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03868B - 自行车拨链器、自行车齿轮结构、自行车马达单元和前拨链器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拨链器、自行车齿轮结构、自行车马达单元和前拨链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503868B CN115503868B CN202211337280.6A CN202211337280A CN115503868B CN 115503868 B CN115503868 B CN 115503868B CN 202211337280 A CN202211337280 A CN 202211337280A CN 115503868 B CN115503868 B CN 1155038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support
- pivot axis
- link
- link p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31—Front derailleurs
- B62M9/134—Mechanisms for shifting laterally
- B62M9/1342—Mechanisms for shifting laterally characterised by the linkage mechanis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45/00—Electrical equipmen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as accessories on cy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45/40—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 B62J45/41—Sensor arrangements; Moun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ensor
- B62J45/413—Rotation sens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31—Front derailleurs
- B62M9/132—Front derailleurs electrically or fluid actuated; Controls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31—Front derailleurs
- B62M9/135—Mounting the derailleur on the fram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31—Front derailleurs
- B62M9/136—Chain guides; Mounting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2009/00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chai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行车拨链器,包括基座构件、联动结构和马达单元。联动结构包括绕第一枢转轴线枢转地安装到基座构件的第一链接销。马达单元构造成将旋转力施加到第一链接销,以使第一链接销绕第一枢转轴线相对于基座构件旋转。
Description
分案申请
本申请是优先权日为2020年6月30日,申请日为2021年6月30日,申请号为202110733491.0,发明名称为“自行车拨链器、自行车齿轮结构、自行车马达单元和前拨链器”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拨链器、自行车齿轮结构、自行车马达单元和前拨链器。
背景技术
自行车包括拨链器,拨链器构造成使链条相对于多个链轮移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自行车拨链器包括基座构件、联动结构和马达单元。所述联动结构包括绕第一枢转轴线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基座构件的第一链接销。所述马达单元构造成将旋转力施加至所述第一链接销,以使所述第一链接销绕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旋转。
通过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利用第一链接销使另一个构件绕第一枢转轴线相对于基座构件旋转,和/或绕第一枢转轴线相对于基座构件可旋转地支撑另一个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联动结构包括第一链接构件,所述第一链接构件联接至所述第一链接销以绕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可枢转。
通过根据第二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利用第一链接销使第一链接构件绕第一枢转轴线相对于基座构件旋转,和/或绕第一枢转轴线相对于基座构件可旋转地支撑第一链接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根据第二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还包括链条引导件,所述链条引导件枢转地联接至第一链接构件以响应于所述第一链接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的枢转运动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移动。
通过根据第三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利用第一链接销相对于基座构件可靠地移动链条引导件,和/或相对于基座构件可移动地支撑链条引导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根据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意一个的自行车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马达单元包括输出结构,所述输出结构联接至所述第一链接销以绕所述第一枢转轴线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可旋转。
利用根据第四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使第一链接销连同输出结构一起绕第一枢转轴线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根据第四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链接销和所述输出结构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联接部。所述第一链接构件包括第二联接部。所述第一联接部与所述第二联接部接合以将所述旋转力从所述第一链接销和所述输出结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传递到所述第一链接构件。
利用根据第五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通过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将旋转力从第一链接销和输出结构中的至少一个传递到第一链接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根据第五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构造成使得,当沿所述第一枢转轴线观察时,所述第一联接部具有正圆形以外的第一轮廓。当沿所述第一枢转轴线观察时,所述第二联接部具有正圆形以外的第二轮廓。
利用根据第六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通过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可靠地将旋转力从第一链接销和输出结构中的至少一个传递到第一链接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根据第六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联接部的所述第一轮廓具有多边形形状。所述第二联接部的所述第二轮廓具有多边形形状。
利用根据第七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通过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更可靠地将旋转力从第一链接销和输出结构中的至少一个传递到第一链接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根据第五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联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平面。所述第二联接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平面。在所述第一联接部与所述第二联接部接合的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平面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平面可接触,以将所述旋转力从所述第一链接销和所述输出结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传递到所述第一链接构件。
利用根据第八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通过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可靠地将旋转力从第一链接销和输出结构中的至少一个传递到第一链接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根据第一至第五方面中的任意一个的自行车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输出结构包括接合本体和齿轮部分。所述接合本体包括第一接合孔。所述齿轮部分设置在所述接合本体上。所述第一链接销包括第一接合部。所述第一接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合孔中,以将所述旋转力从所述输出结构传递到所述第一链接销。
利用根据第九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通过第一接合部和第一接合孔将旋转力从输出结构传递到第一链接销。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根据第九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构造成使得,当沿所述第一枢转轴线观察时,所述第一接合部具有正圆形以外的外轮廓。当沿所述第一枢转轴线观察时,所述第一接合孔具有正圆形以外的内轮廓。
利用根据第十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通过第一接合部和第一接合孔可靠地将旋转力从输出结构传递到第一链接销。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根据第九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一接合孔摩擦接合。
利用根据第十一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通过第一接合部和第一接合孔可靠地将旋转力从输出结构传递到第一链接销。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根据第十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接合部的所述外轮廓具有多边形形状。所述第一接合孔的所述内轮廓具有多边形形状。
利用根据第十二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通过第一接合部和第一接合孔更加可靠地将旋转力从输出结构传递到第一链接销。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根据第九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接合部包括至少一个外平面。所述第一接合孔包括至少一个内平面。在所述第一接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合孔中的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外平面与所述至少一个内平面可接触,以将所述旋转力从所述输出结构传递到所述第一链接销。
利用第十三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通过第一接合部和第一接合孔可靠地将旋转力从输出结构传递到第一链接销。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根据第九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接合本体包括管状部和套筒,所述套筒是与所述管状部分离的构件。所述套筒包括所述第一接合孔和第二接合部。所述管状部包括第二接合孔。所述第二接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接合孔中,以将所述旋转力从所述管状部传递到所述套筒。
利用根据第十四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通过第二接合部和第二接合孔将旋转力从管状部传递到套筒。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根据第十四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构造成使得,当沿所述第一枢转轴线观察时,所述第二接合部具有正圆形以外的附加外轮廓。当沿所述第一枢转轴线观察时,所述第二接合孔具有正圆形以外的附加内轮廓。
利用根据第十五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通过第二接合部和第二接合孔可靠地将旋转力从管状部传递到套筒。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根据第十五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二接合部的所述附加外轮廓具有多边形形状。所述第二接合孔的所述附加内轮廓具有多边形形状。
利用根据第十六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通过第二接合部和第二接合孔更加可靠地将旋转力从管状部传递到套筒。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根据第十四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二接合部包括至少一个附加外平面。所述第二接合孔包括至少一个附加内平面。所述至少一个附加外平面与所述至少一个附加内平面可接触,以将所述旋转力从所述管状部传递到所述套筒。
利用根据第十七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通过第二接合部和第二接合孔可靠地将旋转力从管状部传递到套筒。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根据第十四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二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孔摩擦接合。
利用根据第十八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通过第二接合部和第二接合孔可靠地将旋转力从管状部传递到套筒。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九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八方面中任意一个的自行车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基座构件包括第一支撑孔和第二支撑孔,所述第二支撑孔沿所述第一枢转轴线与所述第一支撑孔间隔开。所述第一链接销包括第一端部分和第二端部分。所述第一端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孔内。所述第二端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孔内。
利用根据第十九方面的前拨链器,可以通过第一支撑孔和第二支撑孔相对于基座构件可旋转地支撑第一链接销。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方面,根据第一至第十九方面中任意一个的自行车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联动结构包括第二链接构件、第二链接销、第三链接销和第四链接销。所述第二链接销构造成将所述第二链接构件绕第二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所述第三链接销构造成将所述第一链接构件绕第三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链条引导件。所述第四链接销构造成将所述第二链接构件绕第四枢转轴线枢转地联接至所述链条引导件。
利用根据第二十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通过联动结构将链条引导件可移动地联接至基座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一方面,自行车齿轮结构包括转矩二极管、第一传递齿轮和第一附加传递齿轮。所述转矩二极管包括外壳、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绕第一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外壳。所述第二轴绕第二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外壳。所述第一传递齿轮附接到所述第一轴。所述第一附加传递齿轮与所述第一传递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附加传递齿轮绕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偏移的第三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外壳。
利用根据第二十一方面的自行车齿轮结构,可以使用转矩二极管的外壳可旋转地支撑与第一传递齿轮啮合的第一附加传递齿轮。因此,可以简化自行车齿轮结构的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二方面,根据第二十一方面的自行车齿轮结构还包括支撑销。所述外壳包括齿轮支撑孔。所述第一附加传递齿轮附接至所述支撑销。所述支撑销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齿轮支撑孔中。
利用根据第二十二方面的自行车齿轮结构,可以通过诸如支撑销和齿轮支撑孔的简单结构可旋转地支撑第一附加传递齿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三方面,根据第二十二方面的自行车齿轮结构构造成使得,所述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和齿轮支撑部,所述齿轮支撑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从所述外壳本体径向向外延伸。所述齿轮支撑部包括齿轮支撑孔。
利用根据第二十三方面的自行车齿轮结构,可以通过诸如外壳本体和齿轮支撑部的简单结构可旋转地支撑第一附加传递齿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四方面,根据第二十三方面的自行车齿轮结构构造成使得,所述外壳包括构造成固定到另一构件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线从所述外壳本体径向向外延伸并且包括固定孔。
利用根据第二十四方面的自行车齿轮结构,可以使用固定部将转矩二极管固定到另一个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五方面,根据第二十一至第二十四方面中任意一个的自行车齿轮结构还包括第二传递齿轮,所述第二传递齿轮附接至所述第二轴。
利用根据第二十五方面的自行车齿轮结构,可以通过第二传递齿轮将第二轴联接至另一个齿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六方面,根据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五方面中任意一个的自行车齿轮结构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传递齿轮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附加齿轮的外径。
利用根据第二十六方面的自行车齿轮结构,可以使用转矩二极管支撑具有不同外径的第一传递齿轮和第一附加传递齿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七方面,根据第二十一至第二十六方面中任意一个的自行车齿轮结构构造成使得,所述第一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重合。
利用根据第二十七方面的自行车齿轮结构,可以将第一轴和第二轴共轴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八方面,自行车马达单元包括马达和根据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七方面中任意一个的自行车齿轮结构。所述马达构造成产生旋转力。所述齿轮结构构造成传递所述旋转力。
利用根据第二十八方面的自行车马达单元,自行车齿轮结构的转矩二极管限制将转矩传递到马达。因此,可以保护马达。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十九方面,自行车拨链器包括基座构件、链条引导件、联动结构和根据第二十八方面的自行车马达单元。所述链条引导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可移动。所述联动结构构造成将所述链条引导件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所述自行车马达单元构造成将旋转力施加到所述链条引导件和所述联动结构中的至少一个,以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移动所述链条引导件。
利用根据第二十九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使用自行车马达单元相对于基座构件移动链条引导件,同时保护马达免受从链条引导件传递的转矩。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方面,前拨链器包括基座构件、链条引导件、联动结构和马达单元。所述链条引导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可移动。所述联动结构构造成将所述链条引导件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所述马达单元构造成将旋转力施加到所述链条引导件和所述联动结构中的至少一个,以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移动所述链条引导件。所述马达单元包括马达和齿轮结构。所述马达构造成产生所述旋转力。所述齿轮结构包括多个正齿轮,所述多个正齿轮构造成将所述旋转力传递到所述链条引导件和所述联动结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马达单元在设置在从所述马达到所述链条引导件和所述联动结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的旋转力传递路径上不具有所述多个正齿轮以外的齿轮。
利用根据第三十方面的前拨链器,可以简化齿轮结构的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一方面,根据第三十方面的前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齿轮结构具有等于或低于1400的减速比。
利用根据第三十一方面的前拨链器,可以使自行车拨链器紧凑,同时确保使链条引导件相对于基座构件移动所需要的旋转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二方面,自行车拨链器包括基座构件、链条引导件、联动结构和马达单元。所述链条引导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可移动。所述联动结构构造成将所述链条引导件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所述马达单元构造成将旋转力施加到所述链条引导件和所述联动结构中的至少一个,以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移动所述链条引导件。所述马达单元包括马达和齿轮结构。所述齿轮结构包括多个构造成将所述旋转力传递到所述链条引导件和所述联动结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的正齿轮。所述齿轮结构具有等于或低于1400的减速比。
利用根据第三十二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使自行车拨链器紧凑,同时确保使链条引导件相对于基座构件移动所需要的旋转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三方面,根据第三十二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马达单元在设置在从所述马达到所述链条引导件和所述联动结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的旋转力传递路径上不具有所述多个正齿轮以外的齿轮。
利用根据第三十三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简化齿轮结构的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四方面,根据第三十二或第三十三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马达包括输出轴。所述多个正齿轮包括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所述输入齿轮固定至所述输出轴。所述输出齿轮联接至所述链条引导件和所述联动结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减速比从所述输入齿轮到所述输出齿轮限定。
利用根据第三十四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使马达的尺寸更小,和/或用更大的动力相对于基座构件移动链条引导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五方面,根据第三十四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输出齿轮包括扇形齿轮。
利用根据第三十五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使输出齿轮更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六方面,根据第三十二至第三十五方面中任意一个的自行车拨链器还包括旋转传感器,所述旋转传感器配置为感测所述多个正齿轮中的一个的旋转位置。
利用根据第三十六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使用由旋转传感器感测的旋转位置获得链条引导件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七方面,根据第三十六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多个正齿轮包括传感器齿轮。所述旋转传感器配置为感测所述传感器齿轮的旋转位置。
利用根据第三十七方面的自行车拨链器,可以使用由旋转传感器感测的旋转位置获得链条引导件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八方面,前拨链器包括基座构件、链条引导件、联动结构和马达单元。所述链条引导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可移动。所述联动结构构造成将所述链条引导件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所述马达单元构造成将旋转力施加到所述链条引导件和所述联动结构中的至少一个,以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移动所述链条引导件。所述马达单元包括马达、齿轮结构和齿轮支撑结构。所述马达构造成产生所述旋转力。所述齿轮结构包括多个齿轮,所述多个齿轮构造成将所述旋转力传递到所述链条引导件和所述联动结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齿轮支撑结构构造成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多个齿轮。所述多个齿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一销、第二销和第三销。所述第一齿轮绕第一齿轮轴线相对于所述齿轮支撑结构可旋转。所述第二齿轮绕第二齿轮轴线相对于所述齿轮支撑结构可旋转。所述第三齿轮绕第三齿轮轴线相对于所述齿轮支撑结构可旋转。所述第一销构造成绕所述第一齿轮轴线可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销包括第一销端部和第一相对销端部。所述第二销构造成绕所述第二齿轮轴线可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销包括第二销端部和第二相对销端部。所述第三销构造成绕所述第三齿轮轴线可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销包括第三销端部和第三相对销端部。所述齿轮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构造成支撑所述第一销端部和所述第二销端部。所述第二支撑件构造成支撑所述第二相对销端部和所述第三销端部。所述第二支撑件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分离的构件。所述第三支撑件构造成支撑所述第三相对销端部。所述第四支撑件构造成支撑所述第一相对销端部。
利用根据第三十八方面的前拨链器,可以提高马达单元设计的灵活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十九方面,根据第三十八方面的前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多个齿轮包括绕所述第一齿轮轴线相对于所述齿轮支撑结构可旋转的第一附加齿轮。所述第一销构造成绕所述第一齿轮轴线可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一附加齿轮。
利用根据第三十九方面的前拨链器,可以通过第一销支撑第一齿轮和第一附加齿轮。因此,可以简化马达单元的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方面,根据第三十八或第三十九方面的前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多个齿轮包括绕所述第二齿轮轴线相对于所述齿轮支撑结构可旋转的第二附加齿轮。所述第二销构造成绕所述第二齿轮轴线可旋转地支撑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二附加齿轮。
利用根据第四十方面的前拨链器,可以通过第二销支撑第二齿轮和第二附加齿轮。因此,可以简化马达单元的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十一方面,根据第三十八至第四十方面中任意一个的前拨链器构造成使得,所述齿轮结构包括转矩二极管。所述转矩二极管包括外壳、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绕第一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外壳。所述第二轴绕第二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外壳。所述转矩二极管的所述外壳包括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和所述第四支撑件中的至少一个。
利用根据第四十一方面的前拨链器,可以将转矩二极管的外壳用作构造成可旋转地支撑多个齿轮中的一个的支撑件。因此,可以简化马达单元的构造。
附图说明
参考下文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可以容易地获得,同时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更完整意图及其许多附带的优点。
图1是包括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拨链器的自行车的侧视立面图。
图2是图1中图示的自行车的自行车拨链器的侧视立面图。
图3是沿图6中III-III线截取的自行车拨链器的截面图。
图4是沿图3中IV-IV线截取的自行车拨链器的截面图。
图5是图2中图示的自行车拨链器的主视图。
图6是图2中图示的自行车拨链器的立体图。
图7是图2中图示的自行车拨链器的后视图。
图8是图2中图示的自行车拨链器的马达单元和链接构件的立体图。
图9是图2中图示的自行车拨链器的马达单元和链接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沿图3中X-X线截取的自行车拨链器的截面图。
图11是沿图3中XI-XI线截取的自行车拨链器的截面图。
图12是沿图3中XII-XII线截取的自行车拨链器的截面图。
图13是沿图3中XIII-XIII线截取的自行车拨链器的截面图。
图14是沿图5中XIV-XIV线截取的自行车拨链器的截面图。
图15是图9中图示的马达单元的齿轮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图2中图示的自行车拨链器的马达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图2中图示的自行车拨链器的截面图。
图18是图2中图示的自行车拨链器的截面图。
图19是图2中图示的自行车拨链器的示意框图。
图20是图2中图示的自行车拨链器的立体截面图。
图21是沿图18中XXI-XXI线截取的自行车拨链器的截面图。
图22是根据一个变型的自行车拨链器的截面图。
图23是图2中图示的自行车拨链器的立体图。
图24是沿图2中XXIV-XXIV线截取的自行车拨链器的截面图。
图25是图2中图示的自行车拨链器的局部立面图。
图26是根据一个变型的自行车拨链器的截面图。
图27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拨链器的侧视立面图。
图28是图27中图示的自行车拨链器的立体图。
图29是图27中图示的自行车拨链器的主视图。
图30是图27中图示的自行车拨链器的马达单元和链接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1是沿图34中XXXI-XXXI线截取的自行车拨链器的截面图。
图32是图27中图示的自行车拨链器的链接构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33是沿图34中XXXIII-XXXIII线截取的自行车拨链器的截面图。
图34是沿图28中XXXIV-XXXIV线截取的自行车拨链器的截面图。
图35是图27中图示的自行车拨链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6是沿图28中XXXVI-XXXVI线截取的自行车拨链器的截面图。
图37是根据一个变型的自行车拨链器的截面图。
图38是根据一个变型的自行车拨链器的立体图。
图39是图38中图示的自行车拨链器的侧视立面图。
图40是图38中图示的自行车拨链器的链条引导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1是图38中图示的自行车拨链器的链条引导件的第一引导构件的立体图。
图42是图38中图示的自行车拨链器的链条引导件的第二引导构件的局部立体图。
图43是图38中图示的自行车拨链器的链条引导件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施方式,其中在各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应或相同的元件。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自行车2包括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拨链器10。自行车2还包括车体2A、车座2B、车把2C、操作装置3、操作装置4,传动系DT和电源PS。操作装置3和操作装置4构造成安装至车把2C。传动系DT包括曲柄CR、前链轮组件FS、后链轮组件RS、链条C和自行车拨链器RD。前链轮组件FS固定至曲柄CR。后链轮组件RS可旋转地安装至车体2A。链条C与前链轮组件FS和后链轮组件RS接合。自行车拨链器RD安装至车体2A,并构造成使链条C相对于后链轮组件RS的多个链轮移位以改变挡位。自行车拨链器10构造成使链条C相对于前链轮组件FS的多个链轮移位。电源PS配置为安装至车体2A。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电源PS配置为安装至车体2A的下管。然而,电动电源PS可以配置为安装至车身2A的其他部位,如座管。电动电源PS可以配置为直接安装至其他装置,如自行车拨链器10或自行车拨链器RD。
自行车拨链器RD配置为使用操作装置3被操作。自行车拨链器10配置为使用操作装置4被操作。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自行车拨链器RD配置为通过无线通信通道电连接至操作装置3和操作装置4。自行车拨链器RD通过电缆EC1电连接至电源PS。自行车拨链器10通过电缆EC2电连接至电源PS。电源PS配置为通过电缆EC1、EC2向自行车拨链器10和自行车拨链器RD供电。例如,自行车拨链器10、自行车拨链器RD和电源PS配置为使用电力线通信(PLC)相互通信。然而,自行车拨链器10、自行车拨链器RD和电源PS可以配置为使用其他通信方法相互通信,如无线通信。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自行车拨链器RD配置为与操作装置3和操作装置4无线通信。自行车拨链器RD配置为接收从操作装置3和操作装置4中的每个无线传输的控制信号。自行车拨链器10配置为通过电源PS和电缆EC1、EC2与自行车拨链器RD通信。自行车拨链器RD配置为将从操作装置4无线传输到自行车拨链器RD的控制信号通过电源PS和电缆EC1、EC2传输到自行车拨链器10。
然而,自行车2的配置不限于上述配置。例如,自行车拨链器10和自行车拨链器RD中的每个可以配置为通过电缆EC1、EC2和附加装置(如接线盒6)电连接到电源PS。如果自行车拨链器10包括多个连接端口,则自行车拨链器RD和电源PS中的每个可以配置为通过电缆EC1、EC2电连接到自行车拨链器10。如果自行车拨链器RD包括多个连接端口,则自行车拨链器10和电源PS中的每个可以配置为通过电缆EC1、EC2电连接到自行车拨链器RD。如果电源PS直接安装到自行车拨链器10和自行车拨链器RD中的一个,则自行车拨链器10可以配置为通过电缆EC1或EC2电连接到自行车拨链器RD。而且,自行车拨链器RD可以通过电缆而不通过无线通信连接到操作装置3和操作装置4中的至少一个。此外,自行车拨链器10可以配置为通过无线通信通道电连接到操作装置3和操作装置4中的至少一个。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自行车拨链器10包括前拨链器。即,自行车拨链器10也可以称为前拨链器10。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自行车拨链器10的结构可以应用于后拨链器。
在本申请中,下列方向术语“前”“后”“向前”“向后”“左”“右”“横向”“向上”和“向下”,以及任何其他类似的方向术语,都是指在处于自行车2中的使用者的标准位置(例如在车座2B或座椅上)同时面向车把2C的使用者(例如骑行者)的基础上确定的那些方向。因此,这些术语,如用于描述自行车拨链器10或其他部件,应相对于在水平面上的直立骑乘位置使用的配备有自行车拨链器10的自行车2来解释。
如图2所示,自行车拨链器10包括基座构件12。基座构件12构造成安装至自行车车架4。基座构件12构造成安装至自行车车架4的管状部4A。基座构件12构造成安装至自行车车架4的座管4B。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基座构件12可以构造成安装至自行车车架4的其他部分。
如图3所示,基座构件12包括安装孔14,安装紧固件6将在基座构件12通过安装紧固件6安装至自行车车架4的安装状态下延伸穿过安装孔14。安装孔14具有中心轴线CA1。安装孔14沿中心轴线CA1延伸。安装紧固件6沿中心轴线CA1延伸。在该实施方式中,安装孔14包括螺纹孔14A。安装紧固件6包括构造成与安装孔14的螺纹孔14A螺纹接合的外螺纹6A。
基座构件12包括安装表面16。安装孔14设置在安装表面16上。安装表面16构造成在基座构件12安装至自行车车架4的安装状态下与自行车车架4和构造成将基座构件12联接到自行车车架4的夹具8中的一个可接触。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安装表面16构造成在基座构件12安装至自行车车架4的安装状态下与构造成将基座构件12联接到自行车车架4的夹具8可接触。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安装表面16可以构造成在基座构件12安装至自行车车架4的安装状态下与自行车车架4或适配器可接触。
如图4所示,安装表面16包括弯曲表面16A。弯曲表面16A构造成在基座构件12安装至自行车车架4的安装状态下与自行车车架4和夹具8中的一个可接触。安装孔14设置在弯曲表面16A上。然而,安装表面16可以包括另一个表面,代替或补充弯曲表面16A。
夹具8包括夹具开口8A,自行车车架将延伸穿过夹具开口8A。夹具开口8A具有中心轴线8B。安装孔14的中心轴线CA1与夹具8的中心轴线8B不平行。
如图5所示,自行车拨链器10包括链条引导件18。链条引导件18相对于基座构件12可移动。链条引导件18相对于基座构件12可移动以引导链条C。链条引导件18与链条C可接触。链条引导件18相对于基座构件12从低挡位P11到高挡位P12可移动以在向外换挡方向D11移动链条C。链条引导件18相对于基座构件12从高挡位P12到低挡位P11可移动以在向内换挡方向D12移动,向内换挡方向D12是向外换挡方向D11的相反方向。低挡位P11是与链轮组件中的小链轮对应的位置。高挡位P12是与链轮组件中的大链轮对应的位置。链条引导件18构造成在向外换挡方向D11将链条C从小链轮引导到大链轮。链条引导件18构造成在向内换挡方向D12将链条C从大链轮引导到小链轮。
链条引导件18包括内引导构件18A和外引导构件18B。内引导构件18A构造成在向外换挡方向D11引导链条C。外引导构件18B构造成在向内换挡方向D12引导链条C。外引导构件18B在向外换挡方向D11与内引导构件18A间隔开。外引导构件18B联接到内引导构件18A。
如图6所示,自行车拨链器10包括偏置构件19。偏置构件19构造成将链条引导件18从低挡位P11(例如见图5)和高挡位P12(例如见图5)中的一个朝向低挡位P11和高挡位P12中的另一个偏置。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偏置构件19构造成将链条引导件18从低挡位P11朝向高挡位P12偏置。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偏置构件19可以构造成将链条引导件18从高挡位P12朝向低挡位P11偏置。
如图7所示,自行车拨链器10包括联动结构20。联动结构20枢转地联接到基座构件12。联动结构20构造成将链条引导件18可移动地联接到基座构件12。联动结构20包括至少一个链接构件LM和至少一个链接销LP。至少一个链接构件LM构造成将链条引导件18可移动地联接到基座构件12。至少一个链接销LP构造成绕至少一个链接枢转轴线PA将至少一个链接构件LM枢转地联接到基座构件12。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链接构件LM包括第一链接构件22和第二链接构件24。至少一个链接枢转轴线PA包括第一枢转轴线PA1、第二枢转轴线PA2、第三枢转轴线PA3和第四枢转轴线PA4。即,联动结构20包括第一链接构件22和第二链接构件24。第一链接构件22绕第一枢转轴线PA1枢转地联接到基座构件12。第二链接构件24绕第二枢转轴线PA2枢转地联接到基座构件12。第一链接构件22绕第三枢转轴线PA3枢转地联接到链条引导件18。第二链接构件24绕第四枢转轴线PA4枢转地联接到链条引导件18。第二链接构件24在向外换挡方向D11与第一链接构件22间隔开。
第一链接构件22也可以称为内链接构件22。第二链接构件24也可以称为外链接构件24。即,联动结构20包括内链接构件22和外链接构件24。至少一个链接构件LM包括内链接构件22。至少一个链接构件LM包括外链接构件24。内链接构件22绕第一枢转轴线PA1枢转地联接到基座构件12。外链接构件24绕第二枢转轴线PA2枢转地联接到基座构件12。内链接构件22绕第三枢转轴线PA3枢转地联接到链条引导件18。外链接构件24绕第四枢转轴线PA4枢转地联接到链条引导件18。外链接构件24在向外换挡方向D11与内链接构件22间隔开。
至少一个链接销LP包括第一链接销26、第二链链接销28、第三链接销30和第四链接销32。即,联动结构20包括第一链接销26、第二链接销28、第三链接销30和第四链接销32。第一链接销26绕第一枢转轴线PA1可旋转地安装至基座构件12。第一链接销26构造成将第一链接构件22绕第一枢转轴线PA1枢转地联接到基座构件12。第二链接销28构造成将第二链接构件24绕第二枢转轴线PA2枢转地联接到基座构件12。第三链接销30构造成将第一链接构件22绕第三枢转轴线PA3枢转地联接到链条引导件18。第四链接销32构造成将第二链接构件24绕第四枢转轴线PA4枢转地联接到链条引导件18。
链条引导件18枢转地联接到第一链接构件22以响应于第一链接构件22相对于基座构件12的枢转运动而相对于基座构件12移动。链条引导件18枢转地联接到第二链接构件24以响应于第二链接构件24相对于基座构件12的枢转运动而相对于基座构件12移动。
第一链接销26也可以称为内链接销26。第二链接销28也可以称为外链接销28。第一枢转轴线PA1也可以称为内链接枢转轴线PA1。第二枢转轴线PA2也可以称为外链接枢转轴线PA2。即,联动结构20包括内链接销26和外链接销28。至少一个链接销LP包括内链接销26。至少一个链接销LP包括外链接销28。至少一个链接枢转轴线PA包括内链接枢转轴线PA1。至少一个链接枢转轴线PA包括外链接枢转轴线PA2。内链接销26构造成将内链接构件22绕内链接枢转轴线PA1枢转地联接到基座构件12。外链接销28构造成将外链接构件24绕外链接枢转轴线PA2枢转地联接到基座构件12。
第一链接构件22和内链接构件22也可以称为链接构件22。第二链接构件24和外链接构件24也可以称为链接构件24。第一链接销26和内链接销26也可以称为链接销26。第二链接销28和外链接销28也可以称为链接销28。第一枢转轴线PA1和内链接枢转轴线PA1也可以称为链接枢转轴线PA1。第二枢转轴线PA2和外链接枢转轴线PA2也可以称为链接枢转轴线PA2。即,联动结构20包括链接构件22和链接销26。链接销26构造成将链接构件22绕链接枢转轴线PA1枢转地联接到基座构件12。类似地,联动结构20包括链接构件24和链接销28。链接销28构造成将链接构件24绕链接枢转轴线PA2枢转地联接到基座构件12。
如图2所示,第一枢转轴线PA1、第二枢转轴线PA2、第三枢转轴线PA3和第四枢转轴线PA4中的至少三个与安装孔14的中心轴线CA1不平行且不垂直。第一枢转轴线PA1和第二枢转轴线PA2中的至少一个与安装孔14的中心轴线CA1不平行且不垂直。第二枢转轴线PA2和第四枢转轴线PA4与安装孔14的中心轴线CA1不平行且不垂直。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枢转轴线PA1、第二枢转轴线PA2、第三枢转轴线PA3和第四枢转轴线PA4与安装孔14的中心轴线CA1不平行且不垂直。第一枢转轴线PA1、第二枢转轴线PA2、第三枢转轴线PA3和第四枢转轴线PA4相互平行。然而,第一枢转轴线PA1、第二枢转轴线PA2、第三枢转轴线PA3和第四枢转轴线PA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安装孔14的中心轴线CA1平行和/或垂直。第一枢转轴线PA1、第二枢转轴线PA2、第三枢转轴线PA3和第四枢转轴线PA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第一枢转轴线PA1、第二枢转轴线PA2、第三枢转轴线PA3和第四枢转轴线PA4中的另一个不平行。例如,第一枢转轴线PA1可以与第三枢转轴线PA3不平行。第二枢转轴线PA2可以与第四枢转轴线PA4不平行。
第一枢转轴线PA1、第二枢转轴线PA2、第三枢转轴线PA3和第四枢转轴线PA4中的至少三个与限定在安装表面16上的参考面16B不平行且不垂直。安装表面16的参考面16B垂直于安装孔14的中心轴线CA1。第一枢转轴线PA1和第二枢转轴线PA2中的至少一个与限定在安装表面16上的参考面16B不平行且不垂直。第二枢转轴线PA2和第四枢转轴线PA4与限定在安装表面16上的参考面16B不平行且不垂直。第一枢转轴线PA1、第二枢转轴线PA2、第三枢转轴线PA3和第四枢转轴线PA4中的至少三个与垂直于限定在安装表面16上的参考面16B的参考方向D2不平行且不垂直。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枢转轴线PA1、第二枢转轴线PA2、第三枢转轴线PA3和第四枢转轴线PA4与限定在安装表面16上的参考面16B不平行且不垂直。然而,第一枢转轴线PA1、第二枢转轴线PA2、第三枢转轴线PA3和第四枢转轴线PA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限定在安装表面16上的参考面16B平行和/或垂直。
第一枢转轴线PA1和第二枢转轴线PA2中的至少一个与垂直于限定在安装表面16上的参考面16B的参考方向D2不平行且不垂直。第二枢转轴线PA2和第四枢转轴线PA4与垂直于限定在安装表面16上的参考面16B的参考方向D2不平行且不垂直。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枢转轴线PA1、第二枢转轴线PA2、第三枢转轴线PA3和第四枢转轴线PA4与垂直于限定在安装表面16上的参考面16B的参考方向D2不平行且不垂直。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第一枢转轴线PA1、第二枢转轴线PA2、第三枢转轴线PA3和第四枢转轴线PA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垂直于限定在安装表面16上的参考面16B的参考方向D2平行和/或垂直。
如图4所示,安装表面16的参考面16B限定为弯曲表面16A的切面。参考方向D2与安装孔14的中心轴线CA1平行。然而,参考方向D2可以与安装孔14的中心轴线CA1不平行。
如图7所示,自行车拨链器10包括马达单元34。马达单元34也可以称为自行车马达单元34。马达单元34构造成相对于基座构件12移动链条引导件18。马达单元34构造成在向外换挡方向D11将链条引导件18相对于基座构件12从低挡位P11移动到高挡位P12。马达单元34构造成在向内换挡方向D12将链条引导件18相对于基座构件12从高挡位P12移动到低挡位P11。
自行车马达单元34构造成将旋转力施加到链条引导件18和联动结构20中的至少一个以相对于基座构件12移动链条引导件18。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自行车马达单元34构造成将旋转力施加到联动结构20以相对于基座构件12移动链条引导件18。自行车马达单元34构造成将旋转力通过联动结构20施加到链条引导件18以相对于基座构件12移动链条引导件18。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自行车马达单元34可以构造成将旋转力施加到链条引导件18或链条引导件18和联动结构20两者。
如图8所示,自行车马达单元34包括马达35和自行车齿轮结构36。自行车齿轮结构36也可以称为齿轮结构36。马达35构造成产生旋转力。马达35的例子包括直流(DC)马达和步进马达。然而,马达35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马达。
自行车齿轮结构36构造成传递旋转力。齿轮结构36包括多个齿轮38。多个齿轮38构造成将旋转力传递到链条引导件18和联动结构20中的至少一个。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多个齿轮38构造成将旋转力传递到联动结构20。多个齿轮38构造成将旋转力通过联动结构20传递到链条引导件18。然而,多个齿轮38可以构造成将旋转力直接传递到链条引导件18或链条引导件18和联动结构20两者。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齿轮结构36包括多个正齿轮40。多个正齿轮40构造成将旋转力传递到链条引导件18和联动结构20中的至少一个。多个正齿轮40构造成将旋转力传递到联动结构20。多个正齿轮40将旋转力通过联动结构20传递到链条引导件18。然而,多个正齿轮40可以构造成将旋转力直接传递到链条引导件18或链条引导件18和联动结构20两者。
马达单元34在设置为从马达35到链条引导件18(例如见图7)和联动结构20中的至少一个的旋转力传递路径42上不具有多个正齿轮40以外的齿轮。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旋转力传递路径42设置为从马达35到联动结构20。然而,旋转力传递路径42可以设置为从马达35到链条引导件18(例如见图7)或到链条引导件18(例如见图7)和联动结构20两者。如果需要和/或期望,马达单元34可以在设置为从马达35到链条引导件18和联动结构20中的至少一个的旋转力传递路径42上包括多个正齿轮40以外的齿轮(例如见图7)。
多个齿轮38包括齿轮G1至G10。齿轮G1到G10中的每个都是正齿轮。齿轮G1构造成与齿轮G2啮合。齿轮G2构造成能够与齿轮G3一起旋转。齿轮G3构造成与齿轮G4啮合。齿轮G4构造成能够与齿轮G5一起旋转。齿轮G5构造成与齿轮G6啮合。齿轮G6构造成能够与齿轮G7一起旋转。齿轮G7构造成与齿轮G8啮合。齿轮G8构造成能够与齿轮G9一起旋转。齿轮G9构造成与齿轮G10啮合。齿轮G10构造成能够与第一链接销26一起旋转。
马达35包括输出轴35A。马达35构造成使输出轴35A旋转。齿轮G1也可以称为输入齿轮G1。齿轮G10也可以称为输出齿轮G10。即,多个正齿轮40包括输入齿轮G1和输出齿轮G10。输入齿轮G1固定至输出轴35A。输出齿轮G10联接到链条引导件18(例如见图7)和联动结构20中的至少一个。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输出齿轮G10联接到联动结构20并通过联动结构20联接到链条引导件18。然而,输出齿轮G10可以直接联接到链条引导件18或链条引导件18和联动结构20两者。输出齿轮G10包括扇形齿轮G11。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输出齿轮G10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齿轮。
齿轮结构36具有等于或低于1400的减速比。减速比从输入齿轮G1到输出齿轮G10限定。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齿轮结构36的减速比近似为832。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齿轮结构36的减速比可以高于1400。
马达单元34构造成将旋转力施加到至少一个链接销LP以使至少一个链接销LP旋转以及使至少一个链接构件LM绕至少一个链接枢转轴线PA相对于基座构件12枢转。马达单元34构造成将旋转力施加到第一链接销26以使第一链接销26绕第一枢转轴线PA1相对于基座构件12旋转。
马达单元34包括输出结构44。输出结构44联接到至少一个链接销LP以绕至少一个链接枢转轴线PA相对于基座构件12可旋转。输出结构44联接到第一链接销26以绕第一枢转轴线PA1相对于基座构件12可旋转。输出结构44直接或间接联接到第一链接销26以绕第一枢转轴线PA1相对于基座构件12可旋转。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输出结构44直接联接到第一链接销26以绕第一枢转轴线PA1相对于基座构件12可旋转。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输出结构44可以间接联接到第一链接销26以绕第一枢转轴线PA1相对于基座构件12可旋转。
如图9所示,用于自行车拨链器10的链接销26包括销体46和工具接合轮廓48。销体46包括第一端部分46A、第二端部分46B和中间部分46C。即,第一链接销26包括第一端部分46A和第二端部分46B。中间部分46C在相对于链接销26的纵向轴线LA1的纵向方向D3在第一端部分46A和第二端部分46B之间延伸。第一枢转轴线PA1和纵向轴线LA1沿纵向方向D3延伸。第一枢转轴线PA1和纵向轴线LA1与纵向方向D3平行。链接销26的纵向轴线LA1与第一枢转轴线PA1重合。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链接销26的纵向轴线LA1可以从第一枢转轴线PA1偏移。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第一枢转轴线PA1和纵向轴线LA1可以与纵向方向D3不平行。
第一端部分46A具有第一外径DM11。第二端部分46B具有第二外径DM1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外径DM11大于第二外径DM12。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第一外径DM11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二外径DM12。
工具接合轮廓48构造成与用于使链接销26旋转的工具接合。工具接合轮廓48设置到第一端部分46A、第二端部分46B和中间部分46C中的至少一个。工具的例子包括六角扳手。工具接合轮廓48允许用户使用诸如六角扳手的工具改变第一链接销26绕第一枢转轴线PA1的相对于基座构件12和/或输出结构44的旋转位置。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工具接合轮廓48设置在第一端部分46A。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工具接合轮廓48可以设置到第二端部分46B和中间部分46C中的至少一个,代替或补充第一端部分46A。
如图10所示,当沿纵向轴线LA1观察时,工具接合轮廓48具有正圆形以外的形状。工具接合轮廓48具有多边形形状。工具接合轮廓48具有六边形形状。工具接合轮廓48包括工具接合孔50。工具接合孔50包括六边形孔。即,当沿纵向轴线LA1观察时,工具接合轮廓48包括具有正圆形以外的形状的工具接合内轮廓。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工具接合轮廓48可以包括工具接合外轮廓,代替或补充工具接合内轮廓。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当沿纵向轴线LA1观察时,工具接合外轮廓可以具有正圆形以外的形状。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工具接合外轮廓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如六边形形状。此外,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工具接合轮廓48(工具接合内和/或外轮廓)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以外的形状,如椭圆形状、样条和锯齿。
工具接合轮廓48包括至少一个平坦内表面52。工具接合轮廓48包括构成六边形的六个平坦内表面52。平坦内表面52限定工具接合孔50。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工具接合轮廓48可以包括其他表面,如弯曲表面,代替或补充至少一个平坦内表面52。
如图9所示,第一链接构件22联接到第一链接销26以绕第一枢转轴线PA1相对于基座构件12可枢转。第一链接构件22直接联接到第一链接销26以绕第一枢转轴线PA1相对于基座构件12可枢转。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第一链接构件22可以间接联接到第一链接销26以绕第一枢转轴线PA1相对于基座部件12可枢转。
第一链接销26和输出结构44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联接部53。第一链接构件22包括第二联接部54。第一联接部53与第二联接部54接合以将旋转力从第一链接销26和输出结构44中的至少一个传递到第一链接构件22。第一联接部53与第二联接部54接合,以限制内链接销26和输出结构44中的一个与内链接构件22之间的相对旋转。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链接销26包括第一联接部53。第一联接部53与第二联接部54接合以将旋转力从第一链接销26传递到第一链接构件22。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输出结构44或第一链接销26和输出结构44两者都可以包括第一联接部53。第一联接部53可以与第二联接部54接合以将旋转力从输出结构44或第一链接销26和输出结构44两者传递到第一链接构件22。
如图11所示,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第一联接部53具有正圆形以外的第一轮廓56。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第二联接部54具有正圆形以外的第二轮廓58。第一轮廓56也可以称为转矩传递轮廓56。即,用于自行车拨链器10的链接销26包括转矩传递轮廓56。转矩传递轮廓56构造成将链接销26的旋转力传递到自行车拨链器10的链接构件22。转矩传递轮廓56构造成限制链接销26和链接构件22之间的绕第一枢转轴线PA1的相对旋转。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联接部53的第一轮廓56具有多边形形状。第二联接部54的第二轮廓58具有多边形形状。转矩传递轮廓56具有多边形形状。第一轮廓56具有六边形形状。第二轮廓58具有六边形形状。转矩传递轮廓56具有六边形形状。第一轮廓56和第二轮廓58构造成将旋转力从第一链接销26和输出结构44中的至少一个传递到第一链接构件22。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第一轮廓56和第二轮廓58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以外的形状,如椭圆形状、样条和锯齿。
第一联接部53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平面60。转矩传递轮廓56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平面60。第二联接部54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平面62。在第一联接部53与第二联接部54接合的状态下,至少一个第一平面60与至少一个第二平面62可接触以将旋转力从第一链接销26和输出结构44中的至少一个传递到第一链接构件22。至少一个第一平面60与至少一个第二平面62可接触,以限制第一链接销26和输出结构44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链接构件22之间的绕第一枢转轴线PA1的相对旋转。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联接部53与第二联接部54接合的状态下,至少一个第一平面60与至少一个第二平面62可接触以将旋转力从第一链接销26传递到第一链接构件22。然而,在第一联接部53与第二联接部54接合的状态下,至少一个第一平面60可以构造成与至少一个第二平面62可接触以将旋转力从输出结构44或第一链接销26和输出结构44两者传递到第一链接构件22。
第一联接部53包括构成六边形的六个第一平面60。第二联接部54包括构成六边形的六个第二平面62。第一平面60构造成面向第二平面62并与第二平面62可接触。第一平面60背向纵向轴线LA1。第二平面62面朝向纵向轴线LA1。第二联接部54包括具有第二轮廓58的联接孔64。联接孔64由第二平面62限定。第一联接部53设置在联接孔64中。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第二联接部54可以包括孔以外的结构。
如图9所示,转矩传递轮廓56设置到第一端部分46A、第二端部分46B和中间部分46C中的至少一个。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转矩传递轮廓56设置到中间部分46C并且设置在第一端部分46A和第二端部分46B之间。转矩传递轮廓56到第一端部分46A比到第二端部分46B更近。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转矩传递轮廓56可以设置到第一端部分46A和第二端部分46B中的至少一个,代替或补充中间部分46C。
转矩传递轮廓56在纵向方向D3设置在与工具接合轮廓48的位置不同的位置。转矩传递轮廓56在纵向方向D3从工具接合轮廓48偏移。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转矩传递轮廓56可以在纵向方向D3设置在与工具接合轮廓48的位置相同的位置。在这种变型中,转矩传递轮廓56可以相对于纵向轴线LA1设置在工具接合轮廓48的径向外侧。
第一链接构件22包括第一链接臂22A、第一附加链接臂22B和中间板22C。第一链接臂22A从中间板22C延伸。第二链接臂从中间板22C延伸。第一附加链接臂22B与第一链接臂22A在相对于第一枢转轴线PA1的轴向方向D4间隔开。第一链接臂22A包括第二联接部54。第一附加链接臂22B包括附加联接孔65。第一链接销26延伸穿过联接孔64和附加联接孔65。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附加联接孔65具有正圆形的轮廓。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附加联接孔65可以具有正圆形以外的轮廓。
如图9所示,输出结构44包括接合本体66和齿轮部分68。接合本体66包括第一接合孔70。齿轮部分68设置在接合本体66上。齿轮部分68从接合本体66径向向外地延伸。齿轮部分68包括输出齿轮G10。因此,输出齿轮G10联接到内链接销26以能够与内链接销26一起绕内链接枢转轴线PA1相对于基座构件12枢转。第一链接销26包括第一接合部72。第一接合部72设置在第一接合孔70中以将旋转力从输出结构44传递到第一链接销26。第一接合部72设置在第一接合孔70中,以限制第一链接销26与输出结构44之间的相对旋转。
如图12所示,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第一接合部72具有正圆形以外的外轮廓76。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第一接合孔70具有正圆形以外的内轮廓78。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合部72的外轮廓76具有多边形形状。第一接合孔70的内轮廓78具有多边形形状。外轮廓76具有六边形形状。内轮廓78具有六边形形状。外轮廓76和内轮廓78构造成将旋转力从输出结构44传递到第一链接销26。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外轮廓76和内轮廓78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以外的形状,例如椭圆形状、样条和锯齿。
第一接合部72包括至少一个外平面80。第一接合孔70包括至少一个内平面82。在第一接合部72设置在第一接合孔70中的状态下,至少一个外平面80与至少一个内平面82可接触以将旋转力从输出齿轮G10(例如见图9)传递到第一链接销26。在第一接合部72设置在第一接合孔70中的状态下,至少一个外平面80与至少一个内平面82可接触,以限制输出齿轮G10(例如见图9)和第一链接销26之间的绕第一枢转轴线PA1的相对旋转。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合部72包括构成六边形的六个外平面80。第一接合孔70包括构成六边形的六个内平面82。外平面80构造成面向内平面82并且与内平面82可接触。外平面80背向纵向轴线LA1。内平面82面朝纵向轴线LA1。第一接合孔70由内平面82限定。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第一接合部7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外平面80以外的结构。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第一接合孔7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内平面82以外的结构。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合部72与第一接合孔70摩擦接合。第一接合部72压配合在第一接合孔70中。然而,第一接合部72和第一接合孔70之间的接合结构不限于诸如压配合的摩擦接合。第一接合部72和第一接合孔70之间的接合结构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例如粘合结构(例如粘合剂)。此外,第一接合孔70和第一接合部72的形状不限于多边形形状。第一接合孔70和第一接合部7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另一个轮廓,如圆形形状、样条和锯齿。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合部72和第一联接部53在相对于第一枢转轴线PA1的轴向方向D4彼此相邻。第一接合部72和第一联接部53彼此整体地设置为一件式单体构件。然而,第一接合部72可以是与第一联接部53分离的部件。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第一接合部72可以在轴向方向D4与第一联接部53间隔开。
如图9所示,接合本体66包括管状部84和套筒86,套筒86是与管状部84分离的构件。管状部84是与链接销26和套筒86分离的构件。套筒86包括第一接合孔70和第二接合部88。管状部84包括第二接合孔90。第二接合部88设置在第二接合孔90中以将旋转力从管状部84传递到套筒86。第二接合部88设置在第二接合孔90中以限制管状部84与套筒86之间的绕第一枢转轴线PA1的相对旋转。
如图13所示,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第二接合部88具有至少部分地包括正圆形的附加外轮廓92。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第二接合孔90具有至少部分地包括正圆形的附加内轮廓93。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接合部88与第二接合孔90摩擦接合。第二接合部88压配合在第二接合孔90中。然而,第二接合部88和第二接合孔90之间的接合结构不限于诸如压配合的摩擦接合。第二接合部88和第二接合孔90之间的接合结构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例如粘合结构(例如粘合剂)。此外,第二接合部88和第二接合孔90的形状不限于圆形形状。第二接合部88和第二接合孔9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其他形状,如椭圆形状和多边形形状(例如六边形形状、样条、锯齿)。
如图3所示,第一链接销26延伸穿过第一接合孔70。套筒86延伸穿过第二接合孔90。第一链接销26具有第一长度L1。输出结构44具有第二长度L2。第一长度L1比第二长度L2长。第一端部分46A设置在第一接合孔70之外。第二端部分46B设置在第一接合孔70之外。
基座构件12包括第一支撑孔94和第二支撑孔95,第二支撑孔95沿第一枢转轴线PA1与第一支撑孔94间隔开。第一端部分46A设置在第一支撑孔94中。第二端部分46B设置在第二支撑孔95中。
如图6所示,基座构件12包括基座本体96、第一支撑本体98和第二支撑本体100。第一支撑本体98在垂直于第一枢转轴线PA1的凸出方向D5从基座本体96凸出。第二支撑本体100在凸出方向D5从基座本体96凸出。
如图14所示,第一支撑本体98包括第一支撑孔94。第二支撑本体100包括第二支撑孔95。第二支撑本体100在轴向方向D4与第一支撑本体98间隔开。
第一支撑本体98包括第一支撑部98A和第一衬套98B。第一支撑部98A包括第一孔98C。第一衬套98B包括第一支撑孔94,并且设置在第一孔98C中。第二支撑本体100包括第二支撑部100A和第二衬套100B。第二支撑部100A包括第二孔100C。第二衬套100B包括第二支撑孔95,并且设置在第二孔100C中。然而,第一衬套98B可以与一支撑部件98A整体地设置为一件式单体构件。第二衬套100B可以与第二支撑部100A整体地设置为一件式单体构件。
第一链接臂22A在轴向方向D4设置在输出结构44与基座构件12的第一支撑本体98之间。第一附加链接臂22B在轴向方向D4设置在输出结构44与基座构件12的第二支撑本体100之间。输出结构44在轴向方向D4设置在第一链接臂22A和第一附加链接臂22B之间。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其他位置关系可以应用于第一链接臂22A、第一附加链接臂22B、第一支撑本体98、第二支撑本体100和输出结构44。
如图15所示,自行车齿轮结构36包括转矩二极管(torque diode)TD。转矩二极管TD包括外壳TD3、第一轴TD1和第二轴TD2。第一轴TD1绕第一旋转轴线RA1可旋转地安装至外壳TD3。第二轴TD2绕第二旋转轴线RA2可旋转地安装至外壳TD3。转矩二极管TD构造成将第一轴TD1的旋转传递到第二轴TD2。为了保护马达35,转矩二极管TD构造成不将第二轴TD2的旋转传递到第一轴TD1。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轴线RA1与第二旋转轴线RA2平行。第一旋转轴线RA1与第二旋转轴线RA2重合。然而,第一旋转轴线RA1可以从第二旋转轴线RA2偏移。第一旋转轴线RA1可以与第二旋转轴线RA2不平行。
齿轮G6也可以称为第一传递齿轮G6。齿轮G5也可以称为第一附加传递齿轮G5。齿轮G7也可以称为第二传递齿轮G7。即,自行车齿轮结构36包括第一传递齿轮G6和第一附加传递齿轮G5。自行车齿轮结构36还包括第二传递齿轮G7。
第一传递齿轮G6附接到第一轴TD1。第二传递齿轮G7附接到第二轴TD2。第一附加传递齿轮G5与第一传递齿轮G6啮合。第一附加传递齿轮G5绕第三旋转轴线RA3可旋转地安装至外壳TD3,第三旋转轴线RA3从第一旋转轴线RA1和第二旋转轴线RA2偏移。
外壳TD3包括齿轮支撑孔TD4。自行车齿轮结构36还包括支撑销109。第一附加传递齿轮G5附接到支撑销109。支撑销109可旋转地设置在齿轮支撑孔TD4中。支撑销109构造成绕第三旋转轴线RA3可旋转地设置在齿轮支撑孔TD4中。支撑销109包括销端部109A和相对销端部109B。自行车齿轮结构36包括支撑衬套109C和109D。支撑衬套109C包括孔109E。支撑衬套109D包括孔109F。支撑衬套109C设置在齿轮支撑孔TD4中。支撑销109的销端部109A可旋转地设置在支撑衬套109C的孔109E中。支撑销109的相对销端部109B可旋转地设置在支撑衬套109D的孔109F中。然而,支撑衬套109C和109D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从自行车齿轮结构36中省略。
外壳TD3包括外壳本体TD31和齿轮支撑部TD32。齿轮支撑部TD32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线RA1从外壳本体TD31径向向外地延伸。齿轮支撑部TD32包括齿轮支撑孔TD4。转矩二极管TD包括构造成将第一轴TD1的旋转传递到第二轴TD2,但不将第二轴TD2的旋转传递到第一轴TD1的内部结构。外壳本体TD31构造成容纳转矩二极管TD的内部结构。转矩二极管TD的内部结构在机械领域已知。因此,为了简洁起见,不会对其详细描述。
外壳TD3包括构造成固定到另一构件的固定部TD33。固定部TD33相对于第一旋转轴线RA1从外壳本体TD31径向向外地延伸。固定部TD33包括固定孔TD34。
齿轮G4也可以称为第三传递齿轮G4。即,多个齿轮38包括第三传递齿轮G4。第三传递齿轮G4附接到支撑销109。第三传递齿轮G4包括附接孔G41。支撑销109的接合部分G56压配合在附接孔G41中。
第一传递齿轮G6的外径DM26大于第一附加传递齿轮G5的外径DM25。第一传递齿轮G6的外径DM26大于第二传递齿轮G7的外径DM27。第一传递齿轮G6的外径DM26大于第三传递齿轮G4的外径DM24。然而,第一传递齿轮G6的外径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一附加传递齿轮G5的外径DM25、第二传递齿轮G7的外径DM27和第三传递齿轮G4的外径DM24中的至少一个。
如图16所示,马达单元34包括壳体110。马达单元34包括构造成至少部分地覆盖输出结构44的覆盖件111。马达35、齿轮结构36和覆盖件111设置在壳体110中。壳体110包括第一壳体112、第二壳体114和第三壳体115。第一壳体112包括容纳空间112A。马达35和齿轮结构36设置在容纳空间112A中。第二壳体114附接到第一壳体112以覆盖容纳空间112A的端部开口。第三壳体115附接到第一壳体112以将第二壳体114保持在第一壳体112与第三壳体115之间。第一壳体112包括第一壳体支撑部112B。第二壳体114包括第二壳体支撑部114B。
如图14所示,覆盖件111包括覆盖件开口111A。第一壳体支撑部112B包括第一通孔112C。第二壳体支撑部114B包括第二通孔114C。第一链接销26延伸穿过覆盖件开口111A、第一通孔112C和第二通孔114C。输出结构44的套筒86延伸穿过覆盖件开口111A、第一通孔112C和第二通孔114C。覆盖件111、第一壳体112和第二壳体114由第一链接销26相对于基座构件12支撑。
基座构件12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链接销接收开口R1。马达单元34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链接销接收开口R2。至少一个链接构件LM具有至少一个第三链接销接收开口R3。至少一个链接销LP中的一个构造成延伸穿过至少一个第一链接销接收开口R1、至少一个第二链接销接收开口R2和至少一个第三链接销接收开口R3。
基座构件12的至少一个第一链接销接收开口R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11。至少一个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11包括第一支撑孔94和第二支撑孔95。第一支撑孔94也可以称为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94。第二支撑孔95也可以称为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95。即,至少一个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11包括一对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94和95。然而,至少一个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11的总数不限于二。
马达单元34的至少一个第二链接销接收开口R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21。至少一个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21包括第一接合孔70、第二接合孔90、覆盖件开口111A、第一壳体112的第一通孔112C和第二壳体114的第二通孔114C。第一接合孔70也可以称为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70。第二接合孔90也可以称为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90。覆盖件开口111A也可以称为第二内接销接开口111A。第一通孔112C也可以称为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112C。第二通孔114C也可以称为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114C。然而,至少一个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21的总数不限于五。
至少一个链接构件LM的至少一个第三链接销接收开口R3包括至少一个内链接构件22所具有的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31。至少一个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31包括联接孔64和附加联接孔65。联接孔64也可以称为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64。附加的联接孔65也可以称为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65。即,至少一个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31包括一对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64和65。然而,至少一个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31的总数不限于二。
内链接销26构造成延伸穿过至少一个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11、至少一个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21和至少一个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31。内链接销26构造成延伸穿过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94和95、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70、90、111A、112C和114C、以及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64和65。内链接销26设置在沿内链接枢转轴线PA1对准的第一支撑孔94、第二支撑孔95、第一接合孔70和联接孔64中。
在自行车拨链器10的组装状态下,至少一个第一链接销接收开口R1、至少一个第二链接销接收开口R2和至少一个第三链接销接收开口R3彼此同轴设置。在自行车拨链器10的组装状态下,至少一个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11、至少一个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21和至少一个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31彼此同轴设置在内共轴线A1上。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自行车拨链器10的组装状态下,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94和95、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70、90、111A、112C和114C、以及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64和65彼此同轴设置在内共轴线A1上。内共轴线A1与内链接枢转轴线PA1重合。然而,在自行车拨链器10的组装状态下,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94和95、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70、90、111A、112C和114C、以及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64和65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从另一个开口偏移。内共轴线A1可以从内链接枢转轴线PA1偏移。
至少一个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21和至少一个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31中的至少一个在相对于内共轴线A1的轴向方向D4布置在一对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94和95之间。至少一个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21在相对于内共轴线A1的轴向方向D4布置在一对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64和65之间。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70、90、111A、112C和114C在相对于内共轴线A1的轴向方向D4布置在一对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之间。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70、90、111A、112C和114C在相对于内共轴线A1的轴向方向D4布置在一对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64和65之间。然而,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70、90、111A、112C和114C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在轴向方向D4布置在一对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94和95之间所限定的空间之外。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70、90、111A、112C和114C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在轴向方向D4布置在一对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64和65之间所限定的空间之外。
如图14所示,基座构件12的至少一个第一链接销接收开口R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外链接销接收开口R12。马达单元34的至少一个第二链接销接收开口R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外链接销接收开口R22。至少一个链接构件LM的至少一个第三链接销接收开口R3包括外链接构件24所具有的至少一个第三外链接销接收开口R32。外链接销28构造成延伸穿过至少一个第一外链接销接收开口R12、至少一个第二外链接销接收开口R22和至少一个第三外链接销接收开口R32。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外链销接收开口R12包括一对第一外链销接收开口102和103。第一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2包括通孔。第一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3包括螺纹孔。基座构件12包括第三支撑本体104和第四支撑本体105。第三支撑本体104在垂直于第二枢转轴线PA2的凸出方向D7从基座本体96凸出。第四支撑本体105在凸出方向D7从基座本体96凸出。第三支撑本体104包括第一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2。第四支撑本体105包括第一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3。
马达单元34的至少一个第二外链接销接收开口R22包括第二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6。马达单元34包括销支撑部107。销支撑部107包括第二外链接销接开口106。外链接构件24的至少一个第三外链接销接收开口R32包括第三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8。外链接销28构造成延伸穿过一对第一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2和103、第二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6和第三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8。外链接销28包括构造成与第一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3螺纹接合的外螺纹部28A。
在自行车拨链器10的组装状态下,至少一个第一外链接销接收开口R12、至少一个第二外链接销接收开口R22和至少一个第三外链接销接收开口R32彼此同轴设置在外共轴线A2上。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自行车拨链器10的组装状态下,一对第一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2和103、第二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6和第三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8彼此同轴设置在外共轴线A2上。外共轴线A2与外链接枢转轴线PA2重合。然而,在自行车拨链器10的组装状态下,一对第一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2和103、第二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6和第三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8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从另一个开口偏移。外共轴线A2可以从外链接枢转轴线PA2偏移。
至少一个第二外链接销接收开口R22和至少一个第三外链接销接收开口R32中的至少一个在相对于外共轴线A2的轴向方向D6布置在一对第一外链接销接收开口之间。至少一个第二外链接销接收开口R22在相对于外共轴线A2的轴向方向D6布置在一对第一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2和103之间所限定的空间之外。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8在相对于外共轴线A2的轴向方向D6布置在一对第一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2和103之间。第二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6在相对于外共轴线A2的轴向方向D6布置在一对第一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2和103之间所限定的空间之外。然而,第三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8可以在轴向方向D6布置在一对第一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2和103之间所限定的空间之外。第二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6可以在轴向方向D6布置在一对第一外链接销接收开口102和103之间。
如图16所示,马达单元34包括齿轮支撑结构116。齿轮支撑结构116构造成可旋转地支撑多个齿轮38。齿轮支撑结构116包括第一支撑件S1、第二支撑件S2、第三支撑件S3和第四支撑件S4。齿轮支撑结构116包括第五支撑件S5。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件S2是与第一支撑件S1分离的构件。第二支撑件S2是与第三支撑件S3、第四支撑件S4和第五支撑件S5分离的构件。第一支撑件S1是与第二支撑件S2、第三支撑件S3和第五支撑件S5分离的构件。第一支撑件S1与第四支撑件S4整体地设置为一件式单体构件。第三支撑件S3是与第一支撑件S1、第二支撑件S2、第四支撑件S4和第五支撑件S5分离的构件。第五支撑件S5是与第一支撑件S1、第二支撑件S2、第三支撑件S3和第四支撑件S4分离的构件。然而,第一支撑件S1可以与第二支撑件S2、第三支撑件S3和第五支撑件S5中的至少一个整体地设置为一件式单体构件。第一支撑件S1可以是与第四支撑件S4分离的构件。第二支撑件S2可以与第一支撑件S1、第三支撑件S3、第四支撑件S4和第五支撑件S5中的至少一个整体地设置为一件式单体构件。第三支撑件S3可以与第一支撑件S1、第二支撑件S2、第四支撑件S4和第五支撑件S5中的至少一个整体地设置为一件式单体构件。第五支撑件S5可以与第一支撑件S1、第二支撑件S2、第三支撑件S3和第四支撑件S4中的至少一个整体地设置为一件式单体构件。
壳体110包括第一支撑件S1、第二支撑件S2、第三支撑件S3、第四支撑件S4和第五支撑件S5中的至少一个。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114包括第三支撑件S3。然而,壳体110可以包括第一支撑件S1、第二支撑件S2、第四支撑件S4和第五支撑件S5中的至少一个,代替或补充第三支撑件S3。
第一支撑件S1和第四支撑件S4用诸如螺钉的第一紧固件F1固定至马达35。第一支撑件S1和第四支撑件S4用诸如螺钉的第二紧固件F21和F22固定至第二壳体114。转矩二极管TD的外壳TD3用第二紧固件F22固定至第二壳体114。第五支撑件S5用诸如螺钉的第二紧固件F22和第三紧固件F3固定至第二壳体114。
如图8所示,齿轮G2也可以称为第一齿轮G2。齿轮G3也可以称为第一附加齿轮G3。齿轮G4和第三传递齿轮G4也可以称为第二齿轮G4。齿轮G5和第一附加传递齿轮G5也可以称为第二附加齿轮G5。齿轮G6和第一传递齿轮G6也可以称为第三齿轮G6。即,多个齿轮38包括第一齿轮G2。多个齿轮38包括第一附加齿轮G3。多个齿轮38包括第二齿轮G4和第三齿轮G6。多个齿轮38包括第二附加齿轮G5。
第一齿轮G2绕第一齿轮轴线GA2相对于齿轮支撑结构116可旋转。第二齿轮G4绕第二齿轮轴线GA4相对于齿轮支撑结构116可旋转。第三齿轮G6绕第三齿轮轴线GA6相对于齿轮支撑结构116可旋转。第一附加齿轮G3绕第一齿轮轴线GA2相对于齿轮支撑结构116可旋转。第二附加齿轮G5绕第二齿轮轴线GA4相对于齿轮支撑结构116可旋转。
第一轴TD1也可以称为第三销TD1。支撑销109也可以称为第二销109。多个齿轮38包括第一销122、第二销109和第三销TD1。第一销122构造成绕第一齿轮轴线GA2可旋转地支撑第一齿轮G2。第二销109构造成绕第二齿轮轴线GA4可旋转地支撑第二齿轮G4。第三销TD1构造成绕第三齿轮轴线GA6可旋转地支撑第三齿轮G6。第一销122构造成绕第一齿轮轴线GA2可旋转地支撑第一齿轮G2和第一附加齿轮G3。第二销109构造成绕第二齿轮轴线GA4可旋转地支撑第二齿轮G4和第二附加齿轮G5。
齿轮G8和G9绕第四齿轮轴线GA8相对于齿轮支撑结构116可旋转。多个齿轮38包括第四销128。齿轮G8和G9附接至第四销128。第四销128构造成绕第四齿轮轴线GA8可旋转地支撑齿轮G8和G9。
如图17所示,第一销122包括第一销端部122A和第一相对销端部122B。第四销128包括第四销端部128A和第四相对销端部128B。齿轮结构36包括支撑衬套128C和128D。支撑衬套128C附接至第四销端部128A。支撑衬套128D附接至第四相对销端部128B。
如图18所示,支撑销109的销端部109A也可以称为第二销端部109A。支撑销109的相对销端部109B也可以称为第二相对销端部109B。即,第二销109包括第二销端部109A和第二相对销端部109B。第三销TD1包括第三销端部TD11和第三相对销端部TD12。第二轴TD2包括销端部TD21和相对销端部TD22。齿轮结构36包括支撑衬套109C和109D。支撑衬套109C附接至第二销端部109A。支撑衬套109D附接至第二相对销端部109B。支撑衬套TD13附接至第三相对销端部TD12。支撑衬套TD23附接至相对销端部TD22。
如图17和18所示,第一支撑件S1构造成支撑第一销端部122A和第二销端部109A。如图17所示,第四支撑件S4构造成支撑第一相对销端部122B。如图18所示,第二支撑件S2构造成支撑第二相对销端部109B和第三销端部TD11。第三支撑件S3构造成支撑第三相对销端部TD12。第二支撑件S2构造成支撑第二轴TD2的销端部TD21。第五支撑件S5构造成支撑第二轴TD2的相对销端部TD22。
转矩二极管TD的外壳TD3包括第一支撑件S1、第二支撑件S2、第三支撑件S3和第四支撑件S4中的至少一个。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外壳TD3包括第二支撑件S2。第二支撑件S2包括齿轮支撑部TD32(例如见图15)。然而,外壳TD3可以包括第一支撑件S1、第三支撑件S3和第四支撑件S4中的至少一个,代替或补充第二支撑件S2。
如图17所示,第一支撑件S1包括第一支撑孔S11。第四支撑件S4包括第四支撑孔S41。第一销端部122A绕第一齿轮轴线GA2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一支撑孔S11中。第一相对销端部122B绕第一齿轮轴线GA2可旋转地设置在第四支撑孔S41中。
如图18所示,第一支撑件S1包括第一支撑孔S12。第二支撑件S2包括齿轮支撑孔TD4。第三支撑件S3包括第三支撑孔S31。第五支撑件S5包括第五支撑孔S51。第二销端部109A绕第二齿轮轴线GA4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一支撑孔S12中。支撑衬套109C设置在第一支撑孔S12中以可旋转地支撑第二销端部109A。第二相对销端部109B绕第二齿轮轴线GA4可旋转地设置在齿轮支撑孔TD4中。支撑衬套109D设置在齿轮支撑孔TD4中以可旋转地支撑第二相对销端部109B。第三相对销端部TD12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三支撑孔S31中。支撑衬套TD13设置在第三支撑孔S31中以可旋转地支撑第三相对销端部TD12。第二轴TD2的相对销端部TD22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五支撑孔S51中。支撑衬套TD23设置在第五支撑孔S51中以可旋转地支撑第二轴TD2的相对销端部TD22。
如图17和18所示,第一支撑件S1、第二支撑件S2、第三支撑件S3和第五支撑件S5中的每一个都构造成可旋转地支撑至少两个齿轮支撑销。具体地,第一支撑件S1构造成可旋转地支撑第一销122和第二销109。第二支撑件S2构造成可旋转地支撑第二销109和第三销TD1。第三支撑件S3构造成可旋转地支撑第三销TD1和第四销128。第五支撑件S5构造成可旋转地支撑第四销128和第二轴TD2。然而,第一支撑件S1到第五支撑件S5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构造成可旋转地支撑至少一个销。第一支撑件S1到第五支撑件S5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从自行车拨链器10省略。
如图19所示,马达单元34配置为响应于从操作装置3传输的控制信号将链条引导件18相对于基座构件12移动。马达单元34配置为由与自行车拨链器10分开设置的电源PS供电。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马达单元34配置为通过电缆EC2电连接至电源PS。马达单元34配置为使用PLC通过电源PS、自行车拨链器RD、以及电缆EC1、EC2与操作装置4通信。然而,电源PS可以直接安装至自行车拨链器10和自行车拨链器RD中的至少一个。如果电源直接安装至自行车拨链器RD和自行车拨链器10,则自行车拨链器RD和自行车拨链器10可以配置为与操作装置3和操作装置4无线通信。此外,电源PS可以配置为在自行车拨链器10和自行车拨链器RD中的至少一个与自行车拨链器10和自行车拨链器RD以外的其他装置之间共享,其他装置例如配置为对传动系DT施加辅助力的辅助驱动单元(例如见图1)。
马达单元34包括马达驱动器130、通信器132、电路板134和系统总线135。马达驱动器130和通信器132电安装在电路板134上。马达35、马达驱动器130和通信器132通过电路板134和系统总线135相互电连接。马达驱动器130配置为响应于从操作装置3传输的升挡信号CS1和降挡信号CS2控制马达35。通信器132配置为接收来自操作装置3的升挡信号CS1和降挡信号CS2。通信器132配置为使用PLC向其他装置传输信息和/或从其他装置接收信息。通信器132配置为接收来自电源PS的电力。
如图16所示,电路板134附接至齿轮支撑结构116。电路板134使用诸如螺钉的紧固件F5固定至第五支撑件S5。电路板134设置在壳体110中。
如图20所示,马达单元34包括连接器136,该连接器136配置为电连接至电缆EC2。电缆EC2的连接器可拆卸地连接至连接器136。连接器136附接至壳体110的第一壳体112。第一壳体112包括连接器孔112D。连接器136设置在连接器孔112D内。壳体110包括连接器覆盖件137。连接器覆盖件137附接至第一壳体112以覆盖连接器孔112D。连接器覆盖件137包括缆线开口137A。电缆EC2延伸穿过缆线开口137A。如图19所示,连接器136通过电路板134和系统总线135电连接至马达驱动器130和通信器132。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可拆卸地”涵盖一个元件能够重复地从另一个元件拆卸和附接至该另一个元件并且不会造成实质性损坏的构造。
如图19所示,自行车拨链器10还包括旋转传感器138。旋转传感器138配置为感测齿轮结构36的多个齿轮38中的一个的旋转位置。旋转传感器138配置为感测多个正齿轮40中的一个的旋转位置。旋转传感器138电安装在电路板134上。旋转传感器138通过电路板134和系统总线135电连接至马达驱动器130和通信器132。
如图17所示,齿轮G8也可以称为传感器齿轮G8。即,多个齿轮38包括传感器齿轮G8。多个正齿轮40包括传感器齿轮G8。旋转传感器138构造成感测传感器齿轮G8的旋转位置。传感器齿轮G8设置在旋转力传递路径42上,旋转力传递路径42从马达35到链条引导件18和联动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设置。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齿轮结构36包括联接到传感器齿轮G8的传感器对象140。传感器对象140能够与传感器齿轮G8一起相对于壳体110旋转。传感器对象140固定至第四销128的第四相对销端部128B。旋转传感器138构造成感测传感器对象140的旋转位置以感测传感器齿轮G8的旋转位置。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旋转传感器138包括光学编码器。旋转传感器138构造成向传感器对象140发出光,并构造成检测传感器对象140所反射的光。然而,旋转传感器138可以包括代替或补充光学编码器的另一个传感器。旋转传感器138可以从自行车拨链器10省略。
如图5和7所示,当沿链接枢转轴线PA1和/或链接枢转轴线PA2观察时,基座构件12、马达单元34、以及链接构件22和/或链接构件24设置为在多个分离区域内至少部分地相互重叠。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当沿内链接枢转轴线PA1观察时,基座构件12、马达单元34和内链接构件22设置为在第一分离区域SA1中至少部分地相互重叠。当沿外链接枢转轴线PA2观察时,基座构件12、马达单元34和内链接构件22设置为在第二分离区域SA2中至少部分地相互重叠。第一分离区域SA1与第二分离区域SA2间隔开。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当沿链接枢转轴线PA1观察时,基座构件12的第一支撑本体98、基座构件12的第二支撑本体100、第一壳体112的第一壳体支撑部112B、第二壳体114的第二壳体支撑部114B和链接构件22设置为在第一分离区域SA1中部分地相互重叠。第一壳体112包括销支撑部107。当沿链接枢转轴线PA2观察时,基座构件12的第三支撑本体104、基座构件12的第四支撑本体105、第一壳体112的销支撑部107和链接构件24设置为在第二分离区域SA2中部分地相互重叠。然而,各构件的布置不限于以上安排。
如图21所示,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第一参考线RL1延伸穿过第一枢转轴线PA1和第二枢转轴线PA2。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第一参考线RL1延伸穿过第一枢转轴线PA1和第二枢转轴线PA2,以建立第一区域AR1和第二区域AR2之间的边界。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第二参考线RL2延伸穿过第二枢转轴线PA2和第四枢转轴线PA4。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第三参考线RL3延伸穿过第三枢转轴线PA3和第四枢转轴线PA4。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第四参考线RL4延伸穿过第一枢转轴线PA1和第三枢转轴线PA3。
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链条引导件18相对于第一参考线RL1设置在第一区域AR1中。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链条引导件18相对于第一参考线RL1设置在第一区域AR1中,而不设置在第二区域AR2中。
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马达35和齿轮结构36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区域AR1中。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马达35完全地设置在第二区域AR2中。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多个齿轮38中的至少一个齿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区域AR1中。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多个齿轮38中的至少一个齿轮部分地设置在第一区域AR1中。具体地,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传感器齿轮G8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区域AR1中。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传感器齿轮G8部分地设置在第一区域AR1中。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齿轮G9部分地设置在第一区域AR1中。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齿轮G10在链条引导件18处于低挡位P11的低挡状态下部分地设置在第一区域AR1中。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多个齿轮38中的另一个齿轮可以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区域AR1中。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马达35可以至少部分地或完全地设置在第一区域AR1中。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齿轮结构36可以完全地设置在第一区域AR1和第二区域AR2中的一个中。
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齿轮结构36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由第一参考线RL1、第二参考线RL2、第三参考线RL3和第四参考线RL4所包围的布置区域AR3中。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马达35和齿轮结构36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布置区域AR3中。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齿轮结构36在低挡状态下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布置区域AR3中。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齿轮结构36在链条引导件18处于高挡位P12的高挡状态下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布置区域AR3中。然而,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齿轮结构36可以在链条引导件18处于低挡状态和高挡状态中的仅一个的状态下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布置区域AR3中。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齿轮结构36在低挡状态和高挡状态两者下都部分地设置在区域AR3中。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马达35在低挡状态和高挡状态两者下都完全地设置在布置区域AR3之外。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多个齿轮38中的至少一个齿轮在低挡状态和高挡状态两者下都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布置区域AR3中。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多个齿轮38中的至少一个齿轮在低挡状态和高挡状态两者下都部分地设置在布置区域AR3中。具体地,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传感器齿轮G8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布置区域AR3中。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传感器齿轮G8在低挡状态和高挡状态两者下都部分地设置在布置区域AR3中。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齿轮G9部分地设置在布置区域AR3中。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齿轮G10在低挡状态和高挡状态两者下都部分地设置在布置区域AR3中。然而,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多个齿轮38中的另一个齿轮可以在低挡状态和高挡状态中的至少一个下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布置区域AR3中。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马达35可以在低挡状态和高挡状态中的至少一个下至少部分地或完全地设置在布置区域AR3中。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齿轮结构36可以在低挡状态和高挡状态中的至少一个下完全地设置在布置区域AR3之外。
如图21所示,内链接构件22和外链接构件24中的至少一个与基座构件12和壳体110的外表面中的一个可接触,以限定低挡位P11和高挡位P12中的至少一个。外链接构件24与基座构件12和壳体110的外表面中的一个可接触,以限定低挡位P11。基座构件12和壳体110的外表面中的一个包括低挡定位表面150,低挡定位表面150与外链接构件24可接触以限定低挡位P11。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外链接构件24与基座构件12可接触,以限定低挡位P11。链条引导件18在外链接构件24与低挡定位表面150接触的状态下处于低挡位P11。基座构件12包括低挡定位表面150。然而,外链接构件24可以构造成与壳体110的外表面可接触,以限定低挡位P11。壳体110的外表面可以包括低挡定位表面150。
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低挡定位表面150设置在第一参考线RL1和第三参考线RL3之间。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在低挡状态和高挡状态两者下,低挡定位表面150都设置为到第一参考线RL1比到第三参考线RL3更近。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低挡定位表面150在低挡状态和高挡状态两者下都设置在布置区域AR3中。然而,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低挡定位表面150可以在低挡状态和高挡状态中的至少一个下设置在第一参考线RL1和第三参考线RL3之间。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低挡定位表面150可以设置为在低挡状态和高挡状态中的至少一个下到第一参考线RL1比到第三参考线RL3更近。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低挡定位表面150可以设置为在低挡状态和高挡状态中的至少一个下到第三参考线RL3比到第一参考线RL1更近。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低挡定位表面150可以在低挡状态和高挡状态中的至少一个下设置在第一参考线RL1和第三参考线RL3之间的中间位置。
外链接构件24与链条引导件18可接触,以限定高挡位P12。链条引导件18包括高挡定位构件18C,高挡定位构件18C构造成与外链接构件24可接触,以限定高挡位P12。链条引导件18在高挡定位构件18C与外链接构件24接触的状态下处于高挡位P12。
高挡定位构件18C附接至内引导构件18A和外引导构件18B中的至少一个。高挡定位构件18C包括与内引导构件18A和外引导构件18B中的至少一个螺纹接合的螺钉。然而,高挡位P12可以由其他结构限定。
如图22所示,例如,内链接构件22与基座构件12和壳体110的外表面中的一个可接触,以限定高挡位P12。基座构件12和壳体110的外表面中的一个可以包括高挡定位表面152,高挡定位表面152与内链接构件22可接触以限定高挡位P12。在该变型中,图21中图示的高挡定位构件18C从链条引导件18省略。替代地,内链接构件22与基座构件12可接触,以限定高挡位P12。基座构件12包括高挡定位表面152。然而,内链接构件22可以构造成与壳体110的外表面可接触,以限定高挡位P12。壳体110的外表面可以包括高挡定位表面152。
在该变型中,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高挡定位表面152设置在第二参考线RL2和第四参考线RL4之间。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高挡定位表面152在低挡状态和高挡状态两者下都设置在第二参考线RL2和第四参考线RL4之间。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高挡定位表面152在低挡状态和高挡状态中的至少一个下设置在第一枢转轴线PA1与第三枢转轴线PA3之间所设置的空间之外。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高挡定位表面152在低挡状态和高挡状态中的至少一个下设置为到第四参考线RL4比到第二参考线RL2更近。然而,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高挡定位表面152可以在低挡状态和高挡状态中的至少一个下设置为到第二参考线RL2比到第四参考线RL4更近。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高挡定位表面152可以在低挡状态和高挡状态中的至少一个下设置在第二参考线RL2和第四参考线RL4之间。
如图23所示,内引导构件18A包括内引导板160。内引导板160包括具有内周缘164的开口162。内引导板160包括开口166、168和170。开口166、168和17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从内引导板160省略。
如图24所示,内引导构件18A包括环绕壁174。环绕壁174在向外换挡方向D11和向内换挡方向D12中的一个从开口162的内周缘164延伸。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环绕壁174在向内换挡方向D12从开口162的内周缘164延伸。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环绕壁174可以构造成在向外换挡方向D11从开口162的内周缘164延伸。
内引导板160具有内引导表面176,内引导表面176构造成当内引导板160在向外换挡方向D11引导链条C时与链条C可接触。环绕壁174至少部分地相对于内引导表面176倾斜。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环绕壁174完全地相对于内引导表面176倾斜。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环绕壁174可以部分地相对于内引导表面176倾斜。
内引导板160的开口162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内引导表面176中。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开口162可以设置在内引导表面176之外。
环绕壁174包括环形端部174A,环形端部174A限定附加开口178。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附加开口178小于内引导板160的开口162。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附加开口178可以具有与内引导板160的开口162相同的面积,或者可以大于内引导板160的开口162。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环绕壁174与内引导板160整体地设置为一件式单体构件。例如,内引导板160和环绕壁174由板材冲压加工形成。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环绕壁174可以是与内引导板160分离的构件。
如图25所示,环绕壁174设置为至少部分地环绕开口16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环绕壁174设置为完全地环绕开口162。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环绕壁174可以设置为部分地环绕开口162。
如图26所示,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环绕壁174可以设置到内引导板160的内引导表面176,并且构造成在链条C在向外换挡方向D11移动的向外换挡操作中推动链条C。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27至36描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拨链器210。除了链接构件22的联接结构外,自行车拨链器210具有与自行车拨链器10相同的结构和/或构造。因此,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基本相同功能的元素在这里将编号相同,并且为了简洁起见,不会在这里再次详细描述和/或说明。
如图27和28所示,自行车拨链器210包括基座构件12。自行车拨链器210包括链条引导件18。自行车拨链器210包括联动结构20。自行车拨链器210包括马达单元34。
如图29所示,马达单元34构造成将旋转力施加到第一链接销26以使第一链接销26绕第一枢转轴线PA1相对于基座构件12旋转。第一链接构件22联接到第一链接销26以绕第一枢转轴线PA1相对于基座构件12可枢转。链条引导件18枢转地联接到第一链接构件22以响应于第一链接构件22相对于基座构件12的枢转运动而相对于基座构件12移动。
如图30所示,输出结构44联接到第一链接销26,以绕第一枢转轴线PA1相对于基座构件12可旋转。第一链接销26和输出结构44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联接部252。第一链接构件22包括第二联接部254。第一联接部252与第二联接部254接合以将旋转力从第一链接销26和输出结构44中的至少一个传递到第一链接构件22。第一联接部252与第二联接部254接合,以限制内链接构件22与内链接销26和所述输出结构44中的一个的之间的相对旋转。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输出结构44包括第一联接部252。第一联接部252与第二联接部254接合,以将旋转力从输出结构44传递到第一链接构件22。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第一链接销26或第一链接销26和输出结构44两者都可以包括第一联接部252。如果需要和/或期望,第一联接部252可以与第二联接部254接合以将旋转力从第一链接销26或从第一链接销26和输出结构44两者传递到第一链接构件22。
如图31所示,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第一联接部252具有正圆形以外的第一轮廓256。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第二联接部254具有正圆形以外的第二轮廓258。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联接部25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平面260。至少一个第一平面260构成第一轮廓256。转矩传递轮廓256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平面260。第二联接部254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平面262。至少一个第二平面262构成第二轮廓258。在第一联接部252与第二联接部254接合的状态下,至少一个第一平面260与至少一个第二平面262可接触以将旋转力从第一链接销26和输出结构44中的至少一个传递到第一链接构件22。至少一个第一平面260与至少一个第二平面262可接触,以限制第一链接销26和输出结构44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链接构件22之间的绕第一枢转轴线PA1的相对旋转。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联接部252与第二联接部254接合的状态下,至少一个第一平面260与至少一个第二平面262可接触以将旋转力从输出结构44传递到第一链接构件22。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在第一联接部252与第二联联接部件254向可接触的状态下,至少一个第一平面260可以构造成与至少一个第二平面262可接触以将旋转力从第一链接销26或从第一链接销26和输出结构44两者传递到第一链接构件22。
第一联接部252包括两个第一平面260。第一平面260中的一个相对于第一枢转轴线PA1设置在第一平面260中的另一个的反向侧上。第二联接部254包括两个第二平面262。第二平面262中的一个相对于第一枢转轴线PA1设置在第二平面262中的另一个的相反侧上。第一平面260构造成面向第二平面262并且与第二平面262可接触。第一平面260背向纵向轴线LA1。第二平面262面朝纵向轴线LA1。第二平面262彼此间隔开。
如图32所示,第二联接部254包括至少一个联接部分254A。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联接部254包括两个联接部分254A。联接部分254A包括第二平面262。联接部分254A相互间隔开。联接部分254A在第一枢转轴线PA1的轴向方向D4从第一链接臂22A延伸。
如图30所示,第一链接构件22包括设置在第一链接臂22A上的联接孔264。第一链接销26包括附加联接部265。如图33所示,附加联接部265设置在联接孔264中。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联接孔264具有正圆形的内轮廓。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附加联接部265具有正圆形的外轮廓。然而,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联接孔264和附加联接部265可以具有正圆形以外的轮廓。
如图30所示,接合本体66包括第一接合孔270。套筒86包括第一接合孔270和第二接合部88。第一链接销26包括第一接合部272。第一接合部272设置在第一接合孔270中以将旋转力从输出结构44传递到第一链接销26。第一接合部272设置在第一接合孔270中,以限制第一链接销26与输出结构44之间的相对旋转。
如图31所示,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第一接合部272具有正圆形以外的外轮廓276。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第一接合孔270具有正圆形以外的内轮廓278。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接合部272的外轮廓276具有多边形形状。第一接合孔270的内轮廓278具有多边形形状。外轮廓276具有大致四边形形状。内轮廓278具有大致四边形形状。外轮廓276和内轮廓278构造成使第一链接销26与输出结构44一起绕第一枢转轴线PA1旋转。
第一接合部272包括至少一个外平面280。第一接合孔270包括至少一个内平面282。在第一接合部272设置在第一接合孔270中的状态下,至少一个外平面280与至少一个内平面282可接触以将旋转力从输出齿轮G10(例如见图30)传递到第一链接销26。在第一接合部272设置在第一接合孔270中的状态下,至少一个外平面280与至少一个内平面282可接触,以限制输出齿轮G10(例如见图30)与第一链接销26之间的绕第一枢转轴线PA1的相对旋转。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合部272包括构成大致四边形形状的四个外平面280。第一接合孔270包括构成大致四边形形状的四个内平面282。外平面280构造成面向内平面282并且与内平面282可接触。外平面280背向纵向轴线LA1。内平面282面朝纵向轴线LA1。第一接合孔270由内平面282限定。然而,第一接合部27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外平面280以外的结构。第一接合孔27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内平面282以外的结构。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合部272与第一接合孔270摩擦接合。第一接合部272压配合在第一接合孔270中。然而,第一接合部272和第一接合孔270之间的接合结构不限于诸如压配合的摩擦接合。第一接合部272和第一接合孔270之间的接合结构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例如粘合结构(例如粘合剂)。此外,第一接合孔270和第一接合部272的形状不限于多边形形状。第一接合孔270和第一接合部27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另一个轮廓,如圆形状、样条和锯齿。
如图34所示,第一链接销26延伸穿过第一接合孔270。套筒86延伸穿过第二接合孔90。第一端部分46A设置在第一接合孔270之外。第二端部分46B设置在第一接合孔270之外。
马达单元34的至少一个第二链接销接收开口R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21。至少一个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21包括第一接和孔270、第二接合孔90、覆盖件开口111A、第一壳体112的第一通孔112C和第二壳体114的第二通孔114C。第一接合孔270也可以称为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270。然而,至少一个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21的总数不限于五。
至少一个链接构件LM的至少一个第三链接销接收开口R3包括至少一个内链接构件22所具有的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31。至少一个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31包括联接孔264和附加联接孔65。联接孔264也可以称为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264。即,至少一个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31包括一对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264和65。然而,至少一个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31的总数不限于二。
内链接销26构造成延伸穿过至少一个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11、至少一个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21和至少一个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31。内链接销26构造成延伸穿过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94和95、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270、90、111A、112C和114C、以及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264和65。内链接销26设置在沿内链接枢转轴线PA1对准的第一支撑孔94、第二支撑孔95、第一接合孔270和联接孔264中。
在自行车拨链器210的组装状态下,至少一个第一链接销接收开口R1、至少一个第二链接销接收开口R2和至少一个第三链接销接收开口R3彼此同轴设置。在自行车拨链器210的组装状态下,至少一个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11、至少一个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21和至少一个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31彼此同轴设置在内共轴线A1上。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自行车拨链器210的组装状态下,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94和95、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270、90、111A、112C和114C、以及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264和65彼此同轴设置在内共轴线A1上。内共轴线A1与内链接枢转轴线PA1重合。然而,在自行车拨链器210的组装状态下,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94和95、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270、90、111A、112C和114C、以及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264和65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从另一个开口偏移。内共轴线A1可以从内链接枢转轴线PA1偏移。
至少一个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21和至少一个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31中的至少一个在相对于内共轴线A1的轴向方向D4布置在一对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94和95之间。至少一个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R21在相对于内共轴线A1的轴向方向D4布置在一对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264和65之间。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270、90、111A、112C和114C在相对于内共轴线A1的轴向方向D4布置在一对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之间。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270、90、111A、112C和114C在相对于内共轴线A1的轴向方向D4布置在一对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264和65之间。然而,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270、90、111A、112C和114C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在轴向方向D4布置在一对第一内链接销接收开口94和95之间所限定的空间之外。第二内链接销接收开口270、90、111A、112C和114C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在轴向方向D4布置在一对第三内链接销接收开口264和65之间所限定的空间之外。
如图28所示,自行车拨链器210还包括保持器290。保持器290构造成限制第一链接销26从基座构件12无意脱落。保持器290构造成可拆卸地附接至基座构件12。
如图35所示,基座构件12的第一支撑部98A包括插入开口12A和凹部12B。插入开口12A连接至第一支撑部98A的第一孔98C的内周缘表面。保持器290构造成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插入接口12A和凹部12B中。
保持器290包括附接本体292、一对附接臂293和保持器本体294。附接臂293从附接本体292延伸。附接臂293构造成抓住基座构件12的一部分,以将保持器290可拆卸地联接到基座构件12。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附接臂293构造成抓住在其间的基座构件12的第一衬套98B。
保持器本体294从附接本体292延伸。在保持器290附接至基座构件12的状态下,保持器本体294部分地设置在插入开口12A中。在保持器290附接至基座构件12的状态下,保持器本体294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支撑部98A的第一孔98C中。
保持器290包括构造成与基座构件12接合的接合部296。接合部296从附接本体292延伸。接合部296构造成弹性变形。
如图36所示,接合部件296构造成与第一孔98C的内周缘表面接合,以限制保持器290从基座构件12无意脱落。因此,在保持器290附接至基座构件12的状态下,保持器290限制第一链接销26从第一支撑孔94和基座构件12的第一孔98C无意脱落。然而,如果需要和/或期望,保持器290可以从自行车拨链器210省略。而且,保持器290可以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拨链器10。
变型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套筒86的第二接合部88具有附加外廓92,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该附加外轮廓92是正圆形。管状部84的第二接合孔90具有附加内轮廓93,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该附加内轮廓93是正圆形。然而,如图37所示,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第二接合部88可以具有正圆形以外的外轮廓392。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第二接合孔90可以具有正圆形以外的内轮廓394。
在该变型中,第二接合部88的附加外轮廓392具有多边形形状。第二接合孔90的附加内轮廓394具有多边形形状。第二接合部88的附加外轮廓392具有六边形形状。第二接合孔90的附加内轮廓394具有六边形形状。第二接合部88包括至少一个附加外平面380。第二接入孔90包括至少一个附加内平面382。至少一个附加外平面380与至少一个附加内平面382可接触以将旋转力从管状部84传递到套筒86。第二接合部88包括构成六边形形状的六个附加外平面380。第二接合孔90包括构成六边形形状的六个附加内平面382。然而,第二接合部88和第二接合孔9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正圆形和六边形形状形状以外的其他轮廓。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通信器132构造成使用有线通信与其他装置通信。然而,自行车拨链器10可以构造成使用无线通信或使用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者与其他装置通信,如操作装置3。通信器132可以构造成使用无线通信或使用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者与其他装置通信,如操作装置3。通信器132可以包括构造成与其他装置,如操作装置3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器。例如,在这样的变型中,当沿第一枢转轴线PA1观察时,无线通信器可以设置在布置区域AR3和/或第二区域AR2中。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自行车拨链器10或210包括马达单元34。然而,马达单元34可以从自行车拨链器10或210省略。在这种变型中,自行车拨链器10或210可以由机械缆线致动,如鲍登(Bowden)缆线。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自行车拨链器10或210构造成电连接至安装于自行车车架4的电源PS。然而,电源PS可以直接安装至自行车拨链器10。在这种变型中,自行车拨链器10或210包括电源附接部,电源PS附接至电源附接部。
自行车拨链器10或210可以包括指示器,如发光二极管(LED)。在这种变型中,指示器构造成指示与自行车2有关的信息。与自行车2有关的信息包括自行车拨链器10或210的通信状态、电源PS的剩余水平、以及自行车拨链器10或210的挡位。
如图38至43所示,链条引导件18可以具有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所示的形状。例如,如图38所示,自行车拨链器210的链条引导件18包括第一引导构件318A和第二引导构件318B。第一引导构件318A为内引导构件。第二引导构件318B为外引导构件。因此,第一引导构件318A也可以称为内引导构件318A。第二引导构件318B也可以称为外引导构件318B。然而,第一引导构件318A可以是外引导构件。第二引导构件318B可以是内引导构件。第一引导构件318A具有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内引导构件18A的结构基本相同的结构。第二引导构件318B具有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外引导构件18B的结构基本相同的结构。在此变型中,第二引导构件318B是与第一引导构件318A分离的构件。然而,第二引导构件318B可以与第一引导构件318A整体地设置为一件式单体构件。
如图39所示,内引导板160也可以称为第一引导板160。因此,第一引导板318A包括构造成与链条C可接触的第一引导板160。第二引导板318B包括构造成与链条C可接触并与第一引导板318A间隔开的第二引导板322。第二引导板322在第一方向D81与第一引导板160间隔开。第一引导板160和第二引导板322限定链条引导空间324,链条C将设置在链条引导空间324中。
如图40所示,第二引导构件318B包括延伸部326。延伸部326从第二引导板322朝向第一引导板160延伸。延伸部326在第一方向D81从第二引导板322朝向第一引导板160延伸。第一引导板318A包括从第一引导板160朝向第二引导板322延伸的固定部328。固定部328在第一方向D81从第一引导板160朝向第二引导板322延伸。延伸部326构造成固定至固定部328。
延伸部326包括第一延伸部330和第二延伸部332。第一延伸部330与第二延伸部332至少部分地间隔开。第一延伸部330在与第一方向D81不同的第二方向D82与第二延伸部332至少部分地间隔开。在此变型中,第一延伸部330在垂直于第一方向D81的第二方向D82与第二延伸部332部分地间隔开。然而,第二方向D82可以不垂直于第一方向D81。
第一延伸部330包括紧固孔330A。链条引导件18还包括紧固件334A,紧固件334A构造成将延伸部326固定至第一引导构件318A。紧固件334A延伸穿过紧固孔330A。类似地,第一延伸部330包括紧固孔330B。链条引导件18还包括紧固件334B,该紧固件334B构造成将延伸部326固定至第一引导构件318A。紧固件334B延伸穿过紧固孔330B。紧固孔330A在第二方向D82与紧固孔330B间隔开。紧固孔330A和330B的总数不限于二。而且,第二延伸部332可以包括紧固孔330A,代替或补充紧固孔330A和330B。紧固孔330A和330B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从第一延伸部330省略。
固定部328包括附加紧固孔328A。附加紧固孔328A与紧固孔330A对应。紧固件334A延伸穿过附加紧固孔328A。类似地,固定部328包括附加紧固孔328B。附加紧固孔328B与紧固孔330B对应。紧固件334B延伸穿过附加紧固孔328B。附加紧固孔328A在第二方向D82与附加紧固孔328B间隔开。附加紧固孔328A和328B的总数不限于二。附加紧固孔328A和328B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从紧固部件328省略。
在本实施方式中,紧固件334A和334B中的每一个包括螺钉。紧固孔330A和330B中的每一个包括螺纹孔。附加紧固孔328A和328B中的每一个包括螺纹孔。紧固件334A构造成螺纹接合在紧固孔330A和附加紧固孔328A中。紧固件334B构造成螺纹接合在紧固孔330B和附加紧固孔328B中。
第一引导构件318A包括附加固定部336。第二引导构件318B包括附加固定部338。链条引导件18包括附加紧固件339。附加固定部336使用附加紧固件339固定至附加固定部338。附加紧固件339包括铆钉。然而,附加紧固件339可以包括诸如螺钉的其他紧固件。
第一引导构件318A包括第一联接臂340和第一附加联接臂342。第一联接臂340构造成枢转地联接到联动结构20的链接构件24(例如见图39)。第一附加联接臂342构造成枢转地联接到联动结构20的链接构件24(例如见图39)。
第一联接臂340从固定部328延伸远离链条引导空间324。第一附加联接臂342从固定部328延伸远离链条引导空间324。
如图41所示,第一引导构件318A包括第二联接臂344和第二附加联接臂346。第二联接臂344构造成枢转地联接到联动结构20的附加链接构件22(例如见图39)。第二附加联接臂346构造成枢转地联接到联动结构20的附加链接构件22(例如见图39)。第二联接臂344和第二附加联接臂346在第一方向D81从第二引导板322延伸。
如图42所示,第一延伸部330具有第一端部分350、第二端部分352和位于第一端部分350与第二端部分352之间的第一中间部分354。第二延伸部332具有第三端部分356、第四端部分358和位于第三端部分356与第四端部分358之间的第二中间部分360。
第一延伸部330的第一中间部分354与第二延伸部332的第二中间部分360间隔开。第一延伸部330的第一中间部分354与第二延伸部332的第二中间部分360在第二方向D82间隔开。第一延伸部330的第一端部分350联接到第二引导板322。第二延伸部332的第三端部分356联接到第二引导板322。第一延伸部330的第一端部分350与第二延伸部332的第三端部分356在第二方向D82间隔开。第一延伸部330的第二端部分352联接到第二延伸部332的第四端部分358。
紧固孔330A设置在第一端部分350和第二端部分352之间,以将第一延伸部330固定至第一引导构件318A。紧固孔330B设置在第一端部分350和第二端部分352之间,以将第一延伸部330固定至第一引导构件318A。然而,紧固孔330A和330B可以设置在另一个位置。
如图43所示,第一延伸部330在第一延伸方向D91延伸。第二延伸部332在第二延伸方向D92延伸。第一延伸方向D91与第二延伸方向D92不平行。第一中间部分354在第一延伸方向D91从第一端部分350延伸到第二端部分352。第二中间部分360在第二延伸方向D92从第三端部分356延伸到第四端部分358。第一延伸方向D91与第一方向D81平行。第二延伸方向D92相对于第一延伸方向D91和第一方向D81倾斜。
第二延伸部332相对于链条C的驱动方向D93位于第一延伸部330的下游侧上。链条C的驱动方向D93是链条C在蹬踏期间通过链条引导空间324所在的方向。驱动方向D93与第二方向D82基本平行。
第一延伸部330具有在第二方向D82限定的第一宽度W1。第二延伸部332具有在第二方向D82限定的第二宽度W2。第一宽度W1与第二宽度W2不同。第一宽度W1大于第二宽度W2。然而,第一宽度W1可以等于或小于第二宽度W2。
第一附加联接臂342与第一联接臂340间隔开。第一延伸部330设置在第一联接臂340与第一附加联接臂342之间。第一附加联接臂342与第一联接臂340在第二方向D82间隔开。第一延伸部330在第二方向D82设置在第一联接臂340与第一附加联接臂342之间。
第二引导构件318B包括引导板开口362,引导板开口362由第二引导板322、第一延伸部330和第二延伸部332限定。第二引导板322、第一延伸部330和第二延伸部332布置为环绕引导板开口362。如图38和43所示,第一联接臂340设置在引导板开口362中。
在图38至43所描述的上述变型中,延伸部326与第二引导板322整体地设置为一件式单体构件。固定部328与第一引导板160整体地设置为一件式单体构件。然而,延伸部326可以是与第二引导板322分离的构件。固定部328可以是与第一引导板160分离的构件。第一引导构件318A和第二引导构件318B的结构可以应用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自行车拨链器10和210的链条引导件18。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派生词意图为开放式术语,其指明所述的特征、元件、构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但不排除其他未陈述的特征、元件、构件、群组、整体和/或步骤的存在。这种概念也适用于类似含义的词汇,例如,术语“具有”“包含”及其派生词。
术语“构件”“区段”“部”“部件”“元件”“本体”和“结构”在用作单数时可以具有单个部分或多个部分的双重含义。
本申请中列举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仅为标示,但不具有其他含义,例如,特定顺序等。此外,例如,术语“第一元件”本身并不暗示“第二元件”的存在,而且术语“第二元件”本身并不暗示“第一元件”的存在。
除了一对元件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或结构的构造,本文所用的术语“一对”还可以包括一对元件具有彼此不同的形状或结构的构造。
术语“一”、“一个或多个”和“至少一个”在本文中可互换使用。
本公开中使用的短语“中的至少一个”意味着期望选择项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如果其选择项的数量是两个,在本公开中使用的短语“中的至少一个”意味着“仅一个选择项”或“两个选择项两者”。再例如,如果其选择项的数目等于或大于三个,本公开中使用的短语“中的至少一个”意味着“仅一个选择项”或“等于或大于两个选择项的任何组合”。例如,短语“A和B中的至少一个”涵盖(1)单独A,(2)单独B,以及(3)A和B。短语“A、B和C中的至少一个”涵盖(1)单独A,(2)单独B,(3)单独C,(4)A和B,(5)B和C,(6)A和C,以及(7)A、B和C全部。换句话说,在本公开中,短语“A和B中的至少一个”并不意味着“A中的至少一个和B中的至少一个”。
最后,如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基本”“大约”和“接近”的程度术语意味着所修饰术语的合理的偏差量,使得最终结果不会显著改变。本申请中描述的所具有数值可以被解释为包括诸如“基本”“大约”和“接近”的术语。
明显地,根据上述教导,可以对本发明做出许多变型和改变。因此可以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本发明可以在本文具体描述以外实施。
Claims (7)
1.一种前拨链器,包括:
基座构件;
链条引导件,所述链条引导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可移动;
联动结构,所述联动结构构造成将所述链条引导件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和
马达单元,所述马达单元构造成将旋转力施加到所述链条引导件和所述联动结构中的至少一个,以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移动所述链条引导件,所述马达单元包括:
马达,所述马达构造成产生所述旋转力;和
齿轮结构,所述齿轮结构包括多个正齿轮,所述多个正齿轮构造成将所述旋转力传递到所述链条引导件和所述联动结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马达单元在设置在从所述马达到所述链条引导件和所述联动结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的旋转力传递路径上不具有所述多个正齿轮以外的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拨链器,其中
所述齿轮结构具有等于或低于1400的减速比。
3.一种自行车拨链器,包括:
基座构件;
链条引导件,所述链条引导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可移动;
联动结构,所述联动结构构造成将所述链条引导件可移动地联接至所述基座构件;和
马达单元,所述马达单元构造成将旋转力施加到所述链条引导件和所述联动结构中的至少一个,以相对于所述基座构件移动所述链条引导件,所述马达单元包括:
马达;和
齿轮结构,所述齿轮结构包括多个正齿轮,所述多个正齿轮构造成将所述旋转力传递到所述链条引导件和所述联动结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所述齿轮结构具有等于或低于1400的减速比,并且所述马达单元在设置为从所述马达到所述链条引导件和所述联动结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的旋转力传递路径上不具有所述多个正齿轮以外的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拨链器,其中
所述马达包括输出轴,
所述多个正齿轮包括
输入齿轮,所述输入齿轮固定至所述输出轴,和
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联接至所述链条引导件和所述联动结构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并且
所述减速比从所述输入齿轮到所述输出齿轮限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拨链器,其中
所述输出齿轮包括扇形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拨链器,还包括
旋转传感器,所述旋转传感器配置为感测所述多个正齿轮中的一个的旋转位置。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拨链器,其中
所述多个正齿轮包括传感器齿轮,并且
所述旋转传感器配置为感测所述传感器齿轮的旋转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37280.6A CN115503868B (zh) | 2020-06-30 | 2021-06-30 | 自行车拨链器、自行车齿轮结构、自行车马达单元和前拨链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6/916,117 | 2020-06-30 | ||
US16/916,117 US11565772B2 (en) | 2020-06-30 | 2020-06-30 | Bicycle derailleur, bicycle gear structure, bicycle motor unit, and front derailleur |
CN202211337280.6A CN115503868B (zh) | 2020-06-30 | 2021-06-30 | 自行车拨链器、自行车齿轮结构、自行车马达单元和前拨链器 |
CN202110733491.0A CN113859421B (zh) | 2020-06-30 | 2021-06-30 | 自行车拨链器、自行车齿轮结构、自行车马达单元和前拨链器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33491.0A Division CN113859421B (zh) | 2020-06-30 | 2021-06-30 | 自行车拨链器、自行车齿轮结构、自行车马达单元和前拨链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503868A CN115503868A (zh) | 2022-12-23 |
CN115503868B true CN115503868B (zh) | 2024-07-19 |
Family
ID=78827215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33491.0A Active CN113859421B (zh) | 2020-06-30 | 2021-06-30 | 自行车拨链器、自行车齿轮结构、自行车马达单元和前拨链器 |
CN202211373335.9A Pending CN115476956A (zh) | 2020-06-30 | 2021-06-30 | 自行车拨链器、自行车齿轮结构、自行车马达单元和前拨链器 |
CN202211337280.6A Active CN115503868B (zh) | 2020-06-30 | 2021-06-30 | 自行车拨链器、自行车齿轮结构、自行车马达单元和前拨链器 |
CN202211337279.3A Pending CN115520315A (zh) | 2020-06-30 | 2021-06-30 | 自行车拨链器、自行车齿轮结构、自行车马达单元和前拨链器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733491.0A Active CN113859421B (zh) | 2020-06-30 | 2021-06-30 | 自行车拨链器、自行车齿轮结构、自行车马达单元和前拨链器 |
CN202211373335.9A Pending CN115476956A (zh) | 2020-06-30 | 2021-06-30 | 自行车拨链器、自行车齿轮结构、自行车马达单元和前拨链器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337279.3A Pending CN115520315A (zh) | 2020-06-30 | 2021-06-30 | 自行车拨链器、自行车齿轮结构、自行车马达单元和前拨链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565772B2 (zh) |
CN (4) | CN113859421B (zh) |
DE (1) | DE102021204324A1 (zh) |
TW (1) | TW202202400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981398B2 (en) * | 2020-09-11 | 2024-05-14 | Shimano Inc. | Bicycle derailleur |
US11794856B2 (en) * | 2023-02-14 | 2023-10-24 | Hazem Nihad Hamed | Front derailleur electrical actuator |
US20250074544A1 (en) * | 2023-08-28 | 2025-03-06 | Shimano Inc. | Bicycle motor unit and bicycle derailleur |
US12246797B1 (en) * | 2024-11-19 | 2025-03-11 | Hazem Nihad Hamed | Front derailleur with integral cadence sensor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63875A (zh) * | 2004-02-27 | 2005-09-07 | 株式会社岛野 | 电动拨链器马达单元 |
CN103803008A (zh) * | 2012-11-01 | 2014-05-21 | 株式会社岛野 | 电拨链器马达单元和机动拨链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97588A (en) * | 1954-03-23 | 1957-07-02 | Stewart Warner Corp | Two-speed speedometer drive |
JPS58200719A (ja) * | 1982-05-19 | 1983-11-22 | 小林 昌志 | トイレツトペ−パロ−ル及びその製造法 |
US4522570A (en) * | 1983-07-11 | 1985-06-11 | Schartz Charles O | Peristaltic pump apparatus |
JPS60234090A (ja) | 1984-05-01 | 1985-11-20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部品の自転車フレ−ムへの取付構造 |
US4736929A (en) * | 1986-06-30 | 1988-04-12 | Warn Industries, Inc. | Winch having split housing and drive components |
US4954859A (en) * | 1988-01-28 | 1990-09-04 | Asahi Kogaku Kogyo K.K. | Motor driven camera |
US5056186A (en) * | 1990-10-02 | 1991-10-15 | Jiam Fa Weng | Cleaner |
IT1320581B1 (it) | 2000-08-03 | 2003-12-10 | Campagnolo Srl | Deragliatore anteriore di bicicletta con motore elettrico di comando e riduttore ad ingranaggi. |
JP4282889B2 (ja) | 2000-10-13 | 2009-06-24 | Ntn株式会社 | クラッチユニット |
IT1321071B1 (it) * | 2000-11-17 | 2003-12-30 | Campagnolo Srl | Dispositivo attuatore per un deragliatore di bicicletta, con giunto di collegamento all'albero condotto. |
JP4009429B2 (ja) | 2001-03-08 | 2007-11-14 | Ntn株式会社 | 逆入力防止クラッチ |
US20030108384A1 (en) * | 2001-12-07 | 2003-06-12 |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 Polygonal interface between driving and driven components |
US6740003B2 (en) * | 2002-05-02 | 2004-05-25 | Shimano,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bicycle transmission |
US6945888B2 (en) * | 2002-11-21 | 2005-09-20 | Shimano, Inc. | Combined analog and digital derailleur posi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
JP4023411B2 (ja) * | 2003-07-18 | 2007-12-19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
JP2005091826A (ja) * | 2003-09-18 | 2005-04-07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駆動機構、およびウォームギア組の製造方法 |
WO2005035919A1 (fr) * | 2003-10-10 | 2005-04-21 | Shanghai Buddy Technology Co., Ltd. | Dispositif d'entree pour serrure a code electronique, procede d'entree et son application |
US7290458B2 (en) * | 2004-02-24 | 2007-11-06 | Shimano, Inc. | Bicycle derailleur with a motor disposed within a linkage mechanism |
US6979009B2 (en) * | 2004-02-26 | 2005-12-27 | Shimano Inc. | Motorized bicycle derailleur assembly |
US7331890B2 (en) * | 2004-02-26 | 2008-02-19 | Shimano Inc. | Motorized front derailleur mounting member |
US7291079B2 (en) * | 2004-02-26 | 2007-11-06 | Shimano Inc. | Motorized front derailleur assembly with saver arrangement |
US20050197222A1 (en) | 2004-03-08 | 2005-09-08 | Shimano Inc. | Front derailleur motor unit assembly |
US7306531B2 (en) | 2004-04-23 | 2007-12-11 | Shimano Inc. | Electric bicycle derailleur |
EP1602572A1 (en) | 2004-06-04 | 2005-12-07 | Campagnolo S.R.L. | Chain guide for the front derailleur of a bicycle |
JP4541081B2 (ja) | 2004-09-17 | 2010-09-08 | Ntn株式会社 | 座席シート |
JP2006137206A (ja) * | 2004-11-10 | 2006-06-01 | Shimano Inc | 自転車用電装部品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自転車用ディレーラ |
JP2006219029A (ja) * | 2005-02-10 | 2006-08-24 | Shimano Inc | 自転車用電動駆動装置 |
US7503863B2 (en) * | 2005-02-18 | 2009-03-17 | Shimano Inc. | Bicycle derailleur motor unit assembly |
US7442136B2 (en) | 2005-02-18 | 2008-10-28 | Shimano Inc. | Motorized bicycle derailleur assembly |
JP4065286B2 (ja) * | 2005-08-09 | 2008-03-19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電動ディレーラ |
US20070191158A1 (en) * | 2006-02-01 | 2007-08-16 | Shimano Inc. | Bicycle front derailleur |
JP2007203954A (ja) * | 2006-02-03 | 2007-08-16 | Shimano Inc | 自転車用ディレーラ |
US7704173B2 (en) * | 2006-02-08 | 2010-04-27 | Shimano Inc. | Motorized bicycle derailleur assembly |
US8066597B2 (en) * | 2007-03-15 | 2011-11-29 | Shimano, Inc. | Electrically operated derailleur with force overload protection |
US7914407B2 (en) * | 2007-05-29 | 2011-03-29 | Shimano Inc. | Bicycle front derailleur assembly |
US7942768B2 (en) * | 2008-01-28 | 2011-05-17 | Shimano, Inc. | Electrically operated derailleur that re-engages a disengaged derailleur force overload clutch |
US7805268B2 (en) * | 2008-02-20 | 2010-09-28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mponent calibration device |
US7892122B2 (en) * | 2008-02-22 | 2011-02-22 | Shimano, Inc. | Electrically operated derailleur with a power storing mechanism |
JP2009210104A (ja) * | 2008-03-06 | 2009-09-17 | Tamagawa Seiki Co Ltd | ギヤボックス装置 |
US7761212B2 (en) * | 2008-03-24 | 2010-07-20 | Shimano Inc.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US8070698B2 (en) * | 2008-04-16 | 2011-12-06 | Weightec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 Massage device with a shaf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
DE102010011391A1 (de) | 2010-03-12 | 2011-09-15 | Sram Deutschland Gmbh | Seilzugbetätigungseinrichtung für Fahrrad-Kettenwerfer |
US8678962B2 (en) * | 2010-12-15 | 2014-03-25 | Sram, Llc | Bicycle derailleur and method |
CN202244074U (zh) * | 2011-06-07 | 2012-05-30 | 北方电科集团有限公司 | 系留艇姿态调节装置 |
CN102372052B (zh) * | 2011-08-30 | 2014-08-06 | 陈维坤 | 一种童车驱动装置及其电制动机构 |
US8678963B2 (en) | 2011-09-21 | 2014-03-25 | Shimano Inc. | Bicycle front derailleur |
US9776685B2 (en) | 2011-11-24 | 2017-10-03 | Shimano Inc. | Front derailleur |
US8979683B2 (en) * | 2012-01-31 | 2015-03-17 | Shimano Inc. | Bicycle electric actuator unit |
EP2812235A1 (en) | 2012-02-06 | 2014-12-17 | Rotor Componentes Tecnológicos S.L. | Bicycle single-acted gear-shifting device and its unidirectional operator mechanism |
TWM452134U (zh) | 2012-08-09 | 2013-05-01 | Giant Mfg Co Ltd | 變速器 |
EP2716927B1 (en) * | 2012-10-02 | 2016-03-09 | Fico Mirrors, S.A. | Clutch suitable for vehicles' powered mirrors |
TWI548562B (zh) * | 2012-10-04 | 2016-09-11 | 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 自行車後撥鏈器 |
US8974331B2 (en) * | 2012-12-10 | 2015-03-10 | Shimano Inc. | Bicycle derailleur |
US9890838B2 (en) | 2012-10-18 | 2018-02-13 | Sram, Llc | Front gear changer |
US9127766B2 (en) * | 2012-11-07 | 2015-09-08 | Shimano Inc. | Bicycle derailleur |
US9726283B2 (en) | 2012-11-07 | 2017-08-08 | Shimano Inc. | Electric front derailleur |
US8864611B2 (en) | 2012-12-05 | 2014-10-21 | Shimano Inc. | Front derailleur |
US8888620B2 (en) | 2012-12-05 | 2014-11-18 | Shimano Inc. | Front derailleur |
ITMI20130299A1 (it) * | 2013-02-28 | 2014-08-29 | Campagnolo Srl | Deragliatore di bicicletta, particolarmente deragliatore anteriore, ad affidabilità migliorata |
US9555856B2 (en) * | 2013-03-25 | 2017-01-31 | Shimano Inc. | Electric front derailleur |
JP2014213705A (ja) | 2013-04-25 | 2014-11-17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のディレーラ |
US9156524B2 (en) * | 2013-09-30 | 2015-10-13 | Shimano Inc. | Derailleur |
JP2015016792A (ja) | 2013-07-11 | 2015-01-29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フロントディレーラ |
JP2015016791A (ja) | 2013-07-11 | 2015-01-29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フロントディレーラ |
US9248885B2 (en) * | 2013-09-30 | 2016-02-02 | Shimano Inc. | Derailleur |
ITMI20131641A1 (it) | 2013-10-04 | 2015-04-05 | Campagnolo Srl | Dispositivo di arresto dello spostamento laterale di una catena di bicicletta |
ITMI20131825A1 (it) * | 2013-11-04 | 2015-05-05 | Campagnolo Srl | Deragliatore ad azionamento motorizzato per un cambio di bicicletta |
TWI518001B (zh) | 2013-11-26 | 2016-01-21 |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 Electric rear guide |
CN104773256B (zh) | 2014-01-14 | 2017-10-03 | 株式会社岛野 | 前拨链器 |
CN104843137B (zh) | 2014-02-18 | 2017-04-19 | 天心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后导链器 |
US9334017B2 (en) * | 2014-03-14 | 2016-05-10 |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 Electronic rear derailleur |
US9085340B1 (en) * | 2014-03-14 | 2015-07-21 |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 Electronic front derailleur |
US9555857B2 (en) * | 2014-06-04 | 2017-01-31 | Shimano Inc. | Bicycle front derailleur |
KR20160018307A (ko) * | 2014-08-08 | 2016-02-17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전기 자전거의 동력전달장치 |
CN204559313U (zh) * | 2015-01-29 | 2015-08-12 | 惠州市工藤科技有限公司 | 直线传动短身舵机 |
US10370060B2 (en) | 2015-10-30 | 2019-08-06 | Shimano Inc. | Bicycle electrical component assembly |
DE102015010311A1 (de) | 2015-08-06 | 2017-02-09 | Sram Deutschland Gmbh | Vordere Umwerfereinrichtung für eine Fahrradkettenschaltung |
US9873482B2 (en) | 2015-10-09 | 2018-01-23 | Shimano Inc. | Bicycle front derailleur |
CN107042867B (zh) | 2016-02-05 | 2020-10-09 | 禧玛诺(新)私人有限公司 | 自行车前拨链器 |
US9809276B2 (en) * | 2016-02-29 | 2017-11-07 | Shimano Inc. | Electric bicycle derailleur control system |
US9950769B2 (en) * | 2016-05-20 | 2018-04-24 |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 Electric front derailleur |
ITUA20163996A1 (it) * | 2016-05-31 | 2017-12-01 | Campagnolo Srl | Deragliatore elettrico di bicicletta |
CN106184597A (zh) | 2016-08-02 | 2016-12-07 | 兰溪轮峰车料有限公司 | 具有可连续多档位变换的后拨链器 |
US10131404B2 (en) * | 2017-02-09 | 2018-11-20 | Shimano Inc. | Bicycle front derailleur |
JP2018193007A (ja) * | 2017-05-19 | 2018-12-06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装置 |
TWI611979B (zh) | 2017-05-26 | 2018-01-21 | 天心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自行車電動後撥鏈器 |
US10343748B2 (en) * | 2017-07-19 | 2019-07-09 | Th Industries Co., Ltd. | Electronic rear derailleur for bicycle |
TWI723397B (zh) | 2019-03-19 | 2021-04-01 |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自行車後變速器 |
TWI752306B (zh) * | 2019-03-20 | 2022-01-11 | 彥豪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自行車變速器 |
US11192607B2 (en) | 2019-05-30 | 2021-12-07 | Shimano Inc. | Electric front derailleur |
-
2020
- 2020-06-30 US US16/916,117 patent/US11565772B2/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4-30 DE DE102021204324.0A patent/DE102021204324A1/de active Pending
- 2021-06-17 TW TW110122046A patent/TW202202400A/zh unknown
- 2021-06-30 CN CN202110733491.0A patent/CN113859421B/zh active Active
- 2021-06-30 CN CN202211373335.9A patent/CN115476956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6-30 CN CN202211337280.6A patent/CN115503868B/zh active Active
- 2021-06-30 CN CN202211337279.3A patent/CN11552031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63875A (zh) * | 2004-02-27 | 2005-09-07 | 株式会社岛野 | 电动拨链器马达单元 |
CN103803008A (zh) * | 2012-11-01 | 2014-05-21 | 株式会社岛野 | 电拨链器马达单元和机动拨链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476956A (zh) | 2022-12-16 |
US11565772B2 (en) | 2023-01-31 |
CN115503868A (zh) | 2022-12-23 |
US20210403125A1 (en) | 2021-12-30 |
CN113859421A (zh) | 2021-12-31 |
CN113859421B (zh) | 2023-02-03 |
CN115520315A (zh) | 2022-12-27 |
DE102021204324A1 (de) | 2021-12-30 |
TW202202400A (zh) | 2022-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859422B (zh) | 自行车拨链器和用于自行车拨链器的链接销 | |
CN115503868B (zh) | 自行车拨链器、自行车齿轮结构、自行车马达单元和前拨链器 | |
CN113859420B (zh) | 前拨链器和自行车拨链器的链条引导件 | |
US10981625B2 (en) |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 |
US20190100279A1 (en) |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 |
CN108773454B (zh) | 机电式后拨链器 | |
US6352127B1 (en) | Elbow attachment | |
EP3085613A1 (en) | Front gear changer | |
TWI652200B (zh) | 後變速器 | |
US9381974B2 (en) | Electric derailleur motor unit and motorized derailleur | |
US11919607B2 (en) | Rear derailleur | |
US12037081B2 (en) | Rear derailleur | |
EP4155186A1 (en) | Bicycle electric/electronic derailleur of the articulated parallelogram type | |
US20030221887A1 (en) | Electric wheel structure capable of being directly driven by power of motor | |
US20200283095A1 (en) | Electronic Cable Puller | |
GB2380439A (en) | A holding device for an electric tool machine. | |
TW202138243A (zh) | 電子纜線拉拔器 | |
KR20160082415A (ko) | 감속기 일체형 케이블레스 액츄에이터 모듈 | |
EP4454986A1 (en) | Drive device, centre drive or bottom bracket drive comprising such a drive device and bicycle | |
CN116846134A (zh) | 中置电机和电动助力自行车 | |
JPS6130447A (ja) |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ルの透光構造 | |
JPS61105366A (ja) | 歯車用支軸の支承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