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4776A - 针对一个连接处理系统的一个资源模型和结构 - Google Patents

针对一个连接处理系统的一个资源模型和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776A
CN1154776A CN 95194462 CN95194462A CN1154776A CN 1154776 A CN1154776 A CN 1154776A CN 95194462 CN95194462 CN 95194462 CN 95194462 A CN95194462 A CN 95194462A CN 1154776 A CN1154776 A CN 1154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network
node
resource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519446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E·S·安德逊
T·A·林堡
L·K·康拉森
B·G·施塔文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to CN 9519446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7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7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个资源模型用于对一个使用若干不同交换技术的电信系统中的资源进行建模。这个资源模型包括三层,一个网络层(13),一个节点层(14),一个元件层(15),每层包括资源对象(10,11,12)。网络层中的资源对象被嵌入使用网络的应用(PSTN,B-ISDN)中。节点层中的资源对象被嵌入网络层中的资源对象,元件层中的资源对象被嵌入节点层中的资源对象。资源模型包括在电信系统中建立连接的连接处理功能(18,19,20A-C)。这些功能被为功能元素。网络层上的功能元素(18)只对网络层上的资源对象操作,节点层上的功能元素(19)只对节点层上的资源对象操作,元件层上的功能元素(20A-C)只对元件层上的资源对象操作。

Description

针对一个连接处理系统的一个资源模型和结构
发明的背景
本发明涉及一个电信系统中的用于网络连接处理的一个资源模型和结构。更具体地,这个结构用于控制在一个分布网络元素(NE)中不同类型连接的建立。这个资源模型适用于若干不同的交换技术,如STM(同步传输模式)和ATM(异步传输模式)。这个资源模型作为一个平台可以被不同的电信应用所使用。应用的例子如窄带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宽带ISDN,GSM(全球移动系统)网络,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络)。
相关技术
在IEEE 1992年卷2的616-621页上描述了一个资源模型,它支持一组宽带通信配置,如点到点连接,点到多点连接,多点到点连接,多点到多点连接.这个资源模型包括一组基本对象类型,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灵活地连接以支持一个较宽范围的通信配置并形成复合对象类型。这个方法类似于UNIXTM操作系统中使用的方法,其中文件,过程和设备可以使用管道,T形管(tees)和其他对象连接起来。对象模型中的对象从抽象类“边”和“顶点”得来,抽象类“边”和“顶点”从抽象的基本类“资源”得来。图论的基本方法被用于对信息系统的传输(边)和处理(顶点)建模。
在WO 93/00776中描述了一个用于程序控制交换的软件结构,其中采用了应用模块为一个个人通信应用中的用户提供服务。资源模块通过对交换硬件的接口和控制为应用模块提供通信服务的特殊的功能元素。
这个已知的资源模型的一个缺点是对不同的交换技术资源模型不同。
这个已知的资源模型的另一个缺点是一个应用与连接控制综合在一起。在实际中,这意味着一项应用必须知道,(1)所使用的网络的详细结构,(2)网络中使用的详细的网络器件。
这样开发一个新的应用就有困难,因为参与这个开发的人必须有关于网络结构和网络中使用的器件的详细知识.
用一个新的器件替换一个现存的器件,例如一个交换机中的交换器件,一个交换机终端和类似的器件,也存在困难,因为新器件的实施要影响到这个应用。这样这个应用就要依这个新器件作相应的修改。
扩充,收缩或修改现有的网络也会有困难,因为任何对网络的修改必然反映到应用中。
另外一个缺点是一个应用必须知道它将使用的连接类型。如果象多点到点的新连接服务被开发,它们必须被综合到每一个要使用新连接服务的应用中。
该发明的描述
该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一个新的资源模型和结构,用以通过对应用和连接控制的分离来减少上述的缺点。更具体地,连接控制通过在资源模型结构中的功能实现。然后资源模型与应用分开。
该发明的另一个目标是提供一个一般资源模型以适用于不同的交换技术。
该发明还有一个目标是提供一个资源模型用于为承载业务网络建模,承载业务网络与使用承载业务网络的应用独立。
根据该发明的资源模型适用于所有的交换技术。交换技术的例子如ATM VC(ATM虚连接)和STM-64k。下面一个单独的交换技术被指为一个承载业务。
资源模型支持网络的管理方面和连接的建立。
这个资源模型结构将对现有的资源和在一个承载业务网络中参与连接建立的动态行为的控制功能建模。
这个资源模型将支持分为一个呼叫部分和一个连接部分的电信业务。根据该发明的资源模型要求应用对与业务有关的信令负责。
设计资源模型的方法将允许一个被用于不同类型连接(如点到点连接,点到多点连接,多点到点连接)的建立的电信业务,该电信业务独立于使用此业务的应用,并独立于服务的信令部分。
根据该发明的一般资源模型包括对每个承载业务特殊设计的对象。
根据该发明的资源模型使用分为三层的资源对象,具体的是一个网络资源层,一个节点资源层,一个元件资源层。
最底的一层是元件资源层,其上是节点资源层,节点资源层上是网络资源层。
这样,网络层将有一组资源对象,节点层有另一组资源对象,元件层还有一组资源对象。资源模型对一个分布NE中的存在的资源建模。网络层上的对象与节点层上的对象有配置的关系,节点层上的对象与元件层上的对象有配置的关系。
配置关系的使用使找到从寻址的角度看的三层的每一层上的所说的终点成为可能。配置关系的使用将使从位于物理层的器件向应用传递状态信息成为可能。例如,这个状态信息可以是在一个器件上出现的故障。
网络层上的对象一般包括逻辑网络对象,交换结构对象,路由对象,集群对象。网络层上的对象从一个网络的角度被观察,不含任何关于节点层上的资源对象的内部结构的详细知识。使用软件语言表述这后一个特征,网络层上的对象嵌含节点层上的资源对象。这意味着网络层上的资源对象对节点层上的资源对象是一般/相同的,而与一个节点层上的资源对象的物理实现无关。
节点层上的资源对象一般包括节点对象和与带宽和时隙相关的对象。节点层上的资源对象不含任何关于元件层上的资源对象的内部结构的详细知识。节点层上的对象嵌含元件层上的资源对象。这意味着节点层上的资源对象对元件层上的资源对象是一般/相同的,而与一个元件层上的资源对象的物理实现无关。
元件层上的资源对象一般包括交换对象和器件对象。
一个应用使用网络层上的资源对象。这意味着应用不关心一个逻辑网络的内部结构和其中使用的承载业务类型。
一个应用必须知道它将使用的承载业务,还必须知道它将使用的承载业务中的连接的类型,如点到点连接,点到多点连接和类似的。这样必须在一个应用和一个连接的终点之间有相应的配置关系。
这个应用将指出一个连接的终点。于是一个连接的终点必须被包含于一个承载服务中,从而它们可以被承载业务正确地寻址。
所有的资源对象被作为数据项存于电信系统的一个数据库中,在电信系统中使用了按照该发明的资源模型。
电信系统可以包含若干个数据库。每个数据库为电信系统的单独一个地理区域(被指为网络元素NE)服务。
所描述的层和对象嵌入有助于这样的目标的实现,即允许改变物理的电信网络,逻辑网络,节点和元件而不需要对资源模型进行任何改变。同时还允许一个操作人员配置逻辑网络而不需对元件的任何详细知识,即所用的硬件。操作人员通过用于电信系统的操作和支持系统中的一个标准终端进行这个配置。他通过定义网络层上的对象间的关系来确定逻辑网络。他还定义承载业务网络和出现在物理网络的器件间的关系。
采用按照该发明的资源模型,一个在一个物理网络中使用的系统具体的交换机可以被另一家厂商的系统具体的交换机所替代,而不需对网络对象作任何改动。
按照该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个资源模型结构,包括比所说的对象的层更进一步的操作于所说的对象的功能。具体地说,所说的功能相应于对象的层分为三层。于是,在网络层上有操作于网络层上的资源对象的功能,在节点层上有操作于节点层上的资源对象的功能,最后在元件层上有操作于元件层上的资源对象的功能。
一个应用可以与在网络层上的功能通过第一参考点通信。通过一个第二参考点,网络层上的功能互相间可以通信,并能同节点层上的功能通信。通过第三,第四和第五参考点,节点层上的功能互相间可以通信,并能同元件层上的功能通信。
在这个结构中使用的功能是获取连接处理的动态行为的业务功能。进一步,存在操作支持功能。一个应用可以命令在网络层上的功能建立一个连接。依个别的应用而定,一个在网络层上的功能可以建立一个动态的,半永久的或永久的连接。
具体地说,在网络层上的功能被用于配置逻辑网络和建立点到点连接,点到多点连接,多点到点连接和其他的与连接有关的功能。
在节点层上的功能被用于通过节点建立连接。
在元件层上的功能被用于操作不同的元件和向节点传递状态信息。
把功能分为不同的层使分别地在每个逻辑节点配置逻辑网络和检验功能成为可能。
把功能分为不同的层还使电信网络中不同活动的职责如何分配变得清晰。
附图的描述
图1是一个方框图,显示了一个使用了按照该发明的资源模型的电信网络的逻辑视图
图2是一个关于按照该发明的一个网络和连接处理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一个关于一些在网络层的功能元件的方框图,这些元件用于在电信网络中建立一条路径,
图4是一个描述一个物理网络,不同的应用和按照该发明创建的两个存于数据库的模型的方框图,
图5是一个方框图,原理性地描述了使用一个一般资源模型创建两个特殊的资源模型的方法,从特殊的资源模型操作人员可以创建配置的承载服务网络,
图6是一个方框图,显示了简单的VP(虚通路)网络的网络层上的资源对象,
图7是一个方框图,显示了图4所示的网络中的一个VP节点的节点层上的资源对象,
图8是一个方框图,显示了与一个VP(虚通路)开关和两个VP(虚通路)器件相关的元件层上的资源对象。
该发明的详细描述
图1中,显示了一个电信系统1和若干个不同的运行于一个功能模块5上的电信应用2,3和4。功能模块5包括适用于所有应用的功能和资源。公共资源的例子如交换机,中继线和业务负载监视器件。公共功能的例子如连接处理,网络描述功能。其他的例子如与计费,运行和支持有关的功能。
在方框5中,有一个网络和连接处理方框6,NCH-方框,包含系统1中的资源表示。资源被软件对象表示,软件对象继而以数据项的形式存于数据库7中。数据库7为电信系统1中的全部物理网络(图1中没有显示)的一个单独的网络元素NE服务。这样,不同网络元素NE的资源被不同的数据库处理。
进一步,数据库7被连接处理功能和网络描述(二者将在下面被进一步描述)所使用。
一个单独的应用与一个单独的网络连接并将使用这个单独的网络中的资源。所说的单独的网络,又被指为逻辑网络,将依次使用所说的未显示物理网络的资源,并被一个未显示的操作人员配置,为了这个目的,他将使用所说的网络描述功能。这将在下面结合图3和4被例示。
被任何一个应用使用的承载业务在数据库中的8和9被原理性地显示;承载业务8,作为一个例子,是STM 64 kbit/s,承载业务9,作为一个例子,是ATM VC。系统中的每一个承载服务有它自己的控制逻辑。控制逻辑被以功能(也将结合图3和4被描述)的方式表述。
适用于所有应用的资源和功能的表示按照该发明的资源模型构造,即,对象和功能依据一个分层的模型(将在下面参照图2描述)构造。
在图2中,数据库7被显示包括资源模型10,11,12。按照该发明,使用一个三层结构对一个资源建模。顶层叫做网络层13,中间层叫做节点层14,最低层叫做元件层15。
在网络层的模型10是一个描述逻辑网络一般布局,网络节点,节点间资源的类型和量以及一个连接在网络中被选择路由的方法的网络模型。因此,这个模型10包括网络对象,节点对象,路由对象和其他一个应用所需的以建立一个连接的对象。模型10不描述一个在节点层的资源对象的详细结构。
举个例子,如果物理网络的一个交换机被一个新的包含新的在旧交换机中不存在的内部功能单元的交换机替代,那么这个替换不会导致任何网络层的模型10的变化。
在节点层的模型11描述了网络模型10中的每个节点中存在的资源。因此它包括节点对象。节点层的对象也描述了一个节点的功能在交换机和元件间被划分的方式。换句话说,一个节点对象反映了不同节点实施间的功能划分。节点层的对象不描述一个在元件层的资源对象的详细结构。因此,节点层的一个对象将隐藏一个在元件层的对象的实施。
考虑上面替换交换机的例子。老交换机和它的交换机终端,ET:s(一个在元件层的器件对象)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它们自己间分割不同的功能,于是,一些功能被节点执行,一些功能被ET:s执行。当新交换机被插入到系统中,不同的功能也许在交换机和它的交换终端间以另一种方式划分割,与第一个不同。第一和第二个方式间存在的区别将被节点层的节点对象反映,这必须人工地处理,但如上面的解释,这不将造成任何网络层的节点对象的修改。
在元件层的模型12包含交换器对象和器件对象。交换器对象的例子是不同实现的交换机。器件对象的例子是交换机终端对象(ET对象),用户线接口卡对象,音频发送器对象,回声消除器对象,远程会议设备对象。
网络层13的对象与节点层14的对象有关,而节点层的对象又与元件层的对象有关。所说的关系被箭头16和17原理性地显示。这将参考图6,7和8进一步描述。对象建立时,关系被创建。
这样,资源对象将包含网络,节点和元件层的对象的综合以及存在于三层上的对象间的关系。
如果一个存在的元件,如一个回声消除器,被一个新的元件替换,那么这个替换需要在元件层的回声消除器对象中得到反映,而不在网络模型的任何其他地方得到反映。
正如网络层上的一个对象隐藏了节点层上的一个对象的实施,节点层上的一个对象隐藏了元件层上的一个对象的实际实施,一个应用将隐藏一个网络对象的实施。
按照该发明的资源模型结构,对电信系统1的资源操作的功能以一种与划分对象的类似方式分层,并对在相应层的对象操作。在这里,功能被划分为元件。更具体地,有在网络层的功能元件18,在节点层的功能元件19,在元件层的功能元件20A,20B,20C。
在网络层的功能元件18操作于网络层的资源对象,这被箭头21A描述,在节点层的功能元件19操作于节点层的资源对象,这被箭头21B描述,功能元件20A-C操作于元件层的对象,这被箭头21C描述。
应用与在网络层的功能元件18通过一个参考点u,m或v(依单独的应用而定)通信。为了进一步操作于在网络层的资源对象,在网络层的功能元件18可以与在节点层的功能元件19通过一个参考点c通信。为了进一步操作于在节点层的资源对象,在节点层的功能元件19可以与在元件层的功能元件20A-C通过参考点e和b通信。这些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
图2左面显示的资源模型和操作于其上的功能元件将共同形成一个系统1的结构。这个系统结构又是一个分层的结构。破折线23B是网络层和节点层间的接口,而破折线23C是节点层和元件层间的接口。
一个应用仅与在网络层的功能元件通信。点u起到的作用象一个接口。在网络层的功能元件18与在节点层的功能元件19通过一个参考点c通信,参考点c同样起到的作用象一个接口。在节点层的功能元件19与一个在元件层的功能元件20B(一个交换功能元件)通过参考点b通信。在节点层的功能元件19与器件功能元件20A,20C,与交换器件终端功能元件通过参考点e通信。
因为NCH-方框6对一个应用隐藏了一个承载业务网络的细节,这个应用不能区分一个单独节点和一个分布节点。这将简化承载业务网络处理和连接处理,因为应用不知道内部结构。
典型地,一个应用将要求NCH方框6建立一个连接。这样,这个应用将不知道所要求的连接的建立方法。这个特征将允许一个电信系统厂商为一个可以自己设计应用的系统用户提供电信系统1.在设计的过程中,系统用户不需对电信系统1的内部的知识。
典型地,在网络层的一个功能元件是一个连接建立功能元件,它采用描述一个网络的模型中存在的一些对象。典型地,这样的对象是选择资源和在网络中节点间找寻路由的对象。一旦连接建立功能发现了一个路由,它必须对沿路由的节点操作以建立一个连接。为这一目的,连接建立功能与节点层的节点层功能进行通信。在节点层有连接一个节点到一个路由的节点连接功能。参考点c描绘了连接建立功能和节点连接功能如何互联。
如上面所提,在元件层有不同类型的器件对象,如与不同实施的交换器有关的交换机对象,交换机终端对象(ET-对象)。假设网络层的连接建立功能元件与之通信的节点处于网络对象的中心。这样,元件层的相应交换机对象将在其输入和输出有ET-对象。于是,在元件层,三个功能元件将被节点连接功能元件调用。特殊地,要求一个ET连接22A,一个交换连接22B,还有一个ET连接22C。参考点e描绘了节点和ET连接的互联,而参考点b描绘了节点和交换器的互联。
参考点u,v,m和c,e,b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接入连接建立功能18时不需访问数据库7,而后者访问这个数据库。用另外的话说,参考点u,v,m的每一个作为一个应用的一个接口。应用将仅接入一个功能18,将不关心这个网络的详细结构。但是,功能18,19,20A,20B,20C将使用存于数据库中的资源模型。
该发明的资源模型结构包括,除了在这份说明书的介绍部分提到的连接建立功能,还有终结一个连接的终点的功能。所说的这后一功能可以以不同方式终结一个连接,因此这个功能有不同的类型。
进一步,该发明的资源模型结构包括不同类型的运行和维护流程功能。
当新型连接建立功能被引入通信系统1中时,一个新连接功能被分为与层13,14,15相应的功能元件。具体地,网络层的新功能元件仅加入网络层的现存元件中。然后,一个应用就可以要求这个新类型的连接。类似地,节点层的新功能元件仅加入节点层的现存元件中,元件层的新功能元件仅加入元件层的现存元件中。对现存连接功能加入新连接功能的可能性给出了该发明的一个模块性方面。
图2中的功能元件18,19和20A-C代表一个典型的按需连接建立功能。一个应用要求在参考点u上建立连接,确定希望的连接的终点,然后期望连接建立功能元件18完成建立。如果一个终点处于与数据库7服务的不同的一个网络元素NE中,连接建立功能元件18启动另一个在那个网络元素中的连接建立功能元件18(示于波折线三角形)。这两个连接建立功能元件18将通过一个参考点p通信。数据库7服务的网络元素NE在图2中示于波折线垂线23A的左侧。
连接建立功能,例如18,通过参考点c向节点连接功能元件19发送一个连接建立请求,节点连接功能元件19把这个请求发布给交换连接功能元件20B和器件连接功能元件20A,20C。通常用于按需呼叫建立功能的承载业务是ATM VC和STM 64kbps。
图3中显示了一个用户A,B,C,D可以接入的物理网络24。用户A和B各有一个电话机,而用户C和D各有一个终端设备。用户A和B使用STM交换技术与一个承载业务网络25相连。所说的网络包括两个交换机26和27。用户C和D使用ATM交换技术与另一个承载业务网络28相连。所说的网络包括两个交换机29和30。
一个应用2,在这里是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使用包括数据库7的功能框6。另一个应用3,在这里是B-ISDN,使用同样的功能框6。两个功能框6和两个数据库7的显示只用于描绘的目的,实际中,只有一个功能框和一个数据库。一个承载业务网络25的第一网络描述31以数据项的形式存于数据库7,一个承载服业网络28的第二网络描述31也以数据项的形式存于数据库7。两个网络25和28的网络描述不同。在两个网络25和28配置中(将结合图4描述),在PSTN应用2和STM网络描述31的网络层13间创建一个被指为一个配置关系的关系,因为它在配置时被创建。配置的关系33表达了承载业务网络25中的终点,有时也被指为边点或缘点。在PSTN应用2中,这些终点代表电话机与网络25的两个接入点。当PSTN应用2命令在A和B间建立一个连接时,这个应用向功能框5中的NCH-框6发送一个包含一个对希望连接类型的指针的连接请求。具体地,这个连接请求选择提供所要求的连接类型的连接功能。然后,关系33用于指出承载业务网络25中的终点33。然后,选择的连接功能使用数据库7和其中的节点层功能,所说的节点层功能依次使用元件层功能以建立这个连接。这样,就象前面提到几次的一样,这个应用看不到网络27是什么样子。所有的用于建立一个连接的控制逻辑与应用分开,并位于NCH-框6。具体地,所说的控制逻辑位于用于连接建立的功能18,19,20A-C中。
一个类似的配置关系34对承载业务网络28存在,并被用于指出一个C和D间连接的两个端点34,35。
图4中显示了一个资源模型35,包括适于不同交换技术的功能,所说的功能操作于用小正方形符号化显示的资源对象。如上面描述的,功能和对象被组织到层10,11,12中。连接建立所需的一般功能和对象已被发明者确认并在附录中对不同类型的连接进行了描述。网络层的一般对象,如箭头16集中描述的,与节点层11的一般对象存在关系,节点层的一般对象依次,如箭头17集中描述的,与元件层12的一般对象存在关系。
接着,一般资源模型对不同的交换技术作了具体化。在一个描绘的例子中显示了两种交换技术STM和ATM。这样的具体化针对功能和对象进行。这个具体化人工地并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地进行。结果是两个具体化的资源模型36和37,每种交换技术一个。
接着,一个操作员计划承载业务网络看上去应该象什么。采用服务网络的想象的画面,他接着通过与物理网络24的资源的映射对资源对象设置数据,这被称为配置。这个映射被关系表述。这对每一种交换技术进行。操作员不必是一个同样的人或组织。服务网络25,28非常确定地是不一样的,虽然它们被描绘地如此。配置的结果是两个配置的资源模型38,39,也被指为网络描述,不同的具体化的功能操作其上。
如所描述的,不同的应用,如PSTN和N-ISDN,可以在同样配置的资源模型38上运行。一个应用必须与资源模型有一个配置的关系33。如上面所描述的,配置的关系33表达了一个连接的终点。
如所描述的,不同的应用,如B-ISDN和VLL(虚拟租赁线),可以在同样配置的资源模型39上运行。每一个应用必须与资源模型39有一个配置的关系34,这样有可能在物理层中找到终点。
图5中显示了一个典型的路径建立功能。路径建立与参考图2描述的连接建立相似,不同在于加上了终点的路径终结。终止一条路径意味着终点为了维护的目的被激活。路径经常通过不同类型的运行和维护信息流受到监控。一条路径的终点收到一个路径终结命令时激活这些流。
图5中,路径终结点处于靠近VC(虚通道)节点41A,41B的VP(虚通路)承载网络40的边界。网络还包括一个VP交换器42。每个VC节点有一个相应的交换终端ET,而VP交换器有两个交换终端ET。一个处于网络层的VP路径功能43通过VP交换器采用在一个参考点c与一个节点连接功能44互联,在一个参考点k与两个节点层的节点终结功能45A和45B互联建立一个连接。节点连接功能44在参考点b与一个交换连接功能46相互作用,在参考点e与元件层的两个器件连接功能47A和47B相互作用。每个节点终结功能45A,45B在参考点1与也在元件层的操作于一个独立的ET的一个相应的路径终结功能48A,48B相互作用。
已经描述了一些参与一条VP路径建立的功能,下一步要描述一些用于代表网络层的一个VP网络的具体化的对象。
图6显示了一个VP网络50。
VP网络包括两个VP节点51,52,还有节点间的中继线53,54以及到另外未显示的VP节点的中继线55,56。每个中继线在VP网络中用实心水平线表示。为了支持网络功能,每个节点51,52必须分别被一个单独的VP结构对象53,54和标为55,56的VP路由对象表示。VP结构对象用于寻址的目的,而VP路由对象用于路由分析。每条中继线被一个或多个与中继线有关的对象表示。与中继线有关的对象将提供一个中继上资源的视图。这样的资源的例子如带宽,信道数目和时隙。
具体地,存在VP中继线群对象57,58,每个分别集中若干个VP CRG(连接资源群)对象59和60。每个中继线群对象代表一条相应的物理VP链路。通过指出一个中继线群对象,一个VP路由对象隐含地指出所要求的连接需要连接的下一个节点。
当一个VP应用要求一个连接建立时,它以网络元素,节点,VP资源对象和信道号的形式表示终点的地址。
出现在图4中的波折线箭头16A,16B代表图7中显示的网络层的对象和节点层的对象的配置的对象关系。为了简单起见,只为对象61和53显示这些关系,但也存在于网络层的其它对象间。垂直的破折线描绘了对象在VP网络50中代表什么。
图6中,对象已被具体化以支持一个VP承载业务。
下一个在节点层的用于描述一个VP节点的资源对象将结合图7被描述。
图7中显示的VP节点包含一个ATM VP交换器63和所连接的器件64,64。典型地,这些器件是交换终端(ET:s)。一个VP节点对象66整体地代表VP节点,VP NRG(节点资源群)对象67和68代表VP节点的资源。节点对象66,67,68已被具体化以支持VP承载业务。如前面描述的,所有的节点层的对象与网络层是一种嵌入的关系。出现在图7中的波折线箭头17A,17B和17C代表图8中显示的节点层的对象和元件层的对象的配置的对象关系。为了简单起见,这些关系只被显示于对象63和66之间,但也存在于节点层的其它对象间。垂直的波折线描绘了对象在VP网络50中代表什么。在图7中,垂直的波折线描绘了对象在VP节点中代表什么。
最后,图8显示了元件层的一些资源对象。所描绘的对象描述了ATMVP交换器63和它的器件64,65。具体的,有一个VP交换器对象69,VP DA对象70,71和VP器件对象72,73。VP交换器对象69代表与ATMVP交换器相关的资源和限制。VP DA对象代表与在VP交换器63的输入和输出点的一定的承载业务相关的资源。VP器件对象72,73是自己配置的,并与实际的传输相关。它描述了对连接和路径的限制。这些限制的例子如链路的最大带宽,同时建立的连接的最大数目和VPI取值范围。
图8显示了对象关系17A,17B和17C。垂直波折线描绘了对象在一个元件中代表什么。
附录
附录中,一个网络元素NE被指为一个区域。用于功能定义的前缀XX适于不同的交换技术。当一个功能被具体化时,前缀XX被改变以反映具体的交换技术,例如ATM和STM。
功能的描述
网络功能
XX区域连接
区域连接在处于电信网络的边界的两个终点间建立一个连接。
区域连接功能处理网络路由,意思是它决定在节点间通过哪些节点,使用哪些中继线。通过要求资源模型中网络层对象的资源,区域连接功能获取节点间的资源。区域连接对每个将经过的节点启动一个节点连接,并命令它建立一个通过节点的连接。
当一个连接在一个覆盖若干区域的AXE-N网络中建立时,这个功能在另外一个区域中可以启动同样类型的功能并和它通信。
也许会有几种不同的区域连接功能的变形。例如,一个对包含一个单一节点的网络优化的区域连接不一定包括网络路由,中继线的资源处理和区域间通信的功能。
XX点对多点区域连接
点对多点区域连接和区域连接相似,但包括一些用于路由和分布点处理的附加功能。当对已经建立的点对多点连接增加一片树叶(一个连接)时,这个功能决定树叶分布到哪里。为优化网络处理,树叶的分布尽量与目的终点靠近。点对多点区域连接为每个将经过的节点启动一个节点连接,并命令它建立一个通过该节点的连接。
当一个连接在一个覆盖若干区域的电信网络中建立时,这个功能在另外一个区域中可以启动同样类型的功能并和它通信。
XX区域路径
区域路径建立路径,其中两个路径终结点都处于电信网络中。一个区域路径可以或者被一个应用激活,或者被功能动态基础结构处理器激活。它与区域连接功能相似,但包括终结终点的功能。区域路径对每个将经过的节点启动一个节点连接,并命令它建立一个通过该节点的连接。另外,它在每个终结点启动一个节点路径终结功能。
当一个路径在一个覆盖若干区域的电信网络中建立时,这个功能在另外一个区域中可以启动同样类型的功能并和它通信。
也许会有几种不同的区域路径功能的变形。例如,对于容量优化的情况,一个用于基础结构的动态建立的区域路径功能可以省略明确的路径终结。
XX非对称区域路径
非对称区域路径与功能区域路径类似,但建立路径,其中一个终点处于电信网络的外部(因此不被这个功能控制)。这个功能只用于动态的路径建立,不提供给应用。
XX区域路径终结
区域路径终结功能传送路径终结要求到功能节点路径终结。这个功能的目标是对应用隐藏系统元件。应用可以使用对路径终结同样的地址建立连接。
节点路径终结功能在区域路径和路径终结功能间引入。这样做的原因是挪去网络层和元件间的连接。
XX虚拟节点连接
虚拟节点连接通过一个在一个下层支持交换的节点建立一个连接。如果下层的基础结构被动态地建立,在那个下层的节点必须在上层网络可见。虚拟节点连接为下层启动一个节点连接。
虚拟节点连接只在基础结构被动态地建立以及与下层基础结构相关的节点处于网络的边界时需要。
XX节点交叉连接
节点交叉连接通过一个节点建立一个交叉连接。应用必须在节点的边缘已经要求了资源。节点交叉连接功能长期地存储交叉连接的表示,并要通过这个节点建立一个节点连接。
节点交叉连接功能拟用于这样的应用,即应用有一个信息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命令连接的建立。有了这个功能,适配层应用(例如,VLL,虚拟租用线路)被给予了看到区域中每个节点的可能性,这在应用的路由字段与区域分区不符时,或网络内部中继线必须在通向OSS(操作和支持系统)的信息模型中表示时是有用的。
这个功能用于与MO(被管理目标)结构概念相适应。
若区域分区对于应用的信息模型是足够的,那么通过对一个持久连接的说明,区域连接功能可以替代使用。连接的内部结构将对应用不可见。
XX点对多点节点交叉连接
点对多点节点交叉连接与节点交叉连接相似。区别在于,P-MP变量在其上准备交换器,这将是一个分配。当第一个枝被建立时,这已经做到。
动态基础结构处理器
动态基础结构处理器协调一条路径或一条非对称路径的终点,并相应分别激活一条区域路径或一条非对称区域路径。动态基础结构处理器被一个在一个节点边缘处理资源的资源处理器激活。引入这个以降低资源处理器的复杂度和执行资源处理器过程的容错处理器(FTP)的负载。
动态基础结构处理器向在覆盖网络中的起激活作用的资源处理器添加与所建立的路径或非对称路径相关的资源。
XX节点连接
节点连接在节点边界的两个点间建立一个连接。点被激活这个节点功能的网络功能定义。
节点连接对节点实行嵌入并对网络层隐藏系统元件的实施细节。它把从网络功能接收的命令发布到器件和交换功能。
XX节点路径终结
节点路径终结对节点实行嵌入并隐藏执行实际路径终结的系统元件。
节点路径终结功能在区域路径和路径终结功能间引入。这样做的原因是除掉网络层和元件间的连接。
器件功能
XX器件连接
器件连接完成由节点功能收到的命令。它控制与系统器件相关的硬件,并保证一个要求的连接通过那部分硬件建立。
XX路径终结
路径终结是完成路径终结要求的功能。它通过命令硬件激活OAM流,并可能准备用于接收性能数据的软件。
交换功能
XX交换连接
交换连接功能完成由节点功能收到的命令。它通过交换器建立连接,并通过传往相关器件处理器的信令控制与系统交换机相关的硬件。交换连接处理交换器内部的资源,如内部信道号码。
参考点的描述
参考点b:
参考点b描述节点连接功能与交换连接功能间的相互作用。
节点连接以DA和信道号码的形式向交换连接提供两个交换地址。
参考点c:
参考点c描述网络层的功能与节点连接间的相互作用。
区域连接向节点连接提供两个指出NRG和信道号码的节点地址。
参考点d:
参考点d描述处于不同区域的区域连接功能间的相互作用。
初始化区域连接功能向其他提供中继线组,获取的资源,目标点的终点地址。
参考点e:
参考点e描述节点连接功能与器件连接功能间的相互作用。
节点连接向器件连接提供一个器件的地址,例如器件和信道号码。
参考点f:
参考点f描述虚节点连接功能与节点连接功能间的相互作用,其中后者在下一层处理通过一个节点的连接。
虚节点连接向节点连接以NRG和信道号码的形式提供两个在下层节点的地址。
参考点g:
参考点g描述处于不同区域的动态基础结构处理器功能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有两个阶段:初始阶段向一个远端询问和接收一个路径终结终点,请求必须包括远端中继线组,回答包括要使用的路径终结终点;当路径已被建立时终结阶段协调向中继线组加入的新资源,协调必须包括应与两边都相关的中继线资源。
参考点h:
参考点h描述适配层应用(如一个VLL应用)和点对多点节点交叉连接功能间的相互作用。
适配层应用向点对多点节点交叉连接以区域,节点,CRG和信道号码的形式提供代表一个节点边缘点的网络地址。连接将持久地被存储,并将按照新的MO结构实施。
参考点k:
参考点k描述区域路径功能和节点路径终结功能间的相互作用。
区域路径向节点路径终结以NRG和信道号码的形式提供代表路径终结点的地址。
参考点l:
参考点l描述节点路径终结功能和路径终结功能间的相互作用。
节点路径向路径终结以器件和信道号码的形式提供代表路径终结点的地址。
参考点m:
参考点m描述应用和点对多点区域连接功能间的相互作用。
应用向点对多点区域连接以网络元素NE,节点,CRG和信道号码的形式提供代表电信网络边缘点的地址。
参考点n:
参考点n描述处于不同区域的区域路径功能间的相互作用。
起始区域路径功能向第二区域路径功能提供入中继线组,资源和目的点和终结点的地址。
参考点o:
参考点o描述适配层应用(如一个VLL应用)和节点交叉连接功能间的相互作用。
适配层应用向节点交叉连接以区域,节点,CRG和信道号码的形式提供代表一个节点边缘点的网络地址。连接将持久地被存储,并将按照新的MO结构实施。
参考点p:
参考点p描述处于不同区域的点对多点区域连接功能间的相互作用。
初始点对多点功能向第二点对多点节点功能提供入中继线组,资源和一个终结点的地址。
参考点q:
参考点q描述应用和区域性能监视功能间的相互作用。
参考点r:
参考点r描述动态基础结构处理器功能和非对称区域路径功能间的相互作用。
动态基础结构处理器向非对称区域路径以区域和节点的形式提供对于路径终结的终点描述,以区域,节点,CRG和信道号码的形式提供对于连接终结的一个终点地址。
参考点s:
参考点s描述区域性能监视功能和节点性能监视功能间的相互作用。
参考点t:
参考点t描述应用和区域路径终结功能间的相互作用。
应用向区域路径终结以区域,节点,CRG和信道号码的形式提供一个代表路径终结点的地址。
参考点u:
参考点u描述应用和区域连接功能间的相互作用。
应用向区域连接以区域,节点,CRG和信道号码的形式提供代表电信网络边缘点的两个终点地址。
参考点v:
参考点v被应用和动态基础结构处理器功能使用。它描述区域路径功能和应用间,或区域路径和动态基础结构处理器功能间的相互作用。
一个应用或动态基础结构处理器向区域路径以区域和节点的形式提供两个终点描述。
参考点w:
参考点w描述中继线组对象和动态基础结构处理器功能间的相互作用。
两个终结结构被指出,其中每个可以把若干个可能的路径终结点作为一组。
参考点z:
参考点z描述节点性能监视功能和性能监视功能间的相互作用。
性能监视处于元件层。
处于资源模型网络层的对象
承载业务管理
承载业务管理对象是所有处于一个NE中的承载业务网络的顶层对象。
XX网络
代表一个承载业务网络,包括NE中的承载业务网络的所有结构。它包含于资源模型的网络层,但主要保持网络中的结构在一起,因此作为一种寻址概念。每个承载业务和区域(NE)仅有一个网络对象。NCH功能也可以被附于这个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它可用于功能寻址(启动正确的功能)。
XX逻辑网络
一个逻辑网络是一个含有一个对一个承载业务网络中的资源的具体描述的配置的网络。逻辑网络对象显示这个具体的承载业务网络支持的逻辑网络。
XX结构
XX结构代表一个特定层中的一个节点。通过具体化,对每个承载业务我们得到一个XX结构对象,即VP结构,64k结构,COPS结构等。
XX虚结构
XX虚结构与普通的XX结构类似,但代表一个对于所指的层没有交换能力的节点。例如,一个VC虚结构可以代表一个在VC层的VP节点,反之亦然。
当底层基础结构动态建立时,在逻辑网络中需要XX虚结构。(关于基础结构动态建立的进一步描述,参看XXX章)如果基础结构被配置,就不需要XX虚结构。
XX路由
网络路由表以XX路由对象的形式发送给网络中的节点。路由对象可被看成一个表,其中输入数据是NE和结构形式的目的点,输出数据是达到目的的可选择的中继线组的列表。通过选择列表中一个中继线组,网络功能隐含地决定了下一个经过的节点。路由对象还包括到不同逻辑网络的资源的描述数据。这样在逻辑网络间就有可能有资源划分和资源竞争。
XX路由处于资源模型的网络层的结构下面并对每个承载业务进行具体化。
XX中继线组
XX中继线组处于资源模型的网络层并集中连接于同一个节点的任意数目的CRG。XX中继线组对象代表节点间路由的终点。一个XX中继线组对象总是相对于另一个代表一个路由的另一个终点的XX中继线组对象配置。当两个中继线组对象处于同一个区域中时有可能优化实施。那么有可能对两端的对象仅有一个共同的资源处理器。中继线组含有关于分配资源到逻辑网络的信息。
XX中继线组对每个承载业务具体化。这个对象可以与一个控制一个处于底层的路径的终结的结构相关。
XX CRG(连接资源组)
XX CRG对象代表处于一个XX节点边缘的一组资源并保持观察这些资源。XX CRG对象包括若干定义由物理层来的限制的参数,例如最大带宽,同时建立的连接的最大数目和VPI范围。用于连接和路径终结的两种资源被处理。
一个或多个资源处理器可以对一个CRG配置,这意味着他们将服务于CRG中资源的不同部分。
一个或多个CRG可以在同一层中对一个NRG配置。CRG将自动配置的程度还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若干个在同一层的XX CRG对象可以代表同一物理链接的资源。
XX网络路径
一个NCH网络对象代表一个通过一个NE或一个区域的连接。这个对象代表存于DBN的持久连接数据或处于一个过程中的动态连接数据。
资源模型节点层的对象
XX节点
XX节点对象处于节点层。它代表一个对一个承载业务的逻辑节点并与网络层中的XX结构对象有一个配置的关系。这两个对象包括在网络功能和节点功能间的接口。
XX节点还与XX器件和XX交换器对象有配置关系。XX节点和XX器件形成节点功能和器件功能间的接口。同样地,XX节点和XX交换器形成节点功能和交换功能间的接口。
XX NRG(节点资源组)
XX NRG对象对节点实行嵌入并对网络层隐藏元件。XX NRG的主要任务是向网络层的CRG对象传递错误情况,并作为一个对节点层的寻址实体。
元件中的对象通过NRG对象向网络对象传递发生的错误。通过NRG对象报告错误的方法,网络中确保对一个发生的错误有一个报告而不是两个,且从每个元件来一个报告。
XX节点路径
一个NCH节点对象代表一个通过节点的连接。这个对象可以代表存于数据库的持久连接数据或处于一个过程中的动态连接数据。
资源模型元件层中的对象
XX器件
XX器件对象代表一个设备的被NCH功能处理和控制的一部分,并注意对那部分的限制,如带宽,信道号等。XX器件对象位于资源模型元件层。它在名义上附属于处于资源模型节点层的XX节点对象,并与节点层中的NRG对象有一个关系。XX节点和XX器件形成节点功能和器件功能间的接口。
XX器件向处于资源模型节点层的XX NRG对象传递错误情况。
XX器件路径
一个NCH器件对象代表一个通过一个器件的连接。这个对象可以代表存于DBN的持久连接数据或处于一个过程中的动态连接数据。
XX交换器
XX交换器对象位于资源模型元件层。XX交换器对象代表一个逻辑交换单元。它与位于资源模型节点层的XX节点对象有配置关系。XX节点和XX交换器对象形成节点功能和交换功能间的接口。
XX DA
XX DA代表交换器的一个输入和输出点。它注意与HW联系的限制。这样限制的例子可以是CBI上的最大带宽,同时建立连接的最大数目和VPI取值范围。
XX DA向位于资源模型节点层的XX NRG传递错误情况。
XX交换路径
一个NCH交换器对象代表一个通过一个交换器的连接。这个对象可以代表存于DBN的持久连接数据或处于一个过程中的动态连接数据。

Claims (10)

1.一个资源模型,用于对一个使用若干不同交换技术的电信系统中的资源进行建模,每种交换技术由一个公用平台(5)支持,在平台上不同的电信应用(2,3,4)运行于一个网络元素的内部,其特征是,所说的资源模型包括三层,一个网络层(13),一个节点层(14)和一个元件层(15),每层包括被每个所说的交换技术使用的资源对象,网络层中的资源对象被嵌入应用中,节点层中的资源对象被嵌入网络层中的资源对象,元件层中的资源对象被嵌入节点层中的资源对象。
2.一个按照权利要求的资源模型,其特征在于,网络层(13)的资源对象包括逻辑网络对象(10),结构对象(53),路由对象(55)和中继线组对象(57)。
3.一个按照权利要求的资源模型,其特征在于,节点层(14)的资源对象对每个交换技术是单一的,并包括与一个节点相关的节点对象(66)和资源对象(63,68),如带宽,时隙,虚信道标识。
4.一个按照权利要求的资源模型,其特征在于,元件层(15)包括交换器对象(69),描述一个交换器的输入和输出点的对象(70,71),代表硬件设备和其中的零件的器件对象(72,73)。
5.一个按照权利要求的资源模型,其特征在于,资源对象作为数据存于数据库(7)。
6.一个网络和连接处理结构,用于建立一个使用使用若干不同交换技术的电信网络,每种交换技术由一个公用平台(5)支持,在平台上运行不同的电信应用(2,3),并用于在所说的电信网络中建立连接,其特征是,它包括
一个资源模型包括三层,一个网络层(13),一个节点层(14)和一个元件层(15),每层包括被每个所说的交换技术使用的资源对象,网络层中的资源对象被嵌入应用中,节点层中的资源对象被嵌入网络层中的资源对象,元件层中的资源对象被嵌入节点层中的资源对象,
和在电信网络中用于建立连接的连接处理功能,所说的功能相应于资源模型的内容划分为三个元件层,即一个网络层元件(18),一个节点层元件(19)和一个元件层元件(20A-C),
网络层上的连接处理功能元件(18)对网络层上的资源对象(53-62)操作,节点层上的连接处理功能元件(19)对节点层上的资源对象(63,66,68)操作,元件层上的连接处理功能元件(20A-C)对元件层上的资源对象(69-73)操作。
7.一个按照权利要求的网络和连接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一个第一参考点(u),一个应用与在网络层上的功能元件通信,在一个第二参考点(c,k),网络层上的功能元件同节点层上的功能元件通信,在一个第三和第四参考点(e,b),节点层上的功能元件同元件层上的功能元件通信。
8.一个按照权利要求的网络和连接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网络层的功能元件(18)用于建立不同应用(2,3,4)要求的不同类型的连接,并至此执行网络路由,中继线组和网络元件通信的资源处理,节点层的功能元件(19)用于传递命令到元件层的功能元件(20A-C),元件层的功能元件完成由节点层的功能元件收到的命令。
9.一个按照权利要求的网络和连接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节点层的功能元件(19)反映节点层的资源对象(63,66,68)和元件层的资源对象(70-73)间的功能分布。
10.一个按照权利要求的网络和连接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一个网络元素的网络层的连接建立功能元件(18)和另一个网络元素(23A)的网络层的相应的连接建立功能元件(18)相互配合。
CN 95194462 1994-06-13 1995-06-12 针对一个连接处理系统的一个资源模型和结构 Pending CN11547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5194462 CN1154776A (zh) 1994-06-13 1995-06-12 针对一个连接处理系统的一个资源模型和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9402055-9 1994-06-13
SE9402056-7 1994-06-13
CN 95194462 CN1154776A (zh) 1994-06-13 1995-06-12 针对一个连接处理系统的一个资源模型和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776A true CN1154776A (zh) 1997-07-16

Family

ID=5082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5194462 Pending CN1154776A (zh) 1994-06-13 1995-06-12 针对一个连接处理系统的一个资源模型和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77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1121C (zh) * 2003-07-11 2008-01-09 北京直真节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对象建模方法及通用对象管理系统
CN101404541B (zh) * 2008-10-27 2011-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管拓扑链接分层关联多个业务对象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61121C (zh) * 2003-07-11 2008-01-09 北京直真节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对象建模方法及通用对象管理系统
CN101404541B (zh) * 2008-10-27 2011-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管拓扑链接分层关联多个业务对象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500C (zh) 电信系统
CN1534937A (zh) 虚路径配置装置、虚路径配置方法和计算机产品
CN1226885C (zh) 无线电通信装置和其中建立双模式呼叫的方法
CN1150723C (zh) 在atm通信网中建立路由信息的方法
CN1084122C (zh) 蜂窝电信中建立下行的虚电路的方法
CN1254994C (zh) 网络拓扑
CN1435043A (zh) 呼叫中心运用方法及装置
CN1104142C (zh) 访问用于电信系统中的业务资源项的方法
CN1147325A (zh) 通信网络中的服务分配
CN1870532A (zh) 一种信令跟踪方法和系统
CN1711784A (zh) 用于发送sms以及文本消息的系统和方法
CN1121758A (zh) 多媒体通信网络
CN1437812A (zh) 对设置参数层进行组织及组合以生成与通讯网络相关的实体的整体文件
CN1319210A (zh) 可配置的硬件块的配置方法
CN1127279C (zh) 用于连接呼叫和时分复用矩阵的系统和方法
CN1373415A (zh) 网络应用程序分散执行系统,终端设备及其网络应用程序执行方法,以及终端设备的操作方法
CN1315019A (zh) 向接入因特网的用户提供所需的服务策略
CN1122428C (zh) 用于输入和输出查询存储转发业务的系统和方法
CN1341313A (zh) 多业务网络交换机
CN1188997C (zh) 用于当发生故障时在dsl环境中提供pots业务的系统与方法
CN1220808A (zh) 智能网络中的外设控制
CN1154776A (zh) 针对一个连接处理系统的一个资源模型和结构
CN1870654A (zh) 一种支持ipv4和ipv6双协议栈网络通信模块的实现方法
CN1227875C (zh) 用于数字用户环路的消息传送业务
CN1533116A (zh) 信令应用服务器服务体系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