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79709A - 一种换向器压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向器压制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579709A CN115579709A CN202211098784.7A CN202211098784A CN115579709A CN 115579709 A CN115579709 A CN 115579709A CN 202211098784 A CN202211098784 A CN 202211098784A CN 115579709 A CN115579709 A CN 1155797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pushing
- pressing
- cake
-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6—Manufacture of commuta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1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换向器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换向器压制设备,其包括机架、上模、中模、下模、用于压合上模中电木粉饼与中模内铜壳的压制机构、用于将上模移入或移出压制机构的第一推移机构、用于将中模移入或移出压制机构的第二推移机构、用于将电木粉饼装入上模的电木粉上料机构以及用于将铜壳装入中模的铜壳上料机构,电木粉上料机构包括料架、设置在料架上的料道、用于将料道中电木粉饼逐个推出的粉饼推移组件;铜壳上料机构包括用于容纳铜壳的预装板、用于将预装板中铜壳压入中模的顶压组件、用于将预装板移入或移出顶压组件的铜壳推移组件。本申请具有生产效率高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向器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向器压制设备。
背景技术
换向器作为和交流换向器电动机电枢上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作用是使电枢绕组中的电流方向为交变的,以保证电磁转矩方向始终不变。电木粉由于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常用作换向器的填充材料。
换向器的生产过程中一般包括有压制工序,即采用压制设备将电木粉压入铜壳中,以得到换向器压制品。相关技术中的压制设备包括有上模、位于上模正下方的中模、位于中模正下方的下模,压制时电木粉饼装在上模的料室中、铜壳装在中模内,上模、中模与下模合模时,电木粉饼会被压入铜壳中,从而完成压制工序。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市场上的换向器压制设备在加工换向器时,普遍采用人工手动上料的方式,生产效率低,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换向器压制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换向器压制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换向器压制设备,包括机架、上模、中模、下模、用于压合上模中电木粉饼与中模内铜壳的压制机构,还包括
用于将上模移入或移出压制机构的第一推移机构;
用于将中模移入或移出压制机构的第二推移机构;
用于将电木粉饼装入上模的电木粉上料机构,所述电木粉上料机构包括料架、设置在料架上用于存放电木粉饼的料道、用于将所述料道中电木粉饼逐个推出的粉饼推移组件,所述粉饼推移组件能将电木粉饼向位于压制机构外的上模推送;
用于将铜壳装入中模的铜壳上料机构,所述铜壳上料机构包括用于容纳铜壳的预装板、用于将预装板中铜壳压入位于压制机构外的中模的顶压组件、用于将预装板移入或移出顶压组件的铜壳推移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木粉饼上料时,先通过第一推移机构使上模移出压制机构,再利用粉饼推移组件将存放于料道的电木粉饼向上模推送,便可将电木粉饼推入上模的料室中。铜壳上料时,先通过第二推移机构使中模移出压制机构,再利用铜壳推移组件将容纳有铜壳的预装板推入顶压组件,便可通过顶压组件将铜壳压入中模内。然后通过第一推移机构将上模移入压制机构、通过第二推移机构将中模移入压制机构,启动压制机构后,上模中的电木粉饼会被压入中模的铜壳中,从而成型换向器压制品。加工过程中电木粉饼与铜壳无需工人逐个手动上料,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
可选的,所述粉饼推移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料道的推饼块、用于驱动推饼块竖向移动的顶升件、用于驱动电木粉饼水平移向上模的粉饼上料件,电木粉饼竖向堆叠于所述料道中,所述料架上开设有位于推饼块正上方的粉饼出料孔,电木粉饼能在顶升件的作用下被推饼块从粉饼出料孔推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前,电木粉饼竖向堆叠于料道中、推饼块位于电木粉饼的下侧。上料时,先通过顶升件驱动推饼块上移,使得推饼块将位于其上方的电木粉饼上抬,以使电木粉饼被推出粉饼出料孔;再通过粉饼上料件将推出粉饼出料孔的电木粉饼向上模推送,便可实现电木粉饼的自动上料,操作简便。
可选的,所述料道设有多条且水平滑动设置于料架上,所述料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各料道交替移至粉饼出料孔正下方的转换组件,所述转换组件包括转换架、用于驱动转换架沿料道分布方向移动的转换气缸,所述料道可拆卸设置在转换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料道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有多条,加工前工人可在各料道中均堆叠电木粉饼。加工时在其中一条料道完成上料后,转换气缸能驱动转换架水平移动,使得另一条料道移至粉饼出料孔的正下方,以便将另一条料道中的电木粉饼装入上模。如此设置能够有效降低加工前电木粉饼的推料频次、提高加工效率。
可选的,所述顶压组件包括安装架、竖向滑动设置于安装架上的顶压框、固定连接在顶压框上的多根推杆、固定连接在顶压框上的多根压杆、用于驱动所述顶压框竖向移动的顶压驱动件,所述顶压框中开设有用于供中模和预装板伸入的让位孔,所述推杆固定于让位孔的顶壁上、压杆固定于让位孔的底壁上,并且各推杆分别位于相邻压杆的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壳嵌入预装板后,先通过铜壳推移组件将预装板移入让位孔、通过第二推移机构将中模移入让位孔,以使中模处于预装板的正上方。再通过顶压驱动件驱使顶压框上移,此时压杆会将预装板中的铜壳压入中模,从而实现铜壳的自动上料。
压制机构将电木粉饼压入铜壳后,形成的换向器压制品位于中模的通孔中,加工时需将压制品从中模推出。推料时,可先使中模移入让位孔,再驱动顶压框下移,以利用推杆将压制品推出中模,顶压组件的功能丰富、实用性强。
可选的,换向器压制设备还包括用于收集换向器压制品的收料机构,所述收料机构包括位于预装板下侧的收料框、用于驱动收料框移入或移出让位孔的收料气缸,所述收料框包括框体、铰接设置在框体底部的底板、用于驱动底板翻转以打开或关闭框体出料口的铰接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料框移入让位孔时,若底板处于使框体出料口关闭的状态,则被推出中模的压制品会落入收料框中,以被收料框收集。在收料框中的压制品积满后,可先通过收料气缸驱动收料框移出让位孔,再通过铰接气缸驱动底板打开框体的出料口,此时压制品会从收料框的底部开口掉落,以免影响收料框的循环工作。
可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位于收料框正下方的传送带、用于驱动传送带传动的输送驱动件、间隔设置在传送带上的多块输送板,所述机架的一侧放置有上侧开口的料盒,所述料盒位于传送带的出料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收料框掉落的压制品会落入传送带上,以被传送带输送至料盒中,以便批量收集压制品。输送板在压制品传送时起到拨料的作用,使得压制品不易在摩擦阻力的作用下堆积在传送带上。
可选的,所述预装板的下侧设置有承托板以及用于驱动承托板水平移动的调节气缸,所述预装板上开设有用于供铜壳伸入的预装孔,所述承托板上开设有与预装孔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贯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时,承托板能相对预装板移动,使得贯穿孔与预装孔对齐或错位。当承托板移至使贯穿孔与预装孔错位时,在铜壳伸入预装孔后,承托板会抵挡在铜壳的下方,起到阻挡铜壳从预装板掉出的作用。
加工由多块周向排布的铜片所组成的铜壳时,为避免铜片散开,通常会在铜片的外侧套设塑壳,以利用塑壳将铜片圈在一起。上料时,塑壳会随铜壳一同伸入预装孔,顶压组件工作时只会将铜壳顶入中模、而使塑壳留在预装孔中。承托板移至使贯穿孔移至与预装孔对齐后,塑壳会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贯穿孔掉落,以免塑壳残留在预装板中而影响铜壳的批量加工。
可选的,所述第二推移机构包括第二推移架、设置在第二推移架上的第二推移气缸、与第二推移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气动夹爪,所述中模靠近第二推移气缸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用于供气动夹爪卡入的连接槽;所述第二推移架上设置有用于将中模定位在下模正上方的限位气缸,所述限位气缸的活塞杆水平朝向中模并固定有限位板,所述第二推移气缸的动力小于限位气缸的动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动夹爪卡设于连接槽时,第二推移气缸能驱动中模水平移动,使得中模移入或移出压制机构。当第二推移气缸的活塞杆伸长时,中模会被推出压制机构,以便将铜壳装入中模。铜壳安装到位后,将限位气缸的活塞杆伸长、第二推移气缸的活塞杆缩短,中模被拉动至与限位板抵接时,由于限位气缸的动力大于第二推移气缸的动力,中模受到限位板的阻挡会难以继续移动,有助于中模准确移至下模的正上方。接着将气动夹爪移出连接槽、限位气缸的活塞杆缩短,气动夹爪会在第二推移气缸的拉力下移出压制机构,以免影响上模与中模的合模。
可选的,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上模中废料顶松的松料组件,所述松料组件包括支架、竖向滑动设置于支架上的松料板、间隔设置在松料板上侧的多根顶针、用于驱动松料板竖向移动的松料驱动件;当所述上模在第一推移机构的驱动下移出压制机构时,所述顶针与上模底壁开设的通孔对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制机构将电木粉饼压入铜壳时,电木粉饼废料会卡设在上模底壁开设的通孔中,为免残留的废料影响后续加工,需将废料从上模取出。取出废料时,可先利用第一推移机构将上模移至顶针上方,再通过松料驱动件驱使松料板上移,顶针会同步移动并将废料向上推顶,使得卡设于上模底壁的废料能被推出通孔,方便后续将废料从上模取出。
可选的,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上模中废料吸出的吸料组件,所述吸料组件包括吸附架、固定设置在吸附架下侧的多个吸盘、用于驱动吸附架竖向移动的第一吸附动力件、用于吸附架水平移动的第二吸附动力件;当所述上模在第一推移机构的驱动下移出压制机构时,所述吸盘能在第二吸附动力件的作用下移至上模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料被松料组件顶出上模底壁后,可先利用第二吸附件使吸附架移至上模正上方,再利用第一吸附动力件驱动吸附架下移,使得吸盘与废料相吸合。第一吸附动力件驱动吸附架上移后,吸盘会将废料带出上模,从而实现废料的自动清除,省去了人工手动取料的麻烦,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电木粉饼上料时,先通过第一推移机构将上模移出压制机构,再通过电木粉上料机构将电木粉饼推入上模的料室中;铜壳上料时,先通过第二推移机构将中模移出压制机构,再通过铜壳上料机构将铜壳压入中模内,省时省力、生产效率高;
2.预装板和中模移入让位孔时,中模位于预装板的上侧,顶压框上移后,压杆会将预装板中的铜壳压入中模,以实现铜壳的自动上料;压制机构将上模的电木粉饼压入中模的铜壳后,成型的换向器压制品位于中模内,此时若将中模再次推入让位孔,并使顶压框下移,则推杆会将中模内的压制品推出,从而实现压制品的自动出料;
3.松料组件能将残留在上模底壁的电木粉废料顶出,吸料组件能将电木粉废料吸出上模,有助于进一步减小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凸显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推移机构、压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凸显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推移机构、第二推移机构、压制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凸显本申请实施例中下模、第二推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木粉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料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铜壳上料机构、收料机构和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凸显本申请实施例中承托板的爆炸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顶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收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11、松料组件;111、支架;112、松料板;113、顶针;114、松料驱动件;12、吸料组件;121、吸附架;122、吸盘;123、第一吸附动力件;124、第二吸附动力件;13、输送组件;131、传送带;132、输送驱动件;133、输送板;14、料盒;
2、上模;3、中模;31、连接块;32、连接槽;4、下模;41、定型柱;
5、压制机构;51、压制架;52、压制油缸;53、压制板;531、压饼块;54、导向架;
6、第一推移机构;61、第一推移架;62、第一推移气缸;
7、第二推移机构;71、第二推移架;711、限位气缸;712、限位板;72、第二推移气缸;73、气动夹爪;
8、电木粉上料机构;81、料架;811、粉饼出料孔;82、料道;821、第一料板;822、第二料板;823、料杆;824、第一料孔;825、第二料孔;83、粉饼推移组件;831、推饼块;832、顶升件;833、粉饼上料件;8331、粉饼上料块;8332、粉饼上料气缸;84、转换组件;841、转换架;842、转换气缸;
9、铜壳上料机构;91、振动盘;92、托台;93、机械手;94、预装板;941、预装孔;95、顶压组件;951、安装架;952、顶压框;953、推杆;954、压杆;955、顶压驱动件;956、让位孔;96、铜壳推移组件;961、铜壳推移气缸;962、铜壳推块;97、承托板;971、贯穿孔;98、调节气缸;
10、收料机构;101、收料框;1011、框体;1012、底板;1013、铰接气缸;102、收料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换向器压制设备。
参照图1、图2和图3,换向器压制设备包括机架1、上模2、中模3、下模4、用于压合上模2中电木粉饼与中模3内铜壳的压制机构5、用于将上模2移入或移出压制机构5的第一推移机构6、用于将中模3移入或移出压制机构5的第二推移机构7、用于将电木粉饼装入上模2中料室的电木粉上料机构8、用于将铜壳装入中模3的铜壳上料机构9、用于收集换向器压制品的收料机构10,上述换向器压制品是指电木粉饼被压入铜壳后所形成的产品。
参照图2、图3,第一推移机构6包括第一推移架61、设置在第一推移架61上的第一推移气缸62,第一推移气缸62的缸筒固定连接在第一推移架61上、活塞杆呈水平设置并与上模2固定连接,上模2水平滑动设置在第一推移架61上。第一推移气缸62的活塞杆伸缩时,上模2会沿第一推移架61水平移动并移入或移出压制机构5。
参照图3、图4,第二推移机构7包括第二推移架71、设置在第二推移架71上的第二推移气缸72、与第二推移气缸72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气动夹爪73,第二推移气缸72的活塞杆呈水平设置且伸缩方向垂直于第一推移气缸62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中模3靠近第二推移气缸72的侧壁上固定有连接块31,连接块31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供气动夹爪73卡入的连接槽32。气动夹爪73与连接块31相连时,第二推移气缸72能驱动中模3水平移动,使得中模3移入或移出压制机构5。
参照图3、图4,为免气动夹爪73影响上模2与中模3的合模,在第二推移架71上设置有限位气缸711,限位气缸711的活塞杆水平朝向中模3设置并固定有限位板712,限位气缸711活塞杆的直径大于第二推移气缸72活塞杆的直径,使得限位气缸711启动时产生的动力大于第二推移气缸72的动力。中模3移入压制机构5前,先使限位气缸711的活塞杆伸长,以使限位板712向靠近中模3的方向水平移动;再使第二推移气缸72的活塞杆缩短,中模3移至与限位板712抵接后无法继续移动,然后分离气动夹爪73与连接块31,再将限位气缸711的活塞杆缩短,此时第二推移气缸72的动力会将气动夹爪73拉出压制机构5。
参照图2、图3,压制机构5包括压制架51、设置在压制架51上的压制油缸52、固定在压制油缸52活塞杆上的压制板53、固定在压制板53下方的导向架54,压制油缸52的活塞杆竖直朝下设置,导向架54竖向滑动设置在压制架51中。当上模2在第一推移机构6的作用下移入压制机构5时,压制板53位于上模2的正上方。压制油缸52的活塞杆伸长后,压制板53和导向架54会向下移动,使得上模2下移并与位于其下侧的中模3、下模4合模。
参照图2、图3,压制板53的下侧固定连接有压饼块531,压饼块531的尺寸略小于上模2中料室的尺寸,上模2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当压制板53驱动上模2与中模3合模时,压饼块531会将上模2中的电木粉饼由上述通孔压入中模3的铜壳内。需要注意的是,为使第一推移架61能随上模2同步竖向移动,导向架54应滑动穿设在第一推移架61中,并在导向架54上对应设置抵接在第一推移架61下侧的抬升块,压制油缸52的活塞杆缩短时,抬升块能将第一推移架61上抬,进而使上模2与中模3分离。
参照图3、图4,下模4的上侧固定设置有多个定型柱41,定型柱41与中模3上用于供铜壳伸入的通孔一一对应,上模2、中模3与下模4合模时,定型柱41会伸入中模3对应的通孔中,以起到定型的作用。实际加工时,可将下模4设置为能够通电发热的发热板,以使压制机构5工作时,下模4能为电木粉饼与铜壳的压合提供热量。
参照图1、图2,由于加工后上模2的底壁中不可避免地会卡设电木粉废料,为将电木粉废料移出上模2,在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松料组件11和吸料组件12,其中松料组件11用于将电木粉废料顶出上模2的底壁,吸料组件12用于将上模2中的废料吸走。
参照图2,松料组件11包括设置在第一推移架61上的支架111、竖向滑动设置在支架111上的松料板112、间隔设置在松料板112上侧的多根顶针113、用于驱动松料板112竖向移动的松料驱动件114,本实施例中的松料驱动件114优选为松料油缸。当上模2在第一推移机构6的驱动下移出压制机构5时,各顶针113分别位于上模2底壁开设的通孔正下方,松料驱动件114驱使松料板112上移后,顶针113能将卡设在上模2通孔中的废料顶出。
参照图2、图3,吸料组件12包括吸附架121、固定设置在吸附架121下侧的多个吸盘122、用于驱动吸附架121竖向移动的第一吸附动力件123、用于驱动吸附架121水平移动的第二吸附动力件124。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吸附动力件123和第二吸附动力件124优选为气缸,并且第二吸附动力件124采用无缸气缸,该无缸气缸设置在导向架54上,第一吸附动力件123的缸筒设置在无缸气缸的滑台上、活塞杆与吸附架121固定连接。吸料组件12工作时,先使吸附架121移至上模2正上方,再驱动吸附架121下移,使得吸盘122吸合上模2的废料,然后驱动吸附架121上移,吸盘122会电木粉废料自动吸出上模2。
参照图5、图6,电木粉上料机构8包括料架81、多条水平滑动设置于料架81上的料道82、用于将料道82中电木粉饼逐个推出的粉饼推移组件83,本实施例以料道82设置有两条示意其结构。
参照图7、图8,每条料道82均包括第一料板821、位于第一料板821正下方的第二料板822、固定连接在第一料板821与第二料板822之间的四根料杆823,四根料杆823之间围合形成有竖向延伸的堆料区,电木粉饼竖向堆叠在堆料区中。第一料板821上开设有与堆料区连通的第一料孔824、第二料板822上开设有与堆料区连通的第二料孔825,第一料孔824的孔径大于电木粉饼的直径、第二料孔825的孔径小于电木粉饼的直径,使得电木粉饼堆叠于料道82时能够上移出堆料区。
参照图5、图6,粉饼推移组件83包括滑动设置在其中一条料道82中的推饼块831、用于驱动推饼块831竖向移动的顶升件832、用于驱动电木粉饼水平移动的粉饼上料件833,本实施例中的顶升件832采用无尘螺杆滑台,推饼块831固定连接在上述滑台上,并且推饼块831的宽度小于第二料孔825的孔径。料架81上开设有位于推饼块831正上方的粉饼出料孔811,粉饼出料孔811的孔径大于电木粉饼的直径,顶升件832工作以驱动推饼块831上移时,推饼块831能将位于其上侧的电木粉饼向上推动,使得电木粉饼被上推出粉饼出料孔811。
参照图5、图6,粉饼上料件833包括滑动设置在料架81上的粉饼上料块8331、用于驱动粉饼上料块8331向上模2水平移动的粉饼上料气缸8332,粉饼上料气缸8332的缸筒固定连接在料架81上、活塞杆与粉饼上料块8331固定连接。粉饼上料气缸8332的活塞杆伸长时,粉饼上料块8331能将被推出的电木粉饼向移出压制机构5后的上模2推送,使得电木粉饼能落入上模2的料室中。
参照图5、图7,料架8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料道82水平移动的转换组件84,转换组件84包括滑动设置在料架81上的转换架841、用于驱动转换架841水平移动的转换气缸842,转换气缸842的缸筒固定连接在料道82上、活塞杆与转换架841固定连接,并且转换气缸842活塞杆的伸缩方向平行于料道82的分布方向,料道82可拆卸连接在转换架841上,具体地,料道82与转换架841的连接方式可采用螺栓连接。转换气缸842的活塞杆伸缩时,转换架841会带动料道82水平移动,使得各料道82交替移至粉饼出料孔811的正下方,以使粉饼推移组件83能将不同料道82的电木粉饼向上模2推送。
参照图9、图10,铜壳上料机构9包括振动盘91、用于承接从振动盘91输出的铜壳的托台92、用于夹送托台92中铜壳的机械手93、用于容纳铜壳的预装板94、用于将预装板94中铜壳压入中模3的顶压组件95、用于驱动预装板94移入或移出顶压组件95的铜壳推移组件96,托台92设置在振动盘91的出料端,预装板94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供铜壳伸入的预装孔941。上料时,铜壳批量放置于振动盘91中,振动盘91工作时会使铜壳落入托台92上,以被机械手93逐个夹装至预装孔941中。
参照图10,为免铜壳从预装孔941掉落,在预装板94的下侧设置有承托板97,承托板97上开设有与预装孔941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贯穿孔971,贯穿孔971的孔径等于预装孔941的孔径。铜壳上料时,承托板97处于使贯穿孔971与预装孔941偏心错位的状态,铜壳置于预装孔941时,承托板97抵接在铜壳的下方,起到防止铜壳掉落的作用。
参照图9、图10,若待加工的铜壳包括有多块周向排布的铜片,为免铜片在转运时散开,通常会在铜片的外侧套设塑壳,以利用塑壳将铜片圈在一起。上料时塑壳会随铜片一同伸入预装板94中,顶压组件95工作时只会将铜片压入中模3、塑壳会留在预装孔941中。为使塑壳能从预装孔941排出,机架1上安装有调节气缸98,调节气缸98的活塞杆呈水平设置并与承托板97固定连接,承托板97能在调节气缸98的驱动下水平移动,使得贯穿孔971移至与预装孔941完全对齐,以便塑壳自动落料。
参照图9、图10,铜壳推移组件96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铜壳推移气缸961、固定连接在铜壳推移气缸961活塞杆上的铜壳推块962,铜壳推移气缸961的活塞杆水平朝向顶压组件95设置,预装板94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铜壳推块962上。铜壳推移气缸961的活塞杆伸缩时,预装板94会移入或移出顶压组件95。
参照图9、图11,顶压组件95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安装架951、滑动设置在安装架951上的顶压框952、固定连接在顶压框952顶壁的多根推杆953、固定连接在顶压框952底壁的多根压杆954、用于驱动顶压框952竖向移动的顶压驱动件955,本实施例中的顶压驱动件955优选为顶压油缸,推杆953和压杆954的数量均等于中模3上通孔的数量,并且各推杆953分别位于相邻压杆954的正上方。顶压框952的中部开设有用于供中模3和预装板94水平伸入的让位孔956,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供中模3水平滑动的滑轨,该滑轨高于预装板94,使得中模3移入让位孔956时位于预装板94的上侧。
参照图9、图11,中模3和填装有铜壳的预装板94伸入让位孔956时,顶压驱动件955驱使顶压框952上移后,压杆954会将预装板94上的铜壳压入中模3的通孔中,从而完成铜壳的自动上料。压制机构5将电木粉饼压入铜壳后,所形成的换向器压制品位于中模3的通孔中,将嵌设有压制品的中模3移入让位孔956时,顶压驱动件955驱使顶压框952下移后,推杆953会将压制品推出中模3,从而完成压制品的自动出料。
参照图9、图12,收料机构10包括位于预装板94下侧的收料框101、用于驱动收料框101水平移入或移出让位孔956的收料气缸102,收料气缸102的缸筒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活塞杆与收料框101固定连接,并且收料气缸102的活塞杆水平朝向顶压框952设置。当收料气缸102的活塞杆伸长时,收料框101会被推送至让位孔956中,以承接从中模3推出的压制品;当收料气缸102的活塞杆缩短时,收料框101会被拉动至预装板94正下方,以承接从预装板94掉落的塑壳。
参照图12,收料框101包括框体1011、铰接设置在框体1011底部的底板1012、用于驱动底板1012翻转的铰接气缸1013,铰接气缸1013的缸筒铰接在框体1011上、活塞杆与底板1012的活动端相互铰接,上述底板1012的活动端是指底板1012能相对框体1011转动的一端。铰接气缸1013的活塞杆伸缩时,底板1012能相对框体1011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框体1011的出料口。
参照图9,机架1上设置有位于收料机构10下侧的输送组件13,输送组件13包括传送带131、用于驱动传送带131传动的输送驱动件132、间隔设置在传送带131上的多块输送板133,收料气缸102驱使收料框101移出让位孔956时,传送带131位于收料框101的正下方。此时若将底板1012打开,则收料框101中的压制品或塑壳会落入传送带131上,以被传送带131向一侧传送。本实施例中的输送驱动件132包括电机、链轮和链条结构,上述结构的具体连接方式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上侧开口的料盒14,料盒14位于传送带131的出料端,用于承接从传送带131送出的压制品或塑壳。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换向器压制设备的实施原理为:加工换向器时,先通过机械手93将铜壳装入预装板94,再通过铜壳推移组件96驱动预装板94移入让位孔956、通过第二推移机构7驱动中模3移入让位孔956,然后通过顶压驱动件955驱使顶压框952上移,压杆954会将铜壳自动压入中模3,以实现铜壳的自动上料。电木粉饼竖向堆叠于料道82中,电木粉饼上料时,先通过第一推移机构6驱动上模2移出压制机构5,再通过顶升件832驱动推饼块831上移,使得推饼块831将位于其上方的电木粉饼推出粉饼出料孔811,然后通过粉饼上料件833将电木粉饼水平推送至上模2的料室中,以实现电木粉饼的自动上料。
铜壳与电木粉饼上料结束后,先通过第一推移机构6使上模2移入压制机构5、通过第二推移机构7使中模3移入压制机构5,再启动压制机构5以使上模2、中模3、下模4合模,从而将上模2中的电木粉饼被压入中模3的铜壳,成型后的换向器压制品位于中模3内、电木粉废料位于上模2中。将上模2移出压制机构5后,可先通过松料组件11将卡设在上模2底壁的废料顶松、再通过吸料组件12将废料吸出中模3,以实现电木粉废料的自动清除。
出料时,先使中模3和收料框101被推送至让位孔956中,再通过顶压驱动件955使顶压框952下移,推杆953会将压制品自动推出中模3,以使压制品掉入收料框101。然后将收料框101移出让位孔956,再打开底板1012,压制品会落入传送带131上,并被传送带131输送至料盒14中。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换向器压制设备,包括机架(1)、上模(2)、中模(3)、下模(4)、用于压合上模(2)中电木粉饼与中模(3)内铜壳的压制机构(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将上模(2)移入或移出压制机构(5)的第一推移机构(6);
用于将中模(3)移入或移出压制机构(5)的第二推移机构(7);
用于将电木粉饼装入上模(2)的电木粉上料机构(8),所述电木粉上料机构(8)包括料架(81)、设置在料架(81)上用于存放电木粉饼的料道(82)、用于将所述料道(82)中电木粉饼逐个推出的粉饼推移组件(83),所述粉饼推移组件(83)能将电木粉饼向位于压制机构(5)外的上模(2)推送;
用于将铜壳装入中模(3)的铜壳上料机构(9),所述铜壳上料机构(9)包括用于容纳铜壳的预装板(94)、用于将预装板(94)中铜壳压入位于压制机构(5)外的中模(3)的顶压组件(95)、用于将预装板(94)移入或移出顶压组件(95)的铜壳推移组件(9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粉饼推移组件(83)包括滑动设置于料道(82)的推饼块(831)、用于驱动推饼块(831)竖向移动的顶升件(832)、用于驱动电木粉饼水平移向上模(2)的粉饼上料件(833),电木粉饼竖向堆叠于所述料道(82)中,所述料架(81)上开设有位于推饼块(831)正上方的粉饼出料孔(811),电木粉饼能在顶升件(832)的作用下被推饼块(831)从粉饼出料孔(811)推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向器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道(82)设有多条且水平滑动设置于料架(81)上,所述料架(8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各料道(82)交替移至粉饼出料孔(811)正下方的转换组件(84),所述转换组件(84)包括转换架(841)、用于驱动转换架(841)沿料道(82)分布方向移动的转换气缸(842),所述料道(82)可拆卸设置在转换架(84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组件(95)包括安装架(951)、竖向滑动设置于安装架(951)上的顶压框(952)、固定连接在顶压框(952)上的多根推杆(953)、固定连接在顶压框(952)上的多根压杆(954)、用于驱动所述顶压框(952)竖向移动的顶压驱动件(955),所述顶压框(952)中开设有用于供中模(3)和预装板(94)伸入的让位孔(956),所述推杆(953)固定于让位孔(956)的顶壁上、压杆(954)固定于让位孔(956)的底壁上,并且各推杆(953)分别位于相邻压杆(954)的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向器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收集换向器压制品的收料机构(10),所述收料机构(10)包括位于预装板(94)下侧的收料框(101)、用于驱动收料框(101)移入或移出让位孔(956)的收料气缸(102),所述收料框(101)包括框体(1011)、铰接设置在框体(1011)底部的底板(1012)、用于驱动底板(1012)翻转以打开或关闭框体(1011)出料口的铰接气缸(10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向器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输送组件(13),所述输送组件(13)包括位于收料框(101)正下方的传送带(131)、用于驱动传送带(131)传动的输送驱动件(132)、间隔设置在传送带(131)上的多块输送板(133),所述机架(1)的一侧放置有上侧开口的料盒(14),所述料盒(14)位于传送带(131)的出料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装板(94)的下侧设置有承托板(97)以及用于驱动承托板(97)水平移动的调节气缸(98),所述预装板(94)上开设有用于供铜壳伸入的预装孔(941),所述承托板(97)上开设有与预装孔(941)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贯穿孔(97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移机构(7)包括第二推移架(71)、设置在第二推移架(71)上的第二推移气缸(72)、与第二推移气缸(72)活塞杆固定连接的气动夹爪(73),所述中模(3)靠近第二推移气缸(72)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块(31),所述连接块(31)上开设有用于供气动夹爪(73)卡入的连接槽(32);所述第二推移架(71)上设置有用于将中模(3)定位在下模(4)正上方的限位气缸(711),所述限位气缸(711)的活塞杆水平朝向中模(3)并固定有限位板(712),所述第二推移气缸(72)的动力小于限位气缸(711)的动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器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上模(2)中废料顶松的松料组件(11),所述松料组件(11)包括支架(111)、竖向滑动设置于支架(111)上的松料板(112)、间隔设置在松料板(112)上侧的多根顶针(113)、用于驱动松料板(112)竖向移动的松料驱动件(114);当所述上模(2)在第一推移机构(6)的驱动下移出压制机构(5)时,所述顶针(113)与上模(2)底壁开设的通孔对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向器压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上模(2)中废料吸出的吸料组件(12),所述吸料组件(12)包括吸附架(121)、固定设置在吸附架(121)下侧的多个吸盘(122)、用于驱动吸附架(121)竖向移动的第一吸附动力件(123)、用于吸附架(121)水平移动的第二吸附动力件(124);当所述上模(2)在第一推移机构(6)的驱动下移出压制机构(5)时,所述吸盘(122)能在第二吸附动力件(124)的作用下移至上模(2)正上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98784.7A CN115579709A (zh) | 2022-09-07 | 2022-09-07 | 一种换向器压制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98784.7A CN115579709A (zh) | 2022-09-07 | 2022-09-07 | 一种换向器压制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579709A true CN115579709A (zh) | 2023-01-06 |
Family
ID=84581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098784.7A Pending CN115579709A (zh) | 2022-09-07 | 2022-09-07 | 一种换向器压制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57970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528595A (zh) * | 2024-07-24 | 2024-08-23 | 四川致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催化剂模压成型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37210A1 (en) * | 2001-08-17 | 2003-07-24 | Southall Otway Archer | Integrated commutator and slip-ring with sense magnet |
CN210273683U (zh) * | 2019-09-11 | 2020-04-07 | 浙江融兴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助力泵电动机 |
CN113020385A (zh) * | 2021-04-14 | 2021-06-25 | 浙江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 | 一种换向器压制生产设备 |
-
2022
- 2022-09-07 CN CN202211098784.7A patent/CN11557970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37210A1 (en) * | 2001-08-17 | 2003-07-24 | Southall Otway Archer | Integrated commutator and slip-ring with sense magnet |
CN210273683U (zh) * | 2019-09-11 | 2020-04-07 | 浙江融兴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助力泵电动机 |
CN113020385A (zh) * | 2021-04-14 | 2021-06-25 | 浙江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 | 一种换向器压制生产设备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528595A (zh) * | 2024-07-24 | 2024-08-23 | 四川致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催化剂模压成型装置 |
CN118528595B (zh) * | 2024-07-24 | 2024-10-22 | 四川致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催化剂模压成型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93380B (zh) | 一种票夹自动组装机 | |
CN110340300B (zh) | 一种盐芯给料装置 | |
CN108155129B (zh) | 一种焊接模循环使用的合片机构 | |
CN110758823A (zh) | 一种纸板自动整理打包装置 | |
CN110884072A (zh) | 一种产品水口分离机 | |
CN115579709A (zh) | 一种换向器压制设备 | |
JP2002178194A (ja) | プレス成形装置 | |
CN212266818U (zh) | 一种折叠盒的自动组装设备 | |
CN114654223B (zh) | 一种液压铰链自动组装机 | |
CN110948782B (zh) | 一种注塑自动上料、检测以及出料机 | |
CN114669996B (zh) | 工件自动输送组装设备 | |
CN118417844B (zh) | 一种磁瓦电机自动上料装配设备 | |
CN106064471B (zh) | 一种空气过滤器与医用导管装配机构 | |
CN111113963B (zh) | 一种用于隐形眼镜干片提取的设备及方法 | |
CN113878061B (zh) | 一种贴片功率电感的弯脚成型设备及工艺 | |
CN207873374U (zh) | 高效率自动点焊机 | |
CN214988748U (zh) | 一种智能分离装置 | |
CN214526701U (zh) | 一种用于电感的自动焊锡机的上料机构 | |
CN212372745U (zh) | 一种针对小零件的高温多穴位全自动组装热压装置 | |
CN212333752U (zh) | 一种全自动开关摆盘机 | |
CN112077277B (zh) | 配重件生产装置 | |
CN109048332B (zh) | 一种自动筛选分料的组装机 | |
CN114131330A (zh) | 一种储物纸杯的组装设备 | |
CN221670935U (zh) | 一种食品自动脱模装置 | |
CN111572036A (zh) | 一种针对小零件的高温多穴位全自动组装热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