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075143A - 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75143A
CN115075143A CN202210798103.1A CN202210798103A CN115075143A CN 115075143 A CN115075143 A CN 115075143A CN 202210798103 A CN202210798103 A CN 202210798103A CN 115075143 A CN115075143 A CN 115075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column
template assembly
construction
tower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981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75143B (zh
Inventor
牟军
何畅
陈秀
田达光
周黎明
李谏
幸荣邦
梁振飞
赖阳贤
何宇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ly Changda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ly Changd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ly Changda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ly Changd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9810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751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75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5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751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751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14Towers; Anchors ; Connection of cables to bridge parts; Saddle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包括下塔柱第一节段施工步骤、下塔柱第二节段施工步骤、下塔柱其余节段施工步骤、横梁施工步骤、中塔柱第一节段施工步骤、中塔柱第二节段施工步骤、中塔柱其余节段施工步骤、合拢段施工步骤与上塔柱施工步骤,该桥梁塔柱施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时间以及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斜拉桥是我国大垮径桥梁最流行的桥型之一。
目前为止,建成或正在施工的斜拉桥共有三十多座,其中大跨径混凝体斜拉桥的数量以居世界第一。
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把主梁用很多拉索拉在桥塔柱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受压力的塔柱,承受拉力的拉索和承受压力为主的梁体组合而成的一种结构体系,可以看成是由斜拉索代替桥墩的多垮弹性支承的连续梁。
斜拉桥作为一种拉索体系,比梁式桥的跨越能力更大,是大跨度桥梁的最主要桥型。斜拉桥主要是由桥塔、斜拉索、主梁组成。目前为止,建成或正在施工的斜拉桥共有三十多座,其中大跨径混凝体斜拉桥的数量以居世界第一。
洛溪大桥拓宽工程主桥总共4座主塔,斜拉桥主塔采用变异钻石型桥塔,每个主塔共48根斜拉索,塔上索距为2米,全桥共192根斜拉索,每根斜拉索索导管锚固区结构尺寸角度成异形变化,因此每一座主塔每一根斜拉索锚固区模板加工尺寸都是不同模型,按着传统施工工艺工序,索导管定位安装及锚固区钢筋安装验收合格完成,开始安装模板,现场斜拉索锚固区散拼模板工程量大、现场拼装整体的模板不能重复利用到下一节塔柱施工及左右幅南北岸同一节塔柱也不能重复利用,施工工期紧,且现场散拼模板塔吊利用率高,工人塔内腔高空作业时间长且现场散拼安装安全可操作性差、钢筋保护层合格率低及人工成本大等施工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时间以及人工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塔柱由上塔柱、中塔柱、下塔柱与横梁组成,包括如下步骤:
下塔柱第一节段施工步骤:提供若干劲性骨架与主塔骨架节段,将若干劲性骨架埋入下塔柱底部的承台中,利用劲性骨架定位钢筋,搭设模板总成,同时将主塔骨架节段沿所述下塔柱的轴线依次拼接并固定在所述劲性骨架上,往模板总成内浇筑混凝土,待模板总成内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后,拆下模板总成;
下塔柱第二节段施工步骤:沿所述下塔柱纵轴线方向接高劲性骨架,利用劲性骨架定位钢筋,并同步搭设模板总成后,进行下塔柱下一节段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待模板总成内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后,拆下模板总成;
下塔柱其余节段施工步骤:重复下塔柱第二节段施工步骤,直至下塔柱成型;
横梁施工步骤:在下塔柱内埋入牛腿支架,并在牛腿支架布置承重梁,在承重梁上布置底模,同时在底模两侧设置液压爬模作为侧模,往底模内浇筑混凝土,待底模内混凝土成型后将底模及侧模拆除;
中塔柱第一节段施工步骤:将若干劲性骨架埋入横梁中,利用劲性骨架定位钢筋,搭设模板总成,同时将主塔骨架节段沿所述中塔柱的轴线依次拼接并固定在劲性骨架上,往模板总成内浇筑混凝土,待模板总成内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后,拆下模板总成;
中塔柱第二节段施工步骤:沿所述中塔柱纵轴线方向接高劲性骨架,利用劲性骨架定位钢筋,并同步搭设模板总成后,进行下塔柱下一节段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待模板总成内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后,拆下模板总成;
中塔柱其余节段施工步骤:重复中塔柱第二节段施工步骤,直至中塔柱成型;
合拢段施工步骤:在两中塔柱相向一侧埋入牛腿支架,并在牛腿支架上布置承重梁,然后在承重梁上安装分布梁,在分布梁表面铺设合拢段底模,往合拢段底模内浇筑混凝土,待模板总成内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后,拆除合拢段底模、分布梁及承重梁;
上塔柱施工步骤:将若干劲性骨架埋入下塔柱底部的承台中,利用劲性骨架定位钢筋,搭设异形模板总成,同时将主塔骨架节段沿所述下塔柱的轴线依次拼接并固定在所述劲性骨架上,往异形模板总成内浇筑混凝土,待模板总成内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后,拆下异形模板总成,塔柱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总成及异形模板总成由多个模板拼接而成。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塔柱施工步骤之前,在所述合拢段施工步骤之后,还包括异形模板总成成型步骤,在所述异形模板总成成型步骤中,将多个模板拼接成所述异形模板总成。
进一步地,在所述下塔柱第一节段施工步骤之前,还包括模板成型步骤,在所模板总成成型步骤中,将多个模板拼接成所述模板总成。
进一步地,在下塔柱第一节段施工步骤前还包括承台施工步骤,在所述承台施工步骤内,通过全站仪定位塔柱施工平面位置,浇筑承台,承台浇筑完成后在承台表面装上面层钢筋,并在面层钢筋上利用全站仪放样出下塔柱底部的边缘轮廓线,将钢板焊接在面层钢筋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承台施工步骤内,还包括在承台施工浇注完毕后,再次在主墩承台上放样出塔柱底部的边缘轮廓线,用于塔柱钢筋绑扎及塔根模板安装。
进一步地,在所述承台施工步骤内还包括在塔根模板安装到位后,测量对应于塔根模板顶、底面的特征点与同一铅垂面两个交点的坐标,计算出平面坐标,利用塔根模板的高度即可得出塔根模板安装的垂直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上塔柱施工步骤后,还包括防坠物平台施工步骤,在防坠物平台施工步骤中,防坠物平台由型钢、钢板及木板组成,防坠物平台平台通过预埋件与塔柱侧壁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通过将需要用到的模板总成在工厂拼接成型,而非在桥梁浇筑时在现场拼接成型,使得吊装时吊机能够一次性将整个模板总成提升至浇筑位置,而无需将构成模板总成的模板分多次提升至浇筑位置后再人工拼装,节省了施工时间以及人工成本,提高现场钢筋保护层合格率,避免拼装模板总成的过程中,模板与钢筋保护层发生磕碰,现场模板安装简便与安全可操作性强及拉杆安装以及模板加固效率更高、减少塔内腔高空作业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塔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1、模板总成成型步骤;2、下塔柱第一节段施工步骤;3、下塔柱第二节段施工步骤;4、下塔柱其余节段施工步骤;5、横梁施工步骤;6、中塔柱第一节段施工步骤;7、中塔柱第二节段施工步骤;8、中塔柱其余节段施工步骤;9、合拢段施工步骤;10、异形模板总成成型步骤;11、上塔柱施工步骤;12、劲性骨架;13、下塔柱;14、中塔柱;15、横梁;16、合拢段;17、上塔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发明发明了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塔柱由上塔柱17、中塔柱14、下塔柱13与横梁15组成,其中上塔柱17、中塔柱14、下塔柱13各设置有两个,包括如下步骤:
下塔柱第一节段施工步骤2:提供若干劲性骨架12与主塔骨架节段,将若干劲性骨架12埋入下塔柱13底部的承台中,利用劲性骨架12定位钢筋,搭设模板总成,同时将主塔骨架节段沿所述下塔柱13的轴线依次拼接并固定在所述劲性骨架12上,往模板总成内浇筑混凝土,待模板总成内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后,拆下模板总成;
具体地,在进行下塔柱第一节段施工步骤2时,在塔柱底部的承台外侧搭建脚手架用于辅助施工,同时将需要用到的模板总成在工厂拼接成型,而非在桥梁浇筑时在现场拼接成型,使得吊装时吊机能够一次性将整个模板总成提升至浇筑位置,而无需将构成模板总成的模板分多次提升至浇筑位置后,再人工拼装,节省了施工时间以及人工成本,提高现场钢筋保护层合格率,避免拼装模板总成的过程中,模板与钢筋保护层发生磕碰,现场模板安装简便与安全可操作性强及拉杆安装以及模板加固效率更高、减少塔内腔高空作业时间。
在安装劲性骨架12时,将劲性骨架12吊运至承台后先临时固定,利用全站仪测量控制精度,定位后将劲性骨架12与承台焊接固定,并将相邻骨架间用连接角钢焊成整体,再焊接横桥向塔内外两侧劲性骨架12之间的横向联系,以形成主塔骨架节段。劲性骨架12安装接长根据塔柱钢筋的安装节段长度进行,以方便钢筋安装定位。劲性骨架12安装前,应进行测量放样精确定位,安装误差控制0~2cm,其余节劲性骨架12在前一节混凝土浇筑后安装,以前一节上端为基准,模板总成包括内模与外模,在搭建下塔柱13第一节段时,将内模放置在由若干劲性骨架12与主塔骨架节段搭建呈的框架外侧,并将外模设置在内模外侧,以围成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混凝土腔,浇筑完成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除内模以及外模,继续下塔柱13第二节段施工;
下塔柱第二节段施工步骤3:沿所述下塔柱13纵轴线方向接高劲性骨架12,利用劲性骨架12定位钢筋,并同步搭设模板总成后,进行下塔柱13下一节段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待模板总成内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后,拆下模板总成;
在完成第二阶段塔柱施工后,拆除脚手架,并安装液压爬模,以便于下塔柱13其余节段施工;
下塔柱其余节段施工步骤4:重复下塔柱第二节段施工步骤3,直至下塔柱13成型;
横梁施工步骤5:在下塔柱13内埋入牛腿支架,并在牛腿支架布置承重梁,在承重梁上布置底模,同时在底模两侧设置液压爬模作为侧模,往底模内浇筑混凝土,待底模内混凝土成型后将底模及侧模拆除;通过设置横梁15以将两下塔柱13连为一体,提高塔柱自身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横梁15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内部布置有(38)束19-φs15.2mm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束,截面高2.5m,横梁15与两侧下塔柱13连接成整体,在建造横梁15时,采用预埋牛腿支架法施工,首先在塔柱内壁预埋钢板,厚度为2cm,钢板后方设置锚固筋,预埋钢板中心间距为2m左右。然后在预埋钢板上焊接2I45b牛腿,其上布置横桥向2I45b承重梁,承重梁上布置25b工字钢分布梁,分布梁上布置底模,并与两侧的液压爬模上的模板配合,往底模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横梁15坯体,待横梁15坯体强度及弹模达到90%以上、且横梁15坯体养生龄期不少于7d时,对横梁15坯体进行张拉,预应力张拉为两端张拉,张拉顺序按先中间后上下依次对称进行张拉,待张拉成型后,进行中塔柱14的施工;
中塔柱第一节段施工步骤6:提供若干劲性骨架12与主塔骨架节段,将若干劲性骨架12埋入横梁15中,利用劲性骨架12定位钢筋,搭设模板总成,同时将主塔骨架节段沿所述中塔柱14的轴线依次拼接并固定在劲性骨架12上,往模板总成内浇筑混凝土,待模板总成内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后,拆下模板总成;
中塔柱第二节段施工步骤7:沿所述中塔柱14纵轴线方向接高劲性骨架12,利用劲性骨架12定位钢筋,并同步搭设模板总成后,进行下塔柱13下一节段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待模板总成内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后,拆下模板总成;
中塔柱其余节段施工步骤8:重复中塔柱第二节段施工步骤7;
在中塔柱14各节段施工过程中,由于两塔柱相对内倾,为避免因施工荷载和塔柱自重引起过大的横向水平位移和塔柱根部出现拉应力,需随着中塔柱14施工每隔一段距离设一道水平横撑与塔柱固接,对中塔柱14施加一定的主动水平推力,具体地,在两中塔柱14之间沿中塔柱14的轴向方向向上,依次设置有至少3到钢管横撑,第1与2道钢管横撑各由2条φ800钢管组成,第3道水平横撑由塔柱合拢段16底梁代替,设计顶推力值分别为100T、50T、50T。在安装时,每层水平撑设2台100t千斤顶在钢管横撑一端同步施加顶推力,两根钢管横撑同步顶推至合适吨位以较好的控制塔柱的线型,同时使其内力满足施工要求。水平对撑施加顶推力时应观测钢管横撑的挠度和塔柱的变形情况,顶力满足要求后,停止施加推力,用连接钢板将钢管横撑焊接固定,然后千斤顶回油卸荷拆除。
作为优选地,为保证钢管横撑安装时的同向性,本实施例中采用地面预制整组吊装,即在将钢管横撑组装完成后整个吊起,起重设备采用主塔塔吊。横撑安装前,两塔柱内侧应先安装施工操作平台和施工通道与横撑之间设置通道相联。钢管横撑在钢结构工厂制造时应设置支撑胎架,保证钢管的直线度,端面倾斜角度与塔柱内侧面斜率保持一致。
按照设计图焊接吊装吊点,并检查焊缝质量合格后方可允许吊装钢管横撑进行安装,钢管横撑吊装到位后上螺栓初步限位,调平对位后再拧紧。
此外,在利用塔吊进行钢管横撑安装,要求两点起吊。吊装应选择在天气晴朗且风力较小的时段进行,风力大于6级时不得进行钢管横撑的吊装工作。吊装时应保证钢管横撑的钢管水平,在钢管端部设置缆风绳。
当同一道的两根钢管横撑安装到位后,选择气温稳定的时间段(设计计算假定温度为15℃)施加顶推力,避免日照影响。每根横撑配置2台100t千斤顶。千斤顶事先进行标定,按照所需施加的顶推力进行分级压力计算。分级压力按照10Mpa的级差进行,接近设计顶推力的最后四级按照5Mpa的级差进行。
顶推力施加前,对塔柱初始线形进行观测并记录。顶推力按塔柱浇筑过程中的线形控制为主,内力控制为辅(不超过容许范围即可,混凝土的应力监测由主桥监控单位负责实施)。分级施加顶推力,施加至倒数第四级时,再次观测塔柱线形并与初始线形比较。当偏移量与设计值一致时可停止顶推,若偏移值仍小于设计值,则继续利用千斤顶进行施力,并可减小压力级差,以偏移值与设计值吻合为控制准则,直至偏移量与设计值一致时停止顶推,用连接钢板将钢管横撑焊接固定,然后千斤顶回油卸荷拆除,进行可以继续合拢段16的施工。
合拢段施工步骤9:在两中塔柱14相向一侧埋入牛腿支架,并在牛腿支架上布置承重梁,然后在承重梁上安装分布梁,在分布梁表面铺设合拢段16底模,往合拢段16底模内浇筑混凝土,待模板总成内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后,拆除合拢段16底模、分布梁及承重梁;
具体地,在合拢段施工步骤9时,液压爬模移动至合拢段16附近,在主塔对应节段处设置2I45b型钢牛腿预埋钢板(即牛腿支架),单个塔柱一侧设置4个牛腿支架,共计8个,液压爬模浇注完成前一节段后,先拆除内侧爬架上架体,待牛腿支架焊接完成后拆除内侧主平台及吊平台,在牛腿支架上沿桥梁长度方向布置2根2I45b工字钢承重梁,承重梁上横桥向布置I25b工字钢分布梁,其上横桥向布置11组弧形支撑架(支撑架均采用槽钢制作焊接成整体,间距为60cm)。
支架搭设完成后,采用6mm厚钢板作为合拢段16底模铺设在支架顶面,满足要求后开始下一工序施工。
合拢段16支架拆除,合拢段16施工时在顶面预埋6根φ6cmPVC管,利用手拉葫芦和钢丝绳固定底模,然后将弧形支撑架解体拆除,下放底模并拆除。然后利用卷扬机及塔吊拆除其余构件。
上塔柱施工步骤11:将劲性骨架12埋入下塔柱13底部的承台中,利用劲性骨架12定位钢筋,搭设异形模板总成,同时将主塔骨架节段沿所述下塔柱13的轴线依次拼接并固定在所述劲性骨架12上,往异形模板总成内浇筑混凝土,待模板总成内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后,拆下异形模板总成,塔柱成型。
作为优选地,为保证塔柱钢筋架立刚度,塔柱施工时采用劲性骨架12。劲性骨架12的标准高度为4.5m。下塔柱13的劲性骨架12采用6根立柱,中塔柱14采用4根立柱,上塔柱17采用8根立柱;骨架立柱采用L75×5的角钢做为主受力杆,立柱间联杆采用L50×5角钢与Φ20钢筋;立柱与立柱之间的桁架联杆采用L50×5角钢做为主平联;Φ20钢筋做为加劲杆件。
劲性骨架12分节高度根据塔柱分节高度确定,第一节劲性骨架12高度5.0m,其余节段劲性骨架12高度同该节段塔柱混凝土浇筑高度,劲性骨架12顶面标高高出该节段塔柱顶面标高20cm。劲性骨架12总体布置图如图2:
在上塔施工步骤中还包括索导管安装安装步骤,在索导管安装步骤中,索导管按预埋管的方式进行切削加工,待塔柱施工完成再恢复索导管原样,预埋管采用20号热轧无缝钢管,钢管切割后两端需磨光,出口端的内侧必须磨成圆弧面,防止损伤斜拉索。
在装设索导管时需对索导管进行测量定位,先劲性骨架12上放出索导管的大致位置,挂设手拉葫芦,使索导管初步就位,然后采用1台全站仪进行三维坐标测量索导管上下口中心点坐标,利用手拉葫芦精确调整,使其偏位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注意调整过程中应保证上下口中心点处的角钢水平,最后将索导管与劲性骨架12焊接牢固。
此外,由于本桥梁塔柱施工方法用于桥梁的扩建施工,旧桥距离新桥非常近,且在正常通车,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防坠物平台施工步骤,在防坠物平台施工步骤中,防坠物平台由型钢+钢板+木板组成,防坠物平台平台通过预埋件与塔柱侧壁连接,以使得塔柱施工时掉料的物体能够落至平台上,而不会掉落至旧桥上造成损伤。
作为优选地,在下塔柱第一节段施工步骤2前还包括承台施工步骤,在所述承台施工步骤内,通过全站仪定位塔柱施工平面位置,以确定承台位置,浇筑承台,承台浇筑完成后在承台表面装上面层钢筋,并在面层钢筋上利用全站仪放样出下塔柱13底部的边缘轮廓线,将钢板焊接在面层钢筋上,用于控制下塔柱13钢筋的预埋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极坐标法定位处塔柱施工平面位置以及下塔柱13底部的边缘轮廓线。
作为优选地,在所述承台施工步骤内,还包括在承台施工浇注完毕后,再次在主墩承台上放样出塔柱底部的边缘轮廓线,用于塔柱钢筋绑扎及塔根模板安装。
作为优选地,在所述承台施工步骤内还包括在塔根模板安装到位后,测量对应于塔根模板顶、底面的特征点与同一铅垂面两个交点的坐标,计算出平面坐标,利用塔根模板的高度即可得出塔根模板安装的垂直度。
作为优选地,还包括塔柱施工高程定位步骤,主塔施工分节段进行,每一节段长度为4.5米左右,放样拟采用普通水准仪+悬吊钢卷尺的方法进行,主要控制四个角点处的标高。为了控制高程放样误差的累计,每施工5~7个节段,采用精密水准仪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精确测定塔上水准点的高程,作为后续施工高程放样的基础。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塔柱由上塔柱、中塔柱(14)、下塔柱(13)与横梁(15)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下塔柱第一节段施工步骤(2):提供若干劲性骨架(12)与主塔骨架节段,将若干劲性骨架(12)埋入下塔柱(13)底部的承台中,利用劲性骨架(12)定位钢筋,搭设模板总成,同时将主塔骨架节段沿所述下塔柱(13)的轴线依次拼接并固定在所述劲性骨架(12)上,往模板总成内浇筑混凝土,待模板总成内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后,拆下模板总成;
下塔柱第二节段施工步骤(3):沿所述下塔柱(13)纵轴线方向接高劲性骨架(12),利用劲性骨架(12)定位钢筋,并同步搭设模板总成后,进行下塔柱(13)下一节段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待模板总成内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后,拆下模板总成;
下塔柱其余节段施工步骤(4):重复下塔柱第二节段施工步骤(3),直至下塔柱(13)成型;
横梁施工步骤(5):在下塔柱(13)内埋入牛腿支架,并在牛腿支架布置承重梁,在承重梁上布置底模,同时在底模两侧设置液压爬模作为侧模,往底模内浇筑混凝土,待底模内混凝土成型后将底模及侧模拆除;
中塔柱第一节段施工步骤(6):将若干劲性骨架(12)埋入横梁(15)中,利用劲性骨架(12)定位钢筋,搭设模板总成,同时将主塔骨架节段沿所述中塔柱(14)的轴线依次拼接并固定在劲性骨架(12)上,往模板总成内浇筑混凝土,待模板总成内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后,拆下模板总成;
中塔柱第二节段施工步骤(7):沿所述中塔柱(14)纵轴线方向接高劲性骨架(12),利用劲性骨架(12)定位钢筋,并同步搭设模板总成后,进行下塔柱(13)下一节段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待模板总成内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后,拆下模板总成;
中塔柱其余节段施工步骤(8):重复中塔柱第二节段施工步骤(7),直至中塔柱(14)成型;
合拢段施工步骤(9):在两中塔柱(14)相向一侧埋入牛腿支架,并在牛腿支架上布置承重梁,然后在承重梁上安装分布梁,在分布梁表面铺设合拢段(16)底模,往合拢段(16)底模内浇筑混凝土,待模板总成内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后,拆除合拢段(16)底模、分布梁及承重梁;
上塔柱施工步骤(11):将若干劲性骨架(12)埋入下塔柱(13)底部的承台中,利用劲性骨架(12)定位钢筋,搭设异形模板总成,同时将主塔骨架节段沿所述下塔柱(13)的轴线依次拼接并固定在所述劲性骨架(12)上,往异形模板总成内浇筑混凝土,待模板总成内混凝土达到标准强度后,拆下异形模板总成,塔柱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总成及异形模板总成由多个模板拼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塔柱施工步骤(11)之前,在所述合拢段施工步骤(9)之后,还包括异形模板总成成型步骤(10),在所述异形模板总成成型步骤(10)中,将多个模板拼接成所述异形模板总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塔柱第一节段施工步骤(2)之前,还包括模板成型步骤,在所模板总成成型步骤(1)中,将多个模板拼接成所述模板总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下塔柱第一节段施工步骤(2)前还包括承台施工步骤,在所述承台施工步骤内,通过全站仪定位塔柱施工平面位置,浇筑承台,承台浇筑完成后在承台表面装上面层钢筋,并在面层钢筋上利用全站仪放样出下塔柱(13)底部的边缘轮廓线,将钢板焊接在面层钢筋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台施工步骤内,还包括在承台施工浇注完毕后,再次在主墩承台上放样出塔柱底部的边缘轮廓线,用于塔柱钢筋绑扎及塔根模板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台施工步骤内还包括在塔根模板安装到位后,测量对应于塔根模板顶、底面的特征点与同一铅垂面两个交点的坐标,计算出平面坐标,利用塔根模板的高度即可得出塔根模板安装的垂直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塔柱施工步骤(11)后,还包括防坠物平台施工步骤,在防坠物平台施工步骤中,防坠物平台由型钢、钢板及木板组成,防坠物平台平台通过预埋件与塔柱侧壁连接。
CN202210798103.1A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 Active CN1150751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8103.1A CN115075143B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98103.1A CN115075143B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5143A true CN115075143A (zh) 2022-09-20
CN115075143B CN115075143B (zh) 2024-09-24

Family

ID=83258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98103.1A Active CN115075143B (zh) 2022-07-06 2022-07-06 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7514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581812A (zh) * 2024-06-20 2024-09-03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56969A (ko) * 1999-02-25 2000-09-15 구마모토 마사히로 내식성(耐食性)이 우수한 강재 및 이 강재를 이용한 구조물
CN101122115A (zh) * 2007-08-03 2008-02-13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塔吊移位的施工方法
CN106522104A (zh) * 2016-12-21 2017-03-22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弧形混凝土塔施工方法
CN110184941A (zh) * 2019-06-24 2019-08-30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主塔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56969A (ko) * 1999-02-25 2000-09-15 구마모토 마사히로 내식성(耐食性)이 우수한 강재 및 이 강재를 이용한 구조물
CN101122115A (zh) * 2007-08-03 2008-02-13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塔吊移位的施工方法
CN106522104A (zh) * 2016-12-21 2017-03-22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弧形混凝土塔施工方法
CN110184941A (zh) * 2019-06-24 2019-08-30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主塔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581812A (zh) * 2024-06-20 2024-09-03 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75143B (zh) 2024-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22116B (zh) 一种跨座式轻轨专用钢箱矮塔斜拉桥不对称安装施工方法
CN103291076B (zh) 弧形框架内多层次钢桁架分片逆向吊装施工方法
CN110331668B (zh) 一种无背索斜拉桥双向倾斜v型桥塔施工方法
CN109056548B (zh) 一种钢拱架施工方法
CN111794119B (zh) 一种提篮式钢箱系杆拱临时支撑系统及吊装方法
CN109763569B (zh) 一种悬挑罩棚施工方法
CN111455837B (zh) 一种薄壁空心墩浇筑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318344B (zh) 一种新型钢箱梁0号块支架及0号块搭设施工方法
CN113638304B (zh) 混凝土梁式桥隐盖梁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9881587B (zh) 一种大风环境下主塔上横梁支架整体安装方法
CN114214920A (zh) 大跨度双层合建钢桁架拱桥及其施工方法
CN207159827U (zh) 波形钢腹板桥0号块中1号板安装定位结构
CN117802886A (zh) 一种系杆拱连续梁叠合拱安装施工方法
CN112609595A (zh) 梁拱组合刚构桥合龙段施工方法
CN115075143B (zh) 一种桥梁塔柱施工方法
CN114263114A (zh) 大截面钢箱梁的施工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0904854B (zh) 适应拆迁进度的拱桥施工方法
CN108797350B (zh) 一种塔柱内外劲性骨架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7326812A (zh) 波形钢腹板桥0号块中1号板安装定位结构及操作方法
CN115897399B (zh) 一种琵琶形斜拉桥斜向主塔施工方法
CN117071448A (zh) 钢结构拱架安装分段施工方法
CN216891927U (zh) 大跨度双层合建钢桁架拱桥
CN117306861A (zh) 基于bim技术隧道洞口装配式雨棚施工工法
CN113802468A (zh) 一种非对称斜拉桥异形混凝土塔柱施工工艺
CN115142666A (zh) 倒锥壳水塔施工装置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