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160303B - 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杀菌剂 - Google Patents
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杀菌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160303B CN115160303B CN202210806283.3A CN202210806283A CN115160303B CN 115160303 B CN115160303 B CN 115160303B CN 202210806283 A CN202210806283 A CN 202210806283A CN 115160303 B CN115160303 B CN 1151603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bination
- substituted
- group
- alkyl
- pheny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13/0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 C07D413/1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wo hetero rings linked by a chain containing hetero atoms as chain link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7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8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three ring hetero ato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P—BIOCIDAL, PEST REPELLANT, PEST ATTRACTANT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Y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PREPARATIONS
- A01P3/00—Fungicid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3/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413/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41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15/00
- C07D417/1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hetero rings, at least one ring having nitrogen and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C07D415/00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hetero ring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杀菌剂,该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对包括大豆锈病、玉米锈病、黄瓜炭疽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小麦褐锈病、蚕豆锈病中的至少一种植物病原性微生物具有优异的防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杀菌剂。
背景技术
很多文献中均报道过三氟甲基噁二唑类衍生物具有防除植物病原性微生物,特别是真菌的效果,如WO2017/081309A1、WO2017/081310A1、WO2017/103219A1等现有技术中均涉及三氟甲基噁二唑类衍生物及它们在防除植物病原性生物中的用途。
另外在医药用途方面,如WO2013/008162A1描述了具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抑制活性的三氟甲基噁二唑衍生物及其在医药中的用途。
但是,现有技术中公开的三氟甲基噁二唑类衍生物均只在较高浓度下对豆薯层锈菌和小麦叶锈菌病原菌引起的大豆锈病、褐锈病等具有较好的防效,极少数在高浓度下对炭疽病有一定防效(仅限于培养基,对活体的防效则比较差),而对防除其余的大多数植物病原性真菌类微生物并没有良好的效果。
同时巴斯夫在最近发表的文章(DOI 10.1002/ps.5874)中也明确表示了基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为靶标的抑制剂的杀菌谱仅限锈病,显然,这种被限制的应用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前述问题,提供一类新的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
其中,在式(I)中,
R选自-C(O)-R1、-CH2-C(CH2)-R2、-CH2-R3或-S(O2)-R4;且
R1选自C1-C20的烷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20的烷基、C3-C20的环烷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3-C20的环烷基、C2-C20的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2-C20的烯基、-NR1R2、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啶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噻吩基、-C(CH2)-R3、-CH2-R3;
R2选自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
R3选自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
R4选自C1-C20的烷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20的烷基、-NR1R2、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C2-C20的烯基、C3-C20的环烷基、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吡啶基、联苯基、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C1-C10的烷基;
R3选自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
所述组合A由以下基团组成:卤素、C1-C10的烷基、C1-C10的烷氧基、氰基、硝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10的烷基。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制备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式(I-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式(I-2)或式(I-3)所示结构的化合物进行接触反应,以得到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Cl-R式(I-1),
其中,R的定义与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定义对应相同。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第一方面中所述的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在防除植物病原性微生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杀菌剂,该除菌剂中含有杀菌有效量的第一方面中所述的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并且任选含有辅料。
本发明提供的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在低剂量下就能够对包括大豆锈病、玉米锈病、黄瓜炭疽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小麦褐锈病、蚕豆锈病中的至少一种植物病原性微生物具有优异的防效。
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前述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作物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以下对本文中涉及的术语进行解释,在没有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以下术语解释对本文中的全部相同或者相似术语适应相同的解释。
C1-C20的烷基,表示碳原子总数为1-20的烷基,包括直链烷基、支链烷基,例如可以为碳原子总数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的直链烷基、支链烷基,例如可以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正己基等。针对“C1-8的烷基”、“C1-6的烷基”等具有与此相似的解释,所不同的是,碳原子总数不同。
C3-C20的环烷基,表示碳原子总数为3-20的环烷基,对成环的碳原子数没有特别的要求,例如可以为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个;例如可以为环丙基、甲基环丙基、乙基环丙基、环戊基、甲基环戊基、环己基等。针对“C3-C16的环烷基”等具有与此相似的解释,所不同的是,碳原子总数不同。
“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3-C20的环烷基”具有与“C3-C20的环烷基”相似的解释,不同的是,“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3-C20的环烷基”在C3-C20的环烷基的任意能够被取代的位置有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而已。
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20的烷基,表示碳原子总数为1-20的烷基,包括直链烷基、支链烷基,并且该C1-C20的烷基中的至少一个H由选自卤素的卤原子取代,例如该C1-C20的烷基中的1、2、3、4、5、6、7、8、9、10个H由选自氟、氯、溴、碘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卤原子取代,例如可以为三氟甲基、二氟甲基、一氟甲基、一氟乙基、二氟乙基、三氟乙基等。
C2-20的烯基,表示碳原子总数为2-20的烯基,例如碳原子总数可以为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个,并且其中至少含有一个烯基基团,该烯基基团可以直接与母核结构连接,也可以不直接与母核结构连接。
卤素,表示氟、氯、溴、碘。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各方面进行展开说明。
第一方面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
其中,在式(I)中,
R选自-C(O)-R1、-CH2-C(CH2)-R2、-CH2-R3或-S(O2)-R4;且
R1选自C1-C20的烷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20的烷基、C3-C20的环烷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3-C20的环烷基、C2-C20的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2-C20的烯基、-NR1R2、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啶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噻吩基、-C(CH2)-R3、-CH2-R3;
R2选自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
R3选自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
R4选自C1-C20的烷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20的烷基、-NR1R2、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C2-C20的烯基、C3-C20的环烷基、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吡啶基、联苯基、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C1-C10的烷基;
R3选自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
所述组合A由以下基团组成:卤素、C1-C10的烷基、C1-C10的烷氧基、氰基、硝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10的烷基。
根据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式(I)中,
R选自-C(O)-R1、-CH2-C(CH2)-R2、-CH2-R3或-S(O2)-R4;且
R1选自C1-C16的烷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16的烷基、C3-C16的环烷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3-C16的环烷基、C2-C16的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2-C16的烯基、-NR1R2、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啶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噻吩基、-C(CH2)-R3、-CH2-R3;
R2选自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
R3选自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
R4选自C1-C16的烷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16的烷基、-NR1R2、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C2-C16的烯基、C3-C16的环烷基、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吡啶基、联苯基、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C1-C8的烷基;
R3选自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
所述组合A由以下基团组成:氟、氯、溴、碘、C1-C8的烷基、C1-C8的烷氧基、氰基、硝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8的烷基;
所述卤素选自氟、氯、溴、碘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另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式(I)中,
R选自-C(O)-R1、-CH2-C(CH2)-R2、-CH2-R3或-S(O2)-R4;且
R1选自C1-C12的烷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12的烷基、C3-C12的环烷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3-C12的环烷基、C2-C12的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2-C12的烯基、-NR1R2、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啶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噻吩基、-C(CH2)-R3、-CH2-R3;
R2选自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
R3选自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
R4选自C1-C12的烷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12的烷基、-NR1R2、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C2-C12的烯基、C3-C12的环烷基、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吡啶基、联苯基、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C1-6的烷基;
R3选自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
所述组合A由以下基团组成:氟、氯、溴、碘、C1-C6的烷基、C1-C6的烷氧基、氰基、硝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6的烷基;
所述卤素选自氟、氯、溴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另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式(I)中,
R选自-C(O)-R1、-CH2-C(CH2)-R2、-CH2-R3或-S(O2)-R4;且
R1选自C1-C10的烷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10的烷基、C3-C10的环烷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3-C10的环烷基、C2-C10的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2-C10的烯基、-NR1R2、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啶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噻吩基、-C(CH2)-R3、-CH2-R3;
R2选自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
R3选自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
R4选自C1-C10的烷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10的烷基、-NR1R2、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C2-C10的烯基、C3-C10的环烷基、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吡啶基、联苯基、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C1-4的烷基;
R3选自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
所述组合A由以下基团组成:氟、氯、溴、C1-C6的烷基、C1-C6的烷氧基、氰基、硝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6的烷基;
所述卤素选自氟、氯、溴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另一种特别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式(I)所示的化合物选自以下中的任意一种:
以下提供本发明的几种特别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特别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1:
在式(I)中,R为-C(O)-R1;且
R1的定义与本发明前文中的定义相同。
特别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2:
在式(I)中,R为-C(O)-R1;且
R1选自C1-C9的烷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10的烷基、C3-C10的单环烷基、C7-C10的多环烷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3-C10的单环烷基、C2-C10的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2-C10的烯基、-NR1R2、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啶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噻吩基、-C(CH2)-R3、-CH2-R3;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
R3选自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
所述组合A由以下基团组成:氟、氯、溴、C1-C6的烷基、C1-C6的烷氧基、氰基、硝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6的烷基;
所述卤素选自氟、氯、溴中的至少一种。
特别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3:
式(I)所示的化合物选自化合物1至化合物108中的任意一种。
特别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4:
在式(I)中,R为-CH2-C(CH2)-R2;且
R2的定义与本发明前文中的定义相同。
特别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5:
在式(I)中,R为-CH2-C(CH2)-R2;且
R2选自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
所述组合A由以下基团组成:氟、氯、溴、C1-6的烷基、氰基、硝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6的烷基;
所述卤素选自氟、氯、溴中的至少一种。
特别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6:
式(I)所示的化合物选自化合物109至化合物117中的任意一种。
特别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7:
在式(I)中,R为-CH2-R3;且
R3的定义与本发明前文中的定义相同。
特别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8:
在式(I)中,R为-CH2-R3;且
R3选自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
所述组合A由以下基团组成:氟、氯、溴、C1-6的烷基、氰基、硝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6的烷基;
所述卤素选自氟、氯、溴中的至少一种。
特别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9:
式(I)所示的化合物选自化合物118至化合物145中的任意一种。
特别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10:
在式(I)中,R为-S(O2)-R4;且
R4的定义与本发明前文中的定义相同。
特别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11:
在式(I)中,R为-S(O2)-R4;且
R4选自C1-C10的烷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10的烷基、-NR1R2、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C2-C10的烯基、C3-C10的环烷基、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吡啶基、联苯基、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C1-4的烷基;
所述组合A由以下基团组成:氟、氯、溴、C1-6的烷基、氰基、硝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6的烷基;
所述卤素选自氟、氯、溴中的至少一种。
特别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12:
式(I)所示的化合物选自化合物146至化合物197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对制备前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结构式结合有机合成领域内的已知方法确定合适的反应路线。
但是,为了获得纯度更高且收率更高的化合物,本发明优选采用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方法获得该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化合物。
第二方面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式(I-1)所示结构的化合物与式(I-2)或式(I-3)所示结构的化合物进行接触反应,以得到式(I)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Cl-R式(I-1),
其中,R的定义与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定义对应相同,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对所述接触反应的具体条件没有特别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领域的已知常规条件进行选择。
示例性地,本发明提供以下路线所示的合成方法获得本发明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化合物:
R1、R2、R3、R4的定义与第一方面中所述的定义对应相同。
具体地,如下:
(1)将叔丁氧羰基(BOC)保护的4-哌啶甲酸溶于DMF中,加入三乙胺,再加入HATU,最后缓慢加入对氨基苯腈,反应1-4h,待反应结束后,加入大量水,析出固体,抽滤得固体,用水洗涤几次,烘干备用;
(2)将上述所得中间体溶于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中,依次加入盐酸羟胺、碳酸钾和8-羟基喹啉,回流反应至完全,待反应完成后,旋干乙醇,调整pH值至8左右,抽滤所得固体,烘干备用;
(3)将上述所得中间体溶于THF中,加入三氟乙酸酐,反应4-10h,旋干溶剂及三氟乙酸酐得三氟甲基噁二唑BOC哌啶中间体;
(4)将上述所得中间体溶于MeOH中,加入HCl,待反应结束后,旋干溶剂及盐酸,得到式(I-3);
(5)将目标化合物分为4个系列进行制备,分别命名为A系列、B系列、C系列、D系列;
其中,A系列和D系列的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相似,仅是A系列中参与反应的是酰氯,D系列中参与反应的是磺酰氯,合成过程基本相同,均是将式(I-3)溶于THF中,加入三乙胺,再加入对应的酰氯,柱层析即得相应的目标产物;B系列的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步骤:将式(I-3)溶于乙腈中,加入碳酸钾,再加入突烯溴化中间体,即得目标化合物;C系列的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步骤:将式(I-3)溶于DMF中,加入碳酸钾,最后加入相应取代的苄溴,即得目标化合物。
第三方面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中所述的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在防除植物病原性微生物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植物病原性微生物包括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大豆锈病、玉米锈病、小麦白粉病、黄瓜炭疽病、小麦褐锈病、蚕豆锈病、水稻稻瘟病、小麦赤霉病、水稻纹枯病、蚕豆炭疽病中的至少一种。
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前述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作物安全性。
第四方面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杀菌剂,该除菌剂中含有杀菌有效量的第一方面中所述的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并且任选含有辅料。
优选地,该杀菌剂的剂型选自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粉剂、粒剂、水剂、母液和母粉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化合物在例如200mg/L的浓度下对于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玉米锈病、大豆锈病等均表现出80%以上的防效。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下将通过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例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所用的各种原料均来自商购,其纯度级别均为分析纯;所述室温均为25±2℃。
制备例1:化合物2的制备
取1-Boc-4-哌啶甲酸(100mmol,1eq.)于500mL茄型瓶中,加入200mLDMF,冰浴下加入三乙胺(200mmol,2eq.),再加入HATU(150mmol,1.5eq.),然后加入对氨基苯腈(120mmol,1.2eq.),待加完后,升温至室温反应1h,TLC监测反应完成。待原料反应完全后,加水淬灭反应,析出白色固体,抽滤,烘干得到中间体1。
将上述中间体1加入到乙醇和H2O(1:2=100mL:200mL)的溶剂中,室温下加入盐酸羟胺(1.5eq.),随后缓慢加入无水碳酸钾(1.6eq.),最后加入8-羟基喹啉(0.05eq.),回流反应12h,TLC监测反应。待反应完成之后旋蒸除去大部分溶剂,加入2M盐酸溶液调整pH值至6,生成大量固体,冷却至室温后抽滤,用少量水洗涤固体,烘干,得到中间体2。
将上述得到的中间体2加入到超干THF中,用恒压滴液漏斗将三氟乙酸酐(1.5eq.)滴加入体系中,室温反应4h,TLC监测反应。待反应完成后,旋干溶剂及三氟乙酸酐得到大量固体,抽滤,用水洗涤固体,烘干,得到中间体3。
将甲醇作为溶剂加入到上述中间体3中,将10M盐酸甲醇溶液(10eq.)加入到体系中,室温反应12h,TLC监测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旋干溶剂及盐酸,生成大量固体,抽滤,烘干,水洗,得到关键中间体4。
取适量关键中间体4(1eq.)于THF中,加入三乙胺(3eq.),再缓慢加入丙酰氯(1.5eq.),室温反应3h,TLC监测反应。待反应完成,加水淬灭,乙酸乙酯萃取,分别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2次,拌样,柱层析分离(洗脱剂用石油醚:丙酮=5:1),产物为白色固体,即为化合物2。
制备例2:化合物146的制备
关键中间体4的合成方法参考制备例1。
取适量关键中间体4(1eq.)于THF中,加入三乙胺(3eq.),再缓慢加入甲磺酰氯(1.5eq.),80℃加热反应4h,TLC监测反应。待反应完成,加水淬灭,乙酸乙酯萃取,分别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2次,拌样,柱层析分离(洗脱剂用石油醚:丙酮=5:1),产物为白色固体,即为化合物146。
制备例3:化合物159的制备
关键中间体4的合成方法参考制备例1。
取适量关键中间体4(1eq.)于THF中,加入三乙胺(3eq.),再缓慢加入苯磺酰氯(1.5eq.),80℃加热反应4h,TLC监测反应。待反应完成,加水淬灭,乙酸乙酯萃取,分别用水和饱和食盐水洗2次,拌样,柱层析分离(洗脱剂用石油醚:丙酮=5:1),产物为白色固体,即为化合物159。
本发明的目标化合物的核磁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测试例1
酶活性测试:用于测定目标化合物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的抑制活性。
测试方法:
配置的储液如下:20mM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Tris-HCl)缓冲液(pH 8.0,50mMNaCl,0.001%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Pluronic F127)),10mg/mL胰蛋白酶(Trypsin)溶液,10mM荧光底物溶液。抑制剂储液用DMSO配制,加入体系时不超过1%。
HDAC测活反应体系:20mM Tris-HCl缓冲液(pH8.0,50mM NaCl,0.001%PluronicF127),0.2mg/mL Trypsin,10nM HDAC,反应体系为0.2mL,体系稳定后加入荧光底物(10nM)启动反应,并监测370nm光激发时495nm光发射的变化速度。
动力学数据均用Sigma Plot software 9.0拟合得到。
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如表2酶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具有优异的抑制活性。
测试例2
杀菌活性测试:用于测定对照药剂、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
对玉米锈病(Puccinia sorghi)的防治效果检测:选择两叶期长势一致的盆栽玉米苗,用油性记号笔写上标签编号并插入钵内,按顺序排放,供试验用。喷雾处理后将试材在通风橱或温室中阴干24h后接种,取锈病孢子成熟的玉米叶片,加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中,用毛笔洗下孢子,经双层纱布过滤后制成孢子悬浮液(2×106~5×106个/mL),用接种喷雾器(压力0.1MPa)在玉米苗上均匀喷雾接种。将接种好的盆栽玉米苗置于保湿箱或人工气候室培养,保持相对湿度100%,温度为15-20℃,24h后置于光照强度大于2000lx的培养箱或温室高湿培养,7天左右根据空白对照发病情况分级调查,测试和调查方法参照康卓、顾宝根编写的《农药生物活性测试标准操作规范》杀菌剂卷中的SOP-SC-1119玉米锈病盆栽法,以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
对大豆锈病(Phakopsora pachyrhizi)的防治效果检测:选择第一对真叶完全展开并且长势一致的大豆盆栽苗,用油性记号笔写上标签编号并插入钵内,按顺序排放,供试验用。喷雾处理后将试材在通风橱或温室中阴干24h后接种,剪取长满锈病孢子堆的大豆叶片,加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中,用毛笔洗下孢子,经双层纱布过滤后制成孢子悬浮液(2×106~5×106个/mL),用接种喷雾器(压力0.1MPa)在大豆苗上均匀喷雾接种。将接种好的盆栽大豆苗置于保湿箱或人工气候室培养,保持相对湿度100%,温度为15-20℃,24h后置于光照强度大于2000lx的培养箱或温室高湿培养,7天左右根据空白对照发病情况分级调查,测试和调查方法参照康卓、顾宝根编写的《农药生物活性测试标准操作规范》杀菌剂卷中的SOP-SC-1120大豆锈病盆栽法,以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空白对照的病情指数-药剂处理的病情指数)/空白对照的病情指数×100%。防效评级如表3所示。
表3
表3中,80%≤A≤100%;70%≤B<80%。
如表3杀菌盆栽活体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对玉米锈病和大豆锈病在所测试浓度下均具有良好的防效,进一步地,绝大多数化合物的防效级别为A,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具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
其中,在式(I)中,
R选自-C(O)-R1、-CH2-C(CH2)-R2、-CH2-R3或-S(O2)-R4;且
R1选自C1-C20的烷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20的烷基、C3-C20的环烷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3-C20的环烷基、C2-C20的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2-C20的烯基、-NR1R2、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啶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噻吩基、-C(CH2)-R3、-CH2-R3;
R2选自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
R3选自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
R4选自C1-C20的烷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20的烷基、-NR1R2、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C2-C20的烯基、C3-C20的环烷基、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吡啶基、联苯基、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C1-C10的烷基;
R3选自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
所述组合A由以下基团组成:卤素、C1-C10的烷基、C1-C10的烷氧基、氰基、硝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10的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在式(I)中,
R选自-C(O)-R1、-CH2-C(CH2)-R2、-CH2-R3或-S(O2)-R4;且
R1选自C1-C16的烷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16的烷基、C3-C16的环烷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3-C16的环烷基、C2-C16的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2-C16的烯基、-NR1R2、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啶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噻吩基、-C(CH2)-R3、-CH2-R3;
R2选自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
R3选自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
R4选自C1-C16的烷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16的烷基、-NR1R2、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C2-C16的烯基、C3-C16的环烷基、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吡啶基、联苯基、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C1-C8的烷基;
R3选自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
所述组合A由以下基团组成:氟、氯、溴、碘、C1-C8的烷基、C1-C8的烷氧基、氰基、硝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8的烷基;
所述卤素选自氟、氯、溴、碘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在式(I)中,
R选自-C(O)-R1、-CH2-C(CH2)-R2、-CH2-R3或-S(O2)-R4;且
R1选自C1-C12的烷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12的烷基、C3-C12的环烷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3-C12的环烷基、C2-C12的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2-C12的烯基、-NR1R2、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啶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噻吩基、-C(CH2)-R3、-CH2-R3;
R2选自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
R3选自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
R4选自C1-C12的烷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12的烷基、-NR1R2、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C2-C12的烯基、C3-C12的环烷基、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吡啶基、联苯基、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C1-6的烷基;
R3选自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
所述组合A由以下基团组成:氟、氯、溴、碘、C1-C6的烷基、C1-C6的烷氧基、氰基、硝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6的烷基;
所述卤素选自氟、氯、溴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在式(I)中,
R选自-C(O)-R1、-CH2-C(CH2)-R2、-CH2-R3或-S(O2)-R4;且
R1选自C1-C10的烷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10的烷基、C3-C10的环烷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3-C10的环烷基、C2-C10的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2-C10的烯基、-NR1R2、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啶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噻吩基、-C(CH2)-R3、-CH2-R3;
R2选自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
R3选自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
R4选自C1-C10的烷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10的烷基、-NR1R2、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C2-C10的烯基、C3-C10的环烷基、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吡啶基、联苯基、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C1-4的烷基;
R3选自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
所述组合A由以下基团组成:氟、氯、溴、C1-C6的烷基、C1-C6的烷氧基、氰基、硝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6的烷基;
所述卤素选自氟、氯、溴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式(I)所示的化合物选自以下中的任意一种:
。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在式(I)中,R为-C(O)-R1;
且
R1选自C1-C9的烷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10的烷基、C3-C10的单环烷基、C7-C10的多环烷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3-C10的单环烷基、C2-C10的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C2-C10的烯基、-NR1R2、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啶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噻吩基、-C(CH2)-R3、-CH2-R3;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
R3选自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
所述组合A由以下基团组成:氟、氯、溴、C1-C6的烷基、C1-C6的烷氧基、氰基、硝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6的烷基;
所述卤素选自氟、氯、溴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式(I)所示的化合物选自以下中的任意一种:
。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在式(I)中,R为-CH2-C(CH2)-R2;
且
R2选自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
所述组合A由以下基团组成:氟、氯、溴、C1-6的烷基、氰基、硝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6的烷基;
所述卤素选自氟、氯、溴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式(I)所示的化合物选自以下中的任意一种:
。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在式(I)中,R为-CH2-R3;
且
R3选自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
所述组合A由以下基团组成:氟、氯、溴、C1-6的烷基、氰基、硝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6的烷基;
所述卤素选自氟、氯、溴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式(I)所示的化合物选自以下中的任意一种:
。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在式(I)中,R为-S(O2)-R4;且
R4选自C1-C10的烷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C10的烷基、-NR1R2、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吡唑基、C2-C10的烯基、C3-C10的环烷基、苯基、由组合A中的至少一种基团取代的苯基、吡啶基、联苯基、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C1-4的烷基;
所述组合A由以下基团组成:氟、氯、溴、C1-6的烷基、氰基、硝基、由至少一种卤素取代的C1-6的烷基;
所述卤素选自氟、氯、溴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化合物,其中,式(I)所示的化合物选自以下中的任意一种:
。
14.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在防除植物病原性微生物中的应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原性微生物选自黄瓜霜霉病、黄瓜白粉病、大豆锈病、玉米锈病、小麦白粉病、黄瓜炭疽病、小麦褐锈病、蚕豆锈病、水稻稻瘟病、小麦赤霉病、水稻纹枯病、蚕豆炭疽病中的至少一种。
16.一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该除菌剂中含有杀菌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并且任选含有辅料。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该杀菌剂的剂型选自乳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粉剂、粒剂、水剂、母液和母粉中的至少一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7735916 | 2021-07-08 | ||
CN202110773591 | 2021-07-0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60303A CN115160303A (zh) | 2022-10-11 |
CN115160303B true CN115160303B (zh) | 2024-02-02 |
Family
ID=83492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06283.3A Active CN115160303B (zh) | 2021-07-08 | 2022-07-08 | 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杀菌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160303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950084A1 (en) * | 2014-06-06 | 2015-12-10 | Basf Se | Use of substituted oxadiazoles for combating phytopathogenic fungi |
WO2017198852A1 (en) * | 2016-05-20 | 2017-11-23 |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 Microbiocidal oxadiazole derivatives |
WO2018015447A1 (en) * | 2016-07-22 | 2018-01-25 |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 Microbiocidal oxadiazole derivatives |
CN109068652A (zh) * | 2016-04-08 | 2018-12-21 | 先正达参股股份有限公司 | 杀微生物的噁二唑衍生物 |
-
2022
- 2022-07-08 CN CN202210806283.3A patent/CN11516030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950084A1 (en) * | 2014-06-06 | 2015-12-10 | Basf Se | Use of substituted oxadiazoles for combating phytopathogenic fungi |
CN109068652A (zh) * | 2016-04-08 | 2018-12-21 | 先正达参股股份有限公司 | 杀微生物的噁二唑衍生物 |
WO2017198852A1 (en) * | 2016-05-20 | 2017-11-23 |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 Microbiocidal oxadiazole derivatives |
WO2018015447A1 (en) * | 2016-07-22 | 2018-01-25 |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 Microbiocidal oxadiazole derivative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160303A (zh) | 2022-10-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195064C (en) | Amino-acid amide derivatives,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the same,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fungicides, and method for killing fungi | |
CN106916084A (zh) | 一种丙二腈肟醚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 |
US4535088A (en) | Propynylaminothiazole derivatives | |
CN115160303B (zh) | 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杀菌剂 | |
CN115160219B (zh) | 含吡啶酰胺类结构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杀菌剂 | |
CN114560824B (zh) | 三氟甲基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杀菌剂 | |
RU2383135C2 (ru) | Антидот 2,4-дихлорфеноксиуксусной кислоты на подсолнечнике | |
CN108059613B (zh) | 一种吡唑酰胺类化合物及应用 | |
CN105859698B (zh) | N-(氧代乙基)-2-[4-(吡啶-2-基氧基)苯氧基]酰胺衍生物 | |
CN114805358B (zh) | Glyantrypine家族生物碱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在防治植物病毒病菌病中的应用 | |
Jilariya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SULFONAMIDES DERIVATIVES OF 4-(4-AMINOPHENYL) MORPHOLIN-3-ONE AND ITS ANTIMICROBIAL ACTIVITY | |
JPH03169872A (ja) | 植物を病気から保護するための組成物 | |
CN114957113B (zh) | 2-氯喹啉-3-甲醛肟-o-(n-对氟苯基)氨基甲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JPH09208541A (ja) | 新規フェニルアラニン誘導体、その光学活性体、その塩類又は錯化合物及びその用途並びにその使用方法 | |
CN1680342A (zh) | 苯并噻二唑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诱导抗病活性的筛选 | |
RU2672881C1 (ru) | О-(4-трет-бутилфенил)карбонил-4,6-диметил-2-хлорпиридил-3-амидоксим в качестве антидота 2,4-Д на подсолнечнике | |
RU2275362C2 (ru) | 3-гидрокси-2-тиоксо-4(3н)-хиназолинон, обладающий фунгицидными и росторегулирующими свойствами,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получения | |
CN106431977A (zh) | 一种不饱和肟醚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 |
JPS617259A (ja) | トリアゾリルアシルオキシエタン類及びこれを有効成分とする殺菌剤 | |
WO2024041654A1 (zh) | 含链状羧酸酰胺结构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杀菌剂 | |
CN118878480A (zh) | 一类含α-哌嗪基的苯乙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 | |
CN105906618B (zh) | N-(5-苄基噻唑-2-基)-2-[4-(喹喔啉-2-氧基)苯氧基]酰胺衍生物 | |
CN117534639A (zh) | 酰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农学应用 | |
JP2017014149A (ja) | ストライガ発芽調節剤 | |
CN118852082A (zh) | 一种含酰肼活性片段的黄酮醇类衍生物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Yang Guangfu Inventor after: Wei Ge Inventor after: Dong Shuyu Inventor before: Yang Guangfu Inventor before: Wei Ge Inventor before: Zhu Xiaolei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