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72045B - 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装置、吸油烟机、介质 - Google Patents
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装置、吸油烟机、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72045B CN115372045B CN202211311018.4A CN202211311018A CN115372045B CN 115372045 B CN115372045 B CN 115372045B CN 202211311018 A CN202211311018 A CN 202211311018A CN 115372045 B CN115372045 B CN 11537204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centration peak
- range hood
- peak value
- direct
- measu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8—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by doing functionality tes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20—Removing cooking fumes
- F24C15/2021—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system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5—Testing of complete machines, e.g. washing-machines or mobile phon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6—Investigating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装置、吸油烟机、介质。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包括:控制吸油烟机启动;在厨房内的模拟油烟源稳定释放特征污染物后的第一浓度峰值阶段内,获取一次浓度峰值,一次浓度峰值表示在第一浓度峰值阶段内,吸油烟机的排风浓度峰值;在将模拟油烟源的释放管伸入到吸油烟机吸入口内的情况下并在模拟油烟源稳定释放特征污染物后的第二浓度峰值阶段内,获取二次浓度峰值,二次浓度峰值表示在第二浓度峰值阶段内,吸油烟机的排风浓度峰值;利用一次浓度峰值和二次浓度峰值获取吸油烟机的直接捕集效率。上述测定方法,能够体现出不同产品的捕集性能差异及直接捕集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装置、吸油烟机、介质。
背景技术
吸油烟机作为一种局部排风装置,广泛应用于住宅厨房中,以营造健康环境。长期以来,吸油烟机行业采用常态气味降低度和瞬态气味降低度两个指标来评价吸油烟机捕集性能。常态气味降低度以气态污染为指标,测试了吸油烟机在持续散发30min过程中的污染捕集能力,反映了吸油烟机总捕集量占总散发量的比值,当厨房内无其他排风口时,其值在一定时间后,便趋近于100%;该指标难以区分不同产品间的捕集性能差异(市场上绝大多数产品的标称值均>97%)。瞬态气味降低度测试了吸油烟机在3min内捕集厨房空间污染的能力,体现了吸油烟机全面排风的稀释排污能力,无法表征其局部排风的直接捕集能力;瞬态气味降低度的合理性存在较大争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测定装置、吸油烟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吸油烟机启动;
在厨房内的模拟油烟源稳定释放特征污染物后的第一浓度峰值阶段内,获取一次浓度峰值,所述一次浓度峰值表示在所述第一浓度峰值阶段内,所述吸油烟机的排风浓度峰值;
在将所述模拟油烟源的释放管伸入到所述吸油烟机吸入口内的情况下并在所述模拟油烟源稳定释放特征污染物后的第二浓度峰值阶段内,获取二次浓度峰值,所述二次浓度峰值表示在所述第二浓度峰值阶段内,所述吸油烟机的排风浓度峰值;
利用所述一次浓度峰值和所述二次浓度峰值获取所述吸油烟机的直接捕集效率。
上述测定方法,在模拟油烟源稳定释放特征污染物后,通过单一排风浓度的一次浓度峰值和二次浓度峰值的快速测试捕捉,实现吸油烟机的直接捕集效率测定,能够体现出不同产品的捕集性能差异及直接捕集能力。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测定方法还包括:
以预设运行工况控制所述吸油烟机启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浓度峰值阶段为所述模拟油烟源启动形成稳定的厨房内流场及背景浓度小于预设浓度后再恒定释放所述特征污染物后的第一预设时段。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时段为15秒至60秒。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浓度峰值阶段为将所述模拟油烟源的释放管伸入到所述吸油烟机吸入口内的情况下并在所述模拟油烟源稳定释放特征污染物后的第二预设时段。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预设时段为5分钟。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获取二次浓度峰值包括:
在所述第二浓度峰值阶段内,获取多个排风浓度;
利用所述多个排风浓度确定所述二次浓度峰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利用所述多个排风浓度确定所述二次浓度峰值包括:
计算所述多个排风浓度的平均值作为所述二次浓度峰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油烟机的直接捕集效率与所述一次浓度峰值正相关,与所述二次浓度峰值负相关。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油烟机的直接捕集效率为所述一次浓度峰值与所述二次浓度峰值的比值。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测定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吸油烟机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测定方法的步骤。
上述测定装置、吸油烟机和存储介质中,在模拟油烟源稳定释放特征污染物后,通过单一排风浓度的一次浓度峰值和二次浓度峰值的快速测试捕捉,实现吸油烟机的直接捕集效率测定,能够体现出不同产品的捕集性能差异及直接捕集能力。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测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烹饪过程逃逸污染的运动扩散路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模拟油烟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两种排风量下特征污染物稳定持续释放的排风浓度动态变化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本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包括:
步骤1001,控制吸油烟机启动;
步骤1002,在厨房内的模拟油烟源稳定释放特征污染物后的第一浓度峰值阶段内,获取一次浓度峰值,一次浓度峰值表示在第一浓度峰值阶段内,吸油烟机的排风浓度峰值;
步骤1003,在将模拟油烟源的释放管伸入到吸油烟机吸入口内的情况下并在模拟油烟源稳定释放特征污染物后的第二浓度峰值阶段内,获取二次浓度峰值,二次浓度峰值表示在第二浓度峰值阶段内,吸油烟机的排风浓度峰值;
步骤1005,利用一次浓度峰值和二次浓度峰值获取吸油烟机的直接捕集效率。
上述测定方法,在模拟油烟源稳定释放特征污染物后,通过单一排风浓度的一次浓度峰值和二次浓度峰值的快速测试捕捉,实现吸油烟机的直接捕集效率测定,能够体现出不同产品的捕集性能差异及直接捕集能力。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直接捕集效率指标,是以吸油烟机直接捕集能力测定为基础,可以准确反映吸油烟机的局部排风直接捕集性能。吸油烟机排风抽吸、开窗补风(或关窗有组织补风)气流及烹饪热羽流共同作用,形成了厨房受限空间内相对独立的流场,且可划分为烹饪区和非烹饪区两个通过流动界面紧密关联的区域。若将吸油烟机直接从烹饪区排走的、未曾溢出到非烹饪区的污染物量作为直接捕集量,那么溢出到非烹饪区后又回流到烹饪区被吸油烟机排走的污染物量就可以认定为回流捕集量。这样区分出来的直接捕集即表达了吸油烟机局部排风的源头直接捕集能力;而回流捕集则可以归结为吸油烟机全面排风在厨房空间的稀释排污能力,同时还能反映非烹饪区人员暴露的污染程度。基于上述分析,若能在厨房流场中将直接捕集和回流捕集科学辩识出来,则以直接捕集效率(直接捕集量与散发量之比)表征的吸油烟机局部排风捕集性能指标就能建立起来了。
需要说明的是,直接捕集量与回流捕集量在空间上有融合、时间上有重叠,这给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测定带来了挑战。
相关技术提出了一种ASTM稳态空间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利用辅助动力装置和电动调节阀调至需求风量,采用顶部低速扩散补风,持续散发示踪气体至稳定状态,假定厨房空间污染充分混合,监测三个测点的气体浓度,计算出捕集效率:
;
上式中,Ce为排风浓度,Cr为厨房空间特征点浓度,Ci为补风浓度。
上述测试方法中,在稳态条件下,排风浓度Ce和补风浓度Ci均为定值,捕集效率实际上仅与特征点浓度Cr有关。显然,实际厨房空间污染并非充分混合,捕集效率准确表征存在极大不确定性,比如,当测点在补风气流路径上,则捕集效率绝对偏高;当测点在油烟逸散路径上,则捕集效率绝对偏低。因此,上述测试方法在空间特征点的确定上存在极大挑战。针对捕集效率测定依赖空间三维寻找特征测点的高度不确定性,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测定方法从动态时间角度出发,阐明吸油烟机直接捕集、回流捕集在时间一维尺度上的动态形成机理,探索出一种准确、简洁的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测定方法。
另外,现有气味降低度指标(常态、瞬态)均无法表征吸油烟机局部排风的直接捕集能力,也亟需凝练提出直接捕集效率这一科学指标及其准确测定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测定方法从动态时间角度出发,通过明晰直接捕集与回流捕集的动态形成机理,请结合图2,利用空间回流捕集污染经历逃逸-扩散-回流-捕集等过程所产生的滞后效应,结合一种模拟油烟源人工释放特征污染物(背景污染)快速精准捕捉直接捕集,创新地提出一种基于空间三维污染浓度信息映射到时间一维坐标的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快速测定方法。
吸油烟机的排风浓度是吸油烟机排风口的油烟浓度,通过在第一浓度峰值阶段和第二浓度峰值阶段内,分别获取对应排风浓度峰值,进而可以快速测定直接捕集效率。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测定方法中,只需获取吸油烟机排风口这单一测点的油烟浓度,即可以得到直接捕集效率,而且所得到的直接捕集效率能够直接体现不同吸油烟机的捕集性能差异及直接捕集能力。
在模拟油烟源稳定释放特征污染物后分别获取一次浓度峰值和二次浓度峰值,使得一次浓度峰值和二次浓度峰值的数值更准确,避免因模拟油烟源的因素而影响测定结果。
请参图3,模拟油烟源是模拟油烟气稳定释放装置,包括特征污染物气瓶1、一级减压阀2、二级减压阀3、质量流量控制器4、释放管5、变频离心风机6、模拟油烟气送风管7、喷嘴箱8、电加热器9、模拟油烟气高温送风管10、散发锅体11、均流孔板12、温度传感器13、浓度传感器14。在一个例子中,特征污染物可以是SF6。然而,特征污染物不限于SF6,还可以是其他气体。释放管5可以是释放软管。
特征污染物气瓶1、一级减压阀2、二级减压阀3、质量流量控制器4依次顺序由释放管5连接,特殊污染物气体由释放管5进入模拟油烟气送风管7,与变频离心风机6供应的环境空气在模拟油烟气送风管7内混合。混合气体通过喷嘴箱8、电加热器9进行流量测量及加热,而后经模拟油烟气高温送风管10进入散发锅体11的底部空间,最后经均流孔板12稳定释放。
均流孔板12水平安装在散发锅体11的中间高度位置,温度传感器13用于监测释放气体温度,并反馈控制电加热器9的加热功率。浓度传感器14用于监测释放气体的特征污染物(如SF6)浓度,并反馈控制质量流量控制器4以保证释放的特征物污染物稳定在某一浓度水平。通过该模拟油烟的稳定释放装置,可以实现模拟油烟气的“三恒”释放(恒定流量、恒定温度、恒定浓度),为吸油烟机捕集性能评价提供稳定释放源。可以理解,模拟油烟源还可以是其他模拟油烟源,而不限于上述模拟油烟源,只要能够实现模拟油烟气的“三恒”释放(恒定流量、恒定温度、恒定浓度),为吸油烟机捕集性能评价提供稳定释放源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一次浓度峰值和获取二次浓度峰值之间的顺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先获取一次浓度峰值,再获取二次浓度峰值,也可以先获取二次浓度峰值,再获取一次浓度峰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测定方法还包括:
以预设运行工况控制吸油烟机启动。如此,可以让不同吸油烟机的直接捕集效率对比更加公平。
具体地,以预设运行工况控制吸油烟机启动,使得不同吸油烟机的测定开始时的状态更一致,所得到的不同吸油烟机的直接捕集效率对比更加公平。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吸油烟机以高速风挡运行,控制出口背压在设定的压力(如230Pa或380Pa),该工况下的吸油烟机运行状况可视为预设运行工况。控制同一出口背压,可以让不同烟机的直接捕集效率对比更加公平,同时,也可快速地进行测定,提升效率。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预设运行工况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风挡位和背压的设定,还可以是风挡位和背压的其他设定,也可以包括对吸油烟机的其他参数的设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浓度峰值阶段为模拟油烟源启动形成稳定的厨房内流场及背景浓度小于预设浓度后再恒定释放特征污染物后的第一预设时段。如此,可以准确地获取到一次浓度峰值。
具体地,第一浓度峰值阶段可以是一次浓度峰值的稳定阶段。在第一浓度峰值阶段前,需要1)厨房内稳定流场形成及2)持续稳定释放源设定。
1)厨房内稳定流场形成
按照规定要求(如安装高度要求)安装好吸油烟机,开启吸油烟机并调整至预设运行工况,开启模拟油烟源的变频离心风机6和电加热器9,形成稳定的热烟羽散发,模拟实际烹饪过程的油烟散发初始动量及热源强度,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如5min-10min),即可形成稳定的厨房内流场。
2)持续稳定释放源设定
测定前,通风稀释控制厨房内污染背景浓度小于预设浓度(比如以SF6特征污染物气体为例,污染背景浓度控制在0.5ppm以下),减少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设定质量流量控制器4的恒定释放流量,以保证直接捕集效率测定过程的稳定恒定释放特征污染物。
通过上述设定,使得特征污染物稳定恒定释放,减少其他污染物对测定结构的影响,有助于准确地获取到一次浓度峰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时段为15秒至60秒。如此,可以准确地获取到一次浓度峰值。
具体地,在模拟油烟源稳定释放特征污染物后,基于动态数值仿真研究,发现第一浓度峰值阶段在15秒至60秒的时间段,利用测试仪器捕捉这一时间段内,吸油烟机排风口的浓度,即排风浓度,该排风浓度可以作为一次浓度峰值。
需要说明的,可以在第一预设时段内选择一个时间节点进行测量捕捉一次浓度峰值即可,较佳地,考虑不同测试仪器采样、测试分析的时间滞后性,可以在第一预设时段内选择45秒时间节点进行测量一次浓度峰值。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第一预设时段内选择多个时间节点进行测量排风浓度,取均值或按权重方式计算得到一次浓度峰值。第一预设时段也不限于15秒至60秒,还可以是其他时段,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浓度峰值阶段为将模拟油烟源的释放管伸入到吸油烟机吸入口内的情况下并在模拟油烟源稳定释放特征污染物后的第二预设时段。如此,可以准确地获取到二次浓度峰值。
具体地,将模拟油烟源的释放管5伸入到吸油烟机吸入口内,开启质量流量控制器4进行恒定释放特征污染物,保证特征污染物稳定持续散发且完全被吸油烟机所捕集(即为总捕集)。释放管5伸入到吸油烟机吸入口内,开启质量流量控制器4进行恒定释放后的第二预设时段内,可以对二次浓度峰值进行测量。此时,由于释放管5伸入到吸油烟机的吸入口内并开启质量流量控制器4进行恒定释放特征污染物,使得特征污染物趋于稳定,均衡,可以准确地获取到二次浓度峰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预设时段为5分钟。
如此,可以准确地获取到二次浓度峰值。
具体地,在释放管5伸入到吸油烟机吸入口内,开启质量流量控制器4进行恒定释放后的5分钟内,持续检测记录吸油烟机排风口特征污染物瞬时浓度,可以根据在第二预设时段内检测到特征污染物的瞬时浓度来确定二次浓度峰值。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设时段不限于5分钟,还可以是其他时段,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获取二次浓度峰值包括:
在第二浓度峰值阶段内,获取多个排风浓度;
利用多个排风浓度确定二次浓度峰值。
如此,可以提升二次浓度峰值的准确度。
具体地,排风浓度可以是吸油烟机排风口的特征污染物瞬时浓度。可以在第二浓度峰值阶段内检测记录多个排风浓度,然后利用多个排风浓度确定二次浓度峰值。由于多个排风浓度是在第二浓度峰值阶段所检测的,多个排风浓度来确定二次浓度峰值,也就更贴近二次浓度峰值的真实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利用多个排风浓度确定二次浓度峰值包括:
计算多个排风浓度的平均值作为二次浓度峰值。如此,二次浓度峰值的计算简单。
具体地,在第二浓度峰值阶段内获取到的多个排风浓度分别为T1、T2、…、Tn。则二次浓度峰值C2=(T1+T2+…+Tn)/n。多个可以是两个或多于两个。
在一个例子中,以某一型号的测试仪器间隔30s为例,在第二浓度峰值阶段内(如5min内)取12个时间测点,获取到的12个排风浓度的平均值作为二次浓度峰值C2。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按多个排风浓度占不同权重的方式来计算二次浓度峰值。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吸油烟机的直接捕集效率与一次浓度峰值正相关,与二次浓度峰值负相关。如此,可以反映出吸油烟机的直接捕集能力。
具体地,请结合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烹饪热羽流抬升、吸油烟机排风抽吸及气态污染对流扩散的综合作用下,排风浓度快速上升并达到了一次浓度峰值(一次稳定峰值),此浓度峰值仅由直接捕集所贡献,因此在第一浓度峰值阶段获取到的一次浓度峰值可以反映出直接捕集的油烟能力。
气态污染经历从烹饪区溢出、非烹饪区扩散与回流等过程,再次进入烹饪区且被吸油烟机捕集的部分形成了回流捕集。由于回流捕集的贡献,排风浓度进一步缓慢上升并最终达到了二次浓度峰值(二次稳定峰值)C2,此浓度峰值由吸油烟机总捕集(直接捕集+回流捕集)所贡献。
因此,直接捕集效率与由直接捕集所贡献的一次浓度峰值是正相关的,与由总捕集(直接捕集+回流捕集)所贡献的二次浓度峰值是负相关。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吸油烟机的直接捕集效率为一次浓度峰值与二次浓度峰值的比值。如此,直接捕集效率的计算简单快捷。
具体地,在受限厨房空间且无其他排风口条件下(不考虑补风口的回流溢出),总捕集对应的二次浓度峰值C2实际上等于污染源散发量与排风量之比()。可知,在第一浓度峰值阶段,吸油烟机的污染捕集速率(空间回流捕集尚未到来,仅由直接捕集所贡献)与源散发速率之比,即可视为吸油烟机局部排风的直接捕集效率,计算公式如下:
;
其中,C1表示一次浓度峰值,C2表示二次浓度峰值,Ss,cap表征吸油烟机的直接捕集量,Ss表征污染源散发量。Scap表征吸油烟机的捕集量。
由上式可知,通过监测单一排风测点的一次浓度峰值C1和二次浓度峰值C2,即可测定直接捕集效率。
综上,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测定方法,提出了表征吸油烟机局部排风真实捕集性能的新指标,即直接捕集效率,并建立了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准确、简洁、快速的实验测定方法(动态时间分离),通过单一排风测点的一次浓度峰值和二次浓度峰值的快速测试捕捉,实现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测定。
相比ASTM稳态空间测试方法(稳态时间分离),空间特征测点确定存在挑战,具有不确定性,且需要测试3个测点(空间特征点、排风口、补风口)的浓度,本发明仅需在排风口布置1个测点,且准确性更好。相比ASTM稳态空间测试方法(稳态时间分离),其测试需等厨房空间达到稳定状态,厨房空间需完成8次换气,以500m3/h排风量、厨房空间体积20m3计算,稳定时间长达20min。本发明采用排风浓度动态快速测定方法,二次浓度峰值C2可以一次性测定完成,后续捕集效率测试仅需快速测定一次浓度峰值C1,1min内(45s)即可完成测定。
请参图5,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装置100包括处理器22和存储器24,存储器24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22执行时实现任一实施方式的测定方法的步骤。
上述测定装置100中,利用模拟油烟源并通过单一排风浓度的一次浓度峰值和二次浓度峰值的快速测试捕捉,实现吸油烟机的直接捕集效率测定,而且能够体现出不同产品的捕集性能差异及直接捕集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测定方法的实施方式和有益效果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吸油烟机,为避免冗余,在此不作详细展开。
具体地,测定装置100还包括检测特征污染物浓度的检测传感器26,该检测传感器26用于检测吸油烟机的排风浓度,处理器22可以电连接检测传感器26,用于获取检测传感器26输出的排风浓度数据,进而确定吸油烟机的直接捕集效率。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吸油烟机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测定装置100。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22执行时,实现任一实施方式的测定方法的步骤。
上述吸油烟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利用模拟油烟源并通过单一排风浓度的一次浓度峰值和二次浓度峰值的快速测试捕捉,实现吸油烟机的直接捕集效率测定,而且能够体现出不同产品的捕集性能差异及直接捕集能力。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22执行时,实现的测定方法包括:
步骤1001,控制吸油烟机启动;
步骤1002,在厨房内的模拟油烟源稳定释放特征污染物后的第一浓度峰值阶段内,获取一次浓度峰值,一次浓度峰值表示在第一浓度峰值阶段内,吸油烟机的排风浓度峰值;
步骤1003,在将模拟油烟源的释放管伸入到吸油烟机吸入口内的情况下并在模拟油烟源稳定释放特征污染物后的第二浓度峰值阶段内,获取二次浓度峰值,二次浓度峰值表示在第二浓度峰值阶段内,吸油烟机的排风浓度峰值;
步骤1005,利用一次浓度峰值和二次浓度峰值获取吸油烟机的直接捕集效率。
具体地,处理器22可以集成在控制器中,控制器还可集成有存储器24,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可以理解,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者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所述吸油烟机启动;
在厨房内的模拟油烟源稳定释放特征污染物后的第一浓度峰值阶段内,获取一次浓度峰值,所述一次浓度峰值表示在所述第一浓度峰值阶段内,所述吸油烟机的排风浓度峰值;
在将所述模拟油烟源的释放管伸入到所述吸油烟机吸入口内的情况下并在所述模拟油烟源稳定释放特征污染物后的第二浓度峰值阶段内,获取二次浓度峰值,所述二次浓度峰值表示在所述第二浓度峰值阶段内,所述吸油烟机的排风浓度峰值;
利用所述一次浓度峰值和所述二次浓度峰值获取所述吸油烟机的直接捕集效率;
所述模拟油烟源包括质量流量控制器、电加热器、散发锅体、均流孔板、温度传感器和浓度传感器,
所述特征污染物沿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所述电加热器、所述散发锅体和所述均流孔板依次释放,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在所述均流孔板处释放的所述特征污染物的温度,并反馈控制所述电加热器的加热功率,
所述浓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在所述均流孔板处释放的所述特征污染物的浓度,并反馈控制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对所述特征污染物的释放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方法还包括:
以预设运行工况控制所述吸油烟机启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浓度峰值阶段为所述模拟油烟源启动形成稳定的厨房内流场及背景浓度小于预设浓度后再恒定释放所述特征污染物后的第一预设时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段为15秒至60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浓度峰值阶段为将所述模拟油烟源的释放管伸入到所述吸油烟机吸入口内的情况下并在所述模拟油烟源稳定释放特征污染物后的第二预设时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时段为5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二次浓度峰值包括:
在所述第二浓度峰值阶段内,获取多个排风浓度;
利用所述多个排风浓度确定所述二次浓度峰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多个排风浓度确定所述二次浓度峰值包括:
计算所述多个排风浓度的平均值作为所述二次浓度峰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烟机的直接捕集效率与所述一次浓度峰值正相关,与所述二次浓度峰值负相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烟机的直接捕集效率为所述一次浓度峰值与所述二次浓度峰值的比值。
11.一种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的步骤。
12.一种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测定装置。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吸油烟机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11018.4A CN115372045B (zh) | 2022-10-25 | 2022-10-25 | 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装置、吸油烟机、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11018.4A CN115372045B (zh) | 2022-10-25 | 2022-10-25 | 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装置、吸油烟机、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72045A CN115372045A (zh) | 2022-11-22 |
CN115372045B true CN115372045B (zh) | 2023-07-25 |
Family
ID=84072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311018.4A Active CN115372045B (zh) | 2022-10-25 | 2022-10-25 | 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装置、吸油烟机、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72045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10090B (zh) * | 2016-01-11 | 2018-09-28 | 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烟草加热下挥发性香气物质捕集装置、检测系统及方法 |
CN110110968A (zh) * | 2019-04-09 | 2019-08-09 | 天津大学 | 一种厨房室内油烟浓度的评价方法 |
CN110750942A (zh) * | 2019-06-10 | 2020-02-04 | 天津大学 | 一种基于油烟捕集效率的商用厨房排风量的优选方法 |
CN110617527A (zh) * | 2019-09-25 | 2019-12-27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控制方法、厨房设备及存储介质 |
JP7381079B2 (ja) * | 2020-03-02 | 2023-11-15 | 富士工業株式会社 | レンジフード、レンジフード情報システム、油煙捕獲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CN112834235B (zh) * | 2020-12-31 | 2023-04-07 | 安徽宝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车辆尾气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3984467B (zh) * | 2021-10-20 | 2024-02-09 |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一种烟草制品气溶胶捕集物的制备方法、所获得的气溶胶捕集物及其应用 |
CN114151838A (zh) * | 2021-11-23 | 2022-03-08 | 江苏仁顺鑫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油烟捕集效率的商用厨房排风量的方法 |
-
2022
- 2022-10-25 CN CN202211311018.4A patent/CN11537204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72045A (zh) | 2022-11-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Fan et al. | Characterization of emissions from portable household combustion devices: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emission rates and factors, and potential exposures | |
Gao et al. | Indoor emission, dispersion and exposure of total particle-bou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during cooking | |
JP4977233B2 (ja) | 除染管理方法、及び、その除染管理方法に用いる除染管理装置 | |
CN108245759A (zh) | 呼吸湿化治疗仪温湿度输出控制系统及方法 | |
WO2007045862A1 (en) | Evaluation of the fragrance characteristics of a substance | |
Medina et al. | Comparative performance of five Mexican plancha-type cookstoves using water boiling tests | |
Yang et al. | Performance of three air distribution systems in VOC removal from an area source | |
JP2011244891A5 (zh) | ||
CN115372045B (zh) | 直接捕集效率的测定方法、装置、吸油烟机、介质 | |
Walker et al. | Development of a tracer gas capture efficiency test method for residential kitchen ventilation | |
CN108534203A (zh) | 吸油烟机抽油烟能力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 |
CN112240579B (zh) | 一种抽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 |
Giannetti et al. | Experimental implement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for cost effective and non-intrusive performance estimation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 |
CN108375650A (zh) | 一种测定建材voc散发特性参数的优化通风法 | |
CN106770451A (zh) | 一种基于耗氧原理的气体燃烧效率测试装置与测试方法 | |
CN112155430B (zh) | 一种蒸汽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 |
JP3424545B2 (ja) | 蒸散ガス計測装置 | |
Kürten et al. | Characterization of an automated, water-based expansion condensation nucleus counter for ultrafine particles | |
Chow | Studies on closed chamber fires | |
Oh et al. | Numerical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 of ventilation capability of kitchen hoods depending on operating conditions, design parameters, and installation location | |
KR102185040B1 (ko) | 레인지후드의 미세먼지 제거성능 시험방법 | |
CN208460295U (zh) | 一种地铁车辆段机械通风系统模拟实验装置研究平台 | |
Maddalena et al. | Quantifying space heating stove emissions related to different use patterns in Mongolia | |
CN2529254Y (zh) | 一种火灾探测综合模拟实验检测装置 | |
Agrawal et al. | In chamber calibra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ir quality low-cost sensor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