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91439B - 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91439B CN115291439B CN202210757983.8A CN202210757983A CN115291439B CN 115291439 B CN115291439 B CN 115291439B CN 202210757983 A CN202210757983 A CN 202210757983A CN 115291439 B CN115291439 B CN 11529143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strate
- support column
- liquid crystal
- display panel
- reg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5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02F1/13398—Spacer materials; Spacer properti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02F1/13394—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spacers regularly patterned on the cell subtrate, e.g. walls, pilla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设有液晶层以及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主支撑柱,所述主支撑柱包括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的主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一基板一端的弯折部;当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时,所述弯折部产生弹性形变,与所述第二基板始终保持抵接。本申请通过将主支撑柱的顶部进行改进,设置了可以产生形变的弯折部,在受热膨胀后,基板之间的间隙会增加,但是弯折部会伸展开,从而填充被增大的间隙,使得弯折部与基板始终保持抵接,避免产生间隙,导致液晶受重力影响下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器由于零辐射、低功耗、散热小、体积小、图像还原精确、字符显示锐利等优点,已成为显示领域的主流;为了使液晶能够注入到显示器的上、下基板之间,需要在其间设置支撑物以提供所需的间隔(Cell Gap),该支撑物一般称为隔垫物(Spacer),以防止上下基板接触。
目前,业内隔垫物设计时存在如下问题:当隔垫物的分布密度高时,压缩量会降低,隔垫物与液晶材料的热胀冷缩会不匹配,从而导致液晶层厚度不受控制的现象发生,例如,在高温下,液晶会进行膨胀,导致两个基板之间的间隙增大,如此使得支撑物与基板之间的间隙增加,间隙增加后打破原来的平衡状态,导致液晶受重力影响下坠聚集到面板下部,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旨在解决因液晶受热膨胀导致盒厚增加,产生间隙导致液晶下坠的问题。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设有液晶层以及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主支撑柱,所述主支撑柱包括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的主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一基板一端的弯折部;当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时,所述弯折部产生弹性形变,与所述第二基板始终保持抵接。
可选的,所述支撑柱还包括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辅支撑柱,所述辅支撑柱在重力方向上的侧面设置有控制电极;相邻的两个所述辅支撑柱的控制电极形成抑制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在重力方向上流动的电场。
可选的,沿重力方向,所述辅支撑柱上的控制电极的面积逐渐增加。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框胶,所述框胶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边缘,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对应设置有所述框胶的边缘区域,以及被所述边缘区域包围的中间区域,所述中间区域内的所述主支撑柱上的弯折部的最大弹性形变量大于所述边缘区域弯折部的最大弹性形变量。
可选的,所述中间区域内的所述主支撑柱上的弯折部的最大弹性形变量到边缘区域弯折部最大弹性形变量逐渐减少;所述边缘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区域上下方的上区域和下区域,沿重力方向,所述上区域、所述中间区域以及下区域依次排布,所述下区域内的所述主支撑柱的弯折部的最大弹性形变量小于所述中间区域内的所述主支撑柱的弯折部的最大弹性形变量,且大于所述上区域内的所述主支撑柱的弯折部的最大弹性形变量。
可选的,沿重力方向,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下方,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所述主支撑柱上的弯折部最大弹性形变量的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主支撑柱上的弯折部最大弹性形变量的平均值。
可选的,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主体部一体成型,所述弯折部的弹性形变量大于所述主体部的弹性形变量。
可选的,所述液晶层内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为方格状,所述液晶层被所述挡板划分为多个分区,所述挡板防止不同分区的液晶相互流动以及液晶的下坠。
可选的,所述中间区域的主支撑柱的数量大于所述边缘区域的主支撑柱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支撑柱还包括辅支撑柱,每个所述分区内均设有所述主支撑柱和所述辅支撑柱,沿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方向上,所述主支撑柱的高度高于所述辅支撑柱,所述主支撑柱的宽度小于所述辅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分区内的中心区域的所述辅支撑柱在重力方向上的侧面设置有控制电极;相邻的两个所述辅支撑柱的控制电极形成抑制所述液晶在重力方向上流动的电场。
本申请通过对主支撑柱进行改变,在主支撑柱的顶部设置弯折部,当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时,所述弯折部产生弹性形变,与所述第二基板始终保持抵接;即当受热膨胀后,基板之间的间隙会增加,但是弯折部会伸展开,从而填充被增大的间隙,受热冷缩后,弯折部也会收缩,使得弯折部与基板始终保持抵接,避免主支撑柱与基板之间产生间隙,导致液晶受重力影响下坠,聚集到面板下部,影响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示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中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分区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分区示意图。
其中,100、显示面板;110、第一基板;120、第二基板;130、液晶层;140、主支撑柱;141、主体部;142、弯折部;150、辅支撑柱;160、控制电极;170、框胶;180、边缘区域;190、中间区域;200、第一区域;210、第二区域;220、挡板;230、分区。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另外,“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100,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所述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之间设有液晶层130以及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主支撑柱140,所述主支撑柱140包括与所述第一基板110连接的主体部141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41远离所述第一基板110一端的弯折部142;当所述第一基板110和所述第二基板120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时,所述弯折部142产生弹性形变,与所述第二基板120始终保持抵接。
由于高温情况下,液晶会发生膨胀,从而导致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之间的间距即盒厚增加,如此原本设置在两个基板之间的主支撑柱140在长度固定的情况下,主支撑柱14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会产生间隙,产生的间隙会破坏液晶之间的平衡状态,在重力的影响下下坠;本申请将主支撑柱140的顶部进行了改变,将主支撑柱140分成了主体部141和弯折部142,弯折部142设置主支撑柱140的顶部,在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成盒的时候,弯折部142被压缩,压缩后弯折部142与第二基板120抵接,两者之间没有间隙;受到高温影响下,由于液晶的膨胀,导致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之间的间距增大,而此时,弯折部142也会随着两个基板之间的间距增大而伸展开,并且在伸展的过程中,弯折部142与第二基板120始终保持抵接,不会产生间隙,从而避免受到高温影响导致盒厚增加,使得主支撑柱140与第二基板120之间产生间隙,导致液晶层中的液晶下坠的情况发生。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110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120为彩膜基板,所述弯折部142与所述主体部141一体成型,所述弯折部142的弹性形变量大于所述主体部141的弹性形变量,弯折部142可以和主体部141采用相同的材料制备形成,但是弯折部142的厚度和长度都要比主体部141小,如此弯折部142具有比主体部141更好的弹性性能;比如所述弯折部142为半圆弧形,所述弯折部142的弯折方向与主体部141的延伸方向垂直,则收到挤压后被压缩,基板间距增大后,直接反弹;另外,弯折部142也可以与主体部141采用不同的材料制备得到,弯折部142的材料的弹性形变量大于所述主体部141的材料的弹性形变量。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弯折部可以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种类的弯折部结合使用,比如所有的弯折部都是长度和宽度比主体部小的位于图示1中左侧的弯折部,所有的弯折部都是弯曲形的位于图示1中右侧的弯折部,图示只是作为一种示例展示以辅助理解。
如图2所示,作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所述支撑柱还包括所述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之间的辅支撑柱150,沿所述第一基板110朝向所述第二基板120的方向上,所述主支撑柱140的高度高于所述辅支撑柱150,所述主支撑柱140的宽度小于所述辅支撑柱150;所述辅支撑柱150在重力方向上的侧面设置有控制电极160;相邻的两个所述辅支撑柱150的控制电极160形成抑制所述液晶在重力方向上流动的电场。
通过施加横向电场来控制液晶分子在平行于基板的平面内旋转,产生扭曲形变,液晶分子无转动时显示为暗态;因此我们可以在辅支撑柱150之间设置一个纵向的电场,来阻止支撑柱之间液晶的坠落,也不会影响液晶横向的正常偏转,并且可以通过调节纵向的电场强弱,实现对液晶不同的牵引力,达到不同区域牵引力不同的设定。
为了进一步的避免液晶受重力影响而下坠,在每个辅支撑柱150,沿重力方向上的侧面设置控制电极160,相邻的两个控制电极160,一个为像素电极,一个为公共电极,相邻的两个所述辅支撑柱150的控制电极160可以形成抑制所述液晶在重力方向上流动的电场,使得液晶沿垂直于重力的方向排成一排,从而阻挡沿重力方向下坠的液晶,采用液晶形成阻挡层,从而阻挡受重力影响下坠的液晶。
一般的,考虑到液晶大部分被阻挡无法下坠到基板的下方,但是仍然会有小部分的液晶下坠到基板的下方,为了进一步的阻止液晶继续下坠,沿重力方向,所述辅支撑柱150上的控制电极160的面积逐渐增加,相邻的辅支撑柱150之间的电场强度增加,液晶能够更加紧密稳定的排列,从而形成更加稳定的阻挡层。
如图3所示,作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框胶170,所述框胶170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边缘,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对应设置有所述框胶170的边缘区域180,以及被所述边缘区域180包围的中间区域190,所述中间区域190内的所述主支撑柱140上的弯折部142的最大弹性形变量大于所述边缘区域180弯折部142的最大弹性形变量。
由于显示面板100的边缘位置设有框胶170,故在液晶膨胀后,框胶170会有一定的反弹力,阻止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的间距增大,故对应框胶170的边缘区域180可以设置弹性形变量不是很大的主支撑柱140,而在中间区域190,没有框胶170固定,液晶膨胀后,第一基板110和第二基板120之间的间距增大的比较明显,故需要设置弹性形变量较大的主支撑柱140,即所述中间区域190内的所述主支撑柱140上的弯折部142的最大弹性形变量大于所述边缘区域180弯折部142的最大弹性形变量,对应不同区域的弯折部142采用不同弹性形变量的材料支撑,或者相同材料不同体积大小的弯折部142,可以更有针对性对应于每个区域的间隙变化,避免有些间隙大的区域弹性形变量小而无法填充间隙,也避免有些间隙小的区域在受热膨胀后反弹系数太大造成边缘的间隙被增大。
进一步的,从所述中间区域190内的所述主支撑柱140上的弯折部142的最大弹性形变量到边缘区域180弯折部142最大弹性形变量逐渐减少;所述边缘区域180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区域190的上下位置的上区域和下区域,沿重力方向,所述上区域、所述中间区域190以及下区域依次排布,所述下区域内的所述主支撑柱140的弯折部142的最大弹性形变量小于所述中间区域190内的所述主支撑柱140的弯折部142的最大弹性形变量,且大于所述上区域内的所述主支撑柱140的弯折部142的最大弹性形变量。
除上述弹性形变量进行不同的分区230严格设置之外,对于不同区域的主支撑柱140的数量也进行了调整变化,所述中间区域190的主支撑柱140的数量大于所述边缘区域180的主支撑柱140的数量,通过在中间区域190设置更多数量的主支撑柱140,提高了主支撑柱140的密度,避免了下坠空间太宽,同时也避免中间区域190的不同位置膨胀程度不一样,导致有些位置的间隙未及时填充,增多数量,可以使得没有被及时填充的间隙处的附近的位置的间隙其他主支撑柱140能够填充,避免同一个区域内未被填充的间隙太多,加速液晶下坠。
如图4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四实施例,与上述第三实施例不同的是,沿重力方向,所述显示面板100划分为第一区域200和第二区域210,所述第二区域210位于所述第一区域200的下方,所述第二区域210内的所述主支撑柱140上的弯折部142最大弹性形变量的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一区域200内的所述主支撑柱140上的弯折部142最大弹性形变量的平均值。
根据重力的方向将显示面板100分成了两个区域,受重力影响下,会有部分液晶下坠至显示面板100的底部,故在高温情况下,液晶受热膨胀后,显示面板100下方的第二区域210膨胀的程度高比第一区域200膨胀的程度大,故第二区域210的主支撑柱140上的弯折部142需要更好的形变量,伸展后具有更长更宽的尺寸,填充更宽度的间隙。
如图5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五实施例,是对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改进和细化,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液晶层130内还设有挡板220,所述挡板220为方格状,所述液晶层130被所述挡板220划分为多个分区230,每个分区230的面积大小相同,任意相邻的两个分区230之间的液晶被隔断,分区230内的液晶被限制在一个凹槽内,所述挡板220防止不同分区230的液晶相互流动以及液晶的下坠。
每个所述分区230内包括主支撑柱140和辅支撑柱150,沿所述第一基板110朝向所述第二基板120的方向上,所述主支撑柱140的高度高于所述辅支撑柱150,所述主支撑柱140的宽度小于所述辅支撑柱150;设置在所述分区230内的中心区域的所述辅支撑柱150在重力方向上的侧面设置有控制电极160;相邻的两个所述辅支撑柱150的控制电极160形成抑制所述液晶在重力方向上流动的电场。
将液晶分区230后,每个分区230内的液晶仍然可以受到重力的影响,故对每个分区230内的辅支撑柱150进行改进,将分区230内的中心区域的所述辅支撑柱150在重力方向上的侧面设置控制电极160;相邻的两个所述辅支撑柱150的控制电极160形成抑制所述液晶在重力方向上流动的电场,对分区230内的下坠的液晶的进行阻挡。
如图6所示,作为本申请的第六实施例,与上述第五实施例不同的是,分区130的面积是不均匀的,沿重力方向,分区的数量越来越多,分区的面积越来越少,使得显示面板下半部分的每个分区内的液晶数量少,更好的进行阻隔下半部分区域内的液晶的流动和下坠,避免显示面板在形成液晶层时,显示面板的下半部分受重力影响数量多于上半部分,使得显示面板下半部分显示出现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可以形成非常多的实施例,但是申请文件的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出,因而,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上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或技术特征组合之后,将会增强原有的技术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设有液晶层以及多个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包括主支撑柱,所述主支撑柱包括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的主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一基板一端的弯折部;
当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时,所述弯折部产生弹性形变,与所述第二基板始终保持抵接;
所述支撑柱还包括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辅支撑柱,所述辅支撑柱在重力方向上的侧面设置有控制电极;相邻的两个所述辅支撑柱的控制电极形成抑制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在重力方向上流动的电场,使得液晶沿垂直于重力的方向排成一排形成阻挡层,从而阻挡沿重力方向下坠的液晶;
沿重力方向,所述辅支撑柱上的控制电极的面积逐渐增加,所述显示面板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下方,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所述主支撑柱上的弯折部最大弹性形变量的平均值大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所述主支撑柱上的弯折部最大弹性形变量的平均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框胶,所述框胶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边缘,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对应设置有所述框胶的边缘区域,以及被所述边缘区域包围的中间区域,所述中间区域内的所述主支撑柱上的弯折部的最大弹性形变量大于所述边缘区域弯折部的最大弹性形变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区域内的所述主支撑柱上的弯折部的最大弹性形变量到边缘区域弯折部最大弹性形变量逐渐减少;
所述边缘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区域上下方的上区域和下区域,沿重力方向,所述上区域、所述中间区域以及下区域依次排布,所述下区域内的所述主支撑柱的弯折部的最大弹性形变量小于所述中间区域内的所述主支撑柱的弯折部的最大弹性形变量,且大于所述上区域内的所述主支撑柱的弯折部的最大弹性形变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与所述主体部一体成型,所述弯折部的弹性形变量大于所述主体部的弹性形变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内还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为方格状,所述液晶层被所述挡板划分为多个分区,所述挡板防止不同分区的液晶相互流动以及液晶的下坠。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区域的主支撑柱的数量大于所述边缘区域的主支撑柱的数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还包括辅支撑柱,每个所述分区内均设有所述主支撑柱和所述辅支撑柱,沿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方向上,所述主支撑柱的高度高于所述辅支撑柱,所述主支撑柱的宽度小于所述辅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分区内的中心区域的所述辅支撑柱在重力方向上的侧面设置有控制电极;相邻的两个所述辅支撑柱的控制电极形成抑制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在重力方向上流动的电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57983.8A CN115291439B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显示面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757983.8A CN115291439B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显示面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91439A CN115291439A (zh) | 2022-11-04 |
CN115291439B true CN115291439B (zh) | 2023-11-21 |
Family
ID=83822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757983.8A Active CN115291439B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显示面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291439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15598A (ja) * | 2002-01-21 | 2003-07-30 | Casio Comput Co Ltd | 光学セル |
JP2004334009A (ja) * | 2003-05-09 | 2004-11-25 | Fujitsu Ltd | 液晶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202013466U (zh) * | 2011-04-21 | 2011-10-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面板用隔垫物和液晶面板 |
CN102262322A (zh) * | 2010-05-24 | 2011-11-30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与液晶显示装置基板 |
CN102768442A (zh) * | 2012-04-23 | 2012-11-07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面板 |
CN103439836A (zh) * | 2013-08-14 | 2013-12-11 |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隔垫物及其制备方法、液晶面板 |
CN103792735A (zh) * | 2014-01-22 | 2014-05-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隔垫物、应用其的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6200134A (zh) * | 2016-05-30 | 2016-12-07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调整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间隙的方法 |
CN114442366A (zh) * | 2022-02-28 | 2022-05-06 |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2022
- 2022-06-30 CN CN202210757983.8A patent/CN11529143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15598A (ja) * | 2002-01-21 | 2003-07-30 | Casio Comput Co Ltd | 光学セル |
JP2004334009A (ja) * | 2003-05-09 | 2004-11-25 | Fujitsu Ltd | 液晶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2262322A (zh) * | 2010-05-24 | 2011-11-30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与液晶显示装置基板 |
CN202013466U (zh) * | 2011-04-21 | 2011-10-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液晶面板用隔垫物和液晶面板 |
CN102768442A (zh) * | 2012-04-23 | 2012-11-07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面板 |
CN103439836A (zh) * | 2013-08-14 | 2013-12-11 |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隔垫物及其制备方法、液晶面板 |
CN103792735A (zh) * | 2014-01-22 | 2014-05-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隔垫物、应用其的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6200134A (zh) * | 2016-05-30 | 2016-12-07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调整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间隙的方法 |
CN114442366A (zh) * | 2022-02-28 | 2022-05-06 |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91439A (zh) | 2022-1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491325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KR930008920A (ko) | 플라즈마 어드레스 방식의 액정표시소자와 그 제조 방법 | |
CN100520502C (zh) |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基板和具有该基板的液晶显示器 | |
CN107656403B (zh) |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及曲面显示装置 | |
JP4584860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MXPA96005463A (es) | Dispositivo de representacion visual de cristal liquido (lcd) con separadores adhesivos elasticos mejorados. | |
US5699139A (en) | Liquid crystal device having pressure relief structure | |
US20180375200A1 (en) | Antenna device | |
CN115291439B (zh) | 显示面板 | |
JP4579200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1965872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KR20040048671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
US20090322996A1 (en) | Liquid crystal panel | |
CN202306071U (zh)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 |
US8767162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 |
TWI322315B (en) |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maintaining uniform cell gap | |
CN113960839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US8035792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spacers with different coefficients of elasticity per unit area gradually decreasing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display panel | |
JP2002357835A (ja) | 液晶表示モジュール | |
CN118151440A (zh) |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
CN110879498A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218122403U (zh) | 显示面板 | |
CN220232184U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7406501A (zh)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 |
JP4477862B2 (ja) | 高画質表示の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