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4911215B - 一种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1215B
CN114911215B CN202210537345.5A CN202210537345A CN114911215B CN 114911215 B CN114911215 B CN 114911215B CN 202210537345 A CN202210537345 A CN 202210537345A CN 114911215 B CN114911215 B CN 1149112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ult
state
data
emergency treatment
platform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373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11215A (zh
Inventor
牛玉涛
路扬
于世杰
袁玮
朱振亚
许武雷
郝建才
杨玉龙
朱帅
潘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53734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112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11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1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11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12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59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ponse to fault detection
    • G05B23/0267Fault communication, e.g.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HMI]
    • G05B23/027Alarm generation, e.g.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ms of alar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筛选出可被识别且需要进行应急处置的故障现象,对该故障现象对应的现有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流程进行分析,找出流程关键节点并在流程关键节点增加相应状态测量点;按照流程关键节点状态已知原则将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流程分解成多个应急处置模型,每个应急处置模型对应一种故障原因,包括该故障原因下不同岗位的应急处理流程;获取站台门系统的状态监测数据、操作状态数据和故障状态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故障原因,并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执行该故障原因对应的应急处置模型。

Description

一种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故障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站台门系统安装于城市轨道交通沿线车站站台边缘,将站台候车区与轨道行驶区隔离,与列车门对应,是一种机电设备系统。站台门的应用将乘客与轨道和列车进行了隔离,提高了运营安全系数,改善了乘客候车的站台环境,也利于节约运营成本和建设成本。站台门的开启和关闭一般是在列车到站时配合列车门的动作进行的,为乘客提供上下列车的通道
站台门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将可能导致列车无法正常进出站,此时就需要通过司机、站务和调度配合进行应急处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列车进出站功能的正常实现,现场出现常见的单个滑动门故障时,通过隔离故障滑动门即可完成应急处置,一般不会对行车产生影响。但现场出现多个或整侧滑动门故障时,由于故障出现频率极低,且缺少针对应急处置人员的故障分析系统,应急处置人员只能根据故障现象对应的流程进行一步步的信息汇报和操作,更严重的甚至由于紧张出现记错流程或操作错误的情况,经常造成列车的晚点。
针对上述存在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针对现场应急处置人员辅助进行应急处置的站台门故障分析系统、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了一种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方法及系统,提升了现场应急处置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筛选出可被识别且需要进行应急处置的故障现象,对每个故障现象对应的现有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流程进行分析,找出流程关键节点;逐一判断每个流程关键节点的状态是否可以被站台门系统进行监测,若无法被站台门系统进行监测,则在当前流程关键节点设置状态测量点,通过状态监测模块对当前状态测量点进行状态监测,获得该状态测量点的状态监测数据;
按照流程关键节点状态已知原则,将每个故障现象对应的现有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流程基于故障原因分解成多个应急处置模型,每个应急处置模型对应至少一种故障原因,包括解决故障原因时执行的最小应急处理流程;
根据故障原因的触发源类型为每个应急处置模型分配触发方式,所述触发方式包括异常状态监测数据触发方式、异常操作状态数据触发方式和异常故障状态数据触发方式;不同触发方式依据故障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被分配有不同的优先级;
获取状态监测模块的状态监测数据以及站台门系统的状态监测数据、操作状态数据和故障状态数据并进行分析,判断符合的触发方式以及故障原因;
根据符合的触发方式以及故障原因确定应急处置模型,当仅存在一个应急处置模型时,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执行所述应急处置模型;当存在多个应急处置模型时,按照触发方式优先级从高到底的顺序将多个应急处置模型进行排序,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执行高优先级触发方式对应的应急处置模型,并根据再次获取的站台门系统的状态监测数据、故障状态数据和操作状态数据,分析当前执行的应急处置模型是否有效,在有效时通知相关岗位人员保持执行当前应急处置模型,在无效时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执行低优先级触发方式对应的应急处置模型。
基于上述,获取状态监测模块的状态监测数据以及站台门系统的状态监测数据、操作状态数据和故障状态数据并进行分析,确定符合的触发方式时,执行以下步骤:
周期性获取状态监测模块的状态监测数据以及站台门系统的状态监测数据、操作状态数据;
当接收到状态监测数据后,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状态监测数据,若存在异常状态监测数据,则确定符合异常状态监测数据触发方式,并基于周期性获取的状态监测数据和操作状态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故障原因;
当接收到操作状态数据后,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操作状态数据,若存在异常操作状态数据,则确定符合异常操作状态数据触发方式,并基于周期性获取的状态监测数据和操作状态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故障原因;
当接收到站台门系统上传的故障状态数据时,确定符合异常故障状态数据触发方式,并基于故障状态数据、周期性获取的状态监测数据和操作状态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故障原因。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系统,所述站台门系统,用于根据服务器和现场应急处置人员的控制命令完成对应的动作,以及在故障发生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故障状态数据,并周期性监测
所述状态监测模块与所述站台门系统连接,用于周期性读取站台门系统中的操作记录数据和状态监测数据上传给所述服务器,以及周期性上传自身的状态监测数据给所述服务器,其中,通过对可被识别且需要进行应急处置的故障现象对应的现有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流程进行分析找出的流程关键节点,在流程关键节点增加相应状态测量点形成关键测量点,逐一判断每个流程关键节点的状态是否可以被站台门系统进行监测,若无法被站台门系统进行监测,则在当前流程关键节点设置状态测量点,通过所述状态监测模块对当前状态测量点进行状态监测,获得该状态测量点的状态监测数据;
所述服务器内置有可被识别且需要进行应急处置的故障现象的多个应急处置模型,每个应急处置模型对应至少一种故障原因,包括解决故障原因时执行的最小应急处理流程,并且每个应急处置模型根据故障原因的触发源类型被分配对应触发方式,所述触发方式包括异常状态监测数据触发方式、异常操作状态数据触发方式和异常故障状态数据触发方式,其中不同触发方式依据故障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被分配有不同的优先级;
所述服务器在获取状态监测模块的状态监测数据以及站台门系统的状态监测数据、操作状态数据和故障状态数据后进行分析,判断符合的触发方式以及故障原因;根据符合的触发方式以及故障原因确定应急处置模型,当仅存在一个应急处置模型时,通过显示终端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执行所述应急处置模型;当存在多个应急处置模型时,按照触发方式优先级从高到底的顺序将多个应急处置模型进行排序,通过显示终端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执行高优先级触发方式对应的应急处置模型,并根据再次获取的站台门系统的状态监测数据、故障状态数据和操作状态数据,分析当前执行的应急处置模型是否有效,在有效时通过显示终端通知相关岗位人员保持执行当前应急处置模型,在无效时通过显示终端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执行低优先级触发方式对应的应急处置模型。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的说,将原有的根据故障现象设置的应急处置模型分解为多个根据故障原因设置的应急处置模型,由系统自动完成应急处置模型匹配,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操作环节,提升了现场应急处置效率,降低站台门故障造成列车晚点的可能性,具备较强的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2是安全回路和互锁解除原理图。
图3是以故障现象为模型的安全回路应急处置流程图。
图4是以故障原因为模型的安全回路应急处置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站台门三级控制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筛选出可被识别且需要进行应急处置的故障现象,对每个故障现象对应的现有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流程进行分析,找出流程关键节点;逐一判断每个流程关键节点的状态是否可以被站台门系统进行监测,若无法被站台门系统进行监测,则在当前流程关键节点设置状态测量点,通过状态监测模块对当前状态测量点进行状态监测,获得该状态测量点的状态监测数据;
按照流程关键节点状态已知原则,将每个故障现象对应的现有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流程基于故障原因分解成多个应急处置模型,每个应急处置模型对应至少一种故障原因,包括解决故障原因时执行的最小应急处理流程;
根据故障原因的触发源类型为每个应急处置模型分配触发方式,所述触发源类型包括异常状态监测数据、异常操作状态数据和异常故障状态数据;所述触发方式包括异常状态监测数据触发方式、异常操作状态数据触发方式和异常故障状态数据触发方式;不同触发方式依据故障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被分配有不同的优先级;
获取状态监测模块的状态监测数据以及站台门系统的状态监测数据、操作状态数据和故障状态数据并进行分析,判断符合的触发方式以及故障原因;
根据符合的触发方式以及故障原因确定应急处置模型,当仅存在一个应急处置模型时,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执行所述应急处置模型;当存在多个应急处置模型时,按照触发方式优先级从高到底的顺序将多个应急处置模型进行排序,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执行高优先级触发方式对应的应急处置模型,并根据再次获取的站台门系统的状态监测数据、故障状态数据和操作状态数据,分析当前执行的应急处置模型是否有效,在有效时通知相关岗位人员保持执行当前应急处置模型,在无效时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执行低优先级触发方式对应的应急处置模型。
可以理解,应急处置模型的选择根据站台门系统的控制逻辑进行,当某一故障原因导致多个故障状态数据、多个异常关键测量点状态监测数据时,通过优先级的设定,使得最终仅显示当前故障原因对应的应急处置流程。
进一步的,由于应急处置模型的设置取决于故障原因对应的最小应急处置流程,因此,当不同故障原因对应的最小应急流程一致时,可以采用同一应急处置模型。
为方便理解,以安全回路故障为例来对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进行讲解。
如图2所示为安全回路和互锁解除原理图,在安全回路设置有检测点1-4,在互锁接触回路设置有监测点检测点5-8。
如图3所示,以故障现象为模型的安全回路应急处置流程中,现场司机关闭车门和滑动门后发现现场站台门系统安全回路不通,司机需要重新开关一次滑动门尝试恢复故障,若故障恢复,司机通知车站后列车正常出站,车站安排人员赶往站台随时待命;若故障未恢复,则通知车站安排人员赶往站台操作互锁解除。车站人员操作互锁解除后,司机确认列车是否可以正常出站,可以正常出站时列车正常出站,车站在列车进入信号连锁区时,持续操作互锁解除保证列车正常进出站;若列车无法正常出站,司机向调度申请人工模式出站,得到调度授权后通过人工模式驾驶列车出站。
上述流程中,应急处置人员只能根据故障现象对应的流程进行一步步的信息汇报和操作,更严重的甚至由于紧张出现记错流程或操作错误的情况,经常造成列车的晚点。
为此,本实施例设定互锁解除独立部分电路均工作正常,实际工作时,在提示车站人员进行互锁解除时,都会提示:若操作互锁解除无效,请及时向调度申请人工模式出站,若操作有效时请及时提醒车站人员保持互锁解除模式;接收到互锁解除操作状态,但由于互锁解除电路故障无法执行时,系统将在司机显示终端提示司机向调度申请人工模式出站,调度终端显示终声光报警器报警,软件界面提醒调度下发人工驾驶模式授权,点击授权按钮或人工通知司机后,司机通过人工模式驾驶列车出站;未接收到互锁解除操作状态时,系统将始终保持若操作互锁解除无效,请及时向调度申请人工模式出站的提示。
如图4所示,通过在站台门系统安全回路设置有电压检测点1-4,在互锁接触回路设置有电压检测点5-8;根据安全回路和互锁解除原理图可知,当安全回路故障时,共存在以下五种状态:
①检测点1、检测点2、检测点4无电压,检测点3电压正常
由于检测点1为供电端,站台门系统正常工作时,其电压需要始终保持24V,因此检测点1电压一旦出现异常,检测点2和检测点4 也会没有电压,此时,判定站台门安全回路故障原因为源电压失电导致,重新开关门动作将没有任何效果,此时执行应急处置模型1:司机显示终端提示司机通知车站人员操作互锁解除,车站显示终声光报警器报警,软件界面提醒车站安排人员赶往站台操作互锁解除,车站人员操作互锁解除后列车出站。
②检测点2、检测点4无电压,检测点1、检测点3电压正常
此时,判定站台门安全回路故障原因为该侧某个滑动门检测开关故障,此时执行应急处置模型2:在司机显示终端提示司机重新开关滑动门尝试恢复故障,车站显示终声光报警器报警,软件界面提醒车站安排人员赶往站台准备操作互锁解除,司机重新开关门后,若故障恢复,列车正常出站,车站人员继续在站台待命;若故障未恢复,车站人员操作互锁解除后列车出站。
③检测点4无电压,检测点1、检测点2、检测点3电压正常
此时,判定站台门安全回路故障原因为安全回路继电器故障,重新开关门动作将没有任何效果,此时执行应急处置模型1:在司机显示终端提示司机通知车站人员操作互锁解除,车站显示终声光报警器报警,软件界面提醒车站安排人员赶往站台操作互锁解除,车站人员操作互锁解除后列车出站。
④检测点3、检测点4无电压,检测点1、检测点2电压正常
由于站台门系统安全回路继电器和互锁解除继电器触点供电为同一空开控制,其电压需要始终保持24V,若仅安全回路检测点异常,则判定站台门安全回路故障原因为安全回路继电器触点供电异常,重新开关门动作将没有任何效果,执行应急处置模型1:在司机显示终端提示司机通知车站人员操作互锁解除,车站显示终声光报警器报警,软件界面提醒车站安排人员赶往站台操作互锁解除,车站人员操作互锁解除后列车出站。
⑤检测点3、检测点4无电压、检测点7无电压,检测点1、检测点2电压正常
此时,判定站台门安全回路故障原因为S2空开异常导致,此时重新开关门和操作互锁解除都将没有任何效果,执行应急处置模型3:在司机显示终端提示司机向调度申请人工模式出站,调度终端显示终声光报警器报警,软件界面提醒调度下发人工驾驶模式授权,点击授权按钮或人工通知司机后,司机通过人工模式驾驶列车出站。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以现场单个滑动门出现故障为例,说明不同优先级下的应急处置过程。
现场单个滑动门出现故障时,将可能导致整侧安全回路不通,即出现检测点2、检测点4无电压,检测点1、检测点3电压正常的情况,现场若出现单个滑动门报警且整侧安全回路不通时,系统将根据故障的逻辑关系优先启动单个滑动门故障的应急处置流程,首先由车站人员隔离故障滑动门。
若隔离后若整侧安全回路恢复正常,说明故障为单个滑动门故障,安全回路不通的原因为滑动门故障导致,隔离故障滑动门后应急处置结束。
若隔离后整侧安全回路状态未恢复,说明现场为两个故障,安全回路不通与单个滑动门故障间无任何联系,隔离故障滑动门后系统启动安全回路故障应急处置流程,处置流程按照安全回路故障中检测点2、检测点4无电压,检测点1、检测点3电压正常执行。
可以理解,故障未解决前,显示终端将始终显示站台门系统PEDC故障,请操作PSL开关滑动门,故障解决后,手动恢复系统默认工作状态。
可以理解,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根据故障原因为每个应急处置模型设置故障修复标准,根据再次获取的站台门系统的状态监测数据、故障状态数据和/或操作状态数据分析是否满足故障修复标准,当满足故障修复标准时,退出当前应急处置模型自动恢复默认工作状态;对于无法设置恢复判定标准的故障,在故障修复后通过手动恢复默认工作状态。
可以理解,当出现无法被识别且需要进行应急处置的故障现象时,基于车站人员通过人工方式选择的故障现象进行应急处置模型的匹配,并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执行匹配后的应急处置模型。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确保所有故障现象出现时,均可以快速找到应急处置模型,提升了现场应急处置效率。
进一步的,以站台门系统信号无法开关门故障为例,对系统中根据异常操作记录进行的应急处置过程进行讲解。
如图5所示,站台门系统正常工作时,滑动门的开关门受信号系统发出的开关门指令控制,当站台门系统未接收到信号系统控制指令或SIG控制级出现故障时,就需要司机操作PSL进行开关门控制。上述控制中所有控制均属于触发式控制方式,未收到外部触发信号时,系统不会产生任何状态数据。
针对站台门系统未接收到信号系统控制指令,系统通过司机和站务显示终端显示信号控制和PSL操作的相关状态,系统未收到控制指令时,显示终端显示站台门系统未接收任何指令,并提示若列车已开门,请操作PSL开关滑动门。
若系统接收到信号开门指令,显示终端显示站台门系统收到的信号开门指令,并提示若列车已关门,请操作PSL关闭滑动门。
若操作PSL关门后,SIG开门指令未消失,显示终端显示站台门系统收到的信号开门指令,并提示请将PSL允许钥匙开关保持允许位。防止出现PSL允许钥匙开关打回自动位后,由于信号开门指令未消失,滑动门自动开门的情况。
针对SIG控制级出现故障,系统未接收到信号控制指令时,系统通过司机和站务显示终端显示信号控制和PSL操作的相关状态,系统未收到控制指令时,显示终端显示站台门系统未接收任何指令,并提示若列车已开门,请操作PSL开关滑动门。
系统接收到信号开门指令时,站台门系统未执行开门动作并提示PEDC故障,系统接收PEDC故障指令后,显示终端显示站台门系统PEDC故障,请操作PSL开关滑动门。
若操作PSL关门后,SIG开门指令未消失,显示终端显示站台门系统收到的信号开门指令,并提示请将PSL允许钥匙开关保持允许位。防止出现PSL允许钥匙开关打回自动位后,由于信号开门指令未消失,滑动门自动开门的情况。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服务器、站台门系统、状态监测模块以及对应于不同岗位的显示终端;
所述站台门系统,用于根据服务器和现场应急处置人员的控制命令完成对应的动作,以及在故障发生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故障状态数据,并周期性监测
所述状态监测模块与所述站台门系统连接,用于周期性读取站台门系统中的操作记录数据和状态监测数据上传给所述服务器,以及周期性上传自身的状态监测数据给所述服务器,其中,通过对可被识别且需要进行应急处置的故障现象对应的现有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流程进行分析找出的流程关键节点,在流程关键节点增加相应状态测量点形成关键测量点,逐一判断每个流程关键节点的状态是否可以被站台门系统进行监测,若无法被站台门系统进行监测,则在当前流程关键节点设置状态测量点,通过所述状态监测模块对当前状态测量点进行状态监测,获得该状态测量点的状态监测数据;
所述服务器内置有可被识别且需要进行应急处置的故障现象的多个应急处置模型,每个应急处置模型对应至少一种故障原因,包括解决故障原因时执行的最小应急处理流程,并且每个应急处置模型根据故障原因的触发源类型被分配对应触发方式,所述触发方式包括异常状态监测数据触发方式、异常操作状态数据触发方式和异常故障状态数据触发方式,其中不同触发方式依据故障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被分配有不同的优先级;
所述服务器在获取状态监测模块的状态监测数据以及站台门系统的状态监测数据、操作状态数据和故障状态数据后进行分析,判断符合的触发方式以及故障原因;根据符合的触发方式以及故障原因确定应急处置模型,当仅存在一个应急处置模型时,通过显示终端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执行所述应急处置模型;当存在多个应急处置模型时,按照触发方式优先级从高到底的顺序将多个应急处置模型进行排序,通过显示终端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执行高优先级触发方式对应的应急处置模型,并根据再次获取的站台门系统的状态监测数据、故障状态数据和操作状态数据,分析当前执行的应急处置模型是否有效,在有效时通过显示终端通知相关岗位人员保持执行当前应急处置模型,在无效时通过显示终端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执行低优先级触发方式对应的应急处置模型。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状态监测模块包括通讯单元、远程通讯单元、模式开关和电压检测单元,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用于对关键测量点进行电压检测,获取状态监测数据;所述通讯单元连接所述站台门系统,以接收所述站台门系统上传的状态监测数据、操作状态数据和故障状态数据;所述远程通讯单元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用于将站台门系统上传的状态监测数据、操作状态数据和故障状态数据以及所述电压检测单元获取的状态监测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模式开关用于切换所述状态监测模块的工作模式。
优选的,所述状态监测模块还包括主备切换检测单元和至少一路备用电压检测单元,所述主备切换检测单元用于在获取到状态监测数据后,将该状态监测数据和与该状态测量点存在逻辑关系的其他状态测量点的状态监测数据进行比较,若逻辑状态一致,则判定该状态监测数据有效,否则判定该状态监测数据无效,当前电压检测单元异常,切换至备用电压检测单元。
上述设置可以及时在电压检测单元异常时切换至备用电压检测单元,从而使得所述系统进行故障分析时可以获取到正常有效的关键测量点状态监测数据。
可以理解,优选的,相关岗位包括司机、站务和调度,每个岗位设置的显示终端仅显示与本专业相关的应急处置模型,人员执行操作后由系统判断操作是否有效,根据操作结果自动更新下一步应急操作步骤。
进一步的,可以由服务器进行线网级数据分析,也可以由站台门系统工控机、司机、站务的显示终端进行车站级数据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应急处置分析系统还设置有故障诊断功能,故障发生时将故障原因和故障排查流程发送至维修人员手持终端,维修人员收到信息后,及时赶往现场进行故障处理。
更进一步的,系统状态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若不涉及相关操作,并不会影响站台门系统正常工作,系统会将相关信息发送至维修人员,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筛选出可被识别且需要进行应急处置的故障现象,对每个故障现象对应的现有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流程进行分析,找出流程关键节点;逐一判断每个流程关键节点的状态是否可以被站台门系统进行监测,若无法被站台门系统进行监测,则在当前流程关键节点设置状态测量点,通过状态监测模块对当前状态测量点进行状态监测,获得该状态测量点的状态监测数据;
按照流程关键节点状态已知原则,将每个故障现象对应的现有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流程基于故障原因分解成多个应急处置模型,每个应急处置模型对应至少一种故障原因,包括解决故障原因时执行的最小应急处理流程;不同故障原因对应的最小应急处理流程一致时,采用同一应急处置模型;
根据故障原因的触发源类型为每个应急处置模型分配触发方式,所述触发方式包括异常状态监测数据触发方式、异常操作状态数据触发方式和异常故障状态数据触发方式;不同触发方式依据故障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被分配有不同的优先级;
获取状态监测模块的状态监测数据以及站台门系统的状态监测数据、操作状态数据和故障状态数据并进行分析,判断符合的触发方式以及故障原因;
根据符合的触发方式以及故障原因确定应急处置模型,当仅存在一个应急处置模型时,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执行所述应急处置模型;当存在多个应急处置模型时,按照触发方式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将多个应急处置模型进行排序,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执行高优先级触发方式对应的应急处置模型,并根据再次获取的站台门系统的状态监测数据、故障状态数据和操作状态数据,分析当前执行的应急处置模型是否有效,在有效时通知相关岗位人员保持执行当前应急处置模型,在无效时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执行低优先级触发方式对应的应急处置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状态监测模块的状态监测数据以及站台门系统的状态监测数据、操作状态数据和故障状态数据并进行分析,确定符合的触发方式时,执行以下步骤:
周期性获取状态监测模块的状态监测数据以及站台门系统的状态监测数据、操作状态数据;
当接收到状态监测数据后,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状态监测数据,若存在异常状态监测数据,则确定符合异常状态监测数据触发方式,并基于周期性获取的状态监测数据和操作状态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故障原因;
当接收到操作状态数据后,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操作状态数据,若存在异常操作状态数据,则确定符合异常操作状态数据触发方式,并基于周期性获取的状态监测数据和操作状态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故障原因;
当接收到站台门系统上传的故障状态数据时,确定符合异常故障状态数据触发方式,并基于故障状态数据、周期性获取的状态监测数据和操作状态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故障原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获取到状态监测数据后,将该状态监测数据和与该状态测量点存在逻辑关系的其他状态测量点的状态监测数据进行比较,若逻辑状态一致,则判定该状态监测数据有效,否则判定该状态监测数据无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出现无法被识别且需要进行应急处置的故障现象时,基于车站人员通过人工方式选择的故障现象进行应急处置模型的匹配,并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执行匹配后的应急处置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故障原因为每个应急处置模型设置故障修复标准,根据再次获取的站台门系统的状态监测数据、故障状态数据和/或操作状态数据分析是否满足故障修复标准,当满足故障修复标准时,退出当前应急处置模型自动恢复默认工作状态;对于无法设置恢复判定标准的故障,在故障修复后通过手动恢复默认工作状态。
6.一种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站台门系统、状态监测模块以及对应于不同岗位的显示终端;
所述站台门系统,用于根据服务器和现场应急处置人员的控制命令完成对应的动作,以及在故障发生时向所述服务器上传故障状态数据,并周期性监测
所述状态监测模块与所述站台门系统连接,用于周期性读取站台门系统中的操作记录数据和状态监测数据上传给所述服务器,以及周期性上传自身的状态监测数据给所述服务器,其中,通过对可被识别且需要进行应急处置的故障现象对应的现有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流程进行分析找出的流程关键节点,在流程关键节点增加相应状态测量点形成关键测量点,逐一判断每个流程关键节点的状态是否可以被站台门系统进行监测,若无法被站台门系统进行监测,则在当前流程关键节点设置状态测量点,通过所述状态监测模块对当前状态测量点进行状态监测,获得该状态测量点的状态监测数据;
所述服务器内置有可被识别且需要进行应急处置的故障现象的多个应急处置模型,每个应急处置模型对应至少一种故障原因,包括解决故障原因时执行的最小应急处理流程,并且每个应急处置模型根据故障原因的触发源类型被分配对应触发方式,所述触发方式包括异常状态监测数据触发方式、异常操作状态数据触发方式和异常故障状态数据触发方式,其中不同触发方式依据故障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被分配有不同的优先级;
所述服务器在获取状态监测模块的状态监测数据以及站台门系统的状态监测数据、操作状态数据和故障状态数据后进行分析,判断符合的触发方式以及故障原因;根据符合的触发方式以及故障原因确定应急处置模型,当仅存在一个应急处置模型时,通过显示终端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执行所述应急处置模型;当存在多个应急处置模型时,按照触发方式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将多个应急处置模型进行排序,通过显示终端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执行高优先级触发方式对应的应急处置模型,并根据再次获取的站台门系统的状态监测数据、故障状态数据和操作状态数据,分析当前执行的应急处置模型是否有效,在有效时通过显示终端通知相关岗位人员保持执行当前应急处置模型,在无效时通过显示终端通知相关岗位人员执行低优先级触发方式对应的应急处置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状态监测模块包括通讯单元、远程通讯单元、模式开关和电压检测单元,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用于对关键测量点进行电压检测,获取状态监测数据;所述通讯单元连接所述站台门系统,以接收所述站台门系统上传的状态监测数据、操作状态数据和故障状态数据;所述远程通讯单元与所述服务器连接,用于将站台门系统上传的状态监测数据、操作状态数据和故障状态数据以及所述电压检测单元获取的状态监测数据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模式开关用于切换所述状态监测模块的工作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监测模块还包括主备切换检测单元和至少一路备用电压检测单元,所述主备切换检测单元用于在获取到状态监测数据后,将该状态监测数据和与该状态测量点存在逻辑关系的其他状态测量点的状态监测数据进行比较,若逻辑状态一致,则判定该状态监测数据有效,否则判定该状态监测数据无效,当前电压检测单元异常,切换至备用电压检测单元。
CN202210537345.5A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9112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7345.5A CN114911215B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7345.5A CN114911215B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1215A CN114911215A (zh) 2022-08-16
CN114911215B true CN114911215B (zh) 2025-03-07

Family

ID=82768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7345.5A Active CN114911215B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112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71196A (zh) * 2022-11-17 2023-01-06 北京乐码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规则引擎的正线故障智能处置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8963A (zh) * 2021-06-15 2021-09-07 牛玉涛 一种站台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处理系统、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0933A (zh) * 2017-11-03 2019-05-14 上海嘉成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股份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站台门控制系统
CN110262463B (zh) * 2019-07-09 2021-12-10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轨道交通站台门故障诊断系统
JP7308717B2 (ja) * 2019-10-18 2023-07-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ホームドア診断装置、ホームドアシステム、及びホームドア診断プログラム
KR102358486B1 (ko) * 2019-11-06 2022-02-04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승강장 안전문 고장 진단 및 예측 장치
CN112901009B (zh) * 2021-02-10 2024-08-20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具有应急操作的站台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8963A (zh) * 2021-06-15 2021-09-07 牛玉涛 一种站台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处理系统、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1215A (zh)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69958B2 (en) Elevator system and method including a controller and remote elevator monitor for remotely performed and/or assisted restoration of elevator service
CN105967016B (zh) 一种抱闸检测开关的监测装置
JPH02138081A (ja) 昇降装置システム
CN114911215B (zh) 一种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置分析方法及系统
KR101023533B1 (ko) 고속철도 에이티시의 실시간 원격복구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781489B2 (ja) エレベータ遠隔監視装置の故障対応支援装置
CN105383525A (zh) 一种自动驾驶列车和站台的控制系统
CN105060055A (zh) 电梯按钮故障检测及处理方法
KR20070049213A (ko) 엘리베이터 제어기의 파워-온-리셋
CN115467601A (zh) 一种全自动运行线路中车辆基地库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976746B (zh) 一种站台门自唤醒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6307596A (zh) 一种行车智能调度系统及方法
CN210714273U (zh) 一种地铁屏蔽门监测装置
JPH05306075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遠隔監視システム
JPH092764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行制御装置
JPH061556A (ja) エレベータの遠隔故障診断装置
JPS6327267B2 (zh)
JP4708211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の制御方法
JP6419360B1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2008273704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の改修方法
CN222699772U (zh) 电梯安全门锁检测装置
CN109879132A (zh) 电梯故障远程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4348028B (zh) 一种轨道交通站台门安全防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6714645B (zh) 列车测试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JP4973067B2 (ja) 地震発生後のエレベータ復旧装置及び復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