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51768B - 旋转切削工具 - Google Patents
旋转切削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51768B CN114951768B CN202210162557.XA CN202210162557A CN114951768B CN 114951768 B CN114951768 B CN 114951768B CN 202210162557 A CN202210162557 A CN 202210162557A CN 114951768 B CN114951768 B CN 1149517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tting edge
- tool head
- chamfer
- edge
- cut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51/00—Tools for drilling machines
- B23B51/08—Drills combined with tool parts or tools for performing additional work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51/00—Tools for drilling machines
- B23B51/02—Twist dril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51/00—Details of tools for drilling machines
- B23B2251/12—Cross sectional views of the cutting edges
- B23B2251/122—Bevelled cutting ed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2251/00—Details of tools for drilling machines
- B23B2251/18—Configuration of the drill point
- B23B2251/182—Web thinn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2210/00—Details of milling cutters
- B23C2210/12—Cross section of the cutting edge
- B23C2210/123—Bevelled cutting ed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02—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utter
- B23C5/10—Shank-type cutters, i.e. with an integral shaf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PLANING; SLOTTING; SHEARING; BROACHING; SAWING; FILING; SCRAPING; LIKE OPERATIONS FOR WORKING METAL BY REMOVING MATERIAL,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D77/00—Reaming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rilling Tool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包括切削刃的工具头部的旋转切削工具。该切削刃包括倒角部段。倒角部段的倒角宽度在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第一区域中是恒定的,第一位置在倒角部段的靠近工具头部的中心的部分处,第二位置在倒角部段的比第一位置更靠近工具头部的外周边缘的部分处。在从第二位置到第三位置的第二区域中,倒角宽度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三位置逐渐地减小,第三位置在倒角部段的比第二位置更靠近工具头部的外周边缘的部分处,并且第二位置被设定为倒角宽度的减小开始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旋转切削工具。
背景技术
JP S60-175513 U(未审查的实用新型申请或已注册的实用新型的公布)公开了一种作为旋转切削工具的钻头。在该钻头中,工具头部的切削刃被倒角,以防止对切削刃的损坏。因此,该切削刃包括倒角部段。
在这个钻头中,倒角部段的倒角宽度是倒角部段在钻头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倒角宽度包括第一倒角宽度和第二倒角宽度。第一倒角宽度在整个第一区域中在从钻头的工具头部的中心朝向外周边缘的方向(钻头的径向方向)上是恒定的。另一方面,在整个第二区域中,在从第一区域朝向工具头部的外周边缘的方向上,第二倒角宽度比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倒角宽度小,并且第二倒角宽度是恒定的。
发明内容
其中切削刃包括倒角部段的第一钻头比其中切削刃不包括倒角部段的第二钻头具有更低的尖锐度。第一钻头的低的尖锐度导致高的切削阻力,从而导致各种问题,比如低的加工精度。因此,包括具有倒角部段的切削刃的第一钻头优选地具有更高的尖锐度。这不限于钻头,而是同样适用于除了钻头以外包括具有倒角部段的切削刃的旋转切削工具。
针对上述问题,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方面意在提供一种包括具有倒角部段的切削刃并且具有高尖锐度的旋转切削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作为本公开的一方面的旋转切削工具是一种用于对工件进行切削的旋转切削工具。该旋转切削工具包括切削刃4、切削刃形成面11、14和间隙面12。切削刃4设置在沿旋转切削工具的径向方向D3从旋转切削工具的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到工具头部的中心的预定区域中。切削刃形成面11、14设置在工具头部3中并且设置成用于形成切削刃。间隙面12设置在工具头部中、在工具头部的位于切削刃形成面与间隙面之间的部分中形成切削刃、并且在工具头部与工件之间形成间隙。切削刃设置在工具头部的位于切削刃形成面与间隙面之间的部分中,并且切削刃包括倒角部段13、15,倒角部段13、15的至少一部分是平坦面。倒角部段的倒角宽度W1是倒角部段在旋转切削工具的轴向方向D1上的长度。倒角宽度W1的值在从第一位置P1到第二位置P2的第一区域中是恒定的,第一位置P1位于倒角部段的靠近工具头部的中心的部分处,第二位置P2位于倒角部段的比第一位置更靠近工具头部的外周边缘的部分处。在从第二位置到第三位置P3的第二区域中,倒角宽度的值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三位置减小,第三位置P3位于倒角部段的比第二位置更靠近工具头部的外周边缘的部分处。第二位置被设定为倒角宽度的减小开始位置,在该减小开始位置处,倒角宽度开始减小。
本发明人已经发现,具有上述构型的包括具有倒角部段的切削刃的钻头具有高的尖锐度。由于具有上述构型的包括倒角部段的切削刃,在工件的切削加工期间,工件的从工件切削的一部分作为积聚在倒角部段中的积聚材料连续贴附至倒角部段。这使得贴附至切削刃的倒角部段的积聚材料成为尖锐的堆积刃。因此,包括具有倒角部段的切削刃的钻头可以具有高的尖锐度。
分配给各个部件的括号中的附图标记表示在稍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的部件与特定部件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示例。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图示了第一实施方式的钻头的工具头部的示意图;
图2A是图1中的钻头的整体视图;
图2B是图1中的钻头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钻头的侧视图;
图4是沿着图3中的线IV-IV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5是示出了示例1的钻头与比较示例1的钻头之间的尖锐度的比较结果的图;
图6是图示了第二实施方式的钻头的工具头部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钻头的立体图;
图8是图示了第三实施方式的钻头的工具头部的示意图;以及
图9是图8中的钻头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旋转切削工具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在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中,彼此相同或等同的部件由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
(第一实施方式)
图1至图3中所示出的本实施方式的钻头1是例如用于钻孔的切削工具,并且钻头1是用于在钻头1和工件中的至少一者旋转时对工件进行切削的旋转切削工具。在钻头1旋转期间,钻头1围绕轴线L1旋转。轴线L1也是钻头1的中心线。钻头1包括钻头本体2和柄部部分S,如图2A中所示。
图2A、图2B和图3中所示出的钻头本体2是钻头1的在轴向方向D1上位于钻头1的梢端侧的部分。轴向方向D1是平行于轴线L1的方向。钻头本体2具有工具头部3,工具头部3包括用于对工件进行切削的切削刃4。切削刃4沿钻头1的径向方向D3从靠近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的位置朝向工具头部3的中心延伸。切削刃4沿钻头1的径向方向D3设置在从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到工具头部3的中心C1的预定区域中。工具头部3的中心C1的位置与轴线L1在工具头部3中所穿过的位置一致。钻头本体2具有凹槽5,凹槽5用于排出在工件被切削刃4切削时所产生的切屑(工件的从工件切削的部分)。凹槽5沿轴向方向D1从钻头1的工具头部3朝向钻头1的后端延伸。凹槽5沿轴向方向D1设置在从钻头1的工具头部3到钻头1的后端的预定区域中。此外,凹槽5以螺旋形状围绕轴线L1设置。柄部部分S是钻头1的相比钻头本体2而言更靠近钻头1的后端的部分。柄部部分S由加工工具的旋转轴保持。
钻头1包括诸如高速钢、硬质合金、金属陶瓷、陶瓷、CBN(立方氮化硼)烧结体或金刚石烧结体的材料,以及覆盖该材料的涂覆层。钻头1可以不必包括涂覆层。整个钻头1可以不必由上述材料制成。钻头1可以构造成使得钻头1的仅工具头部3由上述材料制成。
如图1和图2B中所示,钻头本体2具有由一些部分构成的两个组,两个组中的每个组包括前刀面11、间隙面12、主切削刃13、减薄部分14和减薄切削刃15。钻头本体2包括第一部分,第一部分中的每个第一部分包括前刀面11、间隙面12、主切削刃13、减薄部分14和减薄切削刃15。钻头本体2具有至少两个第一部分。也就是说,钻头本体2具有包括至少两组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下面将描述第一部分。前刀面11、间隙面12、主切削刃13、减薄部分14和减薄切削刃15设置在工具头部3中。主切削刃13和减薄切削刃15构成切削刃4。在图1和图2B中,为了清晰起见,切削刃4被画有阴影线。这同样适用于图6至图9。
前刀面11定位成在钻头1的径向方向D3上相比工具头部3的中心C1而言更靠近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前刀面11是邻近主切削刃13的面而设置的面。前刀面11是用于将工件的从工件切削并移除的部分刮去的面。在工具头部3中,前刀面11在钻头1的旋转方向D2上位于构成凹槽5的内壁面的前侧。主切削刃13形成在工具头部3的介于间隙面12与前刀面11之间的部分中。因此,前刀面11是用于形成切削刃4的第一切削刃形成面。
当工具头部3切入到工件中时,间隙面12在工具头部3与工件之间形成间隙,以避免工具头部3与工件之间不必要的摩擦。间隙是一空间。间隙面12在钻头1的旋转方向D2上位于前刀面11的后方。因此,间隙面12是用于在工具头部3与工件之间形成空间的第二切削刃形成面。切削刃4形成在工具头部3的介于前刀面(第一切削刃形成面)11与间隙面12之间的部分中。
间隙面12包括第一间隙面121和第二间隙面122。主切削刃13形成在工具头部3的介于前刀面11与第一间隙面121之间的部分中。第二间隙面122设置成沿钻头1的旋转方向D2在第一间隙面121的后方紧邻第一间隙面121。第二间隙面122是在钻头1的旋转方向D2上位于第一间隙面121的后方并邻近第一间隙面121设置的面。第一间隙面121和第二间隙面122不是彼此平行而是彼此相交。间隙面12具有流体孔123。在钻孔期间,切削流体从工具头部3喷射穿过流体孔123。间隙面12可以不必具有流体孔123,只要切削流体能够在没有流体孔123的情况下被供应即可。
主切削刃13设置在工具头部3的介于前刀面11与间隙面12之间的部分中。换句话说,主切削刃13设置在从前刀面11的端部部分到间隙面12的端部部分的预定区域中。主切削刃13沿钻头1的径向方向D3从靠近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的位置朝向工具头部3的中心延伸。主切削刃13设置在沿钻头1的径向方向D3从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到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预定区域中。
减薄部分14在工具头部3中设置成沿钻头1的旋转方向D2在间隙面12的后方紧邻间隙面12。减薄部分14具有在工具头部3中沿钻头1的旋转方向D2位于间隙面12后方并且邻近间隙面12设置的面。减薄部分14在工具头部3中设置成沿钻头1的旋转方向D2在构成凹槽5的内壁面的前方紧邻该构成凹槽5的内壁面。减薄部分14具有在工具头部3中沿钻头1的旋转方向D2位于构成凹槽5的内壁面的前方并且邻近该构成凹槽5的内壁面设置的面。在减薄部分14中,靠近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部分比前刀面11更薄。减薄部分14设置成允许工具头部3的靠近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部分具有比前刀面11更小的厚度。减薄切削刃15形成在工具头部3的介于第一间隙面121与减薄部分14之间的靠近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位置处的部分中。因此,减薄部分14是用于形成切削刃4的第一切削刃形成面。
更具体地,减薄部分14包括第一减薄面141和第二减薄面142。减薄切削刃15形成在工具头部3的介于第一间隙面121与第一减薄面141之间的靠近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位置处的部分中。第二减薄面142设置成与包括第一间隙面121的间隙面12的组不同的组的间隙面12的第二间隙面122相邻。如图2B中所示,第一减薄面141紧邻第二减薄面142设置成与第二减薄面142形成钝角。第一减薄面141邻近第二减薄面142设置成与第二减薄面142形成钝角。第一减薄面141与第二减薄面142的相交线143沿钻头1的径向方向D3从靠近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的位置朝向工具头部3的中心C1延伸。相交线143进一步延伸成在轴向方向D1上更靠近钻头1的梢端。
本实施方式示出了减薄部分14是X型的示例,但是减薄部分14的类型不限于此。减薄部分14可以是除了X型之外的类型。设置减薄部分14是为了减小钻头1的切削阻力并提高钻头1的咬合性能。减薄部分14的除了X型之外的类型的示例包括XR型、S型和N型。
减薄切削刃15在减薄部分14与间隙面12之间设置于靠近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位置处。减薄切削刃15紧邻主切削刃13设置在比主切削刃13更靠近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位置处。减薄切削刃15相比主切削刃13位于更靠近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位置处,并且邻近主切削刃13设置。包括主切削刃13和减薄切削刃15的切削刃4沿钻头1的径向方向D3从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延伸至工具头部3的中心C1。
在本实施方式的构型中,作为切削刃的减薄切削刃15和主切削刃13被倒角。也就是说,减薄切削刃15和主切削刃13中的每一者均包括倒角部段。倒角部段的至少一部分是平坦面。本实施方式示出了整个倒角部段是平坦面的示例,但是倒角部段不限于此。例如,倒角部段可以构造成使得倒角部段的除了倒角部段的端部部分以外的部分是平坦面并且倒角部段的端部部分是弯曲面。
图4是沿着图3中的线IV-IV截取的横截面图。如图4中所示,倒角角度θ1是由轴向方向D1与构成切削刃4的倒角部段的平坦面形成的角度。倒角角度θ1在整个倒角部段中沿钻头1的径向方向D3从倒角部段的靠近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端部到倒角部段的靠近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的端部(即,到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是恒定的。倒角角度θ1在10°或以上且50°或以下的范围内。本实施方式示出了倒角角度θ1在整个倒角部段中恒定的示例,但是倒角角度θ1不限于此。倒角角度θ1可以不必在整个倒角部段中是恒定的。
如图4中所示,倒角宽度W1是倒角部段在轴向方向D1上的长度。如图1至图3中所示,倒角宽度W1的值在位于倒角部段的靠近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部分中的整个中央区域中是恒定的。中央区域是在钻头1的径向方向D3上从第一位置P1到第二位置P2的第一区域,第一位置P1位于倒角部段的更靠近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端部处,第二位置P2位于倒角部段的比第一位置P1更靠近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的部分处。也就是说,倒角部段的在第一位置P1处的倒角宽度W1P1和倒角部段的在第二位置P2处的倒角宽度W1P2的值相同。第二位置P2被设定为倒角宽度W1的减小开始位置,在该减小开始位置处,倒角宽度W1开始减小,并且倒角宽度W1从减小开始位置朝向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逐渐地减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倒角部段中的第一位置P1是减薄切削刃15的更靠近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端部的位置,并且是工具头部3的中心C1的位置。倒角部段中的第二位置P2是主切削刃13中的中间位置。主切削刃13中的中间位置是沿钻头1的径向方向D3在第四位置P4与第三位置P3之间的预定位置,第四位置P4位于主切削刃13的靠近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端部处,第三位置P3位于主切削刃13的靠近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的端部处(即,在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处)。倒角宽度W1在从主切削刃13中的中间位置(第二位置P2)到位于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处的第三位置P3的第二区域中逐渐地减小。也就是说,倒角宽度W1的值在主切削刃13中从第二位置P2朝向第三位置P3逐渐地减小。第三位置P3处的倒角宽度W1P3的值比第二位置P2处的倒角宽度W1P2的值小。倒角宽度W1的值以恒定的速率减小。倒角宽度W1的值可以不必以恒定的速率减小。例如,倒角宽度W1可以根据二次函数减小。
倒角宽度W1的值基于切削长度来设定。切削长度是钻头1每旋转一圈工件在切削刃4的进给方向(工具被进给的方向)上被加工的加工长度。切削长度是基于钻头1的进给率f[mm/rev]来计算的。进给率f是钻头1每旋转一圈钻头1沿轴向方向D1被进给的距离。
具体地,倒角部段的中央区域中的倒角宽度W1的值(尺寸)通过将切削长度乘以第一常数来获得。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常数的值在1.0或以上且3.0或以下的范围内。倒角部段中的在位于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处的第三位置P3处的倒角宽度W1的值(尺寸)通过将切削长度乘以第二常数来获得。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常数的值小于第一常数的值,并且第二常数的值在0.3或以上且1.0或以下的范围内。
本实施方式的钻头1用于对工件进行钻孔。在钻孔期间,当钻头1围绕轴线L1旋转时,钻头1沿轴向方向D1以梢端侧进给到工件中。因此,工件被减薄切削刃15和主切削刃13切削。通过减薄切削刃15和主切削刃13从工件切削的切屑通过凹槽5沿轴向方向D1朝向钻头1的后端被排出。钻头1在钻孔期间的旋转速度N[min-1]根据工件的材料来设定。
接下来,将解释如上所述设定倒角宽度W1的原因。
在钻孔期间,当工件的通过钻头1从工件切削的部分(切屑)作为积聚材料贴附至倒角部段时,积聚材料起到切削刃的作用。用作切削刃的积聚材料称为堆积刃。在钻头1旋转期间,切削速度V[m/min]根据工具头部3中的在径向方向D3上的位置而变化。具体地,切削速度V在工具头部3的中心C1处为0,并且切削速度V在径向方向D3上从工具头部3的中心C1朝向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增大。也就是说,在工具头部3的周缘附近的位置处的切削速度V比在工具头部3的中心附近的位置处的切削速度V高。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削速度V是在工具头部3中的在径向方向D3上的预定位置处钻头和工件在周向方向上的相对速度。
本发明人已经发现堆积刃的以下技术优点。当切削速度V超过预定第一速度时,堆积刃变得小而尖锐。因此,工具头部3中的切削速度V为预定第一速度的位置被设定为倒角宽度W1的减小开始位置(倒角部段中的第二位置P2)。也就是说,倒角宽度W1的减小开始位置可以根据切削速度V来限定。这允许尖锐的堆积刃连续贴附至倒角部段。这种构型使钻头1能够具有高的尖锐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钻头1中,当由特定材料制成的工件经受以预定的旋转速度N进行的钻孔时,在倒角部段中形成尖锐的堆积刃的切削速度V为50m/min。该切削速度V与上面描述的预定第一速度对应。在工具头部3中,主切削刃13的中间位置、即倒角部段中的第二位置P2处的切削速度V为50m/min。因此,主切削刃13中的中间位置(倒角部段中的第二位置P2)被设定为倒角宽度W1的减小开始位置。
图5示出了示例1的钻头与比较示例1的钻头之间的尖锐度的比较结果。图5示出了当使用示例1的钻头和比较示例1的钻头中的每一者对工件重复进行钻孔时所形成的孔的数量的测量结果。示例1的钻头是本实施方式的钻头1的示例。也就是说,示例1的钻头构造成使得主切削刃的倒角宽度朝向工具头部的外周边缘减小。在比较示例1的钻头中,整个减薄切削刃和整个主切削刃的倒角宽度与示例1的减薄切削刃的倒角宽度相同且是恒定的。也就是说,比较示例1的钻头没有构造成使得主切削刃的倒角宽度朝向工具头部的外周边缘减小。除此之外,比较示例1的钻头具有与本实施方式的钻头1相同的构型。
示例1的钻头和比较示例1的钻头两者的直径均为4mm。在工具头部的外周边缘处的切削速度为80m/min。进给率f为0.17mm/rev。在切削流体流过设置在钻头中的流体孔时进行钻孔。钻头的倒角角度θ为25°。
在示例1的钻头中,在作为减小开始位置的第二位置P2处的倒角宽度W1P2的值通过将切削长度乘以1.6来获得。在示例1的钻头中,在位于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处的第三位置P3处的倒角宽度W1P3的值通过将切削长度乘以0.6来获得。在比较示例1的钻头中,倒角宽度W1的值通过将切削长度乘以1.6来获得。
如图5中所示,在比较示例1的钻头中,当孔的数量超过1000时,切削刃被损坏,进而阻止钻头继续加工。另一方面,在示例1的钻头中,即使当孔的数量超过3000时,切削刃也没有被损坏,从而允许钻头继续加工。从图5中所示出的结果来看,证实了示例1的钻头相比于比较示例1的钻头具有更高的尖锐度。
在比较示例1的钻头中,整个切削刃具有一致的倒角宽度,并且倒角宽度的值与示例1的钻头中的倒角宽度W1的最大值相同。在比较示例1的钻头中,切削刃的靠近工具头部的外周边缘的部分的倒角宽度与示例1的钻头相比更大。因此,在比较示例1的钻头中,切削刃具有低的尖锐度和高的切削阻力。在比较示例1的钻头中,切削刃的靠近工具头部的外周边缘的部分具有大的倒角宽度;因此,推定出倒角部段具有其中没有积聚材料贴附的区域。
另一方面,在示例1的钻头中,在切削刃的靠近工具头部的外周边缘的部分中,倒角宽度朝向工具头部的外周边缘逐渐地减小。具体而言,在示例1的钻头中,主切削刃的倒角宽度的减小开始位置被设定为主切削刃中的下述位置:在该位置处,切削速度是在倒角部段中形成尖锐的堆积刃的速度。示例1的钻头构造成使得主切削刃的倒角宽度从减小开始位置朝向工具头部的外周边缘减小。因此,与比较示例1的钻头中的切削刃相比,在示例1的钻头中,切削刃不太可能具有低的尖锐度。在示例1的钻头中,适量的积聚材料——该积聚材料是工件的从工件切削的部分——贴附至倒角部段,以形成尖锐的堆积刃。因此,如图5中所示,示例1的钻头具有高的尖锐度。
JP 2004-268230 A(已公布的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包括具有倒角部段的切削刃的钻头(下文中称为“钻头A”)。在钻头A中,倒角宽度在整个减薄切削刃中是恒定的。在钻头A中,倒角宽度从减薄切削刃与主切削刃之间的边界的位置朝向工具头部的外周边缘逐渐地增加。也就是说,在钻头A中,减薄切削刃与主切削刃之间的边界的位置与倒角宽度开始增加的位置对应。因此,主切削刃的倒角宽度朝向工具头部的外周边缘增加,并且比减薄切削刃的倒角宽度大。
假设钻头A的减薄切削刃的倒角宽度的值与本实施方式的减薄切削刃15的倒角宽度W1的值相同,则钻头A的主切削刃的倒角宽度比本实施方式的主切削刃13的倒角宽度W1大。在具有这种构型的钻头A中,主切削刃比本实施方式的钻头1中的主切削刃具有更低的尖锐度和更高的切削阻力。与比较示例1的钻头一样,在钻头A中,推定出倒角部段具有其中没有积聚材料贴附的区域。因此,钻头A具有比本实施方式的钻头1更低的尖锐度。
本发明人制备了一种下述钻头作为比较示例2的钻头(未示出):在该钻头中,整个切削刃具有一致的倒角宽度,并且倒角宽度的值与示例1的钻头中的倒角宽度W1的最小值相同。除此之外,比较示例2的钻头具有与本实施方式的钻头1相同的构型。由本发明人进行的实验证实,比较示例2的钻头具有比本实施方式的钻头1更低的尖锐度。在比较示例2的钻头中,倒角部段的面积比本实施方式的钻头1中的倒角部段的面积小。因此,在比较示例2的钻头中,推定出贴附至倒角部段的积聚材料的量很小。
在JP S60-175513 U中所描述的钻头(下文中称为“钻头B”)中,倒角宽度在整个减薄切削刃中是恒定的。在钻头B中,主切削刃的倒角宽度比减薄切削刃的倒角宽度小且是恒定的。
假设钻头B的减薄切削刃的倒角宽度的值与本实施方式的减薄切削刃15的倒角宽度W1的值相同。假设钻头B的主切削刃的倒角宽度的值与本实施方式的主切削刃13的倒角宽度W1的最小值相同。在具有这种构型的钻头B中,主切削刃的倒角部段的面积比本实施方式的钻头1中的主切削刃的倒角部段的面积小。因此,在钻头B中,推定出贴附至主切削刃的倒角部段的积聚材料的量很小。因此,推定出钻头B具有比本实施方式的钻头1更低的尖锐度。
如上面所描述的,在本实施方式的钻头1中,切削刃4包括减薄切削刃15和主切削刃13。减薄切削刃15和主切削刃13中的每一者均包括倒角部段。倒角宽度W1的值在位于倒角部段的靠近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部分中的整个中央区域中是恒定的。在本实施方式的钻头1中,在倒角部段的比中央区域更靠近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的部分中,切削速度是在倒角部段中形成尖锐的堆积刃的速度的第二位置P2被设定为倒角宽度W1的减小开始位置。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钻头1中,倒角宽度W1的减小开始位置被设定为第二位置P2,在该第二位置P2处,切削速度是堆积刃变得尖锐并且该尖锐的堆积刃连续地贴附至倒角部段的速度。倒角宽度W1的减小开始位置根据以下切削速度来限定:在该切削速度下,堆积刃变得尖锐,并且尖锐的堆积刃连续地贴附至倒角部段。在本实施方式的钻头1中,主切削刃13的倒角宽度W1从减小开始位置朝向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逐渐地减小。在本实施方式的钻头1中,由于倒角部段具有这种构型,因此在工件的切削加工期间,工件的从工件切削的部分(切屑)作为积聚在倒角部段中的积聚材料连续地贴附至倒角部段。这允许贴附至倒角部段的积聚材料成为尖锐的堆积刃。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具有倒角部段的切削刃4的钻头可以具有高的尖锐度。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6和图7中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钻头100中,作为构成切削刃4的倒角部段中的倒角宽度W1的减小开始位置的第二位置P2是减薄切削刃15与主切削刃13之间的边界的位置。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的钻头100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钻头相同的构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件的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工件的材料不同。钻头100的旋转速度N被设定为比第一实施方式的钻头的旋转速度高。在这种情况下,工具头部3中的切削速度V为50m/min的位置是减薄切削刃15与主切削刃13之间的边界的位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减薄切削刃15与主切削刃13之间的边界的位置被设定为倒角宽度W1的减小开始位置(倒角部段中的第二位置P2)。
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倒角宽度W1的值在位于倒角部段的靠近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部分中的整个中央区域中是恒定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区域是沿钻头100的径向方向D3从减薄切削刃15的靠近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端部的位置(倒角部段中的第一位置P1)到减薄切削刃15与主切削刃13之间的边界的位置(倒角部段中的第二位置P2)的第一区域。也就是说,中央区域是整个减薄切削刃15。第一位置P1处的倒角宽度W1P1的值和第二位置P2处的倒角宽度W1P2的值相同。倒角宽度W1的减小开始位置被设定为减薄切削刃15与主切削刃13之间的在倒角部段的相比中央区域更靠近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的部分中的边界的位置,并且倒角宽度W1从减小开始位置朝向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逐渐地减小。具体而言,倒角宽度W1在从减薄切削刃15与主切削刃13之间的边界的位置到主切削刃13中的位于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处的第三位置P3的第二区域中逐渐地减小。也就是说,倒角宽度W1的值在主切削刃13中从第二位置P2朝向第三位置P3逐渐地减小。第三位置P3处的倒角宽度W1P3的值比第二位置P2处的倒角宽度W1P2的值小。在本实施方式的钻头100中,在从位于倒角部段的靠近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端部处的第一位置P1到倒角部段中的位于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处的第三位置P3的区域中,切削速度是在倒角部段中形成尖锐的堆积刃的速度的第二位置P2被设定为倒角宽度W1的减小开始位置。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钻头100中,倒角宽度W1的减小开始位置被设定为第二位置P2,在该第二位置P2处,切削速度是堆积刃变得尖锐并且尖锐的堆积刃连续地贴附至倒角部段的速度。在本实施方式的钻头100中,切削刃4的倒角宽度W1从减小开始位置朝向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逐渐地减小。这种构型实现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有利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8和图9中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钻头200中,作为构成切削刃4的倒角部段中的倒角宽度W1的减小开始位置的第二位置P2是减薄切削刃15中的中间位置。减薄切削刃15中的中间位置是下述预定位置:该预定位置位于减薄切削刃15的靠近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端部的位置(倒角部段中的第一位置P1)与第五位置P5之间,该第五位置P5位于减薄切削刃15的在钻头200的径向方向D3上靠近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的端部处。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的钻头200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钻头相同的构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件的材料与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工件的材料不同。钻头200的旋转速度N被设定为比第二实施方式的钻头的旋转速度高。在这种情况下,工具头部3中的切削速度V为50m/min的位置是减薄切削刃15中的中间位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减薄切削刃15中的中间位置被设定为倒角宽度W1的减小开始位置(倒角部段中的第二位置P2)。
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倒角宽度W1的值在位于倒角部段的靠近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部分中的整个中央区域中是恒定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区域是沿钻头200的径向方向D3从减薄切削刃15的靠近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端部的位置(倒角部段中的第一位置P1)到减薄切削刃15的中间位置(倒角部段中的第二位置P2)的第一区域。也就是说,第一位置P1处的倒角宽度W1P1和第二位置P2处的倒角宽度W1P2的值相同。倒角宽度W1的减小开始位置被设定为在减薄切削刃15中的在倒角部段的比中央区域更靠近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的部分中的中间位置,并且倒角宽度W1从减小开始位置朝向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逐渐地减小。具体地,倒角宽度W1在从减薄切削刃15中的中间位置到第五位置P5的第二区域中逐渐地减小,该第五位置P5位于减薄切削刃15的靠近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的端部处。也就是说,倒角宽度W1的值在减薄切削刃15中从第二位置P2朝向第五位置P5逐渐地减小。第五位置P5处的倒角宽度W1P5的值比第二位置P2处的倒角宽度W1P2的值小。倒角宽度W1在从减薄切削刃15与主切削刃13之间的边界的位置到主切削刃13中的位于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处的第三位置P3的第三区域中进一步减小。也就是说,倒角宽度W1的值在主切削刃13中从第五位置P5朝向第三位置P3进一步减小。第三位置P3处的倒角宽度W1P3的值比第五位置P5处的倒角宽度W1P5的值小。在本实施方式的钻头200中,在从位于倒角部段的靠近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端部处的第一位置P1到倒角部段中的位于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处的第三位置P3的区域中,切削速度是在倒角部段中形成尖锐的堆积刃的速度的第二位置P2被设定为倒角宽度W1的减小开始位置。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钻头200中,倒角宽度W1的减小开始位置被设定为第二位置P2,在该第二位置P2处,切削速度是堆积刃变得尖锐并且该尖锐的堆积刃连续贴附至倒角部段的速度。在本实施方式的钻头200中,切削刃4的倒角宽度W1从减小开始位置朝向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逐渐地减小。这种构型实现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有利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倒角宽度W1的减小开始位置是工具头部3中切削速度V为50m/min的位置。然而,50m/min的切削速度V仅仅是示例。切削速度V可以不必是50m/min,只要切削速度V是堆积刃变得尖锐并且尖锐的堆积刃连续贴附至倒角部段的速度即可。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位于减薄切削刃15的靠近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端部处的第一位置P1是工具头部3的中心C1的位置。然而,位于减薄切削刃15的靠近工具头部3的中心的端部处的第一位置P1可以是在钻头1的径向方向D3上比工具头部3的中心C1更靠近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的位置。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切削刃4包括减薄切削刃15。然而,切削刃4可以仅包括主切削刃13,而不包括减薄切削刃15。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技术被应用于作为旋转切削工具的钻头1。然而,本公开的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包括具有倒角部段的切削刃的除了钻头1之外的旋转切削工具。除了钻头1之外的旋转切削工具的示例包括铰刀和铣刀。
(5)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地修改。本公开还包括在等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改变。这些实施方式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可以被适当地组合,除非组合显然是不可能的。不用说,在实施方式中,构成实施方式的元件不一定是必要的,除非明确指出这些元件是必要的或者这些元件在原则上被认为明显是必要的。当在实施方式中提及的诸如实施方式的部件的数量、数值、数额或范围之类的数值时,该数值不限于特定的数量,除非明确地指出该特定的数量是必要的或者该数值在原则上明显限于该特定的数量。当在实施方式中提及部件的材料、形状、位置关系等时,材料、形状、位置关系等不限于特定的材料、形状、位置关系等,除非明确地指出或者材料、形状、位置关系等在原则上限于特定的材料、形状、位置关系等。
Claims (7)
1.一种用于对工件进行切削的旋转切削工具,所述旋转切削工具包括:
切削刃(4),所述切削刃(4)设置在沿所述旋转切削工具的径向方向(D3)从所述旋转切削工具的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到所述工具头部的中心的预定区域中;
切削刃形成面(11、14),所述切削刃形成面(11、14)设置在所述工具头部中并设置成用于形成所述切削刃;以及
间隙面(12),所述间隙面(12)设置在所述工具头部中、在所述工具头部的在所述切削刃形成面与所述间隙面之间的部分中形成所述切削刃、并且在所述工具头部与所述工件之间形成间隙,其中,
所述切削刃设置在所述工具头部的位于所述切削刃形成面与所述间隙面之间的部分中,并且所述切削刃包括倒角部段,所述倒角部段的至少一部分是平坦面,
所述倒角部段的倒角宽度(W1)是所述倒角部段在所述旋转切削工具的轴向方向(D1)上的长度,并且
所述倒角宽度(W1)的值在从第一位置(P1)到第二位置(P2)的第一区域中是恒定的,所述第一位置(P1)位于所述倒角部段的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中心的端部处,所述第二位置(P2)位于所述倒角部段的比所述第一位置更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外周边缘的部分处,并且,在从所述第二位置到第三位置(P3)的第二区域中,所述倒角宽度的值从所述第二位置朝向所述第三位置减小,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倒角部段的比所述第二位置更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外周边缘的端部处,所述第二位置被设定为所述倒角宽度的减小开始位置,在所述减小开始位置处,所述倒角宽度开始减小,
其中,
所述切削刃形成面包括前刀面(11)和减薄部分(14),所述前刀面(11)是定位成相比于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中心更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外周边缘的面,并且所述前刀面(11)设置成用于将所述工件的从所述工件切削并移除的部分刮去,所述减薄部分(14)设置成允许所述工具头部的定位成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中心的部分具有比所述前刀面更小的厚度,
所述切削刃包括主切削刃(13)和减薄切削刃(15),所述主切削刃(13)设置在所述工具头部的位于所述前刀面与所述间隙面之间的部分中,所述减薄切削刃(15)设置在所述工具头部的位于所述减薄部分与所述间隙面之间的比所述主切削刃更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中心的部分中,并且所述减薄切削刃(15)邻近所述主切削刃设置,并且
所述倒角宽度的所述减小开始位置是所述主切削刃中的位于第四位置(P4)与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的预定位置,所述第四位置(P4)位于所述主切削刃的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中心的端部处,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主切削刃的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外周边缘的端部处,
其中,
所述主切削刃的所述倒角宽度的值从所述减小开始位置朝向所述第三位置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切削工具,其中,
所述切削刃形成面包括前刀面(11)和减薄部分(14),所述前刀面(11)是定位成相比于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中心更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外周边缘的面,并且所述前刀面(11)设置成用于将所述工件的从所述工件切削并移除的部分刮去,所述减薄部分(14)设置成允许所述工具头部的定位成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中心的部分具有比所述前刀面更小的厚度,
所述切削刃包括主切削刃(13)和减薄切削刃(15),所述主切削刃(13)设置在所述工具头部的位于所述前刀面与所述间隙面之间的部分中,所述减薄切削刃(15)设置在所述工具头部的位于所述减薄部分与所述间隙面之间的定位成比所述主切削刃更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中心的部分中,并且所述减薄切削刃(15)邻近所述主切削刃设置,并且
所述倒角宽度的所述减小开始位置是所述减薄切削刃中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五位置(P5)之间的预定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减薄切削刃的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中心的端部处,所述第五位置(P5)位于所述减薄切削刃的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外周边缘的端部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切削工具,其中,
所述切削刃的所述倒角宽度的所述减小开始位置根据切削速度来限定,并且
在所述旋转切削工具的所述径向方向上,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中心的位置处的所述切削速度与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外周边缘的位置处的所述切削速度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切削工具,其中,
在所述切削刃中的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三位置的区域中,所述切削刃的所述倒角宽度的所述减小开始位置由所述切削速度为下述速度的位置限定:在此速度下,堆积刃变得尖锐并且尖锐的堆积刃连续地贴附至所述倒角部段,并且
所述堆积刃是积聚材料,所述积聚材料由所述工件的从所述工件切削的部分组成并且贴附至所述倒角部段,并且所述积聚材料起到切削刃的作用。
5.一种用于对工件进行切削的旋转切削工具,所述旋转切削工具包括:
切削刃(4),所述切削刃(4)设置在沿所述旋转切削工具的径向方向(D3)从所述旋转切削工具的工具头部(3)的外周边缘到所述工具头部的中心的预定区域中;
切削刃形成面(11、14),所述切削刃形成面(11、14)设置在所述工具头部中并设置成用于形成所述切削刃;以及
间隙面(12),所述间隙面(12)设置在所述工具头部中、在所述工具头部的在所述切削刃形成面与所述间隙面之间的部分中形成所述切削刃、并且在所述工具头部与所述工件之间形成间隙,其中,
所述切削刃设置在所述工具头部的位于所述切削刃形成面与所述间隙面之间的部分中,并且所述切削刃包括倒角部段,所述倒角部段的至少一部分是平坦面,
所述倒角部段的倒角宽度(W1)是所述倒角部段在所述旋转切削工具的轴向方向(D1)上的长度,并且
所述倒角宽度(W1)的值在从第一位置(P1)到第二位置(P2)的第一区域中是恒定的,所述第一位置(P1)位于所述倒角部段的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中心的端部处,所述第二位置(P2)位于所述倒角部段的比所述第一位置更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外周边缘的部分处,并且,在从所述第二位置到第三位置(P3)的第二区域中,所述倒角宽度的值从所述第二位置朝向所述第三位置减小,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述倒角部段的比所述第二位置更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外周边缘的端部处,所述第二位置被设定为所述倒角宽度的减小开始位置,在所述减小开始位置处,所述倒角宽度开始减小,
其中,
所述切削刃形成面包括前刀面(11)和减薄部分(14),所述前刀面(11)是定位成相比于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中心更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外周边缘的面,并且所述前刀面(11)设置成用于将所述工件的从所述工件切削并移除的部分刮去,所述减薄部分(14)设置成允许所述工具头部的定位成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中心的部分具有比所述前刀面更小的厚度,
所述切削刃包括主切削刃(13)和减薄切削刃(15),所述主切削刃(13)设置在所述工具头部的位于所述前刀面与所述间隙面之间的部分中,所述减薄切削刃(15)设置在所述工具头部的位于所述减薄部分与所述间隙面之间的定位成比所述主切削刃更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中心的部分中,并且所述减薄切削刃(15)邻近所述主切削刃设置,并且
所述倒角宽度的减小开始位置是所述减薄切削刃与所述主切削刃之间的边界的位置,
其中,
所述主切削刃的所述倒角宽度的值从所述减小开始位置朝向所述第三位置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切削工具,其中,
所述切削刃的所述倒角宽度的所述减小开始位置根据切削速度来限定,并且
在所述旋转切削工具的所述径向方向上,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中心的位置处的所述切削速度与靠近所述工具头部的所述外周边缘的位置处的所述切削速度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切削工具,其中,
在所述切削刃中的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第三位置的区域中,所述切削刃的所述倒角宽度的所述减小开始位置由所述切削速度为下述速度的位置限定:在此速度下,堆积刃变得尖锐并且尖锐的堆积刃连续地贴附至所述倒角部段,并且
所述堆积刃是积聚材料,所述积聚材料由所述工件的从所述工件切削的部分组成并且贴附至所述倒角部段,并且所述积聚材料起到切削刃的作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027637A JP7510647B2 (ja) | 2021-02-24 | 2021-02-24 | 回転工具 |
JP2021-027637 | 2021-02-2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51768A CN114951768A (zh) | 2022-08-30 |
CN114951768B true CN114951768B (zh) | 2024-11-22 |
Family
ID=82702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162557.XA Active CN114951768B (zh) | 2021-02-24 | 2022-02-22 | 旋转切削工具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510647B2 (zh) |
CN (1) | CN114951768B (zh) |
DE (1) | DE102022104036A1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268230A (ja) * | 2003-03-11 | 2004-09-30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 ドリル |
JP2019171493A (ja) * | 2018-03-27 | 2019-10-10 |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 ドリル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75513U (ja) | 1984-05-02 | 1985-11-20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ドリル構造 |
JP3450278B2 (ja) | 2000-07-24 | 2003-09-22 | 三菱マテリアル神戸ツールズ株式会社 | ドリル |
JP2007050477A (ja) | 2005-08-18 | 2007-03-01 | Mitsubishi Materials Kobe Tools Corp | 超高圧焼結体チップ付きドリル |
JP5346373B2 (ja) * | 2009-06-26 | 2013-11-20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切削インサート及び切削工具、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
JP6288585B2 (ja) | 2014-06-17 | 2018-03-07 | 住友電工ハードメタル株式会社 | ドリル |
US10099294B2 (en) * | 2014-07-29 | 2018-10-16 | Kyocera Corporation | Cutting insert, cutting too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achined product |
CN107614169B (zh) * | 2015-05-28 | 2019-07-05 | 京瓷株式会社 | 钻头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
DE112017005751B4 (de) * | 2016-11-15 | 2024-05-16 | Kyocera Corporation | Drehwerkzeug und dieses verwendendes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panabhebend bearbeiteten Produkts |
WO2018221737A1 (ja) * | 2017-06-02 | 2018-12-06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回転工具 |
DE102018205681B4 (de) * | 2018-04-13 | 2023-06-15 | Kennametal Inc.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chneidwerkzeugs und Schneidwerkzeug |
JP7168673B2 (ja) | 2018-09-12 | 2022-11-09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切削インサート、回転工具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
FR3094251B1 (fr) * | 2019-03-28 | 2021-04-30 | Desgranges Outils Coupants | Outil rotatif de coupe, tel qu’un foret ou un alésoir |
-
2021
- 2021-02-24 JP JP2021027637A patent/JP7510647B2/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2-21 DE DE102022104036.4A patent/DE102022104036A1/de active Pending
- 2022-02-22 CN CN202210162557.XA patent/CN11495176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268230A (ja) * | 2003-03-11 | 2004-09-30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 ドリル |
JP2019171493A (ja) * | 2018-03-27 | 2019-10-10 |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 ドリル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22104036A1 (de) | 2022-08-25 |
CN114951768A (zh) | 2022-08-30 |
JP7510647B2 (ja) | 2024-07-04 |
JP2022129078A (ja) | 2022-09-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028179B2 (en) | Drilling tool | |
US20070172321A1 (en) | Ball endmill | |
CN111201103A (zh) | 旋转切削工具 | |
JP2002144125A (ja) | 穴明け工具 | |
US20220055123A1 (en) | Cutting insert, rotary too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achined product | |
JP7386339B2 (ja) | ドリル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 |
JP7279167B2 (ja) | ドリル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 |
CN114951768B (zh) | 旋转切削工具 | |
US11364556B2 (en) | Rotary tool | |
CN115720536B (zh) | 旋转切削工具 | |
JP7632092B2 (ja) | ドリル | |
US10792738B2 (en) | Cutting too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achined product | |
WO2023277176A1 (ja) | 回転工具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 |
JP6086180B1 (ja) | 刃先交換式回転切削工具及びインサート | |
JP3639227B2 (ja) | 脆性材料用穴明け工具 | |
JP2002205212A (ja) | ドリル | |
JP3036343B2 (ja) | エンドミル | |
JP2003117710A (ja) | クーラント穴付き穴明け工具 | |
JP7279163B2 (ja) | 回転工具及び切削加工物の製造方法 | |
JP2006231430A (ja) | センタリングドリル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加工方法 | |
US20090191016A1 (en) | Drill | |
JPH0790410B2 (ja) | スモールリリーフ付き切削工具 | |
JPH10277830A (ja) | 突き加工用カッタ | |
WO2021260775A1 (ja) | 切削工具 | |
CN114786850A (zh) | 钻头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