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37076B - 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437076B CN115437076B CN202211067797.8A CN202211067797A CN115437076B CN 115437076 B CN115437076 B CN 115437076B CN 202211067797 A CN202211067797 A CN 202211067797A CN 115437076 B CN115437076 B CN 11543707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door
- indoor
- ferrule
- connector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0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8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34 fixat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100483030 Salmonella phage ViI tail sheath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78 waterproof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33—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 G02B6/3847—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with means preventing fibre end damage, e.g. recessed fibre surfaces
- G02B6/3849—Details of mounting fibres in ferrules; Assembly methods; Manufacture with means preventing fibre end damage, e.g. recessed fibre surfaces using mechanical protective elements, e.g. caps, hoods, sealing membran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97—Connectors fixed to housings, casing, frames or circuit boar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其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一侧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盒体围成密封腔;适配器,其固设于所述底座,且所述适配器位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适配器具有位于所述密封腔内的对接部;室外连接器,其插入所述密封腔内与所述对接部对接。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由于适配器用于与室外连接器对接的对接部位于密封腔内,有了盒体的保护,室外的水不易进入密封腔内,对接部与室外连接器的对接处也就可以不需要设置密封结构,因此,减少了密封结构的设置,可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或者体积,进而减小室外预连接盒体的尺寸,减小空间的占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光连接器、电连接器等信号连接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纤连接器等信号连接器作为标准连接器,由于本身具有操作简便等特性,用量更是十分可观。随着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的大规模部署,减少施工成本,降低施工技术要求,简化施工难度的预连接产品应用越来越广。
相关技术中,目前通用的室外连接器盒体,由于需要在盒体外的多个位置设置密封结构以进行防水等,使得整个连接器盒体的尺寸大,占用空间大。
然而,随着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室外预连接盒体,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室外连接器盒体尺寸大,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其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一侧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盒体围成密封腔;适配器,其固设于所述底座,且所述适配器位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适配器具有位于所述密封腔内的对接部;室外连接器,其插入所述密封腔内与所述对接部对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具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室外连接器穿过所述贯穿孔与所述对接部对接,且所述室外连接器与所述密封结构配合密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并排设置的外板和内板,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设有对应的贯穿孔,且所述外板与所述内板之间夹设有密封垫;所述室外连接器穿过所述贯穿孔与所述对接部对接,且所述室外连接器与所述密封垫配合密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垫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对应所述贯穿孔设有密封孔;以及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环绕于所述密封孔,且所述密封环自所述密封板的板面向其相对两侧凸伸形成。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垫一体成型,且所述密封垫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贴合,所述密封垫对应每个所述贯穿孔处均设有密封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垫设有定位孔,所述外板或者所述内板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定位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内还设有与所述适配器对接的室内连接器,所述室内连接器包括:室内连接器本体,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具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沿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的轴线方向贯穿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所述收容腔内设有限位槽,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还具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沿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的至少一侧;室内插芯,所述室内插芯自所述安装口安装于所述收容腔,且所述室内插芯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室内插芯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限位槽,以限制所述室内插芯的轴向位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插芯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对应所述第一定位部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以限制所述室内插芯的转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还设有至少两个限位臂,至少两个所述限位臂分别位于所述室内插芯的相对两侧,且至少两个所述限位臂围成限位腔,所述室内插芯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限位腔,以限制所述室内插芯的径向位移。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于所述收容腔内设有挡止面,所述挡止面用于阻止所述室内插芯沿径向脱出所述收容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还设有用于供光纤插入的插入口,所述插入口沿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的至少一侧,且所述插入口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沿径向方向,所述插入口的宽度向靠近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的轴线方向逐渐减小。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适配器安装有锁紧滑块,所述室外连接器包括:室外连接器本体,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具有锁紧槽,所述锁紧槽与所述锁紧滑块配合;以及外套,所述外套套设于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且所述外套可相对于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沿其轴线方向滑动,所述外套具有斜面;当所述锁紧滑块位于所述锁紧槽,且向远离适配器的方向拉动所述外套时,所述斜面驱动所述锁紧滑块与所述锁紧槽脱离。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连接器还包括防尘帽,所述防尘帽具有内螺纹;所述外套具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具有至少两个螺纹起点,且所述外螺纹的末端设有挡止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适配器设有至少两个所述锁紧滑块,两个所述锁紧滑块可沿所述适配器的径向向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所述适配器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锁紧滑块以驱动两个所述锁紧滑块向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定位安装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具有注胶槽,所述注胶槽中夹持有光缆;所述注胶槽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且所述注胶槽内以及所述夹持件与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之间至少部分灌注有固定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体,所述第一夹持体设有所述注胶槽,所述第一夹持体上设有阻胶结构,所述阻胶结构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配合,以阻止所述固定胶的流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体连接的第二夹持体,所述第二夹持体与所述第一夹持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夹持体具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夹持于所述光缆中的光纤。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体具有穿槽,所述穿槽沿所述第二夹持体的轴向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夹持体,且所述穿槽沿所述第二夹持体的径向至少贯穿所述第二夹持体的一侧,所述穿槽内收容所述光纤,且所述穿槽内设有导纤斜面,以将所述光纤沿径向导出所述穿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内远离所述夹持件的一端还安装有室外插芯,所述室外插芯的尾部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之间夹设有插芯尾套,所述插芯尾套可相对于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沿其轴线方向移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由于适配器用于与室外连接器对接的对接部位于密封腔内,有了盒体的保护,室外的水不易进入密封腔内,对接部与室外连接器的对接处也就可以不需要设置密封结构,因此,减少了密封结构的设置,可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或者体积,进而减小室外预连接盒体的尺寸,减小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垫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连接器的组合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连接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连接器自前向后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连接器自后向前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连接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连接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连接器在插入口处的剖视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外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外连接器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外连接器的部分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外连接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外连接器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外连接器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外套的主视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配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配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配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配器另一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内连接器、适配器以及室外连接组合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持件与光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持件与光缆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持件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持件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夹持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芯与插芯尾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11、凸筋;2、底座;21、外板;211、垫槽;22、内板;23、贯穿孔;24、密封垫;241、密封板;242、密封环;243、定位孔;244、固定孔;25、挤压筋;26、槽体;27、定位柱;3、适配器;31、锁紧滑块;311、解锁突起;32、适配器本体;321、滑槽;322、第二防呆部;323、第一腔体;324、第二腔体;325、第三腔体;326、陶瓷套筒;327、锁紧扣位;328、紧固卡扣;33、弹性件;331、固定部;332、弹性臂;
4、室外连接器;41、室外连接器本体;411、锁紧槽;412、容纳腔;413、第二V型孔;414、尾护套; 42、外套;421、斜面;422、解锁槽;4221、限位面;43、拉绳;44、第一弹簧;45、室外插芯;46、对接件; 461、缺口;462、插头;463、第一防呆部;47、防尘帽;48、夹持件;481、第一夹持体;4811、注胶槽;4812、阻胶结构;4813、挡止口;4814、第一夹持部;482、第二夹持体;4821、第二夹持部;4822、穿槽;4823、导纤斜面;483、第一V型孔;484、镂空槽;485、穿孔;486、挡缆台阶;49、插芯尾套;491、导纤孔;
5、室内连接器;51、室内连接器本体;511、收容腔;512、限位槽;513、安装口;514、第二定位部; 515、限位臂;516、凸台;517、插接部;518、挡止面;519、插入口;52、室内插芯;521、第一定位部;53、扣持臂;6、端口密封塞;7、光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其能相关技术中室外连接器盒体尺寸大,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参见图1至图3、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其可以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1的一侧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与所述盒体1围成密封腔,其中,盒体1的内部可以设有内部支架,且盒体1可以具有一个封装口用来安装连接器等部件,且该封装口可以通过底座2封堵,以实现盒体1内部的密封,形成内部的密封腔,以避免外部雨水以及灰尘等对盒体1内部零部件的侵蚀;适配器3,其可以固设于所述底座2,且所述适配器3位于所述密封腔内,也即适配器3固设于底座2的内侧,使适配器3完全位于密封腔内,其中,适配器3可以与底座2一体成型,也可以与底座2分体成型,然后组装于底座2上,所述适配器3可以具有位于所述密封腔内的对接部;以及室外连接器4,其可以插入所述密封腔内与所述对接部进行对接,也就是说,室外连接器4也至少有一部分是插入到密封腔内部的,以在密封腔的内部与适配器3实现对接。
传统的连接器盒体1中,至少适配器3是一部分位于盒体1内,另一部分位于盒体1外的,位于盒体1 外的这部分与室外的连接器进行对接时,需要在适配器3与连接器的对接处进行密封。
而本实施例中,由于适配器3位于密封腔内部,使得适配器3用于与室外连接器4对接的对接部也位于密封腔内,在适配器3的外部有了盒体1的保护,室外的水不易进入密封腔内,对接部与室外连接器4的对接处也就可以不需要设置密封结构,因此,减少了密封结构的设置,可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或者体积,进而减小室外预连接盒体的尺寸,减小空间的占用且可以降低产品成本。
参见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可以具有贯穿孔23,其中,底座2上可以排列有多个贯穿孔23,以安装多个室外连接器4;所述贯穿孔23处可以设有密封结构,其中,可以是在每个贯穿孔23处均独立设置一个密封结构,来实现多个密封结构对多个贯穿孔23的密封;也可以是设置一个一体式的密封结构,一体式的密封结构实现对多个贯穿孔23的密封;所述室外连接器4可穿过所述贯穿孔23与所述对接部对接,且所述室外连接器4与所述密封结构配合密封,从而可以实现在室外连接器4贯穿底座2的位置进行防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密封结构设置在室外连接器4上,以实现室外连接器4在贯穿孔23处的密封。
参见图2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底座2可以是一块板,所述底座2也可以是包括并排设置的外板21和内板22,外板21与内部可以互相卡扣连接,所述外板21和所述内板22设有对应的贯穿孔23,也即,外板21也设有贯穿孔23,内板22也设有贯穿孔23,内板22上的贯穿孔23与外板21上的贯穿孔23对应设置;且所述外板21与所述内板22之间夹设有密封垫24;所述室外连接器4可以穿过所述贯穿孔23与所述对接部对接,且所述室外连接器4可以在贯穿孔23处与所述密封垫24配合实现密封。
进一步,参见图8和图9所示,所述密封垫24可以包括:密封板241,所述密封板241对应所述贯穿孔 23设有密封孔,密封孔供室外连接器4穿过,且密封孔的轴线与贯穿孔23的轴线共线;以及密封环242,所述密封环242环绕于所述密封孔,且所述密封环242自所述密封板241的板面向其相对两侧凸伸形成,也就是说,密封板241的板面是平整的,而密封环242是从板面上凸伸形成的凸包结构,以便在进行密封时实现挤压密封,能够密封的更加严实。
参见图6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外板21可以设有用于安装和定位密封环242的垫槽211,且外板21和内板22在贯穿孔23处均可以设有挤压筋25,用于挤压密封环242实现密封,并且在挤压筋25的内侧设有槽体26用于容纳密封环242。
参见图2和图8所示,优选的,所述密封垫24一体成型,可以形成为一片式,且所述密封垫24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外板21和所述内板22贴合,所述密封垫24对应每个所述贯穿孔23处均设有密封结构,也就是说,内板22与外板21上可以均设有多个贯穿孔23,且内板22与外板21之间可以只设置一片整体式的密封垫24,这一片密封垫24对应每个贯穿孔23处均可以设置一个密封结构,以实现一个密封垫24对多个贯穿孔23的密封。密封垫24设置为一体式的可以降低物料成本及装配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内板 22与外板21之间可以夹设有多个密封垫24,密封垫24与贯穿孔23一一对应设置。
参见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垫24可以设有定位孔243,其中,定位孔243的数量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多个定位孔243可以均匀分布在密封垫24上,所述外板21或者所述内板22可以设有定位柱27,所述定位柱27穿设于所述定位孔243,以实现密封垫24的定位安装。其中,定位柱27既可以设置在内板22上也可以设置在外板21上,还可以在内板22和外板21上均设置定位柱27。
进一步,密封垫24上还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固定孔244,其中,固定孔244可以用于通过螺栓或者螺柱将密封垫24固定至外板21或者内板22上,其中,外板21上可以设有螺柱,螺柱穿过密封垫24上的固定孔244,从内板22上锁螺钉使内板22和外板21进一步紧固,夹紧密封垫24,使内板22和外板21之间的密封更可靠。
参见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盒体1在封装口处可以设置有一圈凸筋11,底座2的边缘可以具有安装板,安装板可以贴附于凸筋11的外侧,且可以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使安装板与凸筋11焊接融合,不仅实现了底座2与盒体1的紧固,也实现了底座2与盒体1连接处的密封,采用激光焊接可以降低密封失效的风险,减小密封成本。
进一步,所述室外预连接盒体还可以包括端口密封塞6,端口密封塞6用于当贯穿孔23中未插入室外连接器4时,可以将端口密封塞6封堵于贯穿孔23中,端口密封塞6可以设有螺纹结构,用于端口密封塞6拔出后与室外连接器4的防尘帽47互锁,以阻止泥沙进入端口密封塞6和防尘帽47。端口密封塞6还可以设有锁紧扣,用于将端口密封塞6紧固于底座2上。端口密封塞6还可以设有一圈密封筋,用于安装至底座2 后阻止泥沙进入密封腔内。端口密封塞6的密封筋与螺纹结构之间还可以设有密封圆柱面,用于阻止水进入适配器3。端口密封塞6的后端还可以连接有连接绳。
参见图5、图10至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盒体1内还设有与所述适配器3对接的室内连接器5,所述室内连接器5可以包括室内连接器本体51,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具有收容腔511,所述收容腔 511沿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的轴线方向贯穿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其中,室内连接器本体51可以具有前端面和后端面,收容腔511向前贯穿前端面,向后贯穿后端面,以便于在后端连接光纤,在前端实现与对接件46(比如适配器3)对接;所述收容腔511内设有限位槽512,其中,限位槽512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限位槽512沿径向方向的宽度可以大于收容腔511其他部位的宽度,也可以小于收容腔511其他部位的宽度;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还具有安装口513,所述安装口513沿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的至少一侧,也即,可以沿径向方向贯穿室内连接器本体51的顶部,也可以既贯穿顶部也贯穿底部,还可以是贯穿室内连接器本体51的左右两侧;室内插芯52,所述室内插芯52可以自所述安装口513安装于所述收容腔511,也即,室内插芯52在安装时,可以沿径向从安装口513处进入收容腔511;且所述室内插芯52套设有弹簧,在组装时,可以先把室内插芯52与弹簧组装于一起后,再将室内插芯52连同弹簧一起组装至室内连接器本体51中,当室内插芯52安装至收容腔511后,所述弹簧与所述室内插芯52 可以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限位槽512,以限制所述室内插芯52的轴向位置,使室内插芯52不会沿轴向脱出收容腔511,且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室内插芯52不会向前凸伸过长。
本实施例中,由于室内连接器本体51设置了安装口513,室内插芯52和弹簧可以从安装口513沿径向安装进入收容腔511,从而安装在室内连接器本体51内,且室内连接器本体51的限位槽512可以限制室内插芯52的轴向移动量,使室内插芯52能够在合适的范围内活动,且室内插芯52可以连接光纤,集成了连接器必备的特征,满足光连接器的使用需求,本实施例提供的室内连接器5至少包括室内连接器本体51和室内插芯52以及弹簧即可实现光纤与光纤的可拆卸连接,零部件较少,且连接器的结构简单、体积小,从而占用空间较小;且减小物料成本和装配成本。
参见图10至图11、图1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插芯52设有第一定位部521,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对应所述第一定位部521设有第二定位部514,也即第一定位部521与第二定位部514的位置对应,且所述第二定位部514与所述第一定位部521互相配合,以限制所述室内插芯52的转动。其中,第一定位部521可以与第二定位部514直接接触,也可以间接接触,或者第一定位部521也可以与第二定位部514 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当室内插芯52具有绕室内连接器本体51的轴线进行圆周运动或者绕室内插芯52的中心上下摆动或者左右摆动的趋势时,第二定位部514可以阻止第一定位部521移动或者转动,从而实现限制室内插芯52的转动,使室内插芯52保持在收容腔511中不易随便发生任意方向的转动,有利于保证光纤对接的精准性。
参见图10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521可以包括定位槽,也即可以在室内插芯52 的表面设置定位槽,其中,定位槽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两个定位槽,分布于室内插芯52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定位部514可以包括定位悬臂,其中,定位悬臂的数量可以与定位槽的数量对应,本实施例中,也优选设置两个定位悬臂,每个所述定位悬臂凸伸进入对应的所述定位槽。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定位部521设置为定位槽,将第二定位部514设置为悬臂状的定位悬臂,使得室内插芯52在安装进入收容腔511的过程中,定位悬臂可以被撑开,当室内插芯52进入收容腔511后,定位悬臂凸伸进入定位槽实现定位及限制室内插芯52转动,如此设置,便于室内插芯52的安装。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定位部521呈悬臂状,第二定位部514为槽结构,第一定位部521 凸伸进入第二定位部514中,实现定位和限位。
参见图12至图13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还可以设有至少两个限位臂 515,限位臂515可以设置于第二定位部514的前方,也可以设置于第二定位部514的后方,本实施例中,优选将限位臂515设置于第二定位部514的前方,限位臂51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也可以是多个;至少两个所述限位臂515分别位于所述室内插芯52的相对两侧,且至少两个所述限位臂515围成限位腔,其中,限位腔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方形等,本实施例中,优选将限位腔设置为与室内插芯52的外轮廓形状匹配的圆形,所述室内插芯52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限位腔,以限制所述室内插芯52的径向位移,其中,至少两个限位臂515 从室内插芯52的相对两侧将室内插芯52抱住,且室内插芯52与限位臂515的内壁之间留有微小间隙,限位腔既可以限制室内插芯52的左右方向的位移,也可以限制室内插芯52上下方向的位移,也即,两个限位臂 515在限位腔顶部处的距离小于室内插芯52在该处的直径,使得室内插芯52不能从限位腔的顶部脱出,限位腔的顶部可以对室内插芯52进行挡止。
进一步,室内连接器本体51相对两侧的限位臂515的顶部之间可以互相间隔设置形成所述安装口513,且限位臂515的顶部于所述安装口513处设有导向面(参见图14所示),以在室内插芯52安装的过程中进行导向。
参见图1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可以设有凸台516,所述凸台516与所述限位臂515围成所述限位槽512。其中,凸台516与限位臂515沿室内连接器本体51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室内插芯52的表面可以设有凸起,凸起的前端可以接触限位臂515,凸起的后端可以接触弹簧,且弹簧与凸起可以收容在限位槽512中。本实施例中,利用室内连接器本体51上设置的限位臂515围成限位槽512,室内连接器本体51不需要在凸起的前方单独再设置一个凸台516来与弹簧后方的凸台516形成限位槽512,实现了限位臂515的多个用途,也减少了部件的设置。
参见图11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的一端可以设有插接部517,所述插接部517与所述限位臂515之间具有间隙,也即,可以将限位臂515设置为其一端与室内连接器本体51连接,使限位臂515呈悬臂状态,可以提升限位臂515的弹性;且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于所述插接部517的一侧设有避让空间,本实施例中,避让空间位于插接部517的后方,且所述避让空间沿径向设置于所述限位臂515 的外侧;通过避让空间的设置,为限位臂515提供了变形的空间,当室内插芯52在安装进入收容腔511的过程中,室内插芯52会将限位臂515撑开,此时,限位臂515可以向外扩张进入避让空间中。
进一步,优选的,定位悬臂也可以位于避让空间中,以便于实现定位悬臂的弹性变形。
参见图1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于所述收容腔511内可以设有挡止面518,所述挡止面518用于阻止所述室内插芯52沿径向脱出所述收容腔511。其中,挡止面518可以位于安装口513 处,挡止面518可以为圆弧面、平面或者斜面421等均可,挡止面518可以阻止室内插芯52沿安装的反方向脱出收容腔511。
参见图15至图16、图18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还可以设有用于供光纤插入的插入口519,插入口519可以设置于室内连接器本体51的中后段,所述插入口519沿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的至少一侧,其中,插入口519的贯穿方向可以与安装口513 的贯穿方向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中,优选将两者的贯穿方向设置为同一方向;且所述插入口519与所述收容腔511连通,光纤从插入口519进入收容腔511后,可以在收容腔511中插入室内插芯52中;沿径向方向,所述插入口519的宽度向靠近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的轴线方向逐渐减小,使插入口519呈喇叭状;比如当插入口519从上至下贯穿室内连接器本体51时,插入口519的大小从上至下逐步减小,或者插入口519上面一部分的大小可以不变,下面一部分的大小逐步减小,以对光纤的安装进行导向。
参见图1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可以设有扣持臂53,其中,可以设置一个整体的扣持臂53,也可以设置两个独立的扣持臂53,或者多个扣持臂53,本实施例中,优选在室内连接器本体 5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扣持臂53,所述扣持臂53用于与对接件46扣持固定,对接件46可以为适配器 3或者是其他连接器或者是别的部件均可。优选的,扣持臂53上可以设置突起部或者凹槽结构,以实现与对接件46上的凹槽或者突起部扣持于一起;在室内连接器本体51与对接件46进行对接的过程中,可以捏住两个扣持臂53,使两个扣持臂53向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动,便于室内连接器本体51与对接件46互相插入对接,当室内连接器本体51与对接件46互相插入至预设位置后,可以松开两个扣持臂53,使室内连接器本体51与对接件46互相扣持在一起。
所述室内连接器5在组装时,可以先将弹簧与室内插芯52组装于一起,然后将室内插芯52倾斜,使得室内插芯52的前端向上,室内插芯52的后端向下,先将室内插芯52的后端从安装口513插入收容腔511 中,并且此时室内插芯52的后端可以位于插入口519下方,且室内插芯52的后端可以被插入口519与收容腔511分界面处的挡止面518挡止,使室内插芯52的后端不会脱出收容腔511,然后按压室内插芯52的前端,使室内插芯52的前端逐步从安装口513进入收容腔511中,与此同时,弹簧和凸起逐步进入限位槽512 中,直至室内插芯52和弹簧收容在收容腔511中,完成室内连接器5的组装。
参见图20、图25以及图27和31所示,适配器3可以安装有锁紧滑块31,所述室外连接器4可以包括:室外连接器本体41,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41具有锁紧槽411,所述锁紧槽411可以与适配器3的锁紧滑块31 配合以实现锁紧,其中,锁紧槽411可以自室外连接器本体41的表面向其内部凹陷形成,且锁紧槽411的数量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两个锁紧槽411,且两个锁紧槽411关于室外连接器本体41的轴线对称设置;以及外套42,所述外套42套设于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41外,且所述外套42可相对于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41沿室外连接器本体41的轴线方向滑动,所述外套42具有斜面421;当所述锁紧滑块31位于所述锁紧槽411,且向远离适配器3的方向拉动所述外套42时,所述斜面421驱动所述锁紧滑块31与所述锁紧槽411脱离。其中,斜面421可以自其后端向前且向上或者向下倾斜延伸,当锁紧滑块31 位于锁紧槽411内时,锁紧滑块31可以与锁紧槽411互相扣持,从而实现室外连接器4与适配器3的锁紧,当需要解锁时,向外拉动外套42,外套42的斜面421会与锁紧滑块31接触,从而使斜面421在移动的同时,可以推动锁紧滑块31向远离锁紧槽411的方向移动,进而逐步脱离出锁紧槽411。
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室外连接器本体41上设置了锁紧槽411,锁紧槽411可以与适配器3的锁紧滑块31 配合,进而实现锁紧,并且室外连接器4的外套42上还设置了斜面421,当需要解锁时,向远离适配器3的方向拉动所述外套42,斜面421即可驱动锁紧滑块31与锁紧槽411脱离,实现解锁,不需要旋拧室外连接器 4来实现解锁,沿一个方向直接拉动连接器即可,因此,相对于旋拧方式,能够减小室外连接器4解锁所需的安装空间,特别是在密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操作相对简单一些。
同时,本实施例通过直接在外套42上设置斜面421即可驱动锁紧滑块31解锁,不需要在室外连接器本体41上设置多个用来解锁的零部件,减少了零部件的设置,能够降低室外连接器4整体的体积,使室外连接器4的体积尺寸更小,占用空间小,且降低成本。
进一步,参见图25至图26所示,可以在外套42上固设拉绳43,拉绳43可以向远离适配器3的方向延伸,在需要解锁时,拉动拉绳43即可驱动外套42以及锁紧滑块31的移动。且通过拉绳43的设置,可以减小手部操作空间,有利于室外连接器4的密集化排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1至图23所示,室外连接器本体41与外套42之间可以设有第一弹簧44,当向远离适配器3的方向拉动外套42时,外套42驱动第一弹簧44压缩,当松开外套42时,在第一弹簧44的弹力作用下,可以驱动外套42复位。
参见图25至图2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套42可以设有解锁槽422,所述解锁槽422内设有所述斜面421,也即,斜面421是设置在解锁槽422内壁上的,当所述室外连接器4与适配器3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锁紧滑块3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解锁槽422内,也即锁紧滑块31会移动进入解锁槽422中,解锁槽 422与锁紧滑块31之间可以互相限位。
参见图24和图26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解锁槽422还设有限位面4221,当所述锁紧滑块 31位于所述锁紧槽411时,所述限位面4221与所述锁紧滑块31配合,以限制所述室外连接器4向靠近所述适配器3的方向移动的位移。其中,限位面4221可以与锁紧滑块31接触,也可以与锁紧滑块31之间具有间隙,当锁紧滑块31沿前后方向不可移动时,锁紧滑块31可以对限位面4221进行挡止,阻止限位面4221向前过度移动,也就可以阻止室外连接器4向前过度移动。限位面4221可以是竖直面,也可以是倾斜面421。
参见图21至图2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41内可以安装有室外插芯45,其中,室外插芯45用于连接光缆7的光纤,且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41的一端安装有对接件46,本实施例中,对接件 46直接或者间接的安装于室外连接器本体41的前端,所述对接件46套设于所述室外插芯45外,对接件46 位于室外连接器本体41的最前端,可以用于与适配器3对接,且所述对接件46的前端可以设有缺口461,以显露所述室外插芯45的端面。其中,缺口461可以关于对接件46的轴线对称布置,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两个缺口461,通过设置缺口461,可以将室外插芯45的端面在缺口461中显露出来,以便于对室外插芯45的端面进行清洁。
进一步,室外连接器本体41与对接件46之间还可以设有插头462,室外插芯45收容于插头462内,插头462与室外连接器本体41之间、以及插头462与对接件46之间均可以采用卡接固定。
参见图21和图28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41、所述插头462或者所述对接件46上可以设有第一防呆部463,以限制所述室外连接器4的插入角度。其中,第一防呆部463可以为凸出结构,也可以为凹陷结构,以与适配器3上对应的第二防呆部322进行配合,当第一防呆部463与第二防呆部322对准时,可以将室外连接器4直接插入适配器3中,当第一防呆部463与第二防呆部322没有对准时,室外连接器4不能插入适配器3,然后将室外连接器4旋转一个角度,使第一防呆部463与第二防呆部322对准时,室外连接器4便可准确插入适配器3,实现室外连接器4的盲插对准。
参见图19至图2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连接器4还可以包括防尘帽47,防尘帽47可以用于盖设于室外连接器本体41设有所述室外插芯45的一端,以进行防尘防水,所述防尘帽47可以具有内螺纹;所述外套42具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具有至少两个螺纹起点,也即外螺纹可以包括两个螺纹起点或者两个以上数量的螺纹起点,当一段区域内有N个螺纹起点时,每个螺纹起点的分布角度为 360°/N,如此设置,使得每个螺纹起点可以设计出比较大的导程,从而在一定长度区域内,每个螺纹起点的圈数就减少了,因此可以减少防尘帽47在与外套42旋拧锁紧时旋转的圈数,缩短安装时间;同时,在外螺纹的末端设置挡止部,当内螺纹的前端旋转至接触挡止部时,便不能再进一步旋转,可以提示操作人员此时已经锁紧,不需继续旋拧,其中,可以在多个螺纹起点的末端均设置挡止部,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三个螺纹起点,且在两个螺纹起点的末端均设置挡止部。
参见图1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尘帽47的内表面可以具有密封凸起,所述密封凸起与所述外套42的外壁过盈配合实现密封。其中,密封凸起可以与防尘帽47一体成型,且密封凸起优选呈环形,环绕防尘帽47的一周,进而对外套42的一周进行密封。本实施例中,直接在防尘帽47上设置凸起来进行密封,不需要在外套42与防尘帽47之间设置单独的密封圈,也减少了零部件的组装步骤。
参见图20所示,优选的,所述内螺纹的齿厚可以大于所述外螺纹的齿厚。也即防尘帽47上设置的螺纹的齿相对厚一些,在防尘帽47较薄的情况下,可以增强防尘帽47的强度。同时,由于防尘帽47与外套42 的密封是通过防尘帽47的径向扩张变形来实现,防尘帽47的材料会比外套42的材料软,因此将内螺纹设计的齿厚大以提高螺纹配合的强度,防止因螺纹强度不够锁紧力下降。
参见图27至图2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适配器3可以包括:适配器本体32,所述适配器本体32 具有滑槽321,所述滑槽321内安装有所述锁紧滑块31,所述锁紧滑块31可在所述滑槽321内沿所述适配器本体32的径向方向移动。其中,滑槽321可以沿径向方向延伸,锁紧滑块31可以在滑槽321内沿径向向靠近或者远离适配器本体32的方向滑动,当室外连接器本体41插入适配器本体32时,室外连接器本体41可以将锁紧滑块31向远离适配器本体32轴线的方向顶起,当室外连接器本体41移动至预设位置后,室外连接器本体41上设置的锁紧槽411刚好移动至锁紧滑块31处,此时锁紧滑块31可以插入锁紧槽411实现室外连接器4与适配器3的锁紧。
其中,锁紧滑块3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多个,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两个锁紧滑块31,且两个锁紧滑块31关于适配器本体32的轴线上下对称设置。当室外连接器4插入适配器3时,室外连接器本体41可以将两个锁紧滑块31分别向上、向下顶出。
进一步,参见图29至图30所示,所述适配器本体32可以设有至少两个所述锁紧滑块31,两个所述锁紧滑块31可沿所述适配器本体32的径向向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所述适配器3还可以包括弹性件33,所述弹性件33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锁紧滑块31以驱动两个所述锁紧滑块31向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动,其中,弹性件33可以与适配器本体32固定,也可以不与适配器本体32固定,弹性件33可以通过其两端安装于两个锁紧滑块31,且弹性件33具有弹性,当两个锁紧滑块31向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时,两个锁紧滑块31驱动弹性件33拉伸或者扩张,当锁紧滑块31与锁紧槽411的位置对应时,锁紧槽411为锁紧滑块31提供了移动的空间,两个锁紧滑块31在弹性件33的弹力下,自动向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动,并插进锁紧槽411中,实现自动锁紧。如此设置,在锁紧室外连接器4与适配器3时,将室外连接器4向靠近适配器 3的方向插入即可驱动锁紧滑块31互相远离,待室外连接器4插入预设位置后,即可实现自动锁紧,不需要旋拧室外连接器4来进行锁紧,能够减小室外连接器4锁紧所需的安装空间,特别是在密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操作相对简单一些。其中,弹性件33的材质优选金属材质,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的比如塑料材质等,能驱动锁紧滑块31移动即可。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3优选卡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弹性件33,比如弹簧直接设置在两个锁紧滑块31之间以将两个锁紧滑块31连接,当两个锁紧滑块31向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时,锁紧滑块31带动弹簧拉伸,在锁紧时,弹簧可以驱动两个锁紧滑块31向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动。
参见图27和图28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33具有固定部331,所述固定部331固定于所述适配器本体32。本实施例中,将弹性件33固定在适配器本体32上,使弹性件33与适配器本体32相对固定,能够保证锁紧滑块31在沿径向向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时,弹性件33不易移动位置,且不易从适配器本体32上脱落。其中,可以在弹性件33上设置安装孔,在适配器本体32上设置安装头,使安装头插入安装孔中,以将弹性件33固定,也可以在弹性件33上设置安装头,在适配器本体32上设置安装孔来对弹性件33进行安装固定。
参见图27所示,优选的,所述弹性件33还可以具有至少两个弹性臂332,两个所述弹性臂332分别对应连接至两个所述锁紧滑块31,其中,弹性臂332可以镶嵌在锁紧滑块31的内部,也可以包覆在锁紧滑块31 的外侧,以使弹性臂332与锁紧滑块31固定;两个所述弹性臂332分别与固定部331连接,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部331的相对两端,且两个所述弹性臂332自与所述固定部331的连接处向互相远离的方向倾斜延伸,以增强弹性臂332的弹性。
参见图2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滑块31可以设有解锁突起311,其中,解锁突起311可以设于锁紧滑块31的内侧,也可以设置于锁紧滑块31的外侧,本实施例中,优选设置于锁紧滑块31的内侧,所述解锁突起311用于与所述室外连接器4的斜面421配合实现解锁。当室外连接器4与适配器3锁紧时,锁紧滑块31位于锁紧槽411内,且解锁突起311位于斜面421的邻侧,并可与斜面421配合,当需要解锁时,拉动外套42,可带动斜面421沿轴线向远离适配器3的方向移动,进而斜面421与解锁突起311接触,并能够在上下方向将解锁突起311顶起,解锁突起311可以沿着斜面421在上下方向移动,并带动整个锁紧滑块 31向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使锁紧滑块31逐步脱出锁紧槽411。
参见图29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滑槽321内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限位台阶与所述锁紧滑块 31配合,以限制所述锁紧滑块31沿直线移动。也即,通过限位台阶的设置,可以将锁紧滑块31限制在沿径向方向的某一直线上移动,锁紧滑块31不会沿轴向方向移动,也不会沿圆周方向转动或者其他径向方向移动,比如,将锁紧滑块31限制为只沿上下方向移动,不在前后方向或者左右方向移动,或者将锁紧滑块31限制为只沿左右方向移动,不在前后方向或者上下方向移动,从而可以为锁紧滑块31形成特定的滑动轨迹,保证锁紧滑块31与锁紧槽411的位置对应,在进行锁紧时,锁紧滑块31能够顺利进入锁紧槽411,且不会随意移动位置。
参见图2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适配器本体32内可以设有第二防呆部322,所述第二防呆部322 用于与所述室外连接器4上的第一防呆部463配合,以限制所述室外连接器4的插入角度。其中,第二防呆部322可以为凸出结构,也可以为凹陷结构,以与室外连接器4上对应的第一防呆部463进行配合,当第一防呆部463与第二防呆部322对准时,可以将室外连接器4直接插入适配器3中,当第一防呆部463与第二防呆部322没有对准时,室外连接器4不能插入适配器3,然后将室外连接器4旋转一个角度,使第一防呆部463与第二防呆部322对准时,室外连接器4便可准确插入适配器3,实现室外连接器4的盲插对准。
进一步,参见图29所示,适配器本体32内可以设有第一腔体323、第二腔体324和第三腔体325,第一腔体323、第二腔体324和第三腔体325的轴线均与适配器本体32的轴线共线,第一腔体323和第三腔体325 分别位于第二腔体324的相对两侧,第二腔体324内可以收容有陶瓷套筒326,可供室外插芯45和室内插芯 52插入,第一腔体323可用于收容室外连接器4,第三腔体325用于收容室内连接器5。
进一步,适配器本体32上可以设有锁紧扣位327,锁紧扣位327可以与室内连接器5上的扣持臂53配合,以实现适配器3与室内连接器5的锁紧;适配器本体32上还可以设有紧固卡扣328,紧固卡扣328用于与底座2配合固定。
参见图2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41具有容纳腔412,也即,室外连接器本体41 为空腔结构,且容纳腔412可以前后贯穿室外连接器本体41,以便光纤的穿入和穿出,所述容纳腔412内定位安装有夹持件48,使得夹持件48不仅可以安装于容纳腔412内,还可以定位在容纳腔412内,保证夹持件 48与室外连接器本体41的相对位置,所述夹持件48具有注胶槽4811,注胶槽4811中可以注入固定胶,所述注胶槽4811中夹持有光缆7,也就是说,光缆7安装于夹持件48中后,光缆7至少部分会伸入注胶槽4811 中,并且注胶槽4811可以对光缆7进行夹持固定,以对光缆7进行定位;所述注胶槽4811与所述容纳腔412连通,且所述注胶槽4811内以及所述夹持件48与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41之间至少部分灌注有固定胶,由于注胶槽4811与容纳腔412是连通的,当向注胶槽4811中灌注固定胶时,固定胶可以流动至容纳腔412中,使得注胶槽4811内至少部分位置灌注有固定胶,且夹持件48与室外连接器本体41之间至少部分灌注有固定胶,灌注于注胶槽4811内的固定胶可以将夹持件48与光缆7进一步固定,从而实现夹持件48与光缆7、以及室外连接器本体41三者之间的固定;其中,室外连接器本体41上对应注胶槽4811处可以设有注胶孔。
本实施例中,由于容纳腔412内定位安装有夹持件48,使得夹持件48能够定位在室外连接器本体41中,夹持件48不易在室外连接器本体41内晃动,位置相对准确,且夹持件48可以夹持光缆7,使夹持件48实现对光缆7的夹持定位,光缆7不易相对于夹持件48发生晃动,从而使得光缆7能够通过夹持件48定位在室外连接器本体41内,且经过夹持件48的夹持,光缆7也不易在室外连接器本体41内发生晃动移位,因此,能够保证光缆7在室外连接器本体41内的位置相对准确。
参见图3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48可以包括第一夹持体481,所述第一夹持体481设有所述注胶槽4811,且所述第一夹持体481上可以设有阻胶结构4812,其中,阻胶结构4812可以设于所述第一夹持体481的一端,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体481中部的某一位置,所述阻胶结构4812可以与所述容纳腔412的内壁配合,以阻止所述固定胶的流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胶结构4812可以为固设于所述第一夹持体481外侧的法兰,也可以为套设于所述第一夹持体481外侧的密封圈等结构,阻胶结构4812可以与容纳腔 412的内壁接触,以阻止固定胶向室外连接器本体41的对接端流动(也即阻止固定胶向设置室外插芯45的方向流动,以免对光纤的性能造成影响)。
进一步,阻胶结构4812的前端面可以与室外连接器本体41内侧的第一台阶配合,以阻止夹持件48沿轴向移动,阻胶结构4812还可以设有挡止口4813,以与室外连接器本体41内侧的挡止结构配合,以阻止夹持件48在室外连接器本体41内沿圆周方向转动,从而将夹持件48定位在室外连接器本体41内。
参见图32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体481远离所述阻胶结构4812的一端设有第一夹持部4814,所述第一夹持部4814夹持于所述光缆7,也即,在第一夹持部4814处的光缆7可以是未开剥的状态,此处第一夹持部4814可以夹持于光缆7的外侧,以对光缆7进行固定;其中,第一夹持部4814优选C型结构,以对光缆7的大部分表面进行包裹,提升接触面积,增加夹持力,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夹持部4814设计为两个或者三个夹持臂结构,以夹持于光缆7的不同侧面。当然,当光缆7为圆缆时可以采用C型结构的第一夹持部4814,当光缆7为蝶形缆时,可以采用C型的,也可以将第一夹持部4814设计为横截面形状为封闭的四方形,其中,可以将第一夹持部4814设计为互相扣持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设置方形槽,另一部分可以为翻盖结构,当光缆7安装于方形槽中后,可以将翻盖翻转盖合至另一部分上,从而实现对光缆7的夹持固定(参见图3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室外连接器4可以实现模块化设计,有利于连接器适配不同的光缆7,室外连接器本体41以及其他部件可以不改变,更换夹持件48即可适配不同类型的光缆7。
优选的,为阻止光缆7从第一夹持部4814中脱出,可以在第一夹持部4814的内侧设置多个凸点,多个凸点可以与光缆7发生干涉,以增强夹持力。
参见图33所示,进一步,所述夹持件48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体481连接的第二夹持体482,所述第二夹持体482与所述第一夹持体481同轴设置,以使光纤能够沿着轴线方向从第一夹持体481贯穿至第二夹持体482,所述第二夹持体482可以具有第二夹持部4821,所述第二夹持部4821夹持于所述光缆7中的光纤。其中,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夹持部4821的设置,可以增长夹持件48沿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同时第二夹持部4821夹持于光纤,也即光纤从光缆7中开剥出来后,有一部分光纤可以位于夹持件48中被夹持件48 夹持,可以缩短室外连接器本体41中暴露出来的悬臂光纤(光纤从光缆7中开剥出来后处于悬臂状态)的长度,进而可以减小光纤的挠性,光纤在穿入室外连接器本体41内时,不易因重力的作用而产生下垂,能够保证光纤的平直度,有利于光纤穿过室外连接器本体41中的室外插芯45。由于光纤在穿过室外插芯45时会遇到阻力,如果光纤的长度过长,光纤的挠性过大,不利于光纤穿过室外插芯45;且光纤在室外连接器本体41 中穿行时不宜有任何卡滞点,否则可能会卡断光纤。
参见图34和图3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体482可以具有穿槽4822,所述穿槽4822沿所述第二夹持体482的轴向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夹持体482,其中,穿槽4822可以用于收容光纤,穿槽4822沿轴向贯穿第二夹持体482,使得光纤从第一夹持体481延伸至第二夹持体482后,可以从第二夹持体482的前端穿出夹持件48;且所述穿槽4822沿所述第二夹持体482的径向至少贯穿所述第二夹持体482的一侧,其中,穿槽4822可以向上贯穿第二夹持体482,也可以向下贯穿第二夹持体482,本实施例中,穿槽4822在上下方向均贯穿第二夹持体482;所述穿槽4822内收容所述光纤,且所述穿槽4822内设有导纤斜面4823,以将所述光纤沿径向导出所述穿槽4822。其中,所述导纤斜面4823可以为倾斜的直斜面421,也可以为弯曲的弧形斜面421。
参见图3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体482可以具有收容所述光纤的穿槽4822,且所述第二夹持体482与所述第一夹持体48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V型孔483,所述第一V型孔483连通所述穿槽 4822与所述注胶槽4811。其中,第一V型孔483可以对应设置于阻胶结构4812的内侧,也可以沿轴向方向与阻胶结构4812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夹持体482与第一夹持体481的过渡连接处设置第一V 型孔483可以对光纤进行导向,方便光纤穿过第一夹持体481进入第二夹持体482的内部。
参见图33至图3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胶槽4811可以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将所述注胶槽4811 与所述容纳腔412连通,且所述开口沿所述夹持件48的轴线方向延伸,其中,固定胶可以从该开口处进入注胶槽4811内;所述夹持件48沿其轴线方向可以排列有多个镂空槽484,也就是说,镂空槽484是沿着开口的纵长方向进行排列的,本实施例中,镂空槽484可以设置两排(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一排或者更多排),两排镂空槽484分布于开口的相对两侧;所述镂空槽484将所述注胶槽4811与所述容纳腔412连通,且所述镂空槽484与所述开口连通,使得镂空槽484、容纳腔412、开口以及注胶槽4811互相连通,在灌注固定胶时,固定胶可以在这些槽或者腔体中互相流动。
进一步,参见图34所示,所述夹持件48的底部还可以排列有多个穿孔485,所述穿孔485连通所述注胶槽4811,且所述穿孔485连通所述容纳腔412,所述穿孔485使得夹持件48在底部实现注胶槽4811与容纳腔412的连通,进一步增加固定胶流动的路径,有利于固定胶均匀地分布于夹持件48与连接本体之间的缝隙中。
参见图32和图3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光缆7可以包括光纤以及包覆于所述光纤外的包层,光缆7开剥后,将光缆7前段部分的包层去掉,以露出部分光纤;所述注胶槽4811内设有挡缆台阶486,所述挡缆台阶486可以挡止于所述包层的端部,以阻止光缆7沿轴向移位。
参见图23和图3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412内远离所述夹持件48的一端还安装有室外插芯45,其中,室外插芯45外可以套设有弹簧,所述室外插芯45的尾部与所述容纳腔412的内壁之间可以夹设有插芯尾套49,所述插芯尾套49可相对于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41沿其轴线方向移动。其中,在所述室外插芯45内点胶之前,所述室外插芯45也可以相对于插芯尾套49沿轴向移动。因为连接器在与适配器3对接时,室外插芯45需要相对于室外连接器本体41进行轴向移动,因此室外插芯45不能被固定死在室外连接器本体41的内部;由于在室外插芯45内点胶的过程中,胶水可能会溢出室外插芯45,在室外插芯45的尾部套设一个插芯尾套49,即使室外插芯45中的胶水溢出,溢出的胶水也可以收容在插芯尾套49里面而不易流动至室外插芯45和插芯尾套49外侧,能够降低室外插芯45与室外连接器本体41之间被胶水粘接固定的风险,保证了室外插芯45可活动的安装在室外连接器本体41内。
由于一般的室外预连接器的装配是完成光缆7光纤与室外插芯45组件的耦合后再进行其他零件(比如本体和外壳)的组装,组装过程中由于光纤比较脆弱,给产线上的转运带来较大的麻烦。而本实施例中,由于室外插芯45外套42设了插芯尾套49,在对所述室外连接器4进行组装加工时,可以先将室外连接器本体41、室外插芯45以及插芯尾套49等组件全部组装好之后,再通过长针筒给室外插芯45内注胶,然后将光缆7与夹持件48的组合体一起插入室外连接器本体41内部,最后完成后续的光缆7注胶固定等。也即,在整个所述室外连接器4的组装过程中,可以不需要将光缆7放置在产线上进行运输,将光缆7放置在产线的最后,并等待组装好的室外连接器本体41转运过来之后,再进行光缆7的组装即可,减少了光缆7在产线上运输的步骤,也降低了损坏光纤的风险,为室外连接器4的组装提供了便利。
参见图23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插芯45内可以设有容纤通道,所述插芯尾套49的尾部设有导纤孔491,所述导纤孔491与所述容纤通道连通,其中导纤孔491可以呈喇叭状,可以对光纤进行导向,以将光纤导入容纤通道。
进一步,插芯尾套49还可以设有插接孔,室外插芯45插接于所述插接孔内,且插接孔与导纤孔491共轴,插接孔与导纤孔491之间可以设有台阶面,室外插芯45挡止于该台阶面。
参见图23所示,优选的,所述容纳腔412于所述导纤孔491处设有第二V型孔413,其中,所述导纤孔 491偏向靠近所述室外插芯45,所述第二V型孔413靠近所述导纤孔491一端(也即第二V型孔413的前端)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导纤孔491靠近所述第二V型孔413一端(也即导纤孔491的后端)的内径,以防止光纤穿入插芯尾套49时卡入插芯尾套49与室外连接器本体41的装配缝隙中,而造成断纤。
进一步,所述容纳腔412内可以形成有多个变截面的导向孔,以引导光纤插入室外插芯45,各个导向孔的截面积自室外连接器本体41的后端向前逐步缩小,且导向孔的变截面可以均呈V型方便光纤穿入,其中一个所述导向孔也即所述第二V型孔413。导向孔的设置,也保证了长针筒穿入的便捷性。
进一步,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41的外侧还包覆有尾护套414,尾护套414设置于室外连接器本体41的尾部,以将光缆7包裹。室外连接器本体41的外侧还可以套设有外套42,外套42可相对于室外连接器本体 41沿轴向移动,外套42与室外连接器本体41之间设有弹簧和密封圈,且外套42外固设有拉绳4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室外连接器4的加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开剥后的光缆7装入夹持件48中。其中,在安装好夹持件48后,可以对光纤进行定长切割。
步骤2:将所述光缆7连同所述夹持件48一起装入室外连接器本体41。在将光缆7和夹持件48装入室外连接器本体41时,需要保证光纤在室外连接器本体41中有足够的微弯空间,且夹持件48上的光纤固定点前端的光纤长度不宜过长,因为光纤穿过室外插芯45时会遇到阻力,如果过长,光纤的挠性过大,不利于光纤穿过室外插芯45。且光纤在室外连接器本体41中穿行时不宜有任何卡滞点,否则可能会卡断光纤。
步骤3:对所述夹持件48的内部以及所述夹持件48与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41之间灌注固定胶,使所述光缆7、所述夹持件48以及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41固定于一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开剥后的光缆7装入夹持件48中,可以包括:将所述光缆7沿所述第一夹持体 481的轴线方向自所述第一夹持体481的一端穿入所述第一夹持体481内;当所述光缆7的光纤有一部分进入所述第二夹持体482内时,可以将所述光纤的一端沿所述第二夹持体482的径向抬起,使所述光纤伸出至所述第一夹持体481的外侧;然后还可以将光纤的前端继续向前拉,直至光缆7移动至预设位置(其中,该预设位置可以为光缆7外的包层抵持于注胶槽4811内的挡缆台阶486的位置),然后可以沿所述第一夹持体 481的径向将所述光纤按压进入所述第二夹持体482,使所述第二夹持体482夹紧所述光纤。由于第二夹持体 482有一部分需要将光纤夹紧,所以光纤可能不能一直沿着第二夹持体482的轴线方向向前移动,需要先将光纤抽出第二夹持体482外,当光纤移动至设计的长度后,再将光纤压入第二夹持体482中进行夹持固定。
进一步,第二夹持体482中可以设有导纤斜面4823,使得光纤可以沿着导纤斜面4823逐步向上抬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将所述光缆7连同所述夹持件48一起装入室外连接器本体41之前,还可以包括:将所述室外插芯45以及所述插芯尾套49组装于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41内,其中,此时也可以连同室外插芯45外的弹簧一起组装,当然,若室外连接器本体41还有其他的零部件也可以一起组装完成;然后可以在所述室外插芯45的内部点胶,其中,可以使用长针筒从室外连接器本体41的后端插入室外连接器本体41 内,并伸入至室外插芯45内部给室外插芯45注胶,在长针筒插入室外连接器本体41的过程中,室外连接器本体41内设置的导向孔可以保证长针筒穿入的便捷性。
由于室外插芯45外套42设了插芯尾套49,在对所述室外连接器4进行组装加工时,可以先将室外连接器本体41、室外插芯45以及插芯尾套49等组件全部组装好之后,再通过长针筒给室外插芯45内注胶,然后将光缆7与夹持件48的组合体一起插入室外连接器本体41内部,最后完成后续的光缆7注胶固定等。也即,在整个所述室外连接器4的组装过程中,可以不需要将光缆7放置在产线上进行运输,将光缆7放置在产线的最后,并等待组装好的室外连接器本体41转运过来之后,再进行光缆7的组装即可,减少了光缆7在产线上运输的步骤,简化室外连接器4的装配工艺,也降低了损坏光纤的风险,减小室外连接器4装配的故障率,为室外连接器4的组装提供了便利。
进一步,于步骤3中,在对夹持件48的内部进行灌胶的过程中,阻胶结构4812保证了在夹持件48的一定区域内实现固定胶填充而不溢出到光纤的夹持点,且镂空槽484以及穿孔485等结构保证了固定胶充分流动至夹持件48与室外连接器本体41之间,保证光缆7与室外连接器本体41的密封及紧固。于步骤3之后,可以对室外插芯45进行固化及研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9)
1.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盒体(1),所述盒体(1)的一侧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与所述盒体(1)围成密封腔;
适配器(3),其固设于所述底座(2),且所述适配器(3)位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适配器(3)具有位于所述密封腔内的对接部,所述对接部用于与插入所述密封腔内的室外连接器(4)对接;
所述底座(2)包括并排设置的外板(21)和内板(22),所述外板(21)和所述内板(22)设有对应的贯穿孔(23),且所述外板(21)与所述内板(22)之间夹设有密封垫(24);
所述贯穿孔(23)用于供所述室外连接器(4)穿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预连接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2)具有贯穿孔(23),所述贯穿孔(23)处设有密封结构,所述贯穿孔(23)用于供所述室外连接器(4)穿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预连接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24)包括:
密封板(241),所述密封板(241)对应所述贯穿孔(23)设有密封孔;
以及密封环(242),所述密封环(242)环绕于所述密封孔,且所述密封环(242)自所述密封板(241)的板面向其相对两侧凸伸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预连接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垫(24)一体成型,且所述密封垫(24)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所述外板(21)和所述内板(22)贴合,所述密封垫(24)对应每个所述贯穿孔(23)处均设有密封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预连接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垫(24)设有定位孔(243),所述外板(21)或者所述内板(22)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定位孔(24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预连接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内还设有与所述适配器(3)对接的室内连接器(5),所述室内连接器(5)包括:
室内连接器本体(51),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具有收容腔(511),所述收容腔(511)沿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的轴线方向贯穿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所述收容腔(511)内设有限位槽(512),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还具有安装口(513),所述安装口(513)沿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的至少一侧;
室内插芯(52),所述室内插芯(52)自所述安装口(513)安装于所述收容腔(511),且所述室内插芯(52)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所述室内插芯(52)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限位槽(512),以限制所述室内插芯(52)的轴向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外预连接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插芯(52)设有第一定位部(521),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对应所述第一定位部(521)设有第二定位部(514),所述第二定位部(514)与所述第一定位部(521)配合,以限制所述室内插芯(52)的转动。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室外预连接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还设有至少两个限位臂(515),至少两个所述限位臂(515)分别位于所述室内插芯(52)的相对两侧,且至少两个所述限位臂(515)围成限位腔,所述室内插芯(52)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限位腔,以限制所述室内插芯(52)的径向位移。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外预连接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于所述收容腔(511)内设有挡止面(518),所述挡止面(518)用于阻止所述室内插芯(52)沿径向脱出所述收容腔(511)。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室外预连接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还设有用于供光纤插入的插入口(519),所述插入口(519)沿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的至少一侧,且所述插入口(519)与所述收容腔(511)连通,沿径向方向,所述插入口(519)的宽度向靠近所述室内连接器本体(51)的轴线方向逐渐减小。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预连接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适配器(3)设有至少两个锁紧滑块(31),两个所述锁紧滑块(31)可沿所述适配器(3)的径向向互相靠近或者互相远离的方向移动;
所述适配器(3)还包括弹性件(33),所述弹性件(33)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锁紧滑块(31)以驱动两个所述锁紧滑块(31)向互相靠近的方向移动。
12.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盒体(1),所述盒体(1)的一侧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与所述盒体(1)围成密封腔;
适配器(3),其固设于所述底座(2),且所述适配器(3)位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适配器(3)具有位于所述密封腔内的对接部;
室外连接器(4),其插入所述密封腔内与所述对接部对接;
所述底座(2)包括并排设置的外板(21)和内板(22),所述外板(21)和所述内板(22)设有对应的贯穿孔(23),且所述外板(21)与所述内板(22)之间夹设有密封垫(24);
所述贯穿孔(23)用于供所述室外连接器(4)穿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室外预连接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3)安装有锁紧滑块(31),
所述室外连接器(4)包括:室外连接器本体(41),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41)具有锁紧槽(411),所述锁紧槽(411)与所述锁紧滑块(31)配合;
以及外套(42),所述外套(42)套设于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41),且所述外套(42)可相对于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41)沿其轴线方向滑动,所述外套(42)具有斜面(421);
当所述锁紧滑块(31)位于所述锁紧槽(411),且向远离适配器(3)的方向拉动所述外套(42)时,所述斜面(421)驱动所述锁紧滑块(31)与所述锁紧槽(411)脱离。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室外预连接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外连接器(4)还包括防尘帽(47),所述防尘帽(47)具有内螺纹;
所述外套(42)具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具有至少两个螺纹起点,且所述外螺纹的末端设有挡止部。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室外预连接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41)具有容纳腔(412),所述容纳腔(412)内定位安装有夹持件(48),所述夹持件(48)具有注胶槽(4811),所述注胶槽(4811)中夹持有光缆(7);
所述注胶槽(4811)与所述容纳腔(412)连通,且所述注胶槽(4811)内以及所述夹持件(48)与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41)之间至少部分灌注有固定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室外预连接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件(48)包括第一夹持体(481),所述第一夹持体(481)设有所述注胶槽(4811),所述第一夹持体(481)上设有阻胶结构(4812),所述阻胶结构(4812)与所述容纳腔(412)的内壁配合,以阻止所述固定胶的流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室外预连接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件(48)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体(481)连接的第二夹持体(482),所述第二夹持体(482)与所述第一夹持体(481)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夹持体(482)具有第二夹持部(4821),所述第二夹持部(4821)夹持于所述光缆(7)中的光纤。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室外预连接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夹持体(482)具有穿槽(4822),所述穿槽(4822)沿所述第二夹持体(482)的轴向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夹持体(482),且所述穿槽(4822)沿所述第二夹持体(482)的径向至少贯穿所述第二夹持体(482)的一侧,所述穿槽(4822)内收容所述光纤,且所述穿槽(4822)内设有导纤斜面(4823),以将所述光纤沿径向导出所述穿槽(4822)。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室外预连接盒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腔(412)内远离所述夹持件(48)的一端还安装有室外插芯(45),所述室外插芯(45)的尾部与所述容纳腔(412)的内壁之间夹设有插芯尾套(49),所述插芯尾套(49)可相对于所述室外连接器本体(41)沿其轴线方向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67797.8A CN115437076B (zh) | 2022-09-01 | 2022-09-01 | 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 |
PE2025000474A PE20251101A1 (es) | 2022-09-01 | 2023-01-04 | Caja de preconexion exterior |
PCT/CN2023/070274 WO2024045464A1 (zh) | 2022-09-01 | 2023-01-04 | 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 |
CONC2025/0002038A CO2025002038A2 (es) | 2022-09-01 | 2025-02-24 | Cuerpo de caja de preconexión exterior |
MX2025002347A MX2025002347A (es) | 2022-09-01 | 2025-02-26 | Cuerpo de caja de preconexion exterior |
CL2025000542A CL2025000542A1 (es) | 2022-09-01 | 2025-02-27 | Cuerpo de caja de preconexión exterio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67797.8A CN115437076B (zh) | 2022-09-01 | 2022-09-01 | 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437076A CN115437076A (zh) | 2022-12-06 |
CN115437076B true CN115437076B (zh) | 2023-08-04 |
Family
ID=84247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067797.8A Active CN115437076B (zh) | 2022-09-01 | 2022-09-01 | 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437076B (zh) |
CL (1) | CL2025000542A1 (zh) |
CO (1) | CO2025002038A2 (zh) |
MX (1) | MX2025002347A (zh) |
PE (1) | PE20251101A1 (zh) |
WO (1) | WO202404546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37076B (zh) * | 2022-09-01 | 2023-08-04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77658B (zh) * | 2014-04-03 | 2018-02-06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光纤连接器组件 |
CN104062715B (zh) * | 2014-06-30 | 2015-12-30 | 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室外光缆的密封型快速连接器及其适配器 |
US9575279B1 (en) * | 2016-04-14 | 2017-02-21 | Furukawa Industrial S.A. Produtos Elétricos | Optic termination box |
WO2018195890A1 (zh) * | 2017-04-28 | 2018-11-01 | 中天海洋系统有限公司 | 接线盒及使用所述接线盒的海上发电系统 |
CN209215663U (zh) * | 2018-12-28 | 2019-08-06 | 浙江超前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预设适配器的光缆接头盒 |
CN209590362U (zh) * | 2019-04-08 | 2019-11-05 | 中天宽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免开启式快速扩容型光缆接头盒 |
CN213210551U (zh) * | 2020-09-14 | 2021-05-14 | 深圳市东永盛光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防水光纤接头盒 |
CN114545561A (zh) * | 2020-10-29 | 2022-05-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纤连接器插头组件、光纤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
CN113568110B (zh) * | 2021-07-08 | 2023-01-31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室外预成端的光纤连接器及连接器与适配器组件 |
CN113820795B (zh) * | 2021-09-27 | 2022-10-21 | 衡东光通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lc型保偏连接器 |
CN114690352A (zh) * | 2022-04-25 | 2022-07-01 | 惠州市飞博康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室内外的墙面盒 |
CN115437076B (zh) * | 2022-09-01 | 2023-08-04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 |
-
2022
- 2022-09-01 CN CN202211067797.8A patent/CN115437076B/zh active Active
-
2023
- 2023-01-04 PE PE2025000474A patent/PE20251101A1/es unknown
- 2023-01-04 WO PCT/CN2023/070274 patent/WO202404546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5
- 2025-02-24 CO CONC2025/0002038A patent/CO2025002038A2/es unknown
- 2025-02-26 MX MX2025002347A patent/MX2025002347A/es unknown
- 2025-02-27 CL CL2025000542A patent/CL2025000542A1/es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O2025002038A2 (es) | 2025-03-27 |
CL2025000542A1 (es) | 2025-05-23 |
CN115437076A (zh) | 2022-12-06 |
PE20251101A1 (es) | 2025-04-15 |
WO2024045464A1 (zh) | 2024-03-07 |
MX2025002347A (es) | 2025-04-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508541B (zh) | 一种光纤连接头、光纤连接座和光纤连接组件 | |
JP7576691B2 (ja) | 光ファイバプラグ、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および光ファイバ接続システム | |
CN101939680B (zh) | 与硬化和非硬化光纤适配器相兼容的硬化光纤连接器 | |
CN110646896B (zh) | 一种适配器和光纤连接组件 | |
CN115437076B (zh) | 一种室外预连接盒体 | |
TWI734532B (zh) | 光學連接器及其光學連接器模組 | |
CN102341735B (zh) | 光连接器以及光连接器用插芯 | |
KR20230101798A (ko) | 커넥터 플러그 및 소켓 | |
US10422966B2 (en) | Optical fiber connection system | |
CN101498817A (zh) | 光纤接续子 | |
WO2021134971A1 (zh) | 一种连接器和光纤连接组件 | |
WO2023236236A1 (zh) | 一种光电复合连接器及适配器 | |
CN114518623A (zh) | 一种光纤适配器及光纤连接器组件 | |
CN115437077B (zh) | 一种连接器、适配器及连接器组件 | |
US20190250339A1 (en) | Waterproof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 |
CN116400461B (zh) | 一种公母兼容型多光纤适配器 | |
CN216772043U (zh) | 一种适配器、保护盒以及光纤连接器组件 | |
CN115390196B (zh) | 一种光纤连接器 | |
CN115421251A (zh) | 一种光缆连接器及其加工方法 | |
CN222189514U (zh) | 光纤适配器及光设备 | |
US20240120684A1 (en) | Connector, connection assembly and connection group | |
CN204989543U (zh) | 光纤接续辅助设备 | |
CN222028453U (zh) | 防尘套 | |
CN221078976U (zh) | 热熔型光纤连接器 | |
CN115437075A (zh) | 一种光纤连接盒和光纤连接盒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