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966933A - 偏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偏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66933A
CN114966933A CN202110220983.XA CN202110220983A CN114966933A CN 114966933 A CN114966933 A CN 114966933A CN 202110220983 A CN202110220983 A CN 202110220983A CN 114966933 A CN114966933 A CN 1149669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olarizing layer
layer
polarizing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09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帆
王京璇
王旭
李会艳
张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2098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66933A/zh
Priority to US17/530,085 priority patent/US11906841B2/en
Publication of CN114966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669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31Polar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polariser or analyser ax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41Circular polaris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偏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组件中,通过在第一偏光层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偏光层,且第一偏光层的透光轴与第二偏光层的相位延迟轴具有设计夹角,从而通过第二偏光层的相位补偿,使得射入的线偏振光转化为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射出。相较于线偏振光而言,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在传播面上是旋转的,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从而能够扩大偏光组件出射光线的可视视角,将偏光组件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能够增大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可视视角,从而解决用户佩戴偏光观测设备时,用户在不同位置观看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会存在明显差异的问题。

Description

偏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偏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面板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液晶显示面板设置有偏光片,通过将背光源发出的光转变成线偏振光,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实现图像显示功能。
但是,对于应用于户外和车载显示设备的液晶显示面板而言,在用户佩戴偏光太阳镜、偏光近视镜以及3d眼镜等偏光观测设备的情况下,用户在不同位置观看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存在明显差异,而且,液晶显示面板的表面多为玻璃材质,玻璃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在光线的照射下,容易反射较多的光线,进一步导致加剧用户在不同位置观看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差异。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偏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佩戴偏光观测设备时,观看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存在明显差异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偏光组件,包括:第一偏光层和至少两个第二偏光层,第一偏光层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偏光层;
第一偏光层的透光轴平行于第一偏光层,第二偏光层的相位延迟轴平行于第二偏光层,透光轴与相位延迟轴具有设计夹角;第一偏光层和第二偏光层的组合用于使射入的线偏振光转化为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射出。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偏光片和上述第一个方面所提供的偏光组件,偏光片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出光侧,偏光组件设置于偏光片的出光侧,且偏光组件中第一偏光层的透光轴平行于偏光片的透光轴。
第三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或者,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偏光组件。
第四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偏光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第一偏光层的两侧均贴合至少一层第二偏光层,使得第一偏光层的透光轴与第二偏光层的相位延迟轴具有设计夹角;透光轴平行于第一偏光层,相位延迟轴平行于第二偏光层;第一偏光层和第二偏光层的组合用于使射入的线偏振光转化为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射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组件中,通过在第一偏光层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偏光层,且第一偏光层的透光轴与第二偏光层的相位延迟轴具有设计夹角,从而通过第二偏光层的相位补偿,使得射入的线偏振光转化为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射出。相较于线偏振光而言,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在传播面上是旋转的,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从而能够扩大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图像的可视视角,能够解决用户佩戴偏光观测设备时,用户在不同位置观看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会存在明显差异的问题。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偏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偏光组件的爆炸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偏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背光源发出光线的出射光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环境光线的反射光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偏光组件;
10-第一偏光层;11-第一偏光层10的透光轴;
20-第二偏光层;21-第二偏光层20的相位延迟轴21;
30-第一支撑保护层;
40-保护膜层;
50-第二支撑保护层;
200-偏光片;
300-显示面板;310-液晶层;320-下偏光片;
400-玻璃盖板;401-框贴结构;
500-背光源;
600-粘结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现有液晶显示设备包含背光源和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主要包括上偏光片、彩膜层、液晶层、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和下偏光片,上偏光片设置于液晶层的出光侧,下偏光片设置于液晶层的入光侧,上偏光片的透光轴和下偏光片的透光轴呈90°垂直分布。通过控制液晶显示面板出射光线的偏振度,实现显示功能。对于应用于户外的液晶显示设备通常还包括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出光侧的玻璃盖板,以保护液晶显示面板。
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研究发现,在下偏光片透光轴为90°、上偏光片透光轴为0°的情况下,背光源发出的自然光,经过下偏光片过滤为垂直方向的线偏光,进入液晶层,由液晶层的双折射作用改变光的偏振方向,再经过上偏光片的作用,从而使得液晶显示面板仅有偏振方向为0°的线偏光可以出射。
但是,在用户佩戴偏光太阳镜、偏光近视镜以及3d眼镜等偏光观测设备的情况下,用户在不同位置观看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存在明显差异,而且,玻璃盖板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在外界光线的照射下,容易反射较多的光线,进一步导致加剧用户在不同位置观看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差异。
本申请提供的偏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偏光组件,如图1所示为该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图1中偏光组件的爆炸结构俯视示意图。偏光组件100包括:第一偏光层10和至少两个第二偏光层20,第一偏光层10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偏光层20;第一偏光层10的透光轴11平行于第一偏光层10,第二偏光层20的相位延迟轴21平行于第二偏光层20,透光轴11与相位延迟轴21具有设计夹角;第一偏光层10和第二偏光层20的组合用于使射入的线偏振光转化为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射出。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组件100中,通过在第一偏光层10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偏光层20,且第一偏光层10的透光轴11与第二偏光层20的相位延迟轴21具有设计夹角,从而通过第二偏光层20的相位补偿,使得射入的线偏振光转化为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射出。相较于线偏振光而言,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在传播面上是旋转的,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从而能够扩大偏光组件100出射光线的可视视角,通过将偏光组件100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能够增大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可视视角,从而解决用户佩戴偏光观测设备时,用户在不同位置观看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会存在明显差异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封闭曲线图形指的是出射的偏振光的电场方向或光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描绘出的轨迹的截面形状。
应当说明的是,由于透光轴11并不是第一偏光层10的实际存在的实体结构,因此图2中用虚线表示透光轴11,同理,图2中用虚线表示相位延迟轴21。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偏光层10的透光轴11平行于第一偏光层10,第二偏光层20的相位延迟轴21平行于第二偏光层20。由于透光轴11与相位延迟轴21具有设计夹角,通过第二偏光层20的相位补偿,使得射入的线偏振光转化为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射出。由于出射的偏振光的光矢量不断旋转,且方向随时间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使得出射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均匀分布,从而能够扩大偏光组件100出射偏振光的可视视角,将偏光组件100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从而能够增大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可视视角,进而能够解决用户佩戴偏光观测设备时,用户在不同位置观看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会存在明显差异的问题,能够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
而且,当偏光组件100设置于玻璃盖板的出光侧时,外界的入射光线,会依次经过设置于第一偏光层10的出光侧的第二偏光层20、第一偏光侧10和设置于第一偏光层10的入光侧的第二偏光层20,到达玻璃盖板和/或显示面板的表面,应当说明的是,第一偏光层10的出光侧和入光侧是相对于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线而言。
外界的射入光线为自然光,经过偏光组件100后会形成具有第一旋向的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第一旋向的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经过玻璃盖板和/或显示面板的反射后,会形成具有第二旋向的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由于玻璃盖板和/或显示面板的镜面反射作用,第二旋向与第一旋向相反,从而使得具有第二旋向的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不能再通过偏光组件100。从而能够降低玻璃盖板和/或显示面板反射的外界光线量,能够降低反射外界光线对用户观看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影响,进而能够进一步增大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可视视角。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透光轴11与相位延迟轴21的设计夹角的范围为不小于42°且不大于48°。当透光轴11与相位延迟轴21设计夹角的范围为不小于42°且不大于48°,通过第二偏光层20的相位补偿,使得射入的线偏振光转化为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射出,从而能够扩大偏光组件出射偏振光的可视视角。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封闭曲线图形包括圆形和椭圆形中的至少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封闭曲线图形为圆形时,即出射偏振光的光矢量端点的轨迹为一圆形,光矢量不断旋转,其大小不变,但偏振方向随时间有规律地变化,此时,出射的偏振光为圆偏振光;当封闭曲线图形为椭圆形时,即出射偏振光的光矢量端点的轨迹为一椭圆形,光矢量不断旋转,其大小不变,但偏振方向随时间有规律地变化,此时,出射的偏振光为椭圆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的偏振方向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均匀分布,能够很好地模拟自然光偏振方向各项同性的特征,对人眼的综合效果也表现为各向同性,且任意方向的偏振分量保持恒定的大小,相较于线偏振光可以有效减轻对人眼的视觉疲劳。
可选地,当透光轴11与相位延迟轴21设计夹角为45°,封闭曲线图形为圆形,此时,出射的偏振光为圆偏振光;当透光轴11与相位延迟轴21设计夹角为不小于42°且小于45°中任意角度、或大于45°且不大于48°中任一角度,封闭曲线图形为椭圆形,此时,出射的偏振光为椭圆偏振光。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偏光层20的相位延迟量的范围为不小于6000纳米且不大于10000纳米。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二偏光层20的相位延迟量的范围为不小于6000纳米且不大于10000纳米时,第二偏光层20可以满足可见光波段的相位补偿,应当说明的是,可见光波段的波长范围为380-780纳米。
可选地,射入的线偏振光的波长的范围为不小于380纳米且不大于780纳米,第二偏光层60的偏振度的范围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6%。可选地,在射入的可见光的波长的范围为不小于380纳米且不大于780纳米时,经过第一偏光层10的作用,转化为波长范围为不小于380纳米且不大于780纳米的线偏振光,由于第二偏光层60的偏振度的范围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6%,使得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内的多数波段的光均可转化为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射出,从而使得偏光组件100各个角度的出射光线不会存在明显色差现象。
当波长为380-780纳米的可见光通过设置于第一偏光层10的入光侧的第二偏光层20后,该第二偏光层20还是会出射波长为380-780纳米的可见光,波长为380-780纳米的自然光经过第一偏光层10后,变成波长为380-780纳米的线偏振光,波长为380-780纳米的线偏振光经过置于第一偏光层10的出光侧的第二偏光层20后,由于第二偏光层20的相位补偿,波长为380-780纳米的线偏振光转化为波长为380-780纳米的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射出。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偏光层20的制作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拉伸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拉伸过程中PET基材在XY平面内的折射率会随应变速率差异而具有双折射效应,即拉伸后的PET基材具有各向异性,从而使得PET基材具有相位补偿功能,使得射入的线偏振光转化为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射出。而且,PET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起到支撑和保护第一偏光层10的作用。
而且,PET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通过PET制作第二偏光层20的拉伸工艺也简单,相较于现有的四分之一波片,第二偏光层20的制造成本会大幅降低,从而能够降低偏光组件100的生产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的偏光组件100,第一偏光层1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保护层30,第一支撑保护层30远离第一偏光层10的一侧设置有保护膜层40,保护膜层40远离第一偏光层10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偏光层20;第一偏光层10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保护层50,第二支撑保护层50远离第一偏光层10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偏光层20。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支撑保护层30和第二支撑保护层50,可以起到支撑保护第一偏光层10的作用,通过保护膜层40在贴合第二偏光层20的过程中,可以分别防止刮伤、破坏第一支撑保护层30和第二支撑保护层50,以影响偏光组件100的透光率。
应该说明的是,第一偏光层10与第二偏光层20之间可设置PSA(PrimarySecondary Amine,N-丙基乙二胺)粘附层,以实现第一偏光层10与第二偏光层20的粘结。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4和图5所示,显示面板包括偏光片200和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偏光组件100,偏光片200设置于显示面板300的出光侧,偏光组件100设置于偏光片200的出光侧,且偏光组件100中第一偏光层10的透光轴11平行于偏光片200的透光轴。偏光组件100与偏光片200通过粘结层600连接固定,本申请实施例中,粘结层600包括PSA。
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玻璃盖板400,设置于偏光片200的出光侧和偏光组件100之间,玻璃盖板400与偏光片200通过框贴结构401以框贴的方式贴合,框贴结构401包括粘结剂。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300具体为液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300包括液晶层310和设置于液晶层310远离偏光片200一侧的下偏光片320。如图6所示为显示面板中背光源500发出光线的出射光路示意图,背光源500发出的光线经过下偏光片320后转变为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具有第一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经过液晶层310和偏光片200后转变为具有第二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具有第二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一侧通过玻璃盖板400后进入到偏光组件100,通过偏光组件100使得射入的具有第二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转化为圆偏振光射出。从而能够增大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可视视角,进而能够解决用户佩戴偏光观测设备时,用户在不同位置观看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会存在明显差异的问题,能够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图6中,为了说明展示背光源500发出光线的出射路径,在背光源500与下偏光片320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并用虚线表示背光源500与下偏光片320的连接关系。同时,用虚线表示光线。图6中,a表示的是外界自然光或背光源500发出的白光,b表示的是线偏振光,c表示的是圆偏振光。
如图7所示为显示面板环境光线的反射光路示意图。外界的射入光线为自然光,经过偏光组件100后会形成具有第一旋向的圆偏振光,部分第一旋向的圆偏振光入射到玻璃盖板400时,会在玻璃盖板400的表面发生镜面反射,使得该部分第一旋向的圆偏振光转变为具有第二旋向的圆偏振光,由于第二旋向与第一旋向相反,从而使得第二旋向的圆偏振光不能再通过偏光组件100射出;部分第一旋向的圆偏振光通过玻璃盖板400入射到偏光片200时,会在偏光片200的表面发生镜面反射,使得该部分第一旋向的圆偏振光转变为具有第二旋向的圆偏振光,同理,第二旋向的圆偏振光也不能再通过偏光组件100射出;剩余部分的具有第一旋向的圆偏振光,依次透过玻璃盖板400、偏光片200和液晶层310,经过偏光片200的反射后,依次透过晶层310、偏光片200、玻璃盖板400和偏光组件100后射出。
本申请实施例中,外界的射入光线会被偏光组件100的阻挡不会射出,从而减小了玻璃盖板400和偏光片200反射的出射光线,能够降低反射外界光线对用户观看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影响,进而能够进一步增大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可视视角。
应该说明的是,在图7中,为了说明展示玻璃盖板400和偏光片200反射光线的出射路径,在偏光组件100与玻璃盖板400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并用虚线表示偏光组件100与玻璃盖板400的连接关系。同时,用虚线表示光线。图7中,a表示的是外界自然光或背光源500发出的白光,b表示的是线偏振光,c表示的是圆偏振光。
而且,当偏光组件100设置于玻璃盖板的出光侧时,外界的入射光线,会依次经过设置于第一偏光层10的出光侧的第二偏光层20、第一偏光侧10和设置于第一偏光层10的入光侧的第二偏光层20,到达玻璃盖板和/或显示面板的表面,应当说明的是,第一偏光层10的出光侧和入光侧是相对于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线而言。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300,或者,包括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偏光组件100。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偏光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
在第一偏光层10的两侧均贴合至少一层第二偏光层20,使得第一偏光层10的透光轴11与第二偏光层20的相位延迟轴21具有设计夹角;透光轴11平行于第一偏光层10,相位延迟轴21平行于第二偏光层20;第一偏光层10和第二偏光层20的组合用于使射入的线偏振光转化为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射出。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沿平行于基材的任一方向拉伸基材,使得基材的相位延迟量的范围为不小于6000纳米且不大于10000纳米,得到第二偏光层20。可选地,沿平行于PET基材的任一方向拉伸PET基材,使得PET基材的相位延迟量的范围为不小于6000纳米且不大于10000纳米,得到第二偏光层2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偏光层10的两侧均贴合至少一层第二偏光层20,使得第一偏光层10的透光轴11与第二偏光层20的相位延迟轴21具有设计夹角,包括:
在设置于第一偏光层10一侧的保护膜层40的一侧,贴合至少一层第二偏光层20,使得透光轴11与相位延迟轴21具有设计夹角;
在设置于第一偏光层10另一侧的第二支撑保护层50的一侧,贴合至少一层第二偏光层20,使得透光轴11与相位延迟轴21具有设计夹角。
由于第一偏光层10和第二偏光层20均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在直接贴合第一偏光层10和第二偏光层20的过程中,第一偏光层10和第二偏光层20不容易对准,使得透光轴11与相位延迟轴21之间的夹角不符合设计夹角,从而导致偏光组件100的生产合格率较低。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偏光层10和保护膜层40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保护层30,第一支撑保护层30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因此,通过第一支撑保护层30支撑第一偏光层10,易于将第二偏光层20贴合到第一偏光层10,从而能够提高偏光组件100的生产合格率。同理,通过在第一偏光层10的一侧设置第二支撑保护层50,能够进一步提高偏光组件100的生产合格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保护层30和第二支撑保护层50的制作材料包括PET或TAC(TriAcetyl Cellulose,三醋酸纤维素)中的任一种。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1、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偏光组件中,通过在第一偏光层10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偏光层20,且第一偏光层10的透光轴11与第二偏光层20的相位延迟轴21具有设计夹角,从而通过第二偏光层20的相位补偿,使得射入的线偏振光转化为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射出。相较于线偏振光而言,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的振动方向在传播面上是旋转的,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从而能够扩大偏光组件出射光线的可视视角,通过将偏光组件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侧,能够增大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可视视角,从而解决用户佩戴偏光观测设备时,用户在不同位置观看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亮度会存在明显差异的问题。
2、当偏光组件100设置于玻璃盖板的出光侧时,外界的入射光线,会依次经过设置于第一偏光层10的出光侧的第二偏光层20、第一偏光侧10和设置于第一偏光层10的入光侧的第二偏光层20,到达玻璃盖板和/或显示面板的表面,应当说明的是,第一偏光层10的出光侧和入光侧是相对于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线而言。
外界的射入光线为自然光,经过偏光组件100后会形成具有第一旋向的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第一旋向的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经过玻璃盖板和/或显示面板的反射后,会形成具有第二旋向的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由于玻璃盖板和/或显示面板的镜面反射作用,第二旋向与第一旋向相反,从而使得具有第二旋向的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不能再通过偏光组件100。从而能够降低玻璃盖板和/或显示面板反射的外界光线量,能够降低反射外界光线对用户观看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影响,进而能够进一步增大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可视视角。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偏光层和至少两个第二偏光层,所述第一偏光层的两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偏光层;
所述第一偏光层的透光轴平行于所述第一偏光层,所述第二偏光层的相位延迟轴平行于所述第二偏光层,所述透光轴与所述相位延迟轴具有设计夹角;所述第一偏光层和所述第二偏光层的组合用于使射入的线偏振光转化为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夹角的范围为不小于42°且不大于4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曲线图形包括圆形和椭圆形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夹角为45°,所述封闭曲线图形为圆形;
所述设计夹角为不小于42°且小于45°中任意角度、或大于45°且不大于48°中任一角度,所述封闭曲线图形为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光层的相位延迟量的范围为不小于6000纳米且不大于10000纳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入的线偏振光的波长的范围为不小于380纳米且不大于780纳米,所述第二偏光层的偏振度的范围为不小于1%且不大于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光层的制作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保护层,所述第一支撑保护层远离所述第一偏光层的一侧设置有保护膜层,所述保护膜层远离第一偏光层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偏光层;
所述第一偏光层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保护层,所述第二支撑保护层远离所述第一偏光层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偏光层。
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偏光片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偏光组件,所述偏光片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偏光组件设置于所述偏光片的出光侧,且所述偏光组件中第一偏光层的透光轴平行于所述偏光片的透光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玻璃盖板,设置于所述偏光片的出光侧和所述偏光组件之间。
1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或者,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偏光组件。
12.一种偏光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偏光层的两侧均贴合至少一层第二偏光层,使得所述第一偏光层的透光轴与所述第二偏光层的相位延迟轴具有设计夹角;所述透光轴平行于所述第一偏光层,所述相位延迟轴平行于所述第二偏光层;所述第一偏光层和所述第二偏光层的组合用于使射入的线偏振光转化为截面为封闭曲线图形的偏振光射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偏光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沿平行于基材的任一方向拉伸所述基材,使得所述基材的相位延迟量的范围为不小于6000纳米且不大于10000纳米,得到所述第二偏光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偏光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偏光层的两侧均贴合至少一层第二偏光层,使得所述第一偏光层的透光轴与所述第二偏光层的相位延迟轴具有设计夹角,包括:
在设置于所述第一偏光层一侧的保护膜层的一侧,贴合至少一层所述第二偏光层,使得所述透光轴与所述相位延迟轴具有所述设计夹角;
在设置于所述第一偏光层另一侧的第二支撑保护层的一侧,贴合至少一层所述第二偏光层,使得所述透光轴与所述相位延迟轴具有所述设计夹角。
CN202110220983.XA 2021-02-26 2021-02-26 偏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设备 Pending CN1149669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0983.XA CN114966933A (zh) 2021-02-26 2021-02-26 偏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设备
US17/530,085 US11906841B2 (en) 2021-02-26 2021-11-18 Polariz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larizing devic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0983.XA CN114966933A (zh) 2021-02-26 2021-02-26 偏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66933A true CN114966933A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72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0983.XA Pending CN114966933A (zh) 2021-02-26 2021-02-26 偏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906841B2 (zh)
CN (1) CN11496693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0720A (zh) * 2003-03-14 2004-09-22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圆偏振光的多显示域垂直配向型的液晶显示器
KR20060094250A (ko) * 2005-02-24 2006-08-29 주식회사 엘지에스 반사편광필름 및 이를 갖는 디스플레이장치
CN101339322A (zh) * 2007-07-06 2009-01-07 深圳Tcl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复合膜
CN103282807A (zh) * 2011-01-18 2013-09-04 3M创新有限公司 光学膜叠堆
CN111258109A (zh) * 2020-03-11 2020-06-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16286A1 (ja) * 2013-07-30 2015-02-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450667B2 (ja) * 2015-09-30 2019-01-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偏光板保護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0720A (zh) * 2003-03-14 2004-09-22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圆偏振光的多显示域垂直配向型的液晶显示器
KR20060094250A (ko) * 2005-02-24 2006-08-29 주식회사 엘지에스 반사편광필름 및 이를 갖는 디스플레이장치
CN101339322A (zh) * 2007-07-06 2009-01-07 深圳Tcl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复合膜
CN103282807A (zh) * 2011-01-18 2013-09-04 3M创新有限公司 光学膜叠堆
CN111258109A (zh) * 2020-03-11 2020-06-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06841B2 (en) 2024-02-20
US20220276423A1 (en) 2022-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30529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9304322B2 (en) Phase difference element and display unit
JP4792545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927437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EP3050726B1 (en) Vehicle including mirror with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02792212B (zh) 主动快门眼镜和立体视频识别系统
WO2012005050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110066255A (ko) 면상 스위칭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565010B1 (ko)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면상 스위칭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
CN109143445A (zh) 偏光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3111867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8860895B2 (en)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US8964136B2 (en) Active shutter glasses comprising a half-wave plate disposed at an outer side of a linear polarizing element and a stereoscopic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CN103869534B (zh) 用于液晶面板的单层双轴补偿架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4966933A (zh) 偏光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设备
JP7444983B2 (ja) 立体表示装置
CN208721822U (zh) 偏光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00060091A (ko) 상판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면상 스위칭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
WO2012133155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11927775B2 (en) 3D glasses, optical device, and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US2023031486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9143444A (zh) 偏光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50116856A1 (en) Lens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00058195A (ko) 광학 보상필름을 포함하는 수직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00071255A (ko) 하판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면상 스위칭 모드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