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0196B - 一种光纤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90196B CN115390196B CN202211231814.7A CN202211231814A CN115390196B CN 115390196 B CN115390196 B CN 115390196B CN 202211231814 A CN202211231814 A CN 202211231814A CN 115390196 B CN115390196 B CN 11539019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fiber
- adaptor
- sealing
- plug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26—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characterised by form or shap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25—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with an intermediate part, e.g. adapter, receptacle, linking two plug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9—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astening connecting plugs and sockets, e.g. screw- or nut-lock, snap-in, bayonet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本光纤连接器的锁紧弹性扣与第一卡槽卡合,转接安装部与公共安装部相连,以使当连接器主体插入其中一转接件,且锁紧弹性扣未与第一卡槽卡合时,锁紧弹性扣在公共安装部朝靠近转接安装部的方向移动时,抵持于公共安装部的端部,且当锁紧弹性扣与第一卡槽卡合时,公共安装部可以与转接安装部相连,且对卡合处进行压持,本申请提供的光纤连接器,可以选择与适配器匹配的转接件进行现场安装,避免了采用预连接的光缆长度无匹配造成光缆的浪费,或当预制连接头不合格时导致整条光缆报废的问题,也提高了通用性,另外,锁紧弹性扣的防呆设置保证了现场连接的组装合格率,为现场连接提供了保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光连接器、电连接器等信号连接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号连接器作为标准连接器,由于本身具有体积小、操作简便等特性,用量更是十分可观,随着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的大规模部署,减少施工成本,降低施工技术要求,简化施工难度的预连接产品应用越来越广。
在FTTH网络的入户段光缆的布放过程中目前常采用现场熔接的方式,即在分纤盒内分配好对应每户的光纤端头,将每户的光纤端头和入户光缆用光纤熔接机在分纤盒内进行熔接,再将入户光缆铺设到每家每户,在入户光缆的另一端,也需要进行一次现场熔接,以便和每家每户的光纤终端盒连接起来,然而现场熔接的方式需要专用的光纤熔接设备,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操作起来过程繁琐,比较耗时。
相关技术中,还有一种方式为预连接,即出厂前在光缆的两端预制连接头,再将预制的连接头连接到两端的设备,实现光纤入户,虽然其相比第一种现场熔接的方式不需要专用的光纤熔接设备,也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低,但是采用预连接的光缆的长度无法在现场施工更改,造成了光缆的浪费,且当预制连接头不合格时,也会导致整条光缆报废,另外,预制连接头可以适配的适配器型号单一,很多时候不能和预连接的适配器对接,通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采用预制连接头的光缆的长度在现场施工无法更改导致浪费光缆,以及预制连接头可以适配的适配器型号单一,通用性差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器,其包括:
连接器主体,其包括第一卡槽和公共安装部;
至少两个转接件,每一所述转接件均用于与不同型号的适配器配合,所述至少两个转接件择一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连接器主体上,每一所述转接件均包括锁紧弹性扣和转接安装部;其中,
当所述连接器主体插入其中一所述转接件,且所述锁紧弹性扣未与第一卡槽卡合时,所述锁紧弹性扣用于在所述公共安装部朝靠近所述转接安装部的方向移动时,抵持于所述公共安装部的端部,当所述锁紧弹性扣与第一卡槽卡合时,所述公共安装部可以与转接安装部相连,且对卡合处进行压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主体包括尾护套,所述公共安装部为设于所述尾护套内壁的内螺纹,所述转接安装部为设于所述转接件外壁的外螺纹。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主体包括穿设于所述转接件上的插头,所述插头内设有预埋光纤;
所述连接器主体包括校准件,所述校准件套设于所述插头,并可以沿所述插头滑动至预设位置,以用于将光缆的光纤下压至与所述预埋光纤对齐;
所述插头用于对所述校准件沿厚度方向进行限位,当所述校准件滑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插头解除对所述校准件沿厚度方向的限位,所述校准件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形变,以从所述插头上脱出。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头上设有滑块,所述插头的外侧壁上设有第四限位槽,所述第四限位槽呈L形;
所述校准件内设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内侧设有限位扣;
所述校准件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插头滑动,当所述校准件未滑动至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限位扣滑设于所述第四限位槽沿轴向的槽内,当所述校准件滑动至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滑块用于将光缆的光纤下压至与所述预埋光纤对齐,所述限位扣位于所述第四限位槽的转角处,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从所述第四限位槽移出。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校准件包括两块校准板和两个挤压部;
两块所述校准板对称设置,且其中一所述校准板的内侧设有所述连接臂;
每一所述挤压部均包括一块挤压板和两块倾斜设置的连接板,两块所述连接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且距离较大的一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校准板相连,距离较小的一端均与所述挤压板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板与连接板连接处的外侧均设有第一引导变形槽,每一所述连接板与校准板连接处的内侧均设有第二引导变形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主体还包括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包括密封外壳、推块和密封块;其中,
所述密封外壳的外侧壁沿其周向设有所述第一卡槽,当所述尾护套朝靠近所述转接安装部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推块用于在所述尾护套的驱动下推动所述密封外壳和/或密封块移动,以使所述密封块收容于所述密封外壳内,以对光缆密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外壳的外侧壁设有第一限位槽;
每一所述转接件的内侧壁均设有第一限位凸筋,所述第一限位槽用于在所述密封外壳伸入所述转接件内时,收容所述第一限位凸筋,以限制所述密封外壳相对所述转接件沿周向转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外壳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推块的外侧壁设有第二限位凸筋,所述第二限位槽用于在所述推块伸入所述密封外壳内时,收容所述第二限位凸筋,以限制所述推块相对所述密封外壳沿周向转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外壳的内侧壁设有第三限位凸筋,所述推块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用于在所述推块伸入所述密封外壳内时,收容所述第三限位凸筋,以限制所述推块相对所述密封外壳沿周向转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块上设有避让通孔;
所述密封外壳靠近尾护套的一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单元,两个夹持单元之间形成用于所述推块穿设的避让通道;
当所述尾护套朝靠近所述转接安装部的方向移动时,两个所述夹持单元的外侧壁与所述尾护套的内侧壁抵接,并用于在所述尾护套的抵持驱动下相对移动,以经所述避让通孔夹持固定所述光缆。
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夹持单元均包括延伸臂和设于所述延伸臂内侧的夹持件;其中,
所述延伸臂的一端与所述密封外壳相连,且另一端至少部分外侧壁沿远离所述密封外壳的方向朝靠近所述推块的方向倾斜;
所述夹持件上设有至少一卡爪,所述卡爪用于在所述尾护套与转接安装部相连时,经所述避让通孔夹持固定所述光缆。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包括夹持板,所述夹持板上设有多个沿轴向间隔设置的所述卡爪,所述夹持板沿远离所述密封外壳的方向朝远离所述避让通孔的方向倾斜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转接件远离所述转接安装部的一端均设有对接部;其中,
所述对接部的横截面为C型;或,
所述对接部的横截面包括弧形段和至少两个直线段,至少两个直线段位于所述弧形段的同一侧;或,
所述对接部的横截面为D型;或
所述对接部的横截面包括至少两个弧形段和至少两个直线段,所述直线段与弧形段交错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外壳的外侧壁上设有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外壳和转接件的第一密封圈;
所述插头上套设有防尘帽,所述防尘帽和转接件之间设有用于密封连接所述转接件和防尘帽的第二密封圈。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器,由于连接器主体包括第一卡槽和公共安装部,至少两个转接件择一可拆卸地设于连接器主体上,每一转接件均包括锁紧弹性扣和转接安装部,锁紧弹性扣与第一卡槽卡合,转接安装部与公共安装部相连,以使当连接器主体插入其中一转接件,且锁紧弹性扣未与第一卡槽卡合时,锁紧弹性扣用于在公共安装部朝靠近转接安装部的方向移动时,抵持于公共安装部的端部,且当锁紧弹性扣与第一卡槽卡合时,公共安装部可以与转接安装部相连,且对卡合处进行压持,因此,本光纤连接器可以根据需要匹配的适配器的类型,选择与之匹配的转接件进行现场安装,避免了采用预连接的光缆的长度无法在现场施工更改,造成光缆的浪费,或当预制连接头不合格时导致整条光缆报废的问题,也大大提高了通用性,另外,锁紧弹性扣的防呆设置在不增加现场安装难度的前提下,保证了现场连接的组装合格率,为现场连接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光缆为圆缆时的连接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光缆为蝶缆时的连接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光缆为圆缆时的连接件主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光缆为蝶缆时的连接件主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光缆为圆缆时的连接件主体与转接件对接时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光缆为蝶缆时的连接件主体与转接件对接时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转接件与连接件主体未完全卡合时的结构剖面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校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校准件套设在插头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光缆为圆缆时密封单元与转接件对接时的爆炸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光缆为圆缆时密封单元与转接件对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光缆为蝶缆时密封单元与转接件对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光缆为蝶缆时密封单元的结构爆炸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光缆为蝶缆时密封单元的剖面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一转接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二转接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第三转接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连接器的第四转接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中:
1-连接器主体,10-第一卡槽,11-公共安装部,12-尾护套,13-插头,130-滑块,131-第四限位槽;
14-密封单元,140-密封外壳,1400-第一密封圈,141-推块,1410-避让通孔,142-密封块,143-第一限位槽,144-第二限位槽,145-第二限位凸筋,146-第三限位凸筋,147-第三限位槽,148-夹持单元,1480-延伸臂,1481-夹持件,1482-卡爪,1483-夹持板,149-避让通道;
2-转接件,20-锁紧弹性扣,21-转接安装部,22-第一限位凸筋,23-对接部,24a-第二密封圈,24b-第三密封圈,24c-第四密封圈,25a-第一内衬,25b-第一外壳,26a-第一结构,26b-第二结构,26c-第二外壳,27a-第三内衬,27b-第三外壳,28a-第四内衬,28b-第四外壳,28c-弹性件,28d-锁舌,28e-解锁拉绳,3-光缆,30-光纤;
4-校准件,40-连接臂,41-限位扣,42-校准板,43-挤压部,430-挤压板,431-连接板,432-第一引导变形槽,433-第二引导变形槽;
5-圆缆固定扣,6-蝶缆固定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连接器,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采用预制连接头的光缆的长度在现场施工无法更改导致浪费光缆,以及预制连接头可以适配的适配器型号单一,通用性差的问题。
参见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本光纤连接器包括连接器主体1和至少两个转接件2,连接器主体1用于穿设于光缆3上,光缆3可以为圆形光缆3,也可以为蝶形光缆3,连接器主体1具体包括第一卡槽10和公共安装部11,每一转接件2均用于与不同型号的适配器配合,至少两个转接件2择一可拆卸地设于连接器主体1上,每一转接件2均包括锁紧弹性扣20和转接安装部21,锁紧弹性扣20与第一卡槽10卡合,转接安装部21与公共安装部11相连,也就是说,每个转接件2上的锁紧弹性扣20和转接安装部21的结构可以大致相同,使得任意一个转接件2的锁紧弹性扣20和转接安装部21都能够安装至同一个公共安装部11上,实现公共安装部11的共用,且每一转接件2可以与不同型号的适配器配合对接,说明每一转接件2上用于与适配器配合对接的结构均是不一样的,使得任何一个转接件2安装至连接器主体1上时,转接件2均能够与对应的适配器进行对接定位,增加了本光纤连接器的通用性,能与市面上的大部分常用的适配器进行匹配,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光缆3的长度进行现场安装,灵活性强,不浪费光缆3,避免了因为预制连接头损坏而导致整根光缆报废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7所示,当连接器主体1插入其中一转接件2,且锁紧弹性扣20未与第一卡槽10卡合时,锁紧弹性扣20用于在连接器主体1的抵持下发生形变,并凸出其表面,因此,使得在公共安装部11朝靠近转接安装部21的方向移动时,锁紧弹性扣20抵持于公共安装部11的端部,阻止公共安装部11与转接安装部21连接固定,而当锁紧弹性扣20与第一卡槽10卡合时,锁紧弹性扣20复原,解除对公共安装部11的限位,使得公共安装部11继续朝前移动以与转接安装部21连接,并对卡合处进行压持,这里,公共安装部11与转接安装部21可以为螺纹连接,也可以为卡接等其他合适的连接方式。预连接由于是提前在安装车间等地方进行了预安装,因此组装的合格率比较有保障,而现场安装时由于环境或其他原因使得组装难度变大,因而降低了组装合格率,而锁紧弹性扣20的防呆设置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现场组装合格率较低的问题,当连接器主体1与转接件2未安装到位时,锁紧弹性扣20不能与第一卡槽10卡合,一直处于形变的状态,进而阻挡公共安装部11与转接安装部21相连,因此,以上结构的设计基本可以避免连接器主体1与转接件2未安装到位的情况发生,保证了现场安装的组装合格率;另外,当公共安装部11与转接安装部21连接完成后,公共安装部11压持于锁紧弹性扣20上,避免了在连接状态下锁紧弹性扣20从第一卡槽10内脱出,保证了连接的稳固性,增强了拉力。
进一步的,参见图5和图6所示,连接器主体1可以包括尾护套12,尾护套12在未与转接件2相连时,可活动地套设于光缆3上,公共安装部11可以为设于尾护套12内壁的内螺纹,转接安装部21为设于转接件2外壁的外螺纹,也就是说,尾护套12与转接件2螺纹连接,这里尾护套12与转接件2螺纹连接的优势在于,即使尾护套12由于各种原因发生松动或最初安装的时候未安全扭紧,但是尾护套12依然与转接件2相连,且依然对锁紧弹性扣20和第一卡槽10的卡合处进行了压持,即便是在受力的状态下锁紧弹性扣20仍然无法弹起,可以保证基础功能。
进一步的,参见图3和图4所示,连接器主体1包括穿设于转接件2上的插头13,插头13内具有空腔,空腔可以容纳光缆3的光纤30,另外空腔内还设有预埋光纤,当光缆3为圆形光缆3时,连接器主体1还包括圆缆固定扣5,当在现场安装时,需要将光缆3的端部剥开,漏出位于光缆内部的光纤30,圆缆固定扣5则用于设于开剥后的光缆3的端部处,插头13则固定于圆缆固定扣5上,以与光缆3连接固定,而当光缆3为蝶形光缆3时,连接器主体1还包括蝶缆固定扣6,其作用和设置的位置与圆缆固定扣5相同,因此,尾护套12与插头13可以是分体设置的。其中,光缆3的光纤30穿设于插头13内后,需要先与事先预埋在插头13内的预埋光纤对接,预埋光纤可以在插头13插入适配器内后与适配器内的光纤对接,从而实习光信号的传输,然而,光缆3的光纤30穿设于插头13内后,其可能与预埋光纤不处于同一轴线上,因此,连接器主体1还包括校准件4,校准件4与尾护套12和插头13同样可以是分体设置的,校准件4套设于插头13,并可以沿插头13的轴向在一定的范围内来回滑动,以用于将光缆3的光纤30下压至与预埋光纤对齐,也即校准件4的作用在于将插入插头13内的光缆3的光纤30的位置进行校准,保证其与预埋光纤位于同于中轴线,以保证光纤连接器与适配器对接后可以进行正常且稳定的光信号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插头13还用于对校准件4沿厚度方向进行限位,也即插头13限制校准件4沿厚度方向相对其移动,而当校准件4滑动至预设位置时,插头13可以解除对校准件4沿厚度方向的限位,校准件4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形变,以从插头13上脱出,也即当校准件4将光缆3的光纤30下压至与预埋光纤对齐后,校准件4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形变,以实现从插头13上脱出,这里的在外力的作用下形变可以为操作人员直接对校准件4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也可以是操作人员利用辅助工具对校准件4施加一定的作用力。由于在施工现场进行现场组装时,很容易忘记或者遗漏安装步骤,校准件4的结构设计使得当未操作这一步时,校准件4无法从插头13上取下,而当完成这一部的安装步骤后,才可以将校准件4顺利从插头13取下,校准件4的防呆设计保证了现场安装时的组装合格率。
进一步的,参见图1、图2、图8和图9所示,插头13上设有滑块130,滑块130与校准件4配合,并用于在校准件4的驱动下沿插头13滑动,当校准件4滑动至预设位置时,滑块130用于将光缆3的光纤30下压至与预埋光纤对齐,插头13的外侧壁上设有第四限位槽131,第四限位槽131呈L形,也即第四限位槽131包括两个槽,其中一个槽沿平行轴向的方向设置,剩余一个槽与其连通并垂直设置,对应的,校准件4内设有连接臂40,连接臂40的内侧设有限位扣41,这里的内侧是指连接臂40更加靠近插头13的一侧,这里,连接臂4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对称设置的两个,预设位置可以为校准件4滑行至限位扣41刚好位于第四限位槽131的转角处的位置,也可以为限位扣41滑行至沿平行轴向的方向设置的槽的某一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臂40的数量为两个,对应的,插头13的两侧均设有第四限位槽131,当校准件4套设于插头13上时,设于连接臂40内侧的限位扣41滑设于沿平行轴向的方向设置的槽内,当校准件4未滑行至预设位置时,即还未对光纤30进行校准时,沿平行轴向的方向设置的槽会对校准件4沿厚度方向进行限位,使得校准件4无法与插头13分离,当校准件4沿远离尾护套12的方向驱动滑块130滑行,且滑动至预设位置时,对光纤30完成校准,限位扣41位于第四限位槽131的转角处,在外力的作用下从第四限位槽131移出,实现与插头13的分离。
进一步的,参见图8和图9所示,校准件4具体包括两块校准板42和两个挤压部43,两块校准板42沿垂直于光缆3的轴向的方向对称间隔设置,且其中一校准板42的内侧设有连接臂40,这里的内侧是指两块校准板42的相邻侧,也即靠近光缆3的一侧,连接臂40可以设于位于光缆3上方的校准板42上,也可以设于位于光缆3下方的校准板42上,每一挤压部43均包括一块挤压板430和两块倾斜设置的连接板431,两块连接板431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且距离较大的一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校准板42相连,距离较小的一端均与挤压板430相连,这里两块连接板431可以对称设置,也可以非对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臂40可以设于位于光缆3上方的校准板42上,方便在取下时方便操作人员判断限位扣41是否从槽内滑出,两块连接板431对称设置,操作人员同时捏住挤压板430,并施加一定的挤压力,两块挤压板430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向移动,从而驱动两块校准板42相背移动,在相背移动的过程中带动限位扣41从槽内滑出,顺利将校准件4从插头13取下。
进一步的,参见图8和图9所示,挤压板430与连接板431连接处的外侧均设有第一引导变形槽432,每一连接板431与校准板42连接处的内侧均设有第二引导变形槽433,第一引导变形槽432和第二引导变形槽433可以引导挤压板430与连接板431在施加外力时朝相应的方向发生形变,以使得可以驱动两块校准板42相背移动,从而使得限位扣41从第四限位槽131脱出,顺利分离校准件4和插头13。
进一步的,参见图11和图12所示,连接器主体1还包括密封单元14,密封单元14包括密封外壳140、推块141和密封块142,其中,密封外壳140的外侧壁沿其周向设有第一卡槽10,第一卡槽10可以为环形槽,也可以为弧形槽,且数量与锁紧弹性扣20的数量一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槽10优选为环形槽,以降低操作人员安装时的对准难度,方便现场安装,当尾护套12朝靠近转接安装部21的方向移动时,推块141用于在尾护套12的驱动下推动密封外壳140和/或密封块142移动,以使密封块142收容于密封外壳140内,以对光缆3密封。
进一步的,参见图11和图12所示,密封外壳140的外侧壁设有第一限位槽143,第一限位槽143可以沿平行轴向的方向与第一卡槽10垂直设置,也可以相对轴向的方向稍微偏离,第一限位槽143可以与第一卡槽10连通,也可以与第一卡槽10不连通,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限位槽143沿平行轴向的方向与第一卡槽10垂直设置,并与第一卡槽10连通,每一转接件2的内侧壁均对应设有第一限位凸筋22,第一限位槽143用于在密封外壳140伸入转接件2内时,收容第一限位凸筋22,以限制密封外壳140相对转接件2沿周向转动,防止在连接尾护套12和转接件2时,密封外壳140随着尾护套12的旋转被带动转动,而影响光缆3密封性能的问题。其中,第一限位槽143靠近转接件2的一端的尺寸沿靠近转接件2的方向逐渐变大,呈近似喇叭的形状,以降低第一限位凸筋22与其对接时的难度,起到一定的导向的作用。
进一步的,参见图10和图11所示,当光缆3为圆形光缆3时,推块141的形状与密封外壳140类似,也呈类似圆筒的结构,此时密封外壳140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44,第二限位槽144沿密封外壳140靠近尾护套12的端部开设,
推块141的外侧壁对应设有第二限位凸筋145,当尾护套12、密封单元14,圆缆固定件和插头13均在光缆3上安装好后,根据需要安装的适配器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转接件2,将插头13插入转接件2,转接件2套设于插头13上并沿轴向方向固定,此时驱动尾护套12朝靠近转接件2的方向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驱动推块141、密封块142和密封外壳140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密封外壳140可以与圆缆固定件抵持,因此推块141在尾护套12的驱动下推动密封块142沿从后往前的方向进入密封外壳140内,对穿设于其内的光缆3进行密封;这里,推块141至少部分也可以伸入密封外壳140,第二限位槽144用于在推块141伸入密封外壳140内时,收容第二限位凸筋145,以限制推块141相对密封外壳140沿周向转动,从而保证在尾护套12与转动件连接时,均不会被带动沿轴向转动,保证对光缆3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参见图12和图13所示,当光缆3为蝶形光缆3时,推块141的形状与密封外壳140不一样,推块141呈长条且扁平的结构,此时密封外壳140的内侧壁设有第三限位凸筋146,推块141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三限位槽147,当尾护套12、密封单元14,圆缆固定件和插头13均在光缆3上安装好后,根据需要安装的适配器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转接件2,将插头13插入转接件2,转接件2套设于插头13上并沿轴向方向固定,此时驱动尾护套12朝靠近转接件2的方向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驱动推块141、密封外壳140和密封块142移动,密封块142的一端可以与蝶缆固定件抵持固定,另一端可以与推块141抵持固定,密封块142沿从前往后的方向进入密封外壳140内,推块141可以沿从前往后的方向进入密封外壳140内,也可以沿从后往前的方向进入密封外壳140内,因此,当尾护套12与连接件连接时,密封外壳140收容密封块142,对穿设于其内的光缆3进行密封;这里,推块141至少部分也可以伸入密封外壳140内,第三限位槽147用于在推块141伸入密封外壳140内时,收容第三限位凸筋146,以限制推块141相对密封外壳140沿周向转动,从而保证在尾护套12与转动件连接时,均不会被带动沿轴向转动,保证对光缆3的密封性能。
具体的,密封块142呈圆柱形结构,且其沿其周向朝外侧凸出,内部设有供光缆3穿设的穿孔,但是穿孔的尺寸小于光缆3的实际尺寸,使得光缆3在穿过密封块142时被挤压,从而与密封块142之间形成密封。穿孔的两端均呈类似喇叭口的形状,以引导光缆3穿入,也一定程度减小对准的难度。
进一步的,参见图13和图14所示,推块141上设有避让通孔1410,避让通孔1410可以为一个整体的尺寸较大的孔,也可以为多个沿轴向间隔设置的尺寸较小的孔,密封外壳140靠近尾护套12的一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单元148,两个夹持单元148之间形成用于推块141穿设的避让通道149,即推块141经避让通道149在尾护套12的驱动下伸入密封外套内对密封块142进行抵持固定,当尾护套12朝靠近转接安装部21的方向移动时,两个夹持单元148的外侧壁可以与尾护套12的内侧壁抵接,并用于在尾护套12的抵持驱动下相对移动,也即随着尾护套12持续朝靠近转接件2的方向移动,会对两个夹持单元148施加相对移动的抵持力,两个夹持单元148则在抵持力的驱动下经避让通孔1410夹持固定光缆3,以实现更高的拉力要求。
进一步的,参见图13和图14所示,每一夹持单元148均包括延伸臂1480和设于延伸臂1480内侧的夹持件1481,其中,延伸臂1480的一端与密封外壳140相连,这里的连接方式可以为一体成型,也可以为其他合适的连接方式如卡接等,延伸臂1480的另一端至少部分外侧壁沿远离密封外壳140的方向朝靠近推块141的方向倾斜,对应的,尾护套12设有公共安装部11的一端的尺寸也为朝靠近延伸臂1480的方向逐渐变大的结构,与延伸臂1480的形状匹配;其中,夹持件1481上设有至少一卡爪1482,卡爪1482用于在尾护套12与转接安装部21相连时,经避让通孔1410夹持固定光缆3,由于光缆3的表层材料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当卡爪1482夹持固定光缆3时,其至少部分陷入光缆3的表面,以对光缆3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参见图13和图14所示,夹持件1481具体包括夹持板1483,夹持板1483固定于对应侧的延伸臂1480上,且与延伸臂1480的连接方式可以为一体成型,也可以为卡接等其他合适的连接方式,当为一体成型时,夹持件1481的材料与延伸臂1480相同,均为塑料材质,当为卡接时,夹持件1481的材料与延伸臂1480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为金属材质;在本实施例中,夹持件1481的材料优选为金属材质,与延伸臂1480之间卡接,夹持板1483上设有多个沿轴向间隔设置的卡爪1482,从制作方便的角度出发,卡爪1482为夹持板1483朝靠近光缆3的方向弯折形成,对应的,推块141上的避让通孔1410为一个整体的尺寸较大的孔,夹持板1483沿远离密封外壳140的方向朝远离避让通孔1410的方向倾斜设置,保证卡爪1482对光缆3的夹持力循序渐进的增加。
进一步的,参见图15至图18所示,每一转接件2远离转接安装部21的一端均设有对接部23,其中,对接部23的横截面可以为C型,对接部23的横截面可以包括弧形段和至少两个直线段,至少两个直线段位于弧形段的同一侧,对接部23的横截面可以为D型,对接部23的横截面还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弧形段和至少两个直线段,直线段与弧形段交错设置。从以上对接部23的结构可以知道,转接件2的类型可以包括四种,分别为第一转接件,第二转接件,第三转接件和第四转接件,其中,第一转接件的对接部23的横截面可以为C型,第一转接件可以包括第一内衬25a和第一外壳25b,第一内衬25a的一端设有转接安装部21,第一内衬25a的另一端设有对接部23,第一外壳25b套设于第一内衬25a外,当第一转接件安装至连接器主体1上时,连接器主体1能够与接口为C型插槽的适配器进行对接;第二转接件的对接部23的横截面可以包括弧形段和至少两个直线段,至少两个直线段位于弧形段的同一侧,第二转接件可以包括第二内衬和第二外壳26c,第二内衬包括两个独立的第一结构26a和第二结构26b,第一结构26a和第二结构26b的相邻端均穿设于第二外壳26c内,第一结构26a伸出第二外壳26c的一端设有对接部23,第二结构26b伸出第二外壳26c的一端设有转接安装部21,第二转接件的对接部23的结构形状是在圆柱的基础上,在同一侧切除两部分形成两个平面,并且在两个平面之间形成尖角,使得第二转接件的对接部23与适配器的插槽的形状匹配,当第二转接件安装至连接器主体1上时,连接器主体1能够实现与适配器的插槽进行匹配对接;第三转接件的对接部23的横截面可以为D型,第三转接件可以包括第三内衬27a和第三外壳27b,第三内衬27a的一端设有对接部23,另一端设有转接安装部21,第三外壳套27b设于第三内衬27a上,且靠近对接2的一侧设有螺纹连接部,当第三转接件安装至连接器主体1上时,连接器主体1能够与接口为D型插槽的适配器进行对接;第四转接件的对接部23的横截面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弧形段和至少两个直线段,直线段与弧形段交错设置,第四转接件可以包括第四内衬28a和第四外壳28b,第四内衬28a的一端设有转接安装部21,第四内衬28a的另一端设有对接部23,第四外壳28b套设于第四内衬28a上,第四转接件还可以有弹性件28c和锁舌28d,通过弹性件28c和锁舌28d可以将第四内衬28a压入第四外壳28b内,第四转接件的对接部23的结构形状是在圆柱的基础上,在相对两侧切除两部分形成两个平面,并且两个平面之间还是圆弧部分,形成交错设置的直线段和圆弧段,使得第四转接件的对接部23与适配器的插槽的形状匹配,当第四转接件安装至连接器主体1上时,连接器主体1能够实现与适配器的插槽进行匹配对接,第四转接件还可以解锁拉绳28e,用于与适配器的解锁。
进一步的,密封外壳140的外侧壁上设有密封连接密封外壳140和转接件2的第一密封圈1400,插头13上套设有防尘帽,对应的,防尘帽的类型也有四种,分别与四种不同的转接件2对应,转接件2和防尘帽之间设有用于密封连接转接件2和防尘帽的第二密封圈24a,不同类型的转接件2的第二密封圈24a设置的位置不一样,第一转接件的第二密封圈24a设置于与之对应的防尘帽的外壁,防尘帽在与第一转接件对接时,伸入第一转接件内,且第一转接件第一内衬25a和第一外壳25b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24b;第二转接件的第二密封圈24a设置于对接部23和第一结构26a之间,防尘帽套设于第二转接件上,且第二转接件的第一结构26a与第二结构26b之间采用点胶密封;第三转接件的第二密封圈24a设置于第三内衬27a上,防尘帽套设于第三转接件上;第四转接件的第二密封圈24a设置于与之对应的防尘帽的外壁,防尘帽在与第四转接件对接时,伸入第四转接件内,且第四内衬28a和第四外壳28b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24c。四种不同类型的转接件2均具有对应的密封形式,使得现场安装的光纤连接器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以适应更多的应用环境,保证基本功能。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连接器主体(1),其包括第一卡槽(10)、公共安装部(11)、尾护套(12)、插头(13)和校准件(4),所述公共安装部(11)为设于所述尾护套(12)内壁的内螺纹,所述插头(13)内设有预埋光纤,所述校准件(4)套设于所述插头(13),并可以沿所述插头(13)滑动至预设位置,以用于将光缆(3)的光纤(30)下压至与所述预埋光纤对齐,所述插头(13)用于对所述校准件(4)沿厚度方向进行限位,当所述校准件(4)滑动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插头(13)解除对所述校准件(4)沿厚度方向的限位,所述校准件(4)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形变,以从所述插头(13)上脱出;
至少两个转接件(2),每一所述转接件(2)均用于与不同型号的适配器配合,所述至少两个转接件(2)择一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连接器主体(1)上,每一所述转接件(2)上均穿设有所述插头(13),且每一所述转接件(2)均包括锁紧弹性扣(20)和转接安装部(21),所述转接安装部(21)为设于所述转接件(2)外壁的外螺纹;其中,
当所述连接器主体(1)插入其中一所述转接件(2),且所述锁紧弹性扣(20)未与第一卡槽(10)卡合时,所述锁紧弹性扣(20)用于在所述公共安装部(11)朝靠近所述转接安装部(21)的方向移动时,抵持于所述公共安装部(11)的端部,当所述锁紧弹性扣(20)与第一卡槽(10)卡合时,所述公共安装部(11)可以与转接安装部(21)相连,且对卡合处进行压持;其中,
所述插头(13)上设有滑块(130),所述插头(13)的外侧壁上设有第四限位槽(131),所述第四限位槽(131)呈L形;
所述校准件(4)内设有连接臂(40),所述连接臂(40)的内侧设有限位扣(41);
所述校准件(4)用于驱动所述滑块(130)沿所述插头(13)滑动,当所述校准件(4)未滑动至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限位扣(41)滑设于所述第四限位槽(131)沿轴向的槽内,当所述校准件(4)滑动至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滑块(130)用于将光缆(3)的光纤(30)下压至与所述预埋光纤对齐,所述限位扣(41)位于所述第四限位槽(131)的转角处,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从所述第四限位槽(131)移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校准件(4)包括两块校准板(42)和两个挤压部(43);
两块所述校准板(42)对称设置,且其中一所述校准板(42)的内侧设有所述连接臂(40);
每一所述挤压部(43)均包括一块挤压板(430)和两块倾斜设置的连接板(431),两块所述连接板(431)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且距离较大的一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校准板(42)相连,距离较小的一端均与所述挤压板(430)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压板(430)与连接板(431)连接处的外侧均设有第一引导变形槽(432),每一所述连接板(431)与校准板(42)连接处的内侧均设有第二引导变形槽(43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主体(1)还包括密封单元(14),所述密封单元(14)包括密封外壳(140)、推块(141)和密封块(142);其中,
所述密封外壳(140)的外侧壁沿其周向设有所述第一卡槽(10),当所述尾护套(12)朝靠近所述转接安装部(21)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推块(141)用于在所述尾护套(12)的驱动下推动所述密封外壳(140)和/或密封块(142)移动,以使所述密封块(142)收容于所述密封外壳(140)内,以对光缆(3)密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外壳(140)的外侧壁设有第一限位槽(143);
每一所述转接件(2)的内侧壁均设有第一限位凸筋(22),所述第一限位槽(143)用于在所述密封外壳(140)伸入所述转接件(2)内时,收容所述第一限位凸筋(22),以限制所述密封外壳(140)相对所述转接件(2)沿周向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外壳(140)的内侧壁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44),所述推块(141)的外侧壁设有第二限位凸筋(145),所述第二限位槽(144)用于在所述推块(141)伸入所述密封外壳(140)内时,收容所述第二限位凸筋(145),以限制所述推块(141)相对所述密封外壳(140)沿周向转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外壳(140)的内侧壁设有第三限位凸筋(146),所述推块(141)的外侧壁开设有第三限位槽(147),所述第三限位槽(147)用于在所述推块(141)伸入所述密封外壳(140)内时,收容所述第三限位凸筋(146),以限制所述推块(141)相对所述密封外壳(140)沿周向转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块(141)上设有避让通孔(1410);
所述密封外壳(140)靠近尾护套(12)的一端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夹持单元(148),两个夹持单元(148)之间形成用于所述推块(141)穿设的避让通道(149);
当所述尾护套(12)朝靠近所述转接安装部(21)的方向移动时,两个所述夹持单元(148)的外侧壁与所述尾护套(12)的内侧壁抵接,并用于在所述尾护套(12)的抵持驱动下相对移动,以经所述避让通孔(1410)夹持固定所述光缆(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夹持单元(148)均包括延伸臂(1480)和设于所述延伸臂(1480)内侧的夹持件(1481);其中,
所述延伸臂(1480)的一端与所述密封外壳(140)相连,且另一端至少部分外侧壁沿远离所述密封外壳(140)的方向朝靠近所述推块(141)的方向倾斜;
所述夹持件(1481)上设有至少一卡爪(1482),所述卡爪(1482)用于在所述尾护套(12)与转接安装部(21)相连时,经所述避让通孔(1410)夹持固定所述光缆(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件(1481)包括夹持板(1483),所述夹持板(1483)上设有多个沿轴向间隔设置的所述卡爪(1482),所述夹持板(1483)沿远离所述密封外壳(140)的方向朝远离所述避让通孔(1410)的方向倾斜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转接件(2)远离所述转接安装部(21)的一端均设有对接部(23);其中,
所述对接部(23)的横截面为C型;或,
所述对接部(23)的横截面包括弧形段和至少两个直线段,至少两个直线段位于所述弧形段的同一侧;或,
所述对接部(23)的横截面为D型;或
所述对接部(23)的横截面包括至少两个弧形段和至少两个直线段,所述直线段与弧形段交错设置。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外壳(140)的外侧壁上设有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外壳(140)和转接件(2)的第一密封圈(1400);
所述插头(13)上套设有防尘帽,所述防尘帽和转接件(2)之间设有用于密封连接所述转接件(2)和防尘帽的第二密封圈(24a)。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231814.7A CN115390196B (zh) | 2022-09-30 | 2022-09-30 | 一种光纤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231814.7A CN115390196B (zh) | 2022-09-30 | 2022-09-30 | 一种光纤连接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90196A CN115390196A (zh) | 2022-11-25 |
CN115390196B true CN115390196B (zh) | 2023-08-11 |
Family
ID=84128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231814.7A Active CN115390196B (zh) | 2022-09-30 | 2022-09-30 | 一种光纤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9019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221593A1 (zh) * | 2023-04-24 | 2024-10-31 | 深圳市埃立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纤连接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33221A (en) * | 1992-06-30 | 1994-07-26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Universal adapter for optical connectors |
WO2013067736A1 (zh) * | 2011-11-10 | 2013-05-16 |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光纤快速成端组件 |
CN105511024A (zh) * | 2014-09-25 | 2016-04-20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光纤连接器和光纤连接器组件 |
WO2019005195A1 (en) * | 2017-06-28 | 2019-01-03 |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 MULTIFIBRE OPTICAL FIBER CONNECTORS, CABLE ASSEMBLIE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N110554466A (zh) * | 2019-08-08 | 2019-12-10 |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尘推夹及光纤快速连接器组件 |
CN112327424A (zh) * | 2020-10-29 | 2021-02-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纤连接器插头组件、光纤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
CN113296197A (zh) * | 2021-04-20 | 2021-08-24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锁紧机构、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网络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4111548A4 (en) * | 2020-02-25 | 2024-03-27 | In-Situ, Inc. | UNIVERSAL CHARGING SUPPORT CABLE CONNECTOR |
-
2022
- 2022-09-30 CN CN202211231814.7A patent/CN11539019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33221A (en) * | 1992-06-30 | 1994-07-26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Universal adapter for optical connectors |
WO2013067736A1 (zh) * | 2011-11-10 | 2013-05-16 |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光纤快速成端组件 |
CN105511024A (zh) * | 2014-09-25 | 2016-04-20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光纤连接器和光纤连接器组件 |
WO2019005195A1 (en) * | 2017-06-28 | 2019-01-03 | Corning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 MULTIFIBRE OPTICAL FIBER CONNECTORS, CABLE ASSEMBLIE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N110554466A (zh) * | 2019-08-08 | 2019-12-10 |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防尘推夹及光纤快速连接器组件 |
CN112327424A (zh) * | 2020-10-29 | 2021-02-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纤连接器插头组件、光纤连接器组件及通信设备 |
CN113296197A (zh) * | 2021-04-20 | 2021-08-24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锁紧机构、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网络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90196A (zh) | 2022-1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637673B2 (en) | Optical connector and optical fiber connecting system | |
CN101300511B (zh) | 光连接器 | |
JP2023539905A (ja) | 光ファイバプラグ、光ファイバコネクタ、および光ファイバ接続システム | |
CN113433624B (zh) | 一种室外防水光纤连接器 | |
US7077698B2 (en) | Securing device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
CN115390196B (zh) | 一种光纤连接器 | |
CN111061017B (zh) | 一种连接器和光纤连接组件 | |
US8061906B2 (en) | Fibre optic duplex connector | |
WO2022247080A1 (zh) | 预制连接器、耦合器及预制连接器组件 | |
CN108591654B (zh) | 冷却管路快速接头 | |
US12174433B2 (en) | Optical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 |
CN114137668B (zh) | 一种快速连接光纤的翻盖式光纤连接器 | |
CN112083531A (zh) | 一种光纤活动连接器 | |
CN114518623A (zh) | 一种光纤适配器及光纤连接器组件 | |
CN115421252B (zh) | 一种适配器、连接器及光纤连接盒 | |
CN220671688U (zh) | 光纤连接组件 | |
CN113835161A (zh) | 一种光纤连接头、光纤适配器、光纤连接器以及分纤箱 | |
US7081013B2 (en) | Structure of remov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111399134A (zh) | 一种双工插头 | |
WO2022247081A1 (zh) | 预制连接器、耦合器及预制连接器组件 | |
CN114518622B (zh) | 一种快速连接的适配器、保护盒及连接器组件 | |
CN110927889B (zh) | 一种一次对接的光纤插头连接器及组件 | |
CN211061731U (zh) | 光纤连接器组件及其光纤插头组件和对应的适配器 | |
CN220040812U (zh) | 一种适配器及连接器组件 | |
CN217467256U (zh) | 一种适配器、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