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608777A - 一种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带钢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带钢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08777A
CN115608777A CN202210972572.0A CN202210972572A CN115608777A CN 115608777 A CN115608777 A CN 115608777A CN 202210972572 A CN202210972572 A CN 202210972572A CN 115608777 A CN115608777 A CN 115608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table
electromagnetic
strip
information
sp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725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08777B (zh
Inventor
柯雪利
袁青峰
王文凯
韩钧
刘光穆
黄玉鸿
黎建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Gua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Guangxi Shenglong Iron and Steel Materials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Shenglong Metallurg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Gua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Guangxi Shenglong Iron and Steel Materials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Shenglong Metallurg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Gua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Guangxi Shenglong Iron and Steel Materials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Shenglong Metallurg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Guang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7257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087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08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8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087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87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00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 B21B1/22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plates, strips, bands or 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 B21B1/24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plates, strips, bands or 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in a continuous or semi-continuous process
    • B21B1/28Metal-rolling methods or mills for making semi-finished products of solid or profiled cross-section; Sequence of operations in milling trains; Layout of rolling-mill plant, e.g. grouping of stands; Succession of passes or of sectional pass alternations for rolling plates, strips, bands or sheets of indefinite length in a continuous or semi-continuous process by cold-rolling, e.g. Steckel cold mi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5/00Arrangements for performing additional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8/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15/00Arrangements for performing additional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rolling mills
    • B21B2015/0057Coiling the rolled produ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2275/00Mill drive parameters
    • B21B2275/02Speed
    • B21B2275/04Roll spe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生产线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带钢生产系统,应用于控制设备,控制设备与风力压带设备、层冷辊道和电磁移动设备通信连接,其方法包括:确定层冷辊道上的带钢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带钢的头部与层冷辊道的辊面之间的第一距离;根据状态信息确定风力信息、辊道速度和电磁信息,其中,风力信息包括风速和/或风向,电磁信息包括电磁移动速度和/或电磁移动长度;发送风力信息至风力压带设备,发送辊道速度至层冷辊道,发送电磁信息至电磁移动设备。本申请能够减少带钢的头部发生飞飘或者起套的情况,提高生产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带钢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生产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带钢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带钢生产线生产超薄规格的带钢时,由于带钢经过精轧机后的速度较高,且自身的质量较轻,使得带钢容易因空气阻力的影响而发生飞飘或起套的现象,即带钢的带头在运输辊道上飞飘,或者带钢的带头与运输辊道上的运输辊发生碰撞而形成折叠,存在生产稳定性较低的问题。对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带钢生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与风力压带设备、层冷辊道和电磁移动设备通信连接,所述风力压带设备设置于精轧机的出口位置,所述层冷辊道用于对所述精轧机输出的带钢进行冷却处理,所述电磁移动设备设置于所述层冷辊道的下方,所述电磁移动设备用于使带钢的头部与层冷辊道的辊面相抵触,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层冷辊道上的所述带钢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带钢的头部与所述层冷辊道的辊面之间的第一距离;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风力信息、辊道速度和电磁信息,其中,所述风力信息包括风速和/或风向,所述电磁信息包括电磁移动速度和/或磁力;
发送所述风力信息至所述风力压带设备,发送所述辊道速度至所述层冷辊道,发送所述电磁信息至所述电磁移动设备,以使所述风力压带设备调整风速和/或风向,使所述层冷辊道调整输送速度,使所述电磁移动设备调整电磁移动速度和/或磁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可以首先确定层冷辊道上的带钢的状态信息,及时得到带钢飞飘或者起套的异常情况,然后根据状态信息确定风速、风向、输送速度、电磁移动速度和磁力需达到的数值,再发送风力信息至风力压带设备,发送辊道速度至层冷辊道,以及发送电磁信息至电磁移动设备,使各个设备及时调整运行参数,从而可以减少带钢飞飘或者起套的异常情况,提高生产稳定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钢生产的控制装置,应用于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与风力压带设备、层冷辊道和电磁移动设备通信连接,所述风力压带设备设置于精轧机的出口位置,所述层冷辊道用于对所述精轧机输出的带钢进行冷却处理,所述电磁移动设备设置于所述层冷辊道的下方,所述电磁移动设备用于使带钢的头部与层冷辊道的辊面相抵触,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信息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层冷辊道上的所述带钢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带钢的头部与所述层冷辊道的辊面之间的第一距离;
第二信息确定模块,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风力信息、辊道速度和电磁信息,其中,所述风力信息包括风速和/或风向,所述电磁信息包括电磁移动速度和/或磁力;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风力信息至所述风力压带设备,发送所述辊道速度至所述层冷辊道,发送所述电磁信息至所述电磁移动设备,以使所述风力压带设备调整所述风速和/或所述风向,使所述层冷辊道调整输送速度,使所述电磁移动设备调整所述电磁移动速度和/或所述电磁移动长度。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钢生产系统,包括上述的控制设备、风力压带设备、层冷辊道、电磁移动设备、精轧机,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风力压带设备、所述层冷辊道和所述电磁移动设备通信连接,所述风力压带设备设置于精轧机的出口位置,所述层冷辊道用于对所述精轧机输出的带钢进行冷却处理,所述电磁移动设备设置于所述层冷辊道的下方,所述电磁移动设备用于使带钢的头部与层冷辊道的辊面相抵触。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中步骤S210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中步骤S230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中步骤S241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中步骤S310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带钢生产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本申请实施例中,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控制设备。可以理解的是,控制设备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控制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100,确定层冷辊道上的带钢的状态信息。
具体来说,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可以分别与风力压带设备、层冷辊道和电磁移动设备通信连接。风力压带设备设置在精轧机的出口位置,电磁移动设备设置在层冷辊道的下方。在其他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减少电磁移动设备对层冷辊道的影响,操作人员可以提前对层冷辊道进行阻磁处理。风力压带设备的产品型号可以由多台高压风机所组成,电磁移动设备的型号可以是EMG-eMASS。在超薄规格热轧带钢生产线中,操作人员可以提前在控制设备的系统数据库中预测钢坯的信息,譬如带钢的品种、带钢的规格等生成线上各个环节所需的工艺参数;在生产线开始运作后,各个实际生产参数可以被传输到控制设备。
不失一般性地,在带钢经过精轧机的精轧加工后,带钢会从精轧机末机架的出口输出,然后进入层冷辊道,控制设备确定层冷辊道上的带钢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带钢的头部与层冷辊道的辊面之间的第一距离,即间隙,状态信息还可以包括带钢的不平整程度、带钢被输出时的声音等。当状态信息为间隙或者不平整程度时,状态信息可以通过摄像机对带钢进行拍摄而获得,由于根据图片获得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为已有技术,故不赘述;当状态信息为带钢被输出时的声音时,状态信息可以通过定向收音麦克风进行收录而获得。
在其他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先预存多张卷钢飞飘或者起套的实拍图像,然后拍摄带钢的实时图像,比较实拍图像与实时图像的相似度,根据相似度的大小判断带钢是否飞飘或者起套,从而提高判断带钢是否存在飞飘或者起套情况的准确率;在其他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先预存多段卷钢飞飘或者起套的实录音频,然后采集带钢的实时音频,比对实录音频与实时音频的相似度,根据相似度的大小判断带钢是否飞飘或者起套,其中,比较图像之间的相似度和音频之间的相似度为已有技术,故不赘述。
具体来说,层冷辊道可以通过调节冷却水量,对带钢进行层流冷却处理,使带钢的温度降至卷取所需温度;风力压带设备可以通过对带钢的表面施加风力,使带钢出精轧机后能够稳定依附层冷辊道的运行,同时,电磁移动设备能够通过电磁力,使带钢的头部与层冷辊道的辊面相抵触,从而实现带钢头部与层冷辊道的辊面相抵触的前提下,形成一定的速度张力快速规矩的行走,大幅度减少带钢飞飘或起套的情况,提高超薄规格产品的生产稳定性和产品质量。
S200,根据状态信息确定风力信息、辊道速度和电磁信息。
具体来说,控制设备可以根据获得的状态信息,确定带钢的风力信息、辊道速度和电磁信息;其中,风力信息可以同时包括风速和风向,风速即风力压带设备实时的风强大小,风向即风力压带设备相对于带钢的风力方向;辊道速度表示层冷辊道实时的输送速度;电磁信息可以同时包括电磁移动设备实时的电磁移动速度、电磁移动长度和磁力,从而为后续的自学习作铺垫。在其他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风力信息可以仅包括风速和风向中的任意一种,电磁信息可以仅包括电磁移动速度、电磁移动长度和磁力中的任意一种。
在其他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先获取带钢的实时运动方向,然后基于该实时运动方向上增加40度至50度,生成实时风向指令,然后发送实时风向指令给风力压带设备;风力压带设备接收到实时风向指令,会实时调整风向,实现风力方向与带钢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始终为40度至50度,从而提高生产稳定性,其中,选择40度至50度中的哪个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稳定性,减少带钢发生飞飘或起套的情况,请参阅图2,步骤S20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210,若第一距离在第一危险范围内,则根据第一距离与第一危险范围的最大值之间的第一差值,确定风速。
示例性地,控制设备可以预设有第一危险范围,譬如把带钢头部与层冷辊道的辊面相抵触时的间隙设为基准,即0毫米为目标值,然后把0毫米(不包含0毫米)至350毫米设为第一危险范围,其中,0毫米(不包含0毫米)至 350毫米表示带钢头部发生飞飘时与层冷辊道的辊面之间的间隙范围;控制设备可以预设有风速增大指令,并把风速增大指令与第一危险范围相关联;当间隔为20毫米时,间隔位于0毫米(不包含0毫米)至350毫米内,控制设备把预设的风速增大指令发送给风力压带设备的指令接收模块,风力压带设备接收风速增大指令后,可以增大风速,使飞飘的带钢的头部与层冷辊道的辊面相抵触,并且控制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距离与第一危险范围的最大值计算出第一差值,第一差值与风速增大率成反比,从而确定风速的具体调整值。
S211,若第一距离在第二危险范围内,则根据第一距离与第二危险范围的最小值之间的第二差值,确定风速。
示例性地,基于上述基准,控制设备可以预设有第二危险范围,譬如把-200 毫米至0毫米(不包含0毫米)设为第二危险范围,其中,-200毫米至0毫米 (不包含0毫米)表示带钢头部发生起套时与层冷辊道的辊面之间的间隙范围,第二危险范围小于第一危险范围;控制设备可以预设有风速减小指令,并把风速减小指令与第二危险范围相关联;当间隔为20毫米时,间隔位于0毫米(不包含0毫米)至350毫米内,控制设备把预设的风速减小指令发送给风力压带设备的的指令接收模块,风力压带设备接收风速减小指令后,可以减小风速,使起套的带钢的头部重新恢复与层冷辊道的辊面相抵触、平直运行的状态。同时,控制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距离与第二危险范围的最小值计算出第二差值,第二差值的绝对值与风速减小率成正比,从而确定风速的具体调整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稳定性,步骤S20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根据第一距离与目标值之间的第三差值,确定辊道速度。
具体来说,控制设备可以预设有速度减小指令和速度增大指令,并把速度减小指令与第一危险范围相关联、把速度增大指令与第二危险范围相关联。如果第一距离在在第一危险范围内,控制设备把预设的速度减小指令发送至层冷辊道的指令接收模块;如果第一距离在在第二危险范围内,控制设备把预设的速度增大指令发送至层冷辊道的指令接收模块。层冷辊道接收速度减小指令后,可以减小辊道速度,使飞飘的带钢的头部重新恢复平直运行的状态;层冷辊道接收速度增大指令后,可以增加辊道速度,使起套的带钢的头部重新恢复平直运行的状态。同时,控制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距离与目标值之间的第三差值,确定辊道速度的具体调整值,使飞飘或起套的带钢的头部能够准确地恢复平直运行的状态,其中,辊道速度小于精轧机的出口位置的带钢的实时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减少带钢在层冷辊道上形成活套或者带头与辊道产生碰撞而形成折叠,层冷辊道的辊道速度始终大于精轧机末机架速度的5%以内,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减少带钢在层冷辊道上形成活套、带头与辊道产生碰撞而形成折叠、带钢在层冷辊道上打滑或者带钢下表面划伤的情况,层冷辊道在接收速度减小指令之前或者之后、在接收速度增大指令之前或者之后,辊道速度始终大于精轧机末机架速度的5%以内,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阅图3,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稳定性,步骤S20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220,若第一距离大于预设值,则根据第一距离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值,确定磁力调整参数和/或电磁移速调整参数;
具体来说,该预设值表示带钢的头部与层冷辊道的辊面相抵触时的间距数值,该预设值可以为上述的目标值;如果第一距离大于预设值,控制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距离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值,确定磁力调整参数和电磁移速调整参数,磁力调整参数表示磁力的调整程度,电磁移速调整参数表示电磁移动速度的调整程度;在其他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设备可以仅确定磁力调整参数和电磁移速调整参数中的任意一种。
S221,根据磁力调整参数,确定磁力,和/或根据电磁移速调整参数,确定电磁移动速度。
具体来说,控制设备可以根据磁力调整参数,确定电磁移动设备需达到的磁力,然后生成磁力调整指令,发送至电磁移动设备的指令接收模块,电磁移动设备接收磁力调整指令后,可以调整磁力至需达到的数值;控制设备还可以根据电磁移速调整参数,确定电磁移动设备需达到的电磁移动速度,然后生成磁速调整指令,发送至电磁移动设备的指令接收模块,电磁移动设备接收磁速调整指令后,可以调整电磁移动速度至需达到的数值。
示例性地,当第一距离大于预设值时,控制设备可以根据磁力调整参数,确定增大磁力,使飞飘的带钢的头部重新恢复与层冷辊道的辊面相抵触、平直运行的状态;当第一距离小于预设值时,控制设备可以根据电磁移速调整参数,确定增大电磁移速,使飞飘的带钢的头部重新恢复与层冷辊道的辊面相抵触、平直运行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电磁移动设备在接收磁力调整指令之前或者之后,电磁移动速度始终大于精轧机末机架的7%以上,具体的数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故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满足更多的应用需求,在步骤S200之前,该方法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根据长度计算公式确定电磁移动设备初始的电磁移动长度,其中,长度计算公式具体为:
L1=(V2-V1)×L2÷V2+C,
具体来说,L1表示电磁移动设备的初始移动长度,即电磁移动设备的电磁移动长度的初始值;V2表示电磁移动设备的电磁移动速度;V1表示精轧机的末机架出口位置的线速度,即精轧机输出带钢时带钢的速度;L2表示卷取机的中心线与精轧机出口位置之间的距离,卷取机位于层冷辊道的运输末端;C为预设的修正值,从而减少空气阻力、层冷辊道上的水的阻力等不可控因素对计算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修正值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景选择。示例性地,当电磁移动速度为25米/秒,精轧机的末机架出口位置的线速度为18米/ 秒,卷取机的中心线与精轧机出口位置之间的距离为75米时,修正值可以取2 米,电磁移动长度为23米/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阅图4,为了提高卷取效果,该方法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230,获取层冷辊道输出的带钢的卷取信息;
具体来说,卷取信息包括带钢的卷取温度数据,控制设备可以通过预设的温度传感器,获知层冷辊道输出的带钢的实时温度。
S231,根据卷取温度数据确定层冷辊道的冷却区长度信息;
具体来说,控制设备可以预先设置多个温度区间,然后分别把每个温度区间与预设的冷却区长度相关联,冷却区长度表示层冷辊道需开启的冷却区数量,然后根据卷取温度数据确定层冷辊道的冷却区长度信息。
S232,发送冷却区长度信息至层冷辊道,以使层冷辊道调整冷却区长度。
具体来说,控制设备发送冷却区长度信息给层冷辊道,层冷辊道接收冷却区长度信息后,会调整冷却区长度至预设的数值,从而满足当前带钢温度的实际需求。
S300,发送风力信息至风力压带设备,发送辊道速度至层冷辊道,发送电磁信息至电磁移动设备。
具体来说,控制设备可以发送风力信息至风力压带设备,风力压带设备可以根据风力信息调整当前的风速和/或风向;发送辊道速度至层冷辊道,层冷辊道可以根据辊道速度调整当前的输送速度;发送电磁信息至电磁移动设备,电磁移动设备可以根据电磁信息调整当前的电磁移动速度和/或电磁移动长度和/ 或磁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请参阅图5,为了进一步提高后续的卷取效果,在步骤S300之后,该方法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310,获取带钢的头部的偏移数据;
具体来说,控制设备可以通过预设的位移传感器获取偏移数据,偏移数据表示带钢的头部的中心线与层冷辊道的运输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当带钢头部的中心线与运输方向的中心线不是平行或者两者之间存在间隔时,可以视为带钢的头部偏移预设的轨迹,并及时反馈至控制设备,以减少经济损失。
S320,比对偏移数据与预设的警示数据范围;
具体来说,控制设备可以预设有警示数据范围,譬如把0-200毫米划分为两个警示范围,其中,0-50毫米为第一警示范围,第一警示范围表示带钢已经轻度偏移预设的轨迹,50-200毫米为第二警示范围,第二警示范围表示带钢已经严重偏移预设的轨迹;控制设备可以比对偏移数据与预设的警示数据范围,得知偏移数据位于第一警示范围亦或是第二警示范围内。
S321,若偏移数据位于第一警示范围内,则生成第一警报信息;
具体来说,如果偏移数据位于第一警示范围内,控制设备可以生成第一警报信息,然后发送至操作人员的用户端,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得知带钢的偏移情况,及时作出对应的调整方案。
S322,若偏移数据位于第二警示范围内,则生成第二警报信息;
具体来说,如果偏移数据位于第二警示范围内,控制设备可以生成第二警报信息,然后发送至操作人员的用户端,操作人员可以根据第二警报信息得知带钢当前的偏移情况,从而及时作出对应的调整方案。
S330,发送第一警报信息或第二警报信息至警报器。
具体来说,控制设备可以发送第一警报信息或第二警报信息至警报器,警报器接收第一警报信息或第二警报信息后,会发出鸣响,提醒操作人员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不失一般性地,控制设备可以预设有更新时长周期,更新时长周期可以设置为一分钟、一小时、一个月或者一年,还可以设置为从生产线第一次运作至当前时间为止;控制设备在更新时长周期内,保存每次生产过程的各个参数的最终数值,并把最终数值与卷钢的型号相关联;在再次应用于同一型号的卷钢时,控制设备可以直接发送最终数值至风力压带设备、层冷辊道和电磁移动设备,使风力压带设备、层冷辊道和电磁移动设备按照对应的最终数值去运行,当根据带钢的状态信息确定数值需要变动的时候,再次更新最终数值,从而实现短期自学习或者长期自学习。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的实施原理为:控制设备首先确定层冷辊道上的带钢的状态信息;然后根据状态信息确定风力压带设备的风速和/ 或风向需达到的数值,层冷辊道的输送速度需达到的数值,以及电磁移动设备的电磁移动速度和/或电磁移动长度需达到的数值;再发送风力信息至风力压带设备,发送辊道速度至层冷辊道,发送电磁信息至电磁移动设备,使风力压带设备调整风速和/或风向,使层冷辊道调整输送速度,使电磁移动设备调整电磁移动速度和/或电磁移动长度,从而实现减少带钢飞飘或者起套的情况,提高生产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带钢生产的控制装置,为便于说明,仅示出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该控制装置应用于控制设备,如图6所示,该装置600 包括:
第一信息确定模块601,用于确定层冷辊道上的带钢的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带钢的头部与层冷辊道的辊面之间的第一距离;
第二信息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状态信息确定风力信息、辊道速度和电磁信息,其中,风力信息包括风速和/或风向,电磁信息包括电磁移动速度和/ 或磁力;
信息发送模块603,用于发送风力信息至风力压带设备,发送辊道速度至层冷辊道,发送电磁信息至电磁移动设备,以使风力压带设备调整风速和/或风向,使层冷辊道调整输送速度,使电磁移动设备调整电磁移动速度和/或磁力。
可选的,上述第二信息确定模块602包括但不限于:
第一风速确定子模块,用于若第一距离在第一危险范围内,则根据第一距离与第一危险范围的最大值之间的第一差值,确定风速。
第二风速确定子模块,用于若第一距离在第二危险范围内,则根据第一距离与第二危险范围的最小值之间的第二差值,确定风速,其中,第一危险范围大于第二危险范围。
可选的,上述第二信息确定模块602包括但不限于:
速度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距离与目标值之间的第三差值,确定辊道速度,其中,辊道速度小于精轧机的出口位置的带钢的实时速度,目标值用于描述带钢的头部与层冷辊道的辊面相抵触时的间距数值。
可选的,上述第二信息确定模块602包括但不限于:
参数确定子模块,用于若第一距离大于预设值,则根据第一距离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值,确定磁力调整参数和/或电磁移速调整参数。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磁力调整参数,确定磁力;和/或根据电磁移速调整参数,确定电磁移动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执行过程等内容,由于与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功能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控制设备 700包括:处理器701、存储器702以及存储在存储器702中并可在处理器701 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703。处理器701执行计算机程序703时实现上述流量处理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步骤S100至S300;或者,处理器701 执行计算机程序703时实现上述装置中各模块的功能,例如图6所示模块601 至603的功能。
该控制设备700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该控制设备700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701、存储器70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仅仅是控制设备700的示例,并不构成对控制设备700 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控制设备7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其中,处理器7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702可以是控制设备70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控制设备700的硬盘或内存,存储器702也可以是控制设备70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控制设备 70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 (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存储器702还可以既包括控制设备70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存储器702还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703以及控制设备700所需的其它程序和数据,存储器702 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方法、原理、结构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与风力压带设备、层冷辊道和电磁移动设备通信连接,所述风力压带设备设置于精轧机的出口位置,所述层冷辊道用于对所述精轧机输出的带钢进行冷却处理,所述电磁移动设备设置于所述层冷辊道的下方,所述电磁移动设备用于使带钢的头部与层冷辊道的辊面相抵触,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层冷辊道上的所述带钢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带钢的头部与所述层冷辊道的辊面之间的第一距离;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风力信息、辊道速度和电磁信息,其中,所述风力信息包括风速和/或风向,所述电磁信息包括电磁移动速度和/或磁力;
发送所述风力信息至所述风力压带设备,发送所述辊道速度至所述层冷辊道,发送所述电磁信息至所述电磁移动设备,以使所述风力压带设备调整风速和/或风向,使所述层冷辊道调整输送速度,使所述电磁移动设备调整电磁移动速度和/或磁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风力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一距离在第一危险范围内,则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一危险范围的最大值之间的第一差值,确定所述风速;
若所述第一距离在第二危险范围内,则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危险范围的最小值之间的第二差值,确定所述风速,其中,所述第一危险范围大于所述第二危险范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辊道速度,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与目标值之间的第三差值,确定所述辊道速度,其中,所述辊道速度小于所述精轧机的出口位置的所述带钢的实时速度,所述目标值用于描述所述带钢的头部与所述层冷辊道的辊面相抵触时的间距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电磁信息,包括:
若所述第一距离大于预设值,则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目标值之间的差值,确定磁力调整参数和/或电磁移速调整参数;
根据所述磁力调整参数,确定所述磁力;
和/或
根据所述电磁移速调整参数,确定所述电磁移动速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层冷辊道上的所述带钢的状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长度计算公式确定所述电磁移动设备初始的所述电磁移动长度,其中,所述长度计算公式具体为:
L1=(V2-V1)×L2÷V2+C,
式中,L1表示所述电磁移动设备的初始移动长度;V2表示所述电磁移动设备的电磁移动速度;V1表示所述精轧机的末机架出口位置的线速度;L2表示卷取机的中心线与精轧机出口位置之间的距离,所述卷取机位于所述层冷辊道的运输末端;C为预设的修正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层冷辊道输出的带钢的卷取信息,其中,所述卷取信息包括所述带钢的卷取温度数据;
根据所述卷取温度数据确定所述层冷辊道的冷却区长度信息;
发送所述冷却区长度信息至所述层冷辊道,以使所述层冷辊道调整所述冷却区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风力信息至所述风力压带设备,发送所述辊道速度至所述层冷辊道,发送所述电磁信息至所述电磁移动设备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带钢的头部的偏移数据,其中,所述偏移数据用于描述所述带钢的头部与所述层冷辊道的运输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比对所述偏移数据与预设的警示数据范围,其中,所述警示数据范围包括第一警示范围和第二警示范围;
若所述偏移数据位于所述第一警示范围内,则生成第一警报信息;
若所述偏移数据位于所述第二警示范围内,则生成第二警报信息;
发送所述第一警报信息或所述第二警报信息至警报器。
8.一种带钢生产的控制装置,应用于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与风力压带设备、层冷辊道和电磁移动设备通信连接,所述风力压带设备设置于精轧机的出口位置,所述层冷辊道用于对所述精轧机输出的带钢进行冷却处理,所述电磁移动设备设置于所述层冷辊道的下方,所述电磁移动设备用于使带钢的头部与层冷辊道的辊面相抵触,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信息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层冷辊道上的所述带钢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包括所述带钢的头部与所述层冷辊道的辊面之间的第一距离;
第二信息确定模块,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风力信息、辊道速度和电磁信息,其中,所述风力信息包括风速和/或风向,所述电磁信息包括电磁移动速度和/或磁力;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风力信息至所述风力压带设备,发送所述辊道速度至所述层冷辊道,发送所述电磁信息至所述电磁移动设备,以使所述风力压带设备调整风速和/或风向,使所述层冷辊道调整输送速度,使所述电磁移动设备调整电磁移动速度和/或电磁移动长度。
9.一种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带钢生产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设备、风力压带设备、层冷辊道、电磁移动设备、精轧机,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风力压带设备、所述层冷辊道和所述电磁移动设备通信连接,所述风力压带设备设置于精轧机的出口位置,所述层冷辊道用于对所述精轧机输出的带钢进行冷却处理,所述电磁移动设备设置于所述层冷辊道的下方,所述电磁移动设备用于使带钢的头部与层冷辊道的辊面相抵触。
CN202210972572.0A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带钢生产系统 Active CN1156087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72572.0A CN115608777B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带钢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72572.0A CN115608777B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带钢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8777A true CN115608777A (zh) 2023-01-17
CN115608777B CN115608777B (zh) 2024-11-01

Family

ID=84857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72572.0A Active CN115608777B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带钢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08777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25327A1 (de) * 1973-05-18 1974-11-21 V Ni I Pk I Metall Mash Elektromagnetische foerdereinrichtung
JPH03151110A (ja) * 1989-11-09 1991-06-27 Nkk Corp 熱間圧延装置
JPH0724517A (ja) * 1993-07-08 1995-01-27 Nippon Steel Corp ランアウトテ−ブル
JPH08174031A (ja) * 1994-12-22 1996-07-09 Kawasaki Steel Corp 熱間圧延ラインのホットランテーブル上における通板方法
JPH11244906A (ja) * 1998-03-02 1999-09-14 Nkk Corp 熱間圧延設備列および熱延鋼帯の圧延方法
CN1275448A (zh) * 1999-05-26 2000-12-06 神钢电机株式会社 钢板的减振装置
KR20040056277A (ko) * 2002-12-23 2004-06-30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열간 압연 강판의 제조 방법
US20060010951A1 (en) * 2002-08-27 2006-01-19 Shinichiro Aoe Process for producing hot-rolled steel strip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201006548Y (zh) * 2006-11-14 2008-01-16 钟春生 抗干扰性好的非接触式动态板形检测、标定装置
CN101152934A (zh) * 2006-09-27 2008-04-0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带钢无辊纠偏方法及装置
CN102319743A (zh) * 2011-05-24 2012-01-18 重庆大学 带钢跑偏与漂浮量激光扫描检测方法及纠偏系统
KR20120032852A (ko) * 2010-09-29 2012-04-06 현대제철 주식회사 스트립 상향 방지 장치
CN102430594A (zh) * 2011-09-21 2012-05-02 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消除薄规格带钢在层冷辊道上起套的方法
KR20120044180A (ko) * 2010-10-27 2012-05-07 현대제철 주식회사 스트립 상향 방지 장치
CN106552831A (zh) * 2016-06-28 2017-04-05 东北大学 一种薄规格热轧带钢的制造方法
CN110314934A (zh) * 2018-03-30 2019-10-11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轧机飞剪控制方法
CN111346924A (zh) * 2020-03-19 2020-06-30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防压钢控制方法以及装置、带钢精轧设备
CN112872050A (zh) * 2021-01-12 2021-06-01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止薄规格带钢头部在层冷折叠的方法
CN113857261A (zh) * 2021-09-30 2021-12-31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钢坯轧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处理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25327A1 (de) * 1973-05-18 1974-11-21 V Ni I Pk I Metall Mash Elektromagnetische foerdereinrichtung
JPH03151110A (ja) * 1989-11-09 1991-06-27 Nkk Corp 熱間圧延装置
JPH0724517A (ja) * 1993-07-08 1995-01-27 Nippon Steel Corp ランアウトテ−ブル
JPH08174031A (ja) * 1994-12-22 1996-07-09 Kawasaki Steel Corp 熱間圧延ラインのホットランテーブル上における通板方法
JPH11244906A (ja) * 1998-03-02 1999-09-14 Nkk Corp 熱間圧延設備列および熱延鋼帯の圧延方法
CN1275448A (zh) * 1999-05-26 2000-12-06 神钢电机株式会社 钢板的减振装置
US20060010951A1 (en) * 2002-08-27 2006-01-19 Shinichiro Aoe Process for producing hot-rolled steel strip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20040056277A (ko) * 2002-12-23 2004-06-30 주식회사 포스코 열간 압연 강판의 제조 방법
CN101152934A (zh) * 2006-09-27 2008-04-02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带钢无辊纠偏方法及装置
CN201006548Y (zh) * 2006-11-14 2008-01-16 钟春生 抗干扰性好的非接触式动态板形检测、标定装置
KR20120032852A (ko) * 2010-09-29 2012-04-06 현대제철 주식회사 스트립 상향 방지 장치
KR20120044180A (ko) * 2010-10-27 2012-05-07 현대제철 주식회사 스트립 상향 방지 장치
CN102319743A (zh) * 2011-05-24 2012-01-18 重庆大学 带钢跑偏与漂浮量激光扫描检测方法及纠偏系统
CN102430594A (zh) * 2011-09-21 2012-05-02 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消除薄规格带钢在层冷辊道上起套的方法
CN106552831A (zh) * 2016-06-28 2017-04-05 东北大学 一种薄规格热轧带钢的制造方法
CN110314934A (zh) * 2018-03-30 2019-10-11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轧机飞剪控制方法
CN111346924A (zh) * 2020-03-19 2020-06-30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防压钢控制方法以及装置、带钢精轧设备
CN112872050A (zh) * 2021-01-12 2021-06-01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止薄规格带钢头部在层冷折叠的方法
CN113857261A (zh) * 2021-09-30 2021-12-31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钢坯轧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处理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孔为: "板材生产技术概论", vol. 1, 28 February 2019, 冶金工业出版社, pages: 59 *
李准等: "天铁热轧极薄规格带钢轧制堆钢事故分析及处理", 天津冶金, no. 03, 15 June 2012 (2012-06-15), pages 57 - 60 *
李登超: "参数检测与自动控制", vol. 1, 31 March 2004, 冶金工业出版社, pages: 35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8777B (zh) 2024-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6671B (zh) 轧制装置、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轧制设备
CN106623443B (zh) 一种厚板粗轧阶段轧制力预报方法
CN102814340A (zh) 热轧带钢宽度控制模型智能学习系统及计算学习方法
JP5564704B2 (ja) 熱間仕上げ圧延機出側温度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13857261B (zh) 钢坯轧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处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161054A (zh) 基于影响矩阵自学习的板形闭环控制方法
CN111753256B (zh) 一种基于冷轧钢卷长度位置的数据对齐方法
CN115608777A (zh) 一种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带钢生产系统
CN117299822A (zh) 一种板带轧制速度调整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
CN118023303A (zh) 一种薄带轧制生产过程中的辊缝设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159216A (zh) 一种带钢纠偏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583238B (zh) 一种热轧带钢宽度预测方法
CN113245373B (zh) 一种热轧带钢活套张力自适应控制方法
JP2013128978A (ja) サイドガイド装置およびサイドガイド方法
CN115569997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精轧带钢尾部分段控制方法
CN206172643U (zh) 一种带钢热处理张力控制系统
CN115283436B (zh) 一种带钢生产的控制方法、系统以及控制设备
CN117380753A (zh) 热连轧带钢头部厚度偏差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JP6813059B2 (ja) 圧延材の蛇行制御方法、圧延材の蛇行制御装置、及び圧延材の製造方法
CN110842033A (zh) 一种提高tmcp钢板水冷质量的方法及系统
JP6477588B2 (ja) 冷間圧延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6673341A (zh) 降低板卷箱双尾故障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850322B2 (en) Casting stand control system with radius roll feedback and method of use
KR102045639B1 (ko) 압연장치 최적 부하배분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이 기록된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 매체
JPH10263648A (ja) 熱間圧延ラインにおける板幅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