可选取1min,1.5min、2min、2.5min、3min。
可以理解的是,在空调装置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冷媒一直会进行热交换,因而气体管道以及液体管道中的冷媒压力会实时出现变化,因此通过对气体管道以及液体管道中前后两个时刻的压力进行检测后,用户能够根据压力差值判断出空调装置的运行是否稳定,当空调装置运行稳定时,此时说明数据中心设备的数据机房的运行环境稳定,对应的数据中心设备无异常;相反的,当检测到的前后两个时刻中的压力差值相差较大时,此时说明数据中心设备的数据机房的运行环境不稳定,对应的数据中心设备可能会出现异常。
优选的,由于数据中心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数据机房的运行环境还会受到其他条件的影响,举例来说,当数据中心设备在运行时,线缆以及电气元件会发热,其产生的热量也会对数据机房的运行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在本发明中在检测空调装置冷媒压力后,再对数据机房内的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进行检测,同时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与前一时刻中历史环境温度值T机房1的大小,能够更为精确的得到数据机房的运行环境是否稳定的情况;在空调装置中的冷媒压力达到异常条件时,且数据机房内的环境温度值均达到停机条件时,为保证数据中心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此时需要控制关闭数据中心设备,相应的对其进行散热、维修处理,最终使数据机房内的运行环境恢复正常;通过对空调装置中的冷媒压力以及运行环境进行实时检测,为数据机房提供了稳定的运行环境,进一步的保证了数据中心设备的运行效率。
优选的,在S20中,液体压力差值△F、当前液体压力值F以及历史液体压力值F液1之间满足:△F=|F-F液1|;气体压力差值△F、当前气体压力值F以及历史气体压力值F气1之间满足:△F=|F-F气1|,判断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第一运行异常条件包括:
S21:在液体压力差值△F≤预设液体压力差值△F′时,数据中心设备不满足运行异常条件;和/或,
S22:在液体压力差值△F>预设液体压力差值△F′时,数据中心设备满足第一运行异常条件。
具体的,在S21-S22中,在液体压力差值△F≤预设液体压力差值△F′时,此时说明空调装置中的冷媒压力值变化较小,对应的此时空调装置运行相对稳定,即此时说明数据中心设备不满足运行异常条件,同时在数据中心设备不满足运行异常条件时,为保证空调装置的运行效率,此时可控制调节阀维持当前开度继续运行;在液体压力差值△F>预设液体压力差值△F液′时,数据中心设备满足第一运行异常条件,此时说明空调装置中液体管道中冷媒压力出现了异常,进一步的可对气体管道内的冷媒压力进行检测,最终达到维持数据中心设备数据机房中运行环境稳定的目的;预设液体压力差值△F′满足:△F′∈[0.15Mpa,0.2Mpa],其中,△F′可选取0.15Mpa、0.16Mpa、0.17Mpa、0.18Mpa、0.19Mpa、0.20Mpa。
优选的,在S30中,判断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第二运行异常条件包括:
S31:在气体压力差值△F≤第一预设差值△F1时,数据中心设备不满足第二运行异常条件;和/或,
S32:在气体压力差值△F>第一预设差值△F1时,数据中心设备满足第二运行异常条件。
可以理解的是,在S31以及S32中,在气体压力差值△F>第一预设差值△F1时,此时表明气体压力值F在相邻两个时刻内压力值F变化值相对较大,因此需要对调节阀进行调节,以保证气体管道内冷媒压力稳定的目的;而在气体压力差值△F≤第一预设差值△F1时,由于气体压力差值△F处于安全范围之内,此时可通过控制调节阀减小开度,以提升空调装置的运行效率,达到维持数据中心设备数据机房中运行环境稳定的目的。
进一步的,在S31中:在数据中心设备不满足第二运行异常条件时,在对调节阀开度进行调节时,分析方法还包括:
S311:在第一预设差值△F1<气体压力差值△F≤第二预设差值△F2,控制调节阀减小开度,并且以第一开度K1运行;和/或,
S312:在气体压力差值△F>第二预设差值△F2时,控制调节阀减小开度,并且以第二开度K2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数据中心设备不满足第二运行异常条件时,可进一步的根据气体压力差值△F的大小,对调节阀进行调节,以保证数据中心设备内部运行环境的稳定,其中,在第一预设差值△F1<气体压力差值△F≤第二预设差值△F2时,虽然气体管道内部的冷媒压力值变化较大,但是变化的幅度相对较小,此时可减小调节阀的开度,直至以第一开度K1运行,最终达到降低气体管道内冷媒的压力的目的;同时,在气体压力差值△F>第二预设差值△F2时,表明在当前空调装置运行时,气体管道内部冷媒压力值变化较大,此时可减小调节阀的开度,直至以第二开度K2运行,达到了降低冷媒的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空调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一预设差值△F1与第二预设差值△F2满足△F1∈[0.15Mpa,0.25Mpa),△F2∈[0.25Mpa,0.35Mpa];其中,△F1可选取0.15Mpa、0.16Mpa、0.17Mpa、0.18Mpa、0.19Mpa、0.20Mpa、0.21Mpa、0.22Mpa、0.23Mpa、0.24Mpa;△F2可选取0.25Mpa、0.26Mpa、0.27Mpa、0.28Mpa、0.29Mpa、0.30Mpa、0.31Mpa、0.32Mpa、0.33Mpa、0.34Mpa、0.35Mpa。
举例来说,调节阀的开口大小能够在第一开度K1与第二开度K2之间进行调节,且调节阀在第一开度K1的开口大于调节阀在第二开度K2的开口,若在空调装置正常运行时,若检测到气体压力差值△F为0.2Mpa,在空调装置正常运行时,调节阀以正常开度K运行,且正常开度K的大小为75%,此时减小调节阀的开度至第一开度K1,此时第一开度K1可为60%;若检测到气体压力差值△F为0.3Mpa,在空调装置正常运行时,调节阀以正常开度K运行,且正常开度K的大小为75%,此时减小调节阀的开度至第二开度K2,此时第一开度K2可为50%;当然了第一开度K1与第二开度K2可根据空调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用户的实际需求而定,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优选的,在S40中,在数据中心设备满足第一运行异常条件时,判断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数据中心设备停机条件包括:
S41:在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历史环境温度值T机房1≤预设温差值△T′时,数据中心设备不满足数据中心设备停机条件;和/或,
S42:在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历史环境温度值T机房1>预设温差值△T′时,数据中心设备满足数据中心设备停机条件。
优选的,在S41-S42中,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以及前一时刻中历史环境温度值T机房1,能够更为精确的得到数据机房的运行环境是否稳定的情况;其中,在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历史环境温度值T机房1≤预设温差值△T′时,此时说明数据中心设备中数据机房内的运行环境相对稳定,数据中心设备不满足数据中心设备停机条件,此时可不需要对数据中心设备进行调节,控制述数据中心设备继续运行;在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历史环境温度值T机房1>预设温差值△T′时,此时说明在空调装置中的冷媒压力以及数据机房内的环境温度值均达到异常条件时,此时说明数据中心设备此时运行出现了异常,为保证数据中心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此时需要控制关闭数据中心设备,相应的对其进行散热、维修处理,最终使数据机房内的运行环境恢复正常;通过对空调装置中的冷媒压力以及运行环境进行实时检测,为数据机房提供了稳定的运行环境,进一步的保证了数据中心设备的运行效率;预设温差值△T′满足:△T′∈[1.5℃,3.5℃],其中,△T′可选取1.5℃、2℃、2.5℃、3℃、3.5℃。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基于AI和数据流的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异常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中心设备包括数据机房以及安装于所述数据机房内部的空调装置,所述空调装置包括:压缩机、调节阀、液体管道、气体管道以及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液体管道与所述气体管道连接在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调节阀之间,所述检测装置用于实时检测所述液体管道以及所述气体管道内冷媒的压力,所述分析方法包括:
数据中心设备在运行时,检测当前时刻t下所述液体管道的当前液体压力值F以及所述气体管道的当前气体压力值F
由所述当前液体压力值F与前一时刻t-1的历史液体压力值F液1得到液体压力差值△F;根据所述液体压力差值△F,判断所述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第一运行异常条件;
若是,则进一步根据所述当前气体压力值F与前一时刻t-1的历史气体压力值F气1得到气体压力差值△F;根据所述气体压力差值△F,判断所述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第二运行异常条件;
若否,则控制所述调节阀减小开度;若是,则进一步获取所述数据机房内部的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根据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与前一时刻t-1的历史环境温度值T机房1,判断所述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数据中心设备停机条件;
若是,则控制关闭所述数据中心设备;若否,则控制所述数据中心设备继续运行;
所述判断所述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第一运行异常条件包括:
在所述液体压力差值△F≤预设液体压力差值△F′时,所述数据中心设备不满足第一运行异常条件;和/或,在所述液体压力差值△F>所述预设液体压力差值△F′时,所述数据中心设备满足第一运行异常条件;
所述判断所述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第二运行异常条件包括:
在所述气体压力差值△F≤第一预设差值△F1时,所述数据中心设备不满足第二运行异常条件;和/或,在所述气体压力差值△F>第一预设差值△F1时,所述数据中心设备满足第二运行异常条件;
其中,所述液体压力差值△F、所述当前液体压力值F以及所述历史液体压力值F液1之间满足:△F=|F-F液1|;所述气体压力差值△F、所述当前气体压力值F以及所述历史气体压力值F气1之间满足:△F=|F-F气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I和数据流的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异常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液体压力差值△F′满足:△F′∈[0.15Mpa,0.2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I和数据流的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异常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第一运行异常条件包括:
若否,则控制所述调节阀维持当前开度继续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I和数据流的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异常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能够在第一开度K1与第二开度K2运行,且所述调节阀在第一开度K1的开口大于所述调节阀在第二开度K2的开口,且在所述数据中心设备不满足第二运行异常条件时,所述分析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预设差值△F1<所述气体压力差值△F≤第二预设差值△F2,控制所述调节阀减小开度,并且以所述第一开度K1运行;
和/或,在所述气体压力差值△F>第二预设差值△F2时,控制所述调节阀减小开度,并且以所述第二开度K2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AI和数据流的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异常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差值△F2满足:△F2∈[0.25Mpa,0.35Mpa];所述第一预设差值△F1满足:△F1∈[0.15Mpa,0.25Mpa)。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AI和数据流的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异常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数据中心设备是否满足数据中心设备停机条件包括:
在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所述历史环境温度值T机房1≤预设温差值△T′时,所述数据中心设备不满足数据中心设备停机条件;
和/或,在所述当前环境温度值T机房-所述历史环境温度值T机房1>预设温差值△T′时,所述数据中心设备满足数据中心设备停机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AI和数据流的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异常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温差值△T′满足:△T′∈[1.5℃,3.5℃]。
CN202211629489.XA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基于ai和数据流的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异常分析方法 Active CN1156237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9489.XA CN115623764B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基于ai和数据流的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异常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9489.XA CN115623764B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基于ai和数据流的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异常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3764A CN115623764A (zh) 2023-01-17
CN115623764B true CN115623764B (zh) 2023-03-21

Family

ID=84880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29489.XA Active CN115623764B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基于ai和数据流的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异常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23764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3497A (zh) * 2009-09-24 2011-04-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空调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6402982A (zh) * 2016-08-31 2017-02-15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机房余热回收系统及空调系统
CN207460723U (zh) * 2017-11-24 2018-06-05 西安必思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水化微模块数据机房列间空调装置
WO2018126755A1 (zh) * 2017-01-05 2018-07-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633225A (zh) * 2018-05-09 2018-10-09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机房空调系统
CN111649446A (zh) * 2020-05-13 2020-09-1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自动收液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空调器
CN112413815A (zh) * 2020-11-11 2021-0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WO2021233465A1 (zh) * 2020-10-22 2021-11-25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04053U (zh) * 2011-10-24 2012-07-04 上海阿尔西空调系统服务有限公司 数据机房空调系统双冷凝器节能装置
CN104976724B (zh) * 2015-07-29 2018-05-11 比赫电气(太仓)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机房空调热交换一体机
CN107027269A (zh) * 2017-03-09 2017-08-08 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机房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N107220896A (zh) * 2017-04-23 2017-09-29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收账款融资
CN108122159A (zh) * 2017-12-22 2018-06-05 中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保理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982546B (zh) * 2017-12-28 2020-05-08 维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模块数据中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084408A (zh) * 2018-07-26 2018-12-25 宁波东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能效在线检测诊断分析仪及方法
CN109080652B (zh) * 2018-09-21 2019-08-16 石家庄国祥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司机室空调压力调控方法
CN110030676B (zh) * 2019-04-28 2021-01-2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15397B (zh) * 2019-10-18 2021-09-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的冷媒泄漏检测方法、系统及空调
CN210951669U (zh) * 2019-11-06 2020-07-07 厦门银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数据机房内部温控换热节能装置
CN113645809B (zh) * 2021-08-13 2024-03-12 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 冷却装置、空调系统和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3497A (zh) * 2009-09-24 2011-04-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空调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6402982A (zh) * 2016-08-31 2017-02-15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机房余热回收系统及空调系统
WO2018126755A1 (zh) * 2017-01-05 2018-07-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7460723U (zh) * 2017-11-24 2018-06-05 西安必思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水化微模块数据机房列间空调装置
CN108633225A (zh) * 2018-05-09 2018-10-09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机房空调系统
CN111649446A (zh) * 2020-05-13 2020-09-1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自动收液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空调器
WO2021233465A1 (zh) * 2020-10-22 2021-11-25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
CN112413815A (zh) * 2020-11-11 2021-02-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3764A (zh) 2023-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0116B (zh) 机架系统的温控方法和机架系统的送风系统
WO2022062339A1 (zh) 一种变风量布风器风阀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8914155B1 (en) Controlling fluid flow in a data center
CN104654538A (zh) 一种控制风量输出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133845A1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8626778B (zh) 一种节能的变频采暖热泵的控制方法
CN113819592A (zh) 空调系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05509387A (zh) 风冷热泵机组及其中的电子膨胀阀开度控制方法、空调
CN110332648B (zh) 一种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多联空调系统
CN104748326A (zh) 一种冷冻水精密空调及其节能控制方法
CN115623764B (zh) 一种基于ai和数据流的数据中心设备运行异常分析方法
CN112069457A (zh) 一种基于动态平稳子空间分析的非平稳动态过程异常监测方法
US11614246B2 (en) Incremental actuator with feedback control
CN110486905B (zh) 风机静压自动调整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15076867A (zh) 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电子设备
CN114007400B (zh) 一种分布式架构的机房节能控制方法
CN118732751B (zh) 一种模拟环境的温湿度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9835919A (zh) 一种通信机房用制冷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628958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2325456B (zh) 一种蒸发器管温的温控方法及装置
CN107940698A (zh) 集成式冷站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276231B (zh) 一种基于800v交直流汇流设备的智能调控系统
TW201819828A (zh) 控制系統及控制裝置
CN114756067A (zh) 温度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968481A (zh) 一种地铁站厅站台温度独立控制节能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method for analyzing abnormal operation of data center equipment based on AI and data flow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321

Pledgee: Kunlun Trust Co.,Ltd.

Pledgor: ZHEJIANG DTCT DATA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4980038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