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41988B - 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装置和工程设备 - Google Patents
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装置和工程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41988B CN115341988B CN202211082812.6A CN202211082812A CN115341988B CN 115341988 B CN115341988 B CN 115341988B CN 202211082812 A CN202211082812 A CN 202211082812A CN 115341988 B CN115341988 B CN 11534198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dium
- heat dissipation
- cooling
- temperature
- control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6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5 wor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528 anti-freez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91 radiation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P1/00 - F01P9/00
- F01P11/14—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 F01P11/16—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concerning coolant temperatur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01P7/165—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systems with two or more loo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7/1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by thermostatic control
- F01P2007/168—By varying the cooling capacity of a liquid-to-air heat-exchang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装置和工程设备,工程设备包括散热组件和冷却箱,冷却箱内设置有冷却通道,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根据第一介质的温度与预设温度参数的关系,控制第一介质是否通过冷却通道散热以及控制第一介质通过冷却通道散热的程度,使散热组件以第一转速工作。本发明提供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通过将第一介质经过冷却箱冷却后再流入散热组件中,使得散热组件就无须以高转速运行对第一介质进行散热,本申请在第一介质的温度较高时无需散热组件高速转动,只需低速转动,也能够实现良好的散热,从而降低了散热组件产生的风噪,并降低了散热马达的能耗,提高了驾驶者的感受,实现了降噪、节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设备的散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装置和工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压路机的发动机散热是通过散热风扇转动进行散热,在发动机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散热风扇的转速也会相应的提升,以此提高对发动机的散热效果,但高速转动的散热风扇会产生较大的风噪,这样就会影响驾驶者感受,且存在扰民的问题。同时,由于风扇需要高速转动,因此就提高了风扇马达的做功,增加了能耗。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能够降低风噪,且能够节能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工程设备包括散热组件和冷却箱,冷却箱内设置有冷却通道,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根据第一介质的温度与预设温度参数的关系,控制第一介质是否通过冷却通道散热以及控制第一介质通过冷却通道散热的程度,使散热组件以第一转速工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工程设备包括散热组件和冷却箱,冷却箱内设置有冷却通道,第一介质能够从冷却通道内流动,且不与冷却箱内的其他介质相接触。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根据第一介质的温度与预设温度参数的关系,控制第一介质是否通过冷却通道散热以及控制第一介质通过冷却通道散热的程度,使散热组件以第一转速工作。也就是说,在工程设备的第一介质的温度与预设温度参数的关系满足条件时,可以通过冷却箱对第一介质进行散热。通过将第一介质经过冷却箱冷却后再流入散热组件中,这样流入散热组件的第一介质的温度就会比较低,从而散热组件就无须以高转速运行对第一介质进行散热,相比于现有方案中只通过散热组件进行散热来说,本申请在第一介质的温度较高时无需散热组件高速转动,只需低速转动,也能够实现良好的散热,从而降低了散热组件产生的风噪,并降低了散热马达的能耗,提高了驾驶者的感受,实现了降噪、节能的效果。
另外,本申请提供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工程设备还包括发动机和液压油箱,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步骤包括:获取发动机的冷却介质的温度;和/或获取液压油箱内液压油的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工程设备还包括发动机和液压油箱。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步骤包括:获取发动机的冷却介质的温度和/或获取液压油箱内液压油的温度。也就是说,本申请能够对发动机的冷却介质和液压油箱的液压油通过冷却箱进行散热,当然也能够对工程设备的其他需要散热的介质进行散热,从而使得工程设备的散热效果达到最佳,降低散热组件的能耗及产生的噪音。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和散热风扇,根据第一介质的温度与预设温度参数的关系,控制第一介质是否通过冷却通道散热以及控制第一介质通过冷却通道散热的程度,使散热组件以第一转速工作的步骤具体包括:第一介质的温度大于等于预设温度参数的情况下,控制第一介质通过冷却通道散热后流入散热器,且控制散热风扇以第一转速工作;第一介质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参数的情况下,控制第一介质流入散热器,且控制散热风扇以第一转速工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和散热风扇,散热风扇能够对散热器内的第一介质进行散热。当第一介质的温度大于等于预设温度参数的情况下,控制第一介质通过冷却通道散热后流入散热器,且控制散热风扇以第一转速工作。通过将第一介质经过冷却箱冷却后再流入散热组件中,这样流入散热组件的第一介质的温度就会比较低,从而散热组件就无须以高转速运行对第一介质进行散热,相比于现有方案中只通过散热组件进行散热来说,本申请在第一介质的温度较高时无需散热组件高速转动,只需低速转动,也能够实现良好的散热,从而降低了散热组件产生的风噪,并降低了散热马达的能耗,提高了驾驶者的感受,实现了降噪、节能的效果。当第一介质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参数的情况下,控制第一介质流入散热器,且控制散热风扇以第一转速工作。也即,在第一介质的温度小于温度参数时,就不需要冷却箱进行散热了,只需要通过散热器散热即可,此时散热风扇的转速也比较偏低,因此,也不会产生较大的风噪。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第一介质通过冷却通道散热后流入散热器的具体步骤包括:控制发动机与冷却箱之间的第一阀门打开,以使冷却介质流经冷却通道进行冷却;和/或控制液压油箱与冷却箱之间的第二阀门打开,以使液压油流经冷却通道进行冷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发动机与冷却箱之间的第一阀门打开,能够使发动机的冷却介质流经冷却箱进行冷却,和/或通过控制液压油箱与冷却箱之间的第二阀门打开,能够使液压油流经冷却箱进行冷却。通过控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来控制冷却介质和液压油是否流经冷却箱,可以实现降噪、节能的目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冷却箱内冷却通道外设置有第二介质,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步骤之前还包括:判断冷却箱内第二介质的液位是否满足散热需求,在第二介质的液位满足散热需求的情况下,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冷却箱内冷却通道外设置有第二介质,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步骤之前还包括:判断冷却箱内第二介质的液位是否满足散热需求,在第二介质的液位满足散热需求的情况下,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通过判断冷却箱内第二介质的液位是否满足散热需求,能够防止冷却箱内第二介质的液位过低时,仍然给第一介质散热,造成冷却箱第二介质的温度过高影响冷却箱中水泵的工作性能。
其中,这里的冷却箱可以是工程设备自带的水箱,该水箱是能够用于洒水,因此需要经常判断水箱内第二介质的液位。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介质的温度与预设温度参数的关系,控制第一介质是否通过冷却通道散热以及控制第一介质通过冷却通道散热的程度,使散热组件以第一转速工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和控制模块。获取模块能够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控制模块能够根据第一介质的温度与预设温度参数的关系,控制第一介质是否通过冷却通道散热以及控制第一介质通过冷却通道散热的程度,使散热组件以第一转速工作。该种设置,通过在工程设备的第一介质的温度与预设温度参数的关系满足条件时,可以通过冷却箱对第一介质进行散热。通过将第一介质经过冷却箱冷却后再流入散热组件中,这样流入散热组件的第一介质的温度就会比较低,从而散热组件就无须以高转速运行对第一介质进行散热,相比于现有方案中只通过散热组件进行散热来说,本申请在第一介质的温度较高时无需散热组件高速转动,只需低速转动,也能够实现良好的散热,从而降低了散热组件产生的风噪,并降低了散热马达的能耗,提高了驾驶者的感受,实现了降噪、节能的效果。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储存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技术方案中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储存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技术方案中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技术方案提供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可读存储介质,由于其是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可读存储介质还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技术方案提供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工程设备,包括:第二方面技术方案或第三方面技术方案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装置,和/或第四方面技术方案的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工程设备,包括第二方面技术方案或第三方面技术方案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装置,和/或第四方面技术方案的可读存储介质。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工程设备还具有第二方面技术方案或第三方面技术方案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装置,和/或第四方面技术方案的可读存储介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工程设备包括压路机、混凝土泵车、掘进机、挖掘机、掘锚机等作业车辆。
进一步地,压路机为双钢轮压路机,冷却箱包括水箱,水箱为双钢轮压路机自带的水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工程设备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液压油箱,用于检测液压油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发动机,用于检测冷却介质的温度;液位传感器,设置于冷却箱,用于检测第二介质的液位。
在该技术方案中,工程设备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液压油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冷却介质的温度、液位传感器能够检测第二介质的液位。通过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能够精准的检测出冷却介质和液压油的温度,从而能够精准地控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打开或关闭,以实现降低风噪、节能的目的。
其中,第二温度传感器可以采用发动机自带的传感器。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个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个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压路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压路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3和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发动机,102第二温度传感器,11散热器,12散热风扇,13冷却箱,132液位传感器,14液压油箱,142第一温度传感器,15液压泵,16液压马达,17第一阀门,18第二阀门,20获取模块,22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如图3所示,工程设备包括散热组件和冷却箱13,冷却箱13内设置有冷却通道,控制方法包括:
S102,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
S104,根据第一介质的温度与预设温度参数的关系,控制第一介质是否通过冷却通道散热以及控制第一介质通过冷却通道散热的程度,使散热组件以第一转速工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工程设备包括散热组件和冷却箱13,冷却箱13内设置有冷却通道,第一介质能够从冷却通道内流动,且不与冷却箱13内的其他介质相接触。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根据第一介质的温度与预设温度参数的关系,控制第一介质是否通过冷却通道散热以及控制第一介质通过冷却通道散热的程度,使散热组件以第一转速工作。也就是说,在工程设备的第一介质的温度与预设温度参数的关系满足条件时,可以通过冷却箱13对第一介质进行散热。通过将第一介质经过冷却箱13冷却后再流入散热组件中,这样流入散热组件的第一介质的温度就会比较低,从而散热组件就无须以高转速运行对第一介质进行散热,相比于现有方案中只通过散热组件进行散热来说,本申请在第一介质的温度较高时无需散热组件高速转动,只需低速转动,也能够实现良好的散热,从而降低了散热组件产生的风噪,并降低了散热马达的能耗,提高了驾驶者的感受,实现了降噪、节能的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如图3所示,工程设备包括散热组件和冷却箱13,冷却箱13内设置有冷却通道,控制方法包括:
S202,判断冷却箱内第二介质的液位是否满足散热需求,在第二介质的液位满足散热需求的情况下,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
S204,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
S206,第一介质的温度大于等于预设温度参数的情况下,控制第一介质通过冷却通道散热后流入散热器,且控制散热风扇以第一转速工作;第一介质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参数的情况下,控制第一介质流入散热器,且控制散热风扇以第一转速工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工程设备包括散热组件、冷却箱13、发动机10和液压油箱14,冷却箱13内设置有冷却通道,第一介质能够从冷却通道内流动,且不与冷却箱13内的其他介质相接触。冷却箱13内冷却通道外设置有第二介质,通过判断冷却箱13内第二介质的液位是否满足散热需求,能够防止冷却箱13内第二介质的液位过低时,仍然给第一介质散热,造成冷却箱13第二介质的温度过高影响冷却箱13中水泵的工作性能。当第一介质的温度大于等于预设温度参数的情况下,控制第一介质通过冷却通道散热后流入散热器11,且控制散热风扇12以第一转速工作。通过将第一介质经过冷却箱13冷却后再流入散热组件中,这样流入散热组件的第一介质的温度就会比较低,从而散热组件就无须以高转速运行对第一介质进行散热,相比于现有方案中只通过散热组件进行散热来说,本申请在第一介质的温度较高时无需散热组件高速转动,只需低速转动,也能够实现良好的散热,从而降低了散热组件产生的风噪,并降低了散热马达的能耗,提高了驾驶者的感受,实现了降噪、节能的效果。当第一介质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参数的情况下,控制第一介质流入散热器11,且控制散热风扇12以第一转速工作。也即,在第一介质的温度小于温度参数时,就不需要冷却箱13进行散热了,只需要通过散热器11散热即可,此时散热风扇12的转速也比较偏低,因此,也不会产生较大的风噪。
在上述实施例中,工程设备还包括发动机10和液压油箱14,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步骤包括:获取发动机10的冷却介质的温度;和/或获取液压油箱14内液压油的温度。
在该实施例中,工程设备还包括发动机10和液压油箱14。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步骤包括:获取发动机10的冷却介质的温度和/或获取液压油箱14内液压油的温度。也就是说,本申请能够对发动机10的冷却介质和液压油箱14的液压油通过冷却箱13进行散热,当然也能够对工程设备的其他需要散热的介质进行散热,从而使得工程设备的散热效果达到最佳,降低散热组件的能耗及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地,冷却介质可以是水、防冻液等冷却介质,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第一介质通过冷却通道散热后流入散热器11的具体步骤包括:控制发动机10与冷却箱13之间的第一阀门17打开,以使冷却介质流经冷却通道进行冷却;和/或控制液压油箱14与冷却箱13之间的第二阀门18打开,以使液压油流经冷却通道进行冷却。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发动机10与冷却箱13之间的第一阀门17打开,能够使发动机10的冷却介质流经冷却箱13进行冷却,和/或通过控制液压油箱14与冷却箱13之间的第二阀门18打开,能够使液压油流经冷却箱13进行冷却。通过控制第一阀门17和第二阀门18来控制冷却介质和液压油是否流经冷却箱13,可以实现降噪、节能的目的。
其中,这里的冷却箱13可以是工程设备自带的水箱,该水箱是能够用于洒水,因此需要经常判断水箱内第二介质的液位。
如图4所示,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20,用于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控制模块22,用于根据第一介质的温度与预设温度参数的关系,控制第一介质是否通过冷却通道散热以及控制第一介质通过冷却通道散热的程度,使散热组件以第一转速工作。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20和控制模块22。获取模块20能够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控制模块22能够根据第一介质的温度与预设温度参数的关系,控制第一介质是否通过冷却通道散热以及控制第一介质通过冷却通道散热的程度,使散热组件以第一转速工作。该种设置,通过在工程设备的第一介质的温度与预设温度参数的关系满足条件时,可以通过冷却箱13对第一介质进行散热。通过将第一介质经过冷却箱13冷却后再流入散热组件中,这样流入散热组件的第一介质的温度就会比较低,从而散热组件就无须以高转速运行对第一介质进行散热,相比于现有方案中只通过散热组件进行散热来说,本申请在第一介质的温度较高时无需散热组件高速转动,只需低速转动,也能够实现良好的散热,从而降低了散热组件产生的风噪,并降低了散热马达的能耗,提高了驾驶者的感受,实现了降噪、节能的效果。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储存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中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储存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中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可读存储介质,由于其是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可读存储介质还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程设备,包括:第二方面实施例或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装置,和/或第四方面实施例的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工程设备,包括第二方面实施例或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装置,和/或第四方面实施例的可读存储介质。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工程设备还具有第二方面实施例或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装置,和/或第四方面实施例的可读存储介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工程设备包括压路机、混凝土泵车、掘进机、挖掘机、掘锚机等作业车辆。
进一步地,压路机为双钢轮压路机,冷却箱13包括水箱,水箱为双钢轮压路机自带的水箱。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工程设备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42,设置于液压油箱14,用于检测液压油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102,设置于发动机10,用于检测冷却介质的温度;液位传感器132,设置于冷却箱13,用于检测第二介质的液位。
在该实施例中,工程设备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42、第二温度传感器102和液位传感器132。第一温度传感器142能够检测液压油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102能够检测冷却介质的温度、液位传感器132能够检测第二介质的液位。通过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142、第二温度传感器102能够精准的检测出冷却介质和液压油的温度,从而能够精准地控制第一阀门17和第二阀门18的打开或关闭,以实现降低风噪、节能的目的。
其中,第二温度传感器102可以采用发动机10自带的传感器。
当工程设备为压路机时,在此对压路机的控制原理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发动机10出水管上增加第一阀门17,第一阀门17正常工作状态时,发动机10出水管里面的冷却介质进入散热器11,散热风扇12对其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冷却介质再次进入发动机10。在发动机10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检测到发动机10冷却介质的温度超过预设温度参数时,控制模块22打开第一阀门17,发动机10的冷却介质经冷却箱13冷却管路流入冷却箱13,冷却箱13对冷却介质冷却后再次流入散热器11,此时散热风扇12可以保持低转速工作,散热风扇12转速不产生波动。同理,在第一温度传感器142检测到液压油油温超过预设温度参数时,控制模块22控制第二阀门18打开,液压油流经冷却箱13降温,降温后的液压油再进入散热器11,此时散热风扇12转速可以保持低转速工作,散热风扇12转速不产生波动。其中,液压油是经过液压泵15和液压马达16后进入冷却箱13的。
本申请通过检测发动机10的冷却介质的温度和液压油的温度,在冷却介质的温度或者液压油温超过预设温度参数时,控制打开发动机出水管或者液压管上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让高温的冷却介质或者液压油流经驾驶室底下的冷却箱,利用冷却箱的第二介质进行降温,经过降温后的冷却介质和液压油经过散热器,散热风扇可以实现较低的转速运行,降低了散热风扇辐射噪声,风扇马达在低转速工作,降低了能耗,同时也提高了风扇马达可靠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设备包括散热组件和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介质的温度与预设温度参数的关系,控制所述第一介质是否通过所述冷却通道散热以及控制所述第一介质通过所述冷却通道散热的程度,使所述散热组件以第一转速工作;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和散热风扇,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介质的温度与预设温度参数的关系,控制所述第一介质是否通过所述冷却通道散热以及控制所述第一介质通过所述冷却通道散热的程度,使所述散热组件以第一转速工作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介质的温度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温度参数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介质通过所述冷却通道散热后流入所述散热器,且控制所述散热风扇以第一转速工作;
所述第一介质的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参数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介质流入所述散热器,且控制所述散热风扇以所述第一转速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设备还包括发动机和液压油箱,所述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冷却介质的温度;和/或
获取所述液压油箱内液压油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介质通过所述冷却通道散热后流入所述散热器的具体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冷却箱之间的第一阀门打开,以使所述冷却介质流经所述冷却通道进行冷却;和/或
控制所述液压油箱与所述冷却箱之间的第二阀门打开,以使所述液压油流经所述冷却通道进行冷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内所述冷却通道外设置有第二介质,所述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冷却箱内所述第二介质的液位是否满足散热需求,在所述第二介质的液位满足散热需求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介质的温度。
5.一种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介质的温度;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介质的温度与预设温度参数的关系,控制所述第一介质是否通过冷却通道散热以及控制所述第一介质通过所述冷却通道散热的程度,使散热组件以第一转速工作;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和散热风扇,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介质的温度与预设温度参数的关系,控制所述第一介质是否通过所述冷却通道散热以及控制所述第一介质通过所述冷却通道散热的程度,使所述散热组件以第一转速工作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介质的温度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温度参数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介质通过所述冷却通道散热后流入所述散热器,且控制所述散热风扇以第一转速工作;
所述第一介质的温度小于所述预设温度参数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介质流入所述散热器,且控制所述散热风扇以所述第一转速工作。
6.一种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储存有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7.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所述指令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的步骤。
8.一种工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装置;和/或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读存储介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液压油箱,用于检测液压油的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发动机,用于检测冷却介质的温度;
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冷却箱,用于检测第二介质的液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82812.6A CN115341988B (zh) | 2022-09-06 | 2022-09-06 | 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装置和工程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82812.6A CN115341988B (zh) | 2022-09-06 | 2022-09-06 | 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装置和工程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41988A CN115341988A (zh) | 2022-11-15 |
CN115341988B true CN115341988B (zh) | 2023-09-22 |
Family
ID=83956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082812.6A Active CN115341988B (zh) | 2022-09-06 | 2022-09-06 | 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装置和工程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41988B (zh)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19957A (en) * | 1995-03-08 | 1997-04-15 | Volkswagen Ag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ooling circuit for a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
JP2000203274A (ja) * | 1999-01-12 | 2000-07-25 |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 建設機械の冷却装置 |
FR2808304A1 (fr) * | 2000-04-27 | 2001-11-02 |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 Dispositif de refroidissement a l'arret d'un moteur thermiqu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
JP2004197681A (ja) * | 2002-12-19 | 2004-07-15 | Komatsu Ltd | 建設機械 |
WO2007026627A1 (ja) * | 2005-08-29 | 2007-03-08 | Komatsu Ltd. | 油圧駆動ファンの制御装置 |
JP2014141954A (ja) * | 2013-01-25 | 2014-08-07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用冷却装置 |
DE102014203985A1 (de) * | 2013-03-11 | 2014-09-1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Ladeluftkühlsteuerung für aufgeladene Motoren zum aktiven Aufrechterhalten einer Zieltemperatur der Ansaugkrümmerluft |
CN106677883A (zh) * | 2016-12-14 | 2017-05-17 |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
DE102017011430A1 (de) * | 2016-12-21 | 2018-06-21 | Scania Cv Ab | Kühlsystem für eine elektrische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 Fahrzeug |
CN108749562A (zh) * | 2018-05-30 | 2018-11-06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动力总成冷却装置及方法 |
CN208347902U (zh) * | 2018-05-24 | 2019-01-08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 工程车辆的冷却装置及工程车辆 |
CN110159411A (zh) * | 2019-05-16 | 2019-08-23 |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发动机联合散热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CN112160828A (zh) * | 2020-09-28 | 2021-01-01 |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介质温度控制系统、方法及工程车辆 |
CN214118313U (zh) * | 2021-01-18 | 2021-09-03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冷却设备及车辆 |
CN114234679A (zh) * | 2022-01-06 | 2022-03-25 | 浙江亚微精密机床有限公司 | 能根据温度变化调节换热面积的热交换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223427A (en) * | 2010-11-26 | 2012-06-01 | Inventec Corp | Modulized heat removal method for data center |
SE540918C2 (en) * | 2016-01-15 | 2018-12-18 | Scania Cv Ab |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ooling system delivering coolant to heat exchanger in a vehicle |
-
2022
- 2022-09-06 CN CN202211082812.6A patent/CN11534198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19957A (en) * | 1995-03-08 | 1997-04-15 | Volkswagen Ag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cooling circuit for a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
JP2000203274A (ja) * | 1999-01-12 | 2000-07-25 |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 建設機械の冷却装置 |
FR2808304A1 (fr) * | 2000-04-27 | 2001-11-02 |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 Dispositif de refroidissement a l'arret d'un moteur thermiqu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
JP2004197681A (ja) * | 2002-12-19 | 2004-07-15 | Komatsu Ltd | 建設機械 |
WO2007026627A1 (ja) * | 2005-08-29 | 2007-03-08 | Komatsu Ltd. | 油圧駆動ファンの制御装置 |
JP2014141954A (ja) * | 2013-01-25 | 2014-08-07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用冷却装置 |
DE102014203985A1 (de) * | 2013-03-11 | 2014-09-11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Ladeluftkühlsteuerung für aufgeladene Motoren zum aktiven Aufrechterhalten einer Zieltemperatur der Ansaugkrümmerluft |
CN106677883A (zh) * | 2016-12-14 | 2017-05-17 |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
DE102017011430A1 (de) * | 2016-12-21 | 2018-06-21 | Scania Cv Ab | Kühlsystem für eine elektrische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 Fahrzeug |
CN208347902U (zh) * | 2018-05-24 | 2019-01-08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 工程车辆的冷却装置及工程车辆 |
CN108749562A (zh) * | 2018-05-30 | 2018-11-06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动力总成冷却装置及方法 |
CN110159411A (zh) * | 2019-05-16 | 2019-08-23 |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发动机联合散热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CN112160828A (zh) * | 2020-09-28 | 2021-01-01 | 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介质温度控制系统、方法及工程车辆 |
CN214118313U (zh) * | 2021-01-18 | 2021-09-03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冷却设备及车辆 |
CN114234679A (zh) * | 2022-01-06 | 2022-03-25 | 浙江亚微精密机床有限公司 | 能根据温度变化调节换热面积的热交换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柴油机风扇系统仿真分析与优化;朱冬月;《机械制造》;25-28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41988A (zh) | 2022-1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895566U (zh) | 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机驱动风扇热管理系统 | |
CN109356705A (zh) | 一种温控散热系统及安装其的平地机 | |
JP3722145B2 (ja) | ハイブリッド電気自動車の冷却システム | |
KR102612623B1 (ko) | 인휠모터용 냉각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
CN110185679A (zh) | 液压油散热系统、挖掘机及液压油散热控制方法 | |
CN106894882A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04712858U (zh) | 冷却系统、汽车动力系统及汽车 | |
CN115341988B (zh) | 工程设备的散热控制方法、装置和工程设备 | |
EP4155142B1 (en) | A vehicl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a vehicl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nd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vehicl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 |
US8443775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engine temperature | |
KR100622735B1 (ko) | 연료전지 자동차의 냉각시스템 | |
CN207568983U (zh) | 一种工程机械集成液压油箱 | |
CN215370434U (zh) | 纯电动工程机械散热系统 | |
KR100730825B1 (ko) | 건설중장비의 냉각팬모터 구동장치 | |
CN112855675B (zh) | 一种旋挖钻机用带有集成散热器温控的智能控制系统 | |
CN214741633U (zh) | 工程机械的分布式散热系统 | |
KR100285488B1 (ko) | 차량용라디에이터냉각장치 | |
CN208595003U (zh) | 一种可精确控制的车用冷却系统 | |
JPH10259728A (ja) | 油圧駆動ファン装置付き冷却装置 | |
CN108150273B (zh) | 农机智能热管理系统及采用该系统进行热管理的方法 | |
CN115370460B (zh) | 一种主动控制的冷却系统 | |
JP2009266491A (ja) | 燃料電池車両 | |
CN207905914U (zh) | 车辆冷却系统 | |
CN112060979A (zh) | 一种燃料电池车辆的冷却控制方法及装置 | |
JP4446914B2 (ja) | 内燃機関の放熱装置制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