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84301B - 太阳能组件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084301B CN115084301B CN202210037575.5A CN202210037575A CN115084301B CN 115084301 B CN115084301 B CN 115084301B CN 202210037575 A CN202210037575 A CN 202210037575A CN 115084301 B CN115084301 B CN 11508430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qual
- sub
- welding
- main grid
- so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9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4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8393 encapsul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4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3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5038 ethylene vinyl acet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20001200 poly(ethylene-vinyl acet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306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QTBSBXVTEAMEQO-UHFFFAOYSA-N Acet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C(O)=O QTBSBXVTEAMEQ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378 acidif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2 packag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82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577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358 core compon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93 optoelectronic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7 qual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02 slur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Chemical compound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1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photovoltaic cell covered by group H10F10/00, e.g. photovoltaic modules
- H10F19/90—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photovoltaic cells, e.g. interconnections or insulating spacers
- H10F19/902—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photovoltaic cells, e.g. interconnections or insulating spacers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photovoltaic cel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1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photovoltaic cell covered by group H10F10/00, e.g. photovoltaic modules
- H10F19/80—Encapsulations or containers for 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having photovoltaic cells
- H10F19/804—Materials of encapsul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1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photovoltaic cell covered by group H10F10/00, e.g. photovoltaic modules
- H10F19/90—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photovoltaic cells, e.g. interconnections or insulating spacer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1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photovoltaic cell covered by group H10F10/00, e.g. photovoltaic modules
- H10F19/90—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photovoltaic cells, e.g. interconnections or insulating spacers
- H10F19/902—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photovoltaic cells, e.g. interconnections or insulating spacers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photovoltaic cells
- H10F19/908—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photovoltaic cells, e.g. interconnections or insulating spacers for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ion of photovoltaic cells for back-contact photovoltaic cel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F77/20—Electrodes
- H10F77/206—Electrodes f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10F77/211—Electrodes f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for photovoltaic cel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F77/20—Electrodes
- H10F77/206—Electrodes f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10F77/211—Electrodes f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for photovoltaic cells
- H10F77/215—Geometries of grid contac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组件,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相对设置的正面和背面;太阳能电池片包括半导体基板以及位于半导体基板一侧的主栅线,主栅线上分布有第一焊点,第一焊点的数量为6‑12个;太阳能组件还包括焊丝,焊丝一端与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的主栅线的第一焊点连接,另一端与相邻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的主栅线的第一焊点连接;焊丝直径与主栅线数量之间的关系为116.55x2‑92.03x+27.35<y<582.75x2‑425.59x+92.58,其中,x为焊丝直径,y为主栅线数量。本发明的太阳能组件能够在提高功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太阳能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组件在我国得到大力发展,当前行业内主流的光伏组件多采用“玻璃/封装材料/电池片/封装材料/背板”这种夹心结构,其中太阳能电池片是光伏组件的核心部件,它是能够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又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
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太阳能电池片的类型越来越多且功率逐步提升,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组件存在成本较高、或者功率较小的诸多问题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组件,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相对设置的正面和背面;
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包括半导体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半导体基板正面和背面的主栅线,正面的所述主栅线上分布有第一焊点,所述第一焊点的数量为6-12个;背面的所述主栅线上分布有第二焊点;
所述太阳能组件还包括焊丝,所述焊丝一端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的所述主栅线的所述第一焊点连接,另一端与相邻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的所述主栅线的所述第二焊点连接;
所述焊丝直径与所述主栅线数量之间的关系为116.55x2-92.03x+27.35<y<582.75x2-425.59x+92.58,其中,x为焊丝直径,y为主栅线数量。
可选的,所述主栅线的宽度大于等于20μm小于等于60μm。
可选的,所述焊丝直径大于等于0.18mm小于等于0.35mm。
可选的,所述第一焊点的形状为三角形、矩形、菱形、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可选的,所述半导体基板的一侧还包括副栅线,所述副栅线与所述主栅线电连接并相交于交汇点;
所述第一焊点包括第一子焊点和第二子焊点,其中,所述第一子焊点位于所述主栅线的端部,所述第二子焊点位于所述第一子焊点之间。
可选的,在垂直于所述半导体基板所在平面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子焊点与所述交汇点无交叠。
可选的,所述主栅线的宽度与所述副栅线的宽度相同。
可选的,所述半导体基板为N型基板或P型基板。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焊点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至0.8mm,所述第一子焊点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等于0.5mm至1.2mm,所述第二子焊点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0.5mm,所述第二子焊点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等于0.4mm小于等于0.8mm,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焊丝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焊丝的延伸方向垂直。
可选的,所述半导体基板为P型基板,所述第二焊点的数量为6-10个,所述第二焊点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大于等于1mm小于等于2mm,所述第二焊点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等于2mm小于等于3mm,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焊丝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焊丝的延伸方向垂直。
可选的,所述半导体基板为N型基板,所述副栅线的数量大于等于76根小于等于98根;所述副栅线的宽度大于等于20μm至30μm;或
所述半导体基板为P型基板,所述副栅线的数量大于等于90根小于等于120根;所述副栅线的宽度大于等于20μm至30μm。
可选的,还包括前板、第一封装层、第二封装层和背板、以及连接结构,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位于所述第一封装层和所述第二封装层之间,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通过连接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封装层和所述第二封装层连接。
可选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半导体基板为N型基板,所述第一封装层和/或第二封装层的重量大于等于250g/m2且小于等于500g/m2;或
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半导体基板为P型基板,所述第一封装层和/或第二封装层的重量大于等于250g/m2且小于等于400g/m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组件,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平衡光伏组件的成本和功率,一方面采用降低焊丝直径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这是因为焊丝直径减低后能够减小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的克重,但是由于焊丝直径降低会导致电流传输截面积的降低即功率的下降,因此需要增加焊丝数量以及主栅数量;另一方面通过增加主栅的数量来增加太阳能组件的功率,但主栅数量与功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即并不是随之主栅数量的增加太阳能组件的功率一直增减,而是增加到极值后功率会下降,这是因为主栅数量增加后会对光线产生了过多遮挡,遮挡的降幅大于电流传输的增幅,就会使功率下降。本发明中焊丝直径x与主栅线数量y之间的关系为116.55x2-92.03x+27.35<y<582.75x2-425.59x+92.58,在满足这个条件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增加主栅线的数量,减少大尺寸电流带来的损失,还能够降低成本。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正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M-M’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4是太阳焊丝直径与主栅线数量之间的关系图;
图5至图8是焊丝直径、主栅线数量和太阳能组件的功率的关系图;
图9至图12是焊丝直径、主栅线数量和太阳能组件的成本的关系图;
图13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太阳能电池片尺寸越来越大,对应的电流也越来越高,内部损失也越来越多,为减少电流带来的损失,会采用增加主栅线数量的方式。主栅线的增多可以有效降低内部损失,但是主栅线也在逐步增多,主栅线的增多会带来电池遮挡面积占比提升,银浆耗量增大的问题,当然也会导致组件端所用焊丝的数量增多,成本也会增加。
参照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正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M-M’向的一种剖面图,图4是太阳焊丝直径与主栅线数量之间的关系图。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太阳能组件100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片3,太阳能电池片3包括相对设置的正面31和背面32;图1中仅示出了相邻太阳能电池片3之间具有间隔的情况,当然也可以相邻太阳能电池片3是叠焊的情况,叠焊是指相邻两个太阳能电池片3的端部重叠。
如图2所示,太阳能电池片3包括半导体基板6以及位于半导体基板6正面和背面的主栅线7,正面的主栅线7上分布有第一焊点8,第一焊点8的数量为6~12个,当然半片太阳能电池片3上的第一焊点8的数量可以为3~6个;背面的主栅线7上分布有第二焊点;
如图3所示,太阳能组件100还包括焊丝10,焊丝10一端与太阳能电池片3的正面31的主栅线7的第一焊点8连接,另一端与相邻太阳能电池片3的背面32的主栅线7的第二焊点连接;
焊丝10直径与主栅线7数量之间的关系为116.55x2-92.03x+27.35<y<582.75x2-425.59x+92.58,其中,x为焊丝10直径,y为主栅线7数量。
可选的,太阳能组件100包括层叠的前板1、第一封装层2、太阳能电池片3、第二封装层4和背板5,第一封装层2位于前板1靠近背板5的一侧,太阳能电池片3位于第一封装层2远离前板1一侧,多个太阳能电池片3阵列排布,第二封装层4位于太阳能电池片3远离第一封装层2的一侧,背板5位于第二封装层4远离太阳能电池片3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正面31和背面32相对,例如正面31可以为接收太阳光的一侧,则背面32为背离太阳光的一侧,也可以为正面31和背面32均接收太阳光。
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为了提高太阳能组件的效率,在光伏组件中会使用半片或多片电池,本方案中以整片电池为例。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太阳能电池片3的尺寸可以为180mm~190mm之间的任一尺寸,即长度和宽度均在180mm~190mm之间,例如可以为182mm×182mm、184mm×184mm、186mm×186mm、188mm×188mm、或者为190mm×190mm,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尺寸,这里不做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片3的尺寸为182mm×182mm。
若将太阳能电池片3分为半片时,则焊丝10的一端与太阳能电池片3半片的正面31的主栅线7的第一焊点8连接,另一端与相邻太阳能电池片3半片的背面32的主栅线7的第二焊点连接,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图2中仅为示意性的示出了主栅线7的数量,这里并不作为实际产品的限定。图2中主栅线7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X,主栅线7的排布方向为第二方向Y。
可选的,主栅线7的两个端部会具有鱼叉型的结构,鱼叉型结构处可设置第一焊点8,焊丝10的一端可以与太阳能电池片3正面31的鱼叉型结构的第一焊点连接,焊丝10的另一端与相邻太阳能电池片3背面32的鱼叉型结构的第二焊点连接。
图4中横坐标为焊丝10的直径,单位为毫米,纵坐标为主栅线7数量,单位是根。
本发明可以平衡光伏组件的成本和功率,一方面采用降低焊丝10直径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这是因为焊丝10直径减低后能够减小第一封装层2和第二封装层4的克重,但是由于焊丝10直径降低会导致电流传输截面积的降低即功率的下降,因此需要增加焊丝10数量以及主栅数量;另一方面通过增加主栅的数量来增加太阳能组件100的功率,但主栅数量与功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即并不是随主栅数量的增加太阳能组件100的功率一直增减,而是增加到极值后功率会下降,这是因为主栅数量增加后会对光线产生了过多遮挡,遮挡的降幅大于电流传输的增幅,就会使功率下降。
可以理解的是,在同一焊丝10直径下计算10~28根主栅线7的功率(单位W),会得到反抛物线,可知功率最大的主栅线7数量;在同一焊丝10直径下计算10~19根主栅线7的成本(单位元/W),也会得到成本极值,主栅线7数量取在两者范围内,即可。
本发明对太阳能组件的焊丝直径、主栅线数量、太阳能组件的功率和太阳能组件的成本做了如下研究:
结合图5至图8,图5至图8是焊丝直径、主栅线数量和太阳能组件的功率的关系图,图5至图8中的横坐标为主栅线的数量(根),纵坐标为功率(W)。图5中在焊丝10的直径确定为0.18㎜时,分别设定主栅线7的数量为9根、10根、11根、12根、13根、14根、15根、16根、17根、18根、19根、20根、21根、22根、23根、24根、25根、26根、27根和28根,对太阳能组件的功率进行测定,对应得到的功率分别为541.16W、544.42W、547.00W、549.05W、550.73W、552.11W、553.27W、554.23W、555.04W、555.73W、556.31W、556.80W、557.22W、557.57W、557.87W、558.11W、558.32W、558.48W、558.61W、558.71W;图6中,在焊丝10的直径确定为0.26㎜时,分别设定主栅线7的数量为9根、10根、11根、12根、13根、14根、15根、16根、17根、18根、19根、20根、21根、22根、23根、24根、25根、26根、27根和28根,对太阳能组件的功率进行测定,对应得到的功率分别为583.4W、585.19W、586.54W、587.57W、588.36W、588.95W、589.41W、589.76W、590W、590.19W、590.3W、590.37W、590.39W、590.37W、590.3W、590.22W、590.12W、589.98W、589.84W、589.68W;图7中,在焊丝10的直径确定为0.33㎜时,分别设定主栅线7的数量为9根、10根、11根、12根、13根、14根、15根、16根、17根、18根、19根、20根、21根、22根、23根、24根、25根、26根、27根和28根,对太阳能组件的功率进行测定,对应得到的功率分别为589.68W、590.64W、591.3W、591.72W、591.99W、592.13W、592.17W、592.14W、592.05W、591.91W、591.74W、591.52W、591.28W、591.01W、590.73W、590.42W、590.10W、589.77W、589.42W、589.06W;图8中,在焊丝10的直径确定为0.35㎜时,分别设定主栅线7的数量为9根、10根、11根、12根、13根、14根、15根、16根、17根、18根、19根、20根、21根、22根、23根、24根、25根、26根、27根和28根,对太阳能组件的功率进行测定,对应得到的功率分别为590.75W、591.56W、592.07W、592.37W、592.53W、592.58W、592.53W、592.43W、592.26W、592.04W、591.81W、591.53W、591.23W、590.90W、590.56W、590.21W、589.84W、589.46W、589.06W、588.66W。可见同一焊丝直径时,随着主栅线的数量增加,最大功率是先增加再减小,是反抛物线的趋势。对0.18㎜~0.35㎜之间的任意的焊丝直径进行测定,在功率为最大值时,焊丝直径与主栅线的数量符合y=116.55x2-92.03x+27.35的条件,其中x为焊丝直径。
结合图9至图12,图9至图12是焊丝直径、主栅线数量和太阳能组件的成本的关系图,图9至图12中的横坐标为主栅线的数量(根),纵坐标为成本(元/W)。图9中在焊丝10直径确定为0.18㎜时,分别设定主栅线7的数量为10根、11根、12根、13根、14根、15根、16根、17根、18根、19根,对太阳能组件的成本进行测定,对应的太阳能组件的成本分别为1.2754元/W、1.2717元/W、1.2690元/W、1.2678元/W、1.2672元/W、1.2674元/W、1.2680元/W、1.2693元/W、1.2705元/W、1.2717元/W;图10中在焊丝10直径确定为0.22㎜时,分别设定主栅线7的数量为10根、11根、12根、13根、14根、15根、16根、17根、18根、19根,对太阳能组件的成本进行测定,对应的太阳能组件的成本分别为1.2846元/W、1.2806元/W、1.2784元/W、1.2769元/W、1.2768元/W、1.2772元/W、1.2785元/W、1.2799元/W、1.2820元/W、1.2839元/W;图11中在焊丝10直径确定为0.28㎜时,分别设定主栅线7的数量为10根、11根、12根、13根、14根、15根、16根、17根、18根、19根,对太阳能组件的成本进行测定,对应的太阳能组件的成本分别为1.2893元/W、1.2882元/W、1.2885元/W、1.2894元/W、1.2913元/W、1.2936元/W、1.2965元/W、1.2997元/W、1.3033元/W、1.3067元/W;图12中在焊丝10直径确定为0.35㎜时,分别设定主栅线7的数量为10根、11根、12根、13根、14根、15根、16根、17根、18根、19根,对太阳能组件的成本进行测定,对应的太阳能组件的成本分别为1.2937元/W、1.2947元/W、1.3012元/W、1.3041元/W、1.3074元/W、1.3122元/W、1.3169元/W、1.3217元/W、1.3269元/W、1.3319元/W。可见同一焊丝直径时,能够得到成本的极大值。对0.18㎜~0.35㎜之间的任意的焊丝直径进行测定,所有的成本值达到最低值时,焊丝直径与主栅线的数量符合y=582.75x2-425.59x+92.58的条件,其中x为焊丝直径。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4所示,主栅线7最优的数量是由y=116.55x2-92.03x+27.35和y=582.75x2-425.59x+92.58这两条线围成的封闭图形之间,本发明的公式考虑了最大效率的主栅数量和最低成本的主栅数量,因此取两者之间的数值,这样能够保证功率较大,而且成本不会过高,即焊丝10直径x与主栅线7数量y之间的关系为116.55x2-92.03x+27.35<y<582.75x2-425.59x+92.58,在满足这个条件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增加主栅线7的数量,太阳能组件的功率尽量大,还能够使成本尽量低。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主栅线7的宽度大于等于20μm小于等于60μm。
本实施例中主栅线7的宽度是指在行方向(即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可选的,主栅线7的宽度可以为20μm、30μm、40μm、50μm或60μm。可以理解的是主栅线7的宽度通常是大于100μm的,本实施例中通过减小单根主栅线7的宽度,这样能够减小与主栅线7焊接的焊丝10的直径,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主栅线7的宽度大于等于20μm即能够保证焊接的良率,若主栅线7的宽度小于20μm,会降低焊接的良率,主栅线7的宽度大于60μm会不同程度的增加银浆的消耗量增加成本,本实施例主栅线7的宽度在20μm到60μm之间,能够保证焊接良率以及所需的焊接拉力,另外栅线自身的银浆耗量减少,其上第一焊点8的数量和面积也相对减少,由此也可以减小银浆的消耗量,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3,焊丝10直径大于等于0.18mm小于等于0.35mm。
具体的,焊丝10直径可以为0.18mm、0.21mm、0.24mm、0.27mm、0.3mm、0.32mm、0.35mm,这里不对焊丝10的直径做具体限定,只要在大于等于0.18mm小于等于0.35mm的范围内即可,焊丝10直径大于等于0.18mm小于等于0.35mm,太阳能组件的功率尽量大,还能够使成本尽量低。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3,图13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第一焊点8的形状为三角形、矩形、菱形、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图13中仅以第一焊点8的形状为三角形、矩形、菱形、圆形、椭圆形的组合为例。
可选的,第一焊点8的形状为矩形、菱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中的一种,也可以矩形、菱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如将三角形与矩形/菱形/圆形/椭圆形任意一个形状相结合,相较于常规焊点为正方形结构,这些形状可以减小第一焊点8的面积,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降低对于衬底的遮挡,还能够减少银浆的消耗,降低成本。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2以及图13,半导体基板6的一侧还包括副栅线9,副栅线9与主栅线7电连接并相交于交汇点;
第一焊点8包括第一子焊点81和第二子焊点82,其中,第一子焊点81位于主栅线7的端部,第二子焊点82位于第一子焊点81之间。
具体地,半导体基板6上还包括多条副栅线9,副栅线9沿行方向延伸、列方向排布,而且副栅线9会与主栅线7相交,可选的副栅线9可以与主栅线7相互垂直,副栅线9与主栅线7电连接,副栅线9用于收集半导体基板6产生的电流,然后汇集到主栅线7,从主栅线7导出;
第一焊点包括第一子焊接点和第二子焊接点,第一子焊接点可以位于主栅线7两端的鱼叉状处,即第一子焊接点可以设置于主栅线7的相对两侧,第二子焊接点位于第一子焊接点之间,因此在第一子焊接点焊接成功时,主栅线7以及焊丝10的位置也相对固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2和图13,在垂直于半导体基板所在平面上,至少部分第二子焊点82与交汇点无交叠。
可以理解的是,副栅线9与主栅线7电连接并相交于交汇点,在垂直于半导体基板6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一部分第二子焊接点与交汇点不交叠,即第二子焊接点设置在主栅线7上,且不在主栅线7与副栅线9的交叉处,能够减少因焊接导致的主栅线7与副栅线9连接处发生断栅,从而影响太阳能组件100的合格率。
在实际制作过程中会有部分第二子焊点82与交汇点有交叠,可选的,与交汇点无交叠的第二子焊点82的数量多于与交汇点有交叠的第二子焊点82的数量,也就是大部分第二子焊点82与交汇点是无交叠的,这样能够保证一定程度上改善断栅的问题。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主栅线的宽度与副栅线9的宽度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相关技术中主栅线7的宽度是大于副栅线9的宽度的,但是本实施例中降低主栅线7的宽度,使主栅线7的宽度与副栅线9的宽度相同,这样通过降低主栅线7的宽度可以减少银浆耗量,降低成本。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2,半导体基板为N型基板或P型基板。
可选的,半导体基板6为N型基板则太阳能电池片3为N型太阳能电池片3,半导体基板6为P型基板则太阳能电池片3为P型太阳能电池片3。N型基板采用电子导电,P型基板采用空穴导电。
N型太阳能电池片3的正面31和背面32两侧均设置有银浆。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N型太阳能电池片3可以为TOPCon(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隧穿氧化钝化接触)电池,TOPCon电池的基板为N型基板。
P型太阳能电池片3的两侧一侧采用银浆,另一侧采用铝浆和银浆。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P型对太阳能电池片3可以为PERC(Passivated Emitter and Rear Cell钝化发射极及局部背接触电池)电池,PERC电池的基板为P型基板。
可以理解的是,N型太阳能电池片3的使用寿命较长,效率较高,P型太阳能电池片3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本发明不对半导体基板6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3,第一子焊点81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至0.8mm,第一子焊点81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大于等于0.5mm至1.2mm,第二子焊点82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0.5mm,第二子焊点82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大于等于0.4mm小于等于0.8mm,第一方向X与焊丝10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二方向Y与焊丝10的延伸方向垂直。
可以理解的是,主栅线7端部的第一子焊点81需要与焊丝10焊接,所以第一子焊点81的面积可以设置的较第二子焊点82的面积大一些,这样能够保证与焊丝10之间的电连接,防止出现焊接失效的情况。
这里的第一方向X为列方向,与焊丝10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二方向Y为行方向,与焊丝10的延伸方向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子焊点81、第二子焊点82在第一方向X上和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均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过小则会影响与焊丝10之间的焊接,过大会遮挡光线降低功率,也会提高银浆的用量。可选的,第一子焊点81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可以为0.5mm、0.6mm、0.7mm、0.8mm,第一子焊点81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可以为0.5mm、0.6mm、0.7mm、0.8mm、0.9mm、1.0mm、1.1mm、1.2mm,第二子焊点82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可以为0.05mm、0.1mm、0.2mm、0.3mm、0.4mm、0.5mm,第二子焊点82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可以为0.4mm、0.5mm、0.6mm、0.7mm、0.8mm。
相较于相关技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子焊点81和第二子焊点82的尺寸均是降低的,减少对光线的遮挡,提高功率,还能够降低银浆的用量,降低成本。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4,图1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背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半导体基板6为P型基板,背面32的主栅线7上分布有第二焊点11,第二焊点11的数量为6-10个,第二焊点11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为大于等于1mm小于等于2mm,第二焊点11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大于等于2mm小于等于3mm,第一方向X与焊丝10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二方向Y与焊丝10的延伸方向垂直。
P型基板的正面31采用的是银浆,P型基板背面32采用的是铝浆和银浆,对于P型基板的背面32来说,第二焊点11的数量可以少于N型基板,本实施例中P型基板背面32第二焊点11的数量6-10个,例如可以为6个、7个、8个、9个、10个,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同理,第二焊点11的尺寸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小会影响与焊丝10的焊接,过大会增加铝浆和银浆的耗量。可选的,第二焊点11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为大于等于1mm小于等于2mm,例如可以为1mm、1.2mm、1.4mm、1.6mm、1.8mm、2mm,第二焊点11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大于等于2mm小于等于3mm,例如可以为2mm、2.2mm、2.4mm、2.6mm、2.8mm、3mm。本实施例既能够保证与焊丝10的焊接,也不会增加铝浆和银浆的耗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半导体基板6为N型基板,副栅线9的数量大于等于76根小于等于98根;副栅线9的宽度大于等于20μm至30μm;或
半导体基板6为P型基板,副栅线9的数量大于等于90根小于等于120根;副栅线9的宽度大于等于20μm至30μm。
可以理解的是,N型基板的正面31和背面32采用的均是银浆,而P型基板的正面31采用的是银浆,P型基板背面32采用的是铝浆和银浆,所以半导体基板6为P型基板时,其副栅线9的数量与N型基板的副栅线9的数量是不同的。
可选的,半导体基板6为N型基板,副栅线9的数量大于等于76根小于等于98根;副栅线9的宽度大于等于20μm至30μm,例如,副栅线9的数量可以为76根、80根、85根、90根、93根、96根、98根,副栅线9的宽度可以为20μm、22μm、26μm、28μm、30μm,相对于相关技术,本实施例通过减少副栅线9的数量可以降低银浆耗量,降低成本,当然也可以降低副栅线9造成的遮挡。
可选的,半导体基板6为P型基板,副栅线9的数量大于等于90根小于等于120根;副栅线9的宽度大于等于20μm至30μm,例如,副栅线9的数量可以为90根、95根、100根、105根、110根、115根、120根,副栅线9的宽度可以为20μm、22μm、26μm、28μm、30μm,相对于相关技术,本实施例通过减少副栅线9的数量可以降低银浆耗量,降低成本,当然也可以降低副栅线9造成的遮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还包括前板1、第一封装层2、第二封装层4和背板5、以及连接结构,其中,太阳能电池片3位于第一封装层2和第二封装层4之间,太阳能电池片3通过连接结构分别与第一封装层2和第二封装层4连接。
图1中未示出连接结构,可选的,连接结构可以为透明双面胶,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由图1可知,太阳能电池片3位于第一封装层2和第二封装层4之间。可选的,第一封装层2和第二封装层4的材料可以为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POE(乙烯-辛烯共聚物)、或EVA与POE一体化共挤材料等,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其中,POE分子结构中无酸性基团,且较EVA具有更好的水汽阻隔性等,对太阳能电池片3的保护作用更优,然而,POE相对EVA,原材料及工艺成本明显提升,当前行业采用POE替代EVA进行封装,显著提高了太阳能组件100的封装成本,不利于光伏发电成本下行。EVA成本较低,但是EVA分子结构中具有酸性基团,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发生降解后产生醋酸等腐蚀物,会腐蚀太阳能电池片3上的焊丝10及主栅浆料,影响组件电流的收集和输出,从而导致组件功率衰减,发电能力降低。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和图2,太阳能电池片3的半导体基板6为N型基板,第一封装层2和/或第二封装层4的重量大于等于250g/m2且小于等于500g/m2;或太阳能电池片3的半导体基板6为P型基板,第一封装层2和/或第二封装层4的重量大于等于250g/m2且小于等于400g/m2。
可以理解的是,N型基板和P型基板的正面31采用的均是银浆,无论是N型基板还是P型基板,第一封装层2的重量可以是相等的,但是P型基板背面32采用的是铝浆和银浆,N型基板的背面32是银浆,所以对于P型基板和N型基板来说,第二封装层4的重量是不相等的。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封装层2或第二封装层4的克重过大则会增加成本,过小则不能有效的对太阳能电池片3进行封装保护。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片3的半导体基板6为N型基板,第一封装层2和/或第二封装层4的重量大于等于250g/m2且小于等于500g/m2;或太阳能电池片3的半导体基板6为P型基板,第一封装层2和/或第二封装层4的重量大于等于250g/m2且小于等于400g/m2,相对于相关技术,第一封装层2和第二封装层4的克重是降低的,因为本发明中是降低了焊丝10的直径,这样有利于第一封装层2和第二封装层4的克重降低,从而在太阳能组件100封装时可以选用克重更低的第一封装层2和第二封装层4,同时又能够起到对太阳能电池片3封装保护的作用,本实施例在能够保证太阳能组件100可靠性的前提下,达到降低太阳能组件100封装成本的目的。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太阳能组件,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平衡光伏组件的成本和功率,一方面采用降低焊丝直径的方式来降低成本,这是因为焊丝直径减低后能够减小第一封装层和第二封装层的克重,但是由于焊丝直径降低会导致电流传输截面积的降低即功率的下降,因此需要增加焊丝数量以及主栅数量;另一方面通过增加主栅的数量来增加太阳能组件的功率,但主栅数量与功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即并不是随之主栅数量的增加太阳能组件的功率一直增减,而是增加到极值后功率会下降,这是因为主栅数量增加后会对光线产生了过多遮挡,遮挡的降幅大于电流传输的增幅,就会使功率下降。本发明中焊丝直径x与主栅线数量y之间的关系为116.55x2-92.03x+27.35<y<582.75x2-425.59x+92.58,在满足这个条件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增加主栅线的数量,减少大尺寸电流带来的损失,还能够降低成本。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片,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相对设置的正面和背面;
所述太阳能电池片包括半导体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半导体基板正面和背面的主栅线,正面的所述主栅线上分布有第一焊点,所述第一焊点的数量为6-12个;背面的所述主栅线上分布有第二焊点;
所述太阳能组件还包括焊丝,所述焊丝一端与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正面的所述主栅线的所述第一焊点连接,另一端与相邻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的所述主栅线的所述第二焊点连接;
所述焊丝直径与所述主栅线数量之间的关系为116.55x2-92.03x+27.35<y<582.75x2-425.59x+92.58,其中,x为焊丝直径,所述焊丝直径的单位为mm,y为主栅线数量;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尺寸在180mm~190mm之间;
所述焊丝直径为0.18mm、0.21mm、0.24mm、0.27mm或0.3mm;
所述半导体基板的一侧还包括副栅线,所述主栅线的宽度与所述副栅线的宽度相同,所述副栅线的宽度大于等于20μm且小于等于3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点的形状为三角形、矩形、菱形、圆形、椭圆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栅线与所述主栅线电连接并相交于交汇点;
所述第一焊点包括第一子焊点和第二子焊点,其中,所述第一子焊点位于所述主栅线的端部,所述第二子焊点位于所述第一子焊点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半导体基板所在平面上,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子焊点与所述交汇点无交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基板为N型基板或P型基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焊点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0.8mm,所述第一子焊点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1.2mm,所述第二子焊点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0.05mm且小于等于0.5mm,所述第二子焊点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等于0.4mm小于等于0.8mm,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焊丝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焊丝的延伸方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基板为P型基板,所述第二焊点的数量为6-10个,所述第二焊点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为大于等于1mm小于等于2mm,所述第二焊点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等于2mm小于等于3mm,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焊丝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焊丝的延伸方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导体基板为N型基板,所述副栅线的数量大于等于76根小于等于98根;或
所述半导体基板为P型基板,所述副栅线的数量大于等于90根小于等于120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板、第一封装层、第二封装层和背板、以及连接结构,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位于所述第一封装层和所述第二封装层之间,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通过连接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封装层和所述第二封装层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半导体基板为N型基板,所述第一封装层和/或第二封装层的重量大于等于250g/m2且小于等于500g/m2;或
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的半导体基板为P型基板,所述第一封装层和/或第二封装层的重量大于等于250g/m2且小于等于400g/m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0)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37575.5A CN115084301B (zh) | 2022-01-13 | 2022-01-13 | 太阳能组件 |
JP2022161193A JP7457767B2 (ja) | 2022-01-13 | 2022-10-05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AU2022263505A AU2022263505A1 (en) | 2022-01-13 | 2022-11-02 | Solar module |
US18/052,864 US20230223486A1 (en) | 2022-01-13 | 2022-11-04 | Solar module |
EP22205469.4A EP4213223A1 (en) | 2022-01-13 | 2022-11-04 | Solar module |
GB2217428.8A GB2614807A (en) | 2022-01-13 | 2022-11-22 | Solar module |
NL2033599A NL2033599B1 (en) | 2022-01-13 | 2022-11-23 | Solar module |
FR2212847A FR3131804A3 (fr) | 2022-01-13 | 2022-12-06 | Module solaire |
ATGM93/2022U AT18045U1 (de) | 2022-01-13 | 2022-12-30 | Solarmodul |
DE202023100014.2U DE202023100014U1 (de) | 2022-01-13 | 2023-01-03 | Solarmodul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37575.5A CN115084301B (zh) | 2022-01-13 | 2022-01-13 | 太阳能组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084301A CN115084301A (zh) | 2022-09-20 |
CN115084301B true CN115084301B (zh) | 2024-01-23 |
Family
ID=83246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37575.5A Active CN115084301B (zh) | 2022-01-13 | 2022-01-13 | 太阳能组件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223486A1 (zh) |
EP (1) | EP4213223A1 (zh) |
JP (1) | JP7457767B2 (zh) |
CN (1) | CN115084301B (zh) |
AT (1) | AT18045U1 (zh) |
AU (1) | AU2022263505A1 (zh) |
DE (1) | DE202023100014U1 (zh) |
FR (1) | FR3131804A3 (zh) |
GB (1) | GB2614807A (zh) |
NL (1) | NL2033599B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031321A (zh) * | 2023-01-06 | 2023-04-28 |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电池片、电池片的印刷方法及光伏组件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9119142U (zh) * | 2018-12-19 | 2019-07-16 |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加工所述组件中焊带的工装 |
CN209216999U (zh) * | 2018-12-30 | 2019-08-06 |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多主栅太阳能电池丝网 |
CN110739356A (zh) * | 2019-11-21 | 2020-01-31 |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大尺寸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 |
CN211700309U (zh) * | 2020-04-10 | 2020-10-16 | 海宁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焊带偏移的电池片 |
CN212659550U (zh) * | 2020-08-10 | 2021-03-05 |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光伏组件 |
CN213692074U (zh) * | 2020-12-29 | 2021-07-13 | 中建材浚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无遮挡组件封装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
CN213988902U (zh) * | 2020-07-30 | 2021-08-17 | 福建金石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多主栅双面发电太阳能电池及其模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42468A (ja) * | 1985-08-19 | 1987-02-24 | Sharp Corp | 太陽電池セルの電気的接続方法 |
JPH11243224A (ja) * | 1997-12-26 | 1999-09-07 | Canon Inc | 光起電力素子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非接触処理方法 |
JP5938665B2 (ja) * | 2012-07-31 | 2016-06-22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
JP6273583B2 (ja) * | 2012-11-30 | 2018-02-07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太陽電池 |
JP6221554B2 (ja) | 2013-09-20 | 2017-11-01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接合構造及び接合方法、金属リード |
EP3410493B1 (en) * | 2014-06-26 | 2020-06-24 | Lg Electronics Inc. | Solar cell module |
KR101820103B1 (ko) * | 2014-10-27 | 2018-01-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태양전지 모듈, 그 리페어 방법 및 리페어 장치 |
KR101739404B1 (ko) * | 2015-08-07 | 2017-06-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태양 전지 패널 |
WO2017179523A1 (ja) * | 2016-04-14 | 2017-10-19 | 株式会社カネカ | 太陽電池用配線材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CN106229356A (zh) * | 2016-08-31 | 2016-12-14 | 连云港神舟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多主栅双面太阳电池组件 |
WO2018070636A1 (ko) * | 2016-10-13 | 2018-04-19 | 현대중공업그린에너지 주식회사 | 태양전지 모듈 |
WO2018094259A1 (en) | 2016-11-17 | 2018-05-24 | Ubiquitous Energy, Inc. | Single cell photovoltaic module |
CN108229007B (zh) | 2017-12-29 | 2021-06-22 |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多主栅光伏组件模拟方法及光伏组件 |
KR102624328B1 (ko) | 2018-10-31 | 2024-01-15 | 상라오 신위안 웨동 테크놀러지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태양 전지 모듈 |
EP3790058A1 (en) * | 2019-09-03 | 2021-03-10 | Silbat Energy Storage Solutions, S.L. | Thermo-photovoltaic cel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
CN212209505U (zh) * | 2019-09-30 | 2020-12-22 |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光伏组件 |
CN211428184U (zh) | 2020-02-21 | 2020-09-04 |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及光伏组件 |
CN112635605A (zh) * | 2020-12-28 | 2021-04-09 | 常州时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M10电池片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 |
CN112687766A (zh) * | 2020-12-28 | 2021-04-20 | 苏州腾晖光伏技术有限公司 | 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基础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
CN215600379U (zh) * | 2021-08-27 | 2022-01-21 |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光伏电池及光伏组件 |
CN117790596A (zh) * | 2021-08-27 | 2024-03-29 | 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光伏电池片、电池组件及制备工艺 |
-
2022
- 2022-01-13 CN CN202210037575.5A patent/CN115084301B/zh active Active
- 2022-10-05 JP JP2022161193A patent/JP7457767B2/ja active Active
- 2022-11-02 AU AU2022263505A patent/AU202226350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22-11-04 EP EP22205469.4A patent/EP4213223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11-04 US US18/052,864 patent/US2023022348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22-11-22 GB GB2217428.8A patent/GB2614807A/en active Pending
- 2022-11-23 NL NL2033599A patent/NL2033599B1/en active
- 2022-12-06 FR FR2212847A patent/FR3131804A3/fr active Pending
- 2022-12-30 AT ATGM93/2022U patent/AT18045U1/de unknown
-
2023
- 2023-01-03 DE DE202023100014.2U patent/DE202023100014U1/de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9119142U (zh) * | 2018-12-19 | 2019-07-16 |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加工所述组件中焊带的工装 |
CN209216999U (zh) * | 2018-12-30 | 2019-08-06 | 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 多主栅太阳能电池丝网 |
CN110739356A (zh) * | 2019-11-21 | 2020-01-31 |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大尺寸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 |
CN211700309U (zh) * | 2020-04-10 | 2020-10-16 | 海宁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焊带偏移的电池片 |
CN213988902U (zh) * | 2020-07-30 | 2021-08-17 | 福建金石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多主栅双面发电太阳能电池及其模组 |
CN212659550U (zh) * | 2020-08-10 | 2021-03-05 |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光伏组件 |
CN213692074U (zh) * | 2020-12-29 | 2021-07-13 | 中建材浚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无遮挡组件封装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FR3131804A3 (fr) | 2023-07-14 |
US20230223486A1 (en) | 2023-07-13 |
EP4213223A1 (en) | 2023-07-19 |
AU2022263505A1 (en) | 2023-07-27 |
JP2023103163A (ja) | 2023-07-26 |
NL2033599B1 (en) | 2024-05-06 |
DE202023100014U1 (de) | 2023-01-27 |
CN115084301A (zh) | 2022-09-20 |
JP7457767B2 (ja) | 2024-03-28 |
GB202217428D0 (en) | 2023-01-04 |
NL2033599A (en) | 2023-07-19 |
GB2614807A (en) | 2023-07-19 |
AT18045U1 (de) | 2023-1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39735B (zh) | 太阳能电池及太阳能电池模块 | |
CN204407339U (zh) | 太阳能电池组件 | |
CN115579407A (zh) | 电极结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 | |
AU2023200988A1 (en) | Photovoltaic cell and photovoltaic module | |
CN115084301B (zh) | 太阳能组件 | |
CN116913992A (zh) | 一种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 |
AU2024201932A1 (en) | Solar module | |
WO2018157497A1 (zh) | 双面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系统 | |
CN117542901A (zh) | 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 | |
CN116565045A (zh) | 一种光伏组件 | |
CN110085695A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排布方法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 |
CN212062454U (zh) | 一种具有反光贴膜的光伏组件 | |
CN116053329A (zh) | 一种光伏组件 | |
CN211507650U (zh) | 一种高效高转换率光伏组件 | |
CN102142477B (zh) | 一种反光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 | |
CN116864550A (zh) | 一种电池片以及光伏组件 | |
CN111446322A (zh) | 一种高功率无热斑效应组件 | |
CN222674851U (zh) | 背面玻璃及光伏组件 | |
CN218827159U (zh) | 复合膜和无主栅太阳能电池组件 | |
CN218957747U (zh) | 一种光伏组件 | |
CN219979564U (zh) | 一种二极管、接线盒及光伏组件 | |
CN106847969A (zh) | 高发电功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 |
CN210110793U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 | |
CN118571959A (zh) | 一种背接触电池片、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 | |
TWI527251B (zh) | 太陽能電池及其模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