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461028A - 药用流体递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药用流体递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61028A
CN115461028A CN202180031291.9A CN202180031291A CN115461028A CN 115461028 A CN115461028 A CN 115461028A CN 202180031291 A CN202180031291 A CN 202180031291A CN 115461028 A CN115461028 A CN 1154610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adapter
outlet
container
spi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312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约瑟夫·M·贾莫
托马斯·博亚简
阿梅·马特哈卡里
安赫·恩古耶
达伊尔亚·基里特库马尔·梅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e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ke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e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ke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461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610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1782Devices aiding filling of syringes in situ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2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fluids, e.g. from vial to syringe
    • A61J1/2003Accessorie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means for transfer or mixing of fluids, e.g. for activating fluid flow, separating fluids, filtering fluid or venting
    • A61J1/2068Venting means
    • A61J1/2075Venting means for external ven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2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fluids, e.g. from vial to syringe
    • A61J1/2003Accessorie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means for transfer or mixing of fluids, e.g. for activating fluid flow, separating fluids, filtering fluid or venting
    • A61J1/2079Filtering means
    • A61J1/2082Filtering means for gas filt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2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fluids, e.g. from vial to syringe
    • A61J1/2003Accessorie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means for transfer or mixing of fluids, e.g. for activating fluid flow, separating fluids, filtering fluid or venting
    • A61J1/2079Filtering means
    • A61J1/2086Filtering means for fluid filt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2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fluids, e.g. from vial to syringe
    • A61J1/2089Containers or vials which are to be joined to each other in order to mix their cont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2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fluids, e.g. from vial to syringe
    • A61J1/2096Combination of a vial and a syringe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their cont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2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fluids, e.g. from vial to syringe
    • A61J1/2003Accessorie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means for transfer or mixing of fluids, e.g. for activating fluid flow, separating fluids, filtering fluid or venting
    • A61J1/2006Piercing means
    • A61J1/201Piercing means having one piercing e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14Detai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J1/2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or mixing fluids, e.g. from vial to syringe
    • A61J1/2003Accessorie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means for transfer or mixing of fluids, e.g. for activating fluid flow, separating fluids, filtering fluid or venting
    • A61J1/2048Connecting means
    • A61J1/2058Connecting means having multiple connecting po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31Pressure;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68Tempera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5Communication
    • A61M2205/3546Range
    • A61M2205/3553Range remote, e.g. between patient's home and doctor's off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5Communication
    • A61M2205/3576Communication with non implante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s, e.g. using external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 A61M2205/3584Communication with non implante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s, e.g. using external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using modem, internet or bluetooth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重构或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包括转移器械,所述转移器械包括两个流体地连接的尖状物,每个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容器。止回阀可设置在所述两个尖状物之间以允许从一个容器到另一个容器的单向流动。可通过壳体阻挡对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直到所述重构或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被致动为止,随之准许对所述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所述重构或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可放置在平坦表面上并且通过在朝向所述平坦表面的单一方向上施加力来致动。

Description

药用流体递送装置
相关申请
本申请根据美国法典第35篇第119(e)条要求2020年3月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2/985,797的权益,所述申请以引用的方式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所公开的实施方案涉及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诸如重构装置,以及相关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药用流体通过多种方法施用于患者。这些常规方法通常包括通过注射器注射、摄食或通过输液泵和针递送。通过这些方法中的一者或多者规定和递送控制体积的药用流体。
在一些情况下,药物产品以脱水或另外非构成形式,例如以冻干形式制造。也就是说,药物可作为干燥物质储存和包装,所述干燥物质在施用于患者之前与水或另一种重构流体组合和混合。在此类情况下,对患者或其他医疗保健提供者提供预定量的药物以及往往是无菌注射用水,以在施用之前不久进行混合。
发明内容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提供了用于向患者施用药用流体的系统和方法。具体地,提供了一种允许对干燥(例如,粉末状)药物产品进行简化重构的重构系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系统允许简化对液体药剂的获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重构装置包括第一流体路径,所述第一流体路径包括设置在第一尖状物中的第一开口端以及包括空气入口的相对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流体路径,所述第二流体路径具有设置在所述第一尖状物中的第二开口端和设置在第二尖状物中的第三开口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阀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端与第三开口端之间的所述第二流体路径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三流体路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尖状物中的第四开口端和包括流体出口的相对端。因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装置包括两个互连的双管腔尖状物,所述双管腔尖状物允许流体从第一容器(例如,含有无菌水)传输到第二容器(例如,含有用于重构的药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流体出口可包括鲁尔锁阀,使得注射器可流体地连接到所述流体出口并且可从所述装置中抽出重构的药用流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包括粉末状药物的容器可被配置为含有低压力或零压力真空,使得无菌水或来自另一个容器的另一种流体可在没有手动施加压力或泵送的情况下被迫进入含药物容器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含药物容器与含流体容器之间的压力差可能是足够大的,以致于来自所述含流体容器的流体被排出到所述含药物容器中,从而搅动药物以有助于重构。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重构装置可包括具有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的壳体,其中所述下部部分可滑动地接收在所述上部部分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上部部分可被配置为固持至少两个容器,并且所述下部部分可包括用于所述至少两个容器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个尖状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上部部分可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封闭所述至少两个容器并且选择性地使所述容器保持远离所述下部部分中的所述尖状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上部部分还可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部部分从第一未致动位置滑动到第二致动位置时将力施加到所述至少两个容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上部部分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时,所述至少两个容器可被与该容器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尖状物刺穿。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容器在被刺穿之后可处于流体连通状态,使得来自一个容器的流体可流动到另一个容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容器可处于真空之下,使得来自第二容器的流体由于所述两个容器之间的压力差而被推入所述第一容器中。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重构装置包括:第一流体路径,所述第一流体路径具有第一开口端和入口;第二流体路径,所述第二流体路径具有第二开口端和第三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开口端限定第一容器接收端;阀,所述阀沿着所述第二流体路径定位在所述第二开口端与所述第三开口端之间;以及第三流体路径,所述第三流体路径具有第四开口端和出口,所述第三开口端和所述第四开口端限定第二容器接收端。所述第一容器接收端和所述第二容器接收端面向相同的方向。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重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下部部分以及与所述下部部分可滑动接合的上部部分,所述上部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下部部分在未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以及转移器械(transfer engine),所述转移器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下部部分内,所述转移器械具有面向所述壳体的所述上部部分的第一容器接收端和第二容器接收端。所述重构装置还包括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与所述转移器械的所述第二容器接收端流体连通。所述上部部分接合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使得当所述上部部分从所述未致动位置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时,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容器接收端和所述第二容器接收端移动。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未致动位置时,至少部分地阻挡对所述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并且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准许对所述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重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下部部分以及与所述下部部分可滑动接合的上部部分,所述上部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下部部分在未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重构装置还包括转移器械,所述转移器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下部部分内,所述转移器械具有面向所述壳体的所述上部部分的第一容器接收端和第二容器接收端,其中所述转移器械和所述下部部分是不同的部件。所述重构装置还包括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与所述转移器械的所述第二容器接收端流体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重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可移动接合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能够相对于彼此在未致动配置与致动配置之间移动;第一尖状物,所述第一尖状物联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部分;以及第一环,所述第一环联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部分并且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包围第一容器的肩部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尖状物保持所述第一容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下部部分以及与所述下部部分可移动接合的上部部分,所述上部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下部部分在未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从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容器递送流体;以及标记,所述标记在所述上部部分的所述未致动位置至少部分地被阻挡,并且其中在所述上部部分的所述致动位置可触及所述标记。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下部部分以及与所述下部部分可移动接合的上部部分,所述上部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下部部分在未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从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容器递送流体;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被配置为经由至少一个通信协议发送消息;以及触发器,所述触发器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部部分从所述未致动位置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时激活所述通信模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包括入口适配器,所述入口适配器具有:入口容器,所述入口容器容纳药用流体;入口尖状物,所述入口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所述入口容器,其中所述入口尖状物被配置为从所述入口容器接收所述药用流体;空气入口;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所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入口尖状物;以及入口适配器联接件。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中间适配器,所述中间适配器具有:中间容器,所述中间容器容纳药用流体或药用固体;中间尖状物,所述中间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所述中间容器;第一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一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中间尖状物并且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第二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中间尖状物;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连接到所述入口适配器联接件以将所述中间适配器可释放地附接到所述入口适配器;以及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出口适配器,所述出口适配器具有:出口容器,所述出口容器容纳药用固体;出口尖状物,所述出口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所述出口容器;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所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出口尖状物并且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出口,所述出口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出口尖状物;以及出口适配器联接件,所述出口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以将所述出口适配器可释放地附接到所述中间适配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包括入口适配器,所述入口适配器具有:入口尖状物,所述入口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入口容器;空气入口;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所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入口尖状物;以及入口适配器联接件,所述入口适配器联接件与所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间隔开。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中间适配器,所述中间适配器具有:中间尖状物,所述中间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中间容器;第一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一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中间尖状物并且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第二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中间尖状物;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接收在所述入口适配器联接件中以将所述中间适配器与所述入口适配器可释放地互锁;以及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其中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和所述第二中间联接件与所述第一中间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间隔开。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出口适配器,所述出口适配器具有:出口尖状物,所述出口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出口容器;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所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出口尖状物并且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出口,所述出口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出口尖状物;以及出口适配器联接件,所述出口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接收在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中以将所述出口适配器与所述中间适配器可释放地互锁,其中所述出口适配器联接件与所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下部部分以及与所述下部部分可移动接合的上部部分,所述上部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下部部分在未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可包括:转移器械,所述转移器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下部部分内,所述转移器械具有面向所述壳体的所述上部部分的第一容器接收端;以及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与所述转移器械流体连通。所述上部部分可被配置为接合第一容器,使得当所述上部部分从所述未致动位置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时,所述第一容器朝向所述第一容器接收端移动。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未致动位置时,可至少部分地阻挡对所述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可准许对所述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包括入口适配器,所述入口适配器具有:入口尖状物,所述入口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入口容器;空气入口;以及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所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入口尖状物。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可包括中间适配器,所述中间适配器具有:中间尖状物,所述中间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中间容器;第一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一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中间尖状物并且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以及第二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中间尖状物。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可包括出口适配器,所述出口适配器具有:出口尖状物,所述出口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出口容器;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所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出口尖状物并且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以及出口,所述出口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出口尖状物。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可包括适配器板。所述入口适配器、所述中间适配器和所述出口适配器可被配置为联接到所述适配器板。
应当了解,前述概念和下文讨论的另外的概念可以任何合适的组合布置,因为本公开在此方面不受限制。此外,当结合附图考虑时,本公开的其他优势和新颖特征将从以下对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附图并不意图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部件可由相似的编号表示。为清晰起见,在每个附图中可能并不标记每个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用于重构装置的转移器械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2是重构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3是在重构和药用流体递送过程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第一阶段期间用于重构装置的转移器械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4是在重构和药用流体递送过程的第二阶段期间图3的转移器械的示意图;
图5是在重构和药用流体递送过程的第三阶段期间图3的转移器械的示意图;
图6是在重构和药用流体递送过程的任选的第四阶段期间图3的转移器械的示意图;
图7是处于未致动状态的重构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8是处于致动状态的图7的重构装置的透视图;
图9是图7的重构装置的侧正视图;
图10A是图8的重构装置的侧正视图;
图10B是图10A的重构装置的透视图;
图11是图7的沿着线11-11截取的重构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12是图8的沿着线12-12截取的重构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13是重构装置的转移器械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侧正视图;
图14是图13的沿着14-14截取的转移器械的顶视横截面图;
图15是重构和药用流体递送过程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流程图;
图16是重构和药用流体递送过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流程图;
图17是重构和药用流体递送过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流程图;
图18是与一个或多个远程装置通信的重构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19A是处于第一状态的重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19B是处于第二状态的图19A的重构装置的示意图;
图20A是处于第一状态的重构装置的又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20B是处于第二状态的图20A的重构装置的示意图;
图21A是处于第一状态的重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21B是处于第二状态的图21A的重构装置的示意图;
图22是转移器械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23是图22的沿着线23-23截取的转移器械的侧横截面图;
图24是图22的沿着线24-24截取的转移器械的顶视横截面图;
图25是图22的沿着线25-25截取的转移器械的顶视横截面图;
图26是转移器械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27是图26的沿着线27-27截取的转移器械的侧横截面图;
图28是图26的沿着线28-28截取的转移器械的顶视横截面图;
图29是尖状物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0是尖状物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1是尖状物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2A是处于第一状态的重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32B是处于第二状态的图32A的重构装置的示意图;
图32C是处于第三状态的图32A的重构装置的示意图;
图32D是处于第四状态的图32A的重构装置的示意图;
图33是转移器械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顶部透视图;
图34是图33的转移器械的俯视图;
图35是图33的转移器械的底部透视图;
图36是重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分解透视图;
图37A是处于第一状态的图36的重构装置;
图37B是处于第二状态的图37A的重构装置;
图37C是处于第三状态的图37A的重构装置;
图38是重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分解透视图;
图39是图38的重构装置的另一个分解透视图;
图40A是处于第一状态的图38的重构装置;
图40B是处于第二状态的图40A的重构装置;
图40C是处于第三状态的图40A的重构装置;
图40D是处于第四状态的图40A的重构装置;
图41是重构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分解透视图;
图42是图41的重构装置的另一个分解透视图;
图43A是处于第一状态的图41的重构装置;
图43B是处于第二状态的图43A的重构装置;
图43C是处于第三状态的图43A的重构装置;
图44是图40B的沿着线44-44截取的重构装置的横截面图;
图45是图44的重构装置的透视横截面图;
图46是容器保持环的透视图;
图47是图40B的重构装置的上部部分的底视图;
图48是图47的上部部分的底部透视图;
图49是图40B的沿着线49-49截取的重构装置的透视剖面图;
图50A是转移器械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分解平面图;
图50B是图50A的转移器械的平面图;
图51是转移器械适配器联接件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图52是转移器械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平面图;
图53是转移器械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平面图;
图54是转移器械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平面图;
图55是药用流体递送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侧视图;
图56是药用流体递送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侧视图;
图57是转移器械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平面示意图;
图58是转移器械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平面示意图;
图59是转移器械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平面示意图;
图60是转移器械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平面示意图;
图61A是处于第一状态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正面示意图;
图61B是处于第二状态的图61A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62A是处于第一状态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正面示意图;
图62B是处于第二状态的图62A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63是药用流体递送过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流程图;
图64A是处于第一状态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正面示意图;
图64B是处于第二状态的图64A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65是通信模块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并且
图66是药用流体递送过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典型的重构和施用过程期间,注射器可用于将液体稀释剂(例如,无菌注射用水)与液体、干燥或另外非构成性药剂(例如,处于冻干形式的药剂)混合。在每个步骤处,护士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小心地避免污染,因为重构流体是从包装中抽出并且排入混合容器或药剂容器中。这种过程通常包括处理多个容器和注射器。因此,由护士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执行的常规重构方法可能既耗时又复杂。
在一些情况下,出于方便和成本考虑,由患者执行重构和施用可能是一种更可取的选择。在由医疗专业人员执行时已经很耗时的困难程序对于练习自行施用的患者而言可能是有挑战性的。对于自行施用的患者以及医疗保健提供者而言,减少药用流体重构和施用的时间消耗和复杂性可能是期望的。
鉴于以上内容,发明人已经认识到一种重构装置的益处,所述重构装置允许患者或医疗保健提供者对一个容器中所含的药剂与另一个容器中的重构流体进行重构和施用。与常规的重构和施用过程相比较,重构装置可使得能够使用具有更少步骤的更简单的重构和施用过程。重构装置还可允许在减少容器处理的情况下进行重构和施用。此外,重构装置可允许施加比常规装置更小的压力来致动装置,从而促成用户致动起来更容易的感觉。另外,重构装置可改进药剂和重构流体的搅动和混合。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转移器械可包括呈紧凑布置的多个流体路径,所述紧凑布置例如有助于流体从第一容器转移到第二容器以重构位于第二容器中的药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包括第一流体路径,所述第一流体路径包括第一开口端和空气入口。重构装置还包括第二流体路径,所述第二流体路径具有第二开口端和第三开口端。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可彼此平行并且共同限定第一容器接收端。重构装置还包括阀,所述阀沿着第二流体路径定位在第二开口端与第三开口端之间。第三流体路径包括第四开口端和流体出口。第三开口端和第四开口端可彼此平行并且共同限定第二容器接收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容器接收端可包括被配置为刺入容器中的尖状物。根据这个实施方案,所述装置包括两个互连的双管腔尖状物,所述双管腔尖状物允许流体从第一容器(例如,含有无菌水)传输到第二容器(例如,含有用于重构的药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流体路径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流体路径的第二开口端设置在第一尖状物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流体路径的第三开口端和第三流体路径的第四开口端设置在第二尖状物中。第一流体路径的一部分和第二流体路径的一部分可形成第一尖状物的管腔。第二流体路径的一部分和第三流体路径的一部分可形成第二尖状物的管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转移器械可与除重构装置之外的流体递送装置(例如,用于聚集的装置或用于触及单个容器的装置)一起使用。因此,应当了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转移器械可仅包括单个容器接收端,而不是多个容器接收端。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流体出口可包括鲁尔锁阀,使得注射器或其他递送装置可流体地连接到流体出口并且可从转移器械中抽出重构的药用流体。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其他合适的流体出口可与重构装置一起采用,这包括但不限于鲁尔激活装置、简单的鲁尔连接器或其他螺纹连接器、滑动配合连接器和可刺穿隔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包括粉末状药物的容器可被配置为含有低压力或零压力真空,使得无菌水或来自另一个容器的另一种流体可在没有手动施加压力或泵送的情况下被迫进入含药物容器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含药物容器与含流体容器之间的压力差可能是足够大的,以致于来自含流体容器的流体以可帮助搅动药物以有助于重构的速度排出到含药物容器中。
发明人还认识到了允许通过在单一方向上施加力来执行重构过程的自给式重构装置的益处。第一容器可连同含有药剂的第二容器一起预先设置在含有重构流体的重构装置中。重构装置可允许将力施加到壳体以将第一容器流体地连结到第二容器,从而允许流体从第一容器流动到第二容器并且重构药剂。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重构装置可包括具有下部部分和上部部分的壳体,其中所述下部部分可滑动地接收在所述上部部分中,反之亦然。所述上部部分可被配置为固持至少两个容器,并且所述下部部分可包括用于所述至少两个容器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个尖状物。所述上部部分可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封闭所述至少两个容器并且选择性地使所述容器保持远离设置在所述下部部分中的所述尖状物。所述上部部分还可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部部分从第一未致动位置滑动到所述上部部分更靠近所述下部部分的第二致动位置时将力施加到所述至少两个容器。具体地,所述上部部分的最底表面更靠近所述下部部分的基部。当所述上部部分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时,所述至少两个容器可被与该容器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尖状物刺穿。在被刺穿之后,所述容器可处于流体连通状态,使得来自一个容器的流体可流动到另一个容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容器可处于真空之下,使得来自第二容器的流体由于所述两个容器之间的压力差而被推入所述第一容器中。所述壳体的所述下部部分可被形成为可放置在平坦表面(例如,桌子、工作台面等)上的基座。所述基座可支撑所述重构装置,并且提供用户可抵靠来施加力的平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壳体的所述上部部分的顶部表面可被弯曲,使得如果用户试图通过将所述上部部分的所述顶部表面搁置在平坦表面上来将所述上部部分用作基座,则所述重构装置可能是不稳定的。不稳定性可帮助向用户表明所述装置被放置在了对于使用而言不正确的取向上。这种布置还可促成重构装置的单一取向使用。相对于常规的重构装置,这种布置还可改善人体工程学。弯曲表面可提供搁置手的自然而然的位置,其在形状上对应于用户的手掌中通常接收的其他物体和表面。在此方面,弯曲的上部表面可产生正向移情,从而促成对重构装置的更受偏爱的处理和操作。
发明人还认识到了向用户提供反馈以完成重构装置的激活的益处。此外,发明人认识到了一个或多个保持特征件的益处,所述一个或多个保持特征件将重构装置保持在致动状态以阻止重复激活或取出重构装置中的用过的容器。另外,由于容器的被刺穿的隔膜的弹性使上部部分远离下部部分偏置,因此这种布置可减缓壳体的上部部分远离壳体的下部部分的迁移。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重构装置可包括具有下部部分和上部部分的壳体,其中所述下部部分可滑动地接收在所述上部部分中,反之亦然。所述上部部分可被配置为固持至少两个容器,并且所述下部部分可包括用于所述至少两个容器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个尖状物。所述上部部分可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封闭所述至少两个容器并且选择性地使所述容器保持远离设置在所述下部部分中的所述尖状物。所述上部部分还可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部部分从第一未致动位置滑动到所述上部部分更靠近所述下部部分的第二致动位置时将力施加到所述至少两个容器。所述壳体的所述上部部分可具有至少一个上部止动件并且所述下部部分可具有至少一个下部止动件。所述至少一个上部止动件可被配置为在上部壳体移动到致动位置以刺穿所述至少两个容器中的每一者时接合所述至少一个下部止动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上部止动件和所述下部止动件可为彼此邻接以防止所述壳体的所述上部部分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下部部分进一步移动的所述壳体的对应的套筒或凸缘。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容器可用作上部止动件,所述上部止动件在所述上部壳体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时邻接所述壳体的所述下部部分(例如,触底)。上部止动件和下部止动件可设置在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的可相互接触的任何合适的部分上,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壳体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保持特征件以使得重构装置能够单向捕获在致动位置中。所述保持特征件可包括柔性凸片、棘轮和棘爪、钩环紧固件、粘合剂或用于在致动时将重构装置壳体的两个部分紧固在一起的另一种合适的布置。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部部分上的柔性凸片可在所述上部部分移动到致动位置时接合所述壳体的上部部分上对应的卡位或凹部。
发明人还认识到了在装置致动之前阻挡对流体出口的物理用户触及并且响应于重构装置壳体的致动而准许对流体出口的用户触及的益处。具体地,发明人认识到了在药剂重构之前物理地阻碍对流体出口的触及的益处。重构装置壳体可被布置成仅在两个容器流体地连结使得来自第一容器的流体可流动到含有用于重构的药剂的第二容器之后才允许对流体出口的触及。这种布置可简化重构和施用过程,并且可进一步确保在用户试图将递送装置(例如,注射器、输液泵等)联接到重构装置之前药剂被重构。这可帮助防止用户在重构完成之前过早地抽出药剂。另外,在真空被采用来在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之间转移流体的情况下,这种布置可确保容器内部的真空被维持,直到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之间的压力平衡为止。具体地,这种布置可避免空气经由流体出口被抽吸到流体路径中。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重构装置包括具有下部部分和上部部分的壳体,其中所述下部部分可滑动地接收在所述上部部分中。所述上部部分可被配置为固持至少两个容器,并且所述下部部分可包括用于所述至少两个容器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个尖状物。所述上部部分可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封闭所述至少两个容器并且选择性地使所述容器在装置致动之前保持在与设置在所述下部部分中的所述尖状物相距一定距离之处。所述上部部分还可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部部分从第一未致动位置滑动到所述上部部分更靠近所述下部部分的第二致动位置时将力施加到所述至少两个容器。具体地,所述上部部分的最底表面可更靠近所述下部部分的基部。当所述上部部分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时,所述至少两个容器可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尖状物刺穿。在被刺穿之后,所述容器可处于流体连通状态,使得来自一个容器的流体可从第一容器流动到第二容器并且所述第二容器中的药剂可通过来自所述第一容器的流体而重构。所述尖状物可流体地连接到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可被保持在所述壳体的所述下部部分中。所述壳体的所述上部部分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未致动位置时覆盖所述流体出口或以其他方式阻挡对所述流体出口的物理用户触及。当所述重构装置被致动时,可准许对所述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上部部分上的切口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部部分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时暴露所述流体出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流体出口可经由柔性管道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尖状物,使得所述流体出口能够相对于所述尖状物移动。根据这个实施方案,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所述流体出口可经由所述切口触及并且从所述下部壳体中移除。一旦被移除,递送装置(例如,注射器)就可以联接到所述流体出口并且用来抽出所述重构药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流体出口可包括端口盖帽,所述端口盖帽被配置为在被移除之前密封所述流体出口并且防止空气进入所述尖状物与所述流体出口之间的流体路径。根据这个实施方案,所述端口盖帽不可被触及并且从所述流体出口中移除,直到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为止。
虽然本文描述的一些实施方案采用允许用户相对于重构装置壳体移动流体出口的柔性管道,但是可采用在重构装置激活之前物理地阻挡流体出口的其他配置。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流体出口可刚性地附接到重构装置壳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流体出口可相对于壳体的下部部分固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流体出口可能够移动地固定到重构装置壳体。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流体出口可通过销联接到重构装置壳体,使得所述流体出口可相对于所述壳体旋转。在此类实施方案中,所述重构装置的激活可使所述流体出口从第一旋转位置旋转到第二旋转位置。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流体出口可设置在球体上,所述球体设置在形成于所述重构装置的壳体上的凹窝中。在这种布置中,可调整所述流体出口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角度,但是所述流体出口可能无法从所述壳体中移除。当然,流体出口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布置并且可与重构装置壳体的任何合适的部分相关联,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例如,流体出口可设置在重构装置壳体的下部部分、中间部分或上部部分上(例如,顶部三分之一处、中间三分之一处或底部三分之一处)。流体出口可柔性地连接到所述重构装置壳体,可能够围绕铰链或枢轴移动,或者可相对于所述壳体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可包括可释放地附接到重构装置壳体的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还可联接到柔性管道,所述柔性管道在所述流体出口可释放地附接到所述壳体时设置在所述重构装置壳体内部。所述流体出口可刚性地保持在所述重构装置壳体的下部、中间或上部三分之一处,并且可能仅在所述重构装置壳体被致动之后才可由用户物理地触及。一旦所述流体出口可物理地触及,就可将递送装置联接到所述流体出口。例如,可通过扭转运动将所述递送装置(例如,注射器)联接到所述流体出口。当然,任何合适的运动都可被采用来将递送装置联接到流体出口,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一旦递送装置被联接,用户就可通过所述递送装置拉动所述流体出口或以其他方式将力施加到所述流体出口以将所述流体出口从所述重构装置壳体卸下。一旦被卸下,就可相对于所述重构装置壳体移动所述流体出口,从而使所述柔性管道延伸。
发明人认识到了促成定向流动以确保适当的剂量和重构的益处。具体地,发明人认识到了止回阀或其他单向阀在促成从第一容器到第二容器的单向流动中的益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止回阀或其他单向阀可设置在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之间的流体路径中。在重构过程期间,重构流体可从所述第一容器流动到所述第二容器,并且可通过所述止回阀保持在所述第二容器中。这种布置可帮助防止流体或重构药剂从所述第二容器回流并损失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用于重构装置的转移器械包括:第一流体路径,所述第一流体路径在入口与第一尖状物之间延伸;第二流体路径,所述第二流体路径在所述第一尖状物与第二尖状物之间延伸;以及第三流体路径,所述第三流体路径在所述第二尖状物与流体出口之间延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止回阀沿着所述第二流体路径定位。所述止回阀被配置为允许从所述第一尖状物到所述第二尖状物的方向上的流动,但是防止相反方向上的流动。因此,如果含有重构流体的第一容器被所述第一尖状物刺穿并且与所述第一尖状物流体地连接,则流体可从所述第一容器流动,流过所述第二流体路径并且流入所述第二容器中。如果含有用于重构的药剂的第二容器被所述第二尖状物刺穿并且与所述第二尖状物流体地连接,则来自所述第一容器的所述流体可流入所述第二容器中,但是可能由于所述止回阀的存在而无法回流到所述第一容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容器可含有至少部分真空,而所述第一容器的内部压力可处于大气压力或者可高于大气压力,使得所述第一容器中的所述流体由于所述第一容器与所述第二容器之间的压力差而被推动成流动到所述第二容器。所述压力差可被布置成使得所述第一容器中的所有流体经过所述止回阀朝向所述第二容器流动,使得所述流体可与所述药剂混合并且重构所述药剂。所述止回阀抑制重构药物的回流,从而确保正确剂量的重构药剂被保持在所述第二容器中并且可由递送装置(例如,注射器)经由所述流体出口触及。
发明人还认识到了在重构过程期间无需用户处理一个或多个容器就能改进搅动和混合的益处。具体地,发明人认识到了设置在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之间的止回阀的益处,所述止回阀将流体保持在所述第二容器中并且抑制回流到所述第一容器。随着重构或部分重构的药剂通过递送装置(例如,注射器)抽出并投送到所述第二容器中,所述流体可被搅动以有助于混合,但是将保持可对所述第二容器中的所述递送装置进行触及。所述递送装置之后可用于有效地搅动并混合药剂以确保所述药剂在施用之前被完全溶解或再水化。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重构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的上部部分内的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其中所述壳体的上部部分至少部分地封闭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执行重构过程的方法包括将力施加到上部部分以使所述上部部分从第一未致动位置移动到第二致动位置。在所述上部部分移动到所述第二致动位置时,可利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部部分中的第一尖状物刺穿第一容器,并且可利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下部部分中的第二尖状物刺穿第二容器。一旦被刺穿,流体就可从所述第一容器流动到所述第二容器以占据所述第二容器中的真空或低压力体积。在所述流体从所述第一容器流动到所述第二容器时,所述流体可流过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被配置为防止在相反方向上流动(即,朝向所述第一容器回流)。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注射器经由流体出口从所述第二容器中抽出所述流体的至少一部分。一旦抽出所述流体的至少一部分,就可使用所述注射器来将所述流体重新投送到所述第二容器中。可使用所述注射器来从所述第二容器中抽出流体并且将所述流体重新投送到所述第二容器中,直到所述第二容器中的药物被充分混合并重构为止。在所述流体来回移入和移出所述第二容器期间,所述止回阀可确保没有流体或药剂回流到所述第一容器。一旦被重构,所述药物就可通过所述注射器完全抽出,然后供用户自行施用或施用于患者。
虽然本文描述的一些实施方案涉及重构装置,但是应当了解,本文描述的各种特征和方法可与不一定用于重构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一起使用。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可仅与单个容器一起使用(例如,以触及单个容器的内容物以递送给患者)。在另一个实例中,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可用于聚集来自多个容器的内容物,而不进行重构。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可进行重构和聚集两者(例如,触及含有流体的两个或更多个容器和含有固体的一个或多个容器的内容物)。因此,本文描述的各种特征和方法也适用于具有任何数量容器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
发明人还认识到了经由重构装置本身的一个或多个警报或通过补充装置向用户提供练习自行施用的提示的重构装置或药用流体递送装置的益处。重构或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可向用户提供关于重构过程的状态的视觉、听觉和/或触觉警报,并且这种布置可为用户简化重构或药用流体递送过程。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重构或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可包括具有流体(例如,重构流体)的第一容器以及具有药剂(例如,冻干药剂)的第二容器。所述重构或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可包括电源(例如,电池)、处理器和至少一个指示器(例如,警报模块)。所述至少一个指示器可包括视觉指示器(例如,LED、显示屏等)、听觉指示器(例如,扬声器)和/或触觉指示器(例如,偏心旋转质量致动器、线性谐振致动器、压电致动器等)。所述至少一个指示器可指示所述重构或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在重构或药用流体递送过程期间的一个或多个状态。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指示器可指示重构装置何时被致动并且重构流体在流动并与药剂混合。在另一个实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指示器可指示重构流体何时已经与药剂混合了合适的时间,从而指示何时适合通过递送装置(例如,注射器)从重构装置中抽出药用流体。在又一个实例中,所述重构或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可包括取向传感器(例如,加速度计、陀螺仪等)并且所述指示器可指示所述重构或药用流体递送装置何时处于预定取向,或者相反所述重构或药用流体递送装置何时处于不同于所述预定取向的取向。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重构或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可包括通信装置(例如,使用蓝牙、低功耗蓝牙、Wi-Fi、802.15.4、ZigBee、GSM、HSPA、CDMA和/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协议中的一者或多者发射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无线电收发器)。所述通信装置可被采用来向远程装置(例如,智能手机、寻呼机、个人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等)传达和传输一个或多个警报。所述远程装置之后可通过视觉、听觉和/或触觉指示器向用户提供警报。
发明人还认识到了被配置为与一个或多个远程装置通信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的益处。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可被配置为向所述一个或多个远程装置传达信息。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剂量、时间和/或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值(例如,温度、取向等)可被传达给所述一个或多个远程装置,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远程装置可跟踪治疗方案,或另外记录关于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的使用的信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可包括标记,一旦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被致动,所述标记就会显露或可以其他方式触及(例如,可物理地触及、可视觉地触及或可无线电地触及)。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一旦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被致动,就可由触发器激活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的通信模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下部部分以及与所述下部部分可移动接合的上部部分。类似于先前讨论的实施方案,所述上部部分可能够相对于所述下部部分在未致动位置(例如,上部位置)与致动位置(例如,下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可包括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从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容器递送流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未致动位置时,用户可能无法触及所述流体出口。根据此类实施方案,使所述上部部分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可准许对所述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和/或显露所述流体出口。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可包括标记,所述标记被配置为在可触及时可由远程装置(例如,智能手机)读取。例如,所述标记可为QR码、条形码、射频识别(RFID)标签、近场通信(NFC)标签或另一种合适的标记所述标记可不用电,使得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不包括板载电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未致动位置时,可部分地阻挡所述标记,并且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用户可能够触及所述标记。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上部部分可在所述未致动位置中封闭所述标记并且可在所述致动位置中(例如,经由切口)显露所述标记。所述标记可被远程装置采用来获得与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有关的信息,诸如剂量、制造日期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下部部分以及与所述下部部分可移动接合的上部部分。类似于先前讨论的实施方案,所述上部部分可相对于所述下部部分在未致动位置(例如,上部位置)与致动位置(例如,下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可包括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从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容器递送流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未致动位置时,用户可能无法触及所述流体出口。根据此类实施方案,使所述上部部分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可准许对所述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和/或显露所述流体出口。药用递送装置还可包括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被配置为经由至少一个通信协议(例如,蓝牙、低功耗蓝牙、Wi-Fi、802.15.4、ZigBee、GSM、HSPA、CDMA和/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协议)发送消息。所述通信模块可被配置为向远程装置(例如,智能手机)发送消息,所述消息包括与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有关的信息(例如,剂量、药物认定、时间和/或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值,诸如温度、取向等)。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可包括触发器,所述触发器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部部分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时激活所述通信模块。这种布置可确保所述通信模块在致动之前汲取很少乃至不汲取电力,使得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的电源具有所述通信模块在期望的保存期限内可用的足够电力。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触发器可为开关、霍尔效应传感器、应变仪或被配置为检测所述上部部分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的其他合适的传感器。
发明人还认识到了向用户提供机械优势和/或机电辅助以相对于常规的重构装置减小致动重构装置所使用的力的重构装置的益处。这种布置可允许用户更容易且更一致地激活重构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壳体的上部部分和壳体的下部部分可经由螺杆机构可操作地联接,其中施加到所述螺杆机构的旋转力施加线性力,从而使所述上部部分更靠近所述下部部分,其中所述螺杆机构相对于线性力的直接施加提供了机械优势。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杆件可连接到壳体的下部部分,使得施加到所述杆件的线性力将施加到壳体的上部部分的力放大以使所述壳体的所述上部部分朝向所述下部部分移动。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上部壳体可包括倾斜平面挤压机构,其中在平行于上面设置有重构装置的表面的方向上挤压包括倾斜平面的至少一个楔形物可将上部壳体部分推向下部壳体部分(或替代地,将两个容器推向对应的尖状物)。当然,包括机械优势或不包括机械优势的任何合适的布置都可被采用于重构装置,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参考图19A至图21B进一步讨论了包括机械优势的重构装置的一些实施方案。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的壳体可包括减小激活所述重构装置的力的机械或机电致动器。例如,重构装置可包括弹簧(例如,压缩、拉伸、扭转、空气弹簧)、伺服系统、马达和线性致动器中的一者或多者。根据一些实施方案,重构装置可包括电源(例如,电池),所述电源可向机电致动器供应电力。所述致动器可由用户致动以对应地致动所述重构装置。各种用户输入装置可被采用于这种激活,这包括但不限于按钮或开关。在采用机械辅助元件(例如,弹簧)的实施方案中,用户可操作释放装置来致动所述重构装置。也就是说,所述弹簧或其他机械辅助元件可被预偏置(即,具有存储的势能),这可在释放时用于致动装置。当然,任何机械或机电辅助配置,或它们的组合都可被采用于重构装置中,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
发明人还认识到了可被采用来以不同体积递送各种各样的药用流体的模块化药用流体递送装置的益处。具体地,发明人认识到了模块化转移器械的益处,所述模块化转移器械可包括多个适配器,所述多个适配器可针对给定的流体递送应用适当地互换或扩充。适配器可包括被配置为连接到另一个适配器的至少一个第二流体通道的至少一个流体通道。此外,所述适配器可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个流体通道分开且间隔开的联接件,所述联接件可被采用来将所述适配器与另一个适配器物理地互锁。以此方式,所述转移器械可包括呈任何期望的配置的任何数量的适配器以递送药用流体。所述模块化转移器械可被采用于重构冻干固体,或聚集多种药用流体、或触及单个容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可为模块化的。所述模块化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可包括入口适配器、中间适配器和出口适配器。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可被布置成使得任何数量的中间适配器可以模块化方式采用以适应特定的递送体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入口适配器、中间适配器和出口适配器都可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容器。例如,所述入口适配器、中间适配器和出口适配器都可包括尖状物,所述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容器以将所述容器流体地连接到相应的适配器。所述入口适配器可包括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和入口适配器联接件。所述中间适配器可包括第一中间流体通道、第二中间流体通道、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和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所述出口适配器可包括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和出口适配器联接件。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与所述入口适配器联接件连接,并且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与所述出口适配器联接件连接。同样,所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一中间流体通道,并且所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可与所述联接件分开且间隔开来,使得所述适配器可独立于流体连接(例如,经由所述流体通道)而物理地连接在一起(例如,经由所述联接件)。在需要额外中间适配器的情况下,所述额外中间适配器可与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相同,并且可被配置为流体地且物理地附接到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和入口适配器,或者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和出口适配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额外中间适配器可能不与第一中间适配器相同,但是可被配置为流体地且物理地附接到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和入口适配器,或者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和出口适配器。当然,可采用任何合适数量的中间适配器,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另外,应当注意,模块化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可被采用于重构储存在一个或多个容器中的固体药剂,用于聚集来自一个或多个容器的液体药剂,或用于重构和聚集的任何组合,或用于触及仅单个容器的内容物。
出于本公开的目的,术语“联接”(以其所有形式:联接、联接的、被联接的等)通常表示两个部件直接或间接地彼此连结。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这种连结可为本质上静止的或本质上可移动的;可通过将两个部件和任何额外中间构件彼此地或与两个部件一体地形成为单一整体式主体来实现;并且可为本质上永久的或者可为本质上可移除或可释放的。
尽管本文将进一步描述本装置的特定实施方案,但是可互换与本重构装置相关的所有部件的其他替代实施方案来适应不同的应用。转向附图,更详细地描述了重构装置和对应方法的特定的非限制性实施方案。应当理解,相对于这些实施方案描述的各种系统、部件、特征和方法可单独使用和/或可以任何期望的组合使用,因为本公开不限于本文描述的仅有的特定实施方案。
图1是可用于重构装置或其他混合装置中的转移器械100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转移器械包括第一尖状物102和第二尖状物105,它们各自被配置为刺穿容器的橡胶塞、隔膜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密封件。第一尖状物102与第一流体路径103和第二流体路径104相关联。具体地,第一流体路径的第一开口端设置在第一尖状物中,第二流体路径的第二开口端也是如此。设置在第一尖状物中的第一流体路径和第二流体路径的部分彼此平行,并且它们一起限定了第一容器接收端。根据图1的实施方案,第一流体路径与入口108相关联。在所描绘的实施方案中,入口被配置为空气入口并且包括疏水过滤器,所述疏水过滤器被配置为允许空气进入第一流体路径,同时抑制任何液体穿过疏水过滤器。当然,可采用允许空气进入转移器械的任何合适的入口或通风口,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空气入口可被配置为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被配置为允许空气进入第一流体路径,同时防止空气或流体离开第一流体路径。第二流体路径在第一尖状物与第二尖状物105之间延伸。止回阀109沿着第二流体路径104定位。止回阀109被配置为允许流体和空气在从第一尖状物朝向第二尖状物的方向上流过第二流体路径,但是反过来则不成立。第三流体路径107具有也设置在第二尖状物中的第四开口端,并且从第四开口端延伸到出口111。设置在第二尖状物中的第二流体路径和第三流体路径的部分彼此平行,并且它们一起限定了第二容器接收端。所描绘的实施方案的出口被配置为鲁尔激活阀。当然,转移器械100可采用任何合适的阀或流体出口连接,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例如,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转移器械可采用另一个合适的流体出口,包括但不限于鲁尔激活装置、简单的鲁尔连接器或其他螺纹式连接器、滑动配合连接器和可刺穿隔膜。根据图1的实施方案,转移器械还包括设置在第三流体路径中的药物过滤器110,所述药物过滤器被配置为从流动到出口的流体中过滤任何药物沉淀物或未溶解的药剂。
根据图1的转移器械,第一容器接收端和第二容器接收端各自被配置为分别接收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第一容器可被配置为容纳重构流体(例如,无菌注射用水),而第二容器可容纳用于重构的药剂(例如,干燥药物产品)。当第一容器被第一尖状物102刺穿并且第二容器被第二尖状物105刺穿时,来自第一容器的流体可流入第二容器中并且与药剂混合以形成药用流体。止回阀109可将药用流体保持在第二容器中并且抑制流体从第二容器向回流动到第一容器。一旦药用流体被设置在第二容器中,就可利用诸如注射器的递送装置经由出口111抽出所述药用流体。参考图3至图6进一步描述重构过程的一个实施方案。
图2是重构装置200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图2所示的重构装置可包括被配置为使用两个容器重构药用流体的转移装置(例如,类似于图1的转移装置)。也就是说,图2的重构装置被配置为容纳两个容器并且重构和递送药物。如图2所示,重构装置包括具有上部部分202和下部部分204的壳体201。根据图2所示的实施方案,上部部分202可相对于下部部分204在致动位置与未致动位置之间滑动。将参考图7至图12的实施方案进一步讨论这种滑动移动和相关联的特征的实例。下部部分204被形成为平坦基部,重构装置可借助所述平坦基部以稳定的取向支撑在诸如桌子、书桌、工作台面等的平坦表面上。相比之下,上部部分202包括圆化的顶部表面203,使得重构装置在以圆化的顶部放置在平坦表面上时而无法支撑在稳定的取向上。因此,图2所示的壳体201被配置为具有当放置在平坦表面上时壳体保持稳定的主要取向。在此主要取向上,也可将力施加到上部部分202,而下部部分204抑制壳体的旋转。另外,圆化的顶部表面203被配置为提供手柄以供用户抓持,从而促成重构装置的正确使用。
根据图2的实施方案,重构装置被配置为容纳两个容器。如前所述,两个容器可通过设置在重构装置中的转移器械连结,本文描述了所述转移器械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容器中的每一者可含有特定剂量的药剂和/或重构流体。在重构和施用药用流体之前,患者可能希望检查正确尺寸和剂量的容器被设置在重构装置中,在容器由壳体201的上部部分202封闭并且不可移除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因此,在图2的实施方案中,上部部分202包括被配置为允许用户查看上部部分的内部的窗口206A、206B。具体地,窗口206A、206B可与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容器的标签对准,从而允许用户获得与容器中的药剂有关的信息,例如药物类型、体积、剂量等。窗口206A、206B具有防止用户将手指插入重构装置中的覆盖物。根据图2中的实施方案,上部部分还包括进一步提高标签的可见度的窗口2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窗口210可允许用户接触并旋转与窗口相邻的容器以更好地查看容器的标签。此类窗口可设置在上部部分的相对侧上,从而允许设置在壳体中的两个容器都是可查看的和/或适当地旋转以查看标签。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壳体的窗口可包括放大镜以允许用户更容易地读取设置在重构装置壳体内的容器上的文本。在一些实施方案中,LED或其他合适的照明元件可设置在上部部分的内部以照亮容器的任何标签和/或向用户提供一个或多个视觉警报。容器的照明对于需要患者可视化的药剂可能是有益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照明元件可发出一定波长的光,在该波长的光下,设置在容器中的药剂不易分解。这种布置对于一些光敏药剂而言可能是有益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可能不具有任何窗口并且可被布置成将容器隐藏在壳体内部。作为一个实例,这种布置可能适合于易于光降解的光敏药剂。
根据图2的实施方案,重构装置200被配置为在装置致动之前阻挡对设置在壳体201中的转移器械的流体出口的触及,并且随后在装置致动之后准许对流体出口的触及。也就是说,上部部分202相对于下部部分204的滑动选择性地暴露或覆盖流体出口,这取决于上部部分相对于下部部分的位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通过对用户隐藏流体出口并物理地阻挡对流体出口的触及来阻挡对流体出口的触及。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流体出口在装置致动之前对用户是可见的,但是不鼓励对流体出口的触及,例如通过物理阻碍物来进行。
在图2的实施方案中且如图9至图10B所示,上部部分包括狭槽208,所述狭槽形成较大切口的一部分,当上部部分处于如图10A至图10B所示的致动位置时,所述较大切口暴露流体出口并且允许流体出口被物理地触及并从壳体中移除。
图3是在重构和药用流体递送过程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第一阶段期间用于重构装置的转移器械100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根据图3至图6的实施方案,转移器械类似于图1中描述的实施方案。第一流体路径103在入口108与设置在第一尖状物102中的第一开口端之间延伸。第二流体路径104在设置在第一尖状物102中的第二开口端与设置在第二尖状物105中的第三开口端之间延伸。第三流体路径107在设置在第二尖状物中的第四开口端与出口111之间延伸。第一尖状物限定第一容器接收端,而第二尖状物限定第二容器接收端。入口108被配置为通风口并且包括疏水过滤器,所述疏水过滤器允许空气流入转移器械中,但是防止流体经由入口流出转移器械。沿着第二流体路径104可包括止回阀109。止回阀109被配置为允许流体在从第一尖状物朝向第二尖状物的方向上沿一个方向流过第二流体路径。出口111被配置为鲁尔激活阀,所述激活阀可接收能够从转移器械中抽出重构的药用流体的递送装置(例如,注射器)。根据图3至图6的实施方案,转移器械还包括设置在第三流体路径中的药物过滤器110,所述药物过滤器被配置为过滤任何药物沉淀物或未溶解的药剂以免流动到出口。药物过滤器可定位在出口111与第三流体路径107的第四开口端之间的流体路径中的任何位置。
如图3至图6的实施方案所示,转移器械100采用两个容器。具体地,第一容器300被配置为由第一尖状物102刺穿。第一容器包括由塞子304密封的重构流体302。重构流体可为无菌注射用水或另一种合适的流体。塞子304被配置为具有隔膜的塞子,所述隔膜可被第一尖状物102刺穿。塞子可由橡胶、硅树脂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当然,可采用任何合适的塞子或密封件,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第二容器350被配置为由第二尖状物105刺穿。第二容器包括设置在第二容器的与塞子354相对的最底部分中的药剂352。这种布置可确保药剂不会阻挡或以其他方式抑制流体分别经由第三开口端和第四开口端流过第二流体路径104或第三流体路径107。当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药剂可设置在第二容器的另一个部分中,并且本公开不受此限制。例如,药剂可被设置成与塞子354相邻并邻接所述塞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尽管当塞子354被刺穿时药剂可能会邻接第二尖状物105,但是从中流过的流体可打散药剂,使得流体路径保持畅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尖状物的刺穿尖端可使药剂升高并且使药剂与流体路径的开口端间隔开。与第一容器的塞子一样,第二容器的塞子354被配置为具有隔膜的塞子,所述隔膜可被第二尖状物105刺穿。药剂可为冻干的药物产品,所述冻干的药物产品可为粉末形式以有助于溶解到重构流体中。当然,药剂可采取任何合适的形式,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如图3至图6的实施方案所示,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被倒置以允许重力将设置在容器中的流体推向出口111或转移器械的另外的较低高度部分。换句话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被布置成使得容器内部的空气被设置在容器中的与尖状物相对的一端处。这种布置可确保流体在容器中的空气之前通过尖状物抽吸。另外,根据图3至图6的实施方案,示出了10mL容器。然而,可采用任何合适尺寸的容器,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以下体积的容器:大于或等于0.1mL、0.3mL、0.5mL、1mL、1.25mL、2mL、2.5mL、5mL、10mL、20mL、30mL和40mL、50mL、75mL、100mL、200mL以及300mL。
如图3的状态所示,第一容器300被倒置并且定位在第一尖状物102上方。同样,第二容器350被倒置并且定位在第二尖状物105上方。第一容器的塞子304和第二容器的塞子354分别与第一尖状物和第二尖状物间隔开,使得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保持密封并且不与转移器械100流体连通。因此,图3所示的状态可为就在启动重构过程之前的重构装置的状态。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可相对于尖状物102、105保持间隔开的关系,使得第一容器中的流体302和第二容器中的药剂352保持无菌并且在运输、储存和递送给最终用户或患者期间随时可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转移器械100可设置在第一壳体部分中,而第一容器300和第二容器350设置在第二壳体部分中。在启动重构过程之后,第二壳体部分可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部分选择性地移动。当尚未启动重构过程时,第二壳体部分可确保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保持密封直到启动该过程。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销或安全装置可由用户移除或以其他方式激活以使得容器能够被尖状物刺穿。在另一个实例中,在准许刺穿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之前可能要求将阈值力施加到第二壳体部分。
图4是在重构和药用流体递送过程的第二阶段期间图3的转移器械100的示意图。根据图4的阶段,第一容器300和第二容器350已经分别被第一尖状物102和第二尖状物105刺穿。根据图4的实施方案,第二容器350处于至少部分真空之下,使得第二容器350内部的压力低于第一容器300内部的压力和/或转移器械周围的大气压力。因此,如图4所示,当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同时被刺穿时,第一容器300与第二容器350之间的压力差将重构流体302推入第二容器350中。实际上,如图4所示,压力差可能如此之大,以致于流体302从第二流体路径104的第三开口端喷出并且冲击设置在第二容器350的与第二尖状物105相对的一端上的药剂352。随着流体被推入第二容器350中,所述流体与药剂混合并且形成药用流体。药剂在与第二尖状物105间隔开的最底部分上的布置被配置为允许流体射流353冲击药剂并使所述药剂分散以有助于药剂和重构流体的混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药剂352溶解在重构流体中。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药剂使药剂再水化。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的至少一个尖状物可包括用于内部管腔(即,流体路径)的将流体流以一定角度引导到容器中的开口端。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尖状物内部的管腔可终止于设置在尖状物一侧中的开口端。也就是说,开口端可形成于尖状物的基本上竖直的表面中,使得通过尖状物的流体流相对于尖状物的刺穿方向被引导到旁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尖状物可包括用于内部管腔的多个开口端,使得流被从尖状物的多个侧引导出来。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开口端可相对于尖状物的刺穿或插入方向成角度,使得流体流以该角度进行引导。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尖状物的内部管腔的开口端可相对于尖状物的刺穿方向成1度与90度之间的角度。根据开口端的角度和特定的尖状物布置,当流体从尖状物流出到容器中时,可能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流体流。例如,相对于尖状物刺穿方向成角度的流动可在容器内部产生涡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尖状物可包括产生温和或其他方式缓慢的雾化喷雾的流动喷嘴。不希望受理论的束缚,根据流动,不同的药剂可能更容易重构。另外,一些药剂可能会因特别严苛或强劲的流动而受损。因此,本文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可采用任何合适的尖状物布置来在容器内部产生期望的流体流。
如上所述,在一些情况下,不同的药剂可能会因特别严苛或强劲的流动而受损或降解。另外,一些重构药剂可能容易在高流体剪切力下分解。因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转移器械的一个或多个流体路径可包括限流器或以其他方式配置为限制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出口之间的流速。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之间的流体路径的直径的横截面积可小于转移器械中其他位置的流体路径的横截面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容器与流体出口之间的流体路径的横截面积可小于转移器械中其他位置的流体路径的横截面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流体路径可包括被配置为在流体流速过高时关闭的流速止回阀。此类布置可确保流体以正确的速率流动并且药剂在被抽出到递送装置中时不会在无意中受损。
当然,重构流体和药剂可采取任何初始形式以最终形成药用流体,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另外,图4所示的示例性转移器械和过程可用于混合两种流体,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两种流体可为相同流体或不同流体。
根据图4的实施方案,当重构流体302流入第二容器350中时,止回阀109防止流体302流回到第一容器300。第一容器300与第二容器350之间的压力差可被布置成使得基本上所有的重构流体都流过止回阀109。随着流体从第一容器300中排出,空气进入入口108以替代流动的流体。因此,一旦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大气之间的压力平衡,第一容器就可容纳空气,而第二容器容纳重构流体和药剂两者。这种布置对于帮助防止重构流体的部分流回到第一容器300中可能是有益的。在一些情况下,流回到第一容器300的流体可能很难从转移器械中抽出。另外,止回阀可帮助确保全剂量的药剂保留在第二容器350中以进行混合和重构,并且因此能够经由出口111抽出全剂量或适当的浓度。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第一容器300、第二容器350和大气压力之间的压力平衡之后,药剂还没有与重构流体完全组合。因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户可旋动或摇动转移器械100或包括转移器械的装置以确保重构流体302和药剂352的适当混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将参考图6进一步讨论的,递送装置可用于搅动和混合重构流体和药剂。
图5是在重构和药用流体递送过程的第三阶段期间图3的转移器械100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递送装置连接到出口111。图5的递送装置是注射器400,所述注射器包括连接到柱塞404的手柄402。注射器可通过鲁尔锁连接器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流体和机械连接来连接到出口。根据图5的状态,手柄已经在远离转移器械100的方向上抽出,以对注射器填充由图3至图4所示的重构药剂形成的药用流体356。如图5所示,止回阀109防止药用流体流回到第一容器300。如由虚线箭头所示,药用流体从第二容器350中抽出并且经由入口108被空气替代。根据图5的实施方案,过滤器110过滤任何药物沉淀物或未溶解的药剂以防止被转移到注射器。因此,如果药用流体356被完全重构,则可将流体抽出到注射器400中并且随后使用合适的施用过程施用于患者。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实施进一步的混合步骤以有助于容器内容物的重构或其他混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个混合步骤可为任选的。图6是在重构和药用流体递送过程的第四阶段期间图3的转移器械的示意图。具体地,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采用注射器400以有助于药用流体356的混合,从而补充或替代其他混合方法,诸如转移器械100的旋动和摇动。根据图5所示的状态,在药用流体至少部分地被抽吸到注射器的情况下,可将注射器的手柄402推向转移器械100以对应地使柱塞404移动并且将药用流体驱动回到第二容器350中。这种动作可有助于药剂与重构流体的组合。如图6所示,止回阀阻止药用流体流回到第一容器300。因此,药用流体回流到第二容器中可压缩第二容器中的空气并且使药用流体的压力升高。可重复从第二容器中抽出药用流体的一部分并投送所述药用流体的一部分的过程,直到药用流体被充分地组合以供施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三流体路径107可包括允许第二容器350减压的空气出口。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空气出口可被布置为单向通风口,使得空气可经由第三流体路径107逸出第二容器350,但是空气不可进入第二容器。根据这个实施方案,设置在第二容器350中的任何空气的来源都可源自空气入口108,使得重构流体可从第一容器抽吸到第二容器中。然而,当注射器400用于通过使药用流体的部分来回移动进出第二容器350来混合药用流体356时,空气出口可允许流体的压力有效地保持恒定,从而减小将流体投送回到第二容器中的力。当然,空气出口可采取任何合适的阀或过滤器的形式,并且可设置在转移器械100和/或第二容器350的任何合适的部分上。例如,空气出口可设置在第二流体路径104中的止回阀109的第二容器侧上。作为另一个实例,空气出口可设置在第二容器(例如,第二容器的基部)上,使得药用流体356上方的加压空气可逸出。
图7是处于未致动状态的重构装置200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而图8示出了处于致动状态的重构装置。如图7至图8所示,重构装置包括与参考图2描述的壳体类似地布置的壳体201,所述壳体包括上部部分202和下部部分204。下部部分204包括内引导件205,所述内引导件支撑上部部分202并且允许上部部分相对于下部部分204滑动。也就是说,内引导件允许上部部分相对于下部部分在图7所示的未致动位置与图8所示的致动位置之间线性地移动。当上部部分处于未致动位置时,设置在上部部分内的容器可与设置在下部部分204中的转移器械间隔开。也就是说,容器可保持密封并且与转移器械流体地断开。当上部部分移动到图8所示的致动位置时,容器可朝向转移器械移动,使得容器各自被尖状物刺穿以使容器与转移器械流体连通,从而开始重构过程。将参考图11至图12进一步描述这种布置。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内引导件可包括与上部部分202上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件可滑动地接合的一个或多个接合特征件。例如,内引导件可具有凹槽,所述凹槽被成形为接收上部部分的翼片,其中翼片可沿着凹槽滑动。这些部件可被颠倒,使得凹槽在上部部分上,而翼片在内引导件上。可使用其他滑动接合布置,诸如其他导轨、延伸穿过封闭通道的细长构件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滑动接合布置。
根据图7至图8的实施方案,重构装置200包括形成于壳体201的上部部分202上的上部止动件207,以及形成于壳体的下部部分204上的下部止动件209。上部止动件和下部止动件被形成为凸缘,所述凸缘被配置为彼此邻接并且在之后重构装置被致动时防止上部部分202朝向下部部分204进一步移动。也就是说,上部止动件和下部止动件限定了上部止动件和下部止动件彼此接触的致动位置。在图7至图8的实施方案中,上部止动件和下部止动件分别沿着壳体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的周边延伸。当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止动件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布置,并且本公开不受此限制。
图9是处于未致动状态的图7的重构装置200的侧正视图,并且图10A是处于致动状态的重构装置的侧正视图。图9至图10B具体示出了在致动之前可如何阻挡对重构装置的流体出口111的物理触及。根据图9至图10B的特定实施方案,流体出口111可在致动之前至少部分地被隐藏或封闭在壳体201内。在致动之后,流体出口111可被暴露,使得一旦药用流体被重构,递送装置就可触及所述流体出口。如图9所示,壳体的上部部分202包括在壳体的上部部分中形成开口的狭槽208和切口212。然而,在图9所示的位置,除了壳体201的下部部分204的内引导件205的一部分之外,通过切口212或狭槽208触及不到任何事物。然而,当上部部分朝向下部部分移动时,切口212与流体出口111对准,从而准许对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和移除。如图9所示,流体出口111设置在形成于下部部分204中的流体出口容座213中。因此,当切口212与流体出口容器213对准时,流体出口111可通过切口212触及并且可从流体出口容座中移除。为了便于移除,流体出口包括柔性皮条112。在切口212与流体出口容座213对准之后,可准许用户触及柔性皮条1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切口与流体出口容座对准时,皮条可至少部分地展开。皮条可允许用户从壳体201外部拉动流体出口111,从而有助于其移除。根据图10A至图10B的实施方案,流体出口经由柔性管道114连接到相关联的转移器械,这允许在壳体201保持静止时移除和操纵流体出口。柔性管道114与狭槽208对准,这允许柔性管道的一部分通过狭槽释放以允许操纵流体出口。因此,在图10A至图10B的实施方案中,一旦多个容器被刺穿,就可暴露流体出口111并且可由用户触及所述流体出口来连接递送装置。这种布置可确保在连接递送装置之前至少部分地重构药用流体。
如图10B所示,流体出口111设置在流体出口容座213中并且当重构装置被致动时可由用户物理地触及。根据图10B的实施方案,流体出口111是包括外部螺纹113的鲁尔激活装置,所述外部螺纹被配置为接收注射器或其他递送装置的对应螺纹。流体出口111包括柔性皮条112,所述柔性皮条被配置为折叠在重构装置壳体内部,然后在装置被致动时展开。皮条112可由包括塑料膜、橡胶等任何合适的柔性材料形成。用户可拉动皮条以移除流体出口111,否则可能很难抓住所述流体出口并且将其从流体出口容座213中移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皮条112可设置在柔性管道114上而不是流体出口111上,使得柔性管道可用于将流体出口从流体出口容座中移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皮条可为成型套筒,所述成型套筒装配在流体出口111的至少一部分上并且提供用户可抓持皮条并使用所述皮条来将流体出口从流体出口容座中移除的区域。
当然,虽然参考图9至图10B示出并描述了选择性地准许对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的壳体的一个实施方案,但是可设想其他合适的配置。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上部壳体可不包括切口,而是可替代地将上部壳体的壁移出与流体出口容座的对准。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在重构装置的壳体的致动的同时移动可移动部件(例如,凸轮、门等),从而仅在致动之后提供对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流体出口在重构装置致动之前可能对用户是可见的,但是可能至少部分地被阻挡,使得流体出口可能无法被物理地触及。在一个这样的实施方案中,流体出口容座可具有在重构装置未致动时部分地打开的开口。当重构装置被致动时,容座的开口可被扩大或以其他方式进一步打开,使得流体出口可通过开口来物理地触及。当然,流体出口可在装置致动之前保持在重构装置壳体的任何合适的部分中,这包括壳体的下部部分或壳体的上部部分,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壳体的上部部分像图9至图10B的实施方案中所示的那样成形,但是壳体是透明的,使得流体出口是可见的,但是在装置致动之前不可物理地触及。
图11是图7的沿着线11-11截取的重构装置的横截面图,其示出了带有容器的处于未致动状态的重构装置,而图12是图8的沿着线12-12截取的重构装置的横截面图,其示出了带有容器的处于致动状态的重构装置。如图11所示且如先前所讨论,重构装置包括具有上部部分202和下部部分204的壳体201。下部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上部部分中,其中内引导件205提供与上部部分的滑动界面。如图11至图12所示,第一容器300和第二容器350设置在上部部分202中。在图11中,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分别与转移器械的第一尖状物102和第二尖状物105间隔开,使得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保持密封。在图12中,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朝向尖状物102、105移动,使得尖状物同时刺穿第一容器的塞子304和第二容器的塞子354。当从未致动位置移动到致动位置时,用户可将壳体201的下部部分204放置在平坦表面上以用作基座。用户之后可将力施加到壳体的弯曲的顶部表面203以使上部部分202朝向下部部分204移动,从而将第一容器300和第二容器350移动成与尖状物接触。一旦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被刺穿,就可开始重构过程,先前参考图3至图6描述了所述重构过程的示例性实施方案。
应当注意,虽然图11至图12中示出了壳体201的特定实施方案,但是壳体可采取任何合适的形状以允许两个容器选择性地朝向流体转移器械的一个或多个容器接收端移动。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壳体的上部部分可被接收在下部部分的内部。作为另一个实施方案,壳体的顶部表面203可不弯曲或者可弯曲较小的程度。另外,上部壳体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保持特征件以将第一容器300和第二容器350固定在其中。例如,可采用对应于容器的形状的凸片、突出部和/或搁架来保持容器与转移器械之间的间距。另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采用一个或多个偏置构件以使重构装置朝向未致动位置偏置,使得必须将阈值力施加到上部部分来致动重构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转移器械可为与壳体的下部部分不同的部件。也就是说,重构装置的转移器械和壳体可单独地形成。壳体的下部部分可包括被配置为接收转移器械的狭槽或转移器械接收部分。转移器械可利用任何合适的配置固定到下部部分,所述合适的配置包括但不限于机械紧固件(例如,螺杆、螺栓等)、卡扣配合凸片和粘合剂(例如,胶水、环氧树脂等)。这种布置可允许在与重构装置壳体组装之前对转移器械的流体通路进行灭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包括可能对某些灭菌过程敏感的其他部件,诸如药剂容器或电子器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具有可在与装置壳体组装之前单独地灭菌的转移器械可避免对整个重构装置进行灭菌的需求,并且因此对某些灭菌过程敏感的部件不需要暴露于此类过程。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可在包装容器中储存和运输。包装容器可被形成为蛤壳式包装或泡罩包装,所述包装具有对应于重构装置的壳体的形状的形状。包装容器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突出部或凸片,其阻止壳体的上部部分相对于壳体的下部部分移动,反之亦然。也就是说,一个或多个突出部或凸片可接合上部部分以将其保持在未致动位置。这种布置可确保重构装置在运输和储存期间不会在无意中被致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重构装置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锁定闩锁,所述锁定闩锁在装置致动之后将壳体永久地锁定在致动位置,所述重构装置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相对于彼此可在致动位置与未致动位置之间移动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设置在壳体的下部部分中的闩锁可在上部壳体移动到致动位置时捕获并永久地保持壳体的上部部分。闩锁可设置在壳体内部,使得用户无法触及所述闩锁。因此,壳体可被有效地锁定在致动位置,并且上部部分无法无损地移回到未致动位置。这种布置可阻止用户拆开重构装置或者抑制从重构装置取回用过的容器的企图。
图13是重构装置的转移器械100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侧正视图。如图13所示,转移器械包括第一尖状物102和第二尖状物。类似于参考图1描述的示意图,第一尖状物102与空气入口108和第一流体路径103相关联。空气入口包括疏水过滤器,所述疏水过滤器允许空气进入第一流体路径103,同时防止流体逸出第一流体路径。第二尖状物105与延伸到流体出口连接器115的第三流体路径107相关联。第二流体路径在第一尖状物102与第二尖状物105之间延伸,如将参考图14进一步讨论的。根据图13的实施方案,流体出口111经由柔性管道114连接到第三流体路径107,使得流体出口可相对于第一尖状物和第二尖状物移动。流体出口111被配置为鲁尔激活阀,并且包括皮条112,所述皮条被配置为协助用户将流体出口从重构装置壳体中移除。根据图13的实施方案,流体出口111与空气入口108相邻,使得转移器械有效地形成几何回路。另外,在如图13所示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有流体路径的部分在转移器械中彼此共面。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转移器械100的尖状物102、105中的每一者可具有被配置为密封和/或保护转移器械中所设置的流体路径的对应的护套。护套可被布置成是可压缩的并且当容器被尖状物刺穿时被尖状物102、105破坏掉。这种布置可帮助转移器械的经过灭菌的流体路径在重构装置的储存和运输期间保持无菌。另外,在一个容器先于另一个容器被刺穿并且流体地连接到转移器械的情况下,护套可为尖状物提供流体密封,这防止了任何重构流体或药剂的损失。
图14是图13的沿着14-14截取的转移器械100的顶视横截面图,其示出了各种流体路径的几何布置。如图14所示,第一流体路径103在空气入口108与第一尖状物102的位置之间延伸。第一流体路径103在第一尖状物中限定第一管腔120。第二流体路径104在第一尖状物中限定第二管腔122并且在第二尖状物105中限定第三管腔124。止回阀109沿着第二流体路径104定位。最后,第三流体路径107在第二尖状物中限定第四管腔126,并且延伸到流体出口连接器115。如前所述,流体出口连接器可接收柔性管道,所述柔性管道形成通向可移动的流体出口的连续流体路径。
根据图14的实施方案,转移器械100以紧凑的矩形形状布置。流体路径以及第一尖状物102和第二尖状物105的平行的类似回路的布置使得含有转移器械的重构装置的尺寸可被减小以便于运输和处理。也就是说,流体通路的至少一部分在其自身上弯曲,而不是在单个线性路径中延伸。如图14所示,第一流体路径103、第二流体路径104和第三流体路径107的部分都彼此平行。实际上,流体路径中的每一者具有平行于转移器械的纵向轴线X-X的部分。此外,根据如图14所示的一些实施方案,第一流体路径103的至少一部分可跨纵向轴线X-X成镜像以形成第二流体路径104的至少一部分。同样,第二流体路径104的至少一部分可跨纵向轴线X-X成镜像以形成第三流体路径107。因此,流体路径至少部分地跨纵向轴线对称以减小转移器械的总体尺寸。应当注意,虽然图14的第一流体路径、第二流体路径和第三流体路径包括流体路径改变方向的弯曲部分,但是可采用任何合适的布置来改变流体路径的方向。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流体路径可包括使流体路径的方向转变的一个或多个角部分。
虽然在图14的实施方案中示出了矩形形状的转移器械,但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转移器械可采取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转移器械可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另一种合适的形状,并且本公开在此方面不受此限制。
根据图14的实施方案,转移器械100可具有非常适合于放置在紧凑的重构装置中的矩形尺寸。也就是说,转移装置的总宽度W小于转移装置的总长度L。具体地,根据图14的实施方案,长度L与宽度W之间的比率可在3与5之间。因此,转移器械的长度可比转移器械的宽度长3到5倍,从而使其非常适合于容纳线性布置的容器。由于转移器械可包括经由柔性管道连接的可移动的流体出口(参见图13),因此在尖状物102、105、入口108和流体出口连接器115之间延伸的流体路径可平行地布置以减小采用转移器械的重构装置的总体尺寸。换句话说,第一流体路径103和第三流体路径107出现回转以平行于第二流体路径104延伸,从而减小转移器械的总长度而不会显著增加宽度。当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采用任何适当的长度与宽度比,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
图15是重构和药用流体递送过程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流程图。在步骤500处,将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提供在壳体内,其中壳体的上部部分至少部分地封闭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可分别包括重构流体和用于重构的药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省略步骤500,并且所述过程可开始于步骤502。在步骤502处,将力施加到壳体的上部部分,从而使上部部分从第一未致动位置移动到第二致动位置。将力施加到上部部分可包括在朝向上面放置有壳体的平坦表面的线性方向上将力施加到上部部分。在步骤504处,当上部部分移动到致动位置时,利用第一尖状物刺穿第一容器,并且利用第二尖状物刺穿第二容器。在步骤506处,允许流体从第一容器流动到第二容器以占据第二容器中的真空。允许流体流动到第二容器可包括使流体移动经过设置在第一尖状物与第二尖状物之间的止回阀,并且以有助于促成重构的速度将流体排出到第二容器中。在步骤508处,将流体与第二容器中的药物产品或药剂混合以产生药用流体。在步骤510处,将注射器(或其他递送装置)联接到流体出口以从第二容器中抽出药用流体。
图16是重构和药用流体递送过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流程图。在步骤600处,将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提供在壳体内,其中壳体的上部部分至少部分地封闭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可分别包括重构流体和用于重构的药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省略步骤600,并且所述过程可开始于步骤602。在步骤602处,将力施加到壳体的上部部分,从而使上部部分从第一未致动位置移动到第二致动位置。将力施加到上部部分可包括在朝向上面放置有壳体的平坦表面的线性方向上将力施加到上部部分。在步骤604处,当上部部分移动到致动位置时,利用第一尖状物刺穿第一容器,并且利用第二尖状物刺穿第二容器。在步骤606处,允许流体从第一容器流动到第二容器以占据第二容器中的真空。允许流体流动到第二容器可包括使流体移动经过设置在第一尖状物与第二尖状物之间的止回阀,并且以有助于促成重构的速度将流体排出到第二容器中。在步骤608处,将注射器联接到流体出口以从第二容器中抽出药用流体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将注射器手柄移离流体出口。在步骤610处,通过注射器将药用流体的抽出部分投送回到第二容器中。例如,步骤610可通过将注射器手柄压向流体出口,从而增加药用流体的压力来完成。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图16所示的步骤608和610可被采用于第二容器中不存在真空或不存在足够的真空以将重构流体从第一容器抽吸到第二容器中的过程中。在此类实施方案中,注射器可用于将流体从第一容器抽吸到第二容器中,并且最终抽吸到注射器中。一旦流体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注射器内,就可将流体的抽出部分投送回到第二容器中以将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内容物混合在一起,并且可重复所述过程直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内容物充分混合为止。
图17是重构和药用流体递送过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流程图。在步骤650处,将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提供在壳体内,其中壳体的上部部分至少部分地封闭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可分别包括重构流体和用于重构的液体药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省略步骤650,并且所述过程可开始于步骤652。在步骤652处,将力施加到壳体的上部部分,从而使上部部分从第一未致动位置移动到第二致动位置。将力施加到上部部分可包括在朝向上面放置有壳体的平坦表面的线性方向上将力施加到上部部分。在步骤654处,当上部部分移动到致动位置时,利用第一尖状物刺穿第一容器,并且利用第二尖状物刺穿第二容器。在步骤656处,允许流体从第一容器流动到第二容器。根据图17的实施方案,流体可能不会自动地从第一容器流动到第二容器。然而,一旦容器被刺穿,重构流体和液体药剂就可至少部分地混合。在步骤658处,将注射器联接到流体出口以从第二容器中抽出药用流体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将注射器手柄移离流体出口。在步骤658处,所有的液体药剂和重构流体可在单次抽吸中抽吸到注射器中。在任选的步骤660处,通过注射器将药用流体的抽出部分投送回到第二容器中。例如,步骤660可通过将注射器手柄压向流体出口来完成。如果药剂和重构流体没有充分混合,则可采用步骤660。在一些情况下,可重复步骤658和660以更彻底地混合重构流体和药剂。
图18是与一个或多个远程装置通信的重构装置700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如图18所示,重构装置在形状和尺寸上类似于参考图2描述的重构装置。重构装置包括壳体701,所述壳体包括上部部分702和下部部分704。上部部分被配置为相对于下部部分滑动,并且内引导件705被接收在上部部分中以在上部部分在未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滑动时支撑和引导所述上部部分。根据图18的实施方案,重构装置700包括:处理器708(例如,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处理器连同通信装置710一起设置在下部部分704中;以及内部电源,所述内部电源被配置为电池712。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一系列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存储在设置在下部部分704上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通信装置被配置为通过有线和无线协议中的至少一者来发射信号。例如,通信模块可被配置为无线收发器,所述无线收发器被配置为通过以下项中的一者或多者与一个或多个远程装置通信:蓝牙、低功耗蓝牙、Wi-Fi、802.15.4、ZigBee、GSM、HSPA、CDMA和/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协议。电池712可为任何合适的电池,诸如NiMH、锂离子或碱性电池,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可包括标记,诸如QR码或其他标识标签(例如,条形码)。这种标记可被采用来允许重构装置连接到应用程序(例如,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或以其他方式由补充的远程装置(例如,智能手机)跟踪。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利用适当的读取器或相机扫描QR码可将关于药剂剂量、药物认定和/或设置在重构装置中的药剂的体积的信息导入补充的远程装置中以向用户显示。补充装置还可跟踪时间、剂量、频率、药物批次信息和其他医学相关参数,以使得用户或医生能够监测延长的治疗过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QR码或其他标记可远离视线隐藏在重构装置壳体内部,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挡以防止在装置致动之前被触及。一旦装置被致动,就可显露或以其他方式触及QR码以供用户扫描。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且如图18所示,重构装置的电子器件可能仅在重构装置被致动之后才被激活。也就是说,当上部部分702处于未致动位置时,处理器708和通信装置710可为休眠的、睡眠的或与电源电断开。当上部部分702移动到致动位置(例如,更靠近下部部分704,使得例如上部部分的最底表面更靠近下部部分的基部)时,可触发一个或多个开关以唤醒处理器和通信装置或将它们连接到电源。因此,板载电源在运输和储存期间可能不会被耗尽,并且可保留当装置被致动时足以为重构装置供电的电荷。根据图18的实施方案,重构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的下部部分704中的第一霍尔效应传感器716和第二霍尔效应传感器718。霍尔效应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设置在上部壳体上的磁体714的即时存在。也就是说,第一霍尔效应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上部部分702何时处于未致动位置,而第二霍尔效应传感器被配置为感测上部部分702何时处于致动位置。当磁体714移动成与第二霍尔效应传感器718相邻时,可激活处理器708和通信装置710。当然,虽然图18中示出了霍尔效应传感器,但是可采用任何合适的开关或传感器来确定上部部分的位置,所述合适的开关或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线性电位计或微型开关。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且如图18所示,重构装置700可包括被配置为LED的一个或多个视觉指示器720,所述视觉指示器向用户指示重构装置的一种或多种状态。视觉指示器可由处理器708控制并且可通过将上部部分702移动到致动位置来激活。视觉指示器可在重构过程正在进行时指示重构装置的一种或多种状态。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至少一个指示器可指示重构装置何时被致动并且重构流体在流动并与药剂混合。在另一个实例中,至少一个指示器可基于来自实时时钟模块的输入而指示重构流体何时已经与药剂混合了合适的时间,从而指示何时适合通过递送装置(例如,注射器)从重构装置中抽出药用流体。根据一个这样的实例,一个或多个视觉指示器720可在重构流体与药剂混合时显示第一颜色,并且一旦重构流体已经与药剂混合了预定时间就显示第二颜色。在另一个这样的实例中,一个或多个视觉指示器720可在重构流体与药剂混合时以第一模式闪烁,并且一旦重构流体已经与药剂混合了预定时间就以第二模式闪烁或显示单色。在又一个实例中,重构装置可包括取向传感器(例如,加速度计、陀螺仪等)并且指示器可指示重构装置何时处于预定取向,或者相反重构装置何时处于不同于预定取向的取向。当然,以上实例中的任一者都可单独地采用或以彼此的任何组合采用以向用户传递期望的信息,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
视觉指示器对状态的指示可由处理器708协调,所述处理器可接收并处理来自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的信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视觉指示器可为颜色编码的,以在重构过程期间传递重构装置的一般状态。例如,视觉指示器可在错误状态下亮起红色,在重构流体与装置内部的药剂混合时亮起黄色,并且在准备好从装置中抽出药用流体时亮起绿色。当然,任何合适的颜色或闪烁模式都可用于指示任何期望的状态,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信装置710还可向远程装置传达重构装置的状态,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可包括被配置为照亮设置在重构装置内的容器的一个或多个光源。
根据图18的实施方案,重构装置700被配置为与一个或多个远程装置通信,所述一个或多个远程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721、移动装置722和远程服务器724。通过这种通信传递的信息可与一个或多个参与方共享,所述一个或多个参与方可以不同的方式使用所述信息。通信可为任一方向上的单向通信,或双向通信。通信可利用任何合适数量的本地或外部网络(包括互联网),以与远程装置通信。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可使用短程通信协议来与基站或本地中继器通信,诸如蓝牙、ZigBee、红外传输和射频(RF)通信。因此,如果重构装置缺乏诸如Wi-Fi或蜂窝网络技术等远程通信能力,或者如果用户没有激活这些通信能力,则重构装置仍然可与本地中继器无线地通信。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还可使用短程通信协议来与诸如移动装置的邻近外部装置无线地通信。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可在较长的距离上与其他外部装置无线地通信,诸如直接与远程服务器724或个人计算机721通信。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可向一个或多个远程装置发送包括信息的消息。所述信息可包括时间信息、剂量、药品批次信息和其他医学相关参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可包括被配置为向处理器708提供位置信息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传感器。在此类实施方案中,信息可包括来自GPS传感器的位置信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可包括被配置为检测重构装置的运动和/或取向的加速度计。在此类实施方案中,信息可包括来自加速度计的取向、平均加速度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可包括被配置为检测重构装置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在此类实施方案中,信息可包括来自温度传感器的当前温度、平均温度、峰值高温、峰值低温等。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700可直接和/或间接地与多个不同的参与方交互,所述不同的参与方可利用来自重构装置的信息和/或向重构装置发送命令或其他信息。作为第一实例,来自重构装置的信息可直接或间接地发送给患者。患者可从以下项获得信息:重构装置上的视觉指示器720、可能正在运行重构装置的配套应用程序的移动装置722或远程服务器724。作为一个实例,患者可使用移动装置来经由互联网网站或其他程序从远程服务器724获得信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户可访问“患者服务”特征,所述特征可用作对用户的一种类型的客户服务。用户可经由电话呼叫、短信、网站、实时聊天或其他合适的通信方式与此服务联系,以获得与重构装置和/或药品相关的帮助。作为一个实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可使用患者服务特征来接受有关以下项的培训:如何使用重构装置和/或与重构装置相关的任何附件,如何解决可能已经出现的任何问题,或者询问与重构装置或药品相关的任何问题。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可使用患者服务特征来帮助解决与付款和/或保险相关的问题。患者服务可能需要从患者的重构装置访问信息,以便帮助患者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一些问题。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信息可从远程服务器724获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700可直接或间接地与诸如医院、诊所等医疗保健提供者、以及诸如护士或医生等人员通信。医疗保健提供者可从远程服务器724或从重构装置700接收信息的诸如移动装置722的其他外部装置获得信息。或者,医疗保健提供者可与重构装置700直接通信。可被发送给医疗保健提供者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何时服用一定剂量、递送多少药品、患者出现的症状等。医疗保健提供者可使用所述信息来监测患者依从性并且/或者确定药品的功效和/或患者所用药品的剂量方案。根据所述信息,医疗保健提供者可例如选择向患者提供教育培训和/或鼓励,并且/或者可调整患者的治疗。重构装置与医疗保健提供者之间的通信可为单向或双向通信。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医疗保健提供者可能能够经由重构装置本身向患者发送诸如提醒或警报等消息,或者例如经由患者结合重构装置一起使用的移动装置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向所述移动装置发送所述消息,所述应用程序可能专门用于重构装置和/或正在使用重构装置的特定治疗。通过移动装置上的应用程序,或通过重构装置本身,患者可能能够直接向医疗保健提供者发送问题或疑虑,所述医疗保健提供者之后可回过来向患者提供回复。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从重构装置700传达的信息可与患者的电子健康记录整合。记录可包括诸如何时服用一定剂量、递送多少药品、患者出现的症状等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700可直接或间接地与付款人(也称为保险公司)通信。付款人可使用来自重构装置的信息来监测诸如患者依从性、药品功效和治疗方案功效等方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付款人可尝试鼓励或奖励某些行为。例如,付款人可通过降低费率或提供折扣来奖励具有良好依从性的患者。付款人还可通过向患者和/或医疗保健提供者发送治疗提醒或警报来鼓励依从性。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过来自和/或前往重构装置700的通信传递的信息可用于数据分析,所述数据分析可被多个参与方使用。例如,供应商(例如,药品和/或重构装置的生产商)可使用来自重构装置的信息来确定用户最常使用什么特征以及何时发生错误或问题、发生了什么错误或问题等。所述信息可能能够被归入不同的类别,诸如年龄、性别、收入、经验水平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为数据分析而收集的信息可为匿名的并且不含PHI(患者健康信息)。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所述信息可含有PHI。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从重构装置700收集的信息可帮助提供药品的性能。发明人已经了解到,在临床试验之外,当药品已经传播到更广泛的公众中时,可能很难评估所述药品的性能。来自重构装置以及诸如移动装置和/或医疗保健提供者等其他来源的通信可帮助提供关于药品和/或重构装置的性能的信息。可例如经由移动装置上运行的配套应用程序中构建的电子症状日记从患者收集关于患者的症状和治疗进展的信息,并且/或者可从医疗保健提供者在患者的寻医就诊期间所做的笔记中收集所述信息。所收集的信息可帮助供应商了解未来的配方和/或重构装置设计,并且积极的性能可用于帮助推广药品的使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过来自和/或前往重构装置700的通信传递的信息可用于协助供应链管理。所述信息可包括对以下项的标识:使用什么药品,以及何时使用药品(例如,通过发送批次/分批编号或与药品相关联的其他标识符来实现)。信息还可包括药品使用的地理区域。此类信息可帮助药品供应商了解药品例如在世界的各个区域中的供应和需求,如药品的实际使用所反映的(这与受限于处方填写信息形成比较)。这可帮助供应商了解在某些区域是否应当储备更多或更少的药品,在某些区域是否增加营销工作,和/或过去的营销工作是否有效地增加了需求。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700可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所述NFC模块允许类似于智能手机的远程装置与通信装置710配对。也就是说,NFC模块可将配对信息传递到具有对应的NFC模块的装置,从而允许避免典型的配对过程。这种布置可有益于实现重构装置通信,而不用预先配对装置或以其他方式使远程装置准备好专门用于重构装置。
应当注意,虽然图18的实施方案描绘了重构装置,但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类似于图18的装置可为被配置为聚集药用流体而不是重构固体药剂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因此,参考图18描述的各种特征和方法也适用于被配置用于聚集流体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应当注意,虽然图18的装置被配置用于触及并递送两个容器的内容物,但是可采用任何合适数量的容器。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类似于参考图18描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可包括单个容器、两个容器、三个容器、四个容器、五个容器或任何合适数量的容器。因此,参考图18描述的各种特征和方法也适用于具有任何数量容器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或重构装置,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
图19A至图19B是分别处于未致动状态和致动状态的重构装置8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根据所描绘的实施方案,重构装置包括壳体802,所述壳体含有第一容器300和第二容器350。所述装置还包括被布置为倾斜平面的第一致动器806A和第二致动器806B。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被配置为移动到壳体802中以致动重构装置。具体地,致动器被配置为移动对应的第一楔形物808A和第二楔形物808B。第一楔形物和第二楔形物被配置为使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朝向壳体802的基部804移动,以分别被第一尖状物和第二尖状物刺穿。也就是说,如图19A至图19B所示,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可被挤压或以其他方式压入壳体802中以朝向壳体的基部804向下驱动第一楔形物和第二楔形物。由于致动器和楔形物的倾斜平面相互接合,因此致动器的侧向移动被转换为楔形物的向下移动以驱动并刺穿容器。这种布置可提供刺穿容器的机械优势。
图20A至图20B是分别处于未致动状态和致动状态的重构装置9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如图20A至图20B所示,重构装置包括具有上部部分902和下部部分904的壳体。上部部分可相对于下部部分移动(例如,可滑动),其中上部部分从未致动位置朝向下部部分移动到致动位置。重构装置包括固定到下部部分的螺栓906。螺母908和手柄910螺纹地联接到螺栓并且相对于上部部分固定。因此,用户可转动手柄910以使上部部分朝向下部部分移动并且致动重构装置。这样做可利用第一尖状物102刺穿第一容器300,并且利用第二尖状物105刺穿第二容器350。
图21A至图21B是分别处于未致动状态和致动状态的重构装置10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如图21A至图21B所示,重构装置包括具有上部部分1002和下部部分1004的壳体。上部部分可相对于下部部分移动(例如,可滑动),其中上部部分从未致动位置朝向下部部分移动到致动位置。重构装置包括可旋转地联接到下部部分1004的杆件1008。杆件1008从上部部分1002中的狭槽1006突出,使得杆件可将力施加到上部部分。因此,为了致动重构装置,可将杆件从图21A所示的上部位置向下朝向下部部分移动以对应地使上部部分朝向下部部分移动。这样做可利用第一尖状物102刺穿第一容器300,并且利用第二尖状物105刺穿第二容器350。
图22是转移器械11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如图22所示,转移器械包括形成为第一板1102的一部分的第一尖状物1111和第二尖状物1114。转移器械还包括第二板1104,所述第二板与第一板形成流体通路,并且与第三板1106形成过滤器腔室1117。转移器械包括入口1109(例如,空气入口),所述入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包括疏水过滤器。入口连接到第一流体路径1110,所述第一流体路径弯曲到第一尖状物1111中并且沿所述第一尖状物向上延伸。第二流体路径1112从第一尖状物1111延伸到第二尖状物1114。设置在第二流体路径中的是止回阀1119,所述止回阀允许从第一尖状物到第二尖状物的单向流动。第三流体路径1115从第二尖状物1114延伸并且包括过滤器入口1116。过滤器入口允许流体从第一板1102与第二板1104之间的第三流体路径流动到设置在第二板1104与第三板1106之间的过滤器腔室1117。过滤器可定位在过滤器腔室中以有效地过滤流向流体出口的药用流体。过滤器腔室的布置可允许采用表面积较大的过滤器。过滤器腔室终止于出口1118,所述出口可被形成为或联接到如参考本文描述的先前的实施方案所讨论的任何合适的流体连接器。
图23是图22的沿着线23-23截取的转移器械的侧横截面图。如图23所示,转移器械由三个不同的板形成。第一板1102包括第一尖状物1111和第二尖状物1114。第二板1104与第一板形成流体路径,并且与第三板1106形成过滤器腔室1117。第三板与第二板1104形成过滤器腔室。应当注意,虽然图22的转移器械由三个不同的板形成,但是转移器械可由单个整体件或者形成各种流体路径的任何合适数量的部件形成。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转移器械可由连结在一起以形成多个流体路径的两个不同的板形成。
同样如图23所示,流体路径延伸到第一尖状物和第二尖状物的管腔中。也就是说,第一流体路径1110延伸到设置在第一尖状物1111中的第一管腔1120中。第三流体路径1115延伸到设置在第二尖状物1114中的第四管腔1126中。
图24是图22的沿着线24-24截取的转移器械的顶视横截面图,并且图25是图22的沿着线25-25截取的转移器械的顶视横截面图。如图24所示,流体路径以类似于本文先前讨论的实施方案的回路状配置进行布置。也就是说,第一流体路径1110和第三流体路径1115相对于第二流体路径1112以成镜像的平行布置进行设置。然而,代替出口1118设置在与入口1109相邻处,出口1118设置在转移器械的在过滤器入口1116对面的相对侧上。如图24所示,第一流体路径1110延伸到第一管腔1120中。第二流体路径1112从第二管腔1122延伸并且延伸到第三管腔1124中。第三流体路径1115从第四管腔1126延伸到过滤器入口1116。图25示出了以跑道或方化矩形形状延伸的过滤器腔室1117。过滤器腔室被配置为接收并保持平面过滤器(例如,1微米过滤器),所述平面过滤器过滤通过过滤器腔室的流体。根据图25的实施方案,出口1118被配置为使得流体从过滤器入口1116向下流动,之后通过出口往回向上抽吸以递送到患者。这种布置确保了流体在被递送之前通过过滤器。图26是转移器械12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如图26所示,转移器械包括由管隔开的两个尖状物壳体。也就是说,第一尖状物壳体1202包括第一尖状物1203和入口1204。第二尖状物壳体1210包括第二尖状物1211。连接尖状物壳体的是管1220。管1220可为柔性的或刚性的。这种布置允许使用相同的尖状物壳体针对各种容器尺寸来改变尖状物1203、1211的中心到中心间距。也就是说,管1220可被调换以具有各种不同的长度,以适应重构装置的不同尺寸的实施方案。
图27是图26的沿着线27-27截取的转移器械1200的侧横截面图,并且图28是沿着线28-28截取的转移器械的顶视横截面图。如图27至图28所示,转移器械1200具有线性布局。第一尖状物壳体1202包括连接到第一流体路径1205的入口。第一流体路径从入口延伸到设置在第一尖状物1203中的第一管腔120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空气入口1204可包括疏水过滤器以防止转移器械中的流体损失,同时允许空气进入转移器械。第一尖状物壳体还包括连接到设置在第一尖状物中的第二管腔1207的第二流体路径1208。第二流体路径连接到管1220,并且具体是连接到管流体路径1221。第二尖状物壳体1210包括第三流体路径1212,所述第三流体路径连接到管流体路径1221并且延伸到设置在第二尖状物1211中的第三管腔1214。因此,第二流体路径1208、管流体路径1221和第三流体路径1212形成从第二管腔1207到第三管腔1214的连续流体路径。止回阀1213设置在第三流体路径1212中并且允许从第二管腔1207到第三管腔1214的单向流动。第二尖状物壳体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尖状物1211中的第四管腔1215。第四流体路径1216在第四管腔1215与过滤器腔室1217之间延伸。过滤器腔室进而连接到出口1218,在所述出口处,可从转移器械中抽出流体。过滤器可设置在过滤器腔室中以对从转移器械中抽出的流体进行过滤。
图29是尖状物1300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横截面示意图。如图29所示,尖状物包括终止于第一开口端1304的第一流体路径1302。根据图29的实施方案,第一开口端相对于尖状物插入方向S所成的角度为角度α。具体地,第一开口端垂直于尖状物刺穿或插入方向并且α等于90度。因此,如果流体迅速地离开第一开口端1304,则流体可在容器中产生涡流以有助于重构流体和药剂的混合。如图29所示,尖状物包括终止于第二开口端1308的第二流体路径1306。与第一开口端形成对比,第二开口端平行于尖状物插入方向。当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可为对称的或者具有相对于尖状物插入方向所成的角度的任何组合,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
图30是尖状物14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横截面示意图。如图30所示,尖状物包括终止于第一开口端1404的第一流体路径1402。根据图30的实施方案,第一开口端相对于尖状物插入方向S所成的角度为角度β。具体地,第一开口端相对于尖状物插入方向以非垂直角度β倾斜,所述非垂直角度等于大约45度。因此,如果流体迅速地离开第一开口端1404,则流体可在容器中产生涡流以有助于重构流体和药剂的混合。如图30所示,尖状物包括终止于第二开口端1408的第二流体路径1406。与第一开口端形成对比,第二开口端平行于尖状物插入方向。当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一开口端或第二开口端可相对于尖状物插入方向倾斜任何合适的角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开口端相对于尖状物插入方向的角度可为15度、30度、60度、75度或1度与90度之间的任何其他角度。
图31是尖状物15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横截面示意图。如图31所示,尖状物包括终止于多个第一开口端1504A、1504B、1504C的第一流体路径1502。根据图31的实施方案,第一开口端相对于尖状物插入方向S成角度。具有多个开口端的第一流体路径的布置可改变迅速地通过第一流体路径的流体的流动特性。例如,相对于具有单个第一开口端的布置,多个开口端可减小流体离开第一流体流动路径的总的力和速度。如图31所示,尖状物包括终止于第二开口端1508的第二流体路径1506。与第一开口端形成对比,第二开口端平行于尖状物插入或刺穿方向。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可包括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可释放地保持在重构装置的壳体中,直到联接上递送装置为止。图32A至图32D描绘了一个这样的重构装置16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如图32A至图32D所示,重构装置包括具有上部部分1602和下部部分1604的壳体。上部部分可相对于下部部分移动(例如,可滑动),其中上部部分从未致动位置朝向下部部分移动到致动位置。壳体的上部部分1602包括切口1606,所述切口被配置为选择性地提供对设置在重构装置壳体内部的流体出口1610的物理触及。也就是说,流体出口1610在壳体处于未致动位置时不可物理地触及,但是在重构装置被致动时可通过切口1606物理地触及。流体出口1610通过保持器1608可释放地保持在重构装置壳体内部,所述保持器被配置为邻接设置在流体出口1610上的突出部1612。保持器和突出部被布置成使得递送装置(例如,注射器)与流体出口1610的联接将流体出口从重构装置壳体中释放。流体出口之后可从壳体中移除并且进行移动,因为流体出口1610通过柔性管道1616连接到重构装置的转移器械。
在图32A所示的状态下,重构装置处于未致动状态。也就是说,上部部分1602尚未朝向下部部分1604移动。因此,切口1606未与流体出口1610对准,使得流体出口1610对于用户而言是不可物理地触及的。根据图32A的实施方案,当装置未致动时,流体出口整个保持在壳体内,但是可设想其他配置。例如,流体出口可部分地设置在壳体中并且被阻挡,直到重构装置被致动为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流体出口在重构装置致动之前可能对用户是可见的,但是可能至少部分地被阻挡,使得流体出口可能无法被物理地触及。在图32A中为清楚起见以点划斜线将流体出口1610示出为是阴影的。
在图32B所示的状态下,重构装置已经被致动。也就是说,壳体的上部部分1602已经朝向壳体的下部部分1604移动。如参考本文描述的其他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讨论,重构装置的致动可刺穿重构装置壳体内的流体容器。如图32B所示,切口1606与流体出口1610对准,使得流体出口1610可由用户在重构装置壳体外部物理地触及。如图32B所示,流体出口1610的突出部1612设置在保持器1608的内部(即,设置在保持器的相对于重构装置壳体的内侧上)。因此,尽管流体出口1610可物理地触及,但是保持器1608将流体出口可释放地保持在重构装置壳体内部。另外,保持器1608可提供摩擦阻力以抵抗流体出口1610在重构装置壳体内部的旋转。在图32B的实施方案中,保持器和流体出口被配置为使得将递送装置完全联接到流体出口会将流体出口从重构装置壳体中释放。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流体出口可保持在重构装置壳体中,直到合适的递送装置完全联接到重构装置为止。在图32B的实施方案中,保持器被配置为允许通过递送装置将旋转力施加到流体出口1610以将突出部1612从保持器中释放,如将参考图32C进一步讨论的。根据图32B的实施方案,切口1606的尺寸和形状可被设计成使得壳体的上部部分1602可阻止用户利用除合适的递送装置之外的一些事物物理地触及流体出口1610。例如,切口的尺寸和形状可被设计成使得多个手指可能无法穿过切口插入以抓持流体出口1610,但是可将类似于注射器的递送装置插入穿过切口以与流体出口对接。以此方式,切口1606可促成递送装置的正确使用以将流体出口联接到递送装置。
在图32C所示的状态下,递送装置(例如,注射器)1614已经联接到设置在重构装置内部的流体出口1610。在图32A至图32D的实施方案中,流体出口1610包括外螺纹并且被配置为鲁尔激活装置。因此,递送装置1614包括被配置为接合流体出口的螺纹的对应的螺纹。当重构装置处于图32B所示的状态时,递送装置1614可螺纹地联接到流体出口(例如,通过顺时针旋转递送装置),同时保持器1608提供摩擦阻力以维持流体出口的旋转位置。由于递送装置是螺纹地联接,因此流体出口1610可保持在重构装置壳体内,直到递送装置完全联接到流体出口为止。一旦递送装置完全联接,递送装置的进一步旋转就可克服保持器1608的摩擦阻力并且将流体出口1610旋转到图32C所示的状态,其中突出部1612不再与保持器1608对准。流体出口的这种旋转可向用户提供递送装置已经完全联接到流体出口,并且流体出口可从重构装置壳体中释放的指示。
如图32D所示,流体出口1610已经从重构装置壳体中释放并且已经经由切口1606移除。如前所述,一旦递送装置1614螺纹地联接到流体出口1610,突出部1612就可脱离保持器1608。因此,拉动递送装置1614可经由切口1606移除流体出口1610。如图32D所示,流体出口经由柔性管道1616连接到重构装置,使得流体出口1610可被移动到期望的位置。当流体出口1610从重构装置壳体中移除时,柔性管道1616可从重构装置壳体内部延伸或展开。
虽然参考图32A至图32D描述了包括可释放地保持在壳体中直到联接上递送装置为止的流体出口的重构装置壳体的一个实施方案,但是可设想其他配置并且本公开在此方面不受此限制。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流体出口可通过易碎连接部联接到重构装置壳体,所述易碎连接部可因为将递送装置联接到流体出口而碎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递送装置联接到流体出口可释放将流体出口保持在重构装置壳体中的闩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流体出口可与重构装置壳体形成摩擦配合,其中将递送装置联接到流体出口克服了摩擦配合。用户可采用递送装置的任何合适的运动或运动的组合来将流体出口从重构装置壳体中释放,这包括推、拉、旋转和扭转。
在图33至图35中示出了转移器械2100的另一个说明性实施方案。如图33所示,转移器械包括第一尖状物11和第二尖状物14。如图35所示,转移器械包括入口136(例如,空气入口),所述入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包括疏水过滤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转移器械可包括过滤器腔室137以接收入口的疏水过滤器。入口136连接到第一流体路径291,所述第一流体路径形成穿过第一尖状物11的第一管腔。包括第二管腔282、管道290和第三管腔293的第二流体路径将第一尖状物11连接到第二尖状物14。第三管腔293延伸穿过第二尖状物14。设置在第二流体路径中的是止回阀271,所述止回阀允许从第一尖状物到第二尖状物的单向流动。包括延伸穿过第二尖状物14的第四管腔286和通路135的第三流体路径将第二尖状物14流体地连接到出口29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管道可连接到出口298以将流体引出到流体出口(例如,鲁尔连接器或其他连接器)以施用于用户。
第一尖状物11可被形成为第一板262的一部分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所述第一板,并且第二尖状物14可被形成为第二板264的一部分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所述第二板。第一板和第二板可经由互锁装置280相互配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互锁装置280可通过将第二板264上的突出部284接收在第一板262上的凹口283内来形成。应当了解,可颠倒突出部和凹口的位置。此外,可使用其他互锁形状,诸如多个突出部/凹口、其他拼接形状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
在图33至图35的说明性实施方案中,通路135是成型通道,所述成型通道可被成型为第二板264的一部分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所述第二板。然而,应当了解,通路135的其他实施方式是可能的。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通路135可为管道、海波管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布置,因为这方面不受此限制。
在图33至图35的说明性实施方案中,管道290将第一尖状物11连接到第二尖状物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板262、264可分别包括凹口78、79,以适应管道290。然而,应当了解,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成型通路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布置都可代替管道使用来连接第一尖状物和第二尖状物。
如可见于图33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转移器械可包括尖状物护套85、87,所述尖状物护套在重构装置致动之前覆盖尖状物11、14。由于在致动期间容器被向下推到尖状物上,尖状物可刺穿尖状物护套并且刺入容器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尖状物护套可通过在使用之前覆盖尖状物的管腔来帮助防止外来物质进入流体通路中,并且/或者帮助防止无意中过早刺穿容器。
尖状物护套可由硅树脂、塑料、弹性体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
如上文所讨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可被配置为使得对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在致动之前可被阻挡。同样如上文所讨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柔性皮条可联接到流体出口。在壳体的上部部分上的切口与流体出口容座对准之后,可准许用户对柔性皮条的触及。根据一个方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例如拉动凸片的柔性皮条可为覆盖流体出口的盖帽的一部分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所述盖帽。拉动皮条可将盖帽从流体出口上移除以暴露流体出口以用于连接到诸如注射器或其他递送装置等另一个部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流体出口可相对于壳体移动,使得拉动皮条可将流体出口从壳体中移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流体出口与壳体之间的固持力可小于盖帽与流体出口之间的固持力,使得拉动拉动凸片首先导致流体出口从壳体中移除,然后导致盖帽从流体出口上移除。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流体出口相对于壳体是固定的并且没有被配置为在使用期间从壳体中拉出来。
在图36中示出了重构装置3200的一个说明性实施方案,其中装置具有壳体420,所述壳体具有上部部分421和下部部分422。所述装置包括固定到壳体的下部部分422的流体出口430。在图36的说明性实施方案中,流体出口430可与凸缘440一起形成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所述凸缘,所述凸缘进而可附接到壳体的下部部分422的延伸部25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额外凸缘可定位在延伸部250的后面并且可附接到凸片以提供进一步的固持加强。然而,应当了解,流体出口可通过任何合适的附接布置固定到壳体的下部部分,因为这方面不受此限制。
具有拉动凸片434的盖帽432覆盖流体出口430。拉动凸片434可为柔性的,使得当壳体的上部部分421处于未致动状态时,上部部分421的内表面压靠在拉动凸片434上,使得拉动凸片处于折叠或以其他方式压缩的状态。当上部部分421被下推时,上部部分421上的切口424可移动成与流体出口430和盖帽432对准,从而允许拉动凸片434展开并且从切口424延伸出来以供用户触及。
图37A至图37C描绘了重构装置3200的各个操作阶段。在图37A中,所述装置处于未致动状态。壳体的上部部分421的切口424与流体出口间隔开,并且拉动凸片可处于折叠状态,例如抵接上部部分421的内表面。因此,对拉动凸片和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被壳体的上部部分阻挡。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拉动凸片可隐藏在视线之外。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拉动凸片可为可见的(例如,如果上部部分由透明材料制成的话),但是拉动凸片可保持不可被用户触及。
为了将所述装置移动到图37B所示的致动状态,用户可向下推动壳体的上部部分421,从而使上部部分421朝向壳体的下部部分422向下滑动。上部部分421的向下移动使切口424与流体出口430和盖帽432对准,从而允许拉动凸片434展开并且从切口424延伸出来。
用户之后可拉动所述拉动凸片434以移除盖帽432,从而暴露出流体出口430,如图37C所示。在流体出口430暴露的情况下,用户可继续将注射器或其他递送装置附接到流体出口430。
在图38至图40D中示出了重构装置3300的另一个说明性实施方案,其中装置具有壳体820,所述壳体具有上部部分821和下部部分822。所述装置包括可相对于壳体的下部部分822移动的流体出口830。如图38和图39的分解图所示,流体出口830可与夹子310一起形成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所述夹子。夹子310可具有第一支腿317和第二支腿319。在致动之前,夹子可移除地联接到壳体的下部部分822。在致动之后,用户可通过将流体出口从壳体中拉出来将夹子与下部壳体分离。如可见于图39中,壳体的下部部分822的内引导件823可包括狭槽306,所述狭槽的尺寸被设计成接收夹子310的第二支腿319。夹子在图38中被示出为与狭槽306完全接合。如图38所示,在310与狭槽306完全接合的情况下,夹子310和狭槽306可定位在流体出口830的竖直下方。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夹子和/或狭槽可相对于流体出口定位在不同的位置处,诸如在流体出口的竖直上方、左侧或右侧。
在此说明性实施方案中,具有拉动凸片842的盖帽840可在装置致动之前覆盖流体出口430。当用户在装置已经被致动之后拉动所述拉动凸片842时,第二支腿319滑过狭槽306并且离开所述狭槽,从而将夹子和流体出口830从壳体的下部部分822分离。因此,拉动凸片842可用作用户可拉动来将流体出口从壳体中移除的皮条。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盖帽840在流体出口830上的固持力可大于夹子310在壳体的下部部分822上的固持力。因此,拉动所述拉动凸片842可首先导致夹子310离开狭槽306并与所述狭槽分开,之后导致盖帽840与流体出口830分开。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上部部分821的切口824可包括扩展开口825以适应夹子310通过切口的移动。
图40A至图40D描绘了重构装置3300的各个操作阶段。在图40A中,所述装置处于未致动状态。壳体的上部部分821的切口824与流体出口830间隔开,并且拉动凸片可处于折叠状态,抵接上部部分821的内表面。因此,对拉动凸片和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可被壳体的上部部分阻挡。
为了将所述装置移动到图40B所示的致动状态,用户可向下推动壳体的上部部分821,从而使上部部分821朝向壳体的下部部分822向下滑动。上部部分821的向下移动使切口824与流体出口和盖帽840对准,从而允许拉动凸片842展开并且从切口824延伸出来。
然后用户可拉动所述拉动凸片842。由于盖帽840在流体出口上的固持力大于夹子310在壳体的下部部分822上的固持力,因此拉动所述拉动凸片842导致夹子离开壳体的下部部分822的狭槽306。因此,如图40C所示,当用户拉动所述拉动凸片842时,盖帽840和附接到盖帽的流体出口830都可从壳体中拉出来。在流体出口830已经从壳体的下部部分822分离之后,用户可继续拉动所述拉动凸片842以将盖帽840从流体出口830中移除,从而暴露出流体出口830,如图40D所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户可利用一只手拉动所述拉动凸片842,同时利用另一只手抓住流体出口830、夹子310和/或管道313的一部分,以便将盖帽840从流体出口830上拉下来。
在图41至图43C中示出了重构装置3350的另一个说明性实施方案,其中装置具有壳体920,所述壳体具有上部部分921和下部部分922。类似于图38的说明性实施方案,重构装置3300包括可相对于壳体的下部部分922移动的流体出口940。然而,在此实施方案中,如图41和图42所示,流体出口940与两个夹子,即第一夹子320和第二夹子322一起形成或以其他方式附接到所述两个夹子。在致动之前,第一夹子320和第二夹子322可移除地联接到壳体的下部部分92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内引导件928可包括两个延伸凸片360,每个延伸凸片具有狭槽5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狭槽可由两个相对的臂51、53限定。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狭槽可为穿过凸片的通孔。在重构装置致动之前,流体出口940的夹子320、322可被接收在狭槽55内以将流体出口联接到壳体的下部部分922。如图41所示,在夹子320、322被接收在狭槽55内的情况下,狭槽55和夹子320、322可侧接于流体出口的左侧和右侧。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夹子和/或狭槽可相对于流体出口定位在不同的位置处,诸如在流体出口的竖直上方和下方。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切口924可包括扩展开口925、926以适应夹子通过切口的移动。
在此说明性实施方案中,具有拉动凸片932的盖帽930可在装置致动之前覆盖流体出口940。当用户在装置已经被致动之后拉动所述拉动凸片932时,夹子320、322滑过狭槽55并且离开所述狭槽,从而将夹子和流体出口940从壳体的下部部分922分离。因此,拉动凸片932可用作用户可拉动来将流体出口从壳体中移除的皮条。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盖帽930在流体出口940上的固持力可大于夹子320、322在壳体的下部部分822上的固持力。因此,拉动所述拉动凸片932可首先导致夹子320、322离开狭槽55并与所述狭槽分开,之后导致盖帽930与流体出口940分开。
图43A至图43C描绘了重构装置3350的各个操作阶段。在图43A中,所述装置处于未致动状态。壳体的上部部分921的切口924与流体出口940间隔开,并且拉动凸片可处于折叠状态,抵接上部部分921的内表面。因此,对拉动凸片和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可被壳体的上部部分921阻挡。
为了将所述装置移动到图43B所示的致动状态,用户可向下推动壳体的上部部分921,从而使上部部分921朝向壳体的下部部分922向下滑动。上部部分921的向下移动使切口924与流体出口和盖帽930对准,从而允许拉动凸片932展开并且从切口924延伸出来。
然后用户可拉动所述拉动凸片932。由于盖帽930在流体出口上的固持力大于夹子320、322在壳体的下部部分922上的固持力,因此拉动所述拉动凸片932导致夹子离开壳体的下部部分922的狭槽55。因此,如图43C所示,当用户拉动所述拉动凸片932时,盖帽930和附接到盖帽的流体出口940都可从壳体中拉出来。在流体出口940已经从壳体的下部部分922分离之后,用户可继续拉动所述拉动凸片932以将盖帽930从流体出口940中移除,从而暴露出流体出口940。
虽然图38的实施方案使用单个夹子并且图41的实施方案使用两个夹子,但是应当了解,可使用任何数量的夹子。
根据一个方面,重构装置可包括帮助保持容器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件。此类保持特征件可帮助定位容器,例如帮助防止过早刺穿容器,并且/或者通过在戳刺期间促成容器与尖状物的对准来协助容器刺穿。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容器保持特征件可联接到壳体的在致动期间移动的一部分。例如,在壳体的上部部分被用户向下推动来致动重构装置的实施方案中,一个或多个容器保持特征件可联接到壳体的上部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容器保持特征件包括包围容器的一部分以保持容器的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环可被配置为包围容器的肩部部分。环的内表面可具有轮廓以适应容器的肩部部分的形状。
在图38至图40D和图44至图48所示的说明性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包括:第一环740,所述第一环包围第一容器300;以及第二环750,所述第二环包围第二容器350。如下文将更详细讨论的,环可附接到壳体的上部部分821。通过包围容器,环可用于限制容器的左右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容器可搁置在环的一部分上。如可见于图44中,环740、750具有轮廓以适应容器的肩部35的形状。例如,环750具有直径发生变化的内表面744,从而形成带轮廓的表面。内表面744从第一直径过渡到较小的第二直径以适应容器350的肩部35的轮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内表面的横截面可形成S形状。
由于容器的肩部抵接环的带轮廓的内表面,因此环可用于限制容器朝向尖状物的移动。随着壳体的上部部分821在装置致动期间朝向壳体的下部部分822移动,附接到壳体的上部部分821的环朝向尖状物移动,从而准许容器朝向尖状物移动以进行刺穿。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内接触件可联接到环的内表面。环的内表面可具有比内接触件更大的刚度。内接触件可用作可协助减小与容器的间隙的更精细的尺寸设定构件。内接触件可为垫圈、成型凸块、径向向内延伸的指状物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接触件。例如,在一个说明性实施方案中,环的内表面可包括周向凹槽,垫圈坐设于所述周向凹槽内。
应当了解,容器保持特征件可与容器的不同部分接合。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容器保持特征件可与主体侧壁、肩部、颈部、卷曲部和/或容器的任何其他合适的部分接合。
现在将讨论环与壳体的附接。如可见于图46中,环740可包括多个径向延伸的延伸部分742,所述径向延伸的延伸部分各自可包括凹部743。如可见于图45、图47和图48中,壳体的上部部分821包括被成形为与环上的凹部的形状匹配的多个突出部745。在附图的说明性实施方案中,凹部和突出部是半椭圆体的。通过将上部部分821的突出部与环的凹部配合,环附接到壳体的上部部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使用诸如粘合剂或紧固件等另外的固持加强件来加强附接。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环简单地通过突出部与凹部之间的卡扣配合接合而固持到壳体的上部部分。应当了解,突出部和凹部可被颠倒,使得凹部位于壳体的上部部分上,而突出部位于环上。此外,虽然附图中所示的突出部和凹部是半椭圆体的,但是应当了解,它们可为半球体、矩形棱柱、圆锥体、截头圆锥体、梯形棱柱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作为上文讨论的突出部和凹部配合布置的替代或补充,可经由粘合剂、紧固件和/或其他附接布置来实现环与壳体的附接。
应当了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省略这些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粘合剂、紧固件或其他附接布置可用于相对于壳体固持一个或多个容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容器保持特征件包括多个臂,所述多个臂至少部分地包围容器的一部分以限制容器的移动。
在图47至图49所示的说明性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包括从壳体的上部部分821延伸的多个臂456。如图49所示,多个臂456包围容器300、350,该图是示出容器300、350的一部分被接收在壳体的上部部分821内的透视横截面图。多个臂456定位在容器的径向外侧并且接收容器的底部端。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可包括抵接容器的底部端的平台。平台可用于填充壳体与容器之间的间隙,以防止容器在致动之前,例如在运输期间在壳体内移动。
在图47至图48所示的说明性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包括被配置为抵接容器的底部端的平台450、451。在说明性实施方案中,平台是弧形形状的。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平台可为圆形、卵形、方形、圆顶形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形状。平台可由泡沫、弹性体、硅树脂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可具有模块化设计,所述模块化设计可允许在同一壳体下适应不同的容器尺寸。例如,平台450、451可与其他高度和/或曲率半径的平台互换以适应不同的容器尺寸。例如,较短的容器仍然可通过使用具有更高高度的平台而与同一壳体一起使用。类似地,多个臂456可与其他臂互换,例如与以不同距离定位的臂互换以适应不同直径的容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多个臂和/或平台可预先成型或者以其他方式预先附接到可附接到壳体的上部部分821的内部的板上。可制造具有臂和/或平台的不同组合的板以适应各种各样的容器尺寸和形状。壳体的上部部分可被配置为附接到这些板中的任一者,从而准许壳体具有模块化设计,其中同一壳体可用于适应不同的容器尺寸。此外,环740、750也可与不同内径的环互换,以适应不同的容器尺寸。
如上文所讨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重构装置可包括准许壳体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彼此可滑动地接合的一个或多个接合特征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内引导件可包括与上部部分上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件可滑动地接合的一个或多个接合特征件。例如,内引导件可具有凹槽,所述凹槽被成形为接收上部部分的翼片,其中翼片可沿着凹槽滑动。这些部件可被颠倒,使得凹槽在上部部分上,而翼片在内引导件上。可使用其他滑动接合布置,诸如其他导轨、延伸穿过封闭通道的细长构件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滑动接合布置。
在图45的说明性实施方案中,内引导件823可包括凹槽760,所述凹槽接收翼片314,所述翼片在凹槽760内滑动以允许上部部分821相对于下部部分822可滑动地移动。
图50A是转移器械34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分解平面图。根据图50A的实施方案,转移器械是模块化的,使得转移器械的流体连接的数量可增加或减少以附接期望数量的容器。在图50A所示的配置中,转移器械被配置为容纳三个容器。如图50A所示,转移器械包括入口适配器3402。入口适配器包括具有第一入口尖状物通道3406和第二入口尖状物通道3408的入口尖状物3404。第一入口尖状物通道3406可流体地连接到空气入口,所述空气入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包括疏水过滤器或止回阀。第二入口尖状物通道连接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3410,所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允许流体从连接的容器流出入口适配器。在图50A的特定实施方案中,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3410终止于入口流体连接器3412,所述入口流体连接器在所描绘的实施方案中被配置为接收管道。当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采用其他流体连接器,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一旦入口尖状物刺穿入口容器,随着流体流出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3410,入口适配器3402的流体布置允许空气经由第一入口尖状物通道3406引入容器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入口适配器3402可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被配置为允许从尖状物流出通过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3410的单向流动。这种布置可确保流体不会通过第一入口尖状物通道3406朝向空气入口流动。
根据图50A的实施方案,入口适配器3402包括入口适配器联接件3414,所述入口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允许入口适配器可释放地附接到其他适配器(例如,中间适配器3420)。具体地,在图50A的实施方案中,入口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将入口适配器与中间适配器3420可释放地附接(例如,互锁)。图50A的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包括卡圈3416和凹穴3418,所述凹穴被配置为接收具有对应的形状的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435。如将参考图50B进一步讨论的,当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435和入口适配器联接件3414接合并互锁时,中间适配器3420和入口适配器可能无法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在图50A的特定实例中,当可释放地互锁时,中间适配器和入口适配器可抵抗彼此在平面(例如,x-y平面)中的相对移动。然而,当可释放地互锁时,入口适配器联接件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可允许在第二方向(例如,z方向)上的相对移动以允许适配器彼此释放。根据图50A的实施方案,入口适配器联接件是对称的。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入口适配器可为不规则形状的或者具有允许适配器互锁的任何合适的形状,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在图50A的实施方案中,入口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接收对应的联接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入口适配器联接件可被配置为接收在对应的联接件中。在图50A的实施方案中,入口适配器联接件与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3410是分开且隔开的,使得任何物理互连和流体连接都是分开的。这种布置可有益于实现制造的简单性和连接的可靠性。
如图50A所示,中间适配器3420包括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435。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包括颈部3436和凸片3437。颈部3436被配置为接合入口适配器联接件3414的卡圈3416。类似地,凸片被配置为接合入口适配器联接件的凹穴3418。如将参考图51进一步讨论的,颈部、凹穴、卡圈和凸片的布置允许适配器彼此可靠地互锁。如图50A所示,中间适配器还包括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438。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接收对应成形的联接件(例如,出口适配器联接件3456)。在图50A的实施方案中,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和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定位在中间适配器的相对侧上,但是如参考图54进一步讨论的,可设想其他配置。在如图50A所示的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可与入口适配器联接件3414共用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在这种布置中,中间适配器3420可与中间适配器的其他复制品互换或利用其他复制品进行扩充。也就是说,可为中间适配器3420换入另一个中间适配器,或者可使用另一个中间适配器来扩充转移器械3400(例如,参见图52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例如,类似于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435)可被接收在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438中。因此,可根据需要添加中间适配器以将尖状物的数量扩充成对应于最终可将药用流体递送给患者的容器的期望数量。
如图50A所示,中间适配器3420包括被配置为刺穿中间容器的中间尖状物3422。中间尖状物包括流体地连接到第一中间流体通道3428的第一中间尖状物通道3424。类似于入口适配器,第一中间流体通道终止于中间流体连接器3430(例如,管道连接器)。中间尖状物还包括流体地连接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3432的第二中间尖状物通道3426。类似于第一中间流体通道,第二中间流体通道也终止于中间流体连接器3434(例如,管道连接器)。根据图50A的实施方案,且如将参考图50B进一步讨论的,第一中间流体通道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3410(例如,经由管)。第二中间流体通道被配置为连接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3448。因此,中间适配器被配置为形成从入口适配器到出口适配器的流体路径。类似于入口适配器3402,中间适配器的流体通道与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435和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438分开。
根据图50A的实施方案,转移器械3400包括出口适配器3440。出口适配器包括出口尖状物3442,所述出口尖状物包括流体地连接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3448的第一出口尖状物通道3444。类似于入口适配器3402和中间适配器3420,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终止于出口流体连接器3450(例如,管道连接器)。出口尖状物还包括流体地连接到出口3452的第二出口尖状物通道3446。出口3452连接到输液器联接件3454,所述输液器联接件可允许来自转移器械3400的流体最终流动到患者。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输液器或其他递送装置可直接连接到出口3452,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
如图50A所示,出口适配器3440包括出口适配器联接件3456。在图50A的实施方案中,出口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接收在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438中。出口适配器联接件具有与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435的尺寸和形状匹配的尺寸和形状。因此,如果需要,出口适配器联接件也可被接收在入口适配器联接件3414中以将出口适配器可释放地附接到入口适配器。这种布置只有在将两个容器连接到转移器械,使得中间适配器3420可被省略的情况下可能是有益的。
图50B是处于组装配置的图50A的转移器械的平面图。如图50B所示,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435被接收在入口适配器联接件3414中。因此,卡圈3416接合颈部3436并且凹穴3418接合凸片3437。因此,入口适配器3402与中间适配器3420可释放地互锁。同样,如图50B所示,出口适配器联接件3456被接收在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438中,使得中间适配器和出口适配器3440可释放地互锁。因此,入口适配器、中间适配器和出口适配器都经由联接件彼此物理地连接。
独立于联接件的物理连接,适配器被流体地连接,以便在入口尖状物3404、中间尖状物3422和出口尖状物3442以及最终出口3452之间形成连续的流体通路,使得流体可经由输液器或其他递送装置(例如,注射器)递送给患者。如图50B所示,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3410利用第一管3460流体地连接到第一中间流体通道3428。第一管联接到入口流体连接器3412和第一中间流体连接器3430。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3448利用第二管3462联接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3432。第二管联接到出口流体连接器3450和第二中间流体连接器3434。因此,入口适配器、中间适配器和出口适配器以串联布置流体地连接。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流体连接器可为快速连接管连接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配器可包括被配置为将其他适配器的管互连的集成管。在这种实施方案中,可采用快速连接配件或其他配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采用任何合适的连接器来流体地连接适配器,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
应当注意,虽然在图50B的实施方案中采用了管和管连接器,但是可采用任何合适的流体通路来将各种适配器流体地互连。例如,将适配器互连的管道可为刚性或柔性管道。另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配器可包括与联接件分开的集成的流体连接器和通路以允许流体连接,而无需诸如管道的额外部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图50A至图50B的转移器械可被采用于重构或聚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中间适配器和/或出口适配器可被配置为接收并连接含有固体药剂(例如,冻干固体)的容器。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中间适配器和/或出口适配器可被配置为接收并连接含有药用流体的容器。任何数量的含有固体药剂或药用流体的容器都可与根据本文描述的实施方案的转移器械一起采用,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
应当注意,虽然尖状物通道和流体通道在图50A至图50B的实施方案中分别进行了描述和标记,但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尖状物通道和流体通道可以被认为是单个部件。例如,适配器可以成型为使得流体通道形成尖状物通道。
如先前所讨论,图50A至图50B的模块化转移器械可以各种各样不同的配置进行配置以适应期望数量的容器。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入口适配器和出口适配器可被一起采用来从两个容器(例如,入口容器和出口容器)递送流体。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入口适配器和出口适配器可与两个中间适配器一起采用以从四个容器(例如,入口容器、第一中间容器、第二中间容器和出口容器)递送流体。以此方式,适配器的数量可根据需要针对任何数量的容器进行扩充和缩减,包括但不限于两个容器、三个容器、四个容器、五个容器、六个容器、七个容器和八个容器。
虽然在图50A至图50B的实施方案中,入口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用于作为插口接收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或出口适配器联接件,但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颠倒所述布置。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或出口适配器联接件可被配置为接收入口适配器联接件。换句话说,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或出口适配器联接件可被配置为插口,所述插口被配置为接收突出的入口适配器联接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配器的联接件可包括插口部分和突出部分,使得所述联接件接收另一个联接件的对应的突出部分并且也被接收在另一个联接件的对应的插口部分中。因此,对于本文描述的任何实施方案,可采用任何合适的联接,由此适配器可物理地彼此连接,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
图51是转移器械适配器联接件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其示出了用于将转移器械的适配器固定在一起的示例性配合接合。如图51所示,第一联接件3500被配置为插口,并且包括卡圈3502和凹穴3504。第二联接件3550被配置为接收在第一联接件3500中并且包括颈部3552和凸片3554。如图51所示,第一联接件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二联接件的形状和尺寸匹配。凸片3554被配置为接收在凹穴3504中,并且卡圈3502被配置为接合颈部3552。如图51所示,卡圈3502和颈部3552的宽度小于凹穴3504和凸片3554的宽度。具体地,凹穴3504具有凹穴宽度A,卡圈3502具有卡圈宽度B,凸片3554具有凸片宽度C,并且颈部3552具有颈部宽度D。凹穴宽度A大约等于凸片宽度C,其中凸片宽度略小于凹穴宽度(例如,在凹穴宽度的1%以内)以允许凸片装配在凹穴内。同样,卡圈宽度B大约等于颈部宽度D,其中颈部宽度略小于卡圈宽度(例如,在卡圈宽度的1%以内)以允许颈部装配在卡圈内。凹穴宽度A大于卡圈宽度B(即,卡圈宽度B小于凹穴宽度A)。同样,凸片宽度C大于颈部宽度D(即,颈部宽度D小于凸片宽度C)。因此,当第二联接件被接收在第一联接件中时,所述联接件不能在平面(例如,x-y平面)中相对于彼此移动。然而,联接件能够在第二方向(例如,z-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在所描绘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平面。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防止联接件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并且所述联接件可能能够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二方向可横向于(例如,垂直于)第一方向。
应当注意,虽然在图51中示出了联接件的一个实施方案,但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采用其他联接件。例如,被采用来物理地连接多个适配器的联接对可为凹凸榫、T形狭槽和T形狭槽适配器,或任何其他合适的联接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联接件可包括被配置为协助用户对准并连接多个适配器的防错凸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联接件可具有被配置为控制由多个适配器形成的转移器械的方向性的形状。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配器联接件可能能够以单一取向连接。
图52是转移器械36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平面图。根据图52的实施方案,转移器械类似于图50A至图50B的转移器械,例外的是添加了第二中间适配器3602以允许转移器械连接到四个容器。也就是说,转移器械包括具有类似于图50A至图50B的配置的入口适配器3402、第一中间适配器3420和出口适配器3440。在图52的实施方案中,第二中间适配器3602与第一中间适配器相同。也就是说,第二中间适配器包括第二中间尖状物3604,所述第二中间尖状物具有连接到第三中间流体通道3610的第三中间尖状物通道3606以及连接到第四中间流体通道3614的第四中间尖状物通道3608。第三中间流体通道3610和第四中间流体通道3614终止于中间流体连接器3612、3616(例如,管连接器)。第二中间适配器还包括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618和第四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620。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618被接收在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438中。第四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接收出口适配器联接件3456。因此,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可以串联配置与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和出口适配器联接件可释放地附接和/或互锁。根据图52的实施方案,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可与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互换。因此,如果需要,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可被接收在入口适配器联接件3414中。对应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四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可接收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435。
如图52所示,类似于图50B,通过管进行适配器之间的流体连接。具体地,第一管3460将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3410流体地连接到第一中间流体通道3428。第二管3462将第二中间流体通道3432与第三中间流体通道3610流体地连接。最后,第三管3464将第四中间流体通道3614流体地连接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3448。如先前参考图50A至图50B所讨论的,在图52中,适配器之间经由联接件进行的物理连接与适配器之间的流体连接是分开和/或间隔开的。
在图52的实施方案中,各种适配器以串联布置流体地连接并且物理地连接。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适配器可以并联布置流体地连接或物理地连接。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入口适配器、第一中间适配器和第二中间适配器都可流体地连接到出口适配器。例如,来自入口适配器、第一中间适配器和第二中间适配器中的每一者的管道可在Y形接头处连结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3448中。在此类实施方案中,第一中间流体通道3428和第三中间流体通道3610可用作空气入口。在一个或多个流体通道被配置为入口的实施方案中,流体通道可包括止回阀,所述止回阀被配置为允许空气进入相应的流体通道中,但是抑制流体经由相应的流体通道逸出。在一些其他实施方案中,流体通道可包括疏水过滤器,所述疏水过滤器被配置为允许空气进入相应的流体通道中,但是抑制流体经由相应的流体通道逸出。在图52的实施方案中,第一中间流体通道3428和第三中间流体通道3610可包括止回阀以允许空气进入通道中,但是不允许流体流出通道。当然,任何合适的并联、串联流体配置或并联和串联流体配置的组合都可被采用来从转移器械递送药用流体,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将参考图53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讨论具有并联和串联流动路径的组合的流体配置的额外实例。
根据本文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任何合适数量的止回阀都可被采用于适配器的一个或多个流体通道中,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止回阀可确保流体从适配器的单向流动,而不管流体通道是否被用作空气入口。在流体通道是空气入口的情况下,止回阀可抑制流体经由空气入口逸出,同时允许空气对所连接的容器进行通风。然而,在流体通道是流体入口的替代情况下,止回阀可强制执行单向流动。以此方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配器可在流体通道中包括至少一个止回阀,使得可在具有空气入口的配置中或具有流体入口的配置中模块化地采用适配器。当然,任何合适的止回阀布置或任何合适数量的止回阀都可被采用于适配器中,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
图53是转移器械37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平面图,所述转移器械包括多个中间联接件,所述多个中间联接件被配置为扩充转移器械的容器容量,同时维持物理上紧凑的占用空间。根据图53的实施方案,转移器械包括具有如参考图50A至图50B的实施方案所描述的配置的入口适配器3402和出口适配器3440。如图53所示,转移器械包括第一中间适配器3702和第二中间适配器3720。在图53的实施方案中,第一中间适配器和第二中间适配器是彼此的镜像(例如,跨y-轴线成镜像)并且通常被配置为在类似于参考图50A至图50B所示和所描述的单个中间适配器的空间中提供两个尖状物。第一中间适配器和第二中间适配器被配置为同时可释放地附接到入口适配器和出口适配器。
如图53所示,第一中间适配器3702包括具有第一中间尖状物通道3706和第二中间尖状物通道3708的第一中间尖状物3704。第一中间尖状物通道流体地连接到第一中间流体通道3710。第二中间尖状物通道流体地连接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3714。第一中间尖状物通道和第二中间尖状物通道各自终止于中间流体连接器3712、3716。最后,第一中间适配器包括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718和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719。根据图53的实施方案,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接收在入口适配器联接件3414中。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接收在入口适配器联接件的第一侧中,使得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占据入口适配器联接件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入口适配器联接件的一半)。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719接收出口适配器联接件3456。类似于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接收出口适配器联接件的第一部分。具体地,在图53的实施方案中,第二中间适配器被配置为接收出口适配器联接件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出口适配器联接件的一半)。当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和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可接合对应的联接件的任何部分,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
如图53所示,第二中间适配器3720是第一中间适配器3702的镜像(例如,跨y-轴线成镜像)。因此,第二中间适配器包括与第一中间适配器相同的部件。第二中间适配器3720包括具有第三中间尖状物通道3726和第四中间尖状物通道3728的第二中间尖状物3724。第三中间尖状物通道流体地连接到第三中间流体通道3730。第四中间尖状物通道流体地连接到第四中间流体通道3734。第三中间尖状物通道和第四中间尖状物通道各自终止于中间流体连接器3732、3736(例如,管连接器)。最后,第二中间适配器包括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738和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739。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接收在入口适配器联接件3414中,并且在图53的特定实施方案中接合入口适配器联接件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入口适配器联接件的一半)。第四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接收出口适配器联接件3456,并且在图53的特定实施方案中接收出口适配器联接件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出口适配器联接件的一半)。因此,第一中间适配器和第二中间适配器同时一起与入口适配器和出口适配器连接并可释放地互锁。
如图53所示,转移器械3700以部分串联和部分并联的流体配置进行布置。入口适配器经由第一管3460和第二管3462流体地连接到第一中间适配器和第二中间适配器两者。第一管和第二管在Y形接头3461处连接并且流体地连接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3410。出口适配器也经由第三管3464和第四管3466流体地连接到第一中间适配器和第二中间适配器两者。第三管和第四管在第二Y形接头3465处连接并且流体地连接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3448。因此,中间适配器不是彼此串联地流体连接,而是并联地连接在入口适配器与出口适配器之间。然而,来自入口适配器的流体流在到达出口适配器之前通过两个中间适配器,并且以此方式,转移器械在入口适配器、中间适配器和出口适配器之间具有串联流体配置。
虽然在图53的实施方案中,Y形接头被采用来互连各种适配器,但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适配器可包括多个流体通道或集成的流体接头,以有助于多个中间适配器进行并联连接。例如,入口适配器可包括多个流体连接器(例如,两个管连接器),使得入口适配器可适应多个管,其中流体连接器都流体地连接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因此,入口适配器可包括内部Y形接头,使得可使用不具有Y形接头的直管来将入口适配器互连到两个中间适配器。同样,出口适配器也可包括多个流体连接器(例如,两个管连接器),使得出口适配器可适应多个管,其中流体连接器都流体地连接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入口适配器和出口适配器可包括任何合适数量的流体通道和对应的流体连接器,使得任何数量的中间适配器可并联地连接,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
图54是转移器械38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平面图,其示出了适配器的替代布局。在一些情况下,对于给定数量的容器,可能期望减少适配器的占用空间,或者可能另外期望减小转移器械的特定尺寸。例如,在先前讨论的图54的实施方案中,转移器械以线性图案布置,这通过具有更长的长度来减小转移器械的总宽度。然而,为了减小总体最大尺寸(例如,宽度或长度),适配器可以如图54所示的之字形图案布置。在图4的实施方案中,流体布置类似于图52的流体布置。也就是说,转移器械包括入口适配器3402、第一中间适配器3802、第二中间适配器3810和出口适配器3440。入口适配器和出口适配器的布置类似于图50A至图50B的那些布置。同样,第一中间适配器和第二中间适配器的流体布置类似于图52的流体布置。然而,与图52的实施方案形成对比,中间适配器联接件相对于彼此成角度,如下文进一步讨论的。
如图54所示,第一中间适配器3802包括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804和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806。第二中间适配器包括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812和第四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814。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804被接收在入口适配器联接件3414中。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接收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最后,第四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接收出口适配器联接件3456。如图54所示,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804和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3806相对于彼此成角度。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与第一轴线E-E对准,并且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与第二轴线F-F对准。轴线E-E和F-F相对于彼此所成的角度为角度α。在图54的实施方案中,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与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之间的角度是90度(例如,α=90度),使得联接件彼此正交。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中间联接件相对于彼此所成的角度可为锐角(例如,α<90度)。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中间联接件相对于彼此所成的角度可为斜角(例如,α>90度)。在图54的实施方案中,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和第四中间适配器联接件相对于彼此所成的角度是等于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与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之间的角度的角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与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之间的角度可不同于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和第四中间适配器联接件。
图55是药用流体递送装置44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侧视图。如图5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适配器4410(例如,入口适配器)、第二适配器4412(例如,中间适配器)和第三适配器4414(例如,出口适配器),它们经由第一管4416和第二管4418以串联流体布置进行连接。适配器都设置在壳体的下部部分4402中。根据图55的实施方案,壳体的下部部分包括被配置为将模块化适配器物理地联接在一起的适配器板4404。适配器板4404可与下部部分4402一体地形成或形成为单独的部件。如图55所示,适配器板4404包括由立柱4408形成的多个凹陷部4406。凹陷部和立柱的尺寸和形状一起被设计成接收适配器并且抑制它们之间的相对移动。立柱4408被配置为接合第一适配器基座4411、第二适配器基座4413和第三适配器基座4415(例如,经由过盈配合)以抑制适配器之间的相对移动。在如图55所示的一些实施方案中,立柱被配置为接合适配器基座的侧部。以此方式,适配器的基座是经由适配器板4404可释放地彼此连接并且无法在第一方向(例如,x-y平面)上相对于彼此移动的联接件。当然,虽然在图55的实施方案中,立柱4408接合适配器基座的侧部,但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立柱可接合适配器的任何合适的部分。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配器基座可包括被配置为接收立柱的适配器凹陷部(例如,凸榫)。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配器基座可包括被配置为接收在适配器板的凹陷部中的立柱。当然,可在适配器基座和适配器板上采用任何合适数量的立柱和凹陷部作为联接件,使得多个适配器可能够释放地彼此连接,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另外,虽然图55的实施方案包括三个适配器,但是任何合适数量的适配器都可被采用于类似于图55的布置的布置中。同样,虽然图55的实施方案包括串联布置的适配器,但是可采用任何合适的流体或物理布置(例如,矩阵式、之字形等),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
图56是药用流体递送装置45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侧视图。如图56所示,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适配器4510(例如,入口适配器)、第二适配器4512(例如,中间适配器)和第三适配器4514(例如,出口适配器)。适配器的流体连接未在图56中示出,但是适配器可以串联布置、并联布置或任何其他合适的配置流体连接以递送三个容器的内容物。适配器都设置在壳体的下部部分4502中。根据图56的实施方案,壳体的下部部分被配置为与适配器形成过盈配合。在所描绘的实施方案中,壳体的下部部分被配置为将压力施加到第一适配器基座4511和第三适配器基座4515。进而,第一适配器基座和第三适配器基座4515被配置为将压力施加到第二适配器基座4513。因此,下部壳体与第一适配器基座4511、第二适配器基座4513和第三适配器基座4515之间的过盈配合经由过盈和摩擦来抑制适配器之间的相对移动。当处于图56所示的配置时,适配器可能无法在第一方向(例如,x-y平面)上相对于彼此移动。如果在第二方向(例如,z-方向)上施加了大于阈值力的力,则可克服摩擦力,使得适配器可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其他适配器移动。因此,在图56的实施方案中,适配器基座4511、4513、4515与壳体的下部部分4502配合来用作适配器之间的联接件。在如图56所示的一些实施方案中,下部部分4502包括引入部4504,所述引入部被配置为将适配器引导到适当位置并且有助于在下部部分与适配器4510、4512、4514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当然,可在下部部分上采用具有过盈配合的任何合适的布置,包括不具有引入部的实施方案,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另外,虽然图56的实施方案包括三个适配器,但是任何合适数量的适配器都可被采用于类似于图56的布置的布置中。同样,虽然图55的实施方案包括串联物理布置的适配器,但是可采用任何合适的物理布置(例如,矩阵式、之字形等),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
图57是转移器械46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平面示意图。在图57的实施方案中,如根据本文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讨论的,“I”是入口适配器,“M”是中间适配器,并且“O”是出口适配器。箭头描绘了适配器之间的流体路径。适配器的相对定位描绘了转移器械的物理布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配器可包括各种联接件和/或与壳体的下部部分配合以将适配器保持在图57所描绘的物理位置。在图57的实施方案中,物理布置是之字形,这类似于图54所示的物理布置。另外,适配器以串联流体布置流体地连接,其中流体顺序地从入口适配器流动,流过两个中间适配器,并且流动到出口适配器,其中药用流体可经由合适的递送装置递送给用户。
图58是转移器械47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平面示意图。在图58的实施方案中,如根据本文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讨论的,“I”是入口适配器,“M”是中间适配器,并且“O”是出口适配器。箭头描绘了适配器之间的流体路径。适配器的相对定位描绘了转移器械的物理布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配器可包括各种联接件和/或与壳体的下部部分配合以将适配器保持在图58所描绘的物理位置。在图58的实施方案中,物理布置是菱形矩阵。另外,适配器以并联流体布置流体地连接,其中流体分别从入口适配器和两个中间适配器流动到出口适配器。所得的药用流体可经由合适的递送装置从出口适配器递送给用户。
图59是转移器械48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平面示意图。在图59的实施方案中,如根据本文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讨论的,“I”是入口适配器,“M”是中间适配器,并且“O”是出口适配器。箭头描绘了适配器之间的流体路径。适配器的相对定位描绘了转移器械的物理布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配器可包括各种联接件和/或与壳体的下部部分配合以将适配器保持在图59所描绘的物理位置。在图59的实施方案中,物理布置是菱形矩阵。另外,适配器以部分并联、部分串联的流体布置流体地连接。具体地,流体分别从两个入口适配器流动到单个中间适配器。然后,流体从中间适配器流动到出口适配器。所得的药用流体可经由合适的递送装置从出口适配器递送给用户。
图60是转移器械49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平面示意图。在图60的实施方案中,如根据本文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讨论的,“I”是入口适配器,“M”是中间适配器,并且“O”是出口适配器。箭头描绘了适配器之间的流体路径。适配器的相对定位描绘了转移器械的物理布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配器可包括各种联接件和/或与壳体的下部部分配合以将适配器保持在图60所描绘的物理位置。在图60的实施方案中,物理布置是方形矩阵。另外,适配器以类似于图57的布置的串联流体布置流体地连接。具体地,流体顺序地从入口适配器流动,流过两个中间适配器,并且流动到出口适配器。所得的药用流体可经由合适的递送装置从出口适配器递送给用户。
尽管本文描述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线性、成角度和矩阵图案布置,但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转移器械可以方形矩阵、六边形图案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几何图案布置,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适配器可包括任何数量的联接件,使得多个转移器械可以期望的矩阵布置。例如,适配器可包括一个联接件、两个联接件、三个联接件、四个联接件或任何其他合适数量的联接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入口适配器可包括第一入口适配器联接件和第二入口适配器联接件,其中第一入口适配器联接件和第二入口适配器联接件各自被配置为以并联配置连接到单独的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这种布置可提供类似于图53的实施方案中的布置的流体布置,但是可设想其他流体配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出口适配器可包括第一出口适配器联接件和第二出口适配器联接件,其中第一出口适配器联接件和第二出口适配器联接件各自被配置为以并联配置连接到单独的中间适配器联接件。
图61A是处于第一状态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39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正面示意图,并且图61B示出了处于第二状态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根据图61A至图61B的实施方案,所述装置包括具有上部部分3902和下部部分3910的壳体。壳体被配置为接收单个容器,但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任何合适数量的容器都可设置在壳体内。上部部分被配置为在图61A所示的未致动位置与图61B所示的致动位置之间移动。正如在一些先前讨论的实施方案中一样,上部部分被配置为沿着内引导件3912滑动。上部部分包括流体出口切口3904,所述流体出口切口被配置为在上部部分移动到致动位置时显露流体出口并且允许对所述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在图61A至图61B的实施方案中,切口3904被配置为在上部部分处于致动位置时与流体出口3914对准。当然,根据本文描述的其他示例性实施方案,可采用选择性地允许对流体出口的触及的任何布置。在一些替代实施方案中,流体出口可为可物理地触及的,而不管上部部分3902的状态如何,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
图61A至图61B的实施方案包括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向远程装置(例如,诸如智能手机的用户装置)传达信息的标记。在图61A至图61B的实施方案中,标记是设置在壳体的下部部分3910上的QR码3916。在如图61A至图61B所示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当上部部分处于未致动位置时,QR码至少部分地被上部部分阻挡。具体地,当上部部分处于未致动位置时,QR码被隐藏并且不可见,因为上部部分的不透明部分遮挡了标记。然而,在致动位置,形成于上部部分中的标记窗口3906与QR码对准以将QR码暴露给用户,从而使得QR码可触及。因此,一旦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被致动,用户就可利用远程装置扫描QR码。QR码可在被扫描时将信息传递到远程装置,诸如剂量、药物批次信息等。也就是说,QR码可包括可由远程装置读取的信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标记窗口3906可被形成为上部部分中的孔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标记窗口3906可为上部部分的透明部分,所述透明部分被配置为在上部部分处于致动位置时与标记对准。当然,可通过任何合适的布置使得用户可能够触及QR码,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不存在窗口的情况下,上部部分可在未致动位置中覆盖标记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在致动位置中展露标记。图61A至图61B的布置可允许将信息传送到远程装置,而无需配对或在药用流体递送装置上储存电源。
图62A是处于第一状态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40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正面示意图,并且图62B示出了处于第二状态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根据图62A至图62B的实施方案,所述装置包括具有上部部分4002和下部部分4010的壳体。壳体被配置为接收单个容器,但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任何合适数量的容器都可设置在壳体内。上部部分被配置为在图62A所示的未致动位置与图62B所示的致动位置之间移动。正如在先前讨论的实施方案中一样,上部部分被配置为沿着内引导件4012滑动。上部部分包括流体出口切口4004,所述流体出口切口被配置为在上部部分移动到致动位置时显露流体出口并且允许对所述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在图62A至图62B的实施方案中,切口4004被配置为在上部部分处于致动位置时与流体出口4014对准。当然,根据本文描述的其他示例性实施方案,可采用选择性地允许对流体出口的触及的任何布置。
图62A至图62B的实施方案包括被配置为选择性地向远程装置传达信息的标记。在图62A至图62B的实施方案中,标记是设置在壳体的下部部分4010上的NFC标签4016。如图62A至图62B所示,NFC标签在未致动位置由上部部分封闭。然而,在致动位置,形成于上部部分中的标记窗口4006与NFC标签对准以向用户显露NFC标签,从而使得NFC标签可触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上部部分可由NFC信号阻抗器或其他射频(RF)屏蔽物形成,使得当上部部分处于未致动位置时,NFC标签至少部分地被上部部分阻挡。根据此类实施方案,在NFC标签与可透过无线电的窗口对准之前,远程装置可能无法激活NFC标签。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用户可在该处读取NFC标签的视觉指示器可能在未致动位置至少部分地被上部部分阻挡。根据此类实施方案,窗口可显露用户可在该处读取NFC标签的视觉指示器。因此,一旦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被致动,用户就可利用远程装置扫描NFC标签。NFC标签可将信息传递到远程装置,诸如剂量、药物批次信息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标记窗口4006可被形成为上部部分中的孔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标记窗口4006可为上部部分4002的无线电透明部分。当然,可通过任何合适的布置使得用户可能够触及NFC标签,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图62A至图62B的布置可允许将信息传送到远程装置,而无需在药用流体递送装置上储存电源,因为NFC标签可由远程装置无线地供电。
图63是药用流体递送过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流程图。如步骤4100所示,将第一容器提供在壳体内,其中壳体的上部部分至少部分地封闭第一容器。在步骤4102中,将力施加到上部部分以使上部部分从未致动位置移动到致动位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使上部部分移动到致动位置可刺穿第一容器。在步骤4104中,当上部部分移动到第二致动位置时暴露标记。例如,形成于上部部分中的窗口可与标记对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使上部部分移动到致动位置还可使得流体出口可物理地触及,如根据本文的其他示例性实施方案进一步讨论的。在步骤4106中,允许流体从第一容器流动到流体出口。例如,如先前所讨论,使上部部分移动到致动位置可将第一容器流体地连接到流体出口(例如,经由尖状物)。
图64A是处于第一状态的包括通信模块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4200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正面示意图,并且图64B示出了处于第二状态的图64A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根据图64A至图64B的实施方案且类似于先前讨论的实施方案,所述装置包括具有上部部分4202和下部部分4210的壳体。壳体被配置为接收单个容器,但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任何合适数量的容器都可设置在壳体内。上部部分被配置为在图64A所示的未致动位置与图64B所示的致动位置之间移动。正如在先前讨论的实施方案中一样,上部部分被配置为沿着内引导件4212滑动。上部部分包括流体出口切口4204,所述流体出口切口被配置为在上部部分移动到致动位置时显露流体出口并且允许对所述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在图64A至图64B的实施方案中,切口4204被配置为在上部部分处于致动位置时与流体出口4214对准。当然,根据本文描述的其他示例性实施方案,可采用选择性地允许对流体出口的触及的任何布置。
图64A至图64B的实施方案包括通信模块4230并且被配置为与一个或多个远程装置(例如,用户装置)通信。通信和相关功能类似于参考图18的实施方案所讨论的通信和相关功能。将参考图65进一步讨论通信模块。根据图64A至图64B的实施方案,通信模块可容易地附接到下部部分4210。通信模块可为自给式的,使得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在远程装置与触发器配对时可容易地与所述远程装置通信。
根据图64A至图64B的实施方案,药用流体递送装置4200包括被配置为激活通信模块4230的触发器。在图64A至图64B的实施方案中示出了触发器的两个实例,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单独地使用所述触发器。首先,所述装置包括开关4224(例如,微型开关),所述开关被配置为接合壳体的上部部分4202的接合部分4203。图64A至图64B的接合部分4203是唇缘,但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接合部分可为壳体壁、内部突出部或特征件,或壳体的上部部分4202的任何其他合适的特征件。开关被配置为在上部部分移动到致动位置时激活(例如,按下)。也就是说,开关被配置为通过上部部分从第一开关位置移动到第二开关位置。其次,所述装置包括设置在下部部分4210中的发射光束4227的光束传感器4226。具体地,光束传感器包括光束发射器和光束接收器,其中光束发射器被配置为发射由光束接收器接收的光束。上部部分4202包括被配置为在上部部分处于致动位置时物理地阻挡光束的突出部4206。光束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光束何时被中断,从而确定上部部分被致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药用流体递送装置的触发器可将通信模块4230连接到电源。一旦通信模块被一个或两个触发器激活,通信模块就可向远程装置发送一个或多个包括信息的消息。虽然在图64A至图64B中示出了触发器的两个实例,但是可采用任何合适的传感器来唤醒通信模块,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例如,应变仪或其他压力传感器可设置在上部部分中并且可被配置为检测由用户施加到上部部分的力或压力。当检测到的力或压力超过阈值力或压力时,可激活通信模块。作为另一个实例,霍尔效应传感器可被采用来检测上部部分到致动位置的移动并且唤醒通信模块,如先前参考本文的其他示例性实施方案所讨论的。作为又一个实例,接近传感器可被采用来检测上部部分到致动位置的移动并且唤醒通信模块。
图65是通信模块4230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如图65所示,通信模块包括处理器4232,所述处理器可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在非暂时性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通信模块还包括电源4234(例如,电池),所述电源被配置为向通信模块的各种部件供电。通信模块还包括通信装置4236,所述通信装置可为采用任何合适的射频通信协议(例如,蓝牙、低功耗蓝牙、Wi-Fi、802.15.4、ZigBee、GSM、HSPA、CDMA等)的无线电收发器。在如图65所示的一些实施方案中,通信模块可任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4238,所述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被配置为向通信模块提供信息。传感器可包括被配置为向通信模块提供运动信息的加速度计以及被配置为向通信模块提供温度信息的温度传感器(例如,热电偶)。来自这些传感器的信息可被包括在由通信模块发送到一个或多个远程装置的消息中。当然,任何合适的传感器都可被用作通信模块的一部分,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信模块可包括可提供额外功能以有助于医疗递送装置的使用的额外部件。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信模块可包括被配置为搅动装置的振动马达。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振动马达可被采用来协助混合药用流体递送装置的各种流体和固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振动马达可被配置为向用户提供触觉警报,如参考本文描述的其他实施方案所讨论的。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信模块可包括扬声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扬声器可被配置为向用户提供听觉警报,如参考本文描述的其他实施方案所讨论的。
图66是药用流体递送过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流程图。如步骤4300所示,将第一容器提供在壳体内,其中壳体的上部部分至少部分地封闭第一容器。在步骤4302中,将力施加到上部部分以使上部部分从未致动位置移动到致动位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使上部部分移动到致动位置可刺穿第一容器。在步骤4304中,当上部部分移动到致动位置时,利用触发器激活通信模块。例如,当上部部分移动到致动位置时,可通过上部部分按下开关。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使上部部分移动到致动位置还可使得流体出口可物理地触及,如根据本文的其他示例性实施方案进一步讨论的。在步骤4306中,允许流体从第一容器流动到流体出口。例如,如先前所讨论,使上部部分移动到致动位置可将第一容器流体地连接到流体出口(例如,经由尖状物)。
应当注意,虽然上文实施方案中的一些描绘了重构装置,但是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类似于这些实施方案的装置可为被配置为聚集药用流体,而不是重构固体药剂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或者可被配置为仅触及单个容器的内容物。因此,参考这些实施方案描述的各种特征和方法也适用于被配置用于聚集流体或仅触及单个容器的内容物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应当注意,虽然上文讨论的装置中的一些装置被配置用于触及并递送两个容器的内容物,但是可采用任何合适数量的容器。例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类似于上文描述的那些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可包括单个容器、两个容器、三个容器、四个容器、五个容器或任何合适数量的容器。因此,上文描述的各种特征和方法也适用于具有任何数量容器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或重构装置,因为本公开不受此限制。
尽管已经结合各种实施方案和实例描述了本教导,但是本教导并不意图限于此类实施方案或实例。相反,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了解,本教导涵盖各种替代方案、修改和等同物。因此,前文描述和附图仅作为实例。

Claims (173)

1.一种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包括:
第一流体路径,所述第一流体路径具有第一开口端和入口;
第二流体路径,所述第二流体路径具有第二开口端和第三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开口端限定第一容器接收端;
阀,所述阀沿着所述第二流体路径定位在所述第二开口端与所述第三开口端之间;以及
第三流体路径,所述第三流体路径具有第四开口端和出口,所述第三开口端和所述第四开口端限定第二容器接收端,
其中所述第一容器接收端和所述第二容器接收端面向相同的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入口包括空气过滤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空气过滤器是疏水空气过滤器。
4.如权利要求1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阀是被配置为允许流体从所述第二开口端朝向所述第三开口端流动的单向阀。
5.如权利要求1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出口是鲁尔激活阀。
6.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出口包括鲁尔接头。
7.如权利要求1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流体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流体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平行地延伸。
8.如权利要求1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流体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三流体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平行地延伸。
9.如权利要求1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还包括第一尖状物,其中所述第一流体路径的从所述第一开口端延伸的一部分形成所述第一尖状物的第一管腔,并且所述第二流体路径的从所述第二开口端延伸的一部分形成所述第一尖状物的第二管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还包括第二尖状物,其中所述第二流体路径的从所述第三开口端延伸的一部分形成所述第二尖状物的第一管腔,并且所述第三流体路径的从所述第四开口端延伸的一部分形成所述第二尖状物的第二管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第三开口端相对于所述第二尖状物的刺穿方向以一定角度倾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角度是大约90度。
13.如权利要求1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流体路径、所述第二流体路径和所述第三流体路径中的每一者的一部分是共面的。
14.如权利要求1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流体路径中的过滤器。
15.如权利要求1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还包括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开口端和所述第二开口端的第一容器,其中所述第一容器含有流体。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流体是无菌注射用水。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还包括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三开口端和所述第四开口端的第二容器,其中所述第二容器含有药剂。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容器含有真空,使得所述第一容器中的所述流体处于比所述第二容器内部的压力更高的压力,并且所述流体受到推动而从所述第一容器流动到所述第二容器。
19.如权利要求1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的总长度与所述装置的总宽度的比率是在3与5之间。
20.如权利要求1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流体路径包括跨纵向轴线成镜像以形成所述第二流体路径的一部分的一部分。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流体路径包括跨所述纵向轴线成镜像以形成所述第三流体路径的一部分。
22.如权利要求1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入口设置在与所述出口相邻处。
23.如权利要求1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流体路径至少部分地由柔性管道形成。
24.如权利要求1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出口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容器接收端和所述第二容器接收端移动。
25.如权利要求1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流体路径中的过滤器腔室,其中所述第一容器接收端和所述第二容器接收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流体路径和所述第二流体路径的第一侧上,并且其中所述过滤器腔室设置在所述第一流体路径和所述第二流体路径的相对的第二侧上。
26.如权利要求1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流体路径设置在第一壳体中,所述第三流体路径设置在第二壳体中,并且所述第二流体路径至少部分地设置于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延伸的管中。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流体路径中的过滤器腔室,其中所述第一容器接收端和所述第二容器接收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流体路径和所述第二流体路径的第一侧上,并且其中所述过滤器腔室设置在所述第一流体路径和所述第二流体路径的相对的第二侧上。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管是柔性的。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管是弯曲的。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附接到所述第二壳体。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经由包括接收在凹口内的突出部的互锁布置附接。
32.如权利要求1或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流体路径包括成型通道。
33.如权利要求1-31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流体路径包括海波管。
3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还包括覆盖所述第一尖状物的至少一部分的护套。
35.一种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下部部分以及与所述下部部分可移动接合的上部部分,所述上部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下部部分在未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
转移器械,所述转移器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下部部分内,所述转移器械具有面向所述壳体的所述上部部分的第一容器接收端和第二容器接收端;以及
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与所述转移器械的所述第二容器接收端流体连通,
其中所述上部部分被配置为接合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使得当所述上部部分从所述未致动位置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时,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容器接收端和所述第二容器接收端移动,并且
其中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未致动位置时,至少部分地阻挡对所述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并且其中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准许对所述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上部部分包括切口,其中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未致动位置时,所述上部部分至少部分地将所述流体出口封闭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其中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所述切口暴露所述流体出口。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下部部分具有流体出口容座并且所述流体出口定位在所述流体出口容座内,并且其中使所述上部部分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将所述切口与所述流体出口容座对准,从而暴露出所述流体出口。
38.如权利要求35-37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还包括联接到所述流体出口的柔性皮条。
39.如权利要求35-37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所述流体出口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下部部分固定。
40.如权利要求35-37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所述流体出口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下部部分移动。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流体出口通过柔性管道连接到所述第二容器接收端。
42.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还包括夹子,所述夹子附接到所述流体出口并且在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未致动位置时联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下部部分以将所述流体出口保持到所述壳体。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夹子在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能够从所述壳体的所述下部部分中移除,以准许所述流体出口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
44.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还包括覆盖所述流体出口的至少一部分的盖帽,其中所述夹子与所述壳体的固持力小于所述盖帽与所述流体出口的固持力。
45.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下部部分包括狭槽,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未致动位置时,所述夹子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狭槽被接收以将所述流体出口保持到所述壳体。
46.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还包括第二夹子。
47.如权利要求35-38或40-46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流体出口能够相对于所述转移器械移动。
48.如权利要求35-47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上部部分包括在远离所述下部部分的方向上延伸的弯曲表面。
49.如权利要求35-48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下部部分包括与所述上部部分相对的平坦表面。
50.如权利要求35-49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还包括警报模块,所述警报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部部分从所述未致动位置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时向用户发出警报。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警报模块被配置为提供视觉警报、听觉警报和/或触觉警报。
52.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警报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来发送警报消息。
53.如权利要求35-52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上部部分包括被配置为允许用户查看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第二容器中的至少一者的至少一个窗口。
54.如权利要求35-53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容器接收端被配置为第一尖状物,并且所述第二容器接收端被配置为第二尖状物。
55.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尖状物和所述第二尖状物各自是双管腔尖状物。
56.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尖状物包括流体路径的相对于所述第二尖状物的刺穿方向以一定角度倾斜的至少一个开口端。
5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角度是大约90度。
58.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转移器械包括被配置为允许空气进入所述转移器械的入口。
59.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入口被配置为疏水过滤器。
60.如权利要求35-59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流体出口是鲁尔激活阀或鲁尔接头。
61.如权利要求35-60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容器接收端与所述第二容器接收端处于单向流体连通。
62.如权利要求35-60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上部部分与所述下部部分可滑动地接合。
63.如权利要求35-62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上部部分包括至少一个上部保持特征件,所述下部部分包括至少一个下部保持特征件,并且所述上部保持特征件和所述下部保持特征件被配置为彼此接合以将所述上部部分保持在所述致动位置。
64.如权利要求35-62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流体出口可释放地保持在所述壳体内,直到递送装置联接到所述流体出口为止。
65.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流体出口刚性地附接到所述壳体,直到所述递送装置联接到所述流体出口为止,并且其中所述流体出口在所述递送装置联接到所述流体出口之后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
66.一种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下部部分以及与所述下部部分可移动接合的上部部分,所述上部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下部部分在未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
转移器械,所述转移器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下部部分内,所述转移器械具有面向所述壳体的所述上部部分的第一容器接收端和第二容器接收端,其中所述转移器械和所述下部部分是不同的部件;以及
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与所述转移器械的所述第二容器接收端流体连通。
67.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转移器械通过保持特征件保持在所述下部部分中。
68.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保持特征件包括选自以下组的至少一者:机械紧固件、卡扣配合凸片和粘合剂。
69.如权利要求66-68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容器接收端被配置为第一尖状物,并且所述第二容器接收端被配置为第二尖状物。
70.如权利要求69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尖状物和所述第二尖状物各自是双管腔尖状物。
71.如权利要求69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转移器械包括被配置为允许空气进入所述转移器械的入口。
72.如权利要求71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入口被配置为疏水过滤器。
73.如权利要求66-72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流体出口是鲁尔激活阀或鲁尔接头。
74.如权利要求66-73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上部部分与所述下部部分可滑动地接合。
75.如权利要求66-74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上部部分包括至少一个上部保持特征件,所述下部部分包括至少一个下部保持特征件,并且所述上部保持特征件和所述下部保持特征件被配置为彼此接合以将所述上部部分保持在所述致动位置。
76.如权利要求66-75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流体出口可释放地保持在所述壳体内,直到递送装置联接到所述流体出口为止。
77.如权利要求76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流体出口刚性地附接到所述壳体,直到所述递送装置联接到所述流体出口为止,并且其中所述流体出口在所述递送装置联接到所述流体出口之后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
78.一种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可移动接合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能够相对于彼此在未致动配置与致动配置之间移动;
第一尖状物,所述第一尖状物联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部分;以及
第一环,所述第一环联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部分并且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包围第一容器的肩部以相对于所述第一尖状物保持所述第一容器。
79.如权利要求78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环具有内表面,所述内表面从第一直径过渡到更小的第二直径以适应所述第一容器的所述肩部的轮廓。
80.如权利要求78所述的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还包括内接触件,所述内接触件联接到所述第一环并且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容器的所述肩部,所述第一环具有比所述内接触件更大的刚度。
81.如权利要求80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内接触件包括垫圈。
82.如权利要求81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环包括具有凹槽的内表面,其中所述垫圈坐设于所述凹槽内。
83.如权利要求80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内接触件包括成型凸块。
84.如权利要求78-83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还包括联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二尖状物,所述第一尖状物和所述第二尖状物面向相同的方向。
85.如权利要求82所述的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还包括第二环,所述第二环联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部分并且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包围第二容器的肩部以相对于所述第二尖状物保持所述第二容器。
86.如权利要求78-85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还包括平台,所述平台联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部分并且被配置为接触所述第一容器的底部,其中将所述第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二部分从所述未致动配置移动到所述致动配置使得所述平台抵靠所述第一容器的所述底部进行推动并且使所述第一容器朝向所述第一尖状物移动。
87.如权利要求78-86中任一项所述的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还包括多个臂,所述多个臂联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部分并且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部分延伸,所述多个臂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第一容器的底部。
88.如权利要求87所述的重构装置,所述重构装置还包括垫圈,所述垫圈联接到所述多个臂并且至少部分地被所述多个臂包围。
89.如权利要求78所述的重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环固定到所述第一部分,使得所述第一环随着所述第一部分的移动而移动。
90.一种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下部部分以及与所述下部部分可移动接合的上部部分,所述上部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下部部分在未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
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从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容器递送流体;以及
标记,所述标记在所述上部部分的所述未致动位置中至少部分地被阻挡,并且其中在所述上部部分的所述致动位置中可触及所述标记。
91.如权利要求90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标记是QR码。
92.如权利要求91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QR码包括能够由远程装置读取的信息。
93.如权利要求92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信息包括选自以下组的至少一者:剂量和药物认定。
94.如权利要求92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远程装置是智能手机。
95.如权利要求90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标记是近场通信标签。
96.如权利要求95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标记是射频识别标签。
97.如权利要求90-96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上部部分包括标记窗口,其中处于所述未致动位置的所述上部部分将所述标记封闭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其中所述标记窗口在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的情况下暴露所述标记。
98.如权利要求90-96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处于所述未致动位置的所述上部部分覆盖所述标记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其中处于所述致动位置的所述上部部分展露所述标记。
99.如权利要求90-96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上部部分的不透明部分遮挡所述标记的至少一部分以至少部分地阻挡所述标记。
100.如权利要求99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在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上部部分的透明部分与所述标记对准。
101.一种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下部部分以及与所述下部部分可移动接合的上部部分,所述上部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下部部分在未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
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从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容器递送流体;
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被配置为经由至少一个通信协议发送消息;以及
触发器,所述触发器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部部分从所述未致动位置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时激活所述通信模块。
102.如权利要求101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触发器是被配置为通过所述上部部分从第一开关位置移动到第二开关位置的开关。
103.如权利要求101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触发器包括设置在所述下部部分中的霍尔效应传感器,其中所述触发器包括设置在所述上部部分上的磁体。
104.如权利要求101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触发器包括被配置为检测施加到所述上部部分以使所述上部部分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并且其中所述触发器被配置为在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施加到所述上部部分的阈值压力时激活所述通信模块。
105.如权利要求101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触发器包括设置在所述下部部分中的光束发射器和光束接收器,其中所述光束发射器被配置为发射由所述光束接收器接收的光束,并且其中所述上部部分被配置为在所述致动位置中物理地阻挡所述光束。
106.如权利要求101-105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通信协议包括蓝牙。
107.如权利要求101-106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被配置为向所述通信模块提供信息的传感器。
108.如权利要求107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是被配置为向所述通信模块提供温度信息的温度传感器。
109.如权利要求107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是被配置为向所述通信模块提供运动信息的加速度计。
110.如权利要求101-109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触发器被配置为将所述通信模块连接到电源。
111.如权利要求101-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被配置为发送包括选自以下组的至少一者的消息:剂量和药物认定。
112.如权利要求90或101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处于所述未致动位置的所述上部部分至少部分地阻挡对所述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并且其中处于所述致动位置的所述上部部分被配置为准许对所述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
113.如权利要求112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上部部分包括切口,其中处于所述未致动位置的所述上部部分至少部分地将所述流体出口封闭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其中在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切口暴露所述流体出口。
114.如权利要求90或101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
所述容器;以及
第一尖状物,所述第一尖状物流体地连接到所述流体出口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部部分从所述未致动位置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时刺穿所述容器。
115.如权利要求114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容器是第一容器,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
第二容器;以及
第二尖状物,所述第二尖状物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一尖状物并且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部部分从所述未致动位置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时刺穿所述第二容器。
116.如权利要求115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容器含有冻干固体,其中所述第二容器含有药用流体,并且其中所述上部部分被配置为在所述致动位置中允许所述药用流体溶解所述冻干固体。
117.一种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包括:
入口适配器,所述入口适配器包括:
入口容器,所述入口容器含有药用流体,
入口尖状物,所述入口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所述入口容器,其中所述入口尖状物被配置为从所述入口容器接收所述药用流体,
空气入口,
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所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入口尖状物,以及
入口适配器联接件;
中间适配器,所述中间适配器包括:
中间容器,所述中间容器含有药用流体或药用固体,
中间尖状物,所述中间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所述中间容器,
第一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一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中间尖状物并且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
第二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中间尖状物,
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连接到所述入口适配器联接件以将所述中间适配器可释放地附接到所述入口适配器,以及
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以及
出口适配器,所述出口适配器包括:
出口容器,所述出口容器含有药用固体,
出口尖状物,所述出口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所述出口容器,
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所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出口尖状物并且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
出口,所述出口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出口尖状物,以及
出口适配器联接件,所述出口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以将所述出口适配器可释放地附接到所述中间适配器。
118.如权利要求117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出口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连接到所述入口适配器联接件以将所述出口适配器可释放地附接到所述入口适配器。
119.如权利要求117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中间适配器是第一中间适配器,其中所述中间容器是第一中间容器,其中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
第二中间适配器,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包括:
第二中间容器,所述第二中间容器含有药用流体或药用固体,
第二中间尖状物,所述第二中间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所述第二中间容器,
第三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三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尖状物并且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
第四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四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尖状物,其中所述第四中间流体通道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
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所述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以按串联配置将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可释放地附接到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以及
第四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所述第四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连接到所述出口适配器联接件以按串联配置将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可释放地附接到所述出口适配器。
120.如权利要求117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中间适配器是第一中间适配器,其中所述中间容器是第一中间容器,其中所述入口适配器包括第二入口适配器联接件,其中所述出口适配器包括第二出口适配器联接件,并且其中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
第二中间适配器,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包括:
第二中间容器,所述第二中间容器含有药用流体或药用固体,
第二中间尖状物,所述第二中间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所述第二中间容器,
第三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三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尖状物并且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
第四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四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尖状物,其中所述第四中间流体通道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
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所述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连接到所述第二入口适配器联接件以按并联配置将所述入口适配器可释放地附接到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以及
第四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所述第四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连接到所述第二出口适配器联接件以按并联配置将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可释放地附接到所述出口适配器。
121.如权利要求117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中间适配器是第一中间适配器,其中所述中间容器是第一中间容器,并且其中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
第二中间适配器,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包括:
第二中间容器,所述第二中间容器含有药用流体或药用固体,
第二中间尖状物,所述第二中间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所述第二中间容器,
第三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三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尖状物并且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
第四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四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尖状物,其中所述第四中间流体通道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
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所述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连接到所述入口适配器联接件以按并联配置将所述入口适配器可释放地附接到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其中所述入口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同时连接到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和所述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两者,以及
第四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所述第四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连接到所述出口适配器联接件以按并联配置将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可释放地附接到所述出口适配器,其中所述出口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同时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和所述第四中间适配器联接件两者。
122.一种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包括:
入口适配器,所述入口适配器包括:
入口尖状物,所述入口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入口容器,
空气入口,
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所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入口尖状物,以及
入口适配器联接件,所述入口适配器联接件与所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间隔开;
中间适配器,所述中间适配器包括:
中间尖状物,所述中间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中间容器,
第一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一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中间尖状物并且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
第二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中间尖状物,
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与所述入口适配器联接件联接以将所述中间适配器与所述入口适配器可释放地互锁,以及
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
其中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和所述第二中间联接件与所述第一中间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间隔开;以及
出口适配器,所述出口适配器包括:
出口尖状物,所述出口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出口容器,
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所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出口尖状物并且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出口,所述出口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出口尖状物,以及
出口适配器联接件,所述出口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联接以将所述出口适配器与所述中间适配器可释放地互锁,其中所述出口适配器联接件与所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间隔开。
123.如权利要求122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出口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连接到所述入口适配器联接件以将所述出口适配器可释放地互锁到所述入口适配器。
124.如权利要求117或122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和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定位在所述中间适配器的相对侧上。
125.如权利要求117或122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和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相对于彼此以斜角定向。
126.如权利要求117或122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和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相对于彼此以锐角定向。
127.如权利要求117或122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
第一管,所述第一管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所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一中间流体通道;以及
第二管,所述第二管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所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和所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
128.如权利要求122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中间适配器是第一中间适配器,并且其中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
第二中间适配器,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包括:
第二中间尖状物,所述第二中间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含有药用流体或药用固体的第二中间容器,
第三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三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尖状物并且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
第四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四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尖状物,其中所述第四中间流体通道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
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所述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接收在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中以按串联配置将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与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可释放地互锁,以及
第四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所述第四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出口适配器联接件以按串联配置将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与所述出口适配器可释放地互锁。
129.如权利要求122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中间适配器是第一中间适配器,其中所述入口适配器包括第二入口适配器联接件,其中所述出口适配器包括第二出口适配器联接件,并且其中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
第二中间适配器,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包括:
第二中间尖状物,所述第二中间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含有药用流体或药用固体的第二中间容器,
第三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三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尖状物并且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入口流体通道,
第四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四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尖状物,其中所述第四中间流体通道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
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所述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接收在所述第二入口适配器联接件中以按并联配置将所述入口适配器与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可释放地互锁,以及
第四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所述第四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二出口适配器联接件以按并联配置将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与所述出口适配器可释放地互锁。
130.如权利要求122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中间适配器是第一中间适配器,并且其中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
第二中间适配器,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包括:
第二中间尖状物,所述第二中间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含有药用流体或药用固体的第二中间容器,
第三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三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尖状物并且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入口流体通道,
第四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四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尖状物,其中所述第四中间流体通道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
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所述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接收在所述入口适配器联接件中以按并联配置将所述入口适配器与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可释放地互锁,其中所述入口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和所述第三中间适配器联接件两者,以及
第四中间适配器联接件,所述第四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出口适配器联接件以按并联配置将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与所述出口适配器可释放地互锁,其中所述出口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同时接收在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和所述第四中间适配器联接件两者中。
131.如权利要求119或128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
第一管,所述第一管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所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一中间流体通道;
第二管,所述第二管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所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三中间流体通道;以及
第三管,所述第三管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所述第四中间流体通道和所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
132.如权利要求119或128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
第一管,所述第一管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所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一中间流体通道以及所述第三中间流体通道;以及
第二管,所述第二管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所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四中间流体通道和所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
133.如权利要求117或122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包括颈部和凸片,其中所述凸片具有凸片宽度并且所述颈部具有颈部宽度,其中所述凸片宽度大于所述颈部宽度,其中所述入口适配器联接件包括卡圈和凹穴,其中所述卡圈具有卡圈宽度并且所述凹穴具有凹穴宽度,其中所述凹穴宽度大于所述卡圈宽度。
134.如权利要求122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当所述中间适配器和所述入口适配器互锁时,所述入口适配器联接件和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被配置为抵抗所述入口适配器和所述中间适配器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并且允许所述入口适配器和所述中间适配器在横向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135.如权利要求134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互相垂直。
136.一种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下部部分以及与所述下部部分可移动接合的上部部分,所述上部部分能够相对于所述下部部分在未致动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
转移器械,所述转移器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下部部分内,所述转移器械具有面向所述壳体的所述上部部分的第一容器接收端;以及
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与所述转移器械流体连通,
其中所述上部部分被配置为接合第一容器,使得当所述上部部分从所述未致动位置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时,所述第一容器朝向所述第一容器接收端移动,并且
其中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未致动位置时,至少部分地阻挡对所述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并且其中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准许对所述流体出口的物理触及。
137.如权利要求136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上部部分包括切口,其中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未致动位置时,所述上部部分至少部分地将所述流体出口封闭在所述壳体中,并且其中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所述切口暴露所述流体出口。
138.如权利要求137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下部部分具有流体出口容座并且所述流体出口定位在所述流体出口容座内,并且其中使所述上部部分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将所述切口与所述流体出口容座对准,从而暴露出所述流体出口。
139.如权利要求136-138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联接到所述流体出口的柔性皮条。
140.如权利要求136-138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所述流体出口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下部部分固定。
141.如权利要求136-138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所述流体出口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下部部分移动。
142.如权利要求141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夹子,所述夹子附接到所述流体出口并且在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未致动位置时联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下部部分以将所述流体出口保持到所述壳体。
143.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夹子在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能够从所述壳体的所述下部部分中移除,以准许所述流体出口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
144.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覆盖所述流体出口的至少一部分的盖帽,其中所述夹子与所述壳体的固持力小于所述盖帽与所述流体出口的固持力。
145.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下部部分包括狭槽,当所述上部部分处于所述未致动位置时,所述夹子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狭槽被接收以将所述流体出口保持到所述壳体。
146.如权利要求142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第二夹子。
147.如权利要求136-139或141-146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流体出口能够相对于所述转移器械移动。
148.如权利要求136-147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上部部分包括在远离所述下部部分的方向上延伸的弯曲表面。
149.如权利要求136-148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下部部分包括与所述上部部分相对的平坦表面。
150.如权利要求136-149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警报模块,所述警报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上部部分从所述未致动位置移动到所述致动位置时向用户发出警报。
151.如权利要求150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警报模块被配置为提供视觉警报、听觉警报和/或触觉警报。
152.如权利要求150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警报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来发送警报消息。
153.如权利要求136-152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上部部分包括被配置为允许用户查看所述第一容器的至少一个窗口。
154.如权利要求136-153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容器接收端被配置为第一尖状物。
155.如权利要求154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尖状物是双管腔尖状物。
156.如权利要求154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尖状物包括流体路径的相对于所述第一尖状物的刺穿方向以一定角度倾斜的至少一个开口端。
157.如权利要求156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角度是大约90度。
158.如权利要求154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转移器械包括被配置为允许空气进入所述转移器械的入口。
159.如权利要求158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入口被配置为疏水过滤器。
160.如权利要求136-159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流体出口是鲁尔激活阀或鲁尔接头。
161.如权利要求136-160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上部部分与所述下部部分可滑动地接合。
162.如权利要求136-161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上部部分包括至少一个上部保持特征件,所述下部部分包括至少一个下部保持特征件,并且所述上部保持特征件和所述下部保持特征件被配置为彼此接合以将所述上部部分保持在所述致动位置。
163.如权利要求136-161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流体出口可释放地保持在所述壳体内,直到递送装置联接到所述流体出口为止。
164.如权利要求163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流体出口刚性地附接到所述壳体,直到所述递送装置联接到所述流体出口为止,并且其中所述流体出口在所述递送装置联接到所述流体出口之后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
165.如权利要求136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上部部分被配置为仅接合单个容器。
166.一种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包括:
入口适配器,所述入口适配器包括:
入口尖状物,所述入口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入口容器,
空气入口,以及
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所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入口尖状物;
中间适配器,所述中间适配器包括:
中间尖状物,所述中间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中间容器,
第一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一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中间尖状物并且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以及
第二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中间尖状物;
出口适配器,所述出口适配器包括:
出口尖状物,所述出口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出口容器,
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所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出口尖状物并且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以及
出口,所述出口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出口尖状物;以及
适配器板,
其中所述入口适配器、所述中间适配器和所述出口适配器被配置为联接到所述适配器板。
167.如权利要求166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入口适配器、所述中间适配器和所述出口适配器被配置为经由过盈配合联接到所述适配器板。
168.如权利要求166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适配器板包括被配置为接合所述入口适配器、所述中间适配器和所述出口适配器的立柱。
169.如权利要求166-168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和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定位在所述中间适配器的相对侧上。
170.如权利要求166-168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和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相对于彼此以斜角定向。
171.如权利要求166-168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中间适配器联接件和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联接件相对于彼此以锐角定向。
172.如权利要求166-171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
第一管,所述第一管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所述入口适配器流体通道和所述第一中间流体通道;以及
第二管,所述第二管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所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和所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
173.如权利要求166-172所述的药用流体递送装置,其中所述中间适配器是第一中间适配器,并且其中所述药用流体递送装置还包括:
第二中间适配器,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包括:
第二中间尖状物,所述第二中间尖状物被配置为刺穿第二中间容器,
第三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三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尖状物并且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流体通道,以及
第四中间流体通道,所述第四中间流体通道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第二中间尖状物,其中所述第四中间流体通道被配置为流体地连接到所述出口适配器流体通道,
其中所述第二中间适配器被配置为联接到所述适配器板。
CN202180031291.9A 2020-03-05 2021-03-05 药用流体递送装置 Pending CN1154610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2985797P 2020-03-05 2020-03-05
US62/985,797 2020-03-05
PCT/US2021/020997 WO2021178745A1 (en) 2020-03-05 2021-03-05 Medicinal fluid delivery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61028A true CN115461028A (zh) 2022-12-09

Family

ID=77612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31291.9A Pending CN115461028A (zh) 2020-03-05 2021-03-05 药用流体递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793721B2 (zh)
EP (1) EP4114337A4 (zh)
JP (2) JP7572442B2 (zh)
CN (1) CN115461028A (zh)
BR (1) BR112022017568A2 (zh)
WO (1) WO20211787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00443B2 (ja) * 2017-03-10 2022-02-10 イネイブル インジェクション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再構成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D1078993S1 (en) 2021-03-05 2025-06-10 Takeda Pharmaceutical Company Limited Medicament access device
CN114452211B (zh) * 2022-01-28 2023-10-03 深圳泰和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配药过滤器及其配药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3343A (en) * 1984-03-19 1986-11-18 Quest Medical, Inc. Parenteral fluid administ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213994B1 (en) * 1997-09-25 2001-04-10 Becton Dickinson France, S.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xing a connector assembly onto a vial
CN101111281A (zh) * 2005-02-01 2008-01-23 因特利杰克特有限公司 用于药物递送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01426465A (zh) * 2006-04-24 2009-05-06 诺沃-诺迪斯克有限公司 由冻干药物生成药物溶液的转移系统
US20130046270A1 (en) * 2010-04-29 2013-02-21 David L. Foshee Multi-container fluid transfer and delivery device
CN108040465A (zh) * 2015-06-19 2018-05-15 百深公司 用于单个或多个容器的汇集装置
CN109475682A (zh) * 2016-07-18 2019-03-15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流体注射器及其患者套件
WO2019217864A1 (en) * 2018-05-11 2019-11-14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Combinatorial drug deliver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9976A (en) * 1991-12-09 1994-07-19 Habley Medic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yringe-filling and medication mixing dispenser
DE69828619T2 (de) * 1997-08-22 2006-01-05 Deka Products Ltd. Partnership System, verfahren und kassette zum mischen und abgeben intravenösern medikamente
US6719719B2 (en) 1998-11-13 2004-04-13 Elan Pharma International Limited Spike for liquid transfer device, liquid transfer device including spike, and method of transferring liquids using the same
WO2000029049A1 (en) 1998-11-13 2000-05-25 Elan Pharma International Limited Drug deli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AU2003221889A1 (en) * 2002-04-11 2003-10-27 Pharmacia Corporation File ampoule system
DK1454609T3 (da) 2003-03-05 2013-02-11 Csl Behring Gmbh Overføringsindretning
WO2005007223A2 (en) * 2003-07-16 2005-01-27 Sasha John Programmable medic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y of multiple fluids and concentrations
EA009671B1 (ru) 2004-05-07 2008-02-28 Деб Ай-Пи Лимитед Вспененный очиститель со взвешенными частицам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и дозатор
WO2007101784A1 (en) 2006-03-06 2007-09-13 Novo Nordisk A/S A drug mixing device
US20090062732A1 (en) 2006-03-17 2009-03-05 Novo Nordisk A/S Connectable Device and a Device Assembly for Delivering a Liquid Drug
WO2010043685A1 (en) 2008-10-15 2010-04-22 Novo Nordisk Health Care Ag System for reconstitution of a powdered drug
JP2012528692A (ja) 2009-06-02 2012-11-15 ユーコン・メディカル,リミテッド・ライアビリティ・カンパニー 多容器移送・送達装置
CN102711712B (zh) 2010-02-24 2014-08-13 麦迪麦珀医疗工程有限公司 具有通风布置的流体转移组合件
HUE034815T2 (en) * 2010-08-25 2018-02-28 Baxalta GmbH Assembly to facilitate user reconstitution
EP2635228B1 (en) 2010-11-01 2016-08-17 GE Healthcare Limited Asceptic dispenser
EP2948125B1 (en) 2013-01-23 2019-05-22 ICU Medical, Inc. Pressure-regulating vial adaptors
JP2016054805A (ja) 2014-09-05 2016-04-21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容器カバー
CN118304174A (zh) 2015-03-26 2024-07-09 因内博注射剂公司 用于再悬浮瓶的药剂内容物的再悬浮装置和方法
US11604204B2 (en) * 2019-06-03 2023-03-14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lf-contain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hazardous fluid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23343A (en) * 1984-03-19 1986-11-18 Quest Medical, Inc. Parenteral fluid administ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213994B1 (en) * 1997-09-25 2001-04-10 Becton Dickinson France, S.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xing a connector assembly onto a vial
CN101111281A (zh) * 2005-02-01 2008-01-23 因特利杰克特有限公司 用于药物递送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01426465A (zh) * 2006-04-24 2009-05-06 诺沃-诺迪斯克有限公司 由冻干药物生成药物溶液的转移系统
US20130046270A1 (en) * 2010-04-29 2013-02-21 David L. Foshee Multi-container fluid transfer and delivery device
CN108040465A (zh) * 2015-06-19 2018-05-15 百深公司 用于单个或多个容器的汇集装置
CN109475682A (zh) * 2016-07-18 2019-03-15 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流体注射器及其患者套件
WO2019217864A1 (en) * 2018-05-11 2019-11-14 Bristol-Myers Squibb Company Combinatorial drug deliver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705538B2 (ja) 2025-07-09
US11793721B2 (en) 2023-10-24
WO2021178745A1 (en) 2021-09-10
JP2023516673A (ja) 2023-04-20
BR112022017568A2 (pt) 2022-11-22
EP4114337A4 (en) 2024-04-17
EP4114337A1 (en) 2023-01-11
JP2024180506A (ja) 2024-12-26
JP7572442B2 (ja) 2024-10-23
US20240082111A1 (en) 2024-03-14
US20230140678A1 (en) 2023-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705538B2 (ja) 薬液送達デバイス
JP7108673B2 (ja) 流体移送装置の改良されたコンポーネント
JP5216846B2 (ja) 有害薬剤を汚染なく移送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2736505B2 (ja) バイアルアダプター
EP3824865B1 (en) Close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medication from a flexible container
US20170189605A1 (en) Medicament infusion system and pump assembly for use therein
RU2837377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оставки лекарственной текучей среды
US12362053B2 (en) Drug labeling and safe delivery
US12171720B2 (en) Multi-lumen spike
ES3011482T3 (en) Fluidic group and related apparatus for drug preparation
KR20200129363A (ko) 약물 혼합 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약물 혼합 키트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